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十篇

时间:2023-03-27 04:23:44

血细胞

血细胞篇1

1、血细胞是血液当中的有形成分,和血浆一起组成了血液。血细胞在血管里随着血液一起流动,人体的血细胞有三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种细胞分别有不同的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为机体供氧,同时携带二氧化碳通过肺脏排出体外;白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球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种类: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来源:文章屋网 )

血细胞篇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DC于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近年来关于DC分化、发育及抗肿瘤应用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血液肿瘤DC的研究作一综述。

1DC诱导的自身肿瘤杀伤活性

Choudhury等[1]报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外共同孵育后,产生了形态学、免疫表型具有DC特征的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表明这些细胞中t(9;22)的存在,说明它们来自白血病细胞。特异的体外测定DC的功能证实这些细胞具有潜在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体外产生的白血病DC刺激自体T细胞产生了强烈的抗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匹配的正常异体骨髓细胞表现为低反应。用DC刺激的自体T细胞抗CML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体外单用IL-2培养扩增的自体T细胞作用的4~6倍。DC刺激的T细胞也抑制CML克隆前体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体外细胞因子诱导CML细胞向DC分化,这些DC具有明显的T细胞刺激功能。体外产生的DC通过对白血病特异性抗原的有效传递产生抗白血病作用。Robinson等[2]报道,急性白血病(AL)细胞在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亦能向DC分化。作者用21例AL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GM-CSF、TNF-α共同孵育,15例细胞成活,其中12例可观察到符合DC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这些细胞有DC特异性抗原CD1a、CD83的表达,成熟DC还有HLA-DR、CD40、CD80、CD86的表达。9/12例中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这些培养的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原呈递功能,经FISH分析证实,一些AML的DC起源于5q-及ph+白血病细胞,另外2例髓系和淋巴系双表型白血病CD19持续异常表达。AML恶性转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但是体内随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被局限于某一细胞系、然而体外白血病克隆50%可自然向单核细胞、粒细胞成熟,另外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进一步终末细胞分化。该研究证实了AL原始细胞衍生的DC是恶性起源的,表明一种恶性细胞向具有潜在抗原呈递能力的细胞转变,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呈递肿瘤相关抗原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诱导抗白血病免疫反应。需指出的是,DC的白血病起源由以下证据支持:①在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血病原始细胞占90%~98%,细胞数量在整个培养阶段维持稳定且具有恒定的高存活力;②在GM-CSF、TNF-α中培养后观察到的DC占73%~92%,比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祖细胞衍生的DC比例高;③AL单个核细胞生成的DC与正常DC前体行为不一致。体外来自12/15例AL所产生的潜在抗原呈递DC,这一发现提出的两大重要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①一种早期干细胞表型是这种现象的先决条件吗?AL与其它白血病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确定是否如此,以及该现象的真正频率和生物学重要性;②这种体外成熟能允许假定的白血病相关抗原更有效地呈递到有适当受体的细胞毒T细胞吗?

Choudhury等[3]报道,AML包括一组血及骨髓中原始髓细胞克隆积累的疾病,恶性细胞表现为髓细胞分化的变异程度及与许多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异常和基因重排有关,特殊的细胞遗传变化通常与特殊疾病表型和临床后果有关。正常多能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克隆共存于骨髓。成功的抗白血病治疗后,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复,但大多数病例,缓解仅为暂时的。因此,对于大多数AML病人的治疗上的挑战就在于防止复发,以期达到长期缓解。为此,Choudhury等[3]开展了体外诱导AML细胞分化成DC的工作,并以此来刺激自体的抗白血病的T细胞反应。他们在体外用GM-CSF+IL-4联合TNF-α或CD40配体(CD40L)产生DC,对象19例不同染色体异常的AML病人,除1例外均产生了DC的形态学表型特征及T细胞刺激特性,这些细胞高表达MHC-Ⅰ类、Ⅱ类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86和ICAM-1。有3例通过FISH分析染色体异常。自体淋巴细胞与AML衍生的DC共同培养能溶解自体白血病细胞,并注意到少许抗自体的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这些正常细胞来自于病人缓解期。结果显示有DC表型、功能的细胞能从多数人AML标本中获得。如果已知AML的生物学异质性,就不会奇怪实验结果的变异及偶尔有AML细胞标本未显示有向DC分化。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确保可决定靶抗原而进行被观察到的免疫活性。这些工作潜在治疗上的应用是重要的,白血病DC可潜在地被用作体内细胞的白血病疫苗或体外产生抗白血病的T细胞而用于免疫治疗。它们在免疫治疗上的应用于这种通常致死性疾病可消除微小残余疾病及将暂时的反应转变成持久缓解。

据Cao等[4]报道,GM-CSF可诱导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分化成类单核细胞的细胞来刺激宿主对白血病的免疫反应,即经GM-CSF处理后的FBL-3细胞,DC的特异性标志33D1及NLDC-145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MHC-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显著上调,通过电镜观察到DC典型的形态学。功能上,GM-CSF诱导的FBL-3细胞可明显刺激初始异基因的和自体的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总之,这些结果对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有重要启示。

2DC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Fujii等[5]提出,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DC是可诱导抗肿瘤的细胞毒细胞,如细胞毒T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用射线照射的MHC-Ⅰ类抗原阳性的K562细胞脉冲刺激的DC刺激脐血T细胞能选择诱发清除K562mHC-Ⅰ类抗原,CD8+或MHC-Ⅰ抗原T细胞的这种杀伤活性几乎完全被抗体消除,而CD4+T细胞则不同。这表明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肿瘤细胞脉冲的DC能诱导抗相应的肿瘤细胞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这些细胞毒T细胞是经MHC-Ⅰ类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CD8+T细胞。这个发现具有潜在的重要性,提示DC在脐血移植中及在临床免疫治疗的应用。

