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艺术类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6:18:41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1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探索

艺术类专业指的是美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专业学习特点。但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单一以及社会重视度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和弱势,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哪怕是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没有对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做出具体要求,导致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这也成了国内各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所在的广西艺术学院也不例外。针对目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我院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专业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艺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始及不断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但在各个艺术类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却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经常需请外聘教师来维持教学、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总体偏低、科研能力较为薄弱、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当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水平较低诸多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WWw.133229.cOM首先,大学英语属公共基础课,随着近几年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学任务日益沉重,师资短缺问题突出。

(二)学生状况

1. 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英语基础较差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引导考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英语课。大多数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研习上,无暇顾及英语。还有不少学生是从职高、中专、工艺美校等直接考入大学的,未经过高中英语系统性学习,英语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除了人文专业、建筑专业和史论专业等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较好以外,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差。

2. 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足

据相关调查表明:对英语的学习,除外语专业外,理工科学生的积极性最高,而艺术类专业学生积极性最低。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是他们大多数觉得学习英语对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没有用。其次是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教材又没有艺术专业特色,我校长期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公认的好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脱节,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如何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势在必行。

三、改革措施探索及实践

(一)教学模式: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

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认识的深入,结合这些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在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大学英语教学类别分为a类(理论类),b类(非理论类、非舞蹈类),c类(舞蹈类)三个类别,以学生所在专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划分依据。

2.a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四级基本要求。

3.b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三级基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提前达标的,可申请进入大学英语四级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实施了分类分级教学,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类各级的教学内容上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实施如下:

a类:理论类、史论类专业学生。由于此类专业学生入学英文基础和水平是三类中最高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读写能力,课堂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强,课堂气氛一般都很活跃。所以针对此类专业学生在日常教学内容中既要体现趣味性、实用性又要兼顾一定的难度,以便使此类专业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国家四、六级以及参加并顺利通过考研。

b类:非理论类、非表演类专业学生。此类专业学生在英语基础和水平方面处于三类中的中间位置。此类专业学生水平可以说是三类中最参差不齐的,他们当中有基础非常好的,也有极其差的(有的高考仅得了30多分)。所以在此类学生中分快慢班授课是相当明智和合理的。针对此类学生中的快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照a类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进行授课。而对于慢班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的时候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加强英语基础知识上。

c类:舞蹈、表演类专业学生。该类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英语基础一般都较低,总体上是三类之中乃至全国全部大学所有专业中最低的了。所以针对此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如果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他们更要“因材施教”,独立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多年对此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经验,即:该类学生的优点是,有非常突出的表演欲望,胆子大,对课堂活动积极响应。他们自身的问题有:英语基础差,非常频繁的日常排练和演出任务而影响学习。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艺术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感性的,是审美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出色的英语教师总是努力将教学艺术化,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特别是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英语老师还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艺术专业修养和知识,努力使得课堂英语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社会和学校各相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英语课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里历来都是一门不受欢迎和重视的文化课,甚至还被认为是影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累赘”。因此,进行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要求包括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样才可能使大学英语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

综上所述,艺术类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院校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是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静.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浅谈[j].高教研究,2007,(4).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3

报考报考专业名称类别考试科目及时间备注专业6 月 9 日编号上 午下 午 8:30-11:002:00-4:005:00-7:001法学非师范法理学、民法、刑法英语大学语文 2采矿工程非师范煤矿地质学、煤矿开采技术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3安全工程非师范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4工程管理非师范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5土木工程非师范建筑力学、建筑结构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6测绘工程非师范测量学、测量平差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师范电路分析、电机学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非师范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11能源与动力工程非师范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12化学工程与工艺非师范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13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师范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微生物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14会计学非师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英语大学数学 (经贸类)15金融学非师范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英语大学数学 (经贸类)16财务管理非师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英语大学语文 17市场营销非师范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英语大学数学 (经贸类)18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师范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大学语文 19园林非师范植物学、园林树木栽培英语大学数学 (经贸类)20旅游管理非师范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英语大学语文 21工商管理非师范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英语大学语文 22物流管理非师范物流管理、管理学原理英语大学数学 (工程类)23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非师范公文写作、秘书实务英语大学语文 24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主持概论英语大学语文专业测试25新闻学非师范新闻学概论、采访与写作英语大学语文 26广播电视编导非师范广播电视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英语大学语文 27音乐学非师范艺术概论英语大学语文专业测试28音乐表演非师范艺术概论英语大学语文专业测试29舞蹈学非师范艺术概论英语大学语文专业测试30舞蹈编导非师范艺术概论英语大学语文专业测试31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色彩英语大学语文 32体育教育非师范运动生理学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4

高中起点本、专科

高中起点专科(五科)

文科 310分

理科 240分

高中起点专科(六科)

文科 340分

理科 270分

高中起点本科(六科)

