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13 18:57:49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拓展阅读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还要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思考、品鉴、比较、积累等,以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下面。我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谈谈拓展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立足于《泊船瓜洲》文本的基础上拓展语文基础知识。因为,《泊船瓜洲》虽然篇幅不长、生字生词不多、诗歌内容与主题等浅显易懂。但是,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之缘故,还基于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不高之缘故等,对于这首诗歌中诸如“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重”“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等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含义,对于这首诗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最富有色彩美、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的品鉴等,如果没有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指导,学生很可能无法知晓,如此,则对于《泊船瓜洲》文本的意境、意蕴等的理解、品鉴等就无法准确与深入,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读错“间”“重”“还”等多音多义字而闹出笑话来。故此,教学这首诗歌,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

1.请学生说说诗歌中的“间”“重”“还”各有几个读音,几种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大意推测“间”在此的读音为“jiàn”,是动词,意思是“阻隔”;“重”在此的读音为“chóng”,是量词,意思为“座”;“还”在此的读音为“huán”,是“回”之意。

2.请学生议一议“绿”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推测“绿”在此中是动词,意思是“吹绿”。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在这首古典诗词中,作者选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绿”字活用为动词,而不采用常用的“到”“过”“满”“入”等动词,是为了给诗歌增添美丽的色彩与动态感。

二、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

以点带面的拓展品鉴方法,是以作者王安石或者古典诗词

《泊船瓜洲》为延伸点,将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古典诗词巧妙联系起来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比较鉴赏,以此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比如,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延伸点,引导学生谈谈此前学过王安石的哪些诗歌,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能否再背诵出来。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学生没有学过的王安石的其他诗歌比如《元日》《登飞来峰》等展示出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这首思恋家园、怀念故乡主题相类似的其他作家的诗歌比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固北山下》等,引导学生说说二者的主题、诵读节奏、情感基调等有什么异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写“船”意象的古典诗词比如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二者在内容、格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字,本指挂在船舷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但是在这首诗歌中的意思是“船”,这里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

三、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理解、背诵、默写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名句,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收集、交流、整理、积累与此同样精彩、同样脍炙人口、同样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名言佳句。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泊船瓜洲》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品位。比如,教师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交流、整理、积累王安石其他诗歌中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等名言佳句,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议一议等。也可以以古典诗词《泊船瓜洲》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品鉴、交流其他诗人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典诗词中的名言佳句,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鼓励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当然,无论从哪个基点拓展延伸,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上述名句的出处、大意以及成为经典名句的缘故等。

如上所述,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教学,应该在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因为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王安石的古诗篇2

关键词:古诗品析 主旨 赤子情怀

前言

读北宋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乍看明白如话,仔细阅读以后才发现字字珠玑,堪称诗中上乘之作,心灵被诗中那一腔报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沉挚爱所震撼,被作者那含蓄、隽永、匠心独运的表现手法所深深折服。

一、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要想读懂《泊船瓜洲》这首诗,品析诗句内涵,把握全诗的主旨,就要从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入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少时跟随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的父亲来到江宁,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视金陵为第二故乡,其生活的时代正处在豪强兼并,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

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是一位锐意改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21岁时考中进士,多年的地方从政经验,使他比较了解当时北宋王朝的社会积弊和民间疾苦。面对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他感到国家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他奋笔疾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这份洋洋万言的“言事书”中,王安石概述了北宋中叶,国家在政治、吏治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大胆提出了革新除弊的主张。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从公元1069年开始的十余年中,主持了以“富国强兵”为主旨,涉及农业、商业、军事、文化教育、科举等方面的全面改革。由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官僚的利益,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豪强及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推行不久,王安石很快被罢相,他只得怀着一腔无奈与忧愤回到故乡金陵。

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形势危迫,宋神宗不得不排除阻力,再次取用王安石继续推行变法,《泊船瓜洲》一诗就是王安石再次拜相后,由故乡金陵北上赴任途中,在瓜州停船过夜时写下的。全诗虽仅有28字,却将诗人复杂的感情含而不露的浓缩在其中。此时此刻,诗人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只能从诗面入手去窥探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国家积贫积弱,第一次变法与豪强和保守势力的激烈较量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再次主持变法虽有一腔豪情,前途终归吉凶难卜。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对故园的眷恋一齐涌上诗人的心头,可是不变革,国家就只有死路一条。为了国家的利益,王安石还是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北上之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诗人此时此刻心境的最好写照。

二、全诗品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千年前的那个月光之夜,诗人伫立于船头,他望到了对面与瓜州仅一江之隔的京口,心中想到京口到钟山“只隔数重山”,在这明白如话的诗句中,诗人仅仅是要告诉我们瓜洲与金陵的距离很近吗?显然不是。在古代由于舟旅不便,从“京口”到“钟山”,可谓山高水长,可是诗人为什么用“间”、“只隔”等字眼来描述家乡近在咫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理距离。诗人不是刚刚离开故乡来到瓜洲吗?为何才离开就想起故乡来了呢?可见诗人心底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是何等强烈!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心里都装着家乡。这联诗句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既点明了诗人北上赴任的时令,正值草长莺飞的春天又暗寓神宗皇帝第二次取用他为相,重新领军改革事宜。诗人仿佛看到了改革给国家带来勃勃生机,古老的国度又将焕发青春的活力。而诗句中的“绿”字,更是诗人的传神之笔。相传:当初王安石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均因缺乏含蓄与韵味而被诗人舍弃,最终才敲定富有传神的“绿”字。在这“绿”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春风吹佛下江南大地草萌木发,生意盎然的无边春色。这一炼字佳话被后世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也让我们也看到了王安石为人从不苟且,追求卓越的品质。“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是对全诗的总结,是诗人眷恋故乡的自然流露。它将诗人的感情推到最高峰。此时,诗人仰望星空,只见明月当空,银辉满地,不禁想到古往今来月圆一直寓意着家人团聚。可是,一想到眼前的情势……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何时”“还”交织着对改革前景的憧憬与担忧,对国家忧患的担当与挥之不去的故园情结的复杂情感。

