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1:14:08

空调技术论文

空调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制冷;供暖;环保;节能

0前言

我们知道,所有生物过程都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抑制食品中酵、霉菌的繁殖,人体对温度也非常敏感。在现代社会,制冷空调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生活中,制冷广泛用于食品冷加工、冷贮藏、冷藏运输,舒适性空气调节,体育运动中制造人工冰场等;工业生产中,为生产环境提供必要恒温恒湿环境,对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利用低温进行零件间的过盈配合等;农牧业中,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等;建筑工程中,利用制冷实现冻土开采土方;现代医学也离不开制冷,深低温冷冻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手术中的低温麻醉等;制冷技术还在尖端科学领域如微电技术、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现代技术进步是伴随着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起来的。

技术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着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它包括人类技术活动中的硬件和软件,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手段的活动的总和。其中,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尤为重要。

1制冷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1.1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应用

发展冰蓄冷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调用电量已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60%—70%。当前由于能源紧缺,电力紧张,空调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冰蓄冷空调就利用非峰值电能,使制冷机在最佳节能状态下运行,将空调系统所需要的显热与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时,即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需要,用来储存冰的容器成为蓄冷设备,冰蓄冷空调技术可以对用电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1.2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城市供热和制冷上的应用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若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系统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取(供)暖或供应热水,整个系统集热效率甚高。空气源热泵使用范围广,产品适用温度范围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都可以正常使用;热效率高:产品热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热泵产品无任何燃烧排放物,制冷剂选用了环保制冷剂R417A,对臭氧层零污染,是较好的环保型产品。因此,低温空气源热泵特别在北方夏热冻冷的城市供热和制冷有着广泛的应用。1.3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

如今,星级宾馆、酒店,都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和24小时热水供应,多数情况下冷、热源分别设置,用冷水机组提供冷源,蒸汽或热水锅炉提供热源。众所周知,冷水机组在运行时要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出大量的冷凝热,在制冷工况下运行,冷凝热可达制冷量的1.15—1.3倍。利用高温水源热泵回收这部分冷凝热输出的65度的热水作为生活热水,会是一条变废为宝的节能途径。

2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及控制

当代的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型的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方式、形成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形成新的财产占有方式和分层结构、形成新型的权力和组织管理结构,技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客观必然的。人类有了其他一切生物所不曾具有的思维、精神和语言,人类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人类也必须对技术的负面效应做出回应。

彻底消除科技的负面作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科学技术活动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空调技术论文篇2

建筑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通排风是通过交换形式完成的。建筑能耗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表现在:首先,受到环境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运行维护与管理以及各种技术配置与能效比未能合理有效使用等的影响,都会使实际能耗升高,能量使用效率及能费比下降。其次,建筑物内实际空气环境的冷热质量及其变化因素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质量。

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根据建筑楼宇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用户的要求,通过合理配置新风温度、建筑环境内部温度和房间温度设定值,采用冷热量回收、湿热转换等方式合理运行暖通空调以达到节省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

(1)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发展蓄冷(热)技术,其节能的意义在于:采取将一部分高峰电负荷转移到低谷(移峰填谷)。可以提高发电厂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一定程度的缓解电力紧张。对于用户来说,由于实行分时电价政策,可节省电费开支,降低运行费用。暖通空调节能采用蓄冷(热)空调系统,蓄冷(热)系统包含:蓄冷(热)设备、制冷(热)设备、连接管路、控制系统。蓄冷(热)空调系统包括:蓄冷(或热)系统、空调及循环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实现自控。暖通空调系统节能DDC控制器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控制功能有:a.将实际的提供的冷冻水温度与回水温度及回水流量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冷冻水系统的冷负荷。根据实际冷负荷及最佳的节能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2/6度),决定投入运行的制冷机组及相关设施的数量。b.投入运行的冷冻水泵采用双机备用机制,DDC控制器结合制冷机组及有关水泵的运行时间累计,每次启动累积时间最少的一台制冷机组及水泵运行,补足需要的冷冻水量,以实现冷(热)蓄能。且在设备故障情况不中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2)根据建筑物内环境设定温度以及控制回风和新风的风比例,运用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最佳启停控制器,计算暖通空调开/关的最佳时间及起动次数、运行时间累计,通过节能DDC控制器技术应用提升节能效益:a.根据建筑物内环境要求,实时调节合适的新风阀和回风阀开度。停机时回风阀全开,新风阀全关。b.冷冻水阀与风机联动控制,新风温度接近室内温度设定时,尽量引入新风,风机停时,冷冻水阀自动关闭。c.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风总管上设温度传感器,其所测风温与设定值比较后,输出电信号,调整回水管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水流量,保证回风温度在设定的波动范围内。采用通排风余热采集回收技术的热回收装置,使建筑物内暖通空调随季节气候环境变化合理实时调节。室外新风温度低于(或高于)建筑物内暖通空调通排风温度,室外新风含湿量低于(或高于)排风含湿量,应用安装在通排风出口的热交换器,通过排风和新风各自的通道进行分别间接接触以达到换热取能效果;利用热回收装置及通排风余热收集技术,来预热和加湿新风(或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

