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市场十篇

时间:2023-04-05 22:11:57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篇1

当市场营销并不复杂时,会有以下营销情况。比如您的部门在一个可管理的地理区域中开展业务。您将目标顾客按照年龄、性别和收入进行划分。如果您做的是对公业务,则把它们按照公司的大小来划分。

但在当前迅速全球化的市场上,品牌和渠道的数量快速增长,即使最有经验的市场营销人员也会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环境下,您的市场营销队伍将如何根据客户情况来制定自己的营销战略呢?不同的顾客有着不同的看法、需求和好恶,但老办法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那么今天应该注意什么呢?是客户当前的购买习惯吗?是他们追求的利益吗?是人口结构或者是在对公业务中类似的“公司”结构吗?

福特公司的“T”型战略——不管你想要什么颜色,我只出售黑色的汽车——一直大行其道,直到顾客有了其他选择。许多公司开始注意到这一,特别是某些公用事业公司,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将迅速开放。这些公用事业公司要使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顾客群成为忠诚的用户,而不被竞争对手抢走,他们该怎么做呢?公用事业公司在过去很少需要市场营销,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顾客即使有其他选择,仍然保持忠诚。

公司经常细分市场,同一市场细分里的顾客和潜在的顾客带有相同的人口结构(比如收入或年龄)或价值和需要方面的属性。举几个突出的例子:摄像机生产厂商从那些准备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家庭身上赚取了利润。电话公司努力向那些家里有十几岁的孩子的家庭出售电话等候业务。USAA保险公司把军人作为展业的对象,因为他们相信这一群体同其他群体相比明显地更忠诚,当然也就更有利可图,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简单的案例可以让市场营销人员在顾客群中找出有意义的不同点,并进行区分。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实用的细分”。不幸的是,这样的案例很少。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尽管对基本模型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和修改,细分过程仍然让市场营销人员大伤脑筋。毫无疑问,像联合和潜在级分析这样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用价值、需要或态度来对所有顾客进行分组.(比如:按价格主导、服务主导和质量主导进行市场细分)。但结果是,很难辨别出这些细分里到底有哪些顾客。没有对所有的顾客进行全面询问,你怎么才能确定顾客主要关心的是服务还是产品质量?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保险公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进行市场细分,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主要的困难是基于价值进行的市场细分一般不能同按人口结构的市场细分相吻合。于是,许多公司就避重就轻,开始按照人口结构和公司的不同特征进行细分。例如,消费品公司把顾客分为baby boomers(美国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第X代等等。同样,许多做对公业务的公司把客户按照公司规模、业务量和行业来进行细分。不幸的是,尽管广告公司和销售人员发现这种方法很容易理解和付诸实施,但这种方法同按价值来细分的模式一样都不是十分有效:因为baby boomers决不会有相同的好恶和购买习惯,同样规模、同样业务量和同一行业的公司很有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和需求。

以人口结构和公司特征为标准的市场细分很难到实践中;这些方法不能帮助您为顾客提供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在下面,我们将讲述解决这一难题的四种方法。选择目标和自我选择是最简单的方法,可是却像是隔靴搔痒,没有解决问题:而评价模型和双目标细分则正中问题要害。

选择目标

有时候一个细分战略十分有效,即使你不知道这些区隔里的成员具体有哪些。

在20世纪90年代初,石油的价格战威胁着石油公司的盈利。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孚石油公司在一个市场细分研究中对2000名用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20%的用户对价格十分在意,他们每年大约花费700美元来购买汽油,而其他市场细分中用户每年用于汽油的费用达1200美元。尽管美孚石油公司不能确认哪些顾客对价格敏感,哪些顾客对价格不敏感,但可以肯定的是有80%的用户对价格不敏感,并且大量消费汽油,这一信息让美孚石油公司把注意力从价格转移到其他方面。结果,美孚石油公司每加仑汽油涨了两美分,一年多赚了1.18亿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通常,选择目标是进行任何市场细分的首要任务。在担心如何找出并接触到某个市场细分中的个人用户之前,有必要看一看是否该市场细分本身的集体特征就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市场战略。

自我选择

自我选择法的基本思路是调换公司和顾客的角色:公司找出它想接触的客户群,并为他们提供享受公司服务的途径,而不是试图寻找客户关注的焦点,比如价格。

公司让消费者进行自我选择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扩大商品种类(stock—keepunit):包装大小不一的麦片或洗衣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处于各个市场细分的消费者到超级市场购买大小合适的产品。优惠券是另一个经典的选择机制,可以调查用户是否对价格敏感。尽管所有的消费者得到优惠券都有折扣的机会,但只有对价格敏感并能不厌其烦地剪下并保留优惠券的用户才会去兑换折扣。结果,超级市场可以从这些优惠券带来的交易中赚取比较少的利润,并从那些乐于全价的消费者身上得到更多的利润。

同样,航空公司经常为那些愿意在旅途中度过周末的乘客降低机票价格。这些公司意识到处于价格敏感的市场细分中的消费者愿意牺牲灵活性来换取低价机票,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需要低价机票的消费者是谁,但是那些想买低价机票的消费者会自动找上门来。

把同样的产品以不同的方式来包装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位于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Quidel公司专门从事用于快速诊断测试用品的生产。他的一个产品能在最初阶段迅速检测出是否怀孕。Quidel最近才开始进行消费者市场推广,过去他一直专注于向医生进行推销。在1993—1994年,该公司的怀孕和排卵测试产品占医药市场的80%,但在消费品市场上只有18%的份额。

Quidel公司进行了市场细分调查,调查结果让该公司针对两种消费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市场战略:想要怀孕的人(希望的)和害怕怀孕的人(害怕的)。毫无疑问人口结构和相关的特征不能帮助公司区分这两种市场细分,因此公司采用了不同的包装。图示1说明了两种市场细分、品牌名、价格、包装设计和货架位置。

通过包装进行市场细分 希望的 害怕的

品牌名 Conceive RapidVue

价格 US$9.99 US$6.99

包装 粉经色盒,微笑的婴儿 底色为紫经色,没有婴儿形象货架位置 在排卵检测产品附近 在避孕套附近

公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自我选择,最流行的方法是优惠券、根据一天中时段和一星期中的某一天(电话公司或航空公司)所设计的价格结构和以不同的形式包装产品。针对消费者数量众多但每次的交易金额较小的商品,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此时其他方式的市场细分或大规模个性化的做法是不的。

评价模型

一家电信公司想要进行市场细分,并由此对电信经理们进行了调查想找出市场是如何划分的。通过根据价格、方便和质量进行细分,他们找到几个消费群体。同样,这些经理们的需要不能通过他们就职的公司来预见。当电信公司的推销员用他们自己的判断来把消费者划到相应的市场细分中时,其效果稍微好一些,但也区别不大。

为了让市场细分能够真正指导行动,该公司开发了一种评价模型——基于叫做区分功能分析(DFA: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的统计方法,让消费者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答案来把消费者划到各个细分中去。信用卡公司运用这种评价模型来评定消费者的风险等级。

电信公司对市场研究调查的结果中的一半进行分析,以尽可能准确地建立起答案和市场细分之间的精确关系,用另一半来检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也就是,这些答案分别被放在细分中,以检验细分预测的准确性。

当把销售人员的直觉和模型的结果相比较的时候,最重要的发现是销售人员倾向于把客户放到价格主导的细分中去,因而忽略了价值。图示2是简单公司特征信息,销售人员独立判断和评价模型等几种细分方法的准确率的对比。

评价模式的效果 细分系统 准确率

按公司特征进行细分 33

销售人员的独立判断 47

评价模型 72

类似的帮助了一家美国公司向日本的用户销售办公设备。因为公司需要和一个在市场上根深蒂固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该公司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要大大低于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市场调查显示日本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倾向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方便和价格等优势。因为该公司潜在用户之间的区别不大,无法预见某个特定用户到底属于哪个市场细分。

该公司首先建立了一个评价模型来确认可能喜欢竞争对手产品的用户,另一个模型把其他用户放在重视方便或价格的市场细分中去。这些评价模型建立在公共信息基础(比如公司的收入和全职员工的人数)上,销售人员在同销售对象见面之前,通过电话取得主要的答案。(图示3)把那些不愿意购买竞争对手公司产品的公司划到重视方便或重视价格的细分中去,销售人员就知道对哪些用户推销全功能的产品,对哪些用户推销功能简单的产品。尽管公司没有增加销售人员,公司的销售额还是增长了40%。

评价模式:案例

公司的销售代表想要把“设备A”卖给公司X。公司X有200名员工,6个部门,没有设备A。通过打电话进行了一些询问,并制成一个评价模型。

问题 可能的答案 答案得分 公司X的得分

贵公司有多少部门?

