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0:18:16

史料教学论文

史料教学论文篇1

梁启超认为历史要使读者“以国民一分子资格立于国中”“以人类一分子立于世界”,即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性发展,立足于世界的公民。然而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究其内在原因,是缺乏对历史教学目的更深层的认识。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正确把握历史教学目的本质,对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客观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基础梁启超认为:“史迹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映,而各人自由意志之内容,绝对不会从同。所以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找出历史的共性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探讨的问题,人为的“共相性加工”导致真实历史的简化,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了一个框架里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历史教科书成为公式化的历史教材。梁启超认为历史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找出必然的因果关系,历史不受必然的因果法则支配。我们姑且不论此结论对错,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师所做的最多的便是对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影响或意义的分析,似乎历史局限在原因、结果、影响的枷锁里。而所造成的结果正如赵亚夫所说:“社会背景中的人也自然各有各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早已固定的。人的活动是人的历史正剧,极有身份地告诉你,何谓善,何谓恶,谁是美,谁是丑。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科书也代替学生的自我思考,无须再有问题提出或质疑。”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就是要认清历史不是简单的单线的历史事件,也不是相互割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历史教学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原因、结果的讲授,而是从充斥着不同民族、阶层、偶然与必然的历史活动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体验人的精神。

(二)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以古鉴今”是大多数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目的的普遍共识,而学生也主要关注历史教育的史鉴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主要关注的是历史教育工具性作用,而对于历史教育的人文性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梁启超也强调历史的资鉴作用,他认为历史有其必然的因果律,而研究因果律的目的就在于“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但是他更强调历史的人文性特征,他发现历史现象的发展并不一定是进步的,物质的进步并不代表历史的进步,而且物质文明得到之后也可能失掉。因此,人文性是历史的最基本属性,历史教学的内在目的在于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对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要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即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使历史教育具有人文性,即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基础进行历史教学活动。

二、明确史料的本质,将史料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史料对于历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样的史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选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史料的特点和历史教学的过程。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基础选择史料历史教科书的读者是学生,那么教科书要给学生以资鉴和启示。但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所引用的材料大都是非供学生所读的史料。如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在探究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时引用贾谊的《论积贮疏》。在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阅读水平下,读懂这些史料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理解的阶段就出现了障碍,更谈不上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梁启超从作史的角度说:“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发生相当之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选择、加工史料是必需的,毕竟学生不是历史学家,对学生而言,只有把史料当做历史事件的证据时才有价值,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历史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二)选取多种类型的史料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根据梁启超对史料的分类,笔者将历史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分为:(1)现在发生的史实和现存人的口述;(2)留存下来的史迹,包括留存下来的原物、原物的模型、图影;(3)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4)档案性质的文件;(5)史部以外的群集。按照以上分类方法,教科书中所引用的材料过于集中,所包含史料的类型不足。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其所引用的史料大部分集中在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留存下来的史迹和史部以外的群集,而现在发生的史实和口述以及档案性质的文件很少出现,史外群集又主要集中于古代农书、诗词等辑本,小说之类没有涉及。但小说也是反映历史的重要史料,如梁启超所说:“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种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

史料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 图文史料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教学

一、图文史料的魅力:描绘多彩历史,打造高效课堂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而史料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方式。[1]

初中生喜欢绚丽的色彩,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从认知方面来讲,少年的思维正向着更为抽象、概括和注重逻辑的方向发展,他们较儿童具有更强的学习迁移能力。[2]初中历史教学不同于高中历史,其史料的开发,首先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才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文字史料、人物肖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文学作品、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及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等方式共同实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多层次教学。

二、图文史料的选用:围绕课程标准,训练学生思维

朱光潜说过:“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而史料大致也有两大功能:一是为我们呈现较为真实的历史,二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感悟和理解。用从史料中提炼出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

史料如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后人的层层足迹。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其选取必须以课标为中心。以《世界历史》(人教版·九上)中《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为例,笔者结合多年初三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用史料以实现高效听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1.围绕课标选材,突破重难点。

