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05:10:15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1

何谓趣味教学法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关于趣味教学法的概念界定有很多。梁立君(2010)在其发表的《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法》一文中认为,趣味教学法就是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范廷荣(2011)在其发表的《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趣味教学法是借助讲故事、看影片、做实验、多媒体等多种充满趣味性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除了上述几种概念界定之外,对于趣味教学法的概念界定还有很多。我认为,趣味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各种趣味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趣味教学手段没有固定形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大致可以采取如下手段:

1.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

自从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具体的语法教学当中,我经常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这样的趣味教学方式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案例:执教“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学习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多媒体画面呈现的是一个《We are having a party》的动画,在画面里有很多小动物,他们在快乐的唱歌、跳舞,并且在画面中我还配上了相应的歌词:We are singing.We are dancing?同学们看到这快乐的画面,情绪也受到了感染,看到同学们的这种表情,我适时的对他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很快的进行了回答:The dog is singing./The mouse is dancing.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也进行了具体的运用,比单纯的让他们进行语法学习要有趣很多,也更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最主要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初中生语法学习兴趣的环节,让初中生在快乐中学习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结合学生实际实施趣味教学法

相关研究表明,同学们最为感兴趣的问题是与自身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实施趣味教学法,让初中生快乐的掌握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案例:执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我请班里三名身高相对较高的同学走上讲台,然后指着其中的一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同学们经过观察和对比之后很快回答道:“Heistall.”紧接着我又指着其中一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这名同学明显比刚才那位同学的身高要高,因此同学们回答说:“Heistaller.”最后,我指着身高最高的那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同学们回答说:“Heisthetallest.”就这样在师生的一问一答当中,同学们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进行了有效的运用。做完这一示范之后,我还让同学们自主进行练习,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课堂中充满了快乐的氛围,这也是我教学的初衷所在。在上述教学片断中,语法教学之所以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这一语法教学内容与同学们的自身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才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语法学习兴趣。

3.结合合作改错实施趣味教学法

这里所说的合作改错,具体是指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例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改错。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竞争因素,让初中生在合作和竞争当中掌握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激发他们的语法学习兴趣。案例:在执教“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这样一个例句让同学们改错:“I won' t have you talked to your mother like that. Chin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while Japan is a developing one. The boss had the workers worked till 12 ' clock. I often hear the song singing by them.” 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改错的积极性,我把班里的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进行改错,并且规定最先改正错误的小组为获胜组,最后改正错误或没有改正错误的小组表演节目。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之高,他们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当所有的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我对各个小组的改错情况进行了点评,引导大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引导大家归纳和总结出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合作改错是检验初中生对相关的语法知识是否有效掌握的重要途径,运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对语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结语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2

“语文味”在十余年的研究探索中,注重结构的系统性,在本体论、实践论、工具论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基本形成了较为严密的整体系统。

一、本体论层次研究

本体论,即哲学基础层次,主要研究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用一定的哲学原理来解释和规定一种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它是教育研究的理论之源泉。

“语文味”概念最早提出,就是对语文学科本体和课堂形成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对日益被异化的语文学科本体的坚守。因此对“语文味”研究,必然离不开本体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学术概念嬗变

2001年12月4日,程少堂应邀出席第四届(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他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里,第一次给“语文味”下定义:“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该定义强调“语文味”要教学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之目的。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质和本体特征。但这个定义诚如孙绍振教授所说“有一些现实的针对性,也有一些历史深度,但还只是一个外延定义”,还没有能揭示语文味的实质内涵。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到2003年下半年,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重新定义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这一定义,已逐步从外延深入到内涵的层次,指出了“语文味”产生的基础、途径、目标和价值,用“四个和谐统一”把“语文味”构成了一个整体,“极大丰富了传统意义上对语文概念的二元认识论,它打通了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大大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被认为是语文教育本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机智延伸”。

2007年,程少堂把“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把“语文味”进一步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1)教学思想:“返璞归真以臻美境”;(2)教学前提:“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生命体验”;(3)教学宗旨: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激发语文兴趣;(4)教学手段:“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5)教学特点:“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6)教学本质:“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最近,程少堂受到汪潮教授《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的启发,将“语文味”定义微调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其中的变动有二:一是将2007年定义中的“宗旨”一句,和“前提”一句互换位置,同时将“宗旨”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到前面,更显思维的逻辑性;二是将汪潮教授的“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一精辟见解,正式吸收到定义中来。

综上所述,“语文味”的研究者对“语文味”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修正的过程,主要揭示语文教育的本体意义。

2.“语文味”研究内涵升华

从“语文味”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味”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流派的存在,表达了倡导者对语文教学理想的追求。事实上,程少堂正是试图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2010年程少堂提出“文人语文”的概念,标志着“语文味”的研究正式深入到美学领域,研究的内涵得以升华。

程少堂给“文人语文”的初步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这一定义,显然受到“文人画”的定义的启发和影响。它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同时程少堂还将“文人语文”通俗解释为:“是一种表现性教学,主张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教学过程,把语文课当成艺术作品一样打造。只有通过‘文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教学出我们心中的‘语文味’。其他方式教学出的也可能是‘语文味’,但不是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是一种教学境界。”

