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来历十篇

时间:2023-04-11 03:07:52

节日来历

节日来历篇1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节日来历篇2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在数中最尊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故事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重阳糕:此糕也称菊糕、花糕、五色糕,是一种非常松软类的糕点。因重阳糕的“糕”与“高”同义,所以人们就以重阳糕来代替无法登高的遗憾,这也渐渐成了重阳节的食俗之一。

菊花酒:菊花是重阳时节开得最绚烂的花,赏菊花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而且重阳节乃是九月初九,九九等同久久,亦与“酒”同音,所以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食俗。

羊肉面:不得不说,重阳节食俗很重寓意,羊肉面的“羊”就是与重阳的“阳”谐音,所以成了重阳的食俗,且面一定得是白面,因为白添一笔为百,百减一笔乃九九,既应了九九重阳,又有长命百岁之意。

螃蟹:重阳吃螃蟹是最好的时节,这时螃蟹又大又肥美,而且肉质细腻,富含高蛋白,可以有效补充多种氨基酸。重阳吃螃蟹自是要吃母蟹,母蟹蟹黄很多,肉多味鲜,想想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糍粑:糍粑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当做好出锅后沾上芝麻和白糖一起吃,别提是有多美味了,而且糍粑除了做成糯糯的团子,还能炸成“油糍粑”,油糍粑有着金黄色的面貌,酥脆的表层和柔软的内心,吃上一口满嘴留香,可谓重阳佳节一道必备食品。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节日来历篇3

清明节是根据二下四节气来推算的.所以不一定每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4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就在清明那一天,每年的清明大致都在阳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那天。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太阳跟赤道的角度来定的,因此农历也没有一定的日子。 2009的清明节还是4月4日,2010的清明节是4月5日

清明节的由来和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课件下载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节日来历篇4

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来源:文章屋网 )

节日来历篇5

一、《生活历》对官方节庆体系的修正

民国成立后,西方的阳历开始取代中国旧历,成为国家法定历法。与此同时,行用千年的旧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民众生活中依然使用广泛。因此,在北洋政府时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新旧历”并行不废的二元格局。1927年之后,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政治统治,遽然宣称要彻底废除旧历,规定公私事项一律只许采用国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自上而下强制推广“国历”。但是,因采取过激的行政手段和罔顾社会民俗的强大惯性,“国历”运动推进得并不顺利。尤其是取缔旧历节令的做法,一度导致了民间和政府在历法问题上的尖锐对立。②尽管在国历运动中后期,国民政府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和变通。但是,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也就是《生活历》出台之际,政府忙于应对严峻的民族危机,对新旧节庆体系的混乱无暇顾及,也一直未能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陈果夫对该问题的关心就显得较为突出了。早在1933年,陈就委托他人据其想法编纂成《二十二年改良风俗日历》一书。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下辖礼俗委员会,由陈果夫主管。该会甫一成立,陈果夫即与该委员会委员邱培豪合作着手编纂《中华民国生活历》。在自序中,陈果夫自称在该书写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没有相关专著面世的情况下,广采各地地方志、私人著作、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有关岁时的民俗材料。在基础上再加抉择钩沉,“节选岁时节令中最具意义者,系以相当时序,树为标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生活历》历时近十年,迟至1945才正式出版。陈果夫编制的《生活历》,与政府推行的国历运动既相呼应又有所对话。一方面,民国改历运动,既是推进国家统一的政治行动,也体现了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一种努力。以陈果夫的政治身份,可以想见,他对这一现代化运动的大方向自然是支持的。然而与此同时,30年代国民政府正力倡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论,陈也是完全认同这一立场的。自本位文化立场观之,则国历运动以“党国”纪念日取代民俗节日,使传统节日价值破坏无存,确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1940年,陈果夫就在中央纪念周的一次演讲中,批评因此造成的新旧节令错乱无序:“中华民国成立到现在,已有二十九年,可是各地的风气,每况愈下,民间的岁时生活,亦反比从前错综复杂,漫无标准。”①那么,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纪念日与民俗节日当如何进行比例适当的搭配?节日作为现代政治动员的工具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该如何统一?面对国历运动所引发而政府无力解决的这种矛盾,陈果夫在《生活历》中提出了这样的解决之道,即在总体上响应国历运动的前提下,坚持从本位文化立场出发,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加以重新阐明和酌加损益,光大其历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再融合调配新旧节日,藉此传播科学知识和民族主义等价值观念,达到“整理旧俗厘定新俗,以改善全国人民之公私生活,促进国家文化之发展”②的目的。