2011版新课标:(1)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2)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3)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本课两大主题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其核心是“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属于资本主义时代曙光的两件大事。教师应该围绕这两件大事开发史料,将这两个主题讲清、讲透。笔者在此选取了几则史料进行说明。

材料1: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2:这是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奠定了欧洲新时代的思想基础,使欧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时代,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从这两则史料上看,世界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思想上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封建教皇的控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为主要代表,其核心思潮就是“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价值所在,通过批判天主教会的贪婪、描绘蒙娜丽莎的容颜,展现“人”这个中心。经济上,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对黄金的梦想促使他们开辟了通往世界的航路。

相对于历史概念,初中生对人物的兴趣是最浓厚的。针对本课重点人物哥伦布,在史料开发方面设计如下:他,出生于意大利,起航于西班牙,越过茫茫大西洋,来到了古巴、海地,发现了一个远离亚洲大陆的新世界,当他向西南航抵美洲大陆时,他相信自己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因而有了印第安人的称号。

人物众多也是本课的特点之一,人物、国籍、作品众多,使学生记忆容易出现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行设计了一段文字资料:一位威尼斯商人慕名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探讨了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还欣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通过辨认错误以正视听,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2.结合问题设计,训练学生思维。

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方面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思维无疑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初三学生对地图及方位的把握上还相当欠缺,利用地图《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新课内容的传授是多年来被证明最有实效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学习方位最初始背诵的口诀,看着地图,学生就能完成文字表述:哥伦布西行,越过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回到西班牙,绕地球一周,证明了地圆学说。可见,当学生进行文字表述时,是建立在读图识文的基础之上的,空间感跃然纸上。

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一课,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尤其是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影响,是训练唯物史观最好的课题。笔者在此选取了以下几则史料:

材料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道: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4:马克思说:“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确实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推动作用,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5:西欧国家使殖民地成为他们的附庸,从而攫取了大量财富。正如亚当·斯密所说(1776):“在任何一块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里,我们所获取的利润一般都远远超过在欧洲或美洲已知的任何一块耕地。”

上述史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欧洲来说确实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来说,则打破了原来各洲孤立的状态,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对印第安人来说却是灾难的开始,生命被屠杀,资源被掠夺……这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事件要从多方面考虑,要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以点覆面。

三、图文史料的升华:构建知识图表,实现高效学习

与传统的声音和文字刺激记忆相比,图像记忆的效率要提高3~10倍,图像记忆的要领是图像必须精简。而所谓的“思维导图”,就是通过绘图,增强人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从而促进大脑潜能的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

针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课,学生通过构建知识图表,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体系;通过设计表格,对相似知识点进行区分,从而帮助基础知识的记忆。设计如下:

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基本由原始史料、二手资料和资料创建三个方面构成,史料的选择和创造必须兼顾单元、课题,围绕“课标”这个核心进行运用和开发。

参考文献:

史料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文科生;史料;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这也是这几年高考改革的方向。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对史料处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二、巧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把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三、善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做材料辨析题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

四、理解史料,培养和提高文科生的做题能力

高中文科生就是为了高考,在历史课上拿高分,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过高考这关,所以对做题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即使是史料,其难度也不会超出高中语文水平的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较少,难度适中的章节,放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阅读历史教科书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浏览教材。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教材的目录(包括总目录和各章节的子目录),对本书和章节所要求学习的内容、线索作大概的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精读。就是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逐句逐字地读,弄清楚段落大意、层次、重点、难点,并做好读书笔记。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的作出标记,通过以同学、老师共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接受和整和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要在接受信息时分析这些信息,用它们做为论据,以做到史论结合。当然说明论点的论据可以是教材里提供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这也要求学生除教材外,还要在老师的辅导下阅读其他历史读物。而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书籍和文章阅读,通过阅读多接触一些观点,体会各种观点、各种说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真伪,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教材中每一个引用的史料。应用史料教学,不但可以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都有好处,延伸和拓展历史知识,还可以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方法,决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

[3]《试析高考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

[4]《略论史料的高效运用与能力培养》.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

[5]《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6]《信息参考》.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主办.2009年4月

