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4-12 02:19:26

称赞教学反思

称赞教学反思篇1

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际交往活动中来,人们在交往时必然要进行思想交流或沟通,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希望交际或沟通能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可是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差距。有人认为这是语言造成的,但“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唐菊裳 1994)“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杜学增 1999)

习俗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习俗文化包括话语交际和非话语交际。话语交际又包括语言交际和书面交际。称赞习俗是话语交际的一部分。

二、称赞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功能

Austin(2002)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形式,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行事行为,简言之就是以言行事。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的评论,以此来巩固人际关系。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们共有的言语交际行为。从语言层面上看,称赞是对一个人的品德、能力、技术、行为、外表、个性,甚至衣服或某件物品的褒奖或赞许,所以它是一种言语交际功能。实际上,它是人们用语言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无论讲哪种语言的人们,为了沟通与交流,他们都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称赞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具有不同程度地消除交际者彼此交往的心理障碍、拉近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或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多种社会功能。因为人们或多或少有一种爱听赞扬话的心理倾向,需要外界对他们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他们会感到社会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感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方式得到了承认。所以,恰到好处的称赞会博得对方的好感,会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会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会帮助建立或重建人际关系。

1.用称赞语与对方进行寒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相互之间很少用称赞语进行寒暄。但在西方文化中,无论与朋友还是陌生人见面,为了表示友好,人们常用称赞语来打开话题。在社交过程中,一句轻轻的赞美能使人如沐春风,令素不相识的人消除陌生之感,让朋友倍感温馨,使上司颇觉欣慰,为下属增添信心!

在西方,特别是与女士进行交流时更是这样。比如,上司可以和他的下属以这样的方式打开话题:

“Your bag is beautiful,I like it.”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这不受她们的年龄、社会地位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中国,对女性在“外貌方面”的恭维可能被认为是违反了禁忌。左焕琪教授在“Verbal Interactions of Compliments i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1988)”一文中举例说: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在美国生活达十年之久,且获取“绿卡”,但当她的一位美国(男性)朋友对她说“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ing”时,她仍感到窘迫不安,无言以对。其实,很简单的一句“Thank you”就足可以回应了。

2.用称赞语建立或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根据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了解,认为问候是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问候体现礼貌、身份或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平等关系。老朋友彼此多时不见,偶然相遇便听到这样一声问候:“Hi Peter,you still look so young and handsome.”显然,这比诸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之类问候语更能使人感觉舒服。人们之所以这样不约而同地遵守问候的规范,正是因为他们珍视并希望保持和加强现有的或刚刚建立的人际关系。因此,英美等英语国家的人们常以称赞对方的方式来打招呼。

3.用称赞语鼓励别人

卡耐基在他的书中引用金斯那教授的一句话说明了称赞语具有的另一功能:“当批评减少到最低程度,赞扬得到加强时,人们的优良行为就会增加,不良行为因不受注意而减少”。如果在别人出了错误时不停地加以斥责批评,甚至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就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样会使他人感到压抑、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批评者失去信赖。反过来,如果人们能在批评别人之前以称赞的方式先肯定他的长处,然后再批评他的过错,这样就会使人容易接受得多了,更容易使听者心悦诚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Good”,“Wonderful”,“OK”,“Great”,“Well done”,“You did it beautifully”等表示赞扬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诸如此类的暗示性语言会使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振奋起来。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自我成就感得到及时满足,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教学效果自然令人满意。

4.用称赞语向某人表示祝贺

祝贺本身便是一种赞美和褒奖。被祝贺的人会因此而感到自己的价值或做法得到了承认从而倍感喜悦。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简单地夸奖:“Well done.”或“Good!”当看一场篮球赛时,我们可以喊一声“Good shot”,来为该球队喝彩。种种赞美表达的都是对各类喜事或好事的祝贺,可收到锦上添花之功效。

5.用称赞语表达谢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系越近,越不需要客套。我们在亲朋好友和家人之间很少说“谢谢”,因为这样的客气,反而显得有些生疏。其实在对外交流中,简单的一句称赞语就可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款待或对朋友帮忙的谢意。比如,客人在饱餐了主人的美食后可以说:“The dishes tasted great/delicious.”虽然客人并未直接说“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invite me to dinner”之类的感谢话,但客人由衷的谢意已在对菜肴的赞扬声中表达出来了。在接到别人礼物时说:“Wow,what a wonderful gift.”或“Thank you for the gift.”另外,称赞和致谢并用的时候也是很多的。如:“Tom,thank you for the gift.It’s a beautiful dress.”

6.以称赞他人的方式间接提醒对方

称赞语的这种功能可以说是一种交际的技巧。幼儿园里的阿姨经常通过表扬某一个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提醒其他孩子注意、收敛,甚至改掉他们的不良行为,这比直接批评那些孩子要技高一筹。同样,我们可以把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比如,A、B两个学生英语成绩都不错,但B学生过于自负,而且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为了提醒他,老师可以说:“A is really good.I’m satisfied with his jobs.I appreciate that he knows how to motivate others to cooperate with him well.”

但在使用称赞语时还应当注意:要尽量做到自然、真诚、得体。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要使用赞扬的语言鼓励后进学生,如果称赞过分,反而会强化他对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的感觉。

就称赞语的社会功能看,汉英称赞语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我们没有英语国家的人用得那样经常和频繁。而且在称赞的句法、语汇及对称赞语的答复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左焕琪(1988)教授的研究表明:汉语和美国英语在称赞的表达与对称赞的反应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在词汇方面,美语的褒义词80%是形容词,16%是动词;汉语的褒义词46%是形容词,43%是动词。在人称表达方面,汉语的称赞语还经常以‘你’开头。在句法方面,美语与汉语亦有不同,并由此造成中国学生不理解某些称赞语的现象。

三、对称赞语的回应

萨克斯(1987)根据人们在谈话时总是交替发言这一事实分析谈话结构,提出“相邻对”这一概念。语言界也称“相邻对”为“相邻配对”或“配对性结构”。这种结构要求双方以AB AB AB……的形式交替轮换,即A发话,B进行回答或回话。称赞就是一种配对性结构。社会规范也要求人们对他人的称赞语做出反应或回答。对于称赞,被称赞方是接受还是拒绝,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言语行为来接受或拒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其文化根源的差异,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样的选择,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是可接受的,但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就是不可接受的。美国人对于称赞语趋于接受,而中国人趋向于不正面承认(左焕琪1988)。这主要是中美两国深层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在美国文化中,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当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成就,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强调个人的作用,尊重个人权利,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西方人一般会大大方方地接受,习惯说“Thank you”或“Thanks”。

