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教模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21:51:33

带教模式论文

带教模式论文篇1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常规教模式; 手术室; 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护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且无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术室专科知识一直是临床学习过程的难点。而目前手术室护理教学一直沿用传统带教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急需寻求适合现代护生能力发展的实习教学模式[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2]。有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能将学习内容简单具体化、易于理解、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3]。因此笔者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将PBL教学模式有常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2015年进入手术室轮转实习的护生50名,年龄19~22岁。所有护生均为临床护理学专业学生,均经过系统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认识。将上述50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BL组,每组25名。两组护生性别构成、学历层次、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教学方法

1.2.1 常规组 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使用常规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识的传授以“带教老师讲,护生听”、“带教老师做,护生看”的方式进行。

1.2.2 PBL组 护生采用PBL教学理念,从“构建设问”到“讨论”到“总结”三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据手术室教学计划,首先根据手术室教学内容设计特定教学环节,由带教老师给出常见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气的定义、发病原因及分类、临床症状体征、疝气的解剖特点及洗手与巡回配合要点及疝气的预防等逐渐深入的构建问题;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循序渐进地制定讨论主题,启发护生提出问题,对涉及相关问题督促护生查阅护理教材、文献期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对于护生给出的结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回答开始构建问题,由护生扮演手术室护士和患者角色,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

1.3 效果评价方法

护生实习周期均为4周,带教老师均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

1.3.1 问卷调查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1.3.2 出科成绩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出科成绩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论考试内容涵盖了手术室相关专科知识,题型为单项选择,采用闭卷方式作答。实践操作考试由两名老师负责评分,按操作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两名老师分值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操作)比较,PBL组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两组护生对常规教学模式在是否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作为临床护理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综合、对护生解剖和生理知识要求高、护理实习涉及内容范围广且有一定难度。传统带教方法,有悖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规教学以灌输手段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采用PBL模式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抛给护生,让护生以带着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变了思维方式,促使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PBL教学中拓宽了教学视角,在对护生进行引导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护生发挥个人潜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接受到护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做到了教学相长[4]。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一些传统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不太熟悉PBL的教学方式;PBL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教案需要设计;传统教学中带教老师作为知识灌输者,护生则扮演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PBL教学模式中,带教老师主要作为学习的引导和启发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行规范和监督,因此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临床护理理论,并且要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思维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维持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5]。PBL教学模式适合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但需要不断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逐步完善PBL教学中护理教案设计与编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文东,刘秀琴,李红,等.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46-147.

[2]王鸣明,邹丽芳,窦红菊,等.PBL 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1):1678-1682.

[3]赵爱娟,朱劲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8):5-7.

[4]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带教模式论文篇2

【关键词】 循证护理;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65-01

循证护理(EBN)模式具体指的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现有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者个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结合被护理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的一套完整的护理服务方案[1]。该项护理服务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广大临床患者提供服务[2]。本次研究对92名我院手术室实习护士在带教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8月――2011年10月抽取92名我院手术室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士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8±0.5)岁;大专生29名,中专生17名;实验组护士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6±0.4)岁;大专生31名,中专生15名。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学历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带教方式 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

1.2.2 实验组带教方式 采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带教,主要被容包括:(1)教学准备;(2)教学过程:①指导实习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寻找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②师生共同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寻求理论追求;③以小组形势进行共同讨论,根据循证的具体依据,对护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将所获得的有关术前插导尿管的护理研究系列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对各项研究的设计方案、统计学方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系统评价;④将所得实证与临床护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最佳证据与患者的实际相结合,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⑤协助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动态监测;⑥与实习护士之间共同总结此次护理过程中所获取到的一些知识,对其优点给予肯定,发现不足之处,循序渐进的进行改进处理[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理论和实践考核的平均得分、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带教期间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