史料教学论文篇4

历史学与史料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首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整理和鉴定各种史料。史料,也称历史资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便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过程的痕迹。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都离不开史料。史料的范围很广阔,大致可以分为实物、口碑和文献。实物史料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墓碑、雕塑等。口碑史料,也称口述史料,是指通过人们口头相传继承下来的人类的言行。文献史料上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或文字材料,包括史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外国人的著述等。

这些大量的史料都是对历史的反映,但是能够得到反映的历史远非全面。傅斯年提出著名论调“历史学即史料学”,引起史学家们对历史学的思考。各种史料的完备对正确描述历史现象,取得科学的结论和观点有极大的帮助。然而,我们强调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史料可以代替史学“,历史学即史料学”这种观点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史料只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历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过去的社会。但是史料并非是透明的,并不是对历史现象的直接反映,要透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现象,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史学工作者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总是同一定的史观相联系的。因此,历史研究就必须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来获得真实可靠的史料,并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样才是科学的历史学。

“史论结合”观点概述

历史学的基本特点是———史论结合,它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就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史”是指史料、史实,即研究历史的资料和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史料得出的结论。然而,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史学界也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提出“重史轻论”、“唯史料学”,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经验主义倾向。仅仅依靠史料来进行史学研究,忽视历史学的客观规律性,拒绝从史料中探求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实质的看法是错误的。史料学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是一门辅助学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集、整理、审查真实可靠有用的史料,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历史学的一般规律才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重论轻史”、“以论带史”的观点,同样也是片面的、脱离实际,犯了教条主义。研究历史必须从实实在在的史实出发,没有对史实进行分析就得出结论是不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理论,但科学的理论也是从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但不排斥史料,反而十分的重视史料的作用,只有充分的掌握大量的史料才能进行历史研究。

因此,“史”和“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不应该割裂开来。“史论结合”,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理论和史料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史学承认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理论为我们指出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与历史实际相结合,搜集、整理、分析大量的历史资料,从而揭示历史真相,阐明客观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社会实践。由此可见,史论结合才是我们研究历史要坚持的正确原则和方法。

中学教学中坚持“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史实、材料与观点、结论的统一,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史论结合”也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我们中学教师应该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史论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教学论文篇5

黑格尔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学习分为三个认识层次,即“白描性历史”、“反思性历史”、“哲学性历史”。据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史料的搜集补充、分析运用等环节入手,为学生创设三个思维层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并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有利于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史料的搜集补充

对高三学生来说,搜集、整理史料是该阶段能力培养及高考应试的要求,也是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做的工作。由于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史实简约概括,观点单一陈旧,分析过于肤浅,基本是知识条目式的摘录与注释,史料也不充足,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以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历史,再现历史的原貌。教师在学生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变的,而反映其本相的史料,却来源广泛,多种多样。具体搜集形式,教师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其就地取材,如:在讲“秦朝”时,可让学生整理出《秦之论》、《过秦论》、《六国论》、《鸿门宴》、《阿房宫赋》、《陈涉世家》等学过的课文中与主题有关的史实和观点,让他们从新的认识角度理解这些文章,这既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又可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此期间,教师则可注重搜集补充教材中的隐含或缺乏的观点性史料。如讲“秦始皇”时,教师可举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他的评价观点,以作分析。如: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作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董仲舒认为:“(其)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损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先王之道。”唐代一首诗中则说:“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骂秦始皇为“大独裁者”,而在《读呈郭老》中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是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教师还可引用《原君》中的观点和《过秦论》中的观点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史料观点为什么大相径庭,从而让学生明白史料的背景及来源不同,则史料的可靠程度及作用大小不一,同一史料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史料的分析运用

就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史料按主题归类,理顺关系,整理成文,然后进一步分析。其方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知道“是什么”,弄清史料的基本大意,史料线索及真伪,并能用语言文字概括转述;其次,分析“为什么”,理解史料的观点,并从背景中找出条件、原因,从过程中概括出性质特点,从结果中分析其影响;最后,引申出“怎么样”,看这则史料与主题的关系,对当时及后来有何参考指导意义。

