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工作制度十篇

时间:2023-04-09 00:27:04

化验室工作制度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1

【关键词】化验室;测土配方;施肥;存在问题;建设思考

化验室是为满足测土配方施肥要求而建立的,是进行土壤、植物样品处理、保存和各种养分含量测定等一系列活动的场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化验室是负责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测试工作即测试土样和植株养分含量工作,是配肥的前提和基础。搞好化验室建设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的设计以更直接地大面积地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和农业效率,最终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化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快速调查土壤的养分状况,针对性地对土地的地力进行评估,制定出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案。

定安县是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自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组织,领导实施,及早对化验室建设进行选址、筹集资金建设,购置设备仪器,选拔组编人员,请高校老师培训,参观周边市县化验室的建设情况,交流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化验室建设的各方面的工作进展较顺利,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自化验室建成以来,已化验土样1000个,分析4000项次,已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耕地质量建设中发挥作用。

1.化验室创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1提高认识,认真组织领导,把化验室建设工作当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起步难度较大。定安县政府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非常重视,自从确立为项目县开始,就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专门机构,明确分工,及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为项目的全面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县政府工作部署,由县农技中心具体实施该项目,农技中心认真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对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的建设进行选址,购置仪器设备,于2010年下半年建立起化验室并投入使用,县农技中心经统筹本单位人员组成化验室化验队伍,邀请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到本单位进行培训,选择合适人员担任化验分析工作,并请省土肥站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目前化验室基本能够单独进行化验工作,化验室能够在当年内完成对当年采集的土样进行化验,做到不积压不作废,已进入正常化工作运营。

1.2合理规划设计,建设规范化验室

根据化验室建设的需要,化验室建设场地选择应符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满足周围环境不能影响化验分析工作的质量和化验分析工作也不能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的基本要求。定安县化验室设在农技中心办公楼南面,占地300平方米,场地独立,环境干净,交通便利。

在建设化验室过程中,邀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化验室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配套装修;根据目标和功能不同进行科学安排,建设规范实验工作台;注重防火、排气等安全措施,三废处理符合要求;根据化验室的实际情况,把化验室分割成土样储存室、称量室、蒸馏室、分析室、数据处理室,通过科学规划功能区,使各项目分析工作互不影响,确保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1.3认真抓好化验室建设的落实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专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化验室实行专人管理,由土肥站站长担任化验室主任,负责化验室的全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任务指标、要求、进度进行全面的统一统筹;副主任由对业务较为熟悉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农艺师担当,负责具体工作,日常管理,数据汇总,各岗位工作的协调和土样、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的遵守和执行;各化验岗位分别由专人负责,分别设有碎土、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有机质、环境卫生等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为提高化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专门设有专门资金作为对化验人员的一种奖励性补助,补助发放量跟化验工作量挂钩,根据不同化验项和同项的不同化验数量计算补助,管理人员以化验人员平均补助款计算,工作人员轮流值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1.4制定制度,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和安全

为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定安县农技中心制定了若干条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和守则以便化验室管理,并认真执行。

化验室工作制度,除一般的工作制度外,还要求化验人员要经一定的教育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后方可上岗,自觉执行化验室守则,严格遵守化验操作规程;严格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人、财、物安全,无事故发生。

化验室守则,化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确保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化验室保持清洁卫生,不准吸烟或高声说话;化验室所有物品应分类排放,并张贴明显标签;取样取药品时要适量,多余的要回收处理;用过的药具、吸管等要清洗过后再用,防止药品交叉污染;保持水槽干净,强酸或强碱要用大量清水清洗。

1.5组建化验室工作人员,确保化验资金到位,使化验室进入常态化工作

定安县农技中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从别的岗位统筹6个人组成化验队伍,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设有一位化验室主任、一位副主任和四个化验员,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具体抓落实,化验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化验项目内容。

化验室日常开支所需经费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中统筹到位,确保化验室工作进入常态化。

1.6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内容多、技术性强化验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质量,为此县农技中心高度重视对化验人员的培训。为了更好服务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为了化验室工作质量的提高,必须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对化验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和高校合作,请高校老师现场培训或输送化验人员到高校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保证培训经费到位,把化验人员的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2.存在问题

2.1化验室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不稳定,工作经费短缺

定安县化验室化验人员均为从其他岗位统筹组成化验队伍,都为多职人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基础较差,在学习培训时间上很难保证到位,化验质量控制水平不高;化验经费不稳定,化验室经费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时期,可以统筹安排,但没有项目实施的时候,化验经费就很难保证到位。

2.2化验能力有待提高

定安县化验室目前已经具备化验土样常规五项的能力,但对于中微量元素和植株养分的化验能力方面尚有待加强;对于那些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仪器的操作规程要加强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保证化验分析的质量;对于土壤样品储放室要专人管理,保证样品的惟一性和准确性。

3.化验室建设中的思考

3.1建设化验室的必要性

(1)化验室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组成部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而化验室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组成部分,建设好化验室对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2)化验室的建设有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化验室在地力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对土壤的养分进行准确的化验才能制定出好的施肥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耕地质量,所以建设好化验室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2加强质量体系的建设

主要加强对设施环境、仪器设备、化验能力、人员队伍、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3.2.1设施环境方面

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化验室建设场地应符合周围环境不能影响化验分析工作和质量,化验分析工作也不能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在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开始,我县贯切落实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化验室建设“标准化、现代化、长远化”的目标,确立了土壤测试和肥料检验,当前工作和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基本方针,研讨了标准化化验室建设的具体要求。化验室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化验室的采光、灰尘、震动、温湿度控制均应满足检测任务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室内仪器设备布置合理,既便于操作又便宜保护仪器和人身安全,且防止检测时互相干扰影响工作质量,建立设施和环境管理制度,保证仪器设备和化验环境达到技术要求。

3.2.2仪器设备管理方面

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政府招标采购,其性能和精度均应满足测试任务的要求;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仪器名称、惟一性标识,型号规格、出厂号、制造商名称、仪器购置和验收记录、接收日期、启用日期、维修计划、使用说明书放置地点、历次检定情况、自校自检规程、使用记录等;操作规程应明示,精密仪器由专人管理和使用计量器应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验。

