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课件十篇

时间:2023-03-28 23:51:04

化石吟课件

化石吟课件篇1

导入: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述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诗人张锋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石吟》这首诗。(板书课题)

下面请先欣赏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学生自编自演的小话剧,老师再配合学生的话剧表演,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古生物化石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来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

第二环节诗歌朗读初步感知

我们欣赏完了同学们精彩的话剧表演,观看的一些古生物化石图片,下面我们美读《化石吟》这首诗,看看诗人张锋怎样运用拟人手法及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这些会讲话的奇异化石的。

请首先听老师的范读,注意体会朗读诗歌时的语气、语调、节奏和重音等。(多媒体播放老师的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分组合作交流设计最佳美读方案,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朗读诗歌,其他小组同学注意领会并给予点评,多提优点给予鼓励。

第三环节品味鉴赏深入理解

《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优美的科学诗,下面我们对它进行品味和鉴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诗歌,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积极探究交流:

先设想下列问题,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再确定: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7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表达了诗人的赞颂之情,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表达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3、诗歌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明确: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想象;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4、从诗歌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7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

6、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感受诗歌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设计: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类带入了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结构完整,首尾呼应,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学生集体朗读诗歌,再次领会感悟。(学生朗读诗歌时,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再次体会远古那神奇的世界。)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奇huan( )guo( )藏conglong( )zhuoyue( )

骸( )骨 潜( )行 档( )案 猛犸( )

2、解释下列词语:

海枯石烂: 骸骨: 幽雅:

日转星移:

葱茏:

3、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大家在查阅了有关资料,学习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呢?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吧。

化石吟课件篇2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b.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延伸作业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点评

化石吟课件篇3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意存高远,内涵丰富。它的语言精辟、凝练、优美,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我们潜心品味吟咏篇篇佳作,会令人齿颊留香。新课标把古诗文列入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要求学生学中想,读中悟,熟读成诵。由于古诗文语言的高度凝练,学生对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又不太了解,很难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和抒发的思想。如果在古诗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网络环境,开发古诗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古诗学习意境,实现电教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审美情操,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1 直观展示,渲染意境

在教学古诗时,单调的讲解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很难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引用计算机多媒体,把动听的声音、色彩纷呈的画面作用于视觉、听觉,做到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这样就很容易渲染氛围,创设出直观的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1.1 画面勾勒意境

诗人在描绘诗中的形象时,常常用国画的写意手法,不求形肖,而求神似,以得其神韵为最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千古佳作不胜枚举,如杜甫的《绝句》,句句都是写景。笔者利用幻灯片呈现诗的画面,远远近近、形形、大大小小的景物,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草堂周围,与诗人共同组成一个五彩缤纷、生动和谐的广阔天地。还有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片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对这类古诗,笔者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根据诗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设计动画: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蝴蝶上下翻飞,一个纯朴可爱的孩子在扑蝶。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师生共同描画。最后,学生通过把握诗意、丰富想象后给诗配画等手段,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勾勒出古诗的画面意境美。

1.2 音韵点燃意境

古诗大都节奏鲜明、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充满节奏美和韵律美,有不少篇目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插图很有限,很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于是笔者在课件中播放这首诗的唱曲,学生沉浸在悠长的曲调、跌宕的节奏中,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音韵和节奏美。当他们沉浸其中时,笔者以此为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这样,学生的情绪不知不觉被带入诗境,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较为准确地感知到诗文的美妙。这样,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与古诗文结合,学生更能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也能理解古诗中的韵律美。

2 品词析句,酌词寄情

词语是古诗的灵魂,抓住重点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些重点词很难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就能在这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2.1 品词精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用得十分巧妙,为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点睛之妙,笔者通过视频展现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万紫千红的江南美景将学生吸引住了。他们明白了用“到”“过”“入”“满”等动词只能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绿”字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多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2 赏句美

郑燮的《竹石》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诗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也隐寓了诗人风骨的强劲。笔者利用幻灯片播放了各个角度、情况拍摄的竹的形象,其中有竹被大风折而不断的图片,学生看了直叹竹的坚韧。笔者还把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以Flash的形式播放出来,使竹子有了立体感,充满了生命力。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意义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多媒体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抓住诗眼,体会诗的精妙所在,淡化了教师苍白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诠释诗文所蕴含的意义。

3 以情动人,陶冶心境

古诗平仄押韵、朗朗上口,适合反复吟咏,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3.1 冥想传达美

古诗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但由于它短小精悍,省略或隐喻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理解古诗的言外之意。如教学古诗《回乡偶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课件定的镜头(一个小童询问老人是哪儿来的),让学生展开想象,编一编对话。“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诗人却生发出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学生明白了这也是诗的一种美,此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

化石吟课件篇4

关键词: 吟诗唱词 “声情吟赏”教学班 实践探索

一、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基于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领域存在生态受损,原貌无存的现象,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主张,比如生态语文,比如绿色语文,比如有效教学,这些都引发了很多教师对古典诗词教学的思考。

(一)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现状

1.文本的分析多于诗词的诵读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新兴思想的进入,古典的诗词吟咏逐渐淡出私塾,淡出学堂。此后虽有夏丏尊和叶圣陶等人的提倡,但收效甚微,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传统的吟诗方法濒于灭绝,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更是一窍不通,现在面对着美好的经典诗词,更多的教师用的是朗诵的方式,而且在朗诵的课堂,是类似于文言的分析串讲法。

文本的分析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是有必要的,如果说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即便不用疏通,诗中美感和韵味也是可以领略的,于是,在课堂上有必要呼吁教师都能重视诗词的美读,而不是简单的诵读和赏析,应是遵循诗词教学规律的美的呈现。

2.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的感知

进入一些教师的课堂,即便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堂,也常会看到一言堂的出现,虽然现在提倡对话教学,提倡有效教学,但就算是所谓的生成,也不过是教师预设的有步骤的问题,在问题中引着学生慢慢进入,高明的教师可能润物无声,了无痕迹地将讲解渗透,可听课的人还是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仍是那被摆布的木偶,在预设的问题里步步为营,逐渐进入教师的圈套,然后彼此完成任务,开怀大笑。

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学生自觉的感知,教师可以预设,可以生成,但不可以包办。在交流中,要看到许多教学参考书以外的理解,不断赞许,并引导其进入更高层次的鉴赏。

3.配乐的诵唱多于传统的吟诗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对于诗词的表现的方式多样,有朗诵,有的借助音乐手段,用古曲配乐朗诵,或者就用现在流行音乐的翻唱。传统的私塾教师通常一书在手,吟诗玩味,沉醉其中,学生便知一二了。