三、理论的渗透

史料教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36-02

当前,史料教学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注重史料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除要完成传授历史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这两大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史料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的思维材料,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思考、理解、探究、合作的平台。对史料的解读、思考、分析和比较,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历史现象和历史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将史料和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解决问题。大量详实、生动、直观、形象的历史资料不但可以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记忆缺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史料教学的意识,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一、遵循选择史料的五个原则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史料,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史料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下五个选择史料的原则:第一,严谨性原则。筛选和运用史料应力求谨慎、真实。文字类的史料应尽可能出自于原典,要注意史料本身的典型性,并顾及上下文及全文的整体。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依据有问题的史料、有缺陷的史料、非典型的材料进行分析,就会以偏概全,无法做到“论从史出”。第二,目的性原则。史料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史料的选择应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解决疑点。第三,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史料,如用故事、漫画等形式表现的史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四,多样性原则。在历史课堂上最常用的史料主要有三大类: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频史料。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史料。第五,适度性原则。史料的数量、长短要合理。文字史料要短小精悍,较长的文字史料最好加上配音;图片史料一次性不宜超过4幅;视频史料不宜超过3段,时长应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会读、读懂、读透史料。这是史料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得比较多的是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表格材料等。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史料,要明确告知学生:一次读不懂的,就反复多读几遍,并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史料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明确其与课本中的哪些历史事件有关。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以所学课本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思,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史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江南”“国盛”等,再让学生从“地广野丰”“稔”等字词分析理解江南地区的物产丰富和丰收气象,从而得出“南朝时候,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已十分富饶”这一结论。

其次,教师应精心设计材料练习题。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补充课内(外)史料组织练习和训练。通过练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要做到小、巧、新,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纵观近年来广西各地的中考题,涉及史料的主要包括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选择题可考查学生记忆知识、获取信息、理解、比较等能力,材料解析题则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史料选择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反映唐代选拔人才实行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这道选择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代的“禅让制”“世袭制”等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史料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的一定的历史素养。为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实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升华,这其实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教师可以引用这样一段史料: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根据上述史料,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问,最后再把问题升华,让学生从史料中得到感悟、认识。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109年沧桑巨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民族英雄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2)请你用史实说明材料中的“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感悟?

史料教学论文篇7

【关键字】新课改 历史教学 史料 选择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34-01

史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如果史料不正确或不具体,就难以对历史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讲,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就不能仅仅依靠现成的历史结论。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高中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和多渠道获取历史相关信息的能力。其内容更加强调了史料的重要性――发现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必要依据。

一、史料选择原则概述

(一)可靠性。史料的本身具有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对史料的选择必须真实可靠,为了使得史料的可信度更高,应当注明和注意史料的出处。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不应该把一些野史和道听途说的内容来作为参考史料供学生思考分析。对于具有争议性的史料,特别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不同方面,在引用时要向学生强调。对于影视文艺作品虽然可以采用,但应对其来源和性质进行说明。

(二)典型性。对史料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进行选择时,应当把握和注意史料和课本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另外,在对史料进行选择时,要保证所选的史料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其史料的典型性,能够达到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目的。

(三)量力性。对史料的选择具有量力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进行选择时,应根据高中生年龄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来对史料的采用进行确定。应帮助学生清除对文字的障碍,进料选择篇幅较短通俗易懂的史料。

(四)准确性。对史料的选择具有准确性只用正确的对史料进行运用,才能够显示出史料运用的效果和作用。对史料的运用应该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准备把握和对史料作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史料的准确性进行运用,收放自如,实现史料的合理运用。

二、史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只是间接性媒介的一种。在对史料进行运用时,除了对其真伪进行判定外,还应当如何有效获取信息来对问题诠释进行分析;由于受到课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对史料进行运用时,应保持一定的适度性,并围绕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对史料进行运用;教师在运用史料时,应该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具体的形象进行充分的考虑,来把握史料和学生对史料处理能力层次的一致性;历史课本和课外的历史资料十分的丰富,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把握提纲中的原则,要以课本内容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目的,以实现学生课后历史体系和概念的形成;虽然高中课本中有着很多的照片、文字和图画对多面的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太过单调,因此在对史料进行运用时应充分对多媒体技术机型利用,让史料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于学生在对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深入学习情境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三、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境的创设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对史料的利用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补充,来揭示一些历史中的精彩细节,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高质量问题的设计

