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十篇

时间:2023-04-04 22:34:44

建档立卡篇1

建档立卡明白卡,明白卡主要指的是档案信息的卡片,里面包含着贫困户的家庭住址等一切详细的信息。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来源:文章屋网 )

建档立卡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乡扶贫攻坚进程,结合市扶贫移民局统一安排部署,现就我乡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各村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并上报市扶贫移民局备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xx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村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大落实力度,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5个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进驻5个行政村,将精准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协同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xx市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乡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支"两委"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X年X月X日召开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5个行政村成立了由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乡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在8月底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乡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乡举办各级培训班2期共80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0余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5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6月份以来,我乡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社,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5个村的18个社共199户贫困家庭,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社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二是个别村社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下一步打算

建档立卡篇3

经全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以来,xx乡政府高度重视,xx村分管领导、挂村干部村委支书、主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完成贫困村识别、贫困户识别及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工作,下面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委共XX个自然村,XXXX户,XXXX人。乡、村、组三级联动,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精心组织。

一是组建机构。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了以乡委书记xx任组长,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基础,助推发展等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村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党政机关,村组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经乡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三是精心部署。乡领导、各村委支书、主任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全乡上下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责任。四是认真培训。方案印发,规模控制后,我村支书主任与各村委支书、主任、扶贫办干部及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县对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和说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细化了程序。对"三审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填写,特别是针对识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登记表名词解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让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准、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为了扎实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宣传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相关政策。宣传建档立卡政策规定,把政策讲清、把程序讲透,把要求讲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在民主评议开始前,各村将申请表发放到每一户群众手中,重点告知申请条件和程序,通知召开群众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群众会时,我村干部反复宣讲相关政策。

(三)试点先行,创新机制。

按照省办确定的"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审查公示——乡镇(街道)审核公示——县政府审定公告"5个步骤进行,我村干部与全乡各驻村干部、各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到现场观摩,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识别程序和步骤。民主评议会按照"宣传政策——解释评议办法——通过评议办法——贫困申请户发言(自诉贫困原因)——群众投票——监票、计票——当场公布票数"的程序进行,最后根据群众投票结果,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结合控制规模,确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村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的要求,结合规模控制全面完成了贫困村识别和贫困户识别。

(四)严格程序、化解矛盾

我村严格按照省、市、县、乡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工作流程,认真完成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对因个别家族势力明显或其他原因选出的不符合条件的农户,驻村工作组深入群众,进行调查核实,坚决取缔;对民主评议结果持有异议的个别群众,负责做好调查核实和解释工作;对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全县通报。由于政策宣传到位、程序执行严格、群众工作做细,杜绝了、优亲厚友行为的发生。整个过程中,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未收到一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上访或。

(五)抢抓时间,录入微机。

参加完 "全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培训会后,我村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工作,一是及时召集xx村挂村干部召开了信息录入工作培训会,并有针对性的对系统录入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培训。二是要求"两有三强"(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专门从事录入工作。三是在信息录入改为网上更新后及时通知扶贫站干部蹲点县办修改更新,利用中午和晚上系统空闲时间加班录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更新了xx村贫困户信息数据,较好的完成了我县贫困户的信息录入,确保了贫困户信息的正确率和完整率。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建档立卡篇4

一、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2014年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2.规模。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见附件1)。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数的,可在国家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3.做法。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登记内容。《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见附件2),各省将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后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由各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3。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规模。按照“省负总责”的要求,由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本省贫困村规模,并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东部9省(市)贫困村识别规模原则上控制在行政村总数的15%左右;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中部10省原则上控制在20%左右;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2省(区、市)原则上控制在30%左右。

3.做法。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乡镇。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各省将该省确定的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各县将规模分解到乡镇。

第二步:初选对象。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结对帮扶单位。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各省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4。

四、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方法

国家已确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不再进行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管理考核、片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并为扶贫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一)工作范围。包括832个贫困县(含680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贫困县和省定连片特困地区可结合本省实际,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二)监测内容。《贫困县监测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和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监测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三)数据监测及录入。县扶贫办每年负责填写《贫困县监测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2013年数据应于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录入并试运行,此后每年数据于次年2月底前完成更新。

五、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成立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级扶贫部门可设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

