普洱茶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0:40:51

普洱茶文化论文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茶文化;营销;普洱茶;4Ps

普洱茶的文化营销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铺垫,在2003年达到了营销的爆发时期,经历了大幅的市场升温后,于2007年达到了市场的巅峰。之后,普洱茶的营销从过热走向理性,从价格、销量的疯狂上涨,走入了合理化调整的阶段。下文将利用营销学最基本的4Ps理论,对普洱茶文化营销的每个细节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其营销过程中的得失。

1普洱茶营销战略分析

1.1产品策略

茶文化是所有茶产品所共有的一种文化,也是茶产品与生俱来的文化优势。普洱茶主产地处于茶树的发源地云贵高原地区,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就在这个地区,因此普洱茶从出身来讲,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在普洱茶产品的种类设计上,继续保持普洱茶较为传统的茶饼、茶砖等形式。虽然普洱茶近几年的产量大幅增加,但是其产品生产工艺,依然严格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来进行。而这种传统的采茶、制茶工艺中,也处处体现了悠久而厚重的文化,甚至普洱茶的产品都同样按照历史上传统的包装方式来进行。普洱茶产品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文化气息,这为产品的文化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分销策略

普洱茶通过市场细分,将目标市场主要分为礼品市场、拍卖市场、收藏市场和终端市场。虽然每个细分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不同,但普洱茶的销售主要还是通过茶馆和茶叶零售店两种业态中进行的,其中又以茶馆的经营最具文化特色。以“七彩云南”、“茶马古道”等为代表的普洱文化主题茶馆,与普洱茶的营销相互呼应,互为补充。还有将其他文化与普洱茶文化相结合的主题茶馆,如“舞林茶艺馆”等,这些茶馆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自己的特性,达到了更好的经营效果。

1.3促销策略

普洱茶的促销战略充分与茶文化相结合,并采用了文化造势与产品促销相结合的立体促销模式,在整个营销攻势开始之前,就通过茶文化的相关书籍以及网络等载体,将茶文化以及普洱茶所承载的茶马古道文化,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文化传播媒体使大众对普洱茶的基础常识以及内在的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了解。同时,随着各种普洱茶功效的提出,相对应的书籍和网站也随之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1.4价格策略

普洱茶的价格来源,大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产品本身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最根本的部分是普洱茶产品本身的价值。借助普洱茶悠久的历史和普洱茶年代越久价值越高的特性,收藏普洱茶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一种潮流,普洱茶的价格自然被提升得很高。同时,普洱茶在销售过程中,融人了诸多文化的元素,普洱茶的自身价格加上茶道、茶经、茶艺等茶产品销售附属环节的价值,组成了普洱茶的最终价格。这种综合定价形成的价格,虽然比原始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可以被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所接受。

2对其他产品营销的启示

2.1充分利用文化进行营销

拥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不仅限于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都可以体现。在产品设计时,融人一些相关的文化元素,在产品改良时,充分考虑到保护其原有的文化底蕴,进行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将文化的价值融人到产品价格之中,产生依据文化特点进行细分的目标人群。在分销过程中,将产品本身与其历史上或文化中相匹配的分销渠道相结合,发挥独有的营销优势。在促销中,将文化作为产品的卖点之一,进行宣传,不但宣传了产品,也弘扬了文化,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2

Key words: Pu'er tea culture;tourism;produc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54-02

1 普洱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业、茶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前者的振兴会丰富后者的内容,后者的兴盛会带动前者的发展,两者具有本质的联系[1]。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普洱茶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源自明朝。但云南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民间有“武侯遗种”的说法,证明云南的濮人种茶有悠久的历史[3]。现有的普洱茶从外型上可分为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千两茶和散茶等。

2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现状

云南省普洱市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围绕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以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品牌营销和培育为核心,促进茶产业链条延伸,推广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等为一体的茶庄园经济发展模式,力将普洱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普洱茶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茶文化旅游中心。

普洱现有营盘山万亩茶园,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江城牛洛河生态茶园,镇沅千家寨、邦崴千年古茶树、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澜沧景迈山万亩茶园等,特别是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的千年万亩古茶园,连片采摘面积达16000余亩,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令人惊叹。

3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普洱市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存在着中心地形象不清晰,缺乏宣传,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参与性不强,在市场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在普洱茶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注重茶工艺创新的同时,在普洱茶旅游和营销方面有所作为,联合相关旅游、酒店企业,共同开发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

4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手段

4.1 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浪潮,发展茶庄园经济 绿色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绿色经济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任何国家、地区都必须走到这条路上来。在2015年4月28日至6月1日在普洱学院举行的首届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中,诸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都充分表达了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普洱市作为首个部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与特色,普洱森林覆盖率达68.7%,是名副其实的“绿海明珠”。在此次论坛中普洱学院院长成文章发表了题为《“一路一带”战略格局下普洱绿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思考》的报告,成文章认为,普洱绿色产业未来发展的模式,是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的典范,成为全国绿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的集散区。

普洱茶作为普洱市绿色农业的代表,普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必须紧跟着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发现代茶园、有机茶园。比如普洱就以生态茶园、贡茶园、高山茶园、古茶园等为基础,重点打造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遗址公园、宁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镇沅千家寨旅游区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茶生产、旅游、文化、体验、养生、餐饮于一体的茶庄园,把普洱打造称中国茶文化观光旅游胜地。

4.2 特色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除传统的普洱茶商品外,还应努力探索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新思路,不断推出制作精美、价格适宜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