而中国人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群体取向的价值观。我们更强调个人与他人以及群体的关系,强调群体的力量。人们在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避免“锋芒毕露”。同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工作中,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强调集体成果。另外,中国人崇尚传统的人文美德,认为谦虚就是美德。因此,中国人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或恭维总喜欢采取拒绝或不正面承认的回应模式。他们常常适当地贬低自己的才能、水平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很远”,“不敢当”,“过奖了”等等,以表示自己受之有愧。即使有时想显露自己的某种才华和技能,也是以自贬的方式表达。比如,招待客人时主人往往会说:“随便做几个菜,不好吃。”翻译成英语就是:“I just made some dishes casually and they are not very tasty.”西方人听了这样的表达,不明白:“Why you invite me to your family and cook the tasteless food!”甚至会认为:“You are not respecting me!”其实中国人这种“自我贬低”的表示只是出于礼貌,正如他们对于得到赞扬时的反应一样。

不过,在现代中国,年轻人也开始接受别人的称赞了,他们也以表示感谢的方式或者换一种方式表示接受。比如,

(1)A:你最近表现不错。B: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2)A:你的英语口语真好。B:是吗?

第二个例子并不是质疑称赞,而是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接受称赞。

由此可见,“习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杜学增1999)尽管习俗文化不是法律条文,但它却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很强的规范作用。无论人们生活在什么社会,他们一般都要按照这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办事。如果违背了这些准则,不按习俗行事,他们虽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肯定要受到人们的质疑或批评。比如,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应该回应,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没教养。习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按照习俗文化行事,社会活动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人际关系就会融洽,交际或沟通就会成功。所以,习俗文化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的巨大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人类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量结合课程介绍中西方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日常交流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毕竟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让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语境,充分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

参考资料

[1] Wolfson.Nessa.Perspectives.Neubury Rlouse Publishers.1989.

[2] J.L.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胡文仲.美英文化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 唐菊裳.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称赞教学反思篇2

在西方国家,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有些在中国看来是很不礼貌或是生疏的称呼,甚至是有悖常理。例如:家中的孩子在称呼自己的长辈,像是祖父、外祖父、哥哥、舅舅、阿姨等时,不是Grandfather,、grandfather、uncle、aunt、brother等,而是对他们直呼其名;年轻人在称呼年长的人员时也只是在前面加上了.Mr.Mrs.Miss.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匪夷所思或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又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一般都用小李、小王这样的称谓来称呼对方,并被认为是一种亲切的表达方式,但是在西方国家,若是我们用“小杰瑞”这样的称呼来称谓对方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二、赞扬与祝贺方面的差异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即使性情舒畅并打心底里表示认同他的观点,但我们往往也不会在口头上表示赞同,而是谦虚、谦让一番。例如当一位外国人对你说“哇!你的英语很棒啊!”(“WO!YouEnglishisverygood!”)此时,中国人一般不会高兴的说“Thinkyou!”而是按照中国式习惯说“No!No!MyEnglishisjustsoso.).但是因为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人的这种谦虚,外国人往往会信以为真,进而反思自己是否对对方估计错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若一个人给予你中肯的赞扬,并且你也是认可的,那么你便会以高兴并且认可的语气来回答对方,并且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内,当一个人对你的赞扬表示你认可时,便一定会爽快且高兴的回复你,若是别人对你的赞扬表示反驳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估计错误,而不是认为你是在谦虚。因此在用英语与人交流时,我们应当让学生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注意用英式思维进行思考判断和回答。

三、关于道别方面的差异

称赞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显性导引;称赞语;称赞语回应;语用习得;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247?0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扩大,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在外语环境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很难自然发展,只有通过正规教学才能获得[1]。近年来,国外许多语际语用学研究者就教学导引(instruction)对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导引有利于语用能力的习得,尤其是显性导引(explicit instruction)。但在我国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下,注重培养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语用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语习得中有关语用的研究大多也只是集中在比较我国外语学习者和目标语本族语者实现特定言语行为时语用特征的差异,而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极其匮乏。鉴于此,本研究以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为载体,探讨显性导引对我国高中生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一) 显性导引对语用习得的影响

教学导引研究一直是语际语用学的研究焦点,自Schmidt提出仅让学习者接触目标语不足以发展其语用能力的论点以来[2], 学界愈发重视对语用教学效果的考察。Kasper & Rose认为大多二语语用特征确实是可教的(teachable),教学干预比不教更有利于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3]。显性导引主要以教师通过解释二语语用规则的方式,为二语学习者提供显性元语用信息[4],元认知讨论[5] 和纠错性反馈[6]。大多研究表明显性导引比隐性导引(implicit instruction)更有效。如Rose & Ng研究了归纳性教学(即隐性导引)和推导性教学(即显性导引)对香港二语学习者的英语称赞语及称赞回应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推导性教学组在习得如何得体地使用称赞及其回应策略上有所进步[7]。Ghobadi & Fahim比较了显性导引和隐性导引“感谢言语行为”对伊朗外语学习者社交语用及语用语言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导引对提高学生的社交语用意识及防止一语语用语言知识迁移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效果[8]。李清平考察了显性导引、隐性导引及极端隐性导引对中国青少年初学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导引和极端隐性导引都有利于社交语用能力的发展及总体请求策略使用和分布,而隐性导引在这些方面几乎都无效[9?10]。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将考察显性导引对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策略习得的影响。

(二) 称赞言语行为

称赞作为维持社会关系的剂是语际语用学领域最早的研究对象之一。Manes和 Wolfson在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系列研究为英语称赞语提供了详尽的描述。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称赞的话题主要有三个:外貌/拥有物、能力/技能和性格特征;称赞语具有程式化(formulaic)的特征,共有9种基本句型(见表1),占其收集数据的97.2%,最常用的为前3种句型,占他们所收集数据的85%[11]。

称赞语回应作为称赞语的相邻语对(adjacency pair)也颇受关注。因为研究称赞回应策略(Compliment response strategies, CRs)“能促进我们对目标语文化、社会价值及其语言使用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12]。出于教学目的,Billmyer把称赞语回应策略分为三类:接受策略(accept)、拒绝策略(reject)和回避策略(deflect/evade)[4](36)。在此基础上,Holmes把以上3类宏观回应策略细分为10个微观回应策略[13](见表2)。

