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十篇

时间:2023-03-17 15:13:26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1

关键词:归化理论;异化理论;典故成语

中英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中,我们应注重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习惯,使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更加的真实。归化理论的应用,能让西方读者能在本国的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象特征,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归化理论

归化理论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来的。归化理论是指要把源语本土化,它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简言之,就是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如把“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就属于归化译法。因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此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很多成语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即使翻译出来了,也无法将成语本身的内涵表现地淋漓尽致,因此翻译时也需要结合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汉语典故成语的定义及特点

汉语典故成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长期的使用和锤炼中形成的,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既代表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有着丰富的比喻及引申意义。

(一)四字性

汉语典故成语的特点就是简短精辟,有些成语是从非四字的话语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短语,音律均衡,节奏感强。如“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由此可见,汉语典故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

(二)来源的广泛性

汉语典故成语来源广泛,但其主要来源于:(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2)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寓言,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4)民间传说,如“水漫金山”、“断桥结缘”等。(5)文学作品,如“乐不思蜀”、“三顾茅庐”等。

(三)民族性

汉语典故成语还具有民族性,反映民族特色,典故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或给人启发,或给人警示,含义深刻,内涵深远。如“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字面含义是“躺在草席上,尝苦胆”,在使用时形容人刻苦自立,立志雪耻图强,最后苦尽甘来。汉语典故成语感彩丰富,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三、归化法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归化法指导下通常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但又忠实于原文意思。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子对比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1)“剖腹藏珠”的意思是剖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牺牲大利益”。

译文1:“cut open your stomach to hide a pearl”(异化)

译文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归化)

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方法,直接按照汉语的习惯将其字面意思表达了出来,但是这种译法,虽然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但会使外国读者,不知所云。译文2采用了归化的方法,从英语中找出了对等语,这样的译法才能更精确的传文达意,使外国读者获得与本国读者相同的感受。

(2)“画蛇添足”的意思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钱歌川将其英译为“adding feet to a snake while drawing it”这种译法虽然也能外国读者明白其字面意思,但如果译为“paint the lily”这种地道的英语表达,就更能使外国读者心领神会。有些成语在外语当中很难找到对等语,但有些也能在外语中找到,所以,在能够找到对等语的前提下,翻译时最好能采用归化译法。

(3)“嗟来之食”意思是悯人饥饿,呼其来食。钱歌川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Holla, come and eat!”将其讽刺意味,直观的再现给了读者。K.L.Kiu 与钱歌川不同,它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A Matter Of Dignity”,将成语的引申意义译了出来。

汉语典故成语当中有许多是包含人物形象的,如“东施效颦“、 “毛遂自荐”、“程门立雪”等,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该如何翻译才能让读者更加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及成语的内在含义呢?

(1)“东施效颦”

译文1:“Tung Shi imitating His Shi”(异化)

译文2:“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归化)

译文1是杨宪益先生译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把东施和西施两个中国的人物形象,采用了音译的形式将其译出,体现了本国文化特色,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西施是谁,也不知道东施是谁,所以杨宪益先生的译文对于文化交流来说,毫无意义。译文2 是霍克斯译的,它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弥补了文化空缺,使西方读者能更形象生动的感受人物特点。由此可见,有些时候归化译法要优于异化译法。

(2)“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译文1:“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异化)

译文2:“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Lu Ban, who is a master carpente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归化)

由此可见,归化法在信息传播及文化交流中,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弥补外国读者的文化缺失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应抛弃异化的方法,我们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结语

h语典故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方的交流变得频繁,文化传播也变得意义重大。正确翻译汉语成语典故,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这并非一件易事,译者不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力求在翻译时能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归化理论的应用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但译者在翻译时也应灵活应变,最好把异化和归化理论结合起来,使其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kon/ NewYork: Routledge,1995

[2]程思琪.从翻译理论看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邓维军.杜彦强.汉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特征及英译方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108-110.

[4]杜彬.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0.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2

关键词:四字语 翻译 对外汉语 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由于教学对象限定在外国人和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海外华人,由于母语背景的差异,个体语言能力的强弱,以及其他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得对外汉语教学面临更多的困难,也涉及到汉语以及汉民族的方方面面。

“四字语”,顾名思义,就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词组或短语,既包括成语,也包括非成语的四字短语,由于成语这一定义的范围目前仍处于争议之中,并且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结构稳定,精炼准确,与时俱进,并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的四字短语(如“八荣八耻”“”“十佳青年”),其含英译法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取一个更大的范围“四字语”作为研究对象。

一、“四字语”翻译及研究现状

奈达认为:“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文的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我国的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三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三字真言被后人奉为翻译原则或标准,虽引来不少争议,但至今仍有广泛影响。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际各项活动中发挥越来越突出地作用,而汉语作为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亦日渐凸显出其独特魅力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的“四字语”,特别是其中的成语,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学习和研究,那么如何将成语恰如其分地译成英语,为外国人所了解和学习,是摆在当代语言学以及翻译界人士面前的一副重担,就笔者所收集到资料显示,现如今“四字语”的翻译一般都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又保持原文形式,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字面直译,即保持原文内容,这也是翻译时最常采用的方法。如“隔岸观火”—watching a fire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无中生有”—creating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屡教不改”—to fail to mend one's ways after repeated admonition。