4.2.1 石斛普洱茶的开发 普洱除了普洱茶比较有特色之外,还有另一特产石斛。普洱市地处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最适合石斛生长的地方,市内共有野生石斛80多种。2013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龙古茶园茶厂厂长杨加龙自主研发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部级发明专利。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现在不仅具有排毒养颜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律不齐、高血脂症、胃溃疡等有治疗作用。石斛普洱茶的研发,解决了现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养颜功效的问题,成为非常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4.2.2 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 普洱的饮食产品具有品种丰富、种类繁多等特点,很多植物、昆虫都可成为普洱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没有形成派系,甚至没有形成统一规整的菜单,显得杂乱而没有体系。普洱茶菜有普洱茶茶汁类、普洱茶茶汤类、普洱茶香薰类、普洱茶卤类、普洱茶酒类、普洱茶鲜类、普洱茶点类和普洱茶面类等。而普洱茶宴席既有传统的具有历史传承的云南土司茶宴、南诏宫廷茶素宴、大马帮茶宴,又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茶汁羊八碗,既有高规格的国宾普洱茶宴又有针对普通民众的家庭普洱茶宴和茶汤乡土八大碗等,可谓是极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和营销,在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普洱特色美食山茅野菜和佤族、拉祜族等民族饮食相比,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很明显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一方面应继续加大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对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和观念的引导。

4.3 普洱茶商品的创新 从旅游市场高度流动性的特点出发,一方面可开发盒装普洱茶醋、普洱茶饮料、茶点心、茶面包、茶饼干等新产品,另一方面可制作反映民间饮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缩小的茶具、茶桌椅、茶建筑等。比如2014年5月,普洱某公司将普洱茶制成香烟,号称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冲泡、或者经过燃吸后再冲泡。此“烟”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支持,认为此举富有创意,是对普洱茶饮用方式的“革命性”颠覆,不过更多的人持否定态度,有网友直称这是把“香叶”变成“毒草”的做法。我们姑且不论此“烟”本身的好与坏,但是就该公司对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5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

5.1 历届普洱茶叶节的开展 旅游节庆是提高举办地的旅游竞争能力,全方位展示举办地旅游资源特色的一种重要形式。普洱茶文化旅游也可以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来扩大宣传,增强其影响力。

1993年4月9日至11日,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云南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举行,普洱县(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设分会场,以“团结、奋进、振兴”为主题。首届普洱茶叶节便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宾客、专家学者和国内10多个省市的党政领导、企业家贸易伙伴等共3000多人参加,进行经贸交流和业务洽谈,达成商品成交额6.235亿元,与国外客商签订协作项目99个,总金额达2.3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自此,掀开了中国普洱茶叶节的序幕,每一届普洱茶叶节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活动形式,至今已举办了14届,在刚刚过去的“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期间,以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祭茶祖仪式、普洱特色产品展销会、探访那柯里茶马驿站、斗茶大赛等形式全面深入的展示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在此期间还开展了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吸引了众多茶人、茶商和游客参加。此次茶叶节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加快普洱市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把普洱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驿站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配合此次茶叶节的宣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晚上黄金时间,连续四晚播放了《天赐普洱》的纪录片,分别从茶路、大河、茶源、绿洲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普洱茶在普洱、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极大的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2 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信息网络营销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上进行旅游营销,具有宣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易于修改和补充,制作费用较普通大众媒体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送和即时的互动。因此,利用互联网营销,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到世界各地。比如可建立旅游信息库,将普洱市域内的各个旅游景点、旅游活动内容、接待设施和服务、道路交通、气候、参考价格等信息输入到资料信息库中,制作旅游主页,并将此主页链接于知名网站下,便于旅游者查询。还可借助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引擎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增强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社区,开展口碑营销;强调用户体验,开展互动营销;借助网络团购,营销特色产品等。第十四届普洱茶叶节的一个重头戏就是中国优质农产品信任系统在云南普洱市的正式上线。该系统主要涵盖全程追溯、品质管控、企业宣传、危机处理、农业百科、智慧电商等6大服务模块,是拓展农产品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窗口。普洱市政府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签订了《普洱市品牌农业实施协议》,双方共同推广普洱高原特色农产品。而这也是普洱茶旅游产品扩大线上宣传、交易的一个重要契机。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3

2015年12月,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简称大圆普洱)以极为高调的姿态亮相茶金融交易市场,成为“普洱茶+金融+互联网”的代表,通过挖掘普洱茶产业、茶文化和茶金融的属性,打造了既有广大普洱茶爱好者、收藏者和投资者共同参与,又有互联网行业、普洱产业和金融领域高度融合的共赢生态圈。

2016年12月10日,是大圆普洱成功运营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场“汇智者高见・探普洱新局――普洱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办。这是一场有多位著名学者和嘉宾以及普洱茶业内人士共同参加的庆典,会议由茶语网CEO张阳主持,包括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钱文忠,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院长鞠建东,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茶叶加工》主编、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茶院原院长张士康。他们对于大圆普洱对整个普洱茶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认可,分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演讲。

中茶院原院长张士康给现场来宾们分析了目前国内的茶叶市场,他预计在未来十年,中国茶的产量极有可能从现在3千万吨提升到1亿吨。在此期间,中国茶叶将会迎来难得的黄金发展契机,加上金融、风投与工商业等新鲜资本进入,能够给这个行业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对于以金融体系运作的大圆普洱,他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很有幸看到大圆在普洱运营过程中所做的若干努力,比如说标准体系建设,首先进入这个平台都是一线知名品牌,有严格的遴选体系、标准,在加工、制造、采收、仓储各个环节有严格的标准体系。另外,整个大圆在运营过程中积极探索促进普洱的消费,比如他们推的类金融功能衍生出来的其他产品,我觉得大圆做的很多工作都值得我们业界从业者关注和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院长鞠建东最近入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在中国是极具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在演讲中,他说到,大圆普洱的模式不仅对茶行业,也对很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这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的创新:金融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在金融创新上,他认为大圆普洱目前所做的一切都非常有价值,那就是大圆普洱做到了让金融回归本位,使投资投在有价值的产品上――普洱茶。