国民政府高高在上强制推行国历所导致的失败现实,也使陈果夫充分意识到了尊重民俗和社会现实的重要性。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一味严苛推行政令,而主张从民众心理出发。用他的话说就是移风易俗“绝不是一纸命令,或数条标语所可做到的。最彻底而有效的,莫过于因势利导,使人民自动地去推行”③。因此,在对待国历与旧历的关系上,《生活历》委婉而明确地主张两者应该适当通融,不可一刀切:“本历原则上采用国历,至旧有之农家节气,商界结帐日期及应时节令,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④对于旧历中民众日日习用而被国民政府列入迷信的“宜忌”、择日等内容,他也没有一概反对,而是以温情和理解的姿态,做了巧妙的置换:“旧时历书中,列有‘宜忌’两项,根据五行之推始,指示各种人事之作息。本历稽诸天时理,亦设有婚嫁、殡葬、修筑、祭祀等替代日期,藉以破除固有之迷信。”①对于一度遭禁的节庆庙会活动,陈果夫也坚定地为其辩护,指出“庙会为民间风俗之一,且隐然为平民生活之重心;百戏杂陈,负贩云集,则又为民间娱乐及临时贸易之集会,可以收教化之助,庶一举而两得。”这些都说明,陈果夫在尽可能地寻求国历和旧历之间的交集,小心翼翼地对国历运动的失衡作出修正。面对林林总总的新增国定纪念日和传统民俗节日,《生活历》有一套明确的择取节日的自定标准,即“于国定纪念日,除采用其较重要者外,对于民间普遍崇拜之先贤先烈,亦酌予列入。至一般时下节日,只择其较可取者,但求至当,不必强同。军事节日,仅列陆军节与空军节”。②从所收录节日的性质和数量来看,其节日分配具有如下鲜明特点:一,南京国民政府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国定纪念日和政党纪念日,《生活历》只是择要收录,分别是中华民国成立日、国父诞辰、国庆纪念日、革命先烈纪念日;二,大量保留各地传统民俗节日,使其成为比重最大的一种节日类型;三,对某些传统节日进行了新的意义阐释,使其转化地更符合现代意识形态,比如岳飞殉国纪念日和关帝诞辰纪念。在政治纪念日的设置意图和导向上,《生活历》与国民政府官方有十分明显的区别。1927年后,国民政府一方面对辛亥革命和“国庆日”进行了重新的阐发,一面为强化党国意识形态的日常化建构,设置大量革命纪念日和适用于党政系统的“本党纪念日”。③相比国民政府政治性纪念日的泛滥无度,《生活历》对此类节日的收录是相当谨慎的。数目少而意义重大,是其选择的内在标准。中华民国成立日、国父诞辰、国庆纪念日、革命先烈纪念日,这寥寥几个节日,基本涵括了国民政府国家意识形态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个层面,即对现代民族国家、革命政党以及革命领袖的历史记忆与纪念。显而易见,《生活历》保留了官方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拒绝以政治节日对民俗节日的全盘占领这种强势手段来进行过度的意识形态渗透。这一点,也是其与国民政府主导的官方节庆体系最大的区别。