文科 370分

理科 300分

艺术类专科

文科 149分

理科 115分

史论编导专科(文科)  223分

史论编导本科(文科)  278分

艺术类本科

文科 215分

理科 174分

体育类专科

文科 186分

理科 144分

体育类本科

文科 280分

理科 210分

高职专科

文科 186分

理科 144分

专升本师范类

非外语类专业(外语成绩按60%计入总分) 285分

师范类外语类专业 375分

师范类艺术类专业 200分

师范类体育类专业 200分

专升本非师范类

非艺术类专业 240分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速写;构图;技艺;材料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林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一些新的与美术设计有关的,如林学学科中的园林专业、食品学科中的包装专业、建筑学科中的建筑学专业、木材学科中的家具设计专业等非艺术类设计专业。这些专业的特点在于,学生并非来源于长期的艺术教育熏陶,也从未以艺术高考的形式进行入学的专业测试。因此,在与大的艺术教育特点一致的范围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完成其相应的教学要求,并在以往笼统教育、教学的旧有模式下,提出了客观现实性的改革需求。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之前从未接触过详尽的美术基础知识及训练。因此在艺术造型方面有很多的不足。现将非艺术类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速写课,进行详尽的解读。

一、反映在构图的选择上

构图是造型训练中的首要部分,完美的构图是造型成功的关键。构图分作平型构图、纵向构图、环绕型构图等多种类型。怎样认识和熟练掌握构图的审美要求,并针对专业特点逐步完善对于构图的特殊性要求,在这方面,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这种要求。

速写构图,有着严谨的内容与要求,它是审美的关键一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是极为忽视的。我们应从这些方面来加以诱导:第一,采用对比的方法。利用学生上课之处浓烈的热情与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安排几次欣赏性教育环节课(不需要过多的动手训练)。找一些有特点的优秀绘画或设计作品图片,与一些有问题的艺术构图方面的图片进行讨论式比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贯穿构图审美知识,使学生快速了解正确的构图。凡是深入研究过教育的人,都清楚的知道,“开头”的重要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起步之初,就建立起正确的构图观念与认知。第二,特定时段的特定实践性训练。安排一些课时,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以解决、贯通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与接纳。速写教学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风景的、静物的;室内的、室外的;部分的、整体的等等,方方面面、样样种种。但针对特殊的专业型需求,需要设定一些特定实践性训练。建筑专业需以风景为主,人物、静物为辅。一开始不必要进行深入的描绘,以取大构图为要。如几何形块状大小、疏密的构图调节训练,以取得最佳性效果为止。短期性反复练习,收效甚好。家具专业需以静物为主、风景为辅。其他专业也应设定相应的教学实践范围,不一一论述。

另外,不同构图类型选择的,同样还要依照景物、人物等的现实条件和采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创作目的而定。

二、技艺的表现

技艺就是指艺术形象塑造需要审美认识和审美表现达到高度的统一中,艺术表现技巧是否能与其相应,使之具有形象塑造的外在审美视感。没有一定的艺术技巧能力,无法将艺术家头脑中的艺术意象物化为真正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造型技艺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形象的优劣表现。一定水准的技艺能力,需要长期的艺术训练才能获得。而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短时间的练习,很难达到技艺表现的基本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需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解决。首先,应该树立学生艺术表达的信念与信心。越是积极的、无任何约束的艺术创作状态,愈能增进艺术表现的不断进步。艺术创作需要一种“内在之力”和“静息神化”的自我情景。大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要坚定学生的自我信念。这一步,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其次,。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符合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善于发现学生艺术特点的表达。沿着本有的这些“天真”的艺术“气息”,谆谆诱导,逐步达到能够在技艺中,实现审美自我“控制”的程度。较短的时间,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需分层进行。第一步,简单的训练必不可少。如单线练习,在单线联系中,然学生自我不断寻找“单线的”描绘美。获取视觉感知中的曲与折,粗与细,涩与滑等审美表象特质。第二步,复杂但元素单一的训练。如不同光线下的集中性物体训练,以此感受速写意义下的、技艺花了的“艺术气氛”。最后,专题性训练。可以是形式的,如点线面练习、黑白灰练习等;也可以使内容的,如“窗外”、“书架”等拟题性速写练习。最后,每次训练结束,都需作教师与自我结合的讲评。

三、材料的趣味

艺术造型训练中,画材及媒介的运用是最直接、最明确、最具趣味性的艺术形象体现形式。画材及媒介的多样性,使艺术形象在表达语言上丰富多彩,但因此也使艺术造型表现变得更为复杂。画材及媒介的熟悉程度,不仅依赖长期的练习品味,还由艺术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并与之造型材料、媒介的审美认识的相一致性所决定。作为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限的课时,这一要求较难达到。由此,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分类和重点性的方法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打开了一扇大门。分类的方法,是基于教学客体的特点而专门设定。

对于速写来说,大多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绘画类铅笔,它的优良之处不需多讲。但环视铅笔这一绘画工具,又有着材质的多样性。普通铅笔分为不同的的等级,如H、B两大类;炭笔分为硬质与软质的不同,如木炭等。另一方面,载体纸张也更其多样化。针对这种情况,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材料体验中,更能发挥其较高的兴趣。但没有一定的教学方法,恐会在“繁多”的材料面前出乱。这一定应以警踢!

