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评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4:22:13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1

关键词: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状态检修

智能电网通过融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技术,形成新型的发电、输电和配电电网,包含海量的发电、输电、配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设备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一次设备的运行质量,过去对一次设备状态评估和状态检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原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继电保护状态评估和检修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可靠性,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力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主要采取定期检修方式进行,没有综合考虑设备运行参数、运行条件状况、监测数据等情况。设备故障或频繁停役检修费用和损失相当严重,采用传统的检修方式问题日益突出。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对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实现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情况的综合评估,按照设备状态评价结果,自动调整设备检修策略,制定科学检修计划,提高运行质量和检修效率。本文介绍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基本导则,和评估标准的制定,阐述建立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系统的基本原则,实现性能指标,对目前主要的状态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分析。

1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标准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的标准需要参照规范性文件制定,常用的规范文件有:《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623-200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587-200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等等。

在探索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继电保护状态评价过程中,根据行业规范性文件,制定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标准条款。建议由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标准的制定团队,首先参照相关规范性文件,由继电保护技术和维护部门、生产部和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和工程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由继电保护设备生产厂家、电力设计院、高校科研所和电力公司的专家、工程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提交的草案进行讨论,并形成专家反馈意见;由省调度部门、省公司生产部和科技部等权威人员及领导组成评审组,对提交修订草案进行评审,最后通过评审组的批准形成最终的标准。

2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系统建设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通过分析表征设备状况的各种技术、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等状态量参数,参数包括继电保护设备状态量,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和故障数据,以及巡检、停役检测记录数据,还有各种监测数据,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评估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等级,确定设备是否处在影响其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系统的建立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⑴安全与可靠性原则:系统应满足电网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等安全性,系统可靠安全地与外部系统互联。⑵科学与合理性原则:继电保护设备实施状态评价必须准确可信地估计当前设备的状况,生成优化检修策略,并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给出具体检修决策建议,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用率,降低检修成本并提高维修效率。⑶开放与可扩展性原则:在系统建设中保证具有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能力,系统方便从外部系统获取数据,其分析结果可方便地被其它外部系统调用,并可实现二次开发。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系统的建立应该满足性能指标:⑴须准确可信地估计设备状况。⑵具有高可用率:系统全天24小时持续可用,系统的正常维护不影响系统运行。⑶具有高可靠率:系统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为数千数量级。⑷具有高响应速度和并发性:数据访问和系统响应时间数秒数量级,并发处理数十用户。

3 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

目前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方法主要有评分方式方法,采用模糊理论的方法,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以及采用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方法。

文献[1]研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理系统,依据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维修试验规程,设计了百分制量化的状态评分方法,根据试验评分、油试验评分、质量事件评分和家族缺陷评分实现状态综合评分,并且依据评分结果对维修策略进行调整,实现保证设备可靠性的条件下,提高设备可用率、降低检修成本的目的。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文献[2]提出参量信息和描述语言的关联关系的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进行状态参量信息表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施继电保护装置状态量化评估。文献[3]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参数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合专家评判法,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考虑各种影响电气设备状态的因素,文献[4]采用教师模块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通过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实现设备状态情况的评估。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文献[5]提出了电力设备状态维修策略决策方法,并综合考虑多个决策指标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状态维修方案的决策过程。

4 总结

根据本文介绍和说明,依据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基本原则,制定科学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标准,选用有效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方法,建立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系统,才能科学实现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合理进行检修工作。

[参考文献]

[1]宋人杰,王晓东.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评估分析系统的研究.继电器,第36卷第9期.

[2]吴姜,蔡泽祥,胡春潮,曹建东.基于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的继电保护装置状态评价.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40卷第5期.

[3]吕文超,吕飞鹏,张新峰.模糊聚类法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第25卷第2期.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2

关键字:R&D国际化; 改进的拉开档次法; 评估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on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ZHANG Hong ,WANG Daoping1 ,ZHOU Chao1,ZHANG Zelin2

(1.College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2. College of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 Since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 and region .how to conduct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Firstly,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capital, organization, activity and output. Then, An 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were putforward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results both horizontally and longitudinally..

Keyword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Evaluation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2]-[5],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6][7]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8]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2]。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4.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1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1-表4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7.3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4.3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如下:

1)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这既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强有关,更与我国近年来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投入占到整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投入的比重还是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2003年R&D机构国际化和产出国际化得分高于R&D国际化综合得分,说明该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资金和机构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动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7年R&D资金、活动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2008年R&D机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要好于R&D国际化总体水平。

4)各年的R&D资金、人员投入对应的活动及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相对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动得分比资金和机构得分分别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的增加,但R&D产出提高的幅度不大,这提醒管理层应注意调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强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动得分相比资金、机构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较这两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2004年的R&D资金及机构国际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动、产出得分却更低。由此可以说明,这两年特别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也提醒企业应加强R&D的预算及资金分配的控制,从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R&D投资,以提高其R&D国际化水平,建议如下:

1)成立专门负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行为进行协调、管理,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在战略和规划上做出安排并进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吸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的重要因素。当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投资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而相关研发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国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技术参与收益分配,实行技术发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重视并加大对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优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R&D人员,在户口、出入境、子女上学、收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政府采取相应的产业倾斜政策,引导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提高在我国R&D国际化水平。具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担保、对外国研发机构所需购买或租用的土地给予进一步的、对外资机构所需的进口设备和配件给予免税,并简化审批手续,学习新加坡、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如对研发机构向国内其他企业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对研发机构所得税给予比生产性企业更长的免税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给予外资研发机构以国民待遇;加强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减少企业R&D国际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明确产权归属,规范技术转让、转移程序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罗亚非.R&D国际化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肖文,候田,林高榜.R&D国际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3]鲁桐.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经济,2000 ,(3) :9 - 18.

[4]邱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9-13.

[5]谢光亚,高飞.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08年第12期:7-11

[6]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50-54.

[7]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7:126-127

[8]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9]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23-30.