2 结 果

2.1 理论和实践考核的平均得分 对照组实习护士理论考试得分为(85.07±3.68)分,实验组实习护士理论考试得分为(93.16±4.25)分,两组理论考试得分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 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带教期间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对照组实习护士中有39名对带教模式感到满意,满意率为84.8%;实验组实习护士中有45名对带教模式感到满意,满意率为97.8%。两组实习护士带教模式满意度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临床传统的护士带教方法,通常情况下只重视教好和学好,忽略可对护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循证护理打破了传统的护士带教思维和模式,要求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和不断的临床反馈中不断的学习,使使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思路和应急处理方法有整体掌握。在带教过程中应该鼓励护生提出各种问题,并寻根溯源地回到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护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对新的护理观、综合素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和临床需要的新型护理服务人才[5]。

参考文献

[1] 王志霞,赵玲.对手术患者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15):123-124.

[2] 孙海玲,赵岩,郭清阳,等.老年男性患者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选择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0(11):133-134.

[3] 赖梅,陈少娟,黄西妹,等.手术室开展麻醉后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2010,14(19):155-156.

带教模式论文篇3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普外科;护理带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普外科接受带教学习的护生中按照5∶5的比例选择成绩为优和良的护生,共计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所选护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中男3名,女50名;年龄21~23(22.2±0.8)岁;学历:本科23名,大专30名。研究组中男2名,女51名;年龄21~24(22.3±0.9)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28名。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一名教师对2~4名护生进行指导,护生跟班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先由教师进行示教,再由护生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评价总结。

1.2.2研究组

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2.2.1带教教师资质的考核

所有开展带教工作的教师均需要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证明,且职称要求在护师及以上,带教经验超过5年,掌握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以及实践考核。

1.2.2.2教学计划的制订

普外科护理带教时间为4~8周,根据护生特点制订详细计划,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实习前1周发送至护生邮箱,并指导护生预先了解普外科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等。

1.2.2.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生特点,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等深化护生对普外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1.2.2.4典型病例的选取

在护理带教工作开展之前,准备普外科的典型病例,如阑尾炎、腹股沟疝、结肠癌、胃癌等,便于护生学习和了解,并安排护生在教学期间讨论病例、分析及解决问题。

1.2.2.5临床带教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进行分组,向护生介绍普外科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重点介绍普外科常见疾病评估方法、特点以及护理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组织护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每周开展1次床边教学查房,指导护生进行体格检查,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每月开展1次疑难病例讨论,鼓励护生提出疑问,并引导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使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3评价方法

从理论、病历书写、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进行考核,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主要考核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病历书写的认真程度、操作程序熟悉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为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6项内容,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0.886,分半信度为0.7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病历书写、操作考核成绩分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在出科考核成绩上,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病历书写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比

在对护理带教模式评价上,研究组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带教模式论文篇4

关键词:妇产科;实习护生;人性化带教模式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妇产科作为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本文对80名妇产科实习护生进行分析,探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情况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80名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42±0.67)岁。全部护生均按照规定完成了所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考核成绩合格。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两组护生年龄、性别、成绩等比较,均衡性较高(P>0.05)。1.2方法。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带教模式,组织护生共同学习护理知识,由带教老师示范操作,部分护生动手操作。观察组护生接受人性化带教模式,具体内容为:(1)入科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的基本信息、专科特长、个人发展意向、兴趣等。(2)入科教育。由于临床教学组长、护士长共同介绍科室的情况,如常见疾病、床位分布、各室物品摆放位置、常用药物作用、注意事项、护理特点等,消除护生陌生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明确实习的要求。(3)制定带教计划。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与护生一同制定个体化带教方案,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充分考虑护生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合理采纳,有效调动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护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愿望和期望。(4)实施带教计划。在带教过程中,应根据每个护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护生潜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临床带教不仅要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还应加强与护生的情感交流,营造出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尽可能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取得护生的信任与配合。针对内向的护生,应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与人交流的自信;对于比较外向的护生,应培养其工作、办事、说话的稳重性,注意与人沟通的方式。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不仅包括科室普通操作,还有会阴冲洗、灌洗、顺产接生、侧切缝合等,从简单、细小入手,以放手不放眼的带教原则,使护生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到妇产科护理服务的宗旨。1.3观察指标。在护生实习期满后对其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1],分别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成绩越高。对护生和带教老师满意度进行双向评测,计算出满意率。1.4统计学分析。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处理和分析数据,计量数据(—χ—±s)接受t检验,计数数据(n%)接受检验,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综合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如表1。