二、传统节日:重建基层宗法社会及其礼制

在国民政府的官方节庆体系中,与政治性节日相比,那些在“无背良善风化、不涉迷信者”价值标准下得以幸存的传统节日,只是一种点缀式的陪衬,在整体上是不受重视的。在这一点上,《生活历》的做法恰好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作者有意识地避免节日的过度政治化,也由于他对民俗在维持乡土社会秩序和道德教化方面的功能有充分认知,因而对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节日较为偏爱,赋予了其相当的尊重和地位。在《生活历》中,传统节日不但在数量上大大超出国定政治纪念日,而且种类丰富,各具代表性。其中,既有反映农时节令的,比如春分(春社)、秋分(秋社),也有祝贺性质的新年、上元、中秋节,以及地区社团性节日慈善日和合作日,还包括一些宗教性质和行业神崇拜性质的节日。严格说来,《生活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日历,其著作体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宋代新儒家程颐所著《礼书》。《礼书》是程颐依“天理”之正,以古礼为本,因时损益,为士庶人家制定的日常生活准则。就书的内容和写作目的而言,《生活历》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视作是民国版的《礼书》。作者针对每一个节日配置了相应的细致完备的礼仪。这些礼仪有的纳入了新的现代社会生活内容,但更多的还是古典民风民俗的重现。经过作者对古今礼仪的取舍安排,我们看到《生活历》中营造的民俗节日,多是一副乡土社会自在自足的康乐景象,以上元节为例。在该历中,上元节包括如下丰富的节日活动:晨起,食灯圆。举行赛灯大会,最优者,由地方长官奖之。举行乡饮酒,由地方长官宴请本地在外从政退休,品学兼优以及德高望重之人,席间歌鹿鸣三章以侑饮。举行上元宴,有宗祠者,集族人在祠宴饮。社团集合同志,为元宵会。乡长根据七日各家所填之人口调查表,对于添丁最多之家,躬往祝贺。男女主人招待,并抱小孩出遏,未定名者,得由乡长取名。晚出灯会,放河灯。邻里亲戚相往来。农家以芦苇做火把,长丈余,往来照耀田间。儿童跳百索,放烧火。妇女为纪念紫姑,或七姑娘之戏。行嫁娶。①由上述流程充实而成的“上元节”,呈现了一种俨然有序却又和乐松弛的生活景象。在上元节时,社区内部不同阶层的人群聚合在一起,展开不同层次的社交活动,由此搭建出融合流动却又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由地方长官组织的赛灯大会,是暂时弥合权力阶层与普通民众身份差别,体现官民融洽的活动;地方长官组织的乡饮酒,只宴请本地有资历有威望的人士,是仅限于社区精英阶层的社交。上元宴和元宵会,则是以宗族为单位组织的宴饮,是传统大家庭的聚会。在这一天里,代表权威的乡长,还会亲自前往添丁最多的家庭予以祝贺,延续农业社会对“生育”的肯定和褒扬。在《生活历》中,还有一类节日,如春秋社日、慈善日、合作日等。这些节日,不但今天的人们完全陌生,在民国时候也已日趋式微,有的甚至湮没无闻。但在传统农业时代,这些以家族和宗族为中心的节日,的确构成民众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以春秋社日为例。社日兴起于上古三代,每年春分、秋分日是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古代乡村社会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正如一些学者早就证明过的那样,节日对古代乡民而言无异于一场狂欢。平时受到诸多礼教束缚的人们,在节日里得以短暂的尽情欢娱,这是对单调日常生活的一种有效调节。②陈果夫也认为,宴会游戏种种快乐活泼的集体活动,能养成民众热烈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活力,可以劝农、劝学,寓教于乐。因此,《生活历》刻意保留了诸多这样的节日娱乐,包括上元节时的家族团聚吃灯圆,村民开灯会、放河灯,社日时的酬神演戏,以及“合作日”时族人的会食、出游,等等。③可以看出,经《生活历》因时损益后的传统节日,既不乏对规范、理性的礼教秩序的尊重,又突出了活泼、奔放的节日欢娱本色。这一点,流露出作者对于礼教秩序下乡村生活的十分向往,透着温情脉脉的理想主义。同样不难发现,上述上元、春秋社日、合作日中的活动,几乎都是以宗族或村社为单位发起和进行的。之所以如此,缘于陈果夫坚信宗族在维系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特别作用,而以宗族结合为民族国家建设之阶梯,以人伦人情相维系重建基层宗法社会及其礼制,正是陈氏的理想,他说:“我国社会组织,基于家族,而文化策源,亦以人伦为其中心。故虽屡经丧乱,而邻里共处,聚会相亲,守望相助,社会之巩固,数千年如一日。本历对于民间旧有之习惯之敦宗睦族诸美德,如祀祖扫墓等,均各订为专条,列入日期,以垂永久。……务使家族结合与民族主义,并行不悖,以促进整个国家之大团结焉。”

