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十篇

时间:2023-04-01 12:33:28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篇1

《思路决定出路》读后感

潘李颉

《思路决定出路》这是一本引导我们为人、学习、处世的教科书,让我们懂得了每做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和方法,更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本书给出了很多正确做事的正确思路。书中也讲了很多哲理故事,使深奥的哲理变的简单易懂,使人难以忘记。读了这本书以后有利于重塑自己的人生观。同时给自己提供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方法。 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是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存的方式。面对学习的压力和责任的压力。

书中所讲“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目标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让我们展开梦想的翅膀吧!”。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有目标,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能够实现愿望的人,不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你付出了更多的思考。成功人士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考模式的不同。就像面对同样的1万块钱,有的人拿去做了投资的成本,有的人则存进了银行。两种不同的思路,可能就决定了两个人若干年后不同的生活。把钱用于投资的那个人,5年后可能已经做了老板,资产可能翻了几番;而存进银行的那个人,可能还过着以前的老日子,照样是朝九晚五地给别人打工,依然是发了工资赶紧去银行。习惯的思路不变通,穷日子就会过得没完没了。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把希望寄托在你自己身上,就寄托在现在。靠自己,靠自己的思考和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且越走越远!

思路决定出路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68

1 职业学校教改现状

时常听到老师们私下谈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的,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也都深有感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源层次造成的。近几年来,高中生源严重缩水,初中生源占绝大部分,学生他们的行为特点很明显:一部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勤奋精神不足;另一部分基础较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选择性地愿意学习一点实用知识;最后一部分文化基础很差,性格叛逆,学习习惯很差,也不愿意学习。另一方面,我在想是否可以从现行的教学模式去反思?我们知道,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差,而普教盲目地追求升学率,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成绩每况愈下,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自信的缺乏,成就感的缺失,使得他们对正常的课堂教学存逆反之心,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嗤之以鼻,深恶痛绝。试想,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学生又怎么会愿意听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改变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改变了,学生才有改变;改变方法,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帮助每一位学生的习惯养成。

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如何改变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有“三心”:一是决心,即学院、系部、教师要敢于下教改的决心。解放学习力,以学为先,颠覆传统课堂,重建教学模式,再造教学流程,营造教改氛围。二是信心,即树立“教改”定能成功的必胜信心,教改肯定影响质量,这个影响是正面影响,使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尤其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恒心,即教改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学院有不断推进教改的机制,形成新型的校园文化。

教改的思路是方向性问题,即改向何方,要明确现代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和联系,就是中心转变的问题,只要确立新的中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自然就会发生转变。教改的关键问题是“行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敢于试水,大胆行动,只有进入行动层面才会明教改。教改的提升是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改进,一天一个进步,一月一个惊喜,一学期一项大行动,一学年一层新境界,在教改中科研,在科研中教改。

2 职校教改案例

课程内容: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学习领域:零件加工。学习任务:学习活动6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授课时数:4。班级:一w化班。

学材:零件加工、零件图样、钳工相关手册、教材。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行动教学法、总结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计算机、多媒体、夹具、量具、工具、样件。

工作情境描述:某单位接到一批锯弓的加工订单,零件的加工图样如下图所示,零件生产的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钳加工的方法来完成。现把任务分配给你,试根据图样的要求进行加工。现已经基本完成了锯身、前后架等所有零件的制作,今天要开始组装锯弓。

目标:(1)能收集学习资料,结合学习铆接知识,合理选择铆接工具和铆接方法;(2)能结实际情况确定铆钉长度,查阅相关手册确定铆钉型号;(3)能遵守铆接安全操作规程,并合理检测产品装配质量和功能要求;(4)能按车间现场管理(6S管理)和铆接工艺过程,采用合理铆接方法完成铆接;(5)能按分组情况,分别派代表展示工作成果,说明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作分析总结;(6)能就本次任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7)能按要求正确规范地完成本次学习活动工作页的填写。

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或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铆钉的类型及应用场合、铆接工具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锯弓的质量分析及评价方法、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钳工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锉削、锯削、划线等,本次课通过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学习钳工铆接的操作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同时对操作的规范化和车间现场管理进行强化。

任务分析:学生通过完成第六个学习活动――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应掌握零件的铆接和零部件的组装工艺过程,属于较高层次能力要求。