有关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的研究揭示称赞行为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很有必要教导二语/外语学习者如何得体地表达称赞和做出合适的回应,以避免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失误[14]。Billmyer和Ishihara研究了显性导引对成年二语学习者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导引很有效[4,15]。Sadeghi & Foutooh以成年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发现显性导引对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习得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还能阻止母语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知识的迁移[16]。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学阶段的中高级学习者,且尚无显性导引对外语学习者称赞语回应微观策略习得的影响研究。因此,本文在这两方面做一突破,具体研究问题为:显性导引是否有利于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习得?显性导引是否影响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宏观及微观回应策略的使用和分布?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某农村高中一年级的109名学生,平均年龄16岁。该年级有8个班,研究者随机抽取了二个自然班并将他们随机分成控制组(58人)和实验组(51人)。实验组即显性组(explicit group)接受了有关怎样用英语做出称赞及称赞回应的元语用知识的显性导引。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的书面语篇填充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DCT情景的开发经过严格的情景采样、可能性调查、元语用调查等程序[17], 最后选择了6个情景。6个情景涉及发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语境中的三个话题:相貌或拥有物、能力或技能和性格特征。这6个情景组成的DCT问卷用于前测和后测。在前测中增加了六个其他言语行为(如请求和道歉)的情景以减少预期效果(priming effect)。后测中把6个情景重新排列,以避免练习效应(practice effect)。

(三) 实验材料

用于实验的材料为选自各类英语口语教材中的对话,每个对话至少有一个称赞和称赞回应。教学内容为Manes & Wolfson提出的9种基本称赞句型、称赞话题及功能;Holmes 的3个称赞回应宏观策略及10个微观策略。把所有内容设计成6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 实验程序和处理

在实验开始前一天,控制组和实验组(即显性组)同时进行DCT前测。实验从高一第二学期第九周开始,两个班的教学实验课由本文第一作者实施,每班一周三次课,持续两周,共六次课。后测于实验完成后的第二天进行。

在操作教学处理时,实验组接受了6节有关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策略的显性元语用知识导引及交际练习的课堂学习,以最大化地提高被试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的语用意识。每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① 教师展示当堂课要教的策略实例来进行导入;② 教师进行当堂课须教策略的元语用讲解;③ 教师解释学习材料。除了词汇?语法外,还进行语用解释,主要涉及特定称赞及其回应策略与情景因素的匹配;④ 让学生做与当堂课所教策略紧密相关的笔头练习;⑤学生朗读练习中的对话并进行小组或配对角色扮演;⑥ 教师提供一个新情景(来自于情景采样),情景特征与学习材料中的类似,学生进行小组或配对角色扮演,5分钟后请志愿者将准备好的对话进行展示。控制组未接受任何有关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策略的知识讲解,而是进行英语阅读练习,教师在显性组用于讲解元语用知识的时间,在控制组用以解释阅读中的词汇?语法重难点和阅读策略。控制组和实验组同时进行DCT后测。

(五) 实验结果、编码和分析

根据Hudson 等提出的建议,忽视开放性书面DCT中不影响理解的拼写、语法错误,按照只要出现了称赞及其回应的语用特征就予以采用的原则进行编码[18]。编写程序参照Rose & Ng:首先把控制组和显性组在前测和后测中的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逐一进行编码,时隔两周后,按照第一次的编码程序再对每个学生的答卷逐一进行重新编码[7]。前后两次编码的吻合度达到了可接受的一致水平(r>.95)。最后,再消除两次编码中的差异部分。

用于本研究的编码方案是以前文回顾的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策略为核心。就称赞策略而言,Manes & Wolfson的九种基本称赞句型是编码的核心框架。此外,根据本研究数据,我们发现有必要增加以下4种称赞策略:提问式(Question) (Where did you buy that Gray wolf collage?);鼓励式(Encouragement) (Keep up the good achievement);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e.g., a smile)及无反应(Opt out) (No response)[9]。称赞语回应策略主要是根据Holmes的宏观及微观层面分类法进行,根据数据需要另加了4类:组合策略(Combination strategies) (e.g. Not really. You did better)[19](1688)、非言语策略(Non-verbal response) (e.g. a smile)、无反应策略 (No response/Opt out)和其它策略(Other strategies) (e.g. You’re welcome)。为了避免数据分析中太多的空单元格(empty cells),组合策略只考查宏观策略的组合,即① 接受(Accept)+拒绝(Reject);② 接受(Accept)+回避(Evade);③ 拒绝(Reject)+回避(Evade)。策略类型的数据为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且本研究采用的是重复测量设计,卡方(χ2)分析应该是最好的统计程序,虽然这种分析无法进行多重比较,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9]。故本文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a值设定为0.05。

三、研究结果

(一) 英语称赞策略习得结果

由于提问式、鼓励式、非言语称赞及无反应策略出现的频率较低,故综合成其他称赞策略(Other Compliments)。那些既不属于Manes & Wolfson提出的9种基本称赞策略也不能编码为其他称赞策略的归为他类(Others)。因此,编码方案中用到的13种策略被缩减为4类:Manes & Wolfson的两组句法公式(syntactic formulas) (formulas 1-3 and 4-9)、其他称赞策略(Other Compliments)和他类(Others)。

如表3中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前测中两组的称赞策略分布没有显著差异(χ2(3)=5.56; p=.135)。控制组和显性组使用最多的均是Manes & Wolfson 1-3三种称赞句式(分别占76.8%、79.5%)。把表3中的前两大类相加来看Manes & Wolfson的九种基本句型的总频率,控制组比显性组略高(91.1% vs 89.0%),表明控制组更接近Manes & Wolfson实验中的英语本族语者(97.2%)[11]。

如表4所示,在后测中,两个组的称赞策略使用和分布呈现出显著差异 (χ2(3)=10.862;p=.012)。令人惊讶的是两组均降低了Manes & Wolfson的前3种称赞句式(Manes & Wolfson 1-3)的使用(控制组降低了2.4%;显性组降低3.7%),但都提高了Manes & Wolfson 4-9六种基本句型的使用频率,控制组与显性组分别提高了4.3%、12.4%。把表3中前两大类加起来,控制组为93%,显性组为97.7%。显性组在这九种基本句型的总使用频率上比控制组进步快得多(控制组提高了1.9% vs显性组提高了8.7%),且显性组的表现(97.7%)相当于Manes & Wolfson实验中的英语本族人(97.2%)[11]。此外,两个组的称赞策略使用总量均增多,控制组增加了32(403vs371);显性组增加则多达91(429 vs 338)。以上结果表明,显性导引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语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控制组在称赞语策略使用和分布的微弱变化显示:在无显性导引时,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语用语言能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发展。