近来,脐血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治疗致死的先天性或恶性疾病,且取得显著成功[6,7]。积累的实验及临床依据业已证明该临床措施的有效性。脐血移植无需严格的HLA相合,GVHD发生机会少,这可能归因于新生免疫系统的独特性,更能耐受异已抗原。许多研究提示体外各种不同的功能测定中脐血与成人血比较而言缺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DC。Harris等[8,9]与其他学者[10,11]报道脐血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如此不成熟以至于异基因刺激后很少产生细胞毒T细胞活性。大量证据表明:造血干、祖细胞起源的DC可专门呈递抗原到初始T细胞,因此很有可能DC呈递抗原是脐血初始T细胞激活所必需。对于肿瘤治疗,研究者致力于将肿瘤抗原脉冲的DC用作治疗性的疫苗,同时也用于体外采用T细胞治疗中启动肿瘤抗原特异的T细胞[12,13]。据近来报道,肿瘤抗原负载的DC的免疫作用代表了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有力措施[14,15]。本研究中,试图用CD34+脐血细胞衍生的DC,诱导抗肿瘤细胞毒性活性作为脐血移植后GVL效应的体外模型。

在不久的将来,脐血移植可能成为各种不同的致死性恶性肿瘤尤其血液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因为它优于其它干细胞来源的移植。但在脐血移植中,GVL效应减少将成为一个问题。移植免疫治疗的一个目标是创造一种方法,即可避免GVHD、根除残余肿瘤免疫的策略,也可激活脐血单个核细胞抗未知抗原承载的肿瘤细胞。总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正确使用DC可能有益于更特异和更有效的免疫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移植物DC可以直接激活宿主残存的T细胞,导致移植物排斥和移植失败。因此,去除移植细胞中DC,保留干细胞(CD34+HLA-DR-)的重建活性,将会提高移植的成功率[16]。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来源DC间接呈递受者次要组织抗原,是GVHD发生的主要途径[17]。此外,动物实验表明,骨髓去除性治疗只是去除了大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受者DC。

临床移植中控制DC策略[18]:DC是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的专职APC,调控DC或干扰DC致敏途径,有可能延长移植存活并促进耐受。控制DC的可能策略包括:①去除DC即移植前预处理移植物达到减少或消除移植物内DC的目的,避免直接致敏从而延长移植物存活;②抑制DC移行或成熟,通过进一步研究DC移行机制,选择调节DC移行和成熟的某种因子,有可能阻断致敏途径;③阻断DC与T淋巴细胞共刺激信号,如用CTLA-4-Ig阻断B7/BB1和CD28间作用有可能诱导耐受;④DC耐受作用,耐受与嵌合现象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DC在移植中作用,随着对DC研究的深入,人们有希望筛选出某一类型DC,用于诱导移植嵌合体形成。

3DC治疗肿瘤

DC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其分化发育及抗肿瘤应用尤其受到人们关注。动物实验表明应用多种形式的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少量回输即可诱导机体产生极强的抗肿瘤免疫[19]。DC的临床试用亦有报道,DC回输疗法已试用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MM)晚期患者的治疗。对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是应用抗独特型抗体体外致敏的自体DC,目前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5]。德国学者[20]应用独特型蛋白多肽体外致敏的自体DC回输治疗了7例MM患者。其作法是从MM患者血清中分离出独特型蛋白,酶消化降解后用HPLC纯化出多肽,然后用此多肽体外致敏CD34+细胞来源的自体DC,将此类DC给MM患者皮下注射,并随后每隔2周皮下注射一次独特型蛋白多肽,连续3次,结果发现在受检查的4例MM患者中,有2例血中抗独特型IgM和IgG抗体的水平分别升高约8倍和12倍,而且还观察到独特型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表明该疗法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近来有关DC用于白血病治疗研究的报道较多,鉴于未成熟DC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Fujii等[21]报道,为了用DC在体外诱导出自体细胞毒T细胞然后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将G-CSF动员的外周血CD34+细胞用GM-CSF和TNF-α体外培养出DC,这种DC混合群体(包括典型的成熟DC及未成熟DC)能摄取外源性蛋白抗原——钥孔戚血蓝素(KeyholdlimpetHemocyanin,KLH)并将之提呈给CD4+和CD8+T细胞,诱导出KLH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并且他们选择3例AML患者,将放射性灭活的白血病细胞与DC、T细胞共同孵育后,结果其中2例诱导出能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自体细胞毒T细胞,从而为细胞毒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4DC判断预后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Baur等[22]报道了滤泡型树突状细胞(FDC)在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NSHD)中的预后价值。霍奇金病Rye分类中已建立的形态学表型、组织学显示一个宽阔的范围,然而这种组织学不同并未被考虑作为预后因素。NSHD病理组织学分级中两个亚型NSⅠ(恶性)及NSⅡ(高度恶性)的预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着争议,FDC的分析可提供新的预后参数。对59例NSHD进行研究,平均随访时间8年,按分类41例为NSⅠ,18例为NSⅡ。用耐石蜡的单克隆抗体CD21和CNA42免疫染色FDC,在肿瘤组织中区分出三种形式:FDC1,存在着广义的滤泡样结构(n=20);FDC2,存在大量被破坏的FDC网状结构(n=25);FDC3,无或少许孤立的FDC(n=14)。这3组根据复发频率及生存明显不同,发现生存最长的是FDC1组,最短在FDC3组,FDC2组居中(P=0.0025)。FDC状态是一个区别针对所有病人包括不同年龄和分期的预后因素。结合FDC状态和NSⅠ-NSⅡ分级将最佳生存组定义为FDC1-NSⅠ,对于NSHD的传统病理组织学检查,FDC的分析是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方法。结果表明FDC状态的评估更加准确,其真正的预后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应用中加以评估。

对于DC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青睐。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如何调控DC的功能,使其选择性发挥作用。DC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大多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DC分化调控及DC活化机制的掌握,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将会成为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5参考文献

