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十篇

时间:2023-03-17 07:52:17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区域合作作为国际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形式,始终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已经有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发表。早期的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西欧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并且更多地关注产品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消费者消费活动的跨国流动与影响方面,关税同盟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主要领域。维纳(Viner,1950)是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分析了关税同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贸易转移效应与贸易创造效应,他认为成员国的生产结构越是竞争性的,关税同盟增进福利的可能性越大。米德(Meade,1955)研究了经济联盟存在的问题,也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关税同盟对进出口商品的替代效应。

单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福利效应、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方面。有的学者(Krishna&Bhagwati,1997)研究在工业化限制条件下关税同盟福利增进的可能性,分析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追求非经济目标的国家之间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可能性及其福利效果。以Krugman(2003)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贸易集团的角度分析了区域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有的学者(DouglasL.Tookey,2007,pp.191-208)从环境、安全角度分析特定国家(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问题。有的学者(AkiraKohsaka,2004)对东亚地区的区域金融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1997年的亚洲今日危机为东亚的区域金融合作创造了机会,区域金融合作将让现在与未来金融结构得到强化,但区域金融合作将不会导致货币联盟。还有学者(ChyauTuanandLindaF.Ng,2001)以我国广东省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之间的区域分工合作为实证依据,研究了聚积经济的区域分工问题。日本西南学院小川雄平教授认为,“亚洲时代是亚洲地方发展的时代,地方的国际化可以迅速推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地方经济合作是尊重相互独立性、主体性的交流,是可以替代大垄断资本单方面强制推行的国际分工关系的经济交流”对跨国次区域合作实践的研究表明,有关合作区域在地理上接近、在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上的紧密结合是跨国次区域合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比较成功的跨国次区域产业转移都是在特殊的区域背景下实现的(Chen,1995;Wu,1995)。一方面表现了从成熟的经济增长中心向其地区的扩展;另一方面表明政府政策和地理接近性是形成国际性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推动力。国家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优惠政策等途径支持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紧邻高度发达大都市增长极地区)的区域发展,而且提供的投资环境与企业和民间转移产业的历史性需求相吻合(Chen,1995)。新马印尼(Sijori)增长三角中的三方合作伙伴在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上结合较好,因此,在资源开发、建立产业联系和市场联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Kettune,1995)

二、国内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是世界经济大趋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如“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发展圈”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间合作有助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核,加速区域经济板块的形成,进而提升整个大区域甚至全国的综合竞争力,这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学者们以上述三个区域为例对我国的区域合作进行了研究。

(一)关于区域合作模式研究

陈建军(2005)指出长三角区域在进行经济合作时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计划和政府间的协调手段,而是将政府的作用集中在撤除区域行政壁垒,提供区域无差异的公共产品,同时,在更多的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企业推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台,利用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力量,促进地域间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推动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刘宏松(2006)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三个非经济约束条件与一体化进程中主导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东亚地区在当前及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只能以三个“东盟10+1”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并列式发展的“三位并列式”模式推动自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王胜今(1997)认为各国(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城市间的合作。他建议用交通网络、信息网络、旅游开发、人员交流、物资交流等将各城市间连结起来,探索出“地方城市间紧密合作型模式”。

(二)关于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肖金成(2007)认为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同时环渤海经济合作将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提,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前提是要明确环渤海的整体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础强化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金太军、张开平(2009)认为长三角现行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主要是地方政府顺应自身经济发展发起形成的,在推进交流、探讨一些共识性强、实施难度不高的项目合作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程永林(2008)认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能够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王再文(2009)等在分析了欧盟区域合作的经验之后,以长三角地区合作为例,认为我国区域合作应建立多层治理体系,具体包括多方参与的合作机构,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个区域合作的协调和促进机构。

(三)关于区域合作对策研究

学者们在对区域合作对策研究时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产业协作领域和政府合作方面。首先是在产业协作领域,程云川,陈利君(2009)认为在区域合作中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加快区域相互开放步伐,打破区域封锁,建立共同市场,在区域内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刘姣兰(2006)认为广西在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时应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同时应弱化行政区概念,组建跨地区企业战略联盟,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李斌、杨丽娟等(2007)在分析了泛珠三角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后,从分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基础条件出发,对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实施产业合理空间定位、差异化发展、梯度转移等分工合作战略。

在政府合作方面,杨龙、戴扬(2009)认为地方政府合作可推动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应建立在关于合作的共识的基础之上;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是区域公共物品的联合提供,形成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程必定(2009)以长三角的区域合作为例,认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是培育和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关键。张可云(2004)认为环京区域在进行区域合作时必须从中央政府这个层次上解决区域管理制度基础问题,而在地方政府这个层次上切实转换与管属地区经济管理职能,引导企业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陈家海,王晓娟(2008)在对泛长三角合作中政府间协调机制的构建中认为对于跨地区协调机构不在于相当于什么级别,而在于参与协调的各方是否已将相关的权力“让渡”给了这个机构;跨地区协调机制的财力的主体功能应该是用于区域合作中受损方的补偿。孙华平、黄祖辉(2008)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日趋明显,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区域产业转移。在区域产业转移内外互动中,地方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

(四)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价问题

何一鸣、陈德宁(2008)提出了“制度创新-自由贸易-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创新为解决复杂的区域统一市场交易时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了由自由贸易引起的市场范围扩展,从而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滕丽、蔡砥(2008)认为区域溢出是一种外部性,无论是对外溢出还是获得溢出都不受市场调节,但区域合作的基础是发挥区域的正溢出,控制区域的负溢出。对广东而言,为了保证区域溢出的有效性,不仅要加强与地理邻近省区的合作,更应加强与经济发展水平邻近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发挥双方的相互正溢出效应。

(五)关于区域合作立法方面

韦以明、周毅(2006)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分析材料认为区城合作要经久不衰并实现多底,必须从区域协调层面上升到国家协调层面,淡化政策调整、强化法律调整。建议常委会制定《行业协会法》,促进区城合作机制的市场化,防范地方政府在“多边行政”期对经济事务的不当干预;同时建议对几部污染防治法作相应修改,并就处于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民族自治地方与下游发达省份开展区域合作的补偿机制出台部门规章。陈妙英(2007)认为应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争端解决机制,此机制包括协商、仲裁、执行三个阶段,她还认为在目前没有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情况下,司法协助不失为一个解决地区间争端的有效方式,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司法协助机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对区域合作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等。目前成立的国际区域合作组织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而国际区域合作面临的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是:新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开放性趋势日益增强;国际区域合作中非经济因素凸显;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复杂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扩大,亚太经合组织影响日益扩大等,区域经济合作也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主要方面。国内学者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亚地区以及泛北部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何娣(2001)认为我国应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选择与我国成本差距大的国家组成贸易集团,即合作双方经济必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沈玉芳等(2000)从区域经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袁庆林、周运锦(2005)认为红三角“发达地区窗口+欠发达地区”的合作模式,会对我国东中部交界地带的许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借鉴意义,并能为统筹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程永林(2009)认为市场主导型的合作模式是泛珠三角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具备长期绩效的前提条件。在实现路径上,需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头并进方式逐步完成。

四、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述评

国际区域合作的研究文献对区域合作的理论解释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域,主要关注欧盟和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以亚洲经济一体化为背景特别是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为经验背景的国际区域合作文献相对较少,也较为分散。无论是传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文献,还是新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文献,都缺乏对国际区域合作内在经济机制系统而深入的解释,对国际社会中的跨国区域合作现象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国研究区域合作内容的文献,有些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角度进行分类,有的从贸易、资金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他们所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但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国内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有很少的研究,同时对于区域合作法律健全问题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孙海燕.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1).

