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22:13:50

煤化工企业论文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1

尽管煤炭企业呈现上述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特点,但由于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历史悠久,在企业内部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宝贵的无形资源。这种无形的资源经过整合、提炼,必然会产生现实的文化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种文化底蕴,我们可以称之为“自在文化”。所谓“自在文化”就是长期积淀下来、客观存在的,但尚未被主体人自觉认识把握的企业文化。这种“自在文化”基本表现了煤炭企业企业文化的现状。总体上讲,煤矿企业文化是以一种粗放的状态存在的,其突出特点是人在与大自然进行严酷斗争中表现的勇于吃苦和艰苦奋斗精神。但在精细化乃至精益化方面则存在很大不足。以笔者所在的开滦集团公司为例,这是一座具有127年开采历史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实现了三个世纪的跨越。历数19世纪“洋务运动”以来开办的企业,至今仍历久弥坚、屹立于国企之林的,开滦应是屈指可数的企业之一。开滦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其“特别能战斗”的企业精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煤炭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想

企业文化建设在各企业之间之所以呈现明显的个异性,是由企业自身特征决定的。当前,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突出的紧迫性,这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煤炭企业本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2.1煤炭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煤炭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就是其自身的特点,整合与重塑“自在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而这种整合与重塑,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2.1.1文化建设要切合煤炭企业的特点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采煤行业,煤炭企业存在安全风险大、劳动强度大、员工素质低、收入水平低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一方面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去改造装备它,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行业本身赋予矿工那种坚毅、顽强的特殊品质。煤炭企业与“知识智力型”企业事实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反映。

2.1.2文化建设要着眼解决

企业自身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普遍遇到的突出矛盾是凝聚力、竞争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煤炭企业常常处于劣势。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成为企业搏击市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2.1.3文化建设要体现企业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矿工队伍具有天然的内聚力,几代矿工都是生于斯长于斯,都是在企业历史传统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矿山传统文化滋育了他们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情感取向,锻造了他们的根本信念和精神追求,而老一辈矿工本身就是优秀文化的缔造者、传承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扬弃”的辩证思维,去粗取精,使先进文化适合矿山的土壤。

2.2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

2.2.1建立、宣灌全新理念,统一员工意志和行动

理念,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其借助于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把企业处理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积累的经验凝结升华成独具特色的经营之道、管理之道,是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企业哲学。理念的确立必须经过上上下下反复征求提炼,得到员工的认同;理念一经得到确认,必须进行大力的宣传灌注,宣传造势要专一,要排除一切干扰、阻力、困难并做到全员、全覆盖,以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也只有渗透到员工的理念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为了用理念促使员工转变观念,统一意志和行动,应采取领导组织、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方法,逐步形成了切合实际、具有单位特点的经营理念,把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用富有哲理的文字符号表述出来,倡导下去。

2.2.2以人为本

大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环境氛围。企业文化并不是凭空生成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管理的兴起,有效克服了上一企业管理阶段的不足,但却不是对它的全盘否定。其中企业文化强调对人的作用高度重视,从人的内心需求满足其要求,就是行为科学发展阶段的进一步发展。煤炭企业受劳动强度大、风险系数高、收入水平低等客观条件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立足于通过文化的方式有效消弭这些不利因素,促进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因此,煤矿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这条主线,努力培植人本的企业环境,做到了人格有人敬、疾苦有人疼、业绩有人颂。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延伸到基层,在基层各单位,采取恳谈会的方式,征求员工对单位管理、管技人员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参与管理、投身改革、促进企业进步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工作热情。

2.2.3整合制度,打牢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要领,就是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制度文化的确立,也能为规范管理行为、加强管理提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是在共同的价值追求基础上,将员工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统一于共同的经营管理之下,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和启动力,这两力相连的枢纽是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这也是煤矿企业当前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客观实际的迫切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针对本企业内部存在的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管理弱化等问题,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建,坚持用制度扭转部分管技人员和员工中存在的应付、扯皮、拖拉等不良习惯和行为。以“规范化上岗、标准化操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依法治企方略,在全公司自上而下集中开展了大规模整章建制工作。管理制度的整合和健全,将有效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从根本上强化企业的管理基础。

2.2.4融入管理创新,发挥文化管理作用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2

[关键词]煤矿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c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信心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呈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员工的思想难免也会受到一些干扰,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对员工进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企业煤矿多年的生产经验告诉我们:人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企业文化研究的对象也是人。党的十七大会议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根本,这也决定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煤矿企业的特点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煤矿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煤矿工作对象复杂,行业危险系数大。这就要求煤矿工人在工作时必须一丝不苟,聚精会神,严谨求实,严格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二是煤矿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条件恶劣。这就要求煤矿工人必须能够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并具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是煤矿工人作业活动方式散乱。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要求煤矿工人必须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自觉地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四是煤炭生产具有连续性。工作的连续性就必须要求煤矿工人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总之,煤矿企业的这些特点,要求煤矿工人们必须具有熟练的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工作情怀。由此可见,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向导