3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人员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使护生学习到更多的临床知识,同时能提高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往临床所应用的常规带教模式,未注重护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能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难以保证带教效果。人性化带教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2],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了人的生理、心理、心灵属性,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我院针对妇产科实习护生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对护生有了充分了解、尊重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带教方案,一方面符合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在的能力,有效提高带教效果[3]。此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生理论、实际操作、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接受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护生获得了十分良好的带教服务,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让护生学有所得,让带教老师教的愉快,大大提高临床带教质量,获得了护生和带教老师的认可与好评。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实习护生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综合水平,获得更好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晖 吴积壬 李传棠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林胜华.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287-288.

带教模式论文篇5

关键词: 循证医学(EBM);CBL教学;LBL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474 文献标识码: A

近20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理念已经成为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共识。医生决定治疗方案、学术机构给出建议和政府机构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都会以临床研究的数据作为依据。迅速发展的循证医学模式正在逐渐替代那些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医学模式[1]。为了把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引进临床教学中,我们对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本科生尝试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 的基础上加入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心内科临床教学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医学院2009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4 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实验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带教老师在带领学生查看病人前首先进行理论课知识要点回顾,然后教师以查房的形式带学生到病床边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回到教室后进行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讨论,最后教室总结。

实验组学生采用循证医学与CBL 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实习学生进入心内科后首先进行循证医学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循证医学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资源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掌握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做出临床决策;(2)学生在正式下临床实习前对所需实习病例进行预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最新进展。实习时首先带教老师对相关病例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特点,随后带领学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组织病例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与学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2 实习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学生的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考试,然后发放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两组学生在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等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历书写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组中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CBL教学方法继承了问题中心教学法 (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的优点,是以临床病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讨论为特色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具体病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医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加强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3]。

循证医学模式的最新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4]。为了把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在我国广泛开展,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循证医学思维尽快地引入临床教学中,使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且自觉应用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服务于患者。医学知识浩瀚,更新周期短,许多教科书中的知识在出版不久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或者是错误的,因此每个学生包括教师都应该学会随时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最新知识和最优的证据来解决临床中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医学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心内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尤其是实验组中的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循证医学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CBL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案例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得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培养临床能力,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CBL教学模式中面对具体案例,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学习并掌握最佳临床证据,科学地解决临床问题,达到循证医学教育目的,在教师引导下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有利于今后临床横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尽快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学生尽早适应向医生角色的转换。

由此可见,循证医学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

杨文奇(1980―),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教学秘书,硕士。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诊治。

通讯作者:*徐兆龙(1971―),男,辽宁营口人,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陶军, 杨天德, 刘禹莲. 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09).

[2]赵万红,潘龙瑞,朱克刚.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4A).

[3]官兵,尹芳,杨凡.案例教学法在内科临床实习中的运用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10).

带教模式论文篇6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2.044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96-02

《中医学》是我国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课程。西医高等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的目标是使西医学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生命的认知差异,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拓临床思维,丰富诊疗手段。我国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学已经20余年,但对其教学效果较少进行调查总结,尤其是有关学生对教学评估的研究更少。为此,笔者以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为今后《中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1 评估内容

2011-2012年,笔者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和2009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120名,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学习《中医学》课程反馈调查。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填写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您学习《中医学》课程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您对《中医学》理论授课和见习授课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您对《中医学》今后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有何建议?”等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后如实回答。120份问卷调查表全部收回。

2 评估结果

2.1 学习《中医学》的收获

2.1.1 收获一般(大致了解) 55名(45.8%)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个整体、概念上的认识,大致了解了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了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思维方式。认识到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体系,《中医学》的学习有助于开放思维。