4、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5、刘宏松.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J].亚太经济,2006(3).

6、王胜今.迈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亚论坛,1997(4).

7、肖金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7(1).

8、金太军,张开平.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构建[J].晋阳学刊,2009(4).

9、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10、王再文,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9(9).

11、程云川,陈利君.区域合作中的产业转移问题――以泛珠三角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12、刘姣兰.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广西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合作[J].经济观察,2006(7).

13、李斌,杨丽娟等.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7).

14、杨龙,戴扬.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2009(9).

15、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2009(9).

16、张可云.环京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17、陈家海,王晓娟.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

18、孙华平,黄祖辉.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博弈[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19、何一鸣,陈德宁.制度创新、自由贸易与经济绩效――一个关于CEPA效应的经济分析与数值模拟[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20、滕丽,蔡砥.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的区域溢出关系分析[J].2008年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8(8).

21、韦以明,周毅.区域合作经济的国家立法回应――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主例[J].学术论坛,2006(10).

22、陈妙英.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23、袁庆林,周运锦.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24、XiangmingChen.Theevolutionoffreeeconomiczonesandtherecentdevelopme-

ntofcross-nationalgrowthzon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1995(4).

区域经济合作篇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20多年的历史,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作形式以双边经济合作发展为主;东北亚各国的多边单项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速度和层次有待提升;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有所加强,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制度性机制,同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局面并未根本改变。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还未建立起来,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也需要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动力机制没有触及合作的实质,而协调机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有待从微观层面构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如何引入新的动力刺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的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探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

博弈论(GameTheory),也译作对策论,是当今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理论学科,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经济选项进行深入地规范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利益相互制约下策略选择时的理及其相应结局。通俗的说,博弈就是指一些个人、队伍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把博弈论运用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可为东北亚合作各方提供审时度势的空间,在考虑长期利益双方、多方放弃眼前利益,采取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以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稳定发展。

1.中日合作博弈分析

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2人博弈组合比较多,本文用中日经济合作的博弈分析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博弈论的经典理论推演是关于“囚徒困境”的案例分析。在一个“囚徒困境”场景下,博弈双方各自做出的决策可以有四种排列组合,能形成四种关系格局。根据博弈参加者采取的竞争策略的不同,可以把解决博弈问题的方法区分为“协同性均衡”与“非协同性均衡”(又称“纳什均衡”)两种。当博弈双方协调一致去寻找有利于共同盈利的战略时,就会出现协同性均衡的状态。反之,当博弈双方选择战略时都没有合谋,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战略,而不考虑其他任何对手的利益或社会整体福利时,就会带来非协同性均衡的结局。其中,四种格局中只有一种(合作,合作)属于协同性均衡或者叫“正和博弈”。这对博弈双方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双赢”格局。另外三种格局中,(合作,不合作),(不合作,合作)均衡是“零和博弈”,此时博弈双方的利益关系是“此消彼涨”的,剩下的一种(不合作,不合作)均衡是两败俱伤的“负数和博弈”。可见,那种“双赢”的正数和博弈是最令博弈参与方所向往的。但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博弈双方的协作与合谋。而如何避免“囚徒困境”博弈中的另外三种组合,以促使“正数和博弈”这种合作,这需要三个条件:(1)博弈的次数:“囚徒困境”博弈应是重复进行的,而非偶发性的或一次性的;(2)博弈的人数:应具有确定性,博弈参与者以少为佳,最好是三人;(3)博弈参与者应超越“经济人”理性来考虑相对于不合作的机会成本问题,克服短视和狭隘,做到“知己知彼”,努力发现存在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利益均衡点。

对于中日之间经济合作这一博弈过程,第一和第三个条件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对于中日两个政治实体,不能局限于“经济人”的假设,因此,其个体理性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人”。国家的决策关系到民族的长远利益,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所能概括的。第二点指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好的道路是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

博弈的结果是零和博弈还是非零和博弈,取决于博弈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人们现在谈到博弈论,一般都是指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博弈双方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agreement)。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而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合作博弈实际上就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非零和合作博弈理论给中日双方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规律,然而竞争的战略和手段却是多样的,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重新审视竞争的含义,加强合作前提下的竞争,对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合作博弈的魅力之所在。现实中的中日合作,大部分还停留在非合作博弈的阶段,即博弈双方不能在正式的博弈规则之外缔结有约束力的协议,其原因就在于中日双方之间对对方的疑虑和不信任。因此,当务之急必须改变博弈矩阵中的博弈收益,即双方要尽快消除对对方的不信任和担心,淡化双方之间的仇视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加强两国高层互访。实现和保持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密切各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增进政治互信,为两国各方面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2)加强两国媒体之间的交流。近年来,两国民众对中日关系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获知信息结构差异越来越大,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之间出现了“信息鸿沟”,从而“舆论鸿沟”也有扩大趋势。(3)和日本财界经济利益集团保持良好关系。目前,中日贸易的总额是1335亿美元。两国互为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利益集团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在中日关系等重大外交决策问题上,经济界出于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往往直接出面对执政党及内阁施加压力。因此,处理好与这类集团关系对中日关系发展有益无害。最后,还是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地区与民间交流活动。为早日达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议和规则做出各自的努力。

2.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博弈

“正因为在囚徒困境模式中,博弈双方的战略选择处于相互依赖的地步,每个个体的收益或损失都受到对手决策的影响,所以在囚徒困境模式中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和可能”,尤其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博弈都是反复进行的,这为合作的各方提供了审时度势的空间。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但是从长远和动态来看,一个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构建是有希望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通过纵向深化和横向深化得到实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纵向深化可以走这样一条道:项目和贸易合作达成FTA继续深化国内改革更深一层次的FTA经济联盟。各国政府需要建立一个联盟来支持和实施重要的但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规制改革,尤其是金融部门的改革。这可以为东北亚各国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更“肥沃的土壤”。各国在此基础上尽快取消贸易和投资的障碍。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为建立FTA提供一个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东北亚各国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为FTA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国内环境。

横向拓展是指自由化的合作伙伴、内容及地理范围的不断拓展。主要表现是贸易关系会同时发生在双边的、区域的、超区域的和多边的层次上。由于东北亚各国的关系复杂,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横向拓展的途径比较曲折,是一个由少变多的过程。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东北亚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途径。

区域经济合作篇3

2004年9月25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安徽电视台经视频道、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携各自强势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南京零距离》、《第一时间》、《现场》、《城市新闻》,联合推出“华东全垒打暨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广告联播计划,面向全国的广告客户进行民生新闻栏目特约播映权的联合招标,并且配合客户分别在江苏、安徽、福建及浙江等地进行地面推广活动。本次活动的成功推出,标志着以上述频道为代表的省级地面频道开始放远眼光,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谋求在全国的市场凸显自身的传播价值。