解决的方案不乏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逐次体验与重点体验相结合;分类体验与对比体验相结合。以此为教学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前提下“直接性”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交流体验的滋味。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集中一段课时来完成。材料的趣味性是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材料趣味的体验运用于速写教学的实践中,将有效提升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7

中国艺术倾向人文社科的研究,西方艺术注意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这与东西方文化传统对艺术的内容、含义不同理解有关。西方艺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为主。西方艺术一词含义是美的事物的创造或表现,源于拉丁文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现代尤其是指视觉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刻等①,现代的西方艺术史是建筑、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史。西方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艺术接近于自然科学②,涉及透视学、解剖学、数学、色彩学、地形学、建筑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西方高校中与艺术系、艺术史系并列的是戏剧、音乐、舞蹈系,艺术系是造型艺术。西方的艺术系与艺术史系倾向于视觉艺术,其中视觉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发展及演变构成艺术史的内容(图1)。

中国古代艺术以礼乐一体为特征,强调艺术的社会属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表现,艺术门类包含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篆刻、工艺、戏剧、曲艺③、杂技等(图2),中国文人士大夫艺术有琴、棋、书、画的传统,有诗、书、画、印合一的倾向,中国艺术的书法、篆刻在西方艺术门类是没有的。中国文人诗画书法艺术主要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排遣艺术家的情感成分比较多,对于自然科学的理性规律把握较少,这是中国历代文人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成就非常高,属于百工的范畴。现代中国教育体系将建筑隶属于工学院,工科建筑的理念削弱了现代中国建筑的艺术品质。

从简略的东西方艺术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大体的趋向,西方艺术内容比较单一,中国艺术内容非常庞杂;西方的艺术接近自然科学,中国艺术接近人文科学;西方艺术走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的创新之路,中国艺术走向与文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结合的道路。自然科学注重探讨未来,人文科学注重研究历史与过去。西方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促进了解剖学、透视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进步。现代艺术与自然科学比翼齐飞,科幻艺术、仿生艺术、星球大战、数码艺术、高科技艺术是艺术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植物性等学科结合的产物。

西方艺术(Art)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FineArts),指利用技巧与想象力创作艺术品物件、环境或经验的表达模式,以便与他人分享美的情感与意识。“美术’’(fineart)—词系日语转译,是西语“美的艺术”的简称,在我国主要是指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塑和建筑,与西方的艺术含义基本相同。西方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简称。艺术—词原指除实用工艺之外的一切“自由艺术”,包括诗歌和音乐,属于广义上的艺术概念,现代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有漫长的根深蒂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艺术有以下解释:1.艺术亦作“蓺术”,古代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2.封建科举制度中特指经术,即“制艺”。清代方苞《答申谦居书》:“艺术莫难於古文,自周以来,各自名家者,仅十数人,则其艰可知也。”3.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中国的艺术长期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区域,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密切。艺术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可以抒发情感,中国文人艺术主体上是一种写意艺术,将琴棋书画作为日常生活的合理部分,以抒发艺术家的感情世界,调节人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较少地研究自然世界。

二、艺术学理论的层次与理论结构

艺术学学科课程安排与学科结构有关,遵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一般规律,处理好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文科各专业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理科、工科各专业自己的关系,在学科交叉的实践中发展艺术学理论,以科学的严谨、实证、逻辑与艺术的激情、想象、浪漫相结合,展开科学与艺术的两翼开启民智创造未来。

艺术理论来自于艺术实践,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总结,艺术学理论是由具体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构成,绝不是所谓的纯理论。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接受艺术创作实践的检验。张道一教授认为艺术理论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见下图(图3、图4、图5)。

哲学课程t艺术学课程I艺术史学课程艺术批评学课程各门类艺术技法课程图1课程结构

关于学科和课程结构,张道一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从教学层次看,研究生是金字塔的上部了,博士生更是金字塔尖,需要博大。我反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实用化’提法,我曾经说过:‘大学本科应当强调实用,硕士可以倾向实用,到了博士阶段则需要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从艺术学的理论建设看,宏观性的理论研究也是需要鼓励的。”艺术学理论是宏观的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的位置介于美学与艺术创作之间。就学科结构而言,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认为艺术学应与门类艺术学并列并区别开。研究内容可包含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其中,艺术史不是门类史,而是涵盖各个具体门类的艺术史,即艺术通史。

值得注意的是,技法理论是艺术品评理论的基础,艺术品鉴的标准来自于艺术创作的标准的建立。不懂艺术技法理论难以具备艺术内行专家的眼光,难以开展艺术品评。在艺术创作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批评标准与艺术欣赏标准。中国古代艺术批评与鉴赏理论,是由艺术家、艺术鉴赏家总结出来的,形成了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准则。东晋顾恺之著《魏晋胜流画赞》、南齐画家谢赫著《古画品录》,唐代书画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宋代画家郭熙著《林泉高致》,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著《松雪论画》,清代恽寿平著《南田画学》,张庚著《国朝画征录》等等。中国古代艺术史证明不是艺术行家,不具备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经验积累,就难以写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理论、史论著作。

门类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批评理论的基础,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也是艺术欣赏者应该知道的艺术语言。只有懂音乐的耳朵才能够欣赏音乐,只有懂绘画的眼睛才能够欣赏绘画。戏迷票友往往会唱戏,艺术理论往往由艺术实践的技法上升到艺术创作的检验总结,成为歌诀、(如书歌、画歌)、画诀、工法口诀,再由艺术实践的检验形成技法理论的文字。即艺术技法理论如:语录、则例、画谱、印谱、舞谱、乐谱,形成艺术技法的谱系。再由艺术技法理论上升到门类艺术批评标准的形成,六法论、气韵论、形神论、传神论、雅俗论等等。艺术史上的理论家从艺术家和艺术鉴赏家这两种人中产生,艺术理论的形成经过艺术的创作实践、欣赏实践,上升到艺术创作规律的总结,形成艺术批评的标准,总结出自成体系的艺术理论。