3.2.3化验能力方面

化验室应具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土壤、植株必测项目的化验能力;样品有专人管理,有惟一性和化验状态标识,采取措施保证样品在检测或保存中不混乱、不丢失、不损坏,有样品处理记录;化验室年化验土样或植株能力应4000以上,化验范围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必须测试项目。

3.2.4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化验室人员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具体岗位应设有化验室主任、化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化验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化验室主任、化验室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懂化验业务;化验室建立人员档案,包括有关资格、学历、培训、技能、经历等,档案内容完整、齐全和准确;化验室有人员培训计划,经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5质量控制方面

完善各种化验室操作间的规章制度,如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样品质量体系审核制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校验和检查;认真做好检测的原始记录;化验室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附有标准物质证书且在有效期内或由所在省的省级土肥部门认可的参比物质;标准物质或参比物质必须有专人管理,有使用记录,储存环境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化验室使用试制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实施专人负责制度,有使用记录。化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溶液校验、空白试验、精密度控制、准确度控制、准确度控制考核、重复性控制考核等方法。化验室间质量控制主要采用参加试验室间对比;上级部门组织能力验证和考核等方法;建立样品检测记录审查制度,对数据准确性计量单位准确性进行审查,原始记录至少有检验人签名、审核人二级签字。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2

【关键词】工地试验室;公路工程;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而言,试验检测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做好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需要做好基础数据填写与处理工作,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原材料技术指标与配合比等检测项目数据,做科学的处理与分析,实现科学化决策,提升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以及及时性。

1工地试验室概述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指的是:工程建设从业单位为加强质量与检验工作的管控,在公路工程现场所设置的临时试验检测机构。工地试验室运作周期是工程施工全周期,按照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规定,授权执行,即由工地试验室申请检查认定,由项目业主认定,并且将工地试验室认定结果,报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地试验室母体机构要具备乙级以上资质,具备工程检测资质,以确保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地试验室工作效率低下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工作需要和其它部门相互配合,比如质检部与工程部等,就管理实际来看,多数工地试验室存在着部门脱节问题,各部门之间配合不畅,使得工地试验室工作效率低下。除此之为项目经理部对工地试验室的行政干扰程度较大,使得工地试验室难以独立运行。

2.2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等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多数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尚未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使得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地试验室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部分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存在漏洞,存在着金钱利益和权力的制约影响。

2.3工地试验室制度利用率低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制度的运用效率较为低下,尤其是县乡公路项目。工地试验室制度的全面落实,需要施工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共同做好工地试验室检查工作,当检查合格后,向上级交通质量监督部门报备。若能够采用工地试验室制度,则极大程度上提升工地试验室工作效率,及时反应施工现场情况,做好工程质量的实时检测,进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做好施工纠偏工作[1]。

3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

3.1落实工地试验室制度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需要加强对工地试验室制度的落实与管理。以往大中修公路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通过采取的是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用工地试验室的方式,而监理单位只是负责现场控制,因为施工单位多为本地企业,因此多采取母体实验室。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带动着大中修项目的增加,工程资金投入较大,加之外地企业入驻,采取全部外委试验方法,此类试验检测控制方法,存在着检测不到位问题以及过程弱化问题等,而且主要采取事后管控的方式,因此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效率较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现象与降级使用现象等,部分地区交通管理部门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监理单位必须建设工地试验室,给予充足的工地试验室建设资金,若施工单位非本地企业,在中标后也必须要建立工地试验室。而且工地试验室不可以承担的检测项目,比如钢筋拉伸试验与水稳试验等,要采取外委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2]。

3.2健全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健全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比如试验检测工作程序以及检测人员岗位职责等,组织检测人员定期学习,并且将规章制度应该上墙。工地试验室作为施工质量管控的主要部门,除了要全面落实工地试验室制度外,还需要基于公路工程项目特点,健全管理制度,比如组织与管理架构、保养维修与管理等。按照工地试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执行安全管理与档案管理等工作,做好检测工作的管控工作。试验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由相关负责承担试验检测责任,实验室主任则需要做好工作任务分配以及人员调配等工作。对于专业实验组内部管理,也需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在试验的过程中,试验检测人员则需要做好取样管理,熟练的操作设备,按照试验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充分的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数据分析与处理,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认真填写原始资料[3]。

3.3做好试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业务信息平台的作用主要是规范并且系统化检测流程,借助信息技术,来做好样品登记以及数据处理、图形分析与台账等工作,减少人员参与所造成的数据误差问题,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度。在系统中预设规范规定值与试验允许误差值等参数,以确保数据合理性以及规范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而监管信息平台,主要是为管理单位,比如质量监督机构与中心实验室等,提供分级监督与管理平台。利用监督信息平台,可以对工地试验室基本信息的变动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同时还可以监控工地试验室检测数据与频次,并且可以实现不合格数据跟踪处理,对工地试验室信息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动态统计管理。总体而言工地试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对比分析与预测,进而全面的掌握试验检测情况,实现工程质量动态管理,以提升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切不可完全依靠网络化管理,要基于原始数据,构建书面数据信息档案库,避免出现数据信息丢失问题;做好数据传输接口对接,以此避免发生数据传输混乱问题;做好网络信息化处理程序维护工作,以免出现数据错误或者决策失误[4]。

3.4提升工地试验室环境水平

在进行工地试验室筹建前,则需要结合公路工程的检测项目特点,合理的布局工地试验室,重点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环境的控制,因为实验环境对检测数据的影响较大,比如工地试验室的湿度与温度因素等,均会影响试验检测结果。当外部环境失控后,则可能会造成试验检测数据失真,甚至会造成试验检测失败,对此需要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环境的管理,以确保试验检测的质量。工地试验室内要保持清洁,不得随意存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地试验室。同时需要配置齐全基础设施,比如温度控制设施与湿度控制设施等,以确保检测试验数据的精度,进而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工地试验室内部布设中,需要将检测人员的相关信息上墙,并且要实行挂牌上岗。

3.5细化试验检测管理

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要按照科学客观的原则,基于现行标准,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管理人员需要细化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加强对试验检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对于样品的管理,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取样后的管理,基于工程材料试验的标准,进行材料采样试验,在采样的过程中,则需要做好基本信息填写工作,包括产地与名称等,按照样品保存规范,做好样品保存与处理。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则需要做好试验检测全过程的管理,当设备进场后,则需要按照时间次序,做好验收记录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将设备管理工作分化给具体人员,做好设备保养与维修等工作。在进行试验前,则需要做好设备计量检定工作,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则需要做好相关试验工作,确保设备的精准度,同时需要做好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工作,认真的填写设备使用与维修情况记录工作。试验报告需要由相关负责人签字,不得漏签并且不可以打印,不然将视为无效报告。试验检测资料所给出的结论要明确,而且要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实行三级签字确认制度[5]。

4结束语

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则需要全面落实工地试验室制度,并且要完善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做好检测试验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明确检测人员的职责,做好工地试验室环境与设备等的管理,以全面提升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姜迪颖.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3(24):134~136.