10-49

50或更多 1

2

3 1

有设备A吗? 有

没有 1

0 0

贵公司有多少员工?

10-50

>50 1

2

3 3

得分=1.59/0.046(问题1)0.166(问题2)+0.08(问题3)=0.24

结论

因为得分小于1.5,公司X属于重视方便程度的市场细分。

双目标市场细分

最近在市场和模型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不实用的市场细分模式转化为实用的模式。

从根本上说,双目标细分模型(DOS)是通过对以价值为标准的市场细分和以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市场细分进行优化综合,牺牲一点准确度来大幅度提高确认顾客的能力。

举一个例子。一个著名的技术公司认识到许多在欧洲开展业务的公司面对欧洲纷乱的市场,为了减少成本和集中力量从事核心业务,热衷于将信息技术部分的业务外包给别的公司处理,于是这家技术公司就想向这些公司提供系统管理服务。在开始之前,这家公司邀请资深技术经理们来找出促使这些公司外包信息技术项目的因素。根据经理们的回答,他们把市场分为了6个细分以达到准确度和覆盖范围之间的最佳平衡。

很快就显示了客户大小和客户是否购买之间没有多少联系。更麻烦的是,在6个细分中有4个的外包率在40%—50%之间,外包率过低的市场细分太多了。对细分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四个有希望的客户群(他们分别追求性能、重视管理整个网络的能力、重视操作、追求技术),但公司仍不知道该对哪一个或哪两个群体进行重点开发。

双目标细分

现在,细分计划原来的要求是把该技术公司将所有的顾客放到其最适合的细分中。但无论采取什么分类方法,细分中都有明确属于这个细分的顾客,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周边的顾客被比较牵强地划到该细分中了。在双目标细分模型的过程中,一台计算机通过某种算法,经过试验性地重新对顾客进行分类,把一个细分周边的顾客划到另一个细分中去,对细分系统进行微调。然后,由计算机分析细分中的顾客和外包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当然把顾客从一个细分划到另一个看起来并不合适的细分是有代价的:细分的划分变得模糊了。但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在细分成员和外包的可能性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最后,34%的提供答案的公司被重新划分。在DOS后的数字明显地指出,公司应该把性能追求者和技术追求者作为开展业务的目标——一个可行的方法(图示5)。由此,销售人民认识到只有这两个市场细分中的顾客才应该大力争取。经过训练后,销售人员向所有新的客户询问几个问题,并根据回答把他们划到合适的细分中。

当公司特征本身不能为预见客户的行为提供什么帮助的时候,DOS让人受益匪浅。我们运用DOS方法来进行另外三个案例研究(图示6)。第一个通过对消费者关于健康生活的因素的看法的分析,估计出食物补充剂的市场潜力。第二个通过对化学家关于氯化溶剂的未来需求的调查,了解到该产品的市场前景。第三个是要确定什么促使经理们扩大他们公司的保险范围,把长期残障保险也包括在内。

牺牲细分的清晰度来建立细分中顾客同购买习惯的关系

像在网络服务公司的案例中一样,在建立DOS关系前,潜在的溶剂用户的特征和态度之间的联系很不明显:在DOS后,其百分比提高了一倍。在食物补充剂和长期残障保险的案例中,由于在建立DOS之前,其联系就比较明确,所以经过DOS后,提高并不显著——分别是34%和3%。最重要的是,在所有案例中,联系准确性的提高只在与公司和细分相符合方面造成了5%的误差。

把问题弄明白只是整个事情的一大部分,不是全部。许多市场细分方案先被实施,然后被忽视,因为重要的决策者并没有参与市场细分工作,也不知道这些方案是如何实施的。公司的开展市场细分活动,应该有重要的人员参与。认真地讨论市场细分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至关重要。要想让这些人员参与研究,且使他们与研究利益相关的途径之一,就是让他们思考某个特定市场的细分会是什么样的,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吸引每个细分中的顾客。

细分市场篇2

用户需求主导着PC产业的发展,宏碁商祺也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则因需而改变着,一方面不断地推出新品以满足用户进一步深化的应用体验,另一方面不断调整架构以应对市场越来越细分化的需求,推进ATM行销模式,为市场细分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PC方案时代的到来

回顾商用PC市场发展的历程,用户需求的变化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发展为集成,再到现在的一个全新的阶段——解决方案阶段,因而厂商们开始探询全新的创新行销模式,以应对用户的细分需求。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在产品设计上要符合特定群体的消费习惯、应用需求、消费水平及其个性化心理等;另一方面,在需求把握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制造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通过遍布全国、深入各级城市的经销商和系统集成商,宏碁商祺建立了向下销售产品、向上传递信息均非常顺畅的销售渠道。用户可将各自的需求传递给宏碁商祺,借助原厂产品设计和方案制定方面的优势,每个用户均可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直接定制方案,其效率不言而喻。

坚定行销模式

早在1年多以前,针对SMB市场细分的趋势,宏碁商祺在转型发展中,就提出了ATM行销模式,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ATM”是3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A:Accuracy,精准度;T:Total,全面的产品和方案;M:Moving sale,主动行销。

细分市场篇3

[关键词]市场细分 新思考 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具体细分的过程中,细分变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变量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整个市场细分的失败。

一、市场细分过于单一的表现

在市场细分时,有的企业由于盲目自信、过于乐观而对市场不加细分,或者为了图方便、省事而选择单一的细分变量。

1、没有界定细分市场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高论:“全国各地都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咋听起来很有大企业家的气魄,但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市场选择时常犯的错误:将全部市场看成是自己的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因为消费者需求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不进行市场细分将使我们很难确定明确的营销对象,企业也将面临浪费资源、丧失顾客的风险。

2、仅以产品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寻找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市场,这是明显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做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会认为所有奶粉的目标市场都是相同的。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他们在购买奶粉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奶粉一般根据年龄作为主变量来细分市场,如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和老年人奶粉。通过这样的细分,每个市场需求的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3、仅以地理因素为标准。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如在美国,东部人对咖啡的味道要求清淡,西部人则喜欢浓郁一些的。因此,地理因素一直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标准。实际上,在早期,由于产量有限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许多企业只需要也只能以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产品同质现象日趋明显,因此仅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是远远不够的。

4、仅以人口统计因素为标准。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取得这些资料比较容易,所以常常它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准。但是,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统计因素,而是往往要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以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并不十分可靠。

二、市场细分过于复杂的表现

和第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有的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市场细分时,一味强调要采用多种细分变量,殊不知,“物极必反”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错失一些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市场如果分割得过细,一方面会造成市场支离破碎,会给企业将来的市场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细分后的子市场过多,也会给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选择失误,企业很容易错失一些很好的营销机会。

2、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个同时针对几个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的过分细分而影响了其资源共享,从而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曾经出现过一家企业的三支销售队伍在同一天上午拜访了同一个客户的事例。因此企业如果把几个细分市场分别作为服务对象,还必须密切注意细分市场在成本、经营和技术上的联系。

3、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细分时,如果细分过细,随着财务、定价、促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决策的差异化会引起多项额外的成本。

(1)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外观、功能上的一些修改,通常需要额外的研究开发费用,这必然会导致一定的产品修改成本。进行过分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必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于是生产成本比原先就会有所提高。