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基础。往往会被忽视。其中,西画门类艺术技法理论包涵有: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构图学理论等等。中国绘画技法理论有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包括了气韵、用笔、象形、赋彩、构图、写生六个方面。技法理论往往以画诀、工法口诀的形式流传,形成画论、书论等艺术技法理论。由艺术欣赏的见习到门类艺术创作的实践上升到艺术标准的约定俗成,发展成为艺术评论,积淀成为艺术史,提炼成为艺术理论是一个系统的、有阶段的、有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中外艺术学理论发展的趋势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艺术哲学即美学理论、艺术史论、文艺理论(即文艺理论、文艺史、文艺批评)等方面展开,成为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学科研究取向。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学理论研究扩展到人类学、经济学、新闻学、心理学等等领域,出现了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传播学著作,总体上说,艺术学研究在文科中学科交叉比较多,在工科、理科、医学的交叉研究相对比较少。

德国是现代艺术学的故乡,德国作为艺术学的先行者设有艺术学学科,而艺术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和协调发展。正如国内有学者所言,欧美各国高校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学学科,他们的专业设置有“艺术”而无“艺术学”,与创作技艺和历史研究有关的专业也没有融为一体,而是分为“艺术”与“艺术史”两个板块,教学工作分别由艺术系和艺术史系承担™。艺术系注重技法、创作、艺术技法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艺术史系注重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研究。德国在2004年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共计10个门类,下共有83个一级学科。艺术和艺术学(普通)属于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为跨学科研究(以艺术、艺术学为主)、艺术教育、艺术史/艺术学、艺术品修复学等有30个专业,艺术教育含有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重任,学习艺术的学生学科专业的选择非常宽泛。

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下发《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种有序的、综合的、包含四门艺术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教育事业。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自觉、推理、想象、创造、平衡多种思维方式、交流、自信、自尊、自律、合作、竞争等认知、技能、情感因素中起重要的作用。2009年,哈佛大学《艺术特别行动计划》指出:艺术应当与科学、人文并立,艺术第一的理念应当被置于哈佛大学教育观念的核心地位。”弗斯特校长说:“我们必须借助艺术教育强力激活哈佛大学全体师生的创新精神,以期确保哈佛大学在21世纪的人类知识界之领先地位。”美国政界与学界人士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英美等国家没有设立艺术学理论学科,因为艺术是通识学科,可以进行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与文科学科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如艺术人类学(人类学)、艺术心理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社会学)、艺术文化学(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管理学)、艺术传播学(新闻学)、比较艺术学等(图6)。

图6艺术学理论与文科专业学科交叉图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科交叉功能非常强大,艺术可以与其他文理学科交叉。从其他学科研究艺术的视角,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分出若干学科方向,一时之间是争奇斗胜,而艺术学自身的学科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艺术学理论研究有脱离艺术本体的倾向,对此艺术理论家们津津乐道,艺术家们往往不以为然,艺术家关心门类艺术的创作问题,其艺术技法处于经验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上升为技法理论,身在艺术创作其中而不自知艺术理论的高度发展。理论家则关心与艺术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艺术本体之外看艺术,将艺术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去考察。

艺术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方法是值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课题。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艺术学教授贝蒂艾德华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被翻译成14种文字,畅销全球,美国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公司企业将该书作为员工创造力培训教材。艺术关系到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艺术的方式不同寻常,富于联想与想象力,艺术的方式往往是异想天开,突破常规。艺术学在与理工科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方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sterofEntertainmentTechnology”,是一个有计算机科学研究院与艺术学院共建的学位项目,提供“娱乐科技硕士学位”。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发展,前景无限。艺术学与门类艺术技法、材料学、科技、心理学的交叉,形成艺术技法理论、艺术材料研究、艺术史学研究、艺术科技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高度发展,对二维、三维技术的运用,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世界的建筑、城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交融非常密切,几乎是浑然一体,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要关注艺术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艺术与理工学科的交叉,拟图标如下(图7)。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可以产生全新的艺术样式。20世纪以来结合了传统定义艺术领域以外元素的多元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如常见的“科技艺术”(TechnicalAn)“数字艺术”(Digital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观念艺术”(ConceptualArt)、“科幻艺术”“行为艺术”、“生物艺术”、“数码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不胜枚举。理工科与艺术的结合,如此多样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不断地在挑战艺术理论能够定义的极限。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已经融为一体,尤其是在虚拟空间技术,数字艺术领域,超强的三D技术还将继续发展。

宇宙的建模是数字的建模,数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比例,并且发现了黄金比例分割,自然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运行的规律。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横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力学等学科领域,米盖朗基罗横跨建筑学、解剖学、绘画、雕塑等等学科领域,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印象派画家通过物理学的光学成果研究大自然的色彩,推动了绘画色彩的发展。计算机色彩运用色彩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三维建模与数比例的关系可以将任何平面的形转换为立体的形。自然科学拓展了人类的大脑智慧,艺术创作的材料、使用工具,创作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创造性与科学的严谨性,艺术的形象思维与严密的数理逻辑推理,艺术的观察力与科学的验证,艺术的大胆的想象与科学的小心的求证,可以发现新的艺术与新的世界。

