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名言十篇

时间:2023-04-04 16:58:14

张爱玲名言

张爱玲名言篇1

1、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2、没有一个女子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

3、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4、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5、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6、我有一阵子不同别人接触,看见人就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出外事,或者时常遇到陌生人,慢慢会好一点――可是又妨碍写作。

7、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

8、望着你时,我觉得自己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只是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于是从尘埃里开出花。

9、“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0、极端的病态与极端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11、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12、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13、搬家真麻烦!可是一想起你说过:“以前我每次搬家总怨得不得了,但搬后总觉得:幸亏搬了!”我就得到一点安慰。

14、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15、要向让别人在众多人里只注意你一个,就得找你祖母的衣服来穿。

16、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17、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点贱。

18、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19、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20、“秋色无南北,人心自浅深”,这是我祖父的诗。

21、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22、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每过一阵也得拿出来,让别人赏玩品评,然后自己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23、一个知己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份来。

24、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25、他看着自己的皮肉,不像是自己在看,而像是自己之外的一个爱人,深深悲伤着,觉得他白糟蹋了自己。

26、“才”、“貌”、“德”都差不多一样短暂。像xx,“娶妻娶德”,但妻子越来越唠叨,烦得他走投无路。

27、遇见你我便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28、但是,酒在肚子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象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29、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枝桃花。

30、“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31、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32、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33、我喜欢的书,看时特别小心,外面另外用纸包着,以免污损封面,不喜欢的就不包。这本小说我并不喜欢,不过封面实在好看,所以还是包了。

34、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

35、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36、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37、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38、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39、有些书喜欢看,有些书不喜欢看――像奥亨利的作品――正如食物味道恰巧不合胃口。

40、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41、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42、生活本身就是一袭华美的旗袍,爬满了蚤子。

43、铁打的妇德。永生永世微笑的忍耐。

44、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氛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45、男人做错事,但是女人远兜远转地计划怎样做错事。女人不大想到未来——同时也努力忘记她们的过去——所以天晓得她们到底有什么可想的!

46、别人写出来的东西像自己,还不要紧;只怕比自己坏,看了简直当是自己“一时神智不清”写的,那才糟呢!

47、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

48、一个知己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

49、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50、喜欢一个人,会悲哀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51、这几天总写不出,有如患了精神上的便秘。

52、酒在肚子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象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53、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54、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

55、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

56、一个历尽苍凉与浮华的男人的话语,有些无奈,有些深刻,有些狡黠。

57、她的眼神泛着智慧的冷光。

58、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

59、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

60、我小时候没有好衣服穿,后来有一阵拼命穿得鲜艳,以致博得“奇装异服”的“美名”。穿过就算了,现在也不想了。

61、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62、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6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

64、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65、很多女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例如丈夫对她冷淡,就乱花钱。

66、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67、有人共享,快乐会加倍,忧愁会减半。

68、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69、不知听多少胖人说过,她从前像我那年纪的时候比我还要瘦――似乎预言将来我一定比她们还要胖……

70、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愁。

71、狂喜的人,我还能想像得出他们的心理;你们这种谦虚得过份的人,我简直没法了解!

72、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73、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74、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7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76、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77、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78、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

79、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80、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81、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82、不喜欢看王小逸的书,因为没有真实感,虽然写得相当流利,倒情愿看“闲草野花”之类的小说。

83、小小的忧愁和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84、狂喜的人,我还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心理;你们这种谦逊得过分的人,我简直没法了解!

85、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86、我喜欢我四岁的时候怀疑一切的眼光。

87、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88、女人还没得到自己的一份家业,自己的一份忧愁负担与喜乐,是常常有那种注意守侯的神情的。

89、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90、“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91、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92、我不爱你了,我知道你也早就不爱我了的。

93、这首诗显然模仿梁文星的作品,有如猴子穿着人的衣服,又像又不像。

94、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95、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96、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喜欢的人正好也喜欢自己。

97、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

98、生孩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生出死亡来?

99、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100、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舟,天晴便各自散了。

101、我故意不要家里太舒齐,否则可能:(一)立刻又得搬家(二)就此永远住下去,两者皆非所愿。

102、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103、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104、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105、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吗?

106、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107、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10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109、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110、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

111、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112、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113、坐在电车上,抬头看着面前立着的人,尽多相貌堂堂,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里很少是干净的。

114、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考验。()

115、本来我以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像当初第一次出书时那样使我快乐得可以飞上天,可是现在照样快乐。我真开心有你们在身边,否则告诉谁呢?

116、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

117、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118、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

张爱玲名言篇2

关键词:性别;女性主义;张爱玲译作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17-02

一、 引言

张爱玲,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引来海内外许多知名学者们的关注。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研究者们关注的最多的就数她的女性意识,发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很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她的文学创作基本上都逃脱不了女人与婚姻,一面阐释了当时的环境下女人的生存状态,更着力的是她塑造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在《谈女人》中,张列举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环境中的独特地位。“在任何文化阶段中,女人还是女人,男子偏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女人是最普遍的,基本的,代表四季循环,土地,生老病死,饮食繁殖。女人把人类飞越太空的灵智栓在踏实的根桩上。”由此可见,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应该列入研究首位。

二、张爱玲译文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百年来,中国女性到底怎样认识“自我”的呢?超稳定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致使中国女性长期地丧失主体性、主体意识;女作家对女性自我的寻找,也因为高度集中的政治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遏制,常常难以实现。然而,艰难前行的女性叙事,还是留下了多向度的女性自我探索的轨迹。其间充溢着女性对独立、自由、解放的渴求,充溢着对自己内在、潜力的探究;也充溢着对生命欲望的表述愿望,以及发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欣喜与沉思。也许,这些正是女性自我建设的一块基石。

(一)张爱玲翻译文本的选择分析

张爱玲翻译的作品有《谑而虐》、海明威《老人与海》、玛・金・罗琳斯《鹿苑长春》《爱默生选集》、华盛顿・欧文《睡谷的传说》、《海上花列传》、《怨女》、《金锁记》等。其中《老人与海》和《爱默生选集》等是张受雇于香港美国信息服务公司时,为谋生而翻译的。因此,只有《谑而虐》和《海上花列传》不是她的作品而是自己选择的译作品。下文将以《海上花列传》为例,阐释张爱玲在选择翻译文本时体现的女性主义观点。

清末小说《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原文用吴语写。这部小说原作者不是女性,但是内容关于女性――。另外,这部小说还呈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张爱玲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时读到这本书并喜欢上,数年后,她首先翻译成普通话,随后翻译成英文。