(3)采用循环热源提取的热泵技术。热泵技术的运用,其优势在于:通过规模化地利用江河湖海、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地下土壤或空气,实现获取低温热能的方式的多样化;利用获取的低温热能并加以转化,这种运用能通过少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将大量的低温热量提升为高温热量,是目前最节省一次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供热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供热,也可用以制冷,即一套设备兼作热源和冷源。热泵技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采用从地下水水源中获取热能的热泵技术。即,采用热泵从抽取的地下水中收集并获取热量,之后,再将水回灌到地下。这种技术在应用中受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应用条件及场所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即,将循环工质通入地下埋管,构成与土壤间所形成的循环工质换热器。根据季节的不同及季节的转换,通过这一换热器从地下取热(或冷),成为热泵的热(或冷)源;实现冬存夏用或夏存冬用。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即,收集城市污水中所能提取的热量,综合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热能充当热源,从而解决城市供暖用热并有效提高其效费比。由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因而可以减少C0气体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

(4)采暖、空调系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实际负荷小于设计热(冷)负荷,其所使用的水和空气作为热量和冷量的载体,其流量也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暖通空调领域变流量技术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段的变化,使暖通空调系统动态地满足经常变化的负荷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暖通空调在热水供暖系统、循环冷冻水、冷却水系统以及通排风系统中应用改变系统动力的变流量技术,可以极大改善暖通空调的能耗,有利于节能和环保,有较好的经济性。

(5)绿色建筑节能要求在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中使用绿色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基本建筑材料的用量,减轻围护结构的自重,而且在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采用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大幅度节能降耗,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应对当地的环境、气候、资源等以及建筑物内部暖通空调的运行应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加强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1)绿色建筑在温度及湿度调节运行、循环通排风等的能耗,要求对选择的暖通空调的通风气流、温度、湿度及其环境影响等,运用模拟软件进行分析,要有最佳的节能方式。

(2)暖通空调整体的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系统控制水平。设计调整空调系统的能量损耗,使其与室内的湿热环境参数、人体对湿热的感受指标保持平衡,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节约。

(3)选择正确的暖通空调的冷热源系统的节能设计,对绿色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的能耗,冷热源节能系统事关重大。充分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水能等可再生资源,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在基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基础之上,通过置换式送风、低温送风系统,并结合冷辐射吊顶系统,实现节能目标。

空调技术论文篇3

暖通空调软件可以按用途分为辅助绘图(CAD)软件、设计计算软件和模拟分析软件,按其与Internet的关系可以分为离线应用软件和Internet在线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共同构成了暖通空调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就这些软件本身及其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计算机不仅有惊人的运算速度和很高的计算精度,还具有记忆、判断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可靠性和应用性越来越高,它们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暖通空调软件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暖通空调设备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暖通空调软件最早应用于暖通空调设计和制造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目前,暖通空调CAD和设计计算软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暖通空调设计专家系统软件已经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决策,能耗分析软件、气流模拟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应用使设计人员在大楼建成之前就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和能耗情况进行模拟,从而据此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不难发现,暖通空调软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面向过程无友好程序界面到面向对象界面友好、从离线到网络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暖通空调的软件也更加完善,更好地为暖通空调工程师服务。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使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2、暖通空调软件技术

2.1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

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包括辅助绘图(CAD)软件和设计计算软件,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发展、成熟。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左右)

各大学和研究单位研制开发一些符合国情的暖通空调程序软件库,但多为局部性的,覆盖面不宽,水平也有限。

2)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左右)

国家出资研制开发《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包》(BDP),作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该软件于1986年5月通过国家(部级)鉴定,被誉为当时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软件,并在此后的数年里,在国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CAD软件出现。

3)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

Windows的出现,以及AutoCAD的推广应用,各种空调CAD软件涌现,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5年3月,我国第一个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暖通空调设计计算软件EasyHVAC(同济大学)投放市场,它一出现即受到设计人员的青睐,1998年,该软件又推出了辅助绘图版本EasyHVACCAD.我国的空调辅助设计软件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2001年7月,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开发的HDY-SMAD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将暖通空调设计计算软件推向了新的高潮,该软件通过了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软件部分功能填补了国内同类计算软件的空白,总体设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软件具有如下区别于其它软件的新的功能和特点:

1)内嵌215个城市和地区的气象资料,并具有城市扩充功能,能够计算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全年逐时室外干球和湿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

2)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由粗到细提供6种不同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3)能够对冬季空调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并且可以将冬季的人员、照明和设备得热产生的负荷从空调热负荷中扣除。

4)强大的楼层组管理功能,支持多个标准层。

5)独特的工作时间表设定和指派功能,支持不同日期具有不同的上班模式,以及不同时间的不同上班模式,无缝处理间歇运行空调系统。

6)应用动态焓湿图(HDY湿空气分析大师)能自动对一次回风系统自动进行冬季和夏季工况,HDY湿空气分析大师能够分析和计算各种空调系统和工况。

7)利用东方空调网的暖通空调设备数据中心,得到各个厂家的最新空调设备资料,用于空调设备的选择。

8)可以输出14种文件类型:封面、建筑概况、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参数、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空调负荷详细计算参数、空调负荷统计数据、空调负荷逐时数据、空调工况分析结果、楼层组管理文件、回风系统划分文件、新风系统划分文件、设备选择结果。

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它还用于暖通空调新产品的开发。暖通空调设计专家系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它能给出特定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和暖通空调设备的各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并评判它们的优劣,从而可以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2.2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

暖通空调辅助计算软件解决了辅助绘图和设计计算等较简单、静态的问题,但是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随建筑类型和室外气象条件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暖通空调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在运行时也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为在暖通空调运行期中大部分时间中其负荷条件是不同于设计条件的。采取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适应负荷动态变化,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能耗,这是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全年动态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准确地制定相关的优化方案。因此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也就应运而生了。

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能够对已经建成的和将要建造的大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全年负荷动态分析、能量消耗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设计人员可以由此判断空调设计的优劣,并提出空调系统的最佳控制和管理办法。

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发出了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例如美国能源部开发的DOE软件,英国的ESP-r软件,并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作为DOE软件和BLAST软件的升级版本,美国能源部又开发了EnergyPlus软件,该软件集中了美国政府在建筑环境与设备领域的投资所产生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有10来个美国大学和公司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最终由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LBNL)发行。建筑能量模拟已经在美国和发达国家中普及,预计在未来2-5年内,将在中国推广和普及,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从而为能量模拟软件的推广做好了政策上的准备。目前国内的能耗分析软件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DEST软件(基于AutoCAD)和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开发的HDY-SMAD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直接基于Windows,V2.0以上版本可进行能耗分析),后者具有以下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墙体得热,采用热平衡法计算房间负荷,能够计算全年8760h的逐时负荷。

2)同时对建筑物和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模拟分析,设备运行结果可反馈到空调系统中进行负荷的反馈计算。

3)对空调负荷的强大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弥补了国内同类软件的空白。

4)基于Internet的网上空调设备选择功能。

5)中英文两种输出方式。

2.3气流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

空调系统设计的效果与室内气流组织密切相关。好的气流组织方式能够使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速度很容易地符合设计要求,反之,差的气流组织方式可能根本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施工之前,预测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状况就很重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只能用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几种典型送回风方式的气流组织状况,获得一些简化的计算公式,并将它们套用到类似的设计中去,但是,它们的精度和使用范围都不能令人满意,尤其当遇到一些特殊难题,如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车间有害气体浓度场分布、室内不同障碍物情况下的气流流动规律等等便无法解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的空调系统气流模拟软件发展起来了。

气流模拟软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从简单的单个送风口气流状态,到多风口相互影响下的室内气流组织;

2)从二维到三维;

3)从稳态到动态;

4)从层流到紊流;

5)从简单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到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6)从单纯的数值计算,到图文并茂的计算和前后处理一体化软件。

比较著名的气流模拟软件有SIMPER、PHOENICS等等,另外很多商业计算机公司,如IBM,也开发了与建筑配套的空调系统气流模拟软件。由于气流模拟的计算复杂,以前大多在工作站或大型计算机上开发,随着微型计算机速度的提高,现在已经有了微机上的气流模拟软件。

气流模拟计算方法以计算机为运算工具,其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实践表明,计算机运算的成本要比相应的模型实验低许多倍,随着被研究的物理对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复杂,这个优点将更显著;其次是速度块,用计算机运算,设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对比许多不同方案,从中优选出最佳设计,而相应的模型实验则需很长时间;第三是具有较强的模拟真实条件的能力,它的计算空间不受限制,无须缩小几何比例,而模型实验就难以办到。不过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程度,故不如实验方法那么直观可靠,因而必要时还须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4基于Internet的空调系统远程监控软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Internet对世界各地的空调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已经成为现实。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冰蓄冷空调远程监测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冰蓄冷空调工程现场的全自动监测,具有以下的功能:

1)管理人员通过Internet能够在任何地方通过密码登录后对各地的冰蓄冷现场控制系统实施远程监测;

2)各地的冰蓄冷现场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地向管理人员发送运行数据;

3)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浏览器对各地工程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比较,并进行故障诊断。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Internet的常规空调系统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5基于Internet的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

暖通空调专业是一个设备应用专业,设备的正确选用和布置是工程设计最关键的环节。由于目前设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设备手册和设备样本来获取设备的信息,这样获取的数据难以及时更新,查阅起来也不太方便,因此,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开发基于Internet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的设想。

基于Internet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除具有常规设备手册的基本功能(具有设备的使用和安装说明,用户可以查阅)外,而且具有以下常规设备手册所不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1)提供各类设备专门的选型程序,根据用户提交的设计参数,可以迅速从设备库中检索到符合条件的一组设备,显示各自的设计人员关心的数据,利于用户对这些设备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对于某些设备,并提供一些必要的计算和分析功能,简化用户的选型。

2)能够直接根据用户选定的设备生成或调用相应的CAD图形(三视图)。

3)上述功能既能在常规的操作系统和CAD环境下实现,又能在Internet上实现。

4)制定了暖通空调所有设备的标准数据库格式,统一了各生产厂家提供给设计人员的样本的格式,利于设计人员进行分析和比较。

5)各生产厂家可以随时在网上对其产品数据和图形进行更新,从而保证设计人员所得到的产品资料永远是最新的。

目前,该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已经有Internet、Windows和AutoCAD三个版本的软件产品,Internet版本的产品可以在东方空调网上的数据中心运行。

2.6专业Internet网站的涌现

互联网已经成为暖通空调专业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至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暖通空调专业和企业网站。目前,各大设备生产厂家均有自己的企业网站。国内比较著名的暖通空调专业网站有东方空调网、暖通空调信息网、中国空调制冷网等,其中东方空调网除提供信息服务外,还提供设计资询和各种暖通空调专业软件的开发和外包服务,及附加技术服务。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认识的深入,暖通空调专业网站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暖通空调专业也将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空调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空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27-02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使受教育者获得科学适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根据浙江省制冷空调行业对空调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和浙江省制冷学会,与海尔集团、浙江百诚集团、浙江商业机械厂、盾安集团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调研、设计、论证、实施及完善,构建以“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浙江制冷空调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反复的研究论证,我们将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诚、毅、勤、朴”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面向现代服务业,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上胜任大中型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小型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冷空调装置的维修,制冷空调设备的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目标定位,在对制冷空调企业一线生产、管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具体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岗位认知实习及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赴相关空调企业进行认知实习,通过在企业参加生产劳动,让学生对就业的岗位有感性的认识,并培养其职业素养,对今后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明确的方向。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是指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及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维修电工、CAD证书。

2.岗位技能学习。职业岗位技能学习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设计技能、制冷空调系统运行维护技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技能、制冷空调自控系统维修技能等实训内容,并要求获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专业技能证书。

3.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制冷空调企业参与空调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使学生能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工程现场应用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空调工程术专业以及职业岗位的真切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回校继续学习和提升综合技能打好基础。

4.毕业设计。利用空调企业施工中的工程項目,制作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項目课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别,分层次灵活地组织学生完成课题设计。

四、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调研和行业专家的论证,依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小型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冷空调装置的维修、空调工程销售等岗位的技能項目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根据制冷空调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将主要工作岗位确定为: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岗位、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岗位、制冷空调装置的维修岗位、空调工程的销售岗位。然后针对每个岗位进行工作过程的分析和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再针对这些技能要求,进行适当的归类、整合,形成相应的专业课程。同时针对这些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当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在课程中融入技能证书考核的应知应会要求。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创新创业指导”、“创业讲座”等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技应用文写作”等必修课外,还开设了“经济法律知识”、“音乐鉴赏”等素质选修课;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专业视野与相关专业技能,开设了“制冷空调新技术”、“制冷空调专业英语”、“汽车空调及维修”、“三维CAD软件”等专业选修课。制订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突出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与企业标准的融合,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课程标准。

五、核心课程建设

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按照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分析岗位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建设“制冷技术与设备”、“空气调节技术”、“空调工程施工与运行”、“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及检修”等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依托行业企业,经过长期不懈的改革和探索,逐步构建了以“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了“空气调节技术”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取得了较大成效。空调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已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空气调节技术”课程则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及检修”等3门课程教材被省重点建设教材立項。同时,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薪水列全校25个专业第一。

参考文献:

[1]王静霞,余菲,赵杰.面向职业岗位构建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5-8.

