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内科十篇

时间:2023-03-24 14:22:02

肾病内科

肾病内科篇1

选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1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例。32例患者均符合第十二版《使用内科学》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一般临床护理

2.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宜劳累,应该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的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至少为2至3周。此外,患者卧床期间,要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病房的舒适度,要保持温暖的室温,清新的空气,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特殊情况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行动,避免其过度劳累,例如: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必须要等水肿和体腔积液消失后,才可以下床活动;出现感染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活动,感染控制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2饮食护理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饮食,提醒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饮食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注重饮食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减少对过甚营养的摄取。例如:对于出现水肿、高血压、尿少的患者,要严格将其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g/d以内;尿少、血钾含量高的患者,要限制其使用含钾量高的水果、蔬菜。对于血脂高的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的食用量。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依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规定进食。对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方面,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于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需要区别对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8-1.0g/(kg*d)之间,热能摄入量在126-147KJ之间;肾功能不正常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6-0.8g/(kg*d)之间;此外,对于重度水肿且尿少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每天的进水量。

2.3感染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水肿,长期服用、注射大量的含激素药品,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各种感染并发症。因此,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首先要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病房隔开;其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空气清新,最好每天消毒;再次要保障患者自身的卫生清洁,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叮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等。

2.4心理护理

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其心理上,都存在恐惧、烦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对于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特点、过程等,鼓励患者讲出自己承受疾病的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解答,并且注意言行举止。因为此时的患者最需要关心和尊重,和蔼的态度、热情服务,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然后,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客观实际,向患者疏导正确的思想;确保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2.5药物治疗护理

在药物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知情权,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后,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就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争取到急救的宝贵时间。

2.6出院前指导

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注意事项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让患者回家后,根据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注意合理饮食,注意防风寒,注意在不造成过度疲劳的前提下,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肾活检术护理

肾活检是一项有一定技术难度、易出现并发症的检查,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愈后有重要的作用。

3.1术前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采用鼓励性语言,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态,使患者明确治疗的意义,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主动配合治疗。②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准确送检肝、肾功能、凝血时间、血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各种标本并做双肾B超检查,取得客观的检查结果。③准确的按医嘱执行术前常规用药:术前3d肌注维生素K10mg/次,每天2次。停用一切抗凝血药和扩张血管药物。术前30min给予肌注安定10mg,安洛血10mg。测量血压,血压高者给予心痛定舌下含服。④患者术前必须重视对呼吸配合的训练:模拟穿刺作呼吸及屏气训练。穿刺多数发生在患者呼气末,故呼气末有效屏气应作为重点训练项目。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保证足够睡眠,加强营养。

3.2术后护理

①术后常规仰卧6h,卧硬板床24h,每小时测血压1次,共4次,血压平稳后停止。②嘱患者多饮水,以便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形成阻塞尿路。术后3h内每小时饮水不少于300mL,保证1次/h有尿标本,每次留尿标本于试管内,动态对照观察尿颜色变化,将前3次尿送检尿常规。如有血尿,及时报告医生,应卧硬板床至肉眼血尿消失。如血尿严重,密切观察血压、尿色、血红蛋白变化及红细胞比积的变化。如有排尿困难,可用热敷、温水冲洗会等条件反射方法帮助患者自行排尿,必要时可行导尿术导尿。③了解患者穿刺部位的感觉,注意观察伤口及敷料;术后3d内不能淋浴或盆浴,1周内避免激烈活动。④穿刺24h后可用频谱仪照射手术部位30min,每天1次。⑤常规当天应用止血药,如无血尿次日可停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d。⑥做好生活护理。术后患者卧床期间,应主动协助做好进食、饮水、大小便等生活护理。

4结果

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2例患者得到治愈、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未治愈。

肾病内科篇2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446-03

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肾内科的常见病,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低 下、营养状况差、防御机制削弱等情况,容易并发医院内感染。它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 往往导致病情加剧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增加治疗费用。因此,加强对医院内 感染管理有利于疾病的转归。笔者对本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2468例肾病患者中2 51例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2468例肾病患者中251例发生院内感染,其中男134例,女117例;年 龄12~79岁。查阅251例患者病历,按有关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诊断,并 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2 诊断标准

1.2.1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量>3.5 g; ②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⑤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 发性肾小球疾病。

1.2.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狼 疮性肾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为尿检异常[尿蛋白(++)以上和(或)尿沉渣中每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和(或)肾功能异常,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检或肾功能异常。