2.1.2 收获较大(深刻了解) 47名(39.2%)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了较深的了解。认识到中医把人还原于自然中,是自然奥秘的体现;感受到中医学的文化精髓,学会了另一种医学思维;认为学习《中医学》对西医的学习有很多启发,并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中西医的共通之处。

2.1.3 收获很大(理论联系实际) 18名(15.0%)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学会了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联系到实际。

2.2 对《中医学》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2.2.1 很不满意 19名(15.9%)的学生感到很不满意,认为理论课不够有趣,过于枯燥,缺少中药的见习。

2.2.2 不太满意 79名(65.8%)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认为理论课程太少,只学到了肤浅的知识,没能深入学习;见习时带教老师少,每组学生人数太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不能很好地观察患者,缺少与患者交流的机会;见习时的患者不够多,带教老师对学生讲解有限。

2.2.3 比较满意 22名(18.3%)的学生认为理论授课覆盖面广,理论课带教老师准备充分,讲解较为透彻。

2.3 对《中医学》教学方式改进的建议

基于目前《中医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①适当增加课时,将现行教材中文言文描述的内容用更浅显的语言加以解释,以方便准确理解;②理论授课时在课件内增加和丰富图片内容,以帮助记忆;③增加一些典型病例的讨论,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④多讲解具体实用的知识,并采用更易理解的方式;⑤理论授课时不用太泛,应结合具体情况重点讲解;⑥增加见习课带教老师,以便学生能多参与临床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⑦增加见习的形式,除门诊带教外,还可让学生参与中医会诊、病例讨论等;⑧增加中药见习次数,以真正掌握中药的性能;⑨中医与我国中华文化息息相关,讲课过程中可穿插介绍中医与中国文化的深厚联系。

3 对教学模式调整的建议

从上述学生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目前《中医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学生满意度不太高。由于现行西医院校课程设置的安排,《中医学》课时数很难增多,因此,如何调整和改进《中医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是今后《中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3.1 增加带教老师

中医学理论较为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既往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见习一般为8~10名学生配1名带教老师,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因此,增加带教老师可以增加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建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学生参与中医门诊、中医病房会诊及参观中药房,以有效保证每个学生见习次数和学时,满足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3.2 改进教学模式

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和倾向。当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熟悉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优势与缺陷,因此,应根据其学习风格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临床见习时,可根据科室带教师资情况,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合理分组见习,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3.3 加强网站建设

《中医学》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精品课程,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网站上提供了较多的中医药在线学习内容,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在线教学内容,建设多个学习模块,如教学课程、教学参考及中医科普等,加入适当的教学图片、图谱、动画及教学录像等资料。其中,教学课程模块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及重点讲解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教学参考模块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献,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触类旁通;中医科普模块包括基础知识、预防保健、中医入门等内容,可增加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另外,应开设讨论专区,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

3.4 密切结合临床

尽量增加临床见习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如让学生参与望、闻、问、切的中医辨证全过程,亲自与患者沟通交流,以锻炼其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另外,教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通过对相似病例的比较,增强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

3.5 充实中医文化教学

在《中医学》教学中穿插介绍中医现代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医与西医的联系与区别,拓宽学生的科研思路,增加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当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初步奠定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学的精髓。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调查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对《中医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中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笔者认为,通过多途径改进《中医学》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增强临床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带教模式论文篇7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工作小组; 实习带教法; 临床教学; 实习

康复医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就康复医学而言,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广、实用性较强,因此其临床教学实践一直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2-3]。从目前的教学要求来看,康复医学专业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有关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呼吸科、神经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4-5]。如此庞杂的知识系统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6]。近年来,笔者通过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采用康复工作小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中医大学2008级康复专业实习生50名。根据该校的教学计划和实习生的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观察组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比、专业知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学生均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根据教学计划,实习周期为3个月。在实习期间内,轮流由作业治疗师、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带教。同时,针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由该岗位的专业老师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并在有关老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

