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十篇

时间:2023-04-07 19:53:20

化石吟

化石吟篇1

读完《化石吟》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有感触。化石是坚硬的,是动植物死亡后腐烂的尸体经过了沙石的填补,最终形成了无机物的石头。有机物,经历沙石填补,这需要很多时间的磨砺。

我思绪一转,化石的形成过程多么很像英雄从人民群众当中挺身而出,英雄的诞生需要时代的催生,要经过千百年风雨的磨砺,化石的情况也是如此。

草木形成化石,千吨巨石压不倒。化石的存在,为我们当今的人们研究古代提供了最好的途径,这恰是像园丁栽培满园春草供游客去欣赏。尽管人们欣赏美丽花朵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园丁的辛勤工作结果。不过园丁认为自己的成绩让人赞不绝口,自己也很满意了。

我觉得我们当今时代的学生也应该学习小草的坚毅不倒,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初一:www111

化石吟篇2

[关键词]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梁父吟;思乡之曲;明志之吟;郁闷之歌

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就发生在这里。《梁父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时经常吟唱的曲调。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如今卧龙岗草庐后面假山上有一奇石上面刻有“抱膝石”三字,传说此石便是诸葛亮躬耕之余时常抱膝盖长吟的地方。在卧龙岗的碑廊里也镶嵌有一块清代卧龙岗全图石刻,碑上也刻有《梁父吟》全文。可见“这显然不是一般隐士咏吟消遣之举,而是寓意诸葛情操、志向、抱负何和才华的重要史料。”是诸葛亮情与志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蕴情蓄志的内心世界。

一、《梁父吟》是诸葛亮倍感孤独的思乡情结

梁父即梁甫,“泰山下小山名”,坐落在山东新泰,地处徂徕山之东南,距新泰市区约30公里。据史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始皇帝、汉武帝、光武帝封泰山时,又“降禅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艰”喻仕途险恶;北齐梁父县令在山上督造摩崖石刻……可见此山在历史上相当出名。

《梁父吟》作为汉代乐府曲调名称,远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也是流传于山东一带的民谣。余冠英先生认为《梁父吟》“是齐地土风”,“世俗相信泰山梁甫是人死后魂魄所归处。”表明《梁父吟》是流行齐地为死者归葬安魂吟唱的歌,曲调悲凉而伤感,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产生,最初的歌词大约与慰藉死者的魂灵有关。据《三国志》本传载:亮“父,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按泰山郡,东汉时辖十二县,郡治奉高,故城即泰安市区东五十里故县村。梁父山即在泰山郡境内,诸葛亮自出生到十三岁随叔父诸葛玄南迁前,其间一直生活在山东。他在家乡期间,曾耳濡《梁父吟》这种流行土风,因此童年的诸葛亮了解并喜欢上这首歌谣,并在“躬耕于南阳”时填词常吟,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晋人孔衍所著《琴操》云:“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唐代李勉《琴说》上也有“《梁父吟》,曾子撰”的记载。东汉音乐家蔡邕《琴颂》中有“《梁父》悲吟,周公《越裳》”之句,《越裳》是指西周周公所作的琴曲《越裳操》,可知其曲调是极为悲凉凄苦。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清代张澍也认为“武侯之好为《梁父吟》,为思琅琊故乡,如庄舄之越吟耳!”少年诸葛亮父母双亡,亲眼目睹汉室衰微的动荡社会,军阀混战的黑暗,加之独居异乡躬耕南阳,心中倍感孤独和凄凉,所谓“伤苦知音稀慷慨有余哀”,故借高吟故乡熟悉悲歌《梁父吟》,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思亲心绪。

二、《梁父吟》是诸葛亮心有抱负的明志之吟

最早记载诸葛亮《梁父吟》内容的历史文献,是唐代欧阳询所撰的《艺文类聚》,其书卷十九载:“《蜀志》诸葛亮《梁父吟》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其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李等撰《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姚宽《西溪丛语》以及元代郝经《续后汉书》、《文选补遗》等皆载此辞。

今天存世的这首署名诸葛亮的《梁父吟》,是诸葛亮合着古葬歌哀婉曲调创作,故依其乐府旧体,仍称《梁父吟》,内容记述春秋时代齐国宰相晏婴以权谋帮助齐景公铲除功高震主三大功臣勇士的故事,发生在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之时,据史书记载“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博虎闻。晏子进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此(指三士)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剌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用使人少馈之二桃:‘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于是三士皆论功争桃,“最后皆反(返)其桃,挈领而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炎平教授认为:“(诸葛亮)叹惋“三士”,言外寓含士人如何立身处世之思考。严谴“晏子”,言外寓含为相者如何用人及治国之思考,有大抱负及大智慧者,读史观世,才能如此思考问题。”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诸葛亮躬耕南阳,读书交友、静观天下之变,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诸葛亮已经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裴松之引《魏略》曾云: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另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可见其志向高远,非常人可与之比拟。管仲和乐毅都是诸葛亮家乡山东历史上的名人,两位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后遇明主垂青,成就自己。管仲佐主称霸,一匡天下,乐毅大破齐师,以弱胜强,而素有贤相美誉之称的晏子却杀害异己。“这种行径,难免为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所不齿。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不仅哀悼被害的壮士,而是用政治家的眼光,去讽刺晏子残害异己玩弄阴谋的行为,同时流露了自己的远襟。”

三、《梁父吟》是诸葛亮徘徊彷徨的郁闷之歌

在汉魏时期,《梁甫吟》成为文人常常吟唱的乐府旧题。“他们总想结合自己的生活遭际和痛苦经历,抒发内心的郁闷。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就成为当时文人宣泄自身无限感慨和排遣个人情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梁父吟》讲述的内容是一个历史悲剧。“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两汉已在南阳广为流传,南阳汉画像石中就刻有“二桃杀三士”的画面。历史上臣子因功高震主而被杀的事例不胜枚举,而诸葛亮之所以特别选定二桃杀三士之事进行歌咏,是因此事极具戏剧性,简直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和闹剧,更让人感到震惊!也更能引起自己更多的警觉和深思。在这首《梁父吟》中诸葛亮先用极度伤感和怀念、甚至有些忿忿不平的语气对三位豪杰坚守气节而遇难的遭遇感到同情,对他们的丰功伟绩给予充分肯定,寄托了对三位勇士的哀思之情,最后用极度嘲讽晏子的语气说道“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这里面既有对三位勇士的惋惜赞叹,也有对一代名相晏子因“进而趋”时不起,即被冠以“无长幼之礼”莫须有罪名,玩弄阴谋予以杀害的行径,感到极大的愤慨和不满。由此可见,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抒发了自己既想施展抱负,又对政治斗争感到莫大恐惧的复杂心情。

正因诸葛亮心有理想才会时常想象仕途宦海的深不可测,试想一个凡夫俗子只求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无论官场如何深不可测凶险极恶,这与他何干?所以说这一点与诸葛亮的志向并不矛盾,说明他内心已经趋于成熟稳健,已经清醒地认识并领悟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借此揣摩诸葛亮当年躬耕南阳时心迹,应该是虽有志向但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或者不愿卷入深不可测凶险极恶的政治舞台,这与诸葛亮后来在回忆自己过去经历说法一致,正如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表露当时心迹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至于诸葛亮后来为何心甘情愿出山辅佐刘备,我想应该是一介布衣受具有皇权血统身份刘皇叔三顾之恩,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处于家庭变故沦为布衣躬耕生活的青年诸葛亮?受人尊重和抬爱那是何等的荣耀,所以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此可见,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是思乡之曲,明志之吟,郁闷之歌,深深流露出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时极其复杂挣扎的内心轨迹。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如此评价《梁父吟》:“在我觉得在诸葛亮的啸和他的歌里面,体现了他博大的对人生、对社会的悲悯情怀,慷慨悲凉,它体现了诸葛亮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著名古代史学者王炎平先生也曾说过:“《梁父吟》一诗,寄托了诸葛亮作为士的立身之道,以及他后来作为相的治世及待士之道。自比管乐并提出《草庐对》,见其不凡之才略;‘好为《梁父吟》’,见其高出一世之志节与器识。”

参考文献:

[1]谭继和《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考析》,《巴蜀文化辩思集》,200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化石吟篇3

“你给我get out!”天神王对着自己的侄子杨枫说。“为什么?”杨枫问问道。“你已经违反了天条10000000000000000000000次了,叫我怎么说你好呢?”天神王气得每一根头发都竖了起来,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啪”,大灯从天花板掉下来,直插地面。

“我决定,罚你去人间学习。3年后再回来见我!”天神王不愧是天神王,下手心不慈、手不软。“555舅舅,只是去看看水晶之果而已啊,555!”催泪术可是他杨大帅哥必杀技。“我天神王说话算话,哦呵呵呵呵!”