(二) 英语称赞语回应策略习得结果

为更清楚地了解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回应策略的发展,我们从宏观策略(macro level)和微观策略(micro level)两个层面来考察其习得情况。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前测中两个组的称赞语回应策略分布呈现显著差异(χ2(6) =48.552;p=.000)。回应英语称赞时,两组使用最多的策略均为接受策略,且使用频率相当。他们在拒绝策略、回避策略和其他策略使用频率上也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控制组比显性组使用更多的组合策略和非言语策略。而显性组比控制组使用更多的无反应策略(18.7% vs 6.2%)。前测中的这些显著性差异使得前/后测对比变得更加复杂。

如表6所示,在后测中,两组的策略使用和分布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且这次卡方值更大(χ2(6)= 76.344;p=.000)。两个组的称赞回应策略明显增多,体现为无反应策略的减少,其中,显性组减少17.8%(18.7% vs 0.9%),控制组减少6.2%(6.2% vs 0%)。后测中,尽管两组使用最多的称赞回应策略仍是接受策略,但与前测比较而言,控制组增加了7.4%(72.6% vs 65.2%),显性组反而减少了21.1%(46.2% vs 67.3%),这有待在微观策略中弄清具体是哪些接受策略减少了。显性组的表现与Herbert的研究结果相符,Herbert研究发现回应称赞时,美国人使用接受策略只占所有策略的三分之一[20]。后测中,两组在组合策略的选择上均有所提高,但显性组无论是在使用频率还是增长幅度上都远大于控制组(显性组:22.3% vs 3.4%;控制组:16.0% vs 8.6%),这表明接受显性导引后,显性组在回应称赞时所做的交际努力更大。显性组和控制组使用拒绝策略都有轻微的增加,在回避策略上,控制组减少,显性组却增多了。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显性导引有效地改变了我国高中生的英语称赞语宏观回应策略的使用和分布,但这一结果还有待微观策略层面的证实。另外控制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表明学习者的英语称赞语宏观策略能有微弱的自然发展。

就微观策略而言,由于有些策略使用频率较低,所产生的空格影响卡方检验结果,因此,我们取消卡方统计分析,仅比较百分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前测中两组使用最多的均是感谢型策略,即Thank you等简单的回答,且显性组明显多于控制组(63.6% vs 49.6%)。控制组比显性组使用的赞成型策略(14.8% vs7.6%)和接受+回避策略(9.6% vs 4%)都更多。两组都没有使用质疑真实型、挑战真诚型和拒绝+回避策略。比较图2和图1,我们不难看出最明显的变化在感谢型策略上,实验后,显性组使用简单的感谢型策略急剧下降,控制组仅略有下降。

此外,显性组的赞成型策略使用频率上升了3.9%,而控制组则降低了1.7%。其他所有微观策略的使用频率和增长幅度,显性组均高于控制组。这进一步表明显性导引对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回应微观策略习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控制组的相应变化表明称赞语微观回应策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微弱的自然发展。

四、讨论

本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显性导引是否有利于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语用语言知识的习得?后测结果显示,显性组不仅增大了称赞策略的使用数量,且在Manes & Wolfson提出的九种基本句型的总使用频率上提高了很多,其表现相当于Manes & Wolfson实验中的英语本族人[11]。故显性导引非常有利于促进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语用语言知识习得。由于Manes & Wolfson总结出的九个基本句型具有套式化特征,易于学习者习得和提取[21],很短的时间导引就让学习者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也正因为英语称赞语的语用语言特征简单,可能少量的前测练习就提高了控制组中被试的意识(awareness),导致控制组在后测中无论是称赞策略使用的数量和频率均有些许提高。这表明对于简单的言语行为,我们可通过诸如笔头或口头的DCT练习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导向具体的目标特征[3],其语用语言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然提高,但这需要未来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实验来证明。

第二个问题是:显性导引是否影响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宏观及微观回应策略的使用和分布?结果显示,显性导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中生英语称赞语宏观及微观回应策略的使用和分布。

就称赞回应的宏观策略而言,前测中,显性组占主导地位的接受策略急剧降低,而控制组只有轻微的降低。两个组接受策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微观策略――感谢型策略上,后测中,控制组主要还是使用简单的Thank you (very much)等感谢型回应称赞,但通过学习,显性组明显降低这种过于单一的回应方式,而是使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策略进行回应。这从显性组学习者的课后反思笔记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大多数学习者写道:“过去我常常只会用‘Thank you’来回应老师、同学和朋友对我的称赞,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我学会并意识到还有这么多策略可以用来回应别人的称赞,心里既开心又兴奋。”此外,两组在组合策略的选择上均有所提高,但显性组无论是在使用频率还是增长幅度上都远大于控制组。这可能是因为显性导引提高了学习者交际努力(communicative effort)的意识,面对威胁面子的称赞时,更好地学会了运用接受+回避这一组合策略来解决Pomerantz提出的两难境地:“接受别人称赞的同时,避免自我夸赞”[22],得体地展现了礼貌和谦逊的态度。较称赞策略而言,称赞回应策略复杂得多,对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陈钧的调查显示,菲律宾英语教师所使用的称赞语回应策略比中国英语教师更接近英语母语者[23]。因此,我国英语教师急需提高英语语用水平,加深对中外文化差异的学习,确保能向学生输入地道的目标语文化,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障碍[24]。实验结果还表明,显性组有效地改变了其宏观及微观回应策略的分布,而控制组则变化不大,进一步证实像称赞回应这样复杂的言语行为需要系统的教学导引。显性的元语用知识导引和有意义的交际练习为学习者构建新的语用知识和语用意识提供了支架(scaffold)作用,从而加快外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速率,促进他们目标语语用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我国英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元语用知识的显性导引,并把中西文化差异融入语言教学,以增强学生语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 能力[25]。

五、结语

本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然发展,但显性导引能大幅提高我国高中生的英语语用发展速度。该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一是有助于完善英语测试理论。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在“注意”或显性导引下才能得以较快发展。因此,为促进语用教学,在我国重大英语考试中,如中考、高考、四、六级考试中应添加或提高语用能力测试试题的比重。但开发出涵盖面广、构念效度高和操作性强的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问卷是语用测试研究中的重难点,亟需得以攻坚[26]。二是为外语教材教参的编写提供新思路。打破目前的教材教参围绕语法点展开的单一性,把语法与语用集于一体,相互融合,因为一切语法都是为语用服务的。但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样本较小、实验时间较短、没有设计延时后测。故显性导引对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习得的促进作用是否具有持续效果,语用习得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等问题值得未来研究进行关注。

参考文献:

[1] Bardovi-Harlig K. Evaluating the empirical evidence: Grounds for instruction in pragmatics [A]. In K. R. Rose & G. Kasper (Eds.),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32.

[2] Schmidt, R.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13): 206?226.

[3] Kasper G, Rose K R.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M]. Malden, MA: Blackwell, 2002.