(三)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负责省级规模分解、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市县两级工作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地市级负责协调服务和对县级相关工作的督促检查。县级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的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五)保障工作条件。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网络系统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开发,提供各省使用,硬件由各省负责。

(六)严格督查考核。各地要按照“省抽查、县核查”的方法,开展专项督查,考核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国务院扶贫办将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组织核查,核查情况特别是准确率将列入2014年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

附件:

1.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2.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

建档立卡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2014年5月30日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培训会议召开以后,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斯旦波同志为组长,扶贫移民局方毅同志为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九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务求实效。为认真开展我县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班加点作扶贫开发培训会议的前期工作,并结合实际拟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给乡镇。并对全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贫困村进行测算,于6月8日召开由分管扶贫的副乡镇长、农经员参加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动员培训会,进行建档立卡培训工作,讲明了操作方法、步骤和应注意一些事项等。同时,加大扶贫开发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村务公开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大程度地统一群众思想,调动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确保工作进度。为扎实开展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我县17个乡镇党委、政府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召开动员培训会议,各乡镇分别组成若干工作队按照我县的实施方案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现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入第三步,完成了规模确定、初选对象和第二次公告公示,报县政府审定后进行公告并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初选对象和第一次公示公告,目前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现以批文下达到我县。我县已于8月22日召开培训会,安排了贫困村表、贫困户表、扶贫手册的填写,拟定扶贫计划等工作。印刷了3000册《扶贫手册》、贫困户登记表2744套、贫困村登记表64套。总之,这一阶段工作是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以后几个阶段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县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强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扶贫协作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与项目责任单位、具体实施乡镇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扶贫协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措施、帮扶目标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了扶贫协作工作推进联席会商制度,确保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形成了扶贫协作工作“联动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厘清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指导。结合县情实际,及时抽调人员,组织力量,会同专业机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完成了《浙江2014—2020年东西扶贫协作规划》,厘清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思路,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围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蜂”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助农增收致富;围绕水、电、路、桥等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扶贫协作。

(三)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三个着力,强化监管,确保质量,努力把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成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富民工程。一是着力健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以加强宣传引导为抓手,抽调了县乡工作人员为主的宣传队,深入到项目实施村,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特别是海宁人民对人民的无私关爱,使项目实施村群众观念发生极大的转变,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思想突破,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健全项目监管机制。建立了项目民主决策制度、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审核拨付制度,抓好项目全程监管;实现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方式、质量责任追究等内容的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了项目建设管理规范、监督有力、高效推进。三是着力健全资源整合机制。为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专项资金效益,我县积极整合国家涉农专项资金、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等各类资源,并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为协作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资金支持,推动实施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一年多来,在浙江海宁的倾情帮扶下,项目实施村——格依村呈现出民生条件显著改善、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一是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对口扶贫项目实施后,受益人数达187户821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07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基础设施有力提升。投资100万元,完成四改两建187户、安装太阳能路灯47盏、维修村民活动中心200?;投资140万元,新建联户路3500米。项目实施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三是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投资140万元,养殖牦牛200头、种植大蒜和中药材各200亩;投资50万元,培育旅游产业大户10户。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该村2013年群众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10元,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与发达村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半山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半山,生产生活条件差,农牧民群众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农业项目较少且争取难度大,高半山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加之,农业又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造成项目推进困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落后,“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进度。

(二)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非常高。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常年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居住分散,条件十分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且距离城镇较远,交通十分不便,造成生产生活资料运输成本高,修路、普及水电难度大,农牧民看病难、读书难,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采购难,产品销售难,导致农牧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实际收入存量偏低,是长期制约贫困乡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生活质量。

(三)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不少地方农牧民专合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还在起步探索阶段,农牧民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直接影响到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牧户收益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农牧民收入不稳定问题突出。我县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十分脆弱,生活环境恶劣,仅靠扶贫开发单项投入和一般性投入很难形成脱贫减困的整体和持续效应。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群众的实际收入低且不稳定,一旦遭遇天灾、病患等重大变故极易返贫,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农牧民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绝大多数农牧民贫困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水平单一,收入渠道不宽,加之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附加值低、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贫困家庭增收渠道狭窄,致富脱贫乏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县作为岷江上游的生态县,改善生态是治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根基。我县是贫困山区,也是地震灾区,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县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扶贫形式,而且从长远的国家战略利益来看,应该建设成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以解决生态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根本,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策略,通过积极向省州争取,落实水资源补偿费,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等,为其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着力建设美丽。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叠加政策机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贫困片带的发展条件。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畅通农畜产品运输和农牧民出行通道。认真组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型农田水利、农牧村安全饮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实施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延伸输电范围,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切实解决好贫困乡村的行路、饮水、用电、通信、就医、就学等困难,着力改善农牧村发展条件。