不同于传统主题,《海上花》里的不再附属于男性。如老鸨的女儿李淑芳,拒绝嫁给人家当妾,在妓院一直到死。她不受男人控制,靠自己职业谋生,引以为豪。另一个女主人公沈小红婉拒王莲生的求婚并依然保持情人关系。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婚姻不再是改变她们命运的唯一途径。相反,她们选择自己的生活,如此富有勇气挑战当时的父权社会,寻求精神和经济上的独立。这部小说再现了上海的真实生活,她们独立,追求自己的爱人和财富,表达了新女性主义观。

《红楼梦》和《海上花列传》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两部中国经典小说,她不惜一切努力将《海上花》译成普通话后又花数年时间译成英文,最终为许多中外读者接受。张爱玲为何花如此精力让这部作品为世人所知呢?除了她本身喜欢这本书的文艺风格外,主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本书中包含的潜在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她自己的不谋而合,通过翻译这样的作品,更深刻地表达这样的思想。

(二)张爱玲自译作品的分析

张爱玲的许多译作都是她自己的作品,那么,为什么她选择这些作品来翻译呢?为什么她坚持翻译自己的作品?

1、自译作品的选择

对于第一个问题,分析被她所选择来进行翻译的作品。在她的一生中,张爱玲创作了18部短篇小说,10多部中篇小说以及4部长篇小说。她自己翻译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怨女》、《秧歌》、《赤地之恋》;短篇小说《五四遗事》、《桂花糕,阿小悲秋》、《等》;中篇小说《金锁记》。其中,《怨女》和《五四遗事》是英翻中;另外5部都是中翻英。张爱玲的作品大都与女性主题有关,她所选择的这些作品也不例外。她所写的都是她熟悉的生活、人物,自身的成长环境加之细腻的感情,从她笔下流露出忧伤的文字,至深的故事情节。因此不论是中英文创作还是翻译作品,张爱玲一贯坚持自己的风格。

2、自译作品分析

译作与原文关系的重新定义结构了传统的忠实原则,这一翻译最高标准。“对于女权主义翻译,忠实不是直接对于作者合读者而言,而是写作事业――作者和译者都参与的计划”(Simon,1996:2)。张爱玲有作者合译者的双重身份。在她自己翻译的作品中,她参与了创作于翻译,因此对于她的作品比其他译者更敏感。“写作事业”即“每一个重要的翻译都是一项目标明确的计划,由译者的地位及翻译的特定要求决定” (Simon,1996:36)。张爱玲自己翻译的作品中,她创作了原文译文的“写作事业”,二者相互增进。“写作事业”解释了为什么张坚持翻译自己的作品。通过自己翻译,张爱玲参与了原文和译文的创作,自由操纵文本。

作者往往无法容忍自己的作品被曲解、误译、误读,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张爱玲选择自己翻译。一方面,既是怀疑其他译者是否能完全传达自己作品的原意,另一方面既是对自己双语能力的信任。然而,她自译的大部分作品都称不上“忠实”,原因是在自译过程中,她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即,自己是原作者,又是译作者,她可以对原文进行再创作。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重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如两个文本的受众群和接受语文化的差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改写。如对其作品中人名的翻译,张爱玲深知西方读者对中国人名字的“三字经”不感冒,曾经对此做过不少思考。香港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金圣华说过:“一个译者的翻译功力如何,往往在一个地名或人名的翻译中,就可见端倪。”张爱玲在散文《对现代中文的一点意见》中,强调了译者必须重视人名称谓的翻译。《金锁记》使用韦翟式拼音,如:Ch’ich’iao(七巧),Ch’ang-pai(长白)等。Sprout Song中逐字直译,Gold Root(金根), Lotus Born(荷生)等。《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张对人名进行了大胆的改写,如“阿小”改为“Ah Nee”,西洋公子“哥儿达”改译为“Schacht”等。

三、结论

综上分析,张爱玲无论是在创作,还是翻译,包括翻译自己作品及他人作品,一个女性作家出场,始终冠以其女性主义思想,流露在每一个单词,每一段文字。在她的笔下,颠覆男权,构建女性主义文化已成为主流。张爱玲还干涉了对原文本的选择,她的性别意识及女权主义观念无疑直接决定了她的翻译目标。她不但扩充发展了原文,同时还明确了她在译文中的身份。另外,作为双语作家,她可以自由介入原文与译文的创作,以展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正是她在语言风格、创作视角和女性作者表现出的独立精神,而促成了独具特色的张氏文学,引起一股股“张热”狂潮。

参考文献:

[1]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张爱玲.海上花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张爱玲.流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张爱玲名言篇3

关键词:张爱玲;爱情悲剧;人生经历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女作家,本名张瑛,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上海。张爱玲拥有显赫的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和文学论著,甚至她的书信都是她文学成就的载体。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以感伤悲剧的情感色彩描绘一个个苍凉的世界,奉行着她的苍凉美学。正如台湾著名的张爱玲研究者唐文标曾批评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一个苍凉的,死的世界”,就像《金锁记》所说的“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世界”。

正如我们所说,张爱玲小说的美学风格是苍凉的,因此,在她的小说世界中的人物大多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连存在都显得多余。没有未来的空虚的心灵,没有希望的人生之路,处处透出的悲剧意识,是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不完美的完美震撼力。而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文学话题,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更是完美的表达了张爱玲所想表达的“苍凉”。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悲剧

张爱玲小说作品丰富,我们主要选取《金锁记》、《倾城之恋》和《半生缘》的故事内容来分析她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在《金锁记》中,张爱玲塑造了一个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导致心理变态和人格扭曲的人物――曹七巧。麻油店老板的女儿七巧本来是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姑娘,嫁到夫家后,面对的是个患了骨痨的残废丈夫,在正常的生理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她只有向季泽乞求感情。尽管她清楚的知道季泽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大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是好人,但季泽是关在姜宅的七巧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男人,也是姜家唯一愿意理会七巧的人,虽然他到底也是用虚伪的谎言愚弄了七巧。十年的时光过去,婆婆和丈夫离世后,七巧在分家后成了一家之主。七巧知道姜家的人是厉害的,她的钱只怕保不住。这个时候季泽又来“诱惑”她,但她先得证明季泽对她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事实上,这时的七巧早已在不断的等待和算计中,将自己套在了金钱的枷锁里,所以为了金钱,她拒绝了所爱的男人。此后的七巧则是父权的代言人,她已经没有了身为母亲的一切美好品性,她嫉妒一切,仇视一切,自己得不到的爱情和幸福也不愿别人得到。她的幸福曾被男人的谎言扼杀,而她也用谎言扼杀了自己女儿的幸福。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又可恨的曹七巧遭遇了自己的爱情悲剧,也使自己的女儿也踏上了爱情悲剧的道路。

