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家李白十篇

时间:2023-04-09 18:02:18

念家李白篇1

太白碑林,位于江油市区西南15公里青莲场天宝山麓。这是为纪念李太白诞辰1300年修建的一大型文化景观,2004年举行落成典礼,来自全国的诗人文人齐聚这里,当时盛况仿佛还在眼前。

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已故佛教界领袖、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太白碑林”石碑。碑林是园林式的,林木间、大道旁,满目碑刻,有立着的,有躺着的,依山势而定,姿态各一;更有以山壁为碑的,横空出世,气势磅礴。最醒目的要数的龙飞凤舞了。对李白诗歌情有独钟,生前竟手书李诗十几首。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和颂扬李白的楹联诗文等近二千件,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加上精雕细刻,可谓“三绝”,足够你慢慢观赏,细细品味。我特别注意到,经过四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碑林基本完好。可谓不朽的艺术,传世的珍宝!

碑林和李白的故居相距不远。穿过一片茂林,走过弯弯山道,来到陇西院。这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院的正上方是“陇风堂”,祭祀的地方。左右两边为厢房。从左边厢房进去,有天井,左右两边分别为李白兄妹和父母的卧室。李白除了卧室外还有一间书房。从整个格局看,老李家算是阔绰的,李白青少年生活优越,算得上富家子弟。李白自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祖籍陇西,迁移江油。陇西院原来有两块宋碑,其中一块是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上边记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彰明县,今属江油。两古碑太重要了,是李白故居的铁证,已移到李白纪念馆妥为保存。元符二年(1099年),县令杨天惠在《彰明逸事》中记载:“清廉乡(白)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清廉乡,即清莲乡。李白号青莲居士,因在家乡学道习剑。

陇西院周围山清水秀,地灵当出人杰。传说李白为太白金星下凡,投胎李家,又“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天才神童一个。不过,小孩毕竟是小孩,难免贪玩。一天,小家伙玩到天宝山下一条小溪边,见一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大铁棒,十分好奇,问磨它干什么呀?老婆婆说,磨针呢!啊?这怎么可能呢?老婆就告诉他,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小家伙歪头一想,受到启发,从此发奋读书。他在附近的小匡山上苦读十年,“倒笔写天,气贯斗牛;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老婆婆也不是凡人,那是观世音变的。史实也罢,传说也好,天分加勤奋,成就了李太白。李白自幼好诗善赋、学道习剑,在故乡留下了三十多处遗迹遗址。

陇西院的正门进去有影壁一座。陪同的江油同志介绍说,汶川地震,影壁震塌了,天津女作家赵玫来见后,伤心痛哭不已。我们就安慰她,放心吧,一定会很快修复的。有人也许纳闷,地震死了几万人,倒了多少楼,相比一道山墙来,悲伤何至如此。殊不知作家眼里,神圣的文学殿堂坍塌了是多么可悲。江油人没有失诺,如今影壁已完好,看不出一点损坏的痕迹。

陇西院向东约一里到太白祠,宋代就已经有了。向北约一里便是粉竹楼。楼前碑文:“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李月圆的墓也在附近。也许是兄妹情深,李白诗中月亮占据了重要位置。

“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刻在陇西院山门上的这副对联,别有深意。

少出蜀,死当涂。李白25岁仗剑出川,游遍了天下名山大河,写下了成千上万的诗篇,成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最后客死他乡。但故乡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不但早就建了他的衣冠墓——“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还修了他的纪念馆。

老远就看到现代大诗人郭沫若题写的“李白纪念馆”匾额。进门迎面又是邓小平题写的“李白故里”大屏风。邓小平、郭沫若都是李白的四川老乡,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位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开拓者,响当当的。

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筹建的,位于江油市区美丽的昌明河畔,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和“青莲故居”、“大匡山”、“读书台”、“窦圌山”等二十余处李白遗迹组成“李白故里”。纪念馆园林格局,仿唐风格,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等等一一参观后,你会发现这里珍藏的五千余件文物已是价值连城。光是仇英、祝枝山、杨慎、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书画名家的作品就近千幅,还有李白书法的真迹,宋碑等等。有人提议,请专家估估价。陪同的原江油市委书记左代富连连摆手,说不必了,一估价就有价了,还让人惦记着。我也说,故宫都被盗了,得有防范意识。

让我眼睛一亮的是李白纪念馆里新添了一处景观——杜甫堂。据介绍,这是河南人的创新。“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支援灾区,河南负责援建修复李白纪念馆,他们就为杜甫添了这座堂。难道仅仅因为杜甫是河南人吗?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与李白同为唐诗的两座高峰。他们相识于洛阳,相别于山东,有长达两年经常在一起唱吟的经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想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忆李白,“匡山读书处,白头好归来”。好一个惺惺相惜!其实,李杜二人有许多不同处。李白大杜甫11岁,相见时李白40有余,两入长安,有“翰林”、“谪仙”名头,早已名闻天下。而杜甫30出头,名不见经传,进取无门,困顿潦倒,当时两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诗风也不同,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性格更是有别,一个风流倜傥,“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老成持重,“语不惊人死不休”。再说,两个牛人在一起,一山难容二虎。自古文人相轻,何况又是两个顶级人物?“既生瑜,何生亮。”是什么让这两位大诗人相亲相惜呢?不用说,李白一眼就看出杜甫的才华、潜质,喜之,惜之;而杜甫则感觉与李白相见恨晚,对他敬之,爱之,二人遂结为朋友加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游”,成就诗坛一段佳话。看来,他们不但有诗品,更有人品。

念家李白篇2

关键词:香;美学;玄远;品格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5-01

众所周知,不论是李白本人还是其诗歌,绮丽飘逸道骨仙风的超脱之感都是受到道家文化和道教美学的浸淫,这种风格也造就了李白在中国豪放派诗人中不可匹及的地位,就连在婉约派文人那里频频出现的“香”字,在李白这里也使其具有了磅礴大气的感觉,绝不再是“红袖添香”“闺中香暖”的“香”了,而是“纵死侠骨香”,是“了与世事绝”的“天香”。