王安石的古诗篇3

读《泊船瓜洲》有感

科幻精灵

提起古诗,你一定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好多古诗。但是,要写一首诗,就需要进行反复地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你虽然会背古诗,但你是否知道关于改诗的故事呢?我就知道一个关于改诗的故事。

这首诗是《泊船瓜洲》。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然而,又有谁知道王安石在这句诗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据说,王安石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好后他觉得“到”不如“过”好,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不如“送”表达得更好,就又改成了“送”;接着又改为“入”和“满” ,但是,他觉得都不满意,最后才改为“绿”。经过他的反复修改,这首诗也终于成为一首好诗,被人们千古传诵。

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吗!就拿写字来说吧,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地练习,尤其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诗一样,只有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能写出好字来。同时,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废只能导致失败。

王安石的古诗篇4

关键词: 王安石 词 咏史 禅理 集句

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直至终老。在自筑的半山园里,他远离了早年的荣辱浮沉、人情冷暖,常日参禅论道、游访山野乡间。他的词绝大部分都是创作在这一时期。唐圭璋先生编的《全宋词》共收录王安石完整的词29首。数量不多,但是风格独特。他不仅用词怀古咏物、写景抒情,还以禅语为词、集句为词、以诗为词。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限,词这一文学体裁在他手中别开生面,拥有了多种功能,呈现出另一番色彩。正如王灼《碧鸡漫志》所说:“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可以说,王安石词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一、提高了词格

北宋初期,词依然是承继着唐五代的风格,内容大都是男女恋情、闺中愁怨以及离愁别恨。虽然说创作的群体大有上层人物,如晏殊、欧阳修,但是在他们眼里,词不过是“聊佐清欢”、“吟咏之余,溢为歌词”。因此,尽管出现了不少艺术造诣较高的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词终究未脱艳科藩篱,其地位无法与诗相提并论。王安石的词,则突破了词自形成以来的固定轨道。他号称通儒,儒家精神反映在他的文学观中即是文务求有补于世的思想。这种文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的主张直接影响到他词的创作。他的咏史怀古词,抒怀言志,打破了“以清切婉丽为宗”的陈规,一扫五代以来的柔靡词风,提高了词的艺术境界,开苏、辛之先声。一般认为王安石的咏史词有三首。其一,《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这首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可谓是王安石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词的上片以高远的视角写晚秋金陵,下片怀想古今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全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俯仰河山、意贯古今之间传达出深沉的忧时忧国之情。整体看来意境深沉不迫,一洗五代的婉媚之风。“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梁启超则评说“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梁令娴《艺蘅馆词选》)

其二,《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到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这首词,王安石借历史上伊尹和吕尚知遇明主而立功垂名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感遇之情和天人悖合之叹。伊尹和吕尚原来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贱之人。伊尹据说是奴隶出身,曾佣耕于莘。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归商,后来受到汤王重用,助其灭桀,成为商的开国功臣。吕尚长期隐居在野,后来遇到周文王,得以一展才华,协助武王伐商纣,建立了周。“风虎云龙”,一语概括明君贤臣之理。《易·乾·文言》:“云从龙,虎从风,圣人作而万物睹。”这是天人之道相合的理想情况。“天人之道合,则贤者贵,不肖者贱;天人之道悖,则贤者贱而不肖者贵也;天人之道悖合相半,则贤不肖或贵或贱。尧、舜之世,元凯用而四凶殛,是天人之道合也;桀、纣之世,飞廉进而三仁退,是天人之道悖也;汉、魏而下,贤不肖或贵或贱,是天人之道悖合相半也。盖天之命一,而人之时不能率合焉。故君子修身以俟命,守道以任时,贵贱祸福之来,不能沮也。”王安石的天人有悖有合、君子当守道任时的观念完全融入了这首词。他并不是简单的感慨伊吕的际遇和功业、期待像他们一样得到明君的赏识和重用,而是探寻一种历史规律,即只有天人相合、贤者处贵以教化不肖,才能成就千秋事业。事实上,王安石是英雄适逢明主。宋神宗对他重用有加、推崇备至。君主二人同心致力于改变宋的种种弊端。熙宁二年新法实行之后,虽然遇到了重重问题,遭致了很多朝臣反对,但是神宗仍是一次次驳回王安石罢相之请。新法施行失败后,王安石退居金陵,期间神宗还特遣蔡卞前去问候。结合他这种经历再读这首词,别是一番感慨。

其三,《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词情致上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相似。整首词基调深沉郁结,没有了王安石早年的那种雄心壮志,取而代之的是历史沧桑之叹。他清楚认识到与浩茫广宇相比,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力量的微弱。

由以上三首词我们发现,王安石在其词作中抒写历史之感、沧桑之叹,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把词看作和诗一样能用来“言志”的体裁。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词之为体,也能言诗之所能言。词格得以因此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扩大了词的语汇和表现内容