建档立卡篇6

一、加强组织系统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财务室主任、分部负责人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审核和监督。

二、全面宣传,做到人人知晓

为切实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有利时机,及时向家长宣讲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同时,在公示栏张贴了市县宣传彩页,并通过

LED、微信、

QQ等电子设备平台,不断传发相关宣传资料,印发《XX学校关于教育扶贫政策告家长书》

。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力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区内家长清楚政策内容、必备条件和资助标准。

三、规范工作流程

1、(1)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

2018

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中央财政正在测算中,近期会有政策和资金下达,拓展到四类(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残疾)学生(含非寄宿生)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接收本班级学生填报的四

类《申请表》和相关的有效证明材料,

(

(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残疾证明等

)

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初审

;

我校在各村扶贫办的协助下,

最终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为

123人。现在,依照上级文件精神,再次积极联系镇扶贫办,对照核实清洗后的信息数据库,

完善了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数据库和操作平台。经核查,我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共

123人,其中,在本校就读

120

人,在外校就读有

3

人。

(2)

各班级班主任组织对本班级进行相关信息采集,汇总装订相关材料,

将初审结果和相关材料一并送交学生资助工作组进行复审

;

(3)

学生资助工作组对资助学生申请进行复审,

并组织对学生信息汇总,安排进行信息核对,信息核对无误后,交送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进行审核。

(4)

将经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

由班主任审核情况单独告知学生本人,

如有学生及家长有异议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最终审核。

(5)

由学生资助工作组将全部通过审核学生资助信息导入有关信息库和提交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审核。

(6)

以班级为单位,按时、足额将国家扶贫助学资金金的告知学生及家长。

(7)

将学生的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核结果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并上报定远县教体局相关股室。

四、发放管理情况

审核通过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我校核实金额,并做好签收工作。自开展帮困助学工作以来,我校认

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详实核对信息,核对受助学生人数,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我校从未发生

以权谋私,优亲厚友,

虚报冒领,

套取骗取,

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行为。

我校已完全按照市教委要求对

2014

年以来扶贫开发系统与学籍系统比对建档立卡学生人数,实际资助学生人数,

2016

年建档立卡家庭个学段享受的资助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非寄宿生资助情况;义务教育阶段

2016

年建档立卡学生申报发放流程,

2017

年建档立卡学生比对流程合规性都做了合理安排分解。通过以上比对无一人遗漏。设立分项明细,做到专款专用、专帐核算。

五、自查自纠,持续开展工作

建档立卡篇7

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X委发[2016]XX号)和《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X委发[2018]XX号)、《XX市脱贫攻坚三年规划》(X委办发「2018XX号)《XX县委办公室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X县2019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为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攻坚任务,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

1、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二次改造的危房户。

2、经第三方鉴定,评定为C级和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目标任务

2019年4月1日起全面开工建设,6月底前完成2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次改造的危房,其中C级33户,D级245户,确保脱贫人口住房安全;确保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达到98%以上;确保销号贫困村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达到98%以上。

二、补助对象与补助标准

(一)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确定和房屋等级评定

为精准识别,确保改造对象房屋改造无误,委托第三方XX市方正检测有限公司具体负责2019年农村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工作,各乡镇(场、街道)要做好本辖区内危房改造户的精准识别认定、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工作,负责档案整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录入、上报等工作。

(二)补助标准

脱贫任务中的建档立卡危房户C级(维修加固)每户补助5000元;D级(拆除新建)每户补助30000元。

三、实施程序

(一)成立组织

各乡镇(场、街道)要成立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危房验收核实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危房改造工作,各乡镇(场、街道)纪检、城建办、扶贫办、财政所、民政办、村书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各乡镇(场、街道)对建档立卡户的危房户必须应报尽报,不得漏报、瞒报,并对出现漏报瞒报的所带来的后果负主体责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依据《XX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严格贫困人口识别程序,严格筛査贫因人口识别标准,采集信息要精准。