[4] Billmyer K. “I really like your life style”: ESL learners learning how to compliment [J]. Working Papers in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1990, 6(2): 31?48.

[5] Olshtain E, Cohen A D. The learning of complex speech act behavior [J]. TESL Canada Journal, 1990, 7(2): 45?65.

[6] Bouton L 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d slowly when not deliberately taugh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 22(2): 157?167.

[7] Rose K R, Ng K-f C.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teaching of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A]. In K. Rose, & G. Kasper (Eds.),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5?170.

[8] Ghobadi A, Fahim M. The effect of explicit teaching of English “thanking formulas” on Iranian EFL intermediate level students at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s [J]. System, 2009, 37(3): 526?537.

[9] 李清平. 教学导引对英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J]. 现代外语, 2009, 32(4): 399?407.

[10] 李清平. 兼顾形式对请求策略习得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7(5): 153?159.

[11] Manes J, Wolfson N. The Compliment Formula [A]. In F. Coulmas (Eds.).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C]. The Hague: Mouton, 1981: 120?121.

[12] Yuan Y. An inquiry into empirical pragmatics data-gathering methods: Written DCTs, oral DCTs, field notes, and natural conversation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1, 33(2): 271?292.

[13] Holmes J. New Zealand women are good to talk to: an analysis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interac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 1993, 20(2): 91?116.

[14]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2007.

[15] Ishihara N. Formal instruction on the speech act of giving and 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R]. Proceedings of the 7th Conference of P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 62?78. Retrieved on Sep 12th 2012 from http:// Instruction on compliments.

[16] Sadeghi A, Foutooh M. The Effect of Explicit Instruction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Strategies on Intermediate Irania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bility to Respond to Complim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12, 4(3): 385?406.

[17] Rose K R.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phase 2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41(11): 2345?2364.

[18] Hudson T, Detmer E, Brown J D. Developing Prototypic Measures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enter, 1995.

[19] Yu M-C. On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mpliment response behavior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35(10?11): 1679?1710.

[20] Herbert R K.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behavior [J]. Language in Society, 1990, 19(2): 201?224.

[21] 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 Pomerantz A. Compliment responses: 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constraints [C]. In J. Schenkein (Ed.), 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79?109.

[23] 陈钧. 中国英语教师与菲律宾英语教师称赞语回应策略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20(2): 6?10.

[24] 王琴. 对称赞语的跨文化研究[J]. 外语教学, 2007, 28(4): 44?46.

称赞教学反思篇4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胡文仲,1997)。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王勇,1998)。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课本的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与各种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1.称呼语

在Lesson 34中楼上的住户因为给楼下的住户带来噪音而道歉说:“I’m very sorry, comrade.”“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 honey,sweet-heart等。这在英国某些非正式场合用得特别普遍,如在市场上商贩和顾客之间,在公共汽车售票员和乘客之间。但是,最近有些女性(特别在美国)反对男人这样称呼她们(潘景森译,1987)。

Lesson 34中一班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间工厂,学生们称呼一个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许多农村,同村的平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Jenkins”,“Auntie Brown”,对方听了可能会觉得不大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Don”(胡文仲,1997)。

应该指出,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往往降一辈来称呼。例如:great uncle可称Uncle Jim。实际上,用Great-Uncle Liu之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grand-或great-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邓炎昌,1995)。

2.感谢与答谢

“Thak you”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它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例如,对礼物、邀请、帮助,或对主动提供帮助、其他种类主动提供的东西表示感激。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如 Lesson 1中给老师送礼物时的一段对话:

—Happy Teachers’Day, Miss Zhao!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it's our best wishes!

—What beautiful flowers!Oh, a diary, too.Thank you!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胡文仲,1997)。

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表谦虚,但英国人往往以“Thank you”来接受。

汉语里在亲密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表示在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但是,在英语中,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用”Thak you”,不用则常常显得太无礼,可能会被误认为这个人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Thank you”除了用来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转递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习以为常地要说“Thank you”。如:当学生把练习本送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般要谢谢学生;如果某个人给别人打电话,在通话结束时,对方会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也可能会讲这句话的(潘昌森译,1987)。

3.恭维与赞扬

恭维语在美国社会的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它们就象问候。感谢及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在美国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赞扬来鼓励学生,如:

You know something, Tom. You did a good job.

又如 Lesson10中,Class 3的学生赢了校运会的接力赛,老师在班上称赞道:

Well done, everyone!

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语,如:

That's a delicious dinner. Thanks for having us.

也用它们来缓和批评的锋芒,如用 compliments + but/though + criticism的形式:

Listen, I think you are doing a good job with their classes, but please tell them to stay out of the office at lunch time.

两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在坦率地评价对方做的事情之前通常要先赞扬一番,如:

On the whole, the play was a great success but the ending still left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两位近来不曾相见的朋友或同事再度相见时常恭维几句作为问候的一部分或代替问候套语,如: Hi, Mary,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look so good. You've lost weight.(吴长镛,1996)

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美国人一般避免恭维后者。因此恭维别人的发型很多,恭维别人漂亮的头发很少。人们经常恭维别人漂亮的衣服或明显的减肥,但很少恭维别人说:“You are beautiful”而常说:“You look nice/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一方面,“good”和“nice”比”beauatiful”要弱;另一方面,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在这种笼统的恭维后面再具体恭维某人的发型、服饰或减肥。人们经常赞美的其它东西是家具、房子、汽车及别的财物,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有时也称赞对方的孩子可爱,偶尔也夸奖对方的其他亲戚、朋友等,如:“Your baby is adorable.”“I like your friends.”

除上述诸方面外,赞扬、恭维得最多的是某人通过努力或技术做出的成绩,如干得很好的活、技巧很高的比赛、一顿好饭等。在这一类的赞扬、恭维中,人们的注意力不放在某人的技术、天才或艰巨的工作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的结果,如:“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 It has just the right tone.(吴长镛,1996)

对别人的赞美、恭维,最普通的回答是说:“Thank you.”有时人们甚至可同意夸奖的话,例如:

— What a lovely room you've got!

— Tank you. Personally I think it's one of the nicest in this block.(潘景森译,1987)

但是象这样表示同意的话通常只能用来谈论东西,而不能用来谈论能力。有时可以否认或贬低受赞美的东西的价值,但又不明显地 否认对方的赞美(即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具体受赞美的某种特性。如:

A: Oh,this house is adorable.

B: Well, it's really small, though.(吴长镛,1996)

有时可以作相应的讨论,既不表示直接接受又不断然拒绝,如:

A: That's a lovely blouse you're wearing!

B: Well, I went shopping on Saturday and happened to see it in one of the stores.