三、政治与民俗的统一:以关岳纪念日为例

陈果夫一方面对古典的乡土生活有无限憧憬,一方面却又不忘推广现代思想和观念。在《生活历》中,他自觉地对某些传统民俗节日进行着现代改造———通过引入新的仪式,灌注民族主义等新的现代观念,将传统与现代加以有机结合。本文择取岳飞殉国纪念日和关帝诞辰纪念,试做说明。关帝庙祭祀始自唐代,延续至民国。1915年北洋政府颁定祀典,通令关岳合祀,并在武庙增设宋岳忠武王位,每年春秋分后第一个戌日,由各地长官及军警一体致祭。但实际上祭典在各地执行不力,形同荒废。国民政府时期,重新厘定祭典,又将关岳合祀分开,各自举行公祭,以示隆重。《生活历》规定,每年的阳历5月13日,由地方长官领导各界人士,公祭关帝,以“信义忠勇”精神鼓励大众。在民间,则提倡以悬挂关帝画像、赛关帝会、演忠义传奇等活动教化乡间子弟。岳飞殉国纪念日定在每年的阳历12月29日。《生活历》建议这一天的纪念活动包括:晨起食油炸桧,长者向儿童讲述岳飞之历史;地方长官领导各界人士公祭岳武穆,以“不爱钱,不怕死,精忠报国”劝勉大众;岳庙开放;各界举行一日助捐运动,资助国防;书坊售岳武穆照相、遗墨、遗作及有关之书籍碑帖;娱乐场所演讲岳飞生前事迹。关岳祭祀在民国官方祭典中合法地位的获得,首先缘于关岳两位古代英雄所象征的“忠义仁勇”道德具有超越时代的历史延续性。正如《生活历》所推重的,关帝“一生忠义正直,上薄云天”,“万死不易其志,以武力包裹不成,则以身殉之”,“古来的圣贤豪杰,历经千百年,至今妇人孺子,田夫野老一闻其名,仍莫不敬之如付,尊之为神,在中国,这样的杰出人物惟关帝”;②至于岳飞,其忠勇爱国,也不输关帝。不过,在民国时代的关岳祭祀里,关岳已经不只是“忠义仁勇”的传统道德化身,他们忠贞爱国的民族英雄身份大大强化,俨然被树立成了弘扬民族主义精神的新象征。《生活历》盛赞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生当于内忧外患之时,最富于保种爱国之心,而用兵如神,屡催强敌,实为我国民族英雄之最令人敬仰者。”③关岳祭典中设定的一些纪念活动,也是围绕着英雄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而展开的。比如在岳飞殉国纪念日,鼓动民众向国家捐款、资助军需,这固然是出于战时支持国防的特殊需要,但《生活历》也特别指出了此举与爱国精神的关联,即“行于武穆殉国之日,不但人事方面较为方便,抑亦所以纪念武穆忠勇爱国之精神也”④;此外,陈果夫还规定将每年5月设为“发扬民族意识月”,又提议将多涉神怪性质的旧剧、旧小说这些民间文学材料以民族主义精神熔铸改编,使之成为标准的国剧,再由各地公演。综观《生活历》中对关岳祭典的设置,多使用“民族英雄”、“忠勇爱国”、“民族主义”等词汇,说明“民族主义”的新观念已然注入到了传统的关岳纪念节日当中。或者反过来说,在新时代下,传统道德资源也一起参与了新的民族主义精神的启蒙构建当中。由此,忠勇的传统道德与民族主义的新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关岳纪念的主导精神。社会学和人类学一般都认为,节日的社会功能能否充分实现,与纪念仪式设置的得当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就纪念仪式的设计而言,《生活历》中的节日活动形式丰富,层次分明,颇有值得分析之处。就仪式的属性而言,关岳祭祀具有官方和民间的双重性质。首先,它是地方长官主导各界民众参与的公祭。公祭意味着权力精英通过公开演示仪式过程,将亦人亦神的道德英雄树立为新的民族偶像。在官方公祭的同时,民间的纪念活动并行不废,且更加丰富多元。通过节日仪式与象征的运作,国家权力得以渗透进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①其次,关岳祭祀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内容。关帝纪念时的赛关帝会、合演忠义传奇、家户中悬挂关帝画像等,都是在民间流传久远的民俗,是民众十分喜闻乐见的节庆形式。在这样的节日空间里,民众获准通过庙会、演剧、演讲等形式参与到祭祀仪式当中。于是,在民间社会,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在轻松、愉快的庆典活动中,关岳祭祀完成了传统道德和民族主义的双重教化。与民国政府在机关、学校、团体所强制推行的革命纪念日一样,关岳纪念也同样承载着灌输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任务。不同的是,后者兼具政治性和民俗性,因而其教化就显得不那么枯燥和生硬。而且,关岳祭祀在仪式空间、仪式人群、仪式形式上的多层次性,相对能够更有效地动员参与者,从而使其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最易成为人们强化民族主义的现成资源。在《生活历》中,以“民族英雄”身份入围纪念节日的,还有黄帝诞辰。此外,《生活历》还建议,应对“各地旧有之民族祖先祠庙,加以重建和修葺”。各民族的祖先,自然不应当仅限于汉族,所以《生活历》中还象征性地加入了成吉思汗诞辰和唐文成公主诞辰两个新纪念日,以显示对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尊重。

