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5 01:15:54

春雨的诗句

春雨的诗句篇1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苏轼《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5、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6、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钱起《过鸣皋隐者》

7、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陆游《丰年行·南村北村春雨晴》

8、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陆游《春雨·春愁无处避》

9、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春雨的诗句篇2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雨的诗句篇3

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夕阳无限好_,__只是近黄昏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的一年开始了!

4、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5、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6、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 》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春雨的诗句篇4

一、紧扣“危楼”,层层深入

【案例】 在学白的《夜宿山寺》一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排除生字障碍,通过自读、范读、个别读、比赛读等各种方式读通全诗后,开始了谈话教学:

师:读完这首诗,你能说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吗?

生:“危楼”。

师:很好,“危楼”也是高楼的意思。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座高楼的?

生:第一句说“危楼高百尺”,其中的“高百尺”直接描绘了这座楼的高度,形容楼很高。

师:是啊,还有哪些地方是描写“高”的?

生:“手可摘星辰”意思是诗人站在楼上,手都能够到天上的星星了,这楼也太高了吧!(面露惊讶之色)

师(点头):我和你有同感。

生:还有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站在楼上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住在天上的人,说明这座楼和天差不多高了!(下面一片唏嘘惊叹声)

师:是啊,这首短诗中,无一不是在写“高”。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反复渲染楼“高”。下面让我们用朗读把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深深留在脑海中吧!

【点评】 高,是楼的特征,也是这首诗着力刻画的核心内容,为全诗的着眼点即诗眼。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把这首诗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抓住诗眼,围绕“高”字提问,让学生到诗中寻找答案,学生主动地学习古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兴趣。我的第一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中心“高”字,然后围绕重点,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围绕文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出: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后我建议用朗读表现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学生朗诵古诗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二、何谓“好雨”,众说纷纭

【案例】 在学习杜甫的《春雨》一诗时,我先范读给学生听,然后指导他们借助拼音自读,帮助他们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通全诗。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我准备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借助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提示,逐句诵读体会,再联想全诗大意。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春雨》这首诗,觉得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一场雨?

生:一场好雨。

师:什么样的雨才是好雨呢?

生: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下的雨就是好雨。

生:不耽误人们做事、生活的雨,比如夜里下的雨是好雨。

生:能浇灌花草树木的雨是好雨。

师:《春雨》这首诗中的“好雨”有这些特点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生:这场雨是夜晚下的,不妨碍人们工作、休息,我是从“随风潜入夜”看出来的。

生:这场雨正是在庄稼需要的时候下的,下得很及时,我是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看出来的。(语气明显突出了加点字)

生:这场雨能浇灌花木,我是从:“润物细无声”中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场雨好在不是太大呢?

生:“细无声”。(师点头赞许)

生:“潜入夜”——

师:是吗?

生:是的。“潜入夜”是在夜里悄悄地来了。这样的雨不会太大。

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再读这首诗,争取把春雨“好”的特点读出来。

春雨的诗句篇5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雨的诗句篇6

【关键词】诗眼;“钥匙”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一、加深形象描绘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则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这“直”和“圆”正是该诗的诗眼。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句,前人刘辰翁评:“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复觉不同。”诗中“垂”“涌”二字描写明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江流涌动着白色月光,此情此景与诗中“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完全交融,使诗人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关乎诗意精确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着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诗眼。再如齐巳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巳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传为佳话。其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及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营造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关”字反衬了春意活跃,一个“出”字则表达了春色扑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压抑脱颖而出的意味,意境深远,韵味深长。再如《登岳阳楼》一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妙用“坼”“浮”二字,对洞庭湖水势浩瀚广阔无边的景象作了精彩的描画,气势恢弘,意境深邃,为咏洞庭湖五言诗之绝唱。

四、瞄准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往往以形容词的活用多。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诗眼”明“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感,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五、体察精当修辞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该句中的诗眼为”咽“和”冷“,它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日色“是视觉意象,“冷”是触觉感受,诗人巧妙地使视觉向触觉转移,相互交通,从而更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春雨的诗句篇7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雨的诗句篇8