1ChoudhuryA,GajewskiJL,LiangJC,etal.Blood,1997,89:1133

2RobinsonSP,EnglishN,JajuR,etal.BrJHematol,1998,103:763

3ChoudhuryA,LiangJC,ThomasEK,etal.Blood,1999,93:780

4CaoX,ZhaoY,YuY,etal.Immunology,1998,95:141

5FujiiS,FujimotoK,OsatoM,etal.IntJHematol,1998,68:169

6WagnerJ,KernanN,SteibuchM,etal.Lancet,1995,346:214

7SweetmanR,RosenthalJ,SenderL,etal.Blood,1995,86:388

8HarrisD,SchumacherM,LocascioJ,etal.ProcNatlAcadSciUSA,1992,89:10006

9HarrisD,LocascioJ,BesenconF,etal.BoneMarrowTransplant,1994,14:545

10RisdonG,GaddyJ,StehmanF,etal.CellImmunol,1994,154:14

11RisdonG,GaddyJ,HorieM,etal.ProcNatlAcadSciUSA,1995,92:2413

12MayordomoJI,ZorinaT,StorkusWJ,etal.NatureMed,1995,1:1297

13CelluzziCM,MayordomoJI,StorkusWJ,etal.JExpMed,1996,183:283

14PorgadorA,SnyderD,GilboaE.JImmunol,1996,156:2918

15HsuFJ,BenikeC,FagnoniF,etal.NatureMed,1996,2:52

16VanLE,VanKM,MormmaasAM,etal.TransImmunol,1996,4:151

17FerraraJLM,BoneMarrowTransplant,1994,14:183

18孙兆黎,杨贵贞.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20:124

19ZitvogelL,MayordomoJI,TjandrawanT,etal.JExpMed,1996,183:87

20曹雪涛.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8,5:82

血细胞篇3

60%患者易出现贫血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的人群中高发。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几个月)和慢性(数年)两大类。

遗传,空气、水源、装修污染……这些都是可能造成白血病高发的因素。临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达39~40℃以上。同时,60%以上的患者可能出现苍白、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贫血症状,以及鼻出血、齿龈出血、肝脾肿大、骨骼及关节疼痛。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起病。

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时化疗等因素亦导致粒细胞的缺乏,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败血症。另外,治疗白血病中的化疗药物、放疗手段影响肠胃功能,甚至出现胃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补充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用“细胞导弹”袭击

偏方、秘药,千万别轻信。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受到骨髓配型和费用方面的制约,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联合化疗,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需要强调的是,在寻找不到匹配的供者情况下,可以采取DC―CIK细胞疗法,在患者体外培养干细胞,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直接杀伤白血病细胞,并且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这种方法疗效不如异体移植,但安全性更高,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很强,能“瞄准”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且不伤及“无辜”,并避免排异反应。

目前,通过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反应调节剂应用等联合治疗手段,已能使半数以上的患者能够延长生存期,少数患者还能得到痊愈。

食疗防癌是关键

白血病可治可防。生活中,孕妇不要过多地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不要滥用药物,使用氯霉素、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从事以苯为化工原料生产的工人一定要注意加强劳动保护,环境污染和室内装修也应得到注视。

血细胞篇4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62(2008)02-0141-04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EPCs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原始细胞,类似于胚胎期的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在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骨髓中的EPCs进入外周血循环,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新近,有研究证实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高度相关[1],并且可以作为危险分层的标志。高血压病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作者就高血压病与EPCs关系作一综述。

1 EPCs与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表面的扁平细胞,内衬于血管内壁上,为血流提供光滑的表面,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VEC起屏障作用,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后的修复和免疫反应,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器官。血管内皮的完整对维持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EPCs可以表达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标志CD34、CD1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即KDR)3种细胞表面标志物。EPCs分化的细胞可以显示经典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和特征,例如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能够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EPCs由CD34+/KDR+细胞分化为CD34low/KDR+/CD14+细胞,直至成为具有更多成熟内皮表型的细胞。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都表明EPCs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已损伤内皮的再内皮化,在内皮的维持与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长素-1(Ang-1)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促进EPCs动员入循环血。VEGF是最有效的促进EPCs动员的细胞因子之一。小鼠经腹腔注射可溶性VEGF10μg,每天1次,连续1周,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液中EPCs在治疗第1天增加了254%,在治疗第4天达峰值,EPC增加了375%,到治疗第14天仍增加了214%[2]。在人体中,血管损伤和心肌梗死所致的组织缺血引起循环中VEGF增高,同样与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有关。VEGF等动员因子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促进膜结合Kit配体向可溶性配体转化,随后干细胞和祖细胞移动到骨髓微环境的血管区,进而细胞由静止到增殖、分化进而释放入外周血。

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能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可以出现VEC的凋亡与脱落。随之发生巨噬细胞黏附和侵入、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最终引起靶血管的狭窄。内皮功能障碍本质是内皮损伤和修复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已损伤内皮细胞的再内皮化可有效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新内膜形成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除了原先存在的邻近成熟内皮细胞的出芽或迁移外,受损的内皮层可由循环EPCs再生,EPCs促进再内皮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Zhao等[3]发现颈动脉损伤鼠经EPC移植1周后,再内皮化程度高于对照组,3周后新内膜的生成少于对照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新生血管中25%的内皮细胞是由EPCs分化而来的,血管修复部分依赖于循环血中的内皮祖细胞在损伤部位的黏附、聚集、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血管内皮[4]。

2 EPCs与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造成心、脑、肾及周围血管内皮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内皮功能障碍关系密切,高血压可导致内皮损伤,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壁重塑,这种血管重塑过程使得外周阻力升高,对VEC的损伤也进一步加重,构成恶性循环。现有研究已发现具有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吸烟、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存在EPCs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根据受试者的Framingham风险评分,EPCs的数目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成负相关,循环EPCs减少的水平可以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EPCs可维持内皮的完整和抑制内皮的激活,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甚至有可能涉及高血压本身的发病过程。

2.1 EPCs与微血管

阻力小动脉直径的减小、微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减小可导致外周阻力增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微血管减少与舒张压的升高密切相关,可能继发于外周阻力的增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微血管的减少可以出现在高血压状态以前。同样,在有高血压病家族史或临界高血压的人中也可以发现微血管的减少。有研究显示已受损的血管内皮再生减少引起的血管生长受损导致了微血管的减少。尽管微血管的减少作为高血压发病的起始因素还有争议,但是它与实验或临床性高血压有关,外周阻力增加将使高血压和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加重是可以明确的。而EPCs可以通过归巢、融合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提高毛细血管密度,促进血流恢复。利用体外扩增的人EPCs可明显促进缺血裸鼠毛细血管密度的增加,在鼠后肢缺血模型上进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也能促进侧支血管形成。分离后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4周后注射进心肌梗死模型鼠,结果显示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6]。

2.2 EPCs与动脉弹性

动脉弹性下降是老年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研究[7]显示增龄导致EPCs数目进行性减少和动脉弹性下降,并且EPCs数量的变化与动脉弹性的改变呈正相关。EPCs参与内皮修复和内皮功能的调节,动脉弹性受内源性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这一结果提示循环EPCs减少导致内皮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和功能受损,可能是增龄导致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之一。

