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8:30:46

配送管理论文

配送管理论文篇1

一方面,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方面的灌输,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理论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消极学习的现象经常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引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理实一体化”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从学生认知规律的技能开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同步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是高职院校认可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做到“做什么工作,课程就教什么”。通过调查,物流管理专业和连锁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如果从事配送中心管理相关工作,一般是做仓库管理、分拣、复核、信息处理、客户服务,未来几年后可能会做到仓库主管。根据这种职业规划,《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是:结合高职学生在配送中心的工作岗位,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根据各项工作流程的顺序设计课程学习情境;以企业实际、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每个工作任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细化;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对每个工作任务设计配套的工作页;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一)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

根据配送中心从事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如下:(1)信息员。会操作相关的物流软件,能填写和实时传递仓单和订单;(2)仓库保管员。能对货物进行验收、入库、填写入库单据、货物保管和养护、堆码、盘点、出库;(3)分拣。能按客户订单要求填写出库单、配货单、送货单,能配货,能正确操作相关的设备;(4)复核。根据客户订单要求整理货物,核对配送货物和单据,能正确使用打包捆包设备。

(二)提取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配送中心主要涉及十个服务项目:(1)商品结构与库存管理;(2)配送过程中如何确保商品品质;(3)客户紧急追加、减货的弹性;(4)根据需要确定配送时间安排;(5)缺货率控制;(6)退货处理;(7)流通中的拆零工作;(8)配送中心服务半径及门店编号管理;(9)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10)建立客户服务窗口。根据以上十个服务项目,配送中心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有以下一些:(1)商品检验和仓储业务。主要任务是检查并接受货物的数量,质量验收货物,办理入库手续;(2)商品的保管和维护、堆码、库存和出库工作。主要任务是保管和维护,根据库存商品的要求,合理堆放货物,办理货物的出库手续;(3)客户订单的处理业务。主要任务是收集客户订单,了解各种货物数量的总需求,将订单任务分发到各个职能部门;(4)分拣业务。主要任务是根据订单要求对货物进行分拣;(5)流通加工作业。主要任务按客户订单要求对某些货物进行简单的加工;(6)装车配载与车辆调度作业。主要任务是送货车辆的合理配载和车辆的合理调度;(7)配送路线的规划作业。主要是配送路线的优化;(8)退货处理。主要是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妥善处理客户退货;(9)仓储配送中心的补货作业。主要任务是对拣选区或分拣区的货架,自动分拣机补货。

四、主要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学院先后与沃尔玛武汉光谷店、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大道物流等相关企业建立了学生定期进行仓储配送业务实训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了学生从“企业认知实践”到“企业课程实践”,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系列学生企业实践的保障体系。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行”活动,每年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一个月。在此期间,专业教师收集了企业相关素材与案例,向企业专家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企业实际案例,针对特定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讲授中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配送中心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到相应企业去实习提供了岗前培训,提前了解企业。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小组,教师设置情境,根据完整的工作过程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获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工作、评估工作过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以《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库存管理模块中的订货子模块为例,介绍如何在教学实施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情境设置:月末,沃尔玛武汉光谷店食品类的方便食品进行盘点,经过盘点,发现如下情况:有6个小类商品短缺,1种休闲 食品快过期,6件商品塑料包装发生破裂有变质现象。思考题:盘点的流程和内容是什么?盘点发现:商品短缺如何订货?商品变质后怎么办?工作任务:对仓库中指定区域的货物数量进行盘点,并检查货物质量情况,检查保管条件、库存状况,审核仓库账物吻合情况,结合上期盘点记录,分析3种主要货物的流量情况,给出订货的合理性建议,最后形成库存分析报告。

(三)课程实践

让学生深入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组织学生分小组到企业的仓储配送部门进行实践,使学生体会到:“我听过,我会忘记;我学过,我会知道;如果我做过,我会记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熟悉相关物流企业配送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配送管理论文篇2

一、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定位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迅速,其对相应岗位的从业人员要求也持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就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定位。和仓储与配送相对应的业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配送、包装、搬运、装卸以及仓储等,其涉及到的具体岗位有单证操作员、送货员、防损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因此,高职院校需定位于培养基层管理与相关业务操作高技能型人才,确保其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拥有更为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2.1不够明确的课程定位

仓储与配送的业务自身与行业特点关系密切,就商品对象这一点来说,生鲜商品与普通干货业务有着较大的差异;就涉及到的领域而言,连锁百货的自营物流仓储与配送业务也和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操作流程有着明显差距。总而言之,不同行业间的仓储与配送环节的流程不一,很难确定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操作,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后续教学关键点就是如何依据行业背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确定。但是,目前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依然只是介绍通用的标准知识和理论,对课程的定位还不够明确。

2.2较单一的教学目标

实现方式尽管教学手段开始日渐丰富多样,比如课程网络平台、案例讨论、多媒体课件等,但与高职学生侧重培养动手能力这一定位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更加合理、科学地组织教学,除了需要引进一些代表相关行业发展方向的教学硬件设备,更需要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实现方式相对单一,尚未实现多元共生的教学方式。

2.3缺乏全面系统性的课程考核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成绩构成分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也不例外。简要来说,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考勤与作业等,一般占据30%至40%左右;期末是通过开卷或者闭卷理论的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通常占据60%至70%左右。该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其实际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系统、合理、科学的检验。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3.1理论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依据能力要求通常将教学内容分七个模块,分别是基本概念、仓库布置与设备选用、仓库作业管理、仓储经营管理、配送作业管理、回收作业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管理。(2)教学目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仓储与配送作业的基本管理方法和技术、主要业务流程等,使其具备配送线路优化能力、配送中心内部的规划布置能力、库存管理能力、商品养护与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依据仓库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的仓储作业管理能力以及草拟仓储合同能力等。(3)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需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思考问题与适应岗位梯度变化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掌握具备创造性活动的程序、特点、经验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具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依据物料流通的过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项,使学生通过学习每个项目,学会一项技能,其特点是能够构建出一个研究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并由此使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另外,也可依据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对多种教学方法作灵活使用,比如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训练。举例来说,在讲解仓储出库流程的过程中就可以选用讲练结合法,即教师先讲解相关理论,再要求学生绘制出入库作业的流程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入库业务流程,从而强化记忆。此外,为使学生在教学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大高职院校与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教学观,推行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性得到激发。