节日来历篇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法中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需支付不低于其正常工资三倍的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有新年(一月一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农历当天)、劳动节(五月一日)、端午节(农历当天)、中秋节(农历当天)、国庆节(十月一日),共计十一天。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来源:文章屋网 )

节日来历篇7

【关 键 词】历法 中国农历(阴阳历) 重新审视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华民国从1912年1月1日起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从此,西方的“阳历(太阳历)”取代了以“干支纪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历(阴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历”。西方的“阳历”在中国继续使用……今年——公元2012年,时值中国弃用农历100周年,在中国众多人当今只知西方阳历(太阳历),不晓中国农历(阴阳历·干支纪历),甚至认为它是农业社会的陈腐、乡村老太的老土……之际,笔者想从对世界各种纪历方式的分析比较中,重新认识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农历。

一、世界历法类别简析

从人类历史角度看,世界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来讲,可以分为三大类别:

(一)太阴历(阴历)

太阴历又叫阴历,它是以月亮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月都近似于朔望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个闰年、19个平年。这种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没有关系。

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二)太阳历(阳历)

太阳历即阳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太阳历发展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执政时,指定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为首的一批天文学家制定历法,颁布后也叫“儒略历”。它规定:每隔3年设一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儒略历”从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千余年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设立专门的历法改革机构对“儒略历”进行了再次修订,调整了过去千余年积累的时差,规定了设置闰年的方法。新历于1582年颁布实施,称“格列历”。“格列历”为太阳历的第二阶段,其后逐步为世界各国政府采用,又称公历。我国在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格列历(阳历·公历)。

(三)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月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的日期与月相相对应。中国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主要内容为:

1.中国农历的历月长度以朔望月为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它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天,也称“无月日”)所在之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望日”为月圆之日,为每月十五或十六。

2.中国农历历年的长度以回归年为准,每年为365.25日。

3.中国农历以“24节气”确定月份并确定置闰:

(1)以“24节气”确定月份:

从天文学方面来讲,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分为24个等分点(以春分为0点),两等分点相隔15°,每个等分点以专名命之,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等意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节气顺序演进,逢单的叫“节气”(简称“节”),逢双的叫“中气”(简称“气”),二者合称“节气”。

中国农历的月份规定,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有“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依此类推至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这样规定就使每个月份都符合一年的季节变化。