鞠建东教授与大家聊起了中国目前比较常见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房市、股市、汇市等,因此有新型金融市场的创新非常重要。“大圆普洱交易使我们茶产业逐步从初步茶产业变为成熟的茶产业,变成高质量的成熟茶产业,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交易引导市场结构的调整引导市场的规范化,引导技术创新?如果说金融对创新能够正确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金融创新和产业结构之间有正向的循环和正向的作用,这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创造。除了茶产业市场还有制造品市场、农产品市场、艺术市场、大宗产品市场等等,大圆普洱的模式也引起了通过交易通过金融创新如何能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在文化创新方面,鞠建东也深信大圆普洱通过茶文化,在东方文化亚洲价值、亚洲国家经济整合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对大圆普洱运营模式的最大肯定。

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在他的讲演开头,就用幽默的语言博得了来宾们的欢笑与掌声。在日常生活当中,钱文忠老师也一个爱茶之人,茶香伴随着书香一直围绕在他左右。如今,对于茶特别是普洱茶,他都颇有研究。平日里,总是喜欢和何作如先生这样的茶界大咖一起喝茶习茶。在他的演讲中,所有人都能够看到他对于茶的热爱,已经升级到对于茶文字上的寻根溯源。他从茶字在多国发音的相似性上,讲到了茶的历史和文化,带出中国茶国际化的渊源。在谈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时,他认为,在中国,茶叶都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发挥着非常特殊的作用,茶叶一定会越来越吸引大家的关注。

学者们精彩演讲之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云南省普洱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邵宛芳,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志斌和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维,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茶特别是普洱茶的国际化、文化推广以及茶金融等话题的圆桌论坛。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在这一年的运营当中,给外界展示了普洱茶交易也能够像买卖股票一般来进行。在大圆普洱交易中心,人们能够看到以普洱茶为标的物的不同款普洱茶的收盘价、开盘价、跌涨幅以及成交价和成交量。这些数据会在大圆普洱交易中心的大屏幕上随时刷新,同时能够在网上随时查询。“普洱茶+金融+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一般来说,普洱茶厂家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一旦流入市场之后,是需要给它们一定时间来进行后发酵作用,这个时间不论对于生茶还是熟茶都非常重要。在此期间,茶品将占用茶商的大量资金以及仓储空间。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普洱茶;可持续发展;对策

云南普洱茶,名重天下,享誉全球,源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靡于当今。普洱茶原产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有1000余年的生产历史。其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按照中国茶学界的共识,普洱茶在中国传统的茶类中属于后发酵的黑茶类。由于普洱茶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的品质风味,在国外茶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云南普洱茶产业的swot分析

1.优势。普洱茶是云南省的一个特产茶叶品种,它是以云南省思普地区的地域名作为该茶叶的名称,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自然环境优越。云南多数的普洱茶产区地处山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雾日多、霜期短、湿度高、土层深厚,并且远离大城市和重工业的污染,年平均温度在16℃~18℃之间,年降雨量在1300mm左右,水份收支平衡、空气相对湿度高,极宜茶树特别是大叶茶树生长,一年中发芽生长达10个月左右,为开发普洱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具有独特的功效。普洱茶作为一种“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及“保健饮品”的声誉日隆、影响弥深。现代普洱茶理化方面的研究证明,普洱茶除了具有同其他茶一样的药用功效外,其降血脂、调节胆固醇、缓减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作用特别明显。(3)生产规模扩大,成为云南茶叶的主导产品。近些年来,由于普洱茶销量迅速增加,省内大部分原料转向生产普洱茶。云南主要生产的普洱茶、绿茶和红茶三大茶类中,绿茶和红茶总量明显下降,普洱茶产量快速增长,改变了原有的茶类生产结构,普洱茶占全省茶叶产量的比重从

2002年的8.11%上升到2006年的62%,逐步成为云南茶叶的主导产品。(4)具有收藏价值。普洱茶具有的收藏价值在于原料品质的优良及稀缺性,如六大茶山等地的乔木古树茶原料,产量有限;另一方面,普洱茶较其他茶相比,需要经过一段贮藏时间其品质更为优异,所以赋予了普洱茶独特的收藏价值。

2.劣势。(1)缺乏品牌,战略重点不突出。全省茶叶生产企业基本都有1~2个品牌甚至更多,茶叶品牌数倍于茶叶生产企业的数量,知名度高的品牌极少。当前,普洱茶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为全省茶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公共品牌价值的认识不足,存在粗制滥造、滥用普洱茶标签标识、冒用知名普洱茶商标和知名企业等无序竞争的情况,损害了普洱茶公共品牌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省数千家茶叶加工企业中,仅有30余家企业通过qs认证,由于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难以有效推进茶叶生产卫生质量安全全程监控。(2)价格下降,效益滑坡。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云南都没有制定统一的普洱茶出口等相关政策,没有部门来统一管理,也没有权威的行业协会来协调,任由有出口权的生产厂家散兵游勇似的在国际市场上冲杀,总体效益成滑坡趋势。(3)投入不足,科技支撑力度弱,软硬件基础差。近年来,由于云南省一些厂家逐渐不生产普洱茶,转为生产绿茶或红茶。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茶叶经营分散,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和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缺乏领军的龙头企业;二是整个大环境中,中国出口普洱茶生产长期处于几乎“无利可图”的状态,加上目前的出口体制还不能较好地实现“优质优价”,导致生产者不愿意以优质原料生产优质外销普洱茶,从而导致中国普洱茶生产与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逐年大幅度减少;三是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生产加工条件差,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在市场开拓、营销和广告宣传等方面也相对落后。总之,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科研工作滞后,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科技支撑能力低,软硬件能力有待加强。

3.机会。(1)保健功能饮品成为当今消费主流,普洱茶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科学实验证实普洱茶具有养生、健身的功效,普洱茶微生物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也表明,普洱饼茶、沱茶、砖茶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普洱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造就其古朴的风味,厚重的历史积淀、特殊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的风味、独特的保健功能、安全的饮用品质赋予了普洱茶独特的魅力,带来