教学条件:锯弓零件、铆接工具、相关书籍、钳工实训场地、工具等、投影机、展示板等。

教学组织建议:(1)根据学习任务活动内容,确定负责人,明确分工,提前备课。(2)根据学习任务活动环节,教师完成作业分工,安排学生交叉进行,及时抓住学习任务中的难点、要点进行指导、讲解、表扬、分析等。(3)以情景模拟的形式,教师安排学生扮演角色,从资料室领取相关手册、领料单、工具清单。(4)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通过现场演示形式,向全班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重点内容:铆接装配锯弓。任务重点化解方法:(1)教师进行讲解;(2)观看铆接视频、网上查阅资料;(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议。

难点内容:铆接操作。任务难点化解方法: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演示、评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钳工相关技术手册、零件图样及教材;(2)弯型设备、矫正工具、工、量具;(3)实训场地、半圆头铆钉、项模、罩模、手锤。

3 职校教改教学活动策划方案

3.1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资讯)

学生学习活动:(1)聆听工作任务要求;(2)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起组代号和口号;(3)组长解释组代号和口号的意义;(4)聆听工作任务要求,明确任务;(5)收集铆接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讨论;(6)展示评价完成收集成果。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1)A讲解学习任务情境和工作任务的要求;(2)A确定组长,安排学生起组代名和口号,AB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3)ABC点评每组的代号及口号;(4)A讲解完成任务要求;(5)A组织、B引导学生进行收集钳工基础知识,A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指导获取资讯的途径);(6)A组织学生展示收集成果和ABC评价。

资源:任务内容收集资料方法铆接基础知识表达方法 工作页互联网《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铆接安全操作规程相关视频。评价点:工作页收集方法铆接知识成果展示方法表达方法。学时:30分钟;地点:一体化课室。

3.2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准备与计划)

学生学习活动:(1)穿戴工作服、铆接知识及铆接操作并展示学习成果;(2)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结论;(3)小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实施检控计划展示并进行优化。

教师活动:(1)A组织学生领取工具和学习工具使用方法;B点评学生学习成果和演示铆接工具的使用方法;(2)A组强、B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实施监控计划,A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3)A组织学生展示实施检控计划进行B点评及ABC提出建议 工具清单。

学习内容:铆接工具的方法实施检控计划展示方式资源:工作页工具房互联网《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

评价点:工作页学习方法掌握程度实施检控计划展示方法学时:20分钟 地点:一体化课室。

3.3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实施与检控)

学生学习活动:(1)按照计划进行加工和在线检测;(2)相关操作技术咨询教师;(3)按车间现场管理和铆接工艺流程的要求,正确放置工量具并完成铆接操作。

教师活动:(1)A组织安排实习岗位及AB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2)AB指导学生操作技术;(3)B指导生按车间管理要求M行操作,A并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

学习内容:加工方法检测方法安全知识保养规定车间现场管理零件规范放置卫生环保习惯。资源:普通锉刀手锤、顶模和罩模等钳台及台虎钳锯弓零部件车间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评价点: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物资合理放置环境卫生。学时:50分钟地点:实施车间。

3.4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评价总结)

学生学习活动:(1)小组内展示产品,讨论、分析选出组内最符合任务要求产品;(2)展示小组代表产品,并进行试验,评出全班优胜产品;(3)总结工作体会,提出改良意见;(4)展示工作体会和改良意见;(5)聆听教师总结,获胜组,进行喊口号。

教师活动:(1)A组织、AB引导学生找出本组最符合任务要求产品;(2)A现场试验产品,进行ABC评价,ABC选出优胜产品;(3)A组织、AB引导学生总结,写工作体会和改良见;(4)A组织、ABC评价学生工作体会与改良意见,选出进步奖;(5)AB掌习任务总结,选出最获胜奖,组织其大叫口号。

思路决定出路篇3

思路是什么?

思路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或模式)”!如何形成正确的“思维路径”?应该是每一个销售人员应该仔细思索的问题,因为只有明确的思路,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在销售实践中我们经常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问题和局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解释思路是什么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走进一个刚刚散席的酒宴,满桌都是零乱的杯器和残渣!这里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其“清理干净”,你要形成的思路就是“在什么时间、用什么人、什么工具和什么方式去清理干净”。

思路是如何形成的?

