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5 05:38:14

春分诗句

春分诗句篇1

1、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七绝·苏醒

2、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崔融

3、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少年游》杜安世

4、仲春初四日,春*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徐铉

(来源:文章屋网 )

春分诗句篇2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红梅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述三件作品,从表面上看,都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如果不用律诗知识来区别,的确很容易把它们都看成是七律。事实上,王勃的是古体诗,也叫七古,苏轼的是七律,宋祁的是词。我们用近体诗――律诗知识作如下分析和判断。

第一,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总称,除了句数、字数固定外,一般押平声韵。

《滕王阁诗》的第二、四句押的是仄声韵,第六、八句押的是平声韵;《红梅》押的是平声韵;《玉楼春》押的是仄声韵。而古体诗是除律诗、绝句以外的古诗,除句数、字数不固定外,押韵可平可仄;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

第二,近体诗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词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滕王阁诗》前四句押u(ü),后四句换成iou了,《红梅》和《玉楼春》分别押i和ao,中间没有换韵。

第三,近体诗讲究对仗。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但也有少数律诗一、三联对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或一、二、三联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只有律诗才有四联的名称,每联两句,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又叫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任意两联而成。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词的对仗受词牌的限制。《滕王阁诗》的第三、四句对仗,七、八句对仗。《玉楼春》的三、四句对仗,有的《玉楼春》词三、四句就不对仗,如元好问的《玉楼春》:“金沙猎猎风城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第四,近体诗讲究平仄。

一是平仄相间,即一句中有平有仄,如五律有四种基本句式:①平平平仄仄,②仄仄仄平平,③仄仄平平仄,④平平仄仄平。它们分别作首句,就有四种五律格式:(1)①②③④①②③④;(2)②④①②③④①②;(3)③④①②③④①②;(4)④②③④①②③④。这样排列是为了保证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七律的四种基本句式是在五律的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即可。七律相应的也有四种格式。

二是平仄相对,即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有时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不可能每个字都相对,但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对。

三是平仄相粘,即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要和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像庾信的《拟咏怀》虽然押的是平声韵,但“关门临白荻”全是平声,是不合规律的;“关门”的“门”和“凄惨”的“惨”一平一仄,是不合粘的。杜甫的《望岳》押的是仄声韵。古体诗不讲平仄。词的平仄因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是比较复杂的。

春分诗句篇3

"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话题,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 (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即人们把汉浯四声分为两类,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三、对仗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就是将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其形式主要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独自的规则,即: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而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例外,这里不作详论)。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掉序”练习。一般说来,在进行这类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以下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为了方便讲解,我们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 钱塘湖春行(诗句己打乱) (唐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一步,找出“韵脚” (“同韵”的平声字)。本诗中“韵脚”有:泥、西、低、堤、蹄。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本诗的四联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第三步,依据“联”的乎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因而将上边四联调整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四步,本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即为“颔联”或“颈联”。 第五步,本诗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所以,带有两个韵脚的联“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应为首联。剩下的一联自然就是尾联了。 第六步,依据诗歌内容,诗人由“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先写“高、远”之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再写眼下“低、近”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后与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合。因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全诗颔联,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萆才能没马蹄”则为全诗颈联。 第七步,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本诗押“i”韵,首句入韵,中两联对仗。诗句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则。 原诗顺序应为; 钱塘湖春行(原涛)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外,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 吴起白烟。 陶 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 选项:A 东 公 田 B 东 公 耘 C 三 令 田 D 三 令 耘 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 (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古诗格律相当复杂,单就“律诗”而言,也不是可以仅借数言可蔽之的。我们高中生应该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多多诵读古诗,培养古诗语感,以便更好地加以掌握,从而有利于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

春分诗句篇4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分诗句篇5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前言】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时幻化出的一片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翻译】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春雪》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春分诗句篇6