在《倾城之恋》中,婚姻对于白流苏来说正如一根救命稻草,她只有紧紧的抓住它,才能逃出冷言冷语,才能给自己找到一张稳固的长期饭票,更能给自己惨淡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所以他选择了范柳原,但是范柳原并不真的想和她结婚,可以说只是和她玩着“爱情”的游戏。原本已经没有指望的她,阴差阳错,突如其来的战乱使范柳原出不了国,留了下来,这就成全了她梦寐以求的婚姻。故事的结局看起来似乎很圆满,可是谁又能保证战乱时那些相濡以沫的爱情、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会随着战乱的逝去而烟消云散呢?正如结尾所写的那样“也许它会随时变迁;也许它会永远不来……”在张爱玲笔下,爱情以及婚姻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一旦开始就注定悲剧的延续或者继续。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以她一贯的苍凉美学和悲凉意境营造的特色,向人们讲述了在三十年代旧上海的三对恋人――顾曼桢与沈世钧,顾曼璐与张豫谨,石翠芝与许叔惠,他们有缘相遇无缘相聚的爱情悲剧。彼此痴情爱怨演绎了十几年,从美好的憧憬到最后梦想破碎而无奈的苍凉,一个个悲剧,最终揉合成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留下无限感伤和遗恨,叫人心碎。

二、爱情悲剧与张爱玲的个人经历

小说尽管是一种虚构的艺术,但是作家的自我个性、人生境遇以及时代背景仍然不可避免地折射在作品里。使小说被赋予了作者极其个体化的情感机制和价值取向,这在主观色彩浓烈的小说中反映尤甚。这就是所谓的“作家大抵写他既熟悉而又深有感受的生活。”

张爱玲的一生可以说是失落的。幼年时代的不幸,母爱的缺失以及没落的家道,成人后与胡兰成的爱情悲剧,所有的一切都让她尝尽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再从社会背景来看,张爱玲见证了老上海辉煌的过去,见证了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战乱时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张爱玲倍感清冷和孤寂。这些因素反映在她的创作里,使我们看到了男女之间的自私自利的爱情;一个王朝行将陌路时的恐慌和哀怜;身处乱世中人们的挣扎与宿命。

张爱玲笔下的人生不同于他人笔下书写的人生,她描绘的人间更多的偏向于世俗性。她习惯从男女之情中去看破这个红尘。她笔下的爱情不浪漫不理想,更多的是一种苍凉之感。

张爱玲名言篇4

1930年,小有名气的嘉宝出演《安娜・克里斯蒂》,第一次提名奥斯卡。张爱玲刚入小学;1935年,两部重量级影片《茶花女》和《安娜・卡列尼娜》让嘉宝大放异彩,如日中天。张爱玲则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就读,四年后,她考入香港大学专攻文学。

1940年春,张爱玲参加《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在参赛文《我的天才梦》中,她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1941年,嘉宝拍完《双面女人》后隐退,银幕生涯在最高峰戛然而止,令所有人惊奇错愕,转身铸就一世谜题。彼时身在港大的张爱玲,会在随手涂抹的漫画上画下嘉宝轮廓尖锐的脸。像个女鬼。1944年散文集《流言》出版的时候,张爱玲还特地把那画加进去。

拍了15年电影,隐居了50年,嘉宝真像张爱玲写的那样,人为地活成了个“苍凉的手势”。嘉宝一生未嫁,有人问她婚恋问题,她答:“爱情,当然,我曾想爱过,谁没有恋爱过?结婚,我说过好几次了,我不知道,我喜欢孤独,我不喜欢总和人呆在一块儿。”

1955年,张爱玲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1967年,第二任丈夫赖雅去世后,张爱玲也像嘉宝一样,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20世纪70、80年代,张爱玲名声日隆,世人对这个“神秘”的女作家有许多揣测的想像,显微镜式地“看张”,以为她“吃得少又随便,几乎不食人间烟火”。

1988年2月,张爱玲在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续集》,她在自序里辩驳:“我是名演员嘉宝的信徒,几十年来她利用化妆和演技在纽约隐居,很少为人识破,因为一生信奉‘我要单独生活’的原则。记得一幅漫画以青草地来譬喻嘉宝,上面写明‘私家重地,请勿践踏’。作者借用书刊和读者间接沟通,演员却非直接面对观众不可,为什么作家同样享受不到隐私权?”

由此可见,张爱玲信奉嘉宝,并不是出于对嘉宝美貌和演技的赞许,嘉宝的女明星光环,她也看淡。张爱玲早年和晚年都可以说是文学明星。的确,嘉宝的美貌和私生活,都无限地刺激了世人的想象力。但遗世独立的冷酷作风,却让嘉宝超越了美貌的限制,成为一代巨星。所有的巨星都必须独具一种性格魅力。

嘉宝的“孤独”,张爱玲很欣赏。因为她自己就是这样。事实上,从1955年起,张爱玲和嘉宝都生活在美国,嘉宝先后在好莱坞和纽约,张爱玲在1973年定居洛杉矶之前,也曾经在包括纽约在内的北美各地来来往往。人都爱从别人的故事找心理对应。嘉宝的存在,或许多少给避世的张爱玲一种精神支持。她们都悲观而胆怯。

张爱玲名言篇5

论文摘要:张爱玲在1955年从香港到美国,1995年病逝于美国。创作基本上处于“枯竭期”。本文认为作家狭窄的题材、上海的描绘者、狼狈的婚姻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导致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枯竭”。

   张爱玲在1955年从香港到美国,1995年病逝于美国,在40年时间里,创作基本上处于“枯竭期”,与20世纪40年代以小说集《传奇》成为“上海文化界的最畅销书”的张爱玲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这两个时期创作的巨大反差引导着我们去探求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作家的狭窄的题材、上海的描绘者、狼狈的婚姻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导致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枯竭”。下面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狭窄的题材

    随着五四时期女性启蒙和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一些关注女性及其命运和价值的女作家先后登上文学舞台。从冰心、卢隐、凌叔华到丁玲,再到萧红、苏青,虽然同为五四之后的女性作家,但是张爱玲在处理创作题材时,却有别于其他女性作家,正如夏志清所说:“张爱玲的《传奇》一书,概乎言之,写的是怨偶之间的残缺关系。换言之,作者翻来覆去所吟唱的,无非是不幸的婚姻。”张爱玲所有的小说都离不开婚姻恋爱这个基本主题,她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张爱玲之所以如此处理小说题材,与她独特的身世和经历有关。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祖父张佩伦是晚清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父亲是典型的封建遗少,母亲是一位西方化的 现代 女性,与封建遗少的父亲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以离婚结束这段生活。父母离异后张爱玲受到继母的虐待,父亲将她软禁了半年,生病得不到医治。从父亲家逃出后,张爱玲在母亲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然而母亲给张爱玲的感觉是遥远而神秘的。别人唾手可得的父爱和母爱,在张爱玲身上成为一种奢望。正是这种经历对她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养成了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周围人和事的习惯,贯以“苍凉”为底色描绘人间的亲情、爱情。