通过运用史料进行高质量问题的提出,可以对学生对于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学生自身学科素养的形成。

(三)进行史学观念的论证

通过运用史料对史学观念进行论证,能够起到加强学生自身史学观念的认识与理解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史料信息的解读,就可以对史学观念进行正确的解读。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时序性、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应该说,过去性是历史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地方。这一特点给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学科所含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只能间接认识,无法直接体验。在“一标多本”背景下运用“人造史料”进行教学,只会强化某一版本教材中某一表述、某一结论的权威性,因为“人造史料”是事先根据某一表述或者结论编造出来的。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材料的作用。教师必须选择最能反映历史本质的典型材料,要特别注意材料的质量,而材料的质量则与史料的原始性直接相关。

(四)对教材观点进行论证

通过对经典史料的恰当补充,可以有效的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做就直接加深了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在进行四大发明的讲解时,可以做出如下补充:骑士阶层被火药炸的粉碎;指南针开放了世界市场并出现了殖民地;印刷术成为新教的使用工具等等。通过对史料的深刻解读,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历史的文明进行深刻的体会,实现自身历史知识的升华。

四、总论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而知今,彰往而查来。它不是服务于过去,而是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对史料的精选和巧用来作为探究史料问题的重要依据,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掌握原则、注意方法、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就能够实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建民.浅谈历史史料的补充与处理[J].现代教育信息.2008(11)

[2]王楠.高中史料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教学论坛.2009(5)

[3]王宇佳.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史料教学论文篇8

一、史料的分类和作用

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它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依据史学家对史料的分类,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可把教学中的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它主要包括各种典籍、碑文、民谣等。文字史料的主要作用有:①补充说明教材,陶冶情操。一般情况下,课文采用的史料往往与教材内容相衔接,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史实。比如展现秦始皇、汉武帝一统天下、治国安邦的雄才伟略,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抗争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等等。这些对正在成长中的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大有裨益。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中提高思维能力。比如课文中有许多民谣、谚语等材料,生动有趣,读来感人,朗朗上口,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能起深化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

图片史料,就是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如历史地图、文物照片、历史人物画像、数据图表及漫画等。图片史料的主要作用有:①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感。图片史料,图文配合,相得益彰,能真实、直观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有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培养探究意识,形成历史能力。历史科学的发展是随着大量原始材料的发掘与考证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小到一件石器、一枚骨针、一块铁犁的发现,大到秦始皇陵墓、敦煌莫高窟遗址的发掘,都足以成为中国文明进程的实证。教材中选用了大量文物图片真实而鲜活地展出了人类历史兴衰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认识社会能力的形成及学科素质的提高,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文字史料的运用

第一,史料的运用应注意兴趣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费艾司说:“所有历史工作的起点,都在于对某些特定事物的兴趣被撩起。”即只有在这兴趣被撩起后,才会引起学生在认识历史本质方面有所探究,有所进展。可见,兴趣对学好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起重要作用。比如,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的不同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补充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一段有趣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让学生思考:中国四大发明对近代中国有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揭露了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精心设问,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第二,史料的运用应与课堂教学进程有机结合,做到“论从史出”。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要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以课堂情景为依托,选用典型史料充实教材,自然有机地穿插于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做到论从史出。比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在叙述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于绝对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70年代以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这一历史结论时,笔者就利用70年代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数变化的材料,制作成表格来证明这一历史结论。然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这种经济实力的变化对经济格局及政治格局有何影响?这样,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随之得以锻炼提高。

第三,史料的运用应注意与辩证唯物史观相结合,做到史论结合。历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人文科学,它的编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历史教学在分析史料时,应注意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形成规律性认识,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自觉运用理论去解决新问题。比如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节,在分析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我引用了恩格斯的原话:“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通过引用这段材料,向学生说明拿破仑能取得成功,是与当时的形势分不开的,即“时势造英雄”,让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当时社会历史的制约,从而把理论教学有机地融合在史料的分析之中,做到史论结合。