2、房屋改造过程中,巡查指导工程质量和抗震安全等相关工作。

3、开展峻工验收核实工作。

(二)审批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贫困的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村委会汇总后形成纸质档案,上报到各乡镇(场、街道)。

2、村级初审。村委会负责接受危改户的申请并进行初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初审结果需在村务公开栏进行7天公示公告;经公示无异议后,将精准危房改造贫困户名单上报到各乡镇(场、街道)。

3、乡镇审核。各乡镇(场、街道)收到村委会的改造名单后,应及时组织人员上门对房屋状况进行现场勘察,精准核实,然后上报XX县住建局,经第三方鉴定后。将纸质档案材料报送县住建局、扶贫办,以备审计,同时应将电子数据录入信息系统。

4、县级审批。县扶贫办对各乡镇(场、街道)上报的危房改造初级名单进行最终等级认定后,由县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确定改造名单,同意审批实施。最终按审批流程完善档案工作。

(三)竣工验收

危房改造完成后,各乡镇(场、街道)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及时组织逐户验收核实,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县住建局、扶贫办。住建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抽出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30%比例进行随机抽验,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及时发放补助款。

(四)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

1、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的纸质档案必须包括《农户申请表》、《建档立卡手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纪要》、《乡、村两级公示照片、内容》、《危房改造协议书》、《农户危房改造房屋验收表》、《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政造农户纸质档案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验收表》、《检测报告》、危房改造户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照片等材料,并将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信息系统。

2、加强档案审核。及时处理系统中的错误基本信息数据、相关证明材料、签字盖章和姓名音同字不同,避免出现重复的农户信息。完善档案管理,按材料程序要求装订。

3.加强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完善调查采集信息,并对已录入信息实行年度更新。未录入农村住房信息系统中的危房,不能列为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对当年危房改造户,要及时更新相应的信息,农户身份及危房信息发生变化的,每年年底按程序进行及时调整。

四、改造要求

(一)建设方式

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的,各乡镇政府进行组织、协调,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与农户自愿签定好危房改造合同。

(二)建设标准

改造后的农房需满足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的标准。严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要求,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米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设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低于13平米。

按照XX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关于细化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房屋建筑面积标准的通知》(X保居办发【2018】XX号)文件要求,无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的贫困户,按照国家规定建筑面积标准进行改造;有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的贫困户,可适当提高改造建筑面积标准,但不能超出改造前原住房的建筑面积。

各乡镇(场、街道)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加强引导和规范,积极组织制定农房设计方案,为有扩建需求的危房改造户预留好接口,防止群众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同时要根据村庄规划实施风貌管控,要求危房改造的农户要自行修缮院落围墙,开展院落环境卫生整治,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三)质量安全

1、各改造要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可以选用县住建局推荐使用的通用图集,或者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也可由相关部门认可且承担施工任务的农村建筑工匠进行设计。

2、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

3、各乡镇(场、街道)建设管理员要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到现场逐户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记录。

4、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时住房应满足以下基本质量要求: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结构稳定,强度满足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符合规定;维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建筑材料质量合格。

五、资金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要按照《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6)216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执行规定标准,直接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滞留或变相使用。县财政部门要会同县纪委监委,审计、督查室等部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住建局、扶贫办等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六、其它工作要求

(一)

加强部门协作

县督查室、住建局、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残联等有关部门,要协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危房验收工作,要建立畅通的反映问题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并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调查处理;财政局负责贫困户补助资金拨付工作,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识别认定工作,

各改造承担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主体责任,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好现场指导、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保障以及验收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县督查室、审计、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和开展专项检查,查定问题处理到人,要加大警示宣传力度,定期通报有关问题及处理结果。

(二)实行月报制度,加强政策宣传

各乡镇(场、街道)要严格执行危房改造进度月报制度,每月5日前将上月危房改造的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工作建议等情况报县住建局和扶贫办。各地要制作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并免费发放到每一户危房改造对象,利用多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工作成效,营造积极的與论氛围。

(三)防止虚报改造任务

要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改造信息包括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照片必须全部录入信息系统。要加强对信息系统中已录入信息的管理和检查,及时整改错误及重复信息,设定抽査比例下限实地检查工程实施情况严肃处理弄虛作假、虚报改造任务的行为。