2.3 EPCs与一氧化氮利用障碍

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利用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鼠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缺乏可以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上调受阻及EPCs动员入外周血减少[8]。这提示EPCs的募集可因一氧化氮合成的减少而减少。相反,能够改善内皮功能和一氧化氮利用的因素,如他汀类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雌激素可以促进EPCs的动员。Masaaki等[9]研究发现经缺血预适应后鼠的EPCs能迅速募集到缺血心肌,并且EPCs能提供大量的一氧化氮合酶,这是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机制之一。

2.4 EPCs与高血压并发症、预后

高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内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组织,启动凝血及纤溶机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与高血压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及预后关系密切。EPCs可以修复已损伤内皮,促进再内皮化。EPCs数目的增加与再内皮化的加速有关,并且可以抑制内膜增生和动脉损伤。循环内皮祖细胞减少的水平可独立地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程,并且在影响冠心病临床进程的内源性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10]。与心血管疾病相似,EPCs数量减少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推测,EPCs与高血压的并发症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2.5 EPCs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Hill等[1]发现,健康志愿者动脉血压与EPC的数量及增殖能力呈负相关。还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可独立地预测EPCs的迁移功能障碍[11]。Imanishi等[12]发现无论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还是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加速EPCs的衰老,这可能和端粒酶这一能延缓细胞衰老的重要酶失活有关。EPCs加速衰老可能影响已受损血管修复的过程。Werne等[13]进行了有507例冠心病患者参加的CD34+/KDR+细胞数量对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研究,在伴有高血压的432例冠心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发现高血压与CD34+/KDR+细胞数量之间呈负相关。Fadini等[14]发现CD34+细胞的水平与收缩压有关,与舒张压无关。尽管目前的研究不足以形成定论,但这些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的EPCs功能障碍可能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尽管关于高血压中存在的EPCs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但在高血压大鼠模型及高血压患者中观察到的氧化应激增强可能影响了EPCs的存活和功能。Imanishi等[15]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加速EPCs的老化。培养的EPCs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为NADPH氧化酶的成分gp91 phox增加。NADPH氧化酶的增多增加了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并且导致EPCs的衰老显著加速,这可能与端粒酶的失活有关。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增加EPCs老化的速度,并且导致EPCs增殖受损。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EPCs老化可以明显地被缬沙坦或超氧化物歧化酶所抑制。Marumo等[16]研究发现,在体外醛固酮可减少EPCs的生成,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可以被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所减轻。醛固酮减少VEGFR-2 mRNA的水平,相应的VEGFR-2介导的AKt磷酸化也将减少。Marumo认为醛固酮导致EPCs生成减少的机制可能是抑制VEGFR-2及随后AKt信号系统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对EPCs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6 EPCs与血糖代谢

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伴随超重导致的糖代谢紊乱。2型及1型糖尿病都可以导致EPCs数量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的EPCs经培养后显示出黏附、增殖、融合、释放促血管生成因子的旁分泌等功能受损,这可能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增加一氧化氮则可以改善EPCs的迁移及变形能力[17]。在这些研究中,EPCs的分化和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显示与血糖紊乱的程度有关。还有研究[18]证实,高血糖可使新生儿EPCs凋亡与老化增加,增殖减少。

3 抗高血压药物与EPCs功能障碍

3.1 EPC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综上所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将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另外,ACEI还可改善EPCs的黏附、增殖、迁移和融合等功能。新近研究报道ARB奥美沙坦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CD34+定向造血干细胞和EPCs的数量[19]。替米沙坦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EPCs的动员,引起循环EPCs数量增多。ARB和ACEI都被证实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和微血管数量的减少。可以推测,改善EPCs的功能可能是产生以上益处的机制之一。

3.2 EPCs与钙拮抗剂

Ralf 等[20]研究发现,钙拮抗剂尼索地平治疗6周能够引起高血压患者EPCs的动员,引起循环EPCs数目增多。该研究提示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EPCs动员可能是抗高血压药物独立于降压效应以外减少血管损伤的修复机制。

4 结 语

总之,EPCs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内皮修复和血管再生受损,加速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之前的微血管异常和动脉硬化。可以推测EPCs数量增加和功能改善不但可以阻止高血压早期的微血管异常,还可延缓动脉弹性下降及靶器官损伤。前述的几类抗高血压药物对EPCs数量和功能的改善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它们的靶器官保护作用机制。

关于EPCs在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才刚开始,高血压与EPCs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随着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明朗,将可能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Hill J M,Zalos G,Halcox J,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vascular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N Engl J Med,2003,348(7):593-600.

[2]Takayuki A,Tomono T,Haruchika M,et al.VEGF contributes to postnatal neovascularization by mobilizing bone marrow-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EMBO Journal,1999,18(4):3964-3972.

[3]Zhao X H,Huang L,Yin Y G,et al.Autologou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transplantation promoting endothelial recovery in mice [J].Transplant International,2007,20(8):712-721.

[4]Colleran P N,Tanner M A,Latcham S L,et al.An acute exercise bou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number[J].FASEB Journal,2005,19(5):A1659.

[5]Werner N,Kosiol S,Schiegl T,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N Engl J Med,2005,353(10):999-1007.

[6]Kawamoto A,GwonH C,Iwaguro H,et a1.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ex vivo expand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myocardial ischemia[J].Circulation,2001,103(5):634-637.

[7]Tao J,Wang Y,Yang Z,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deficiency contributes to impaired arterial elasticity in persons of advancing age[J].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06,20(7):490-495.

[8]Aicher A,Heeschen C,Mildner-Rihm C,et al.Essential role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for mobilization of stem progenitor cells [J].Nat Med,2003,9(11):1370-1376.

[9]Masaaki I,Hiromi N,Atsushi I,et al.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re rapidly recruited to myocardium and mediate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via “imported”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J].Circulation,2005,111(9):1114-1120.

[10]Caroine S,Lothar R,Stephan F,et al.Reduced number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redicts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proof of concept for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endogenous vascular repair [J].Circulation,2005,111(22):2981-2987.

[11]Vasa M,Fichtlscherer S,Aicher A, et al. Number and migratory activity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versely correlate with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 Res,2001,89(1):E1-7.

[12]Imanishi T,Moriwaki C,Hano T,et al.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enescence is accelerated in both experimental hypertensive rats an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Hypertens,2005,23(10):1831-1837.