[2]范虎彪,胡世金,崔建壮.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J].市政技术,2015(02):212~214.

[3]杨华.浅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4(06):63~65.

[4]袁美.浅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组建与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2014(10):50~51.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3

关键词:实验室文化;理工科教学;文化传承;专业特色

作者简介:张丽亭(1979-),女,江苏淮安人,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李建军(1975-),男,河南鹤壁人,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淮南 23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重点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226-02

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孕育了诸多科研成果。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理工科教学,实验教学更是肩负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的多重任务。高校实验室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已成为体现高等学校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供给者本位”转变为“需求者本位”,由就业教育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装备的日益精良,实验室管理日趋现代化、规范化;作为实验室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实验室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实验室文化作为“软件”条件,在实验室现代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方面意义重大,对建设实验室核心文化、提升实验室层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建设好理工科大学实验室,除硬件建设和制度管理之外,还必须切实抓好实验室文化建设。

一、理工科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

实验室文化源于教学和科研实践,是以实验室管理为中心,由专业管理员、任课教师和大学生共同塑造,并经长期传承与积淀所形成的实验文化氛围。实验室文化包括所有与实验室相关的文化形态,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对于一个高水平实验室,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支持力量,可影响和引导多数实验者的行为和心理,是实验室继往开来、长盛不衰的无形财产和力量源泉。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者通过对优秀实验室文化产生感悟、传承与发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自豪感与凝聚力。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有效保障,是实验室文化的精髓,它通过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实现对实验人员行为的引导与制约。行为文化一方面表现为实验室组织架构及实验室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是建立在实验室精神文化上的实验室独特风范。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存在、发展的载体与基础。实验室的物质设施经过独特设计,可以体现实验室精神文化且能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实验室物质文化既是实验室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体现着实验室文化的发展水平。

理工科实验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动手实验能力为目标。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纽带,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孵化平台之一。近年来,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在实验教学和科技研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多种功能,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是各理工类高校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围绕此问题,许多大学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然而,许多实验室包括本科实验教学、科研创新水平在内的综合效果仍不尽人意。有些实验室非常有特色,在某一时期发展迅速,围绕实验室核心人物或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然而其运行缺乏稳定性,随着实验室人员的流动其运行水平忽高忽低;有些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由于不恰当的拆分、重组或改造,出现停滞不前或萎缩的现象,其本科教学水平退化,依托的博士、硕士点也逐渐衰败。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在加强实验室建设时,削弱或忽视了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大量的例证表明,一个大学实验室能否可持续发展,不仅与其实验室硬件条件、经费水平、研究者层次等物质要素有关,而且决定于实验室文化的优劣。

实验室文化是一个实验室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基本特征,同时亦是实验室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之一,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这种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深刻、久远的,不会因为某个成员的离去而动荡。事实表明,世界上先进的实验室无不拥有良好的实验室文化。

理工科实验室往往因其特有的实验室文化对青年学生和学者具有醇厚的哺育与滋养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研究人才和研究出了众多研究成果,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其教育功能和研发平台作用。世界著名的实验室如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均培育出了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研究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从而成为理工科领军人物的重要输出地,这与其浓厚和长远的实验室文化密切相关。要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不但应注重硬件建设和实验室制度建设,而且应把实验室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培育、塑造和传承良好的实验室文化。

二、理工科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实验室文化是一个实验室的精神内涵,对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及跨越式发展都发挥着愈来愈深远的影响。制定合理计划,通过有效的途径培育健康向上的实验品质、引导实验管理者及学生的行动和意识、传承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氛围可为理工科实验室建设提供内在而持久的支撑力量。

1.紧扣学科特色,塑造实验室核心理念

一个实验室的发展与其主要依托的特色学科密不可分。一方面,依托特长学科专业和完备的实验体系可以构筑优势心理特征,激发实验管理者及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由此塑造的实验室文化与特色专业的实验需求及发展需求紧密相连,便于传承与弘扬。例如,某校是传统的矿业院校,其重点实验室包含矿物加工、材料等专业,相对来讲,材料学科发展迅速,实验硬件发展较快,而矿物加工专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在这样的实验室,如果放弃矿物加工特色,而选择以材料学科为主体培育实验室文化,很容易遗失实验室的文化特色;而如果在继承矿物加工实验的工程现场气氛浓厚、数据处理严谨等特色的基础上,改进实验室文化,使其继往开来,会形成更加兼容并蓄、氛围厚重的实验室文化。

实验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学术带头人密切相关,一所高校的特色专业中往往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卓越的学者,他们往往具有独特的理想追求和治学理念,其强大影响力作用于实验人员与一届届的学生,由此形成了实验室的思想传统、行为特色和文化底蕴。反过来,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促进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2.批判性的继承及与时俱进

实验室文化是一个实验室在不断发展与壮大中锤炼的风骨与品格,是数代实验室人智慧的沉淀与积累,也是实验室在吸收时代精神之后的创造与升华。我国多数理工科大学的实验室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兴建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算悠久,文化积淀情况也迥然不同。一些实验室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鲜明特色,锻造了一代代精神上的强者,培养出大量科技人才。这样的实验室文化应该认真传承与发展。但更多的实验室与落后的科研及实验教学方法、低水平实验条件联系过于紧密,一些文化习惯对实验者反而具有限制作用。这就要求对实验室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一方面继承特色鲜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对落后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批判和改进。

好的实验室文化的塑造要与时俱进,共识性的追求与思想特征的确立和改进应充分反映科技的最新进展与时代特征。例如一些材料实验室以宏观材料应用研究为特色,比较重视材料的物性指标,因此形成了作风严谨、善于设计和实施复杂正交试验的特色。但在新时期发展中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汲取了大量新思想,一方面在重视实验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模拟的运用;另一方面在设计新材料时更多的将纳米技术和材料复合理念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新型实验室文化。

