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24 05:07:21

乐观的名言

乐观的名言篇1

2、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罗兰

3、所谓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

4、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罗曼·罗兰

5、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班庭

6、我相信过,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谈起悲伤的事情,悲伤就会烟消云散。——高尔基

7、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朗弗罗

8、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9、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达尔文

10、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爱因斯坦

11、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拥有风度的自然之美。——金马

12、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13、人生要有意义只有发扬生命,快乐就是发扬生命的最好方法。——张闻天

14、一个人也许会相信许多废话,却依然能以一种合理而快乐的方式安排他的日常工作。——诺曼·道格拉斯

15、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罗曼·罗兰

16、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义。——杨朔

17、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并无特别原因而快乐的人,他们仅仅因快乐而快乐。——威廉姆·拉尔夫·英奇

18、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塞·约翰逊

19、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佚名

20、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21、天地专为胸襟开豁的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赏心乐事,让他们心情受用,而对于心胸狭窄的人们则加以拒绝。——雨果

22、使你自己有更多更多工作,使你习惯于工作。这是人生快乐的第一个条件。——罗曼·罗兰

2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24、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勒柏辛斯卡娅

25、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仲

26、静默是表示快乐的最好的方法,要是我能够说出我心里多么快乐,那么我的快乐只是有限度的。——莎士比亚

27、悲伤可以自行料理,快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马克吐温

28、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罗兰

29、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马克·吐温

30、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塞·约翰生

31、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阿奎那

32、快乐的秘诀是:让兴趣尽可能地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罗素

33、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爱因斯坦

34、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

35、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快乐的顶点。——德西得乌·伊拉斯谟

36、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伊壁鸠鲁

3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普希金

38、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止的冬色。——雨果

39、欢乐是希望之花,能够赐给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无畏惧地正视人生的坎坷。——巴尔扎克

40、他们之所以做得到,就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做到。——维吉尔

41、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罗莎琳·德卡斯奥

42、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

4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44、生活,就应当努力使之美好起来。——托尔斯泰

45、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华盛顿

46、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47、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玛格瑞特·科利尔·格雷厄姆

48、一个人的特色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不要勉强自己去学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自己觉得快乐,对社会人群也更容易有真正的贡献。——罗兰

乐观的名言篇2

1、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 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卢森堡

2、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德谟克利特

3、我相信过,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谈起悲伤的事情,悲伤就会烟消云散。——高尔基

4、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 ——布兰登

5、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6、当你习惯于悲观时,它就会像乐观一样令人愉快 ——本涅特

7、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不断地充实它。——高尔基

8、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

9、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10、我们要抱着乐观去奋斗,我们往前一步,就是进步,不要有着愤嫉的心,固执的空想,要细观察社会病源。我们于热烈的感情以外,还要有沉静的崐?研究,于痛苦困难之中,还要领会他的乐趣。 ——瞿秋白

11、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曾宪梓、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巴甫洛夫

12、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华盛顿

14、乐观使你倾向于幸福健康事业顺利,悲观使你倾向于绝望患病失败忧郁孤独懦怯 ——民谚

15、往往并不是我们的思想决定乐观还是悲观,而是我们生理和病理引起的乐观或者悲观意识形成自己的思想。 ——乌纳穆诺

16、乐观的人,牙齿落完也不老 ——维吾尔族

1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18、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达尔文

19、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20、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华盛顿

21、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莎士比亚

22、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拜伦

23、乐观主义的谎言有着如此巨大的治 ——美国

24、乐观使人长寿 ——缅甸

25、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勒柏辛斯卡娅

26、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马克思

27、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威尔科克斯

28、乐观者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 ——英国

29、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 ——佚名

30、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 ——瞿秋白

31、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 ——爱因斯坦

32、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33、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乐观的名言篇3

2、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止的冬色。

3、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4、悲伤能够自行料理;而欢乐的味道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务必有人分享才行。