但在如今的教学中,能够把吟诗之法引进教学的,并不多见,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选用了习见的朗诵方式,或者是唱诗。诵诗和唱诗也可以表现诗词的音乐美,在情感的传达方面有时甚至优于过去的吟诗,但就诗词本质而言,其节奏,其平仄,其韵律,诵诗和唱诗却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4.僵化的程序多于生动的演绎

能够丰富地诵和唱,对于诗词的表现也是不错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一节诗词教学课,只有开头和结尾将诗词用声音再现,然后便是一句一句,一联一联,上阙下阙地分析,从结构到句法,从表达到内容,从情感到主旨,很多的优秀教案几乎就是一套模式的复制。

如果对诗词多一些生动的演绎,力求让诗词焕发出其诗人的个性魅力,无疑是对诗词最好的诠释。

(二)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现状

1.学生对文学审美的鉴赏需求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是一门具有审美效果的学科,如果学生进入语文学习,尤其是进入最有美感的诗词教学时缺乏美的享受和愉悦,那分明是对其天性的扼杀。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美,不妨可以方法多样,除了诵和唱,可以还原吟之法,让学生感受诗词最本真的美,结合学生的审美水平,在师生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让吟诗结合时代进行合理的变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审美需求。

学生在高中需要培养的智力因素中,其中最难的就是想象力和思维力,同时正由于学生此时的审美需求,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在诗词的想象中又实现了智力因素的提高,可以说,高中学生对于诗词鉴赏的审美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对多感官表演的兴趣

具体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因为只有学生感到兴趣了,教学才可以顺利进行。

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多感官,让他们进入到身心愉悦中来,真正地学。

学生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精神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但继续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要想法让学生感受到兴趣,并最终达到长期的情趣,成为他们一生的智慧。

能够用吟法辅助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吟法丰富教学,让其他的诵与唱,讲与练,都能进而丰富起来。

3.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心理

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拥有特色的领地。学生们是可以接受古典诗词个性教学的,但如果古典诗词等同于文言文,未免过于枯燥;等同于现代诗教学,必然丧失古典韵味;等同于诗词鉴赏课,那更是荒谬的。

但在很多的中学课堂,古典诗词教学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尤其是高中的很多课堂,当我们审视学生的接受心理时,可以感受他们的厌倦和逃离。这时,当我们再反复告诉他诗词是多么的好,但在教学中只是没有特色地串讲,或者其他,那岂不是对学生接受心理的忽视吗?

通过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古典诗词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深入并且有独到之法。谈及吟法,学生也很茫然,但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学习中,他们还是体会到诗词的别样教法,别样世界的。

二、高中古典诗词“声情吟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和理论依据

(一)古典诗词“声情吟赏”教学法的概念

1.“声情”的概念

“声”与“情”是古典诗词教学中需要渗透的两大重点,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声与情的结合,具有韵律美和音乐美,也具有情感美。

“声”即声音,诉诸听觉,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教学者重视学生的审美需求。诗词的语言蕴涵着“声”,平平仄仄的韵律是“声”,四声八音的合辙押韵是“声”。诗歌中的“声音”,体现在音节方面,有大小,有长短,有快慢,有高下,有刚柔,有断续,有抑扬,有顿挫。“声音”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有诵,有读,有吟,有唱,不一而足。关于诵与读,《说文解字》曰:“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先秦典籍中,多把“诵”和“读”分开运用。一般说来,对韵文是“诵”,对散文是“读”。

既然诗词是有声的语言艺术,那么在教学中便需要重视其的“声”,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利用他们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声”中品味诗味。

“情”,包含喜怒哀乐,爱憎好恶。诗词都是写作者表现情感的文字,不管是民歌,还是文人写诗,都是可以寻到情感的烙印的,在起起伏伏的情感里沉淀出历史沉浮。在诗词鉴赏中,应以“情”为切入点,赏析文句,探讨主旨,在情感共鸣处升华,最终引发学生的“情”之共生。

2.“声情吟赏”的概念

“声”与“情”体现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是多种形式,“吟赏”作为其中的一种,“吟”为传“声”,“赏”可传“情”。“吟”是“赏”之手段,“赏”是“吟”之目的。

《辞海》解释“吟”为:“吟咏、做诗”。《孔颖达疏》又对“吟”作了明确解释:“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

“声情吟赏”作为教学方式,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会吟诗,然后结合教学,根据学生接受,改编吟谱,从四声八音、合辙押韵、对仗节奏等方面进行吟诗,在吟诗过程中揣摩诗词内容主旨,品味言外旨趣情感。

“声情吟赏”首先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诗词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如果吟赏只是一味地实现传统的继承,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那是不合理的。因而在教学中,要不断结合教学的反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吟赏中,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关注课堂的呈现,关注教学的效果。

“声情吟赏”教学还体现为教学的工具性:诗词教学中,努力营造诗词的本色氛围,无管弦,无丝竹,也可以吟出其中韵味,此时,吟赏主要是声情的工具,五绝可以重要把握韵脚与平仄;律诗则可把握其中的起承转合;宋词强调上下阕中平仄相间的和谐。课堂上,用吟赏的方式,试图对诗词教学进行工具式的多角度再现。

“声情吟赏”教学也突出教学的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诗词教学很见教师的功力,要不上得索然无趣,要不上得趣味盎然,明显后者是注重教学的艺术性的,那么在“声情吟赏”中,就不能将课堂当做简单的吟诗课,反复学吟必然无味,唯有“声”与“情”结合起来,将吟赏淡然无痕地融入教学,才可突出教学的艺术性。

(二)古典诗词“声情吟赏”教学的内涵

1. 吟诗是教学的第一要素

(1)吟诗细味形式丰富

吟诵在古代,如同人们说话,信手拈来,教小孩子学诗,就是“兴、道、讽、诵、言、语”的训练。如同识字,写字,是文化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的吟诵,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

但可以明确的是吟诗者必不是字正腔圆的美声唱法,一定有很多民族和地方的韵味,所以不管吟诗者和后来的胡乱吟者,都无法离开经典传承的蕴涵,因而在吟的形式上,我们发现在吟咏律诗绝句时,一方面必须遵守平仄节律,体现格律诗所固有的声律美;另一方面,在吟咏腔调的产生和流传过程中,民歌、方言、宗教音乐、戏曲都对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尝试吟诗时,在遵循一定的平仄格律后,是可以利用我们民族的很多艺术形式的。