对于作家来说,“童年记忆在创作中表现为认知的独特性和生命表现的独特性,决定了作家对世界的独异的认知和发现。”张爱玲由于特殊的身世和经历,她笔下的亲情如同久置的食物一样发了霉,变了味。《金锁记》中的“七巧”是一位心里扭曲的阴险毒辣的母亲,她处心积虑地破坏儿子和女儿的婚事。《花凋》中川娥的父亲不肯花钱给女儿治病,母亲因担心被发现藏有私房钱宁愿看着女儿一天天病死。《半生缘》中的母亲受了金钱的诱惑,眼看着顾曼璐残忍地破坏妹妹顾曼祯的美好爱情,葬送了曼祯一生的幸福。《心经》中的许小寒与父亲的关系已超越正常的父女之情,母亲却仍然对此事装聋作哑张爱玲描绘的家庭是亲情缺失的,她笔下的爱情也撕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留给读者的是男女主人公的赤裸裸地算计和利用。《倾城之恋》巾内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爱情”是欲擒故纵、男挑女逗,自流苏想以最后的淑女资本换取婚姻中的物质保障,范柳原无非是想换个口味换个情人.最后两人因为战争成就了婚姻。《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明知乔琪乔有拈花惹草的习性,但为了能留在香港仍然决定嫁给他,乔琪乔为了心安理得的享用葛薇龙的钱而和她结婚,于是葛薇龙便沦为为乔琪乔弄钱的工具《半生缘》中的顾曼璐为了金钱嫁给有钱有势的祝鸿才,然而祝鸿才并没有给她想象的无风浪又有荣华富贵的港湾,留给她的只是独守空房的寂寞和孤独。

张爱玲从小生活在清朝遗老遗少家庭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的是遗老遗少的吃遗产、抽大烟、玩女人的荒淫无耻的奢靡生活。因此她塑造了很多遗老遗少的形象,将人物放在婚姻恋爱这个基本主题中去描绘。正如夏中义先生所说:“除手记外,作家主要靠记忆来储存素材的。作家对素材的记忆不像背数理化和外语单词那样冰冷,而会伴生一种明显的情绪氛匍。”张爱玲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是在l943年写的,这年她写了八个中短篇小说。然而,有限的生活阅历和狭窄的题材范围是经不起喷涌而出的,张爱玲要想延续自己在美国的创作生命,必须拓展题材范围。然而,在美国,张爱玲将自己困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性的生活圈子里,社交圈子极小。丈夫赖雅去世后,她便住进了“老鼠洞”,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因此,就张爱玲自己来说,那些“完不了”的故事,已经完了。

二、“上海的描绘者”

张爱玲曾说:“要迎合读者的心理,办法不外这两条:(一)说人家所要说的;(二)说人家所要听的”“将自己归人读者群中左, 自然 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点别的——作者有什么可给的,就拿出来,用不着扭捏地说:‘恐怕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吧?”’张爱玲的作品既不描写抗e气氛也不反映民族情绪,而是关注都市的琐碎生活,将目光聚焦到世俗的“饮食男女”身上,是真正的世俗文化。

上海成为“孤岛”之时,作为英法的租借地.上海逐渐成为

张爱玲名言篇6

到处都是张爱玲。我的一个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同事在辅导本科生的学士学位论文时,发现交上来的10篇论文开题报告里竟有6篇是写张爱玲的,她说她都看得想吐了。而我的这位同事是国内最早开始着手研究张爱玲的人之一,80年代中期她为写硕士论文曾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南下深圳查阅在当时大陆少得可怜的关于张的资料,可是后来当大街上忽如一夜春风来摆满了张爱玲,到了大家言必称张爱玲的时候,她忽然闭口不提这个她深爱的女作家了。

这个叫张爱玲的女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块心病,一经惹上便再也无法去掉的心病。她已被符号化,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文学,成为当下或许有那么一点才华的女人们准备效仿的标本,小资教母,时尚代言人。

那句“出名要趁早啊,要趁早啊,否则就来不及了。”原本是年少轻狂时无意中说出来的一句任性的疯话,把这句话一口气念叨上六遍,就会发现其实里面什么内涵也没有,但这句类似皇帝新装的疯话却被如今的人引用得了松了线烂了边。

无数女人幻想能像她一样拥有天才、美貌、显赫的贵族家世、特立独行的举止和怪异服装、甚至也许还渴望能像她一样跟一个有才华的汉奸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惜拥有其中的每一项都太过艰难,只好放低了标准。天才之有无,是不好鉴定的,于是乎所有识字的女人干脆都被称作了才女;美貌这个东西当然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于是但凡五官长全了的女人统统被叫成了美女;家世嘛,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就是伪造也顶多是把贫困线以下说成是温饱,把温饱说成是小康,把小康说成是富贵,却实在难以伪造出一个李鸿章那样的曾外祖来;至于汉奸,有具体行为的汉奸,还得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汉奸,那也是时势造出来的,可遇而不可求,在我们这时代要找也只能找一个某种意义上的替代品……

总而言之,最后只剩下了最最表面化的效仿,不管怎样,我们至少还可以穿起旗袍来,作着苍凉的手势,把她作品里的比喻句子背得烂熟,像写毛笔字临摹帖子一样把句子临摹得跟她的相似,同时更是把这句出名要趁早的疯话挂在嘴边,当成座右铭,以此勉励自己,惟妙惟肖地学习着了。

张爱玲名言篇7

我 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 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小编整理了写给张爱玲……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青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惘。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有时,会想一想,究竟是怎样一个传奇女子,写着这样的苍凉并锦绣的文字?