杨枫马上收起眼泪,看着天神王神秘地说:“舅舅,你笑得好奸哦!”天神王脸上布满黑线。“你给我下去!!!”河东狮吼。“下去就下去!”… …

与此同时,银湖殿。

“岳吟湖,过来!” 银湖仙对着自己的女儿岳吟湖叫道。“什么事,妈妈?”岳吟湖问。“喂,哥哥,姐姐的事是你说的吗?”岳吟月问在一旁偷笑的岳吟天。“不是—才怪!”岳吟天想逗逗她可爱的妹妹岳吟月。“你这个大坏蛋,我杀了你!竟感出卖我亲爱的姐姐,说过会保守秘密的,原来是骗人的!”岳吟月生气地叫道。“来呀。”岳吟天叫道,一边向门外走去。岳吟月跑出门外,一脚踏空,摔了下去。“哇啊啊啊啊!!!”尖叫声响遍天界。

“Oh,my god!,我施法太重了。真不知那个更年期老太婆又说我陷害她女儿了,哎。”天神王叹气。

“妈妈,吟月妹妹不甚掉下天界,生死萝(未)卜。”该死的岳吟天居然还在搞笑。“砰”银湖仙未笑先倒。“120吗,我妈妈现在昏了。” 岳吟湖马上挂起SOS求救信号。

魔界,暗藏杀机。

“你这个妖… …”法师还没说完,倒地而死。魔界最基本的是冷酷。修颍看着躺在地上的第九百九十万个法师冷笑,“最后一滴。”她冷冷地说。

“修颍姐… …噢!”落颖捂着眼睛走过去,“小妹,不好意思,没事吧?”修颍像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关切地看着妹妹。“姐,那我出去吧。”落颖走出门外。修颍把门关上,把血滴到练池里,“血之灵!”她喊到。“哗”,血马上合在一起,制成了一颗血红的血珠。“我的心机真是没有白费,现在只要把能打开天堂之锁的人消灭就行了,哈哈哈哈!”

修颍,魔界法力最高的狐妖。

天堂之锁在天界的最深处,它封印了一样天界最厉害的东西——幻想之印。

修颍最害怕的是幻想之印,因为幻想之印能将修颍的妖术解开。然而现在除了幻想之印,什么法术都敌不过修颍。而魔界之王罗嬴是修颍的弟弟,无论修颍做什么,他都不会阻止。反正如果罗嬴阻止修颍的话,修颍随时都可以杀了他,但落颖除外。

杨枫潇洒落地——插入地面,二脚朝天。“好倒霉,居然落到这么狼狈的地步!”杨枫拍拍尘土站起来说。“哎哟,好痛!”摸着头上的999999个包,心里好不自在。“天呀,我怎么在这里?”岳吟月奇怪地望着四周。“咦,怎么有怎么多个头的怪物走过来?别以为我岳吟月怕了你。幻影攻击!”岳吟月闭上眼睛,双手合掌“Bow!”离吟月100公里的地方爆炸。

“岳吟月,走着瞧!”杨枫在天上喊道。“啪”痛苦着落于吟月的身边。“哈… …没想… …我……的幻影… …攻击……这……哈哈… …那……哈……那么… …管用……哈哈哈……笑死……我了!”看着眼前的人:熊猫眼,头上长出N个包,身上被自己打了N拳,脸上999块巴痕。“哈,给你镜子,哈哈,看看你的模样是多么搞笑!”吟月把镜子扔给杨枫。汗~~,“啊!!!”杨枫发出杀猪般的嚎叫,然后七窍流血,这个岳吟月下手真重。现在出去不是笑死人了,都怪岳吟月。“看你那么可怜,我不如给你疗伤吧!”吟月一脸奸诈地看着他。

“不必了,本帅哥自己来!”杨枫的手掌出现了一团蓝色的火苗,他把火苗打入自己的身体,气色才慢慢地好起来。“看看我以后怎么整你!”恢复好的杨枫对着岳吟月喊道。“打得过我再说吧。”吟月手上飞出一块石头,“击中目标。”吟月脸上毫无表情地说。可怜的杨枫头上重新长出一个包(肉包子的那种)。“岳吟月,我们走着瞧……”“呼呼”寒冷的风在杨枫耳边刮过。“哦呵呵呵!”吟月狡猾地笑。

岳吟月扔下不知所措的杨枫走了。“哈哈哈哈,太好笑了,哈哈哈哈。”罗嬴透过水晶球看着发生的一切狂笑。“不愧是吟月姐,下手好狠啊,哈哈!”罗嬴边笑边说。

“笑什么么呢。”修颍看着正在狂笑的罗嬴说。“噢,姐。”罗嬴的笑收敛了几分。“小弟,把那台能制作人民币的机器给我,姐要去人间界。”“啊?”罗嬴的嘴足以塞进一条鄂鱼。“要不要姐把鄂鱼塞到你的嘴巴里呢?”修颍冷冰冰地问他。“不、不用了。”罗嬴有些紧张,如果说错话修颍一刀就把他杀了。“嗖”一枝箭向修颍飞来,修颍对着箭就是一掌,“啪”箭变成了碎片。“哦……”罗嬴晕倒。

“姐!”甜甜地叫了一声。“小颖?”修颍有些惊讶。“呵呵呵,姐,你看这是什么?”落颖摇着手上的东西说。“人民币制作机,恩,很聪明!”修颍微微一笑。“喂,小弟,我怎么看你像一个绝世大草莓?”修颍看着倒在地上的人说。“……”没有反应。“姐,我看哥可能昏过去了。”落颖说道“小妹,能不能送姐一程?”修颍问道。“可以哦。再见啦!”落颖向修颍招手,修颍消失在云里。“行了,不要装了,哥。姐已经走了。”落颖轻轻说道。“谢谢配合。”罗嬴皎洁地笑。

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使罗嬴惧怕修颍……

吟月走了,留下杨枫一个人发呆。“恐怖的银湖仙啊。”杨枫叹道。“喂,上课了怎么随处溜达!?”那边传来了老师生气的声音。“……”吟月无言。“你们是哪个班的?”孟老师问。“高一A班。”吟月答道。“我和她一个班。”从地上站起来,杨枫说道,结果遭到白眼。

“跟我走。”,孟老师说道。

“哎,竟然同这样倒霉的人同班。真是我的耻辱 。”杨枫小声说。这一切给吟月听到了,她气得双手握成拳头,脸上布满黑线。“你、再、说、一、次!”吟月咬牙切齿,她一字一顿地说。“我说你怎么这么荣幸能跟我一个班。”杨枫小心翼翼地极力掩饰。“撒谎!!!”吟月气得声音提高了八度,震得全校的窗户都在颤抖。

她狠不得朝杨枫一拳打去,连青筋也藏不住了,只不过有老师在场,不能下手。

吟月便把杨枫的手臂狠狠地捏了一把,“哦啊!!!!!!!!!!杀猪声刹时震动整个校园,“哗,啪。”一扇窗门震倒在地。“噢,天那!”.

…..

“喂啊,别老烦我行不行!”修颍第666次用手把她头上的那只蜈蚣弄下来。“修颍公主,让我陪你一起去嘛!”“你好烦啊!”修颍摊开手说:“时光传送,魔界!!”一束蓝光闪过,蜈蚣精消失得无影无踪。

转眼间,修颍来到市一中高中部(星灿学校),孟老师正押着岳吟月和杨枫去教室。修颍忽然觉得她好象在哪里见过岳吟月。前世的记忆一下子从她脑海中闪过,“琉泪——岳吟月?”修颍想整整岳吟月,只见她取出念珠说:“无影之线。”一条透明的线飞了出去,一头绑在左边的小树的树杆上,一头绑右边的小树的树杆上上。

“砰”双双倒下,而孟主任不但没有摔倒,还一脚踩在线上走了过去(作者言:某老师真厉害,本人佩服佩服。)。杨枫着:“岳吟月,你怎么重得像一只恐龙啊。哇靠,你重S了。”岳吟月爬起来,说:“你才是呢!我记得小时候……我记得什么来着?”杨枫的眼睛睁得老大,像一双鼓着的金鱼眼。岳吟月说:“太可怕的人啊!”前言不搭后语,杨枫欲哭无泪,心想:“小时候的事情居然忘记了,我她常常在一起玩啊。怎么忘了,天啊!”(虽然偶没写他们小时候的事,但是我觉得杨枫有些C线,以为吟月喜欢跟你玩啊。)“你们两个快跟上!!!”十级噪音啊,“哗哗”某教室的两扇窗户破裂。某某学生:“孟主任又在为小事发狂,整天动不动就发狂,校长居然不知道。”

修颍跟上去。孟主任像发现猎物似的盯住修颍,问:“你是哪个班的?”修颍毫不畏惧,说:“高一A班!”“咚”某老师昏倒。(知道我在说谁吧。)“唉……现在的人太容易昏倒了。”修颍和岳吟月叹到。杨枫大惊,居然会在同时同分同秒同毫秒同微秒同微微秒同微微微秒说出同一句话,厉害厉害,佩服佩服。修颍不由得感慨万分,前世真是不打不相识,只是她们下手很狠。今天,她们同声同气,又默契,真看不出她们前世有着不能化解的怨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记得我表弟写过:“……不知怎么,有一个同学骂一个较肥的同学。教练就说了那个被骂的同学,说他什么什么的……(较肥的那个)那个同学发了狂。因为他每次都因为一些小事发狂,所以发狂。他指着教练张口就骂……”

孟主任就是根据表弟的同学写出来的人。

三人找了很久才找到高二A班的教室,“欢迎。同学们,这就是新转来的三个同学!”高一A班的班主任微笑着看着全班同学。杨枫一下子愣住,班主任居然是天神公主晓琳静,她怎么会在这里呀!?晓琳静向他们三个弄眉挤眼,岳吟月和修颍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们三个快进来。”晓琳静招呼他们。杨枫显然石化了。岳吟月已经忘记了修颍的身份,她小声问:“唉,你说那个杨枫有什么毛病?”

