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十篇

时间:2023-03-15 20:23:08

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篇1

【关键词】瓦斯爆炸事故;防治

一、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1)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2)一定的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3)氧气的浓度。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二、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1)装备设置不足,管理存在缺陷。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很多,但最为直接的是工作人员的违章失职、监控系统没有启动,安全装备配置不足,没有瓦斯抽放系统或者抽放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2)煤矿职工素质较低、受到的教育较少,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不懂通风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3)瓦斯积聚的存在。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2%在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5m。另外就是种种原因包括矿井主通风机不能很好地供风或者是通风系统不合理,巷道变形、调节风门故障等原因都会造成的矿井通风不畅,导致瓦斯积聚,发生瓦斯爆炸。(4)引爆火源的现象存在。引爆火源比较多,又不易被注意,比如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只能尽量的避免而不能彻底的防范。另外就是专业技术不够的电工无意损坏或拆除了防爆密闭圈,造成失爆。最后就是明灯明火、电气设备下井存在失爆的现象,造成瓦斯爆炸。

三、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根本的技术措施是防止瓦斯积聚。井下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很多,最常用、最可靠的是加强通风,加强检查,加强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消除微风区或无风区,构筑科学、合理、可靠的通风设施,树立“微风作业就是事故”的观念。(2)杜绝火源是防治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最低点燃温度,绝热压缩时565℃,其它情况下650℃,最小点燃能量为0.28mj。煤矿井下能引爆瓦斯的火源很多,矿井井下的明火(1000℃以上)、煤炭自燃、电弧(平均4000℃)、电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可达1500℃)撞击和磨擦火花,都能点燃瓦斯。(3)建立健全防治瓦斯制度并强化落实到生产中。瓦斯事故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双巷间横贯、角联巷道、高冒区等薄弱地点通风和瓦斯的管理制度,消除盲区,消灭盲点。加强矿井瓦斯监测监控建设和管理,提高事故预警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很重要的防治瓦斯措施。预防瓦斯首先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企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4)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防治瓦斯事故。瓦斯事故的核心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因素。“领导不重视安全等于杀人,职工不重视安全等于自杀”。因此,人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安全就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坚决树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全力推行开采保护层和区域预抽等最可靠、最有效的防治瓦斯治本之策。加强实现三个转变,即治理瓦斯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由“过程治理”向“超前治理”,由“管理措施型”向“技术工程型”转变,建设高标准的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井。而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做法是:“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瑞新.《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方法探讨》.山西煤炭.2010(1)

爆炸事故篇2

近5年,非煤矿山领域共发生爆破和火药爆炸较大事故12起、死亡50人,分别占较大事故的8.0%和7.7%,排在较大事故发生类型的第4位,主要包括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地下矿山爆炸事故。

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

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8方面:违规使用明令禁止的炸药和爆破工艺;炸药变质或起爆器材失效;炸药与起爆器材违规储存、码放;无爆破设计,或爆破设计不合理,或未按爆炸设计实施作业;处理空炮、哑炮、残炮、缓炮时,违规操作引起早爆;违规在夜间、雷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或工业电流环境影响下进行爆破作业;爆破警戒实施不严格,违规在警戒线内避炮;爆破安全距离不足。

较为典型的有安徽省池州市亚华采石场“3・19”较大放炮事故。2010年3月19日,安徽省亚华采石场,在爆破作业时,违规作业,造成4人死亡。亚华采石场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设计能力10万m3/a。2010年3月19日,亚华采石场火工品仓库保管员兼矿山安全员,带领两名民工在+80m工作面从事扩壶爆破作业,3人均未接受过正规爆破知识培训,无爆破作业资格证书,晚上天黑以后,爆破作业尚未结束,矿山投资人用汽车灯光照明,让工人将两箱炸药装入药壶内,期间,矿山投资人妻子进入爆破作业现场,工人在连接起爆网路时,发生哑炮爆炸,造成3名现场工人被埋。投资人妻子被飞石击中,送往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亚华采石场雇用无爆破作业资质人员,夜间进行爆破作业,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扩壶爆破工艺,连接起爆网路时,违规操作,引发早爆。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视国家法令,违规采用明令禁止的扩壶爆破方式,二是爆破作业人员未接受过正规培训,无爆破作业资格证,三是安全意识淡薄,违规在夜间进行爆破作业,四是爆破警戒实施不严,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场所。

国家已明令禁止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用扩壶爆破,但违规使用扩壶爆破,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仍屡见不鲜。2010年6月17日,吉林省九台市永鑫采石场,由无爆破资质人员在雷雨天处理哑炮,雷管被雷电引爆,造成7人死亡。2008年6月21日,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采石场采用扩壶爆破,遇哑炮未处理,导致第二天哑炮突然爆炸,附近作业的工人1人死亡,2人受伤。

如何预防爆炸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结了9方面的措施。一是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人员,编制爆破设计书或说明书,并严格按设计施工,采用中深孔爆破。二是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取得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专业资格,严禁无证上岗。三是加强爆破器材管理,严格执行领、退制度,禁止采用非法和禁用的爆破器材。四是严格按规程作业,严禁雷管与炸药混放,严禁投掷药包,严禁边打孔边装药,严禁烟火。五是爆破前,应掌握天气情况,禁止在夜间、雷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雷电高发地区,应当选用非电起爆系统。六是禁止在工业电流环境影响下进行爆破作业,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物。七是实施定时爆破制度,设置爆破警戒范围,不得在爆破警戒范围内避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爆破现场。八是对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矿岩,应采用机械破碎,不得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九是确保爆破安全距离,相邻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以及采石场与周边生产生活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都应当大于300 m。

地下矿山爆炸事故

地下矿山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6方面: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出现破损、变质等;巷道运输过程中,出现强烈震动、撞击、摩擦;炸药与起爆器材储存,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爆破器材封库、照明等系统及防静电措施不完善;爆破器材封库管理不严,违规操作;井下爆破器材发放站环境以及发放操作过程不符合要求。

火药爆炸事故会造成极大危害。爆炸产生冲击波,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毁。爆炸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易引发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爆炸火焰引燃附近可燃物质,易引发火灾。爆炸震动对附近的构筑物和围岩等产生影响,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