[13] 孙道军,王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赵武阳. 知识生产组织模式演变及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策略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师萍. 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吴林海,杜文献.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的协整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项目的动态管理[ J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军.关于高新技术统计认识的几点思考[J ]. 统计研究,1999(10).

[19]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 管理工程学报[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赵国杰. 企业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 . 中国软科学,2001 , (10) :108 - 111.

[21]许庆端.研究与开发绩效评价在中国:实践与趋势.科研管理,2002(1).

[22]Balock,G.. Technology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trategic Transfer through Supply Chains [R],Part of Doctoral Research at Haas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3

1 引言

R&D国际化是指R&D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R&D国际化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家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对R&D国际化把握得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对一国的科技、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我国企业R&D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比较普遍的是从整体上对所有企业R&D国际化活动进行评估-,少有专门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许可证跨国交换活动,外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亦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签署R&D合作,实施研发项目合作等R&D国际化行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实施R&D国际化战略,有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是其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一种完全基于数据挖掘的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客观、透明、不含主观色彩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R&D国际化水平进行考察,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评估其国际化水平,以期为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强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改造升级、迅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改进的“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法

“拉开档次”法是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对各年的指标值进行客观、透明且不含主观色彩的综合评价或排序。

设评价指标 的线性函数 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式中 是 维待定的权重系数向量, 为被评价的状态向量,其构成的矩阵为 。对于给定的原始数据 ,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得出矩阵 。

令 其中 因此得综合评价函数为,“拉开档次”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即是求权重系数向量 ,使得 对 个系统取值的方差尽可能的大。

而变量 按 个系统取值的构成的样本方差为

注意到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对于上述数学规划问题,当 为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时, 取极大值。这样我们根据矩阵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标准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评价函数 ,比较这 个 值, 值越大表示其综合价值越好。

通常为便于比较,传统的“拉开档次”法会把上述 值进行平移放大处理,但当有多组 值时,这样处理得到的值只能进行“纵向”比较,各组值之间并不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而本文的R&D国际化评估是从资金、机构、活动、产出综合来衡量的,为便于通过评分值直接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的“拉开档次法”按以下公式将原始得分值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评估对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为第 年评估对象的原始得分值,

为对应几个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为对应几个研究对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每个指标的取值区间为[0,100], 然后对转换后的得分值进行排序, 即可对各评估对象进行横向综合评估比较。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R&D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外主体在该国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与从该国“走出去”的主体在国外开展R&D活动,创造R&D产出的水平之和。鉴于目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海外R&D总体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在我国的R&D行为,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国际化、R&D机构国际化、R&D活动国际化、R&D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来分析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内涵: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国际化:

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科技机构经费是评估其R&D资金国际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为资金的筹集与支出影响着企业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数量、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本文还选取了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支出额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作为评估指标,严格来讲这几个指标不属于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它间接表明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利用国际研发成果的能力,对进一步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机构国际化:

企业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机构人员数量相当程度地决定了R&D机构国际化活动的质量;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科技机构数也是R&D机构国际化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人员数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企业科技机构数这四个指标来评估R&D机构国际化水平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活动国际化:

企业R&D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其涉外研发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申请数能较好地反应R&D活动的水平,但是,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中间产品,它反映了新技术知识,却没有反映新知识是否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指出了专利在衡量R&D活动时的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不同专利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引入了更为直接的衡量R&D活动水平的指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补充。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产出国际化:

本文选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作为R&D活动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法鉴别R&D活动的产出。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工业总产值这三项指标评估R&D产出国际化水平。同样的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计算,没有把企业R&D产出的相关指标占全国相关指标的比重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评估指标如图所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类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作为R&D国际化的评估这里需要指出,中国目前的相关统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外资企业,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资)的口径来衡量,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为了使不同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取

其中 为 的均值, 为标准差。结果如表-表所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评估: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资金、R&D机构、R&D活动和R&D产出国际化评估

由表得R&D资金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的综合评估:

由表-表数据可得R&D国际化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 ,令 ,由matlab.编程得到对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分别为:

. 结论:

通过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国际化评估结果汇总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得结论

)从“纵向”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外资企业R&D资金、机构、活动及产出国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趋势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引的外商R&D投入稳步增长,外商R&D机构的实力从“数”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发明创造活动日益活跃,产出也不断增加。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4

[关键词]电子对抗武器装备 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295-01

引 言

电子对抗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有的国家称“电子战”或“电子斗争”。 电子对抗主要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三个基本内容。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效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使用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所追求的总目标, 是研制、规划、配置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基本依据,是评估电子对抗武器装备优劣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是电子对抗武器装备作战对抗的能力和判断胜负的重要依据。电子对抗武器装备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数量有限,实战运用更是机会甚少。国内对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不够深入也缺乏系统性。因此积极开展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研究的意义

对电子对抗武器装备进行效能评估有助于了解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系统的能力和不足,明确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为指挥员在作战中做出决策,以及为电子对抗武器装备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提高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系统的作战效能创造条件。做好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发展

开展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在论证阶段,为性能和战术指标论证进行权衡优化并提供方法;在方案阶段,为方案论证和方案评审提供定性分析和方法;在定型阶段,为鉴定定性和使用部署提供支持,并且可为后续型号的研制提供参考。

1.2 有利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系统完善

目前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种类不断增多,任务范围不断扩大。以效能评估为切入点,对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实际作战任务、作战环境和联合对抗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进而对通信系统、布放和回收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综合配置进行总体协调和有机结合,将使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1.3 有利于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

作战环境的变幻莫测,执行任务的复杂多样,使得对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尤显重要。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评估,可为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作战理论、作战原则和运用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对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单方面能力或单任务执行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为作战运用提供决策信息。另外,也使得装备-装备、任务-任务的对比评估成为可能。

2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的概念

效能的一般定义:效能是一个系统满足一组特定任务要求程度的能力(量度),或者说是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达到规定使用目标的能力。效能的概率定义为:系统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满足作战要求的概率。一般我们可以将效能分为三类:

单项效能。指运用武器系统时,就单一使用目标而言所能达到的程度,如防空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探测效能、指挥控制通信效能等。单项效能对应的作战行动是目标单一的作战行动,如侦察、干扰、射击等火力运用与火力保障中的各个基本环节。

系统效能。又称为综合效能,指武器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满足一组特定任务要求的可能程度,是对武器系统效能的综合评价。关于装备系统效能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

作战效能。有时称为兵力效能,指在规定条件下运用武器系统的作战兵力执行作战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这里,执行作战任务应覆盖武器系统在实际作战中可能承担的任务种类和主要作战任务,且涉及整个作战过程,因此,作战效能是任何武器系统的最终效能和根本质量特征。

3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合理性原则

评估就是要测定某种价值对象所履行某种功能的效率和强度,是对客观价值的主观把握,是一种价值判断,所以评估带有某些主体特征。另外,评估对象的实际条件的差异性,加上评估的途径、方法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因此,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评估的合理性原则。

3.1 评估逻辑的合理性

评估逻辑的合理性表现在各种评估方法背后应存在一个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规范上,主要涉及评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性:科学性是一切行为的准则,也是可靠性的保证。②可用性:要确保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即理论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③可评估性:评估逻辑设计一定要在现有知识水平和方法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3.2 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就是要在评估上坚持科学方法论,为评估提供可检验性和公共性,避免或者尽可能减少评估者的个体性在评估中出现。这就要求评估必须采用理性的程序和严格的规范,从而避免评估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评估过程。

3.3 评估知识的合理性

评估知识贯穿评估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对复杂系统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把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问题的抽象转换联系起来,在现有知识框架范围内使得评估的过程更加科学,评估结果更加合理。

4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效能评估

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为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发展研制提供依据参考,为电子对抗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决策执支持,为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使用提供指导规范。

4.1 效能评估的依据

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效能评估的目的和要求。这是效能评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估的目的和要求确定了,才能进一步通过技术等手段来实施评估。

2)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任务属性。鉴于目前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种类多,因此机型的差异,任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评估的结果。

3)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使用条件。使用条件不同,评估的结果难免会产生偏差,在具体实施评估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4)国内外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水平。

5)国内外电子对抗武器装备开展效能评估的状况和成果。

6)研制的费用、周期和风险。

4.2 效能评估的要求

1)评估应全面、系统、科学,细致深入地进行分析验证。

2)指标选取应当适当、合理,尽量做到全而不重。

3)采用的方法应代表当前的研究水平,方法要科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4)评估数据要准确可靠,假设、条件应清楚明白,评估逻辑要条理清晰,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性。

4.3 效能评估的任务及步骤

1)明确电子对抗武器装备装备系统的系统属性。

2)明确评估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明确评估系统的任务、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3)构建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明确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

4)根据给定条件,建立评估模型,进行效能评估。

5)完成评估文件的撰写。文件撰写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6)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参考建议。这也是评估的最根本的目的。

4.4 效能评估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主要有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系统分析法:主要有ADC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另外还有指数法、模拟仿真法和统计实验法等。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 策划

1、前言

近年来,公司系统推行钻石风险管理体系为框架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化的思路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化的风险识别,并且通过生产全过程的管控,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内容和方法,也真正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也给本人带来了学习和研究的机会。笔者在本单位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在体系的推进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体系建设的二次策划,确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方案,使得体系建设更具有实用性。本文通过风险体系建设过程关键环节的策划介绍,结合个人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简单提出在策划过程的一些注意问题。

2、确定体系建设目标和范围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的是根据安全行为科学,通过行为干预技术,改善员工风险行为,改善企业生产能力及员工士气,并最终为企业带来世界级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质量及风险管理的成果。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明确通过体系建设,要提升到怎样的安全生产水平,为体系建设过程提供导向。目标的设定来源于对上级目标要求的承接,可以通过运行指标的的比较设计出来,因此在策划阶段,我们要设计组织的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既要符合相关方的要求,而且是组织通过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包括人、资金、方法、环境、物料、机器设备等诸多要素,这注定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包括安全的范畴,还融合了健康和环境、职业卫生等的管理的内容。在体系建设过程,是应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思路,对生产过程的风险进行管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因此,体系的建设开始做为作为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项目,在开始还是有其可确定的范围,以便组织进行风险分析控制。确定了范围,体系运作就是针对范围进行。

范围的划定首先要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否则无法接受;但也不能过大,否则风险管理的范围过大,会导致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时感到困难,甚至导致整个体系的建设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对工器具的管理中,电力生产过程中应用涉及到大量的工器具,细分可以分类为安全工器具、用电工具、普通手工具等等,如果管理中定的范围过大、管理过细,要求对每一把普通的螺丝刀进行编号、登记造册、使用记录等等工作,会耗费了太多的资源,也挫伤了基础人员对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还可能有造假应付的,从而形成体系建设的阻力。在风险分析上,企业风险管控又可罗列出电网风险、设备风险、信息系统风险、营销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供应商承包商风险、资金风险管理等等,如无界定控制的范围,会使得我们在管理中杂乱无章。而且对每一类风险,也要策划出管理范围,如对于电网风险,它包括主网风险、配网风险和农网风险等;信息系统风险更是要明确哪些系统列入管理,而不应该是指所有的信息系统。

设定一个对于符合体系要求而又“易于管理”的范围可以降低了体系的建设实施的难度,从而助长体系建设的信心。确定范围的时候,不是随便指定一个范围,而是应该符合日常工作要求和相关方的要求,范围的界定可以从下面的一个思路进行考虑:

(1)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要求,承接起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2)满足单位日常工作管理的要求,包含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日常工作来源规章制度的要求,以及对年度、月度工作任务的的分解。

(3)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如体系的《审核》指南(2)的要求,这点很重要,我们的策划是二次策划,在策划是必须依照体系的指南的要求进行。