关键词: 唐诗 俳句 中日自然观

对待大自然,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要与之和谐相处,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此同时,两国人民的自然观也各有特色。本文拟从唐诗和俳句的对比来看各自的特色。

一、日本人喜欢纤细而朴素的自然,中国人偏爱雄伟华丽的自然

中国的自然景观华丽而巨大。日本的景色美丽而纤细。对于自然景物,日本人认为小而纤细的东西最美,中国人还是觉得大山大河最具美感。

唐开元年间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又如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唐诗也为我们再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再来看看日本俳句名家的俳句作品。

小林一茶的俳句:

せ蛙 负けるな一茶ここにあり。?摇?摇?摇?摇?摇

やれ打つな ハエが手をする足をする。?摇?摇?摇

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呢。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小林一茶的俳句十分推崇,因为他觉得小林一茶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①从上面的2首俳句可以看出,俳句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微小的生物都有怜爱之心。作为日本的传统,对于朴素单纯的事物评价非常高,越简单细小的东西越美。

又如,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也经常描写小的事物。

て死ぬ けしきはえず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

海士の屋は 小海老にまじる いとどかな。?摇?摇

不曾见过频死的秋蝉还在拼命地叫。

渔夫家,小虾盛满平箩里,混入一只小蟋蟀,形似小虾在鸣唱。

二、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感受更为敏感,俳句中经常会出现季语

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通过俳句的“季语”表现出来。说到俳句,首先要提的就是“季语”,只有充分理解了“季语”的含义,才能欣赏俳句。当人们读到季语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季节,进而理解这首俳句要表现的内容及情感。例如:山吹を 踏んでく 雀かな(正冈子规)(「山吹指棣棠这种植物,是这首俳句的季语,意指春天)。这首俳句让我们联想到盎然的春意,一只飞来的雀鸟落在了柔软的棣棠枝条上,枝条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量晃动弯曲了,这突然的晃动又让雀鸟大吃一惊,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人为之感动。

大多数俳句都有季语,例如:

春雨や 小の小 ぬるるほど

春雨细细落 润泽沙滩小贝壳(与谢无村)

五月雨を 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

五月雨纷纷 汇集名江最上川 奔腾向前方(松尾芭蕉)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松尾芭蕉)

初雨 猿も小蓑を 欲しげなり

初寒降雨 猿要小蓑衣(松尾芭蕉)

在这四首俳句中,“春雨、五月雨、菊、雨”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季语。

三、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捕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声音

唐诗和俳句有很多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上雨”(《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有鸡犬的喧闹:“朝日众鸡鸣”(《晓行巴峡》)、“犬吠寒林下”(《过李揖宅》);有猿猱的啼叫:“秋月听猿声”(《送杨少府贬郴州》)、“可宜猿更啼”(《送张五归宣城》);有鸟儿的鸣啭:“园庐鸣春鸠”、“雉响幽谷”(《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还有深山古寺的清磬疏钟:“鸣磬夜方初”(《饭覆釜山僧》)、“秋雨闻疏钟”(《黎拾遗听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时而,飞流直下的悬泉瀑布声如雷吼:“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燕子龛禅师》);时而,秋暮山中的蝉鸣蛩响撩人愁思:“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愁”(《早秋山中作》)等。大自然的各种天籁,万千景物在运动变化中发出的音响,都被诗人一一收摄进诗中,组成一幅幅有声画,一章章交响乐。②

日本描写声音的俳句也不逊色,俳人松尾芭蕉描写声音的俳句就很多。例如:

古池や 蛙びむ 水の音。?摇?摇?摇?摇?摇?摇?摇

寂静的古池塘,青蛙跃进池水中,扑通水声响。

ほろほろと 山吹き散るか の音。?摇?摇?摇?摇

风吹花落水声凉。

静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摇

幽冥厉蝉声,悄然浸岩中。

在仅仅17音节的俳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青蛙蓦地跃入古池塘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瀑布的落水声、寂静庭院里的蝉鸣声等,万籁都可以从俳句中听到。日本人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知音”。