台湾作家季季曾对张爱玲的一生作过一个简括的勾勒:“四岁母亲离家出国。十岁父母离婚。十四岁父亲再娶。十七岁被父亲监禁半年。十八岁逃出父亲的家。从童年到青春,一次次都是情感上的高压与生活上的高温之煎熬。二十三岁,扬名上海滩。二十四岁,情系胡兰成。二十五岁,情伤胡兰成。二十七岁,情碎胡兰成。三十二岁,离家去国。四十七岁,痛失赖雅。五十二岁,自我封锁。七十五岁,骨灰漂流太平洋。”

初识张爱玲,是期刊《收获》上刊载的《倾城之恋》,对她的文字一见倾心,很多段落都会背诵,多年以后再看,那种欢喜依然。同时还读到柯灵写的《遥寄张爱玲》,充满着欣赏、惋惜与怀念,如是,方可写下这样的字吧:“我在北方湛蓝的初冬,万里外,长城边,因风寄意,向张爱玲致以良好的祝愿,亲切的问候。”按说张爱玲会读到的,却并不曾回应,或许,读下《小团圆》,会寻到蛛丝马迹,那决绝的原因是不堪言,却萦于心,终于付诸笔端。对柯灵如是,胡兰成更如是。对桑弧,虽有失望,下笔尚克制吧。如果能预知这本小说,柯灵还会写下这文章么?他看到她的《小团圆》,是怎样的心情?或者更应该问下,若地下有知,胡兰成的心情吧。这部书,或许有胡的《今生今世》的一方言论催生的缘故,也未可知。二十年间几易其稿在她生前也不曾出版,后被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出版。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张葆莘长文《张爱玲传奇》,张爱玲遂以“传奇”的姿态重返上海。上海是张爱玲出生的地方,成名的地方,也是她遭遇乱世之恋并因之备受指斥的地方。一九五二年,张爱玲离开了带给她荣耀与痛苦的上海去了香港,从此之后她的名字和作品便在大陆销声匿迹。因此,当三十年后张爱玲再次“现身”大陆媒体,她身在上海的姑姑惊喜不已,即刻把登载《张爱玲传奇》的那一期《文汇月刊》寄往美国,告知她重回大陆的喜讯。张爱玲的回归也勾起许多文坛故旧的回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收获》杂志发表了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并重新刊发《倾城之恋》,《读书》杂志也遥相呼应,迅速转载了柯灵的这篇回忆文章。其后,张爱玲逐渐走进公众视线,其作品大量印行,阅读张爱玲也随之成为不断升温的文化时尚。

我以为自己是一九八六年左右高中时读到张爱玲,却原来是一九八四年就看到了,那么久远,珠玉一样的文字那么闪亮,令人读着口角噙香,惊动了少年的心,令人不忍释卷。其后许多年,陆续读到了她的很多著作,梦魇般半生已过。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读《小团圆》诗般精致的语言不时出现,张爱的文字依然充满质感。我喜欢。但这不是一本容易看的书,得慢慢看、细细想。《小团圆》,一直在想,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也许,人生之旅的短暂相逢谓之小,而长久别离却是人生的真谛,团圆谈何容易!读来令人唏嘘。乱世的家族,乱世的女子,失爱的人,纵是锦衣华屋,心中的缺口宛在。

“我看你很难”只此一句,就可将人引为知己,就能将深情托付,一个等爱的孩子。纵然所托非人,她亦是心甘承受。刀刀见血的人生,因为有过遭逢,小团圆也好,大悲苦也罢,只余下回首时的淡淡伤怀,隔着岁月与风烟,在记忆中清晰,在文字里新鲜。这不是我们熟悉的张爱玲,这依旧是我们喜欢的张爱玲,那袭华美袍子里的生命过往,不堪看,也须看,真实而残酷,只剩下寥落的背影,在胡琴的如泣如诉的呜咽衬托下,在苍山落照里,在千年依旧的月明中。

她说等待是恐惧的。那是真的。无论是大考前,还是等她的爱人。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因此,慧剑斩情思,没了恐惧,也自是绝望。她的明白与决绝,是有迹可循的,也是痛彻心扉的,平平写来,也掩不住心海的波澜。多年以后,读过以来,依旧为你慨叹。

如果有来生,你仍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女子?成为别人眼中的传奇?宁相信,你会当一个可以撒娇的女儿,一个受宠爱的女子,然后是一个慈爱的母亲,满足而快乐,平凡而简单,永浴于金色的永生里。

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想疼爱你。

如果有来生,我会不会也选择如许平凡的生活,而或也想谱一曲传奇?才情,机遇,奋争,偶然间,命运会将一生勾勒,至于或浓或淡的色彩,至深至浅的情怀,若有若无的闲愁,且歌且吟的挥洒,这样的一生,已是注定。让生如夏花之绚烂,让死如秋叶之静美---若能如斯,还有什么言语呢?这已是生命最好的恩宠。

张爱玲名言篇8

【关键词】张爱玲;性格;白流苏;影响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由于她出身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父母离婚,给张爱玲的性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张爱玲的爱情小说描写的是比较现实的具体的婚姻爱情;与此同时,她的爱情小说也不同于现在所谓的现实题材的关于社会问题的小说,而是又带有一定的小资情调的浪漫的感情。张爱玲比较擅长的就是从各种各样的男男女女的关系中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计需求和生物欲求。所以说在她的作品中,女主角的形象并不是哪种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的情种子,也不是哪种追求自我的女强人,毕竟在那样的时代下,女人的自主性还是有待于提高的。而与此同时,张爱玲的小说中描写的婚姻,往往是一种经济关系,男欢女爱脱不了物质利害的权衡,没有爱情的婚姻、残缺不幸的人生由此而生。这一特点也深深的影响了《倾城之恋》中深罹婚姻之苦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张爱玲人生悲观思想对于白流苏的影响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这源于她的人生经历。童年的张爱玲虽然是名门望族之后,但她却长在没有爱的家庭。童年的她没有父母的陪伴,总是一个人孤独的画画、看书,后来父母离异,父亲再娶了后母,她的日子更是不好过,虽为富家小姐,但却总是尴尬的为钱的事情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苦恼。出身富裕家庭,每天见惯有钱人的生活,自己却不能自已的心理落差,恐怕只有张爱玲本人才能明白那是怎样的一份悲哀。这样的张爱玲便从小失去了儿童的惯常认识世界的纯净眼光,她的心灵充满了繁复的苍凉,生命的孤独和情感的扭曲、人性的变态和人生的不能自已种种悲伤都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海里,这便形成了她人生悲观的心理。创伤使敏感多情的文艺天才张爱玲发酵了,她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将一个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描绘到她的小说中。