3.2实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主要是确保学生能够熟悉仓储管理现状、设备与流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所需的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立体库操作与仓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对配送线路与运输调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分析与解决。(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校内进行仿真模拟演练。具体来说,可对校内物流模拟真实训练室的设备、设施进行充分利用,并开展与之相应的实训内容,例如模拟超市配送、自动化立体仓库操作、仓储管理软件的仿真模拟、托盘堆垛的货物训练以及叉车操作等,确保学生掌握各环节的相关操作技能,并做到规范而熟练。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训的参观学习,使学生的知识面与分析判断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宽与锻炼,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在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参观的要求、目的、方案与实施步骤等,并在结束学习后要求学生提交调查报告,保证参观学习效果,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此外,校方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全国性物流大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并使其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3.3课程考核方式

就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考核而言,可选用企业现场项目和任务的考核方式,依据工学结合现场开放式的考核题库,并由专兼教师进行相关的考评工作。考核的重点应包括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态度、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等,比重的划分则包括课堂考核30%左右,模拟实训30%左右,实习成绩40%左右。针对一些在大型比赛或者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适当给予加分,使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得到调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配送管理论文篇3

制造业及销售业将没有竞争力的配送业务外包出去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效减少了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产生规模效益、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控制商品质量等。但配送中心较高的库存也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顽疾。本文在配送中心库存问题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配送中心库存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控制库存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配送;规模效益;库存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将物流成本细分后我们可以发现: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为16%左右,仅次于运输成本占44%的比例。由此可看出,通过降低库存成本以达到节约配送中心运营成本存在很大的空间,所以,作为实现配送中心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配送中心库存控制进行研究成为配送中心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我国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现状

1.1库存控制处于随意状态,普遍存在过度库存问题。

配送中心设置库存,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供需之间的不协调。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顾客需求,配送中心往往通过大量囤积物资以保证产品的连续供应,即使有的配送中心为了降低资金占用,刻意对库存进行控制,但这种控制也只是一种随意性较大的控制,整体库存水平还是会出现短暂过高的状况。以上两种情况可以通过一组调研数据得到确认: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研究、调查,75%的配送中心经常出现库存量大于实际需求量,25%的配送中心偶尔会出现库存过高。

1.2没有使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

对于物流起步较晚的中国而言,配送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过多的停留在配送中心选址、配送路线优化等方面,对于库存控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更不用说使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对库存进行控制。

1.3专业人才的匮乏。

据有关专家调查,中国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较大。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110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专业毕业人数约40万,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库存控制是一个管理难度较大的工作,更需要专业人才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战经验进行管理,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专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断节,普通高校教育过多的还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1.4由于资金的限制,配送中心普遍缺乏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协助。我国配送中心多数是从传统的仓储、运输行业转变而来的,由于规模的限制,配送中心无力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平台建设,而正是由于缺乏信息平台的建设,导致库存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录入、采集,信息数据的缺失最终将导致配送中心无法进行库存需求的正确预测,订货数量、订货时间也都无法确定。

1.5与供应商缺乏联系,信息沟通不畅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四个部分,信息流作为流通体系的神经,它是流通体系存在和运动的内在机制,是物流活动的指挥棒。物流活动的合理、有序进行离不开信息流的调控,而信息流的获得需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加强联系,确保沟通畅通。然而大多数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关系松散,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没有了供应商对库存控制的良好配合,库存压力完全由配送中心买单。据统计,我国配送中心采用VMI进行库存控制的几乎没有。

2 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配送中心内部对库存的管理大都属于随意性、经验性的管理,基本无方法可言。更甚者,有的配送中心对库存的控制完全是根据自身资金的状况,资金多,库存高,资金紧缺,库存低。所以,推进配送中心进行库存控制方法的学习可谓任重道远。

2.1应用ABC分类管理法对库存进行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是当前对库存进行管理的重要管理技术,它是按存货的成本价值、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购难易等实际情况,将所有存货分为ABC三类分别加以管理和控制。具体分类依据、管理策略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A类物资要进行重点管控,在满足配送中心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库存,按照计划订货,为了让A类物资发生突况前有准确的预警,平常要注意对A类物资进行时时盘点,确保A类物资信息的准确性。对于C类物资而言,其库存管理可以稍加懈怠,由于其所占金额较少,可建立较多库存以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B类物资的管理介于A、C之间即可。

ABC分类法虽容易操作,但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制造商型配送中心,由于配送中心的物品数量较大,用ABC分类法进行分类有可能会导致物品不仅是三类,且仅A类产品的数目有可能就会很多。显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将会加大人员作业量,耗费大量人力。同时,由于ABC分类指标为品种数量所占比及金额所占比,此种分类指标明显没有考虑每种物品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大小,也没有考虑物料在市场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比如,有的物料被划分到A类,但该种物料在市场中很容易获得且采购周期很短,对于此种物料如果在管理中严格按照A类物料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无疑是浪费资源;相反,有些物品按照分类依据划分为C类物资,但是该物品在市场中很难获得,属于紧缺物资,采购周期也较长,如果对此种物料的管理采用C类物资的管理策略,有可能会使配送中心引起物资短缺而使运营中断。最后,由于其分类标准单一,对于储存期实效较短的产品有可能会因管理的疏忽导致腐烂变质,失去使用价值。由此可知,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对于特殊物品的管理缺乏考量。

2.2应用订货点法对库存进行控制

订货点库存控制法是指在库存量消耗至某一水平(即订货点)时开始下订单,其需要确定的参数有两个,订货点和订货量。订货点的库存=安全库存+前置期库存(其中安全库存是指为满足配送中心的配送计划而备有的库存,前置期库存=LT*D,LT指定货提前期,D均指日配送量)。由以上订货点库存控制法基本理论知识的浅析我们可以看出,此种方法较适合于独立需求的物品。

2.3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方法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图1表示。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是指通过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及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佳的目的。从库存控制的角度出发,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方法如下:

① 联合库存管理(JMI)