“香”在中国美学史上和历来的文艺作品中从来没有像同类其他概念一样鲜明、响亮。“香”这个概念的综合性,和它多是形容具体的世俗之物以及更多的用在女性、绫罗、花草这样的阴性感念上,导致了它不可能成为像“妙”一样同样是不确定却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学上有着不可或缺地位的概念。

但在李白这里,由于诗人自身创作性格的原因,导致本身游走于闺阁与风月之流的“香”华丽却能脱俗,写闺阁但却不艳,写壮士之死的“侠骨香”竟使人内心痉挛悲痛不已,它还成了描写太虚之境众列仙班玄远清雅的芳泽之气。

最使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中的“香”其实本是很简单的指沉香、檀香和普通树皮所制成的香料等,或是由于其插上了神台才使得“香”这种常物沾染了神气。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它似乎也是一下具有了道骨仙风、超脱凡世、清雅出尘等高大的雅士情怀,而被高贵之士追逐,在中国传统中就有在见贵客或者做重要的事情之前讲究焚香沐浴,一是美化自身、养性宜情,一是祈求神明,以示尊重。在《杨叛儿》中“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这样的“香”其实就是一般意义上文人笔下的通用审美构造,这种意向在李白诗中不是很多,而且也并不是很清楚的仅仅表示这种普通性意向,如《赠宣城赵太守悦》中“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这样意向。关于这种物性的“香”最多的运用就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那样,但具有代表性的应该算是《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这样气势磅礴的想象,“香”的独立性概念已经消失或者不再显现,换之的便是“香炉”这个被仙化了的从具体走向抽象的概念。“香炉”也就成了只属于李白的典型审美形象,而其最多的出现便是在其仙游体得诗中。在这类诗里它不仅具有像《杨判儿》中那种传统的审美意象,更具有李白独特式的超脱意象。以此诗为例,“仆卧香炉顶”,“我”已经不是“我”了,而“香炉”也绝非一般的“香炉”,卧在香炉顶,那分明是仙人在腾云驾雾,而“香炉”就是源源不断散发这种能供仙人把玩的仙境的制造处。也就是说,这样的“香炉”在李白这里早已不是凡间的物什,它同仙人一样存在与一个构造出的仙境里,它是灵气之物。而这里“香”也绝不能成为单个的审美意象,因为“香”和“炉”一旦拆开来解,那么李白这里的这个灵气之物一下就变成人人可及的俗物了。“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中的“天香”,这在李白的诗中也是一个特别的概念,“天香“一词“天香”本指的就是牡丹花的香气。“国色天香”也作“天香国色”,原指色香俱美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貌。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唐文皇好诗,大和中赏牡丹,上谓程修已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但在李白这里,只能这样说,一切的的概念都带有超现实主义,所以这“香”还指天上太虚迷境的芳泽之气,能沁人心脾,能涤化万物。

李白诗词中“香”的概念集中在“香风”“香阁”“香炉”“天香”这些李白式的用法上和一般意义上的用法,例如“焚香”之“香”和酒气香之“香”。其用法可分为三类:其一,用来说明风俗和人的品格素养美好的,这类概念一般出现在写实的诗中,应是李白在游历名山大川从大城到小郡的过程中对现实世事的感叹、赞美和反讽之情的发泄;其二,也是最精彩的部分,那便是对高高在上超脱人间的天宫的描写,在李白极具道家意蕴又色彩斑斓式的狂想曲中,“香“这种综合性的具有充分主观想象空间的概念是在适合不过的,它不仅能从形式上表现出玄远飘逸的那种色彩,更能从内容上使读者自我解意,不觉进入这个脱离人间疾苦的天宫;其三,任何概念新意义的赋予和超越都没能完全丢弃概念本身,即其原始意义,“香”的本来意义也在李白的诗句中频繁出现,它一般出现在写实诗中具体的描写形象,如对花、酒这样实物的形容。

李白诗词中对“香”的运用使得这个本来弱小而简单概念赋予了非凡的审美意象,使“香”成为了新的美学和文学范畴,因为它从李白这里吸取的道家的玄学意蕴,再加上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学色彩,其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内涵饱满内容丰富的新兴概念。

念家李白篇3

    为了避免舞台演出中出现“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1]的局面,李渔提出了训练演员“唱、念、做、打”舞台表演能力的要求。对于“唱”功的训练,李渔要求演员掌握四点技巧:其一,要“解明曲意”。当时演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往往导致在唱曲过程中“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1],演之舞台就会出现“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1]的现象频繁出现,以致成为没有丝毫感染力的“死音”。如果演员能够“解明曲意”,演员的表情就能与剧中人物的神情保持一致,唱曲时就会蕴含“曲情”。唱悲曲则“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唱欢曲则“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而演员“解明曲意”的关键在于“求明师讲明曲意。师或不解,不妨转询文人”[1]。其二,要掌握“调熟字音”的唱曲技巧,即演唱时的“出口”、“收音”二诀窍。李渔强调世间的字音都是由字头、字尾及余音三者构成。因此,唱曲之人在吐字发音时一定要将这三者完整的协调起来。李渔以“箫”为例,认为其字头为声母“西”,字尾为韵母“夭”,余音为“乌”。如果演员将其字头和字尾都发成“箫”音的话,则中间的正音就非“箫”音。因此,演员唱曲时一定要先审音,出口音一旦发错,则整个字的发音全错。其三,吐字清晰,“字忌模糊”。李渔认为字音是从人的口腔中发出的,不同字的发音应有不同的口型。口型不分明,那么吐出来的字必然模糊不清。因此,演员在开口学曲之前一定要“净其齿颊,使出口之际,字字分明”[1]。其四,掌握同唱与独唱的演唱技巧,即“曲严分合”。李渔认为“同场之曲,定宜同场,独唱之曲,还须独唱,词意分明,不可犯也。”[1]这要求演员在“解明曲意”后,再根据词意内容判断出合唱曲目与独唱曲目,因为“词意分明”,不可轻犯。