“可能是神经过敏吧,也可能被施了石化咒……”修颍停住。

“你也是仙界的吧?”岳吟月惊讶地问。

“不,我是魔仙界的。”修颍撒谎道。

“嘘,小声点。”他们三人似乎把身边的人忘了。“你看杨枫那样子跟踩了狗屎差不多!”修颍毫无禁忌地说。“嘻,你说得对。”岳吟月偷笑。

“有什么好笑的,说来听听,让老师也笑一笑。”晓琳静笑着走过去。“哦,哓……不是,老师他好象石头化了。”修颍说。岳吟月说得更好笑:“老师,他精神短路,面临爆炸危险。”“哈哈哈哈。”全高一A班的同学哄堂大笑。“呵呵。”晓琳静也笑了,她走到杨枫身旁,在他脚上踩了一下(很用力那种)。“哇哦。”杀猪声经久不散。“哈哈哈哈……”在场的人爆笑不止(包括清洁阿姨,捡垃圾的垃圾佬)。“你们笑什么啊?”杨枫问。“哈……”笑声一次又一次回响,震耳欲聋。“嘿、嘿、嘿。”修颍和岳吟月苦笑不止。

“现在请你们自我介绍。”晓琳静的声音打破笑声,因为她的声音很好听,在学生群中成鲜明的对比。

杨枫说:“我叫柳扬风。”

岳吟月说:“我叫岳雪宜。”

修颍说:“我叫萧落茵。”

介绍完毕,哓琳静向他们介绍他们的同桌……

Way not(为什么)哓琳静没有将修颍赶走?Because(因为)修颍小时候曾经帮助过杨枫和岳吟月。

“好!柳扬风,你去跟徐令胡同桌。”晓琳静开口。“除掉令狐冲吗?”杨枫听不清楚,问道。因为“徐”广东话读:“除”。(作者言:本人已列为世界第一BC。)全场大笑,徐令胡欲哭有泪。吟月暗叹:“蠢得要命!!!”“岳雪宜,你去跟上官月儿同桌。”晓琳静的声音从耳边响起。“哦。”轻轻应了一声。“萧落茵,你去跟曹菲菲同桌。”三人走向自己的同桌。

午餐时。

上官月儿拉着岳吟月去饭堂拿饭盒,然后坐到学校的草坪上去吃。上官月儿发话:“岳雪宜,告诉你一件事”“什么事吗?”“嗯,是这样的,我们学校里的那些人的名字是很搞笑的……”上官月儿还没say(说)完,马上有个男生跑出来,打招呼道:“HI!我叫朱投请多多指教。”“猪猪猪,猪头?”岳吟月含糊不清地说,接着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真没淑女风范!”杨枫说道。吟月不说话,为了自己的形象,我忍我忍我忍忍忍。

又有一个男生朝杨枫走过去,说:“我叫杨憧。”“洋葱?”杨枫把口里的水喷向2米以外的花盆。

“萧落茵,快过来。”修颍走过去,曹菲菲凑在她耳边轻声说:“萧落茵,他们其实在考验你们的忍耐力。”“忍耐力?”“对,他们除了考验你们的忍耐力之外,还有你的控制力。等一会他们走过来,自我介绍时,你忍着不要笑,用一副冷漠的神情看着他们。”“明白了^-^。”修颍报以她一个微笑。还是一个男生,他走过去对修颍说:“我叫马德。”修颍脸上毫无表情,那男生脸上爆满黑线。

突然,修颍对曹菲菲说:“我去个厕所。”然后就跑了。

“银湖仙!”一个尖厉的声音在天空回响。

岳吟月的脸上布满阴云,脸上一片紫色。“风火之术。”两道光向吟月射来,同学们跑回课室。“砰”杨枫挡在她前面,用剑挡住了光。一道白光围住吟月,她重新变回在天界时的样子,一身白衣,纯洁得像天使。她也拔出剑。说:“你是谁?”“我,是谁?凭什么告诉你?”(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是谁)“唔,听这声音好象是魔界的人呀!”杨枫说道。

四周的景物开始扭曲,吟月一步一步地后退。“魔幻,迷影解除。”银月菲菲从后面跳出来说。“今天先不跟你们玩。”那个声音现实听不见了。随后四周又恢复了平静。“你是?”吟月问。

“银月菲菲,再见!”银月菲菲说完往树上一跳,消失在树丛中。

化石吟篇4

王湘

神话北山——金华吟一

顶天立地的水墨巨轴。

先用岁月的泥石堆砌,草木的枯荣积聚,这就坚实了千仞的厚度。

而后是一位姓黄的牧童放牧羊群来了,自下而上,越放越高,直至羊群放牧成悠悠白云,牧童修练为飘飘大仙,终于挺拔了历史的高度和现实的宽度。( : )

泥石草木孕育了黄大仙;

黄大仙扎根于草木泥石。

浙中山地的一种完美艺术品,就这样巍峨于南北,横亘于东西。

于是,北山,不只是北山;神话,不只是神话。

只能是神话北山,抑或北山神话。

——这一切,也便激发了我对散文诗艺术的追求——

必须把葡萄酿成葡萄酒:

喝进口里的是水汁,燃烧身体的是火焰。

访问沈约——金华吟二

平平仄仄平平仄……

沿着婺江缓缓前行,我惊喜:怎么我的每一步都是婺江粼粼碧波的韵律?

——我不知道,您知道。

一座古楼高高守望城头。您何以一气咏诗八首,而且一咏就是千百年,以致更改了楼名,以致此后这里所有的高楼都已望尘莫及?

——我不知道,您知道。

此楼既是您亲手所建,那么,为什么您却总是喜欢一个人伫立于江畔公园沉思至今,让我永远只能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我不知道,您知道。

八咏楼——金华吟三

踩着岁月铺垫的石阶层层而上,就有了千百年历史的高度。

黑瓦重檐,斗角翼然,红柱红,白墙白,八咏楼依然高高标举古子城头。分明在向世人昭示:历史虽属于前人,却全靠后人守护。

登上八咏楼,迎着飒飒秋风,无法不读一首宋词——不读这首宋词就不懂所有宋词。

一层层楼阁,一行行长句短句。句句是离愁别恨,无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一身素衣,始终坚守自己的色彩。青州,莱州,婺州,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种离愁别恨,全凭一种坚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只因女词人凭栏而立,高踞“千古风流八咏楼”,这才有了——

“水通南国三千里”的广度,

“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气度,

就连离愁别恨也自有一种深度。

且看楼前双溪中的蚱蜢舟,在飒飒秋风中,深沉沉,依然无法前移半步。

渔歌子——金华吟四

何必去找他下船的渡口,也不必去苦苦寻觅他那一叶扁舟。

只要是斜风细雨的日子,恍恍惚惚中,总能看见他朦朦胧胧的蓑衣箬笠,听见他声声悠扬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听就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大唐诗人张志和。

冒着斜风细雨,我便急匆匆登上了他的扁舟。

且慢请教他的诗、歌、书、画、鼓、笛,乃至喝酒,更不必提及他在官场上的不快往事。

我只想得到一个个等待了太久的答案;——

他是怎样喝婺江水长大的?

尔后为什么要以舟为宅漂泊一生?

从这婺江起步,居然一漂而至于太湖苕溪,居然一漂就是千百年,以致一曲“渔歌子”传唱到如今?

他却依然顾自静坐船头,一手鱼杆,一手酒壶。

只是淡淡一笑,似乎话语已属多余。

我不禁暗暗称道:好一个“烟波钓徒”!

明月楼——金华吟五

还是那一轮明月,那一座城楼。

明月照我走进古城楼下的这座大门。迎接我的是刚刚捣毁神佛塑像的教室,已经褪色的红柱,正在剥落的粉墙。我们的琅琅书声淹没了钟鼓梵音,府城隍殿里居然孕育了学子们青春的美梦……

还是那一轮明月,那一座城楼。

明月照你走出城楼下的这座大门。你身后是亮丽的黛瓦粉墙,画栋红柱,而且神佛塑像光彩夺目端坐其位,香案上烛光闪闪香烟袅袅,还有紧紧跟随你的一个个祈求和愿景……

还是那一轮明月,那一座城楼。

我走了,我带走了我的记忆;

你走了,你带走了你的记忆。

只有一轮明月不走,一座古楼不走,它们一定自有它们的记忆……

邵飘萍塑像——金华吟六

一颗明星,开始闪亮于茫茫夜空,便有千军万马的乌云急急赶来吞没光明。

只是乌云越是吞没,明星就越是闪亮。就像铁与血的较量,最锋利的铁也无法斩断血的光芒。

这是用人类鲜血书写历史的一种漫长过程。

而星光只是人类不灭的希望。人类用鲜血所孕育的,才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

为此,没有一颗明星不会破云而出,没有一种幌子与谎言不会如乌云那样最终被锋利如激光的笔尖一一击穿——

事实还原事实;

正义回归正义;

媒体舆论传递大众心声……

——正是暮春的清晨,我驻足于婺州公园拂拂南风之中。

只见身边的婺江流水奔腾前去直追潮流。

一转眼,绿荫深处突然一亮,原来我已走近了您矗立的铜像。

而猛抬头,一颗启明星依然在闪烁耀眼的光芒……

黄宾虹公园——金华吟七

两岸尽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婺江的粼粼碧波却在这座绿荫半岛托起一种民族气派和古典风格——