另外,策划中还要注意在同一类管控的内容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应具有同样的要求,如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管理要求应该是一致的,避免不同的解析。

3、建立适当的组织机构

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明确主体,要建立起适当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各方的职责,以支持整个过程。例如在推进的过程中,有时会请外部的安全风险体系建设专家做指导,但如果完全依赖外委的专家是不可取的,甚至对于专家的意见有时也只能是参考。我们始终要清楚企业内部的技术员工才真正知道我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才真正了解我们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才真正是我们体系建设的主体。从体系策划开始,要成立由指导专家、管理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推进小组并明确各方的职责,同时还要有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各方充分沟通协调的机制。对于外部的体系专家,我们既要明确其职责,也希望能得到其经验的分享,而在指导工作中也要注意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不能生搬硬套避免走弯路。

另外,领导作用也是体系建设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领导者的关注、资金的支持、资源的提供是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领导人员又通过以身作则和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知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让员工感受到管理者履行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同时体系必须与该企业管理及经营其他方面的管理方法协调一致。因此,体系的策划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及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安全要求、规模和结构、员工素质等因素,这就要求领导层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对策划结果进行评审,包括体系建设的范围和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要求;流程及方法是否能够与企业文化及员工素质相适应;安全要求及所覆盖的业务流程是否合理,这些都应该得到高层管理者及管理层的认同。

4、风险管理策划

风险管理是钻石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方法,对企业整体或某项工作任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认企业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而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提出“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生产理念就是基于“一切事故可以预测”的理论基础。准确预测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控制、消除或转移是我们安全管理的理想状况。目前,对于各类风险的评估标准也应时而生,并在不断的进行着总结、归纳、简化与提升中,笔者在这里不谈论各种标准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只是对应用策划中提几点看法:

4.1 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以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各类风险的评估方法也是各有优缺。采用定量风险评估时,我们一般采用数学模型:风险R = f(p, c),其中p为事件发生的概率,c为事件发生的后果。该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关注风险的量化,由此决定风险的可接受级别。在量化评估的过程中,数据的可靠和精确将直接影响评估可信度。在采用方法的风险评价策划中,应尽量对各类因子进行统一的取值定义,使得在区域内的风险量化一致。如在量化的电网风险评估过程中,对各类威胁因子在量化取值的过程中有些只能应用经验进行取值的因子就要注意该问题;而对于一些因素的统计,则要求统计的范围或数量的样本足够大,才能更准确放映出整体状况。如在设备的风险评估中,我们通常会考虑某一类设备故障率,此因子的统计样本如果过小,同样使得对评估的可信度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尽可能放大;类似问题还有在作业风险评估中是对某项作业在以往发生的事故事件统计因素问题。注意到以上问题后,我们就好更加注重对生产过程数据积累和对数据统计分析。

在量化评估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可靠和精确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在组织内的评估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评估结果才有可比性,也使得组织整改的投资更有价值。

4.2 风险评估的过程

全员参与的原则是保证风险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不出现较大偏差的保证。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对整个设定系统开展的全方位的评估,所谓全方位的意思是指覆盖了组织的所有场所和生产过程,充分考虑组织内、外部的变化因素。风险评估的过程,首先要对组织的活动或任务入手,进行全面的危害是识别,在找出危险源的基础上并组织量化,再确定控制措施。在评估过程中强调组织所有人员的充分沟通,全员参与的原则也是保证风险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不出现较大偏差的保证,并且应该将最终的评估结果向评估范围所覆盖的部门及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认可,因此,在评估工作开展之前组织对全体人员开展评估方法的培训是必要的。

4.3 风险评估应用的管理

风险评估的应用必须关注各类风险评估结果应该的内在联系,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强调的是落实。

风险管控强调的是事前的风险控制,对于评估出来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落实风险控制和对策措施,并根据措施实施的效果,动态修订相关风险,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如对于电网风险评估,属于完善电网结构的风险问题,应纳入电网规划并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已制订规划或形成计划的,应根据风险的大小安排工程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确定进度计划。在电网建设计划实施后,根据其改善电网结构的效果,修订电网风险;属于调度方式安排、保护定值配合、运行监控的风险问题,将风险的控制措施落实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保护定值整定以及调度运行监控的工作环节;属于设备状态和功能保障的风险问题,将风险的控制措施纳入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巡检维护、定检预试、技改检修工作计划。

风险评估应用的管理必须关注各类风险评估结果应该的内在联系。如对于设备风险评估的出来的某一设备运行存在的严重的风险结果,我们在制定针对设备的控制、消除措施的同时,也应对设备运行状况发生变化或措施落实后的现状,重新评估、修订电网风险的评估;同样在电网风险评估结果后,相应重要设备的的风险评估并制定控制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强调的是落实。只有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到实处,风险评估工作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策划上还注意体系各环节的运作机制管理,建立闭环的管理机制。

5、设计高效可行的运作机制

体系运作机制是整体体系运作的平台,钻石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任务观察机制、审核机制以及纠正与预防机制等。

体系的运作机制是相互交联并形成闭环的,如安全区代表的巡查发现将是纠正预防系统的输入;在策划中,注重对体系运作的设计,既要发挥体系机制的作用,也要对原来安全管理体系的继承和融合,将传统安全管理的“两个体系”、安全网机制等管理经验融合到体系运行机制中。

6、建立得当的应急系统

应急处理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不同于其他环节,应急处理对处理人员是技术、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处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做好应急处理的策划的关键一下几点:

(1)应急机构的设置包括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和各专业应急处置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成员要求能够协调整个应急工作,包括调配所需资源;而各专业应急处置机构成员则是各专业的技术处理专家,而高效、准确处置各类事故事件。

(2)高效运行效率:高效的运作效率包括准确的启动机制、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专业的应急处置预案。

(3)完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应急处理中,专业技术人员担当技术专家的角色,熟悉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这也包括组织针对性的演练,提高专业处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7、结语