    可见,对演员进行“解明曲意”、“调熟字音”、“字忌模糊”、“曲严分合”的训练,均是立足于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戏曲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李渔在强调戏曲以“唱”为主的前提下,同时将“宾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教授演员“唱”、“念”技巧的角度,努力使得二者的关系相得益彰。当时的梨园在教习演员演习之法时普遍存在着“唱曲难,说白易”[1]的错误观点,对此李渔指出“词曲中之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谱载分明”[1],因此唱曲看上去很难实则很容易。宾白由于一直未被重视,甚至在刊刻时故意略之,造成演员练习念白时“无腔板可依、谱籍可查”[1]的局面,所以念白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正因为此,李渔提出念白之法当与唱曲之法等同,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的宾白练习方法。对于念白的“高低抑扬”之法,李渔认为其与唱曲之法是一样的。曲文之中“每遇正字,必声高而气长;若遇衬字,则声低气短而急忙带过”[1]。念白也一样,遇到正字声音必高而长,遇到衬字则声音低而短,这样念出来的宾白必然优雅、美听。但是演员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而无法分辨出正字、衬字。对此,李渔提供了一简便方法,那就是将发音高且长的字用朱笔圈之,而衬字则不圈。对于念白的“缓急顿挫”之法,李渔认为优师应在宾白的当断处用朱笔画出记号,演员在练习时便会稍作停顿,相联处则不画。演员练习熟悉之后,念出的宾白就像唱出的一样了。“做”、“打”是舞台表演中程式化了的表演技艺。在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等诸表演技艺中,它们虽被排在“唱”、“念”之后,然就其技术性而言,其要求之高,则可与“唱”、“念”同年而语。戏曲舞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空翻、下腰等,是需要演员具备极强的身体素质与技艺功底的,因而对演员就有习舞的技艺训练要求。首先,李渔认为欲使演员“体态轻盈,则必使之学舞”[1]。在中国古代戏曲表演理论中,人们通常把舞台中的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每种脚色都有他们固定化了的程式动作。这要求演员在训练中需熟练掌握各种脚色的程式化动作,以便在舞台中再现各种脚色的独有特征。而这些程式化动作完成的前提就在于“习舞”。其次,中国古代戏曲表演理论中的各种程式化的虚拟动作都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如戏曲舞台上的开门、关门、行船、骑马等动作,都由舞台中虚与实的程式化表演动作完成。舞台中的门、船浆、马鞭等都是实体,船、马等都是虚拟化的实物,程式化的“虚拟动作恰是把虚与实二方面结合起来的纽带”[2]。演员习舞则可使虚拟化的表演动作更加形象、逼真,从而能让观众理解舞台中程式化的虚拟动作。最后,习舞还能使演员在舞台回身举步间“悉带柳翻花笑之容”[1]。“柳翻花笑之容”应指的是演员所独有的一种表演气质,用李渔的话来说就是场上之“态”。舞台中的不同脚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场上之“态”,演员要把脚色的场上之“态”完美的演绎出来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化地将其程式化动作展示给观众,因为这种机械化地表演方式不仅会让观众产生脚色扮演的生硬之感,还可能造成演员所演之脚色与剧中人物性格特征相背离。而演员一旦拥有场上的表演之“态”,则其所扮演的脚色就会由形似达到神似,从而达到“妆龙像龙,妆虎像虎”[1]的舞台表演境界。

    二、戏曲表演对演员仪容、服饰装扮的要求

    李渔关于演员的仪容、服饰装扮的要求也是其戏曲表演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戏曲艺术是一种代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为了达到舞台演出中演员所饰脚色的形象化、逼真化,演员的仪容与装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戏曲是由演员通过舞台脚色扮演而展现出来的一种代言体艺术,这就带来了对演员仪容和化妆的特定要求。首先,从演员的仪容来看,李渔主要对其“肌肤”、“眉眼”、“手足”、“态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对于“肌肤”,李渔认为应以白者为佳,但“妇人本质,惟白最难”[1]。因而他提出了三种“相肌之法”:“面黑于身者易白,身黑于面者难白;肌肤之黑而嫩者易白,黑而粗者难白;皮肉之黑而宽者易白,黑而紧且实者难白。”[1]对于“眉眼”,李渔则从“相人”的角度提出了“相目”之法:“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目常定而白多黑少,或白少黑多者,必近愚蒙。”[1]优师则可根据演员眼睛的不同特征,判断出她们的各自性格特点,然后再依照她们不同的性格选择最适合她们的脚色。这样选择出来的演员就能最大限度的将人物特征完美地演绎出来。对眉毛则要求“眉若远山”、“眉若新月”,当然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标准。若眉毛带有月形,这样经过人为修饰后便可达到“眉若新月”的要求。对于“手足”,李渔认为纤纤玉指者十百之中也找不出一两个,因此,在“相手”时只需在嫩柔尖细中取其一样,其它要求便可忽略了。关于“态度”,则要求演员要有“媚态”。这是因为“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1]。所以“媚态”在身的演员,只需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姿色的人。但是“态自天生,非可强造”[1],所以演员的“选态”没有固定标准可言,优师只能凭借多年挑选演员的经验而为之。其次,在戏曲登场演出之前演员还需“修容”,即化妆。对于洗脸梳头,李渔提出“盥栉”之法。古时演员盘发时通常会搽油脂或抹头油用以固定,这难免会让脸部沾有油垢。