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并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煤矿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强化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来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煤矿企业的每一步都会涉及稳定与和谐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单纯的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帮助。一些煤矿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致使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受到损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导教育广大煤矿业主和职工明确社会主义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保障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且还可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起来,反对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总之,加强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

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煤矿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煤矿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员工是煤矿企业的的主体,是煤矿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性因素。广大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的优劣,关系着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况。员工的热情高低,积极性的高低对煤矿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整个企业文化建设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员工的行为是受他们的思想支配的,因而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保障煤矿企业高效率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进而为煤矿企业生产提供强大的动力。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将科学性与时间性结合为一体的社会活动,它由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三)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学科,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工作。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企业中形成了一支政治觉悟性高的政工队伍,这只队伍在宣传工作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而且在发展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这支队伍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中,很容易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生活环境极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在好的生活环境中,则会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反之,则会使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变低。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支队伍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煤矿工人们在政治悟性高的政工队伍的长期影响下,形成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品质,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总之,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煤矿企业在出台各项重大决策,改革措施时都应该先进行思想动员、宣传引导。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引导员工们正确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必然性,使他们欣然接受竞争和发展对他们自身素养的要求,另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及时的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思想动态,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灌输到他们的思想中,成为员工的精神支柱,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存在的问题 对策

1前言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煤炭企业的各种改革也不断深入推进, 煤炭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职工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情况、新形势, 国有煤炭企业如何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特别是“80后”、“90后”开始进入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都给国有煤炭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煤炭企业改革的深化,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束缚,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总体上有所弱化的趋势,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2.1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忽视了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党政分工、分家和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2.2部分煤炭企业领导不能以身作责,起模范带头作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宽,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行政命令。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说服力,造成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

2.3工作方法单一、传统。习惯沿用念报、读文件、开会批评等传统方法,而且仅局限在八小时之内。对员工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行为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有情管理和观念管理。

2.4没有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点主要放在“说、讲”上,而没有放在为员工做些什么,干些什么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2.5不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表现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不重视为员工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致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超前性。

2.6对员工的要求只强调共性,而不鼓励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煤炭企业员工缺乏应有的活力。

3加强和改进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3.1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政工干部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发挥先导和保证作用, 才能从无地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树立“寓管理于服务, 以有为争有位”的观念, 实心实意为煤炭企业发展服务, 以卓有成效的工作, 赢得煤炭企业信任和员工的拥护,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建立在有效的服务之中。

3.2要把贯彻党的精神和改进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把党的精神和煤炭企业政工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增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经营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名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3.3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一要把好政工干部选拔关,只有政治信仰坚定且具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的干部才能胜任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二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建设。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三要抓好煤炭企业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要完善激励机制,对于政工业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3.4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提升煤炭企业的软实力,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党组织要大力宣讲煤炭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二是煤炭企业党组织要大力开展党务公开活动,提高制度执行的透明度,让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煤炭企业繁荣做出努力;三是要依照法规来规范煤炭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煤炭企业和谐发展。

3.5拓展和充实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发扬主动服务精神一是要加强员工的理论教育。在政治理论教育上, 要系统地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 进行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岗敬业意识, 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是与行政干部一道, 围绕和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紧紧抓住煤炭企业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3.6着眼于提高国有煤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强化“三项教育”

3.6.1强化“信念、道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或者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 释疑解惑, 统一思想, 进而形成煤炭企业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按照“时展”的要求, 特别是认真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

3.6.2强化爱煤炭企业、爱岗位和建功立业教育。煤炭企业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 岗位是进步的基石。党组织要教育职工从珍爱岗位做起, 自觉接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技术素质, 勤俭节约, 立足岗位成才;培养职工良好的敬业精神, 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俭办煤炭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 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让与煤炭企业共命运, 企强我强的观念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

3.6.3强化法制和煤炭企业规章教育。近年来, 我国的法制进程明显加快, 国家原来的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修改, 许多新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煤炭企业规章制度也随之进行修订和完善, 要下大功夫对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和煤炭企业规章制度的普及教育, 知法才能守法。引导煤炭企业职工自觉依法和按规从事,力倡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 积极、平和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并善于依法行使权利、义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结语

综上,面对煤炭企业经营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种种困扰,必须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视煤炭企业为家,视员工为亲,真正做到无私无畏、无欲则刚。而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4

关键词:煤化工 煤化工

1.煤化工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开展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研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现有的能源资源优势,如何发展煤化工,发展什么样的煤化工,围绕这个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优选适合陕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以及技术可行性的煤化工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1)理论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尤其是针对在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发展不同类型的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还很肤浅和薄弱,缺乏量化的依据。本文通过开展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陕西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为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

(2)现实方面的意义

从实践层面来看,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和路径选择急需产业链、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和解释。近年来,煤化工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各产煤大省纷纷发展煤化工,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部分地区不顾资源环境容量,竞相规划和建设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2. 煤化工的概念以及煤化工产业链的涵义