在王安石为数不多的词中,大谈佛理和禅意的有十四首。这在词史上实属罕见。佛教对王安石思想的影响是由来已久的。他崇尚的新学,原本就是多种思想的综合,以儒为宗,以佛道为左右。“他生当汉唐以降儒学式微的时代,深感传统儒学特别是专注于名物训诂的汉唐儒学无补于世,遂起而吸收佛、道二教等的思想营养,试图建立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来规范当时的社会人生。”(李祥俊《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身处庙堂之时,他借用佛学建构自己的经世致用之学。而在他生命的后期,也就是他定居金陵之后,佛家的禅理可谓是他的精神家园。据《长编》记载,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安石请以江宁府上元县园尾为僧寺,乞赐名额,从之,以报宁禅院为额。”(转引自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可见他信佛态度的笃诚。心念之,则手写之。他在词中用了大量的佛家词语、典故,或用来洞悉前事,或阐述自己的明悟。《雨霖铃》: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阳艳”,也作“阳炎”,指艳阳下风光映日呈现出的幻影,佛家用来比喻一切虚假不实的东西。全词意思就是说人们奔忙不停,不过是像鸟儿在麦陇上筑巢一样愚痴。功名利禄又有什么用呢?恋恋不舍之际轮回到来。还好有无上妙觉,能让人在弹指之间超出诸般烦恼,获得解脱。为了何事要抛却整个大海,执着地认定一个水泡是东海渤海呢。结果将真性情埋没在妄想中。贪恋种种诱人的假象,而不知道原本就无一物。一旦所有化为空,只得茫然无措,被阎王捉去。纵使有千种计策,也免不了生死之苦。不熟悉佛理的人读这首词难免会觉得晦涩,仅能读出个大概。可是在理解这些佛家语汇的含义之后才发现,全篇虽用佛语,但并没有生搬硬套之感,他是真正做到了融佛理于心,化用时能得心应手。这应该是王安石的明悟之词。他叹息人们不能洞察学问,而是贪恋幻象、为名利所驱驰,让真纯性情蒙上污垢,不得超脱于轮回之外。由此可见,禅语在他的手里,不仅是嵌在词作中的语词,更是一种融在思想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王安石禅理词的艺术成就,很多人都评价不高,认为以词讲佛法,不堪卒读。陶尔夫在其论文《论宗教与词体的兴起》中这样评价:“形式与内容毕竟有些游离,比之那些融入某些宗教意识而又能情景相副的作品,其艺术感染力就相形见绌了。文学史中的无数事实说明,凡是作家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选取一定诗体形式来进行教义的直接宣讲时,他的作品就难免干瘪而又缺乏血肉”。然而以宏观来观照,则需承认,以禅入词是词的语汇的一大进步。正如佛教的传入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它同样也丰富了词的语言,在后一方面,王安石功不可没。

王安石学习佛教经义,不停留在使用佛理禅语等语言层的东西,还进一步深入到意义层,即化用佛教思想。这样以来,对词的影响也相应地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丰富了词的语汇。除了上面所举词中已提到的,还有“”、“法身”、“摄心”、“降魔”、“真解”、“死语”、“果承当”、“浆水钱”、“僧床”等,化用的佛教典故有“踢到军持,赢取沩山”、“临济处”、“德山行”等,大大拓宽了词的语言世界。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以词来讲禅理,以词来说明悟,彻底扫除了花间那种脂粉之气,使词走出了深闺,走出了舞宴,走向了世俗,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开后来哲理词先声。在其身后,苏轼、黄庭坚等也以禅入词以及化用禅理,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

三、丰富了词的创作手法

王安石对词的创作手法的突出贡献是集句为词。集句是指集中前人已有诗句,粘合为一体成为新篇的作词方法。这种手法盛行于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是大力提倡者而且是第一个大量创作集句词的作家。集句词的创作并非简单的生搬硬套、或临时从前人书中机械地剽窃,而是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之上信手拈来,把出处不一的诸诗句妥帖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宛如出自一人之手,是名副其实的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如《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数家”句,出自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今日”句见韩愈《次同冠峡》诗:“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看予”句引自宋之问《灵隐寺》诗:“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梢梢”句出自韩愈《南溪始泛三首》之一:“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午醉”句出自方棫《失题》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黄鹂”句,《苕溪渔隐丛话》载郭祥正题人山居一联云:“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为荆公所赏。此词写出了作者闲居的恬淡心境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全篇转合承接自然,没有拼凑之感。

再如《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海棠”句引自李嘉佑《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诗:“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君知”句引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凉月”句引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絺衣挂萝薛,凉月白纷纷。”“香风”句引自韩愈《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句引自杜甫《遣意二首》之一:“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随意”句引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五:“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飘零”句引自杜甫《不见》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首词整体读来意趣盎然又交织着淡淡的哀伤。作者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不自觉就放松下来。他看到海棠绽放、岸上花与水中花相映成趣,闻到花香浓郁、沁人心脾,听到黄鹂彼此唱和,鸣声婉啭。当此美景,他心底却升起了淡淡愁绪,随意而坐,怀想些许久违的往事。这首词情景兼备,由景入情,自然妥帖。虽然词句来源不同,但粘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突兀之感。

通过王安石的集句词我们可以看出他丰富的学识。前人诗句,他信手拈来,把五言句、七言句有机组合,创作出具有全新面貌全新意义的新作。这种手法,和宋人以学问为词的习气相关。由于集句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胸中的学识,反对者便多认为创作集句词是卖弄学问的表现,视其为文字游戏。可是,仔细品读王安石的集句词就会发现,他并非视其为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自有一番用意。集句为词,无疑是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这为后人指出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词的方法。

正如熊大权论文《略论王安石在词史上的地位》中所说:“王安石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值得充分肯定。”作为一个著述丰富的作家,王安石的词作只是他众多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可正是这区区29首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提高了词格,又扩大了词的语汇、内容以及丰富了词的创作手法。他的词特色鲜明,超出了时人固有的观念,为我们展示出词的另一番风味。

参考文献:

[1][宋]王灼.碧鸡漫志.词话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

[2][宋]杨湜.古今词话.历代词话(上册).大象出版社,2002.