2、意译

意译是指当不能采用直译的方法时,为了兼顾到原文的深层意义而采用的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如“破釜沉舟”—to throw one's hat over the Chindwin;“顺手牵羊”—picking up something in passing。

3、互译

对于某些“四字语”或者熟语可在英语中找到意义与之相对应的用法,就可以直接互译,不用自己绞尽脑汁编造了,而且易于理解,更加地道,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如“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痛失良机”—let something slip through one's fingers。

4、套译或替换喻体

对于少数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熟语,可以替换相关部分,直接套用。如“势均力敌”—be neck and neck;“昙花一现”—a flash in the pan。

5、直译加注释

针对一些具有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因其特定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为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可以使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兼顾了成语的意义和文采,又恰当地向英语读者传达了东方古国传统文化的信息,从而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的相似功能。如“东施效颦”出自于《庄子· 天运》,字面意思是丑女东施想要模仿美女西施皱眉时惹人怜爱的样子,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喻不弄清楚状况就胡乱模仿、生搬硬套,最后取得反效果的人和事。杨宪益先生在翻译《红楼梦》第34回中“可谓东施效颦”时是这样翻译的:“It is Tung Shih imitating Shih Tzu(Note:Shih Tzu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不仅符合英文行文简洁的习惯,而且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到“东施效颦”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

二、对外汉语教学“四字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3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内容备注

2003.9.11郑人买履《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深入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检查反馈。

1.齐读课文。

2.抽查同学的作业情况(到展示台上展示)

3.师生评价。

二、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

1.启发学生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句式。

教师示范:文中“郑人有欲买履者”而小学教师材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由此可见:“欲”与“且”、“买”与“置”意思相近。请在活页夹上“备注”栏上记下来。(见上)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想想他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包含这个词的成语有哪些,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项等。(学生自主研究)

3.请同学谈自己的发现。

4.师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创新,把握不准的问题存疑,课后研究。)

三、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1.请同学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完成)

2.思考:《刻舟求剑》原文中省略了几句话:“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请同学思考:这几句什么意思?为什么省略呢?

3.结合介绍《吕氏春秋》的相关知识。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4

隆中对(节选)

诸葛亮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2.“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理解内容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2.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三、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2.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栏,栏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栏,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3.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

五、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慎 独

所谓诚其意①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谓自谦④。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⑤,掩其不善,而著⑥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⑦乎。”

(选自《礼记・大学》)

[注释]①诚其意:使意念诚实。②恶(wù)恶(è)臭(xiù):厌恶不好的气味。③好(hào)好(hǎo)色:喜爱漂亮的姿色。④谦:同“慊”,满足。⑤厌然:刻意遮掩的样子。⑥著:显示。⑦严:敬畏。

1.解释文中黑体词的含义。

(1)毋:

(2)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2)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译文: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是:

4.结合上下文,说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表达效果。

5.说说你从上面语段感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太宗教子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教诲晓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②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③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世子:即太子。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③夺:抢占。④黎庶:百姓。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

(1)太宗谓侍臣曰( )

(2)见其临食将饭( )

(3)尔方为人主( )

(4)可以自鉴( )

2.下列句中黑体的“其”与“见其乘舟”中的“其”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如土石何?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

译文:

(2)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5

关键词: 成语 翻译原则 翻译技巧

一、引言

成语源于中华民族,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其定义为: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更强的表现力,历来为人们喜欢的一种精粹的寓言材料。成语往往还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成语具有如下的特点。

1.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整齐匀称,顺口悦耳。

2.语言统一,结构固定。换言之,即它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整体意义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中揣测出来。

3.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要让英语国家的人准确无误地理解、欣赏甚至运用成语,就要注重对成语的英汉翻译过程。

二、成语的英文翻译原则

准确地对成语进行英文翻译必须联系实际,遵从以下原则。

(一)等效性原则

等效性原则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翻译目标,等效论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将读者反应的快慢作为衡量信息传递是否成功的标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其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如何让英语民族的读者体会到成语的精妙,达到与本族读者同样的感受,这是成语翻译的关键所在。

(二)简练性原则

成语一般以四个字为主,有时字数更多些,但其蕴涵的意义非常丰富。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应体现简练性原则。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用一句英语成语:“While there’s life,there is hope.”更为简练;“竹篮打水一场空”就不如把它译为:“All is lost.”更为恰当。

(三)生动性原则

成语,一般都有着生动的形象。有些成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来一直为人所运用,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汉语中广泛存在着这些成语。如:望梅止渴,刻舟求剑,买椟还珠,瓜田李下,龙腾虎啸,沧海一粟等。因此,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必须坚持生动性原则。如:顺水推舟译为:push the boat with current.