有时也可以用夸奖话回敬对方,如:

A: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

B: Thank you. So are you.

有时也可以老老实实地讨论夸奖活,如:

A: Oh,you've had your hair permed!It looks beautiful.

B:Do you really think so?I wasn't sure whether it suited me or not.

如果感到夸奖的话不真实,可以老老实实地表示不接受。如果中国人主要是出于礼貌夸奖外国人讲的中国话,那么外国人就可能这样回答:“Oh, I wish that were true!”(潘昌森译,1987)

当别人称赞自己工作干得出色,回答时往往说自己运气好或者工具好,也可说是由于努力的结果,而非天才。如:

①A: Boy,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o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

②A:I really like the way you play banjo. I heard some licks there I'd never heard before.

B:Well,they just come from sitting and practising.

在美国社会中,绝大部分赞美、恭维的人和受赞美、受恭维的人年龄、地位相仿。如地位不同时,通常是地位高的人称赞、鼓励地位低的人,称赞他们的能力、表现等。而地位低的人称赞、恭维地位高的人的时候,通常是赞美、恭维他们的外表或个人拥有的财物等(吴长镛,1996)。

四、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 比较法

2.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 较。如Lesson17中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de”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Lesson 1 中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6.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主要参考书目:

1.潘昌森泽,Hesen Oatey著《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李立贵“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国外外语教学》,1998

3.吴长镛“美国英语中的恭维语”,《国外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

6.扬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3期

称赞教学反思篇5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其意义十分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进行文化教育的原因

1.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跨国文化素质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2.语言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交流工具,掌握外语包括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习惯的一面镜子,是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掌握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以及语用规则,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甚至会出现在认识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情况下,还不明白其内涵或造成误解的现象。如“蓝色”在汉语中象征着美好,如“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但在英语中表示“不快”。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称呼语。如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 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 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在教学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出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称赞教学反思篇6

《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本目录》中的第370号写本是A·斯坦因于1907年在敦煌获得的24箱中国古本中的一份。该文献长366cm,宽27cm,正面为汉文,背面有五类藏文宗教段落。这个手卷的写作年代难以确认,英人黎吉生于1977年对该文献背面编号为370(5)号的题名为“自天而降的达磨”的段落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该文献是8世纪的作品。黎吉生在对藏文的校读和解释、翻译方面是细致而认真的,虽然仍有一些不太完美之处,但对原文字句的纠错与解释还是令人信服的。本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以黎吉生的解读、分析为参考,再进一步论证这份文献在吐蕃史上所具有的价值。

我们首先来看黎吉生的释文(篇幅所限,仅列汉译文):

人类之主,天神之子,杰出的统治者松赞(松赞干布)曾神妙地表示,他与赞普赤松德赞将给西藏土地上所有众生带来智慧。他们学习乔达摩·释迦(Gautama Sakya)学说中最优秀的医学理论,如乌岱婆罗之花(udambara),或智慧完美之教法(达磨),这些三劫世间所获得大喜乐之因素,以无可超越的大乘获得美誉。他们接受了那些理论并为之献身,使 其在人间广为传播。为了永久地保存它,便刻于石柱上,以为国王与民众间的(盟誓)契约。

如此智慧的教导犹如大海,在那里国王与民众的事业又像须弥山,这种行为传统久已形成,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西藏大地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疠疫休生。人们完美的品质和端正的行为增多;人们不再违背天神和人类的礼仪,人们崇奉他们,甚至更强烈地遵守那些原则,他们对老师、父母、兄弟、姐妹、亲属及长者不失尊重和慈爱,由于对一切都有爱的情感,无人进行盗窃和抢劫;无人再干撒谎、私通之类的荒唐事;诚实与优良的品质日渐增长。尽管他们(国王)的身体也是肉长的,但是他们的行为方式却是天神赐予的。其行为之美在其他王国和人群中却是从未有过的,即使将来也不会有,甚至在天神之中,这种事也是不多见的。

父王去世时,因其子年幼,这种良好的宗教和古老的知识实际上衰微了,那么,这种真理的绝妙方式,善行的宗教对十戒的坚持,对人类之主国王法律的遵行及对贤明父母教导的服从又是如何按西藏的习惯得以继续的呢?由于世界之本质,从其形成,从释迦之涅磐直到强巴佛(Byamaspa,即弥勒佛Maitriya)的降临,很多法身佛突然出现而未有预言。宗教著作达磨和金刚乘、七世佛及其经典这三组并不相同,每一个都有自己唯一的传统,而达磨即是一粒种子……(后残缺)

黎吉生认为该文献有几点史学意义:一是可补充证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与《噶琼寺兴佛证盟碑》铭文中所提到的在8-9世纪吐蕃人已经把松赞干布视为吐蕃王朝第一位佛教庇护者。二是在年代学上有助于我们考证该残卷的写作时间。据黎吉生所说,依照这个残卷所揭示的,“父王去世时,因其子年幼”这句话中的意思,父王当指赤松德赞本人,幼子必然是赤德松赞,因此这份手卷的写作与《贤者喜宴》中所记载的赤松德赞与赤德松赞颁布三道王诰或盟誓文的时间相近。黎吉生认为这份手卷极可能是一份来自吐蕃原本的抄件,写于吐蕃占领敦煌之后,时间大致在782年到805年间。第三,黎吉生认为这份残卷有助于探索中国边地对吐蕃宗教的影响,因为该写本对佛教的起源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如其将达磨与金刚乘分别开列就是颇为独特的作法,七世佛为什么又被置于所谓的三个种类也很难让人解释清楚,也许此三种分类是:1)释迦牟尼之达磨,2)与七世佛相关的法典,3)金刚乘。这种分类法是闻所未闻的,因为后世对教法的区别是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进行的。由此看来该残卷当为吐蕃佛教早期的产物,那时人们并没有完全懂得宗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及相应的分类观念。

黎吉生的眼光应当说还是比较敏锐的,他所看到的三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其他文献材料来加以佐证。比如在吐蕃王朝中期,松赞干布已经被民众捧得很高,《噶琼寺建寺碑》铭文就将松赞干布时代视为“始行圆觉正法”的历史阶段,有建大昭寺及诸神殿的业绩。至于赤松德赞,在370(5)号写卷中被当作与松赞干布并列的伟大的“父祖”他的业绩及对佛教的贡献不下于前者。看来这两位王在当时已经具有后世史书中所称颂的一个名号,即“法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份手卷对于赤德松赞的评价有一些问题,如其行文所显示的,在对两位先辈赞普的时代加以极尽热烈之辞的夸赞后,笔锋一转,开始对赤德松赞的时代进行某种程度的贬低,声称:“父王去世时,因其子年幼,这种良好的宗教和古老的知识实际上衰微了”。考虑到这份手卷的写作年代,出现对其当朝的君主的这种评价是很不平常的。无独有偶,在赤德松赞时期还有一个文献 也对其君主或更确切地说是对于这位君主当政的前期加以某种贬低。这个文献就是工布的《第穆摩崖刻石》。