绿荫中探出层层楼阁,白墙黑瓦,朱柱飞檐……

尽管比邻而处的通济桥头已是现代车水马龙的浮尘和喧嚣,可只要跨进了公园大门却只有古色的幽雅和古香的宁静。

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

您从婺江走出婺江,从中国出走中国,从传统走向传统,直至走进两个世纪。

终于让我得以徜徉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我需要的是追寻,追寻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一种轨迹。

走出公园一回顾,不由一惊——

一幅长长的彩墨画卷铺展在婺江,居然是如此的浑厚而华滋。

艾青陵园——金华吟八

为了人类命运,缪斯不停地飞翔巡视,却又突然收合了双翼……

——呻吟来自神州大地的满目疮痍。

来到人间的缪斯,双翼就是一辆三轮马车,三个金灿灿的轮子闪烁着永恒的真、善、美……

三轮马车从大堰河出发,马不停蹄就是日程,跌宕起伏就是道路。

又是高举熔化风雨的火把,又是呐喊黎明到来的通知……

一切为了这土地的笑容和歌声。

可就在这土地的笑容和歌声中,终于不得不停下飞转的车轮。

这一停,却又升起了一座金字塔。

这是属于中国的金字塔,因而不求高度,只要宽度。

这是属于大堰河的金字塔。以一生的奔波而回归母亲的怀抱——

这里便有了一地的繁绿怀抱四季,

这里便有了一江的思念奔流不息……

施光南广场——金华吟九

一支陌生而又熟悉的歌曲在田野上空欢快地飞翔……

这曲谱留在地上的影子,就是一行行稻麦和柑橘葡萄的芬芳。

这跳动的一个个音符无不是道情和婺剧的风味……

——只因五千年的深深黄土,承载着太多的汗水和泪水,从深深黄土中长出的稻麦柑橘葡萄和道情婺剧,便有了太多的阴暗太多的悲苦。新时代的田野不能不盼望唱起一支自己的新歌——

新歌里升起阳光,新歌里亮丽希望。

希望有多么宽广,田野便有多么灿烂。

而且无不洋溢道情婺剧的风味,稻麦和柑橘葡萄的芬芳。

于是,便有歌手率先站起。这歌手一放声,田野就响起辽阔的掌声。

乡亲们就在母亲河畔为自己的歌手托起一种崭新的歌坛风光……

佛手——金华吟十

或张开手指,或紧握拳头……

——长在绿叶丛中的手指,不是属于神佛又会是谁?

金黄,金黄,金黄……

——不是神佛的手指哪有这样的色彩?

清淳,清淳,清淳……

——不是神佛的手指哪有这样的香味?

温柔如同人手。

——可人手却哪有如此的圣洁?

分明该是花朵。

偏偏又是果实。

——可多姿多彩的果实中,谁能比得上如此的神奇?

于是,我想追寻她的来处。

有人伸手往那边一指,那不是大佛寺下的一方圣土么?

有人伸手往这边一指,那不是双龙洞的一股股圣水么?

茶花——金华吟十一

一身春色,万般柔情。

山茶姑娘从青山那边走来。鸟声滑过她鲜艳的脸颊,阳光透过她清纯的年龄。谁见了,谁就不能不喜欢上青山,乃至黄土。

直至出嫁城市才改了“山”姓。

但改姓不改名,更不改变她那土生土长的本性,郁郁葱葱之本色。

茶花——

和梅花同样引领春天,花朵却比梅花大。这是因为有四季的绿色相拥相护么?

同牡丹一样华贵雍容,花朵却比牡丹小。这是因为不要富贵而只求尊贵么?

可以登上雅苑和高朋并肩而坐,更不忘走进寻常百姓的庭院阳台拉拉家常。

成群结队而来的,则是为了坚守长街短巷,始终要表达一种与生惧来的民间情怀。

火腿——金华吟十二

一只琵琶在半空盘旋了三圈,终于降落在八婺大地。

——是不是飞天女神一不小心失了手?

可女神的失手却是人间的幸运。

最幸运的当然是那双最先接过琵琶的手。

这一接,双手就变得无比的灵巧——

能把毫无滋味的猪腿加工成有滋有味,而且色泽红火。

当然,形状不能不酷似琵琶。

琵琶一样色香味俱全的猪腿从此就叫做——火腿。

那用意不言而喻,人类首先需求的,是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有了如此精美的食品,优美的乐曲也就能够飞翔了千百个春秋。

于是,这人间的火腿便随飞天女神的琵琶,一同起飞,飞遍天涯海角……

商城货郎担——义乌吟

笠帽。扁担。箩筐。

一肩挑起太阳和月亮。

拨浪鼓咯咚一摇,摇醒了大街小巷四通八达;

“鸡毛换糖咯——”悠长的喊声,牵引出千古泥石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

——我,如今流连的是现代国际商贸城呀,

怎么一转眼还能相遇一副古老的货郎担?

小时候,我曾紧紧追随他的身后,妈妈嘱我手拿一把鸡毛,在苦日子里换来几口香甜……

这会儿,我将他喊住,他一驻足却耸立起一尊永远的塑像。

我知道他有满腹的生意经,在此何不请教他一番,他却不慌不忙扯起毛巾擦着一脸汗水。

我揣想,这汗水里一定有什么奥秘。

可我等了半天,他并不开口,只是淡淡一笑用手向前一指。

我抬头,只看见——

一条条马路上,大车小车车水马龙,来来往往总是在追赶什么;

一个个交易区门口,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熙熙攘攘,进进出出总是在坚守什么……

方岩拜胡公——永康吟

双手合十,以我的真挚崇敬向您深深一拜……

只因您的塑像被岩峰和岁月高高托举,走近您也就并不容易——

我得气喘吁吁缓缓登上陡峻的百步石阶,方能进得高高在上的古老天门,通过长长窄窄的卵石天街,而后远远的才见香烟弥漫,灯火灿烂,蜂拥而至忙着焚香膜拜和叩头祈求的人们……

明知走近您并不容易,可人们依然源源不断向您走来,以致走成悠悠千百个春秋。

如今,大多人已是有所求而来。也许,只有我才不断地追问着自己——

我究竟为何而来?

是为了敬仰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历史,还是因为我对于现实有着太多的倾诉?

花溪往来——磐安吟

花溪向我们走来,我们向花溪走去。

来来往往,别有一番情趣。

花流一溪。一溪流花。

花溪以其两岸层峦叠嶂鸟语花香,以其溪底千米赭色砥石推动哗哗花流迎接我们;

以其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生机和铺天盖地的绿色迎接我们……

而我们,则以城镇的喧嚣和烟尘迎接花溪;以白色垃圾和黑色污水迎接花溪……

于是,人流,车队;车队,人流——

夜以继日地来来往往;

络绎不绝地往往来来……

原始生态要走进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要回归原始生态……

花溪和我们就这样碰撞在21世纪之初,

岁月尴尬而无奈。

郑氏义门——浦江吟

其实,这座院落的大门并无特异之处。就连院落建筑本身,也并无多少诱人之处。

支撑整个门第三百多个春秋的,全凭石柱上的这副楹联——

三朝旌表恩荣第

九世同居孝义家

三千余口之家。六百年之沧桑。九世之同吃同居。始于南宋,历经元朝,衰于明代……

一座院落冷落成一种记忆,

一部中国古代家庭的历史,也便只能是孤本!

殊不知,天下吃饭之锅自有其铸造的原理,一只大锅再大也比不上一万只小碗更大。

可对这样的孤本,是经验还是教训,能有多少人曾经关注?

吃大锅饭的阴魂总是难散,以至于形形色色的大锅何其繁多……

——直到今天,我才从百里外赶来,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可无论如何也已属于一种前行的脚步。

郭洞——武义吟一

山环如郭,幽深如洞。

村前砌洞门以成水口,建木桥于溪流以聚气藏风。

从此,洞内洞外,两个世界。

进了洞门,处处古色古香——

细密光滑的卵石古路。

粉墙黛瓦的古老宅院。

村后的龙山满目蓊蓊郁郁参天古树依旧。

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依旧。

春米的水碓隆隆转动依旧。

祠堂庙宇梁上的燕窝依旧……

一种亘古的姿态。凝住了时间。定格了空间。物化了画面。

于是,游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面对这里的古色古香,无不惊叹与倾听。

谁曾想,一切的古老,居然都是新生?

明招寺——武义吟二

缓缓推开一座粉墙黛瓦的院落大门,渐渐打开了一部深厚的“浙东学术”典籍……

夕阳里的幽幽读书声,究竟是在传达忧愁,还是展示欣慰?