煤化工按不同的工艺路线可以分为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按不同的产品路线可以分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焦化—焦碳—电石、煤气化—合成氨等。目前在业内引起关注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像煤焦化、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由此可以看出,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化肥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以及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品等现代煤化工产品[2]。

针对本文给出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的涵义:

(1)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投入的物料平衡和梯级利用,通过上下游各环节的逐级加工和生产,形成煤化工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它需要煤炭开采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的协同运作,才能保证煤化工产业链的高效、稳定运行。

(2)煤化工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要以整条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寻找产业链上自己适合的位置,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或先进工艺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努力争取占领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较大的环节,也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内部化,把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或核心环节整合为企业自己价值链环节,提升煤化工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相对地位。

(3)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是围绕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的的,通过煤化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投入产出以及各节点企业的相互协同,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发挥产业链的竞合和协同作用,通过扩大市场容量来提升整个煤化工产业链的存活力和竞争力[3]。

(4)煤化工产业链本质上就是由具有一系列供需关系的节点企业在不同环节上共同创造价值、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律共享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其结构性特征包括:产业链的结构类别、各个环节上价值大小的分布、各个环节上企业数量的多少、各个环节上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化工产业链的存在功能就是通过创造价值,从而再次分配价值。

(5)煤化工产业链是一种组织形式,它根据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间投入产出的特定关系,即上游企业的产出是下游企业的投入,而形成的具有技术经济关联的又相互依存的链式组织。

3.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从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各节点企业占据产业链的位置不同,其获取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也不相同,可以依据企业自身所处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和位置的核心驱动要素来实施和推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特征,把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为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三种。

(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4],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深入而且全面,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华民,等.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煤炭工程,2009(1):26-28.

[2]陈广超,丁红刽.加快煤炭转化,促进集团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04(6):64-66.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5

关键词:新常态 国有煤矿企业 团青工作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45-01

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国家煤矿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传统的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做好国有煤矿企业的团青工作就应该不断的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1 新常态下,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国有煤矿企业人员对于团青工作认知度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社会民众的普遍共识,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国有煤矿企业部分领导对于团青工作的重视就出现了一些瑕疵。主要表现在,对于团青工作的认识不统一,阳奉阴违的现象时常出现。往往是口头上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另外,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国有煤矿企业对于团青工作的重视。例如,有很多人认为国有煤矿企业进行团青工作纯属没事找事干,因此这样就导致国有煤矿企业的一些干部在团青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1.2 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内容不具有针对性

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团青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国有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时代,国有煤矿企业一般都是具有新思想的新新人类,因此过去那种空话、套话的团青工作内容已经不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了。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企业团青工作内容应该贴近民众,关注生活中的实际等。

1.3 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缺乏有效地激励

当前,我国很多的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仍然存在着“大锅饭”的管理机制,也就是说,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团青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新常态下,完善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有效激励制度,对于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

2 新常态下推进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发展的途径

2.1 不断优化环境,为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在当今新常态下,不断优化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环境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国有煤矿企业团青组织继续坚持党的带领与指导,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积极向党组织寻求帮助,从而促进团青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完善煤矿企业团青工作规章制度的完善,为团青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另外,经费是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顺利开展的必须,因此增加行政预算对于企业团青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最后,提高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人员的待遇,并且将团青工作纳入到日常考核机制中。通过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企业团青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创新组织的形态,扩大国有煤矿企业团青组织的覆盖面

在新常态下,不断的创新团组织的形态,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助于促进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国有煤矿企业中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通过党建的带动作用,提高团组织的工作能力以及保证团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渐的扩大国有煤矿企业团组织的网络范围,促进团青组织的健康发展。另外,在传统的工作领域内,坚持不断的创新以及巩固提高;在新的工作领域内,要稳扎稳打,不断的进行工作的拓展,从而建立一个宽领域、多方位、多层次、覆盖广的一个组织体系,从而促进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顺利开展[3]。

2.3 创新内容,促进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煤矿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开展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时候就应该提前谋划。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现状进行团青工作内容的创新。首先,团青工作的思想政治内容不仅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还需要注重解决国有煤矿企业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团青工作的根本目的。其次,国有煤矿企业的团青工作要不断地强化理论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面对着社会上各种思想潮流的不断侵袭,只有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好自己,才能够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把握好时展的脉搏,促进团青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

2.4 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顺利开展

在新形势下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正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契机,但是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要想在顺利开展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提高团青员的自身素质是最为根本的。首先,国有煤矿企业团青人员应该在新形势下重新研究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从人类最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断地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其次,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员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的体制,开展好国有煤矿企业的团青工作。

例如,某国有煤矿企业团青2011年的工作思路是:加强团员的组织建设、提升团的工作水平,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企业广大青年团员奋发学习、开拓进取。这种活动可以有效的带动青年团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促进青年团员正确认识社会形势等,促进青年团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

3 结语

在新常态下,由于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对于团青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团青工作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形式、思想观念落后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团青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才能够保证国有煤矿企业团青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宁琳.基于十的企业团青建设工作探讨[J].企业导报,2014(5):74+107.