联合库存管理即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对库存进行综合控制并承担相应库存风险的方法。此种方法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相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有效,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独立运作引起的“牛鞭效应”。所以,联合管理库存不仅使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更加合理,在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会为降低成本而努力在保证供应链运营良好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水平。

②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即配送中心内部需配送的产品库存水平设置、补给策略都由上游供应商控制,配送中心对于库存水平的设置只进行必要的参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VMI管理的基础是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要足够的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第二,由于VMI的实施关系到双方企业的利益,所以在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双方之间的权责、利益分配。既然合作对于双方的利益都有所牵连,故在实施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框架协议并严格执行就成为必然,这样才能确保双方合作的稳定性、持续性。第三,由于VMI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Internet、EDI技术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在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企业内部的机密,此时,任何一方如果对信息进行截流,都将造成双方利益受到损失。所以,信息共享也是成功实施VMI的保障条件。

③ 协同式库存管理(CPFR)

协同式库存管理技术是在VMI、JMI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库存管理技术,它抛弃了JMI与VMI缺乏供应链集成的主要缺点,在CPFR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务的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3]。

以上便是现阶段配送中心可以参考采用的库存控制技术、方法,当然,除了配送中心在库存控制方面使用适合的方法外,配送中心也可以在其他方面采用相应的策略对库存进行控制,具体入下:

(1)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中已获得收益,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配送中心而言,还处于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现阶段,配送中心的库存在自身进行控制的同时,供应商、客户等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能更好的实现库存压力的分担,如VMI、CPFR、JMI等的实施。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库存共同控制的前提是保证供应商信息、配送中心需求信息等的共享,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信息的共享必须依靠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持。所以,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促进供应链上企业的配合,共同努力以使供应链效益最大化。

(2)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失让物流引以为豪的“第三利润源”在中国黯然失色,没有专业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在企业内部推行,即使推行,也可能会“中途夭折”;没有专业人才,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务意识,客户抱怨不断。总之,由于人才的缺失,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作业流程无法优化、服务水平无法提高、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势在必行。同时,企业高层主管应加大内部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企业内部人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则能力提高必定成效显著。最后,高校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摇篮,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学生普遍理论强于实践,故企业可以选择与当地的高校实行校企合作,这样,高校资源为企业所用,学生专业能力有所提升,企业也得到了专业人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配送中心对库存进行控制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配送中心库存进行控制,是增强配送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但还应注意,配送中心决定对库存进行控制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同时,加强其内部人员对库存控制的正确认识,做到全员参与,切实使配送中心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使库存最低。

【参考文献】

[1]李会景.配送中心库存控制实证研究-以贵阳市卷烟配送中心为例[D],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5-12.

配送管理论文篇4

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海燕,李宗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8(6):311-314.

[2]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模理论及算法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孙文霞,魏连雨.区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综合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报,2008,6(10):73-75.

[4]彭秀兰,毛磊等.物流运筹方法与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封燕子,梁志富等.城市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0,10(6):27.

[6]孙会君,高自友.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8(4):54~57.

[7]丁浩,李电生.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4(21):50~52.

[8]吴桂芳.物流配送中心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9,10(5):16.

[9]孙焰,李云峰.物流中心选址的两阶段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6,7(29):41~44.

[10]丁立群,李永周.基于模糊评价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以武汉中铁一通物流公司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2):4-9.

[11]肖孜,马林.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研究——以国美为例[J].物流技术,2008,8(9):21-23.

[12]臧红.基于定性定量方法的企业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9,3(5):5-8.

[13]杨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采购与研究,2006,9(7):31-33

[14]吴巧云,王家全,王耀军等.供应链环境下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23):19-20.

[15]林强.物流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6]陈丽.需求量预测的企业分销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9,5(4):23-25.

[17]丁小东,姚志刚,程高.LINGO语言与0-1混合整数规划选址模型的再结合[J].物流技术,2009,8(10):72-75.

[18]林立千.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鲁晓春,詹和生.关于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24(10):108-110.

[20]覃运梅.物流配送中心动态选址问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2):24-26.

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霞,霍震.配送中心选址的模糊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2,3(3):20-22.

[2]黄斌.Hopfidd人工神经网络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中的应川[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3,12(3):24-29.

[3]胡刚,王淑琴,李铁柱,朱中.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报,2002,12(6):172-176.

[4]孙会君,高自友.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及求解筧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6(2):115-119.

[5]蒋忠中,汪定伟.B2C屯子商务中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模型与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5,20(10):125-128.

[11]徐杰,田源等.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18(10):16-18.

[6]王燕,蒋笑梅.配送中心全程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王转,程国全.配送中心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8]周凌云,赵钢.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许恒勤,成晓钧.物流系统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1]高举红.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2]杜文.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3]赵小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14]谢金星,薛毅.优化建模UNDO/LINGO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6]黄林山.基于本土化第四方物流平台的整合模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157-158+142.

[15]胡迪.基于整合决策模型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资源整合优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7:44-46.

[16]李勇.跨境电子商务对广州发展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02:301.

[17]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03:24-28.

[18]徐岚清.建立村镇物流服务网点的可行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3:130-131.

[19]赵萍.阿里巴巴开启农村电商“大战”[J].决策,2014,12:68-69.

[20]焦瑞,余晓琼.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13202-13204.

[21]胡建波.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的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2]吕建志.互联网金融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3]吕永攀,刘开军.基于4PL整合的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71-73+27.

[24]黄昌数.邮政电子商务速递对接阿里巴巴[J].中国邮政,2008,03:36-37.