《第穆摩崖刻石》是一份表证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与其子赤德松赞父子与工布小王之间所进行盟誓的诏文。铭文一开始就以工布小王与家臣几绒氏的奏报为引言,称工布小王与赞普家族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并认为自聂赤赞普以来至夏墀(即布带工甲)之时乃是相当美好的时期,那时天赞普可与“第穆灵神”婚配,天神达奇护佑王族使之政事巩固,奴婢众多。夏墀以后至赤松德赞时仍然是相当美好的时代,所谓:“迨,初,自兄弟分衍至父祖之时,初民神人未分,至今,幸福昌盛,庶政几如雍仲永固”。但是,接下来的阶段却十分糟糕:“然,如今,(赞普)内府诸官员广科赋敛,横加差役,且有欺侮凌虐者,务祈大王赐一盟书诏文,以求永远居于安乐也。”后面的文字全部是工布小王要求赞普做出的各种承诺及誓言。

这两份文献尤其是《第穆摩崖刻石》能够对当朝宰相的业政品头论足,无疑表现出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当时赞普的权力受到王公贵族相当大的遏制,王室内的斗争应当是很激烈的。在整个吐蕃王朝时期赞普与臣属尤其与一些小邦王举行经常性的盟誓也反映了赞普权力的稳固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支持者的实力这一事实。再则,S.370(5)及《第穆摩崖刻石》产生的背景也颇耐人寻味,从行文看,S.370(5)写卷的著者应当是佛教徒,他站在宗教的角度来衡量赞普对佛教支持的力度,并因之而评价一位君主的当政时代是否完美理想。《第穆摩崖刻石》的主人作为工布小邦王,其所崇奉的神灵第穆灵神与天神达奇都不是佛教神祗,看来当时工布地区苯教仍然比较昌盛,工布小王基本代表赞普王族中势力较强同时思想上也较守旧的一方,他对赞普的支持是要有条件的,即赞普必须要允诺给予相应的特殊待遇及权利。在赤德松赞刚刚继位之际,佛教徒与苯教徒对他都不满意,也许这些人都对他持一种观望态度,看他如何收拾残局。

就历史事实来说,藏文史书记载赤松德赞活着退位,上台执政的首先是牟尼赞普。这位君主笃信佛法,为了表现他的慈悲心肠,实行了著名的“平均财富”的政策。从《贤者喜宴》、《第穆摩崖刻石》所透露的一些情况看,牟尼赞普的政策中有大规模地征税和增加差赋的内容。因此他立即招致上下一致的反对,并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人毒死。他在位虽然仅仅有一年零九个月,但他的政策和作法所留下的政治阴影一直延续很长时间。牟尼赞普对苯教徒的苛税甚至招致吐蕃王室的忠诚支持者工布王的极大不满,而谋杀他的苯教势力(以其母后蔡邦氏为代表)又对佛教势力给以反击和报复,《拔协》记载说当时诸如桑耶寺等寺院僧侣在这场反佛浪潮中,供粮中断,饿得有气无力,寺院墙基堆满鼠粪,所有僧舍的房门都被盗贼(苯教徒)抢走。在这种情形下,新赞普上台后的所作所为势必为各方所关注。当时的佛教徒对他不太信任,因为他的当政与苯教徒那囊氏家族有关,他们曾经除去他的另一兄长牟笛赞普,所以像S.370写本这样对新赞普加以批评甚至是贬低性的评价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评价同样还适用于牟尼赞普。

转贴于

敦煌的这份写本还有一些内容可供我们挖掘与分析,比如它所涉及的在吐蕃时代比较流行的一类思想观念就值得我们有兴趣再进行探讨。

首先,该写本在行文中运用了一种循环论历史观,带有浓重的吐蕃色彩。类似这种行文我们在其他敦煌藏文写本中也有发现,吐蕃时代的碑铭刻石也有相似的观念。

循环论历史观是古代亚欧大陆曾经广泛流行的一种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历史是以循环的方式不断重复、演变的。一般这种历史观都对历史加以一定的分期,第一阶段总是最完美的时代,此后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最后人类导致自我毁灭,类似的历史又会重新开始。S.370写本就持有这种历史观和类似的阶段划分,它将松赞干布时代与赤松德赞时代视为一个连续的礼敬佛法的完美无缺的阶段,这一时代的特色是:“吐蕃大地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疠疫休生,人们完美的品质和端正的行为增多了,人们不再违背天神和人类的礼仪”,“由于对一切都有爱的情感,无人进行偷窃和抢劫,无人干撒谎、私通之类的荒唐事。”松赞干布与赤松德赞两位君主也因创造出这一辉煌的时代而被视为与天神相等同,甚至超过了天神。但是接下来的时代就显得很糟糕,宗教衰微了,宗教戒律、人类道德、法律、对真理的追求都面临考验,还遭到怀疑。无疑,这个时代与前面的时代是不能相比的。我们前面引用过的《第穆摩崖刻石》也是有类似的历史观,并且明确地把赤松德赞时期以前的历史称为“神人未分的时代”,后来的时期则为“苛税杂赋盛行的时代”。

以“神人未分的时代”及“苛税杂赋盛行的时代”划分历史的作法在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收藏 的原编号为S.733 与S.734号两份敦煌藏文写本中也可找到。比如S.733号写本称最美好的时代是“神在人世的阶段”,最差的时代是 “欠债与捐税的时代”,美好的时代神与人生活在一起,宗教盛行,人人都讲戒律道德,因此人们都能活一百岁。“欠债与捐税的时代”情况是每况愈下,所有人的心都变坏了,寿命也变短了,宗教也遭到无礼的待遇。S.734号文书也称第一个时代是“神人未分的时代”,接下来的时代则是“没落的时代”,一代不如一代,所谓“儿子比父亲坏,孙子比儿子坏,一代比一代坏, 甚至在身体上, 儿子也比父亲矮。