    而“上粉着色之地,最怕有油,有即不能上色。”[1]因此,演员在搽粉之前需将脸洗净,保证脸部没有油垢。一旦脸上沾有油垢,就会造成脸部搽粉之处越显其白,而油垢之处却愈显其黑。对于演员所盘发型,李渔认为应“日异月新,但需筹为理之所有”。但时人所盘之发型“只顾趋新,不求合理;只求变相,不顾失真”[1],凭空捏造,任意为之,尽管形式多样,但却缺乏“形色相类之义”[1]。故李渔提出“仍用其名而变更其实”[1]。“仍用其名”是沿袭古人所盘发型的名称,“变更其实”则是在旧称之下变换新的样式。李渔认为云可用“千变万化”四字形容。因此,女子如果善观云象,发型则可根据云的不同形状而变化。演员便可依据所演脚色的不同身份与地位盘出与之相吻合的发型。对于涂脂、搽粉,则需讲究“点染”之法。“脂粉二物,其势相依”[1],如果面部搽有粉底再到唇上涂脂,则脂粉二物相得益彰。倘若面部没有粉底而到唇上涂脂,则脂的红色无法显现出来,且使肤色由黑变紫。因而肤黑的人要想涂脂便需将肤色由黑变白,其途径只有一条———搽粉。“以一次分为两次,自淡而浓,由薄而厚”,这样才能让肤色由黑变白。“点唇”之法刚好与搽粉之法相反,只需一点即成,多点几次则会呈成串樱桃状,这样就影响美观了。演员的服饰,是李渔十分重视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衣以章身”服饰理论。“衣以章身”主张服饰搭配要能彰显出人的身份地位,并与人的智、愚、贤、富、贫等身份、特征达到统一,能让人一眼便能判断出高贵与低下。对于演员来说,在登场演出之前就应根据剧中脚色的身份地位选择不同的戏服、佩戴不同的首饰。由此可见,演员的服饰是角色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也是戏曲装扮性最重要的体现。李渔认为演员使用服饰装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首饰佩戴应让佩戴之人“增娇益媚”,而不会“损娇掩媚”。如果一位面容欠白、头发泛黄之人佩戴合适的珠翠宝玉,其肌发会因此而光芒四射;反之,如果让一位肌白发黑的美妙佳人满头都是奇珍异宝,则会让人因为首饰的光彩夺目而忽视其容貌美,导致首饰美掩盖了人美。所以,李渔主张“以珠翠宝玉饰人”,反对“人饰珠翠宝玉”的佩戴之法。其次,李渔对演员的着装提出了“洁”、“雅”、“宜”的要求。要让演员的着装达到“洁”、“雅”、“宜”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相体裁衣”。如果演员面色较白,衣服颜色可深可浅;如果面色较黑,则只适合穿深色衣服,浅色衣服只会越显其黑。如果演员肌肤较细腻,衣服则可精可粗;如果肌肤较粗糙,衣服则不宜精而宜粗。另外,李渔对青色之服推崇有加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将“洁”、“雅”、“宜”三者完美的统一起来。青色之服无论是面白者、面黑者还是年少者、年老者衣之都不会显露出自身的缺陷,此乃“宜”;富贵者衣之,有一种雅素之风存于其间,此乃“雅”;与其它颜色相比,青色之服最耐脏,淡于其色的污物粘于衣上皆可不觉,此乃“洁”。“洁”、“雅”、“宜”三者的完美结合铸就了青色无与伦比的美。

念家李白篇4

李白和杜甫历来被认为是诗的双峰——诗仙与诗圣,但杜甫从来就不吝惜对李白的喜爱和赞美。杜甫在怀念、题赠李白的诗作中,对其瑰丽的诗篇高度赞赏,称李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更为感人的是,杜甫每每在自己生活境遇艰难食不果腹之时,首先想到的是李白。最为感人的当属《春日忆李白》之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在长安思念江东的李白,表现无限离情和不尽挂念,让人动容。更让人惊叹是杜李可以在同一题材上写出难分伯仲的千古名句,成为世代诗坛佳话。李《渡远荆门外》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旅夜书怀》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昼夜互和,相映成趣,传诵千古。

杜甫让人感动,不仅因为他的诗歌。杜甫不仅对才高八斗的李白赞美关切,对有争议的诗人同样力排众议给予肯定。时人认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歌有浮华之风,褒贬不一,杜甫却认为其突破了“宫体诗”影响,刚劲清新——“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提倡“转益多师”,海涵百川,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诗歌的高超技艺,而是一代文豪的胸怀和气度。

当今湖北被称为文学大省,在各个时代出现了一些在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作家,但本人认为,湖北当代的作家们特别是著名作家们,特别是同一写作门类之间,历来缺少良性的沟通和善意的交流,互相激赏抬美的事向来没有,倒是互不买账相互挖坑甚至讥讽者,时有耳闻。且不论他们的文学才华能不能与杜李相比,在这一点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吧。文学创作固然有很强的个人化色彩,但作家们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应该会对文学创作本身带来裨益,对作家拓展视野丰富提高叙述能力和技艺等诸方面带来好处。而湖北作家历来陶醉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以绝对的自恋,在心灵建一个私密的花园,不让别人走近。

由此看来,《湖北作家写作家》便有了深远的意义和引领的风范,它打开了一条通道,展示出崭新的风景。

湖北作家们终于从埋头写作孤芳自赏中抬起头来,打量身边的同行,有的找出书堆中沉压了多年的作品看起来。虽然他们见面握手亲切再见,但其实对彼此的作品并不熟悉。

“我真没看过他的作品,其实写的比我想像的好得多。”一位老作家感慨说。

念家李白篇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喷涌而出的瀑布。似从三千尺凌空直泻,击打着岩间石块,哗啦哗啦的作响,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来。李白站在庐山之上,手提酒壶,望着这雄伟的瀑布,心中不禁波澜壮阔,此起彼伏。喝一口老酒,提一笔诗句。远望天边,升起了一道彩虹。瀑布,高山,彩虹,美酒。妙哉,妙哉~