[2] 程帆.试论团青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144-145.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策略分析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即所谓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只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就会有相应的企业安全文化存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落到实处,有必要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1]。企业安全文化本身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一定会通过一定形态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出来的形态有人称其为“安全氛围”或“安全气候”。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只有充分做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水平。

二、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煤矿企业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将人的价值实现同企业的经济价值实现相结合,通过改善煤矿企业的劳动与人文环境,做到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保障生产安全。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整体上仍然较为薄弱,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导致目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一)煤矿企业领导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度不足

虽然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然而很多煤矿企业领导并未对安全文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部分领导包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煤矿企业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完全是单方面的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一些煤矿企业虽然进行了安全文化建设,但仅仅只停留在表面,管理,监督及责任落实难以到位,对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和整改措施视而不见,敷衍了事[2]。煤矿企业领导尚且漠视安全生产,则企业更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因此,这类煤矿企业必须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安全问题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二)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部分人对企业安全文化本身存在误区。其中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无用论、企业安全文化万能论。

企业安全文化无用论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毫无意义。这些企业认为即使没有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煤矿生产也从未产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因而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完全没有必要。企业文化万能论则无限的夸大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这些企业觉得企业安全文化是万能的,只要抓好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就能高枕无忧,完全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抛诸脑后。

(三)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存在缺陷

虽然煤矿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系统性、协调性差,持续性不足,可操作性差,安全生产建设流于形式等方面。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系统建设,为将来的煤矿企业生产带来巨大隐患。

三、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物质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发展基础[3]。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比克缺少的条件。先进的生产设备,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这就要求煤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引进新生产设备,同时密切留意生产环境的清理和整顿,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加大物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环境。

(二)严把安全管理关

强化企业、煤矿、生产队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为了确保约束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予以保障。煤矿企业所有职工都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加大安全理念的宣传

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理念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将安全文化的理念融入煤矿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将安全理念扎根于心。具体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在矿井上制定安全标语、横幅,潜移默化的向一线工作人员宣传安全生产理念;(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学习会议,在会议上,积极向员工灌输安全第一的理念;(3)将近年来全国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向企业员工进行远传,让员工能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除了宣传,一旦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发现有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人员,必须予以曝光和处罚,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

(四)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煤矿企业可组织一批能力较强的人员到一些安全文化建设较完善的企业进行学习。认真观摩其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通过认真领悟对方的优秀经验,合理、有效、科学地运用到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当中。同时严格要求企业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对勤恳务实的员工予以嘉奖,完善企业内部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令员工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规章。

四、结语

抓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对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各级员工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将安全意识贯彻企业生产的各个角落,坚持与时俱进,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时更新文化建设方针,完善安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岳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建设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 2015,05:20.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7

关键词:TRIZ 组织创新 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14-02

引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加快煤炭技术创新。强调围绕煤炭资源高精度快速勘探技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煤矿重大安全隐患防治技术、煤炭洁净加工转化与利用技术、矿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加强科技攻关。

当前,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科技创新是事关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企业必须把该项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着眼于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运用TRIZ理论,加强煤炭企业科技发展的纵深度,大大加快其创造发明的进程,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公关和技术储备,增强科技对企业经济实力增长的带动力。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囊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面广,环节多且复杂,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要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健全技术创新组织,以保证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因而,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配套组织模式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TRIZ是解决工程领域技术难题的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和理论。但不能直接用于企业组织创新,其主要原因是结构失效。企业组织创新主要基于事实和实例,因而TRIZ的应用受到局限。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本体论思想,企业组织的复杂问题可以转化为结构化问题。因此,在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层而上,工程领域创新与企业组织创新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并均以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论为基础,认知发展与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发明创造与创新的主要手段。目前企业组织创新多局限于理论层而的研究探讨,缺乏可操作性。通过解析TRIZ的过程与框架,来构建企业组织创基本框架与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一、TRIZ理论简介及评价

TRIZ是俄文“创新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缩写,是指导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科学。它起源于前苏联,流行并发展于欧美,被西方国家誉为“神奇的点金术”;它使得创新走上了方法学的道路,克服了传统创新方法随机性、无序性等缺点,使创新走出了盲目的、高成本的试错和灵光一现式的偶然;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快速地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概念方案,大大加快创造发明的进程,并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其两大革命性的成果包括:(1)总结出了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技术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2)提供了一系列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方法和原理。

具体而言,TRIZ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创新设计问题解决工具: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物一场分析法,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技术矛盾解决矩阵,40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性,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这些工具为创新理论软件化提供了基础。从而为TRIZ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可以增加80%―100%的专利数量并提高专利质量,提高60%―70%的新产品开发效率,缩短50%的产品上市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美国的创造学大师乔治・普林斯曾经评价过TRIZ理论,他说没有见过任何另外的发明理论和方法能像TPdZ这样给人们提供这么丰富多彩的既实用又充满想象力的思考工具,TRIZ不愧是一件瑰宝。TRIZ理论推广专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卢志扬教授认为,研究推广创新方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人们的思维方式,现有TRIZ工具的传播和应用都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创新思维。TRIZ理论指导人们进行发明创新,是协助人们解决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体系,这种理论大大强化了人类自身的能力,直接将人的思路引向问题的核心部分。