[13]Werner N,Kosiol S,Schiegl T,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N Engl J Med,2005,353(10):999-1007.

[14]Fadini G P,de Kreutzenberg S V,Coracina A,et al.Circulating CD34+cells,metabolic syndrome,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6,27(18):2247-2255.

[15]Imanishi T,Hano T,Nishio I,et al.Angiotensin Ⅱ accelerate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enescence through indu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J].Hypertens,2005,23(1):97-104.

[16]Marumo T,Uchimura H,Hayashi M,et al.Aldosterone impairs bone marrow-derived progenitor cell formation [J].Hypertension,2006,48(3):1-7.

[17]Segal M S,Shah R,Afzal A,et al.Nitric oxide cytoskeletal-induced alterations reverse 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migratory defect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J].Diabetes,2006,55(1):102-109.

[18]Lien I Z,Dropcho E,Mead L,et al.the effects of hyperglycemia on newbor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Pediatric Research,2006,60(4):493.

[19]Bahlmann F H,Mueller O,Hertel B,et al.Stimul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a new putati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Ⅱreceptor antagonists[J].Hypertension,2005,45(4):526-529.

血细胞篇5

     一、多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是由till和mcculloch等在60年代初,应用脾集落形成细胞定量法,首先在小鼠体内证明的。他们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输入同系鼠骨髓细胞,在10~14天后在脾内形成可见的结节,它是由单一骨髓细胞发育分化而成的细胞集落,称之为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集落数与输入的细胞数成正比,它可分化发育为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cfu-s长期以来用体内集落法进行检测。

在70年代后johnson和metcalf等应用鼠胎肝细胞体外培养法,证明具有cfu-s性质的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成功,这是在研究干细胞方法学上的重大改进。

其后,haral等用小鼠骨髓细胞在甲基纤维素中加入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脾细胞培养上清,进行体外培养,可形成含有红细胞、巨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集落,称为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其后,小林登等在80年代用人骨髓细胞亦报告cfu-mix培养成功。即由多能干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定向髓系多能干细胞及淋巴系干细胞。淋巴系干细胞是t和b细胞的共同祖先细胞,但目前尚不能用脾集落实验证明其存在。

二、单能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向特定细胞系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也称为祖细胞(progenitor)。如进行体内移植不能形成脾集落,但在一定造血因子的存在下,可在体外培养并形成细胞集落,称为代表外培养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因此它与多能干细胞不同,它可包括分化为红细胞的红系干细胞,可分化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粒、单核细胞干细胞系及可分化为血小板的巨核干细胞系。

1.红系干细胞应用骨髓细胞加甲基纤维素在大量epo存在下,进行体外培养可产生大型红细胞集落,可含有1000个以上的细胞,形成如爆发火花样的集落,称此干细胞为爆式红细胞集落形成细胞(burst unit-erythoid ’bfu-e)。如用小剂量epo则产生小型集落,由8~50个细胞组成,称此干细胞为红细胞系集落形成细胞(colony forming unit-e’cfu-e)bfu-e是更早期的红系干细胞,而cfu-e则为较晚期的红系干细胞。

血细胞篇6

在这全民喜迎世博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了全国有400万的白血病患者正焦急地祈盼着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当我们在期盼世博盛会来临的时候,许多白血病患者却在祈盼的眼神中永久地离开了人世。当我们还知道,只要有100万人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话,他们都将可能永久地告别病魔,让生命重新燃烧。那么,我们是否为之心动,寻思着帮他们一把呢?

挽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爱,生命就会因你而精彩。捐献造血干细胞很简单,不是“钻骨抽髓”,和献血的过程一样,都是在肘静脉处采集,几乎没有痛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目前金山区已有8名青年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的生命也因此更精彩。

上海于1997年成立中华上海造血干细胞库,现有志愿者6.6万余人,上海需有十万余名志愿者才能建成一个基本完备的造血干细胞库。所以,我们需要更多……

如果你愿意倾听,你会听到虽然微弱但却坚强的声音;

如果你愿意靠近,你会走进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如果你愿意给予,你会看见生命顽强的奇迹;

血细胞篇7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炎症;血管细胞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头号杀手”。在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为低,但正呈上升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缺血性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但其发病基础尚未完全清楚,出现多种学说。既往的观点认为As是机体脂质代谢障碍的结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损伤反应学说和炎症学说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数学者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1],是血管壁局部的炎症,炎症反应伴随着A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病理学研究发现,As发病过程不但具有急性渗出性炎症的变化,而且具有慢性增生性炎症的特点,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e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2]等。虽然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As的发生,但在病理因素刺激下,血管细胞也能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而且这种血管壁局部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在As发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作为炎症标记物,纤维蛋白原是否通过致炎作用,特别是对血管细胞的致炎作用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还不清楚。本文试对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与血管细胞的致炎信号通路的关系做一综述。

1 纤维蛋白原的理化特性

    纤维蛋白原(Fg)是一种Ⅱ类急性糖基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40kDa,由肝脏合成并游离于血浆中,占血浆总蛋白的2%-3%。纤维蛋白原有6条肽链,即两组Aα、Bβ和γ链,其中每3条肽链分别绞合成2条索状肽链,分别在氨基末端通过二硫键相连。纤维蛋白原的纤维状结构是由三个相连的节组成的,一个核心区被称为E区,包含这6条肽链的氨基端,两个外周区又称为D区。D区通过两组3股α螺旋肽链与两个D区相连。纤维蛋白原半衰期为3~6天,分子代谢率是31~46 mg/kg,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正常1.5~3 mg/ml[3]。