设计学可能具有最大的与自然科学学科结合的空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艺术有关。艺术设计已经蔚为大观(图8)。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31-04

一、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现状

普通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一般都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限选课。根据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非艺术专业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选课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开设一定的艺术任选课程,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完成2个学分30个学时左右的教学工作量,也就是每周3学时的教学任务,3堂课准备充分的话可以洋洋洒洒、毫无咯噔地一气呵成,从美术名作欣赏到音乐作品内涵剖析,能使每堂课的内容都非常充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似乎从小学到高中就没有少受过诸如《美术鉴赏》和《音乐鉴赏》此类的艺术熏陶,选课学生往往选了这些课程,觉得又是老生常谈,缺乏兴趣,不选的话,2个艺术公选课学分拿不到。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数量众多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赏析课程,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去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部分艺术课程的开设局限于现有的课程资源。

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既要考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课的学习兴趣,还要能满足本专业及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交叉学习,更要立足于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所以,开发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多了解发生在身边的、通俗易懂的、而且饶有兴趣的文史知识,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改善学生文理知识吸收不均衡的现象,都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新推出近20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并先后编写出版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美术卷、设计卷、动画卷各10部、共计30部公共选修课教材,其中《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教材被评为精品教材,《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2011年被批准精品课程建设。

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艺术类公选课程,是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对艺术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相关专业及非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开设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打破过去单一型的专业意识,降低门槛,把一些专业基础课开发出来作为相关专业甚至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可选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改变设计专业和相关专业纯设计观念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这一不合理现状,形成一个既注重创新设计训练,又重视传统人文艺术思维拓展培养相结合的平衡框架。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界定,把它纳入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范围,扩展并深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内涵,充实大学生艺术教育重文化、重传统、重艺术创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换言之,就是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使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成为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真正后盾,培养能胜任设计方面的整体策划、创意构思,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建筑造型艺术鉴赏能力等综合艺术素质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公共艺术课程改革探索

师资队伍改革:刚开始把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开发成公共艺术课程时,只确定1位主讲教师,通过课程建设立项后,才组建了一支老中青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主要依据教师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来确定,项目组确定2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具有2年以上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做主讲教师,其中领衔的教师在古民居方面研究已近10年,配备2名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实践指导,还配备具有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作整个课程建设过程跟踪辅导,并通过聘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园林古建工程师兼任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顾问。体现出各尽所长“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老中青“传帮带”的队伍结构优势,在真正意义上成立该课程建设项目组,形成一支稳定合理的艺术公选课程师资队伍。稳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秩序,使该课程建设稳步发展,通过几轮学生的教学尝试和课后回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所讲内容几乎全为亲身经历,偶尔还有实践老师来指导平时的课堂练习,经老师课堂上图文并茂、音画俱全地全立体讲解后,回头再看一看已经被遗忘很久的老家的老房子、旧街巷竟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妙,对古民居的造型、结构也能认识其大概来,选修这门课程实在太有意义了。通过几轮学生升到大三、大四后的学业情况调查和毕业以后踏上社会工作业绩情况验证,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倡学生兴趣学习、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得到社会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在全校学生中得到很好的回响,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全校最高。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初期主要是通过对各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做好前期调查,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国内其他高校中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开设并不多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独到性”和“原创性”。根据社会对设计人才艺术素养高低要求的实际情况及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情况确定课程结构体系、知识点多少、能力点深浅、教学难易程度控制等。探索出一套既适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又适应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艺术素养要求目标,初步构建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自身的特色体系。以通俗易懂、兴趣为先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其课时量约占总课时量的2/3;以课堂实践练习(课外动手实践作业和外出实践环节不包括在内)为辅,约占总课时量的1/3。课程建设期间允许课程体系不断调整,直至合理为止。课程内容体系设计采用“滑动式”做法,即在教学大纲里安排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性地讲解,完全根据当时课堂情况决定所讲内容,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学生不喜欢的可以一带而过,学生喜欢的做重点讲解,尽可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生动的、经典的内容展开讲解和讨论。外出实践考察也是如此,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学生依据兴趣点确定1到2个去处后完成外出实践考察,这种师生间的彼此相互尊重,使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真正形成互动,课堂氛围始终非常活跃。

另外,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之初应先对各地民居建筑的素材进行挑选和整理,然后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尽量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重新组织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备课教案,建设完整的教学课件,课件图片资料90%由项目组成员亲自去现场采集整理,其“真实性”、“生动性”及“趣味性”恐怕是其它课程所不及的,且以“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替代以往单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学条件改革:本课程的教材也是一大亮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设计卷之中唯一的一本编著教材,由课题组主讲教师独立编著于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四轮使用下来效果良好。教材中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典型民居都有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尤其对民居的规划布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结构、造型、装饰、材料、技术、工艺及艺术特色、建造习俗等都有深入浅出的剖析,是作者几年来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成果积累,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公开发表过的文章整理而成。教材中大量丰富的现场图片也是作者近几年去各地考察所拍摄。全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修养有很大帮助。可作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学、动画等专业的专业拓展类课程用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和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用教材。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辅导书主要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本世纪初出版的由本课题组主讲教师主编的《建筑装饰简史》,两本教材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虽然有点老,但《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权威著作,对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大帮助,而《建筑装饰简史》教材通俗易懂,目前仍然是比较适合的教辅参考书。