(2)以二十四节气确定置闰

中国农历的年以回归年为依据,但一个回归年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多,又比13个朔望月的日数短(即回归年与朔望月周期不能通约),中国农历便通过增置“闰月”的办法来调节“年”与“月”两个自然周期,其调节的依据为“二十四节气”。具体计算如下: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天,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天,有12.368个“朔望月”,也就是说,一个历年=12+0.368个朔望月,即一个历年比12个朔望月多了10.8673天。为使二者协调,就必须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8年加3个闰月……经推算,19年加7个闰月较合适。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上7个闰月)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如此二者就基本一致[1]。至于闰月置于哪个月之后,汉以前各代各不相同,各取所好。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时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4.中国农历以“地支”作为各月份的特定名称

中国农历将一年12个月与中国特有的“12地支”相配(“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具体为:以“24节气”的“冬至”所在之月为建子之月(简称子月),以下依次为:以“大寒”所在之月为建丑之月(简称丑月),以“雨水”所在之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以“小雪”所在之月为建亥之月(简称亥月)。这就叫“月建”。中国古人对选择那个月作为岁首(正月)十分重视,由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夏朝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商朝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周朝以建子之月为岁首,秦朝以建亥之月为岁首。汉朝初承秦制,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太初历,岁首依夏历,改建寅之月为岁首(即“雨水”所在的月份为岁首)。这样——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这种固定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5.中国农历的纪历方法采用“干支纪历”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人的独特创造。相传黄帝时大挠发明了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古人将天干地支采取“阳配阳”、“阴配阴”即同性相配的方法按顺序搭配组合,形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癸亥等60对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如公元1987年9月18日12时就记作丁卯年、己酉月、庚午日、壬午时)。

另外,中国农历干支纪年的地支与12种动物相对应形成中国特有的12属相纪年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今年是公历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辰对应龙,故也叫农历龙年。同理,公历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蛇年,公历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马年……再行演进,12属相还是中国人的生辰记录方式,如:生于农历壬辰年(公历2012年)就是属龙之人,生于农历甲午年(公历2014年)就是属马之人……(由此观之,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已作为一种科学符号深入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阴阳历(中国农历)优缺点比较

三、独创24节气并干支纪历的中国农历是极其科学和先进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科学成果,这个科学成果有待我们高度认识和深入研究

明代以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科技文化领先,经济发展居前,这些都与当时的中国拥有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纪历系统)有关。后来,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在科技经济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人尤其是出外留洋者便认为西方世界所拥有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纪历也是如此。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从1912年1月1日起弃用中国农历(阴阳历·干支纪历),改用格列历(太阳历·公历)……时至今日,中国农历仅作为一种传统纪历方式部分保留下来,虽然有些历书也双历并存,但农历不作为官方纪历方式,官方正规纪历方式是——阳历(公历)。

在西学东渐、西学弥天的今天,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农历无奈地衰微了,现在绝大多数国人几乎不懂天干地支,对“24节气”能深入了解的人也为数不多……

但通过前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农历(阴阳历)与源自西方现今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太阳历)相比较,前者(中国农历)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体表现在:

1.中国农历(阴阳历)每月的每一天都有月相意义(初一是无月日,十五是满月日),而阳历(格列历)没有。我们知道,了解月相变化对人类掌握江河湖海的潮汐变化、对生物科学研究、对人类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如人体节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农历就具备这个表示月相的功能。

2.中国农历独创了“24节气”(及“三伏”、“九九”概念),使人们能比现行公历更精确了解和预知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情况,便于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及各项社会活动。