李白不仅有豪情,更多的是柔情,既有对亲人,家乡的怀念之情,也有对有友谊的珍视之心。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送别,静夜思乡,笛声飘飘。这是人们最自然,最平凡的感动。李白“洛城闻笛”,虽看似悠闲,却心中难耐已久,李白透过笛声,想起了他的亲人,他的家乡。正是这样一个豪迈,奔放,游走于壮丽河山的诗人,在这静夜也是消愁的,沉闷的。正如游子之人也思乡,李白的身上有的不仅是豪迈,也有忧愁。那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千尺的水潭,是多么深,多么广阔。旭日东升,望着水面,早风吹过,掀起阵阵涟漪。这景象是多么美丽。一个才子,一个农夫。这本是牛马而不相及的两人,在才子李白看来,千尺深潭也不及农夫汪伦对他的情谊。这就是李白,一个对友人的情谊万分珍重的李白。

其实,李白的一生都是由他自己掌控的。

念家李白篇6

来到唐朝,街上挤满了人,真热闹.有叫卖的,有吆喝的,有讨价的……真是人声鼎沸,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交响曲.真不巧,来到李白家的时候他不在,听说他去了泾县的桃花潭游玩了.我立刻去了桃花潭,桃花潭真是景色怡人,美不胜收.哎!我想起了,李白有一首诗叫《赠汪伦》,是李白离开桃花潭的时候,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而且,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据说,汪伦非常喜欢李白的诗,于是写信邀请李白来作客,但又怕他不肯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听说李白既喜欢游玩,又喜欢饮酒,就在信中写道:“先游好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时,打开一看.果然被吸引住了,就前去赴约.等李白到来时,汪伦才把真相告诉李白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一酒家.”

李白听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李白并没有生气反而被主人诚意的邀请感动了.在李白乘船要走时,汪伦来送他,写下这首《赠汪伦》送给汪伦,从此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念家李白篇7

苏武(唱):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倦。(上)[哭音慢板]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想当年在朝把官拜,(上板)朝朝戴露五更来。我闲暇无事游郊外,闷了花园把宴排。我一家大大小小妻子儿郎举家团圆欢欢乐乐多安泰,一家人岂不快乐哉!到今日牧羊北海外,我冷冷清清清清冷冷痛悲哀。身上无衣又无盖,腹中无食饿难挨。我有心将身投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无奈了忍饥受饿冒风披雪暂忍耐,苍天爷何日里把眼睁开?

(李陵上)[双锤带伴】

李陵(唱):奉君命劝苏武来到北海,今日里见故友有口难开。我降番又劝他良心何在,悲切切下战马头儿难抬。

李陵(白):那是苏仁兄……

苏武(白):李贤弟……

李陵(白):仁兄啊……(推圆场)(尖板)

李陵(唱):见仁兄把我的肝肠痛断。哪~~哪~~是苏仁兄……

苏武(白):李~~李贤弟……

李陵(同白):仁兄啊……

苏武(同白):贤弟啊……

苏李(同白):不由叫人痛伤怀。

李陵(唱):弟兄们相聚在,

苏武(唱):荒郊外。

李陵(唱):我含羞带愧,

苏武(唱):跪尘埃。

李陵(唱):观见兄衣衫褴褛,

苏武(唱):你冠戴。

李陵(唱):珠泪滚滚,

苏武(唱):撒下来。

李陵(唱):弟奉命领兵,

苏武(唱):边关外。

李陵(唱):征战胡儿,

苏武(唱):显将才。

李陵(唱):胡兵骁勇,

苏武(唱):我军败。

李陵(唱):为国尽忠,

苏武(唱):理应该。

李陵(唱):谁料想误中奸计阵前被擒,

苏武(唱):纵然一死也畅快。

李陵(唱):可怜我求生不能欲死不得,

苏武(唱):贤弟啊你是怎安排。

李陵(唱):他劝我投降他国,

苏武(唱):你就该不瞅又不睬。

李陵(唱):无奈了暂且求全投降北番,

苏武(唱):你大不该。

李陵(唱):且留我有用之身。

苏武(唱):你名节坏。

李陵(唱):弟一死报国,

苏武(唱):看将来。

李陵(唱):暂将骂名,

苏武(唱):留后代。

李陵(唱):连累我一家大小妻子儿郎,

苏武(唱):惹祸灾。

李陵(唱):小弟今日,

苏武(唱):来北海。

李陵(唱):相劝仁兄,

苏武(唱):为何来?

李陵(唱):劝仁兄暂且求全投降番邦,

苏武(唱):我岂肯半路中途把节改。

李陵(唱):把兄的美名天下传扬,

苏武(唱):不能报国我无才。

李陵(唱):似这等冰天雪地这样苦楚,

苏武(唱):暂忍耐。

李陵(唱):苍天自有,

苏武(唱):巧安排。

李陵(唱):弟得罪,

苏武(唱):兄不怪。

李陵(唱):兄弟恩情,

苏武(唱):丢不开。

李、苏(同唱):似这等沙漠荒郊弟兄双双穷途相会多感慨,弟兄们(安)如醉又如呆。(蛮代板)

苏武(唱):李贤弟请起莫下拜。

李、苏(同唱):同坐沙丘叙心怀。

苏武(白):贤弟请起!

李陵(白):仁兄请起!

苏武(白):你我一同起了!这是贤弟,似这等冰天雪地,不在北国侍奉你家狼主,来在这荒郊野外,所为何事?