5、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止的冬色。——雨果

6、永远以用心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我和身外的世界。——曾宪梓

7、不管我到什么地方去,我是去找快乐的。我决不会到什么地方去找痛苦,正因我生来就是个寻欢作乐的人。只有痛苦找到我头上,我才会痛苦。

8、打消了一切忧虑,卸下了一切担子,一时不由感到满足,真好比心里搬开一块大石头。

9、快乐就应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10、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因此,无论自我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稻盛和夫

11、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爱因斯坦

12、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13、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象人类的其它态度一样,悲观不但能够减轻,而且透过发奋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乐观。

14、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罗曼·罗兰

15、快乐这东西就像星星一样,黑暗是遮不住它们的,总会有空隙可寻。咱们在人生的历程中,不管犯了多少过错,产生过多少误解,然而,在过错和误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闪烁着快乐之光吗?

16、使你自我有更多更多工作,使你习惯于工作。这是人生快乐的第一个条件。

17、愿一年比一年快乐,但愿连咱们最卑贱的兄弟或姊妹也不会被剥夺他们应得的一份快乐。

18、既不好被逆境困扰,又不好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19、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就应坚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20、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快乐。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

21、所谓快乐,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22、世界上没有快乐,但有自由和宁静。

23、愿一年比一年快乐,但愿连咱们最卑贱的兄弟或姊妹也不会被剥夺他们应得的一份快乐。——《狄更斯评传》

24、一个知足的人生活才能美满。

25、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26、正因真正的快乐就是:成为完全客观,从而体现自我的抱负。

27、越是别人都羡慕我的快乐,我就觉得这快乐更有味道。

28、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

29、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威尔科克斯

30、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31、不就应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就应只追求高尚的快乐。——德谟克利特

32、艺术是生活的点缀,是引向性命的一种诱惑。——《托尔斯泰传》

33、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咱们自我。——理查德·瓦格纳【美】

34、欢乐是期望之花,能够赐给她以力量,使她能够毫无畏惧地正视人生的坎坷。——巴尔扎克

35、应对危险的迫切,人类灵魂中总有势均力敌的两种声音:一种很合理的教人思考危险的性质和避免危险的方法;另一种则更合理地说,思考危险太令人丧气和痛苦了,正因预见一切和回避大势不在人类潜质之内,因此在痛苦的事到来以前还是不去管它而去想愉快的事好。——托尔斯泰

36、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威尔科克斯【德】

37、凡笑者,就表现着他尚有生活的胆和力。——德懋庸

38、只有利害关联和出众的才干,才能帮你出起主意来,才认真细到,眼光透彻。

39、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

40、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以前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如果10个问题,你做对了5个,做错了5个,那未你还是完全有理由庆祝一番,正因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5个问题。

41、承担更大的职责,他们就更加快乐。

乐观的名言篇4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乐观的名言篇5

关键词:肢体语言 声乐表演 运用

肢体语言是声乐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声乐演唱,再加之演唱者的肢体语言、动作,根据所表演的曲目辅助以相应的动作,保证人体与曲目的统一性,将曲目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可大大提高声乐表演作品的感染力。表演者演唱曲目时,辅以协调的动作安排,可增强曲目表达的艺术性和情感性。做好演唱与肢体的相互协调非常关键,会决定观众的关注度,影响观众的视觉冲击与审美享受。

一、肢体语言对声乐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一)利于传递情感

声乐演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将音乐通过演唱的方式展现出来,若不给予相应的形体辅助,会影响对曲目的情感与艺术性的表达和演绎,最终影响整个声乐曲目的呈现效果和质量。肢体表演是除演唱者声线、曲目节奏和旋律之外的另一种情感表达渠道,实现对歌曲内在情感的表达,利用的肢体语言向观众展示整个曲目所蕴含的情感,让观众真实的融入到其中。