空调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空调系统;空气调节技术;舒适度

在空气调节技术上,我国并不处于落后的阶段,而且舒适空调与工业空调的发展差不多是同一个使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空调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而我国还是比较缺少空调技术人员的,一直到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之后,空调业才有了巨大转变。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我国一直都秉持着节约能源的原则,同时满足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正在加快,将人们居住的环境提高上来也是国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将室内空气的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的调控技术、空气洁净的控制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能促进空调系统的优化,并能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

1 空气调节技术

空调系统与设备的变革以及运行管理的节能与品质的提高,则是空调技术的深入发展方向。我们不但要关心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而且也要关心城市,尤其是小区空气环境的改善,这些都是未来空调行业的发展方向。按照空气调节的术语和采暖通风的相关标准,将房间和密闭空间的气流速度和温度湿度等一些列的参数都控制到要求之内,即是空调调节技术。完整的空调系统中要有控制温度、控制空气勋勋、控制湿度以及控制空气的通风这四项功能,现在的空调技术已经不光是单纯的控制温度和湿度环境,已经向着控制空间整体环境的方向进阶,通俗地说就是进入人工环境的改造阶段。我国在空气气味、压力等成分的调节控制阶段,已经有了较大成果。空气调节技术在应用的时候,主要目的还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空气环境进行改变,有效利用换气技术将室内的不好空气给转换出去,从而换取清新的空气;同时采用热湿交换方法让室内的环境保持住标准的温度和湿度,并利用净化技术让空气一直保持良好的洁净度,这样才能将人们居住的环境控制在舒适的标准中。从这也能看出来,空气调节技术主要的目标就是消耗最少的能源,将室内的居住环境打造成更加舒适更加健康的场所,并将环境污染有效减少,真正实现节能减排,让人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

2 空气调节技术的重要性

所有的空调技术是依据空气调节技术来设计的,其作用可以划分成工艺性空调以及x舒适性空调这两类。其中舒适性空调所具有的作用很明显,就是为人们生存的环境进行空气调节,将室内的空气状态调节到最好,从而让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这样不仅能将人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上来,还对人们的健康更加有力。要想有更好的居住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室内空气达到人们舒适性的要求,对于人类来生活,让人体的散热量以及散湿量都达到正常的标准,也能满足其舒适性,要是让人们感觉到冷热度并没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也就没有舒适度可言了,所以说要想满足人们舒适度就要将室内空气温度给控制好。人们的感觉很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湿度的影响,要是空气湿度太高或者太低,对人们排汗功能都是有影响的,会让人们有身体不适的感觉。此外,人们的舒适度还会受到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要是空气流动速度大很小,或者处于静止的状态,人们体内的热量散发功能会被打乱。其实空气清新程度和室内表面温度情况都会影响到人们,所以在空调系统参数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空气调节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其中,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空调系统。

3 空调系统的舒适性设计

在空调系统中,空气分布是很重要的,人们都会称它为气流组织。在不空调送风口布置和回风口布置的时候,要先将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和热湿处理,让通过送风口进入到空调区域,然后和空调区域内部的空气进行混合,或者和热湿空气进行交换,在这个过程完成后,将空调区域剩余的余温和余热都消除掉,让空调调节区域后形成的空气流速和热湿度都相对均匀,这样也就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舒适度。因此,选择合适的通风换气方式和气流组织方法是提高舒适性空调环境舒适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提高操控效率。我们知道空调系统承担着排除室内余热、余湿、二氧化碳和异味的任务。但是,现在的空调通常采用的是热湿联合方式来实现上述任务。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消费、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和室内末端装置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清华大学江亿院士提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通过新风机组来实现室内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因为采用了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系统,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难以同时满足温度、湿度参数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了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提高了室内空气舒适度。

其次,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提高空气洁净度。为了达到室内空气高效洁净度的要求,我们需要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粒径小于1微米的尘粒,用于去除空气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微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对于居住环境的高要求,使得空气过滤净化的处理也变得极为严格,因此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以保证去除脏空气中的悬浮尘埃,对空气进行杀菌、去除异味和化学气体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最后,采用合理的热湿处理设备,保证人体所需的热湿环境。人的生活需要合适的空气热湿度,空气太干燥或者太湿润,都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不好。因此,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用应用最广的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以得到人体所适宜生活的空气品质,是空调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运用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质量进行加工,从而获得适宜人体居住的室内空气品质。