(2)会引起存货成本的增加。差异产品的存货管理成本一般要比单一产品的存货成本高一些,因为企业必须为之做更多的记录和审核工作。而且为了避免缺货的风险,多种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之和也将大于单一产品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因此过分的市场细分,必然也会使产品的存货成本有所提升。 (3)会引起分销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上升。由于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这必然会导致渠道费用的提升;实施过分细分策略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常会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这会降低个别媒体的使用频率,同时失去媒体费用的数量折扣优惠。此外,对原有产品进行修改或推出新产品等行为也必将引起促销费用的相对提高。

(4)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增设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这样也会额外地增加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时,也需要额外的市场调研、预测、销售分析、促销、计划工作和销售渠道管理。此外,还必须依据各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定价决策等等,这些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

由于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时应考虑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策略。

三、市场细分新观念——实行市场泛化策略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细分得越细越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者看到过分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经营成本上升,因而导致总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细分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市场泛化”的理论。

细分市场篇4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具体细分的过程中,细分变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变量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整个市场细分的失败。

一、市场细分过于单一的表现

在市场细分时,有的企业由于盲目自信、过于乐观而对市场不加细分,或者为了图方便、省事而选择单一的细分变量。

1、没有界定细分市场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高论:“全国各地都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咋听起来很有大企业家的气魄,但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市场选择时常犯的错误:将全部市场看成是自己的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因为消费者需求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不进行市场细分将使我们很难确定明确的营销对象,企业也将面临浪费资源、丧失顾客的风险。

2、仅以产品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寻找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市场,这是明显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做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会认为所有奶粉的目标市场都是相同的。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他们在购买奶粉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奶粉一般根据年龄作为主变量来细分市场,如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和老年人奶粉。通过这样的细分,每个市场需求的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3、仅以地理因素为标准。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如在美国,东部人对咖啡的味道要求清淡,西部人则喜欢浓郁一些的。因此,地理因素一直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标准。实际上,在早期,由于产量有限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许多企业只需要也只能以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产品同质现象日趋明显,因此仅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是远远不够的。

4、仅以人口统计因素为标准。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取得这些资料比较容易,所以常常它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准。但是,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统计因素,而是往往要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以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并不十分可靠。

二、市场细分过于复杂的表现

和第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有的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市场细分时,一味强调要采用多种细分变量,殊不知,“物极必反”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错失一些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市场如果分割得过细,一方面会造成市场支离破碎,会给企业将来的市场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细分后的子市场过多,也会给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选择失误,企业很容易错失一些很好的营销机会。

2、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个同时针对几个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的过分细分而影响了其资源共享,从而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曾经出现过一家企业的三支销售队伍在同一天上午拜访了同一个客户的事例。因此企业如果把几个细分市场分别作为服务对象,还必须密切注意细分市场在成本、经营和技术上的联系。

3、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细分时,如果细分过细,随着财务、定价、促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决策的差异化会引起多项额外的成本。

(1)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外观、功能上的一些修改,通常需要额外的研究开发费用,这必然会导致一定的产品修改成本。进行过分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必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于是生产成本比原先就会有所提高。

(2)会引起存货成本的增加。差异产品的存货管理成本一般要比单一产品的存货成本高一些,因为企业必须为之做更多的记录和审核工作。而且为了避免缺货的风险,多种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之和也将大于单一产品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因此过分的市场细分,必然也会使产品的存货成本有所提升。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3)会引起分销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上升。由于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这必然会导致渠道费用的提升;实施过分细分策略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常会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这会降低个别媒体的使用频率,同时失去媒体费用的数量折扣优惠。此外,对原有产品进行修改或推出新产品等行为也必将引起促销费用的相对提高。

(4)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增设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这样也会额外地增加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时,也需要额外的市场调研、预测、销售分析、促销、计划工作和销售渠道管理。此外,还必须依据各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定价决策等等,这些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

由于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时应考虑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策略。

三、市场细分新观念——实行市场泛化策略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细分得越细越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者看到过分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经营成本上升,因而导致总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细分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市场泛化”的理论。

1、“市场泛化”的理论。市场泛化是指企业将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不同需求综合起来,或者说将不同的市场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新市场,并通过推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新市场的需要。在当今市场上,市场泛化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组合音响是CD、VCD、卡拉OK等功能的综合,它针对的是那些有多种娱乐需求的细分市场。

2、“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关系。“市场泛化”的理论不是对市场细分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客户的细分,是在一个大市场上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而市场泛化则是将客户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消费群体。由此可见,市场泛化也需要一个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只是它进一步看到了不同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并加以综合而已。因此,没有市场细分就没有市场泛化,不懂市场细分就无法进行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是从“分”的角度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而市场泛化则是从“合”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分的,而且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合的。同市场细分一样,市场泛化也是一种发掘机会、开发市场、应对竞争、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3、“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结合运用。在结束初步市场细分时,所细分出的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对企业具有同等的吸引力。虽然那些缺乏吸引力的子市场只在整个市场上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市场容量,但是,这类市场却往往在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如果一个企业轻易将这些市场抛掉,不仅会使其所面对的市场变得支离破碎,而且还会破坏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连续性。对于这种情况,市场泛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某个市场的市场容量小、吸引力不足,但是如果我们找出这些市场的相似性,将其进行合并,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了。无论我们采取局部泛化——只合并众多细分市场中的某几个,还是采取完全泛化——合并所有的细分市场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就是要找出细分市场间的需求相似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泛化后所形成的新市场不能与其他保留的市场重复,否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细分市场。

[参考文献] [2]张永强:《营销风险及规避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3]吕叔春:《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

共2页: 2

细分市场篇5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斯密斯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当时美国的市场趋势已经是买方占据了统治地位,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这个概念的提出很快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企业界的广泛运用,目前已成为现代营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进行市场细分,就可以了解到各个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情况和目前被满足的情况,在被满足水平较低的市场部分,就可能存在着最好的市场机会。

1999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推出V998双频中文手机之前,对手机市场按价格及性能做了充分的调查和分类,发现手机市场大致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低档手机多在3000元以下,性能一般,只能满足用户的一般通话需求;中档手机在3000—5000元之间,除了通话质量较好之外,还可满足用户向单的商务功能;高端手机价格在5000元以上,功能更强大,外形更小巧,而且可以在两个不同频道之间自由切换,满足用户永不占线的需求。市场上多是中、低档手机,高档手机严重缺乏。所以,在经过充分地论证之后,在1999年初推出V998中文双频高档手机,迅速占领了市场,引起强烈的反响,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在全球经济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每个市场上都有成千上万家企业在激烈地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存活,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不断壮大,是每个企业都在时刻关注的问题。市场细分是企业发现市场投资空间,发展市场营销战略的一个有力手段。通过市场细分,找到市场空白点,迅速开发新品满足需求,是企业迅速壮大,不断扩展的最佳途径。

海尔“小小神童”的成功上市就是市场细分的结果。海尔的研究人员发现夏天的衣服量少、洗的勤、传统的洗衣机利用率太低,于是推出小容量的“小小神童”,大受市场欢迎;他们还发现有些地区的农民用洗衣机来洗地瓜,排水道容易堵塞,于是又开发出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地瓜的“大地瓜”洗衣机,满足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迅速占领了当地的农村市场,受到农民的好评;海尔还对家用空调市场进行调研,发现随着住宅面积的不断增加,壁挂空调和柜机都已不能满足所有居室的降温,于是提出“家用中央空调”的概念,开发出新品,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通过正确的市场细分,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细分做为一个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择与企业任务、企业目标相联系的产品或市场范围以供研究;

2、 择正确细分形式,一般来讲大体有四种形式: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也可以按照诸如教育程度、种族、收入、年龄、购买方式等更加详细的标准来划分;

3、 组织调查,特别是对潜在消费群的调查;

4、 研究调查结果,确定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性质;

5、 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策略。

但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适合企业,例如某些细分市场虽有较大的吸引力,但不符合企业的长远目标,不能推动企业完成自己的目标,甚至会分散企业的精力,那么就不得不放弃,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确定目标市场之前,对细分出来的子市场进行分析评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市场潜量分析