另外还提供一些课外学习的书籍资料、电子图书、理论刊物等,并准备在天空教室上进行列示。同时还提供网上学习的资源(相关官方网站),让学生可以方便地找到网上学习的相关资源、教学资料、练习内容等。学校还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及场地等。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有限的4学时外出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能为本课程提供外出现场考察资源的有常州青果巷传统民居、常州焦溪古镇民居、常州南杨桥古街民居等。此外还有近年来新落成的博物馆和规划馆,都可以作为学生外出实践教学基地。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民居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开设《国画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时,都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国粹”,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又有谁重视过就在身边代代相传的民居呢?我们儿时玩“积木”,可从来不玩“斗拱”,以致于我们对身边的传统建筑屋顶造型、木构架体系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培养审美情趣了。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认识上的严重缺失而开设的。

“传承”是对几千年传统文化提升为“精华”后的继承。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到成熟,其发展演变自成体系,从周代出现建筑等级制度到宋代形成建筑理论著作《营造法式》、以及清代工部颁布《工程做法》。我们无法把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统统灌输给学生,但一定能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当学生厌倦国画、书法、戏剧这些选修课时,民居艺术恰似一股清醒剂,把学生带进全然不同于其它文化的民居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

“创新”是打破原有的专业门户观念,放低学科“门槛”,普及推广民居艺术知识,交叉融入全新的综合艺术观念。如动画、建筑学、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工商管理等专业,他们多多少少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传统建筑历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给他们在未来从事编写剧本、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项目时提供有益的帮助。

“创新”也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探究各地区民居建筑历史演变的文化成因,提高对古街巷、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意识,人人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出谋划策者,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保护古民居的行列里来。据最近一项文物保护专家的调查,就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三地原有自然古村落约3500多个,古民居约13400多幢,20年间被文物贩子跟踪、拆迁、贩卖而毁掉的古民居据说可以凑一个宏村大小的村落。

“创新”更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诉求,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造就高雅的艺术审美情操、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这些专业的特点通过课程知识点、能力点展开。课程教学内容除了主要以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传统民居等人文艺术思维的拓展与开发,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建筑综合艺术素养,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在形成、积淀过程中有自身的独特体系和今后朝横向、纵向进一步拓展的契机所在等展开,从而使中国传统民居等综合艺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和有效的环节。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适当安排外出实践,针对性地选择1到2处本地区的民居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总时数为30学时,其中大部分为课堂理论授课,外出实践环节4学时,利用课余和假期进行。基本内容包括:理论讲授(1)绪论、(2)江苏民居、(3)浙江民居、(4)徽州民居、(5)山西晋中民居、(6)福建武夷山民居;外出实践环节(1)常州青果巷考察、(2)常州焦溪古镇考察、(3)常州南杨桥古街考察。

由于教学内容是针对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生,学习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如何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将是这次课程建设的关键。故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保留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也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做到“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辅以“全场互动”。“勤讲多看”就是通过讲解、分析和启发等多种讲课方式,充分利用大量丰富的民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民居这种独特的建筑体系;“精讲多练”就是只讲典型地区的民居个案,对许多实例可以举一反三,一带而过,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或自主学习;“全场互动”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另外,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尝试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个体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

方法一:强调课堂语言表述“生动有趣”,演示文稿及板书“图文并茂”。讲课内容上应结合当地的名人趣事来衬托民居的演变过程,演示文稿宜采用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方法二:多媒体案例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晰的观看和评价实例,许多现有的光盘和网络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能加深学生的记忆。网络还能及时批改平时作业和进行评价、辅导,经过多种方法手段的教、学、看、练等一系列环节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内容。这是尝试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所带来的全新效果。

方法三:利用不同阶段所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课堂学术辩论的氛围。

方法四: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不同,课堂作业和平时作业采取古民居速写、古民居图片临摹、古民居图片拷贝等多种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表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陶冶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技能。

方法五:外出实践环节则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身临古街巷、古村落现场面对面交流,通过速写、拍摄照片、记录名人逸事等方法采集原始资料,学生完成的考察调研成果可以分组讨论集中讲评,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辅助,形成重理论兼顾实践的教学统一体。通过一阶段的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再穿插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增强感性认识。授课内容中重点突出本地区民居讲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考察和调研,可以把现场拍摄的图片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外出调研报告。通过1到2次外出实践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自身的阅历,还巩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提高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吸收能力。例如在讲解绪论时,通过讲解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展开讲解传统古建筑的结构特色、民居的发展演变等;在讲解各地民居的具体内容时,深入浅出地结合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造型特征等来讲解;并采用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巩固对传统古民居比较完整的认识,在今后的外出实践过程中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对今后许多专业理论、技巧的学习与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后,能够迎刃而解。