曾有学者这样认为:中国农历的24节气与阳历是一致的,因为二者都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之运动周期为基础和依据的。笔者要说的是,二者看似一致,实则有本质区别。这个区别是:计算方法不同。中国农历的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分为24个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这种以“角度”来确定地球与太阳位置的方法符合现代几何学及机械学原理,具有数学的严密性和物理学的精确性,它可以准确表述地球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在历法上可以精确到时、分、秒,因此能准确表述季节及物候变化情况。相对而言,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阳历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365.2422日——基本平分为12个月,分别以“月”这个时间概念——准确地说是以地球在黄道上运行的一段弧线——来表述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这种纪历方法能基本准确地反映季节变化,但还存在一定误差。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黄道)是椭圆,且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速度又不均匀,阳历将这个椭圆(黄道)圆周12等分的结果是:用某段“运行弧线”(“月”的区间)表述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继而反映季节变化时就存在“概括性”或“模糊性”的状况,也就是说,当地球在弧线(黄道)上进入某月时,可能太阳的照射角度还没有到达(或早已到达)该月的“标准角度”,这在季节表现上就会出现误差(现实中这种误差一般为1—3天)。比较来看,以“运行角度”来表述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进而反映季节变化的中国农历24节气则具有绝对的“精确性”: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可以精确到时和分(如今年2012壬辰年立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18时23分)。这种精确性的根源在于:地球的季节变化是由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造成的,而中国农历24节气就是以这个“照射角度”为计算依据的,因此它反映在历法上就能精确表述季节变化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农历的24节气比阳历(现行公历)的月份更能精确反映季节及物候变化。

具体实践中24节气对气候及物候的表述精确吗?外国人可能不太了解,国人应该太熟悉了。如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就是每年“清明节”之日天必降雨的自然现象;谚云:“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指的就是每年“立秋节”之日,早上还酷热难耐,但到夜晚就凉气宜人的天气变化特点;“立秋一十八,寸草结疙瘩”,指的就是“立秋节”后18天内,各种农作物(粮、菜、瓜、果、草)停止根茎叶的营养生长,转入结果实的生殖生长的自然现象。

另外,24节气的精确性还以“三伏”、“九九”概念作为补充。“三伏”、“九九”是中国农历表述一年中“最热”和“最冷”时期之气候及物候状况的概念(它以24节气为计算基础)。“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其具体天数为: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同理,与“三伏”相对应的“三九”(“九九”的一个阶段)基本上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九九”概念是这样的:进入冬至,中国农历叫“交九”。从冬至日算起,每过9天为一九,九九共81天,“九尽桃花开”(天气转暖)。数九中三九、四九时天气最冷[2]。陕西长安民间的“冬至九九歌”流传很广:“一九二九闭门厮守;三九四九,冻破砖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耕牛地里走。九九再九九,镰把拿到手”。

3.中国农历独创了“干支纪历”系统,在准确记录天象变化的同时,其天干地支符号已作为一种科学和哲学概念,深入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疾病诊治及其它社会活动。

(1)“干支纪历”能准确记录和表述天象变化:

在中国沿用了数千年的“天干”、“地支”符号有其特定的自然科学及哲学意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的是空间的概念,其中“甲乙”表示东方,“丙丁”表示南方,“庚辛”表示西方,“壬癸”表示北方,“戊己”表示中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的是时间概念,其中:“子”为晚23时—1时,“丑”为晚1—3时,“寅”为晚3—5时,“卯”为晨5—7时,“辰”为上午7—9时,“巳”为上午9—11时,“午”为中午11—13时,“未”为下午13—15时,“申”为下午15—17时,“酉”为傍晚17—19时,“戌”为晚19—21时,“亥”为晚21—23时。这个“天干”和“地支”结合起来——{天干,地支}表示的就是特定事物一定时间的“物质形态”[3]如公元2006年,用公历(太阳历)表示就是“2006年”这个数字概念,而用中国农历表示就记作:“丙戌年”,“丙”为天干,“戌”为地支,其二者结合起来就表述了该年地球(至少是中国所在的北半球)在太阳系(宇宙)中的“形态”为:{丙火,戌土},从该“形态”分析,其年必“艳阳高照,土气燥热”。从2006年实际气候状况看,春夏较热,一冬几乎未雪。与“丙戌”干支所表述之气候状况基本相同。分析历史上其它年份亦同此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历干支纪历的科学性。