一位位青巾长袍的经师走出一页页古书的800多个春秋。

我连忙上前三跪九叩。我想在这里学一些经世致用的学问以便过个好日子。

“别,别……”经师们几乎异口同声连连摇手相拒。

“这里是我们的日子。你的日子在门外。”

“你得从你的日子里学会过你的日子。”

他们既然不肯收留我,我便想带走他们的典籍以便自学成才。

“所有我们过日子的文字记录,最多只能给你开启一点思路。”

……

我无奈,不得不跨出幽深的大门。回头一望——

明招山正在以清秀而富有的一横峰峦默默目送着我。

地下长河——兰溪吟一

原本是平平常常的草木青山,只因发现了六个幽暗的岩洞,就被称为六洞山。

往幽暗深处走去,便是长长的好奇:竟有幽暗的河水向我缓缓流来,竟有幽暗的小舟轻轻划过我身边……

于是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不止一次乘小舟深入岩洞的幽暗神秘。

世人多畏惧幽暗,以为幽暗就是神妙莫测,就是绝望无奈。其实,神妙莫测才有种种可能,一切希望无不来自绝望无奈。我坚信大凡幽暗神秘都有根底。我就无法不去探寻这地下长河的千古源头。

有所坚持终有所得。我不止一次的探寻,幽暗似乎透出了亮光,奥秘似乎渐渐揭开。一个结论也便随之萌生——

别以为只有地上才有河流,也别以为凡是河流都是看得见的!

然而,幽暗中的奥妙毕竟深不可测。一种真相在大白之前往往会有种种发现。这地下长河的千古源头究竟在哪里?

长河不语,顾自幽暗着悠悠流去……

我的探索未曾止步,我的发现就不可能结束。

当然,这会儿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凭借一星半点忽隐忽现的光亮,并且尽力睁大自己的双眼……

李渔芥子园——兰溪吟二

一辆辆轿车缓缓向你的故乡驶来:黑色的、白色的、灰色的……

车门开了,当地父母官率先将你慢慢扶下车来,随之各级大官小官纷纷蜂拥上前……

白色围墙。黑漆大门。又是花篮成行,又是礼仪小姐列队。

先是请你漫步庭院:绿树石径。红柱回廊。碧池游鱼。鸟语花香……

——虽古意不足,却幽雅有余。

随之请你坐下休息,让你坐成一尊塑像……

然后,引领人们走进三间展厅,去阅读你曲曲折折的生命历程:兰溪,杭州,南京……

只因科场失败而不得不在家种田;

只因种田歉收而不得不外出谋生;

只因是这种谋生方式而令人不齿直至被逐出宗族;

也只因是这种谋生方式而名声大振了,又将你和你的这种谋生方式一块被堂堂正正请回故乡……

——如今,你的生命虽已消失了数百年,可你的故乡却不能不为你新建一座“芥子园”。

诸葛八卦村——兰溪吟三

我从21世纪的中国新农村走来,想不到还能走进一种千古传统的聚居方式——

以阴阳鱼图水池为圆心。庭院成群,错落有致;屋宇井巷,八方呼应。

由八条弄堂向外辐射而成内八卦;由八座小山环抱而成外八卦。

八卦的村庄。村庄的八卦。

宗祠全是粉墙黛瓦,民居全是黛瓦粉墙……

我不能不惊叹——

一家一户黛瓦粉墙不难,整个村庄全是粉墙黛瓦谈何容易?

一代人黛瓦粉墙不难,几代人黛瓦粉墙不难,几十代人依然粉墙黛瓦谈何容易?

没有人能告诉我确切的答案。

可我坚信一点——

我已确确实实走进了我们民族的生存图腾。

石洞之门——东阳吟一

只见一块三五米高的立地巨崖,及其上方篆刻的“石洞之门”四字。

此外,就是崖下山涧流水涓涓,紫阳山的荒草杂木在秋风中萧瑟……

——人们却依然把这里叫做“石洞”。

此外,就是山雀孤寂的悲鸣,就是残垣碎瓦的沉默。即使新建了一座小院子权作开创当地书院教育的纪念,却无法再闻书声琅琅;即使竖立起一座铜像作为大师们曾经光临的象征,却无法再闻两种学派辩论的声音。

——人们却依然把这里叫做“书院”。

“石洞书院”远离我们隐身古籍已经八百多年,可为何它的名声依然不朽?

一次次徘徊却无法走回一页页历史,一遍遍寻觅,答案只是一个个问号——

巨崖为何不被岁月所毁?

是因“石洞之门”,

还是崖下涓涓山涧奔涌成长长的东阳江水流?

还是崖后挺拔的紫阳山绵延成高高的大盘山脉?

一条山径从这里出发,究竟逶迤多远?……

木雕——东阳吟二

雕花的门窗,雕花的床面,雕花的桌椅,乃至雕花的箱柜……

千家万户东阳人无不讲究精彩。

未经雕琢的,木头还是木头,一经雕琢了,木头不再是木头;

就像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少不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

谁在创造奇迹?

就问东阳人的一双妙手。

该留下的留下,该屏弃的屏弃,只因为生活不能全盘照收。

雕琢的是一个个日子,精彩的是长长的岁月。

东阳人自有东阳人的脾气——

家乡既是“歌山画水”,就不能不从美化家庭着手。

横店影视城——东阳吟三

踩着长长的卵石小路,便已走进熙熙攘攘晚清市井的日子。

日子越是古老,就会越是新鲜。有人宁愿花钱也要看个究竟,而且无不高高兴兴。

跻身喧嚣的宋城,便是清明上河图中人。

有人驻足诧异: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比真实还要真实,居然也可学会表演。

而我踯躅于秦王宫巨墙之下,身子就被抑压得渺小无比;

头颅虽在,思想却被窒息。

人类难得看见自己的生存状态,只因一生总是走不出深重的历史王国。

一步,一步,我的叩问难以阻止——

柴米油盐是我的日子;

喜怒哀乐是我的情节;

现实生活既已如此繁杂琐屑,为何还要重演那么多的往事?

花园风姿——东阳吟四

花园——

一个村名美丽了千百年,却也痛苦了千百年:几座匍匐的黄土荒坡,几十间匍匐的泥墙老屋,所有的村民匍匐于农田刨食、池塘捕鱼,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怎奈还是填不饱饥渴的日子……

一切变化,萌发于对自身匍匐姿态深切痛苦的感觉。

便有人猛地挺起脊梁站立起来。在人们只是呻吟痛苦之际,此人便最先挺起脊梁站立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振臂一呼,奋力一跳。一村人终于不再呻吟,紧跟着站立起来,紧跟着跳出农田,又是办工厂,又是兴商贸……

这一跳,居然绿林鲜花硕果稻浪覆盖了黄土荒坡,居然高楼大厦别墅群落取代了泥墙老屋。

就是这一跳,一村人世世代代的穷苦命运从此摆脱殆尽。

这一站,居然让花园人发现:其实自己就是主宰命运的上帝。自己的命运得靠自己去改变!

就是这一站,农民从此巍巍然顶天立地,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匍匐中求生的卑微姿态。

只是这个最先站立起来的人眼光从不只是盯着自己,此人所关注的依然是匍匐着的农民和村庄。他不能不再次振臂一呼——

仅仅一个村庄的花园算不上真正美丽的花园!

于是,他和他的村民人人伸开两臂,一种巨人般何等雄伟壮丽的姿态:把四周的村庄往自己怀里一抱——

化石吟篇5

她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福建泉州女子,一块石碑的现世,揭开了其家族隐藏500多年的秘密,引起国内外史学家的高度关注,她在一夜间成为异国皇室贵族。2010年7月18日,她应邀随斯里兰卡总理一同参访上海世博会,还以座上宾身份与之共进晚餐。席间,斯国官员及贵族无不恭敬地称其为“公主”……

闽南女子竟是“古国公主”

今年35岁的许世吟娥本是土生土长的闽南女子,相夫教子之余,在泉州市著名的涂门街上开了一家“许世素斋馆”饭店和一个古董店。生活安稳,家庭和睦,周围的人看不出她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但后来,当地的一项考古发现却揭开了许世吟娥家族严守了500多年的秘密,其身世公开后,人们大吃一惊。

许世吟娥从小和曾祖母一起生活,晚上临睡前,老人经常会自言自语般向她说起家族的事情,比如“世家坑”,以及“我们的祖先从很远很远的海上来”。听得小吟娥满头雾水,追问老人家,她总是答非所问。曾祖母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人提及这个话题,成长过程中的吟娥曾试图解开身世之谜。

首先,自家的姓氏“许世”令她感到好奇,既非单姓,也不是复姓,《百家姓》中根本查不到。这个奇怪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同学们好奇地询问吟娥。她转问家人,父亲黑着脸说:“你别问那么多,这个‘许世’不是复姓,而是两个姓,但都属于我们家。”

一直到许世吟娥16岁那年,父亲要移居海外继承家业,作为留守泉州的长女,她才了解了这个家族隐居于世的传奇经历,以及她与众不同的身世。但她答应父亲一定会遵守祖训,保守秘密。然而,吟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连她对丈夫都守口如瓶的秘密,很快大白于天下,因为有个人十几年来都在致力于揭开这一秘密。此人名叫刘志成,是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一名考古学者。业余时间,他专往一些荒草丛生、坟地聚集的地方跑。十几年来,刘志成几乎跑遍了泉州的荒山野岭,目的就是寻找古锡兰王子的墓地。

关于这位王子在明朝落难泉州的传说,当地流传了几百年,历史资料也有相关记载。刘志成坚信,锡兰王子的墓地及其后裔就在泉州。

这天,刘志成在泉州市东郊的清泉山上,偶然发现一块若隐若现的石板,扒开杂草,他发现石板上竟然刻着“世家坑”三个大字。熟知相关历史的刘志成意识到,自己找到了锡兰王子的古墓!不由激动得惊呼起来。

原来,斯里兰卡以前称锡兰,是一个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王国。据《明史》记载,公元1459年,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刺惹随郑和的船队出使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不料,就在王子即将从泉州登船回国时,国内发生政变,其表兄率兵冲入王宫,篡夺了王位,凶残地杀掉了王子的兄弟们,还要等这位储君回国后一网打尽,斩草除根。锡兰王子含泪换了衣冠,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世”为中国姓,从此就在泉州隐姓埋名繁衍下来。

世家墓地的发现,使专家们坚信锡兰王子后裔就在泉州,掀起了寻找王子后裔的热潮。随后,当地政府将“世家坑”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担心墓群被盗,“海文馆”将发现的20多块墓碑迁走。

锡兰王子墓群被发现并引起轰动的同时,许世吟娥开始坐卧不安:自家的祖墓被人破坏,这可是犯了闽南人的大忌。一连几天,她手握着相关报纸夜不能寐。丈夫十分不解,说:“国家保护文物再正常不过,你干什么着急上火啊?”