三、成语的英文翻译技巧

在成语的英文翻译过程中,必须多种技巧相结合,译出成语的精髓,从而使译文更精彩,增进文化的交流,使汉语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读者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尽可能保留成语的形象,民族特色和修辞。对字面形式和语言形象都能为译文读者所理解的成语,我们一般在采用直译法。

1.完全直译

完全直译,即把成语的每个部分都直译出来。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Everyone must die,but one's death might lighter than a goose feather or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

这样翻译形容鲜明,语言明确。若译成“in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则索然无味。

有些成语并没有形象的比喻意义,他们的字面意义也就是他们的实际意义。这些成语,当然可以按字面直译。例如:

有钱能使鬼推磨。

If you have money you can even make the devil turn your mill.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

2.部分直译

有些成语则不用完全译出,对由两个意思相近的部分组成的成语,可以只翻译出其中的一个部分,即可代表整个成语的意思。如:这个问题搞得他晕头转向。晕头和转向都表示很疑惑,没有方向感的意思。那么翻译的时候“晕头转向”译为:be utterly confused即可,“转向”(1ose bearings)不必译出。所以整个句子可以译为:He is utterly confused by this problem。类似的还有:一朝一夕(overnight),根深蒂固(sow-stirring)等。

(二)意译法

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就很容易引起错误联想,而且在英文中也没有合适的同义成语可以借用,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即需要把原成语蕴涵的意义翻译出来,而不仅仅从字面入手。例如:“扬眉吐气”和“人山人海”这两个成语,如果按字面分别翻译成“to 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就不能准确传神地把意思翻译出来。因此需要注意这类成语蕴涵的感彩和夸张修饰成分。其实“扬眉吐气”是用来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所以英翻译为“to stand up holding one's head high”而“人山人海”则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所以应译为“high crowd of people”。再看下面的译例:闭门造车(act blindly),不到黄河不死心(Not stop until one reaches one’s goal)等。

(三)注释法

如果成语的含义不能被目标语读者完全理解的话,译者翻译时就需要给予更多的补充说明和注释。“补充说明”是指增加相关的信息,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这种补充说明通常是简洁的。比如:“事后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他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历史,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最好补充说明一下诸葛亮是何许人,这样一来,目标语读者就更容易理解汉语成语的意思了。再比如:

班门弄斧——showing off one ’s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

八仙过海——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the eight fairies are characters in the Chinese myth story)

(四)省略法

成语有些是对偶词组,前后两对含义相同,修辞上优美匀称,尤其在四字结构的成语中,多呈现“同义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崇尚简洁的英语中是最忌讳的。为了避免“同义反复”,翻译这类成语时,译者准确地译出其形象的含义就可以了。比如:“无影无踪”中“无影”译作without an image,“无踪”译作without a trace,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用without a trace就足以表达这个成语的含义了。类似的成语还有:愁眉苦脸(gloomy faces),天长地久(eternal like skies)等。

四、成语的英文翻译应注意的事项

(一)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有一部分的成语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有的源自神话、寓言,有的出自历史事件或典故。对于这些成语在翻译时只能采用意译的方法。而有时意译的方法时常不能准确表达原成语的意思,就会使成语的意思发生改变,从而文章的整体意思也不能准确地表达。一个成语可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表达,英汉双方意义是否对应,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狡兔三窟”和“the mouse that has but one hole is quickly taken”比喻不同,表达方法不一样 (一用兔喻,一用鼠喻,一正一反),但含义相似,都指为了安全多找隐蔽处。又如:“亡羊补牢”与“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表面看相似,实则无法等同起来。汉语中“亡羊补牢”暗含为时未晚之意,而英语中却表达的是为时已晚,意义正好相反。可见形象相似的汉语与英语的固定表达法,比喻义有时却常常并不一样。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反映的是两种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进行汉语成语的翻译时,应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切莫胡乱硬译或不假思索地套用。

(二)从语境出发

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成语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成语表达形式,而文化语境正是提供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成语的重要依据。如果把成语放在句子中、作品中就要注意不能简单地照搬词典释义,而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的处理。请看下面的例句:

全客厅顿时显得一团和气了。成语“一团和气”的原意是指一些人只求和睦相处,不讲原则。含有贬义色彩,而在例子中却指气氛融洽,感彩属于中性,所以译成了complete harmony prevailed in the hall。

再例如:可是青年热烈的求知欲望和好高骛远的劲头,管它懂不懂,她还是如饥似渴地读下去。译为:Yet her youth craving for knowledge,her aspiring spirit,made her read on eagerly whether she understood or not.成语“好高骛远”原是贬义词,指人们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而在例子中意为胸怀壮志,含有褒义色彩,所以译成了aspiring,以上两个译文说明在特殊的语境中汉语的应用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翻译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和揣摩,切不可照搬字典上成语的释义。

五、结语

由此可见,成语的翻译比较复杂。我们必须注意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充分考虑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避免死译、硬译。因此,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考虑多种译法而不能拘泥于一种,灵活地处理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但究竟如何使成语英译文与整篇文章珠联璧合,这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霍恩比(A 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刷馆,1997.