随着“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振兴”等一系列名词的频繁出现,中国进入“区域经济时代”的潮流已不可逆转,区域经济潮流的到来,在促进区域经济范围内商品、服务、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同时,也给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区域经济呼唤区域媒体”,如何在区域经济时挥自己的价值,成为媒体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当前的媒介格局中,单个区域媒体的力量略显单薄,但如果这些力量能够强强联合,利用规模效应,无疑更能凸显自己的位置。因此,在中国电视媒介史上曾产生过多次区域媒体间的宣言与合作,但其结果从来都是:利益面前,本身就是相互竞争关系的各台压根就忘了当初的誓言,其结果大家落得个不欢而散。此次“华东全垒打”广告联播计划摆脱窠臼,尝试从形式到内容等多个方面加以突破,从而做实、做透区域媒体间的合作。

广告节目一体化的突破

从营销的原点出发,产品是营销4P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好的产品,一切的营销活动都是无根之木。媒体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从根本上说,产品即节目仍是广告营销的根本。若使媒体间的合作达到期望的效果,还是应该立足于节目本身,通过节目的整合,来推动广告营销的开展。以往媒体间的合作,都是单纯的媒体广告营销的合作,和节目制作没什么关系。这就造成了虽然广告部门有很好的合作意向,但囿于和节目制作的脱节,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到后来的不了了之。

与以往区域性媒体联合体不同,“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的所有成员有着相似的栏目定位和节目形态,都以“民生新闻”为自己的生存立足点,在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和讯息;在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突破“你播我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有相似的收视群体,联合体成员共同的“民本”价值取向,一致的“民生新闻”追求,既为内部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凝聚高度同质的收视群体,为客户在多个市场上进行整合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四个成员栏目除了拿出部分广告资源共同经营、共同收益、配合客户需要联合进行地面推广活动外,还将从新闻节目运作到客户开发与服务等,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这就摆脱了媒体合作节目是节目、广告是广告的弊端,带来整个媒体合作方式的新突破。

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突破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竞争环境密切相关,当行业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企业对全国市场就会有很高的期待,媒体投放也向全国性媒体倾斜;当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会把重点放在重点区域市场的渗透上,力求做精、做透区域市场。在市场竞争不太充分阶段,企业也许单纯选择大一统的央视就能满足传播的要求,而当中国经济发展到区域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经充分展开,单纯的央视一统全国的局面已经满足不了品牌传播的要求,区域内的深耕细作对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已经进入区域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有适合区域经济时代的媒介形式产生。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区域市场的伴随产生,而区域市场的产生也给区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区域性媒体虽然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弱,但其在区域市场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传播价值对于企业做精做透区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安徽经视频道、江苏城市频道、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等作为区域媒体创造出单频道广告创收过亿元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且,通过区域强势媒体的联合,无疑可以形成一种联动,一方面扩大区域市场的概念,使各区域市场有效整合起来;另一方面,也为企业选择营销重点区域提供一种思路,凸显本区域范围的经济容量。

媒介经营集群策略的突破

虽然此次参加“华东全垒打”的各区域强势媒体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绝对强势的影响,如安徽经视频道的《第一时间》平均收视份额占到同时段所有媒体的50%以上,成为安徽人民用遥控器集体选举出来的安徽地区最受欢迎的品牌节目,但由于覆盖的原因,其良好的表现也仅局限于本区域范围内,无法将之放大到全国。如何使频道的优势放至最大化,不仅使本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了解自己的优势,更将这个优势放大到全国,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便是联合起同类频道,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发挥出集群式的效应。

近年来,国内电视频道数量越来越多,电视竞争日趋激烈,而作为中国电视“大鳄”的央视在不断地整合内部频道资源,不断完善其“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战略定位,力求占据各个细分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省级卫视在看到媒介资源整合后的优势后,也不断考虑联合出击,不仅在广告资源上进行整合,在节目资源上也尝试合作。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生活在央视及省级卫视夹缝中的省级地面频道也图谋思变,期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华东全垒打”之所以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集合起各个强势栏目的资源,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传递出最响亮的声音,一句话来形容便是“四大栏目、一种声音、华东市场、无限可能”。

媒体广告传播标准的突破

在中国电视广告业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中,过多的是强调一种“量”的概念,单纯的考虑一个传播周期下来,获得了多少的收视点,千人成本是不是很低。“量”固然可以作为衡量媒体优劣的一个指标,但绝对不是全部。若最大化提升企业传播价值,还需要提升传播的“质”,着重提升广告传播的美誉度及忠诚度,而这就需要从节目方面入手,增强广告传播的到达,提高广告传播的环境。

区域经济合作篇4

时 间:2013年12月12日

参加者:承德新兴产业示范区副主任 高春林、承德市平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孙立良、承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北京招商部主任 郭丽伟、承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北京招商部副主任 陆羽军、承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北京招商部副主任 王海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副调研员 唐金林、贵阳市花溪区政协副主席 秦永康、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副主任 贾邦、光线传媒副总裁 王洪田、中文在线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高级经理 曲远剑、瀚海集团科技产业中心副总经理 冯在强、北京东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马颖全、北京嬉戏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邹永鸽等

主持人:《创意世界》副主编 管文明

主持人:区域规划工作任务对北京而言,是产业转型的历史机遇。由于周边城市与北京的互补性和支撑能力并不强,使得北京经济一枝独秀,这也是阻碍建设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原因。首都经济圈建设具有哪些市场内生动力,如何促进民间互补?政府产业政策如何实现对接融合?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都是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期雍和创新大家谈讨论的话题。

京津冀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河北承德新兴产业示范区副主任 高春林

在中国,以北京为中心的世界城市还没有打造起来,不但与天津、河北没有产业协同、协作,还产生了巨大差异。我们今天研讨主题的也是围绕京津冀如何协同发展,而且参加座谈的企业在北京甚至全国都是知名的企业,因此非常想听听大家对产业在拓展、“走出去”过程中,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对我们这些北京以外的地区有什么要求?比如在座的企业在京外地区产业扩张、布点过程中有什么具体要求,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做一些工作。《创意世界》杂志可以把我们的声音带给政府部门,这样更有利于河北周边地区与北京的合作。

我们在产业政策上还缺个环节

承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北京招商部主任 郭丽伟

承德高新区国际招商中心2007年3月就在北京设立了招商中心,我来这里工作一年多,感觉在北京招商困难挺多。而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他的光环太闪亮了,这让大家注意不到我们。大家只知道承德闻明海外就是避暑山庄,其他的大家都不太熟悉。所以我们希望像光线传媒、《创意世界》这样的媒体对承德市的经济发展能有一个全方面的报道和宣传。正因为大家对我们不是很熟悉,我们也在积极推荐自己,但是中间还是缺少一些环节,宣传上力度、角度都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北京的资源比较集中,政策比较完善,对企业扶持的力度比较大,而在这些方面我们有缺陷。

政府与企业对接还不够顺畅

承德市平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孙立良

作为河北特别是承德地区和北京的合作,我觉得有几个点可以对接:一是在农业方面,因为北京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周边的县市是有条件来做这项工作的。第二是北京交通、人口、环境、资源等等压力非常大,而承德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比较好,人口相对稀少,比较适合人们休闲度假、养老服务等等。第三是北京的文化产业与承德的文化产业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对接,我觉得现在条件是比较成熟的,很想听到各位的建议。