1.2.3 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血肌酐水平178~707μmol/L,未行血液透析者。

1.2.4 尿毒症:为终末肾患者,血肌酐>707 μmol/L,需规律血透维持生命。

1.2.5 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王枢群等主编的《医院感染学》诊断[1]。

2 结果

2.1 4种疾病院内感染所占比例

251例院内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种:LN46例,占18.3%;肾病综合征59例,占23.5%;肾功能 不 全(血肌酐

2.2 院内感染发生率

狼疮性肾炎总数110例,发生院内感染46例,院内感染发生率41.8%;肾病综合征总数316例 ,发生 院内感染5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18.7%;肾功能不全(血肌酐

2.3 感染部位

本研究院内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上呼吸道感染占47.8%,肺部感染占22.7%;其次为 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皮肤、软组织等。详见表3。

2.4 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

住院后发生院内感染最快的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其次为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毒症、肾功能不 全。详见表4。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四种疾病为肾内科常发病,同时也是肾内科 发生院内感染最多的疾病。

本研究中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7%、41.8%,明显高于肾功能不全 和 尿毒症患者。文献报道肾病综合征发生院内感染最多占43.3%~51.9%,肾病综合征患者 院内感染率高,首先有疾病本身的因素,即大量蛋白尿使蛋白大量丢失,血清IgG水平下降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紊乱,主要系补体旁路B因子下降及白细胞功能受损;其次大剂 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抑制了人体免疫细胞功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多国内外文 献报道[2,3],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联合应用易发生感 染,加重病情,合并症多,预后差,需高度重视。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病理损伤患者的皮肤 粘膜屏障,使病原菌入侵有了较为便利的途径;SLE患者吞噬细胞的作用减弱,补体成分减 少 ,NK细胞(自然杀伤)的数量减少、功能下降,IL-1、IL-2等细胞因子水平减低。上述因素 均 可导致患者的抗感染免疫力下降。此外,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肾脏病变的程度直接 影响SLE的预后。自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SLE以来,其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由 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及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功能低下,易于导致感染[ 4]。

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1%、8.3%,明显低于肾病综合征、狼疮 性肾炎患者,但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基数大,占院内感染的比例达24.7%、17.9%,几乎 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相当。因此,也应重视防止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院内感染 的发生。

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中存在抑制白细胞活性 的多肽抑制因子,白细胞趋化性受损,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慢性肾功能不全常伴有淋 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尿液生成减少,对泌尿道冲洗作 用减弱;同时慢性肾实质损害致肾内瘢痕形成,引起肾单位尿流不畅,致病菌易潴留繁殖, 而抗生素不易在局部达到有效药物浓度[5]。

慢性肾衰并血透患者院内感染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免疫功能下降:长期血透患者有Ig G和IgM的轻度下降;即使在充分血透的患者,其抗体反应性仍有缺陷,对某些抗原、流感疫 苗的抗体反应明显降低。周围血中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数减少;另外,血透 患者巨噬细胞吞噬作用降低;②营养不良:血透患者多有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缺乏,原 因是透析中丧失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的缺乏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和功能的降低。

本组资料提示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肾功能不全、尿 毒症患者,并且住院后至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也短。二者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患者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因此,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了院内感染发 生的机遇、缩短了院内感染的时间。管理好此类患者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本研究 院内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上呼吸道感染占47.8%,肺部感染占22.7%;其次为消化道 感染。提示肾科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分室收治患者 ,对已有感染患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四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患者的免疫力低下,而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后更为严重。要降 低上述疾病的医院内感染率,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治疗原发病是必须的。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正规有效的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蛋白尿减 少,浮肿消退,血清白蛋白及IgG水平上升,住院时间缩短,免疫功能恢复,从而减少感染 的发生[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掌握好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指征、用量、用 法。静脉 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尤其在冲击治疗 时应用对预防感染的发生可取得良好效果[7]。对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能降低 毒素、改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枢群,张帮燮.医院感染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 社,1990:116.

[2] 李弋南,张燕林.6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分析及防治[J].中原 医刊,2007,34(5):30-31.

[3] 白燕,任爱红,郭志玲. 2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J]. 临床荟萃,2006,21(21):1516.

[4] 王荔. 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20 06,17(3):23-25.

[5] 林海英,张丽敏. 肾脏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2006,7(11):664-665.

[6] 梁智敏,陈锦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医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5):291-292.