较为典型的事故有河北石人沟铁矿“7・11”重大火药爆炸事故。2009年7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石人沟铁矿井下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71.23万元。

2009年7月11日9时30分左右,民爆公司运送14箱炸药、600发导爆管雷管到达石人沟铁矿北区斜井井口,炸药由施工队人员用矿车运送至井底车场,部分放置于躲避硐室内。10时10分左右,施工队爆破工领取600发导爆管雷管,撕下塑料包装,用软绳捆绑在一起,徒步经斜井人行道送至井下,导爆管雷管被放置在躲避硐室内,此时工人在躲避硐室处等待领取炸药和导爆管雷管,10时25分,躲避硐室内发生爆炸。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直接将硐室附近的人员炸飞,冲击波摧毁硐室两侧巷道内的设备设施,并造成井口人员伤亡。

经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导爆管雷管在运送途中发生破损,在井下湿度大、无防爆设施的躲避硐室内发放,遇到漏电产生的电火花被激发,引发炸药爆炸。

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有,爆破器材运送过程存在导爆管雷管运送现象,并违反了爆破器材不应在井口放或井底车场停留的规定;违规在井底躲避硐室内发放爆破器材,且存在炸药与导爆管雷管混放、混发现象;外包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爆破器材运输、分发及使用的相关管理、检查制度欠缺。

为防止火药爆炸事故发生,井下爆破器材仓库必须经过正规设计;井下爆破器材仓库的建设与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爆破器材安全管理,爆破器材的运输、储存、分发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爆破材料必须用专车运送,严禁炸药、起爆器材同车运送,混放、混发,严禁在无防爆设施的区域发放爆破器材。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严防爆炸事故,重点要加强爆破器材的井下领用、运送环节的管理。

一是爆破材料必须用专车运送,严禁用电机车或铲运机运送爆破材料,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运送,严禁在井口或井底停车场停放、分发爆破材料。

二是严禁雷管等起爆器材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

爆炸事故篇3

【关键词】加油站;火灾爆炸;分析与预防

加油站是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所经营的油品汽柴油都是易燃易爆液体。因此分析加油站火灾爆炸的原因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加油站安全管理的关键。下面我们通过对加油站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一、卸油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1)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闹市区巴塔的一家加油站着

火,时间是2000年8月11日傍晚,烧毁20辆汽车、烧伤3人,大火引起的原因是由于卸油员违规操作导致大火出现。此外,由于利雅得的夏季非常炎热,到了傍晚时室外温度还很高,这段时间严禁卸油。(2)河北省黄骅市加油站在油罐车向储油罐内输油时突发爆炸,时间是2000年9月10日0时30分,事故造成1人重伤、2人死亡,重伤患者98%的Ⅲ度烧伤有严重的生命危险。(3)湖北公安县加油站发生爆燃事故,时间是2002年

01月07日,事故造成2人受伤,1人死亡。该加油站的地理位置是宏泰客运公司院内,西接一集贸市场,东临车站,地下埋藏储油罐4个,装有18吨汽、柴油。事故的主要责任是由于司机彭正秋严重违规操作,没有采用密封式输油法进行输油,而是将输油管直接插入储油罐所致。员工吴本军在关闭阀门的时候,由于穿的衣服出现静电,导致燃爆发生。(4)2011年1月12日

16时45分许,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一中石化加油站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廊坊市官方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为油罐车卸油后,静电火花引发起火爆炸。以上4起事故除一起是由于汽油从量油孔外溢,流入下水道,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引起的爆燃,其余2起都是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汽油的闪点是-50℃,与空气的比重为0.67~0.71,爆炸极限约为1.3~6%,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就是非常容易气化,挥发性非常强,有时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到汽油液面有一层蒸腾着的雾气,1升汽油能挥发成100~400升蒸气,扩散到很大的空间。有时火源离开汽油似乎很远,但与汽油蒸气接触仍会引起燃烧,如果汽油蒸汽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引起爆炸。卸油时充装过快,无防静电设施或防静电设施未起作用和未穿戴防静电劳动保护护具等,会引起大量的静电电荷积累(当带电体因电荷积累达到一定的静电电位时一般大于

300v)引起放电,引燃引爆油蒸汽而发生的事故。火灾爆炸的三个条件为:火源、可燃物、空气。加油站最需要控制的火源(除明火以外)是静电放电。静电放电导致火灾爆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静电的来源有的产生;二是使静电能够积聚,并且要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起火点放电的静电电压;三是静电放电所得到的能量能够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燃点;四是静电放电火花的周围环境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我们在卸油操作时一定要防止油气外泄,并防止有明火,同时防止静电的积聚,卸油作业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静电护具。油罐车卸油前要按装好防静电夹钳。二是通过液位或人工计量检测确认所卸油品的空容量;防止跑、冒油事故发生。三是采用密封卸油,按工艺要求连接接卸油管;同时暂停加油作业。四是司机缓慢开启罐车卸油阀,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卸油全过程,随时处理突发的问题;卸车司机不得远离现场。五是卸油完毕,卸油员登上罐车检查确认油品卸净,关好油罐阀门,使油罐处于密闭状态。罐车司机应关好罐车所有阀们及帽口,使罐车出于密封状态。六是引导油灌车离站。七是罐内油品静止10分钟后,方可通知加油员开机加油。

二、加油区的火灾爆炸事故

(1)位于郑州市商城路闹市区的郑州标准石化有限公司商城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时间2001年7月23日下午3时,事故导致1人重伤,10人轻伤和轻微伤,4人死亡,爆炸直接造成近20万元的财产损失,有关责任人被判3年有期徒刑。爆炸原因主要是一台加油机漏油渗入地下室,由于地下室汽油蒸汽挥发遇电打火导致的。(2)一辆摩托车驾驶员到加油站给车加油的时候,把摩托车停在计量机旁,关闭发动机之后用发动机钥匙打开油箱盖等着加油。加油员看到客人就迎了上来,将合成树脂材料的油箱盖放在旁边的水泥防护台上,没有带防护手套,直接用手握住加油柄,把加油枪口接近摩托油箱口开始加油。等油加到1.5升时,突然从摩托车加油口处冒出火苗。(3)成都市高新区某加油站内一台加油机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时间是2001年12月24日上午10:54。对这几起事故,我们分别作分析:第一起是加油机漏油,加上电气打火,引起的爆炸事故;第二起是摩托车加油没有按照规程操作,静电放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员工没有穿防静电纯棉制服、鞋,加油机接地线损断,而且在给这台车加油前已加出了221升,加油之前,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把加油枪应先搭在油箱口,把静电导走后从新启动加油泵,由于静电聚集,在油箱口处引起放电,引燃油箱口汽油蒸气;第三起是加油机泄露并加油机有爆炸空间,线路漏电引起的爆炸事故。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要避免以上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油站的设备、设施要定期检查、检修、检测并形成制度。发现问题、隐患要及解决、整改。二是加油站工作人员上班要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具。三是要严格执行加油规程,加油站十不准等有关规定。