三、图片史料的运用

第一,历史地图的运用。古人云:“左图右史”,“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点明了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历史地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历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历史地图,挖掘地图中的隐性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第二,实物图片的运用。实物图片是将历史发展某一瞬间的真相锁定在画面上,比文字记载更生动、细腻,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观点。如中国古代史有《战国铁犁》、唐朝的《曲辕犁》等实物图片,分别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铁农具的发展和改进情况。教学中应适时指导学生观察相关图片,有助于学生对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产生具体而真切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的理解。

史料教学论文篇9

在课堂阅读方面,要增加兴趣阅读,引用能烘托历史细节、展现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场景的史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牢牢地抓在课堂上。史料的兴趣阅读中,促使学生从课本中去寻找理论来源,把历史知识提取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史料展现历史真实,激发阅读兴趣

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讲故事”“说过程”的形式,而应该用史料凸显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激发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兴趣。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真实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比如教学“失误与挫折》中“”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通过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档案》把史料展示给学生,史料真实展现了一个人物(刘少奇)的历史命运,强烈激发了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为什么一名1921年入党的产党员,最后竟然被定性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个人的遭遇折射出国家的命运,再现了人物背后的新中国的大事件。通过感知个人的历史去反思国家的命运,让学生阅读史料,体验真实的历史,深刻感受对法制带来的巨大破坏,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趋势。

2.史料烘托历史细节,激发阅读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史料展示“历史的细节”,如历史人物的特写、历史情节的补充、紧张的历史冲突等精彩细节,营造历史氛围,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展示历史细节: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做)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设问:“为什么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要冒着‘杀头’的危险?这是怎样一份契约?后来18位农户的命运如何?为什么说这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农民的命运?”这些涉及历史细节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相关史料的欲望。

3.史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阅读兴趣

运用史料,借助于历史场景的再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品读、品悟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多媒体课件的互动交融,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实现阅读的自主化、个性化。

在教学“重庆谈判”时,出示选自《赴重庆谈判前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的文献资料:“谈判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只有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妥协……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自己的困难和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重庆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启发学生探究:“从史料中可以看出,电邀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照片中的和在想什么?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使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充分感知历史,主动阅读相关史料,探究问题。

二、活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启“阅读之门”

当学生对文本或阅读行为本身兴趣下降、注意涣散时,问题是最好的兴奋剂;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字面扫视的低效状态时,问题是引发思维的最好触媒。由于有问题解决的学习压力,学生阅读时对于文本的结构性意义的关注会大大提高。

1.史料呈现认知冲突,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认知上的冲突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来源。教师通过史料,创造相适应的教与学的环境和认知情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其内在固有的认知状态和外在呈现的认知情境之间会产生一种“碰撞”,随即出现了困惑,问题也会自然生成。在历史教学中,以历史史料为中心,如何引导学生从各种史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新生成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失误与挫折”时,出示史料:“1958年8月4日,到河北省徐水县第八瀑河农业社视察。……县委书记汇报,今年全县平均亩产达到两千斤,总产量达到12亿斤。此外,还要放大卫星,山药亩产120万斤,一棵白菜52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按照农业专家说,无论什么品种的农作物,都不可能达到这个重量。当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发生差异,制造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这么夸张的产量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史料促进知识迁移,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在学习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史料,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日本学者薮内清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明》一书中的一段论述:“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日本于1868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国家,而中国却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体制的情况下……但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在依然如故的政治体制下,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让学生阅读史料后思考:“发生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但结果却一成一败,原因何在?”学生联系已学习的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从封建统治力量、改革派力量、改革措施等方面对比分析,失败的必然性便很容易理解了。

3.史料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史料,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到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从继承历史传统的意义上去认识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把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讲给学生:“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用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三、挖掘史料,引导史论结合,导“阅读之法”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学习历史,要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阅读方法,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实做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做立论导向,阅读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

1.从史料中来,导阅读之法

“从史料中来”,即要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应该结合对史料的阅读,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涵的理论因素。坚持从史料中来,能够让学生了解理论得出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两则史料: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通过以上两则史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