结束语

空调系统能对人们居住产所的空气起到调节的作用,能有效控制好空气的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动的速度,将空气中不新鲜的空气都给转换成新鲜的空气,让人们时刻在良好的空气中生存,从根本上满足人们所需求的舒适度。文章简要介绍了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历史,然后展望了未来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空气调节技术对于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改善室内空气品,提高人体居住舒适度的重要作用。空气调节对于提高生活舒适性的作用还在继续不断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谭卫东,王付学.浅论优化空调系统,提高生活居住舒适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空调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暖通空调;安装施工;问题;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TB494文献标识码:A

引言: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现在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暖通空调系统对施工的技术规范性要求很高。但目前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仍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如施工过程中的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超标、空调水系统水循环不畅、结露滴水等等问题。为此,规范好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才能确保建筑物内的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正常。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今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人们创造一种的舒适的室内环境。暖通空调的安装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如果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质量,严重时造成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故障。主要体现如下:

(一)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问题

建筑物内的各种专业管线多而且复杂,尤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线,多并且管道尺寸比较大,涉及到送回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电气桥架等等,这些管线由于管线的不同性能用途不同,所以在安装上要对其定位和标高交叉问题高度重视,如果安装上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很容易给后期工程施工造成困难,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设备噪声超标方面问题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噪声超标方面问题,主要跟空调末端设备运转有关,特别是在空调末端设备设计和安装中容易产生噪声,部分暖通空调安装施工单位对空调设备进场检查不仔细,没有通电试运行,测试超声标准是否规范。同时在暖通空调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防止噪声的专业知识,没有协调配合控制好噪声超标问题。

(三)空调水系统水循环问题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最关键的技术在于合理处理空调水系统水循环,也是整个安装施工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如冷冻水系统管道循环不畅、水系统管线交叉协调不当,形成的气囊影响了管网的水系统循环,如果空调水系统管道不够清洁,受到某个物体的阻塞,也会影响空调水系统水循环的正常工作。

(四)结露滴水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如果在安装环节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在运行中出现结露滴水问题,这跟劣质管道材料有关系,如保温材料容重不足或保温材料厚度不够等。另外在暖通空调安装施工过程中,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不严密,冷凝水管路太长等也是结露滴水原因之一。暖通空调一旦长期出现结露滴水问题,将会使保温材料失效、防潮层破损,产生暖通空调的质量问题。

二、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技术规范

(一)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在暖通空调安装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物内各项管线工程统一安排,设计好各项管线工程的分布,合理安排位置和走向,避免出现工程直接的冲突矛盾,影响暖通空调安装施工进度。管线工程综合设计要根据管道的性能和用途而定,暖通空调安装单位应该跟管线工程有关的单位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是管线定位,还是标高交叉问题,都要确保众多功能各异的管线布置得当,并作出管线综合布置图,详细注明各种管线的位置、标高和走向。其中重点在风管设计上,要与吊顶高度保持一致,风管走线不宜太长,合理安排空间的利用价值,提高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噪声超标的技术处理

首先要对空调设备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最好要进行通电试运行,如果出现噪声超标的质量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更换,排除暖通空调出现噪声超标的质量问题。其次就是要在安装过程中完善噪声超标的技术处理,在设备安装时,应采取有效的减震措施,如加装减震吊架或减震器,设备进出风(水)口设置减震软接等,并对空调机房进行吸音处理,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或是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减少噪音外传。在风系统安装时,在风机的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消声器件,如在风口处可采用消声百叶,在将消声弯头设置在风管弯头部位等等。

(三)水循环故障的技术解决

暖通空调系统水循环的畅通是暖通空调正常运行的保障,当暖通空调安装出现水循环故障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对管道质量的严格要求,要确保管道温度、水压得当,耐腐蚀等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管线的倾斜度、标高改善水循环故障问题。二是要改善水质,对冷却循环水进行物理排污,或者是通过化学法投加水质稳定剂法和离子交换法,防止出现杂质阻碍水循环。另外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在施工间断期对管口进行封堵保护,防止异物进入管道内,造成循环水管道堵塞。

(四)水凝结的技术处理暖通空调出现冷凝水,可造成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加大或滴水破坏室内装饰等问题。在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要合理设计好管道的位置,其长度和坡度都应适宜,要尽可能的让冷凝水能够顺利排出管道外,也可以设置水封装置和透气装置。同时对于管道的保温作用也要严格要求,要保证管道材料的密闭完整,避免出现冷损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冷损,要及时做隔热处理对保温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冷凝水不会影响暖通空调的正常使用。

结语:通过以上对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规范的探讨,可见暖通空调安装并非易事,而是一个相当系统而又繁琐的工程,需要具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还需要随时对暖通空调安装技术进行调整和完善。要准确把握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综合管线、噪音超标、水循环故障、凝结水的防治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处理,加强各专业配合,逐步提高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的技术水平。参考文献:

[1] 贺新.浅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17-18.