体系的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体系要求与日常工作的交融,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的管理,然而体系在建设的初期,还是存在一个过程的问题。因此,完善的策划对体系建设的推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仅对一些重要的因素做了粗浅的讨论,希望能够对各供电企业的体系建设提供一点参考。最后说明的一点,安全管理没有最好而只有更好,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产出,包括新的管理理念的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去重新思考、策划我们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管理体系的整改架构和一次策划,这本身也是融入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导文件汇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6

状态维修是必要的设备管理和检修方式,不仅能快速检查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相关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操作性。因此在未来发展中,状态维修将会是现代电气事业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对我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发展与实现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电气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发展;实现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电气设备领域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提升。状态维修是现代电气设备维修的主要发展方向,对提升设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将对我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发展与实现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状态维修含义

状态维修是根据状态监测以及诊断来获取设备的相应信息数据,然后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设备分析,观察其是否能正常的进行运行和工作。对于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检查出来并进行相应的排除和维修。状态维修一般以可预测性的相关维修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能对当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套安全有效的维修策略。当前阶段我国的实际应用当中大多数应用的都是RCM技术。通过对设备当中的故障分析和排除,能深入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和故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者直接淘汰。

2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技术支持

2.1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价

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价是RCM当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可靠性评估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可靠性结构以及实验信息等,通过统计方式和手段来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整体的评估和判断。在可靠性评估当中,对于复杂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一直以来都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费用和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能进行大量的实验检测,从而导致评估过程十分的复杂。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对单元进行Bayes可靠性评估;

(2)有单元可靠性作为系统可靠性的基本信息;

(3)在检验前对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但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的综合性过程会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后来就出现了将信息化融合到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发展趋势,这是为了为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估提供更加可靠的方法。

2.2先进的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进行预测性维修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当前行业中所研究的重点。故障的诊断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发现更多的有益信息,这些是进行数据处理和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在电气设备的维修和诊断中应用先进传感技术,不仅能解决传统传感器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3信息收集处理技术

由于状态监测所选用的传感器通常来说都是非侵入性的,不会给监测设备造成影响。不同的设备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信息以及不同的信号处理方式,同时信号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其他的信号干扰,所以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究竟是要用模拟传感器还是数字传输方式等来进行传输,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4避免信号干扰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相应的设备和措施来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但始终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干扰信号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当前不仅要重视起数字信息和硬件等方面的加强,更加应当重视起对于避免干扰的相关技术研究。通过有效的措施要能更好的排除各种信号干扰,同时还需要将当中的几个相对比较强的信号从中挑选出来。

2.5寿命估计

对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估计是对电气设备更新的基本依据和条件,当前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来通过概率知识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估计计算。一般来说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而发电机的寿命服从于指数分布。当前阶段又出现了CIGIEⅡ方法来对设备的老化进行评估,从而得出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

3设备的实际维修方法讨论

状态维修在当前有着定期维修方式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近年来有人提出要对所有的设备都采取状态维修方式。下面将对设备维修的具体方式进行讨论和分析。

3.1以状态维修代替定期维修的可能性

电气设备的种类和实际的使用价值都是有所不同的,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功能上来讲当中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同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由于受到的电、热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最终的消耗规律也不尽相同。其次,设备在电力系统当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以及所处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是需要定期更换的替换件,有的重要设备则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在对于不同的部件和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也有所不同。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全的利用状态维修方式来代替定期维修方式是不可取的,需要将二者之间共同协调使用,进而达到最佳的维护效果。只有将两种方式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起到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促使电气设备发挥出最大的使用价值。

3.2维修方式的确定

不同设备的维修方式是不同的,应当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结构和运行环境以及问题的具体所在等来确定相应的技术。例如对发电机等这样的设备进行维修,需要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并对其故障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讨论,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状态维修方法。而对于特定的设备或者其他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根据其结构和环境等进行分析然后判断其问题所在,从而找到有效的方式进行维修。在设备当中有一些是消耗件,例如橡胶绝缘垫,这一类的零件只需要定时的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进行维修。只有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才能找到最佳的维修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状态维修在当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维修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定期维修中所浪费的时间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使电力系统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状态维修技术仍然属于不成熟、不定型的技术,所以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避免做重复劳动。对于电气设备,要选用最合理的维修方式,提升相应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殷,陈旭华.于状态的维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06):54-59.

[2]陈波.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技术要求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1(06):66-69.

[3]杨建卫.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理论依据及其保障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31-35.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7

关键词:状态评价;风险评估;运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电网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是一个涵盖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技术、电网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电网设备实时状态评价技术、电网实时运行风险评估与技术经济性评估技术等的综合决策过程。对电网设备实施科学合理的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分析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合理安排设备运行及检修等生产工作、制定电网风险控制策略和调度计划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从而保障系统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为电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拟在分析主流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配网油浸式变压器为对象,探索合理科学的运维检修策略,达到规避风险发生、减少风险危害和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

一、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体系

使用经验及试验结果表明,电力设备在整个服役期限,故障发生的次数和使用时间之间有着宏观统计规律,虽然对每一台设备来说,出现故障的次数和使用寿命各不相同,但其发展规律都是一致的,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区和耗损故障期,其表现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设备故障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其整体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连续变化的,因此通过对设备的某些典型参数的分析或者完全可以确定设备所处的健康状态,并预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状态监测体系的建立情况选取可以获取以及未来可能应用的状态量为设备状态评价所需的状态参量,并建立相应的状态量指标体系,应用状态评价模型计算得出设备健康度,是状态评价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配网油浸式变压器为例,可按如下步骤完成设备的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

(一)建立如图2所示的状态量参数体系:根据所建立的各类设备状态参量指标体系,可将设备运行状态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设备的整体健康状况;第二层为中间层,即各部件性能状况;第三层即底层,为各状态参量的取值。

(二)建立各层状态参量评价标准,依据状态参量评价标准对底层状态参量进行模糊赋值。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如表1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理念建立模糊综合状态评价模型,计算中间层及目标层状态评价结果取值。