周边区域要有准确定位

光线传媒副总裁 王洪田

刚才提到一个观点:承德是北京的后花园。那作为后花园定位的话,就要在旅游、休闲,上风上水的空气以及绿色环保、养老经济上做文章,这是一个区域定位。所以不管你是哪个区哪个县还是哪个开发区,你一定要清楚你的区域优势在哪里?你的政策优势在哪里?哪些是不适合你来做的?一定要和你的区域发展配套起来,不要去和别人做一样的产业规划,要明确你的目标在哪里。一个城市总得有自己的魂,总要有拿的出手的东西。

通过线上服务建立更大平台

中文在线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高级经理 曲远剑

今天听了承德领导的介绍,我们也在想有没有可能与承德合作,提供一些服务和管理。我们前年也和青海合作,共同搭建了一个藏文化的推广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向所有来青海旅游的人,用互联网通道去介绍旅游线路、文化特色、相关产品等等,提供实体之外的附加值服务,效果很好。中文在线通过渠道在做全媒体服务、全媒体宣传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渠道,从更多的项目做起,推进在座的地区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线上虚拟服务圈,建立更大的服务平台。

打造产业链可形成集聚效应

瀚海集团科技产业中心副总经理 冯在强

瀚海集团的孵化器就是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它可以把所有的科技企业、所有新的科技项目,我们都可以打包成一个金融服务包,比如对银行小额贷款、信托、担保、PE等等都可以打造一个金融服务包。我们可以对进入服务包的小微企业进行投资辅导、跟进,让他们发展壮大,并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他们寻找合作伙伴,形成产业链。一旦这个产业链组合起来形成优势,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产业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和一些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建立联系,实现合作共赢。

北京总部就是要做大盘子

区域经济合作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分工

1引言

2007年源于美国房贷市场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逐步演化为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并向实体经济扩延。在经济全球化中迅速崛起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虽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损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冲击。

我们必须抓住这次金融危机带来产业重大调整和重新洗牌的机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这其中,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至关重要:一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加工型企业面临生产要素供给从紧,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用群体的力量增强区域抗风险和经济高增长能力。二是,加强地区政府间的合作以发挥其引导作用,减少市场的盲目性,保证跨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2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2.1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区域融合不断深化,国家四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生力量。目前,东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经济合作活跃,如“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通过协议分工的方式,在旅游业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共同开拓和开放市场,共同获利。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处于浅度竞争层面,中部地区在经济互补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经济合作,西部地区在较低的经济层面上开展了制度导向互补型合作。

2.2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较低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垂直分工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产业链。由于自然条件差异、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长期以来,我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在技术合作、资本提供、环境污染治理及管理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上缺乏积极性,这增加了企业在地区间投资交易费,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同时合作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产业链。

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尚未形成。由于缺乏合作经验及相关的法律保证,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尚未形成。未成立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在区域合作出现摩擦时仍主要由中央协调,并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同时由于缺乏区域性空间规划,导致区域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产业结构趋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

“粗线条”的区域发展政策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我国现行的区域政策市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四大板块为基本范围制订的,虽然比“一刀切”的政策有所进步,但仍失之过粗。区域政策的制定应按照区域类型“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3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3.1搞好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规划

做好区域经济合作规划,根据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确定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点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内城市功能定位、骨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努力实现区域内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共享、文化互融。

3.2建立相互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

加紧清理地方立法和政策体系中涉及地方保护主义的规定和条款,建立相互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各地方政府遵循同样的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共同的经济行为规范,大大减少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如大体一致的就业条件、充分合作相互支持的市场管理机构以及大体一致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和制度等。

3.3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

成立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负责编制区域性空间规划、主持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促进特定地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负责跨省市行政区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实施,负责跨省市行政区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促进国际次区域的合作等。

3.4构建良好的区域产业链

各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的互补型,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转移,实现产品的横向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在各产业中努力构建相关产业链,各地区分别承接其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如此形成的一条产业链有利于发挥各区域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3.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突出企业主导

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政府尽快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中退出,企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柱,取消企业合作中地方政府的审批环节,企业需要的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获得,企业间更多地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来实施完成区域经济合作。

4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展望

我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受影响国,但是从中央到区域决策层的辩证思维和实践说明: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金融危机鞭策我们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可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未来几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将明显加快: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产业转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廖建新. 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后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关战略问题的思考[J]. 特区经济.2009(7): 15.

2 何福荣,田欢. 浅谈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J]. 商场现代.2009.562(1):216.

3 刘会增. 关于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J]. 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论坛,2007:91-92.

4 赵红岩.全球价值链下长三角嵌链式升级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6-117.

区域经济合作篇6

【关键词】区域合作;经济竞争力;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自1988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对比起广东省来说,海南省仍处是一个“欠发达地区”。 虽然海南省具有自然禀赋的独特资源优势,其在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休闲旅游业和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的海洋产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但总体来说,在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文化教育不很发达的大环境下,海南省的经济总量与广东省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广东省有承外启内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是港澳经济投资的首选地,同时也是促进资金、技术、信息、商品、人才等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海南省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且有琼州海峡阻隔,使得与大陆的经贸交往比较困难。以高速经济增长为依托,广东经济尤其是广东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广东省已经形成了几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地位。而工业作为第二产业一直是海南省经济的软肋,2011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15.29亿元,海南省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9.84亿元,虽然已有较快增长,但明显落后于广东省。广东省劳动人口多,且素质较高,高校数、高校在校生数、中专学校、职业中学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数总量都位居全国前列,为广东省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力资源;海南省劳动力人口较少、科学文化水平较少,还很难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上表明,海南省经济竞争力与广东省相比,在交通、工业化程度、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现就具有代表意义的深圳特区与海南特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深入分析粤琼的经济竞争力。

1989年海南建省办特区,当年全省GDP总量仅为91.32亿元,人均GDP只有1420元,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2、1993两年,海南经济增长速度达到40.2%和20.9%,人均GDP第一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了2004年,海南省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67元,全省GDP总量为819.66亿元,截止到2010年,海南省人均GDP达到23644元,全省GDP总量达到2052.12亿元,约是建省初期的22.5倍,经济发展获得较快增长。

位居琼州海峡彼端的深圳,创办特区前只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197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1.96亿元,而到了1999年,这项指标已升至1436亿元,增加了755倍,在国内大中城市居第6位。2010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为95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在国内大中城市排名也上升到第4位。深圳短短30年的发展历史,保持了年均31.25%的经济增长幅度,其“深圳速度”不仅创造了亚洲经济发展之最,即使在当今世界大中城市中,深圳的发展速度也堪称世界之最。

统计资料表明,30年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1.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5.4%。1999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6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84.79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位和第3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04亿美元,其中出口282亿美元,连续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2005年,深圳成为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大城市;2007年,深圳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五年居全国首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首位。

海南与深圳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可以明显看出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深圳还有着较大差距,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可以发现,二者在发展方向、定位、产业结构导向等方面有较大的的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这种差距的产生。