[3]朱艳.话里话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6

摘要王维之诗兼具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化合,包孕禅、诗、画三味。王维诗深契禅理,涵摄禅意,暗寓禅机,禅意宛然。因此,本文从参禅的角度着手,领略分析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关键词:王维与禅宗 以我观物 刹那顿悟 物我同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王维与禅宗

禅宗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宗教,它承袭了佛教的衣钵,同时又吸纳了道、玄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尤其唐宋时期,诗歌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禅作诗,以禅入诗成为一代风气,其中如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常建的“山光悦鸟色,潭影空人心”,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深含禅理之作。就王维而言,诗人精通音律,于音律中涵摄禅韵。其诗“字字入禅”,善用淡、远、空、寂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因而禅韵盎然。王维曾有诗道“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些诗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随缘尽化、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平淡空澈、任运无心的情感心态;静寂宁澹、神与物游的处事与观物方式。由此可见,禅宗对其诗歌影响极为明显,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诗禅合一。

以禅入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如他的《饭覆釜山僧》一诗所言“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文中不着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中回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态度上来。我们再看王维禅风禅骨的体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以固”。细细品来,其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深刻的禅意,直抵人心。故有贺裳云:“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本文意图从参禅的角度入手,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中禅意之体现。

二 王维禅诗翻译三境界

唐六祖慧能大师门下“五大宗将”之一青原行思在《五灯会元》卷十七《惟信》中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从青原的禅悟中可以得知,其参禅感悟山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我观物”,第二阶段“刹那顿悟”,第三阶段“物我同一”。下面从青原参禅这三个阶段,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1 以我观物:未参禅时,见到的山水是我们平常人眼中的山水,就是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山水。“我”是观察的主体,山水是观察的客体。山水有着各自本身的 “质的规定性”,我与山水之间存在着对立。这是参禅者从“寻禅”到“悟禅”的一个过程:所谓“落叶空满山,何处寻行迹”,正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

禅宗认为,境由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认为“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以“心”“自性”为世间一切所从出的根源。这就是禅宗的“自性论”。也就是说,主体不仅可对眼前景物取舍选择,而且可以通过艺术想象,凭空创造出艺术形象来。禅宗的“自性论”与翻译的“主体性”不谋而合,对艺术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极大,而将之与翻译活动相结合,也就是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一个过程。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它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其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而译者的主体性又是由译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双语能力、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对译本的研究应将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发挥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下面以美国著名汉语言学者鲁宾逊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讲述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过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中,诗人意在写静,却摄取了两个极为细微的动态意象:空山人语和夕阳返照,遂使瞬间的动感生出无限的禅寂。它表征的正是禅境之“即世间出世间”的特征。禅境追求的是在俗常生活中的顿悟成佛,它要打破在世和出世的界限,对两者采取不即不离、不粘不弃,或超越即离、粘弃的特殊立场,而其超越也就借打破或打通两者限域而实现,其最大之奥秘正在此,正在“不见人”与“闻人语”之间,在光的“曾照”与“复照”之间,更在造成此矛盾并置关系的那个“静”的神秘的永恒本体和对之直觉性的通达、妙悟,故很明显,《鹿柴》之趣也在禅境。且看译文:

By G.W. Robinson (1973)

Hills empty, 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

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译者将这首五绝诗译成了一首地道的英语自由体,失掉了格律和韵,与原诗风格大相径庭,篇幅也大大加长,原诗的简练、含蓄的效果受到了破坏。此外,译者臆造出“we”,使原诗空灵之意蕴严重减损。译文最后用“top”译出原文的“上”,译诗与原诗皮相两离,原诗之禅趣或禅寂之意已荡然无存。

由此可见,凡涉及到禅境的诗句,鲁宾逊的译本多数情况下只能苍白地表达出原诗的意思。原因何在?东方人善坐,喜静乐思,常于静思渐悟人之道,心境淡泊致远。译者虽喜爱东方文化,对王维情有独钟,但对古诗缺乏中国人独有的精细体味揣摩,难以将禅境英译出来,也只是达到了青原行思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地步了。

2 刹那顿悟:参禅一段时间,悟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见到的山水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象。达到这种境界,就会以“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就是禅悟的“入处”。关于“顿悟”,宋代诗人张方平说到“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暗室千百灯”。此二句极为传神地描述了诗人顿悟的心理过程。“红炉一点雪”,比喻无常、虚幻或无迹可寻之境地。诗人自己的蒙昧在无量无边的佛法面前,顿时消解无遗,就像是一片雪花飞入熊熊燃烧的火炉之中迅速融化。禅宗的“顿悟刹那”的思维方法,对诗词的创作与翻译产生了一定影响。下面以雷克思洛斯(Kenneth Rexroth)于1970年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译者将原诗的“意境”凸现于笔端,与原诗异曲同工。译文用“wildness”、“dark forest”、“shadowy moss”译出了原文中空山、深林、青苔,在由视觉意象构成的画面中,清淡浅雅的色调传达出大自然空灵恬淡的静态美,诗境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静相融,最能贴近作者洗净尘俗、性甘淡薄的禅心。第三行,用“once in a while”,来描述“但闻人语响”中的“一两声”,反衬出了大自然的静谧豁达,第四行用“something like”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slip”一词真是神来之笔!无任何多余的笔墨,精炼隽永,正所谓“借此一字,尽得风流”,以少胜多,以不言言之,使诗歌达到一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境界。

