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十篇

时间:2023-03-28 10:58:12

电解质

电解质篇1

1.从定义的角度

在化学上,把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把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从物质种类的角度

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如:食盐、氢氧化钠、硫酸、硝酸钾等都是电解质;酒精、蔗糖等都是非电解质。

3.从两个概念内涵的角度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而言。除了电解质以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这是很多人容易弄错的。

(2)溶解或熔化二个条件具备一个条件便可以,不是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3)在受水分子作用或受热熔化时,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例:二氧化硫和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吗?答:二氧化硫和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发生电离,电离出自由离子,而不是它们自身发生电离,电解质应是自身能够电离的物质,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

(4)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一般这两个条件下都能导电,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能够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和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吗?答: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然而溶解在水中的那部分是可以电离的。电解质关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导电只是一种判断的方法。如果设法让它们变成熔融状态,氯化银和硫酸钡是可以导电的,因而它们都是电解质。

(5)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要区分开,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6)电解质和导电没有必然联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影响,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的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等决定。所以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电解质篇2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来源:文章屋网 )

电解质篇3

【关键词】血清电解质;血浆电解质;电解质;检验差异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81-01

正常人体内的电解质浓度是相对恒定的,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血浆钠能够维持渗透压,并受到下丘脑和垂体后叶及肾脏的调节,一旦血浆钠有异常,则提示下丘脑、垂体或肾脏有病变[1.2]。因此,检验血清电解质对临床诊断各种器官病变、酸碱失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院为探寻更好的检验途径,现进行了本次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300例进行电解质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电解质检查。将患者按照血小板总数分为三组。

血小板总数在100×109/L以下,为低血小板组,共8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在16~81岁之间,平均(47.68±13.85)岁。

血小板总数在100×109/L~300×109/L之间,为中血小板组,共11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2例,患者年龄在16~84岁之间,平均(47.99±13.26)岁。

血小板总数在300×109/L以上,为高血小板组,共10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患者年龄在17~82岁之间,平均(47.84±12.96)岁。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

所有患者均采集清晨的空腹肘静脉血,采集时间为早8:00~8:30。

仪器使用BD公司成产的sysmex XE-2000血球分析仪,BD公司产生的强生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BS公司的血气针针管,雷度血气分析仪(ABL-800型)。

将三组中每组患者采集的血液再随机分为两份,其中1组在进行离心后,取上层血清进行电解质检查。2组放置于抗凝管中,取血浆进行电解质检查。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检验结果中,血清K+与血浆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a+和Cl―与血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电解质与人体的各器官、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代谢物质、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血钾的浓度对机体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而随着血气分析仪的使用日趋广泛,使用血浆或血清对电解质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已经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4.5]。

针对血浆电解质与血清电解质检查是否存在差异,我院进行了本次实验。从检查结果可看出,血清Na+和Cl―与血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K+与血浆比较,差异明显。究其原因,我院认为,可能是由于在进行血清检查时,进行了离心,其血块在收缩过程中,血小板出现了聚集和破坏,造成了细胞内的钾离子释放,而血浆检查由于使用了抗凝剂,因此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此外,由于血液中加入了抗凝剂,也会导致血浆被稀释,使血浆的钾离子降低。

而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多根据血清作为标准,参考值也多来源于血清。但是,我院认为,血清并不能够作为一个可靠的参照。而血浆检查电解质的优势却较大,如血浆不会受到纤维蛋白网络的感染,其细胞的下沉速度较快,可以缩短对患者标本离心的时间,可使用在急诊进行生化检验中。此外,进行血浆检查时,能够避免检验者在工作中发生纤维蛋白堵孔、专用针通电机管道的故障,减少了对仪器的清洗,降低仪器耗损。

总之,血清电解质和血浆电解质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检验者要注意避免两种存在的差异,以探寻更好的检验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龙,刘志伟,郑定容等.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电解质测定浓度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47-4548.

[2] 徐克,王小青.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1):38-39.

[3] 王建琼,牛华,郑瑞等.肝素抗凝血浆钾与血清钾测定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500-501.