三、检修、清罐时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1)在阜新市振兴加油总站,阜新远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租用振兴加油总站一个油罐和这个油罐所连接的一把加油枪。2011年9月24日上午9时左右,远弘能源部门经理胡龙飞雇来刘学云等3名清灌工人,现场签订清罐协议后,开始清罐作业,下午四时左右第一个油罐清洗结束,胡龙飞和刘学云结清费用后,李博(站长)提出再清洗一个油罐(汽油罐),向油罐里送风后,李博、李博的妻子、胡龙飞及王昌伟(远弘能源)陆续离开了油罐区,送风5、6分钟左右,油罐区域瞬时燃烧起来,清罐的三名工人浑身是火跑出油罐区域。120救护车紧急将三名伤者送往矿总院烧伤整容科急救。事故发生后,海州消防大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现场明火已经被加油站的员工扑灭),事故现场保存完好。2011年2月26日,清罐工人刘学云经抢救无效死亡。此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两人重伤。(2)在江苏省宜兴市官村镇春江加油站员工在清洗埋地式柴油罐时发生爆燃事故,事故时间是2001年4月26日14时20分,事故导致1人死亡。(3)在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加油站发生油罐爆炸事故,事故时间2002年3月11日下午1时15分左右,当场2人被炸死,另有2人受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加油站油罐改造施工,罐内残余气油遇到明火引起爆炸。第一起事故是清柴油罐残留的油蒸汽与当时风机排出的汽油蒸汽混合在一起,油罐区内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内(1.3%~

爆炸事故篇4

摘 要:按照“以煤为主,适度相关多元”的指导思想,永煤公司形成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加“矿建、物流、实业”的“4+3”产业结构,产品涵盖精品无烟煤、甲醇、聚甲醛、大型空分设备等多个品种。永煤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制甲醇磨煤阶段、玉米淀粉生产、包装阶段都是粉尘爆炸事故高发环节,为提高员工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认识,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本文从几起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出发,分析粉尘爆炸的成因及事故处置注意事项,做好永煤公司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关键词:粉尘爆炸预防处置

引 言

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燃爆事故,19人死亡,49人受伤。2011年5月20日,成都富士康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爆炸,3死,15人受伤。随着公司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爆炸也成为永煤公司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什么是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形成?怎么预防,怎么处置?

一、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的定义: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粉尘爆炸是由粉尘粒子表面与氧发生反应所引起的,不像气体爆炸那样,是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均匀混合后的反应。

二、 粉尘爆炸形成条件

(一) 粉尘具有可燃性

粉尘具有可燃性是粉尘爆炸形成的基础,这从粉尘爆炸的反应历程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粉尘爆炸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表面接受点火源的能量,迅速提高了表面温度;(2)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产生可燃气体从粉尘离子表面释放到气相中;(3)释放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随后被点火源点燃产生了火焰;(4)依靠这种火焰产生的热量,又促使周围的粉尘发生分解,持续不断地在气相中释放出可燃气体,又与空气混合,使火焰不断传播,从而导致粉尘爆炸。但应注意的是,某些发生表面燃烧的物质如铁粉、钛粉、铝粉等粉尘发生爆炸过程中,不发生分解或干馏过程,这些粉尘接受点火源的作用,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放热反应,炽热的粉尘或粉尘的氧化物加热周围的粉尘和空气,使高温的空气迅速膨胀,从而导致粉尘爆炸的形成。

(二)粉尘必须悬浮在助燃气体中

从粉尘爆炸的反应历程看,若可燃粉尘没有悬浮在空气中,则形成沉聚粉尘,即使与助燃物混合均匀,有点火源的作用,但由于可燃粉尘和助燃物充分混合的数量有限,其受热分解或干馏分解的可燃气体量(或直接与助燃气体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的粉尘量)有限,反应产生的能量会被快速释放到空气中,能量难以聚集,则持续反应的能量不足,不会发生爆炸。

(三)可燃粉尘在助燃气体中的浓度处在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

可燃粉尘在助燃气体中的浓度处在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这是粉尘爆炸形成的另一重要条件。当粉尘悬浮在助燃物中浓度过高时,可燃物的数量过大,助燃物的数量过小,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小,反应产生的能量会被很快释放到空气中,难以聚集,不会发生爆炸,反之也一样。只有当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数量混合较为均匀,反应比例恰当时,两者反应最为剧烈,放出的能量最大,大量的能量聚集在一起瞬间释放,形成化学爆炸。

(四)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粉尘具有较小的自燃点和最小点火能量,只要外界的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多在10毫焦-100毫焦)或温度超过其自燃点(多在400℃-500℃)就会爆炸。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电线连接处产生火花,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入,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三、粉尘爆炸预防的措施

(一)防止可燃粉尘的泄露

对于处理粉料的设备或场所,要防止泄漏,保证粉尘不到处飞扬,尤其应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

(二)加强管理,消除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防止设备内的摩擦撞击火花;重点部位禁止接打手机,消除设备静电,防止产生电火花和静电火花;做好区域内粉尘清扫,防止粉尘的阴燃和自燃。当然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有多种,必须根据操作环境可能出现的点火源种类进行针对性预防。例如,淀粉的加工车间电器全部使用防爆电器,线路统一进行穿管保护,防止因电器或配电线路连接处产生火花,引起粉尘爆炸.