3.实验室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规范运行、高效运行的制度保证,也是实验室刚文化的体现。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与运行过程,既是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学科特色的客观要求,也是实验室核心人员的治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体现。如果这种实验室规章制度具有合理性,适应学科发展、本科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发展的需要,那么随着其制定、修改、完善、传播、实施与运用,其所代表的刚文化将得到实验室人员及实验者的普遍理解和广泛认同。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长期稳定实施,使其具有长效的规范作用,实验教师及各届学生将形成行为惯性,自觉按要求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使实验室文化内化并得以传承和弘扬。

实验室规章制度关乎实验室文化的优劣及是否能健康传承,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定至关重要。

(1)制度设计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到学科发展、本科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客观需求,而且要考虑到现实实验条件及实验人员的实际需求和素质情况。

(2)制度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制定制度时,要经常性的了解学科前沿、实验技术发展及实验室管理方法的最新动态,在必要时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时代需求。

(3)竭尽全力保证管理制度的严格实施。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将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实验室行为文化的内化进程。

4.实验室物质文化设施

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是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物质保障和重要补充。好的实验室形象不但可以改进实验室的外在观感,优化实验室氛围,还可以隐喻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从而将精神文化外化。这种更直观、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将实验室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持续作用于实验人员,可取得语言教化难以获得的效果。在考虑学科特点及总体建筑布局的基础上,可通过以下方式改进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规范实验室的形象标志,包括各类指示牌、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等,逐步完善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形象标志体系,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构筑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使之既能展示实验室的学科特点与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三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物质设施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对实验室文化的认同感。

5.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人性化因素

实验室的高效、规范化运行主要通过实验管理人员实现,同时实验管理人员又是实验室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在现实情况下,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员往往受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人文关怀。在实验教学愈发重要的背景下,实验员工作压力更大,在人文关怀长期缺失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消极、疲惫情绪,不利于健康向上的实验室文化的形成及传承。

(1)制定管理制度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岗位责任制激励实验室人员责任心和对工作的主动性,使其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关心并参与实验室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实验员的精神需求,对实验员充分信任,提供制度支撑,引导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2)在强调精神追求与无私奉献的同时,加大物质刺激力度。在奖励、评职、提干时,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需求,对于一些经验丰富和有特殊技能的技术人员,在利益的分配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三、结语

实验室文化是相对稳定同时又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这决定了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随着理工科院校教育和科研模式的转型,对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及运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验室文化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实验室的内涵和精神动力,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丽娜.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几点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87-89.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4

【关键词】工地试验室;基本要求及管理;检测通病;建议

1引言

工地试验工作室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隐患,跟试验室检测工作出现漏洞密切相关。如何做到事前把关,主动控制工程质量,工地试验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参加过总队和指挥部试验室资质审查和复审工作,长期担任试验检测工作,就加强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分享了可操作性经验。

2 工地试验室必须满足工程所需的基本要求

2.1工地试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和试验规程,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独立开展试验检测活动。工地试验室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也要做到责、权、利结合,工地试验室主任待遇应相当于项目副总工岗位,高于一般职能科室待遇,试验室主任应具有满足项目试验管理的经验,试验人员配备要满足工作的开展,最好分工,责任到人。

2.2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工程项目内容和规模进行设置,既要满足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又要满足合理布局,安全环保,环境整洁的要求。对一些试验频率不高,原则采用外委试验。试验室布置应遵循分区设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经济适用原则,试验室仪器摆放和人员工作面积能够满足基本要求。配备面积可以参照《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同时为体现试验工作的权威性,试验室主任应单独配置办公室,以加强同其他部门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工作的协调。

3.3工地试验室应在在上级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的范围内,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试验检测数据,不得对外项目承揽检测任务。一般要求母体试验室综合乙级以上检测证书。

3工地试验室建设布置基本要求

3.1试验室是对电路需求比较集中的部门,尤其是混凝土标养室和水泥标养室,因此要求电路为独立的专用线路,同时要注意漏电保护,需要在总闸及力学室、比较潮湿的混凝土养护室,标准养护箱等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3.2工地试验室应采用60×40vcm的铜质匾牌,黑体字,匾牌内容应和工地试验室印章内容一致,一般规定为:母体试验机构名称+建设项目合同段名称+工地试验室,匾牌应挂在办公室前醒目处。

3.3各个办公室和功能试验室门上设置醒目标牌,便于工作开展。

3.4办公室墙上应张贴晴雨表,考勤表、人员去向表、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以及工地试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工地试验室职责,上墙的图框原则采用60×90cm蓝底白字,也可以根据需要酌情调整大小。

3.5试验室如压力机等主要设备在旁边要挂贴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以保证试验操作规范化,规格为40×60cm,规程下方挂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设备标定校验证书复印件,每次使用仪器必须记录好温、湿度条件和起止时间。设备标定和校正后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校正。各试验设备应采用“绿”“红”两色标志,对仪器状态标志管理。

4、工地试验室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工地实验室控制的难点,很多工地试验室不重视,其实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试验结果的精度影响很大,如混凝土养生室,水泥试验室等,因此,各个试验室都必须配备温度计,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高的要在房屋对角布置不少于2个温湿度计,各功能试验室内的温度强调如下:

4.1集料和石料试验室温度一般控制在15~30度。

4.2水泥试验室:比表面积时,湿度控制在≤50%;而其他指标,标准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0±2度,相对湿度>50%,其水泥式样和水温同试验室温度一致,养护箱温度20±1度,相对湿度≥90%;水泥胶砂强度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0±2度,相对湿度≥50%,试件带模养护温度20±1度,相对湿度≥50%.做水泥试验室要注意以上要求,对取回的水泥和试验用水要冷却到室内温度。

4.3水泥混凝土试验:水泥混凝土试验试件成型后,应用湿布覆盖表面,在室温20±5度,相对湿度>50%条件下静止一个昼夜后拆模,将试件编号后放入养护温度20±2度,相对湿度>95%的标准养护室中进行养护,试件应放置在铁架上,并避免用水直接冲淋。

4.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试件从试模中脱出并称重后,应立即放入密封湿气箱,整个养生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0±2度。