[2] 梁晓东.BSCE新工厂暖通空调节能与自控改造设计[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22-23.

[3] 满超.浅谈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方法[J],《华章》,2011;(20):27-28.

空调技术论文篇7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形中成为我们生活的源动力。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空调,我们又如何度过炎炎夏季?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改变我们对新生活舒适主义的追求。

然而,科学发展是把双刃剑。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蕴含着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又蕴含着不断增长的危险性。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而来,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往往又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巨大威胁,埋下诸多隐患。让我们爱了,同时也怕了。

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向人们提出警示: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又具有显明的二律背反性。所以,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说,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汤因比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总之,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同样,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

拿空调为例,空调的发展历史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简称为Chiller!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米的时候自己安装。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在90年代中国也从其他先进国家吸收了较大型空调设备的先进高新技术。如今,中国已是一个顶级的空调出口国,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机组总数达500万台,2002年预计有750万或800万台机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当人们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惬意之时,太阳的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日本东芝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变频空调,当时世界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变频空调的概念没有很好的在市场推广。2009年,“变频”突然打响了整个世界的空调市场,各大空调厂家纷纷押宝变频空调市场,直流变频、180度正弦波、360度正弦波、窄频宽频真频等宣传概念令人眼花缭乱,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空调技术论文篇8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空调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项目管理 制冷 空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0-02

一 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项目管理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且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2.制冷与空调技术实训课程面临的问题

制冷与空调技术实训课程是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术知识与综合工程实施能力的实践课程。虽然制冷与空调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综合能力”,但在培养过程中却主要注重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而对制冷行业的工程施工程序、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几乎空白。

3.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制冷与空调实训课程的背景

长期以来,在制定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计划和实训操作教学环节中,学校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的技术需求,忽略了实现目标需求的计划与组织。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各门分阶段的课程中是可取的,但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中是不适合的。因为在未来工作中学生面对的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要求,更需要工程实施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 应用项目管理开展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过程

1.准备阶段

各项目小组的课程计划由指导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计划的制订要兼顾课程目标的完成和小组成员的特长发挥。每个项目小组由7人组成。实训项目的选取,应按照学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不同特点,由学员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各小组在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讨论后自行确定项目所需工具。

2.实施阶段

第一,学员在领取项目计划书后应认真阅读,充分理解项目的计划和目标。

第二,各小组应按照项目书的要求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市场调研,参考相似项目的项目计划,并且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提出对本项目的功能要求。再经过不断的优化,最终得出本项目的需求说明书、项目计划书、使用说明书。同时担任项目经理的学生要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按照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原则,制订本项目的时间计划、质量管理目标和人员组织机构。

第三,在项目计划制订完毕后,项目顾问要对项目方案进行评价,并且与项目组共同讨论,最终得出最优方案。

第四,项目小组按照优化后的方案和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形成施工文档和施工日志。在此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应尽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挥本小组成员的团队作用自行解决。

第五,在项目完成后,项目验收应由项目顾问组成员组成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给出合格与否的评价。对于不合格的项目组应要求其重新实施项目。

3.总结评价阶段

第一,经过项目验收并被确定为合格的项目,项目组成员应按照自己在项目组的分工写出个人在项目中的工作总结报告。

第二,各项目组的总结报告应由项目顾问负责汇总。并在全部项目组完成项目后召开项目管理实施汇报会。由各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汇报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思路,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从而找出解决方案。

第三,指导教师应根据各个项目组的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成绩。

三 应用项目管理开展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关键因素

1.科学合理地选取项目

项目的选取是项目管理在实训课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实训教学项目要综合考虑知识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以及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偏好。项目的选取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考虑到所考查的理论知识能否集中体现在项目中。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要求,最终实现制冷与空调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为指导教师创造条件

在应用项目管理开展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技术顾问”角色,因此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还要求指导教师了解制冷与空调行业的变化潮流,以及制冷与空调技术项目的市场情况,所以,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指导教师多到有关企业进行调研,积累相关的开发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在各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担任项目经理的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各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经理后,指导教师应对项目经理的资格进行审查。

3.为各项目小组提供必要的实训环境

制冷与空调技术实训课程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而且对学生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课题小组要为每个项目组配置良好的实训环境,在实训开始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设计选取适合本项目组的工具,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 应用项目管理开展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训课程的优点

第一,应用项目管理开展制冷与空调实训课程是模拟真实施工的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项目管理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制冷空调工程项目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第二,将项目管理应用于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渐树立在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意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在理论、技能、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应用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空调技术论文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energy-saving necessity of the modern libra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energy-saving measures from the point of the modern library building design, equipment selection, utilization of natural energy. The energy-saving measures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library building.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节能;设备选用节能;节能措施