(三)避免设备中粉尘爆炸

对于设备内极易形成粉尘、气体爆炸混合物的操作,在设备中充入惰性气体,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是目前防止设备爆炸的唯一可靠方法。例如,磨煤机磨煤阶段,由于煤粉是易燃易爆物品,因而在煤粉生产过程中,通过全程监测、控制煤粉的温度和粉尘中的氧含量,在开、停机时进行充氮保护,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转。

(四)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部位安装先进除尘的系统,并对除尘通风系统中的空气进行检测。为把爆炸危害降到最低,厂区设备可设置泄压装置,车间设计建造时采用轻质屋顶、墙体或增开门窗等。但应注意,泄压装置不要面向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疏散要道。

四、发生粉尘爆炸火灾的扑救措施

(一)积极组织员工的疏散

可燃粉尘在空气中常常分布不均匀,因此连续的局部空间可能会部分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而部分没有达到,导致部分空间发生爆炸后也未形成稳定燃烧,而其他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的空间又会再次发生爆炸,形成二次爆炸,因此要做好员工的疏散。

(二)灭火时选用正确灭火剂

可燃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各异,发生火灾时应针对不同性质的粉尘选择不同的灭火剂,以提高灭火效率。活泼金属粉尘如镁粉高温时易与水发生反应放出可燃性、爆炸性气体氢气,因此一般不用水、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此外活泼金属如镁粉易与二氧化碳(CO2)、氮气(N2)等灭火剂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不宜用这些灭火剂灭火,而宜选用干砂进行覆盖灭火。当然,绝大部分粉尘像面粉、硫磺粉、亚麻粉等发生火灾,可以选择用水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

(三)扑救火灾时避免形成悬浮粉尘

进行粉尘火灾扑救时,要尽量避免使沉聚粉尘形成悬浮粉尘,沉聚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而悬浮粉尘则有爆炸危险性,因此扑救粉尘火灾时要引起重视。常见的处理措施是在粉尘火灾事故现场避免用强压力驱动器的灭火器或灭火措施,用水进行灭火时,不宜采用直流水枪,而多采用喷雾水枪或开花水枪进行灭火。

(四)做好救援人员装备保障工作

粉尘爆炸过程中,因燃烧不完全,易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有的粉尘爆炸、燃烧产物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硫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这些有毒气体容易导致救援人员中毒,对此救援人员要高度重视,占据有利的地势、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如配带空气呼吸器,避免救援中发生中毒事故。

一切事故的都是可防可控的,粉尘爆炸事故也如此。只要单位切实提高对粉尘爆炸危险性、危害性的认识,切实组织好平常的疏散演练,建立符合规范的安全生产制度,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相信粉尘的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邢林.《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

[2]伍作鹏编著.消防燃烧学.中国建筑工业业出版社.

[3]公安部消防局编.特勤业务训练[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3月.

爆炸事故篇5

关键词 锅炉;缺水;超压

中图分类号 TK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36-02

锅炉是在高温高压的不利工作条件下运行的,操作不当或设备存在缺陷都可能造成超压或过热而发生爆破或爆炸事故。锅炉的部件较多,体积较大,有汽、水、风、烟等复杂系统,如运行管理不善,则燃烧、附件及管道阀门等都随时可能发生故障,而被迫停上运行。

1 事故前设备状况

该锅炉设备制造厂为:某锅炉制造厂,制造日期为:2001年12月,产品编号为:2144262,制造厂质量证明书编号为:2144262; 2005年10月31日、2006年12月4日分别进行了定期检验;安全阀于2006年12月25日校验合格。

2 事故简要经过及现场破坏情况

经调查询问、现场勘察锅炉本体和所属阀门附件的状态,该锅炉于2007年11月8日上午11点半由司炉工李某某压火,将分汽缸上的主汽阀关闭,吃中午饭期间因无人看管,13点左右司炉工在启动过程中判断失误,在缺水的情况下上水,致使锅炉内水汽瞬间膨胀,最终于13点10分因超压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三人死亡、四人受伤。

锅炉爆炸时本体被炸成四部分,锅壳筒体部分向南偏西飞过二栋家属楼和一条马路,遇到另一6层楼时,从5楼顺势滑落,致使4、3、2楼的窗台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飞落在距安装地点约150米处;锅壳封头的一半连接少部分壳体向西南方向飞落距安装地点200多米远的一栋二层楼顶,顺势抛落到邻院平房房顶,护栏遭到损坏;锅壳封头的另一半连接少部分壳体向东南方向飞落在距安装地点约220米远的电缆材料厂库房内,致使半扇铁门被毁,室内柜子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炉胆部分向正北方向位移距安装地点13米。压力表飞出约20米落在该院内西北角家属区人行通道。锅炉房、周边围墙和多栋建筑物门窗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飞出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烧毁一辆面包车、损坏二辆小

汽车。

3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简图

产品名称:立式蒸汽锅炉;型号:LSG0.7-0.4-AⅡ;锅炉额定蒸发量:0.7吨/时;锅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0.4 MPa。

4 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

4.1 该炉爆炸前发生过严重缺水后立即上水的情况

1)炉胆下部从五个方向向炉胆中心压缩变形,变形量约三分之一炉胆直径,各变形方向连接的过渡区出现了明显褶皱变形且褶皱变形部位也向炉胆中心发生较大变形。这是因为炉胆金属在严重超温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样的变形。说明该炉发生了严重缺水,导致了炉胆金属严重超温。

2)经对炉胆硬度检测,炉胆下部硬度明显高与炉胆上部,而炉胆下部是受火焰加热温度最高的部位。这说明炉胆下部有明显的淬火现象,即该锅炉发生过严重缺水后且立即向锅炉上水的情况。

3)经调查,进水阀门处于开启的位置。

4)如果单纯发生超压,理论分析应为单方面的压扁变形,这是因为筒体截面各方向的直径不可能一致,压缩方向总是沿着最短直径方向进行压缩,而长轴方向向两侧伸长变形。根据炉胆的变形,显然该炉不是发生了单纯超压情况。