[3]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4]唐圭璋.全宋词(第一卷)[M].中华书局,1965.

[5]才.增订注释全宋词(第一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中华书局,1999.

[7]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李祥俊.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江西社会科学,2002.7.

王安石的古诗篇5

关键词:知人论世;诵读;理解;抄默;想象;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65-02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教学便其内涵之一,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作者及时代背景,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理解,默写,合理展开想象,拓展古诗教学的外延,可以较好地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祖国文化的精神,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诗文的积淀,大大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性。

1.你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 让我猜猜你是谁

知人论世是古诗教学的前提。古诗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洞察作者的当时情况,能帮助学生学习古诗,加深对古诗理解,更能贴近作者的意图。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作者在当时为什么要写这作品,当时所处的环境,当时所持的心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有必要让学生知道。

譬如:《泊船瓜洲》此是王安石所作。王安石北宋,字介甫。中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改革家。当时他极力推行新法,但遭到朝中保守派大臣和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后来被贬又复职,这首诗作于他复职归途中,表达了从京口至瓜州时的心情。字面上是思乡,其实寓于诗间的是重返政坛、推行新法的强烈政治欲望。

2.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灵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个中味。读的方式方法很多。读的时空上,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熟读。教师先把学生易错的音节标出来,防止学生把错字一锤定音。如:“王维的《鹿柴》,”“柴”,是“寨”的通假字,读作“zhài”,不能读作“chái”。课中可以通过个人、小组、全班齐读、竞赛读背诵等形式。还通过教师的范读,磁带的示读,以教师或录音者的阅历,理解,感悟,示范。让学生跟着教师读,领略诗内涵、意境、思想。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复习课中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消化。

读的内容上,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背诵整首古诗并大量背诵古诗。读的技巧上,通过韵脚的多寡、节奏的强弱、重音的前后、语调的缓急、语速的快慢、升降的变化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还可以由学生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姿体语言,摇头晃脑或拈须吟哦或引吭高歌……例:读《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第一行要读得轻柔且摇头,表现出阳光照射下紫烟慢慢升腾的曼妙;第二行要读得奔放并有力地伸出右手,勾画出庐山瀑布宛如挂在山川的神奇;第三行要读得急速还有力地展开双臂引吭高歌,凸显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第四行要读得轻缓和拈须吟哦,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读后展开想象的双翼。

3.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理解是古诗教学的精髓。阅读理解古诗犹如沐浴三月的春风,吹开心扉,使人心旷神怡。小学教材所选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韵律优美,含义深刻。所以要深刻理解读懂的古诗,形式上可以:通过课文后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通过课外的工具书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通过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解释加以理解。好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还,回到故乡。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啊,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故乡?把王安石欲急切回到朝廷,重新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有的古诗叙事的充满生活情趣,蕴含着深刻哲理。何尝不用学生的表演的形式,重现诗的意境,这样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它一方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例如《赠汪伦》:学生扮演其中人物。“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船桨;“李白”头戴学士帽,身着长袍,手持扇子;"李白"急速跳到船上,忽然听到岸上有脚踏地板,唱着歌的声音,“李白”回头循声望去,只见“汪伦”衣着古装,带着家眷。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用脚打着节拍过来了。“李白”马上跳上岸与“汪伦”拥抱,“李白”说:“汪弟,多保重啊!” “汪伦”挥泪流涕说:“白兄啊!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两人相拥许久,才依依惜别。这样刻骨铭心的表演,一生也难于忘怀。

4.我的心中刻上你的名字

抄默是古诗教学的根基。读是魂,写是根。看书不如抄书。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史载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烧了大量诗书典籍,杀掉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传承下来的诗书经典就是靠当时漏网的读书人“默写”出来的,由此也可见“默写”作用的非同一般。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背,更要紧的是要让学生会默写,化他有为己有。抄写是默写的基础,默写是背诵的升华,是对背诵的一种检测,是古诗教学的一种内化。像《小池》这诗,学生会背了,就叫学生抄写几遍,然后默写。这样的古诗教学读写效果自然相得益彰。

5.展开我狂想的翅膀,飞越不属于我的地方

联想及想象是古诗教学的翅膀。光会的读会写还会字面上的理解,还不够,还要对古诗进行大胆的联想,丰富的想象。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课本上插图,引起学生联想;比如:《望庐山瀑布》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可以根据插图,联想到李白为什么到庐山?他还看到了瀑布之外的哪些景物? 抓住古诗中的词句,激发诱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好像教学苏轼 的《题西林壁》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想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的含义。

6.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拓展是古诗教学的延伸。丰富古诗教学内涵,拓展其外延。为学生学习古诗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更绚丽的天地。丰富其古诗知识。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小学教材中,有的古诗作者、背景虽然不同,而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在教学送别诗《赠汪伦》时,就可以让学生学习送别诗《别董大》(唐・高适)、《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感受那种依依惜别的朋友之情。汇集同一题材的作品。

王安石的古诗篇6

宋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颇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科学家、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及独领一代的文人墨客,堪称人才辈出的时代。王安石就生于此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处奔走可谓见多识广,在这期间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

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过较好的教育。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他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的守旧心理。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句话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变法过程中矢志不渝。

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由于宋朝的国策是以文制武,重文轻武,“誓不杀士大夫”,以至于整个王朝“文化人”很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非常繁荣。

王安石生活在宋朝的鼎盛时期,于1042年以进士第四名及第步入官场。依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天下的宋太祖为保赵家天下久长,杯酒释兵权,任命文臣担任知州。在大环境下,武人退出宋朝历史的主旋律。