(2)诗之吟法独一处

人们对于古典诗词的表现是多样的,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对诗歌韵文的音乐化,他认为有诵、吟、歌、唱四部曲,分之较细,亦颇具见解,其论点是:第一部曲“诵”,就是朗读,依据字音四声的掌握,音节韵脚的拿捏和意象情趣的感染,然后运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而表现出来。第二部曲“吟”,就是曼引其声,通过声音的曼引,把诵读所具备的条件,所表现的情味更加强化出来,其与声音的结合又向前推进一步。第三部曲“歌”,就是徒歌,也就是不用乐器伴奏的山歌民谣,它有由方言音乐化所形成的“腔调”。第四部曲“唱”,就是透过作曲及作词所呈现的作品,由歌者诠释及演唱之。

我们想老调重弹的吟诗之法,应该就是此提法中“吟”和“唱”的结合,吟是诵的“延伸”,唱是歌的“加强”;吟唱乃是语言的再创作,更是语言的音乐化。只有将语言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结合才是诗词鉴赏的真谛。

吟不同于诵。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前者是“畅其气”,后者是“得其韵”,相较于欣赏诗的境界而言,后者更佳。吟不同于歌唱。在上古时代,以音韵发声而吟称之为“歌”,群人共歌为“乐”,领头唱歌者为“唱”,和歌者为“倡”、“叹”。《说文解字》中说“吟,呻也”,可见,吟需要深情,需要低声入心。《苍颉篇》中说“吟,叹也”,“一唱三叹”中的“叹”有吟之妙。

吟自有妙法。吟出古典诗词的平仄、韵律、章法,需依字行腔,可套戏剧曲调或民歌曲调。可依一定的唱谱来,也可自由发挥。

其实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并要有节奏感,体现诗词的内容和形式美。

(3)吟诗吟词应有别

古典诗词的主要特色是文采和音律。文采美可见可感,音律美是需要声音来表现的。

诗中的“声音”,体现在音节方面,简单地说:有大小,有长短,有快慢,有高下,有刚柔,有断续,有抑扬,有顿挫。抑扬顿挫,是音律美的关键所在,而其中又体现内容和精神即诗歌境界的高下,因而在品味诗中,当吟之得法,诗味也就了然于心了。

诗的欣赏,泛泛而读是难以体会的,需要反复吟咏,不断体会。《沧浪诗话》言“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吟诗需要时间长久,拖长声音。最终,要使声音和感情高度结合,音节如从肺腑出,情动而意切,声音便自然显现,力求达到龚自珍的“高吟肺腑走风雷。”

词中的“声音”,要首先关注词的形成,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一种和音乐共生的艺术形式,当时一方面因为民族的歌谣,另一方面因为字句中加衬字使之圆转,自此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区别于诗,最初是配音乐唱的。长短错落,不同的词牌,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总而言之,实践时,在吟诗环节,吟咏结合;在吟词环节,吟唱结合。

2.鉴赏是教学的必备要素

(1)吟诗品词情感美

实际上吟诗的过程也就是品诗的过程,吟诗是对诵诗的深化——要“诵”出诗的情性,即吟出其情其感。我们知道,诗歌就其本身而言,它是作者的想象的表现。因此品味诗歌,就必须调动读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唯此才能步入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吟咏情性”。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氛围,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古诗词,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吟诗的方式更易实现由物境到情境至意境的升华,情感最终就可做到忘我。

进而言之,吟诗也是诗人赏析、抒情、创作诗词的重要方式。

(2)吟诗吟词吟文化

吟诗是我国传统的美读诗词文的方法,是历代文人师生欣赏与教学古典美文的独特手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绝学。

首先,从传统文化说,吟诗提高了传统内涵,在今天可以成为当众表演的才艺,是我国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次,从文学欣赏看,吟诗提高了欣赏古典美文的层次,调动起欣赏者的内心情绪,它从声音入手,能更好地欣赏诗词文的意境,古典诗词的音乐美通过吟诗更能表达出来。再次,吟诗可以帮助我们神奇地记住古典诗文,了解民族音乐。最后,吟诗作为一门绝学,继承弘扬它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扩大对外文化的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中国人不能淡忘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中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正是拨乱反正的好时期,运用朗诵方法,或者用流行的中国风曲调演唱古典诗词,都是不错的。但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其本真的因素,提倡声情吟诗的方式,希望可以对于中学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如果仅是为了标新立异,是没有意义的,这项重拾文化的工作,在很多地方以活动和课题的形式在展开,是否可将它真正地实践于语文教学呢,这是具有文化思索的。

但我们不能只作文化前沿的观望者,很多真正的古诗词曲谱已根本无法获得,而古人的言语方式,已不再适合如今的审美需求,如果让现代人以嬉笑的心情来面对古诗词,那岂不是邯郸学步,因而在最终的古诗词吟咏上建议要体现文化的扬弃意识,古为今用,才是最科学的教学观。

参考文献:

[1]曹勇军主编.叩开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常华.唐诗密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化石吟课件篇5

【关键词】教学误区 课堂主体 授之以渔

当今中考的“指挥棒”遒劲有力了,只是轻轻一挥,课外古诗文就从中考试卷上消失了,素质教育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又不愿深钻,也就无从“教”起。老师们可以从前人的故纸堆里走出来,对那些课外的古诗文很优雅地说声“拜拜了”!对老师们来说,这样的解放实在太必要了,但是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解放,那就是对他们前途的不负责!其实这是我们对上级旨意的误读!

上级主管部门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可是因为我们的误读,就片面的理解为为学生减负了!我们知道,古诗文是对几千年文明的传承,是绝对不可能从语文课本中淡化出来的!