诗歌是寄托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诗言志是诗歌的终极目标,其中“志”就是诗人的思想和感悟。所谓“关键诗句”就是最能表达诗人思想和感悟的诗句,阐述哲理的诗句,表现诗人写作意图的诗句。这一考点的常见题型有:咀嚼诗意型,体味意境型,品析写法型,赏析名句型。

解题金钥匙

一、咀嚼诗意型

题型:1.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3.这两句诗阐述了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诗中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应仔细研究试题要求,抓住试题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明确诗句的表层含义与深刻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咀嚼诗意时要能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诗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来具体分析。

答题要点:通过……内容+抒发……感情。思想感情如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离别思念之惆怅等。

二、体味意境型

题型:1.描述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这两句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这两句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4.对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进行扩充性的描写。

解读:关键诗句是整首诗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解答此类试题时,应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关键诗句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

答题要点:1.理解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分析诗中形象:找出具体意象,概括意象特点,理解意象中诗人寄予的情感。3.体味诗歌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结合意境。

三、品析写法型

题型: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感的?

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3.修辞手法: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答题要点: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歌中具体的词语或句子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四、赏析名句型

题型:1.欣赏诗歌中写得最妙的一联。2.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可综合运用上述三种题型的答题要点,即根据具体的句子,从诗句的含义、意境、表达技巧、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或从其中一方面重点阐述。

答题要点:1.表现(修辞)手法+意境+情感。2.含义+表现(修辞)手法+表达作用。3.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2)说说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3.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说说诗句的含义。

4.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栽培桃李。

春分诗句篇7

1.会认5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生意葱茏,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赏景诵诗,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暮春风光)。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课外背会了不少古诗,我们一起来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好吗?

点评:联系旧知和生活经验,导入新课。学生在赏春景,诵古诗的过程中,对芳草萋萋,碧柳垂丝,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美丽春天油然而生一股向往之情。有了对春天的美好憧憬,学习描写春天的诗就会是一种心理需要了。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指出图上哪是“篱落”,认识“篱”字。

2.这些篱笆上的竹竿与竹竿之间的间隙怎样?引出“疏”字,理解“疏”的字义。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识记生字,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做的事情。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经实践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欣赏画面的轻松愉悦氛围中,字义理解了,生字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注意读得正确、流利、知道按节奏停顿。

2.同学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评议。

点评:读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自得、顿悟皆从熟读成诵中来。

四、细读文本,感悟暮春

1.学习前两句

(1)配乐朗读前两句。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曲折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都谢了,花瓣撒了一地,树叶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阴。)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再读这两句。

(3)读读这几句诗,它们描绘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理解前面两句诗描绘的分别是初春和仲春时节的景象,而这首诗描绘的是暮春的景象。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4)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诗的前两句。

点评:借助想象生成画面,重现古诗中淡定深远、生意葱茏的意境。对比赏析,感受春天的不同阶段,感受不同的诗人笔下春光的异彩纷呈。在有所得有所悟的基础上再来读,这种读,就不仅是字正腔圆,音韵和谐,停顿合辙,而是和诗人的心灵唱和了。

2.学习后两句

(1)自由朗读后两句诗,这两句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儿童是怎样追黄蝶的?相机理解“走”的古义。如果你是那名追蝶的儿童,“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后,你会怎样?

五、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1.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见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首诗。

2.指导背诵。

(1)借助挂图,想象画面,进行试背。

(2)指名背诵,对当堂背会的予以表扬鼓励。

点评:在语文课堂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会一些经典,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髓的传承。这样可以让学生丰富积累,积淀语感。长此以往,学生必将“腹有诗书气自华”。

春分诗句篇8

关键词:《春晓》 情感 形象 风格

1. 引言

在中国翻译界中,严复所提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最有影响的。“信”、“达”、“雅”三个字早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即已全都出现,但将这三个字作为“译事楷模”(即标准)而提出,则始自严复。他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的第一段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又说:“《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者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雅。”[1]他所谓的“信”是指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忠实地传达原作内容;“达”是指语句的通达顺畅,使译本读者能够读懂、理解;“雅”是指在译作中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就“信达雅”三者的关系而言,“信”是主要的标准,舍弃“信”就不谓翻译。当然,不同写作风格,不同语体的原作,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就不仅仅在于“信”和“达”,更应该强调的是“雅”的标准。本文运用“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作为宏观参数,情感、形象、风格作为微观参数来对《春晓》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评析。