白流苏就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充分展现张爱玲人生悲观思想的人物形象。白流苏作为旧式封建家族里的一个柔弱女子,她的性格里有懦弱的一面,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思想的兴起冲击,白流苏还是展现出了她女性自主思想中的一面,她勇敢的离了婚。可是,生存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还有世俗大家闺秀的封建观念作祟,这便使得白流苏不敢也不想出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她想到的还是依附。于是她便带着家私回到了娘家白公馆,妄想依附娘家来生活。跨出勇敢的一步之后的白流苏还是回头走向了原点,这充分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女子的人生悲剧。张爱玲是看透了这点的,同样作为女子,她是深深感受到了这份悲哀的,于是她将这份悲剧写了出来,表现出她女子人生悲观的思想。随后,回到娘家的白流苏在被哥哥们花完自己的私房钱之后,便遭到了哥哥嫂嫂们的驱赶,每天都要不时的忍受四嫂的指桑骂槐。她的人生又步入了另一个悲剧。中国本为一个以“情”为道德中心的国家,可是,在白公馆,没有道德可言,没有亲情可言。一切都是围绕着“钱”来转的,没有了钱,白流苏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她的哥哥嫂嫂们,甚至于她的母亲都不能再容忍她的存在了,她的存在浪费了他们的粮食,水,这是怎样的一份人生悲剧啊!就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无法容忍自己的存在,要剥夺自己生存的权利。白流苏的人生是悲剧了,当再也依附不下去的时候,她只能再寻找另一个出路――再次依附一个男人。这无疑是在以同一个方式来走一个圆圈,每次的勇敢出走,走出的路都是在回到原点。不得不说,张爱玲的人生悲观思想已经在塑造白流苏那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了,人生,不过是一个悲剧的圆的不断重复。

二、张爱玲关于命运的不可测的思想对白流苏人物塑造的影响

张爱玲的思想里是有命运的不可测的观点的存在的。这个观点也是来源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不经历,怎么会有那么深刻的体验。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深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新时代女性。她深恶痛绝丈夫的嫖赌抽鸦片等陋习,在屡劝不改的情况下,她决然的出了国,以牺牲母爱为代价来追求个体的幸福。本来是一个健全的家庭,刹那间就变的破碎了。随后,在张爱玲父亲的保证下,张爱玲的母亲还是回来了,可是父亲却又陋习再犯,终究,她的父母还是离婚了。张爱玲的童年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小孩,一直有一个健全的家,或者,就一直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她不同,她经历了家庭的美满――破碎――重圆――肢解。这一系列的现象出现,是出乎张爱玲的意料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可测,从小便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长大后,张爱玲想出国去英国留学,可是英国却发生了战争,无法直接过去。张爱玲只好赴港,在香港读大学,希望在那里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以后保送到英国牛顿大学的机会。一切都在计划中,可一切也都在变化中。就在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快毕业取得机会的时候,香港却爆发了战争,这使得张爱玲不得不放弃在香港的学业,肄业回到上海。命运就是那么奇怪,你想往那个方向走,可是它却把你带到了另一条道路上。这一切的经历,便让张爱玲的心灵思想中烙上了命运不可测的强烈印记。

白流苏的命运也是不可测的。她在与范柳原的周旋中,最终还是输了,为了经济生活,还为着自己的情感,她终究是向范柳原屈服了,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如果香港的战争没有爆发,可能,以后的她,会守着一栋空空的房子,有几个仆人,每个月和范柳原见上几面,从此过着没有名分,但是富裕的生活。没有亲人的辱骂,但是却有踏实的不安生活。或许,她就这样恐慌的将下半辈子活完,也或许,几年后,范柳原对她腻味了,将她抛弃了。可是命运就是会给你开上一个玩笑,或好或坏。就在白流苏快乐并且空虚着的时候,香港爆发了战争。此时的她是无助的。但是,战争的爆发却让范柳原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白流苏的爱情,他不顾一切的折回去保护白流苏。在一起经历了生与死的煎熬之后,范柳原突然想通了,看透了,他承诺给白流苏一个名分,和她登报发表了结婚声明。可以说,正是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白流苏的一份婚姻。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可测,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它可能立马给你泼一盆冷水,而当你快要无望的时候,它又给你来了一个华丽丽的转变。白流苏是幸运的,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可是未来的她又会怎么样?不得而知。正如《倾城之恋》里写的:“胡琴依依呀呀的唱着,说不尽的故事还在继续。”(第50页)

三、张爱玲小资浪漫主义思想在白流苏身上的体现

张爱玲是一个身份特殊的文艺家。她的曾外祖父是大清国赫赫有名的李鸿章,李鸿章给他的爱女的陪嫁物资颇为丰厚,这份物资足以后来几代过上富裕无比的生活。而张爱玲的母亲也是出自于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她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黄翼升的孙女、广西盐法道黄宗炎的女儿。这两个名门的结合,注定了张爱玲的生活是优越的。且张爱玲的童年正是民国时期,西方的许多物质思想已经传入到中国来,张爱玲的生活背景便让她见惯了洋场和洋场阔少、公馆和公馆里的遗老、鸦片和吸鸦片的太太、古董和古董般的老婴孩、旧家具和随家具的老去而长成的女性、舞场和舞场上的调情、电车和电车中的邂逅…… i而张爱玲的姑姑和母亲又都是深受西方新思想影响的新时代典型女性,她们都出过国,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归国后的她们经常和张爱玲一起交流,给张爱玲灌输了国外资产阶级的思想,新的理念。因而,先天和后天的熏陶,张爱玲的思想观念中便自然而然的有了小资浪漫主义思想。

作家创作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有作家的影子,白流苏就体现出了张爱玲的小资浪漫主义思想。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虽然是一个旧式封建家庭里的小姐,但是她在嫁给败家子丈夫之后,也跟着丈夫学会了跳交际舞。在那个年代,会跳舞的都是颇有小资情怀的。文章中还写道,在范柳原给白流苏找好房子准备回英国的时候,那晚白流苏和范柳原出去吃了一顿饭,喝了一些酒。回到空房子里的白流苏有些醉态,“流苏到处瞧了一遍,到一处开一处的灯。客室里门窗上的绿漆还没干,她用食指摸着试了一试,然后把那黏黏的指尖贴在墙上,一贴一个绿迹子。为什么不?这又不犯法?这是她的家!她笑了,索性在那蒲公英的粉墙上打了一个鲜明的绿手印。”(第42页)这个行为明显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动作,从心灵出发,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并且还是那样的具有美感。这一处也充分展现出了白流苏的小资思想。

四、结语

张爱玲是晚清遗少与一个西洋化的现代女性结合所生下的才女,这对怨偶的不睦婚姻造成了张爱玲不幸的童年,却成就了才女张爱玲感悟世情、了解人性的天生敏锐。张爱玲自己就说过:“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文字是荒凉的,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 ii就是在这样外表光鲜,实则不幸的生活里,张爱玲体会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的种种无可挽救的事实,自然而然的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悲凉的基调和命运不可测的无奈。张爱玲也受到过西方教育,她尤其喜爱英国现代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怀疑主义,萨默赛特?毛姆的以侨居他名族的英国人为描写对象的取材特点和讽刺态度,劳伦斯的心理分析技巧,iii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张爱玲,使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小资思想以及现代派的写作痕迹,造就了张爱玲一部又一部打动人心弦的绝世作品。

注释:

i 《传奇未完》

ii 《传奇再版序》

iii 《传奇未完》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张爱玲的悲剧人生[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德江.关于张爱玲的一生[M].天津百艺出版社,2007.