(四)防止做表面文章

农村危房改造解决的是住房安全问题,改造后房屋必须满足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禁止单纯将补助资金用于房屋粉刷、装饰等与提升住房安全性无关的用途。对于往年已享受过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但住房安全性未达到要求,各地要自筹资金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并对违反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的行为追究责任。

(五)提高农户满意度

危房改造实施到户技术指导,简化申请审批程序,加强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提交申请材料的难度,不得向补助对象收取任何管理费用。

附件:2019年XX县农村二次改造危房任务指标表

2019年XX县农村二次改造危房任务指标表

序号

乡镇

C级危房户数

D级危房户数

危房数

1

XX乡

2

5

7

2

XX乡

8

8

3

XX镇

2

17

19

4

XX镇

4

4

5

XX乡

2

9

11

6

XX乡

1

14

15

7

XX镇

4

28

32

8

XX乡

3

3

9

XX镇

2

2

4

10

XX乡

8

8

11

XX农场

2

2

12

XX镇

3

3

13

XX镇

1

18

19

14

XX镇

3

4

7

15

XX镇

3

1

4

16

XX镇

1

11

12

17

XX乡

18

18

18

XX镇

3

22

25

19

XX乡

1

13

14

20

XX镇

1

22

23

21

XX镇

4

11

15

22

XX乡

1

4

5

23

XX乡

1

1

24

XX乡

5

5

25

XX乡

1

6

7

26

XX镇

5

5

27

XX镇

2

2

合计

33

建档立卡篇8

一、《办法》制定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7〕34号)明确提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7〕15号)提出,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文件要求,做好全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满足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需要,近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有6章27条。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共3条。明确制定该办法的目的和文件依据、实行动态管理的对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工作内容等。

第二章,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共8条。明确了对贫困户重点帮扶、脱贫退出、错评剔除、新识别以及脱贫户的返贫和回退、贫困村和贫困县的脱贫摘帽等管理方式的标准、程序和要求。

第三章,建档立卡信息动态管理,共5条。明确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的主要载体、采集更新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同时,还明确了信息数据错误清洗、纠正以及贫困人口财产检索的主要内容、要求、处理方式等。

第四章,扶贫信息队伍建设,共3条。明确了扶贫信息员的主要职责、培训要求、上岗方式,以及各市县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第五章,保障措施,共5条。明确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工作要求、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第六章,附则,共3条。主要明确了该办法适用的扶贫对象范围、解释主体及施行时间。

三、关于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范围

《办法》明确了适用对象的范围,是指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发〔2017〕28号)识别出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十三五时期全区5000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其中,贫困人口、贫困户包括已退出和已脱贫摘帽的对象;贫困村、贫困县包含已脱贫摘帽的对象。

四、关于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

(一)贫困户动态管理

贫困户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重点帮扶、脱贫、错评剔除、返贫、新识别等五个方面的管理。

1.重点帮扶管理是指县级扶贫部门根据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年度脱贫摘帽计划,结合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提出贫困户重点帮扶对象,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制定帮扶计划,促进贫困户高质量的脱贫摘帽。

2.脱贫、返贫、新识别等三个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按照(参照)自治区确定的当年贫困户脱贫摘帽八有一超标准(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电视看,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考量贫困户,对于达到该标准的贫困户,按照入户核验、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设区市和自治区备案五步程序进行脱贫管理;对于脱贫后因灾、因残、因病、因学等原因未达到该标准的历年脱贫户按照返贫申请、入户核验、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五步程序进行返贫管理;对于未达到该标准且确属生活困难的农户,经农户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按照厅发〔2017〕28号的规定开展识别工作。

3.错评剔除管理,主要是解决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过程中将不应该识别为贫困户的农户错误识别为贫困户的问题。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识别前具有《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厅发〔2017〕30号)情形(即八个一票否决情形)的,按照核实信息、入户告知、村级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六步程序进行剔除。此外,该条款制定了一个除外情形,即即使符合八个一票否决情形,但未达到自治区当年确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八有一超标准且确属生活困难的,按上述程序审定后可以不予剔除。

(二)贫困村脱贫摘帽管理

贫困村脱贫摘帽管理,是指我区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经过努力达到了自治区确定的贫困村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电视看、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标准后,按照乡镇初验上报、县级审核公示、市级复核审定、自治区抽查反馈、市级公告退出五步程序,对贫困村予以脱贫摘帽,并落实相应管理方式。