肾病内科篇3

【关键词】肾内科;常见病;院内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27-01

对肾内科患者而言,在接受住院治疗的过程出现院内感染,不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对于生命健康也会有所威胁,因此注意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是临床上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肾内科患者具有如下特点:免疫功能不高、营养状况不佳以及防御机制低等,这些都使得患者容易出现院内感染,增加患者治疗难度与费用[1]。为了更加明确的了解肾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对我院肾内科四种常见疾病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尿毒症患者以及狼疮性肾炎患者当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自2010年――2013年收治的1234例肾病患者,其中有120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年龄最小的为12岁。对这12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查阅分析,根据院内感染诊断的相关标准,对我院内感染状况进行诊断,且对符合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诊断标准

1.2.1肾病综合征该疾病诊断标准如下:①出现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之内蛋白尿含量超过3.5g;②表现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含量每升不超过30g;③水肿;④高脂血症;⑤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还有实验室检查,确定非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2.2系统性红汉狼疮(SLE)该疾病诊断标准如下:以美国风湿病协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诊断标准(1982年)。其中对于狼疮性肾炎在临床方面的诊断标准主要是尿检结果异常(尿沉渣里面每高倍视野红细胞的个数超过5个或者是肾功能出现了异常)。确定非因其它疾病导致的尿检或者肾功能异常。

1.2.3肾功能不全该疾病诊断标准如下:患者检查之前没有进行血液透析且血肌酐水平为每升178-707μmol之间的患者。

1.2.4尿毒症该疾病诊断标准如下:血肌酐指数每升超过了707μmol,需要进行规律性的血透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1.2.5院内感染相关标准主要如下:以王枢群等主编《医院感染学》(1990)当中对于院内感染的相关诊断为标准。

2结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肾内科四种常见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共有120例,其中四种疾病患者具体例数主要如下:肾病综合征患者31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4例、尿毒症患者27例、狼疮性肾炎患者28例。四类肾内科常见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概率最高的患者为狼疮性肾炎患者,依次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见表1。

3讨论

当前肾内科的常发病当中,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以及狼疮性肾炎等均占据有很高的比例,与此同时这四类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相对于肾内科其它疾病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了四种肾内科疾病当中肾病综合征还有狼疮性肾炎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相对于另外两种常见病患者的概率要高出很多,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最高能够达到43%-52%,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如此高的院内感染概率有着多种原因。首先是该疾病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该疾病患者本身所具有的蛋白尿会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丢失且血清lgG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患者免疫功能有所降低甚至出现了紊乱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补体旁路B因子会有所下降,以及会伤害白细胞功能;为了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需要用到大量的激素还有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会使得患者本身的免疫细胞功能受到严重的抑制,因此患者自身机体的抵抗力处于虚弱的状态。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献显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治疗,如果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话会有很大概率发生感染,特别是进行联合应用的时候概率会大幅度提升,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且会出现多种合并症,对患者的预后也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在这个方面需要有高度的重视[2]。

SLE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能够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严重紊乱,此类患者自身的皮肤黏膜屏障会使得病原菌在入侵的时候有了更加方便的通道与途径;SLE患者自身的吞噬细胞能够发挥的作用在不断的减少,而且补体成分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NK细胞因为自然杀伤的原因而导致数量严重下降等,这些因素都会让患者自身抗感染的免疫力出现严重下降。除此之外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激素还有免疫抑制剂,SLE患者的预后效果直接被肾脏病变所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肾功能不全还有尿毒症这两个种类的患者,在院内出现感染的概率为10%与8%,相对于另外两种常见病明显低了很多,但是这两种类型的患者在基数方面有着明显的突出性,因此在总体院内感染患者来说,这两类患者所占据的比例很高,可以说这四种常见病在整个院内感染患者群体当中,所占据的比例是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对于这两类患者也需要有所注意。

这四类常见病患者最为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免疫力低下,其中肾病综合征以及狼疮性肾炎患者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激素还有免疫抑制剂,因此对于免疫力的抑制效果更是明显。因此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行调整还有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肾病综合征以及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正规的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蛋白尿减少以及浮肿消失,患者的lgG水平还有血清白蛋白都会有所提升,更需要对激素还有免疫抑制剂在使用指征还有用法、剂量等熟悉掌握。对于肾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患者防治的措施在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以及降低毒素等方法。能够使得院内感染出现的概率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肾病内科篇4