由此,他将“语文味”和“文人语文”视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话语中最核心的概念, 将“教学境界”看做第三个基本词汇。他认为:所谓教学境界,就是教学意境,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内容等等之间的和谐统一(而非“四张皮”),就是师生(主要是教师)的主观情感(意,即生命体验)和所教学的课文中思想情感等客观之“象”融为一体。这样主客观融为一体的教学,就是有境界的教学,就是有意境的教学,就是从“以情融情”到“以情冶情”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表现(而非再现)性教学。这是“文人语文”的本质与核心。

由“教学境界”,又生发出“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概念。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学术报告。其中阐释了“三个世界”:世界Ⅰ――客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Ⅱ――主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Ⅲ――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倡导的教学,属于主客观统一的教学,即强调语文教学面对的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象”,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意”。意与象的结合,就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语文味”也正是这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意境之美。“语文味”教学主张一堂语文课的主题,不应仅仅从文本中来(当然文本是基础),也不应该只是从执教者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程少堂认为,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界Ⅰ是再现型教学(类似古人“我注六经”),属于匠人语文,是“冷美学”;世界Ⅲ则是表现型教学(类似“六经注我”),属于“文人语文”(“文人语文”不是培养文人的教学),是执教者将生命体验和文本融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热美学”。

由“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又生发出“生命体验”这个概念。程少堂认为,生命体验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是一种注入生命意识的经验,它将人类的经验与个体的生命联系起来,引领人不断地去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就能真正做到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伤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将只见“心眼”的语文教学,变成能见“心事”的语文教学。

由于“生命体验”是极个性化的,所以程少堂又强调“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必然是有意无意浸润了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及文化色彩的解读,必然有“文化浸润”(或曰“文化眼光”),而“文化浸润”正是语文教学“理趣”的一个来源,是“语文味”的表现之一。因而“语文味”又可视为“文化语文”。

由于“理趣”需要“哲学导引”,因此提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如此,充满“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前提下,通过‘哲学导引’下的‘意理阐发’,课堂上师生就会共生互享‘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在这里,语文教学就进入逍遥游状态,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程少堂就这样由“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两个核心概念,提出“教学境界”第三基本词汇,再由此演绎出“语文教学三个世界”(三个层次)“生命体验”“个性化解读”“文化浸润”“哲学导引”等诸多概念,构建了“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的话语体系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语文味”的内涵和本质。据此,“语文味”研究者,在本体论层面,已通过一系列哲学和美学原理,阐释了“语文味”理念或“语文味”流派的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等,为实践论层面的教育原则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论层面研究

实践论,即教育原则层面研究。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制定的此一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原理,是一种以实践为目的的亚理论形态。

语文味研究起始至今,在本体论层面研究的同时,展开了实践论层面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渗透教育原则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的“师生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等要素中,渗透了“语文味”的整体性、主观性、文化性等教育原则。在“语文味”研究前期,程少堂老师就如何教出“语文味”,提出了三个基本着力点: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尤其是不具有潜在的“语文味”元素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其次,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第三,提升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关键。这三个基本着力点,分别从教学本体、教学目标、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原则要求,不妨概括为“语文味”教学的本体原则、目标原则、个性原则。本人在“语文味”研究初期同样强调:提倡“语文味”,“就是要净化语文课堂”,“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荡”“就是要有美的震撼”。这些研究都是基于“语文味”核心理念,在实践论――教育原则层面展开。

2.“文人语文”的特征体现教育原则

随着“语文味”研究的深入,程少堂提出“人文语文”概念,并通过与“匠人语文”对比,概述了“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1)“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2)“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3)“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4)“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5)“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6)“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7)“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8)“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9)“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10)“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从上述十个区别或特征中,至少可概括为六个教育原则:表现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共享性原则、生命性原则。

程少堂在《呼唤“人文语文”》一文中,对“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和举证。如“文人语文”的“重表现”如何体现在语文课上,他认为,执教者在教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是,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重点。“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他以自己讲的《世说新语・咏雪》为例,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非照搬教材或教参)。

3.“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彰显教育原则

“文化观照”是“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其显著特色。但倡导和重视文化的渗透,并不意味着忽视或轻视语言训练。程少堂提出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恰好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点和起点,引导学生在欣赏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文化观照。“一语三文”,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语文教师不太重视文化积淀,也很难提升到文化高度。文化内涵往往渗透在文章或文学之中,需要教师自身的学识素养、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方能挖掘提升。程少堂将“一语三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彰显了“语言训练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他的“一语三文”模式的开放性(程少堂反对僵化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明确意图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或说“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味”教学主张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深入文本,提供语文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语文教学最终成为引导学生达到诗意栖居目标的桥梁。而“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彰显的教育原则,与“语文味”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三、工具论层面研究

工具论,即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教学方法是实施教育、贯彻教育原则的手段、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它最大的特点是操作性:操作内容的选择、操作要点的规定、操作技巧的掌握、操作程序的编排等。