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同时,结合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实习。根据学生自愿和具体的实习情况,每3名组成1个小组,分别承担实习作业治疗师、实习康复医生和实习物理治疗师的角色。在小组确定后,实习小组需要在每个月跟踪1例患者。小组成员要从各自专业和工作角色出发,就患者有关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并登记好相关病历资料。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以形成完整的计划。在此期间,实习老师、住院医师等需要进行指导和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指点和完善。每周小组要召开讨论会,就过去的1周中所发现的问题、难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剖析。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点,并就实习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在患者出院前2 d实习小组要做好患者出院前评估,并召开康复工作会议,总结治疗成效,并完成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方案等。同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提升实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1.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技术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康复理论掌握情况,包括康复功能诊断、康复计划的制定、病例实施要点,功能评估等方面,满分60分。操作技术考试依然选择脑卒中患者,由没有带教关系的治疗师进行考核,就实习生的评估、判断主要问题能力、基本动作、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打分,满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结果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就总分而言,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43.94±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康复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较多[7]。从传统的带教法来看,由于跟随指定的老师进行学习,难免造成操作技能的不熟练。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被动地等待老师“下达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行事。这样一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将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法相结合,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9]。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的治疗康复计划中,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综合而言,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可以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思想[10],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本组资料来看,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的观察组理论考试总分(49.05±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1±4.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过,就康复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比较而言,虽然在操作技能总分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尤其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储备的评价项目上,比如功能评估、问题解决、物理治疗等操作方面,两组学生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应该与学生实习时间仅有3个月,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关系。从这一结果来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除了有好的方法外,还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这需要学生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时间中,依赖自己的工作积累和不断学习予以逐步地提高。

整体来看,使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的实习带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临床教学的效果,帮助实习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杨坚,沈俊,等.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35-237.

[2]叶正茂,张海燕,潘翠环.基于控制理论的康复专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6-998.

[3]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4]牟翔,袁华,刘卫,等.浅谈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6):583-584.

[5]江征,王世忠.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30-232.

[6]张世卿,王喆,高山,等.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法在康复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4):353-355.

[7]张效玮,曾玉,冼少龙.“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4):103-104.

[8]李湘云,邹伟,宾文凯.反思性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带教中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03-104.

[9]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87-788.

带教模式论文篇8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 多模式教学方法 临床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02-02

临床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同时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过硬的临床技能,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在麻醉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能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也能训练扎实的临床技能。现在我国对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方法仍旧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们对医学生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麻醉学教学的需求。我院对48名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的临床麻醉见习进行了多模式教学带教尝试,现将教学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名本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组,传统教学组(n=24):理论授课结合麻醉临床见习。多模式教学组(n=24):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联合模型训练结合麻醉临床见习。

1.2 方法

1.2.1 传统组教学方法

传统实践课采用经典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示教,然后学生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考核评价的3段式教学法。

1.2.2 多模式教学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完全模拟麻醉科医生的工作流程,在见习前一天,由带教老师选取典型的需要行手术麻醉的病人作为见习的病例,由老师指导,同学们自行术前访视病人,制定完善的麻醉计划,并在第二天的见习中观察带教老师是如何实施麻醉的。

(2)问题式教学:带教老师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现有的病例,设计一个与术前访视病例相关的PBL,要求学生利用教科书、图书馆的专业杂志书刊、互联网等途径,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向教师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咨询、也可以将重点细化,组内相互协作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见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包括麻醉前访视与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实施及麻醉管理)进行交流及探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负责掌握讨论进行的深度及时间,最后由教师进行分组总结。

(3)模型训练教学:麻醉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创伤性操作。手术麻醉见习完后,对基本的技能有了基本认识后,由带教老师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4人,先集中由带教老师在模拟系统上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各组学生练习,带教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练习结束后各组选取1名代表,教师及学生通过对几名代表的操作评价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以加深印象,巩固所练习的技能操作,并在课后进行了气管插管术和心肺复苏的比赛,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牢固掌握全部