关键词: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

肾内科包括很多种疾病:尿路结石病、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肾性贫血、各种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IgA肾病、尿毒症、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等等[1]。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肾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是临床治疗中一个常见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肾内科住院患者共336例,其中男性患者192例,女性患者144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8.2±16.5)岁。其中肾盂肾炎患者12例,高血压肾损伤患者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6,慢性肾炎患者108例,尿路感染患者128例。

1.2方法将3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病情需要,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和病情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疗效判定将治疗效果划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3个等级。无效即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为患者的腰痛、尿痛、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得到明显减轻。显效为患者的腰痛、尿痛、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4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都是利用 SPSS17.O 软件来进行。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来进行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进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 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肾内科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蛋白尿、血尿、水肿、肾损害等,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2]。其中观察组的显效患者有124例,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70%以上。对照组显效患者106例,占对照组患者总数不到70%。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效患者为2例,对照组无效患者为14例,二者的无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98%,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9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更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医药市场的混乱[3]。一旦患者体内的细菌对抗菌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就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

肾内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包含的疾病种类较多,并发症也很多。因此抗菌药物在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比较广泛[4]。因此,肾脏也很容易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而被损伤。对于肾内科患者而言,抗菌药物如果造成了肾脏损伤,则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在肾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抗菌药物应用的针对性[5]。

肾内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在很多肾内科疾病中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经过临床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抗菌药物在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抗菌药物搭配常规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这就说明抗菌药物在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治疗中还是值得使用和推广的一种方法,在能少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用量[6]。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以免患者产生抗药性,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加重病情。

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很多抗菌类药物对于肾内科疾病例如淋球菌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使细菌溶解死亡,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荔.李炜.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3,17(3):23-25.

[2]林海英,张丽敏.肾脏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7(11):664-665.

[3]梁智敏,陈锦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医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5(5):291-292.

[4]糜丽珍.静注丙种球蛋白防治肾病综合征继发医院感染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19(4):235-236.

肾病内科篇5

关键词: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肾功能

随着社会老龄化,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在内科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这些老年患者中,2/3患高血压、糖尿病等2种以上疾病。由于这些疾病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因此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我们调查了700例内科系统老年住院患者的肾功能状况、疾病谱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老年CRF的三级预防工作提供材料和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内科系统老年住院的700例患者,男性509例,女性191例,平均年龄(72.5±10.0)岁。入选标准:(1)年龄≥60岁;(2)在内科系统住院;(3)出院前血压控制达标、基础疾病治愈或病情稳定。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岁组。

(2)方法

①调查病史基础肾脏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周围动脉病变等。

②实验室检查测定Scr、尿肌酐(Ucr),计算Ccr,采用C-G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血清尿酸(UA)。尿蛋白定性阴性者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阳性者测定尿蛋白量(24h)。

③影像学检查采用麦迪逊SONOACE X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量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峰值流速,计算各级动脉的阻力指数(RI)。

④统计学分析

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肾功能受损危险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1)临床情况

本组患者有基础肾脏疾病者占17.2%,高血压77.2%,糖尿病39.8%,冠心病41.5%,脑血管病55.2%,高尿酸血症21.2%,高脂血症69.3%。

(2)肾功能状况

本组患者EGFR≥90ml・min-1・(1.73m2)-1者仅占6.6%,60~89ml・min-1・(1.73m2)-1者占27.5%,30~59ml・min-1・(1.73m2)-1者占45.1%,15~29ml・min-1・(1.73m2)-1者占15.5%,

(3)肾功能中、重度受损者疾病谱

364例EGFR

(4)肾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尿蛋白量(24h)、高尿酸血症和肾动脉粥样硬化是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机体步入老年以后,肾脏发生增龄性改变,肾单位数目减少,GFR逐步下降。研究表明,70岁以后GFR以每年1.05%的速率下降。2007年广州市对城区2128例20岁以上、平均年龄52.9岁的居民的肾功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EGFR

本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高血压的检出率为77.2%,糖尿病检出率为39.8%。2006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北京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肾功能的调查结果显示,EGFR