(二)提高表演者素质

肢体语言的应用,在提高作品演绎质量的同时,也能增强表演者的心理素质,锻炼其声乐演唱的整体实力,进而演绎出更为出色的作品。若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可体现表演者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观众对表演者的欣赏,获得观众好评。肢体语言的应用,要转变传统死板的声乐曲目表达形式,实现作品的二度创作,可增强歌曲的活力,渲染歌曲演唱的氛围,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烘托声乐舞台表演的画面感。

二、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运用

(一)面部表情的控制

演唱者的面部表情是进行情感传达的直接途径,其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都会被观众所捕捉到,为了增强整个曲目的表达效果,应合理控制面部表情,强化面部的表现力,对气氛的调节至关重要。观众在欣赏声乐节目时,首要关注的点是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其是传递信息的第一道门,微笑、沮丧、痛苦等表情观众尽收眼底,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听觉神经和心情。因此,若想提升声乐演奏的质量,合理控制好面部表情是对一名专业声乐人员的要求。针对面部表情的控制是对表演者的挑战,在声乐表演中不可以携带私自的情感,台下遭遇挫折或其他变故,当登上舞台时,都要一扫而空,即使内心煎熬,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变化,针对曲目的特点予以演绎,是演唱者专业性、职业性的重要体现。

(二)眼神的控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决定着情感的定位和传递,眼神可以作为情感传递的重要桥梁,能够增强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进而具备充足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对观众的情感具有牵引力与引导力。演唱者应充分投入到曲目演唱之中,借助歌词、节奏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酝酿自身的感情,通过眼神的喜怒哀乐来与观众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对演唱者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其既要具备声乐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演员的素质,进而才能呈现出更为优质、更具吸引力的作品。例如,我国的经典民歌《茉莉花》是一首富含有中国文化的歌曲,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该歌曲的传唱度极高,旋律委婉、流畅,感情颇为细腻,借助赞美茉莉花,委婉的表达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小调。演唱该歌曲时,应加入幸福、甜蜜的元素,赞颂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通过眼神的闪烁与自豪来表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对歌曲的完美演绎。

(三)手势的表现力

在电视荧屏或网络平台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绎时,利用手势进行辅设计,其中主要表现为挥手、举手、缓缓抬起手等等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手势动作具有不同含义,应根据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来搭配合理的手势动作。演唱者站在台上进行演唱,若不加入一定的手势动作,会给人以拘谨、扭捏、不自然的感觉,表演形式过于单调。例如,著名的藏族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才旦卓玛,其代表作有《唱支山歌给党听》《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经典民歌,其主要歌唱方向为红歌、民歌,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中华民族,满满的正能量,表演者应具备足够的自信心,在演唱时应添加相应的手势来增强肢体动作间的协调性,手势动作缓缓向上,并根据音调的升高来调节其上升的幅度,对演唱者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因此,演唱者与词曲创作者应进行及时的联系,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为其手势动作的设计提供借鉴,以此来形成强有力的艺术感。

(四)形体动作的设置

在声乐表演中应用形体语言,能够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在歌词、曲调和节拍表达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辅以肢体语言的协调,能够增强整个表演曲目的质量和情感表达效果,进而可强化对艺术氛围的营造,可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形体动作要结合作品的实际特点,无需过度夸张,应强化舞台形体表演的连贯性,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相关歌曲的演绎。例如,著名老一辈歌唱家李光曦的《祝酒歌》,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与观众进行互动,跟随歌曲的旋律进行身体的摆动,鼓动观众模仿拿起酒杯干杯的样子,要保证形体的连贯性,营造欢快畅饮的氛围,要让观众感受到热情,与观众保持亲密互动,提升作品演绎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声乐舞台表演而言,肢体动作非常关键,其能够直接表现出演唱者实力和专业技能,是对其综合实力的表述。肢体动作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应用,应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形体动作等不同方面着手,以营造具有丰富情感的声乐艺术氛围,以提高声乐表演的质量,促进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参考文献:

[1]袁媛.浅谈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3,(10).