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所以细分出来的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的数量和购买力所决定,同时要考虑市场潜力是否巨大,别克GL8陆上公务舱就是找准了商务用车市场的空缺,一举成为开启中国商务车的领跑者。

2、 企业自身特征分析

分析企业的资源条件和经营目标是否能与细分市场的需求相吻合,如果企业在某个细分市场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就要放弃这个市场,因为要在该细分市场取得成功,就需要发展优势以压倒竞争对手,如果无法创造某种形式的优势地位,就不应该贸然进入。前文提到的海尔在洗衣机和空调市场上通过细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海尔本身有家电方面的优势,如果海尔要像吉利一样去做在家用轿车市场细分出来的家用低档跑车,就难以取得成功。

3、 竞争优势分析:

要分析在划定的细分市场中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细分市场上竞争者很少,而且进入障碍不多,则对企业而言是个好机会;或者该市场已有了竞争者,但对手实力较弱,企业也可以选择该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但如果对手实力雄厚、竞争激烈,企业要想进入并获得发展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PDA就是一个细分的市场,名人先入为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后来者如商务通等,要在名人的嘴里夺食,拼抢市场份额,就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4、 获利状况分析:

细分的子市场应该带给企业预期的合理的利润,企业才可以选择其做为目标市场,如果某个细分市场存在潜在的替代产品或此产品容易复制,则将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会使这个细分市场失去吸引力。例如某企业专门生产来供大学实验室、政府试验室和工商企业实验室用的显微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如果显微镜被一种全新的显微技术代替,那么企业就会有滑坡的危险。

只有认真的市场调研才能正确的细分市场

要在茫茫的商海中真正找到市场机会,就必须进行广泛、认真的市场调研,世界知名的企业,如:宝洁、摩托罗拉、IBM等无不是以详细的市场调研做为产品开发的先导。国内的企业一直对此认识不足,从VCD的没落到彩电市场的硝烟弥漫,普遍地反映了决策上的主观臆断,没有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因此,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市场调研,学会运用市场调研。

深入把握市场、洞察先机

深入了解目前市场状况,把握如消费者状况、行业环境,品牌数量,销售额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以便从中洞察先机、探测市场机会。前文中提到的海飞丝上市便是一个很好的典例。

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如果能洞察市场先机,抢占市场份额,一定能取得优厚的回报。比如在子市场上,能见到的只有婴儿袜和成人袜,广大少儿的袜子少之又少,开发3~15岁的适用产品,用年龄来标识,就叫三岁袜、五岁袜等,家长们肯定会对号入座,不必再为袜子太大或太小而发愁。再比如PDA商务功能强大,但并不适合广大学生和普通工薪阶层,如果能去掉PDA的商务功能,保留其文本阅读能力,开发一种可以下载、摘录、带夜光的简单的文本阅读器,就可以避开PDA激烈的竞争,树立自己的品牌。

满足消费者需求,有的放矢

广泛、大量的调查可以让企业更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根据消费者需求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国际知名企业的那些大手笔的促销、广告活动,每一点核心内容都是市场调研的结果。尤其是再三被强调的产品特点,都是经过多次问卷得出的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细分市场篇6

一、市场细分是各国券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成熟国家证券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自由竞争和进入壁垒的降低,金融服务价格下降,证券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券商并购和整合力度加大,行业竞争格局向寡头垄断演进,一些券商通过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市场超额利润,券商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美国券商在业务收费完全自由化后,市场竞争加剧,并促使美国券商不得不为寻找新利润来源而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由此便产生了券商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目前,一些世界著名的券商同时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广泛,已经拓展至投资、融资、保险以及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各个领域,同时,这些券商通过设立子公司将风险隔离,有效防范各项业务风险在公司内部扩散并危及整个公司的生存,呈现出多样化、集团化、国际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其具有的比较优势各有所长地向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方向发展,传统的三大业务也随之出现专业化和细分化趋势。

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大型投资银行占据证券市场主导地位,成为行业龙头与支柱;摩根斯坦利和高盛长于包销证券,以二级市场自营业务和并购中介业务为主,偏向高风险与高收益的私人资本投资业务;雷曼兄弟公司擅长固定收益证券的交易;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特长是商业票据发行和债券交易;美林证券的专长则是项目融资、产权交易以及固定收入的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即使是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大型投资银行在业务发展上也各有特色。同时,这种市场细分又使各券商证券研究也形成了不同领域的研究特色。例如,怡富证券、汇丰证券、巴克莱、ING霸菱证券和华宝证券对于蓝筹股的研究遥遥领先;兆富证券、怡富证券、摩根建富等精于研究小型上市公司;而里昂证券、浩威证券和霸菱证券则擅长于研究中国B股市场。他们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券商出局现象也时常发生,其关键在于其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或者丧失。据深交所提供的数据,1971-2001年,美国共有299家券商破产,平均每年7家,仅2001年就达12家。在亚洲,香港百富勤、日本三洋证券、山一证券等一大批券商也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相继被兼并。能够生存下来的券商均具有鲜明的业务特色或经营特色,它们机制灵活、业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力雄厚。

国际

资本市场发展经验表明,券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通过市场细分,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核心业务,从而实行专业化、特色化经营,以突出某一项业务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在特定领域树立起各自公司的品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券商为求得生存,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市场细分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市场细分是我国券商发展的现实选择

券商发展模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粗放式经营,一种是细分化经营。我国券商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由于整体上仍处于成长期,在2001年前几乎所有证券业务都有较高的利润率,券商资金利润率在2001年以前在3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因此绝大部分券商均走上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道路。这种模式使绝大多数券商的生存之路维系在股市的系统风险之上。券商之间也未摆脱低水平、低效率的竞争格局,加之长期以来证券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导致券商之间的非价格竞争较少,各券商没有市场细分,经营范围类似,业务品种趋同,业务结构雷同,所服务的客户及所运用的手段也大致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特色,证券业务差别化的影响和作用不明显。

具体来说,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基本上只是利用发行通道为企业发行证券。特别是并购重组、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业务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使得券商广义投行业务的细化程度和差别化程度较低。

经纪业务也是主要依靠交易所的席位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佣金收入虽然是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靠天吃饭”,对投资者的市场细分不够,提供投资咨询的层次不够,投资咨询基本只发挥了吸引客户来营业部交易的功能。

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前几年是券商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没有形成个性化的投资风格和特色。在2001年下半年股市连续下跌,而市场监管趋于严格的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的这块业务成了致命伤。

随着证券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证券市场化程度在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也在增强,制度保护逐步被削弱,行业进入门槛降低了,新的竞争者的加入使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适应市场细分需要产生的网络经纪公司、金融财务公司以及合资券商、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不仅会分羹券商的传统业务,还在向传统业务的上下游业务渗透,市场的细分和投资者需求的变化,为新的竞争者加入培育了生存的土壤,传统业务的生存发展受到挑战,开拓市场的难度加大,2001年以后券商资金利润率出现大幅度下降。我国证券行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证券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二是证券服务的竞争正在由硬件服务向软件服务转变;三是证券交易由以营业部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四是竞争方式由资产规模的竞争向高效管理、人力资本的竞争转变;五是竞争领域从传统的通道业务向非通道业务扩散。这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已由粗放经营时代进入到市场细分时代,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只有按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国情,依据市场需求勇于创新,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树立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优势,争取在部分领域和行业中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三、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细分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1年以后,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我国券商粗放式经营的问题开始暴露并逐渐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证监会从去年开始首先实行了监管细分,引导券商向差异化方向发展。根据不同风险承受程度和控制能力,将国内券商分成A、B、C、D四类,对不同市场主体实施不同监管方法、给予券商不同的发展空间,为证券市场细分和实现差异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中国证监会对券商引入了风险准备制度,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规定净资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及其标准,使公司业务范围与其净资本充足水平相匹配;二是风险准备,即规定券商应根据业务规模计算风险准备,以实现对各项业务规模的间接控制,同时配合对部分高风险业务规模直接控制,建立各项业务规模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机制。将净资本和风险准备挂钩以后,会鼓励券商对不同业务进行净资本配置,为券商发展自己主要业务创造空间。比如偏重投行发展的券商,就应适当收缩资产管理和经纪业务,为投行业务配置更多的净资本。在新的机制下,券商的自主性将更强,差异化的优势也会体现得更明显。