(三)贫困县脱贫摘帽管理

贫困县脱贫摘帽管理,是指我区54个建档立卡贫困县,经过努力达到了自治区确定的脱贫摘帽九有一低于(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社会救助,农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标准后,按照县级自查、市级初审、自治区核查审定、向国家报告、公告退出五步程序,对贫困县予以脱贫摘帽,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方式。

(四)脱贫对象回退管理

脱贫对象回退管理,是指虽然经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认为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并在信息系统中标识为已脱贫,但是却未通过市、自治区、省级交叉检查组或第三方评估抽查核验的贫困对象,按照现场检验、反馈意见、申请复核(非必经程序)、回退巩固的程序,继续作为贫困对象予以帮扶的管理方式。

五、关于建档立卡信息的动态管理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的主要载体有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以下简称为《帮扶手册》)和《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表 》(以下简称双认定表)。包括扶贫对象、帮扶联系人(单位)、帮扶内容等三个方面的信息。《办法》还规定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更新、审核的主体和要求,明确了清洗信息数据、检索贫困人口财产的规定要求。其中,清洗信息数据是指纠正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差错、关键指标缺项、指标值异常、数据逻辑关系差错等问题,确保信息数据准确;检索贫困人口财产是指将贫困人口的关键信息与公安、住建、国土、工商、编办、财政、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核实贫困人口是否拥有价值在3万元以上(含3万元)机动车辆或大型农机具,是否在乡镇以上自建住房,或购置商品住房、商铺、写字楼、宅基地、商用地,或开办经济实体,或属于财政供养人员等情况,两项工作的目的都是确保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精准。

建档立卡篇9

各县(市、区)水务局: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是一项政治任务,“户户是否有安全饮水”是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指标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2017年底全市37084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现行标准脱贫,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指标,必须完成任务,全面达标。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面达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各县(市、区)水务局作为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持续用力,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制定措施,倒排工期,抓好落实,严格督查问责,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二、精准核查,不留死角各县(市、区)在原有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再次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对照安全饮水四项指标,逐户调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情况。对2016年底前已退出的贫困村、脱贫户,要做好“回头看”、“回头帮”,核查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对2017年底必须退出的贫困村、贫困户,要核查是否有安全、放心水吃。核查具体内容包括:水源是否有保障,供水保证率是否达标,取水是否方便,水质是否安全达标,是否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否规范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管护机制是否健全,管护责任、管护经费是否落实等。

三、倒排工期,确保完成在细致梳理,全面核查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倒排工期,逐项解决。对前期第三方和国家相关机构调查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要逐户逐项核实,对情况属实的,要明确责任人员,限期整改;对情况不属实的,要将核实情况及时向政府相关领导、脱贫办及市水务局书面报告情况。对本次梳理出的问题,要立即制定对策,限期整改,确保在年底前完成任务。

四、其他要求摸排情况书面报告和摸底调查表由局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以正式文件于10月13日前报送市水务局。

建档立卡篇10

一、合作经营项目

1、2016年至2019年初同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肉驴养殖项目,累计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受益资金37.64万元。

2、2017年至2018年底同省餐饮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肉鸡养殖项目,累计385户建档立卡户受益,受益资金23.34万元。

二、庭院经济项目

2018年我镇实施庭院种植项目以来,庭院种植面积共计2639132平方米,补贴金额达2879855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729户。其中2018年庭院种植面积126067平方米,补贴金额125827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

2019年庭院种植面积989566平方米,补贴金额989566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664户。2020年庭院种植面积1523499平方米,补贴金额1764462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910户。

三、一块园项目

2019年我镇实施“一块园”项目以来,共计打井692眼,补贴金额达3245400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692户。其中2019年实施“一块园”项目共打井518眼,补贴金额2427600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518户。2020年实施“一块园”项目共打井174眼,补贴金额817800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

四、资产租赁项目

我镇同集团生猪养殖园区合作租赁经营,2019年16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受益金额共计56.13万元。2020年16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受益金额共计54.24万元。

2019年我镇终止与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肉驴养殖项目和省餐饮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肉鸡养殖项目,2020年与生猪养殖合作租赁经营,共2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受益金额达13.89万元。

2020年我镇同县天意辣椒有限公司合作租赁经营,共16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受益金额达60万元。

五、光伏电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