了普洱茶产业化开发的巨大商业价值。(2)茶文化的兴起为茶业发展拓展了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演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凸现,掀起了文化建设新热潮。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不断在国内活跃。茶文化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诸如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的举办;茶文化书刊的出版发行,茶文化设施从无到有,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为茶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文化的兴起为茶业发展拓展了空间。(3)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茶叶市场体系的完善,为普洱茶内外市场的开拓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云南省几乎所有地区都建立了茶叶批发市场,茶叶批发市场在我省茶叶流通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云南省茶叶贸易中,通过茶叶批发市场交易的茶叶数量已达50%。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茶叶批发市场名副其实是茶叶走势的晴雨表。茶叶市场的增多,消费群体的扩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对普洱茶产销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4.威胁。云南普洱茶以香高持久,汤色红艳、味浓醇爽驰名全国,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珍品,但目前普洱茶最大的威胁是市场的开拓难和未形成合理竞争的价格体系。 云南普洱茶出口量从最多时的1万t到现在几乎为零,云南普洱茶经历了生死两重天。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光明的,但必须重视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目前普洱茶产品、市场及发展动力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利用机会战胜威胁,以云南普洱茶的优势整合各种竞争力优势。云南需要突出优势,普洱、红茶并举,兼顾适当发展名优绿茶,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云南省普洱茶品牌发展的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要发挥云南普洱茶的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引导全国乃至全球普洱茶消费,使云南普洱茶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科学制定普洱茶发展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思路决定出路,正确制定普洱茶发展战略关系是云南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普洱茶要扩大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必须以优质和特色取胜,推进产业化规模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延伸茶叶产业价值链,建立拍卖市场,体现优质优价,培植全球化营销主体及人才应是当务之急,逐步走向国际化高端销售策略。(2)充分整合优势,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只有充分利用产业所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力,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必须培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通过全面的整合,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不断培植企业、产品、服务品牌的优势。(3)强化科技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贮藏等技术环节,加快推进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步伐。通过自主创新,为提高普洱茶产品质量、建立科学的普洱茶检验标准、改进普洱茶生产工艺、拓展普洱茶市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4)弘扬茶文化,助推普洱茶产业发展。云南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要充分发挥民族茶文化的潜能,积极发展各种茶艺,繁荣茶文艺创作,建设茶文化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以使文化和产业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茶产品的文化含量与附加值,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丁俊之.普洱茶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道[j].茶世界.2007,3:4

[2]谢云山.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以普洱茶为例[j].生态经济.2005,1(1)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5

第一站:广州

地点:沿江中路239号澜沧古茶239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

主题:普洱茶企业发展的短扳和企业家的团队精神

上午9:30,嘉宾签到之后,茶会正式开始,首次举办,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到场嘉宾却各具代表,不仅有来自香港、台湾、广东、北京、成都等地的茶商,也有来自云南本土的茶商;有来自流通环节的商家,也有来自生产环节的厂家,以及普洱茶各类经营模式的企业代表。

茶会由《普洱》杂志总编辑王洪波先生主持,讨论开始之前,王洪波先生从普洱茶产业发展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出了讨论的话题――“普洱茶的教育障碍;普洱茶企业经销商模式探讨;怎样建立普洱茶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普洱茶企业是各自为政还是团结共赢;怎样体现普洱茶企业家的团队精神。”这几个话题也是普洱茶发展至今正在面临也亟待解决的问题。嘉宾们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或从个人经历,或从自己企业的发展历程谈起,与大家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思考。

联谊茶会的气氛融洽而轻松,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些嘉宾深感获益匪浅。比如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公司的副总经理沈舫从06年建立茶厂开始谈起,讲述了几年间企业从基地建设、生产研发到销售模式的发展历程。“七彩云南”在品牌传播、市场细分和销售策略方面一度是业界成功的范例。沈副总特别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商超模式中走过的一些弯路,希望同行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话音刚落,深圳永年太和茶业公司的董事长太俊林就深表获益,因为永年的主打茶品紧压袋泡茶也正在筹备入驻商超,七彩云南的经验恰好能为他们提供很多借鉴。

活动场地的赞助方澜沧古茶公司的总经理王钧也从个人经历谈起,怎样带领她的团队从IT业转入普洱茶行业,用几年时间让一个困境重重的传统茶企走向现代企业经营的良性道路,屡创销售佳绩,实现了传统企业的解困与突围,值得业界探讨和学习。丽江秋月堂的堂主解方则向大家展现了普洱茶在旅游胜地丽江的真实现状――“丽江是普洱茶乱相的一个缩影。”接着从茶馆经营的角度介绍了自己致力于打造具有丽江特色的普洱熟茶以及在丽江开展普洱茶教育的诸多经历。

原计划上午结束的茶会,由于嘉宾们都觉得意犹未尽一直延续到了下午四点半。通过上午的相互熟悉,下午的讨论显得更加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妙语连珠,掌声迭起。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现只能将部分嘉宾的“妙语”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黄刚(北京露雨茗苑茶庄庄主“黄普茶校”创始人)

普洱茶教育障碍的根源是理论上和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各地在围绕普洱茶的干仓湿仓、纯料拼配、台地古树这几个矛盾互相厮杀、打得难分难舍,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不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影响了很多新进入普洱茶的人。

就像在过去条件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出现了品牌专营,对普洱茶的基本脉络没有理清楚之前,现在的市场过早细分。

我认为厂家可以多下点功夫在熟茶方面,在渥堆发酵技术研发上还可以加大投入,因为熟茶做出来就可以喝,可以成为是流通市场上最活跃的分子。

粱俊智(台湾《普洱壶艺》杂志编辑长)

普洱茶的兴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特点,就是国宫民强的时候。经过07年的“跳水”之后,现在正处在一个成熟市场时期,未来会不会再有“跳水”?我相信会有,而且之后很快会有个新兴市场,我经常关注CCTV,只要CCTv讲普洱茶不好,隔年普洱茶就会很好。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台湾大学曾经对普洱茶进行过检验,普洱茶哪怕是放过严重湿仓的,经过80℃以上的热水洗茶过后,茶汤的含菌量是零。