2007年浙江省某农村成年居民肾功能调查结果发现,EGFR

参考文献

[1]Fehrman-Ekholm L,Skeppholm L.Renal function in

theelderly(>70 years old)measured by means of iohexol

clearance,serum creatinine,serum urea and estimated

clearance[J].Scand JUrol Nephrol,2004,38:73-77

[2]陈崴,王辉,董秀清,等.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

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

147-151

[3]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

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22(2):67-71

[4]郭兰中,张路霞,王晓刚,等.浙江省某乡村慢性肾脏病

肾病内科篇6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产科;妊娠;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ELLP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714.25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b)-046-02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产科临床常见危重并发症,容易危及母婴生命。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2例,年龄19~35岁,平均(26.7±4.1) 岁。血肌酐179~1 196 μmol/L,平均(401.8±239.4) μmol/L。初产妇13例,经产妇9例,其中,双胎3例,宫内死胎4例。所有病例根据是否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分为透析(HD)组和非透析(HD)进行预后分析。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肾功能均急骤、进行性减退,平均每日血清肌酐上升超过44.2 μmol/L,伴或不伴尿量减少[1]。

1.3治疗方法

本组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6例,非透析治疗16例,包括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解痉、控制血压等,及时终止妊娠,必要时行子宫切除。

1.4疗效标准

治愈:孕产妇血肌酐、尿量正常,无其他系统损害表现,符合产科出院标准;好转:孕产妇血肌酐较入院时降低,尿量正常,无须透析;死亡:孕产妇肾功能无好转,患者临床死亡。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妊娠分期

22例孕产妇患者中,治愈8例,死亡5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6例,其中,3例在自动出院当天死亡,3例经随访病情好转,总病死率36.4%,治愈、好转率63.6%;19例单胎患者围生儿死亡7例,存活12例;双胎患者3例,其中1例双胎围生儿均死亡(计为1例),2例患者双胎围生儿均存活(计为2例)。见表1。

表122例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妊娠分期

2.2产科急性肾衰竭的妊娠分期与病因的关系

见表2。

表222例产科急性肾衰竭的妊娠分期与病因的关系

2.3透析(HD)组与非透析(HD)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

见表3。

表3 透析(HD)组与非透析(HD)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n(%)]

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治愈、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本组资料看,产科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及产后,本组22例中妊娠晚期6例,产后13例,合计19例,占86.3%,早、中期妊娠患者仅有3例,不足14%。本病发病后病情危重,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较高,22例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为36.4%,高于文献报道[2],其原因考虑因我院为本地区中心医院,产科重症患者大多从农村基层医院转诊而来,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死亡患者大多是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如心衰、DIC、休克等,透析组和非透析组在病死率上无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肾功能情况并不是临床转归的最主要因素,合并其他系统的损害与否及严重程度最终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组50%以上病例均有2个以上的病因,并且这些病因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各种严重的病理变化,使病情加重。如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既可直接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引起DIC,DIC又进一步加重ARF;产后大出血既可因为血容量的急剧减少引起ARF,也可通过诱发DIC而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

本组病例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产后大出血(9例)、感染(6例)和胎盘早剥(4例),还见于宫内死胎(4例),以及HELLP综合征(2例)、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1例)等产科特殊病种,与文献报道结果类似[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小动脉痉挛,直接使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且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可加重肾缺血,从而诱发ARF[4]。从本组资料看,它是妊娠晚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即使在终止妊娠后(产后),它仍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产后大出血是产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多因宫缩乏力、不同程度的胎盘滞留及软产道和临近结构的损伤所致。产后大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直接影响肾脏的灌注量,严重时肾小管或肾皮质发生缺血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感染是本组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3例为产后宫腔感染,3例为妊娠期肺部感染。产后宫腔感染是由产前、产时病原体感染,产后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到子宫蜕膜层或肌层而诱发的炎症[5],各种感染严重时均可导致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引起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胎盘早剥可引起产前出血,严重者可释放出大量组织因子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失血过多及DIC使肾脏的灌注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组另有4例患者主要是由于宫内死胎稽留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胎稽留宫腔过久,可引起母体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肾脏灌注量减少,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组病因尚包括HELLP综合征、妊娠急性脂肪肝、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等产科少见特殊病种,由于本组这些病例就诊尚及时,诊断准确,治疗得当,除1例急性脂肪肝因发生肝昏迷、DIC死亡外,2例HELLP综合征和1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均治愈出院。目前最新的观点认为HELLP综合征、HUS均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其共同发病机制为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纤维蛋白在局部沉积,造成各种微血管病变,引起肝、肾等脏器的微循环障碍,从而诱发急性肝、肾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上这两种疾病损害的脏器各有侧重,HELLP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较轻;HUS则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以肾功能损害严重而持续为主要特点[6]。妊娠急性脂肪肝病因不明,临床罕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黄疸、低血糖、蛋白尿,肝、肾功能损害,本病合并ARF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类似肝肾综合征或妊娠时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往往是多种致病因素未得到及时控制的结果,一旦发生,病情多已处于复杂危重阶段,治疗棘手。因此,应该注意加强预防工作,加强产前保健、监护,针对上述病因,积极治疗早期轻度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处理宫缩无力、胎盘滞留,谨慎操作,预防产道损伤,避免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及时处理胎盘早剥及宫内死胎;加强宣教,提高产妇的个人卫生意识,强化无菌操作意识,以减少各种感染的发生;提高对特殊病因的诊断水平,如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HUS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无论病情轻重或病情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是妊娠晚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终止妊娠可增加母体肾脏的血液灌注量,从而减轻肾功能损害。血液净化为治疗产科合并ARF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常规血液透析适用于无多器官损害、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对于剖宫产后不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以避免加重出血。血液滤过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生理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优于血液透析,可清除多种炎性介质,具有器官支持作用,适用于合并MODS的危重症患者。血浆置换可迅速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及炎性介质,同时补充大量缺陷的因子,适用于严重肝损害的急性脂肪肝患者及HUS患者。本组中1例HUS危重患者即先后给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等综合血液净化治疗,最后脱离透析,痊愈出院。