4.5钢筋试验:原材拉伸试验温度控制在10~35度,焊接试验拉伸和弯曲温度控制在23±5度。

4.6沥青试验:沥青对温度的敏感特别强,温度的变化沥青的物理性能变化明显,因此,大部分沥青原原材料和沥青稳定材料试验均有试验温度要求,为使沥青试验尽可能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沥青室应安装能热空调。

5验检测工作通病的治理

尽管交通部及各个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试验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人员认识原因,加上素质参差不齐,各工地试验室存在以下通病,现归列主要通病如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克服,不断提高检测水平。

6.1各种台账建立不及时,且前后不统一,尤其是永久性材料管理严重滞后于施工现场。

6.2试验记录、试验报告、仪器使用记录和试验台账前后不对应统一,没有做好试验原始记录,失去了可追溯性。

6.3试验条件环境记录不齐。如水泥标准养护箱于标准养护室早中晚温湿记录不全。

6.4试验记录或报告为打印签名,或采用代签名情况,这个现象很普遍,各个签字必须有相应岗位和相应职责的签认。

6.5未执行现行规程规范,且数据处理不规范,如未执行数据的修约规则。

6.6原始记录随意修改。原始记录不能涂改,修改应规范,在修改处杠双线后,在上方写需要修改的内容,并签修改人姓名。

6.7样品管理不规范,试验结论不合理或不准确。

6.8数显设备未将打印条打出粘贴在原始记录上,存在出具虚假试验检测数据或报告。

6.9试验设备未建立管理和计划检定台账,出现部分仪器过检定周期而继续使用的情况。6.10报批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现场施工配合比出入较大,配合比调整随意。

6.11 母体试验未履行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督和指导,未有指导和考核记录。

7结语

要抓好试验工作,根本是要提高各级管理机构和试验人员的认识和素质,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从行动上得到落实。为抓好试验工作,建议如下:

7.1试验工作不脱离施工现场、设计要求,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切实为项目管理做好前瞻性、指导性工作。

7.2工地试验室和检测人员的检测活动要做到:规范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尤其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线,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公平、公正、科学、准确”。

7.3试验检测质量控制应实施主动控制,动态监控,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第12号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5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管理水平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21

前言:近年来,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很多学校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学生实验课程的规划和实验室的建设上。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验课程的主要场所,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学校实验室规模也随之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难度的大大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学校师生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限制因素

(一)安全意识缺乏。意识决定行为,安全意识的缺乏是限制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一些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阐述[1]。一方面,学校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安全会议未能按时召开,且未能将实验室安全工作放在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位置,导致学校师生及管理人员也对这一工作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平日里生活、学习事务较多,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也使其安全意识较为缺乏。

(二)安全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对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但是在资金分配上,往往仅将资金投入到实验室器材采购、实验室规模扩建等方面,在安全建设上投入较少,安全设施配置明显不足。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甚至部分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很多具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学校,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弱,缺乏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和系统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每个部门都可以管理,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各个部门又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及时负责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作用。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一)提升全员安全管理意识。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重视安全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渗透实验室安全方面知识。学校也应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并在校园设置安全教育条幅、张贴安全教育海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实现安全意识的提升。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新实验室投入使用之前,应先面向全员开展安全教育。

(二)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力度。安全设施的配置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为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也应加大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新实验室建设中,应结合实验室专业特征,请专业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设计,尤其要重视水、电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性,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同时,对旧实验室进行及时改造,更新实验室通风设备和实验器材,保证安全通道的顺畅,设置齐全的安全事故抢救设施,从而提升实验室安全事故应对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应设置红外安防、监控系统等,避免实验室危险物品流失,或是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

(三)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支持,因而,学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从环保、安全、节约等角度,严格规范学校师生行为和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从而增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细化各部门及人员职责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避免管理缺口,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结论:实验室作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学校应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限制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6

1、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认真做好各项检测工作,为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检测数据。

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4、努力提高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工作。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具体规范的落实工作。

5、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进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6、加强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对于生产异常和各种波动及时反馈,确实为生产部门提升产品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发挥好化验部门的质量监督作用。

7、齐心协力,继续努力,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公司化验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XXXX年将是崭新的一年,化验室二次装修将会结束,崭新的化验室将会投入使用,化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将愿为水质部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在社区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通力配合下,围绕服务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特质,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保障技术服务安全、提高素质,较好地完成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在XXXX年化验室将会配合社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严抓科室内部管理,使科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XXXX年度化验室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实行窗口微笑服务,使育龄群众从精神上感受到温暖,减轻心理压力。

2、加强实验室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到实处,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3、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做好各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

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7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从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8

【关键词】科学管理;数字语言实验室;模式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136―04

一 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1911年美国古典管理学家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首次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开创了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先河。泰勒将科学管理定义为“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况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科学管理的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而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引入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追随者亨利•甘特、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提出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到管理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精神革命。所谓精神革命是指基于科学管理的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双方通过友好合作能够推动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实现双赢的结果。泰勒指出:“没有工人与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因此,科学管理理论在蕴含着制度管理、流程化管理的同时高度强调人本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成为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今天,科学管理理论精髓被广泛地继承和吸收,并应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从而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1]。科学管理理论不仅对当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科学管理思想同样适合于语言实验室的管理。

二 科学管理理论对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用于教育”。在企业中成功运用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1 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理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企业与学校是社会组织形式的一种,而数字语言实验室是学校内部组织一部分,是学校专业实验室之一。教育部在1992年6月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第20号令),在此规程中,明确了高校实验室隶属于学校或依托于学校管理,是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而作为高校实验室之一的数字语言实验室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地方,离不开学校的管理,是整个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具有科学管理特征的共性,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当然离不开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

2 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既是一种经营也是一种服务。

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语教学资源效益的发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高校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听说能力是外语五种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的关键和核心,而数字语言实验室是外语学习的场所,是培养学生视、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探索实验室管理方法,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达到合理使用,使其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特有的作用。如果管理松散,数字语言实验室使用效能低,外语教学听力教学质量差,就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语言实验室教学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3 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在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实验室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如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实验员与厂商客服之间等。“人本化”管理的服务观念是营造“和谐化”学习环境和“人性化”语言实验室的关键环节[3],而“人本化”管理离不开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

三 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4]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缺失或不当所造成的浪费不是直接感觉得到。自2000年以来,许多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功能智能化的数字语言实验室,以及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中心、电脑室、教师备课室、调频广播室等。但目前许多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管理部门失调。