3 物我同一:彻悟之后,发现以“空”的眼光看待山水,仍然是没有彻悟的表现。面对山水,无谓空与不空,让它自然自在,我则一念不起。这就是找到了“休歇处”,这就是达到了“了”的境界,此为禅境。而对于诗歌而言,通过意象点缀,意象叠加,便意境顿生,意味无穷,由“有我之境”而入“无我之境”。即“思与境偕”,物我两忘,进入无人之境,“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与禅家的“梵我合一”毫无二致。诗人的感情寄托和精神世界同宇宙万物节律同一,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达到了禅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了”的境界。“了”是诗悟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自如”的程度,随手拈来,就是好诗,此乃诗之意境。意境乃诗歌之灵魂与根本。下面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赏析诗人如何灵感陡升,意境突成,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质朴自然,表现出诗人任运自在的超然心性。花开无人欣赏,花落无人惆怅,它自适自足地依自身的生命逻辑,自然而然地在生灭演变。它是无目的,却又拥有着无限的大目的,无意却又好象有意,无为却又无不为的永恒本体的化身。它们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物我、时空之分,它的本性是寂和空。可见,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超然绝尘、近于唯美的“无人之境”。下面来看一下许渊冲又是如何与诗人静默相契、心物相融,与原文相得益彰的。

The magnolia-tipped trees,

In mountains burst in flowers.

The mute brook-side house sees,

Them blow and fall in showers.

我们可以从许渊冲的译文中看到译者精到的选词、工整规律的韵脚。该诗翻译得紧密严谨,天衣无缝,层次错落有致,韵脚起伏跌宕。一、三行与二、四行的尾韵,使译文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后两句译文,译者将原文的“寂”译为“mute”,同时,译者通过“妙悟”,颇具匠心地创造了虽然无人,但却能“看”的独特的动态笔触,以逆笔得趣,达到了与原文境界上的高度一致。这种“以物观物”、“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的物我两忘境界,正与佛家所追求的“禅定”境界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冥合。“mute”与“see”两个词,一静一动,以静喻动,以虚生实,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为静用,终为静,此为静寂空灵之境。

三 结语

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诗悦宛然,禅悦宛然。诗人以禅心禅境入诗,另辟蹊径,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我们在翻译王维禅诗的过程中,应该与诗人共同进入禅的境界,体悟禅家的定会不二,性相一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谛,从而澄观一心,腾挪万象,而后才能使译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6年版。

[2] 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3]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4] 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5]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菠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6] 北京大学古代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作者简介: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7

文言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它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学遗产。《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为什么很多学生总是付出努力却屡考屡败呢?关键是方法不对。方法不对,功夫自然白费。那究竟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

1. 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文意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例如:《曹刿论战》讲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的故事,要想学好这篇文章,就要了解当时的背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春秋时代的有关内容,其次要了解这次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搜集整理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发生在春秋时代两个邻国――齐与鲁之间,齐强鲁弱,齐大鲁小。战争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被杀,齐桓公继位,他立即攻打鲁国,迫使鲁国杀死其弟公子纠,但还不罢休,在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故事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故事的结局是鲁国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国打败了。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知道鲁国当时面临的形式,才能知道“长勺之战”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对鲁国的重大意义,才会了解战争胜败的关键。

2. 要掌握阅读文言文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2.1 反复朗读全文,了解概貌。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首先要反复通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直接感受文章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扫除字词障碍;②断清句子层意;③按照标点符号朗读;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来,以便在剩下的时间中查阅解释。

2.2 在通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本、读懂意义。 文言文距现在的时间很久远,有不少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用法也与现代词句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阅读古代文章时要想很准确地疏通原文,既忠于原文、字通句顺、没有语病,又能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正确把握文意,并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1)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章的基础知识。比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句中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等,“加”是“虚报”,“信”是“实情”。

它们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所不同,只有把握了这些不同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

(2)掌握广泛的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如《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要想理解此句的内蕴,必须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以及白帝城托孤的那一段历史。

(3)在疏通的时候,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上,把倒装的句子顺过来;遵循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对于不需要翻译的不要勉强翻译,比如国名、地名、人名、帝号、年号、器物号等等。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掌握通假字在文中的运用;②掌握词性的活用现象,即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动词的意动、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③掌握古今异义;④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⑤掌握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⑥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是学习文言文较难的一点,只有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内容,才能依据词的多个选项来选择它恰当的意义。例如《公输》中的句子:“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此处的“然”在文言文中大概有“语气词”、“这样”、“然而、可是”等意思。“为”有“替、给”、“做、是”、“表疑问”、“呢”等含义。只有通过上下文的连贯才能准确地翻译这个句子,即:“好呀!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3. 精讲分析,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文章要认真分析:对于叙事的要了解叙事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写人的要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对于写物的要了解物的特点等。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语言艺术及写作风格,并作出符合文意的评价。

4.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对于文言文的学了要学好课内以外,还要注意“课外功夫”:(1)要多读一些与课文有关或相似的文章,以补充课内的不足。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可以补充《史记》内容:“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身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以卧薪尝胆来帮助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内涵。(2)搜集成语、典故、寓言等文言故事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借以帮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

总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朗读、背诵、搜集整理、积累和贯通,在感悟和运用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要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才能不断地提高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8