总之,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母婴病死率均较高,应该加强预防工作,加强围生期教育,早期积极处理各种诱因,预防本病的发生。治疗上在解痉、控制血压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应适时终止妊娠,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有透析指征者积极予以适当的血液净化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728-729.

[2]邢迎红,崔克亮.产科急性肾衰竭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0):779-780.

[3]黄锦华,郭韶玲,吴淑卿. 围生期急性肾衰竭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27-2928.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15-1926.

[5]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71.

[6]范敏华.血栓性微血管病与急性肾衰竭[J].北京医学,2007,29(7):43-46.

肾病内科篇7

关键词:ACEI;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内科;应用价值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肾内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其临床上是指原发于患者的肾脏,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一类肾脏疾病[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及水肿,且该病的病程较长,起病多隐匿,病情发展较为缓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健康,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治疗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进行了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11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9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42.3±1.70)岁,这109例患者中,其中54例患者使用复方肾炎片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临床治疗方法

1.2.2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肿减退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显效 患者经治疗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尿常规值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常规、尿常规值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治疗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病情恶化。

1.2.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55例患者在采取上述方法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人数依次为32例、21例和2例,治疗显效率和总治疗有效率为58.18%和96.36%;对照组5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人数依次为15例、27例和12例,治疗显效率和总治疗有效率为27.78%和77.78%;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水肿减退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55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平均水肿减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肉汤血尿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上述3项时间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一种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具有进行性倾向的一种慢性肾脏炎症,通常该病的病程>1年,且呈现进行性发展,患者出现肾小球弥散性或局限性炎症改变,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以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为主。贝那普利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ACEI),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贝那普利可降低患者肾小球的内压,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及系膜细胞的过度繁殖,进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减轻肾小球的代偿性肥大,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②贝那普利可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有效的对发病过程中的高血压进行控制,同时其对患者的出球小动脉具有扩张作用,因而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肾脏内的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从而促进患者肾脏功能的恢复;③贝那普利可以清楚患者体内的自由基,并可一直其对肾脏的损害,因而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这对缓解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肾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美芳.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J].海峡药学,2013,25(1):126-128.

[2]赵学兰,林松娟,王金玲,等.增大剂量的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28(2):83-84.

[3]Khouri SJ,Naly GT,Sun DD,et a1.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diastolic function[J]. Am Soc Echoeardiogr,2009,17:290-297.

[4]蔡建伟,吴峰芬.ACEI与ARB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探讨[J].临床医学,2012,14(03):139-140.

肾病内科篇8

我给他做了肾区、输尿管走行区、膀胱区和会的检查,均没有发现有异常。查体后给他开了尿常规、肾功和泌尿系彩超。患者做完检查后把报告单拿给我看,我看到他的检查结果显示均未发现异常。然后就向患者解释道,通过查体和相关辅助检查来看,无论是从形态上看还是从功能上看,你的肾都没有问题,请放心你的肾没有病。你要是想看腰痛,建议你再到骨科再去看看。

病人接着问:那是不是肾虚呀?我告诉他肾虚是中医的病名和诊断。你问你的肾有没有病,我给你查的是西医说的肾脏疾病,是指:肾有没有炎症、结石、畸形和肿瘤等,而不是中医说的肾虚,和你说的肾虚不是一回事。