学校对数字语言实验室投资建好后,由于采购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政,采购部门只关心设备质量有没有问题,没有顾及对实验员、教师进行实验室操作技术和科研能力的培训,教师对实验室的建设参与热情不高,对复杂的功能模块疏于研究,导致“高档设备低端使用”,投资几十万元的语言实验室,仅当作一般的录放听音使用,功能利用率低,设备闲置,教育资源造成浪费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2 管理制度僵化。

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发展国内已近十年的历程,但管理制度还停留在以前模拟实验室阶段,管理能力没有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得到同步提高。许多高校仍然沿用老一套管理制度,例如在墙上挂一张早已过时的使用规定,抑或是在实验室里放一本已经发黄的日志,由使用者填写使用时间、设备状况。日志往往只有一栏三个空格,即便使用者在使用中发现故障,一般也只填写“故障”两个字,对故障的具体表现、部位无法反映出来。

3 管理不能以人为本。

由于现行管理制度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待遇低,不能很好地激励实验员的工作热情,难以体现管理岗位中技术含量的价值。在语言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不少实验室工作人员都选择了消极对待的做法,只求不出错,不求工作出色。

4 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

现代语言实验室已经由简单的听音型发展到多媒体型,集成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现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数字语言实验室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使得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甚至完全可以实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减少实验室维护支出。目前许多高校语言实验室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设备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发挥,日常的维护仍然依赖于传统手段。

四 数字语言实验室四种管理模式的构建

改革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构建科学管理模式方面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5]:(1)理顺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2)以人为本,提高整体服务质量;(3)组建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4)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

1 行政管理模式

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关系,使管理工作高效有力。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数字语言室相应的管理机构,由于各学校历史沿革和具体情况不同,行政管理模式也不相同。传统的语言实验室归属于外语系管理,外语系有较大的自,但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各院校成立了数字语言室中心,归属教务处或资产管理处管理。“设备购置、实验室管理、实验实训课程开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与管理人员配置”等一条龙服务。由于管理是由校级机构进行设置和管理,设备和人员由学校统一调度,所有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可供多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使用,同时也对校外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共用性。

2制度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对称的”。数字语言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行为的条文,使他们的行动统一到条文规定的范畴。制定必要的语言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必要依据。认真执行这些制度,强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职责,可极大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从而使设备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针对实验员,我们制定了数字语言实验室人员工作规范、考勤制度、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等;针对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我们制定了语音实验室使用规则等(表1)。

在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时,首先应注意制度本身具有“完整、实用、协调”的特点。“完整”就是要健全各项制度,涉及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可有疏漏之处。“实用”是指制定的制度应符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现实,并且内容应具体化、定量化、具有可考核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即各制度之间应协调统一;其次要让实验室制度人人皆知。为此,在新生、新教师上课前以及新实验员上岗前,我们将所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分发给他们,组织学习和讨论。让管理制度深入人心,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3 人本管理模式

泰勒首先提出的管理要考虑人性,目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已被世界各国采用,把人作为第一要素。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自觉实施人本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做到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表面上看是物化管理,而实质上是人的管理,因为语言实验室的设计者是人,使用者是人,管理者也是人。对数字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管理。[6]数字语言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有: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实验室管理起主导作用,教师是实验室设备的操作者,而学生是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者。实验室工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这个单位内部的人及其人际关系。[7]人本管理要做到:

一是为师生服务的人本化。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服务师生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到想教学所想,急教学所急,管理员要在课间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和师生的沟通,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耐心细致介绍数字语言实验室设备的新功能,以提高产品的利用率。管理人员要和师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语言实验室的管理离不开上课师生的配合与支持,教师的模范作用,如规范操作、爱护公物、处处遵守规章制度等都会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达到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的目的。

二是实验室技术员内部管理的人本化。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关注他们的业务进修,经常开展实验技术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现化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比如让技术人员“走出去”,到别的高校参观学习,或实验室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学习;也可以“请进来”,请实验室专家来授课,接授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职称评定,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实验技术队伍的积极性,倡导实验人员的敬业精神。

三是管理制度执行的人性化。实验室管理应把制度化的“刚性管理”与人情化的“柔性管理”相结合。“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制度化的“刚性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前提,但是,如果把被管理者当成被动接受者,使师生处在抵触情绪的管理模式中,这样的管理注定要失败。在日常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学生违反语言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现象常有发生。如果管理员发现:按规章制度采用惩罚、训斥的态度,效果不好,不如课后找学生谈心或在每一个座位显眼处,贴上相关的温馨提示,以取得的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

4 局域网管理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应用,其方便高效等特性使其逐渐在设备管理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实验室主控台和学生终端之间、多个语言实验室和管理中心之间组建局域网,局域网的建立使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手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开放管理、故障检测、远程协助等。

(1)单个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

教师通过主控台的系统功能模块(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考试功能、电子备课、口语考试)实现教学管理;实验技术员通过主控台的智能化故障检测和监听功能,及时准确地监控网内学生终端设备运行正常与否及学生的活动。

(2)校园局域网组建的数字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

将每个语言实验室的主机以局域网的形式全部连在校园网中。通过网络,多个语言实验室由值班室管理机负责监控。利用网管软件,把设备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联结起来,可达到资源共享,协调管理。各语音室主机设备的启用只要值班人员根据上机情况选择开启时间就可。管理人员在值班室通过“值班管理机”就可以查询和了解所有机器的运行情况。通过管理机向学生和宣传语言实验室相应的上机守则和相关制度,警告或提醒学生不要做有害设备安全的事,否则就要受到校规处罚。值班教师通过管理机可传播下机命令,关闭各语音室主机或强制违规学生下机管理。可起到方便、高效、准确、及时的作用。总之,现代化生产不仅需要设备的现代化,同时也迫切需要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这将意味我们必须长时期的不懈努力,去营造新的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模式。

五 结束语

数字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数字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效益的有效发挥,应引起管理者高度的重视。科学管理理论蕴含着制度管理、流程化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精髓对高校数字语言室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之相对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制度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模式和局域网管理模式应该成为高校数字语言实验室的主要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出版社,1981.