李陵(白):哎呀仁兄!!只因单于王知弟与兄甚好,特命弟前来,相劝仁兄,以弟之见,不如暂且投降北番,日后设法回朝,岂不两全其美。

苏武(白):贤弟差矣,想我苏武世食汉禄,当肝脑涂地,以报国家,今受挫折,死而无憾。

李陵(白):仁兄再思再想,免得悔之晚矣。

苏武(白):休要多言,速快上马去吧。

李陵(白):仁兄三思而行。

苏武(白):恩~~(作恨状)

李陵(白):(暗语)苏仁兄真乃忠臣义士,我李陵今降番莫(起代板)自叹不如了。(起七锤代板)(唱):李延年和魏律甘颜,我李陵今降番后悔迟焉。一失足便成了遗恨千载,悲切切上战马头儿懒抬。(白):罢了苏仁兄,苏子卿……哎……仁兄啊(下)(二六)

念家李白篇8

离人思归之情

月上中天,光照万家;正是合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刻。但是此时此刻,却有很多的离儿游子漂泊异地、羁旅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值此良辰美景,却只能对月长叹、独守惆怅。这情这景,怎能不叫人望月怀乡、愁肠百转、思泪珠垂。“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赠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每当月圆明亮的夜晚,羁旅多时的游子心中总会不免萦绕起剪不断、理还乱的怀远之情和思归之意。这情这意,如一杯浓郁的烈酒,香飘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似一根长长的线,纠缠着自己,牵挂着家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秋月洒地,让辗转难眠的诗人倍感客况萧条、孤独寂寞,诗人凝望着月亮,不禁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故乡的一切,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感人心扉的月夜思乡图。那些出师远征、久戍未归的将士们,都是铮铮铁骨,平时驰骋沙场,流血不流泪。可一旦对月望乡思亲起来,也不免愁肠百转、珠泪暗垂。“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但他们的离亲远乡,大多是为了守土卫边,让更多的家庭得以团聚。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思乡之情,让人可敬可佩。说到对故国的思念,不能不提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三春花开,中秋月圆,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但此时对诗人而言,勾起的却只有对往事的无限伤怀。往昔和当今之间的巨大落差,美景与悲情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作者在通过这寥寥几句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也凝成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情人思念之情

对情人的思念是人世间亘古永恒的一道风景。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相隔甚远、别时已久的一对情侣只能对月而思、望月寄情。一份沉甸甸的思念,一双望断秋水的明眸,两颗飞过了万水千山仍彼此牵挂的心,此情此景,思念因月夜的衬托而倍加感人,月亮因浸满了思念而皎洁成了一首凄美的红豆诗。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李冶《明月夜留别》)。描绘的是明月下两个人依依不舍分手时情景:人虽近,但别意已浓;相对无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诗文中虽未言片点的愁意,但最后一句引人的遐想——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却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那飘荡在作者心中的惆怅和愁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描写的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诗文优美,情深意永,将诗人望月怀人、相思难眠、唯有相逢梦中的相思之苦描写的细腻入微,亲切感人。“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描写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诗文中虽无一个“愁”字和“怨”字,但隐喻幽怨之情而言于外,女主人公立于阶前默默等待,夜深露水打湿衣襟而浑然不知;回到房中,仍对月凝思,毫无睡意。其等待之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思情之重、盼归之切。

友人挂念之情

人生难得一知己。古人把友情看的很重,对于那些交往过密、感情深厚的挚友或知己,堪比家人,无论他们际遇如何、身在何方,古人都会发自内心地为之思念,为之惦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其情之深,其意之重,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慨叹言志之情

借月抒情是诗文中的常景。面对同一个圆月,诗人将心中的喜怒哀乐融入月中,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路艰辛,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沉浮。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在借明月抒发自己的满怀豪情同时,也从侧面倾诉了自己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的愤懑,以及怀才不遇的牢骚,报国无门的痛苦和虚度光阴 、壮志难酬的苦闷。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当时虽被贬为密州刺史,但报国之志不息,仍满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为国效力。作者将满月比喻成雕弓,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其拳拳爱国之心,、精忠报国之志,让人为之敬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作者因推行变法新政而遭受反对派的排挤打击,作者还乡前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不然,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作者通过“明月何时照我还”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念家李白篇9

典 型 例 题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错 答 列 举

错例一 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 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 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 因 分 析

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因此,在其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出现杜甫和李白的影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李白诗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象描述,甚至误认为“春天树”和“日暮云”是两个比喻。

错例二对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想象时,确实注意了“渭北、江东”的注释,可是在想象过程中又只侧重于景物,而忽视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想象,所以在领会这一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竟然毫无根据地臆想出“树”和“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明显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想象不合“度”。

错例三在想象两幅画面时,已经分别把杜甫和李白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无中生有地想象出李白在“吟唱友谊”。然而,不足的是没能结合诗题“春日忆李白”和最后一联,来对人物心理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便产生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这一牵强附会的说法。

正 确 答 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答 案 解 析

从注释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应是分别写杜甫和李白所在之地的景象,而诗题“春日忆李白”已经点明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由此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渭北春天的树旁,杜甫思念着远在江东的李白;而江东日暮的云下,李白也在思念着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得格外鲜明而深刻。

解 题 思 路

解答这一道题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描写了两幅画面,解题的第一步是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诗句极为凝练,只用了“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这六个词语,由此而展开的想象,有着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几乎可以从心所欲。那么,如何把握想象的“度”呢?首先,应注意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这一注释提示:在想象时,“渭北”的画面中应活动着杜甫的身影,而“江东”的画面中应出现李白的形象。然后,应进一步想象画面中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至于想象的“度”,由诗题“春日忆李白”即可得到重要提示;而诗中对李白诗歌及才能的高度赞美,以及渴望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则一再提示了想象的“度”。通过合“度”的想象,理解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第二步才可考虑这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矫 正 方 案

1. 基于文本,杜绝无中生有。

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想象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脱离了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仅对理解诗意没有什么帮助,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误读。因此,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应杜绝那种脱离文本的无中生有的想象。比如例题中,想象第二幅画面所依据的文本是“江东”“日暮”“云”这三个词语,想象中出现的应是江东地区日暮时的一般景象,其中最突出的意象是“云”,以及云下的李白。除此之外,不必特意在想象中增添其他物象或情节了。而错例三中说李白在“吟唱友谊”,则纯属无中生有。

2. 合乎语境,防止节外生枝。

通过想象来解读诗句,还要注意合乎语境,就是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内容来作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意,并防止在想象中节外生枝,臆想出诗句中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错例二中,说“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认为渭北春来树又变绿象征了“时光飞逝”,而江东日暮云儿飘散象征了“友人离散”,这是没有考虑语境而臆造的所谓象征。本诗前半部分赞美李白的诗歌及才能,末尾则表达跟李白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怎能节外生枝地想象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呢?