关键词: 成语; 书香门第; 画蛇添足; 左右逢源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1)05-0102-04

收稿日期: 2011-09-02

作者简介: 李振荣(1972-), 男, 博士, 副编审,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 出版史与出版文化。

汉语成语, 是汉语语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形制短小, 绝大多数由四个字组成;但却准确、 鲜明、 生动, 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在句子、 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成语, 可使语言凝练, 增强修辞效果。至于说到将这些成语译成英文, 则对翻译稍有涉猎者都知道, 绝不是一件轻举易蹴的事情。众所周知, 汉语成语按其来源,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书面上得来的, 如“破釜沉舟”、 “刻舟求剑”、 “负荆请罪”;一类是从口头上传下来的, 如“一清二楚”、 “七嘴八舌”、 “东拼西凑”。后者相对比较好翻译;前者因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容, 译起来就不大容易。本文撷取了汉语中的三个带有一定文化含义的成语:“书香门第”、 “画蛇添足”与“左右逢源”, 试对其英文译法略加辨析, 以期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 书香门第

在汉语中, “书香门第”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词。如网站有书香门第小说网;前些年有一部电视剧, 名字也叫《书香门第》;近年来, 随着房市的大热, 楼盘也经常可以见到以“书香门第”命名者。其势汹汹, 都有借“书香”以自抬身价之意。

欲辨析“书香门第”的英文译法, 我们先来看看几本权威的汉英词典是如何解释它的: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汉英词典》(修订版)的释义为:“a literary(intellectual)family;a family of scholars”;[1]931

2. 吴景荣、 程镇球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family having a noted scholar or scholars in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scholar-gentry”;[2]1431

3. 惠宇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a literary(or intellectual)family;a family of scholars”;[3]1499

4. 胡子丹主编《国际汉英成语大辞典》的释义为:“a literary family”。[4]283

除《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给出的是一个解释性的译法外, 其余三本均以“a literary family”为首选。可见, 这个词是各位译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译法。那么, “a literary family”在英文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笔者查阅了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We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等词典, 均未找到这个搭配。后在维基百科全书(en.省略)上搜索到了这个词组: 1. English literature is hardly blessed with many great literary families - (`literary families in the accepted sense, are families where more than one person becomes a successfully published author); in fact during the past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only two such literary families immediately spring to mind; the Brontes of Haworth, (in Yorkshire), and the famous Derbyshire family of the Sitwells at Renishaw Hall.

2 . Anne Bront? (17 January 1820-28 May 1849) was a British novelist and poet, the youngest member of the Bront? literary family.

3.Lalithambika Antharjanam(1909,Kottavattom Kottarakara, Kerala-1987), is an author in Malayalam. She was born to a literary family - both her parents were poets - but she herself had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由以上三段文字可知, “a literary family”在英文中的确切意思应为“文学之家”或“文学世家”, 这显然与汉语中“书香门第”的含义相去甚远。我们再来看一下“书香门第”在汉语语境中的确切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5]1262《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6]《中国成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世代读书, 相沿不变的人家。”[7]1165对中国文化稍具常识者都知道, 在中国古代, 学与仕是密不可分的。如《论语・子张》就说: “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8]202到了隋唐两代, 科举制度大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学好文武艺, 货于帝王家。”成为无数学子士人孜孜以求的梦想。所以, 对于“书香门第”一词, 并不能仅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为纯粹的读书人家庭;实际上, 它所指应为封建士大夫家庭。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早养出一个儿子来教他读书, 接进士的书香。”[9]又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生家世书香, 产微业薄, 不幸父母早丧, 愈加零替。”[10]105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士大夫为:“封建时代泛指官僚阶层, 有时也包括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6]1242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 “书香门第”一词的正确英文译法应该是“(of)scholar-bureaucrats stock”或“(of)scholar-officials stock”。理由如下:

1.“士大夫”一词, 英文中已有公认的译法,即scholar-bureaucrats或scholar-officials。如维基百科全书就收有scholar-bureaucrats这个词; 欧美的一些汉学家, 如University of Hawai'i的Jerry H. Bentley与Herbert F. Ziegler合著的Traditions and Encounters也采用这一译法。《汉英词典》(修订版)、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等词典都将士大夫译为scholar-officials;

2. stock这个词在英文中有“世系, 血统”之义。如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解释为“a person’s ancestry or line of descents”;[11]1829 We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的解释“the sourse of a line of descent”。[12]2246be of stock在英语中是一个固定搭配,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就在stock这个单词下列了be of peasant/Protestant/Scottish stock etc这个搭配, 并解释为to be rela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family in the past。[13]1419

显然, 将“书香门第”译为(of) scholar-bureaucrats stock或(of)scholar-officials stock是非常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 是一个很地道的译法。

二、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 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语出《战国策・齐二》。为了充分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不妨将原文摘录如下:

楚有祠者, 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 引酒且饮之, 乃左手持卮, 右手画蛇, 曰:“吾能为之足。”未成, 一人之蛇成,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 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 终亡其酒。[14]

由这一段话, 衍生出两个词语: 一个是“画蛇添足”, 另一个是“蛇足”; 经常被用来讥讽那些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的人。我们看看几本汉英词典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汉英词典》(修订版)的释义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1]418