[2] 黄文军.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8,(2):76-77。

[3] 武芳.“以人为本”的语言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34-35。

[4] 谢盛嘉.FS高职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6):76-80.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9

关键词:化验、分析、控制、质量

【分类号】:X832

前言

质量控制是化验室对化验分析准确性控制的一种科学的有效方法,是获得准确数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化验室对试样进行化验分析需要有适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便于监视化验室试样分析质量的动态,确保化验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

一、化验室质量保证的相关因素和原则

化验室的质量保证与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为保证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化验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开展工作:(1)仪器设备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标准试样检测达到要求。(2)工作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污染指数等达到测试方法的要求。(3)试剂纯度满足测试需求,纯度过高经费投入过大,低纯度的试剂不能保证测试的准确性。(4)玻璃仪器精度达到测试要求。(5)实验室用水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6)制定良好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二、化验室质量控制程序和途径

制定检测工作程序,检验工作程序应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验室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用框图的形式将样品受理、样品流转、方法选择、样品检测、结果报告等整个检验检测活动的路径,以及对各路径的活动实施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信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地标识出来,实现整个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化。

使用标准分析方法在分析未知试样时,至少要进行一次标准样品的内部质量控制,同时做平行样品分析。一年至少做一次参考物质的分析以证实本化验室提供可信数据的能力,即盲样分析和化验室项目比对。为保证试验分析质量,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控制:

(1)测试人员的培训。从事化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在熟练掌握测试技能与技巧,具备化验室工作基本素质后方可上岗。

(2)化验水平的综合评价。化验室开展测试分析工作之前,统一发放已知数据的考核样,测试人员按测试项目完成测试后,经过专家审核评议后,确定该化验员是否具备正常开展测试分析的水平。对不合格检验员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直至评价合格。

(3)参比样的控制。一批样品测试的同时测定参比样,测试完成后,及时计算参比样测试结果,并与参比样标明量进行误差计算,误差符合标准后,此批样通过,否则寻找造成误差的原因,重新测定。

三、化验室质量控制

化验室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主要是指应用统计技术对分析化验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整个过程,尤其是关键过程应处于受控状态。

3.1 质量控制应用统计技术的作用

(1)可以帮助了解、发现分析化验全过程各个阶段客观存在的变异。

(2)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因变异引起的质量问题,促进持续改进。

(3)有助于化验室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4)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数据,并作为决策的依据。

3.2 质量控制基础实验

(1)质量控制的要求。要熟悉选定的分析方法,正确掌握实验条件,用已知测定值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方法实际操作练习,直到熟悉和掌握为止。

(2)空白值的测定。空白值的大小和重现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化验室和分析化验人员的水平,因为实验用水、化学试剂纯度、玻璃容器清洁度、分析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情况、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分析化验人员的水平都会影响空白值。

(3)检出限的判断。如果检出限D.L等于或小于标准分析方法所规定的检测限,那么仍采用规定值,如果D.L值显著偏低并且多次测定,那么证实稳定性很好,也可改用此值,但必须在化验报告中加以说明。如果D.L值大于标准分析方法的规定值,那么表明空白值不合格,应该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直到D.L≤规定值后,实验才能进行。

(4)标准曲线的绘制与线性检验。绘制标准曲线应注意:标准曲线一般可以根据5到7个浓度以及测定信号值绘制。测定信号值的最小分度应与纵坐标的最小分格相适应。浓度值应该落在横坐标的中格或者大格的点上,以便于检查应用,并尽量使标准曲线的几何斜率接近于1,使在两个轴上的读数误差相近。标准曲线的斜率常常因为温度、试剂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测定未知样品的同时绘制标准曲线最理想,否则应该在测定未知样品的时候,平行测定线性范围内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和空白各两份,取测定平均值与以前绘制的标准曲线上的相同点进行核对,两者的相对差值根据方法精度要求

(5)质量控制图的使用。根据日常工作中每个分析化验项目的分析频率和分析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每隔适当的时间,取两份平行的质量控制水样,随未知样品同时测定,将测定所得结果点在所分析项目质量控制图中相应位置上,并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3.3 常规检测质量控制

常规检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主要有:

(1)空白试验:一次平行测定至少两个空白值,其相对偏差不得大于50%。

(2)平行样分析:在测定样品时,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同一样品两份或多份子样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步分析,测定结果相对偏差不得大于标准分析方法规定的相对标准偏差的两倍。它反映检测的精密度。

(3)加标回收:在测定样品时,根据分析方法、所用仪器、样品情况等,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在同一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将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计算回收率。有质量控制图的项目,将测定结果点入图中进行控制;无质量控制图的检测结果不得超出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标回收率范围。标准分析方法中没有规定范围的一般为95%~105%。

(4)比较实验:同一化验室内相同或不同分析人员应用相同和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将所得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符合程度来判断测定的准确度。

(5)比对试验:不同的化验室用有证标准物质用同一种分析方法进行比照分析,以检验分析的系统误差。

(6)密码样的分析:由专职的质控人员,在需要分析的样品中,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制作密码平行样或密码加标样,这些样品对分析人员本人均为未知样品。

结束语

通过质量控制能减少化验室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化验分析的快速性和准确度,使化验工作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质量控制在化验室质量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验室工作制度篇10

关键词: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语音设备

中图分类号:O41;G642.42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赵涛涛(1982-),男,河南渑池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工程

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实验室(languagelaboratory)简称LL,是一种装有录音系统和其他电化教育手段并供语言教学使用的教室。语言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训练,以提高语音独立学习的能力。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外国语口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其系统设计中的运用,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具备了强大的管理和高效运用教学媒体资源并处理数据的性能以及强大的交互性能,因而其使用范围从过去单纯的听力、口语教学延伸至阅读、翻译、写作等更多课程,其功能也从单纯讲授拓展到了提问、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考试等多个方面。在运用现代语言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迅速发展,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已经成为高校电化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

1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验室及其全部活动的实践,使实验室的职能以及实现职能所需要实施的各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充分发挥作用,以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实验室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2]。具体而言,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规程制度及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2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现状

2.1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不对口,没有统一的学历和业务能力要求,真正懂专业、懂技术的有工科学历背景的人员相对较少[3]。其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职称存在断层。第三,很多高校对语言实验室等文科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了解不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方面给予的关注不够。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进修培训、业务交流,定期组织、参加研讨会和技术培训,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2.2管理规程和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现在高校中关于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制度很多,但涉及语言实验室方面的内容很少。语言实验室的相关管理规定多是管理人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同时,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参差不齐,由他们制定的管理规程难免存在各种不足,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随着语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层次和种类不断增多,也造成了实验室管理规程制定的难度,随着语言实验室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种难度还在不断加大。