[3]李力.漫谈张爱玲与其笔下人物性格的塑造[M].安徽大学,2008.

张爱玲名言篇9

关键词:小团圆;盛九莉;邵之雍

引言:

从1920年出生于家世显赫的豪门巨族,到1943年凭借《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等作品红遍大上海,加上其与大汉奸胡兰成的三年旷世爱情,再到1955年移居旧金山,与剧作家赖亚结为夫妇,最后于1995年在加州的一所公寓孤单的与世长辞。用旷世才情、风华绝代来形容张爱玲是不足为过的。因为她的一生,确实是传奇的一生。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最神秘的遗稿。张爱玲于1975年9月完成小说初稿,准备在港台同时连载,直至其去世,这部作品也未曾面世。张爱玲甚至在1992年给宋淇夫妇的书信中说《小团圆》要销毁。经过了长达20年时间的多次重写、修改,并在出版与销毁之间一直犹疑不决的《小团圆》,最终在2009年由其遗嘱执行人宋以朗负责发表,至此,张爱玲的一生,也暴露于读者跟前。

一、《小团圆》的写作动机、真实与虚构

张爱玲在1975年7月18日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在同年10月16日又说:“赶写《小团圆》的动机之一是朱西宁来信说他根据胡兰成的活动手写我的传记,我回了封短信说我近年来尽量de-personalize读者对我的印象,希望他不要写。当然不会生效,但是这篇小说的内容有一半以上也都不相干。”①

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出,《小团圆》确实可以说是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而写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作家朱西宁要“根据胡兰成的话”写张爱玲的传记。张爱玲自己也说:“《小团圆》因为酝酿得实在太久了,写得非常快,倒已经写完了。”仅仅半年左右,十八万字的长篇便完成、寄出了。其所以快,也正是因为写的是她自己的事,虽然岁月如流,但毕竟历历在目。尤其是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张爱玲毕生难忘的。

从整体上说,《小团圆》是严格遵循历史的。比如张爱玲自己的家世、父母、童年、亲戚、港大求学、港战返沪、写作成名、与胡兰成热恋、离婚以及与桑弧的二度恋爱,皆根据史实。

另外张爱玲也虚构一些情节,比如写柯灵在公共电车上用双膝夹她的腿,写九林与后母翠华关系暧昧等,都是为了故事的形象生动而杜撰的情节。

二、《小团圆》中盛九莉对邵之雍的一往情深

现实生活中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对张爱玲来说可谓是一往情深,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相片背后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比张爱玲大15岁,早有妻室,这张爱玲是知情的。胡兰成善言巧辩,曾把他的心曲道出,娓娓动听。他给张爱玲写信,张的复信,只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的第一次恋爱,痴迷入醉,不能自已。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婚,没有举办过婚礼,男方的理由是自己将来有所变动,对女方怎么都不好。于是两个人便签了一纸婚约,炎樱为证――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开头两句是张爱玲所写,“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则出自胡笔。后来果然时局有变,胡兰成去了广西,张爱玲仍然守阵上海。胡兰成在他自己的文章里也说自己有许多女朋友,中国文人的风流气质在他看来是与梅兰竹菊一并列在做人的性情里的,与他自己是横竖相宜且略有自喜的。他说爱玲大气,不嫉妒。那正是五四前后,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自由民主,而那些爱着胡兰成的女子却将这些自由与民主都换成了作茧自缚。

可是人世的事情最敌不过时过境迁四个字,张爱玲的眼中仍只有一个胡兰成,而胡兰成的眼里却已不止一个张爱玲“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在每一个与他共知的女人身上亦发出这样的感叹。

香港作家蒋芸女士说得好:胡兰成是一个一生“没有停止过利用女人的男人”,不幸的是,二十三岁的张爱玲“初人情场,就遇见了这样一个”男人。张自1943年到1947年与胡兰成的这一段孽缘,对她以后人生的影响之大,超乎我们所能想像。张爱玲的一生,“一直在为一次错误的婚姻付出代价”。《小团圆》表明,蒋芸女士实在所言不虚,张爱玲的“胡兰成梦靥”,在《小团圆》中又美美地做了一回。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不愧为“大家闺秀”,不愧为一位十分传统的中国女性――可以说与她的母亲蕊秋女士截然相反。

《小团圆》详细描写了张胡二人如火如茶的恋爱过程,包括他们一次次的亲吻、过程。时隔二十年后,张爱玲还保有如此清晰的记忆和热烈的感受,足见她当时感情投人之深。文章的开头提到:

九莉在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②

可以想象当年的九莉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在等待邵之雍的。尤其是文章的结尾,九莉在梦中梦见邵之雍:

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③

就凭这一段,就足以证明,虽然当时的张爱玲已经与胡兰成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在张爱玲的内心深处,对胡兰成,并无恨,相反,都是爱。

三、《小团圆》艺术上的成败

《小团圆》号称是“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遗稿”、“浓缩毕生心血的巅峰之作”。阅读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言语平淡、情节拖沓、结构松散。虽然文风仍然保留一些以往的格调,但已不见《倾城之恋》《金锁记》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深刻细腻的人物描绘、一针见血而又令人过目难忘、精彩绝妙的人物语言。所以有论者认为这部酝酿了三十几年的《小团圆》叙事拖沓混乱,并且更多的是在重复自己。

但是《小团圆》的叙事与时间线索比她之前的小说更为复杂和考究;文体上也延续了张爱玲一贯的狠直笔法,只是对人生流露出更多的体谅,同时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作家的悲悯是通过洞悉那些真实的内在体验而实现的。

四、结论

张爱玲对《小团圆》修修改改、斟斟酌酌了二十几年,让她如此耗费心力的显然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在“写实”之外,晚年的张爱玲,对于小说的叙事结构显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小团圆》的结构布局,是张爱玲小说中最为用心、也是最复杂的。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其的论述,使我们发现,张爱玲在自身传奇经历之中寻找自我、思考人性、力图超越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倾听和传达内心深处的声音。(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注释:

① 宋以朗:《前言》,见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第3页

②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③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参考文献:

[1] 袁良骏.张爱玲论[M].华龄出版社,2010.