首先,工业在前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同。

建省之初,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下,海南的政策把握度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工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无工不富的观念,没有优先发展工业,而是积极发展以房地产为代表的短期消费型产业。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其他产业也受到强烈的冲击,难以为继。外资对海南的投资兴趣大大降低,海南经济由此而陷入低迷。

深圳在类似条件下,选择优先发展工业,抓住香港、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充分利用本身的低地价、低工资、低成本的优势,同时挖掘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三来一补”经济,形成了香港接单,深圳生产的“前店后厂”的模式,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仅在1979年,深圳就鉴定133 个“三来一补”协议项目,协议投资1193万美元,实际投资989万美元。这为深圳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对外向型经济的定位不同。

海南对外向型经济的定位较低,阻碍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1989到2001十二年间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仅约为2%;及至2009年底,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7.28亿美元,全部系外商直接投资。最近几年,海南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利用外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直接注入合资企业的投资达1.99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的27.3%,比去年同期增长40.3%;2010年海南进出口总值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出口23.9亿美元,增长25.8%,进口84.1亿美元,增长20%。但是,外资企业的数量仍旧太少,资金额度有限,外向型经济的模式仍然没有形成。可见海南对外资的利用力度还不够,对外贸易发展尚显缓慢,阻碍了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海南相比,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则取得了较大成就。建经济特区之初,深圳就确立了走外向型经济之路的方针。通过初创时期的“三来一补”经济,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保税区等措施,深圳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在利用外资方面,截至1999年底,深圳市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为23608项,协议利用外资为29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200.4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为13743家,外商投资金融机构55家。外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为0.2∶63.7∶36.5,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这些成果又为深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再次,产业结构导向不同。

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低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独特的产业结构,即“二轻一三重”。而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产业结构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总的结构变化不大。热带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两大支柱,依托资源的特色工业开始起飞,但工业至今腿短是这种特色的显著体现。而这种状况的形成基于海南的自然资源和社会双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世界旅游理事会1992年统计,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乘数为2.5。根据海南省旅游局规划预测2020年旅游收入为37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额以2.5的乘数约为932.5亿元,这将占到GDP 的4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区域产业结构的演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产业结构转化的国际潮流是产业高级化,其基本内容是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快速变化,也是按此趋向发展。

深圳三大产业结构由1979年的37:21:42调整到2000年的1.2:50.5:48.3,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深圳市第一产业的发展态势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增长趋势变化大,发展速度不稳定。这主要与深圳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深圳的第二产业的发展迅猛,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全市的经济状况。第三产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多年来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稳定于45%-50%之间。深圳在发展上,以发展工业为主,第一,三产业紧密围绕其发展,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服务;而外商投资的主要方面也在工业上,使得资本得以充分利用,再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它的发展环境,发展方式,可以带动深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虽然粤琼两地在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在发展方向、外向型经济的定位、产业结构导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导致两地的经济竞争力差异。但两地一致认为发展工业走工业化道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发展工业离不开区域间的协作,粤琼两地已具备了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

1.粤琼经贸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商缘相生性。广东是海南开发的重要群体力量之一,也是海南生活生产物质的主要输送地之一。广州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埠,因此也成为大陆与海南商贸交流的主要通道。在历史长河的绝大部分时间内,粤琼经贸交流都极为频繁,蕴育了共同的商业文化。目前粤琼经贸交流仍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2.广东具有邻近海南的区位优势和毗邻港澳的通道条件。珠三角主要机场到海南的直航时间为1 小时左右,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梅州五市被划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对接海南的经济前哨,而琼州海峡工程的开启则更加凸显出广东在与海南经贸交往中的独特区位优势。同时,粤琼产业对接借道港澳也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毗邻港澳使广东在对接海南上具有他地无可比拟的通道优势。

3.粤琼产业互补性和海南产业具有一定的配套能力是合作的基础。海南制造业通过依靠广东开拓大陆市场,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东利用产业的先进性来推动海南产业的演绎升级。随着30 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海南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利于广东转移产业和企业尽快融入海南产业体系,缩短投产时间,尽快产生带动效应。

4.广东具有鼓励创新、敢于突破的“特区”勇气和制度环境。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南风窗”,《珠三角改革规划纲要》更是赋予了广东先行先试的权利,使得广东具有国内其他地区难于比拟的制度环境优势。粤琼产业合作可以利用两地宽松的制度环境和广东“敢为天下先”的“特区”勇气,在《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实行粤琼联动,融合发展对于加强粤琼区域合作,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十分有必要。实行双方联动,有利于加快两地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两地经济竞争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两地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

资金是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发展和创新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整合垄断性资源,打破行业限制,提高两地投资效率和市场化程度;完善资本市场的服务体系,为各投资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健全产权交易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产权交易规则,全面规范、优化两地投资环境。二是要进一步培育两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两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鼓励各金融企业在两地间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实行多元化股权制度;扩大贷款担保业务,简化信贷审批程序;加强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三是要加大两地开放力度,放宽领域进入的条件。改善政府监管的条件,为两地企业的投资提供更多渠道和保障;重点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实行导向引资。四是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注意利用外资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粤琼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2.大力实施两地人才战略

人才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头,也是粤琼经济建设中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因此,一要积极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人才评估标准,改变唯学历、唯经历是从的陈腐观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双向流动的便捷通道,创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大力引进区外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以支柱产业人才的引进为重点;建造适量的不同行业的人才聚居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发高层次人才的集体创新意识;以入股的方式留住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创新能力。三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拓宽教育融资渠道,积极鼓励企业、团体、私人等非国有主体投资办学;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大两地优秀人才间的交流,并定期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四是要开拓人才服务新领域。积极拓展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拓宽信息咨询的管理领域,利用便捷的网络技术对各行业人才的信用、工作记录等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并存入人才信息库;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开展各种有偿人才信息服务,并进行市场化运作。五是要实行人才储备政策,建立人才预警、应急机制。

3.着力培育两地融合互补的特色产业群

大力发展粤琼融合互补的特色产业群,是增强两地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发挥优势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两地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是要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建立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服务配套和产业链进行对接,形成一体化网络格局,以便节约成本,加快两地经济发展。二是要突出特色,形成具有集群优势和品牌效应的互补产业道路,增强其竞争优势。立足于两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加快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将相关行业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利益联动。

4.走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取决于单一产业的高速发展,而是需要各产业协调发展 。为使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两地必须要培育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要实行有重点、有次序的发展方式。 在着力发展两地融合互补型特色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其相关配套产业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产业的规划发展,如港口物流业、水产品深加工业、生物技术、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等,要实现各功能区域的融合发展。实行各港口,工业区,城区的联动,大力发展港口业务,建立石油储备、加工、中转基地,带动城市相关工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两地经济运行效率。