一、古诗文教学的误区

1.死记硬背课文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主旋律

不少教师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古人死记硬背,大学问家如恒河沙数。于是美其名曰效法前贤,古诗文,给我背,甚至教学“创新”到连译文也让学生死记。固然,“背”不失为一种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背”了,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则,“标准”强调的“背”是建立在理解之上,与生吞活剥地“背”是有本质区别的。

2.“说文解字”成了学生的“古兰经”

由于文字障碍,“说文解字”是必要的。但是“说文解字”只能定位于“知识”。不必说另外两维目标如何达成,单是“知识和能力”中的“能力”就无法承担。知识只是基础,能力训练是基本,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感才是根本。由于我们漠视了情感教学,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生涩的文字,恹恹欲睡,也就成了必然。

总之,当今的古诗文教学和传统教学没有质的区别,都注重“说文解字”,而忽视了 “文”(人文价值)。传统教学,还可以从繁多的阅读中让学生有所提升,当下的减负,连这点训练也没有了,“课标”规定的学生能阅读“阅读浅易文言文”,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其原因:其一,误解中考“指挥棒”的指挥(开头有分析);其二,表面上老师与时俱进了,其实是为自己的懒惰辩解,堂皇冠冕地减负,不能正确认识人文价值的作用;其三,“说文解字”是硬件,具有直观的考试成绩;而“人文价值”只是“软件”即课标要求,前者名利双收,后者啥也没有,于是厚此薄彼就理所当然了。

二、让学生成为古诗文课堂的主体

1.让吟咏玩味走进古诗文课堂

记得当年读初中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于古文中,以致学生玩游戏都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吟咏玩味足可以令人物我两忘。吟咏玩味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由心入神的品味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反复吟哦,学生就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进而达到神游万仞思接千载的境界。所以,教学古诗文教师不妨与学生一道反复吟咏,一同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那么“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李白;“与民同乐”的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死去元知万事空”的陆游,就会成为学生的道德老师,刮垢磨光,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人格日臻完美。中考还用担心吗?

2.“说文解字”和“授之以渔”双管齐下

古诗文课堂离不开“说文解字”,但“说文解字”并不能取代“授之以渔”,“授之以渔”才是课堂主旋律,当今高效课堂,“授之以渔”就显得尤为重要。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授之以渔”适当点拨。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居十日,扁鹊复见”中的“居”字课下无注,但联系前后文不难看出,“居”是“过了”的意思,因为如果扁鹊住在蔡桓公的宫殿里,就不会出现后文的“扁鹊出,桓侯又不悦”了。再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鱼米之乡,虎猿是不可能安居的;作者所说的“虎啸猿啼”是用来形容“阴风怒号”的。

3.注重启发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教师对人文价值的忽略,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注重学生的感受,自编自演,唱独角戏。这是与当今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倡议背道而驰的,如教学《小石潭记》,可让学生以结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过清”至关重要。从上文看“过清”指“太清净”或者是“太凄清”,这么美好的山水风景,为什么在作者眼里会是“太凄清”呢?让学生联系到作者的身世遭遇,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像《岳阳楼记》一文里的结语:“微斯人,吾谁与归?”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斯人”的基础上,品味范仲淹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范仲淹对老朋友滕子京的委婉劝谏和勉励,并进而让学生感受古人的心胸抱负和对友情的珍惜。

4.让活动体验进驻古诗文课堂

高效课堂并没有让“题海战术”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不妨让一些活动暂时替代一下“题海战术”。要想让学生的记忆保持得长久一点,那就要唤起学生的兴趣,有趣味的记忆应该是比较长久的。譬如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让学生模拟杜甫的形象吟哦,然后要学生稍作分析——这是杜甫推己及人的博襟,学生的记忆当会长久;再如《醉翁亭记》的理解背诵,“行者休于树,负者歌于涂,”细一想这里面有问题,怎么是行者休于树,而负者歌于涂呢?然后,就启发学生模拟这样的情状,再让学生联想一下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景象,就知道,原来是所有的人都被醉翁亭周围的景物迷住了,才会出现这样反常的景象,原来那些负者无忧无虑!这样对于巩固理解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的效果也许要远远超出“题海苦练”。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如果我们的古诗文课堂做到了这一条,学生就会对古诗文产生兴趣了!我们的教学也就走出误区了。

【参考文献】

1.苏轼:《送郭秀才失解西归》,中华出版社,1982.2.

化石吟课件篇6

关键词:日记 成长

都说日记是灵魂的密室,是意志的磨练,是道德的长跑。但是现实中总发现一些优秀生交的是从别处找来的优秀文章,学困生记的则是流水账。日记,着实成了编造谎言的园地。写日记成了折磨心灵的苦差。日记,长期以来,却成了学生、家长、老师最头疼的东西。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日记?如何指导学生在日记中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如何让学生在坚持写日记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近年来,笔者利用日记“积累”助推学生成长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学生面对日记本,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常挂嘴边是没东西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作家旁征博引,随手拈来,不落痕迹,靠的是平时积累。笔者努力用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积累,丰富他们的内心,让他们能轻松下笔行文,也让“积累”为成长加油。

一、吟一吟唐诗宋词――吟出一份底蕴

唐诗宋词,优秀作家文中展示不少,国家领导人也能脱口几句,底蕴可见一斑。专家说学生会熟练积累唐诗宋词各100首在脑海,高考作文必得高分,重要非同一般。日记里能藏唐诗宋词韵味习作能力非凡。唐诗宋词积累活动就此粉墨登场。课前全班诵一诵,课余小组比一比;每节吟,每日吟;一周赛,一月奖。一学期班级赛,一学年学校竞。读一读,比一比,赛一赛,吟一吟,日积月累,吟出了一份底蕴,一份心灵成长,在笔下流淌。春去秋来催人老,人衰珠黄眼神弱。满头黑发去何处?唯有银丝肩上流。这是一学生去外婆家做客,看到外婆满头白发,看到她费力在穿鞋花,不禁在日记本上这样流露的。高分几时有,无语问青天。此次数学测试,无脸面家颜!我欲“上吊自尽”,又怕父哭母闹,几年白吃苦。 学习较一般,何况全优生。三分耕,一分获,夜无眠。也应有恨,谁说我意志不坚。人有悲欢离合,生有成绩优劣。此事古难全,但愿发奋后。这是一学生在考试失利后,日记里记录的。

二、诵一诵现代诗――诵出一份灵性

古诗词与现代诗吟诵相结合,趣味更浓。儿童诗语言比较简单,但充满灵性。诵现代儿童诗使人心变得柔软,变得有童心;也会使儿童语言变得灵性。我们从金晓铃那首《夜晚》儿童诗开始了诵读之旅。每天下午放学前10分钟,拿出“我爱童诗”备用本,第一遍认真听老师诵,第二遍开始听写,第三遍请一次性听好的同学诵给其他一时跟不上的同学听,第四遍大家齐诵。在诵读中大家会心地笑了。那些童真的言语,童趣的表达在诵读中了然于胸了。

积累什么,孩子笔下就有什么。这是一学生把同学上下课不同神情在日记本上率真叙述:

下课了, 眼角舒展开了,嘴角飞扬了,欢声笑语,成点缀,书本课桌 ,成装饰,青春气息,陶醉人。上课了,小伙成黛玉,姑娘成太婆,奄奄一息是标语,万口难开是味道,期待下课,急死人。