2.到史料中去,导阅读之法

“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例如,同样是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史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让学生阅读分析:“从史料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到材料中去,认识到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导阅读之法

中考材料分析题,虽说其提问方法多样化,涉及内容各异,但对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是其共性。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试卷材料阅读题――民主与法制是专制与独裁的死对头,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据此回答问题。不少考生因为对题头的“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缺乏统领性的认识,又忽略了重要时间,于是对“莫谈国事”一头雾水,得分率偏低。为此,平时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材料,从第一句话开始关注“关键词”,挖掘隐含知识,锁定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四、拓展史料,组织活动探究,延“阅读之路”

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文本。有历史遗址、互联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当事人、专家等不同来源,比如照片、电影、报纸上的讽刺画、绘画、信件、演讲摘要、地图、各种统计资料、音乐、诗歌、艺术品、民俗等不同的形式,这都是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的重要史料。

1.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图书馆的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是学校非常重要课程资源。不受某一种教科书的束缚,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历史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它能激发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传统史学教育的史料主要获取途径为书籍的阅读和历史档案的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成为史料获取的新途径。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破了时空局限,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狭隘性。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的专业网站使查找资料更快捷、高效,各种各样的论坛可以使信息的交流更为开放和及时。例如,可以通过专题历史网站获得特定的历史史料,目前仅凤凰网上就可以查到关于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历史人物、史家论史、历史映像室等十余类有关史学方面的数百个专题。

3.要充分利用地方史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史料教学论文篇10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大数据”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尽可能地搜集、整理、分类、存储海量信息,分析、挖掘、加工这些多元化的数据,并提取其中有价值信息的数据利用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预设可能的史料类型,尽可能地将史料分门别类,便于师生使用,更应注意学生对史料的反馈。我们通过“大数据”,通过超级服务器自动存储、分析、、汇总海量数据,能科学地完成史料教学内容的开发、分析、反馈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促进师生科学互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能。

[关键词]

大数据;史料教学;史论结合

近年来,关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理论意义阐述较多,“大数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方面的著述却寥寥可数。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由于学科属性的特点,历史教学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即使有提及“大数据”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细读之下,不过是对前几年“微课”概念的翻版罢了。大数据的真正技术内涵,即对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深度利用和数据挖掘却无从谈起。本文拟从本校“大数据”在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实践出发,以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切入点,探寻大数据理论与高中历史教育融合的新路径。

一、史料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福建省卷时代,改革部分是“学什么考什么”,日常教学与考试直接关联,师生有迹可循,心中有数。在高考全国卷中,“改革”这部分的考查却比较灵活。2013年全国Ⅰ卷考查“清末新政”,2014年考查“法律改革”,2015年考查“币制改革”,一些教师见此感慨“白教了”,一些学生不禁感叹“白学了”。实际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取了古今中外形式多样、特点各异的改革中比较富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系统讲解。须知,虽然高考选取的“改革”来源于课外,但“功夫在课内”,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课内进行,那些闻所未闻的改革与课内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3年考查的“清末新政”是陌生的,但是同时考查的“”却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2014年考查的“法律改革”是陌生的,但儒学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生却熟读成诵;2015年考查的“币制改革”与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紧密相关。在重视学科素养的今天,“创设新情境,研究新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面对千变万化、形式繁多的改革,我们与其猜题押题,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深挖课本所提改革的内涵,以深度取胜。因为,真正形成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通过阅读、发掘、归纳、分析史料,在历史探索中逐渐形成个性化历史观念的过程。因此,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少讲些“结论”,多一些“过程”,在历史学科中,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我们要努力“让史料发声”。作为教师,要防止学生在浩瀚无垠的史料海洋中迷失自己,就应该努力选取那些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育的史料,选取那些与课文内容有一定关联,却又能切实做到创设新情境,令人耳目一新的史料,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运用“大数据”,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转型,也许是一条新路径。