“思维路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思考与梳理过程,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环境和资源,形成行动导向意愿。思路的形成过程不得脱离实际环境和最大化可支配的资源,否则所形成的行为导向意愿,都只能是空想,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自己缜密的思考分析能力,是促使思路形成的重要条件。思路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和思考。

1、环境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一般地我们把环境分为内外环境两个部分,“内环境”指企业内部环境。作为销售人员我们要对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对自己所服务的企业了解的不充分,我们经常可能会出现很多好的市场案子因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而无法执行的情况,进而甚或产生抱怨公司的情绪,作为销售人员对公司营销方针和战略思想要有很清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只有架构在企业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思路”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外环境”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在“思路”形成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给予考虑外在的影响因素。

2、资源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我们在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比如我们要把重2000吨的货源从甲地运送到乙地,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我最大化能动用几部运输车,我是否能够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完成这项工作等,这些条件那些能具备,那些不具备,这就是对资源的支配,在思路的形成过程中一定要很清楚你所能调动的最大化资源。

3、自身素质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思路决定出路篇4

今年四月末,我市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江西省考察学习,时间虽短感触和收获却颇多。江西作为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资源大省、正在发展中的经济穷省,其发展条件与我区十分相似,所以其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同样会给我们很多借鉴。

一、江西总体印象及“十五”期间发展的基本经验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人口4200万。即便没到过江西的人也会对江西有三个基本颜色的认识:一是“红”,中国第一个红色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都在江西;作为江南丘陵的一部分,江西的土质也是红色的——红壤。二是“绿”,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0%,是名符其实的山清水秀、“绿色江西”(后详)。三是“穷”,江西作为革命老区也一贯以“穷”著称,“十五”前,江西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全国后十位,“十五”期间江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GDP达到4070亿元上升到全国第十六位,但在中部六省(河南、湖南、湖北、山西 、安徽、江西),江西仍排名靠后,人均GDP在全国靠后,所以江西人也自嘲说“倒数看江西”。但不管怎样江西在“十五”期间实现了缩小差距、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其重要经验有: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一)观念就是财富

江西地形上三面环山(东是武夷山脉、南是九连山脉、西是罗霄山脉、西北部还幕阜山脉、九岭山脉),一面向水(只有北部鄱阳湖开一葫芦口面向长江),所以江西人把江西的落后首先归结为:地形的封闭,带来观念的封闭。要解决发展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

2001年4月,从上海来的孟建柱同志出任江西省委书记,首先进行了为期四个半月的“思想解放”活动,以至江西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江西想致富,要看孟建柱”。为此笔者特意找到了当年根据孟建柱在思想解放动员大会上整理的录音讲话,会上先特意请时任辽宁省省长的同志做了报告。孟建柱说:“刚才同志应邀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他以翔实的材料和生动的语言重点介绍了大连市十多年来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其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和善于从大连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薄省长的报告再次说明,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变化大不大,关键在于党的思想路线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在于敢不敢干,会不会干,能不能干。我相信,听了薄省长的报告,大家一定受益匪浅,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加快江西发展,需要激情,需要智慧,但首先最需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旧观念、旧思维方式下解放出来。要同小农经济封闭落后的旧观念决裂,同小富即安、不富也安、重农抑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等、靠、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等旧观念决裂,要树立勇于开拓意识,树立市场观念、改革理念,要转变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当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十分严峻的挑战,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躲不过、绕不开的新矛盾、新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争取更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有新的超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中跳出来,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昨天一位老同志跟我讲,江西过去是鱼米之乡,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都不如我们,但现在他们都比我们发展快。对此,我们要承认差距,但更要不甘落后。”

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活动,全省干部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明、气顺、劲足、心齐、人和,软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些都为江西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思路决定出路

在发展的思路上,江西提出“培育创业主体,构建创业精神”的口号,重点解决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具体措施首先是“找差距,学先进、议发展”,学习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的;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筹措问题;怎么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为资本;怎么盘活国有资产,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怎么在建立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体制、培育非公有制经济上下功夫。

然后是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两个下降:一是一产比例的下降,二是国有经济比例的下降。

“十五”期间,江西实现了GDP 年均增长11。6%,达到407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人均GDP由2000年的586美元增加到1140美元,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达到425。7亿元,年均增长19。9%,五年翻一番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

二、江西 “十一五”发展目标及发展前景

江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同时即是在发展中总结也是在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两条重要经验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一)环境是最大的品牌

江西山川秀丽,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南昌、景德镇、赣州)、部级风景名胜区6个(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仙女湖、三百山)、部级森林公园20多个,全省有已对外开放的风景游览点400余处。

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09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20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4亿美元。

条件得天独厚,更需要格外珍惜。所以,江西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省委政府明确提出:即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即注重招商引资,更注重招商选资。对落后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决不允许进江西。