宋朝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享乐的思潮,文臣大量买地,使广大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宋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田地”的口号,表明土地高度集中。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土地兼并。

二十岁的宋神宗赵顼即位后,开始重用王安石。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主持推行改革,王安石推行的是一种先予后取的扩张性财税金融政策。他变法的核心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王安石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同时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其政治变法对宋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在1000年前差一点把中国带入资本主义社会,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吴慧先生把王安石与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唐代的刘晏、明代的张居正称为古代的六大经济改革家。

变法失败的必然因素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

王安石的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变法还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而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则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由于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在司马光当政时,新法最终被罢废。不久,因为中央财政资金不足,经司马光提议,王安石的变法条目部分得以恢复。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注脚。古来变法,变革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四个字“理财、用人”。理财为了富国强兵,是变法最基本的需求;而用人则关系到财理到哪里去了,直接关系到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人的问题,因此,他的初衷很好,措施也不能说不得力的变法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大悖于王安石的良苦用心。

文道合一的百代文宗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其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他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大无畏精神。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文。

王安石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他所著的《伤仲永》在初一课本有收录。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王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王安石的古诗篇7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 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日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人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鄱阳湖景区

王安石的古诗篇8

关键词:蜀道;五丁;石牛道;蜀道诗

蜀道是连接长安与成都的驿道,是一个穿越秦巴山地的道路交通体系。长期以来,蜀道以艰险著称。关于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道路,民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

一、蜀道与五丁神话

蜀道南段的金牛道,又称石牛道,自汉中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过剑门关,被称之为“蜀之咽喉”。金牛道因为石牛和五丁的传说,具有一种奇幻的色彩。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云:“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x等随石牛道伐蜀。”

《太平御览》卷八八八亦引此:“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乃令五丁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扬雄《蜀王本记》有关石牛道的记载有赖于类书而保存下来。秦惠王欲征伐蜀,但是苦于没有路。于是秦惠王想到了一个办法:刻五头石牛,置金于石牛身后,贪财的蜀王以为石牛能便金。随即派了五名大力士前去拖牛,拖牛的过程中便开辟了蜀道。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石牛道的得名。这五名大力士是何许人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艺文类聚》卷七引《蜀王本纪》)。

然而石牛之称,并非因为神话,而是源于地理。《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云:“旱山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故谚云:牛头戴,旱山晦,家中干谷莫相贷。旁有石牛十二头。”《水经注》卷二七云:“廉水又北注汉水。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祈祷焉。”由此可知,郦道元“不辨其由”的十二座石头,是按山形之数所列的山神、土地之类,所以百姓才会祭祀并且四时都祈祷于此。南郑县的旱山地理位置处于秦蜀交通要道褒谷之地,石牛的神话传说遂与秦、蜀要道的开通发生了关系,产生了“金牛”的神话传说。而这一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影响了地理的命名[1]。无论怎样,所有与五丁相关的神话传说都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渴望移山开路这一美好的愿望。

二、五丁与蜀道诗

文人墨客们在入川的途中,亲身经历这险象绝境的时候,都会由五丁神话展开艺术想象。当他们跋涉在艰险蜀道中,这一经历便显得如此独特,“人在不同的时刻会碰到不同的人和事,这是人的经历;只有当人能够从这些经历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才能说是有了体验。”[2]文人们的体验结合五丁神话,便产生了超强的艺术想象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平息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时,行至剑门时写下了《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载有该诗的本事:“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写出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障”均指山峰,“翠”、“丹”形容山色之美。“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五丁开”写道路之险,引用五丁开路的传说。“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地势之高,如入仙境。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剑阁铭》发议论。此诗格调庄严,引用五丁壮士开路来形容道路的艰难。

李白的《蜀道难》也讲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是从开辟之难来写道路的艰难。此外,在《读狄梁公传》这样的政论诗中,诗人张祜也引用五丁事迹来表彰狄仁杰在武后朝中匡教太子、保扶皇室的功绩:“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王孙。”[3]

无论是天子,还是文人,他们对于蜀道,对于传说中开辟这条蜀道的五丁壮士,都寄托了深厚的感情。蜀道也因为它的奇险和壮美引发了文人墨客们无尽的情思。

参考文献:

[1] 李诚:《巴蜀神话传说刍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王安石的古诗篇9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古诗都是经典作品,皆可谓“诗中有画”,若能配上堪称佳作的插图,定会与原作相得益彰,对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乃至培养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插图存在的疏漏较多,主要问题是再造原作描绘的环境和再塑原作刻画的人物形象时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错误地表现了古诗的意境。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因为儿童特别注重事物的表象。

一、插图错误地再造了古诗描绘的环境

环境是古诗之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只有准确地再造原作描绘的环境,才能正确表现诗的意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三幅插图再造古诗描绘的环境时出现了错误。

1、《夜书所见》插图

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之《夜书所见》插图中,满月映照下的江面浮光跃金,岸上一所院子的篱笆前两儿童打着灯笼在捉促织。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吹寒叶之声使得叶绍翁乡愁顿生,久不能寐。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盏灯笼在篱笆前闪烁,知道那是儿童在捉蟋蟀。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皓月当空时,远方的一盏灯笼发的光能给人明亮的感觉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代诗人月之情结颇深,月圆之夜他们会留意远处的孤灯吗?

因此,“夜深篱落一灯明”应该是月黑之时。

2、《望洞庭》插图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之《望洞庭》插图中,湖白山青,残月如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残月能与似镜如盘的洞庭湖相和吗?钩月之下,遥望洞庭山水,怎能辨得“白银盘里一青螺”?