3. 顺应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对于古诗中情感内容的想象,通常要顺应全诗的主旨;主旨引导着想象,同时也限定了想象的“度”;一旦想象超出了这个“度”,就难免会牵强附会。比如例题中要想象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就先得明确全诗的主旨,即诗题中的“忆李白”。“忆”是怀想、思念的意思,于是很容易就想象出杜甫在渭北春天的树旁,正苦苦思念着李白,而在他的想象中,远在江东的李白也思念着自己。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因而是合“度”的。只有以合“度”的想象为基础,才能避免那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鱼跳龙门往上游。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这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注】 松火:点燃松树枝用以照明的松明火。

2. 这首诗句句写景状物,从中也可体会到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角思归

顾 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3.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诗,其中是如何生动、曲折地表达情感的?

(上接第17页)

用法

词类活用

易错题型

例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新修”;“更”是动词,译为“重新”,“题”也是动词,译为“命名或题名”。

翻译 我为你新修这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易错之处 “新”等词性的活用没落实,还按现代汉语词性翻译。

方法指津

理解词性活用,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做语法分析和语境推断。

答题要点归纳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贤”为意动用法,以之为贤,认为他贤良。翻译:(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3. 名词用作动词。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4. 名词用作状语。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念家李白篇10

2014年7月,溽热的盛夏午后,正在加拿大出差的新丝路时尚机构董事长、长江商学院EMBA11期学员、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友会原会长李小白,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采访。跨越千万里的距离并没有消磨掉他话语里对长江商学院同窗之间的情感,真挚理性。

走进“长江”源于感动

李小白与长江商学院的缘分,恰好始于加拿大。2007年5月,第三届新丝路北美模特大赛正酣,名模如云流光溢彩,胜过温哥华街头争奇斗艳的杜鹃花。当李小白作为主办者忙得不亦乐乎时,一天他接到时任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张雅宾和另外一个朋友的电话,说马上要到温哥华,参加长江商学院北美校友会成立仪式。

与老友在他乡相逢自然欢畅,李小白在忙碌之余尽地主之谊。此间他又见到老友、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这是长江商学院进一步进入李小白的视野。“虽然在项兵筹建长江商学院之初我就与他相识,不过我对学院并不了解,而且当时忙着搞北美模特大赛也无暇其他,但是学院校友之间的团结精神和深厚情谊吸引了我,跟他们相处几天,我觉得很感动。”电话那端,李小白语速稍缓,似乎又重回那段岁月中。

此次见面,项兵再次邀请李小白到长江商学院报名学习,李小白欣然应允,却在随后马不停蹄的奔忙中忘记此事。转瞬9月,初秋的海南岛依然骄阳似火,李小白伴着椰风海韵打电话给项兵,请他参加新丝路在海南的活动,不想项兵接到电话的第一句话就关切地问:“报名了吗?快开学了。”

“那一瞬间,我确实很感动。”时隔多年,这些细节在李小白的记忆深处依然清晰如昨日。

第二天,长江商学院校友事务及发展部副主任唐春霞将电话打给李小白,干脆利落而不失温和地与李小白沟通了入学事宜。

“唐老师打电话时就对我直呼其名,这让我对长江商学院产生了特别的好感,觉得这里对人平等。像我们在大多数场我都被叫官职,但这里不是,在学校里就只有师生关系,没有官气。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下决心去读。”李小白在心理上向务实的长江商学院靠近了一步。在递交材料、参加面试之后,李小白在北京11月的秋高气爽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EMBA学生生活。他是EMBA11期学员,11是他喜欢的数字。

因为工作太忙,李小白在开学前一天晚上才赶到学校,第二天一睁眼,就跟着大家参加为期三天的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是集体活动,大家刚到一起就培养了团队意识。这种精神陪伴着我们‘长江’的同学直到今天。”李小白又一次被感动了。

EMBA11期课程设置是每月上4天课,每次占用从周五到第二个星期一的时间。让这些每日商务缠身的企业家们从四面八方集中于此,在李小白看来,长江商学院开放的教学模式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这里确确实实有一种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进行有益处的启发互动,这种所得超过平日里单个人自己的思考所得。另外还有一个核心吸引力,就是在竞争的环境中,同学还能把在工作中包裹自己的壳打开,当下能够把自己的心打开,这是很不容易的。”

互通思想共享智慧

经验分享、资源互通、智慧交流,是李小白在长江商学院学习后深有感悟之处。分享、互通、交流,也正是李小白作为中国新兴行业领军人物的渴望和需要。身为“中国模特教父”,他一路探寻,求索而行。

湖北人李小白1957年出生在广西南宁。“”结束后恢复高考,在汽车修理厂工作的李小白却考到中国纺织大学,理由很简单:在汽车修理厂冬天时要拿汽油洗零件,特别冷,修理厂旁边是南宁棉纺厂,里面有空调,于是就想学纺织好,以后工作不会冷了;还有一个原因,那时候二十出头的年纪,以后毕业能被分回纺织厂,这么多纺织女工可以挑,媳妇就不成问题了;最后是因为学校有奖学金可以拿。

“动机不纯”的李小白大学毕业后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他被留在北京,先在纺织工业部出版社,然后被调到当时的纺织工业部教育司,从事教育工作。几年后,李小白进入机关党委工作。1990年,李小白就差点被派到新丝路工作,由于太太反对,这件事不了了之。1994年,部里安排李小白到地方挂职,回京后任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两年后,李小白还是没能“躲”过新丝路,开始兼任新丝路副总经理和法人代表。