5.完善粤琼产业合作机制

为了充分挖掘粤琼产业的互补性,使双方能够持续、深入地展开互合作活动,取得互惠双赢的目标,需要不断完善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使整个合作系统能够更好地运行。首先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发挥粤商在琼投资成功创业的效应,探索创新以粤引琼、以琼补粤、以粤引港、以粤引侨、以粤引外的内外联动机制;积极疏通合作交流渠道,加强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办好重大展会,推进两地双向互动;制订吸引、培养和保护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特殊政策,形成两地人才良性循环体系的人才交流机制。其次,完善约束与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各项政策法规,整治各种违规现象,同时简化对粤商的办事环节,加快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各种保障措施创造良好的互补环境。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建设,保障包括粤资企业在内的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把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更具操作性的层次。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编号:Hjkj2011-66)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区域经济合作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合作博弈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省际边界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绝大部分经济较落后。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要缩小省际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互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来看,区域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于共同区域空间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其最终目标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研究合作的重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指导,不论从两者的定义、运行条件,还是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都是统一的。因此,本文认为合作博弈论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为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社会经济合作活动的宏观空间规律,需要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成果。伴随世界经济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关产业和技术跨国转移的理论扩展了用以解释和分析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关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产业技术联系宏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为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主要有行政边界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竞合理论、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协同论。

(一)行政边界区理论。边界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与其他接壤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行政边界区理论一是源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二是来源于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在行政因素对经济的约束作用下,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对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因素流动产生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表现为边界区域中不同行政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结构性差别、要素流动的断裂或一体化。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做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和研究,适于分析研究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新学科,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因素之间还互相产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想把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清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做到。而系统动力学正是分析复杂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所以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非常确切的。

(三)竞合理论。竞争与合作是彼此关联的,要研究合作问题,必然涉及竞争问题,而研究和处理竞争问题,则又需要合作来化解,该理论强调的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必须保持合作。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加剧了市场变化,并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企业进入了从孤立生产向协作经营、从生产型向关系型、从独立发展向互联合作的大转变时期。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带来1+1>2的联盟协同效益,使单个企业的局部优势发展壮大为全面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综合利用。企业的竞争正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竞合”从企业中产生,进而被其他研究领域所采用。

(四)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所谓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产业形态说和比较优势理论等已有理论学说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对世界技术经济演变格局进行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技术周期与不同国家技术梯度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的梯度递进和转移决定着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的阶段性动态演化。这一理论学派对国家间技术差距的认识逐步从行业技术差别扩展到产品的质量档次差别和技术含量差别以及生产过程的技术差别,从垂直性的技术差别扩展到水平性的技术差别。

(五)协同论。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论指出,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这种系统会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地认为是研究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种系统的发展演变,探讨其转变所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他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二、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经济选项进行深入地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合作博弈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合作博弈论还没有像非合作博弈论那样应用广泛,但将来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将合作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还可以使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站在某个决策方的立场上找出针对其他方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这些决策过程中各博弈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导出合理的结果并用以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一)合作博弈。博弈论,也译作对策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战略、支付、行动、信息、结果和均衡,这些也是一个完整博弈的基本要素。在众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博弈论成了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都被人们理解为某种博弈问题。根据博弈双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把博弈论划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倾向于对合作的研究,其强调的是集(团)体理性、公正公平、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非合作博弈理论则偏向于对竞争的研究,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是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从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之所以能够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从这种关系和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且以此为限。因此,合作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结果,又是达成合作的条件。合作的目的是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与个体利益并不发生冲突,各博弈方的收益相对均衡而合理,可以说合作共谋符合各方的利益。合作博弈的关键还在于要在合作框架内建立互信,形成一整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博弈分析。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反映出各区域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时所表现出的利益冲突;合作是目的,反映出各区域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注意到了各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的深化,但却忽略了利益协调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获利动机会促使各区域求同存异,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的政策,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将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各国、各区域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将各个子区域看作一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子区域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国家财政有限性的限制下,各子区域政府和企业间相互竞争。各地部门均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各自预期目标。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区域利益最大化,各子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可见,一个地区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优势,还要考虑其他地区相关决策,而且该决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决策的制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的合作博弈来分析。

区域主体间合作博弈的现实困境:我们可以把各区域主体的行为看作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所谓重复博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由于重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选择,而是分阶段有先后次序的一个动态选择过程,因此它又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1、同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同质区域,由于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类似和接近,单干思想往往比较强,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但是,一旦同质区域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就可能产生规模经济、规模效益。2、异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异质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之间的合作。例如,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偏中西部,而现实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分布偏东部沿海。这种空间格局一方面使东中西之间彼此都有所求,构成合作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缺陷,在合作时中西部常处于不利地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阻碍了异质区域合作进程。从国家宏观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双方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收益总量上得到增加;最坏的选择是都不合作。而事实上,最坏的结果在现实中产生了。如果不改变这种博弈结构,各区域会不顾宏观经济的恶化,共同陷入区域经济不合作。

三、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内在统一

合作博弈的主要特征在于所研究的行动参与人的行为在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通过有效磋商达到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后,使得总收益获得增加,从而使得各个成员都可以从稳定的合作中收益得到增加。而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使得参与合作经济主体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与合作博弈理论的内在是完全一致的。合作博弈强调的集(团)体理性、公平公正、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正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需要的前提、保障、动力和目标。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论分析方法应运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合作博弈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是完全合适的。

(一)集体理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前提。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以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称之为个体理性,至少在局部问题上存在以集体(团体)利益为目标,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称为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当个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时,并不一定能实现集体或社会的最大利益,而集体理性(使联合报酬最大化)却可以促使参与者共同选择合作策略,实现集体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区域经济合作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总体收益,并同时实现成员自身收益的增加。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实现集体行动(合作)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经济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就会产生合作的意愿,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开展的可能。因此,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

(二)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参与经济合作的各个区域,必须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不可能长久开展下去的。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是指合作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权力和获得合理的利益。为防止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公平现象,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区域合作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也是通过合作双方协商达成的。在我国,经济区域缺乏一致性的规则,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区域之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必须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这种区域合作约束规则的形成是区域间相互博弈的产物,体现了参与者的一致同意,应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与采取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公平、公正的环境也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

(三)效率和效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合作是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创造出单个区域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更重要的是,合作必须给参与的各方都带来比单独发展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参加合作的各成员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参加经济合作而引起的各成员的直接收益损失。否则,合作就缺乏凝聚力,不可能长期维持,各成员将失去参与经济合作的动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实现各个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合作推行的内在动力。

(四)实现“双赢”、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区域经济合作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手段。当前区域间利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上。不发达地区长期处于向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提供廉价能源原材料地位。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特别是某些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地区,高成本的原材料往往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换,这等于把这类地区的部分利益无偿地转移给了资源加工地区。这些原材料在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经过深加工后,再以高价返回原材料产区。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必然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因此,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分配,即重视原材料产区的经济利益,调动原材料产区的积极性,加工地区主动让利,将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原材料产区,发达地区更多地向落后地区输出技术、资金和人才,强化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合作中获益较多的成员应给获益较少的成员以一定量的利益补偿,进而达到利益的相对均衡分配,推动不发达区域的发展,促进发达区域的平稳发展,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局面。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区域间的合作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为了使区域经济合作在省际边界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也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指导理论,无论是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和运行条件,还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1.淮海发展研究院;2.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萍,区域经济合作博弈[J],现代商业,2007.10.

[2]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

[3]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郭荣星,区域边界与边界区域:一种经济分析[A],叶舜赞等,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9.