[25]孟丹丹.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能力评价与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26]王同聚.基于电子商务的邮政快递物流资源整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

[27]李弘.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8]钱文强.山东邮政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代文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07(1):11-12;

[2]孟祥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2):22-23;

[3]汪丽.紧抓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遇[J];甘肃科技,2007年01期;

[4]陈伟,姜丹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系统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2):13-15;

[5]余竑,蒋晓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动因、特征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年(1):21-23;

[6]于伟,李红涛.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年(3):14-17;

[7]陈雅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1-3;

[8]严瑜筱,杨云.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12;

[9]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0-09(2);

[10]焦雨洁,陈睿;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做大做强[J];太原科技,2007-01-02(3);

配送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物流;配送;当当网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网络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物流作为电子商务实现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低效的物流配送不能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使得物流配送的成本过高、速度过慢,形成了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瓶颈”,尤其是B2C行业。

一、当当网基本概况

当当网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中文网上购物商城之一,由国内著名出版机构科文公司、美国老虎基金、美国IDG集团、卢森堡剑桥集团、亚洲创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成立。

当当网在全国6地建立的9个分仓,是根据当当的历史销售数据,根据增长率、市场份额、覆盖地区、当地经营成本等多个数据作为参数进行选址。比如广州仓覆盖珠三角、上海仓覆盖长三角、成都仓覆盖西南地区、郑州仓覆盖中原地区等。

二、当当网物流配送模式构成

1.邮政服务配送模式。邮政在我国覆盖范围极广,利用邮政可以将业务做到每一个县市,这是其他物流方式无法做到的巨大优势。因此,凡是邮政系统能到达的地方,无论电子商务企业对其市场前景是否感兴趣,都会对该地区提供邮寄服务,因为邮寄的配送费会转移给消费者,对企业来说只有收益而无损失。

2.“加急送”模式。“加急送”就是当当网物流配送的特色,为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廊坊6个城市地区的用户服务,并且为当地发货订单,用户可在结算中心“送货方式”部分选择加急快递送货上门。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目前,当当网主要采取的物流配送模式就是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电子商务企业之外单独核算的企业。对B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来说第三方物流更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顾虑,使其能够专心经营网络商品,同时又可以降低企业物流配送的成本。

4.多种物流配送相结合模式。当当网目前采取多种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方式,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物流配送方式,这为广大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服务。同时当当加强了对物流团队的管理,极力加快物流配送时限,并且物流配送费用低廉,为顾客提供了更快捷、更贴心的服务,这些都深得人心,使越来越多的顾客向当当网集中。

三、当当网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网上订货迟迟送不到,物流配送速度慢。物流环节一直是各大B2C电子商务企业最为重视,也被消费者诟病最为突出的一个环节。在目前几家B2C电子商务网站中,当当网的物流和配送环节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竞争对手如卓越、京东商城这个现象并不突出,据消费者反映,在当当网下订单后,货配送公司迟迟不送货,多次投诉均石沉大海。

2.商品配送成本过高。电子商务公司的配送不仅面向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要直接面对大批的最终消费者,况且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因此较难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配送流量,由此造成配送任务复杂而琐碎,成本居高不下。

3.商品仓储费用高。电子商务企业想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更新和市场开发上,而把商品仓储等传统业务交由其他公司去完成;由于社会上仓储业的发展跟不上步伐,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从而使电子商务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与物力去开拓本身并不内行的仓储业务,增加电子商务商品的成本。

4.物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运输网络的合理化有待提升、物流信息的速效性不高等方面。这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全球定位系统、地理识别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跟踪技术等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应用较少有关。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基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集成化管理就难以实现;而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四、当当网物流配送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1.完善配送机制,提高配送速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后台建设,物流中心全面扩容。优化自身供应链管理,推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延伸服务。在物流运输方式上上,长途运输可由原来的铁路运输改成航空运输的方式。

2.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科学方法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是配送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一般的配送,约束条件有:满足所有零售店对商品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满足零售店对货物到达时间范围的要求;在交通管理部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各配造路线的商品量不超过车辆容积及载重量的限制;要配送中心现有的运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配送。

3.降低仓储成本。要想做到降低仓储成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降低存货发生成本。排除无用的库存;减少库存量;重新配置仓库时,有效、灵活地运用库存量。第二,降低产品包装成本。第三,降低装卸成本。使用托盘、集装箱等;减少装卸次数。

4.建立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管理层要进行正确的预期,其次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建立稳定的组织架构,然后形成良好的管理基础和工作流程,并且要组建能胜任的信息化项目实施团队和职业经理人团队。

5.延长提货时间。很多白领―般都是在晚上才有时间网购,对于当当网以前每天l8点提货班次,这部分人的配送时间明显要延迟,所以,不妨把提货时间延迟到24点,以保证当日23点前的订单,可以在24点发出,次日送达。

6.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针对网上购物出现的送货时间过长以及迟迟没有货源的现象,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当当网应加强顾客同供货商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如加快订单处理的速度,并及时在网上进行更新,方便用户进行查询。

参考文献:

[1]王怡.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J].电子商务资讯网,2013.

[2]李雯,吴梦云,杜建国.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J].江苏商论,2013(08).

[3]尹洁.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J].特区经济,2013(02).

配送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思路;能力等级;学习任务;课程评价

1.引言

《配送管理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一般都设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二年级,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配送管理实务》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么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基本的配送理论知识模块并行排列,模块之间并无衔接关系;要么就是按照单纯的工作过程或者是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过程来设计,这里的学习任务往往只是针对某一工作过程的背景资料,与企业真实情景的融合性、学习任务的完整性并未得以体现;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没有区分;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社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结合《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践,提出了反映企业真实情景的、体现不同职业能力等级的工作任务驱动下一种课程设计的新型的思路。

2.《配送管理实务》课程定位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来自实践中的物流管理的基础操作岗位——配送助理和操作岗位。通过企业调研和多次召开企业专家研讨论证会,确定出该岗位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单证处理、分拣与配货、补货、人员及车辆调配、送货、退换货等日常配送业务,并协助配送主管及经理从事辅助支持性的配送工作。

3.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3.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课程设计理念上,我们遵循了从实践中来的原则,首先成立了由校外企业专家兼职的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全程参与课程开发设计的整个过程,共同制定课程开发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对课程进行考核。

在对整个物流行业(主要是配送)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多次邀请嘉理大通物流公司北京分公司、中邮物流货代中心、凡客诚品如风达、中铁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的一线专家召开课程开发设计会议,对配送操作与助理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获得配送管理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技术操作等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与要求确定出体现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学习目标,我们对所调研的岗位工作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整理排序,按照学习内容适当高于工作内容的原则将典型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具体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2 基于能力等级不同的学习内容整体设置