由于“语文味”这一概念“作为典型的的民族美学话语,‘语文味’体现出中国传统重整体把握、重直觉感悟、和而不同和混沌模糊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具有模糊美学特征”。有人指责“语文味”不实用,无操作性,无可模仿性。其实“语文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它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语文教育研究寻找一个逻辑起点,一种思维方式。但“语文味”同时又是实践体系,而且首先是实践体系,“走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子”。程少堂对“语文味”概念的内涵、要素的揭示和完善,以及“文人语文”概念的提出,大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他自认为,他采取的“先实践后理论提升”的方法,和一般学者建构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可见,既然程少堂走的是实践的路子(不像许多专家做纯理论研究),就必然离不开工具论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教学手段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里提出“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获得。这里所提到“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应是“语文味”教学可操作性的主要手段。在运用中,程少堂对每一点又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比如“语言品味”,从语感的层面要求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来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来说,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和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的表达功能。要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经典课例中独特的教学艺术

在“语文味”研究过程中,作为语文教研员的程少堂,坚持“走实践的路线”,十余年来持续走进课堂,几乎每年都要上一堂内容不一,风格独特的公开课。从《荷花淀》开始,到《世说新语・咏雪》《你是我的同类》《诗经・子衿》《听陈蕾士的琴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离骚〉和〈逍遥游〉》《菜单》《沁园春・雪》《锦瑟》,几乎每堂课都会给听课者带来冲击,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的评点中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开设了《程少堂教学艺术论》选修课,他认为“程少堂的教学方法艺术,从方法体系的操作层面提炼出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表现形态,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这里面有他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他对语言独特的敏感,有打破规矩的创新。它具有独特性、技巧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是极具个性化的综合艺术”。

许教授从方法论(工具论)层面对其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幽默点染”“语言品味”情趣激发”“知识运用”五种方法艺术进行剖析评价,同时又结合课例对每种方法艺术的具体手段进行描述和再现。如“幽默点染”的方法艺术,有三个手段:(1)“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2)说好“废话”;(3)改变语言形式。而第二个手段“说好‘废话’”,又有“有准备的‘废话’”和“无准备的‘废话’”呈现。又如“语言品味”的方法艺术,具体有“揣摩”“辨析”“把玩”三种手段,而“把玩”又通过“变标题”“变‘点睛句’”“变句子顺序”三种方式来改变。

钱冰山老师探讨“语文味”教学流派何以被称之为“文化语文”,也结合《荷花淀》课例,论证了“通俗的文化形式导入”“深刻的文化主题贯穿”“细腻的文化语言品析”三种教学手段所具有的工具论特征。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3

一、有声――读出语文味

1. 读一读。语文教学活动是对语言文字感悟的活动,文章是一个个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搭配组成的,组成的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有的合辙压韵,有的抑扬顿挫,有的节奏鲜明,有的韵味无穷,有的音调和谐,有的情感丰富。学习文章就是对这些具有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品评领悟。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为达到最佳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读法。

2. 议一议。我们要深挖教材,找到文章重难点,要巧于设置问题和悬念,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议论,自主学习。这是建设活力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便于讨论,我安排邻近的两个组附近的四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组织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安排同学发言。在每节课,我都安排一两个环节,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讨论,自然就有发言,声音此起彼伏,让课堂热闹非凡。

3. 辩一辩。读书议论会使语文课堂热闹非凡,而辩论会把课堂推上热闹的高潮。辩论是初中教学综合实践重要内容,语文课堂设置这样的环节,使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让学生自觉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其实语文课里要辩论的内容很多。如,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上网好不好?名著的人物分析:猪八戒懒不懒?等等。

二、有形――写出语文味

我们教育学生说道:端端正正写字,老老实实做人。写字做人密切关联,说明规范学生书写汉字是多么重要。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我们不但要求自身提高书法水平,更要在课堂上言传身教,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文化。

首先,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板书书写文字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以提高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所以,我每节课尽量有板书,正好发挥我书法的功底。我每次板书都认真规划,标题、文章结构、主旨、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错落有致,一节课下来,学生看黑板,不但给他们概括了知识脉络,还如一幅美的图案。

其次,提供学生练习汉字的平台。为达到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我非常注重书写字词的教学环节,教学的新的字词时,熟读后,我都要抽查部分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新的字词,表扬书写规范端正的学生,指出他们书写汉字的不足,同时要布置抄写新字词的课外作业,为了提升认字和书写水平,第二天要进行字词的听写。这是语文课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有味――品出语文味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4

一、有效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那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 ]

笔者以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要用“语文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精、气、神”,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进而爱上语文,乐在其中。相反,离开语言的读、悟、品、写,容易造成语文学习任务的旁落,那就不是语文课了!

二、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

造成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本着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语文德育被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失去原味,造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加上“考试”的指挥棒让语文课堂上充斥着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拼命的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近几年来,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更加强调语文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实践中,一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综合课,搞泛化教育,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著称的多媒体有时也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以上诸多原因致使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而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因此,语文教师应致力于让渐行渐远的“语文味”回归语文教学。

三、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的途径

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言,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又有哪些显性、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用饱含感情的诵读读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向来主张“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2 ]教师先不要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原汁原味的朗读文本,增加对文章的感受。当感性认识越发细腻而真切时,学生自然会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进而进入品位、鉴赏文本之美的佳境。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就会觉得文章很晦涩,而听录音、有感情地去诵读,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深沉的悲愤之情。当学生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读烈士的遇害时,他们读出了作者沉痛的心情,当学生用高亢、激越的语调读一连串短句表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他们又读出了作者的愤激之情。又如读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在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中,学生感受到了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感受到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因此语文课堂应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通过诵读,读出情趣、读出激情、读出个性,那语文味也就出来了。