保护环境并不仅仅是保护旅游资源,促动旅游业。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更大的招商引资的品牌。江西唯一的一高就是招商引资额的奇高,“十五”期间引资3000多亿元,高居中部榜首,2005年招商引资额高居全国榜首。打造“三基一园”,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沿海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承接的基地,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的基地,沿海发达地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这也会成为未来江西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篇5

—营业部在2005年全市建行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2004年,市行营业部在市行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市行部室、兄弟行处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口径存款余额曾一度突破5亿元大关,最高达到5.2亿元,年底余额为4.4亿元,存款余额由年初的全行第8位上升到第5位;全年存款时点新增和日均新增(比基数)分别为1.96亿元和1.85亿元,时点新增和日均新增均居全行第1位;人均存款余额和人均新增存款分别达到1511万元和674万元。自2002年8月底新营业部成立以来,我们的存款余额在两年四个月的时间里从7000万元增长到4.4亿元,增长了五倍。在全市建行季度考核评比中,我部营业室连续三个季度荣获“明星网点”称号,有两名员工连续三个季度获得个人揽储能手称号。成绩的取得是市行党委正确领导与决策的结果,也是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存款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收获与体会,希望与在座各兄弟行处的同仁共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分析形势、研究市场,形成系统成熟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存款工作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行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和营销理念。2003年初,我们在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03—2005年业务发展三年规划》,明确了各项业务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经过近两年的修改完善,一套完整的存款工作思路已初步形成,即在发展目标上,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存款余额发展到5亿以上;在营销重点上:一是全力争夺政府类客户、行业垄断客户,二是渗透电信客户、教育卫生行业客户,三是积极介入同业客户,四是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营销重点项目客户;在营销方式上,重点运用两个营销渠道(客户经理上门营销和营业柜台营销);在激励措施上,强力推行两个机制(全员客户经理制和量化考核机制)。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结交新客户不忘老客户,逐步培育了一大批优质支柱客户群体,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明确重点、差别营销,培育支柱客户群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金融机构同业竞争的加剧,对大客户的争夺战日趋激烈。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对支柱客户的培育和维护工作。近两年来,重点营销突破了财政、供电、枣庄学院、鲁能力源集团、网通公司、移动公司、铁通公司、中泰煤业、南郊热电、枣矿枣庄结算中心等优质客户。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款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做好客户维护工作,甚至是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因此,我们在每发展一个优质大客户后,都要成立专门的客户经理小组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在客户经理组组成人员上力求少而精,决不搞平衡。“让服务最好的员工给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服务”是我们的一贯宗旨。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措施是正确的,现在,这些大客户办理业务基本上都是跟他们的客户经理联系,由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或陪同到前台办理,既方便了客户又能随时了解客户的动态,掌握了营销的主动权。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突破工作,比如对枣庄学院,我们在成功实施信贷营销之后,充分挖掘客户潜力,全部帐户资金实行体内循环,另外,教职工工资、学生代收学费、校园自助设备也全部由我行办理。通过对网通的上门收款服务,争取了代收话费业务、工资业务和银行卡业务;通过和供电系统的合作,争取到了三产职工的工资业务和供电系统职工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通过为司法系统干警的消费贷款业务,撬动了整个司法系统帐户、存款、工资业务全部转移到我行。行业突破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二是虎口夺食,争夺他行客户。我们把目标瞄准在其他银行开户的如网通、移动、鲁能力源、南郊热电等行业性、系统性的客户,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把大部分业务争取到我行。三是切实运用好信贷杠杆撬动作用。把贷款投放作为先遣部队,做到投放一个稳定一个,带动一批行业或集团相关客户的效果。对贷款支持的企业,贷款发放前协商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明确我行在帐户、资金结算、工资、工程预决算审查等相关业务的权利并约定企业违约我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或采取利息惩罚措施。四是立足打造“全能银行”的目标,实行业务“捆绑式”营销服务,做好延伸营销工作,实现公司、个银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共同发展。我们在对营销的贷款项目发放贷款前,都要和贷款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要求企业在资金结算、存款、工资、工程预决算审查等方面给予承诺,避免项目建成后造成“建行养鸡、他行捡蛋”情况的发生。