二、开展大数据史料教学实践的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上的那些纲纲条条,“背景”“原因”“过程”“评价”等内容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即使列举了一些史料,也仅仅是为了推导出课本上的结论的点缀,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传统却销声匿迹了,历史教学陷入了本末倒置中。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出发,追根溯源,尽可能地阅读原始史料,在阅读中增长学生的见闻,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学术平台,指导学生了解学术界研究成果。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主办了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并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下发平台登录账号、密码。针对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应用,其中“专递课堂”“教学助手”“众智课堂”“教学资源库”“微课100”等应用虽然教学资源尚不丰富,但代表了“大数据”时代中学教育的新趋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我们选择“教学助手”这个相对架构较为完整、资源比较丰富的应用,发动高二年级文科班师生共同完善这一数据平台,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试验田,开辟历史教学的新疆域。我们认识到,面对改革部分的选修题之所以束手无策的原因,不全在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更多的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教学思维在作祟,忽视学生的历史阅读体验所致。

我们根据课本的单元主题设置,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敲定了一批电子书和经典学术论文名录(见图1),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校网络阅览室的先进设备,开展史学经典网络研读课,通过团体互助协作和教师针对性指导的方式,消除学生对于史料的畏难情绪。在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阅读中获取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借助“教学助手”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融合“教材资源”“课前导学”“互动课堂”“在线监测”“课后作业”等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与有效反馈。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7.tif>

图1

三、教学案例展示――《商鞅变法》

在历史教研组和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的支持下,我们以《商鞅变法》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现谨将课堂教学流程表述如下。

(一)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教学助手”,借助古汉语字典和参考译文,自主阅读《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书・垦令》了解商鞅其人,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并通过“教学助手”平台预先布置几道与文章有关的简答题,如“根据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概括商鞅的农业政策”等,要求学生在“课前导学”版面完成并上传。通过对原始史料的阅读,在实践中培育学生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原则的认识。

(二)课中互动

教师事先利用“教学助手”的反馈版面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平台的“互动课堂”功能,组织学生讨论预习题中的问题,借助台式电脑,结合图文素材,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教师的点评,以利于调整学习方向(如下图所示)。

图2

以“教学助手”平台开展史料教学,切忌贪多求全,毕竟入选教材的改革都是史学界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的部分。笔者在中国知网平台,以“商鞅变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31262条结果(2016/4/9检索)。在海量史料面前,学生往往容易不知所措。因此,笔者在选取史料时,对于集中反映商鞅变法思想根源的《商君书》,只选取了《垦令》篇,但在“课前导学”中介绍了《商君书》的基本篇目。在研究成果方面,笔者选取了朱绍侯先生的《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作为高中生,由于时间精力阅历的限制,难以阅读全部研究成果,且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最稳妥的办法是将所有可能收集到的史料做好链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将其中较有典型意义的条目置顶,指导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成果。

(三)课后检测与巩固

通过“教学助手”的“课后作业”版面,上传《商君书・壹言》篇,师生根据史料分别设置材料解析题,此种“师生互难”的做法虽然比较耗时,但是成果却是显著的:教师获得了深层次了解学生解题心理的信息,有利于深刻地把握学情;这体现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生为了难倒教师,饶有兴致地围绕课文和史料认真研读,甚至为了设置好题组成兴趣小组,反复切磋,虽然不少题目仍显稚嫩,但也涌现出一些富有新意的出题角度(如图3),这种逆向的“课后作业”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出题的过程其实是品味史料内涵的过程,是揣摩出题人出题意图的过程,更是提高史学素养的过程。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9.tif>

图3

“大数据”历史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全盘否定,而是有益补充,通过预设教学目标,开发海量史料,并通过“教学助手”平台有序指导学生完整具体地阅读史料,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学会挖掘史料中信息,课堂互动讨论培养分析能力,课后积极围绕史料开展做题与出题训练,最终达到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学素养的目的。尽管存在诸如技术平台亟需完善、数理分析易用性不足、时间精力成本高昂、学生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当前的“大数据”历史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不过,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大数据”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尚未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必须“摸着石子过河”,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教学助手”平台,进行新课程的探索。

[参 考 文 献]

[1]段战平.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3).

[2]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邱佳佳.商鞅变法的法律文化解释[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J].零陵学院学报,2004(9).

[5]吕丽.商鞅的“变法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刘国祥.试论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