2.在字斟句酌中品出语文味

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种咬文嚼字的方法也应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通过反复揣摩、推敲、涵泳,习得语言,获得语感。例如,《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为什么用“画”在荷叶上,而不用“映”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比较“画”和“映”这两个字,就会体会到“画”字显然比“映”字更形象逼真,更富有美感,也更能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在我们分析文本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像“画”字这样的关键字来咀嚼品味,“语文味”也就出来了。

其实,很多慧眼独具的教师一直执着于此。特级教师陈日亮以《祝福》为例的一次讲座给我印象极深。文本中祥林嫂对鲁镇的男男女女讲述阿毛的故事时为什么是称“我们的阿毛”,而鲁镇的男男女女却称“你们的阿毛”?学生沉浸文本,研讨过后明确:祥林嫂口中的“我们”是指的她丈夫、儿子和她自己。丈夫已经死了,“我们”就只剩下她和阿毛,现在阿毛被狼吃了,表面上是“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但实际上已经“没有‘我们’了”!这看似寻常的话里,传达的是失去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的无比孤独与悲苦,也暗示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而鲁镇的男男女女,集体无意识地把不幸的祥林嫂看做“你们”,而以咀嚼鉴赏“你们”的不幸为乐,在麻木中体验着自我满足。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悲哀啊!

陈日亮老师的分析,让我感触颇深。语文学习,从本质上说来就是学习使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师要时常咀嚼文字,并引导养成学生品味文字的习惯,这样不但能加深对文本理解,更能悟出文字运用之妙,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在情境的创设中悟出语文味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课本中的所有课文,包括议论文和说明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和审美态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还会“煽情”的人。在课堂上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创设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沿着作者的情感阶梯,一步步迈向情感高潮,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例如教学《春江花月夜》,我先播放配乐朗诵。随着古筝乐曲《春江花月夜》的缓缓响起,营造宁静而又和谐的课堂氛围。伴着乐曲的流转,再配以相关图片,学生的情绪也被逐渐感染,大多数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当中,眼前仿佛出现了辽阔的海面、皎洁的明月……从而领悟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得到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良好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在动笔频频的运用中写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读是基础,是为写做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调到阅读积累,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自由地遨游于读写的广阔天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趣味。

笔者认为“读写结合”可以是阅读过程中在字里行间的批注;可以是对课文整体感悟的文字诉求;可以是优美词句的摘抄与运用;可以是学了课文或某个片段之后的仿写……。比如在上《滕王阁序》时,笔者设置一个鉴赏练笔环节,要求学生当堂写小作文:“哪一句或段是你心中的最爱,请以鉴赏或改写的方式写下来”;上完《赤壁赋》又布置了一道练笔题:“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学生纷纷练笔,效果甚好。再比如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尝试运用上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手法,一改以前写议论文使用单一论证手法的做法。这样的写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不会表达到乐意表达。在动笔频频的运用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品味了文章的情感,训练了写作的语感,语言文字的芳香之味自然流淌。

总之,语文教师要高举“语文味”的大旗,致力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的复杂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语文味 缺失 原因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是提出“语文味”这一教学理念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界定。我个人认为,语文味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一节语文课,或者说,来构建一节语文课,核心是要将语文课的情味、美感、文化积淀和生存智慧给激发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语文的魅力。

这些从理论的角度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当今语文课堂仍充斥着太多非语文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一直徜徉在语文味缺失的境况中。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成因做一点深入探究。

一、语文味在应试的夹缝中变质

高中阶段,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所教的学生由此取得了高分的教师。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笔记,语文的教与学,完全异化为机械化模式化操作,语文味当然缺失。

如今,我们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推行课改,但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最大困扰依旧是高中学段面临高考的关隘。新课标的“评价建议”虽针对当前考试的某些弊端,强调了评价的过程性、多元化及差异性,但是,它却回避了教育评价最“刚性的”需求——甄选功能的公平性。新课程改革如果创造不出新的语文考试模式,语文改革就很难成功,我们当前面临的语文教学现实就难以改观。于是,现实逼着我们扭曲着去解答这个难题: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素质教育,高三则全面进行应试教育。这个举指似乎合情合理,既满足了高考的刚性需求,又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软着陆。但事实上,这多少有着自欺欺人的味道。

首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即使高一高二的课堂,也时刻瞄准了高考的方向与动态来突破;高三就更不用说了,面对“题海”,作为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来解剖、放大、显微各类题目,还要再掰口喂食,课堂语文味的变异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面对频繁而来的统考、会考,教师的教学只能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本来,文学命题就应是多解多元的;可是考试中,要的却是推理出一个“万法归一”的答案。孰不知文学语言毕竟不同于数学符号,允许有多种阐释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如此一来,语文味能剩多少?