5)根据司炉工口述声像资料和其他调查资料的分析。

6)根据炉胆下部受火焰加热温度最高部位的颜色,说明炉胆受火侧已出现高温氧化的迹象。可认定该炉胆部位金属已严重

超温。

4.2 该炉爆炸前发生过瞬间超压的情况

1)爆炸威力造成的破坏情况大大超过了同类锅炉严重缺水造成的爆炸破坏情况。

2)锅炉压力表指针在锅炉爆炸后停留在1 MPa刻度左右。一块压力表指针打弯,另一块压力表指针打掉。(压力表在爆炸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和震动,但进行综合性分析后,该压力表指针刻度值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3)锅炉主汽阀是处于关闭状态,锅炉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燃长达一个多小时,在锅炉误上水之前,安全阀已处于开启状态。当误上水时,进水与炽热的炉胆及受热面接触后会瞬间汽化,这时锅炉会发出异常声响,导致锅炉瞬间超压,造成锅炉发生爆炸。

总上所述,该锅炉爆炸的直接原因是锅炉发生严重缺水后立即上水,使锅炉受压部件产生巨大的热应力和材料性能改变,同时造成锅炉瞬间超压,导致锅炉发生爆炸。

5 事故的预防

1)应健全锅炉运行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检修质量标准、交接班制度等各基有关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2)应加强锅炉用水管理,给水水质应符合规定要求,软化水应达到质量标准,锅水碱度不应过高。排污要有制度,受热面内部应保持不结垢或仅有较薄水垢,定期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水垢,以免造成钢板或钢管过热。

3)在安装和检修时,应选用符合图纸要求的材料。

4)采用合理的锅炉结构。在制造、安装或检修以及锅炉的技术改造中,应注意改进锅炉的不合理结构,使达到合理或基本

合理。

5)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司炉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安全运行操作和管理水平。司炉人员在熟悉设备性能的基础上,达到安全经济运行,避免发生事故。司炉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在事故发生时,应冷静迅速地采取处理措施。

6 结论

锅炉的爆破爆炸事故,常常是造成设备、厂房毁坏和人身伤亡的灾难性事故。锅炉机组停止运行,使蒸汽动力突然切断,则会造成停产停工的恶果。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所以,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任廷沈,彭良.锅炉安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苏允勤.蒸汽锅炉缺水事故分析与预防[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30(2):93-95.

爆炸事故篇6

据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进行道路施工的望新公司在组织施工时,方案存在缺陷,弃土堆置过高导致滑坡。滑坡滑舌推倒了气站的一气罐和正在卸气的汽车车槽,导致这一气罐内的丙烷及汽车车槽内的液化气及与另一气罐相连的管道内的液化气外泄9.66吨,气体蔓延至距泄气点647米处的柴油发电机炭刷火花引发连环燃烧爆炸。至6月20日,已有2名责任人湖南望新集团公司职员肖继云与舒志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那些间接责任人与责任单位,也已或正在受到相应处惩。

一、有严重缺陷的工程施工方案为何能顺利实施

有缺陷的施工方案得以出台和实施,与望新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望新公司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肖继云,竟无建筑施工技术职称。他明知自己没有资格,却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草拟了存在技术缺陷的《弃土场施工方案》。另一名在逃的直接责任人林江,是望新公司技术质安部负责人。他在计算与审定这一弃土场施工方案时,只是根据肖继云提供的技术参数与现场测量图,在没有到现场勘测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核实与审查,就制定了施工方案。这一方案由望新公司湘府西路项目经理舒志伟委托其兄弟和肖继云施工。在当地治保主任石龙标等指出施工方弃土堆置过高,可能导致没有清淤就直接在上弃土的水库垮坝时,施工方仍不采取措施,不顾劝阻盲目施工。

事后的调查还发现,相关监管部门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没有安全意识,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沙市市政专项建设指挥部没有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受监手续,致使工程没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直到事故发生时,这一工程都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市城规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竟然违反有关规定,对施工单位项目部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没有进行严格审查,在受监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没有办理受监手续的情况下,就下达开工令。

二、城市重大危险源为何迟迟不拆除

爆炸使距中心半径4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湖南省政府新的机关大院就在离爆炸点不到一公里处,办公大楼西侧的一些玻璃碎裂。当时有部分气体发生了燃烧,降低了爆炸的威力,如果泄漏的气体全部爆炸,损害更加严重!

明知是安全隐患却因事故的不可预知而拖延,是城市危险源整治的普遍现象。据介绍,在省政府办公地确定新址时,就已经明确危险化学品仓库要择址搬迁,但直到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燃烧大爆炸发生后,才开始选址搬迁。而株洲市钨钼工业有限公司,也是因为20年的城市变迁,所在地由城市的边缘成了城市的中心区,居住人口密集,安全间距被突破,其氢氧气柜也就成了易于引起爆炸、威胁周边安全的重大隐患。由于企业停产多年,虽然2001年、2002年国家安委和湖南省安委及消防两次下文责令停产,地方却因为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下岗职工就业的问题,批了10万元资金整改后,一直维持着。直到今年6月21日,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到达株洲市时,株洲市有关部门才下定决心将这一直在国家、省、市挂号备案的重大危险源拆除。

“12・9”燃烧爆炸事故还造成部分铁路设施、库房和物资被毁,直接经济损失475万元,涉及到建筑施工,涉及到危险化学品,涉及到液化气站,还涉及居民生命财产与铁路交通安全。液化气站内部管理混乱、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有职工违规帮助企业主私存烟花爆竹;而液化气站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卸气作业没有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申请改装气罐和扩容后,不按长沙劳动局的有关批复,变临时替代使用的气罐为长期使用;长铁总公司公安处客运技站派出所有关负责人不严格按消防要求审查把关,致使气站增容扩建后存在消防安全间距不足的隐患。所有这一切,共同促成了这次事故的扩大。

2004年长沙“12・9”燃烧爆炸事故发生后,长沙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危险源进行了排查,并于2005年4月做出了长沙市危险品生产、运输、存贮布局专项规划,根据变迁了的城市格局,将这些分布在原来的城市边缘地区,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场所,或拆或迁或改造保留。据统计,长沙城区现有这类安全隐患场所54处。其中危险化学品仓库有5个,3个集中在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黑石铺谭家冲地段。

三、城市安全隐患的“多米诺骨牌”如何消除

从表面上看,“12・9”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所谓机缘巧合。弃土堆滑坡推倒液化气站的储气罐造成泄漏,气体蔓延过程中遇工地柴油机炭刷水花引起燃烧、爆炸,火势由西往东窜到气站与危险化学品仓库,引起流淌到这里的丙烷、液化气,以及存放在库内的烟花爆竹发生连环爆炸、燃烧,爆炸导致仓库、铁路及附近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冲击波使距中心半径400米范围内的多处建筑物门窗玻璃不同程度损坏。