冯瑜(广州耘华茶行东主普洱茶类杂志特约撰稿人)

普洱茶有两个需求:第一,存放、收藏的需求;第二,品饮的需求。“两个需求”的失衡是导致普洱茶07年崩盘的根源。

普洱茶的原料价格不能“纵比”,不能和以前的价格相比,只能“横比”和时下各类名优茶的原料价格相比。结合云南茶山的海拔和生态状况,以及品种的稀缺性和耐泡度,目前普洱茶的原料价格还是被严重低估的,今后还有上升的空间。

黄集斌(香港协和茶行东主)

普洱茶市场还有个混乱的现象就是厂家也要介入销售市场,让我们流通领域的人就很被动,我会比较怀念以前的时代,厂家只管生产,商家只管销售,各尽其职。

黄庆(普洱文化学者)

普洱茶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个原创文化。我们现在的茶人都是普洱茶文化的原创者。如果我们注重了普洱茶文化是一种原创文化的话,就不要太顾忌前人留给我们的东西,普洱茶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原创精神。普洱茶的后陈化特点,提供了历史上的茶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崭新局面,普洱茶还有第二次生命,在他们到达每一个藏家手上的时候开始。第二次生命是否精彩,和你的养护有关。这些文化附加在普洱茶上面,就是一个可玩的饮品,我们留给后代享受和创造的空间都还很大,这就是一个原创文化的精髓。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属于普洱茶的营销模式、教育模式,才比较科学。

第二站:东莞

他点:长安镇的悦天酒店

主题:东莞的普洱茶收藏文化

11月28日,活动移师东莞,由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协办。从广州出发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后到达东莞,嘉宾们被安排参观了岭南园林代表,广东四大名园之的可园。继而又参观了位于长安镇的天得普洱茶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陈列了各类品牌,上千款普洱茶和黑茶的样板,以及些古老的制茶机器。这是个私家博物馆,所有展品均为东莞茶文化促进会蔡金华会长的私人收藏,光他个人就收藏了4000吨茶。因为都是业内人士,嘉宾们在参观过程中惊叹之余也各有感触,黄刚就指着一款竹筒茶说“这个茶我也有,当年可是我的‘学费茶’啊!”引得大家一阵笑语,太俊林则是在一边围着几筐散茶独自琢磨。

下午两点,联谊茶会在柏悦酒店的会议厅正式开始,与会者除了有昨天广州活动的部分嘉宾外,还新增了一些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的嘉宾,偌大的会议厅济济一堂。茶会由《普洱》杂志总编辑王洪波和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陈锡稳共同主持。同时也是东莞市统计局局长的陈锡稳先生很善于用数字说话,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东莞的基本情况:“东莞在改革开放以后,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走向了一条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从2010年统计的数据来看,东莞的GDP到达了4346亿,东莞的省级财政收入达到785亿。东莞的茶文化在港澳台同胞的带动下,近20年来发展很快,现在是品饮成风,收藏成风,据不完全统计,个人拥有上千吨以上茶叶收藏量的人有100多人,每年普洱茶的收

藏量大概在2万吨左右,交易额接近50亿,由于东莞茶文化的氛围比较好、品饮的人多、收藏的人也比较多,民间茶叶收藏量巨大,大概在15万吨左右,大部分是普洱茶。有媒体预测,未来3年以后,东莞会成为中国普洱茶最大的存储地、集散地、陈化地。”这些惊人数字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东莞之于普洱茶的意义,更应该努力思考东莞普洱茶的未来。陈会长也提出了此次讨论的话题――普洱茶的营销如何适应收藏文化:企业家如何为收藏家营造一个通道,有进有出,适当地释放、适度地交易,不让收藏市场冲击现在的新茶市场。

今天的讨论会相比昨天更加正式,嘉宾的发言时间有限,反而更加精辟。针对东莞存茶的未来,冯瑜提出了“二次品牌”的概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他认为普洱茶应该有一个“二次品牌”,存茶是普洱茶的一次再生产过程,可以把陈化到位的茶拆散,将不同年份、不同厂家的茶进行再拼配,经过更好的优化组合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然后进行包装或者创建新的品牌进行销售。冯瑜还认为,当存量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就要释放到市场上来,释放能否健康有序进行,还牵涉到一些平台搭建、专业评估机构的建设,如何去评估一些陈化到位的茶价值,这个评估机构在未来的措建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云南茶马司茶业公司的董事长胡皓明也从资本市场的视角分析了东莞普洱茶未来良性发展的前提――建立普洱茶流通的退出机制。如果普洱茶变成一个理财的产品,变成一个金融产品,它的退出机制就变得很好,在这个退出机制上,可以像股票市场一样,买入和卖出都有这个机制,我们生产好的普洱就是绩优股,绩优股就会有人去追,再高的价也有人去跟,口感好的也就有人去买,有平台、有退出机制、有财团、有理财产品,我们这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中国的茶叶做了那么多年,其实只是一个农副产品的理念,还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商品的理念把普洱茶进行流通。

两位嘉宾都站在市场的大局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设想,对于东莞,乃至全国的普洱茶市场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东莞如此庞大的存茶市场的未来会怎样呢?王钧的总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已然道出了她的危机意识,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希望能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探寻之旅。”这次探索之旅显然是成果丰硕的,下面再摘录部分嘉宾的部分精彩发言,篇幅有限,恕无法尽录。

陈文品(茶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副教授)

对于普洱茶发展我想提三个建议――合、分、和。

合力合作: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合作,多增加技术创新和交流。

分流创利:普洱茶是个百花齐放的行业,我认为普洱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消费者对普洱茶有不同的风味需求,厂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作出能被目标消费群体认可的产品,而不要太过趋同。

和谐合作:茶文化是以和为贵的,六大茶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互相包容、相互鼓励,而不是相互之间去拆台。茶叶产业应该提倡真善美的和谐发展。