二、煤炭企业内部组织创新动力

2000年以来,原中央属煤炭企业按照国家发展大公司、大集团的要求,制定了发展规划,进行快速发展壮大,实现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同时,国家对煤炭企业提出了分离企业办社会和辅业改制等。原有的组织结构已经影响到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组织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1、环境因素分析。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是对外部环境连续的适应过程。一个组织结构受到环境的影响原因就在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一些组织面临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另一些组织面临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因为不确定性威胁着组织的生存,组织结构的调适就是减少环境不确定的一种措施。

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在组织结构上的新一轮调整。从国内环境看,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煤炭兼并重组作为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锐减7000家。这预示着国内煤炭行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煤炭行业由极度分散正在走向集中。至2020年,国内煤炭行业亦将形成大集团竞争格局,从而以强大的实力赢得在全球煤炭市场的优势地位。

2、发展战略分析。企业创新行为最原始的动力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自身生存与成长的动力是企业组织创新的根本动力。企业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维持自身生存和实现自身成长是企业的本能,来自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动力是企业组织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素质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必然突破原有的组织形态,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行为规则和组织流程方面有所创新,为下一步的成长奠定基础。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战略要求,现行煤炭企业组织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发展。中国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中国煤炭工业的集团化布局正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快速形成。一方面全国各大煤炭企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实行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难以实施综合经营战略;另一方面现行煤炭企业组织模式造成的分散投入,使企业难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因此,同绕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组织创新,才能在组织上保证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3、规模分析。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1年以来,煤炭主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神华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山东兖矿集团、河南平煤集团、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阳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等企业年煤炭产量都达到了

300万吨以上,神华达到了2亿吨以上、大同集团达到了1亿吨以上。同时,其非煤产业,如电力、焦化、建材、机电修造、服务贸易等多种产业也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的已达到了企业的半壁江山。由于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企业原有的人员和管理体制无法对各个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指导,许多带有行业特点的重大事项,集团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决策。

4、技术分析。我国煤炭企业近年来大力推进生产自动化、大功率化和信息化,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使国有煤炭企业的井下煤炭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同时,对煤炭工人技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使得传统的靠人工到现场操作的方法获得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其他非煤产业,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动化程度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对员工技术的要求更新换代,很难由一个单一的以煤炭管理为主的技术部门对企业进行管理,这使得原有组织结构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技术的特殊性和竞争的加剧,各产业的相关技术不断变化,也要求企业进行组织创新。

三、TRIZ促进煤炭企业组织创新的一般原理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组织创新实际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其一是TRIZ的很多原理不适用于企业组织,其二是企业组织的问题要比工程领域的创新求解复杂得多。

TRIZ给出了实现创新遵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创新始于识别有害冲突;在创新解决方案中,解决所识别的冲突并不破坏冲突结构;源于理想和功能之间矛盾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冲突是有限的;由技术发展历史来获取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其局限性且只适用少数几类。

根据工程领域TRIZ与企业组织创新问题求解原理在科学方法层面上的一致性和煤炭企业组织问题的特点,通过下列步骤来完成企业组织系统化创新问题的求解方法的构建,见图1:

1、分析并充分理解TRIZ思维方法、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深入分析TRIZ研究的原理、流程和方法,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煤炭组织创新领域的TRIZ理论体系。针对煤炭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一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

2、从本体论的角度识别TRIZ理论的构成要素。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一般情况下,创新基于两个条件:一是某一特定领域或目标的信息与知识;二是创新的技术、方法与过程。从本体论的角度,创新问题求解可以看作是系统矛盾冲突问题的解决,并表现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对应地确定企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矛盾及其与信息和知识的结构对应关系。

3、根据对偶原理提供组织创新新视角。基于科学方法论,并根据对偶原理,参照TRIZ理论框架和实现技术,建立企业组织创新问题求解的原理。根据戈登提出的对偶法: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创新过程。二是学习过程。创新过程产生于变熟悉为新奇的过程,即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创新是将信息针对创新问题冲突重新安排。在抽象的哲学和方法论层次,非工程技术领域创新原理与TRIZ原理具有相似性。

4、为组织问题寻找等价的方法体系。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很多TRIZ工具并不适应于非工程领域创新,需要在本体变换的基础上针对非工程领域创新进行修正。通过采用本体论和系统理论来描述和表征组织创新理论框架,构建组织创新理论与实现技术框架。具体实现方法是根据对偶原理寻找企业组织创新方法体系。