乐观的名言篇6

1.语感断句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而语感是文言断句最根本的方法。平时教学中,我们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寻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断句的依据或标志。

出现在句中的虚词:于、为、则、而、以等。

句首发语词:夫、盖、凡、微、且夫、今夫、嗟夫等。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是时、昔者、须臾、既而、俄而等。

句首谦敬词: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愚以为、请等。

疑问代词或表疑问的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耶(邪)、欤(与)、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这些词一般可构成疑问句,我们只要据此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陈述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哉等。

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然则、然、是故、故、是以、得无、大抵、何其、于是、虽然、至于、向使、纵使、虽、虽然、纵、假使、苟、则、或、况、而况、且、至若、岂、岂非等,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置于分句首的有“以、则、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题1】(2011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 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解析】通过熟读可知,本段文字有置于句首的虚词“莫非”“然后”“非徒”“然”,有置于句末的虚词“而已也”“矣”,另外还有作主语、前面必须断开的名词性短语“今人之为学者”“有志之士”,据此就可轻松断句。

3.找对话词

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当“曰”解释为“称为、叫做时”不表示对话,所以不能断开。)

例如: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4.注意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1)顶真: ①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②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对偶、排比: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3)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5.分析结构

句式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四、五、六字句居多,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可以说,利用相似结构、对称句式,借助语法结构和固定结构断句,是我们文言文断句的一个重要法宝。

(1)分析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往往有总分、分总、并列等结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①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这是先分后总结构。

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游褒禅山记》)――这是并列结构。

【例题2】(2010年浙江卷)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 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答案】“述前载”与“叙中世”明显并列,“奇其才”与“畏其笔”并列。断为“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分析语法结构断句。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遇到它们作主语了,即可考虑在其前面断开;遇到它们作宾语了,常可在其后面断开。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讲,谓语的前后都不能断开,因为其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常见的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你),彼、此、其、之(他)”等。代词作主语,在其前面往往要断开。

【例题3】(2011年江西卷)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⑤,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①谒者:官名。 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 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判断“上”是作“见”的宾语还是作“不冠”的主语。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皇帝对汲黯很敬重。丞相进见时,皇帝有时不戴帽子,而汲黯进见时,皇帝一定戴帽子,故“上”是作主语的,应在“上”之前断开。又“至如”为句首复音虚词,前应断开。

【答案】C

(3)分析固定结构(含句式标志)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固定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固定结构的常见形式,有助于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得无……乎”“孰与……乎”“其……乎”“安……哉”“谁……者”“奈……何”“如……何”“何……为”“不亦……乎”“况……乎”等疑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与其……孰若……”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题4】(2011年重庆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解析】“……也者……也”的判断句式帮我们对后两句断句。前面的句子则可通过分析并列结构(“内志正”和“外体直”)和句首虚词(“而后”“故”)进行断句。

【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6.分析句意、成分断句。一句话表达完了,其意义完整,而且与下一句没有成分的关联,就可以在此断句。

例如:①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乐观的名言篇7

电视娱乐节目的总体价值取向是娱乐化、大众化。对于以网络作为主要观看平台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评价娱乐节目好看不好看的标准是什么?他们怎样评价鏖战于各个频道的娱乐节目?这些问题,主要还是从他们的观看取向上来寻找答案。

一、大学生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态度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娱乐的第一步就是心态上的放松。所以,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于娱乐节目的收看态度是很随意的。何为随意性?随意到什么程度?问卷调查对此可稍做解释。

从收视状态上看,绝大多数观众认为收看娱乐节目是“随时可以”的。有37.2%的学生选择“随时可以”观看。一方面,“随时可以”代表的是某种心理状态,这个状态可能是打发空闲时间的时候,可能是高兴的时候,也可能是生气的时候;另一方面,“随时可以”代表的也可以是“随时不可以”。这种太过随便的收视状态,对于娱乐节目这一庞大收视群体的吸引程度,是一巨大的挑战。