区域经济合作篇8

本文概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务实发展的思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对策



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

1、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区域经济合作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珠三角、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展开了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二次高潮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进一步成熟,一方面市场经济得到初步完善,东部沿海大城市集聚了足够的能量,有辐射周边区域的能力和需要,比如北京辐射的京津冀城市圈,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东北、中部、西部的发展,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区域合作,比如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发展速度非常快,仅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区域合作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全国各省份都有参与。

2、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进一步提升

区域经济合作的初期,多是企业自发的合作,例如大企业的异地投资建厂等,政府做的事情主要是构建市场和信息平台。随着合作的深入,政府之间协调的内容也从经济层面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层面,比如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等,好处是更加促进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由此合作的水准进一步提升。

3、企业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成为主角

政府和企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政府的力量在减弱,企业的力量在增强,这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很有好处。在企业中,大企业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它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比如异地直接投资、企业内部一体化等。

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地方政府恶性竞争

在区域经济合作当中,在地方政府之间出现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地方政府是地方利益的代表和保护者,他的其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地方利益。其次,地方政府还具有政治利益,他有义务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再次,人都是有自利性的,政府官员同样具有自利性,在制度约束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官员人的自利性将对政府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出现地方政府竞争是正常的。一方面,竞争中存在良性竞争,但另一方面,竞争中的恶性竞争对区域整体利益没有任何好处,甚至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2、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不完善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内给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用来规范和知道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则;二是实施规则的机构和组织形式。前者是制度,后者称之为组织。

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方面,走在前列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在形式上基本建立起了合作机制,比如长三角也建立起了4级合作机制,而问题在于:执行力相对不高。表现在常设办公机构不充实不完善。比如长三角的常设办公机构,原来叫常设联络处,只有一个人在办公,现在有一些改观叫常设办公室,人数增加了,但执行力还是很弱,仍需加强。除了这三者外,其他地方的合作机制,基本上都只是限于合作地区之间领导的定期互访,论坛会议的定期召开以及博览会、招商会或洽谈会的定期举行等等。这些虽然也是合作机制所包括的内容,但并不能够代表已经形成了合作机制,或者说这只是处于形成合作机制的初期阶段。

3、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尚未形成

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作支撑。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是金字塔形的,需要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一起努力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大城市有发达的第三产业,中等城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而小城市主要为中等城市的产业配套。在我国,造成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不合理的情况有很多,其中,大城市不够发达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合作区域中的大城市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将淘汰掉的人才、技术、产业辐射给需要的中小城市,就像上海辐射江浙一样。城市多大才能辐射?这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大家公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这样的城市正在发挥辐射的功能,而青岛、大连、郑州、长沙等城市,还处于成长过程中,成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自身还没有吃饱,哪有更多的好东西给别人?这样,以他们为中心城市的区域合作组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产业协调体系都是不合理的。

三、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务实发展的思路

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之所以出现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和资源浪费,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国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条件。

2、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四大部分。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要从这四部分着手。

(1)明确目标机制。目标一定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如果目标机制的制定有偏差,那么后面的路走的就会困难重重。世界上典型的合作区域都有清晰的合作目标以及保证措施,比如欧盟的合作目标是逐步实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政治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且明确了时间表。国内的长三角目标也很明确,要建立世界级城市群。 

只有在区域内各成员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并配以完成目标的有效措施和中长期规划,才叫明确了目标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篇9

关键词:衢州市; 区域经济; 经济合作

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通过区域合作达到区域一体化、提升地区竞争力成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政府的选择。区域间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合作也意义深远。本文主要探讨浙江衢州市如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一、衢州市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的现状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市经济上在浙江省排名靠后,但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却排在浙江前列。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紧迫任务。而促进衢州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深化区域合作。在这方面,早在1986年衢州市就与周边的江西、安徽、福建等三省的八个地市一道组建了九方经济区;2009年5月,衢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之一;2010年3月,衢州市又成功登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舞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衢州市同时集三个区域组织成员的身份于一身,这得益于衢州市独特的地缘优势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衢州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借助这些区域组织的力量,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以实现借力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衢州市融入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衢州融入区域经济面临不少挑战:

部门联合对外力度不够。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上下级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纵向联系紧密,而同一辖区内不同职能部门间横向联系较疏散,在对外合作中很难统筹协调,不易形成对外合力。

区域间合作程度较低。基本围绕资源能源合作和区域间提供财力物力支持,而更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还处于萌芽状态。

发展落差与体制鸿沟。衢州还处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之列,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不仅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落差,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鸿沟。

三、衢州市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1.拓宽发展视野

要充分利用市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方面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提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不仅要在经济上,也要在文化和其他领域如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上重视区域合作?譹?訛。

2.发挥比较优势

衢州市要放眼于整个区域组织的产业现状和趋势,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重塑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要从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出发,充分考虑自身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整重点产业板块,尽量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借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加快实现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加大与海西经济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加强与九方经济区的资源共享和友好往来。

3.推进部门联动

区域合作合作离不开区域组织,区域组织在于通过区域内的协调,尽可能消除成员城市间的行政障碍和贸易壁垒。为实现这一目的,衢州首先就必须力保城市内部协调顺利、运行通畅。必须高度重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消除部门间的障碍,并设法保持工作的常态化和联络人员的相对固定,使区域合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得到有力保障。

4.遵循市场规律,把握合作主动权

区域中各个成员追求最大个人利益的结果将不会促进公共利益,受利益牵制,区域合作中还会出现权威性不足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譺?訛。衢州市在区域合作中,要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尊重区域中不同成员各自需求的原则,找准合作切入点,充分把握合作的主动权。一方面要考虑本地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升级等,另一方面要充分揣摩对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合作成效和成果。

引文注释

?譹?訛 尹建堃.加强区域合作 共解结构性难题[J].中国就业,2011(11).

区域经济合作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效应;泛珠三角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综述

2003年9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概念正式提出。之后,到2006年7月底,泛珠三角区域总计签署各类合作协议65个,其中官方协议43个,非官方协议22个。截至2007年第四届泛珠洽谈会结束,合作各方累计签约项目1.4万个,总金额超过1.6万亿元。伴随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推进,泛珠三角地区学术界和政府,尤其是广东、香港、广西、云南等地区对于该项议题的研究一度方兴未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自然有针对咄咄逼人的长三角等地区合作形势的考虑,然而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整合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烙印[1]。不可否认,由于国内权威主义导向的治理模式,政府是制定各级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干预变量。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开始面临困境,内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有增无减。伴随2007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尤其是批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不言而喻,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战略地位和功能进一步下滑。基于此,目前广东的区域经济战略有所收缩,战略重心转向全面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的大珠三角战略。与此同时,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2]。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泛珠合作中面临的战略前景问题与不确定因素有所缓解。

伴随区域经济战略调整与形势演变,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国内学者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层面一度展开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倡导初期,多数学者则对泛珠三角整合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但有的学者认为,泛珠整合与大小珠三角的发展实际上构成冲突,运作好后两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概括起来,现有成果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实证研究为主[3]。然而现有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功利导向与战略缺位。当前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政绩博弈与理性预期,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己有利的就积极参与,不利的就消极对待甚至阻挠拖延[4]。有的省区政府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建设实际上持观望态度,对于自己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定位存在战略缺失。作为一种相对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始终缺乏战略效应的系统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明确的整体利益指向和战略效应导向,那么泛珠整合势必难逃短期行为的发展终局。因此,本文基于宏观研究视角,侧重诠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问题。