2.译本评析

孟浩然是一个以白衣终其一生的诗人。他的一生除了在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曾去长安应试外,其余时间都是在隐居田园和游历山水中度过的。他认为生活在繁盛的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能为社会做事而平居一生是可耻的,所以他以四十岁为界,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为应试和做官作准备。开元十六年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也曾产生过失望和怨恨情绪。但从长安回到故乡后,心境渐渐平静下来,最后安心在故乡隐居。《春晓》为五言绝句,韵脚优美,对仗整齐,节奏明快,是他的咏春佳作,语言平白如话,清新自然,而诗意隐约,情韵悠长。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却写了春风春雨,春夜春晓,春花春鸟,描写的春景十分广泛。但诗人几乎全然不用视觉,而仅用听觉和想象来描写一个风雨交加的春夜和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晨。下面将对此诗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

2.1情感方面

曾亦沙将“信”(忠实)的标准具体化为23种“意义参数”,情感意义属于其中的一种。本文就从情感这方面看三个译本在“信”上做得如何,看其是否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翁显良在他的《译诗管见》一文中指出:“诗言志,赋诗言己之志;译诗则言人之志,这就要求以作者之心为己心。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了解古代中国,不能不体会古代中国文士的思想情感。倘若只看字面,依样画葫芦,但求形似,恐难产生与原作相似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翁先生对中诗英译的原则,即在中诗英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章法句法字法。[2]从他对《春晓》的译本看,也的确没有逐字逐句地直译,而是极力将他理解的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他在《外国语》1981年第6期上说:“孟浩然写的虽则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啼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高卧松云的孟夫子,一朝梦觉,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3]所以他的译本中有伤春的情感,尤其是后面两句“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将他所理解的原诗作者的情绪或者说本意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在传达情感方面也有缺憾,没能展现出本文前面所提的原诗的那种跌宕的层次与复杂的感觉。其它两个译本没有将作者的本意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像原诗一样比较含蓄。