2.吴景荣、 程镇球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do sth.entirely unneceesary”;[2]660

3.惠宇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3]681

4.胡子丹主编《国际汉英成语大辞典》的释义为:“doing what is superfluous”。[4]378

上面用得都是解释性的译法, 应该说外国人也能看得懂, 但在翻译上总给人感觉稍隔一层。其实, 在英文中即有一个意思上与此非常对应的典故, 那就是出自莎士比亚作品King John中的gild the lily, 原文为to gild refined gold,to paint the lily 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因为后人的错引, 结果就变成了gild the lily。我们看看这个习语在英文中的具体含义:

1.《牛津英语习语词典》(英语版)的解释为:“try to improve sth which is already perfect,and so spoil it”; 并给例句说:The dress is perfect.Don’t add anything to it at all.It would just be gilding the lily.[15]140

2.《剑桥国际英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为:“to spoil something by trying to improve or decorate it when it is already perfect.”此外, 又加注释说:“To gild something is to cover it with a thin layer of gold.A lily is beautiful white flower.To gild a lily would not be necessary.”[16]229

由上可见, “画蛇添足”与gild the lily不但在意思上完全一样, 而且所用的比喻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画蛇添足”是将蛇作为喻体, gild the lily是将lily(百合花)作为喻体;一个动物, 一个植物, 从中亦可见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

三、 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 也是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成语。查《现代汉语词典》, 其义为:“比喻做事得心应手, 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原指学问、 功夫做到家, 就像掘井掘到地下的源泉那样,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后比喻做事得心应手, 处处顺利; 有时也比喻办事圆滑, 向各方面讨好。”我们看看几本汉英词典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汉英词典》(修订版)的释义为:“①be able to achieve one way or another;②gain advantage from both sides”;[1]1383

2 .吴景荣、 程镇球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be able to achieve success one way or another ”;[2]2081

3.惠宇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释义为:“gain advantage from both sides;butter one’s bread on both sides;have one’s bread buttered up on both sides;one’s bread is buttered on both sides ”;[3]2180

4.胡子丹主编《国际汉英成语大辞典》的释义为:“resourceful”。[4]177

可以看出, 例1将两层含义全部译了出来, 例2、 3、 4都是只译出了一层含义, 而且全都是解释性的译法。其实, 英文中就有一个对应的词组(perform)a balancing act。

1.Merriam-Webster Online的解释是:an attempt to cope with several often conflicting factors or situations at the same time

2.Encarta? World English Dictionary, North American Edition的解释是: a skillful or precarious attempt to deal with opposing groups or opinions or with a large variety of tasks

3.《牛津英语习语词典》(英语版) 对其的解释是:a process in whichtries to please two or more people or groups who want different things.

给出的例句为: The UN must perform a delicate balancing act between the different sides involved in the conflict.[15]3

4.柯林斯 COBUILD 英语习语词典》解释得更为明确:If you say that someone is performing a balancing act,you mean that they are tring to please two or more people or groups or to follow two or more sets of ideals that are in opposition each other.给出的例句是:Mr Alia is performing a delicate balancing act.He talks of reform,but clings to old certainties. [16]2

由四个例子可以看出, (perform) a balancing act这个词组也具有两层含义。如例1、 2所举就同“左右逢源”的“比喻做事得心应手, 怎样进行都很顺利。”的含义接近, 而例3、 4所举就同其“也比喻办事圆滑”的含义吻合。

由上可见, 用(perform)a balancing act这个词组解释“左右逢源”是比较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汉英词典(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31, 418, 1383.

[2] 吴景荣, 程镇球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431, 660, 2081.

[3] 惠宇主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499, 681, 2180.

[4] 胡子丹主编.国际汉英成语大辞典[M].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79:283, 378, 177.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6]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3039.

[7] 王涛, 阮智富, 常晓帆等编.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165.

[8]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02.

[9] 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126.

[10] 冯梦龙编.醒世恒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05.

[11] Patrick Hanks.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M]: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8:1829.

[12] Philip Babcock Gove. We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M].Massachusetts:Merriam-Webster Inc.Publishers,1961:2246.

[13] 朗文出版公司编.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419.

[14]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齐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356.

[15] 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牛津英语习语词典(英语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140.

[16] 马克斯维尔编.剑桥国际英语成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229.

[17] 英国COBUILD小组编. 柯林斯 COBUILD 英语习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

On the Three Idiom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ies

Li Zhenro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9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前言】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全诗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高昂的气势,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注释】

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通“馐”,佳肴,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价钱。

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塞:堵塞。太行:太行山,现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岔路。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过。沧海:大海。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赏析】

第一首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篇10

与当年的烟草专家朱尊权当选院士迎来的鲜花与掌声不同,“烟草院士”谢剑平的“降焦减害”被网友抨击为“更高效杀人”,甚至戏言这位“烟草院士”为“杀人院士”。

此后,一场关于“降焦减害”是否科学、研究烟草项目的谢剑平是否应该当选院士的辩论迅速在网端呈涟漪状爆发。

中国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对谢剑平当选的反应尤其激烈:“这是中国科学界的耻辱I这是中国工程院的耻辱!‘降焦减害’是个伪命题,几十年来、多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研究早已证明,任何降焦、添加剂、中药都无法让卷烟‘减害’。”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发表文章称,香烟“降焦减害”是方向性错误的研究。