二、区域战略效应的分析框架

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通常关注经济增长的空间特性,市场和制度等因素作为外生条件一般不予考虑,而中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未引入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的变量,仅从政府行为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难以深刻揭示当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全部复杂内涵。制度增长分析关于经济增长的主流理论的着眼点主要是整体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并不关心制度变迁的空间差异性[5]。当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分税制的建立为标志,建立了以地方分权化管理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国内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在充分释放了放松管制,发挥地方优势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以后,已经开始显出诸多负面战略效应。从战略效应的特征来看:一是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占有主导地位,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影响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市场条件、经济基础和地区优势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的空间特征。二是区域经济向相对独立且具有封闭倾向的综合经济系统发展,使地区经济增长空间受到限制。在宏观经济层面,这一倾向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整体经济结构的失衡,并伴有逐渐加剧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三是由于地方性企业在成长中的空间扩散,率先打破了地区经济的封闭性,进而有可能引发地区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竞争加剧。这一空间结构能否向着合理化方向演进,关键是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能否为此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与保障。

在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动力。在转轨经济学理论看来,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客观上是由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市场深化发展有着自身的演化逻辑,在国内国际两个不同层面上,按照一定次序深化发展[6]。就目前经济发展演进所处的阶段来看,对外开放是一旦对外承诺开放某个领域的市场,则立即构成自下而上的压力,迫使本地市场规则逐步与外部市场规则接轨。由于转轨过程中改革和开放同时作用于市场化进程,而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地域辽阔,各地区差异大,市场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国内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因地区差异而已经形成市场化在地区间的战略效应差异。差异化的地区战略效应表现为不同地区在改革和开放两方面进程的非同步性,并在市场容量、结构、范围和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统一的大市场只能首先通过区域或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来推进。从理论上分析,区域对外经济战略可以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前者是由于区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刺激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后者主要是由于区域贸易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带来的,是由于对区外维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区外出口商丧失某些竞争优势,而使区内原先与区外的贸易转向区内。对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来说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进程,对于国内的区域整合进程来说也同样如此。因此,利益相关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内各地区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分析

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具有整合地区要素资源的功能,它对加快构建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进区域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机制,兼顾不同地区的平衡发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了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调控在不同国家、地区、产业以及经济微观层面产生实际效果而无法逾越的一个中间环节和层次[7]。对于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进程来说,区域合作的战略效应研究包含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贸易模式、中央与地方关系、地区与地区等多层次复杂关系的综合性战略效应研究。

1.促进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

中国经济学家在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型,较为成型的有梯度开发战略、“T”字型战略、 “∏”字型战略以及由“∏”字型战略加京广线构成的“开”字型战略等[8]。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针对现实情况,中央政府在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功能区构建区域发展格局和健全区域互动机制的总体战略。然而,泛珠三角不少内部成员在区域整合概念提出以前,已经分别与其他区域经济体系保持着某种联系,而且目前仍然保持密切的经济关系。在区域合作格局多元化的情势下,每一个成员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是自由的,他们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选择。例如江西利用区位优势,制定了和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联动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福建则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连台湾、西进湘赣;广西与云南则要连接东盟等。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首先会从地缘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方面实现要素优化,提升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整体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以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和疏浚因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而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解决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现阶段,泛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缓慢,特别是西部发展滞后制约着广东、福建乃至港澳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持续发展,地区差距的负面效应加速累积最终会超过积极效应。由于泛珠三角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东西部开放先后次序不同和对外开放程度悬殊而造成的。因此,应该想办法尽快提高中西部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既要向外资开放,也要向东部投资者开放,以解决中西部的发展资金和动力机制问题。鉴于泛珠三角区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内经济体发展水平迥异,产业分工与区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如果能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弱化行政区域,打破地域界限,统一规划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协调区域经济政策,整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区域产业链条,提升区域资源配置能力,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构建巨大的南中国经济圈,可以把中西部省区纳入大珠三角和东盟的辐射范围,使泛珠三角区域内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对加快中部崛起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2.融合区域经济战略与对外经济战略

从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自然地理位置等条件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勾画出未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框架:一个经济核心区及两个紧密和半紧密的经济圈。香港和广州是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广东及其周边的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将构成泛珠三角的紧密层经济圈。云南、贵州、四川以至东盟国家将形成泛珠三角区域的半紧密层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客观上形成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不同发展层次。香港和广州将以中心城市的角色,引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大珠三角再带动泛珠三角的紧密层经济圈的发展,进而推进至半紧密层经济圈。

与区域经济整合战略相比较,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走的是一条梯度开放战略的渐进道路。从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对外战略模式带有明显的渐进性战略调整的意味。与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经济不同的是,前苏联等国家采取的是完全打破旧有体制和制度规则,直接在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中进行分工调整的“休克疗法”,是先开放后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市场分工。而中国的道路则是先学习后开放,先试点后推广。先在最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然后通过对试点地区、试点部门市场分工经验的获得,扩大开放领域[6]。这种渐进性的开放模式,采取的是风险可控模式,使我们能够抵御突发性的外部经济冲击。同时,这种开放战略也伴随着高昂的学习成本和调整成本。它使得我们出现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利益冲突甚至出现利益寻租集团等严重问题。当前,跨国公司内部在生产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按照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企业产权和产品产地,而是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9]。由于泛珠三角地区的外贸是外资驱动模式的,我们的贸易更多是中低端性质的加工贸易,贸易的附加值比较低,赢利空间也有限,而且还始终面临巨大的汇率调整压力。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绝对获益还是相对获益数额,关键取决于泛珠三角地区参与了何种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控制能力有多大?在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上,我国泛珠三角落后省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应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改变原来与世界经济隔绝的内向型的封闭式发展模式,以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循环中去,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寻找发展机会,从而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加速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对接,从贸易投资一体化和要素分工的高度,从全面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新体系为导向,进而规划泛珠三角区域的内部整合战略与对外经济战略。

四、基本结论

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以及和平发展的崛起模式,规制中国需要谋求域内市场的整合和构筑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考量国内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之路,厘定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智慧和战略战术,迂回策略的应用可谓驾轻就熟。当国内区域经济改革出现趋缓乃至停滞危险时,适时引入外界干预和竞争变量,进而由外向内推动国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破除国内各地区的市场和技术壁垒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泛珠三角战略作为国内的区域整合战略,是用人为的方法把地缘相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省区组合起来成为经济区域,实际上是将传统的行政区经济转变为经济区经济的发展模式,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泛珠三角战略是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与东部开放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互动,寻求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良性发展与经济增长。伴随国内区域经济梯度的拉大,弥补地区差异,协调国内区域平衡发展就具有国家战略的功用。

参考文献

[1][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06-208.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R],2008-06-19.

[3]赵伟,汪全立.产业转移方式的动态均衡研究:一基于泛珠三角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3);程玉鸿.泛珠三角

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J].学术研究,2005,(3).

[4]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5]潘向东,廖进中,赖明勇.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5,(11).

[6][比利时]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7-74.

[7]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J].经济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