5、用组织领域实例进行确证。根据非工程领域创新理论框架和基本思想,需要用组织创新领域的具体资料进行修改和验证,并且具体化地深入分析,这就需要根据事实进行确证,通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工作对其有效性进行论证。由于组织创新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求解大多是依赖于已有经验的相似性对比。已有经验、实际案例、相关领域的问题求解的启发机制等都在非工程领域问题求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6、计算机辅助创新(CAI)。现代的CAI技术是“创新理论+创新技术+IT技术”的结晶,使TRIZ理论不再只是专家们才能使用的创新工具,降低TRIZ理论门槛的同时,也加速了TRIZ理论的传播应用。基于上述创新原理可以实现企业组织辅助创新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适应于企业组织创新的软件系统,可通过本体转换完成创新问题的表述、创新求解、创新知识管理和知识本体间的映射和转化。系统涉及到的企业组织创新原理,来自对于非工程领域创新原理的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理论和企业组织创新理论,其中大量的管理案例和管理实践来自于主流的企业组织管理学著作。效应知识取自与企业组织密切相关的制度、结构、战略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系统理论在管理科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结语

根据工程领域创新原理可以看出,实现创新需要遵从创新思维规律以及大量的知识和结构化的创新方法的支撑。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工程领域创新问题求解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因此将工程领域创新理论TRIZ引入企业组织创新是可行的并且是可操作的,是解决企业组织创新基本技术框架和基本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因此,基于工程领域创新理论应用于组织创新问题的基本技术框架和思想,针对煤炭企业组织创新一般原理进行研究,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配套组织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运用TRIZ理论提升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能及相关组织模式研究》(编号11542216)]

参考文献:

1.Altshuller G.Creativity as an Exact Science.Gordon and Breach,NY.1982.

2.何川,张鹏,陈利琼.TRIZ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35(5):19―23.

3.根里奇・阿奇舒勒.哇,发明家诞生了[M].范怡红、黄玉霖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书评.

4.亿维讯.美国南加州大学卢志扬教授来访,谈TRIZ理论发展[EB/OL].2008-09-11,省略.cn/TRIZ Show.

5.郭韬.滕响林.企业组织创新的动力系统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3.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8

1、系统理论概述

“系统理论”也称之为“系统论”,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是一种研究系统的模型、结构、规律的学科。这一理论发展到近代,逐渐从定性研究转入定量研究模式,研究者利用数学原理构建模型,借鉴逻辑学原理对各种系统进行特征描述,挖掘出不同事件或事物所存在的同一原理。系统理论的研究者认为,无论多么复杂的组织结构,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时序性和平衡性(动态)的特征属性,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界复杂性学科的实践热潮,“系统理论”也开始作用于企事业单位。系统管理理论作用于企业在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大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被引进,并结合中国经济特色进行改造。从理论上说,系统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存在的关联性,即将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的整体,它既存在外部关联(客户、对手、供应商、采购商、政府部门等),也存在内部关联(经理、部门主任、员工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动态性特征,并可以自我调节来适应内外部的发展需求。

2、构建煤矿企业政工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煤矿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具有垄断资源的性质,市场调节能力有限,受到政策干预影响较大。鉴于煤炭企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密切关联,就必须同时关注经济和政治两个要素。事实上,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企业与政府同样担任着服务社会的职能,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管理,必然会导致整个团队的不稳定性。我国的能源体系大多属于垄断性质企业,煤炭企业也不例外,具有悠久的企业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企业结构、管理体制、用人制度等。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企业发挥着资源供应的作用,主要用来满足社会建设需要,企业的主要目标不是盈利,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较为容易开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变量增多,影响因素逐渐活跃,煤矿企业员工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改变,甚至导致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煤矿企业领导干部甚至利用自身的权力,中饱私囊、,这些都是政工管理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煤矿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开展是十分必要的,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适应环境,加强煤矿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煤矿企业政工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模式较落后。一般大中型煤矿企业在经历了长期的运转之后,内部的管理机制必然出现僵化现象,领导者不愿意打破,员工缺乏工作激情,整个企业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例如,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模式,审批流程需要多层部门领导签字,日常工作繁琐复杂、缺乏明确目标,等等。在制定管理措施的过程中,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绩效机制执行不彻底,罚多奖少,无法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考核机制不合理。我国煤炭企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生产工具,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对高新技术的引进逐年增加,一线员工的生产素质普遍提高。企业在制定考核机制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生产方面,却很少忽视员工的思想政治考核,甚至形成一种单纯地利益决定一切的考核标准。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员工中出现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导致团队配合度下降,部门之间敌对关系树立,影响企业的完整性和团结性。

3.3政工人员老龄化。传统观念中认为政工人员老龄化是合理状态,尤其是对煤炭企业一类的国有、大型企业而言。但在新时期背景下,政工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更加重要,老龄化的政工人员思想较为呆板,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政策的速度较慢。

4、构建煤矿企业政工管理系统的策略

4.1建设有效工作机制。煤炭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核心、以盈利为目的、以稳定为根本,在当前国情下,发挥维护国家能源供应和稳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建设有效地工作机制,除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之外,还要在同一的政工管理模式下,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培养奉献意识。

4.2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开发政工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树立现代化观念,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例如员工可以随时登陆网站页面,浏览企业优秀员工事迹,学习思想政治文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构建一个良好的政治体验环境。