事实上,导致事故的隐患早就被发现,当这些隐患一点点地累积却被疏忽时,事故的发生就成了必然。而且,从这一事故中可以发现,城市的每一个危险源,都是危及城市安全的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旦有了第一推动力,连环危险不可预计。“12・9”事故因为在爆炸中发生了燃烧而消减了危害,因为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得当,因为抢险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而阻断了多米诺骨牌的连环倾倒。

针对城市建设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联合调查组提出了二项建议:其一,希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弃土作业加强管理,明确弃土作业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责任主体,将弃土作业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范围;其二,希望地方政府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管理,对城市建设工程中的燃气、供电、供水、通信等重要公用设施,加大保护力度,并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同时对在建相关工程办理质量、安全受监和施工许可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纠正违规建设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与顺利。因此,建设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储存、承运企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要不断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对安全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要自觉整改,同时要加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

四、城镇社会公共安全机制如何建立健全

“12・9”事故隐患早被发现而最终没有及时消除导致灾祸,是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存在缺陷吗?表面上看,安全监管机制是健全的,日常监管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监管有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还对煤矿、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重点监管监督。之所以常常出现多头监管却似乎无人监管的状况,实际上是某些职能部门不作为,或者监管不到位造成的“12・9”事故源于一起工程施工失误:弃土堆的滑坡导致连锁反应,点爆了早已被列入隐患整治的城市危险源,引发了连环燃烧、爆炸!据了解,不仅在湖南,在其他许多城市,不少影响城市安全的危险源被人们忽视,而安全事故的影响决不仅仅是经济损失可以衡量的。

爆炸事故篇7

关键词:工业管道 爆炸开裂 检验

Abstract: Because analysis together industrial pipeline explosion case, initially conclude that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industrial pipe installation supervisory inspection, periodic inspection and use uni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appropriate precautions.Keywords: industrial pipeline explosion cracking test

压力管道是指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可能引起爆燃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它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动力管道四大类。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它辅助管道。在用工业管道由于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异常情况发生,造成压力管道事故。

中图分类号:TV7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事故概况:

2011年5月中旬夜间,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发生一起压力管道爆炸的事故。现场无人员伤亡,造成停产十几个小时,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数十万元。

1.事故管道基本情况:

该管道由某设计室设计,由某公司安装施工(无压力管道安装资质)。该管道于2008年4月安装,管道安装未进行安装监检。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对接焊口进行无损检测。

设计及使用参数如下:

该管道于2008年5月投入运行,使用单位未办理登记手续。截止事故发生时已运行3年。

2.事故发生经过:

某合成车间按计划停车检修。事故发生当天,夜间检修工作结束,经工艺置换合格后开车,并开始向合成工序输送氯化氢气体及乙炔气体。30分钟后,氯乙烯送出,随后合成工序的单体压缩机出口至机后冷却器进口的工艺管段,约15~50米范围内多处部位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后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排查。

3.事故现场及鉴定分析:

单体压缩机房内着火,压缩机壳体、部分阀体破碎,通往机后冷却器的管道有5处爆炸开裂,周围20米范围内门窗玻璃破损,其中Φ325x10mm管道的三通部分沿焊缝开裂(附图1);Φ159x6mm管道的弯头部分(法兰连接)以及短节部分沿焊缝开裂破坏,连接法兰的螺栓全部切断(附图2)。

附图1

对事故焊口断裂处的管道进行壁厚测量,Φ325×10mm的管道最小厚度为8.7mm,最大厚度为9.8mm;Φ159×6mm的管道最小厚度为4.8mm,最大厚度为6.2mm,管道厚度不均匀。

对事故管道其它未爆炸部分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发现该焊接接头均存在整圈未焊透现象。

对其它法兰联接部分进行检查,发现有螺栓数量不足、螺杆长度不足以及螺栓粗细不等的现象。

对管道安全保护装置检查发现,其中一块压力表已超过有效期未进行校验,且表盘已有损坏现象。流量计已超过有效期未进行校验。

附图2

二、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工艺操作管理:

1)由于乙炔孔板流量计失灵,导致介质流量的计量失控,从而造成乙炔过量。经转化器反应后,剩余的乙炔气随单体(氯乙烯)进入单体压缩机,压缩后发生爆燃,导致管路系统内压力瞬间急剧升高,远远超过了正常最高工作压力。

2)操作人员巡回检查过程中,未及时发现该流量计损坏并已不能准确计量。

2设备管理:

在制造安装、使用等环节上存在违章操作。

施工单位无安装资质,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压力管道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未对焊接质量进行把控,焊口未进行无损检测,存在未焊透现象;

所用材料存在厚度不均匀现象,经分析氯乙烯为无腐蚀性介质,对管道腐蚀不严重,证明所用材料存在超过国家允许偏差范围的不合格材料。

三、结论

综上分析,该事故发生主要由于该压力管道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未按相关规定进行制造,制造过程中未进行监督检验;在使用环节中管理不到位,安全附件存在超期运行以及操作人员责任心不足等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预防与补救

1.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该管道按照设计图进行维修,采用合格的压力管道元件,并按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对焊口进行无损检测。

2.施工过程经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3.对厂区内的压力管道进行登记注册,建立压力管道档案,并进行定期检验。

4.使用单位应加强操作工的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9年

《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

爆炸事故篇8

从爆炸现象来看,这个爆炸的能量是很大的,不是一般三相短路能达到的,应该是一起严重的因雷击诱发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的爆炸事故。因为母线电压互感器电感L和母线对地电容C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铁磁过电压。这个很高的电压(大于电压互感器的相电压35KV/√3=20207V),首先使B相的绝缘遭到了严重破坏,短路的热量使电压互感器出现裂纹,热量从裂纹中释放出来烧灼面板,进而对外壳击穿放电,随后发展成单相接地,继而发展为两相、三相的相间短路,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发生。

2.事故前存在的状况

(1)35KV三相电压从变电所投运以来,一年多始终不平衡,而且两台互感器柜(小车式)互换位置以后,情况依然如此。正常的35KV相电压是20207V,在同一时刻A相电压高时达到22400V,B相低时达到19700V。最大相差近2700V。而最高相电压大于额定值得10%以上,而且有时平衡,有时又不平衡。三相电压始终处在不稳定状态。