电解质篇4

关键词:基础科学 化学实验 和谐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主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创新型的社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指导教学全过程。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好的试验,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在科学大爆炸的时代,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创新型社会是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一个共同走向。无论是工作在高科技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还是工作在知识传授领域的教师,都应践行科学发展观,把本职工作推向更高阶段。

作为知识传授者,如果一味地按传统理念去做,创新意识滞后,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挫。那么我们就要竭尽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部分演示实验做了改进,并设计了一些新课程标准没有的实验。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新课程标准又非常重视学生的认识过程,而教材中只有抽象的定义,没有专门研究建立电解质概念的仪器,为解决这一抽象概念的建立,今介绍自行设计的电解质演示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供其他教师参考。

一、仪器的装置

1.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

2.简图(如图2所示)。

3.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4.各部分名称

(1)导电仪;(2)电极;(3)气孔;(4)电池组;(5)开关;(6)指示灯;(7)发声音乐块;(8)铁架台。

二、实验原理

验证:熔融状态或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原理:电解质 阳离子 + 阴离子

电解质水合H+ + 水合OH-

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

三、实验用品

自来水、蒸馏水、酒精灯、Na2S2O3•5H2O

四、实验方法

1.先将演示仪两个电极上的接线柱用导线连接,形成一闭合电路,就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且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变亮。

2.验证Na2S2O3•5H2O晶体的导电性能,取少量 Na2S2O3•5H2O晶体放入电解质演示仪的试管内,接通电路,这时指示灯不亮,音乐不响,说明Na2S2O3•5H2O晶体是不能导电的。

3.给电解质演示仪试管内的Na2S2O3•5H2O晶体稍微加热,到40℃时,听到音乐声,看到指示灯变亮。说明熔融状态下的Na2S2O3•5H2O可以导电。

原理:Na2S2O3 2Na++S2O32-

Na2S2O3•5H2O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运动,有电流通过,演示仪发出悦耳的音乐,使指示灯亮了起来。

4.取10ml蒸馏水置于电解质演示仪中,闭合电路,指示灯不亮,但发出微弱的音乐,断开电路,取少量的Na2S2O3•5H2O晶体加入演示仪的蒸馏水中,抽动搅拌器搅拌,闭合电路,指示灯变亮的同时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原理:

Na2S2O3 + H2O2Na+ + S2O32- +H+ +OH-

说明电解质溶于水能够导电。

5.取自来水10ml置于演示仪中,闭合电路,指示灯亮的同时也能发出较强的音乐。说明自来水内有无机盐(电解质),是多种电解质的稀溶液。

五、优点

1.实验现象直观、易于观察。

2.实验选材简单、成本低价值高。

3.实验操作方法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4.知识含量大、可信度高。

六、拓展

实验演示仪可供初中、高中、大学通用。

1.初中

讲解水的净化可用该演示仪验证井水、污水、自来水、蒸馏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借助演示仪可讲解如何净化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极大增加感彩。

2.高中

(1)验证:电解质的电离

①强电解质的电离NaNO3、KNO3、NaCL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CH3COOH、NH3•H2O

(2)验证电离平衡

①水的电离平衡:H2OH+ + OH-

说明纯水的导电能力是极弱的。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H3COOHCH3+ + COOH-

NH3•H2ONH4+ + OH-

③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验证(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弱电解质H2O)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Ba2+ + SO42- = BaSO4

④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验证

土豆插上两极连入演示仪

化学能电能

3.与大学知识的衔接

(1)验证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2)盐类的水解验证(水解平衡)

电解质篇5

电解质不是溶于水或熔融时导电的原因: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水可以电离产生极其少量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但由于量太少,所以导电能力太弱,初中直接说不导电,其实是不科学的。按照电离的定义,属于电解质。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电解质篇6

1、电解质是构成人体内晶体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2、参与完成众多生理反应。

3、在细胞半透膜的基础上,形成细胞膜电位,在其它多种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等电生理活动,维持人体生存。

4、在肾脏内参与代谢产物的排出。

(来源:文章屋网 )

电解质篇7

本教学设计首先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学习要求: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能判断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会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以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为授课用教材,本节内容包括两大教学重心:一是强弱电解质;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强、弱酸的方法比较上以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设计判断强弱酸的实验方法,简单复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引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

实验、讨论、讲解等相结合,支持学生参与学习策略。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学会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价值: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愿望。

2.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七、教学难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八、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图片: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洁厕灵的成分是盐酸。

厨房中,我们食用的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问】两者一样吗?可以用醋酸将盐酸代替吗?

【学生答】不可以。

【问】为什么?

【学生】同浓度的盐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小组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同浓度的盐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学生讨论,总结】1.与镁带反应,看剧烈程度。

要求:相同质量,表面积相同,同时放入。

2.与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看产生气泡的快慢。

3.用pH试纸测定pH的大小。

4.根据强酸制弱酸的理论设计实验验证。

5.看溶液的导电性。

【教师】针对以上方法,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已准备好的实验用品超市,检验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没有相应药品的,讨论其可行性。

【学生实验】

【学生小结】1.实验可行,盐酸与镁带的现象更为剧烈。

2.与碳酸钠溶液的实验可以看到盐酸中产生气泡更快一些。

3.同为0.1mol/L的溶液,盐酸的pH为1,而醋酸的pH为2~3。可以看出同浓度的盐酸酸性更强。

4.(教师引导)强酸制弱酸没有明显现象,但是pH在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定pH的变化来判断。

5.溶液的导电性可以根据小灯泡的通电实验观察。

【教师演示实验】1.强酸制弱酸的pH的变化。

2.小灯泡的导电性实验。

【结论】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的酸性强,即氢离子浓度不同。

【教师】高一我们讲过,盐酸和醋酸同属于电解质。请大家回忆电解质的概念。

【学生】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教师】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首先都是针对化合物。其次,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而导电。

【问】同样是电解质,浓度也相同,为什么氢离子浓度不同?