三、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专职客户经理队伍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近两年来,我们借鉴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做法,探索建立专职客户经理队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3年底市行的人事改革后,我们设立了专门负责存款营销、大客户服务的客户服务部(当然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全职客户经理),到目前人员编制已由4人增加8人,在仅有两部车的情况下,抽出一部供他们使用,目的就是要贴近市场,扩大服务半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满足客户需求。目前,我部的中小客户、需经常上门服务的客户对我们客户经理的服务均给予满意评价。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专职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专职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力争培养一批业务全面的全职客户经理。

四、强化激励机制,推行量化考核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企业比作大河,员工则是大河的源头。企业要想使员工成为喷涌的活水源头,就必须为员工创造成为活水源头的条件。因此,我部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2004年初推出了全员客户经理制营销模式,员工的绩效工资与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率先推出了以“存款买单”为主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办法集中体现了“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取报酬”的全面量化考核精神,将存款的增长与员工个人收入相挂钩,在全部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存款、人人吸收存款”的前所未有的吸储高潮,促进了我部存款特别是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由于切身感受的了量化考核的好处,在市行提出推行全员量化考核的绩效工资分配体制后,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了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帐户细分,认认真真地做好办法的学习贯彻。目前,在我部呈现出了全体员工拥护市行的政策,积极营销存款的大好局面,一部分员工个人维护的存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600多万元,量化考核的效果初步显现出来。

五、提升营业前台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促进存款稳定增长的基础。

营业部班子始终把提高前台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逢会必讲服务。2004年

初,我们制定了《规范化服务风险金管理办法》,从营业柜员到营业室负责人、分管主任、主任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对违反规范化服务规定,受到上级行处罚的,部里在从风险金中双倍扣罚,对全年无投诉的给予双倍的风险金返还。年底又购置安装了客户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制定了星级柜员评比办法,对柜员的服务水质量提供了客观评价平台,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柜员自觉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水平,全年没有出现一次有效投诉,树立了市行营业厅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客户评价系统是应用工作,每月评定“本月服务明星”,对服务质量好、客户满意度高的柜员给予奖励,对服务质量差、客户不满意的柜员给予经济处罚直至下岗培训。

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是实现我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思路决定出路篇6

关键词: 路线教育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关键,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思路决定出路,党的正确路线必将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中强化路线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一、加强思想路线教育,形成根本的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做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在于能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实践经验,能否针对客观现实的特点,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重实际、实践、实效,才能使思想正确,思想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成功。在与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制定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要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总结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要求人们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出发点。1.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忠于客观事实,判断对客观事实不带任何主观臆断性。2.“实际”是全面的,因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从事实的全面情况出发,决不能以偏概全。3.任何“实际”都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整理,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来。4.一切“实际”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对客观事物做动态的考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做出不同的判定,制定出相应的方针,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奠定了根本的思想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恢复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的建设不断朝前发展。只有大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到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才能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抵制西方的多党制度。

二、强化政治路线教育,坚定政治立场

思路决定出路篇7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路线

根据国际经验,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徘徊、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这也就是俗称的“中等收入陷阱”。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就正面临着这类挑战,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社会环境,需要通过我党的制胜法宝―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国家顺利度过关键期。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理论和方法为我党在战争年代夺取政权战胜敌人,以及在建设时期聚集群众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必须走群众路线。接下来,笔者就这一主题一一展开阐述: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审视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的矛盾凸显期。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许多重大挑战”。这样急剧转型和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不断震荡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人民大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应呈现出以下的新特点。

(一)对象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形成了多样性的新时期社会群体,如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干部,还有合同工、临时工、离退休干部等。

(二)内容的复杂性

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围绕政治问题,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经济问题为中心,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常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难以奏效。

(三)角色的对立性

在新时期,一些干部的腐败、作威作福的坏作风,使得干部和群众形成人为的对立关系,显而易见,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上加难了。

(四)方法的滞后性

现在,很多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在运用学文件、听报告、写心得、谈体会等老一套方法,这些方法显然是穿着旧鞋走新路。

二、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政治路线、认识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

(一)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变化、任务的转化而调整内容,但是有一个根本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群众路线。因为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群众路线始终是我党的根本政治路线。

(二)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认识路线

同志说过:“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揭示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认识路线。

(三)群众路线是我党的基本工作方法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强调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监督,始终值根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一)必须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党的根本宗旨在于执政为民,也就是说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谋福利,这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

(二)必须走群众路线,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要先走进去,贴近群众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然后再走出来引导他们去改造社会,最后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求,这决定群众路线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政工作的必由之路。