    纤维蛋白原(Fg)既是凝血因子,又是炎症标记物。当机体受到损伤或者炎症反应时,血液中Fg的含量会成倍的升高。已有的证据表明,As患者血中Fg水平增高,引发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导致As,As斑块中有Fg和纤维蛋白(fibrin,Fb)存在。因而,Fg及其在凝血酶作用下产生的Fb,在纤溶酶降解下产生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间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细胞。纤维蛋白肽A和B,对体外成纤维细胞有促有丝分裂作用,因此可能提供组织损伤后早期凝血过程中的增殖刺激。纤维蛋白E片段刺激血管增殖,包括血管生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FDP的致As作用与以下活性有关:①纤维蛋白(原)、FDP具有化学趋向性,可调节炎性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迁移。Fg通过结合与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进而激活Akt和p38从而促进VSMCs的迁移;②纤维蛋白原(Fg)可通过三个整合素位点与炎性细胞的整合素受体结合而发生相互作用,如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MP)和VSMCs等都能特定的结合于Fg基序上引起整合素依赖性细胞粘附,并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包括VECs、VSMCs、成纤维细胞等,Fb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值作用为钙离子依赖性,并通过细胞内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途径介导;④纤维蛋白(原)可刺激VSMCs合成胶原、内皮素;⑤血液中高水平的Fg可增加血液粘度,不但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s),而且在As的晚期(斑块形成和阻碍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⑥血浆高Fg水平导致粥样斑块帽的渗透性改变和斑块帽变薄,增加斑块破裂的危险性。此外,也有人认为,Fg可能与泡沫细胞的形成有关。

3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与炎症

    虽然上述一系列确切的证据表明纤维蛋白(原)及其FDP与As的发生有关,但是纤维蛋白(原)及其FDP除了作为炎症标记物外,是否还通过致炎作用,特别是对于血管细胞的致炎作用而参与As的发生尚不清楚。研究发现,Fg的升高发生在As的早期,并且早于CRP等其他炎症因子的变化。FDP体外可以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L-1和IL-6,诱导灌注小鼠肝脏及中性粒细胞产生IL-6;纤维蛋白(原)可以结合于CD11b/CD18整合素受体从而诱导单核细胞表达TNF-α和IL-1[4]。

    虽然Janus激酶-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JAK-STAT)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及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细胞内炎症调节的重要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参与细胞的分化、生长、死亡经典信号转导过程。MAPK通路是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其家族主要有p38 MAPK、JNK、ERK1/2等。MAPK通路调节TNF-α、ILs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往的实验也证明,ANG-Ⅱ、ET-1通过MAPK信号通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产生CRP[5]。

4 前景与应用

    综上所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纤维蛋白(原)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否与对血管作用的致炎作用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体内外对VSMCs、VECs、MP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以及纤维蛋白(原)的致炎信号通路,不仅有助于阐明纤维蛋白(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而且也为动脉粥样硬 化的药物治疗和开发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参考文献:

1.Libby P.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 . Eurheart J, 2003, 24(6): 567-576.

血细胞篇8

【关键词】  直肠癌;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免疫治疗

【摘要】  目的 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诱导为成熟树突细胞。方法 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悬液,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第0天加入gmcsf 1 000 u/ml、il4 500 u/ml,第4天2/3量换液,补足gmcsf、白介素(il)4,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 500 u/ml诱导其成熟,以后每隔3天2/3量换液。结果 培养至第11天,收集培养的1×105~2×105个树突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83+(52.9±5.8)%,cd86+(79.2±8.1)%,hladr (65.8±5.7)%,cd1a(51.3±6.4)%,及cd+14(4.72±2.16)%。结论 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联合培养能诱导出成熟树突细胞。为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临床应用基础。

【关键词】  直肠癌;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免疫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duce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to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 methods pbmc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ere collected by cell detachment machine, abstracted by ficoll, cultured in rpmi1640 nutritive medium containing 10% fbs, induced by adding gmcsf 1 000 u/ml, il4 500 u/ml on the 1st day, and 2/3 volume of fluid was exchanged, gmcsf and il4 were complimented and tnfα 500 u/ml was joined to promote mature on the 4th day, and thereafter 2/3 volume of exchange fluid every 3 days. results 1×105~2×105 dendritic cell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cd83+ was(52.9±5.8)%,cd86+ was(79.2±8.1)%,hladr was(65.8±5.7)%,cd1a was(51.3±6.4)%,and cd14+ was(4.72±2.16)%. conclusions pbmcs from rectal cancer patients can induced into dendritic cells by gmcsf, il4 and tnfα, and which provid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basis for cell immunotherapy of rectal cancer.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pbmc; dendritic cell; immunotherapy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位。直肠癌的治疗通常采用直肠系膜的整体切除结合放射治疗,但是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以树突细胞(dc)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当前直肠癌治疗研究的热点〔1〕。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启动、调控、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加入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为成熟dc,为直肠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临床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材料

淋巴细胞分离液(天津川页公司),rpmi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天津灏洋公司),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厦门特宝公司),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上海欣百诺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cs3000血细胞分离机(美国百特公司),co2培养箱(美国shellab)。

1.2 实验样本

通过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直肠癌患者3 000 ml循环量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悬液约60 ml左右。

1.3 实验方法

取收集的单核细胞悬液用含15 u/ml肝素的生理盐水稀释,2 500 r/min离心15 min,去上清,沉淀用生理盐水1∶6稀释,200目筛网过滤,将稀释液小心平铺到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2 000 r/min离心20 min,吸取单核细胞层,生理盐水洗涤3次,去上清,以 rpmi1640培养基重悬,200目筛网过滤,平分至6个75 cm2的培养瓶中,37℃、5% co2培养箱中贴壁30 min,轻轻晃动培养瓶,吸除悬浮细胞,生理盐水轻轻洗涤1次,加入含gmcsf 1 000 u/ml、il4 500 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25 ml,继续培养,并记为第0天,第4天2/3量换液,补足gmcsf、il4,并加入tnfα 500 u/ml,诱导dc成熟,以后每隔3 d 2/3量换液,补足细胞因子。培养至第11天,用细胞刮刀轻轻刮下贴壁细胞,生理盐水1 000 r/min离心10 min,洗涤3次,取1×105~2×105个细胞进行细胞表型检测。

2 结 果

2.1 倒置生物显微镜对dc生长情况进行形态学观察

刚加培养基时细胞圆形,颜色较暗,均贴壁,单个散在密布于瓶底。培养2~3 d后,细胞出现变形,有少量梭形细胞出现,并有部分细胞悬浮,贴壁细胞有聚集成团现象。加入tnfα后,细胞变形速度加快,细胞体积明显变大,颜色变亮。绝大多数细胞核增大,细胞膜膨隆,伸出伪足,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相互交织成网状。用细胞刮刀刮过后,可见一层灰白膜状物质被刮下,镜下观察细胞伪足消失,细胞体积大,呈圆形。

2.2 细胞表型检测

培养第11天,每个培养瓶可收集1×107~1.5×107个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83(52.9±5.8)%,cd+86(79.2±8.1)%,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65.8±5.7)%,cd1a(51.3±6.4)%,cd+14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其表达率为(4.72±2.16)%,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诱导为成熟dc细胞。