中国证券业协会积极协调解决影响证券市场细分化的路障,通过各种途径为券商差异化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

上交所也将个股板块差异化,还将对部分板块放宽涨跌幅限制、推出T+0和权证等措施,积极推动市场细分,为券商差异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主办投行模式的兴起,有利于券商将其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研究、业务创新等方面,通过进一步细分投资银行市场,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从而确定和发展自己在某些行业和为某种类型客户提供某种投资银行服务上的优势。

经纪业务在佣金自由化、网上交易盛行、通道垄断权丧失等冲击下,一些券商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渐在经纪业务上采取特色化的竞争战略,特别是网上交易的兴起,使券商间业务差别化程度迅速提高。

资产管理业务将会更多地从客户交易行为的特点、投资偏好、期望的投资目标等角度出发来对客户进行细分,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将促进券商采取差别化发展战略。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在组织设立方式、产品设计、介入风险企业的程度、开展服务的方式等方面都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各券商的个性差异。

随着证券行业内并购重组的加速,近年来,我国券商在市场细分和差异化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尝试。目前,招商、国泰君安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规模处于领先地位。中金公司除了发行短期债券集合理财产品之外,还开始介入外汇集合理财产品,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迈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创新的第一步。中小型券商则力争在网上交易、证券自营、企业债承销等方面做出特色。目前,网上交易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华泰证券等少数优势券商。在巩固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大部分券商也加快了业务差异化竞争的脚步。中信、国泰君安、国信、招商证券等创新类券商基本将业务定位于全面服务型券商。通过便捷的交易通道,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和覆盖面较广的业务布局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中金公司则将自身业务定位于为高端机构客户服务。中信、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在债券发行承销业务中巩固了自己的优势,还有一些中小券商在自营业务、投行业务、经纪业务做出了特色,有的券商甚至利用其信托平台开展产业投资。据报道,国海证券、华西证券等券商针对特定地区提供特色服务、形成了地域优势,东吴证券则凭借自己在苏州当地经纪业务的垄断优势,使企业债市场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可以说,经过前期监管部门对券商的综合治理,大部分券商通过整改使风险得到释放,一些券商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在证券市场细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验,为推进证券市场细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大力推进市场细分,提高我国券商核心竞争力

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券商的资金能力、研究能力、销售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其中核心是创新能力。如何通过细分市场,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券商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细分还处在萌芽状态,要大力推进市场细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要在认识上对推行市场细分给予更高的重视,在政策制度上提供更大的空间,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市场细分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超前的研究。目前,可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证券市场细分:

一是券商定位细分。根据我国券商分化重组的具体情况,目前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券商可根据自身情况,定位为全面服务型券商,在突出某项业务特色,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与国内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组建成金融控股集团或证券服务零售商,以便捷的交易通道,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和覆盖面广泛的业务布局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另一类可定位为专业服务型券商。这些券商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特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如有的券商可以专门从事收购兼并业务,有的可以专门发展企业债券业务,有的则可以向专业型的做市商、经纪商方向发展;有的可重点进行股票投资服务,有的则可以进行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服务,从而确立自己的市场根据地,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券商。一些中小型券商还可通过市场分割,定位在一个或几个地区、一个或几个行业,在某些特定业务领域,为特定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服务,在某一细分市场实行专业化和特色化经营,树立竞争优势。

二是证券客户细分。目前大多数券商80%的利润来自其20%的客户群,券商就是要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特点、投资偏好、期望的投资目标等角度出发来对客户进行细分,找准核心客户群,从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有的券商通过致力于服务高端机构客户,有的券商则可重点发展个人投资者等,有的可以专门发展

电子商务,为网上交易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从而形成自己专门的客户群。如中金公司就将客户群定位在大型机构客户。这种客户细分和定位选择,看似放弃了部分市场,但通过有针对性的特色化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相同偏好的人群转换门户,实则因其不可替代性真正在市场中占据了难被取代的一席之地,从而夯实了市场根基,锁定了相应的市场。

三是证券业务细分。证券市场客户的需求丰富多样,不同的客户对于证券业务的需求也不尽一样。因此,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而相应进行业务细分就成为一种必然。目前,需要通过研究细分推动证券业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细分:(1)拓宽传统的业务领域。如,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仅限于证券承销,国内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大都来自于发行承销收入,而现代化的投资银行业务除了证券承销业务外、还可大力发展财务顾问、兼并与收购、咨询服务、项目融资、公司理财等广义投资银行业务;(2)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传统业务。如,引入网络、强化研究咨询实现服务增值等;(3)开辟全新的业务领域,发掘潜在市场。目前在财富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交易,资产证券化,国有股、法人股的全流通,金融混业经营等方面券商都有较大的业务开拓空间。

四是证券产品细分。为适应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和差异化的证券业务,需要开发创新差异化的产品。其中,一类是投资增值类产品,另一类是风险对冲类产品。券商可以根据金融投资的风险程度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精心设计不同的产品,使得产品收益和风险特性与客户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相适应。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可以积极开发利率产品及基于货币市场的产品、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信托集合产品、保本基金产品、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在市场条件成熟时,券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对股指期货、股票期货、期权期货、外汇期货、以标的股票为基础创设的权证、期权、互换等金融工具进行分解组合,形成各种复杂程度不

细分市场篇7

关键词:市场细分 依据 变数

一、地理变数

按地理变数细分市场就是把市场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如国家、地区、省市、东部、西部、南方、北方、城市、农村、山区、平原、高原、湖区、沙漠等。以地理变数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是因为地理因素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各地区由于自然气候、交通通讯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便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比如生活在我国不同区域的人们的食物口味就有很大差异,俗话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也由此形成了粤菜、川菜、鲁菜等著名菜系。又比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洗浴习惯各不相同,由此形成对香皂的要求也不同。

二、人口变数

人口变数细分是按年龄、性别、家庭人数、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民族、国籍、社会阶层等人口统计因素,将市场细分为若干消费群体。例如,可以把服装市场按照“性别”这个细分变数分为两个市场:男装市场和女装市场。如果再按照“年龄”这个细分变数又可以分出七个细分市场:童装市场,青年男、女装市场,中年男、女装市场,老年男、女装市场。百事可乐当年之所以能从可口可乐公司几乎独霸的饮料市场夺取近半的市场份额,主要得利于市场细分,发展并开拓了美国“新生代”这一可口可乐没有意识到的市场区域,成为新一代的可口可乐。

三、心理变数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在人口因素相同的消费者中间,对同一商品的爱好和态度截然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市场细分的心理因素十分复杂而广泛,涉及消费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个性、生活方式、社会阶层、动机、价值取向、对商品或服务的感受或偏爱、对商品价格反应的灵敏程度以及对企业促销活动的反应等。下面我们就其中的部分因素加以说明。

(一)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个人或集团在消费、工作和娱乐上表现出的特定的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产生不同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即使对同一种商品,也会在质量、外观、款式、规格方面产生不同的需求。如今,许多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生活方式,满足其心理需要,如显示身份、地位、追求时髦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十分重视生活方式对企业市场经营的影响,特别是生产经营化妆品、服装、家具、酒类产品的企业更是高度重视。

(二)社会阶层

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因而兴趣偏好不同,消费特点不同,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汽车、服装、家具、娱乐、阅读方面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差异。

(三)个性

个性是指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使个人与其环境保持相对一致和持久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影响其购买行为的独特个性。在区分出不同的个性,并且特定的个性同产品或品牌的选择之间存在很强相关性的前提下,那么个性就可以成为细分市场的心理变数。例如,有些钟表眼镜公司把市场细分为传统型消费者群、新潮型消费者群、节俭型消费者群、活泼型消费者群,等等。

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会在理性上考虑产品的实用功能,同时在感性上评估品牌表现出的个性。因而很多企业会赋予品牌以个性,以迎合消费者的个性。