其次,重视外出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1到2处考察地点,使学生在实践考察中对理论知识运用自如。教师带领学生在考察现场面对面交流,学生外出收集的素材可以分组讨论,教师集中讲评,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每次理论讲授后,要求学生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如收集各地民居素材,并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专门设计比较简单而又能学到技能的需动手完成的临摹或拷贝绘图作业,从而加深对各地民居的认识。

五、结束语

由于本课程在综合艺术理论素养方面的学习对各专业强调专业学习都有支撑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艺术理论素养能力的锻炼,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才能培养出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当代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9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与艺术的交融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来,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十余所体育院校相继开设和增设了艺术类表演、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专业,使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不仅成为理论上的可能,而且成为持续发展的现实。然而,如何建设好新办专业,构建好体育与艺术相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体育学院六所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体育院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学术期刊、体育艺术报刊、专著,广泛查阅国内外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文献资料,对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武汉、天津、首都、南京等体育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部分教师进行专访,详细了解各院校艺术专业办学现状。

一、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成立的历史回顾

1.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成立时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艺术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发展空间中不断地靠近、接近,直至相互融合,体育与艺术相交融的良好发展势态,构建了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

我国体育院校创办艺术类专业始于2000-2004年间,首先在天津、广东、成都三所体育院校相继设立了舞蹈学专业,随后,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相继增设了表演专业;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也开设舞蹈编导专业并面向全国开始招生;2006年,南京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沈阳大学体育学院也有了增设艺术类专业的意向。

2.艺术类专业名称及培养方向现状

尽管全国体育院校所设置的艺术专业和培养方向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情况分析,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主要以表演和舞蹈两个专业为主,而舞蹈专业又分为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和舞蹈学三个专业。

“体育与艺术的广泛融合,并不是艺术向着现实生活领域单项游移、运动,而是体育也越界向着纯艺术领域逐渐逼近、汇合、交融的结果。”[1]从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设置的发展过程来看,恰恰也是体育越界向着纯艺术的舞蹈领域逐渐交融的过程。

如果将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那么第一阶段可以说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设置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以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较强表演性、艺术性的大众艺术体操、大众健美操、体育舞蹈为主。第二阶段是以舞蹈艺术作为契合点,将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项目并列设置,这一时期除了表演专业外,舞蹈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也开始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出现。第三个阶段为交融阶段,是以舞蹈艺术作为融合点出现了以上海体育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代表的体育院校创新型艺术专业。总之,三个渐进发展阶段的形成,说明了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已由原先的从体育本体出发逐渐发展到创建体育与舞蹈艺术相融合的新专业,发展趋势已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开设的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在我国体育院校乃至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设置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我国体育院校有了培养体育舞蹈高级编导专业人才的开始,而且也标志着在经历半个世纪之久的舞蹈编导专业的建设历史中,除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中国芭蕾舞和中国现代舞编导之外,上海体育学院所设置的体育舞蹈编导专业也开始在编导专业的历史中写下举足轻重的一笔!

总之,在体育与艺术的双向融合上,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设置首先是以舞蹈艺术作为契合点,使舞蹈和体育运动项目的融合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成为引领体育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向。

二、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状况

笔者对全国部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到现已开设的和准备开设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学时学分数及艺术、体育教育教学量占总体教学量的百分比等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全国体育院校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但各院校所占的总学时数不尽相同,列表如下:

全国体育院校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2.体育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所开设课程类型除公共基础课程之外,大致可分为体育理论与技能、艺术理论与技能两大类别课程。其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体育技能课程则包括:体操、健美操等课程,教学时数也是根据各学校所设专业及方向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全国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分析得知,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对于体育理论及技能的课程设置较少,分别占总学时的7%和8%,对于一个在体育院校根植的艺术专业,如何更好地利用体育资源来设置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是课程设置者和决策者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艺术类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当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质,而其艺术特性所显现的就是艺术理论与技能课程所占比例的多少,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体育理论及技能课程设置占总学时量最少,而占有的艺术理论及技能课程却最多。

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综上所述,尽管现行的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已经逐渐涉及到一些创新课程,但总体而言还存在着对体育院校原有的课程与艺术院校课程的照搬的情况;课程设置之间主次界限不清晰;体育学科和艺术学科及之间缺乏联系与呼应,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等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体育院校在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突出以体育为根本、艺术为特色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建构以术科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即在开设必要的体育、艺术概述和多种艺术欣赏课的同时,加强体育艺术体验和实践内容,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所以,在优化教育课程设置时,要把重点放在理论和能力训练的结合点上,强调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上形成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的横向复合结构。

此外,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材建设上,也基本上是搬用体育和艺术院校教材,缺乏高质量、切合体育院校实际情况的高水准体育艺术教育教材,这也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今后教材建设中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

我国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还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在规划中探索前行,在借鉴中发展是目前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办学的现状。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借鉴艺术院校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究竟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或者说如何分步走?的确也同样是目前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三、专业师资状况

1.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体育院校的艺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一个新建团队,目前教师人数较少,每个学校约9—10人承担主要的授课任务,其中以女教师为主,教师年龄也以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在学历职称上,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教师普遍存在低学历、低职称的现象。

师资队伍的结构组成,从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师资结构分析,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教师构成:(1)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比如: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转项教师;(2)艺术院校、体育院校或师范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3)社会或其他院校外聘艺术及体育类专家和客座教授。