课程学习内容设置的顺序有一个主逻辑关系:学习任务整体按照实际工作情景中的岗位初步认知—业务操作—规划与决策能力顺序设计,采取项目或任务设计思想,按照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项目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排序,转化为五大学习任务。其工作内容与学习任务的转化关系如表1所示。

3.3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

学习任务设计体现配送完整典型的工作过程,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首先是学生对于配送基本工作岗位、配送基础的简单认知,这部分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一配送管理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配送基础业务操作,涉及订单处理、补货、分拣与配货、车辆调度与路线优化、车辆配载、送货、退换货处理及配送成本的核算、分析与控制等环节,该部分内容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任务二单一客户小批量、多品种配送、任务三多客户大批量、少品种配送、任务四多客户多品种、小批量配送三部分学习内容;最高层次的配送规划的工作内容是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该项内容转化为任务五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其具体的项目设计如图2所示。

学习任务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学习任务体现了完整共同的工作过程

学习任务是经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之后,将来源于企业的工作内容经过教学化改造后,转化为的典型学习任务。这些典型的学习任务具有共同的工作过程。

如配送业务操作涉及的三个学习任务中,“单客户小批量、多品种配送”以以新建的北信配送中心接到便利店订单开始,按照简单的订单处理、简单分拣、路线优化、货物运送及货物送达顺序等简单配送业务流程依次进行;

“多客户大批量、小品种配送”以初具规模的北信配送中心一天中接到不同时段较多客户不同形式的订单开始,按照较复杂的订单处理、复杂分拣、复杂的路线优化、调度、配载、货物运送与送达、配送成本核算的流程等较复杂的配送流程依次进行;

(2)项目设计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趋向和企业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学习内容时,适当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以满足学生到企业后更好的发展空间;如学习任务“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是考虑到高职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三到五年后的上升需要而设置的;对于企业来说,它不仅仅需要具有基础操作能力的配送业务人员,更需要具备一定规划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员。

(3)课程内容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的整体性思想,符合学习者认知

不同的学习任务之间虽有共同的配送业务流程,但是复杂性依次增加,呈现螺旋式上升的逻辑结构,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例如“单客户多品种大批量配送”这一学习任务,按照简单的订单处理(接单、信息确认、建立客户档案、订单资料输入、单一订单分配存货、输出订单数据)、分拣(分拣方式)、标号法路线优化、货物运送(考查调度的原则)及货物送达顺序依次进行;而“多客户大批量、小品种配送”这一学习任务,按照较复杂的订单处理(多订单存货分配、计算拣取标准时间、进行订单进度追踪)、分拣(分拣策略)、图上作业法路线优化、经验调度法和运输定额法调度、配载(手工计算)、货物运送与送达、配送成本核算的流程依次进行,学习者通过操作复杂性不同的项目,达到深入理解配送流程的目的。

3.4 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

每个工作学习任务又根据实际工作和教学需要划分为若干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都设计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并将配送管理知识与理论嵌入各个相关工作项目中,融入实际的配送工作过程中,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体系。这样学生学习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整体化的内容,并且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能力螺旋式上升。上述配送内容学会了,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从事不同类型的配送业务。

4.《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评价设计

4.1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考核的特点

(1)评价内容:结合课程目标进行能力评价。

《配送管理实务》考核的内容与课程目标、专业定位相吻合,既然课程目标体现的是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那么学生进行项目操作时,注重从项目小组分工配合、个人自主性、数据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的步骤是否清晰、方法是否得当,表单设计填写的规范性完整性、与人沟通协作能力、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2)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过程与阶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

考核将能力与知识并重,过程与阶段结合。期中、期末考试侧重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以及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划、分析、应变能力的检验。实践操作考核时,以学生上交的学习工作页、业务处理报告、调研报告、汇报材料、小组总结作为考核依据,并相应考察学生平时过程表现。

每个项目操作完成之后都要求有教师及组长对于团队整体表现及个人的学习任务过程评价记录,做到有据可考,这种方法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评价主体:引入行业或企业考核标准,以理论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考核上引入行业或企业的考核标准,企业兼职教师至少参与一次对学生项目操作成果的评价。

4.2 课程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

配送管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我国连锁零售业在新形势下呈现连锁领域及规模扩大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组织形式网络化、 管理 方式规范化等特点。然而连锁零售业配送在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物流配送方式选择等方面存在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发展共同配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等措施来提高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管理能力和水平。?

?

1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

?

3.3 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

目前,我国多数连锁零售企业对 计算机 的应用有限,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许多零售企业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为私有财产,不愿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零售企业的销售信息和现有的库存信息,商品 成本 提高,零售企业就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时商品竞争力也就降低了。?

3.4 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设备等投入不足,导致物流配送作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运作效率很低,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但是要改造现有的硬件设施,建立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成本过高, 投资 周期较长,因此,我国连锁经营的自动化水平偏低。?

4 提高我国连锁零售业配送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

4.1 强化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认识?

配送中心在服务内容上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在流通环节上由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发展到由单个配送中心完成流通全过程。作为物流运动枢纽的配送中心, 要发挥其集中供货的作用。配送中心还必须有比较强的加工能力, 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从这个意义上讲, 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4.2 对配送中心的建设加大力度?

要把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纳入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和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首先,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 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中心与各连锁店之间、连锁企业与 社会 专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第三, 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反馈, 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

4.3 多方面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物流配送所需的人才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培养: 一是选派人员出国考察和委托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培训。二是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 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三是依靠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力量, 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连锁经营和物流人才。?

4.4 发展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化配送是多家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由出资方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型物流模式。其优点:首先,多家连锁企业联合实行共同化配送能够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升物流合理化程度;其次可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达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

4.5 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就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其优点:从战略层面上,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避经营风险,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第三方物流借助自身优势,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有效解决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上的难题;再者,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弹性;同时,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其缺点:如果服务商自身经营不善,连锁企业选择该模式将面临连带经营风险。这种配送模式要求物流服务 市场 比较成熟,且连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

?

5 结论?

连锁零售业正在我国商业流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连锁零售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配送效率的高低。针对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中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配送方式建设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改进方案,旨在提高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鸿广.基于 电子 商务 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基本框架探讨[j].商业研究,2005,(20).?