(四)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偏向于某一方面的喜好,比如有的爱抽烟,有的爱喝酒,有的爱吃辣,有的爱吃甜。又例如,一位住在新泽西的Suite小姐,就强烈地偏好一家位于曼哈顿的发廊。为了染发,她每六星期就要来回开上两个小时的车进城,每一趟她至少要花上90美元的美发费用及22美元的停车费。而就在她住家附近的地方就有更方便更便宜的发廊。她就是对让头发获得“正确的”染色服务有强烈的偏好,并执著地认为那家曼哈顿的发廊比起其他能提供同样服务的从业者优良。在市场上,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喜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消费者有特殊偏好,有的消费者有中等程度的偏好,有的消费者没有什么偏好。因此,企业为了维持和扩大经营,就要了解消费者的各种偏好,掌握其需求特征,以便从产品、服务等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

四、行为变数

行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态度、使用情况及其反应而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群体。许多营销人员认为:行为变数是市场细分的最佳起点。

(一)时机

按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产品的时机细分市场,这些时机包括结婚、离婚、购房、搬家、拆迁、入学、升学、退休、出差工、旅游、节假日等。时机细分有助于提高品牌使用率,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如旅行社可以为“五一”黄金周提供专门的旅游服务,文具企业可以为新学期开始提供学习用品。有不少产品如新郎西服、喜临门酒就是时机细分的产物。

(二)利益

利益细分是根据消费者从品牌产品中追求的不同利益的一种分类方法。运用利益细分法时,还必须确定人们在产品种类中寻求的主要利益,有谁在寻求这些利益,这些利益对他们的重要程度如何,哪些品牌可以提供这些利益,哪些利益还没有得到满足,进而进行针对性品牌营销策划。美国学者Haley曾运用利益细分法对牙膏市场行进细分而获得成功就是一例。他把牙膏需求者寻求的利益分为经济实惠、防治牙病、洁齿美容、口味清爽四类。牙膏公司可以根据自己所服务的目标市场的特点,了解竞争者是什么品牌,市场上现有品牌缺少什么利益,从而改进自己现有的产品,或另外再推出新产品,以适应牙膏市场上未满足的利益需要。

(三)使用者状况

许多品牌可以按使用状况将消费者分为曾经使用者、未曾使用者、潜在使用者、初次使用者、偶尔使用者和经常使用者等类型,针对不同使用群体应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特别重视将潜在使用者转变为实际使用者,例如领导型品牌;一些小企业则只能以经常使用者为服务对象。

(四)品牌忠诚度

消费者的忠诚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 ~ 85%的利润;固定客户数目每增长5%,企业的利润则增加25%。根据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可以将消费者分为四种类型:专一忠诚者,潜在忠诚者,迟钝忠诚者和缺乏忠诚者。

(五)使用率

可以根据品牌的轻度、中度和重度等使用者情况来细分市场。品牌重度使用者一般在市场上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的消费量在全部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却相当高。营销广告界的巴莱多定律是说,20%的品牌重度使用者的消费量却占该品牌消费量的80%。以啤酒为例,有人曾做过调查,啤酒消费者中,大量消费者与小量消费者各占一半,其中大量消费者的消费量占总销量的88%,而小量消费者的消费量只占12%。又据调查,啤酒的大量消费者多为劳动阶层,年龄在25 ~50岁。而年龄在25岁以下和50岁以上为小量消费者。这种细分有助于企业做出相应的对策。

(六)态度

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五种,即热爱、肯定、冷淡、拒绝和敌意。态度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态度决定着成败,也决定着品牌定位。企业可以通过调查、分析,针对不同态度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例如对抱有拒绝和敌意态度者,就不必浪费时间去改变他们的态度;对冷淡者则应设法去争取他们。■

细分市场篇8

从年龄这个意义上来讲,年轻人消费群体可以分为四种:18-25 岁的小年轻人;25-30 岁的中年轻人;30-35岁的大年轻人。同时,因为女性年轻人在年轻人消费中占据独特的位置,我们也把他单独列出来分析。

1.小年轻人消费者分析

他们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刚刚开始经济独立,心里被压抑许久的购买欲望在短暂的过程中得到爆发。

他们处于一个社会角色转型的时期,他们逐渐明了生活,明白世界,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新知识都具有强烈的好奇感、渴望度,并会大胆地去追求,试图在追求新颖与时尚同时,力图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消费新潮流。

他们绝大部分还没成家,几乎没有如何来自家庭的负担,甚至有家庭作他们消费的强大背景,因此,他们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能处处表现出自我价值,在消费过程中也彰显出与这个年龄阶层想吻合的个性特征。

同时,他们处于少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思想倾向、志趣爱好等还不完全稳定,行为也比较容易受情感的支配,经常会出现直接选择商品,往往因为款式、颜色、形状或价格等因素发生冲动性购买。

2.中年轻人消费者分析 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开始进入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在消费过程中,即有一般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又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在消费需求构成上,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大多结婚成家,有自己的子女,因此在需求构成和顺序上,家庭的需求数量最大,小孩的需求最重要,其次才是穿着和食品。

在消费需求倾向上,这个阶段的人群事业开始逐渐稳定,收入也非常可观,因此他们对物质商品的要求标准也明显升高,开始追求精神的享受,注重档次和品质,价格因素倒放在次要位置上。

3.成熟年轻人消费者分析 这一部分人群收入、身份进一步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购买心理和行为上也与其他消费人群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因为年龄的成熟,他们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他们对品牌偏好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改变。

因为消费心里的成熟,他们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更注重实际,以方便实用为主,要求提供方便、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服务。因为生理机能的演变,这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开始对健康更加关注,对健康食品和用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需求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对穿着以及其他奢侈品方面的支出大大减少,而对健身娱乐、特殊兴趣嗜好、旅游观光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增加。

4.女性年轻人消费者分析 女性的家庭属性决定了她们不仅仅为自己购买所需要的商品,而且还承担“家庭购物员”的角色,也就是说,她们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家庭生活用品甚至是男性用品的主要购买者。

随着商业繁荣,产品品种和品类繁多,弹性较大,再加上女性天生具有的细腻、认真,是她们在对商品进行选择的时候常常会有挑三拣四的情况发生。

就目前而言,女性年轻人绝大多数处于就业状态,平时,他们既要负担工作,又要负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因此,他们对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要求更强里,每一种新的、能减轻家务劳动的便利性消费品,都深受他们的青睐;同时,女性年轻人对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事物也充满热情,如购置新款衣服、布置新房间等方面,处处体现对生活的创造性的追求。

年轻人经济属性的分类 从经济属性来说,年轻人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群体:基本无收入的学生族;收入低的打工族;收入中等的白领族;收入颇丰的富二代。很显然,从社会属性来看,年轻人并不指包含这四个群体,而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在他们身上赋予了经济的属性。

1.学生族

这个人群包括在校的学生和刚毕业没多久还处于待业状态的年轻人,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仅中国大学生人群就已经超过2000万,相当于德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营销工作者来说,不仅仅以为这中国的消费者素质提高了,更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市场。

这个人群收入虽然基本上没有收入,但他们绝大多数有一个富裕的爹妈,因此他们不差钱,同时他们视眼开阔,信息知识获取量相当惊人,总的来说他们在观念意识、开放性和潜在价值上更接近于社会地位高的群体。

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电脑、手机拥有率远远大于社会平均水平,更有甚者拥有自己的车也不是新鲜事。他们追求时尚,注重个性张扬,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且他们消费观念超前,对于一些流行并且与实用相结合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

2.打工族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上一辈打工族相比,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更多以技能为主或者以脑力劳动为主,已经不是一群具有蛮力、仅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

然而,节奏超快的城市生活,收入不高,开支不小使他们是一群“穷忙族”。

这个群体收入收入不多,但他们乐于消费,钱包里放满了各个商场、超市、饮食店的优惠卷或打折卡;他们注重情感,经常会三五成群地一次聚餐,一起去KTV唱歌等;他们乐于享受,他们可以花掉一个月的工资来买一件他们喜欢的衣服,他们手上的手机是最新款的,他们用的数码相机是单反的……他们的数码设备是最齐全的很显然,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消费,乐于享受,他们买不起房,他们可能在蜗居,但是他们注重精神的享受,哪怕是使用信用卡花明天的钱,他们也愿意,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3.白领族