(2)因三相电压不平衡,会经常出现有接地报警的情况发生,经多次查找,但又找不到接地点。(开口三角接地报警装置电压,设置在20V动作)。

(3)事故前的负荷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线运行。

(4)事故发生时有雷电出现,改变电所处在雷击多发区,雷击产生感应过电压。

3.事故起因分析

(1)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在雷击感应过电压情况下,且三相电压不平衡,瞬间的电压变化造成电压互感器组各只产生激磁涌流不一样,还有电压叠加的结果也不一样。使电压互感器的电感参数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某相绕组通过的激磁涌流大时,就有可能使铁心工作在饱和区,此时该相绕组电感小,其他两相绕组电感大。(正常情况下,电感性状态,三相负载基本上是对称的,是不会发生谐振的。)如果这时饱和相的感抗正好等于容抗(Xl=Xc),就很容易发生谐振。

(2)电压互感器的电感参数是在工频下的测试和使用数据,它的电感一定,频率一定,那么感抗Xl=ωL=2πfL,从公式知,当f变化时它的感抗也在变化,由于雷电的频率很高,电压互感器在很高频率的作用下,电压互感器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如果这时B相的感抗正好满足了系统的容抗条件,Xl=Xc。也同样会发生谐振。

(3)由于当时负荷也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线运行,系统母线对地的电容也小。根据容抗公式Xc=1/ωC可知,容抗与电容是反比的关系。所以容抗很大。如果在雷击激发的情况下,系统的感抗参数发生变化的结果,感抗和容抗相等,既Xl=Xc时,也能发生谐振现象。

谐振的结果就是使B相的绝缘首先遭到了严重破坏,随后发展成单相接地,继而发展为两相、三相的相间短路,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4.措施

(1)核算接地保护范围,加装独立避雷器。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五米, 主接地网与独立避雷针的地下距离不能小于三米,独立避雷针的独立接地装置的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可大于10Ω,并需满足不发生反击事故的要求。

(2)加装线路避雷器,当线路上出现过电压时,将有行波导线向变电所运动,起幅值为线路绝缘的50%冲击闪络电压,线路的冲击耐压比变电所设备的冲击耐压要高很多。因此,可在接近变电所的进线上加装线路避雷器是防雷的主要措施。

(3)对变电所、线路选配合适的避雷器装置,抑制雷击过电压。进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变电所的每一组主母线和分段母线上都应装设阀式避雷器,用来保护变压器和电气设备。各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连线接到变电装置的总接地网上。避雷器的安装应尽可能处于保护设备的中间位置。

(4)在35KVPT柜上加装一次和二次消弧消谐装置,消除PT柜产生的二次谐波,使得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爆炸事故篇9

关键词:类型和特点 灾害性 指挥 自救 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52-01

煤矿灾变爆炸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严重破坏生产系统,引发事故连续发生,给抢险救灾增加难度。因此,事故发生后,如何采取正确的抢险救灾处理措施,尽快救援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以及有效地防止突变事故连续发生十分重要。

一、矿井灾变爆炸事故类型及特点

在煤矿事故中,爆炸事故位居首位,其产生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尤为严重。造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物质是瓦斯和煤尘。生产过程涌出瓦斯与井下空气混合气体,加上悬浮空气中可爆性煤尘,一旦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灾变性爆炸,形成矿井灾害事故。按灾变爆炸事故特点、波及范围和破坏程度可分为局部、大型和连续爆炸三种类型。事故类型不明确,就有可能在救灾过程中事故再次发生,以致抢险救援中途停止,还容易带来伤害。如1997年11月27日淮南某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2人,受伤11人。抢险中又发生第2次瓦斯爆炸,造成4人遇难,救护队5人重伤,1人轻伤。

二、矿井爆炸事故的灾害性

了解爆炸事故性能,可为救援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参考,也便于预测抢险救援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制定应急对策。矿井爆炸事故的灾害性有三点:①事故伤亡惨重。②诱发矿井其他事故的发生。③连续性爆炸。

三、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措施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自救方法得当,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减少人员的伤亡。事故发生时,按照安全抢险救灾的行动原则,首要任务是安全撤离人员和组织自救。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规定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的主要措施:①及时通知灾区和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的方法(如电话、音响、特殊气味等),以及安全撤离的组织自救方法。②事故灾区和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撤离避灾线路、照明设施、路标及临时避难硐室位置。③灾害事故的控制方法、实施措施步骤及使用条件。④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进入井人员和人数的控制方法。⑤抢险救援人员行动路线和向避灾待救人员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

四、矿井爆炸事故的处理

矿井爆炸事故处理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做到安全、迅速地完成抢救遇险人员、扑灭灾情和恢复生产。矿山救护队除了明确处理矿井爆炸任务和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勇敢精神外,还要采取安全有效的抢险救灾技术措施。

1.抢险救援措施

1.1选择最短、最快路线。以最短、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不论选择哪种,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一般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在空气新鲜巷道行进能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体力消耗。若爆炸后进风巷跨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容易受烟雾和有毒气体威胁,行进速度也慢。救护力量多时,可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

1.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措施,迅速恢复灾区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避免再次引起爆炸。

1.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要慎重,不能盲目行动。

1.4清除灾区的巷道的堵塞物。爆炸后发生冒顶,巷道堵塞影响侦察和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堵塞严重,短时间内不能清除的,应考虑其它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抢救。此时,救护队员应在旁进行监护并要做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1.5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大,应制止火焰蔓延,特别注意附近的积聚盲洞,以免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不能直接扑灭的,确认无活人时可考虑进行封闭,以控制火势。

1.6连续爆炸时的特别处理。发生连续爆炸时,为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监视通风、瓦斯情况,认真掌握其时间间隔规律,以确定是否能再次进入。

1.7先到达事故地点的人员,要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侦察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发现还有可能救活的遇险人员,应迅速救出。发现确已死亡的,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应特别注意火源、瓦斯及爆炸点的情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风量分布、风流方向、气体成分等,做好记录,向指挥部提供抢救方案。