2.2形象方面

首先看一下在字词层面上三个译本是否保持了原诗的形象,先看《春晓》中“晓”字的翻译。“晓”在《辞海》中的定义为“晓,天亮”,并援引“春眠不觉晓”为例,可见其在原诗中是指天亮的时刻。[4]许渊冲和翁显良都把它译成了“morning”。在英语中“morning”指“early part of the day between dawn and noon or before the midday meal”。吴钧陶将“晓”译为“dawn”,意为“day-break”,这种译法比较贴切。原诗的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悠闲。诗人在酣睡中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如果他有什么政务的话他不会睡过的,正因为诗人已归隐故乡,在自然界中找到慰藉和乐趣,没有什么要担忧的事情所以才能睡过。现在看一下“眠”的翻译。许渊冲的译本中没有直接翻译“眠”,而是译为“lying in bed”,如果不读第二行的“Not woke up”,人们可能会以为诗人一直躺在床上一夜未睡。吴钧陶将其译为“slumbering”,与“眠”的意思比较接近。翁显良、吴钧陶将其译为的译本中也没有直接翻译“眠”字,而是通过“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中的awake间接说明诗人睡过。所以在这一点上,吴钧陶翻译得比较好,将原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再看一下“不觉晓”的翻译。根据《辞海》,“晓”指“天亮”,那么“不觉晓”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知不觉天亮了”;另一个是“没察觉/不知道天亮了。”由于汉语中“不+动词”的结构多是否定的动词短语,如不期(而遇)、不堪、不讳、不寐等。所以原诗中“不觉”应分为“不+觉”两个词来理解,而不像现代汉语中将”不觉“理解为一个表示状态的副词。[4]原诗中的“不觉晓”应理解为“不知道天亮了”。许渊冲的译本中用“Not...till...”的结构来间接翻译,这种翻译会让英文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悠闲,直到听到鸟叫才醒来,但从原诗来看应该是诗人醒后听到鸟叫。吴钧陶将其译为“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这一翻译与原诗“不觉晓”的意思比较接近,peeping传神地再现了“不觉晓”的形象。翁显良将其译为“Late!”正如前面所说的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直译,而是极力将他理解的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在这也是,诗人在这写不知道天亮了其实是想表达他醒来后意识到自己起晚了,所以翁显良将诗人的情感在译本中直接表现出来了,但是这样译过于直白了。现在再看一下“处处”的翻译。原诗中“处处”用来修饰“闻啼鸟”的,给读者一种百鸟争鸣的感觉。许渊冲的译本中没有将其翻译出来,虽然他用了“birds”来表现许多鸟,但是给读者的感受没有百鸟争鸣那么强烈。吴钧陶将其译为“everywhere”比较符合原文所要表达的形象。翁显良将其译为“All round me...”虽然也符合原诗的形象,但更像是对原诗的解释而不是翻译。再看一下“闻啼鸟”中“闻”的翻译。“闻”在古汉语中相当于现代的“听”的意思,而不是现在所指的嗅觉上的“闻”。许渊冲将其翻译为“hear”,与原诗比较接近。吴钧陶的译本中并没有译这个字,而把处处都是鸟叫作为一个客观事实翻译出来了,把诗人排除在外。翁显良也没有把这个字翻译出来,但与吴钧陶相比,他没有把诗人排除在外,而通过“All round me”间接说明了诗人听到鸟叫。接下来再看一下“闻啼鸟”中啼的翻译。在前面文章中也提到了诗的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百鸟图。诗人想通过鸟儿们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许渊冲和翁显良都将其译为“crying”,这种翻译会让英文读者觉得有些伤感,认为鸟儿是在悲鸣,与原诗所要表现的百鸟争鸣图以及前面所分析的诗人喜春的情感不一致。吴钧陶将其译为“cheeping”,比较形象地传达了百鸟争鸣的意趣。再看一下“夜来风雨声”中“风雨”的翻译。翁显良将其译为“storm”,前面也提到过他极力想传达诗人的本意,他认为诗人诗中的“风雨”象征黑暗势力,“storm”在英语中也用来象征黑暗势力,所以他把“风雨”翻译为“storm”。但是由诗的第一句“不觉晓”可知“风雨声”并未惊起梦中人,这“风雨”注定不是急风暴雨,应该是和风细雨,所以他翻译为“storm”不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形象。吴钧陶将其译为“rain....wind”比较笼统,许渊冲将其翻译为“wind and showers”就比较形象具体。再看一下“花落知多少”中“花”的翻译。吴钧陶将其译为“petals”,它的意思是“any of the delicate, coloured, leaf-like divisions of a flower.”也就是“花瓣”的意思,与原诗“花”的形象不符。许渊冲和翁显良都将其译为“flowers”与原诗相符。

下面看一下句子层面三个译本对原诗形象的把握,先看一下前两句的翻译。许渊冲将其翻译为“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只叙述了“诗人早晨躺在床上被鸟叫声吵醒”这样一个事实,并未体现出原诗“春眠沉酣不觉天已大亮,发现窗外早已是鸟声喧闹”的喜春的景象。吴钧陶将其译为“Slumbering, 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他的译文让读者觉得处处的鸟叫声好像和诗人没有关系,只是在诗人“Slumbering”的时候鸟在叫,诗人并不一定听到,所以和原诗有差距。翁显良将其译为“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他的翻译将他所理解的诗人的感情明显化了,限制了读者们的想象。再看一下后两句的翻译。许渊冲将其翻译为“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第三句略显平淡,第四句只译出了“花落多少”,“知”却没有体现出来。吴钧陶将其译为“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第三句中的“I heard”似乎应该删去,它冲淡了后面的“风雨声”。第四句“...on the ground sleeping”形象传神,充分展现了诗人惜春的情绪。翁显良将其译为“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他这两句中用了“fury”,“poor dear”将他理解的诗人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读者通过他的翻译得到的伤春的景象和原文不太相符。