再次,学生在各门功课的高考的压力之下,真正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又占了多少呢?作业都是草草了事,更别提课外的阅读量了。课外的阅读量太少,积累自然就不多,语文素养又怎么能提高呢?课堂语文味的提高又谈何容易?其实,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阅读甚少、写作甚微的学生,面对工具书基本不用、口舌基本不动的学生,对问题的症结不能说不明白,却只能是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向左走向右走,左右为难。

二、语文味在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众口难调

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历年来对于“语文”二字的具体阐释争议不休,时至今日,很多人一谈到语文教学改革,就张口闭口的谈语文学科的性质、方法、内容等,仍然在追问“语文”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是诸多语文教育者在学术界关于语文这个概念各执一词的思想基础。但对于语文的“学科性”问题过于敏感,往往牵制了我们许多精力,反而影响了对语文教学许多迫切问题的思考、分析、实践以及评价,有点得不偿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堂语文公开课上下来,关于语文课的真味,对于课堂的评价,专家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文”标准,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道,语文味的度无论向左走向右走都异常地众口难调。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曾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

“杂”:把“人文性”当成标签到处贴,致使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偏”:重视“双基”,进行接受学习,弱化学生主体性。

这个总结让我们非常鲜明的看到:老师在把握语文课时,有的重“语”,有的重“文”,有的又在创新上左右失据,将语文课视为T台走秀,走过场,套模式,热热闹闹却徒有形而失去了语文的真味。这也总结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在“语”与“文”之间度的把握难有统一标准,致使语文味无法左右逢源,在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显得众口难调。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6

一.关于高中古诗文教材的是与非

1.科学拷问教材编写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历来倍受关注。刘笑天在《高中教材文言选文准则例谈》(《山东教育》(中学刊),2013.1/2)中,对人教、苏教、粤教、鲁人四种版本高中文言文篇目进行了梳理,发现除了苏教、粤教等版本极少数篇目外,四种版本选文极其相似,几乎没有脱离课改前的人教版教材范围。文章从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思辨意识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高中文言文选文准则进行了探讨,认为教材对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存有问题,选文偏重儒家文化,重教化、训导和励志,内容单一,深度不够,思想滞后,充斥正统观念,思辨性不足,提出对教材选文典范性内涵的界定需要重新定位,认为选文一要向思想层面倾斜,从更多向度、维度选取具有更多人生范式意义的经典佳作,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二要适度增加必修选文篇目,注释更加详细,便于学生自学;三要引导学生综合提升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

肖建云在《百年语文教育低效原因探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中认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白话文所占比例太大,而古诗文所占比例太小,白话凌驾文言,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倡导并期盼对语文教育来一场革命,让古诗文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主体,把积累知识和背诵诗文作为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改革高考内容和形式,看重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经验,慎取外国的做法,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效率。

严寅贤撰写《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高中语文教材古典作品编写管见》(山东教育(中学刊),2012.7/8),认为中国古典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节选”、“单薄”等几十年如一日的问题,而升入大学中文系继续深造学习古典文化的寥若晨星,导致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是局限在高初中语文教材所接触到的“支离破碎”和“一鳞半爪”,不能全方位、立体性地了解把握,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于隔膜、过于陌生,对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部分的编写,主张在理念上应旗帜鲜明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内容上应动大手术,使之成为“大部头”,做到文言教材独立化,选文系列化、单元化、“详释”化,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

2.关注研究具体文本

熊言安、姜若虚的《〈木兰诗〉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13.3),从《木兰诗》的版本和年代、文本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处理等方面,将前贤和今人对该文本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系统性、层进性和生成性,提出了问题设计的具体的教学建议。

就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阅读教学,林忠港在《〈《论语》选读〉教学如何突破国学瓶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3)中,认为教师应突破国学教育瓶颈,不断丰富国学知识,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儒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参考名家注疏以解读孔子;不断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联系后世言论以反哺《论语》。这样才能教好《〈论语〉选读》。而刘保华在《寻求〈论语〉三味:趣味、意味、回味》(《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5)中,认为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功利的角度看可能不难,而从人文的角度看可能很难,教学应避免传统的崇圣效应,去追求《论语》教学的时尚效应、共鸣效应、通关效应和内化效应,努力让学生从《论语》阅读教学中读出趣味,读出意味,读出回味。

3.积极探索教材体系

针对现行高中文言文教材编写的问题,语文界纷纷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吉林大学的崔燕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豆丁网:2012.2)中,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3年第1版和2007年第2版这两套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其在选文上存在着篇幅冗长、内容与初中阶段衔接不紧密、主体与当代社会缺少契合点等不足,并提出了选文要联系当今时代背景,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等改进策略。

针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暴露出的弊端,陈相元、程国洁积极开展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研究,编著出版了《古典诗歌鉴赏(实验教材)》(现代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力图构建适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实际的教材体系。该书依据课程标准,吸取单元和专题教学的思想,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增加了课程标准规定必学而现行教材遗漏的篇目,如李煜的《虞美人》,舍弃了现行教材中有而不宜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篇目,如屈原的《湘夫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以史为序,按照作家或朝代与体裁设置课程,组合教学单元,按一定体例组编成册。这是一线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可贵的实践探索和大胆创新。该书2014年荣获安徽省池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目前,该书正在安徽省东至县5所普通高中进行实验推广与应用教学之中。

二.关于高中古诗文教育教学的对与错

1.深入探讨教育理念

“互文性”原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一种文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将这一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互文性解读古诗文已经引起语文界的高度重视。孙东香、胡奎平在《互文性阅读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4)中,以古诗文教学为例,主张采用互文性阅读理论来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论述了互文性阅读的必备要素(操作思维的前瞻性、文本选择的有效性和目标达成的高效性)以及求证式、烛影式、链接式和应用式等具体操作形式。