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想把个人寄托于自然,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

芭蕉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正是旅行让他从自然中探求到艺术的本质。他悟到人应该顺应自然。从他的旅行日志「奥の道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奥の道着重描写了以“寂”为核心的思想,并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他在开篇就写道“积日羁旅,漂泊为家”,表达出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旅行的执著。行旅中,芭蕉写出了大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俳句和散文。例如:

夏草や 兵どもが の

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

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岑岩。

蛤の ふたみへれ 行く秋ぞ

蛤蜊壳离肉,此时分别去两地,秋日行迟迟。

野ざらしを 心にの しむ身かな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小林一茶的一生也是在旅途中漂泊的一生。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发现真我,自我就意味着回归自然。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山、雨、秋、月、松、石、竹、浣女、莲、舟等景物,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再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借描绘深秋辋川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孤烟等田野乡村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幽居山林、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表达出诗人的田园之乐和闲适心情。

唐诗和俳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日自然观的异同。充分理解唐诗和俳句,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有所帮助。

注释:

①?si=1.

②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文学评论,1983,(2).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民钦译.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詹福瑞,葛景春.王孟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9.

春雨的诗句篇9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问题思考

(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运用了引用、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通过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E.文章结尾通过“纠正”余光中先生的说法,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全文主旨。

(2)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第五段写“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本句中“水”和“火焰”各有什么含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开篇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沈从文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花春雨江南”是否终将成为一种遗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E(C项,“着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有误;E项,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有误,应是表现对传统诗意生活的向往。)

(2)第一问:雨声淅沥,报来杏花开放的讯息,杏花的“腮颊”勾起了诗人对故乡、对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在作者想象中,陈与义心潮涌动,似有热泪盈眶,所以说“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4分)第二问:“水”指装满杯的酒(把“水”理解为“霏霏细雨”也可),“火焰”指杜牧心中溢满感伤情怀。(2分。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解答时应紧密联系上下文。)

春雨的诗句篇10

古典诗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的话道出了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

吟读古诗,让我们感受到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维的诗情画意;吟读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让我们可以聆听教诲,受到启发;吟读古诗,如同徜徉在花海,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我们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我们吟:明月几时有;思念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我们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感叹时,我们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越时,我们吟:凭栏处,潇潇雨歇……下面,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去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它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古典文化洗礼。

【活动内容】

一、分门别类话古诗

(一)自然界的颜色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称。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很多同学家里都养过小动物,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诗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含有地名的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今陕西省一带)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成语出自古诗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三、醉月赏花唱古诗

请你来点歌,男女生各选唱两首,看谁唱得好。

歌曲1:但愿人长久(王菲)

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

歌曲2:相见时难别亦难(徐小凤)

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歌曲3:满江红(张明敏)

歌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四、灵活巧妙用古诗

下面是一位同学巧用古诗写的作文片段,请结合语境补写诗句。

(1)有幸去杭州,正赶上江南的雨季,阴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竟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参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今年的中秋节不比往年,我是“_________________”了,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参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跟踪训练】

一、全班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抽签背诵相关主题,每小组背出相关主题的2首诗,就可获得基本分100分。

1.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

2.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

3.含(写)月的诗词。

4.描写离别情愁、相思苦的诗词。

5.描写边塞生活的诗词。

二、各组每轮派一人参加抢答诗歌,答题者不能重复,答对得一分,答错不得分。

(一)猜一猜

1.唐朝虞世南有首咏物诗:“的历流光小,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请问此诗所写何物?

2.表达不断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你记得有几首?

(二)悟一悟

3.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节,你和同学去看望小学老师,买了一张贺卡,要在上面写上赞美的话。你可以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呢?

三、默写古诗。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6.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

7.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