光之相和,形亦相和。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说他是长庆四年八月赏洞庭的,“白银盘”说明湖面反射的月光很亮,那么时间应该在中秋节前后,天上是圆月。

3、《泊船瓜洲》插图

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插图中,几只小船停在江岸,一人骑马沿岸而行,一挑夫紧随其后,让人觉得骑马者就是王安石。

此诗是王安石奉诏赴京再度任相之时所作,他乘的是官船,插图上都似百姓之船。

韦应物的《夕次盱眙县》中写道:“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瓜洲是长江上的重要渡口,定有驿站,公务在身的王安石必然投宿此处。罢过相的王安石对朝廷政治斗争厌倦,怀归隐之意,心事重重的他久久徘徊于月下。

插图中驿站未有,明月也不见,而且一白鹭翔于万顷泽水之上,似是白天。这还是“明月何时照我还”吗?

二、插图错误地重塑了古诗刻画的人物形象

人物也是古诗之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重塑人物形象甚为关键。遗憾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两幅插图错误地重塑了作者的形象。

1、《山行》插图

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之《山行》插图中,杜牧“坐”于山径旁的石头上,凝望着如霞似火的枫叶。

这幅图错误地表达了“坐”的词义。此诗中“坐”的注释是“因为”。王维的《桃源行》中“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和李白的《长干行》中“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两处的“坐”也是此义。

至于杜牧坐于山石之上,则断无可能。其一,霜降之际,日暮时分,山石必寒;其二,昼短天晚,杜牧有路要赶,只能稍停片刻;其三,杜牧当着车夫的面席石而坐,有失文人士大夫的身份。

古人是站着乘车的。“坐”着的杜牧想必是因为长时间乘车累了,停下休息。杜牧站着则是陶醉于红烂漫的枫林美景而忘了劳累。杜牧只有站着才能示人以豪爽洒脱的形象,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相和。

2、《回乡偶书》插图

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回乡偶书》插图中,身着官服的贺知章右手执骏马僵绳(马驮着一包袱),躬腰和几名儿童说话,好像远来之人在问路。

《唐诗纪事》载:“知章年八十六,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表乞为道士还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

天宝三年还家的贺知章当年病卒,老衰多病的他能千里走单骑吗?贺知章曾两度辞官,唐玄宗不许,他乞为道士还乡时会身穿官服吗?

李白诗《对酒忆贺监二首》中写道“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可见,入了道籍的贺知章自有道士迎接,无需问路。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叶老归根的贺知章自然要去拜访四邻,当他颤颤微微拄着拐杖,被家人搀扶着在闾里走动时,老态龙钟的他,如此面生的他,装束怪异的他自然引起了天真烂漫的儿童的好奇,他们笑着向贺知章发问,于是形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照。

三、插图错误地再现了古诗之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插图只有准确地再现古诗之景,才能正确表现原作的意境。否则,就可能谬以千里。

1、《送元二使安西》插图

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之《送元二使安西》插图画的是大道旁三人告别的情景。左方一人,庶人穿戴,其侧立一童子;右方一人,士人打扮,身旁有一驮着书筐的毛驴。

王维进士及第后一直为官,和元二是同僚,两人衣着怎会有天壤之别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同奉朝廷之命出使边疆的元二怎么不乘车呢?朝廷之使不该有人护送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画大师王维剪取了饯行宴上最富表现力的镜头来抒发深厚友情,怎能画作大道上惜别呢?

2、《采薇》插图

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之《诗经・采薇》插图中,绿柳掩映着亭台楼阁,一人骑肥马在欣赏明媚的春光,从衣着上看他像是一位官员。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这一时期载人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只有贵族能使用。至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马之风始渐行开来。

司马迁的《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道:“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抒发的是戍卒回家途中的悲苦情怀。他们是穿着粗布衣,冒着大雪,徒步而行的。

3、《马诗》插图

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七》之《马诗》插图中,吴钩似的弯月下,骏马群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金络脑”指的是贵重的鞍具,“走”在古代的意思是“跑”。“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描绘的是疆场战马飞奔的情景,骑马者当是一位少年英雄。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李贺的进仕之路被“避父讳”阻断,胸中何等悲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建功立业于沙场成了他新的愿望,可是由于病弱的身体,家境的贫困,朝政的黑暗,这愿望只是永不可及的梦想。梦想中,他成了立马横刀的英雄。

也许,在苦吟生活之余,这梦想陪伴着李贺,给他带来一丝快乐,使他那颗沉痛至极的心得到片刻解脱。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插图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部分之第7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插图中,书架上的瓶里插着两支孔雀翎,书案上摆着酒壶和两盘食品(其中一盘是水果);杜甫与妻子都穿着绫罗,杜甫面红发乌,掩面拭泪若悲戚状,妻子的脸白里透红,艳若桃花。

“妻子”在古代是“妻和子女” 的意思,插图上为什么只有杜甫和妻子两人?

杜甫自天宝五载到长安求仕始,生活状况较好的有两个时期。一是玄宗朝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是其中的两句。二是肃宗朝他任左拾遗时,却依然过着“朝回日日点春衣”“酒债寻常行处有”的生活。以杜甫之穷厄,能用孔雀羽作饰物吗?

入川后,杜甫在《狂夫》中写道:“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腹中常空的杜甫一家必然面黄肌瘦。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杜甫流落梓州。准备还乡的他到达阆州后,再次镇蜀的严武来信相邀,杜甫即携妻儿返回成都。他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中写到“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赖友人周济,他的全家才得以食无忧,对于他们来说,正餐以外的食物恐是奢侈品。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自称“野老”且形同“野老”的杜甫衣着应与寻常百姓无异,怎么能穿锦衣呢?杜甫流落同谷县时已经“白头乱发垂过耳”,四年后的他能貌似中年吗?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返回故土是杜甫一家的心愿。“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与亲人团聚是他们的心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的是杜甫得知安史之乱平息后,以为返乡有望,喜极而泣的情景,他怎能面呈悲色呢?