王建稳在《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2.4A)中,以《氓》的教学为例,尝试引入互文性理论作为阅读教学策略,基本解决了学生前认知中对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种种困惑,由原来最初的感性意识顺利走向了对文本、对形象、对主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既丰富了知识,又活跃了思维,更扩充了个人感情的文化容量。孙婷撰写《古典诗歌的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文学教育,2012.2)一文,尝试将互文性阅读理论引入《武陵春》教学。

冯现冬、张伟忠撰写《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课程・教材・教法》,2013.4),主张把唤醒教育的理念引入古诗文教学,可以考虑从语言文字、主题意蕴和审美体验等三个层面入手实施唤醒教育。首先,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溯源性解读,唤醒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魅力,要唤醒旧知,补充新知,在语言文字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激发兴趣,丰富积累,理解文本;其次,要还原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要重视并唤醒学生,引发学生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共鸣,自主感悟并理解主题意蕴,把握创作意图;再次,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感,在探究中体悟美感,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人生的欣赏与探究。

2.深入研究教育问题

冯为民在《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9上)中,认为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文言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差,也许语文教师会有一大堆主客观原因,但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却是难辞其咎的首要原因。认为只重“言”而忽视“文”或只重“文”而忽视“言”的文言文教学都事倍功半,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并且指出,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言”,又要重“文”,应立足于“言”组织教学,在教学“言”的过程中重视融合“文”的内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张君平的《关注文体特征 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4.1),也指出当前“文言教学的现状是‘言’‘文’分离”,认为文言教学“文”“言”应该并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妙的文言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文、言、艺术表现手法、作者之情志同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文章赞同周振甫先生所提出的文言教学须追求“立体的懂”,即要解决一个字在不同文本语境中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变化,并且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是要“关注文体特征――文与质之契合”,充分认识文体特征,挖掘文体的突出特点,从而体悟作品的独特感染力;二是要“感受文言之美――文与言之契合”,必须“咬文嚼字”,深入理解文言语句的背后深义,理解文言作品之意境。

冯善亮在《入境,古诗鉴赏教学的落点》(《语文教学通讯》,2012.6B)中,针对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缺乏诗意的现状,提出把“入境”作为教学落点的策略,即把“入境”作为重要内容、教学指向和调控教学的准则。

3.讨论交流教学方法

王夫成在《属对,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神采》(《语文建设》,2013.7)中,将“属对”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出“属对”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或从景情入手,或从对比点入笔,或从情节、环境和人物落墨,“撮合语言,配对眷属”;将文言文中的“宽对”改为工对、拉长、缩短、调序等,同时开展对句比赛、有奖征对、集句成联等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蕴蓄文化素养,积淀情感认识,丰富生活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傅惠钧在《略说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语文学习》,2013.1)中,认为“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运用中综合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同时得到思维训练。

针对目前中学古诗文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师放弃对学生“诵读”能力培养的弊端,黄春来在《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0》中,提出必须重视对古诗文诵读水平的培养,论述了“因声求气”对于美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以诵读而通古人之神气,因声而通其文法、句法、修辞,诵读是进入写作的第一法门,通过“因声求气”,可以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可以体味古人的人格美,可以促进古人优美生活形式的对象化,从中获得美感教育,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何耀东在《古诗词虚实结合手法分类典例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1)中,将古诗词中常见的虚境分为“梦幻之境、预期之境、联想之境、遥想之境和暗写之境”等五类,并举例分析古诗词虚实结合手法的妙处,认为虚实结合是古诗词营造意象、意境以表达诗人思想情感时所常用的一种结构特征、一种艺术手法,常以虚境逼真、新奇而取胜,以虚实结合的自然和新巧而取胜,从而丰富诗歌形象、升华作品主旨、强化感情宣泄,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诗情悠长的审美情趣。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教学中,趣味教学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这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所谓趣味教学,即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求新心理、好奇心理,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愉悦学习,提高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例趣、形趣、问趣等,以使知识更为形象而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对此,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以真正实现趣味教学。

一、妙用情景案例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案例教学法是增强教学趣味性的策略之一。即借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故事、风俗人情等,以拓展课本知识,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语文承载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若教师能够适当拓展延伸,分析与讲解那些古代文化与思想遗产,以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使其产生敬仰与爱国主义之情,这对唤起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极有帮助的。如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语文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要求学生当当小导游,讲讲中国灿烂光辉的园林建筑历史,如沧浪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所学历史说说这些园林古迹曾经发生的一些历史事迹,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充分发掘与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等知识,以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诸如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营造愉悦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教学,让学生碰撞思维火花,深化知识,升华情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角色朗读与扮演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也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个人朗读、集体读等。如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小组分段朗读,以感悟文本语言等。其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以感受人物心理特点、性格特点,理解文本主旨。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在剧本研读与表演过程中,学生可更深刻地观察到于勒、菲利普夫妇等人物的前后反差,体会人物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与心理,以体悟文本内涵,感受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这样,可为每位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使课堂教学更为活跃有生机。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组织多种竞赛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可设计多种竞赛活动,以满足学生好胜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文言文基础知识竞赛、诗歌诵读竞赛、说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课堂辩论比赛等。如学习《父母的心》一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后做好准备,以“话说亲情”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再如组织班级讨论会,紧扣怎样对待“流行音乐”这一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其他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善于听出他人意见的焦点与分歧,学会适当评论。通过这一活动,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其体会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阅读;课堂教学;思维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充满好奇心、富有生机活力的孩童。因而,语文阅读教学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力。趣味阅读的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趣味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阅读讨论的教学模式。在趣味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媒介,进行知识的转化,同时也是双方思想、情感、思维的交流互动。