1.3 教学效果评估标准

分为两个方面: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改革后教学方法的评价。技能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成绩采用统一评分方式,满分100;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则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自制,学生对调查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选择满意中立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教学方法评价采用c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传统教学组合多模式教学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68.6±8.5,96.3± 3.6)分,明显低于多模式教学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74.3±9.4分,93.8±4.1分)(P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91.7%学生喜欢多模式教学方法,95.8%的学生认为多模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5.8%学生认为多模式教学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P0.05)。

3 讨论

临床麻醉教学有其特殊性,第一,学时短,课程多,学生要接收的信息量大[1],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领会、理解并融会贯通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第二,操作多且难,如何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并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我们临床麻醉见习的难点。如何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将来的麻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麻醉教学一直探索的课题[2]。

通过学生模拟麻醉医生的工作流程,包括术前访视真实的麻醉病例,制定麻醉计划,见习麻醉实施,以及围绕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将案例教学和问题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学生在术前访视病人前,先要复习课堂上所教授的如何术前访视病人,要根据病人的各种病例生理状态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前评估,如何根据病人及手术情况制定完善的麻醉计划,以及在随后的见习中同学们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种见习方法是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模型训练中可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各种麻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以及在课后举行了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术等比赛,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强化记忆,使每个学生在情景训练中都充分发挥,牢固掌握了全部内容。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多模式教学,学生不仅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更好,他们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也相对更优秀。同时多模式教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习互动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结合模型训练教学能充分发挥各个教学方法的所长,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有机的结合,既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又充分的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即关注了教学中的重点,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带教模式论文篇9

关键词:天气分析;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54-02 一、引言

当前高等教育正处在由知识教育向知识和能力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员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导读式”、“研讨式”等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高校老师采用。

研讨式教学也不再简单的是研究式加讨论式,它的内涵得到了扩大。有人认为,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1]。也有人认为,研讨式教学是一种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2]。郭汉民教授认为,研讨式教学法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贯穿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是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在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3]。教学过程本身包含教员和学员两个主体,“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即可以是教员教,也可以是学员相互教。知识浩瀚,“学海无涯”,简单地传授知识对教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员懂得获取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天气学》课程是综合运用流体力学、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等理论,论述大气中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分布、演变规律及其分析方法,并用以制作天气预报的一门课程,它包含了《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学实习――即《天气分析》两部分内容。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所学原理指导天气分析,通过实习消化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天气学》课程,为学员未来的岗位任职需要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从事气象保障、开展气象科研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天气分析》(《天气学》实习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天气图和天气过程(如寒潮过程)分析。通过学习,学员掌握天气、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学会天气现象(如降温、暴雨、雷电、大风、大雾等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如冷高压、台风、飑线、锋等天气系统)的分析,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制作天气预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天气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

根据新的课程计划,《天气分析》的学时数大大压缩,如何在时间少、内容多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员从教学计划安排、教材内容设计和课程结束后的考核等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们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天气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扩大。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天气学》实习――即《天气分析》是将天气学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天气图的分析和练习、天气过程的总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采用模块化划分[4],就是将《天气学》的教学内容,按学时安排和教学认知规律进行分解,分解为与教学次数大体相同的部分――即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相对独立,模块之间在顺序和知识深度上具有承接性,如温带大气―副热带、热带大气―大气环流。首先将《天气分析》课程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如基本天气图分析技术模块,它的重点是掌握天气图基本知识和学会等值线分析规则;温带天气系统模块,它又包含几个小的模块(锋面系统模块、寒潮天气过程模块、南方气旋模块等);副热带、热带天气系统分析模块;中尺度天气系统分析模块等。完成了这些模块,即完成了《天气分析》的教学过程。希望学员经历《天气学》的教学过程后,能够站在全球的、南北半球相互作用的和四季演变的角度,分析、预报每天的天气变化。

五步研讨式教学法包括: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可以以每个小模块的教学内容作为学员的一个选题。