叶挺将军的《囚歌》让陈琢同学诵出的不仅是灵性表达,还有人性的宽容:

《怒火之歌》 怒火占据着心灵, 怒火蒙蔽了双眼,一个欲望油然而生,快打他吧,你就会平息心中的怒火。我十分想挥动拳头,但我深知――打他只是为了平息心中的怒火罢了!但是往往它更会使人受到伤害,我深吸一口气,把我的怒火压缩了起来,我应该把怒火转化为改正错误的动力,让自己成长、成长……

三、推一推课外语言――推出一种表达

现在的家长、老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习作的重大作用。老师没少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没少要求学生摘好词佳句。学生也没少看,也没少摘,却不见习作的长进。家长还是烦恼自己的孩子为啥作文水平不提高。老师还是生气不该布置习作了。究其原因,学生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态度,缺乏主动性和方向性。没有指导不知何谓好词佳句,再加上有些摘得认真却读摘与运用分离。认真、正确的摘抄,老师的推荐尤其重要。

新接班级,笔者以月亮为例子教学,听到“月亮”这次词,你想到什么,结果无非是香蕉,小船,没有其他答案。“月亮是别在乡村夜晚空中的一枚徽章。”学生眼一亮,还可以这么表达?告诉学生我们在课外阅读时应积累大师这样的语言,模仿这样的表达。再讲了郑渊洁故事,他能当上童话大王完全是受张天翼的这本《大林和小林》中语言的影响。最后打开笔者的QQ空间,把这本书中认为有趣的句子摘录推荐给学生,推出摘的方法。后来,在学生的QQ空间、好词佳句本上常让我看到经典课外书中的优秀语段:语言对话的,心理活动的,环境描写的,场景描写的。看到他们积累的幽默,灵性的句段,看到他们的认真态度,也欣喜看到学生日记中语言的变化。笔者课堂上咳嗽,一学生在日记本上这样表达:老师还在咳嗽着,整张脸都憋得通红,就像是一只熟透了的红富士苹果,只是――没人敢摘。

四、寻一寻生活素材――寻出一种态度

现在小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在家庭和社会的日常生活,新鲜的人、事、景、物有许多,可学生还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主要是他们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日记写生活,生活需积累。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指导他们从“小处”着手积累素材,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寻找中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

课前聊天时,晨间谈话后;比赛活动前,突发事件后;换季时,输赢后;争吵景,后悔情,时间上,空间上,总抓住每一次指导积累的契机,随时随地指导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用笔及时记录在素材本上。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生活,真实小事,用心指导寻找,用心体会。每一个比赛场面,每一次集体活动;每一次的第一,偶尔一次的失败;班级里,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中;亲人,老师,同学,陌生人;与同学的矛盾,与爸妈的争吵,与小动物的相处。这些都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日记素材。告诉学生作家沈石溪说日记就写自己的生气、委屈!大家随时捕捉心情,也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化石吟课件篇7

摘要:古诗词是初中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题材,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做好古诗词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笔者就数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表达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见解,旨在为实现古诗词教育的有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教学 经验

一、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当前的阅读、写作教研相比较,古诗词教研则显得相对比较滞后。在我看来,当前的古诗词语教学基本存在三种不良倾向:首先就是“语言化”倾向,大多数教师都把古诗词观赏课当做文言串授课来上,甚至和文言文课一起来上,这是因为他们只看重诗文的句义和诗文的静态解释,却轻忽了学生本身对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有着不同的理解。其次就是“看法化”倾向,许多人还会把古诗词简单地赏析为“诗物”与“诗情”的简略比,告诉学生说本文就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但却轻忽了此阶段学生审美观、世界观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还有就是“支解化”倾向,许多人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分成了单调的诗词文句的局部解释,忽略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和整体效果。这些问题也仅仅是我个人认识到的一部分,可见当前古诗词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好它呢?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教会学生艺术审美的过程。要教会学生发现其中的美,体验其中的美,并运用其中的美。

二、重视学生审美心理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态度、一种审美态度、一种学习态度,让学生了解一种规律、一种方法,就会让教学变得顺畅的多。学生以适当的情感况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他们的能动性必然会很强,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提升;以不妥的感境况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平常人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意境的,如果我们对作者的身世、观念、志向进行解释,再告诉作者当时所处的大背景,同时对学生进行见解、视野方面的扩充认识,相信教学就会容易的多。

审美心理的教育是个庞大的生理工程。一般说来,好的教学导入时其中的第一步工序。导语的情绪色彩应该和诗词的情绪色彩息息相通。我们用可以适合的导语去涤荡学生的心灵,以求获得先声夺人之妙。其次,要特别注意吟诵对培养审美心理的特别效果。古诗词毕竟是一种语言艺术,古诗词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又具有极强的音乐性。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绪味、音乐味,让门生在听吟或自吟中孕发特定的审美心境。再次,要注意教学辅助手段的适当运用。如在教学历程中随机使用挂图教学、乐曲欣赏或幻灯片等教学手段,去扩展表达诗境诗情。

三、重视教学步骤的实施

其一为“传播阶段”,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研讨课本,归类好本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条件下,对将要温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解,拟成具有开导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大概和全部内容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一步,要求老师必须把知识进行重复讲解,抓住要害,理出规律,让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只有这样老师才气发挥启示和引导作用。

其二为“反刍阶段”,即让学生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的启示、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平常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带着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自身的理解。把知识重复品味。知识梳理、唤起影象的这个开端目的就到达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要领举行具体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做到真正的念书。

其三为“消化阶段”,即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理解,当然这远远不够,还必须牢固消化,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牢固踏实,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要真正到达目的,就必须举行一定量的学习练习。但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以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

其四为“反馈阶段”。学生学习后,不能一了百了,老师一定要进行一定的考试、调研,实时进行查缺补漏,或单个批改,或全班批改,或老师抽样批改等,批改后的试卷,要迅速总结,对实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题目必须实时“回炉”,举行个体指导或是全班补习。

四、重视全面教育的实施

一般说来,艺术审美具有相互关联、循序渐进、逐渐深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光要学生读出“诗言”的表义,而且还要门生读出“诗言”的韵律、节奏、色彩美等。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两个“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前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间的“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专指他的仆从。“入”,走过,穿过。“穷”,本义终极、尽头,这里用作动词,是寻根追源的意思。“回”,弯曲。“穷回溪”,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头。“幽泉怪石”,这就是作者所要寻访的自然山水。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兴之浓。这里连用了三个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个句子里边都用一个动词,与“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读起来有一种运动节奏感。这三个短句又简洁地概述了游览过程。本文构思精巧,结构非常严谨。本文全文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参考文献:

化石吟课件篇8

钱维城(1720~1772年),初名辛来,字宗盟(一作宗磐),又字幼安,号幼庵、茶山,晚年又号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乾隆十年(1745年),年仅25岁的钱维城在殿试时高中一甲一名进士,随即授修撰,从此踏上仕途。

钱维城初入官场时并非一帆风顺,初在翰林院时,奉旨分学清文(满文),但在三年散馆考试之时仅名列三等,遭到乾隆皇帝训斥:“维城岂谓清文不足习耶?”重臣傅恒(乾隆帝宠爱的孝贤皇后之弟)出面解围,才得以过关。其后乾隆再试其汉文,又认为“诗有疵,赋尚通顺”。

尽管如此,乾隆十三年钱维城还是以修撰之职留在翰林院。同年,他以出色的才华升任詹事府左右春坊右中允,奉命在南书房行走,成为近侍天子的文学侍臣。在此后一段时间里,钱维城不仅陪侍乾隆,探讨诗词歌赋、典章文献,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得到皇帝的赞赏。

之后,钱维城的官职开始逐步升迁,主要担任各地考官及朝廷中的一些要职。在他为官期间,积极地向皇帝提出一些独到的政治见解,并被皇帝所采纳。如乾隆三十五年,钱维城协助湖广总督吴达善及巡抚宫兆麟督剿古州苗民起事。他调度有方,很快平定其乱,受到朝廷嘉奖。翌年,云南守官因捕获龙陵脱逃戍卒,拟全部就地处死,钱维城闻讯上疏建议应照“伊犁戍卒荷校一月”之例,将罪犯押至龙陵惩罚,以示儆众,乾隆从其所请。

乾隆三十七年,钱维城因父亡而奏请归故里丁父忧,并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即卒于家中。乾隆闻讯十分痛惜,特赐钱维城尚书之衔,谥“文敏”,给予他较高的荣誉。

底蕴丰厚的艺术创作

钱维城的绘画“上追前辈,以古为师”,具坚实的传统功底。清人胡敬《国朝院画录》记载,钱维城“自幼喜画,初从族祖母陈书学画,作写意折枝花果。后转学山水,经董邦达指授,遂变画法,以干笔勾勒,重视烘染,于是笔墨浑然一体。又能作界画,名盛于世。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其族祖母陈书,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秀水人。善花鸟、草虫之属,山水、人物亦其所长,故画作被清宫内府所藏甚多。由于她“课子严而有法”,使得钱维城颇多受益。

钱维城供奉内廷后,有幸受到略早入宫同为南书房行走的著名画家董邦达的指授。董邦达绘画善用枯笔勾勒,淡墨皴擦,笔墨苍郁,其画风极大地影响到钱维城,故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评述钱维城,“其山水气象沉厚,得力于董邦达”。

钱维城在一生的创作实践中,还注意广学博览,兼收并蓄。他临仿“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领会他们萧疏、空灵的画风;追摹“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体会他们的构图和笔墨着色,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准,创作出大批佳作。

钱维城的画作之上经常有乾隆御笔题诗、题字,“所进画册,大多呈蒙御题”。乾隆的御笔题书虽算不上精美,但因这种天子偏爱,也使得钱氏作品诗画相映、笔墨生辉,反映了当时在宫廷中君臣崇尚艺术,以书画往复酬答,“如若师友”的美好和谐关系。

钱维城的书法亦可称道,具有十分扎实的功力。从传世作品看,钱氏书法远学宋代大书家苏轼,清丽苍润,秀骨天成。不过,受时风影响,其书法不免也有一些馆阁体书风之流弊。

流传广泛的传世作品

钱维城作为皇帝的侍读学士,擅长丹青,其书画作品多被清宫收藏,并大量著录于内府清册。另外,也为王公贵族、富商士绅乃至文臣学士所竞相争藏。根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钦定石渠宝笈三编》统计,仅在《续编》一书中,即收录有钱维城书画作品121件,其中绘画95件,书法26件;而《三编》之中共收录有钱氏书画作品87件,其中绘画70件,书法17件;两书累计收入钱氏书画作品208件,绘画藏品则高达165件,可见清代宫廷对其书画的珍视。

当然,清宫收藏和著录的这些作品也仅是钱维城一生所创作书画的一部分,另外还应有一些未能入藏清宫,或者虽进入清宫甚至加盖了鉴藏印章,但最终却未被著录和收藏。因此我们看到,在全国各地博物馆、私人藏家手中有不少钱氏的书画作品,它们有的是清宫旧藏,有的则一直珍藏和传承于民间。

从海内外主要博物馆收藏的清宫藏画及《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图录》等著录情况分析,钱维城创作的绘画作品至今主要保存于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等几个清宫藏品最多的博物馆。这些画作多保存完好,且有不少精品,代表了钱氏的画风。此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院、扬州文物商店等文博单位,也分别收藏有一定数量的钱氏画作。

沈阳故宫所藏钱氏画作

在沈阳故宫珍藏的众多清宫书画作品中,钱维城的画作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均可位居前列。从藏品数量来看,钱维城的绘画共有18件,其中有3件曾在《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另有3件作品虽未被《石渠》著录,但在画上亦分别钤盖有“乾隆五玺”或“乾隆七玺”以及“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清宫鉴藏玺印。可谓流传有绪,递藏深宫。

从沈阳故宫所藏钱氏绘画作品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为描绘清宫园苑的画作,有两件;其二为创作或仿古的山水画,有10件,数量最多;其三为创作的花鸟画,有5件。另有一件为清宫纪实性绘画,描绘清朝皇帝率王公贝勒、八旗官兵在山间野外驻营的场景。至于其他的人物、走兽等画种则未有涉及,反映了钱氏绘画艺术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创作对象的基本特征。

从绘画作品本身来探究,沈阳故宫所藏钱氏绘画以《石渠宝笈》著录的3件画作最为优秀,即设色《仙庄秋月图》卷、墨笔《竹院清吟图》轴、墨笔《云岩听瀑图》卷。

由沈阳故宫珍藏的钱维城绘画来看,笔墨疏淡而细腻,着色和谐而富丽,画面沉静,幽深浑厚,反映了钱氏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恭敬谨慎的创作心态,与那些纯粹的文人绘画形成了天壤之别,折射出清宫绘画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清 钱维城 《仙庄秋月图》卷(图1)