总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古诗插图的质量亟待提高。因此,插图作者应该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作品描绘的景物之特点,品味作品刻画的人物之形象,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与编写人员一道细致推敲,创作出“画中有诗”的能准确表现原作意境的佳品,为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供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2、霍松林、卢兴基主编:《李白杜甫诗精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王安石的古诗篇10

关键词:《诗经》 民歌 房县 尹吉甫 作用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诗经》历来是为文人所传颂的,殊不知,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有大量的《诗经》民歌在当地广泛流传。千古《诗经》何以在处于鄂西北深山的房县地区得到传唱呢?现有的房县《诗经》民歌以怎样的形式进行传承?又是主要在房县哪些地域流传?房县流传的《诗经》民歌又有怎样的作用?本文试从上述四个问题入手,对房县民间文学中的《诗经》民歌进行具体分析。

一.房县《诗经》民歌传唱原因分析

房县《诗经》民歌之所以到现在还得以传唱,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历史原因,地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一)历史原因:房县是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

提起《诗经》民歌与房县的渊源,自然是要提起尹吉甫的。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风者,编纂者,也是被歌颂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十堰房县青峰)人,在2800多年前辅佐周宣王,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

《诗经》主要是在周宣王时期采集的,当时尹吉甫辅佐周宣王,作为西周宣王时期的太师,编纂《诗经》正是尹吉甫的责任要求。像《大雅》中《崧高》《民》《韩奕》《江汉》诸篇传说便是尹吉甫所作。

中国诗经学会会长、河北师大教授夏传才先生说:“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湖北省房县为籍里,可考可信。”[1]夏传才所说确是事实,房县有专门为祭祀尹吉甫而修建的石窟“青峰宝堂寺”,大门用方石雕刻,寺中的石门、石窗、望柱、挟栏等就在绝壁上雕凿而成,寺内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在庙堂前石阶下的空地处有一方座的大石碑,俗称龟驮碑,记载着尹吉甫生平事迹。宝堂寺就在现在的房县尹吉甫镇,目前已被列为省,市,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龟驮碑处也盖了草堂进行保护。据刘大斌[2]孙女所说,她所嫁之人正是尹姓家族后人,那里与尹吉甫宗庙隔着几道山梁,周围居住的都是尹姓人家。

虽然对于尹吉甫故里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房县地区的尹吉甫祠庙以及流传的尹吉甫传说和《诗经》民歌都足以证明尹吉甫与房县,与《诗经》是有着深厚渊源关系的。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授李辰冬还认为《诗经》是尹吉甫一人所作[3]。房县与《诗经》的关系也正是通过尹吉甫建立起来,房县《诗经》民歌有其独有的历史基础。

(二)地理原因:

1.近距西周都城且是古流放地

房县历史悠久,与中原地区联系较多,保持密切的往来。房陵(房县古称)离古都长安、洛阳、汴梁等都城都不太远,有利于朝廷掌控。西周时期,房县是紧傍王畿之地,这里丰厚的民歌资源,直接成为西周公卿士大夫们为向宫廷献诗而进行诗歌创作的素材,房县自然也成为西周公卿士大夫们青睐之地。因此,这里的民间文化与宫廷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互动性和融合性。

此外,房陵(房县古称)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久的流放地。历史上,先后五位帝王、十七位王侯、一位皇后、十一位公主被流放此地。这种流放文化对房县地区传唱《诗经》民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封闭大山里的民间歌师能够对宫廷乐《诗经》较为清楚,在房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杜建林看来:房县现今传唱的《诗经》民歌极有可能是流放文化的产物,即宫廷被流放之人到房县后,将作为宫廷乐的《诗经》作为苦闷之余的娱乐方式带到房县,并普及开来[4]。

正是因为房县近距西周都城,加之是古代流放之地,所以房县《诗经》民歌传唱便具有了地理上的优势。

2.房县有诸多《诗经》中描述的风物

因为处于山区,所以房县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诗经》中提到的很多动植物房县都有。植物如白茅,香獐、檀木、荇菜、苋菜、薇菜等等,动物如雎鸠等。房县人现在还经常以苋菜做汤,薇菜也是房县人饭桌上常有的菜;诗经文化广场边上的河便是雎河,在雎河边还时常可以见到雎鸠。这也都能验证部分诗作采集于房陵(今房县),房县独特的地理风物为《诗经》传情达意提供了寄托物。

3.房县是《诗经》二南交汇地

房县地域处于周公、召公所分“陕塬”之正南方,其毗邻地域以东属“周南”,以西属“召南”,是《诗经》二南的承东启西之地,界于“二南”交汇地。傅斯年在《诗经讲义稿》中讲到:“二南中之地名,有河、汝、江、汉,南不逾江,北不逾河,西不涉岐周任何地名,当是黄河南,长江北,今河南中部至湖北中部一带。”[5]傅斯年所说的“湖北中部一带”是汉水流域,那正是将二南沟通连接起来的区域。而房县地处汉水第一大支流堵河的发源地,且马兰河、南河皆为汉江支流。此外,房县古为彭国,毗邻庸、蜀、微、卢、濮,是参与武王伐纣的“八国”有功之国。这些都可证明房县是《诗经》“二南”重要交汇地。

《诗经》之“风”即“十五国风”,是指各地的民歌。可以说,“风”是民歌集,而“二南”是汉水流域的民歌集。房县在汉水流域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汉水流域的民歌集中很多歌曲是来源于房县地区的民歌。