三、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1.教学分组及意义。每个小的模块(如寒潮天气过程)的实习图是四维的,包含三维空间和时间序列。从空间来说有地面图、高空图(850hPa、700hPa、500hPa),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一个立体的,每一个天气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课时少、任务重,如何完成这些天气图的实习?将学员分组,每个小组4~5名学员。每个小组中,有的同学完成地面图的实习,有的完成高空图的实习,有的完成发生阶段的分析,有的分析发展和消亡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培养团队精神。

2.研讨式教学流程。每次课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有:①已分析完成的天气图和天气过程小结的讲评;②新内容的教学;③天气图实习或过程小结制作;④天气图的批改。

第一部分:大班讲评。针对已分析完成的天气图和天气过程小结的讲评,以学员讲评为主,教员最后对学生发表的意见进行及时地归纳与总结。经过小组讨论后,推选出一名学员参加大班讲评,讲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天气图分析中的错误,理论如何指导实践,过程小结的制作,如何建立天气系统的三维模型等。在教员总结评述的过程中,要总结学员讨论取得的共识,分析意见分歧,以质疑的眼光看待问题,为学员的进一步学习留下思考空间。

第二部分:新内容的教学由教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的天气学原理指导天气图实习,即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员的讲授过程,不仅是传授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在教员讲解这一环节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①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数据、图表、最新的图片资料,例如用实际的台风个例,说明台风所带来的风、雨、浪、潮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人民生活和军事活动造成的严重影响,说明正确预报其强度和路径的重要性,也说明公众期待气象工作者的更大努力,以强化专业学习的意识,增加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育人功能。②科研推动教学: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教学效果。③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讲解热带气旋教学内容时,将全球热带气旋活动分布图作为主线,由问题驱动教学内容的开展。④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员不断思考、探究的过程。⑤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第三部分:由小组学员分工后,独自探索、思考,完成天气图实习。如如何判断锋面的性质,是根据锋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来分析?由风场来分析?由锋面与地形的关系来分析?还是由锋两侧要素场差异程度和配置来分析?这些都需要学员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只有小组成员的互相协作,才能了解天气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如地面有锋面存在,空中是否有等温线的密集带的对应?)和天气过程小结的制作。希望学员能够以天气系统为线索,以物理规律为理论基础,构建概念化的天气模型,为进一步的天气预报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员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部分:天气图的批改。以往这部分工作是由教员完成的,现由教员与学员共同参与。小组学员之间相互批改,让学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员从教学的“局外人”回归课堂的中心。对学员来说,批改天气图是一次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教员最后判断与纠错,学员与教员都给出天气图的绘图、分析成绩,最终的成绩还要包括学员学习过程的评价、学员自我评价、学员间相互评价等的综合。

《天气分析》的研讨式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划分,教员讲授,学员个人自主实习,小组讨论切磋,然后由学员在全班轮流汇报讲评和教员总结,这是几种方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新形式。

四、教学体会

如何上好每一门课,对高等院校的教员来说是必须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各种教学模式从彼此孤立发展到互相结合,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是万能的,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衡量教学模式的适用性,主要看经过一门课的学习,学员的知识量是否得到累积,能力水平(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方法)是否提升,学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否提高。研讨式教学模式对教员和学员来说,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何“导”才能使学员处于一个“主体地位”是教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对教员来说,教学目标的预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如上文提到的五步研讨式教学法)、成绩评价模式的改革都必须围绕提高学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教改之路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9,(5).

[2]唐洪俊,曹杰.大学本科研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1,(2):95-97.