【答】电离程度不同。

【引导】我们将电解质根据电离的强弱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学生总结定义】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以离子状态存在,不存在该电解质的分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水溶液里电解质分子和它电离生成的离子共存。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了实验、讲述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对电解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思考、实验探究、逻辑推理、科学抽象,形成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通过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分析和运用,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实验、思考题、生活情境等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建立知识,体会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体会化学的学科视角、观念和方法。

电解质篇8

关键词:弱电解质的电离建构微粒观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历经了变更,但仍有应试的若干弊病.化学密切关联着平日生活,不可脱离细微的观察.针对弱电解质特有的电离流程,也要侧重自主探索.建构教学更能激发潜在的探究热情,摒除枯燥的授课流程.对此,教师供应必备的指引,协助学生大胆去探析,归结得出新的微粒观.

一、设定建构的总思路

针对化学科目,微粒观被涵盖在必要的范畴内,它是必备的内涵.从总体视角来看,微粒观应被融入拟定的授课进程.各年龄段之内,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水准仍没能完善,要依循旋转上升的路径来探究.在建构教学设定的指引下,深入辨析了化学科目预设的教学内涵.若要深入体悟这样的建构流程,不可单纯依托于讲解,还要亲自动手去探究摸索.建构课堂注重学生应有的主置,创设更为适宜的授课环境.支持自主探究,凸显了终身学习必备的价值.电离弱电解质预设的流程侧重去建构课堂,理顺了明晰的认知思路.

二、细化的教学设计

1.拟定建构的总目标.辨析电离平衡流程内的必备常数,针对设定出来的电离步骤,解析了浓度及温度、添加物质的影响.采纳了化学平衡特有的根本机理来调配水溶液,在这种基础之上再去接纳微粒观.弱电解质经由电离的步骤,将显现彼此的平衡性.摸索并创设实验流程,体悟化学科目蕴藏着的无尽奥秘,增添了厚重的探究兴趣.

2.解析设定好的教学目标.电离弱电解质依循的流程有着可逆特性,它构建于本源的平衡理论.解析预设的电离步骤,让学生辨识选出来的电离常数.接纳定量的视角来辨析电离平衡,整合考量了浓度、测得的外在温度、增添进来的物质影响.师生共同去辨析外在若干要件表现出来的电离影响,构建更为稳定的电离平衡.尝试着去迁移知识,借助于构建起来的平衡让学生明晰电离平衡关联着的若干常识.现有的教材并没能涵盖外在要件凸显的电离影响,学生应能分组去探析,调用储备知识来创设平衡.

3.细化的授课流程.先要设定必备的导案来指引这一节课的探析.经过摸索探析来掌握新知,要整合预设的新课标.溶入水的多样物质都将变更自身的特性,弱电解质溶解于现有的溶液也会电离.授课流程涵盖了细分出来的三重环节:辨析弱电解质经由溶解得出的微粒类别;衡量微粒的总量;解析原有总量的变化.第一个流程为:温习现有知识,回顾醋酸之中现有的微粒种类.条件准许时,溶液汇集着的微粒可否变更初始的浓度.历经了回顾后,要尝试着去创设化学平衡.学生应当明晰:化学平衡之中涵盖了电离平衡,要识别这样的平衡性质.第二个流程为:给定室温的状态,测得弱酸表现出来的K值,做到精准的取值.分组去探析这样的平衡,深化了常态理解.电离平衡延展了原有的认知视野,从这样的视角来创设计算公式,探究了平衡情形下的转化率.第三个流程为:探究移动平衡,归结可得平衡态势下的转化率.构建了动态平衡,初步拥有了储备起来的电离平衡原理.

三、教学的侧重点

构建起来的微粒观应能根植于根本原理,宏观去把控这样的微粒观.依循渐进地指引来增添新的认知,完整体会了微粒观.拟定了细分出来的探究主题,从本源着手整合了微粒观.调配某类的水溶液,设定了电离弱电解质这样的流程.设定了明晰的教学层次,增添必备的微观认识.建构了学科必备的微粒观,在更广范畴内让师生接纳了这一观念.建构微粒观特有的授课及实验侧重去调动积极性,深化个性体会.在探究进程之中,既有知识被设定成载体,创设了新颖的实验场景.经由自主的思索,指引学生去尝试着自主表述.初始的感性认知被升华至理性认知.