2.3风格方面

许先生主张翻译诗歌要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他和翁先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较偏重于传达原诗的“音美”。他认为,“诗味”并不仅限于“意味”,还有几乎是同等重要的音韵、节奏、格调等“韵味”。[2]许先生在其译文中也体现了他的翻译主张,原诗的音美在译文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译文的每行基本都是四音步,而且还用“lying”对“crying”,“showers”对“flowers”,很好地传达了原诗韵美。许渊冲除了在音美方面做得很好外,在形美方面做得也很好,四句话基本长短一致,简洁明快,与原诗在风格上很相似。

吴钧陶的译文在韵律上采用的是严格的抑扬格,节奏感很慢,而且极有韵味,他的译本当中四句诗最后一个单词分别是“peeping”,“cheeping”,“weeping”,“sleeping”都押“ing”这个韵,一韵到底,全诗笔调轻快活泼,形式也比较工整,与原诗的风格也很相似。

在三个译本中,翁显良的译本显得特别独特,这是因为他对该诗的理解颇为独到,译诗方法也别具一格。本文在前面也提到过他的中诗英译的原则,即在中诗英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章法句法字法。他也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了这首诗的翻译中,他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惜春、伤春的情怀。于是他力图摆脱原诗形式上的束缚,着力表现一种暮春已至、风雨摧花、鸟啼花落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光难驻的感慨。然而,原诗以言浅意深,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译本首句中的一声叹息以及他的一些用词太过直白,诗人情感一览无遗,与原诗委婉含蓄的风格不符。此外为了达到充分表达原诗意象的目的,他没能兼顾原诗的章法韵律节奏等,没能成功地表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他的译本句子长短不一,原诗只有四句而译本中增至五句,有点像散文从而缺少了诗意。

3.总结

本文以“信达雅”作为宏观参数从情感、形象、风格三个微观系数入手对《春晓》的三个译本进行了具体的评析。这三位译者在翻译时都有自己所遵循的标准:许渊冲和吴钧陶都属于押韵派,主张译诗应当押韵,尤其要使用脚韵,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原诗中的音韵美。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看出他们两个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遵循了这一标准,所以他们在“雅”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而翁显良属于表意派,其基本观点是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不能因韵害义,指出译文应传达的首先是原诗的意境,而不必过分囿于原诗的韵律,他主张把诗译成散文体,在他的译本中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翻译观点,所以他在传达原文的内容,即在“信”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不同写作风格,不同语体的原作,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就不仅仅在于“信”和“达”,更应该强调的是“雅”的标准,所以综合比较而言,许渊冲和吴钧陶的译本相对而言比较好。

附:春晓的三种译本

1.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许渊冲 译)

2. The Spring Dawn

Slumbering, 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But every 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吴钧陶 译)

3.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翁显良 译)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冬贵.从《春晓》两个译本看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J].东南亚纵横,2002:52-54.

春分诗句篇9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古诗词

在教学中,我根据古诗的特点,紧紧抓住欣赏、品味、诵读、想象这四个环节,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一、指导看图、欣赏画面美

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还反映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独特方法。因此,教学古诗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欣赏画面美。写景状物的诗,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唤起学生对色彩、画面的形象联想,对意境的体会和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前,我先把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放大,教学一开始,就出示这幅美丽的“秋江夕照图”,在观察全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仔细欣赏,最后重点观察江面的景色,^察之后,让学生思考:(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图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3)欣赏了这幅秋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问题后,还用自己的话描述了画面的景色:夕阳把万道霞光贴着地面照射过来,“铺”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江面上红光闪烁,红色慢慢变淡,最后红绿交融为一体,再过渡到绿色。色彩十分鲜艳美丽,使人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壮美赞叹不已。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多么幽美、多么温馨的“秋江夕阳照图”啊!其中,凝聚了诗人对大自然多么深厚的爱。