(四)计算得出的目标层状态评价结果为设备整体的健康度取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一步得到设备的故障概率。式中:ISE为设备的状态评价分值;K为比例系数;C为曲率系数;为故障发生概率。

(五)依据现有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规定的设备风险评估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结合设备故障概率计算结果,计算得出设备风险值。风险评估以风险值为指标,综合考虑可能损失的资产及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二者的作用,风险值按公式 计算。式中:R为设备风险值;LE为可能损失的资产;P为设备平均故障率;t为某个时刻。风险评估的具体流程图4所示

(六)按风险值大小划分风险级别,可依据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应用领域的不同划分级别个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同类设备Ⅰ级为最高风险级别,Ⅵ级为最低风险级别。

二、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结果在配网设备运维中的应用

对设备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配网设备的风险等级分别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运行检修策略如表2所示:

对于正常运行和加强监视策略,采取状态检测以及状态巡视方案;对于立即检修和适时检修策略,则需要研究最优检修方案

三、结束语

本文从配电网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的流程出发,简要阐述了配网状态参量体系构建、模糊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理念在配网设备运维中的应用,对电力生产运行部门制定运维检修计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8

一、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技术要求

状态维修的前提与基础是对设备进行状态分析与评判,要评判设备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否有潜在故障的发生。故障参量的变化率是多少,故障发展期有多长,如何预测故障的发展趋势等等。根据对设备状态的监测、诊断和分析,状态维修的技术包括状态监测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预测技术等。

(一)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根据设备诊断的目的,针对设备故障模式,选用适当方法和装置来检查测量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抑制各种干扰信息,提取能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信息的一项信息检测处理技术。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在运设备的健康状况,识别其现有的和即将出现的缺陷,分析、预测检修的时间,以有效地减少设备损坏。由于在运行电压下测量的特征量比预防性试验所加电压下的离线试验同一特征参数正确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设备运行的实时状态,状态监测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状态预测

预测中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模糊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三)状态评估

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采用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的方法,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度为目标的一种维修方式。显然这种维修是建立在设备现行状态的基础上,而设备的现行状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之后予以确定。因此,可以说设备的状态评估是开展状态维修的基础。

二、状态检修技术发展概况

与状态检修密切相关、能直接提高状态检修工作质量的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设备可靠性分析技术、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

(一)设备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

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与70年代间得到极大扩充,因此,多数电力主设备的在役时间在25~30年左右,且进入老化阶段的设备所占份额愈来愈大。这种情况迫使各电力公司考虑如何延长机组寿命并保证效益。状态检修中寿命预测与评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但电力公司可能获得的效益大部分来自于电厂主设备,因此,各国都把寿命预测和评估研究的重点放在对锅炉、汽机、发电机、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重要设备上。

(二)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技术

传统的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基于威布尔得出的浴盆曲线法。由于可靠性特征曲线形似浴盆而得名,但此法只适用于对有支配性耗损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且精确度不高。将可靠性预测理论和强度及寿命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影响锅炉部件故障的各种因素,对预测锅炉部件的可靠性做了有益的尝试。另外,它还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反映火电大机组运行可靠性的指标体系出发,对我国火电100MW及以上机组的运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综合可靠性水平的评估方法。用它可以简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火电大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水平。

(三)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

近30年来,管理决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了很大发展。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是与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分不开的。世界各国从不同的管理目标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系统。芬兰的IVO输电服务公司开发的变电站检修管理系统(SOFIA)是一建立在对一座变电站的长期检修计划的基础上,从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着手,使用设备的劣化模型的数学形式(状态模型)来估计设备将来状态的一种检修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9

Key words: enterprise server;moore's law;process capability;market approach;dynamic 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013-03

0 引言(Introduction and objectives)

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加快,企业已大量地使用各种服务器来支持企业的各种信息管理活动。而对这些企业服务器使用后的硬件价值如何进行动态评估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涉及到设备的折旧、换代及再利用策略等的管理。

目前,当需要评价机器设备的价值时有三个传统的方法可以使用。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被应用于单个机器设备项目的价值评估。收益法在概念上被应用在一组财产的价值评估,包括机器设备和其他商业资产[1]。

文章结合易逝性产品的特点,从摩尔定律、工序能力和现行市价法的分析入手,建立和推导了易逝性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方法和模型,具体对四川省电力公司使用的总数为107台,原总价值为1124.6万的服务器系列设备的动态价值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设备价值评估管理效果。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2]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集成电路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

摩尔定律虽然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但没有指出翻倍的是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还是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还是“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性能”。

摩尔定律准确预测了集成电路过去30年的这种发展趋势,预计未来10到15年这一定律应该依然适用。但现有文献认为摩尔定律是一种统计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方法。

1.2 工序能力

服务器设备的价值评估应该还要充分考虑维护和维修次数的因素,这涉及到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的工序能力(Process capability)问题。

工序能力[3][4]指设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即在操作者、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常用标准偏差σ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对于工序能力大小的判定一般采用工序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来表示。对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的测定主要用于产品质量的评估。

1.3 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Market approach)[5-7]也称为市场比较法,是以现实公平交易的市场上同类设备已达成交易的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再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确定被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价格的一种方法。

现行市价法主要用于单项设备价格的评估,具有考虑因素相对较少,操作起来相对较容易,且以市场为依托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市场认同性大等特点。

但用该方法评估设备市场价值的合理性与公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参照物的可比性,包括参照物与被评估设备之间在规格、型号、用途、性能、新旧程度等的可比性;参照物的交易情况(如交易条件、交易数量、交易时间、结算方式等)与被评估设备将要发生情况的可比性。所以,应尽可能选用合适的参照物,这样可以减少调整项内容,使评估简单而准确。否则,调整项越多,评估越困难,准确性也越差。

1.4 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方法和模型推导

令:F――服务器t时刻的功能;F0――服务器出厂时的初始功能;α――服务器功能曲线F0F的水平斜角(图1所示);V――服务器t时刻的价值(价格);V0――服务器出厂时的初始价值(价格);β――服务器功能系数。