4.3完善档案管理形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政工管理的需要,对企业文件进行整理、分类、归纳,便于不同科室和人员阅读。煤炭企业一般都具有较长的运行时间,充分挖掘历史辉煌进行展示,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企业自豪感,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4促进政工队伍改革。政工队伍是影响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参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需要,对政工队伍进行必要的整顿,加入新鲜血液,满足时代感的需要。

5、结束语

政工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煤炭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结合系统管理理论,便于对系统内部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进行细分,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收益。总体来说,利用系统管理理论构建煤炭企业政工管理系统,可以促使企业资本运作的最优化,便于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造,全面提高管理企业员工的水平,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吕梁山煤电公司店坪煤矿)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9

【关键词】煤炭企业 党组织建设 企业发展

中国的煤炭企业属于国家的基础能源企业,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促进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中共十报告中对于企业的发展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这一思想为基础,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就要深化党组织建设,促进煤炭企业实现科学化发展、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煤炭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必然要求

中共十之后,中国的企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将党组织建设工作融入到其中,既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组织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组织建设的自身地位,决定其要在煤炭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对于企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改革。在世界经济逐渐复杂化的市场大背景下,煤炭企业要在同行业竞争中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动态发展态势,就要提高企业凝聚力,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运行机制,都要通过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实施工作方式上的深化改革,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战斗力。

煤炭企业是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行业,艰苦的工作环境需要企业员工具有坚强的思想堡垒和高度的奉献精神,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就需要煤炭企业着力与党组织建设,使企业员工从思想上约束自己、激发工作活力和工作热情,以树立起煤炭企业的良好形象。特别是煤炭企业的领导干部,要融入到企业员工当中,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建设,净化企业工作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煤炭企业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要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是一项核心内容。在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要发展,就要适应新的形势,解决各种新的问题。要推动企业快速而稳定地发展,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强化党组织建设,能够将各项思想工作落到实处,以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并不存在统一模式,但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开展各项活动。煤炭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要推陈出新,就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将时代因子以及企业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采用新的工作方法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二)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为党组织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推动其在煤炭企业中保持持久力的重要途径。在党组织的自身工作中,要将学习的理念融入其中,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将更为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学习中,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意识。以学习促发展,就要将学习内容围绕着党组织工作展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等,都是煤炭企业党组织的重点学习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逐渐地渗入到企业生产环节当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服务。扎实推进企业党组织的文化建设,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中注入学习理念,不但提高了党员队伍,特别是企业管理层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当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融为一体,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培养党员干部和领导人员的学习能力,从思想理论的角度分析市场竞争的态势,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分析未来走向。从不同的视域观察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参考,不但是党组织建设更具有活力,而且通过积极地参与到企业发展的规划当中,使党组织建设更具有时效性。

(三)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将党组织建设与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学习,企业促使企业的党员干部在思想境界具有更高的觉悟,在工作态度上具有更高的自觉性,在企业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效仿。将党组织学习和培训和绩效考评挂钩,在企业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中,除了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之外,参与党组织学习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支撑评定工作、薪酬待遇以及各项奖励制度中,都结合党组织建设工作则很难开,以鼓励企业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参加学习,营造终身学习、争先创优的良好企业风气。

三、推行党建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煤炭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转型促使企业制度需要深化改革,世界经济的宏观趋势也影响着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种外来因素,特别是文化元素伴随着各种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品牌战略就打响了。煤炭行业要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党建文化作为党的先进文化的灵魂,已经形成了煤炭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顺应企业发展的形式实施党组织建设

煤炭企业深化改革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就要依赖于党组织的力量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提高党建意识和党组织向心力。一个企业的党建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同时还要体现为先进性。煤炭企业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将优秀的党组织经验继承下来,注入先进性文化,以使党组织建设工作更能够适应时代环境特点。同时,加强当的先进性建设,还可以使党员领导干部更能够坚定信念,以推进企业科学化发展。

(二)将党建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

要使党建工作的文化建设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需要将其与煤炭企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充分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煤炭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处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具有极大的劳动强度。为了促进企业顺利而高效低运行,就需要将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工种复杂而且作业班次多的工作环境中,如果没有建立起激励机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就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消极怠工。重视党建文化,将过去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到文化层次,并以党员为传播载体,将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带到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工作环节当中,开展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以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开展党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中共十报告中,对于促进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企业要发展,也要更为注重软实力。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的灵魂,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党组织思想,不但能够为企业文化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起新的理想和信念。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企业,都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煤炭企业要建立符合时代需求,适应发展要求的和谐企业,就要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安全生产与企业经营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将党风廉政建设提到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当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从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来看,虽然市场经济态势变幻莫测,但是煤炭企业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制度,并建立起了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框架。但是,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的日趋复杂化,使企业员工的思想也相应地复杂多变。在多变的经济轨迹当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经济利益观念,并产生了浮躁的心理。企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员工的共同努力,提高煤炭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将党建文化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当中,形成坚不可摧的意识形态,引导企业员工勇于承担企业责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以使企业环境被塑造成为具有先进思想的党员文化基地,强化党群关系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员工参与到和谐企业的建设活动当中,以维护企业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做好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关乎到企业环境的和谐度,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当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选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开展适宜的党建文化工作,以推进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推进煤炭企业持续而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勃.促进煤炭企业快速发展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煤炭企业管理, 2005,(09).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10