总之,若要建构化学特有的微粒观,师生都应明晰深层的科目内涵.不应忽视的是,建构微粒观要经由长时段的累积,不可一蹴而就.师生要紧密协同彼此,共同摸索最适宜的建构路径,随时分享信息.

电解质篇9

一、基础知识的准备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问题,最常用到的知识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

(1)通常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都很小,未电离的分子远多于电离生成的离子。若考虑水的电离,则氨水中:c(NH3·H2O)>c(OH-)>c(NH4+)>c(H+)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且逐级锐减,故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盐类水解的特点

(1)通常弱离子的单水解程度都很小,未水解的离子远多于水解生成的粒子。若考虑水的电离,则NH4Cl溶液中:c(Cl-)>c(NH4+)>c(H+)>c(NH3·H2O)>c(OH-)

(2)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且逐级锐减,故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3.电离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强弱

在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等浓度的一元弱酸(或弱碱)与其对应盐的混合溶液中电离与水解是同时存在的,谁占优势,取决于电离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一般题示,但亦可根据Kh=Kw/Ki进行判断,若电离常数Ki>10-7,则水解常数Kh

(1)对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来说,在NaHSO3、NaH2PO4等溶液中,以酸式根离子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其他中学常见的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一般以水解为主,溶液呈碱性。

(2)对等浓度的一元弱酸(或弱碱)与其对应盐的混合溶液来说,一般以弱酸(或弱碱)的电离为主。如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液,以醋酸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则c(Na+)+c(H+)=c(HCO3-)+2c(CO32-)+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由于电离或水解而转化为其他离子或分子时,离子或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保持不变。如NaHCO3溶液中n(Na+)=n(C),则c(Na+)=c(HCO3-)+c(CO32-)+c(H2CO3)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即H+)、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H2O、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H2O)+c(OH-)+c(CO32-)(也可通过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来推导)。

二、解题策略的形成

解题时应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首先应找出溶液中存在的全部电离和水解过程,并理清主要和次要过程,然后确定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最后判断粒子浓度的大小(一般主要过程产生的粒子浓度较大,多个过程产生的粒子比单个过程产生的粒子浓度大)。下面通过例题来加以尝试说明。

例1.比较H2S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析:此为多元弱酸溶液,先找出全部的电离过程,并按1(2)理清主次。H2S?葑HS-+H+(主),HS-?葑S2-+H+(次),H2O?葑H++OH-(次),结合1(1)通过观察即可得出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HS-)>c(S2-)>c(OH-)。

例2.比较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析:此为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先找出全部的电离和水解过程,并结合2(2)理清主次。Na2S?葑2Na++S2-(主),S2-+H2O?葑HS-+OH-(主),HS-+H2O?葑H2S+OH-(次),H2O?葑H++OH-(次),结合2(1)通过观察即可得出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2-)>c(OH-)>

c(HS-)>c(H+)。

例3.0.1 mol·L-1 KHS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c(K+)+c(H+)=c(OH-)+c(HS-)+2c(S2-)

B.c(K+)>c(HS-)>c(OH-)>c(S2-)>c(H+)

C.c(HS-)+c(S2-)+c(H2S)=0.1 mol·L-1

D.c(K+)>c(HS-)>c(OH-)>c(H2S)>c(H+)

解析:此为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先找出全部的电离和水解过程,并结合3(1)理清主次。KHS?葑K++HS-(主),HS-+H2O?葑H2S+OH-(主),HS-?葑S2-+H+(次),H2O?葑H++OH-(次),结合2(1)通过观察即可得出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K+)>c(HS-)>c(OH-)>

c(H2S)>c(H+)>c(S2-),故B错,D对;由等式两边的粒子种类可知,A为电荷守恒式,B为物料守恒式,由4(1)可知A对;由4(2)可知C对;答案选B。

例4.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

电解质篇10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板书或投影,边板书边讲解):

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

化合物酸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或投影]:

一、电解质的电离

[演示]: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左右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猜测: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质疑]: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

[演示或模拟动画实验]: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质疑]:为什么都含有Na+、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

[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板书或投影]:

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NaOH=Na++OH-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分析的具体指向——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

[学生归纳]: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转折]: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板书或投影]: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演示]:通过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演示]: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学生归纳]: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问题解决]:电解质知识运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人体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比如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大量流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海上遇险的人们,喝海水为何如同“饮鸠止渴”?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电解质知识加以解释。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酸:………H2SO4=2H++SO42-

电解质碱:………Ba(OH)2=Ba2++2OH-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化合物盐:………Al2(SO4)3=2Al3++3SO42-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酒精、蔗糖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HF=H++F-C.HI=H++I-D.Na2CO3=Na++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