一、小学语文趣味阅读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趣味阅读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趣味阅读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立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并非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更不是为了交流思想。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教师的单向灌输,轻视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此外,过去所谓的阅读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体现师生平等的原则,往往是老师提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而老师已经有了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去思考问题的标准答案。这样的互动其实是假互动,这种交流也是假交流,并不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问题的兴趣。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存在认知偏差,导致实施趣味阅读教学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境地,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最终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回答,最后老师只能自己报出标准答案。对于小学生而言,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可能比较欠缺,但是很多教师不能认识到这个现实情况,经常以讲解字词、分析文章段落为教学重点,在这样的教学框架内设计几个问题,就以为是趣味阅读教学。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并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的趣味阅读教学应该是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联结,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契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关系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已变得很松动。在趣味阅读教学的模式下,知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媒介,学生在教学中不再是从属地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依据合理的学习目标,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中,主动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给予一些有必要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启发。此外,趣味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通过全方面的教学引导,学习者获取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学习具有了极大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知识结构不可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有规律有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重建知识结构,将自己学习到的零散的知识与课堂知识统一起来,重建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新知识,因而趣味阅读教学法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索科学有效的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探索科学有效的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趣味阅读教学教学需要教师要提供平等的交流对话的平台,包括教师与学生平等,学生与学生平等。将趣味阅读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知识传播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趣味阅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有没有能力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语文教师应该摒弃这些疑虑,大胆地尝试科学有效的趣味阅读教学模式,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新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某小学五年级教师讲解《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在可以结合插图或者多媒体展示少年闰土地的图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观察图片分析总结闰土的形象。该老师用风趣的话语引导学生阅读鉴赏人物形象:“我们阅读课文的同时也可以观察图片,老师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小闰土。因为闰土守瓜地里却不介意路人吃瓜。如果我有机会一定要吃一吃闰土的瓜。同学们你们还看出闰土哪些特点呢?请大家自由讨论。”之后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思路,热烈讨论,在阅读文章后总结出闰土的形象特征。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点评,同时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堂课之所以成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其实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够营造开放、有趣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此外,设定有趣的生活情景进行阅读教学。一些教师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解读文本之前就归纳出诗人的创作风格,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刻板印象,不管遇到该诗人的任何诗歌,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归纳的知识,这样就减少了阅读趣味,不利于形成有效的阅读体验。而趣味阅读教学则是通过创设开放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白居易的《原草》时,教师可以通过“草”这种常见的物象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观察我们身边的草,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在结合诗歌分析诗中“草”的特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对于我们身边常见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会担心没有话说。因此,再这样的富有生活情境的教学环境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地展开。

三、结语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探索科学有效的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方法具有新的现实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趣味阅读教学对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单向的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的功效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题目,更重要意义在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洁琴.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9

,本文探讨了如何来提高课文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趣味效益方法

英语课文内容通常较多,传统的教法往往限于老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解释课文词句的用法上,学生埋头

苦学,听得浑浑欲睡。学生的学习毫无乐趣可言,教学效果不好。那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我

们知道,美丽的风景使人留恋忘返,精彩的表演使人全神贯注,达到忘我的境界。那是因为它们部有强

烈的趣味性。那么充满趣味的课堂也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持久面稳定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本人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增强课文教学的趣味性。那么

如何增强课文教学的趣味性呢?

一采用合理的教法

首先 采用整体教学法

传统的教法把大量的时闻花在字、词的分析上.把课文的语言材料与内涵分割开,把语言文化知识的教

学变成了单纯的、枯燥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林,违反了语言教学的规律,这样的课堂势必

让学生觉得烦闷无趣。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课文教学的整体性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让学生整

体来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载、作者意图、写作方法。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本人采取分二步走的教

学方法,即第一堂课总体理解课文,大部分时间用在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听说能力和语感上;第二堂课。评讲课文缩写,让学生在掌握课文词、句的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

分析、归纳其相关用法和做相关练习。

其次灵活采用多种其它教法

事实证明,灵活采用多种教法肯定比采用一种枯燥的方法效果更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

量把多种教法如:图片直观、动作直观、偶像直观、实物直观、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表演法、歌

曲教学、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灵活应用。

再次 创新教法

在图片直观教学法中,除了用实物或课本配有的挂图等作为直观教学手段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自己设计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歌曲教学中,本人结合课文内容用现成学生熟悉

的调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愉快地巩固课文句型。

二 拓展教学空间

第一 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

我们的教学虽然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进行,但是我们几乎可以把教室设计成任何我们需要的情景。如本

人在讲到Book2问路和指引方向一课时本人把整个教室都变成了街道,一张张的桌子变成了建筑物,我就

在这些"街道"上用情景教法和直观教法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生给别人指引方向;

第二 创设开放的教学内容

首先,语言教学结合文化教学 外语学习,三分语言,七分文化。了解各国文化,不仅开阔眼界,拓宽

视野,同时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讲到Book3Lesson62THE ENGLISHLANUAGE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