沈舫(七彩云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提出“三个生产车间”的概念,第一车间:茶园,原料;第二车间:生产、加工;第三车间:有科学的、有引导性的、根据茶品特性而提供的储存的技术保障措施,来达成个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生茶、熟茶各类产品的陈化、生产、加工过程。

黄刚(北京露雨茗苑茶庄庄主“黄普茶校”创始人)

我们常常拿普洱茶与红酒相比,但是红酒有一个特点就是生产地和存储地都是在一个地方的,拉菲的酒就是在拉菲堡存储出来的,可普洱茶的仓储是五花八门,生产出来卖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拿出来是谁也不认识谁,最后做茶的人自己都不认识。虽然是同一批茶,但是存储地环境各不相同,造成了口感的五花八门。可以说仓储是普洱茶另一个深加工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研究仓储当做研究生产工艺的一个方面来重视。我对未来普洱茶提出“三个一点”:能不能把仓储管理更科学一点,让陈化出来的普洱茶口感更具个性一点,让藏品更经典一点。

王钧(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总经理)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6

“一饼陈年普洱,藏在不同的地域,不一样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品性。古人云:‘茶性淫,易于染着,无论腥秽及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几十年的光阴里,始终保持着洁净,始终偏处一隅阴凉,始终能自由自在地呼吸,这样的陈年普洱,才是至爱之物。世间造化,莫过于此。”

茶人阮殿蓉在散文《陈年普洱茶:时间的重量》中用诗意的文字传递着她对陈年普洱茶的深沉挚爱。一片普洱茶清清净净地从青涩走到醇厚,不仅需要承载时间的重量,更需要一个最相融的陈化环境。一方水土,一方物产,云南澜沧江沿岸独特的天然生态系统孕育了普洱茶的丰富内含,那么何处寻找那最相融的环境呢?市场将此推往了珠三角上的一个特别的城市――东莞。

东莞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雄厚资本和浓郁的茶文化氛围。饮茶作为东莞人的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性活动,究竟存在了多少年我们无从稽考。近二十年来,活跃的茶叶行情催生出为数众多的茶叶专业市场、茶庄、茶楼,传播了良好的茶文化。丰富的藏茶经验和专业化的仓储基础,决定了东莞藏茶的预期品质。特殊的气候成为收藏陈化普洱茶的优先条件。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小。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加速普洱茶的自然陈化过程。

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民间资本对于收藏普洱茶来说至关重要,在东莞不只是有两家大财团或者大公司为达到某种垄断的目的收藏某种物品,东莞市藏茶是全民间行为,全民藏茶是东莞茶叶市场动态所特有的现象。东莞藏茶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也经历了普洱茶的起伏跌宕,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没有动摇东莞人收藏普洱茶的热忱,这种热忱一方面来自普洱茶所固有的特质,也源于普洱茶在东莞良好的市场氛围。充裕的物业资源也是收藏普洱茶的潜在优势。从长远来看,在东莞储存普洱茶可以大大地降低仓储成本。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东莞人为自己在茶叶界所担任的角色给予了一个准确的定位,也给未来数十年普洱茶的流通走势指明了方向――新茶输入东莞,东莞输出老茶。2011年7月,“东莞市汇合老茶俱乐部”应运而生,创办者以东莞市东城茶叶市场商家和东莞普洱老茶藏家中的部分人士为主,力争打造普洱茶的陈化基地,以期达到东莞普洱茶市场新老交替的良性循环。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7

在本期“独家关注”中,我们对2006~2010四年间普洱茶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盘点。阳光里的乌《我们承诺什么7》是作者对普洱茶品牌建设得与失的深刻反思,四年的破冰之旅,终于使诚信,这个做人、为商、做品牌的基本法则在和江湖习气、草根习气、丛林法则的艰难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而这,可能是普洱茶,也是中国茶,甚至是“中国制造”最大的希望和福音!郑永军的文章《品牌生态,共生共荣》提出,普洱茶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品牌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以现代品牌理念经营普洱茶大品牌。品牌不在于企业资本的大小而在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文化内涵。但大品牌的前出,不是以吞噬小品牌为前提。大小品牌共同存在,才符合普洱茶市场的多样性的生态观。

四年来,普洱茶的品牌建设正在摸索前进的路上。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企业一如既往地谱写着自己的品牌故事。《“中茶”老字号范儿》、《下关沱茶,百年攻守》、《大益70年的传奇》,这些成功的品牌故事,它越过了人们的心理门槛,成功地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

四年来,普洱茶品牌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有勇气的企业还是会抓住机遇果断亮剑。本期“独家关注”还集中采访了一些敢于在冰河期破冰前行的茶企业家,他们的普洱茶品牌建设心得止八为之动容。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8

具有大海般情怀的大连以及她独有的城市魅力,吸引和接纳着国内外如潮涌入的商品、文化及诸多陌生人和新鲜事物。

说起普洱茶在大连的安家落户,并成为这个城市中经济、文化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还得从大连人饮茶、品茶的历史说起。

据前辈们的讲述,大连人在历史上饮茶人非常之少,别说是品茶了。至于南方人品茶、饮茶所用的那些精雕细刻的茶盘和华丽的茶碗、小茶壶,很少有人见过。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稍讲究的大连人在家中的桌子上摆着塑料或锉制的搪瓷圆盘子,上面放把陶瓷大花壶和几个玻璃杯子,极个别的人,不知从哪搞到一把小泥壶,往往是把茶叶投到泥壶中,用嘴对着泥壶吸饮,有的人还说:“这样喝茶很有好处。”至于有何好处,谁也搞不清。当时大连人喝的茶,大都是些极为平常的绿茶或碎叶片、茶沫子,亲朋好友相聚,抓把此类茶叶,举起大茶杯,几下进肚,还有不少市民用大碗饮茶,碗是粗瓷的,碗口像普洱茶饼大小,不少饮茶馆里,喝啤酒、饮茶都是这种粗瓷碗。