Key words: the modern library;energy-saving building design;energy-saving equipment selection;energy-saving measure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60-01

0引言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是能源问题的表达方式之一。另一方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节能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随着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思想的传播,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有资料研究[1]表明,建筑耗能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方面,约占全国总耗能的30%。现代图书馆作为公共建筑,由于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参与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功能,无疑成为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现代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服务面广,它对学校乃至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大,有文献[2]指出,建设节能型图书馆是一种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1节能措施

1.1 建筑设计节能结合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定位,建筑设计节能可以从建筑体系、建筑材料等方面着手。在建筑体系方面,内部布局按大开间、全开放、全方位的模式设计,实行统一柱网、层高、荷载,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过去以功能、空间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功能、空间、环境、资源并重的目标,体现节能理念[3]。结合我国的气象特征,现代图书馆应尽量采用南北朝向布置,以尽可能的利用太阳光和季风。理论上讲,体形系数越大,能耗越大,因此应控制图书馆的体形系数不超过节能设计设标准的规定:尽量减少外墙的凸凹面,不应设置外墙洞口处无窗户的凸(飘)窗等。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外墙应尽可能采用自保温墙体,如加气混凝土、多孔砖、空心砌块等,采用保温面层贴面砖也是不错的方法,其中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粘贴面砖技术在2004年建设部的行业标准《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市场上进行了推广应用。幕墙玻璃应采用中空玻璃,这样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宁夏图书馆利用中空玻璃合理设计玻璃幕墙,就很好的达到了节能效果[4]。

1.2 设备选用节能结合现代图书馆使用中的实际情况,设备选用节能可以主要从空调系统选用及照明系统选用、电梯选用等方面着手。在空调系统选用方面,结合图书馆内部结构布置不同以及不同功能位置的使用要求不同的特点,设计分别采用不同的冷热源和空调系统。合理积极采用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技术可以很好的达到节能效果。在现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和DDC控制技术[5],将空调主机、风机、水泵的定流量运行,改为变流量运行,如VRV(变冷媒量)、VAV(变风量)和VWV(变水量),即当空调负荷发生变化时,及时调节制冷压缩机、循环水泵和风机的运行工作参数,从而改变空调主机工作状态,确保空调主机始终工作在效率最佳状态,可节省大量的能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地下储能空调系统[6],利用地下水作为介质进行储能并进行能源的循环利用,天津海河图书馆就是利用这一节能技术达到高效利用能源的效果。同时,现代图书馆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风能,降低空调排风换气的能耗,从而间接达到节能效果。在照明系统选用方面,结合图书馆内部功能分区的不同,确定科学合理的照度标准,选用高效节能的灯具,通过照明系统的分层分段电路设计,实行分区控制,引进智能照明技术[7],达到照明系统有效利用节约电能的效果。同时,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玻璃幕墙及结构布置,提高白天自然光的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在电梯选用方面,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节省空间,减少维护,高效节能,符合图书馆节能要求,有文献[8]指出,在同等速度、载重条件下,无机房电梯与传统蜗轮杆电梯相比能节约40%—50%电能,因此现代图书馆应尽量选用无机房电梯。

1.3 自然能源利用节能所谓自然能源利用,指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达到节能效果。结合现代图书馆能源利用现状,自然能源利用节能可从太阳能的利用、雨水的利用等方面着手。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结合太阳能技术应用现状,可利用太阳热能应用系统,用太阳辐射加热水,用以提供图书馆使用热水、取暖等;可利用太阳能热反射玻璃,利用镀膜能透过可见光而把起加热作用的远红外光反射到室外,尽可能地减少太阳的热作用,使室内热环境得到控制,降低室内空调负荷和减少设备投资,达到节能效果;可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图书馆提供清洁的能源,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局部地区投入使用[3]。在雨水利用方面,主要是将雨水通过暗沟等雨水收集系统导人集水池中储存,经净化处理后可代替洁净水用于卫生间冲洗以及浇灌花草等,从而节约大量水资源。

2结语

现代图书馆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管理、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多方面配合,方可达到目标。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图书馆节能现状,在建筑设计、设备选用、自然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谨供图书馆节能建设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晓璐,姜乖妮等.节能降耗——图书馆建筑节能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学报,2008,(4).

[2]王晖,江文芬等.试论节能型高校图书馆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3]吴力武,曾晓燕.图书馆建筑设计中节能与环保探究[J].广州建筑,2007,(5).

[4]庄青.以宁夏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为例看公共建筑节能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

[5]李明华.节能减排-图书馆建筑的未来之路[J].河北科技图苑,2010,(3).

[6]任毅.海河图书馆应用地下储能技术的可行性分析[J].城市,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