还有一次出门诊,一个病人来看病,说自己过夫妻生活的时间短,是不是肾有病,肾虚?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不少患者说自己的肾有病,但是通过检查发现肾脏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患者老是怀疑自己的肾还是有病,总觉得是肾虚。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受中医理论的影响,误把肾虚当成肾病,并且老是担心肾有病,即使没有查出来,他也会认为肾有病。因为中医认为肾很重要,所以很多人把肾和真正体现到男人的功能和权威性结合了起来。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肾病与肾虚各自代表的含义。

中匠肾虚

肾虚在中医学是一类症候统称。中医学认为,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肾阴对人体各

脏腑起着濡润滋养作用,肾阳对人体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肾阴肾阳统称人之精气,义称元气。有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虚之分。

肾阴虚指肾之阴液不足,滋养及濡润功能减弱所引发的病证。以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为主症。老年肾阴虚证,多兼见齿发早堕,便秘等。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大补阴丸。

肾阳虚指肾之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所引发的病证。以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为主症。老年肾阳虚证,多兼见夜尿多或尿后余沥等。常用方剂:金匮肾气丸、右归饮、四神丸。

肾气虚指肾之元气不足,生理功能减弱所引发的病证。以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听力减退,小便频数,男子滑精,女子带下清稀,面白少华,舌淡苔白,脉徽弱为主症。老年肾气虚证,多兼见气短,动则气喘等。常用方剂: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刺五加胶囊。

肾精虚指肾精空虚,不能充养脑髓等所引发的病证。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机能减退,男子精少,女子天癸早竭,过早衰老,神疲健忘,舌淡苔少,脉沉细为主症。老年肾精虚证,多兼见思维呆顿,行动迟缓等。常用方剂:河车大造丸、七宝美髯丹、五子衍宗丸。

面匠肾虚

西医的肾病包括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

肾病内科篇9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脂;血清胱抑素C;尿白蛋白排泄率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1-0030-0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糖尿病肾病日益增多,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的主要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但近几年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CysC)是目前最敏感的肾小球损伤标志物之一[1],与GFR有良好的相关性,用于各种亚临床及临床肾病的诊断。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密切关系[2]。本研究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其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6月本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0 μg/min

1.2 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在禁食、禁饮8~12 h 后于次晨采空腹血,排除溶血、乳糜血等不合格标本,并取晨起7:00 至次日7:00 内24 h 尿液(加入防腐剂)送检,UAER 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血清Cys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测定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生化仪OLYMPUS-AU 2700 完成。检验科定期参加福建省室间质控评比并达标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样本比较采用ANOVA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

2结果

2.1 三组血清胱抑素C、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比较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与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呈直线相关(r=0.371、0.783、0.587,P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已日益受到重视,认为其是诊断早期肾病的敏感指标[3],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的早期指标。而胱抑素C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诊断早期肾病的一个可靠性指标,它是一种分泌性的尿蛋白,几乎能在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速度持续的转录与表达,无组织学特性, 故可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不受年龄、性别、炎症状态等影响[4-6]。许多研究表明胱抑素 C是能较好地反映GFR改变的实验室指标[7],应用于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8]。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血清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亦验证其可作为早期肾病诊断观察指标的临床意义[9,10]。自从Wilens和Elster[11]在50多年前提出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有关这一观点,国内外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已证实,脂代谢异常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过程。有研究结果显示,有40.5%~50.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12]。国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24 h尿蛋白增多,血脂代谢的异常更为显著,尤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以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C)升高为主,而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肾脏病进展,有效控制血脂有望改善肾脏病预后[13,14]。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CysC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M人员为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本研究实验。通过本组资料显示,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水平就明显升高,且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呈直线正相关,表明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血脂紊乱更加明显,表现为TG、LDL、TC的升高。推测在从血清胱抑素C 水平逐渐升高后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高甘油三酯协同高血糖引起的肾损害加重,其可能机制为脂质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刺激基底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间质生成,诱导炎性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加重肾小球的硬化,造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栓栓塞,导致纤溶活性降低,外加肾小球呈高滤过状态等均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产生[8]。而且伴随着血糖升高,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体内的蛋白将大量丢失,失去了胆固醇代谢平衡,出现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糖尿病肾病逐渐发展,血清胱抑素水平逐渐上升[15]。上述发病机制提示血脂异常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了在糖尿病肾病特别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逐渐升高的同时,其血脂代谢紊乱亦更明显,提示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代谢紊乱可能起到一定的参与及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毅,王永志. 根据血清胱抑素C浓度推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J]. 中国血液净化,2004,3(12):23-24.