从收视习惯上看,绝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对于娱乐节目的收看相当盲目的。而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是每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根本。而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收看娱乐节目的目标性是很模糊的。根据分析调查结果,选择随机收看的群体的64%。

除了这样笼统的调查外,笔者还就目前在各电视台不同类型的娱乐节目做了相当具体的调查。数据显示,除了《艺术人生》、《天天向上》、《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的大学生观群体达到30%以外,其他都在10%左右,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看过不见得喜欢,喜欢也不见得会定期收看。

二、大学生重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

大学生作为具有相对高学历层次的群体,他们对娱乐节目有一定的需求,他们把收看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手段,虽然娱乐节目的根本属性是娱乐性,但是大学生群体眼中的娱乐是有一定限度的,其对娱乐节目内容的要求相对而言也是较为苛刻的。

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喜欢一档娱乐节目,相当大的程度是取决于对节目内容的喜欢和主持人的知名程度。相对于这两方面而言,节目中运用到的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反而不是那么重要。根据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了以内容和主持人的知名度为判断自己对娱乐节目喜好与否的标准。其他的娱乐手段受到关注则相对较少。

调查中还显示最受大学生群体喜爱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依次是谈话类节目、竞技类节目、游戏类节目,特别是谈话类节目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这类节目比较容易从不同的话题,不同的内容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和成长的智慧。

三、大学生参与电视娱乐节目的表现

大学生群体作为电视娱乐节目受众,在对待电视娱乐节目态度方面有了更主动、更积极的参与意识。从现在电视娱乐节目的观众群众显示,大学生群体占很大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参与态度不尽相同。

1、参与意识的被动性

从调查报告来看,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参与,还依然是停留在“被动参与”的阶段。大学生参与电视娱乐节目的方式,主要还是少数的现场参与外,或者是网络和短信投票。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来说,其参与意识被动的原因,除了节目对其的内容精彩程度、引导性不够外,还在于电视节目的参与性不强。

2、参与态度的矛盾性

大学生群体的参与意识不强,一方面体现在其是否参与上,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其参与态度上看出。对于大部分大学生群体而言,参与到电视中来,还是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是是否把这种诱惑力转化为现实,大部分学生还是采取了观望态度。在问卷调查中,有49.6%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一定”去娱乐节目的摄制现场充当观众或参与表演。这表明,一方面来说,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真正要自己参与到节目中来,还是需要好好考虑的。这个考虑,当然包括对自身才艺、环境等条件的考虑;也包括对于节目是否值的自己参与的考虑。另一方面,其对于这种参与与否的犹豫,也说明在其内心深处,具有参与的可能性或者说欲望。因此,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电视娱乐节目,还是必须尽力挖掘他们的参与愿望并使之形成一个意识。

3、参与动机的理性化

乐观的名言篇8

【关键词】七年级学情分析音乐课堂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本身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审美价值走向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对于一个音乐教师而言,音乐课是音乐教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同样一个教学内容由不用的教师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一、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样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小学升上来还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加上原来的音乐课有些并不是正规系统的训练,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都知之甚少。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学唱、练习、赏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分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

二、 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于 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教学定下基调。不同类型的课题可以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和导入方法。有的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录像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有的可以集体讨论....。。我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比如:欣赏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的主题曲时,我分别播放这四部电视片段,让学生再次观看,兴趣也自然激发起来,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英具有小说一样的情节,戏剧一样的高潮,相声一样的幽默,朗诵一样的激情。因此,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你要具由较高的专业水平、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情感,而且还要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因为它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好比美丽的珍珠,语言就是把珍珠串起的丝线。