则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如图1所示,得出服务器t时刻的功能曲线F0F的方程为:

F=F0+αt,此时α=0.05555556

又假设服务器的价值(价格)与其功能成正比,则又令服务器功能系数:

β=F/F0=V/V0=(F0+αt)/F0

由于很难评估服务器出厂时的初始功能F0和t时刻的功能F,而感兴趣的只是其比率,即服务器功能系数β,因此可设服务器出厂时的初始功能F0=1单位功能,则有:

β=F/F0=V/V0=1+αt

即V0=V/(1+αt)

又根据现行市价法,以目前市场上相同(相近)性能二手服务器的评估基准日(t时刻)市场价格为基础,来评估服务器的价值(价格),即把服务器出厂时的初始价值(价格)V0,看成评估基准日(t时刻)市场价值(价格)V′,倒推经过t 时间,服务器应该具有的价值(价格)V′0,可得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函数模型

V′0=V′/(1+αt)(1)

又根据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的工序能力指数Cp概念,工序能力与质量特性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由于企业服务器在理想运行情况下一般要求在其生命周期内不能出任何问题,即除去正常的维护保养外,其硬件不应该有维修记录,设N――维修次数,文章定义企业服务器硬件维修一次损失的工序能力系数γ = 0.16666667,因此考虑维修情况的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模型为:

V′0=(1-γN)V′/(1+αt)

即V′0=(1-0.16666667N)V′/(1+0.05555556t)(2)

2 结果(Results)

文章对四川省电力公司总数为107台,原总价1124.6万元,出厂日期分布是2006~2011年的腾退服务器运用文章的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了价值评估。各品牌服务器数量、原总价及评估总价值如表2所示。

对易逝性服务器产品的动态价值评估模型的误差校验用了一组原购买价格为11万元的15台腾退服务器,制造日期的2006年,与15台(商家)现在市场相同(相近)性能二手服务器价格进行现值误差校验,其结果是价格误差很小。分析过程如表3。

3 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服务器价值评估误差分析。文章发现运用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模型评估的腾退服务器价值一般要高于现在市场相同(相近)性能二手服务器的价格,这是因为理论上存在逆向选择行为。这个行为的直接或者表面的结论是说:如果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买者不了解卖者的信息――设备具有的质量,那么,买者只能按照平均质量出价。

其实,只要假设其原购买价格为11万元的腾退服务器曾有一次维修记录,工序能力损失后的腾退服务器评估现值是3.624954万元,非常接近于价格均值为3.746667万元的二手服务器。

因此,二手服务器价格是买者愿意出的所有现在市场上相同(相近)性能二手服务器价格的平均值。而四川省电力公司机房的腾退服务器信息不存在不对称问题,服务器的购买信息和使用情况信息――即腾退服务器质量均已知,腾退的这些服务器又是分配给本系统其它部门自用,故这些腾退服务器评估价值应该要高于现在市场相同(相近)性能二手服务器的价格。

文章已将易逝性服务器产品动态价值评估模型用VBA程序编程嵌入EXEL模板,以便于四川省电力公司对其腾退服务器进行价值评估。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节能评价

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于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交通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此外,交通行业作为我国终端用能行业,面对石油资源短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形势,交通行业必将成为节能领域的重要行业之一。高速公路作为道路运输基础设施里最高等级的道路,其建设规模大,消耗能源总量较多,但高速公路能有效缩短两地距离,提高车辆运行速度,车辆因使用高速公路而带来的燃油节约效益也是显著的。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否带来能源消耗正效应,是项目决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如何评价高速公路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高速公路节能效益,是高速公路节能评价工作的重点。

一、高速公路节能评价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规定了建设项目节能评价的通用性基本内容。高速公路在其建设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主要体现为工程建设用电和燃油等,在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为营运期间的照明、通风、办公服务及养护维修等产生的能源消耗――主要为电能,具体为隧道通风与照明、收费站、管理中心、服务区及居住区的日常用电等。因此,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特点,高速公路节能评价应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一) 评估依据:主要是列举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二) 项目概况:主要介绍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如项目起终点、路线走向、沿线地貌、技术标准、工程方案、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等)、项目用能概况。

(三)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和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四) 项目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设备:主要分析项目建设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项目营运期的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辅助生产和附属设施及其能耗指标等。

(五) 项目营运期能源消耗及其能耗水平评估:确定公路项目营运期能耗计算方法,对项目运营期耗能进行计算。

(六) 项目营运期燃油节约分析:论述交通运输燃油影响因素,确定营运车辆实际油耗计算方法,对项目燃油节约量进行计算。

(七) 项目能效水平及其节能效果评估:确定项目能源计量单位,对项目总体能源节约量进行评估。

(八) 节能措施及其效果评估:分析项目建设及营运期可能采取的节能措施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九) 研究结论:主要对项目营运期年能源消耗量、营运期燃油节约量、营运期节能总量进行论述,并通过与同地区其他同类项目相比得出有关项目节能水平的结论。

(十) 问题与建议

二、高速公路节能分析要点

(一) 项目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设备项目

1、建设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

(1) 项目建设方案能源消耗的总体影响分析

根据《暂行办法》,项目建设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是指项目选扯、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及工艺工序等对能源的消耗影响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属于基础设施范畴,其与一般的工业建设项目不同,高速公路作为汽车交通的载体,建成后主要为所经车辆提供运输服务,服务关系与工作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应重点从项目选址及项目技术等级等两方面说明建设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 项目路线平纵指标对项目能耗的影响分析

因为路线的平纵指标等与项目的设计车速相关,而设计车速对隧道照明的耗能影响很大,因此 路线平纵指标对项目耗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车速上。

(3) 路面类型对项目能耗的影响分析

目前,高速公路路面主要有沥清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因两种路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性质不同,在相同的照明要求下,照明灯具的布置间距也不一样,从而引起照明耗电的不同。路面类型对照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隧道中,根据相关研究,水泥路面隧道照明耗电量约为沥青路面隧道的三分之二。