[2] 赵静,明慧,黄海泉.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33-34.

[3] Sarasua SM,Mueller P,Kathman S,et al. Confirming the utility of four kidney biomarker tests in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 Ren Fail,2003,25(5):797-817.

[4] Fehrman-Ekholm L,Seeberger A,Bjrk J,et al. Serum cystatin C:A useful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 in very old people[J]. 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9,69(5):606-611.

[5] Weinert LS,Prates AB,Doamaral FB,et al. Gender does not influence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J]. Clin Chem Lab Med,2010,48(3):405-408.

[6] Laterza OF,Price CP,Scott MG. Cystatin C:An improved estimato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 Clin Chem,2002, 48(5):699-707.

[7] Coll E,Botey A,Alvarez L,et al. Serum cystatin C as a new marker for non invasiv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s a marker for early renal impairment[J]. Am J Kidney Dis,2000,36(1):29-34.

[8] 徐静,贾爱华,张春虹,等. 胱抑素C及其他标志物诊断糖尿病肾病效能的比较[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31):481-483.

[9] 艾世辉,林兰梅. CysC联合SOD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36-38.

[10] 秦绪记,杜光菊,李倩新.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浅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96-97.

[11] Wilens SL,Elster SK. The role of lipid deposition in renal arteriolar sclerosis[J]. Am Med Sci,1951,219:183-196.

[12] 马博清,魏立民,霍丽梅. 2 型糖尿病的血脂代谢异常[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13):36-38.

[13] 李军辉,程东生,王锋,等.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50(3):478-482.

[14] Chen SC,Tseng CH. Dyslipidemia D,Kidney disease,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J]. Rev Diabet Study,2013,10(2-3):88-100.

肾病内科篇10

[关键词] 卡托普利;糖尿病;糖尿病早期肾病

[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076-02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早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被忽视,而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损害速度加快,且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统计资料发现DN所致ESRD比例达15%左右[1],早期诊断和治疗DN尤为重要。笔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NIDDM)合并早期肾病患者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35~70岁,平均(56.2±3.4)岁;病程4~15年,平均(10.8±3.7)年。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1999)诊断标准[2],早期DN(Ⅲ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 μg/min或24 h尿蛋白(Pr)定量>0.5 g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3]。全部病例均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严格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稳定于7 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稳定于7%左右,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10 mmol/L。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Pr、Scr、BUN、UAER等指标,每周1次,出院后每个月随防并复查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2.1 治疗组

治疗组34例,完成30例,对照组31例,完成28例,共失访7例。治疗组治疗前后Pr、Scr、BUN和UAER的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肾功能比较(x±s)

与治疗前相比,P

2.2 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前后Pr、Scr、BUN和UAER的变化,各指标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肾功能比较(x±s)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DM对肾脏损害不仅单独由于高血糖所致,而是一个与遗传缺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血淤、血凝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4]。国外研究显示,DM病程为10~20年者,50%合并DN[5]。DN的特征为早期微量白蛋白尿,而临床蛋白尿会加快肾功能损害,如何能控制微量白蛋白尿的发展,成为治疗的关键。

目前对DN的常规治疗,除控制血糖、血压、低蛋白饮食等一般治疗外,药物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ACEI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作用,近年来普遍应用于DN的治疗[6]。ACEI的应用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能降低肾小球内高跨膜压及高滤过状态,以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过程[7]。其治疗DN的机制为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选择通透性,减少肾小球蛋白滤出;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摄取、清除大分子物质的能力,使得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速度延缓[8-10]。从两组治疗情况看,24 h尿蛋白定量及UAER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DN呈进行性发展,一旦进入中晚期,很难阻止其病程进展,预后不良,尤其是病程在15~20年及以上者,由于肾功能损害严重,而长期服用化学降糖药物又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肾功能极度衰竭而不可逆转,更加大了DN的治疗难度。DN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及早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继发感染,避免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姚建,陈名道.糖尿病肾病及其早期防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330.

[2]胡仁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65-467,383-384.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6.

[4]王海燕.肾脏病咨询[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21-122.

[5]薛耀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6-181.

[6]唐咸玉.糖肾消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4,27(6):17-18.

[7]贾在金.糖肾气血汤辅助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7(23):542-543.

[8]孙雪峰,周希静,王力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保护作用的有效剂量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6):372.

[9]阮昱,李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