(三)必须走群众路线,是由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

人民群众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它的实现绝对离不开人民群众,加强和改进之也就必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四)必须走群众路线,是由社会现实所决定的

当前,国外敌对势力试图对我们进行西化和分化,国内部分干部的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干部产生了怀疑、不信任,甚至是埋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必然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失效。所以,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它仍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运用群众路线理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与人民建立深厚感情,带着感情去做思

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形成情感共鸣,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充分信任,才能凝聚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二)贴近群众,深入群众

贴近群众,既是要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这个距离包括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步。只有将距离缩短到最小,才能把工作做到最佳效果。深入群众就是要充分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帮助群众,办实事

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要给群众办实事,不说空话、大话,必须要让群众看得到利益,无论是物质上的利益,还是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比如劳动就业、医疗制度、住房、物价等。

(四)引导群众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的环境、氛围、条件,引导群众通过有效途径,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的去学习,积极实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奉献和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等.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春贵.赵理文.政策策略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3]杨春贵.党的思想路线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4]杨焕章.秦锡瑜.梅岱.政策策略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5]李景源.方法论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思路决定出路篇8

[关键词]党的组织路线;党的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2-0029-03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党的组织路线涉及干部政策、干部制度、干部路线、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党员标准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方面。其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对组织工作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与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之相适应的组织路线。

一、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胜利实现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对组织路线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决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并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问题。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章程,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党的组织系统与结构以及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四大提出组织问题是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问题,要求“扩大党的数量,实行民主的集权主义,巩固党的纪律”,对于快速发展党的组织作了规定。党的六大制定了基本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建党路线,明确提出了“组织路线”的概念,但在组织问题上过分强调干部工人化和改变工农成分比例的意义。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在着重强调思想建设的同时,要求“努力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提出“党员的发展路线”,重申“支部建在连上”、严密党的组织等正确举措。这一系列举措,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的形成作出了可贵探索。但是,从1931年1月开始,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在组织建设上推行宗派主义的干部路线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党内斗争方针,使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受到严重损害。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为主要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制订了党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针。在会上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这一系列正确决定,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的确立。1939年,在《发刊词》一文中提出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其称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运动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端正了党的干部路线,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随后召开的党的七大,对党的组织路线、民主集中制、干部政策、干部标准、党员权利与责任、党的基层组织等均作了重要规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了在执政情况下怎样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进行了发展新党员和建立新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党的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号召“为提高党员的标准而斗争”。1957年4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整风运动。但随着反斗争的扩大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知识分子中的党员和干部受到错误打击。“”高潮中,要求党员总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降低了党员的质量。此后,虽然党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随着“”全面爆发,党的组织路线出现了严重偏差,对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产生严重危害。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1979年9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组织路线就是,要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能够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使我们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去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同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在此前后,邓小平明确提出:“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这一时期,落实干部政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党的十二大在党的最高领导层上初步实现了新老交替和合作,并且对党的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大会通过的新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分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充分论述。党的十二大后,按照新规定,各级党组织逐步加大了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力度;进行全面整党,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调整党的领导班子,开创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的生动局面。党的十三大强调在党的建设上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对干部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从严治党的精神,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党的领导,推进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

三、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按照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的要求,通过并颁发《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等文件,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提出认真做好清查清理工作,纯洁党的组织,认真考察领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格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等,为稳定改革发展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建设问题,明确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的命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发展了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相关论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五大为面向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求不断拓宽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强调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党的十五大部署,党中央大力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总思路、基本目标、指导方针、原则和改革的重点等问题。1998年11月后,在党的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此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000年底开始,党中央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

四、新世纪新阶段,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六大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提出新要求,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写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2004年11月后,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2008年9月后,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等,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4月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2年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总要求,是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的集中体现。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党的十部署了“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任务,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篇9

关键词: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93—0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又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构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又有着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切实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并使之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必将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显现出特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什么《决定》把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看作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第一位任务,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看作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呢?因为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具有不可分割的特征和属性。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灵魂和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灵魂和精髓;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灵魂和精髓存在和贯穿于从出发点到归宿的全部过程之中;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群众路线又是思想路线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没有亿万群众创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路线就成了没有源泉、也没有目的的虚无之物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部分“是一整块钢板铸成的”。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路线,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本质表现的群众路线,它们的内在统一和紧密联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思想路线要求从实际出发,“实际”在何处?“实际”是什么?正确思想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都存在于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相互连接之中。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最大和最真切的实际就在这里。因此,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直至无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直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并做到了两者的统一,什么时候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应对挑战、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而向前发展;什么时候丢弃或偏离了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割裂了两者的统一,就坚持不好思想路线,也坚持不好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甚至使党陷入危机之中。总结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基本的东西。”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初,党和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发展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应对复杂局面解决盘根错节的矛盾?邓小平同志说,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同样从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统一,总结和概括了党的80年实践的三条基本启示: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就是直接从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角度说的,第三条是说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中所包含的,并且可以说其实质和主要内容,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以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党的作风建设;也因为有了这第三条,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联系和统一就在其中了。