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苏 姆林斯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不如:竖笛曲《念故乡》中,我深情的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再结合学生们有时不在家的情感体验,然学生理解思念故乡的一种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果然比平时更加认真。再如:我编成趣味歌谣帮助学生认识音符的名称:全音符像鸡蛋,二分音符小白脸、四分音符像黑人、八分音符翘尾巴.......我鼓励学生在课间游戏时边读歌谣边玩儿。学生们兴致勃勃,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起来。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

简洁有效的教学语言加以引导,要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优化课堂教学的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给学生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四、 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辅助口语表达而运用黑板上的文字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声语言,是教师口头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板书设计是一堂好课不可忽视的环节,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往往很多老师不重视它的地位,但实际上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多层次的教学氛围。音乐教师在板书设计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内容科学、准确。尤其在书写乐谱时,要防止差错。

(2) 文字简练、条理有序、层次分明。乐谱的位置要安排合理。

(3) 针对性强、色彩得当,音符与乐谱线要安排合理。

(4) 书写要工整、规范,谱例要规范、美观。

总之,注意音乐课堂艺术的研究与把握,改革和创新艺术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创社浓烈的艺术育人氛围,这对培养、教育和塑造人才将会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关于课堂教学艺术有很多话题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7

乐观的名言篇9

【关键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艺学;美学

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叶郎提出了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这样的观点,老子的很多思想为中国文艺学、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老子的著名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最先提出时并不是涉及美学领域,而是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指的是“道”的特点,但是这与文艺学和美学的要求是相通的,对我国文艺学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出

老子在《道德经》41章中,提出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样的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指的就是最美的音乐就是没有音乐,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

1、“希声”“无形”――“道”之空寂虚无。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这两句话说明了“道”就是“无”,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所谓“无”,就是“道”本身不具有物质属性的特点,是虚无、虚境的,是无声、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大音”“大象”――“道”之包孕万有。“道”的另一个特征是“有”,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道”虽然是虚空的,创造万物的功能却是无穷无尽的,具有无限内涵,无限能量。“道”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世界,“道”包含一切形体、形象。

3、道――“有”与“无”的统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道”既是“有”又是“无”。“道”具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王弼《老子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同时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文艺学、美学的影响

(一)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对“有形”的超越,对“空白”的追求。当代学者宗白华指出:“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师团块。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实有虚,使它疏通。”“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绘画对“空白”的追求这个理论也是一以贯之的。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有:“山欲高,尽出之则不远,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景愈藏,景界愈露,景愈露,景界愈小。”这是从画家创作、读者欣赏的角度来对“空白”的追求。清汤贻汾《画筌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是画,画之空处全同所关。”绘画艺术的“空白”之处是这个内容的点睛之笔。

(二)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对语言的超越,对“无言”的追求。这种对“无言”的追求在历代都有继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强调的是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韵味。姜夔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李白《玉阶怨》更是把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这是一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漏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不见“怨”字,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三)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对“有声”的超越,对“无声”的追求。《庄子・齐物论》中记载“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这里的“成”是指有了具体音乐的产生,“亏”是指对真正音乐的损害,这句话强调了对真正的音乐不能损害。《王弼注老子》说:“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也。”“有声”指的是所发出的具体声音,它只是声音的表现形式,而不代表声音的全部,所以并不是“大音”。然而“无声”则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所想出的最美声音,是不受具体“有声”的限制的,所以为“大音”。老庄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美学家、文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晋。阮籍在《论语释疑》说:“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唐代高郢《无声乐赋》:“乐不可以见,见之非乐也,是乐之形;乐不可以闻,闻之非乐也,是乐之声。”明代徐文长《赠成翁序》:“夫真者,假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同样,西方美学也有类似的理论,美国约翰・凯奇的无声钢琴曲:《4分33秒》“把音乐从音符中解放出来。”他是这样理解“有声”与“无声”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传统的有声之乐,而我所要的内容和诗意是我无话可说而我正说着,我无乐可听而我正听着。”