擅长打假的方舟子随后在博文中搬出了诸多证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文写道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

在轮番的评论轰击下,被逼问得措手不及的谢剑平已无心庆祝,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当谢剑平的领导闫亚明准备出差时,本该同行的谢剑平却早已悄无声息地飞达目的地,刻意避开媒体的追访。

即便不得不面对媒体摄录机,谢剑平也拒绝回应任何问题。“我的技术工作向中国工程院汇报过,我们所做的行政工作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下,国家烟草专卖法法律规定范围内所做的工作。至于媒体、其他人士有什么评价是他们的事情。”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工作人员称,谢院士已打过招呼,媒体采访校友需经他本人同意。

参与争论的专家学者中批判者众多,只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对谢剑平的当选公开支持,其理由之一是谢剑平的“降焦减害”研究对控烟作用很大。“他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申报发明专利多项,其研究成果被认可并已经推广。”

“降焦减害”,牟利还是科研?

谢剑平称,自己的研究项目是“为走符合国情的减害降焦之路寻找前行的方向”。魏复盛对谢剑平所说的国情表示理解,并在2011年投票选举新院士时,给谢剑平投了赞成票。

魏复盛解释投票的原因是:“一方面,中国人有很长的吸烟历史,几亿人有吸烟的不良嗜好和习惯,要改变现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烟草行业是我国的纳税大户,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国家还是需要烟草行业的控烟是个逐步的过程。”

这席话中正中公众的神经。在“降焦减害”的争论中,效果之争只是很小的方面,公众质疑更多的是,该项研究是否打着“控烟”的旗号为企业牟利服务,即提升烟叶利用率、提高烤烟水平和改善口感等项目研究的最终目的有可能是:帮助烟草企业获取最大的市场利润。

中国烟草行业研究经费的惊人增长让人难免担忧。据《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的数据,2008年全年行业科技经费投入达16.94亿元,同比增长约27%,而2009年,这一数据达到30多亿元,较前一年几乎翻倍。

其中迅速增长的投资,据烟草行业人士陈文称,主要来自众多资金雄厚的烟草公司,而非国家研究经费。“烟草公司当然有自己的利益需求:避开吸烟有害这一敏感话题,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陈文说,诸多学者由于得到了烟草公司的经费支持,在之前往往要经过烟草公司“审核”,如果“危害”类的字眼过多,会被拒绝发表。

8年来,谢剑平所在的郑州烟草研究院在烟草行业报纸《东方烟草报》上共刊发44篇研究性文章,只有2003年11月27日的篇署名为研究员“史宏志”的文章,明确提到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谢剑平的研究成果中,公众对具有降害功能的中药成分‘神农萃取液’质疑颇多。“这项研究曾经让一家烟草企业起死回生。添加了“神农萃取液”的五叶神香烟1999年销量不到1000箱,而2001年达1万箱,2004年达13万箱。在杨功焕看来,“降焦减害”等炒作概念的所谓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掩饰烟草行业的牟利目的。

“中国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应该是排第一的。我们国家既不要带血的GDP,也要争取尽量少一些冒烟的GDP。”资深媒体人王以超如此评论。

科研就像围棋,要耐住寂寞

在一次采访中,谢剑平如此解释自己的工作:“‘吸烟与健康’问题由来已久,怎样减少卷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世界烟草科研的大课题。”

“现代烟草科技的当务之急,是在满足人们对烟草的消费嗜好的同时,研究出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的新方法,这是我们烟草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2007年,谢剑平及其研究团队首次确定一氧化碳、氢氰酸等7种卷烟危害性控制成分,并以此设立了卷烟危害性定量控制指数和产品分级评价指标。2008年的CORESTA(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大会上,谢剑平向全球烟草界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经公布,立刻引起行业上下的共同关注。国家烟草局局长姜成康说,“7种成分的确定,明确了烟草行业减害的主攻目标。”

在谢剑平看来,科研如同下围棋,需要在博弈中沉下心来、寻找突破。“科学研究需要心静、耐得住寂寞。”谢剑平说,他常常骑车上下班,也在路上做些思考,总是无意撞到马路牙子。

他所带的博士生杨必成说,出差在车上、飞机上,谢剑平的手提包里全是论文、稿件,别人闲谈、休息之际,他总拿出资料翻看。“谢副院长是我们敬重的严师,做学问严谨、细致,是一个特别风趣幽默的益友,更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谢剑平与人交谈,始终保持缓慢语速,用河南话混杂江苏话进行表达,并不时用画图、手势等方式沉浸于对专业问题的解释。谢剑平的同事说,他基本上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几乎没有周末。由于长期劳累,谢剑平的头发早早地花白了。

“谢副院长没有留学经历,英语完全是自学成才,国际专家来参观研究院时,我们不需要配备专业翻译人员,都是谢副院长亲自上阵。”郑州烟草研究院的张敬说。

微博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