3 讨 论

dc是美国学者steiman于1973年所发现,因其成熟细胞具有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2〕。研究发现,dc是功能最强的apc,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在免疫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肿瘤免疫的产生及调控具有重要作用。dc主要有两个生物学亚群〔3,4〕,即髓样dc和淋巴样dc,其前体细胞由骨髓产生,进入外周血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可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种分化形态。未成熟dc在光镜下呈星形,其表面表达高水平的与抗原摄取有关的分子,如fcγr、fcεr和甘露醇受体等,具有强大的捕获、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随着dc在组织间迁移并分化成熟,逐渐向周围淋巴器官归巢,形态由星形转变为无规则的树突状,高表达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等,同时摄取、处理、完整蛋白抗原的能力下调,并获得递呈抗原及活化t细胞的能力。

dc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但数量较少,仅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的0.5%~1%,难以分离与纯化,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dc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的培养技术日益成熟,目前gmcsf、il4及tnfα的联合应用成为dc培养的基本方案。其中gmcsf可促进髓系细胞发育,是生成和维持dc发育和分化的最根本的细胞因子;il4可抑制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促进单核细胞向dc的转化,并维持dc成熟;tnfα可阻止粒系的分化而刺激dc的成熟并增强抗原递呈能力〔4,5〕。体外通过单核细胞诱导培养获得的dc与纯化的体内成熟dc 具有相同的抗原提呈功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临床应用基础。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由apc捕获抗原,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增殖并建立初级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的产生和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dc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不断深入,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研究已在黑色素瘤、淋巴瘤、乳腺癌、肾癌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dc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timmerman等〔6〕应用独特型抗体刺激致敏的自体dc过继回输治疗初发的非霍奇金b淋巴瘤病人,病人均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未见副作用。表明dc疫苗已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效应。

经过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以dc为疫苗治疗直肠癌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burgdorf等〔7〕用肿瘤细胞裂解物反复冲击经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dc,制成dc疫苗,在对17例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病情稳定率达24%(4/17),且安全、无毒副反应。本研究通过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在75 cm2培养瓶中每瓶可诱导出1~1.5×107个树突细胞可用于直肠癌的免疫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直肠癌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 响,刘朋飞,朱 磊,等.树突细胞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8890.

2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7.

3 匡志鹏,梁安民.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33841.

4 俞志勇,陈 虎,冯 凯.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12(3):397400.

5 陈宝安,李 曼,孙载阳.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耐药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26(6):3558.

血细胞篇9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异常血象;血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013-03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abnormal blood pictures displayed by Sysmex XS-1000i

MO Heguo, SUI Hong*, XU Ning, CHEN Guanghui, GUO Zhouqing

Xiaola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f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manua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iew when there are abnormal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can only be used as a screening tool in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oil microscope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nd manual WBC differential analysis in 1 080 cases which were shown abnormal in the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then the main disease-related form of abnormal cytology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782 cases of abnormal cell morphology can be detected (true positive) in the recheck of 1 080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true positive rate) was 72.40%. Conclusion: The manua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not be replaced by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abnormal blood pictures. Both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alleviate mistakes and missed diagnosis.

[Key words] Hematology analyzer; Abnormal blood picture; Blood cell morpholog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alyze

近年来虽然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得以广泛应用,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完成大量血标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迄今为止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中仍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当遇到可疑情况,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行人工镜检复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如何能够让血细胞分析仪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一直是各国血液学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2-6]。2005年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通过对13 298份血标本进行详细分析后,推荐了41条自动血细胞分析和分类复检规则[5-6]。但这只是通则,对于不同仪器或不同实验室的病源,由于筛选目的不同,其并无针对性和特异性。本科利用Sysmex XS-1 000i血细胞分析仪的IP信息报警系统对WBC、RBC、PLT的数值异常和形态学异常的提示,进行了1 080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复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1 080例血象标本均来自本院检验科临检血液室2008年2月1日~ 2010年1月31日就诊做血常规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在2个月~80岁之间。所有标本于采血后15 min~6 h用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进样模式、手动进样模式或预稀释模式进行检测,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BC)和白细胞分类(DC)等,并将检测报告备份存档。且大部分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血象标本在发现异常后同时做骨髓细胞学检查、特殊细胞化学染色、PCR、染色体等相关的诊断检查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 XS-1000i多功能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原装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两台显微镜均为OlympusCX31型,用于血涂片显微镜检查。

1.3 方法

1.3.1实验室人员培训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7]和《白细胞计数参考方法》[8]中制定的血涂片检测操作程序(SOP),对参加实验室细胞形态学复检的人员进行培训,并研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1.3.2仪器的校准、调试及报警(IP)信息的设置均由Sysmex公司工程师按照仪器标准要求进行校准、调试和设置。

1.3.3检测方法采集患者末稍血或用EDTA-K2抗凝血真空采血管取样,用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对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血常规标本同时制备2张血涂片,并编号用瑞氏-姬姆氏染液进行染色,然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血涂片检测SOP文件)进行血细胞形态学的镜检。

2结果

在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1 080例血象标本资料中,并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特殊细胞化学染色、PCR等相关的诊断检查结果。实际有各类白血病38例;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异常(除白血病外)疾病144例;各种类型贫血(除白血病外)185例;各类型感染发热(病毒、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等)363例;其他特殊类型疾病52例。具体各类型疾病分组及统计学分析见表1。