配送管理论文篇8

一、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

1. 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由丰田准时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精益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从客户角度识别价值,识别价值流并消除浪费。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流程整体优化、均衡物流,高效利用资源,消除库存和浪费,以达到用最少的投人向顾客提供最完美价值的目的,即强调“适时、适量、适物”,持续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

2. 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基于顾客驱动的追求卓越绩效和持续改进的管理哲学。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以产品、流程持续改进和设计为基本策略,以DMAIC改进模型为手段,通过消除过程变异和提高质量、减少不良品,最大限度地消除缺陷和无增值作业,提高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过程质量,为客户创造完美的价值,进而综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体系的集成,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经典管理范式。

3.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不是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的简单相加,而是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恰当选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或工具,通过吸收两者的优点,实现消除一切浪费的管理效果。它既能用定量的统计方法来界定缺陷,减少变异,实现完美质量,又能提高流程速度以消除浪费,显着提高流程的效率性和稳定性。

二、卷烟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1.卷烟物流管理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多数烟草商业企业通过加强流程管理、现场管理、绩效管理等措施,逐步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使卷烟配送服务质量稳步提高,能耗和物耗不断降低,物流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以及现代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给卷烟物流管理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目前卷烟物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卷烟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随着现代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卷烟物流行业中,大多基层从业人员很少接受系统的物流专业培训,而既精通物流理论又熟悉卷烟行业情况的物流管理人员更是十分缺乏,难以为现代卷烟物流体系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制约了卷烟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

(2) 卷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总体看,目前我国卷烟物流成本仍然偏髙,挖潜空间巨大。然而,长期以来烟草行业的高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粗放管理和物流高成本的现状,也削弱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识和积极性,阻碍了卷烟配送物流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建立现代卷烟配送物流,实现全过程、全面的精益六西格玛成本管控制度,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发掘“第三利润源泉”。

(3)卷烟物流配送标准化程度偏低。标准化是现代行业物流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2009年起草的我国《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7项行业物流标准,旨在效率、定额、用工、能耗等方面制定科学精细的管理标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作业效率。然而,我国卷烟物流配送标准化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标准化程度偏低,影响了卷烟配送物流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成为制约卷烟配送物流深人发展的瓶颈,导致配送物流成本居髙不下。

2. 卷烟配送物流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必要性

卷烟配送物流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流程性’其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精益六西格玛作为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杜绝浪费与缺陷为核心的管理理论,有利于帮助烟草商业企业实现上述目标。

3. 卷烟配送物流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的可行性

首先,烟草行业中在一些卷烟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在全行业推广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提供了借鉴;其次,我国大多数卷烟配送物流企业在建立之初即在软硬件方面具备了较髙的水准’尤其是在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创造了条件,也为卷烟配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奠定了基础;再次,卷烟配送接收的订单以中小批量居多,这就要求卷烟物流必须具备较高的敏捷性和柔性,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理念相契合,为企业开展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实施空间。

三、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卷烟配送物流中的实施

1.实施关键

(1) .领导重视。精益六西格玛的实施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的关系协调和资源支持,因此,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切实实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并大力支持。同时,领导积极参与到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中,能够富有远见地制订组织资源配置战略,有利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优化组织结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变革,要求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改造现有组织结构,打破阻碍推行变革的冗余机构,同时成立隶属于核心领导层的独立的精益六西格玛推动组织负责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顺利实施,减少变革推行中受到的阻碍。

(3) 注重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益六西格玛文化强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全员参与。只有源源不断地对组织各个方面进行改进,才能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现状,达到不断优化的目标。如果企业上下都重视精益六西格玛文化培育,每一个员工都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和工作习惯,即自觉地按照精益六西格玛理念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么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行就能达到最优状态。

2.实施对策

卷烟配送物流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以业务流程管理、人员管理和考核、运行成本控制核算为重点,强调全面加强业务流程标准化、优化卷烟物流配送体系、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作业成本全过程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努力建成先进适用、技术领先的卷烟配送服务体系。

具体实施策略包括:

(1) 优化卷烟配送物流业务流程。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控制是企业组织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实现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要求。卷烟配送物流管理的所有工作立足于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实际运作流程,优化围绕物流作业运作程序,以减少直线等级控制带来的低效益,提升卷烟配送效率和效益。此外,必须按照业务流程要求设定岗位,对于特定岗位角色所承担的流程个数应尽可能减少,尤其要避免让一个人承担多个流程中的活动,但在每一个流程中又只承担很少活动的情况发生。

(2) 构建经济合理的卷烟物流配送体系。从宏观上讲,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要求

卷烟配送必须改变以行政区域组建的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应急性的配送格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按经济区域组建配送中心,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配送,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分离,最终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经营。同时,要积极实现物流配送网络手段现代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流的快速传递与响应,规范作业流程’提高配送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从微观上讲,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要求烟草商业企业建立以采集的客户定单信息作为区域营销的依据、以销售网络终端客户作为物流服务对象,利用GPS技术实现运输车辆的过程控制,利用GIS技术实现客户网络的合理布局,利用运筹学原理对配送路线进行优化,利用电子商务实现网上交易,逐步形成以需求为主导、以定单为依据、以企业为引导的卷烟物流配送体系,最终实现卷烟配送物流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3) 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是人才,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在人才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为此,企业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解决专业人才匾乏的当务之急;二要加强交流和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现有行业内从事物流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后顾之忧;三要大力普及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建立起一支既懂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又熟悉物流实际操作的队伍,构成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强大人才支撑,奠定卷烟配送物流的现代化管理基础。

(4) 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对设备进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关键在于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隐患排査及故障应急处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设备管理的各类管理标准和要求整合成一个规范化体系,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设备管理机制,对设备管理范畴内的资产实施管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而言,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可以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处理,通过物流系统现有接口,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各类统计分析数据,为设备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提供硬件保证。此外,还应建立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利用设备统计分析信息系统作为考核依据,通过作业手册形成企业设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设备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软实力。