这个人群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能得到相对丰富的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已经不会在为房租、水电发愁,他们甚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开始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属于小资范畴。

他们的思维比较成熟,处于“中等消费阶层” 对于自己处于中间阶层的地位还是有一定的归属感。从年龄上看,各年龄段“白领”大部分对“中等消费阶层”表示认同。消费也显得非常理智,但开始学会享受,逐渐尝试理财,他们的收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忙于工作,进行着“健康”与“金钱”的交易的事情,使他们对生活,对享受更加看重。第二部分用于金融,他们的收入较高,除掉日常开支之外,还有剩余,于是他们开始学会投资,无论是银行储蓄、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股票他们都愿意去尝试。第三部分是用于充电学习,收入高地位高,也意味着责任大压力大,特别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工作。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白领”都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将近九成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

4.富二代

一提到富二代,人们就有一点点反感,但文中的富二代,并不单单指那些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和富翁的子女,而是泛指经济收入颇丰、拥有显赫身价的人群,其中包括富家子弟,收入颇丰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主等等。

细分市场篇9

把握细分市场顾客心理,发现并满足客户多层面需求

销售本身是一种引导顾客发现他们所没有发现的需求,对这种需求的把握就是我们所谈的对顾客心理的把握。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心理的销售就能够在产品推广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加以求证。

某客车企业广东市场的销售人员,在争夺广东佛山某大客运公司80台的订单中,并不是用送礼及回扣等方法取得的。该客运公司老总的独生子在广州某高校读书,在其3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月两煲汤,从佛山到广州,这个客车企业的广东业务员从来不耽误,恰恰满足了客户的这种个人需求,其实远比多给多少回扣更加有用。满足的结果就是该客运公司的老总在短时间内帮助该客车企业克服了种种障碍,顺利拿下了80台客车的订单。

由上述案例可以得知销售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挖掘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然实现销售的关键在于正确探寻目标市场的欲求,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有利地传送至目标市场。

销售是一种对客户的正确导向,正是基于这种导向,销售业务员必须理解和把握购买方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心理来开发其表面需求及潜在需求。因此,让客户满意本身就是完成销售的必经战役,它的成败直接决定了销售的业绩。在销售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这是整个销售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

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未必一定是买车的需求。作为客车销售对象,正如例子中所讲,很多人会觉得在实际市场中客户最大的需求就是回扣,其实不然。认真解读需求之后会发现其中有公司层面的需求,有个人层面的需求,有对车辆实际使用技术的需求。公司层面需求包括车辆在不同地区使用的技术差异,车辆价格、售后服务,售前技术指导、客车运营中的专业建议等。个人层面的需求包括个人旅游和其他消费等。个人需求其实也未必都是物质层面的,在与目标客户相处的过程中,尽量融入个体客户的生活当中去,形成朋友角色的关系。往往比见面跟客户就谈回扣更加有杀伤力。

客户因素在细分市场中对销售的影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销售的目的不单单是把客车卖给客户,而是要从客户那里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客车和服务。要从“我把客车卖给客户”向“为顾客寻找合适顾客使用的客车”的方向转化(我们有些业务人员还停留在销售客车给客户的观点上,忽略客户真实需求,提供不合时宜的产品给客户)。

利用专业知识,与细分市场客户建立信任关系

个人素质方面,业务人员不仅要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要能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发展性的思维方式、经验积累和鉴赏能力,具备信息比较技能及主动出击的心理准备。

广东湛江某客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企业,购买的车辆有限,该公司开始一直不断询问某知名客车企业的产品价格配置,目的专为买该家企业的车辆而来。在询价过程中,上海申龙客车公司的业务人员,利用自己娴熟的客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去该家客运旅游公司调研之后,知道其使用某知名客车的情况及该公司对于车辆的特殊性要求,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帮助客户解决了该知名客车在使用中的车辆配置不足等问题,使之完全达到了使用要求,该家客运旅游公司对申龙客车的业务人员非常折服。后期客户出于对申龙客车业务人员的信任,连续购买了近50台申龙10-12米大巴(并将技术状态,车辆配置要求完全交予申龙业务人员安排)。在销售的过程中,申龙客车业务人员能够换位思考,将自己处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公司标准配置基础上,更改了变速箱和后桥主减速比,并提议公司更换玉柴6L发动机,加大空气滤芯,提高减震器承载等,切实提升了申龙客车车型在湛江特殊地区的使用效果,使得申龙客车在车辆节油、底盘可靠性上完全超越了一些知名客车。

客车销售专业知识,可能很多人认为是对车辆技术状态的“专业”,其实不然。在客车销售过程中,可以可能利用到的技能,都应该称为是客车销售业务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例如,对车辆技术状态的了解;对客运、公交,旅游等企业的运营赢利实际情况的了解:对车辆销售过程中,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了解:对公司内部技术部分、生产部分的了解等等,这些专业知识彰显了一般业务员和优秀业务员的差别。其一,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必须敬业。没有敬业的态度,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结果必然被市场和客车厂所淘汰。其二,成为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必须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方能在市场竞争中比竞争对手更强。弱势品牌才能战胜强势品牌,强势品牌达到其极致的市场占有率。

换位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其本身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从顾客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销售。通过这样的思考,销售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与顾客之间的主要矛盾。习惯于换位思考的人才能跟客户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此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上海申龙客车业务人员除了给客户销售申龙的产品之外,还附加了一份无偿的技术顾问服务。这份服务表象上是无偿的,其实已然附加到了申龙客车的品牌里面,是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给申龙品牌创造了新的品牌价值,是申龙品牌的延伸。

在细分市场中,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完成销售,形成双赢

广东惠州某运输有限公司,是一个由交通局牵头,三家公司合并成立的一家新公司,购买车辆长期处于分期付款购买国内某两家知名企业产品的状态,公司拥有很好的垄断线路资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初期由于车站建设和合并初期的费用,造成资金相对紧张。申龙客车惠州地区的业务人员,在实现销售10台日野发动机客车产品后,发现其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就主动与工行广州分公司的消费信贷部门征求意见,多次促成两家企业的沟通,最终协助惠州某运输有限公司,以车站建筑物加建设用地做抵押向广州工行贷款近2000万元。大大缓解了该公司购车的短期资金压力,该公司终把全年的购车计划全部给予了上海申龙,1-9月该家运输公司购买申龙车辆近60台,全部为客运专线车辆,其中日野车辆占30%。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业务人员关注企业的内部需求,虽然此需求跟产品购买无关,但正是这些无关产品的增值,最终全部附加到申龙的品牌价值当中,实现买卖双方的双赢状态及稳定的合作关系。

成功的销售首先是创造价值的销

售,在今天客车销售网络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国内外客车市场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产品并不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和销售团队同样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客车厂家卖的车型与行业领先者“三龙一通”,绝大部分产品没有本质差异,发动机“三龙一通”可以用玉柴、潍柴,一般客车企业也可以。桥可以用襄樊153、柳汽方盛,一般客车企业当然也可以。在客车品牌还处于弱势地位、市场同质化很高的情况下,不能单单依靠产品本身的创利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销售过程中的创利因素,也就是构筑客车产品的价值链。

对于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而言,想要提升业绩,超越竞争对手,就要把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分解,了解除了产品的种类不同之外,竞品之间存在的潜在差别。比如是否为客户提供了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低成本服务,进行的业务活动是否真的在为公司品牌创造价值,而实施所提建议是否还能给客户带来好处。这样才能使销售对客户而言具备顾问式的含义,随时提出良好的建议,对于销售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增值服务。

调研细分市场客户对客车产品的特殊需求,并给予满足

细分市场客户对客车品牌的认识是从客车产品开始的。换言之,客车企业首先要了解细分市场客户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产品,最关心的是什么,并能最快、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解决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对产品感兴趣。此时,客车品牌也就会牢牢的在客户心中打下烙印。