带教模式论文篇10

关键词:微信平台;医学检验;教学;应用

医学检验专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广泛,实践操作性强和紧密结合临床等特点。现代检验工作[1]主要侧重于检测体系的建立、检验过程的分析、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审核及解释等,这就意味着医学检验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检验理论知识储备,还需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实习生的医学研究思维和综合能力素养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加大了带教老师做好实习生教学工作的难度。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学习已逐步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2]。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顺应时代潮流将微信融入教学的方法方式之中,使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一种移动课堂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医学检验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微信网络平台运用于医学检验实习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自2018年起对实习生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个体化教学,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7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实习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施前理论教学采用传统常规的带教模式,由具备中高级职称的带教老师,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实纲认真备课,并做好课件PPT,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授课。实践操作教学以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和实习课程大纲要求,在医学检验科进行实践培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中都未采用微信平台。实施后在传统常规带教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微信这一移动学台,根据医学检验专业技术的课程特色,建立满足检验实习带教需求的微信移动平台。①建立微信群。由检验科的教学秘书创建实施后实习生的微信群,并将中高级职称的带教老师和实施后实习生拉入该微信群,同时做好群内成员实名认证的宣传工作,方便带教老师更好的掌握各个实习生的学习和考勤情况。②教学过程的实施。中高级职称的带教老师将在每周二下午会给实习生进行小讲课和案例分析,授课内容涵盖多方面,包括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医学检验专业的各个学科。因此,在进行小讲课和案例分析前,带教老师将通过微信群提前本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小讲课和案例分析的授课过程中,带教老师将有针对性的对实习生进行现场提问并做好互动讨论与交流,以更好的了解实习生有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在授课结束后,带教老师将医学检验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料,例如课件PPT,语音文本和视频文件等上传至微信在线教学平台以丰富课堂内容,实现医学检验教学资源的实时有效共享,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带教老师也可以定期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布置和在线疑难问题解答等,以增强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带教老师更好的掌握实习生的学习情况,逐步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③教学效果管理。在实习结束前,带教老师及时组织实习生进行出科考试,完成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管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在结束检验科实习时,带教老师将对实施前后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并进行比较。教学满意度调查,带教老师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收集实施前后学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实习生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响应时代潮流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日常生活用品”,且已有相关的文献报道表明微信已被应用到各种教育领域中[3]。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医学生和工作忙碌的医务工作者而言,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显得尤为重要,这时手机作为一种即时移动通讯设备就会成为最简易的信息获取工具,在闲暇碎片化有限的时间里,只要登录手机微信就可以随时随地无阻碍的进行学习查阅,享受时间和地域上的自由。利用微信这一移动学台,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地域上的不足,是医学检验实习带教的一大助力。研究结果提示带教老师在教学上借助微信这一移动平台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明显的提高带教质量,提升实习生检验知识储备量及实践操作能力。①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常常以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为主,这种实习带教方法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致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机械式的去记忆带教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重点。另一方面,传统常规的实习带教模式往往是带教老师是主角,起主导作用,而实习生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将导致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探讨。实习生自己又因知识点枯燥抽象而缺乏学习的兴趣,这样就难以达到教与学相长的效果。②实习同学因岗位需要,如在输血科或病理科等轮转,或自身等因素不能及时参加带教老师组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错过后又不方便重新参加学习以致其理论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较为不理想。而实施后则是借助微信社交媒体平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常规教学上的不足,如微信可以多种形式如以图片、语音文字和小视频等展示,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和形象,提高实习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散实习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微信平台可便于教学内容传播,实现资源共享[4-6]。因某些原因未能参加带教老师组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实施后实习生,可以根据带教老师在微信平台上的学习资料,自己下载查阅,及时跟上大家的学习进度,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研究发现实施后实习生对带教老师采用微信平台的辅助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明显较高,这是由于微信社交媒体平台便于学生和老师保持探讨交流并形成有效的互动[7],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方便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解答,提高了实施后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利用微信平台可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带教质量,增加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量,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婷,戎国栋,陈丹,等.医学检验专业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6):84-88.

[2]刘亚兰,陈燕,蔡馥丞.e-PBL嵌合CBL教学模式在儿科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11):75-77.

[3]张宝君,王储佳.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4):91-94.

[4]林先刚,刘长安,朱洁.微信平台在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22-24.

[5]郭丽芳,琚楠楠.借助微信平台深化PBL教学法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27):3473-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