(5) 实现物流作业成本全过程控制。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强调消除浪费,重点体现在成本的降低上。根据物流成本隐含性、效益背反性、系统性等特点,必须对卷烟配送物流构建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的综合控制框架。卷烟配送物流成本的事前控制是对卷烟配送物流活动提供影响物流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审核,确定定额标准,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事前控制的任务是以作业成本为基础,制定卷烟配送物流作业成本定额预算;事中控制则是通过随时对实际发生的卷烟配送物流成本与定额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卷烟配送物流成本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卷烟配送物流成本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比较确定成本的节约或浪费,并进行主客观原因分析,确定责任归属,同时对卷烟配送物流成本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和奖惩。作业成本的综合控制基本满足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严格要求,有别于对物流功能成本的局部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战略性等特点,成本控制效率较高。

(6)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提出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形成工作效率的持续改善。这就要求企业:一要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和绩效工资制度,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开展岗位评估;二要建立标准化及定额绩效考核制度,确定量化考核标准。此外,量化标准必须能作为不同层次、不同职务类别的员工提供横向比较的依据,使量化考核准确地反映其实际履职效果;三要建立规范化的奖惩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奖惩办法,明确奖惩细则,公开奖惩依据,使奖惩成为规范人们行为选择的有效激励措施和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的主体。

配送管理论文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arehousing.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cess of distribution center,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emphasis and algorithm of each operation decision-making in each field. The paper aims to pres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elaborates the features of modern auto parts distribution center,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research, points ou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quantitative index, thus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nd the overall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parts distribution center.

关键词: 汽车零件配送中心;入库

Key words: auto parts distribution center;warehousing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22-02

0 引言

配送中心是供应链管理销售物流的重要组成。它根据用户的订单和销售预测,进行规模化采购、进货、保管,然后按客户订单所需商品及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送达客户。这里的“客户”是广义的,可以是下级配送中心,也可以是经销商甚至是最终用户。配送中心是企业规模化的必然产物。它集中地向各个客户进行多频次的配送业务,众多客户原则上可以不设或少设仓库,不设或少设运输部门,从而减少流通设施的投资和日常流通运行费用。由配送中心集中地进行规模化的采购、进货、保管必然会降低商品的运输和保管费用,更高级的配送中心还有个性化增值业务,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配送中心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迅速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在一些行业,一些区域、一些中心城市开始崛起,配送中心越来越被企业关注,它不但是一个有效降低库存、运输成本的途径,更可以成为企业赢得新市场的重要砝码。特别是汽车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汽车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机,同时也将面临更激烈更残酷的竞争和全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汽车制造商、经销商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拓展更大的利润空间。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对成本越来越敏感,成本意识越来越高,高速增长的我国汽车工业也开启了汽车供应链管理的新潮流。一辆汽车一般由两至三万个零件组成,数量大、种类多、技术复杂,不同的零件对运输、保管、包装等要求各不相同。并且对于制造商来说,零配件是获得核心利润、控制各个经销商以及实现品牌价值的最重要砝码;对于经销商来说,零部件是其利润的最重要来源,直接决定了他们售后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是其生存与否的关键。因此,零部件物流必然是整个供应链良性运作并持续优化的最关键环节。企业要想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零部件供应上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积极迎接挑战。区域配送中心可以缓冲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例如生产的批次或运输的数量、不同供应商的制造技术而产生的差异,还有各种配套服务、定价、个性化标签等增值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必须不断地对产品-配送网络的设计和运作进行改善升级,更高效的运转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JIT和精益生产等管理方法的出现和完善,使库存控制更严格、反应时间更快、产品更具有多样性,配送中心将要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进步又给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控制、及时沟通和高度自动化等等。

1 入库问题

1.1 概念 入库,是物料流入与流出的枢纽,是对随机、无序的货物进行验收、记录验收情况并根据验收情况把货物转移到相应库位,最后录入信息系统的一组活动。验收的内容主要是货物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完好性,验收的依据主要是合同条款和有关质量标准,验收完成后按照每种货物的预定库位,并在收货区按存储区域分类堆垛,依次上架。

1.2 商品入库作业的主要任务

①根据商品入库凭证,清点商品数量,检查商品包装质量,包括商品名、规格、等级、产地、牌号等是否与入库凭证上所列的相符,并监督与检查运输部门对其应尽的义务履行情况。

②通过对入库商品的检查,如发现商品破损、短少、错送以及质量缺陷等问题,必须如实做好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领导和存货单位报告。

③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各种进仓手续和凭证,保证不因进仓手续和凭证办理不善而影响仓库业务的争吵进行。进仓业务应做到手续简便,操作敏捷,快而不乱,点数准确,认真把关,保证质量。

1.3 入库流程入库作业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货物到达仓库后立即提供送货清单,仓库迅速人员安排卸货并把货物转移至规定的验货区域,验收人员根据送货单检查是否有破损、错送、短少或者多送等异常情况并如实记录,收货主管人员安排工作人员把质量完好数量正确的货物转移至预定的库位并将异常货物转移至待索赔区域,工作人员上架后确认并提交上架清单,相关人员根据上架清单完成信息的系统录入并完成入库。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文献对入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车-卸货通道的排程问题;

②工作人员数量、资源的配置优化;

③库位的分配问题;

④室内人和叉车等运输工具的行走路线优化。

Gue(1999)考虑了各个通道的装卸规则,给各个卸货通道指定各自的发货区域,提出了一个成本模型,基于这个成本模型,Gue采用一个本地搜索程序优化分配各个装/卸货通道的小车,估算出了总入库成本;Bartholdi和Gue(2000)用运输和排队模型对行走时间和一个固定通道的等待时间建模,研究了直装仓库的通道布局问题,目的是使行走时间和因为堵塞而产生的等待时间最小,然后嵌入模拟退火算法得到最优解;吴耀华,王胜力(2004)利用排队论建立了系统的额数学模型,配置了最优入库人员数量;徐翔斌、王琦(2011)用eM-Plant软件建立了配送中心仿真模型并运行,分析运行结果,发现验货后增加理货这一道工序可以有效减少错误频率,并平衡了入库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王恒山,浦志华(1997)提出了一种算法改进了先进先出、平均负荷、最短路线等原则把各种复杂的入库情况统一为一种处理模式。刘志新,李建国(2003)等以某冷轧厂冷卷约束入库问题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归结为有约束的装箱问题,设计带匹配权值的best fit算法实现优化入库。该算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求解一类约束入库问题的有效算法。计算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算法的有效性。