[2] 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张爱玲名言篇10

摘 要:“苍凉之美”表征着张爱玲对时代、人性的总体感悟,也成为涵盖全篇的基调。她以此为出发点,以浸满苍凉感的文字叙写着一个个时代与历史的悲剧,从异于世人的感受出发,将母爱放入真实的人性和社会中观望,还母亲之为“人”的本来面目。正因为如此,在几十年过去的今天,张爱玲的苍凉与悲痛,挣扎与探索,追求与绝望,仍会穿越时空,在我们的灵魂里振荡。

关键词:张爱玲;苍凉;悲剧 ;颠覆 ;畸形母爱

作者简介:刘楠霞,女,河南省新乡市人,新乡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

阅读张爱玲的作品,这一抹沉郁凄绝的苍凉感会时时泛起,我们会为字里行间那份莫名的忧伤、寂寞所感染,又为其深寓于语言文字中那一声声沉郁的对生命苍凉感的咏叹而震撼。

一、对悲剧的叙写

现代悲剧在审美上,具有“真悲”的内蕴 ,它在唤起人的心灵的震撼之余引起人的理智的思考。张爱玲审美的主要美学特征正是具有现代意义悲剧美。她以独特的艺术禀赋敏感到悲剧意蕴的演变,并在创作中演绎出现代悲剧的无穷意味。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所创造的文字世界,是一个主要来自城市阶层的人生写真,是表现他们的愿望、现实、矛盾、痛苦、敷衍、苟且等等。在作品中,张爱玲充分地揭示出他们的心灵与肉体、情感和欲望、理性与本能的巨大冲突,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与理解,渗透出现代人丧失精神家园之后的孤独感、寂寞感。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不得,使她的作品获得更深层的悲剧内涵,这深层的悲剧内涵浓缩成两个字,即是苍凉。读张爱玲的小说,无论人物命运多么坎坷,多么凄绝,我们读过,内心隐隐作痛,却欲悲无泪 。其悲剧大有大音稀声,大象无行的超拔境界,让人哀婉凄绝之余,将情感压抑在内心,掩卷而思之后,从骨髓深处生发出一股无限的苍凉之感。从而显示出现代悲剧所具有的实质:在最终的结局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既显得不可一世,有挑战的意味,又显得毫无意义, 充满荒诞苍凉,终归要沉寂。

张爱玲的一生正是以一颗布满苍凉的心,用她的文字在她的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对照中对女性命运悲剧给予深刻的揭示,她选择苍凉这一审美基调来感悟人生、阐释生命,充分显示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怀疑,在此意义上,张爱玲构建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而是现代的属于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悲剧观,而这一悲剧现代品格的构建正显示出张爱玲“苍凉之美”的无处不在。

二、对母爱的颠覆

于张爱玲而言,对母爱的渴望与母爱的缺乏成为她一生致命的伤痛,她不得不以苍凉到极点的眼光去审视母爱。张爱玲窥探人生、经历人生的最初窗口是她不和而畸形的家庭,这也成为她描绘世界表达内心情感的第一个先验模式。母爱残缺的事实铸就了她笔下母爱灰冷的外壳,因而她不能也不愿揭示出母爱中的积极精神。张爱玲所要展示的则是母爱的阴暗、龌龊与自私,描绘的是一群“丑母”的形象,抑或是说,她将母亲从圣坛还原于世俗社会之中。在《流言・谈跳舞》一文中,张爱玲曾说:“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其实有些感情,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温情脉脉的母爱背后是青面獠牙的吃人本质,所谓亲情、友情、爱情到她这里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用以装饰这吃人社会的假面具而已,其背后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利害关系。母亲的形象,已不再是慈爱的象征,更不是温和的天使,而是巫婆、恶魔、疯子的化身,是一个睡在内房床榻上的统治者。理想中的母亲于现实中不复存在,她只偶尔出现在女儿的梦境中,在女儿魔住了,自以为枕住了母亲膝盖的时候, “呜呜咽咽”地叫喊:“妈,妈,你老人家给我做主!”但几乎就在同时,她便明白:“她所祈求的母亲与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母亲总让人失望。

畸形变态的母爱,它不等同于一般任何感情上的母爱,而是一种人格极端异化了的附带品。作为第一代新女性,母亲们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几千年历史因袭下来的思想重负,因而不免常有妥协、软弱的表现,尤其是当这种重负与血缘亲情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更显示出超越的艰难。因此,母爱与情爱的冲突时时萦牵于张爱玲的心头并展示于她创作的笔端。揭示出这种畸变母爱的最典型作品当是《金锁记》。作品中张爱玲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最彻底的”人物曹七巧――一个带着黄金枷锁的疯子。为了金钱,曹七巧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牺牲了自己一世的幸福,并被金钱剥蚀了自己正常的情感。

张爱玲对母爱的这种自私性、窥探性进行了极其深刻的披露,她将母爱放在真实的人性和社会中去观望,还母亲之为“人”的本来面目,表现出了母亲在家庭中那种卑微的从属地位,冷峻地剖示了封建家族制度文化对母性的异化,体现了她对父权制社会中母性的冷静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蕴含着一种全新的女性视角,曲径通幽,这恰恰与女性主义对母亲的批判思想不谋而合。

三、对苍凉的探源

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感首先源于她独特的经历与体验,这种独特的经历与体验甚至成为一种情结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张爱玲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名门贵族之家,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对子女缺乏责任感和父爱,坐吃遗产,无力支撑上一代的繁华,到了“曲终人散”的前奏。母亲是一位新女性,过于注重自我而忽略了母爱,在张爱玲小小年纪时她就几度出洋。家庭给予张爱玲的体验必然是双重的、分裂的:充裕的物质享受所带来的愉悦和温暖,形成张爱玲思想中的世俗趋向与市民趣味;笼罩着家庭的那种颓废没落、压抑、滞缓的气氛又使张爱玲切身地感到生活的虚无、荒诞以及命运的无常,特别是由于她与继母的冲突而导致的父亲对她的关押、威胁使她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所谓人伦亲情的虚伪与冷酷,从而对人生以及人性产生深刻的怀疑。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都是无情的、冷漠的、悲凉的,这种感受在她是真切的,也是深刻的。

父母的离异、分裂的家庭和破碎的亲情,这一切形成了她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而且成为她感受外部世界的心理基础,以致使她终生都带着悲观的眼光看待家庭人生。后来,求学时期所经历战争的威胁与现实的悲哀更加重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而自己不幸的婚姻又使她进一步体会到生活的苍凉。在这三者之上的是沉淀于张爱玲思想深处潜意识领域的一种中国文人特有的孤独和荒凉情绪。

面对这“乱世”不可捉摸的命运,张爱玲只能在永久的艺术形式里,感受她所认识的苍凉时代,演绎她的回忆,她对未来的恐惧,她对现实的悲哀,还原出人在历史变动面前的凡俗和无奈。她的作品有着苍凉中的浮华、颓废中的超拔,回荡着一股惆怅与凄凉的旋律,说到底也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参考文献:

[1][中]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第4卷 [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2][中]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精选》 [M] 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中]夏志清 《张爱玲小说评述》 [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