一些到南方出过差的人回来讲述南方人的喝茶方式,有些大连人不理解的说:“那是喝茶吗?,耍啊。”也有明白的人说:“咱大连人喝茶档次太低了。”

当时的大连人,对辨别茶叶好与差的能力十分欠缺,更分辨不出各茶类的档次与差异,偶尔能听到有似乎懂点茶知识的人说:“最高档次的茶是龙井”。有的说:“毛尖茶最贵,最好喝等”。其他下文便没有了。当时在大连有数的几家茶馆大都是花茶和红茶,大连人大都以饮花茶为主,识别茶叶的标准十分简单,一是茶中的茉莉花多与少,二是茶的香味浓与不浓。有经验的一些南方茶商往往在茶叶里多放些花,或把茶叶搞的香味浓浓的,便很容易地卖出高价。有一位南方茶商在店铺门前吆喝道:“本店现有特别香的极品茉莉花”,茶最后以840元一斤卖出。不仅如此,他还给他的大连朋友和有求之人分别送上不到一两的小包“极品”香茶,以展实力。喝到这“极品”香茶的朋友,对茶商发自内心的感激。

也就是从那时起,大连的企事业单位常把喝花茶当成一种劳保待遇,每当夏天,各单位都要给职工们发放半斤或一、两斤花茶,供职工们消暑降温,花茶里再放些白糖,在当时很是讲究和时髦。

大连人对茶的兴趣较为淡薄。

已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几个五、六十岁的妇人在院子里闲聊,一位公司老总的夫人说:“俺家老王有个坏毛病,一有人来,他就忙乎着给人家沏茶,你说这些人不知怎么了,谈话还喝茶,你一杯,我一杯的喝,喝个什么劲?”其他几位妇人表示赞同,其中一位妇人说 “男人们毛病真是多,不逢年,不过节的,喝什么茶?”

九十年代初,龙井、毛尖、乌龙茶等,在大连市场已成为普遍,茶铺和茶庄比以前多了起来,也就是这个时期,云南普洱茶也悄悄走进大连的店铺,那黑褐色的,圆圆的大茶饼和窝窝头形状的小茶坨。给人耳目一新,“噢”!天下还有这种茶。喝惯红、绿茶的大连人很少问津。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些有钱人和图个新鲜的人开始琢磨和购买普洱茶,茶商们用微笑和苦口婆心的解说、劝买,非常容易地将普洱茶卖出天价。有位茶商每当卖出一饼普洱茶时,都要使足浑身气力原地蹦跳,扯着嗓子对天大喊:“哥们一饼茶又赚了四百多……”跳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像刚跑完百米的运动员一样,喘着粗气,然后用手拍拍地,拍拍胸膛,那种高兴与激动几乎达到疯狂程度。

就这样,持续了多年的大连普洱茶市场仍处在一个低迷阶段,绝大多数的市民对普洱茶的了解与识别一直只是朦胧和迷惑状态,茶商们仍非常机灵地从大连人的腰包里赚到了许多钱。

有一位茶商给他的同行介绍大连茶叶行情时,他的电报只用了6个字“人傻、钱多、快来”。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连这座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了解、向往,这座城市不仅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还有着许多的商机和未来发展空间,短短几年里,福建、广东、浙江、安徽、四川等全国诸多产茶区的茶商云集大连。瞬间,种种不同风格的茶馆、茶楼、茶庄、茶铺,乃至大型茶市遍布大连村镇城乡,一日千里地提升着大连的茶文化和大连人的生活品味,争香斗艳,在大连人面前尽展自我风采。顿像舞台上表演的一个个演员,力争得到观众的好评和更多的掌声。

一直不太引人注目的普洱茶,这时也脱掉了她的绵纸外衣,从里到外,展现于大连人面前,出尽风头,得到人们的赞许,很快便走进了许多大连人的生活之中,同时,大大拉近了云南与大连的距离。提起云南,大连人不再仅仅是谈论阿诗玛、石林、大理的动人传说与秀丽风光,更多谈论的是与普洱茶相关的文成公主、勐海、风庆、下关、茶马古道及易武小镇和普洱市。“普洱”两字的广告和店铺、茶庄四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茶饼、茶砖、茶坨、茶团,在大连人的眼里格外抢眼。越来越多的大连人开始品饮和深究普洱茶。普洱茶丰富多彩的外观与造型;普洱茶特殊的加工制作方法,普洱茶可存放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会霉变和炭化的历史事实:普洱茶特殊的冲泡方法;普洱茶的耐泡性和色泽:普洱茶特殊的味道和时隐时现散发出的沉香,普洱茶具备人体生命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和水等生命要素以及它的降血脂,利尿,利肝,不影响睡眠,减肥和醒酒等功能及作用。逐渐被人们所体验、证实。

大连人生活中除了食用各类肉食品之外,丰富多样的海产品更是餐桌上的普遍,饱餐后,喝上几杯普洱茶,肠胃倍感舒畅。大连人喝酒痛快、豪爽,狂饮之后,几杯普洱茶下去,顿觉心明眼亮,酒醒大半。空腹或饥时喝上几口普洱茶,会有饱腹之感。

短短几年下来,普洱茶已和相当一部分大连人结下不解之缘,成为生活中的必需,更有“三天不喝普洱茶,如久别重逢之情”。

普洱茶的影响力,使不少大连人走进云南的茶市、茶店、茶厂,走进茶农身边,走进茶林和茶山之中,去寻找和感受普洱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去茶马古道上倾听先人们运送茶叶的脚步声,去触摸千年古茶树那跳动不息的脉搏……

如今的大连,普洱茶市场上已出现了一批当地的普洱茶商人,他们与全国各地的茶商一起做起了普洱茶生意,有的已有了八、九年的深资。茶庄、店铺的名称也是各具特点而有气派,有普洱大全、普洱总汇、总营销、总,还有名为普洱茶王的,已成为云南普洱茶大本营在大连的缩影。