2、项目营运期的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其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隧道(照明、监控、通风等)、收费广场(监控、照明等)及控制中心等的耗能设备上。同时,项目服务区与生活区也产生一定的能耗。节能评估报告应根据工程方案中隧道照明、监控、通风设备配备方案、收费站收费、监控、照明系统设备配备方案、营运管理中心收费及监控设备、日常办公设备与公务用车等配置方案、辅助生产设施,即管理人员与收费人员的生活区、服务区及养护管理中心等耗能指标等逐项进行耗能指标估算,从而得出项目营运期总能耗。

(二) 项目营运期能源消耗及其能耗水平评估

1、项目运营期耗能的计算

根据项目营运的管理程序,营运期项目的主要耗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维持项目正常运行,即监控、收费与照明等三大系统所消耗的能源,这部分主要消耗电能;第二部分为服务区、居住区及养护维修等附属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日常运行所产生的能源消耗,主要为电能和成品油等;第三部分为项目营运期间所消耗的耗能工质,主要是水。营运期间项目主要耗能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对设备能耗指标和工作时间的估算,分别计算得出隧道、收费站、营运管理中心的年均耗电量,服务区、生活区的年均耗电、耗油量,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与维修耗能量以及耗能工质的耗水量,再把不同能耗单位换算成当量值和等效值,从而得出可比的项目年均能耗及总能耗。

2、项目运营期能效水平分析

结合项目里程、总投资和能耗计算结果,可以推算出项目年均耗能、每公里年均耗能以及亿元投资年均耗能等能效指标,以作为项目能效水平评估的依据。

(三) 项目营运期燃油节约分析

项目的燃油节约分析主要是针对项目营运期间进行,是指项目建成后,提高通道的交通运输能力,减少交通拥挤,使运输过程中各种公路运输工具能源消耗减少,从而产生的能源节约,是公路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汽车的燃油消耗愈来愈大,因此在项目营运过程中进行运输燃油节约分析具重要的意义。

1、交通运输燃油影响因素

影响公路运输燃油消耗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两类:

(1) 第一类是车辆本身的燃油经济性,这是由车辆本身的构造和制造工艺决定的,即在出厂之前就已是定值;

(2) 第二类是车辆的行驶状态,这取决于车辆运行具体环境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技能。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① 道路条件,包括几何特征(纵坡、曲率和路面宽度等)和路面特性(平整度等);

② 车辆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和行驶特性(发动机功率、转速和车辆重量等);

③ 交通状况,如流量、交通组成、行人流量和非机动车流量等;

④ 地区因素,如司机的驾驶行为和车速限制等

车辆运行的燃油消耗量是与道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的。当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变化时车辆运行油耗也随之改变,在良好的道路条件(路面平整度、路面宽度、平纵线形等)和良好的交通状况(快慢车分道行驶、无非机动车、横向干扰较小等)时,车辆运行状态稳定,其耗油量相对较小;而当道路、交通状况恶劣时,车辆运行状态将变得不稳定,耗油量相对于稳定行驶时增加很多,当停车次数增加时尤其突出。因此,高速公路项目主要是针对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下在项目上运行的车辆燃油的节约进行分析。

2、项目燃油节约计算方法

高速公路项目的燃油节约,是基于拟建项目的实施,使公路网路况得以改善,车辆得以在较为经济的速度范围内行驶,从而使耗油量得以降低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有”、“无”对比法,即就无拟建项目时汽车的燃油消耗量与有拟建项目时的燃油消耗量进行比较,其差额即为燃油节约。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模型选自世界银行援助的《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Pilot Study Report》)的研究成果。评价指标包括由于拟建项目公路等级提高和里程节约所产生的燃油节约和现有相关公路建设拥挤所产生的燃油节约两项,并把计算结果换算成标准煤,以便和项目能耗总量进行比较。

(四) 项目能效水平及其节能效果评估

1、项目能源计量

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期间主要消耗的能源有电能、燃油;在营运期间主要消耗的能源有电能、燃油和燃气。各种能源的主要计量设备如下:

(1) 电能的计量设备为电表,其功率是千瓦时,以营运期为例,一般在收费站、隧道、营运中心,服务区等耗能区域备配变电所,变电所里主要有高压电柜、低压电柜、变压器,计量柜(电表)等设备,一般每个收费站备一个变电所,每个短隧道(大于100米,小于1000米)备一个变电所,中隧道(1000米至3000米)备两个变电所(出、入口各一个),特长隧道备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变电所,营运中心和每个服务区均配一个总体变电所。各个变电所相互独立,相互横纵比较,如有能耗突变,即会立即查找原因,检修更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为体现节能,一般在服务区的餐饮区、商业区、加油站、住宿区、员工宿舍等分设有电表,对各部分的电能消耗进行考核,以防能源浪费。

(2) 对于燃气,主要用于服务区的餐饮,因服务区一般相对比较偏僻,且其相互间距较远,基本不可能通管道燃气,而是以瓶装燃气为主,故其一般以公斤进行计算,具体计量为气罐(一般为60kg装)。

(3) 对于燃油,营运期大小修中的燃油消耗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燃油消耗,一般以升为单位进行计算,大部分由各运输车辆自行前往加油站加油,部分大型机械由公司统一采购,以桶为单位计量。

2、项目总体节能评估

综合考虑项目运营期能源消耗及营运期的燃油节约,就可以计算出项目营运期总体节能,以评价项目的节能水平,。

(五) 节能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在节能措施中,总共可归为四类,一类针对日常养护与维修,主要有制订合理的养护计算,采用环保节能的新型养护设备,依靠温拌沥青等新的技术工艺等;第二类为针对照明,主要有利用节能灯具,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第三类为针对监控、收费及普通办公电器;第四类主要针对建筑物与空调节能。通过估算采用新设备、新能源等节能措施的节能总量,对节能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