3 结论

本文以主流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为例,通过对该类配送中心的调查,发现其入库过程存在以下难点:①随着库值的不断增加,配送中心仓库资源配置已经不能满足需求;②随着库值的增加,仓库系统经常出现拥堵和空闲,设备配置不合理现象,入库过程中经常出现大批货物堆积,而有的设备却处于空闲状态,设备利用率和入库效率不高。

但是,首先,这些配送中心的仓库类型很多都属于人工拣取型立体化仓库,每种货物的库位是基本固定的,所以它与上述的文献的研究对象(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有较大差异。其次,现有文献采用的工作负荷的度量主要是件数、箱数或者重量等,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计算工作负荷的单位,如行数。

总之,配送中心入库的现有文献集中于直装仓库或静态仓库的入库流程再造与车辆调度问题。一方面,因为这两项职能无疑对整个配送中心入库子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现象,在学界,某些热点问题得到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急需人们进一步研究从而找到适当的理论或者模型框架来指导生产实践。另外,学界和企业的联系也应当加强,很多研究并不是结合实践的产物,与企业联系甚少,以至于结论无法对实际的生产运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所讨论的都是运作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管理人员频繁作出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典型的持续时间很短的局部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避开繁琐的计算快速作出决策,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可靠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启发式算法在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多的原因。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理想解决方案应该是简单、直接、可靠的同时尽量减少培训费用。

参考文献:

[1]Zhang G, Xue J, K.K Lai,2002. A class of genetic algorithms for multiple-level warehouse layout probl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40(3):731-744.

[2]Zhang G, Xue J, K.K Lai, 2000. A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heuristic for adjacent paper-reel layout layout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38(14):3343-3356.

[3]徐翔斌,王琦,涂欢,2011.基于EM-Plant配送中心的流程仿真和优化.1005-0523(2001)01-0029-05.

[4]刘志新,李建国,谢金星,2003.约束入库问题模型与算法研究,控制理论与应用,1000-8152(2003)01-0150-03.

[5]Roodbergen, K.J., de Koaster, R., 2001a. Routing order pickers in a warehouse with a middle aisl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33:32-43.

[6]Petersen, C.G., Aase, G.,2004.A comparison of picking , storage, and routing policies in manual order pic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2(1):11-19.

[7]王恒山,浦志华,1997,一种基于实时控制的立体仓库出入库算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8]Lai, K.K., Xue, J., Zhang, G., 2002. Layout design for a paper reel warehouse: A two-stage heuristic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75(3):231-243.

[9]吴耀华,王胜力,王常香,2004,排队论在物流规划中的应用,物流科技,1002-3100(2004)0053-03.

[10]黄永斌,2009,仓库收发作业中的车辆排队模型及搬运决策算法.

配送管理论文篇10

项目教学法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

最近几年,物流产业已经变成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最为迅猛、活跃的行业之一,很多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发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讲,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其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那么,怎样依照因势利导的标准,表现课程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就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下简要就其相关内容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一、现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系统定为模糊

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来讲,不仅应关注教学中的基础性,同时也应重视职业教学的专业性。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在进行教学时,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系统知识的讲解,过于重视基础课程,而专业课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表现出特有的专业性。最近几年,尽管一些高职学校仿照国外先进的经验,对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实践操作,却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等禁锢,依旧无法与教学计划的标准相吻合。

(二)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分离

在高职院校课程时间设定标准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与实际操作时间的比例应为4:6,然而,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薄弱,没有对物流的相关内容进行后续研究,知识讲解时间严重侵占了实际操作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分离的情况,无法真正在现实操作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另外,由于教学资源的禁锢,教师在讲解课程是大多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学生仅能依靠倾听与想象体会知识点。

(三)培养人才的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

高职学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应依据市场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特点进行确定。然而,一些高职学校却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的过于广泛,并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相关技能,未来可以从事哪些岗位工作等内容。

二、创建“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面向企业中的物流部门或物流单位而设定的,用于培养专业的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从业人员能够应用专业技术应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况,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以现今物流专业的市场需求来看,我国很多物流企业仍处在仓储及运输层面,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配送技术相对较好。“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共68课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应细致的对教学系统进行规划,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例如:广西省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就针对当地的发展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系统:其一,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仓储及配送管理的相关定义,基础理论,熟悉运输单、理货单、货物搬运及堆放管理、装箱及集装配载管理等内容,清楚仓储及配送现存的设备、技术与将来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的观念,为以后的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其二,锻炼学生单独处理与分析事情的才能,团队合作的本领,口头及书面书写的表述能力等。当出现具体的仓储和配送问题以后,可以尽快创建切实可行的操作预案,包含:仓库的分区、现场的指挥、设备的调控、总结报告等,同时具有实施一系列操作的能力;其三,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意识及学习兴趣。此过程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辅助实践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完善自身成长。

三、“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改革措施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教师在课程讲解以前,应依据仓储及配送单位岗位的需求来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授课顺序,同时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知识点,具体包含:工具材料的使用、专业技能的考核、实际操作等。教师不仅应让学生了解操作方法,同时还应使学生明确这样操作的原因。同时,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探索怎样改进操作流程可以增强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应严格参照工作的任务,冲破以往教学内容的禁锢,重视实践操作课程。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资源进行授课,例如:教学案例、多媒体、模拟练习、资料库、在线监测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教学资源的储备。

(二)利用案例教学方式进行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解“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时,可以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制定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材“仓库布局规划”课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定一个具体的仓库,让学生针对其进行规划,同时讲明原由。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教师应根据学生本身的能力及水平设定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回答,可以采用制定某个同学作答或小组选派代表回答的方法,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指导与评分。另外,教师也可以应用模拟演讲、辩论会、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策划设计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讲,“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其专业基础科目之一,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及工作都有关键的作用。引进项目教学方法有助于冲破以往“学科式”的教学禁锢,创建以增强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商品的加工操作及管理、商品的配送、仓储管理等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为社会提供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聊日卿,孙浩.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探究—以上海海关学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储运,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