店铺里的茶,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方型的、饼状的、塔型的、瓜型的、动物型的、元宝型的,有大、有

小,有生、有熟,还有近20公斤的茶团,应有尽有。这些品种丰富和名称诸多的普洱茶,也同样进入了不少大连人的家舍和办公室。并享有特殊、独尊的待遇。人们用上等和精致的茶柜、茶台或是价格高昂的坛子、罐子将普洱茶陈列或储存,而且是室内最显赫的地方。还有极少数有门道的人,在家里还摆设着“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的瓶装茶膏。不仅如此,普洱茶已成为亲朋好友相互赠送、传递友情的理想之选。至于打扑克、搓麻将,或亲朋好友聚会,普洱茶总是频频坐庄,还总会被人们颇有兴趣地谈论一番。饮品普洱茶所匹配的茶具也是十分讲究和有一定档次的。大连人给普洱茶下了几条定义,实惠、健康、时尚。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的大连人品饮普洱茶已非常的老道了,他们解说普洱茶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及加工、制作、储存、品饮、识别等知识,一套理论讲下来,有条有理,令人心服口服,娴熟的冲泡技能让人叫绝。正是这些结识普洱茶的先行者和智者,引领着大连人喝普洱茶喝得科学、喝得健康、喝得开心,喝出文化和品味。

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对事物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人的喜好厌恶的不同和身体差异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普洱茶也不例外,也不时被一些人所误解,甚至搞得莫名其妙。

有少部分人对普洱茶缺乏全面了解,一味地为减肥而喝普洱茶,甚至是肥胖病患者:再是,社会上常有人大讲生茶如何如何好,而去贬熟茶:还有个别人公开讲喝普洱茶对人体有何不益之处。这些错误和片面的认识及做法虽然是不理性和站不住脚的,但对普洱茶市场,却有一定的损害和影响。

具有千年历史的普洱茶,被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更大范围地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科技昌明的今天,如此之大范围的事物,科学技术怎能对它无检验和论证?历史和科学检验,这二者的结合与认同,普洱茶便无可非议了,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们应该思考的是,对它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努力实践于保持它的纯洁性和天然性及长久性,不要去玷污它、伤害它。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9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普洱茶产业开始逐渐复苏,可惜昔日辉煌已逝,此时的普洱茶不论是作为一个茶类,还是一种文化都不再引人注目。时间推移,到了80年代末,一条隐藏在大山中的茶马古道被发现,让人们重新发现了一段消逝在西南边地的茶叶文化历史。茶马古道上马帮的古老足迹,将普洱茶的历史、文化、贸易、路径以及精彩的故事都一一挖掘了出来,整个过程像一幅珍贵的藏宝图,被寻宝者按图索骥之后让宝物重见天日,普洱茶终于在自己的原产地寻到了最初的文化坐标,终于让断代长达百年的普洱茶又重新散发光芒,日益繁荣起来。

除了断代的文化之外,有传统制茶工艺的断代。佛海茶厂在1953年改名为后来的勐海茶厂,成为云南普洱茶中的领军企业,普洱茶生产从此由私人的茶庄商号转到国营工厂体制,但由于建国初期对私营的打击,使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在此期间也与传统断代。

《普洱》杂志在平时对普洱茶文化信息的采集中,发现某茶企从李拂一、范和钧等人关于民国时期的普洱茶制作工艺的记录中获得启发,复兴了传统的发酵工艺――“筑茶”技术,并生产出深受好评的古树熟茶推向市场;某老茶发烧友,以号级茶为样本,通过研究史料记载中关于号级茶制作的工艺零星记载,反复试验,试图恢复号级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此发烧友还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来制作古六大茶山的基因图谱……暂且不去置喙这些行为的结果如何,我们能够看到的现状是,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用各种方式,试图能够将这断代的百年重新续上。

关于“百年断代”,这是个永远也无法填补的鸿沟。逝去的时光无法挽回,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留存至今的史料中去回顾甚至重现那些曾经消失在国人视线中的普洱茶往事。

《普洱》杂志创刊10年,始终以一颗匠心精神来做“最美的茶杂志”,也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传播与教育领域权威的阵营。这些年,我们每年至少有一期的“独家关注”会以普洱茶的历史为主题,如《百年沱茶》(2011 年10月刊)、《梦想与草创:民国云南茶业》(2012年3月刊)、《普洱茶事典新读》(2014年1月刊)、《中茶故事》(2015年3月刊)等等,杂志也常设“历史”栏目,不定期刊登一些关于普洱茶历史的文章。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往往会为现代企业和茶人所参考。

普洱茶文化论文篇10

大圆普洱交易中心自去年12月10日正式上线以来,伴随着越来越多普洱茶业内人士及大众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前,在大圆普洱第五批上线产品众筹时,参与的人数已经达到20万,参与众筹的资金高达128亿元。目前大圆普洱交易中心平台上线产品为32个,皆为国内著名普洱茶企业的优质产品,日交易额也已达到6亿元这一成熟交易所的水平。单个产品的平均涨幅超过10倍,并且诞生了如“岁月知味金刚”这样涨幅超过40倍的明星产品。

谈及参加本次南博会的原因,大圆普洱负责人认为,参加南博会可谓意义重大,南博会举办地在云南,而大圆普洱与云南也有着不解之缘。大圆普洱上线的产品都来自云南,仓储地在昆明,目前大圆普洱已经和15家云南知名茶企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且将在云南打造大圆普洱研究院,未来也将和云南更多茶企和茶人一起在普洱品质化、金融化、品牌化的道路上携手走得更远。此外,在大圆普洱接下来将打造的100家体验店以及推动茶文化旅游等战略计划中,云南都是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区域。

南博会是一个着力打造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览会平台,为中国与亚洲乃至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经贸人文交流提供重要的桥梁和窗口,参加此次南博会的众多企业将就经贸发展等方面与海内外人士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