2.3使用目的和应用范围需进一步规范

改善教学条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语言实验室作为语言学习的工具,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但设置课程的行政教学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对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认识不足,限制了语言实验室巨大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而授课的专业教师对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也基本停留在听、说这两个最基础的功能上,无法使语言实验室得到最优化的使用,更忽视了语言实验室在科研上的重大作用。

3建立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体系

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语言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以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效果,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效能。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对教学质量的管理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是一项比较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3.1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3.1.1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引进制度

根据语言实验室工作特点和性质,在人员选择上要更加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从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专业素质等方面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挑选出优秀人才充实到语言实验室队伍中[4]。结合本单位语音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员,做到人员结构在职称、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以及年龄等方面的合理化,保证人尽其才,避免人才浪费。

3.1.2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的规范化

一方面通过统一的年度业务考核来评价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进修或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给每个管理人员建立业务档案,收录个人历次考核结果、培训成绩、业务方面的奖惩等信息。

3.1.3管理人员梯队建设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是语言实验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5]。语言实验室管理部门要确立本部门人员层次的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和目标对人员引进和人员培养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可以制定1~5年的短期规划、10年的中期规划和20年的长期规划,这样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保证了人员梯队的延续性,也避免了由于骨干人员的离开而造成的人员断档。

3.1.4管理人员保障体系的规范化

根据高校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学校从职称评定、人员奖惩等一系列方面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6]。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发展方向,使管理人员能摆脱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3.2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当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情况,相当一部分的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认为,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房间钥匙的管理,这一方面反映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对语言实验室管理内容和体系的规范认识不足。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基本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任何管理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管理活动的主体职责分明,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7]。语言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是根据实验室的一般性特点制定的通用的、最基础的管理制度。是所有实验室管理普遍适用的基本标准。如我校制定的《河南大学实验室管理规程》、《河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等,从总体上规范实验室的管理。

3.2.2专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根据语言实验设备的具体特点制定的专业化管理规范,这是语言实验室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专门化的、细节化的管理规范。

3.2.3操作规程的规范化

由于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为了便于规范化管理,需要给每套语言实验室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不是产品说明书的简单复制,它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的要求,结合语言设备的各项具体功能而制定的。操作规程要体现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也必须做到步骤清晰、简单明了,便于授课教师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对语音设备使用中容易引起系统异常的错误操作应明确标示在规程中,以避免授课教师对设备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故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对新安装设备的语言实验室先由厂家的技术人员对我院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技术培训,在管理人员理解、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后,将具体课程的需要各项功能总结在一起制定出一份简明操作规程,发给每一个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并根据操作规程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我院授课教师都反映效果很好。

3.2.4设备维护保障制度的规范化

要求给每个语言实验室配备专门的有相关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要求上课教师认真、及时地填写实验室管理日志、故障记录表,为管理人员维护检修设备提供信息。管理人员要给语言实验室建立综合档案,汇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实时掌握语言实验室的第一手情况。应同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商保持长期有效的联系,及时反馈语音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对方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我院给每一个语言实验室都建有详细的综合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各种设备使用说明、光盘、每学期的使用管理日志、故障维修日志、卫生评比表、消防安全检查日志等各项内容,不但准确反映设备的使用状况还为学院领导设计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3.2.5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对使用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隔音、防尘、防静电等,在建设语言实验室时就要遵循特定的标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要制定语言实验室卫生和安全管理办法或制度,在学期开始时依据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师生进行课前培训,并在课前课后进行监督检查。如在卫生管理方面,我院规定在语音室上课的师生必须穿鞋套方可进教室上课并由管理员进行监督,要求每个在语音室上课的班下课后立即组织同学打扫教室卫生以保持教室的整洁。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院组织在语音室上课的班级对各班课后的卫生打扫状况相互打分并张榜公布,在学期末进行总评,对于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表扬并进行奖励。在安全管理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8]。我院要求语音室管理人员在学期开始时就对全体上课师生进行安全培训,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指明疏散通道,强调用电安全,特别指定安全的饮水区域,还要求管理人员每次上课期间都要不定时巡视、检查以确保师生的安全。以上内容通过给每个语音室建立管理使用、故障维修、卫生安全档案、指定具体的管理人员的方法来保障语音室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以我院的201语言实验室为例,我院制定了《201语言室操作规程》、《201语音室管理办法》、《201语音室管理实施细则》、《201语音室安全管理制度》、《201语音室卫生管理制度》等多项具体实施标准,并制作成展示牌悬挂于教室的醒目位置,对上课的师生和管理人员进行督促。

3.3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语言实验室设备功能的不断更新,使得语言实验室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听说的基本功能,在笔译、口译、写作等各个方面均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使语言实验室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需要在使用上加强规范化管理。

3.3.1明确语言实验室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向

教学行政部门要在语音室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充分了解语言实验室的具体性能、各项指标数据,据此结合本专业的具体课程内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科研计划,要做到学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3.3.2授课教师使用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专业教师在课前进行设备使用的业务培训,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语言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并对其进行考核,使其对语音设备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对设备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对系统的各种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开发性设计,对设备常见问题能具体应对。我院每个学期课前都要对本学期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进行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模拟课堂情况对每个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教师方可在语言实验室授课。

3.3.3语言实验室使用者和管理人员的互动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管理人员与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9]。加强上课专业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一方面上课师生要及时反馈设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设备使用的想法意见,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在每次上课时与上课的师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具体状况,并对突发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师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加以改进。我院在每个语音室内都留有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师生求助,要求管理员做到随叫随到,有利的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3.3.4语言实验室使用的总结评估在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应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对本学期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教学行政部门为新学期的课程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4结语

语言实验室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上百万元,只有加强对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语言实验室现代化教学的优越性能和特点在外语教学效果中充分显示出来,使语音室在辅助外语教学中不断结出丰硕成果,更好地优化外语学习平台,使高校外语教学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10]。

参考文献

[1]陈建锐,何增颖.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88-191.

[2]赵丽,赵宇.浅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33(6):252-254.

[3]江建国.高校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25-26.

[4]郑宏.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466-467.

[5]陆海燕.关于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10):217.

[6]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1):200-201.

[7]王春生.高校多媒体语音室的管理与维护[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16.

[8]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9]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