1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

1.1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内涵及特点

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征,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化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煤炭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具有市场研究能力、项目运作能力、管理方案设计及企业运作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初步具备企业家潜质和职业经理人素养,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等。根据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内涵,其具有以下3个突出特点。(l)应用性。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煤炭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还要创新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2)实践性。实践是实现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途径,在设置教学体系时要强调实践性,培养过程要注重实践性,强化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特别要深人煤炭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最重要,缺乏实践谈应用,等于空谈。(3)社会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后要到煤炭企业工作,因此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广泛交际能力等。

1.2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

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煤炭企业有行政、人事、劳资、财务、物资供应、煤炭销售、调度、安全、质量、机电、地测、技术等多个管理部门,根据煤炭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需包含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拓展素质三大素质和6种能力。

(l)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是个体本身的素质特征,包含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2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能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达到人职匹配的要求,首先需要具备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反映为大学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的基础素质,例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思维等对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煤炭企业管理者需要应对大量的突发事件与各类安全事故,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各种压力和新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稳定的情绪、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2)核心素质。核心素质是与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关键能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能力要素,是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有关行为。专业知识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因此,应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资源保护知识、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学习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技术,发展煤炭企业管理能力。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是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各级政府和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生产投人机制。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有创新的、可行的和见效快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包括与大客户建立中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产量规模增加后的市场用户安排;对内强化煤质管理,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煤质计划管理,优化采场安排,合理配采,加大洗选力度。资源环境保护:掌握循环经济理念,矿山生态经济管理,矿区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和矿区污水、废气的零排放,矿区的环境整治。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采矿和选矿技术或专业工作方法,并持续不断地获取专业技术新知识。掌握市场调查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煤炭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对全球市场和企业发展机遇具有较强的商机洞察力。熟悉煤炭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知晓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能够进行创业战略分析、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品质、探索能力和实干精神、指挥才干和领袖胆识及善于研究的探析能力。掌握项目评价与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分析技术和工具,熟悉项目全过程和分阶段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掌握项目运作的基本流程并能熟练地开展项目运作,具有较强的项目运作与管理能力。掌握煤炭企业运营系统的设计(即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设计和作业组织等)、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即生产计划编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等)、生产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进(即设备综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准时与精细生产),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掌握企业绩效评价、咨询与决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针对煤炭企业及其所属实际和行业背景,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源和机理,熟悉企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咨询与战略决策、商务策划能力。

(3)拓展素质。包括团队合作和适应发展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促使团队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应与发展能力是指个体适应工作环境,不断开发和提高自己的潜能素质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2.1课程体系建设

2.1.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分布、职业胜任力的整体构成及对岗位核心能力的评价,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数学等必修课及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该模块课程的设置以胜任力要素中的身心素质及职业基础能力为理论依据,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素质和能力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熟悉煤炭企业运营的基本内容,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生产运作能力及咨询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究、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技能开发、企业管理咨询、电子商务、创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管理沟通、商业管理等课程,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岗位核心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围绕煤炭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及掌握岗位核心知识为目标,主要包括开采方法、工程图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物加工概论、煤矿安全管理、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以岗位工作项目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职业拓展模块: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深度和覆盖面不同而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权并开拓知识、能力空间,包括管理品质提升训练、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2.1.2加强实践性教学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可以在理论讲授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训练,例如在学习煤炭生产管理、煤炭经营管理、市场调研课程之后加人2一3周的训练,使学生对各课程模块的实际操作、业务技能、持续学习等产生直观印象,培养其相应的胜任力。对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实习,直接向煤炭企业各职能部门(战略管理、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学习各种相关的实践知识,获得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2.2教师队伍建设

2.2.1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了解煤炭企业实际的老师所教授的学习内容只能是空谈,专业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深人煤炭企业实践,诸如到企业中兼职、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等,以此积累实践经验;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力行计划”就是很好的方式,推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选派教师到郑煤集团挂职。而通过实践获得的第一手教学材料,也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专业胜任力。

2.2.2改革教学方法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其次,聘请煤炭企业中对煤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深刻认识的管理专业人员为学生作报告、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者聘请其担任学生校外导师,使学生接触煤炭企业管理中实际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等,加深学生对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认知;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煤炭企业开展调研,或到煤炭企业兼职,切实掌握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现状。

2.3实验室建设

2.3.1建设校内实验室通过建立煤炭企业管理仿真系统,利用沙盘模拟演练等方法,使学生对煤炭企业管理各个模块产生系统、全面的直观感受;建立专业技能实验室,通过人力资源、企业战略、煤炭生产系统等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建立团队培训基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