纸本设色,纵30.5厘米,横186厘米。整卷前后共钤印21枚。本卷为1961年由社会征集入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长卷上乾隆御题诗作于“戊子”年(1768年),故此卷应作于乾隆三十三年以前。

此卷用严谨秀丽的笔法,描绘了承德避暑山庄秋夜景色,万山耸翠,月影浮光,烟云疏林,溪水平湖,楼阁亭桥点缀其间。卷末左下角题款:“仙庄秋月。臣钱维城恭画”,侧钤“臣城”“染翰”朱白文连珠印。卷尾上部有乾隆帝御题七律一首:“石梃遥升端正轮,山庄秋节又从新。乐声喜有鹿声和,树影都成桂影匀。光曜遍含大千界,慈宁永奉万年巡。宫廷乐岂分中外,扈从那无望思人。”后署款:“戊子中秋,即景一律,御笔”,款下钤“比德”“朗润”朱白文连珠印,诗前钤引首白文长方字印“寿”。

本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第六十九,淳化轩藏八”,说明作品曾藏于北京故宫之淳化轩,名为《钱维城画仙庄秋月图(一卷)》,原著录:“宣纸本,纵九寸五分,横五尺八寸,设色画”。

清 钱维城《竹院清吟图》立轴(图2)

纸本墨笔,纵159厘米,横71.3厘米。全轴共钤印13枚,本轴为1960年由社会征集入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画轴上乾隆御题诗作于“丙申”年(1776年),故此轴应作于乾隆四十一年以前。

图中央绘以奇峰耸立碧霄,下部两崖对峙,平湖轻苇,磊石板桥。左侧山崖两松盘曲,其下坐落一庄园,翠竹掩映。一高士正堂清吟,乐在其中。图右下角小楷题款:“竹院清吟。臣钱维城恭画”,下钤“臣钱维城”“敬事”朱文印二方。图右上部为乾隆御笔题诗一首:“山耸秀而水漾清,高人独坐构吟情。修竹轻含籁,相和敲金戛玉声。”署款:“丙申仲春中澣,御题。”款下钤“惟精惟一”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

本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第十四,乾清宫藏十四”,说明作品曾藏于北京故宫之乾清宫,名为《钱维城画竹院清吟(一轴)》,原著录:“素笺本,纵五尺,横二尺二寸四分,水墨画”。

清 钱维城《云岩听瀑图》卷(图3)

作于清乾隆中期。纸本墨笔,纵34厘米,横369厘米。本卷为1955年由个人捐赠入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全卷绘峰壑湖沼之景,山峦、茂林、飞瀑、流云、村舍、水榭、板桥、渔舟、帆影无一不精,笔墨苍浑而率真。画卷前隔水有作者大字自书:“御题云岩听瀑图”,后大字书乾隆帝御制七绝一首:“万仞崇山百道泉,竖纵横洒众音潺。山为静体泉为动,动自静生理固然。”题后小字书跋:“臣旧绘《云岩听瀑图》,今秋荷蒙睿鉴,宠锡天章,臣跪讽之下,寻绎再三,仰见圣学高深,触处流贯,即山泽之对待,抉动静之互根,易理精微,毕具于是,岂图木石。曾契舜怀,窃比鸢鱼,得关孔思,谨复绘横图,恭录御题于卷首,以志荣幸。”跋后署款“臣钱维城恭绘并敬识”,下钤“臣钱维城”白文方印、“敬画”朱文方印。卷后左下角署款“臣维城”,下钤“臣钱维城”白文方印。

本卷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三十三”,说明作品曾藏于北京故宫之延春阁,名为《钱维城云岩听瀑图(一卷)》,原著录:“纸本,纵一尺二分,横一丈一尺五寸三分,水墨画”。

除上述3件优秀作品外,目前在沈阳故宫还收藏有3件钤盖有“乾隆五玺”或“乾隆七玺”等清宫鉴藏印而未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钱氏画作,这就是设色《宫苑春晓图》卷、设色《山水图》卷、设色《梧竹山房图》轴。出现这种情况除作品自身有某些欠佳外,还可能与当时存放地点有关,错过了载入《石渠宝笈》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化石吟课件篇9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它是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新课程改革,对文言文教学重视不言而喻,不仅增加了文言文的容量,而且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笔者对新课程初中文言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理解文言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

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首先教师在备课时最好对文中出现的实词作一个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可重点地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讲课时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语境,把在文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词语,或与前面已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的该词词义进行比较、归纳。如在《愚公移山》,“之”字在文中有不同含义,“告之(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于帝,”“跳往助之(代愚公)”;在《为学》中,“吾欲之(动词,到)南海,何如?”通过比较,介词“于”的意思有多种,“所欲有甚于(介词,表比较,比)生者”,“管夷吾举于(介词,表处所,从)士,”,“万钟于(介词,表人物,对)我何加焉”。掌握文言虚词对于了解句义的变化,掌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对其归纳掌握。另外,还要掌握词类活用的有关知识,如使动、意动、被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如“君将哀而生(使……活下去)之乎”,“不耻(以……为耻)下问”,“又安敢毒(怨恨)邪”等。这些知识是正确理解句义的关键,必须予以重视。此外,还要掌握一些文言句式。一是判断句。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主要有“是”,还有“为”“谓”等,但古代汉语中往往不用“是”,主要通过特定句式来表达判断的意思;有的句尾用语气词“也”表判断,构成“`……也”句式,这类句子的主语后面,又常常用“者”表停顿,名词谓语后面用陈述语气词“也”字结尾,构成“……者,……也”的判断句式,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如“陈涉者,阳城人也”,翻译成“陈涉是阳夏人”者也不必翻译出来。二是被动句。它表示句子的主语是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古汉语常用被动词有“于”、“乎”、“为见”、“被”和“为……所……”结构,还有的被动词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被)人。”(《孟子》)),“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三是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的成分补上句义才完整。四是倒装句。倒装的成分所表示的意义往往是句子所强调的,感彩强烈,学习是要留意。翻译倒装句时要注意调整句序。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句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强调成分“甚矣”是程度副词,表现了智叟对愈公嘲笑、轻视和自己目光短浅、愚昧无知。还有一些特殊句式。总之,这些句式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我们一定牢牢掌握,并能抓住他们的特点,理解他们的作用。掌握一定的文言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而流畅地朗读和悦耳动听地吟诵艺术相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