称赞教学反思篇7

以生为本,把握重点,读得“活”                             东莞东城区花园小学  苏肖华   阅读教学要求“实”、求“活”。求“活”就是教学形式要灵活、开放。求“实”,就是在活的形式下学得扎实。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革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并利用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在《称赞》一课的教学中,释题后,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读得活,学得实。 1、把握重点句,多种形式读:   《称赞》这一课,重点是读好几个对话,读中感悟。我抓住两组对话,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第一组是互相称赞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一组对话,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读,设身处地地称赞对方,体会称赞的语气,然后选派代表读、评议、领悟称赞的语气。第二组对话,是称赞后带来的好处的话:读这一组对话前,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先找出相关的两句话:(1)“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2)“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倦!”这两句话的朗读,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一句,在读中体会,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重点句的朗读中,老师始终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凸现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很乐意读,乐意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学生与作者拉近了距离,贴近了生活,使人文素养得当了升华。 2、突破难点,品读: 《称赞》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小獾的板凳做很粗糙,为什么小刺猬还要称赞它呢?要突破这一难点,我选择了品读。让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悟理。首先设疑,你认为小獾有优点吗?是在哪一段哪一句知道的?学生马上拿起书本,认真地读全文,再通过小组讨论,他们终于读明白了,找出了这句话:“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我因势利导,你认为小獾的优点是什么?该读好哪个词?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接着,把品读推向高潮:“那小刺猬怎么知道小獾的优点的?”由于有了刚才的品读经验,学生很容易找出了这一句:“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我从学生的朗读中,体会到学生读出了“味道”了。 3、分角色,表演读:     演一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最后,我设计了演一演,读一读的环节。让学生下位,自由选择喜欢的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把课文演一演。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促进合作、互动。在学习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能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伙伴,以饱满的热情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学得活、学得乐。    [反思]     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交融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所向,老师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巧妙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读通句子,读懂句子。通过“演一演”、“说一说”来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中求“实”,优化了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语感和人文内涵都得到升华。

称赞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必要性;教育内容;方法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教育。

一、文化差异教育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1.称呼语。

如“UncleWang”。中国人可能用这种方式去称呼家人以外的其他人。但在英语中这是不合理的,这种错误的产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比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称赞教学反思篇9

针对以上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诵读和探讨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先哲的智慧,并从中受到启发。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论语》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气势逼人,匠心独运而挥洒自如:《荀子》文章缜密谨严,譬巧喻博,句式参差与齐整相间:《老子》文气跌宕流畅,句式连环相对,是格言,又像诗,也像歌谣……所以,教学中必须着重抓好诵读环节,一遍遍地诵读,就是一遍遍地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

诵读庄子的文章,把我们带进一个奇幻的世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鲲,有不知其几千里的鹏,有“颐隐于齐,句赘指天”的子舆,有不食五谷,餐风饮露的圣人、神人等,这一系列林林总总,干差万别的形象,令人目不暇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含英咀华,感受其思想,感受其艺术魅力。例如孔子称赞颜回的那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贸哉,回也!”钱穆曾分析说:“此章……共二十八字,而‘回也’二字重复了三次,‘贤哉’二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本为赞颜子,何必涉及他人。此一章如用刘知几《史通》点拨法,则二十八字中应可圈去十一字,大可改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章正为多出了上举之十一字,便就富有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佚,充分表达了孔子称赞颜回之一番内心情感来。‘人不堪其忧’五字,正是对称赞颜回的反衬,是一种加倍渲染。此章正为能多用复字复句,又从反面衬托,所以能表现赞叹情昧。若在字句上力求削简,便不能够表达出那一番赞叹的情味来。”

先秦诸子散文之所以富有魅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充满了卓绝的智慧。当时,各家各派的成员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先哲们的文章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在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几乎都没有跳出这些哲人的樊篱。传统从这里发源,反传统也从这里发源:士大夫进取的根据在这里,士大夫退守自持的根据也在这里。在古代社会,先秦诸子在很多根本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选文时,应比平时多留一些时间进行探讨,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使情感得以丰富,人格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让学生探讨“如何看待金钱”,学生情绪高涨,有人提到丛飞、熊宁,有人谈到“5・12”地震后的募捐。直接引用孔子的话来回答“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以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接受了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提升。

在教学《老子》时,让学生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有人说:“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懂得了凡事

称赞教学反思篇10

一、恰当运用非语言因素,激励学生乐学情感在数学教学中起动力的作用。以情感人,充满情感的教学,能使学生乐学不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激励行为指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和体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除善于使用激励的语言之外,还要富有激励的情感,通过赞许的点头,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如,教“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之后,设计联想训练。教师讲一句话,学生说出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教师说:“24能被2整除。”一个学生说:“24是2的倍数。”此时教师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作出认知与情感上的反溃“还可以怎么说?”另一个学生抢着发言:“还可以说‘2是24的约数’”,教师又给学生一个赞许的点头。课堂上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二、恰当运用非语言因素,辅助教学语言表达的效果非语言因素一般不能单独构成意义表达,教学非语言因素伴随辅助于教学语言,语言艺术在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下,可以收到“言语不多道理深”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常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具体形象入手,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地把表情、动作、姿态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上《年、月、日》的教学片断纪实:师:怎样才能记住大、小月呢?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评析:激励的表情、姿态与巧妙的设问有机结合。)师:大家观察,7前面的大月都是什么数(单数)?而7后面的大月都是什么数(双数)?我们就说7前单月大,7后双月大。(评析:在教鞭动作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展开,获得科学记忆大、小月的一种方法。)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大、小月呢?同学们看课本第65页,握起左拳头,像图中那样,在左拳头上从一月数到七月,再从八月数到十二月,拳头凸起来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2月外)表示小月。我找个小朋友带大家数。

(评析:教师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观察,辅以教学语言,又让学生学会科学记忆大、小月的另一种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表达是在真实自然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数学问题,透彻领悟数学知识。如,《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中底面周长和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的关系是学习中的难点,为突破难点,课前师生都准备一张较厚的长方形纸板:长15厘米,宽10厘米。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做以下动作(操作):(1)把这一纸板卷成一个高10厘米的圆筒,把它握在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指在圆筒底划圈。(哑语:这是圆柱底面周长)(2)手慢慢放松,认真观察这个底面圆的形状变化,右手指着正在变化的曲线。(哑语:这是圆柱的底面周长)(3)把这张纸完全展开成为一个平面,右手指在这个长方形的长边上划一 划。(哑语:这是展开后的圆柱的底面周长)这一片断,由于教师充分运用非语言艺术,创设教学中非语言情景,化静为动,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恰当运用非语言因素,促进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以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的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盲语活动,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不出产的言语。

内部言语的形成是学生头脑里认知同化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恰当地运用非语言因素给学生以适时的暗示、启发,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纳入合乎逻辑的轨道。

近代国内外小学采用“无声教授法”。把例题教学编成“小步子”的程序,利用电化教学媒体,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反馈信息中,及时地运用动作、表情、姿势等非语言手段,让小学生参与和暴露思维过程”,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