许世吟娥的回答令丈夫孙亚宏惊呆了。她说:“世家坑的那些墓地,就是我们家的祖坟。”事已至此,吟娥不得不将这个家族严守500多年的秘密告诉丈夫。

异域寻根 民众给予她最高礼遇

原来,锡兰王子取“世”为姓隐居泉州,到吟娥高祖母这一代的时候,世家无男丁,其高祖母便招了一位“许”姓男子入赘,从此,在泉州的这一支世家后人便姓“许世”。从刚开始故国政变而低调隐居,到后来“文革”时期,因怕这层“海外关系”被查出受牵连而不敢张扬,这个家族的惊人背景渐渐就成了一个永久的秘密,尘封于每一个世家人的心底。

秘密公开后,许世吟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她做出了一件违背祖训的事――她给“海文馆”领导打电话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说不想看到老祖坟被破坏。当晚,见许世吟娥提供的《世家族谱》内容,与《泉州府志》里关于世氏家族及锡兰王子的记载都对上了,这位领导大为吃惊。

许世吟娥的身份经媒体报道后,熟人圈子里炸开了锅。此时,许世吟娥也觉得没什么好隐瞒了,索性让大家看她的耳朵――最顽强的家族痕迹――她左耳廓上的一个小孔。据称,这个小孔,只要是锡兰王子后裔,大都一出生就长着。

福建泉州的寻常巷陌里,藏着古锡兰王子的后裔,而且,这一族已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了500年!这一消息传到斯里兰卡,该国政府极为重视。2002年,斯里兰卡政府官员及考古学家,先后数次来到泉州,拜访许世吟娥和锡兰王子古墓群。经过反复求证,确定了许世吟娥正是锡兰王子的后裔。当年6月,斯里兰卡政府向这位“锡兰公主”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不做公主 留守小巷当“平民”

结束“斯里兰卡寻根之旅”回到泉州后,美丽的印度洋,古老的宗教文化,原始的异域风情,以及热情好客的斯里兰卡民众,给许世吟娥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想为这个美丽的国家,也是为自己的祖先锡兰王子做点事情。

2003年9月,许世吟娥主动将世氏族谱复印一份,捐赠给当地的历史研究所,便于专家研究锡兰王子及其后裔。

2010年7月18日,“锡兰公主”应邀来到上海,参加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日活动,斯里兰卡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与他们夫妇交谈很久。他向许世吟娥了解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史迹,还关切地询问她的家庭,以及王子后裔们的生活情况等,并邀请“公主”一家,有时间再到斯里兰卡走走。斯里兰卡总理与“公主”夫妇共进晚宴后,双方还互赠了礼物。

与揭开家族秘密前相比,许世吟娥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她依然遵循着平安是福的家族观念,每天早晨开门营业做生意,晚上打烊后回到位于一条古巷里的小家,辅导孩子做作业,给丈夫做可口的饭菜。以凡人的心态,过着平常却充实、快乐的生活。这位公主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年能多接待一些来自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地的族人和亲戚,那份跨越海峡和国界的融融亲情,令她倍觉温馨与感动。

化石吟篇6

夕阳下,太平湖波光潋滟;暮色中,翡翠谷灯火辉映;到了汤口下车时,一弯金月正挂在黛黑的群山之上。

终于到了黄山,我要把“五岳归来不看山”的窈窕之章,我要把“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窈窕之声,在这里高声吟唱!

山风徐徐,弯月西沉,我的吟咏声转瞬间掩住了苍苍山影。眼前的窄街斜路,让人感到了世界的陌生。在山坡上老人开的私家私人旅馆住下,一夜的溪水虫鸣伴着树叶的滴水声,又是那么的亲切。

我要把吟咏声变得温婉些,好在朝霞里走进翡翠谷。而追寻唯美的电影人,早就让她走进了一部《藏龙卧虎》,在这串串池水中激起了爱恨情仇,花镜池、绿珠池、绫罗池、霓裳瀑·这哪是一池一瀑的水啊,分明是一池花镜,一池绿珠,一池绫罗,一瀑霓裳;一池情人的美,一瀑情人的泪!是谁把翡翠谷叫成情人谷?

我要把吟咏声变得热切些,好在几十里的山路上丈量着黄山每一寸风景。低谷里听松涛阵阵沉啸,高峻处望奇峰座座颔首,松如山,山如松,谁还能管得上“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温馨提示?仙人指路,梦笔生花,东海山重柳暗花又明。猴子观海,狮林瞭胜,北海景外自有更胜景。仙人靴、飞来石,西海林幽谷深梦几从。光明顶上,豁达的心胸观天都,莲花如欲绽的花蕾,与荡涤的云雾齐升腾。海心亭的松呵,青绿鳞栉,纷披若绣。鳖鱼岭的石呵,动如龟螺,静如坐僧。百步云梯上,《小花》的影迹还在,一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唱起时,顽石中就有了柔肠,画意中就有了真情。

在玉屏峰前,我的吟咏不得不变得平淡些。左天都势若雷霆,成为天下第一奇松——迎客松的最好背景,不需要撰写,铁石苍松好气概,山川香草竞风流,是自然的楹联。右莲花触手可及,莲蕊峰如擎天之柱,从深涧中耸然挺起,又如孔雀般翘首傲视着莲花峰。一条没落的石道沿莲蕊峰的峭壁天梯般的循进,莲花古道,已成了人们眼下的风景。艰难攀援的僧侣、香客、艺人、行者·都已作古,但仿佛又都在走着从前的路。僧侣走进了归宿,香客走进了心愿,艺人走进了风景,行者的脚步可能尚未停止,但一句“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话,却在此传诵了千古。他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能留下什么呢那个?我想,他们留下的是脚印,是灵魂,如果能看得见的,就是石壁上最简洁的刻字——“好”、“美”、“风景如画”、“江山如此多娇”不是词穷语塞,是最简单的词语才配形容最美丽的风景。

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我是天都必登的,不是去求险,而是去拥有。在“塞着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接之,悬者梯之”的山道上,登一阵,爬一阵,坐下来回望时,光明顶的圆顶落在夕阳下,玉屏楼的飞阁嵌在山仞中。风越吹越大,山越爬越陡,每一次瞭望,远山就增了几层,每一次回首惊叹就添了几许。攀上垂直石壁,风吹颤了两股,整理了一下情绪,才仰首信步迈过鲤鱼背,登上了天都绝顶。脚边有鲜绿的草,身边有升起的云,群山悠远在夕阳之外,莲花瑰丽在落霞之上。贾子会曰: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苏子会曰:寄蛶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什么都不能吟咏了,只能望这一山奇秀,一山雄浑,一山徐霞客没有观完的绝胜风景,一山黄山画派没有绘完的丹青长卷。

下天都,回到住处,老人笑问:“玩的好吧?”我答:“好。”老人说:“黄山不可不来,还可以再来。为什么说还可以再来呢?因为黄山风景是活的,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黄山是变幻莫测的,是无止境的。”我说:“今天天气好,利于游玩,但没下雨,没看到云海。”“早晨也能见到云海.”老人接着说,“那一年我当导游,晚上山上宿处有限,要回来第二天早上再赶去。就是第二天早晨,我刚上天门坎,眼前的云片片暗黑,片片浓白,越积越多,一会翻滚起来了,立刻成波涛汹涌的大海。”老人边说,手臂边波涛般摇摆着,“又一会,云渐渐有了颜色,红的、黄的、紫的·层层飘动,我觉得自己简直到了仙境。山峰时没时现,没的时候,彩云色彩斑斓,现得时候,彩云在山峰间如瀑布般随风飞泻。那真叫美啊,那个美远远超过这些风景画,影像片,那个美我也形容不出。这一生,我只见过那一次最美的云海。”

老人诉说着心中最美的风景,依然手舞足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老人的儿子说,他们每年都要上好几次山,在游客较少的冬天更是常去,冬天的黄山青松白雪紫山岩,也很美。他建议我冬天再来。

化石吟篇7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那故乡低吟浅唱的河流上。它,用老者的眼光,静静地审视着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它,饱经沧桑,穿过了历史的苍穹,换得满身悠悠古韵;它,这故乡的桥,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富饶,承载着几代人民的希望……

初次和这位老者相见是在幼时了。记得那天,乌云蔽天,路上的人们都打着各式的花伞,急匆匆地不知在赶往什么地方,急促的步伐使得本灰蒙蒙的天显得更没有了生气。我和爸爸将车停在在了它的“大门”前,然后,我们下了车,准备漫步在这蒙蒙的雨丝中感受别样的韵味。