在客车产品的核心利益中,有的最关心安全,有的最关心节能,有的最关心舒适性,有的则是最关心服务,在不同的区域表现的也不尽相同。比如,申龙客车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北方高寒地区,顾客对客车的暖风系统最为关心,故必须在暖风配置方面实施区域差异化。针对北方高寒地带,申龙客车采用了对暖风系统配置项目“打包”的办法,具体做法是把“前挡除霜器+独立燃烧加热器+散热器+司机取暖器+后镜除霜+低温保护装置”作为一个“项目包”,并作为标准配置,供给北方高寒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这样,就为高寒区域解决了客车在冬季营运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满足了该区域客户的具体需求。这种做法实质是满足北方客户对暖风系统舒适性的特殊要求。又比如,在油价高涨的今天,客车产品如何做到节能,实际就是为营运者提高经济效益。在产品设计时,底盘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等就要注意合理的匹配;在产品外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风阻,使消耗的油料减少到最低,保证客户最大的经济利益。例如,宇通客车的新产品zK6127神行剑就安装了宇通独创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5%~10%的燃油使用率,同时起到节能降耗、运行可靠、延长发动机及其附件使用寿命的作用,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在人们逐渐富裕的今天,客车产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乘客在选坐客车产品时,往往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因此,不少客车厂家在设计车身时都使用了全承载技术,同时还装配ABS,ASR等安全系统,大大提高了客车的安全性能。上述都是客户实实在在的需求,是客车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产品策划的核心内容,是对客车品牌内涵进行的最好诠释。

精准市场推广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同样要推广、要宣传。但是媒体合作要进行策划,产品在推广过程中,需结合要传达的内容找准合适的媒体进行表述,而各个媒体所能承载的内容又是有限的,所以要严格进行筛选。客车产品与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它既是价值较大的载客交通工具,同时又是营运者营利的载体,客车产品的定单大都是客户点菜式,个性化非常明显。“小批量、多品种”是客车行业不同于其他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宣传推广时,必须结合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采用“组合式”推广策略,可以对提高客车品牌的认知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带车巡展这是客车产品直接与客户见面的最好方式,增强客户对客车产品的感性认识,也是提高客车品牌认知的最直接途径。巡展之前,要做好对细分市场巡展路径和目标客户的准备,听取客户对客车产品的改进建议。

媒体宣传对客车产品而言,主要是在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上宣传,这是客车品牌广为宣传的途径之一,是迅速扩大公众对客车品牌认知度的有效方法。专业媒体可以选择反应快捷的网络、报纸,也可以选择发行量比较大、相对权威的专业报纸。宣传的内容可以是产品广告,也可以是形象广告。大众媒体多选择重点区域市场阅读率比较高的报纸,要有针对性地宣传细分市场重点推广的产品。媒体宣传要反复做,有持续性,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细分市场篇10

无线技术的普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线鼠标的普及。而无线鼠标的普及成就了雷柏在这一细分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也许有很多人会产生类似的对比,无线耳机将会延续无线鼠标的神话,成就一个无线品牌。时过境迁,几年前的无线鼠标与今年的无线耳机市场情况不能同日而语。几年前,雷柏定位为无线键鼠专业品牌,并占有了上游厂商资源,先入为主及成本优势让雷柏迅速打开了市场。而如今,无线耳机作为刚起步的细分产品,各个品牌厂商之间的成本优势、时间优势已经没有差距。谁是最后的胜者将考验各个品牌的营销策划能力。

纵观目前的无线耳机推广情况,第一波开始,各个厂家重点都焦距在“价格战”上,宣传99元的普及价格成为各个品牌的重点,在这一战役中,消费者除了记住无线耳机有99元的普及价格外,对哪个品牌没有特别的印象。这一轮较量中,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第二波开始,各个品牌厂家都在寻找自己与其他品牌不同之间的差别,刻画自己独特的USP主张。于是乎,各路高手都列显神通。

我们在各类的品牌宣传中不难发现,有的品牌厂家把自己的无线耳机与“游戏”挂钩,宣传无线耳机在游戏中的感觉。初一看感觉还可以,但仔细推敲,玩游戏与“无线”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个就很难再解释清楚。

有的品牌重点宣传自己的无线耳机的“音质”有多好、“重低音”有多高。一般稍微懂一点行情的人都了解,无线耳机的音质差别都不大,都能达到CD级的听觉效果。如果把自己全部精力花在宣传自己的音质方面,只要竞争对手在终端进行一个试听的对比演示,就可以使自己的所有广告、推广付诸流水。无线耳机把宝压在了音质上,那么有线耳机呢?“音质”是否是无线与有线的最大差别?

更有的品牌把自己的外观设计搬了出来,甚至还拿出获得XX设计大奖进行了宣传。如果无线耳机之间的最大竞争是外观设计的话,市场上所有品牌在其他技术上应该都没有差别了。

USP是R雷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有广泛影响的广告创意策略,被广大策划人员所推崇,在现实运用中,也成就了不少知名品牌。在做USP挖掘的时候要把好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以免本来是做细分市场差异化的,最后做到了另外一个需求利益的产品市场中去了,例如:无线耳机的USP主张为“音质”,就会进入到与有线耳机“音质”的对比上去。很多企业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营销策略行为的混乱状态。

产品的独特卖点一般人都会联想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绝对差异化上。在这里,笔者还是想强调一点:“人有,我有,但别人没有说,我先说”也是我们独特卖点挖掘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当今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先入为主的概念导入将会使产品的优势深植于消费者心中。“喜立滋啤酒”的独特卖点刻画就是成功的一个例子。

笔者在接手雷柏无线耳机策划项目时,也经过了多番的思考,“无线”与“有线”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推广该如何打才能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并深植与消费者心中。我们认为“无线”与“有线”本质的区别是传输的过程,无线带来的无束缚的感觉及自由的聆听是与“有线”最大的差别。结合这条线索,我们从无线技术的芯片开始进行研究。雷柏M3无线音频芯片的产生,是雷柏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异化所在。结合雷柏的M3无线音频芯片,及雷柏具有的技术特征,我们把雷柏的芯片功能进行具体化分解。提出:“芯”传输、“芯”音质、“芯”操控、“芯”节能4个差异化的卖点。

把握无线音频技术  乐享雷柏“芯”时代

“芯”传输 “芯”音质 “芯”操控 “芯”节能

1、 独特无线数据传输协议的抗干扰10米传输;

2、 双接收天线,享受360°全方位无障碍聆听; 1、 高保真音乐非压缩传输;

2、 高到达48KHz的采样速率和91dB的信噪比,到达HI-FI级效果; 1、 通过耳机端就可以远程遥控多媒体;

2、 固定传输延迟完美实现唇语同步 1、 集成芯片更节能;

2、 超过5分钟未使用自动关机;

“把握无线音频技术,乐享雷柏芯时代”成为了我们统一宣传的产品传播语。结合无线“芯”的思路,先后发起了《缔造无线音频“芯”时代——雷柏M3无线音频方案(之)行业影响篇》、《缔造无线音频“芯”时代——雷柏M3无线音频方案(之)性能详解篇》、《缔造无线音频“芯”时代——雷柏M3无线音频方案(之)产品介绍篇》的网络炒作。并在各类媒体举办了“乐无限 享于芯”的专题推广活动,将“无线技术”概念的宣传放到最大化。

“芯”只是属于产品概念的宣传点,而传输、音质、操控与节能是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我们在做产品线的推广策划时,除了考虑需要挖掘USP主张,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及整合传播问题。定位可以在行业定位、企业定位、产品定位的三个层次上进行。无论在那个层次上进行定位,行业定位、企业定位、产品定位都是相关的。行业定位是企业选择在哪个行业进行竞争,无疑,我们选择的行业是“无线音频”;企业定位是企业对自己在行业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决定企业在行业中是作为领先者、挑战者还是追随者。作为新细分产品的市场,雷柏作为早期的加入者,并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把其定位为“引领者”,因此,雷柏无线耳机的“无线音频引领者”的角色定位便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