1.8第二梯队抢救组应配合第一组完成抢救人员和侦察灾区的任务,或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担负待机任务。待机地点应选在距灾区最近、有新鲜空气的地点,待机任务主要是做好紧急救人的准备工作。

1.9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2. 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后除造成巨大的损失外,甚至还会引起连续爆炸,矿井火灾及冒顶等二次灾害,所以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①矿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反风救灾演习,以便在发生灾害时进行反风救灾。②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的两翼、相邻采区、相邻煤层或工作面,都必须用隔爆水槽或岩粉棚隔开,所有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必须撒布岩粉。③发生重大事故时,各相关领导人员必须尽快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④要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火源或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⑤当发生爆炸事故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恢复的,要派救护队员向灾区送自救器,抢救灾区人员。⑥为防止爆炸事故蔓延,除恢复通风系统、切断电源区的电源外,还要有计划地排放发生事故时聚集的有毒有害气体。⑦抢救事故的遇难人员,必须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抢救。

五、矿井爆炸事故抢险处理与领导指挥

事故救援过程中,各部门要协同作战,统一调度,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领导指挥在事故应急救援中起关键作用,如果指挥得力很快能发现问题,阻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否则,就会贻误战机,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1999年10月14日江西某市办矿的瓦斯爆炸,当场死亡3人,重伤3人。事故发生后,矿领导违章指挥,又组织9人下井抢救,造成CO中毒,扩大了灾情。所以,灾变事故抢险救援处理的领导与指挥,必须遵守以下原则:①指挥系统合理。②权威性与灵活性相结合。③抢险救援指挥准确。④分级指挥。⑤坚持以人为本。

六、结论

矿井灾变爆炸事故的处理及救护技术,关键在于:①矿井灾变爆炸事故类型及特点。②矿井爆炸事故的灾害性。③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措施。④抢险救援措施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⑤矿井爆炸事故抢险处理领导与指挥。

参考文献

[1]英敏.矿井通风与安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爆炸事故篇10

关键词:500kV线路 电流互感器 爆炸 电容末屏

中图分类号:TM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082-01

1 事故经过

某500 kV变电站的500 kV侧接线方式如图1。

故障发生前,该变电站500 kV处于正常运行方式,即第一串、第二串、第四串都处于正常运行,六回500 kV线路电流、功率指示正常,500 kVI母、500 kVII母电压指示正常。所有保护装置运行正常,没有任何异常和报警。

2010年7月23日上午7点40分,主控室内事故、预告音响响起,后台主接线显示:5013、5012、5023、5043断路器事故跳闸,500kVII母母线电压指示落零,500 kV线路甲电流、功率指示落零;告警信息显示:线路甲的两套线路保护装置动作、500 kVII母母线保护装置动作;一次设备区有强烈的爆炸声响,具体检查设备区发现 500 kV线路甲断路器A相CT运行中本体爆炸起火。

2 事故的检查及分析

发生故障的500 kV线路甲的保护配置情况:

保护一柜:MCD-H1差动保护(线路第一套主保护),RCS-902距离保护(线路的后备保护);RCS-925远跳过电压保护

保护二柜: PSL602线路保护(线路第二套主、后一体的保护);SSR530远眺就地判别500kVII母母线保护配置情况:

母差一柜:RCS-915母差保护装置

母差二柜:BP-2B母差保护装置

故障发生后,变电站运行人员迅速检查变电站的后台主接线及告警信息并汇报调度,根据调度令迅速对动作的保护装置和一次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由于该故障重大,只能等保护人员和相关的一次设备检修人员对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

继电保护人员到达现场并调取了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故障记录进行分析,具体动作情况分析如下:

07:44:51:0000 500 kV线路甲A相电压突然消失,电流突然增大,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同时产生(故障起始点)。

07:44:51:0274 500kV线路甲差动保护动作A相出口(光差保护MCD A相分相差动保护出口跳500 kV线路甲5013、5012A相断路器)

07:44:51:0370 500 kVII母差保护动作,切除500 kVII母线上所有元件。

事故发生后,成立专家组,对爆炸的CT进行解体分析。500 kV侧5013的电流互感器解体检查情况:该电流互感器为瑞典ABB公司生产的IMB550型,解体后发现,电容屏包绕铝带引出线至末屏套管的连接线断裂,油箱靠近电容末屏一侧放电痕迹明显,油箱其它部位铝箱体光亮,二次绕组未见原发性故障痕迹,单臂U型管电容屏放电痕迹与油箱放电痕迹明显对应一致。

专家组经分析得出故障结论:爆炸起始位置为电流互感器油箱电容末屏一侧,爆炸直接原因为单臂U型管电容屏包绕铝带引出线至末屏套管的连接线断裂,使电容末屏未能有效接地,绝缘层间击穿,引发爆炸事故。(电流互感器解体图片见附件1)

综上对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和电流互感器的解体分析,该故障的起因是由于5013电流互感器内部单臂U型管电容屏包绕铝带引出线至末屏套管的连接线断裂,使电容末屏未能有效接地,内部的过电压将绝缘层间击穿,引发电流互感器爆炸。由于500 kV线路甲的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取量和500 kVII母的母线保护装置所取的电流量均从5013断路器CT处取,因此5013断路器CT爆炸时,故障点即在500 kV线路甲线路保护的范围也在500 kVII母母线保护的范围,所以,当CT的A相爆炸时,500 kV线路甲的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发出跳5013、5012断路器A相的跳闸指令,几乎同时500 kVII母母线保护装置动作,发出跳5013、5023、5043断路器的三相跳闸指令,将5013、5023、5043断路器跳开,造成500kVII母母线电压落零;500 kV线路甲的重合闸设置为先重合中断路器5012,因此5012断路器重合之后,线路保护再次动作将5012断路器三相跳开,隔离故障。

3 暴露出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电流互感器是电网的重要设备,这类设备爆炸后,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因此一定要重视对这类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预试项目、预试周期的管理规定,切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要积极开展带电检测工作,红外测温、绝缘油试验、全电流检测等带点检测是防止电力设备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要加强新设备的监督工作。发生爆炸的电流互感器投运时间只有一年,还没有进行停电检修预试,而且该型电流互感器在带电情况下无法抽取绝缘油油样,给监督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新设备的选型、验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蔚伟峰.一起35kV电流互感器爆炸事故调查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