踏上这石桥,便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这全然不同于我们平日里看见的地方——那些繁华的都市会所、那些设计华丽的别墅建筑。相反,而是一种古香古色,一种质朴自然。

远远望去,石桥像一条盘曲着的缎带,成为了河上一个绝美的点缀。远处的树木连成一片,若隐若现,石桥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仿佛正通往一个未知的文化国度。近看脚下,被雨水洗涤的石块显得愈发光泽,石块大小不一,但却错落有致,一块紧挨着一块,只留了些空隙,像是为河面反射的点点光芒而特意留下的。环顾四周,这会儿来观赏的人很少,刚看见远处有把伞在晃动,不一会儿,便消逝在了远处的一片朦胧里。其实,这样的天气,说到底还不用到打伞的地步,所以我和爸爸都是徒手步行。偶尔吹来一阵风,不是凉飕飕的那种,反而夹着些泥草香,使人觉得神清气爽,没有了困倦与烦躁,而从心底有了一种欣喜。为何会有欣喜呢?是为能够亲身体验漫步雨中而高兴?是为能受用这细雨中的美景而欢喜?——我们继续走着。

我小心翼翼地走,因为桥面显得特别光滑,桥栏上有很多地方都长了或多或少的青苔。桥面上凹凸不平,向下凹处便有一摊积水。有时,不小心踩到了积水处,水花便飞溅起来。我们走了很久,很久。我们突然发现——才走到了桥的中央。这也难怪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称啊!我们没有走到尽头,但那份桥的宁静,那种桥的自然却深深地感染着我。我想:细雨朦胧中的桥是美的,那晴空下的桥定也富有另一番神韵吧。

化石吟篇8

今年35岁的许世吟娥长得小巧玲珑,笑容甜美,一副邻家姐姐的亲切模样。她本是土生土长的闽南女子,相夫教子之余,在福建泉州市著名的涂门街上开了一家“许世素斋馆”饭店和一个古董店。生活安稳,家庭和睦,周围的人也看不出她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但后来,当地的一项考古发现却揭开了许世吟娥家族严守了500多年的秘密,其身世公开后,令人们大吃一惊。

许世吟娥从小和曾祖母一起生活,每当晚上临睡前,老人经常会自言自语般向她说起家族的事情,比如“世家坑”以及“我们的祖先从很远很远的海上来”之类的。听得小吟娥满头雾水。追问老人家,她又总是答非所问。曾祖母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人提及这个话题,成长过程中的吟娥试图解开身世之谜。

首先,自家的姓氏“许世”令她感到好奇,既非单姓,也非复姓,《百家姓》中根本查不到。这个奇怪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同学们也满怀好奇地询问吟娥。她转问家人,父亲却黑着脸说:“你别问那么多,这个‘许世’不是复姓,而是两个姓,但都属于我们家。”

一直到许世吟娥16岁那年,由于父亲要移居海外继承家业,作为留守泉州的长女,她才完全了解这个家族隐居于世的传奇经历以及她与众不同的身世。她答应父亲一定会遵守祖训,保守秘密。

然而,吟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连她对丈夫都要守口如瓶的秘密,却很快就大白于天下了,因为有个人十几年来都在致力于揭开这一秘密。

此人名叫刘志成,是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业余时间,他专往一些荒草丛生、坟地聚集的地方跑。十几年来,刘志成几乎跑遍了泉州的荒山野岭,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古锡兰王子的墓地。因为关于这位王子在明朝落难泉州的传说,当地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历史资料也有相关记载,这位考古学者坚信,锡兰王子的墓地及其后裔就在泉州。

这天,刘志成在泉州市东郊的清泉山上,偶然发现了一块若隐若现的石板,扒开杂草,他发现石板上竞刻着“世家坑”三个大字。熟知相关历史的刘志成意识到,自己找到了锡兰王子的古墓,不由激动得惊呼起来。

原来,古时的斯里兰卡又称锡兰;是―个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王国。据《明史》记载,公元1459年,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刺惹随郑和的船队出使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不料,就在王子即将从泉州登船回国时,却得知国内发生了,其表兄率兵冲人王宫,篡夺了王位,不仅凶残地杀掉了王子的兄弟们,还要等这位储君回国后一网打尽,斩草除根。锡兰王子含泪换了衣冠,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世”为中国姓。从此就在泉州隐姓埋名繁衍了下来。

根据刘志成的报告,当地文保部门对“世家坑”墓区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人们在墓碑上看到了一些微笑的狮子纹样,这正是古锡兰科提王朝的雕刻风格。更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山,在这个世家的土地上,散落着几十座明清时期的墓葬,几乎所有的墓碑都刻有“锡兰使臣”四个字,指示着他们先祖的故乡。世家墓地的发现,使专家们坚信锡兰王子后裔就在泉州,从而掀起了寻找王子后裔的热潮。随后,当地政府将“世家坑”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担心墓群被盗,当地相关机构“海文馆”将发现的二十多块墓碑迁走了。

锡兰王子墓群被发现并引起轰动的同时,许世吟娥开始坐卧不安:自家的祖坟被人破坏,这可是犯了闽南人的大忌。一连几天,她手握着相关报道夜不能寐。丈夫十分不解,说国家保护文物再正常不过,你干吗着急上火啊?

许世吟娥的回答令丈夫孙亚宏惊呆了。她说:“世家坑的那些墓地,就是我们家的祖坟。”事已至此,吟娥不得不将这个家族严守了500多年的秘密告诉了丈夫。

异域寻根,佛国民众给予她最高礼遇

原来,锡兰王子取“世”为姓隐居泉州,到吟娥高祖母这一代的时候,世家无男丁,其高祖母便招了一位“许”姓男子入赘,从此,在泉州的这一支世家后人便姓“许世”。从刚开始故国而低调隐居,到后来“”时期,因怕这层“海外关系”被查出受牵连而不敢张扬,这个家族的惊人背景渐渐就成了一个永久的秘密,尘封于每一个世家人的心底。

许世吟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希望正好在“海文馆"32作的丈夫,能出面与单位领导交涉,让他们把墓碑放回“世家坑”。妻子这一番身家背景的剖白,如同一枚炸弹在孙亚宏心里炸开了。他做梦都想不到,让文史界寻觅了多年的锡兰王子后裔,就是自己的妻子!而且结婚14年来,妻子居然一直对他保守着秘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拒绝帮这个忙。

情急之下,许世吟娥做出了一件违背祖训的事――她给“海文馆”领导打电话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说不想看到祖坟被破坏。当晚,见许世吟娥提供的《世家族谱》内容,与《泉州府志》里关于世氏家族及锡兰王子的记载都对上了,这位领导大为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传说中的锡兰王子后裔,居然就住在这条他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涂门街上。更令他惊讶的是,与自己做了10多年同事的孙亚宏,竟是古锡兰国的“驸马爷”!

许世吟娥的身份经《泉州晚报》报道后,在她的熟人圈子里也炸开了锅,一些同学、朋友和邻居当天就激动地跑来问她:“你真是那位王子的后代啊?快让我们好好看看,有着锡兰皇室血统的吟娥和别人哪里不一样!”此时,许世吟娥也觉得没什么好隐瞒了,索性让大家看她的耳朵――最顽强的家族痕迹,当属她左耳廓上的一个小孔,据称,这个小孔,只要是锡兰王子后裔,大都一出生就长着。

福建泉州的寻常巷陌里,竞藏着古锡兰王子的后裔,而且,这一族已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了500年!当这一消息传到斯里兰卡,该国政府极为重视。

2002年,斯里兰卡政府官员及考古学家,先后数次来到泉州,拜访了许世吟娥和锡兰王子古墓群,经过反复求证,确定了许世吟哦正是锡兰王子的后裔。当年6月,斯里兰卡政府向这位“锡兰公主”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许世吟娥十分激动,因为她一直想知道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很快,她与“海文馆”馆长王连茂等人组成的泉州代表团,踏上了为期10天的美丽佛国之旅。

地处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面积只有6.5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两个海南岛大,但却是一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老岛国,仅世界文化遗产圣地就有7处。引人人胜的丹布拉佛窟、充满宗教魅力的佛牙寺、封存精美壁画的锡吉里亚古宫……令许世吟娥一行大开眼界。

初到斯里兰卡,就有身着盛装的当地民众向“锡兰公主”敬献鲜花。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香料昧和热带岛国气息,人们穿着各式白色、红色和蔚蓝色衣裙,美艳异常。古城、神殿、寺庙、小型的森林或荒野

草地,成群的大象和猴子,美丽的鸟类和蝴蝶,令许世吟娥目不暇接。

斯里兰卡政府也高度重视“锡兰公主”的到来,并对她的行程做了周密的安排,每天都有部长级的人物陪同观光,代步的是顶级豪车,并有多辆警车“护卫”。对于“公主”许世吟娥的活动,斯里兰卡电视、报刊等各大媒体每天都进行大篇幅的追踪报道。最高规格的接待礼遇,令许世吟娥夫妇受宠若惊,长这么大,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阵势。