二、品析字词、感知语言美

古诗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容极丰富的内容,可谓“一字千金”。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有两行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虽属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容词活用,然而此处用得不同凡响:其一,从春风吹拂到绿染江南,有时间之先后,因果之变化,而“绿”字将前因、后果两个不同时间的事物、两个不同空间的事物浓缩在一起;其二,诗人赋诗乃在泊船瓜洲之夜,月色朦胧、春色朦胧之时,更兼隔江而望,江南之绿定然不甚分明,或者说很不清楚;但既已春临江南,那绿满江南当在情理之中了,这就巧妙地将现实的眼中之绿与想象的心中之绿融于一体。

三、紧扣诗眼、领悟诗情美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画龙点睛之句。此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乐诗衬哀情,不禁发出了心底的哀叹: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家呢?“何时”一语,表示归期不定,饱受战乱之苦,抒发了诗人羁旅漂泊、思乡殷切的情怀。通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深厚,别具韵致。

四、反复诵读、品味节奏美

所谓节奏,是指诗句中的语言有规律的停顿,并使这种停顿多次反复出现,在古代,诗即是用于吟唱的歌,古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的限额,平仄的搭配及韵脚的合辙,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铿锵有声、顿挫有节,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其中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有力的节奏美。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其节奏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句间平仄搭配如下:

第一联:- - | | | 第二联:- -

- - - | | - - -

很清楚,每联上下句相对应的两个字都是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严格遵循异声对应的规则。这样,句间平仄相对,句内平仄相间,音韵之美便充分显示出来了,在探求古诗音韵美和节奏美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大胆想象,创造意境美

杜甫《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在四川成都郊外草堂迎接春天的来临,诗的一二两句状写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写出了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色彩鲜明的颜色,浓墨重彩、相映成趣。诗滔滔江水,映衬只只白翎鸟,以面衬点,碧白想映生辉,愈显其白;一个“欲”字,把红花拟人化,赋予火红的花以动感,益发显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宛如一幅清新的暮春景色图画。

只有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美在我们身边,美在生活之中,小学生对花香鸟语的春景,已经具备了初步审美经验的积累,教学时我引导他们回忆当地春天的景象,再联想诗中的景色,进而再造想象,并组合诸景色于一个完整的画面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历代诗篇浩瀚如海,教学古诗时,我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放手让学生用课内获得的方法大量阅读课外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春分诗句篇10

《横塘》

南宋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①南浦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子交子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在江淹的《别赋》也有这样的句子:“送君南浦,伤之如何?”于是后人便以南浦来指代水边的送别之所。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3、这首诗在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与前两句有什么紧密联系?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这首诗的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年年送客横塘路”,“年年”表明送客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横塘”诗人送客的必经之路;在这句诗中诗人用的虽然是直接抒情的方式,但却把笔墨荡开,不去写眼前的离别之情,而去写以往的送别经历,接着就为眼前的离愁增添更加浓郁的色彩。“细雨垂杨系画船”,是用来写眼前的送别的,但是那别情却是用景物暗示出来的。蒙蒙细雨,依依杨柳,彩绘画舫,无一不象征着离别离情。作后一句诗中的这一切景物与前两句有着互补关系,“石桥”、“朱塔”、“细雨”、“垂杨”、“画船”,合在一起,在“绿川”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构成了一幅多么空灵秀美的画面!

4.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1)诗人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恬静幽美、让人流连的春景图。(2)作者选取绿川、石桥、朱塔、重柳、画船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构图,春天的南浦披上了绿装,把一条河都染绿了;石桥和朱塔静静地伫立着;和河上一只将行的画船停泊在垂柳边,在蒙蒙细雨中显得那么的轻盈和美丽。(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1)借景抒情。着绿的南浦,静立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

(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4分,答出2点,意思对即可。若大其他技巧如“以景语作结”,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