四、中国艺术对虚无境界的追求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中“空白结构”“召唤结构”

中国艺术深受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终极的天人合一,无我无像,万物归一。中国的绘画追求的“留白”以及书法中称“飞白”就是对所谓的“空白”的追求,即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有意省略、简化或缺席处理,形成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的“空白结构” “召唤结构”是同义概念, [德]伊瑟尔:“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

中西方对艺术空白追求的相似性均赋予读者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以期激发读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实现艺术的审美效应。审美欣赏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活动,自由想象的活动,摆脱现实束缚,享受心灵自由的快乐,实现对理想的观照。

中国艺术对无声、无形、无言的追求是:对艺术辩证法的追求,以无写有,以静写动,以乐写悲等;强调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涵;强调艺术表现“道”的境界;中国艺术形而上的旨趣。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蒋丽梅.王弼《老子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乐观的名言篇10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四美教学 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从而去发现、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生活中的美点,获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情理结合的把握,得到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享受,又可以得到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的教益。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应从表率美、教材美、情趣美、实践美这“四美”入手。

一、表率美

有学者说:“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实际上是对音乐老师感兴趣。”音乐教师的表率美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美学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一个音乐老师,应具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做到教态美、语言美,使学生视之悦目,听之悦耳,思之悦心,学之有得。

1.教态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给人以优美、和静、悦目的感觉;精神饱满,庄重自然,把学生带进既严肃认真又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去,集中注意力听取老师的指导;表情、手势和谐统一,优美的体态语言使学生在自然、亲切、愉快、生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信息,获得知识和技能。

2.语言美。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以优美的语言再现音乐的情境,品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让学生不仅能接受知识,更得到美的熏陶。教学语言之美体现在简练、准确、形象、生动。要做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练就这样一种能力。如果音乐课堂里教师语言拖沓、词不达意、干涩无味,只能是对教学的糟蹋,哪里还有什么教学效果可言!而悦耳动听、富于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悲的地方使学生想掉眼泪,乐的地方要让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要讲得学生心驰神往,丑的地方令学生憎恶讨厌。诚如此,教师情、学生情合一。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接受信息,获得知识,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美

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都有美的因素。立意新颖,意境深远,思想深刻,是内容之美;情节曲折,首尾呼应,是构思之美;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收放自如,是表达之美。不同的歌曲表现出不同的美,或是淡雅的柔性美,或是雄壮的刚性美,或是庄严的崇高美,或是幽默的滑稽美,或是肃穆的悲剧美,或是诙谐的喜剧美等,教师必须首先有所感悟。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精心备课,指导学生去开发美点,将学习的过程当作感知美和品赏美的过程。音乐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美情美意,赏析作品中的美的语言,体验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大胆联想和想象,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想象力。

三、情境美

为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必须想办法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图画、幻灯、影视、表演等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快乐地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审美兴趣,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可用图画、幻灯、影视让学生作直观观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分角色对话、表演、影视欣赏,让学生加深感悟;用图示展示,使学生加深体会。

还可以在导语中播放有关音乐和影视,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走近作者,走进课堂,激发联想和共鸣。教师仅用语言导入是不够的,借助多媒体播放,再加上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富有感情地、饶有兴趣地、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学习,从而获得美的感受、感情的升华。

四、实践美

美育目的的实现,是不能离开审美的实践活动的。也就是说,培养审美能力,离不开审美实践,离不开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熏陶和艺术美的诱导。因为美育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供受教育者直接、具体地观照,激发和净化感情的思维;受教育者对美的对象,即感性的具体形象,如艺术形象、自然山水、名胜古迹、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物和事物等的直观感受,激发感情的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感化、陶冶、锻炼,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有了审美情趣后,音乐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通过各种练习,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审美能力。

1.在课堂上进行听、唱等练习,品味、观照作品的美。通过音乐作品的联系可以提示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都会陷入困境;当我们面对失败和险情时,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