Why is English spoken so widely? Why is English so important? Why do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leam Chinese? 思考讨论后大家明白了是历史和政治的原因造成英语那么重要,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的发展。汉语在国际社会中也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其中的许多东西学生也不明白,所以课堂上,学

生们百思不得其解,就都好奇地、认真地听,始终都保持注意力。语言教学结合文化教学,使学生充分

地运用了语言,丰富了文化知识,又使学生觉得趣味无穷。

其次 跟学生一起讨论身边的人和事与国内外的时事 用学过的句型讨论身边的人与事和国内外的时

事。那天因为学生不认真做操,老师叫学生再做一次,于是上课时我就利用这件事让学生用刚学过made

造句:The teacher made the strudents do morning exorcises twice.The students were made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twice?一句话使学生领略了句型的用法。用英语讨论这些真真切切发生在生活中

的问题,学生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让学生听教事、笑话,猜谜语,学格言、名句 这样通过让学生听、说课堂内外知识相结合的句

型的方法,既让学生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学生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相当高的学习热情

三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型

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比被动地听课热情更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和发展能力的机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的课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巧设一系列的问题 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疑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获得知识。如在讲到Book Three Lesson 58 I'm a twin一课时,我

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我问学生:Is there atwin among you?(你们当中有人是双胞胎吗?)What's

the feeling ofbeing a twin?学生都好奇地面面相觑,无从找到答案。我顺势告诉学生老师就是一个双

胞胎,然后我用英语谈论自身作为一个双胞胎的感受作为引入新课,接着我叫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一次,

看谁最快发现:What's lucy's feeling or being atwin?接着,我叫学生再仔细阅读一次课文发现:

what's other people's attitude? what'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Do

they always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不让学生被动地听课,也不让学生放任自由。如在课文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本人让学生配合着或让部分

或某个学生单独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看或听一次课文,大概了解一下课文,找出一个相关问题的答案

;然后再阅读或听一次课文,找出各段的主题句;找出课后相关问题的答案;听一次然后跟读或直接边

听边跟读(如果开始听过两次的话);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讲述文章大意;准备复述课文;根据所给关

键词复述课文。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锻炼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

语感等,学生在参与中增长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 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

除了用传统的教师一人组织教学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找个学生做助手,跟自己配合着组织教学;

有时候我还让学生来扮演教师的角色(部分环节),自己在旁边指导;或者让一半学生扮教师角色,一半

学生仍做学生。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地学到了知识。

五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如回答问题用抢答式,表演对话用分组比赛式,复述课

文用接龙式等。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以上各种方法,学生表现出相当高的学习热情,好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说,

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篇10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和研究能够传承母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但由于课时有限和大班上课的客观情况导致成效甚微。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历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研究观点颇多,大致概括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而江立员、肖飞飞(2012)则提出“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这其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则充分体现了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母语文化的传承及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母语文化的精髓并主动承担传承的责任,将提升大学生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母语文化的滋养。例如,在讲授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关于秋的韵味的同时,可将内容扩展到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多为秋风萧瑟、秋风落叶、秋风残照之类悲凉、肃杀气氛的写照。 诸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等。接着扩展到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秋风送爽、金风玉露、秋高气和、春华秋实的“正面”意象。诸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由此再与林语堂所揭示的秋的“另一意味”相比较:“于景物,为秋林古色 ;于文章,为纯熟炼达,宏毅坚实;于各色物事,为古老、纯熟、熏黄、熟练。总之,秋是代表成熟的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最终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况味也是人生的况味”这一主题。这样就可以将母语文化中关于“悲秋”和“喜秋”的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之中体会秋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4A网络教学论坛师生互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趣味

引导学生关注母语,传承母语文化,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和讨论母语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充分享受母语文化浸染的同时,参与师生互动,参与讨论,提升关注母语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论坛的功能,在论坛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为何要阅读经典”“何谓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学之路将去向何方”“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汉字的趣味”“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月亮意象”“中国的酒文化”“中国的茶文化”等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资料,提炼观点,纷纷参加讨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中学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母语文化素质。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撰写读书笔记,演绎再现经典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母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传承母语文化的关键是要大学语文教师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根据大一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的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思想,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关照两个基本点――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弥补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弊端,可以在大一的W生中开展“阅读文学名著,演绎经典桥段”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回眸经典,挑战大师”为主题的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改编与舞台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和再创作文学作品文本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

实践教学结果证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不仅积极阅读文学名著,写出了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而且积极参加了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在改编与表演的过程中吸收母语文化的精髓,用实际行动演绎和传承着母语文化。

四、构建动态开放的微课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逐步加深,微课教学正普遍应用于大学、中小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概念,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的课时本就少,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时代”的契机,在课余时间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知识分类进行补充,录制5~10分钟的视频,这些视频要求主题内容突出、指向明确,做到一课一主题,便于学生把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题,在微课平台适当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将微课制作成讲授类、讨论类、演示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以及微教案、微习题、微讨论、微评价等各种类型。”以此具备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实现传承母语文化的终极目标。

面对边缘化的母语文化现象,大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母语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的母语文化传承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江立员,肖飞飞.大学语文课程“三性合一”性质定位的新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