上述不同的教师各有优劣势所在,因此,体育院校艺术教师应力求互补优势,完善自身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尤其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师资任教情况

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教师任教科目一览表

此外,大多数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还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再培训,另一方面要有专职的复合型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来。

四、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现状

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的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2003年有了首届毕业生。据了解,武汉体育学院艺术专业的就业率据不完全统计达80%以上,而天津体育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就业率也达到了70%以上。上海体育学院艺术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2.就业前景分析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可以说是体育院校中的贵族专业,由于经济上的高投入,必然相应地增大投资者的期望值。因此,如何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就业环境,开辟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的多种渠道,引导他们增强就业风险意识,端正自身的就业观,(转第137页)(接第135页)帮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分担就业压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据近几年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国家财政统管的单位,包括各级政府机关文化艺术、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如各类艺术研究院(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以及各级国有文艺专业团体,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研室以及大、中、小学校等等,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单位。体育院校的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将以艺术教师(舞蹈、音乐)和体育教师双重身份替代以往的单纯的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

(2)各种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下的企业。企业需求可以说是量大而且分布广,完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具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企业员工的体能素质的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等各方面都需要具有创新理念的复合型应用体育艺术人才。各类私立学校也是这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民办大学、私立中学小学、民办艺术中专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等。

(3)社区、俱乐部等自主创业前景广阔。艺术毕业生胸怀生存致富的迫切愿望,愿意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灵活多变的创业手段创出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生活道路。目前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工作室及高档会所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已经有许多体育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抢先占据这块就业市场,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就业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就业率上,同时注重就业的质量和学生在社会的后续发展,变职业教育为生涯设计等。

结语

体育院校所增设的艺术类专业是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是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缺乏,办学理念、专业建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艺术人才应该与艺术院校的人才有不同之处,要具有体育特色;要将市场需求和课程设置有机融合在一起,特别要加强与社会联系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艺术教育.2005(5):158

[2]孙会山.现代社会体育与艺术的关系.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2):93-96

[3]翟延立.李芳,体育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71-73

[4]荣丽.国际标准舞专业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初探.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4):60-64

[5]张向前.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网.2005.10.26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设计类;基础知识;实践能力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艺术水平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比如各类艺术作品也开始深受人们的喜爱。大家开始不断地追求能够陶冶自己情操的艺术,比如各类油画,风景画等等。因此,不断地提升中国艺术水平至关重要。而要想提升中国的艺术水平,与高校设计类艺术教育分不开。倘若学校对于设计类艺术教育更加重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到位,那么就会培养出更多的更加专业的艺术人才,这自然为中国的艺术水平提供人才的帮助。而如果学校的教育思路和理念跟不上,艺术类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那自然就无法设计出更加专业的作品。因此,中国艺术教育中的设计类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通过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学到更多的专业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艺术之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1中国艺术教育中设计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教育中设计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实践基础形态的理解仍不到位,设计实践课堂设置不合理,艺术类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

1.1对实践基础形态的理解仍不到位

目前很多学校只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实践练习,而忽略了学生设计实践思维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设计作品是无法做到统筹整体的设计思路,让作品无法很好的表达。

1.2设计实践课堂设置不合理

从艺术专业课程设计的角度看,很多学校设计类专业存在实践课程在设置上无序化、碎片化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实践课堂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设计好实践课堂对于学生有效完成设计实践意义重大。

1.3艺术类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

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是能够成为优秀设计人才的关键。而在设计类教育方面,保证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却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很多学校艺术类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

2设计类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策略

基于以上中国艺术教育中设计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设计类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策略: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引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育;参与各类艺术展览和设计比赛;多举办艺术类专家学者的讲座。

2.1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校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师资队伍中最关键的教育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艺术教育的水平。同时,现如今大学生都非常有个性,对于知识的学习自觉不自觉的和老师挂钩。如果认可这个老师,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就特别认真。因此,学校要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让艺术类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要想让学校老师达到这样的高度,学校也要努力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定期对艺术设计类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老师也多进行实践活动,参与艺术设计项目等等。

2.2加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引进

设计类艺术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单单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各类具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加强硬件设施的引进,强化学生实践学习。这些硬件设施除必需的实验室、设计室之外,还要有固定的与专业相吻合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参与实题设计或独立完成实题设计。

2.3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育

校企合作也是加强学生实践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创新思路和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设计作品,更多的接触实践活动,同时与社会上的艺术设计型人才进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高度。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极为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也给企业提供了具有活力的实习生,可谓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因此,为了更多的进行校企合作,学校相关领导,要多与教育部门进行沟通,多走进企业和企业领导进行交流,探讨更多的校企合作机会。

2.4参与各类艺术展览和设计比赛

为了让学生在设计思路和设计上有更多的创新,必须让学生多参与各类艺术展览和设计比赛活动等等。这样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学生多接触多积累,为未来的成长帮助很大。通过设计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之间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加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5多举办艺术类专家学者的讲座

通过请专家学者或一线设计师作学术讲座,拓宽视野熟悉市场,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唯有如此,学生毕业后才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

3结语

只有不断地创新设计类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学到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才能给未来的艺术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未来我国的艺术水平能力更上一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胡逸卿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美珍.多层次本土设计人才的培养——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

[2]郑伟.浅析三大构成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