3 讨论

目前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得以广泛应用,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完成了大量血标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多功能(核酸荧光染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自动五分类Sysmex XS-1 000i血细胞分析仪能对血液中的白细胞作五项分类,并可以提供许多计数异常的监测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因此部分检验人员对仪器的依赖性愈来愈强,造成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血涂片复检率过低,识别细胞形态的基本功较差,遇到报警异常血常规标本也不愿作人工细胞形态学检查,更缺乏适合本实验室使用仪器的筛选标准等,甚至许多科主任对形态学检验的临床价值都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从事形态学检查工作岗位的编制设置缺失。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如核的形状,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胞浆着色性,浆内颗粒型,有无内容物等,这些不仅是现代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做到的,而且这些内容对区分和鉴定异常细胞也是所有仪器无法提供的[9]。总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细胞分析仪所不可替代的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学有无改变的“金标准”[10]。在报警的各种类型贫血组别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才能发现许多异常的红细胞形态。如淡染区扩大的巨、大、小红细胞,泪滴状、口形、棘形、靶形、球形、嗜多色、卡波环、豪乔体、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等;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红细胞形态分为12类,17种,并介绍了每种形态与各疾病的相关性,可见红细胞方面就有多么丰富的内容[11];在报警的感染发热组别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其形态学的改变,如退行性变、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能(Pelger-Huet畸形)、家族性白细胞空泡形成(Jorgan畸形)、膜结构缺陷型血细胞异常(Chediak-Higashi畸形)、粒细胞异常蓝斑形成(May-Hegglin畸形)[12]、杜勒小体、核固缩、核分叶过多、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及各类幼稚细胞等;在报警的血小板异常患者中,大多数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或人为采血所致血小板聚集。少部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或骨髓增殖性疾病等。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改变,如巨大、畸形、蛇形、星芒状、蓝色、幼稚血小板等;在报警的其他特殊类型疾病中,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异常细胞,如骨髓瘤的血片中可见缗钱状红细胞,感染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血片中可找到吞噬噬血细胞,转移癌血片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经特殊程序处理的红斑狼疮患者血片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LEC);在疟疾患者血片中能找到疟原虫(MP)等。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虽然是多功能(核酸荧光染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能检测24个参数),具有非常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并且血细胞分类结果和镜检结果呈高度正相关,它不仅使十分繁琐的红细胞比积(Hct)测定和MCV、MCH和MCHC计算成为“常规”项目,而且使过去表示红细胞大小的分布曲线(Price-Jones曲线)成为历史,因为现代血液分析仪作为常规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Price-Jones曲线反映红细胞大小分布更为精确和直观[13]。但在血细胞过高或过低时(超过线性范围)所得结果均为估计值,且都不能准确分类甚至不出分类结果,并出现异常的粒细胞分布图。另外经仪器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分类对比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仪器分类结果偏高,淋巴细胞分类略偏低,其余三项分类呈高度正相关。且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仪器对异常的细胞形态分辨率较差或无法分辨。如异型淋巴细胞、破碎红细胞、畸形血小板、各类型畸形粒细胞、原幼稚细胞及其他特殊细胞等。因此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的细胞只有筛查功能,绝不能取代人工细胞形态学检查。

[参考文献]

[1]朱忠勇.怎样看待血液及尿分析仪的过筛作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321-323.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2):785-787.

[3]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55-157.

[4]彭黎明,邱广斌,赵威,等.自动血细胞技术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规则[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7-379.

[5]卢兴勇,丛玉隆.应重视和提升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水平[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481-482.

[6]Barnes PW, McFadden SL, Machin SJ,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 for hematology review: suggested criteria for action following automated CBC and WBC differential analysis[J].Lab Hematol, 2005,11(2):83-90.

[7]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Bull BS. Morphology of the erythron. In: Williams hematology[M].6thed. New York:McGraw-hill,2001:271-284.

[9]张金彪.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9,10(4):244.

[10]李子胜,孙梅,刘宇平,等.外周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2009,16(20):6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2]王淑娟,王建中,吴振茹.现代血细胞学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13]Bessman JD,Gilmer PR Jr,Gardner FH. Iproved classification of anemias by MCV and RDW[J].Am J Clin pathol,1983,80(2):322-325.

血细胞篇10

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后者则是以叶酸合成障碍,导致贫血的发生。但是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骨髓形态学上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甚至误诊。为了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已确诊为RA 12例,MA 38例进行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RA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18~75岁,平均50岁;38例MA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6~80岁,平均48岁。

2 结果

2.1 血常规:12例RA患者中,Hb 20~100 g/L,平均52 g/L。红细胞(0.75~3.08)×1012/L,平均1.9×109/L,10例白细胞减少,(1.0~3.5)×109/L,平均2.6×109/L,1例增高17.5×109/L,9例PLT(20~85)×109/L,平均55×109/L,3例血片中可见幼稚粒细胞。1例可见幼粒,幼红细胞。

38例MA患者中,Hb25~98 g/L,平均63 g/L,29例白细胞(2.0~3.8)×109/L,平均2.8×109/L,10例PLT(50~85)×109/L,平均39×109/L,5例可见幼稚红细胞。

2.2 骨髓细胞形态学:RA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2例,明显活跃4例,增生活跃6例。粒系10例可见巨杆状核粒细胞且增生减低,3例明显核浆发育不平衡,3例可见双核粒细胞。5例原始粒细胞占1.0%~4.0%。红系巨变占11例,8例可见双核,多核,花瓣核幼红细胞。5例可见炭核样幼红细胞。成熟RBC大小不等。异形及大红细胞可见,巨核细胞缺如5例,减少6例,3例可见小巨核细胞,5例见奇数核多核巨核细胞。

MA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2例,明显活跃28例,增生活跃8例,粒系中幼粒以下阶段出现巨幼样变,以巨晚幼粒,巨杆状核粒细胞为主。有分叶过多现象,5叶核以上>3%[1]。红系巨幼变明显36例以巨中幼红和巨晚幼红为主,多核幼红细胞和花瓣核幼红细胞较多见。成熟RBC以大细胞为主,巨核细胞减少5例,3例可见多核巨核细胞,2例可见巨大血小板。

3 讨论

3.1 两种疾病的共同点:(1)全血细胞减少;(2)周围血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但原始细胞不增多。(3)细胞形态出现巨样改变。(4)红系异常增多。这些共同特点给两种疾病诊断带来了困难。

3.2 主要鉴别点:RA的病态造血比巨幼细胞贫血明显。除细胞的巨变外,还有其它的形态异常。如粒细胞颗粒增多或减少,巨大红细胞多见,可>30 μm且核浆发育不平衡,巨核系统可见微小巨核及单圆核小巨核细胞。并可见核数目为奇数。血小板可见巨大及火焰状血小板。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三系血细胞的巨变程度比难治性贫血明显,骨髓呈典型的巨幼细胞增生。粒系分叶过多>3%。巨核细胞多分叶或多核巨核细胞增多。因为两种疾病在形态上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对于早期缺乏明显病态造血表现或只有一系病态造血时,应注意紧密追查。防止漏诊与误诊,对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及时复查骨髓象,并作染色体分析,防止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