二、抓好“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要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执政党的建设以及党风建设也是与时俱进的。作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必然随着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着的国情,继承传统、保持优势、适应形势、开阔思路、创新发展。

对待党的作风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务必发扬光大历史形成的、在今天仍然体现着共产党人特殊品格和风貌的优良传统,放弃优良传统意味着背叛;另一方面,务必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时代与人心的共同呼唤,为党的作风和党员形象增添时代内容、创造新的风采、谱写新的辉煌,放弃创新发展就会使作风建设出现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在群众中将失去广泛的认同感和内在的感召力。

在保持党的作风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创新发展,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统一,十分重要。这里从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作些分析。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那就要科学地回答“什么是联系群众?怎样去联系群众?”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丰富发展的。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回答“什么是联系群众?怎样去联系群众?”的问题上,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着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认识上,从只追求为人民谋利益的良好愿望,转变到努力做到确立良好愿望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使为人民谋利益变成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和方案办法等实际行动。二是在工作上,从传统意义上的关心群众转变到关心群众与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人民谋利益的统一,努力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上的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三是在对象上,从重视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服务,转变到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力量服务与为伴随着新经济组织出现的新兴阶层服务的统一。四是在总体思路上,从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为人民服务属性,转变到既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又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富民强的统一。这四个转变体现着党的作风建设的开创性。

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而是与党的全部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党建要务。党中央把党风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而且下决心持久地抓下去。改革开放的20多年,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党风建设,从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期间每一年都能看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风建设上的旗帜鲜明的号召、呕心沥血的思索、苦口婆心的教诲和严于治理的举措,十年历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抓作风建设的坚韧性。

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为主,提出了七条党风建设的措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坚持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持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和党风建设,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和组织群众,帮助群众一道前进;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教育,增强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在全面提出党的“五风”建设后,抓住重点强调了“八个坚持”和“八个反对”,并且对每一条都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了充分展开。在这十年中,以这两个文件为主,中央的一系列有关规定和领导同志具有针对性的重要讲话,使我党抓党风建设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

三、在解决“核心问题”中把握“第一位任务”的真谛,在“第一位任务”的展开推进中深化对“核心问题”的认识

党风建设的第一位任务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两者在实践中的统一,要求我们在解决“核心问题”中把握“第一位任务”的真谛,在“第一位任务”的展开推进中深化对“核心问题”的认识。

(一)在“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的有机结合中,努力学习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原则。但是,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怎样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本身又有一个思维方式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常挂嘴边,教育起人来振振有词、能说会道,但自身行动就是与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要求不合拍。究其原因,从认识论上看,有一个思维方式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思想是不是真正解放了,工作的思路、方案、办法、措施是不是真正对头了,不在于自我感觉如何良好,更不在于“圈子里人”的迎奉拍马,群众才是真正的评论员和裁判员。当然,在走群众路线的时候,领导不能成为群众的尾巴,要有分析、有辨别、有引导;同时还要警惕和坚决克服两种不良风气:一是的对待从群众中来,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批评当作为我所用的手中“”;二是形式主义的对待到群众中去,看似认认真真,实际是做表面文章。面对新的形势特点和任务要求,要努力开辟和创造联系群众的新渠道、新形式,以便更加广泛、深入、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批评;要鼓励群众反映真实情况,不允许对群众的意见采取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文过饰非、敷衍塞责等错误态度,更不允许各种形式的压制批评、打击报复;要在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中结交一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朋友,通过他们去听到群众的心里话,听到基层干部的呼声,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思维方式的学习和转变过程,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落实党的思想作风要求所必须的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