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又是《诗经》“二南”的交汇地,这都为房县《诗经》民歌的采集和后世的传唱都提供了便利条件,奠定了地理基础。

(三)社会原因:房县自古好歌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老百姓的娱乐活动较少,无以为乐,人们便以歌为乐,以歌为力。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群体创作或个人创作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民歌,比如反映劳动生活的,反映爱情生活的等。

房县的九道梁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在那里至今还传唱有与《诗经》相关的民歌,比如《年年为姐做鞋》等。学者朱全国在讲述《诗经》与汉水关系时也讲述到房县自古好歌的传统;《房县志》(清同治版)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房县自古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习俗,在《房县志》卷十一中有关于风俗的记载:“厥民刀耕火种,厥性刚烈躁急。厥声近秦,厥歌好楚……”可见这里自古就是民歌发达之地。[6]《房县志》里提到的“秦”“楚”实际是秦韵楚调。可见房县自古就是民歌发达之地,房县人民自古好歌。关于房县人民好歌的原因,在论述地理原因时已经分析,此处不再赘述。现在,尤其是在房县农村地区,每逢结婚丧事,甚至过年或节日,都还有敲锣鼓唱民歌的习俗,由张兴成主编的《房陵锣鼓歌》里收录有诸多此类歌谣。

正因为房县有着很好的民歌传唱的民俗习惯,加之《诗经》诸多作品跟房县有着极紧密的联系,所以就很容易引起房县人民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此外,《诗经》本身也具有和而歌的特点,内容贴近老百姓生活。综合这些因素,《诗经》民歌是房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歌谣,人们可以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愉悦自身。

二.房县《诗经》民歌的传播地域和传播方式

现阶段,在房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尤其是在门古寺镇、桥上乡、上龛乡、九道乡、尹吉甫镇等地区,很多老百姓都会唱《诗经》里诗词改编后的民歌。这也就是说,《诗经》民歌在房县是一类传唱度很广的民歌。

目前,口耳相传仍然是房县《诗经》民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很多歌师演唱的曲目都是从他们父辈那里世代传承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歌师们又不断创新,使之适应时展需求。其次,由于近年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统民歌也成为电视节目的关注点。例如2011年,房县《诗经》民歌中的《关关雎鸠》成为湖北卫视春晚的节目。2012年,房县《诗经》民歌走上央视《我要上春晚》的舞台。这样的媒体宣传对于传统民歌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民歌文化节、民歌赛也是房县民歌传播的特色,近年来成功举办的“诗经”文化节、“唱响房县”等活动,秉承着“全民参与”的原则,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了《诗经》民歌,而他们也必将以自己的方式使“诗经”民歌迸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房县《诗经》民歌的继承和创新

在房县民歌中,有大量的内容与《诗经》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在继承《诗经》民歌的传统上又有创新,使之适应在民间流传。

(一)内容上的“广泛性”

现存的有关《诗经》的房县民歌体裁比较广泛,基本涉及到了原来305篇诗歌所包含的所有种类。如果按内容进行划分的话,房县的《诗经》民歌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周民族史诗民歌:《生民》、《大明》、《皇矣》。《诗经》中原有的《公刘》、《绵》这两篇周民族史诗并没有流传下来。而这三篇史诗民歌都只是选取原诗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篇都流传下来。例如《皇矣》:

光焰万丈在天上,你俯视人间多光亮。了解民间的疾苦,商朝暴虐把国亡。四方诸侯来商量,国君重任谁来当。上天回头望四方,降到岐山佑周王。上天命示周文王,休要暴虐休狂妄。叫他为人要自强,安定民心守四方。整顿军队去讨伐,天下人民全归向。上天昭示周文王,你的品德我欣赏。祖训旧章你依傍,周邦士气名远扬,配合天意把国享。[7]

在这首民歌中,主要记叙了周文王听取上天的告诫讨伐纣王,使天下太平,民心安定的故事。和原诗相比,上天到民间视察民生疾苦的细节以及太王、王季怎样治理百姓都被省略,只突出了周文王这一个形象。一方面,和周文王的先祖比起来,周文王在民间有更多的传说,更富传奇色彩,因此更能引起普通民众的兴趣;另一方面,原诗作为一首史诗,篇幅很长,不便于它的历史传承,而只选取周文王的部分就能使歌谣短小,便于传唱。

而在另一首民歌《生民》中,民间歌师们更是把这种简洁化发挥到极致,只选取了后稷种庄稼的细节:

后稷他会种庄稼,独创确实有方法。拔除杂草一把把,种下一片好庄稼。[8]

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无论后稷的出生有怎样的传奇色彩,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后稷怎样种庄稼则与他们的劳动紧密相关,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民》只选取这样一个细节了。

2.农事民歌:《楚茨》、《信南山》、《大田》、《丰年》、《载芟》、《良耜》等。农事民歌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农业祭祀民歌,如《信南山》:

大禹治过水的地方,五谷盛密都茁长,每年都是丰收年,赐你万寿永无疆。[9]

在周代,农业和祭祀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即使在秋收之后也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来感谢神灵的恩赐,这样的歌谣是“秋冬报赛”的祭歌。这首歌谣中,既有对神灵的感激,也有希望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望,这是典型的祭歌的特点。

另一种是农业生活民歌,和第一类不同,这种主要是反映普通的农业生活的细节,如农民怎样耕种,使用什么样的农具等。如《大田》:

田里庄稼多又多,修好农具去耕作,选好种子田里种,秋后粮食多又多,农夫过着好生活。[10]

房县低处鄂西北山区,经济不发达,农业仍然是维持民众生活的重要来源。在日常的农事活动中,民众自然会演唱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歌谣,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诗经》中的农事诗能在此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