(2)“干支纪历”是中国传统中医进行疾病预测和诊疗的基础和依据

中国传统中医有一个“运气学说”,其核心概念是“五运六气”。运用“五运六气”科学原理对疾病发生进行预测并对在发疾病进行诊疗是中医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运”是指: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它表述的是历年及一年的气候变化情况。在一年中各运对应季节为:“木运”—春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春后两周开始至夏至前18天);“火运”—夏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夏后两周开始至立秋前18天);“金运”—秋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秋后两周开始至立冬前18天);“水运”—冬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冬后两周开始至立春前18天);“土运”—春、夏、秋、冬各季的后18天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后的1~2周时间均为土运(土运一年共有4个,间隔出现)。“六气”是指“风、署、火、湿、燥、寒”六种致病的气候因子。“五运六气”结合起来看就是通过历年干支及一年中各节气变化的情况来预知疾病的易发生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诊疗。这是非常科学的。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五运六气”的依据和基础就是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历”及其“24节气”。(但令人惋惜的是,随着农历的衰弃,中医“运气学说”也被弃之。被一些人视为玄学。目前中国能用“五运六气”科学方法进行疾病预测及诊疗的中医师已寥寥无几。中医院校也将“运气学说”置之高阁,视作古董)。

(3)除上述中医学之外,中国农历“干支纪历”的“天干”和“地支”符号还是中国古代其它自然科学如“周易”、“四柱预测学”、“堪舆学”……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中国古代诸多社会科学如“论语”、“道德经”……的重要元素。可以这样说,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符号作为哲学和科学概念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太阳历)仅表示了一种“时间”概念,中国农历(阴阳历)则同时表示了“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而这个“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则表述了该时期地球自然的“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哲学价值。从实践层面看,独创“24节气”的中国农历比现行公历(阳历)更能精确反映季节及物候变化,独创“干支纪历”系统的中国农历对疾病预测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过去对中国农历的偏见和抛弃(仅从“农历”这个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对它的偏见:认为它是老旧的东西,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是落后的农业社会和偏远农村所使用的东西),我们应高度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国农历,深刻反思被我们厌弃的中国农历其实是一块灿烂夺目的中华瑰宝。建议不要再把它称作农历了,因为它的科学意义早已超出了农业和农村的范畴,把它称作“夏历”(回复旧称)或“华历”吧,以便让它的科学内涵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农历为基础和依据的中华传统节日体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已经逐步被国人拾起并重视。而若干年前,由于阳历(公历)在中国一统天下,国人们生活在西方的“时间坐标”中,除“春节”(过年)外,几乎淡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目前许多年青人已经习惯了过西方的节日……

今天,时值中华文化复兴之际,中国农历——请拂去你颜面弥久的灰尘,向世人展示出你的光灿和美丽来!愿你能为中华复兴作出贡献,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建明.天文基础知识[M].出版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6.

节日来历篇8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1]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它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一

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节日来历篇9

1、公历新年节庆时间:每年公历1月1日2、耶稣受难日节庆时间:在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3、复活节星期日节庆时间: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3月21日后月圆以后第一个星期日。4、复活节星期一节庆时间:复活节星期日后的星期一。5、国际劳动节节庆时间:公历5月1日6、耶稣升天日节庆时间:复活节后40天的星期四。7、圣灵降临节节庆时间:耶稣升天节后的第10天。8、国庆节节庆时间:公历8月1日9、万圣日节庆时间:公历10月31日10、圣诞节节庆时间:公历12月26日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节日来历篇10

2022年9月10日是中秋节,农历日期为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传统佳节,寓意团圆,同时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加上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正圆,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追月、吃月饼等。

2022-2030年的中秋节时间

2022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4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5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10月06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一

2026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25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7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三

2028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10月3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9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22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30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四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最早出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无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君王赏赐群臣的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中秋赏月的流行,李隆基起了绝大的促进作用。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这个佳话故事越传越美好,民间自此盛行过中秋节。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可以吃什么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么,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可以吃什么?

中秋节的时候,到处都是桂花飘香,而在这个时候,用桂花做成的桂花鸭可谓说是中秋节美食中必不可少的。

在台湾,流行在中秋节吃芋头。有俗语说:“吃米粉芋,有好头路”。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植驱鬼的气概,可敬。

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中秋吃南瓜在江南这块比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2022中秋节高速收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