(二)在“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的有机结合中,学会“为民”与“为党”的统一。“为民”是“为党”的归宿和基础,“为党”是“为民”的前提和保障。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说,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共产党并不存在其它的利益追求,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也正因为如此,《决定》把党与群众的联系作为“核心问题”再一次提到了全党面前。但是,一方面,党为人民谋利益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思路;另一方面,在为人民服务中要正确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又必须努力去做到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辩证统一。综观党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凡偏离为人民服务正确方向的种种表现,都与没有做到上述两条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关心弱势群体与政策治贫的统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突出发展注重效率与追求公平公正的统一,等等,要解决诸如此类问题就必须把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做到了“为民”与“为党”的统一。

思路决定出路篇10

关键词: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思维

1前言

自2013年以来,铁路事业单位根据行业的特点,持续研究了系统管理与市场职能,为公司制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并承担了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在此阶段,铁路的现有运营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以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促进铁路公司的发展。因此,应及时解决铁路内部审计中的一些问题。

2企业内部审计在铁路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铁路企业需要完善内部审计程序。铁路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改善铁路公司的内部审计程序。通过检查铁路行业的内部审计,我们发现审计部门更侧重于分析铁路公司的财务信息,而忽略了其他财务信息的分析和评估,影响铁路企业的发展。由于审计和检查机制不完善,一些铁路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和检查时经常会忽视公司的整体性,这阻碍了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铁路事业单位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认识。目前,由于铁路事业单位员工的意识、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员工对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一些员工分不清公司内部经济管理和审计管理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某些部门的工作重复进行,影响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另外,一些铁路公司没有好的内部审计管理部门,领导者也对内部审计工作并不十分重视,尽管铁路公司的内部管理模式不断改善,但问题并没有以有效的方式解决,一些公司尚未达到预期的内部审计工作结果。

(3)铁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在铁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人员没有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预期工作效果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铁路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的现阶段,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

3如何打破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固有思维束缚

(1)摒弃旧观念。观念的更新是审计创新思想的基础,我们应该摒弃旧的观念,建立适合时展的新观念。企业的内部审计包括监督、保护和评估任务,并为个人创建了发展的平台,人们在这里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充满工作热情。此外,我们应该树立新的发展观。一流的公司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而内部审计只有展现出新的作为才能立于新时代。为了实现新的作为,我们应注意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确保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向正确。此外,我们应研究在企业、管理和审计部门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确保审计发挥作用。

(2)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破旧思维是在内部审计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关键。为了实现审计创新的目标,就有必要突破旧思维,打破现有的思维约束,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老问题时,我们必须运用发展思维,突破惯性思维,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事物,并解放思想以避免思想固化;学习使用空间思维方法和时间维度,使用加减和替换的方法,熟练地使用分析和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逻辑来发现矛盾并解决矛盾;要学习使用辩证思维,突破从众心理,对一个问题通过使用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来解决,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使用合作思维,通常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比起多方面的协作来说成功的可能性较小,良好的团队合作更有可能导致发散而系统的思维,并利用其完整性、结构性和三维性来有效解决问题。

(3)对审计创新进行全方面且深度的探索。全面探索是应用创新审计概念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方向以及所有员工的深入探索,确定目标、集中精力,创建审计创新的新领域。审计过程探索:从提高审计质量和改善审计绩效的角度出发,围绕审计计划、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方案、审计记录、审计处理程序、审计报告、审核审查、审核实施、审核文件归档等审计过程,结合创新理论发现当前问题,并通过创新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审计方向探索:可以利用创新理论研究审计理论、体系和管理,也可以研究审计内容、方法以及团队。全体员工的探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研究的重点和创新审计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全体员工参与审计过程必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同时加强团队建设,通过集体讨论,引入外力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4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应用创新思想

(1)建立健全铁路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是铁路公司实施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铁路企业必须按照现在实行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制度,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做到即使发生风险也可以准确评估企业的风险。按照具体制度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企业的经济损失,进一步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

(2)利用新型技术加强铁路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强化铁路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促进铁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集成和分析数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铁路运输的实际成本降低到一定值,当面临风险时,也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铁路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加强铁路公司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铁路公司的内部审计数据,详细分析每项工作内容,然后使用风险管理模型来管理和管理铁路公司的风险,进而促进铁路企业经济发展。

(3)有效提高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铁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员工的工作方式比较随意,无法按照相应的管理系统工作。因此,有必要不断规范铁路公司内部审计程序,同时建立全面完善的审计评价机制,以有效提高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审计,从而促进中国铁路公司的健康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要更新观念、突破思维、全面发掘,要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管控力度,规范审计工作。此外,在铁路企业领导者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应该有信心直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优缺点;他们必须注意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他们必须继续创新审计工作模式,以实现中国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