在政府高官的陪同下,许世吟娥一行参观了康提寺、狮子岩、锡兰王子父母墓等古迹,期间,当地贵族和民众争相与这位“锡兰公主”合影。

许世吟娥还将从泉州带去的树苗,亲手种植在斯里兰卡国家公园,取名为“中斯友谊长青树”。旁边则是小布什、普京等国家元首种植的一排国际友谊树。

有趣的是,斯里兰卡人有个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摇头表示肯定,点头表示否定,这使得许世吟娥一行开始很不适应。比如,当该国官员向大家介绍名胜古迹的时候,她和访问团成员忍不住频频点头,对方就会愣一下。后来在翻译的提醒下,他们才渐渐习惯。

此外,斯里兰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佛国”,2000万居民中佛教徒占70%,全国共有大小寺庙6500多座。在当地,僧侣的地位崇高无比。一般人与僧侣交谈时,绝对不可以坐在高过他们的位置上,并且还要设法使自己的头低于僧侣的头,即便是总统也不例外。她与斯里兰卡高官一同进餐时,往往就有高僧作陪,以示当地政府对这位“古锡兰公主”的敬意。

不做公主。留守小巷当“平民大使”

结束“佛国寻根之旅”回到泉州后,美丽的印度洋,古老的宗教文化,原始的异域风情,以及热情好客的斯里兰卡民众,给许世吟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想为这个美丽的国家,也是为自己的祖先锡兰王子做点事情。

2003年9月,许世吟娥又违背了“家谱不让外人看”的祖训,主动将世氏族谱复印了一份,捐赠给当地的历史研究所,便于专家们研究锡兰王子及其后裔。她还通过各种渠道,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台湾、菲律宾、加拿大等地的世氏族人,通过对照族谱,使这些漂泊海外的锡兰王子后裔认祖归宗,找到了家族根源。

在长达500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这支发祥于泉州的锡兰王子世家,饱经离散和沧桑。想不到数百年后,王子的后裔们又能从世界各地赶来泉州相聚,一起拜祭祖宗墓群……大家不免感慨万千,潸然落泪。

2009年7月,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来泉州参加“郑和航海节”时,专门拜访了许世吟娥,大家交谈甚欢。不久,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与泉州市结为友好城市。这一段始于明朝、颇富传奇性的中斯友谊,之所以经过几百年世事变迁,又能够继续下去,可以说锡兰王子及其后裔许世吟娥功不可没。

2010年7月18日,“锡兰公主”应邀来到上海,参加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日活动。斯国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与他们夫妇交谈了很久。他不仅向许世吟娥了解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史迹,还关切地询问她的家庭,以及王子后裔们的生活情况等,并邀请“公主”一家。有时间再到斯里兰卡走走。与“公主”夫妇共进晚宴后,双方还互赠了礼物。

尽管斯里兰卡从1972年就废除了君王制度,并由锡兰国改为现在的国名,但当地普通民众及贵族仍提出,希望许世吟娥能回锡兰王子的家乡定居,并享受王室公主应有韵待遇。

然而,尽管已经领略过当公主的感觉是何等优越和舒适,但许世吟娥却婉拒了斯里兰卡的真诚邀请。她认为,既然当初自己的祖先选择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就是她的家,她的血脉之地。至于从异国公主到中国平民的身份落差,她并不在意。“就像我的祖先锡兰王子原本是一国储君,后来到泉州定居和繁衍后代,过的也是常人的生活。”

与揭开家族秘密前相比,许世吟娥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她依然遵循着平安是福的家族观念,每天早晨开门营业做生意,晚上打烊后回到位于一条古巷里的小家,辅导孩子做作业,给老公做可口的饭菜,以凡人的心态,过着平常却充实、快乐的生活。这位“公主”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每年能多接待一些来自台湾、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地的族人和亲戚,那份跨越海峡和国界的融融亲情,令她倍觉温馨与感动。

化石吟篇9

    一、古代文学传目的初探

    1、直接目的——对情感波澜和心灵世界的言说

    自我心灵和情感的表达是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创作得以源源不断创新的直接目的。人的主观情感需求,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体验,文学创作则是要表达自己对这种体验的感受。这种文学方式的表达和传播对后人而言,是一种原创性的表达方式,值得珍视和赞誉。这种传播方式表达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体验和认识感受,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自我情感态度的变化。由此可见,心灵的感受才是创作的核

    心因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往往都是要寻求心理的满足和愉悦,以引发心灵世界的情感波澜的涌动。

    2、现实目的——为了满足人的欲望和好奇心

    人的欲望和好奇心是永远止境的, 在我国古代,人们企图揭示宇宙奥秘,试图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改革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以建立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这就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客观需求。比如在我国周代,当神灵让位于君主进入人治社会后,人们便不再相信神是主宰一切的力量。那么,过去的以神灵秩序为主的世界就转变为以人治为主体的社会 。这一点足以说明人类是具有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 也说明了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层次时,社会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的敏锐和复杂。当信仰缺失时,人们往往会希望重建灵魂的秩序。当权力失衡时,人们也热衷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时,文学创作就充当了人类表达思想的媒介。

    3、功利目的——为了获得生存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不仅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人们更倾向于寻求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这种功利性的需要进一步促成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存技能, 主要集中于用火、采集、狩猎、 种植以及用各种方式抵御外敌的入侵。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古代,每个生命诞生以后,都必须学习这种生存本领,依靠掌握前辈们所创造和积累的生存经验来保证自身生命的延续和安全。例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是源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而在生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为了预防和弥补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就创造了女娲补天这种类型的神话,也由此带来了冶炼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二、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初探

    从传播学中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1.比乐弦歌

    比乐弦歌,顾名思义,就是把当时的诗、词、曲等文学作品配上乐谱,然后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再配以人们的吟唱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类型的代表作品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战国时期屈原的《九章》等作品。比乐弦歌的文学传播方式发展到汉代以后,就有了专门的国家机关汉“乐府”。再到后来,就发展出词、杂剧、等专门依靠歌唱来传播的文学,例如宋代柳永的词,语言优美,唱出来委婉动听,深受人们好评。

    2.吟

    吟,主要有行吟与吟游两种方式。限于当时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水平的落后,先秦时代文学几乎都是靠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所用的就是“行吟泽畔”的传播方式。行吟这种传播方式发展到后来,就演化为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以文学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便出现了另外一种传播方式,即吟游。这种传播方式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李白同时代的还有一个壮游塞外的诗人群落,形成了流传后世的边塞诗派。

    3.周游列国和聚徒讲学。

    这主要是散文传播所凭借的方式。代表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聚徒讲学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拓展出一个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这些都为后来的文学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化石吟篇10

文学传播作为大众传媒层面之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作为古代传播信息、传承文化、传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古文化传承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主要从传播方式、类型、思想以及传播的价值取向几个方面对社会政治文明和道德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文学传播作为文学价值的社会中介,它的传播历史沿革以及传播方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文学的发展,还会引起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所以说,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和方式,对现代大众媒体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古代文学传目的初探

1、直接目的——对情感波澜和心灵世界的言说

自我心灵和情感的表达是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创作得以源源不断创新的直接目的。人的主观情感需求,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体验,文学创作则是要表达自己对这种体验的感受。这种文学方式的表达和传播对后人而言,是一种原创性的表达方式,值得珍视和赞誉。这种传播方式表达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体验和认识感受,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自我情感态度的变化。由此可见,心灵的感受才是创作的核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心因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往往都是要寻求心理的满足和愉悦,以引发心灵世界的情感波澜的涌动。

2、现实目的——为了满足人的欲望和好奇心

人的欲望和好奇心是永远止境的, 在我国古代,人们企图揭示宇宙奥秘,试图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改革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以建立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这就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客观需求。比如在我国周代,当神灵让位于君主进入人治社会后,人们便不再相信神是主宰一切的力量。那么,过去的以神灵秩序为主的世界就转变为以人治为主体的社会 。这一点足以说明人类是具有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 也说明了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层次时,社会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的敏锐和复杂。当信仰缺失时,人们往往会希望重建灵魂的秩序。当权力失衡时,人们也热衷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时,文学创作就充当了人类表达思想的媒介。

3、功利目的——为了获得生存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不仅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人们更倾向于寻求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这种功利性的需要进一步促成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存技能, 主要集中于用火、采集、狩猎、 种植以及用各种方式抵御外敌的入侵。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古代,每个生命诞生以后,都必须学习这种生存本领,依靠掌握前辈们所创造和积累的生存经验来保证自身生命的延续和安全。例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是源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而在生存过程中会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为了预防和弥补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就创造了女娲补天这种类型的神话,也由此带来了冶炼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二、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初探

从传播学中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1.比乐弦歌

比乐弦歌,顾名思义,就是把当时的诗、词、曲等文学作品配上乐谱,然后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再配以人们的吟唱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类型的代表作品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战国时期屈原的《九章》等作品。比乐弦歌的文学传播方式发展到汉代以后,就有了专门的国家机关汉“乐府”。再到后来,就发展出词、杂剧、等专门依靠歌唱来传播的文学,例如宋代柳永的词,语言优美,唱出来委婉动听,深受人们好评。

2.吟

吟,主要有行吟与吟游两种方式。限于当时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水平的落后,先秦时代文学几乎都是靠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所用的就是“行吟泽畔”的传播方式。行吟这种传播方式发展到后来,就演化为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以文学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便出现了另外一种传播方式,即吟游。这种传播方式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李白同时代的还有一个壮游塞外的诗人群落,形成了流传后世的边塞诗派。

3.周游列国和聚徒讲学。

这主要是散文传播所凭借的方式。代表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聚徒讲学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拓展出一个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这些都为后来的文学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