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朗读汲取了古代诵读艺术的营养,但不是古人读文言文的方法,也就是说,朗读文言文就是要求学生现代人读现代白话文的方法去读文言文,这样,我们解读文言文所领会到的情感、思想和古作者寓于其中情感、思想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用古代的吟诵艺术来阅读文言文有可能会取得更佳效果。什么是吟诵艺术呢?吟诵艺术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艺术的运用可简单归纳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逐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感情,并根据内容的变化、情感的起伏,科学地运用抑扬的有关知识吟诵文章,传达出文章思想、情感的变化。在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对描写寒冷的诗句读得低些,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卡开”这一想像奇特、充满惊喜之情的句子和“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一色彩鲜明的、表现雪地美景的读的高昂些,而对于末句“千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得低沉些、抒情些,以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真挚的感情。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通过轻重读,表现出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语重心长、殷切希望。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要求学生这样吟诵: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描写奇险场面词句要读的高昂、快些以将那种万吗轰雷惊心动魄的意境表达出来;而对最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要读的低沉些、缓慢些,以表达壮志难酬、白发早生的无限感慨、叹惋的感情。

化石吟课件篇10

一、在趣味盎然中入情

苏教版语文教材较为注重经典古诗的学习,不过每册安排的数量有限,多则4首少则1首。用意甚明,寥寥数诗如同打开古诗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做的不是把“钥匙”客气相赠,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踊跃争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趣”字上下足功夫。

1.链接已知和新知。学生并非以白板状态步入课堂,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教师可借助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链接已知和新知,唤醒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知识渴求,让他们在吟诵中胸有成竹地步入古诗的意境。苏教版四下杜牧的《江南春》和程颢的《春日偶成》,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教学伊始,我在优雅抒情的乐曲中出示一幅幅春景图,未成曲调先有情,引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以往所学的《春雨》《春晓》多首春景诗激活了学生的心理图式,在津津有味地诵读之中唤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新诗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创设赏诗会情境。在教学情境中给予每个学生以体验的机会,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出赏诗会的情境,评选“小诗人”,让学生处于“愤”“悱”之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然是其乐无穷!正如教育家于漪所言:“课堂就是要情趣盎然!”以“赏”字为突破口:赏的方法:借助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以教师向学生“取经”的方式,逐步归纳古诗学法;赏的过程:首先,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选择喜爱的两句诗句,边读边品边感受。然后,教师进入学习小组参与学习过程,适度点拨,让学生进入深层状态,形成学生、教师、古诗之间的对话。再则,让学生集体交流,形成“群体智力场”,获得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

二、在品读赏析中融情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的情感十分充沛,让学生融情入境尤为重要。可教师在实践中常感不畅:解释诗句耗时费力,学生读诗如念经,游离于诗文,难以进入情境。怎样使之改观呢?“吟诵就是诗歌活泼的声音。不会吟诵,诗歌的生命就是僵硬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如是说,“我以为最为简单易行的一项基本功夫,就是从一个人的童幼年时代,就培养出一种熟读吟诵的习惯。”

一读明诗意。自读古诗,以工具书为学习助手了解诗句的意思。二读看结构。同桌同读,发现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的特点。三读品情感。诵读之中体验出诗人的情感起伏,用线条画出“情感变化图”(低沉―欣喜―激动);再根据跌宕起伏的直观图形朗读,学生果然读得抑扬顿挫。四读悟深情。学生读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深入体会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意。请学生在小组中赏诗,演一演、诵一诵,进入了声情并茂之境。

古诗,作为中国之粹。教师有责任将其教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渊源。但是,在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古诗之韵,随风潜入夜;使古诗之美,润物细无声。

三、在切己体察中悟情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教师的“导”正是为了学生的“学”。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教学像登山。在《元日》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拾级而上,在“攀登”中领略诗文之情,好不悠哉自然。在登山似的学习中体验到诗情“高处不胜美”!

1.联系导游明身份。登山的导游是谁?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2.确定路线导学法。先请来学生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为路线图,回顾学法,引导大家探寻而上。

3.准备行囊作铺垫。“读通全诗”为“理解诗意”储备,仿佛为登山准备行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借用关键字的解释,于半扶半放中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4.移步换景游得欢。“体会诗情”是教学难点,我借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化诗文内容。在生活中感受情境,在画面中体验感情。体会的过程分三步而行:

第一步:拉近时空。请学生说说从这首诗中知道了哪些古时候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再谈谈自己过年时的习俗。很好地解决了时空的限制,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步:情感交互。我让学生结合自己过新年的生活,看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再与同桌交流。正如唐虎乡先生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于是,精彩的画面在孩子们的口中展现:“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了,男孩子兴高采烈地举着大爆竹来到院子里……那扎着冲天小辫的妹妹虽然胆小,可按捺不住兴奋,睁大眼睛捂着耳朵看放炮。“砰啪”二踢脚炸上了天,一旁的小伙伴欢快地又跳又喊。

第三步:情境诵读。配上欢庆的音乐《喜洋洋》,我创设情境贯穿,引读全诗:

“我们穿上了新衣,在静静地等待。新年的钟声响起,听!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学生接读“爆竹声中一岁除”;

“此刻,举国欢腾,举家欢庆,人们举杯再举杯,屠苏美酒贺新春”――学生接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朱熹曰:“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诗中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已然在学生琅琅的书声之中。

5.攀得高峰独领风情。我带领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诗情,在想象中感受画意,体会到人们在大年初一喜悦的感情。如若就此止步,那就还未领略到高峰的胜景。此刻,我出示创作背景,请学生再读《元日》,说说感受到的诗文深意。“诗言志”,学生在背景资料的台阶上更上层楼,一个个成了王安石的知音,走进诗的意境,在字词之中读懂了诗人的内心,明白了这首诗既描写了热闹欢腾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除旧迎新、立志改革的雄心壮志。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垒土。”我导诵全诗:“你们是意气纷发的诗人――读;你们是一心为民的宰相――读;你们是励志图新的改革家――读;你们是踌躇满志的王安石――读。”这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诗不醉人人自醉啊!

四、在整合参读中升情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我在教学《元日》时,有目的地引入诗人又一力作《泊船瓜洲》,合二为一,“整合”对应主要策略。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让学生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古朴悠远的乐曲中,我娓娓道来:“但是,王安石第一次变法以失败告终,连宰相也被罢免,回到老家。第二年宋仁宗又要推行新政,召回王安石出任宰相。途中,王安石心潮澎湃、挥毫创作《泊船瓜州》……”慢慢移入《泊船瓜洲》全诗(课件出示)。再现一景,诗人的情感再次如波澜荡漾在学生心头。交替互读两诗,相互映照,探求内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