新丝路的前身是中国服装表演艺术团,作为纺织部“国家队”成立于1988年,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上的服装交流、展览,到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代表纺织部组织大型的服装演出。此后几经改制,纺织部变成中国纺织工业总会。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也于1998年在政企改革中易主,与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合并而成中国服装集团,成为中国纺织工业总会的直属企业。“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中国服装集团的庇护下,新丝路一直享受着“国家队”的待遇,优先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官方背景成就了新丝路的辉煌,同时也为新丝路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埋下了重重隐患。1998年新丝路的开创者和一位当时红极一时的模特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同时近10名业务骨干也一起离开。挂职的李小白被推到前台,义无反顾接下新丝路,受命于危难。

尽管如此,公司还是陷入了史无前例的低谷。1998年底的时装周,公司几乎没接到一个单子。李小白找到一个叫做“蒙妮莎”服装品牌的总经理曹明,谈完之后,曹明同意把单子交给他,问题是另一个设计师赵伟国当时已经否定了没落中的新丝路。

李小白没有放弃。为了见到赵伟国说服他,李小白在北京首都机场等了两天。北京那一年下大雪,飞机根本降落不了,赵伟国乘飞机绕了一圈,最后降到了石家庄。赵伟国只能回上海,听到消息的李小白立刻决定去上海见他。等李小白赶到上海的时候,赵伟国却去了杭州,他以为李小白第二天才能到。李小白找了辆车,凌晨三点的时候开始往杭州赶,和赵伟国约好早晨八点见面。

在沪杭高速公路上又遭遇大雾,能见度只有十米,李小白下车在前面指路,终于冒着危险见到赵伟国,谈成了第一笔业务。

2001年,新丝路在一片质疑声中,把对模特的身高要求由1米74降到1米68。李小白当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泛模特概念,使社会效益最大化,“模特不光是走台,广告模特不需要那么高的个子,中国女孩1米65的可能普遍,平均水准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就考虑到,扩大范围以后可能来的人更多一点。”

李小白提出的“美丽经济”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广泛接受。业界普遍评价他是国内这个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人,甚至把他称为“中国模特教父”。面对这些赞誉,李小白则平静地说道:“其实,说法的提出是次要的。就职业角度说,我总觉得我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可能是第一个吃出螃蟹味道的。”

“第一个吃出螃蟹味道的”李小白,让人难免有些独孤求败的感觉。或许正是因为总是走在前列,他对长江商学院开放的教学模式、同学之间互通的理念和无私的分享格外心怀感激。各行各业各界共处一室分享学习,这是李小白对长江商学院特别感兴趣的一点。“我们同学中有金融系统的、文化行业的、科技领域的,以及政府机关的,平时难以有那么大的平台进行交流,而在长江商学院,大家的身份比较接近和平等,就更能轻松地实现沟通。而且这里打破了传统学校你教我听的模式,大家带着问题来听课,相互之间的启发和交流。直到今天,我们同学的企业,例如、唯品会、橡果国际等等,他们的成功案例都是我们学习讨论的范例。我们日常工作里的经验教训,也可以随时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共享,长江商学院为学员创造了这么一个氛围,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团结创新的“长江精神”

两年光阴倏然而过,2009年李小白结束在长江商学院的学习,他与学院的缘分却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2011年,李小白当选为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友会会长。他将学习期间得到的收获,通过校友会分享给更多同学,传递到社会更多层面。

“当北京校友会会长很偶然,当时长江商学院校友会总会会长是张思聪、赵勇,北京校友会会长是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他们想要选我当下一届北京校友会会长,可能因为我从事服务行业,能给我做校友会工作提供经验。但是我知道做这个工作要花大量时间,而我要求自己既然承担一件事就要想方设法做好,所以考虑了大概半年时间才决定做这件事。”深思熟虑之后,李小白出任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友会会长,兼任长江商学院校友总会副会长。

北京校友会是长江商学院校友会中规模比较大的,又由于学生群体比较特殊,李小白几经考虑,为北京校友会定下三点:“第一讲政治,因为作为一级组织,要有正确的方向,明确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第二要讲文化,因为这个团体比较特殊,有的个人财富比较多,有的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有钱的不一定有文化,有知识也不代表有文化,于是我们提出要做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第三还要讲感情,我跟各期班的同学聊天,发现很多同学都是像我这样被朋友推荐来的,这种感情不是吃吃喝喝,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解,也开创了很多好的方式。”

理解“长江精神”,李小白为校友会发展设计了纵横贯穿的模式。“我从长江商学院同学、时尚集团总裁刘江那里请教了很多,我想,要做好校友会,首先要有公心,在长江商学院同学中,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大家大多是通过朋友口耳相传来读书的,而不是来这里被领导的。所以我当会长时,请不同年级的同学各自推选一名副会长,这样就不是我在做会长,而是大家做会长,我负责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为大家服务。”李小白还在北京校友会里成立了若干个俱乐部,比如高尔夫俱乐部、徒步协会、读书会等,只要大家认为这种有益于增进同学交流的,就组织。

还有徒步走戈壁,也是李小白投入参与的一项校友活动。每年一次、每次六天的徒步戈壁行程,沿途要经过无尽的盐碱地,穿过涵洞,进入了无人烟的戈壁滩。在这里不论公司总裁还是企业高管,不论平日锦衣玉食还是西装革履,都要在风沙肆虐中负重前行,自己搭帐篷,经历各种心理极限挑战。每年都要参加徒步走戈壁的活动,他们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叫“戈友”,“不少人在走戈壁时都落泪,但更多的是感悟,用一种孤独、痛苦的负面情感,强烈压榨自己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或倔强,或温顺。但所有人都会选择坚持,不管他们给自己什么样的理由,结果都是坚持。或者这些正是长江商学院赋予我们独特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