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特产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3:33:54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1

【教材分析】

例文是一封信。小作者在信中小朋友描绘了家乡迷人的风光,介绍了家乡古老的风俗,其中赛马风俗写得具体、生动。

文后提示对例文要点做了简明概括,帮助学生把握例文和习作要领。

习作要求提示部分启发学生选择家乡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写作欲望。明确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信,信的内容是介绍家乡,方法是选择一两个方面写。

【教学目标】

1.能介绍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的特点;

2.初步领会写信的要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特点,能借助文字较生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中的乡土人情都大不相同。如果有朋友想了解你的家乡,谁能告诉我,咱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他?同学,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把握书信特点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合作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福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三、读懂习作要求,交流家乡特色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

2.齐读习作要求,参照例文小组交流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3.说说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家乡的图片提示)

小结:我们家乡的风景区:南恩瀑布、石门峡、茶马古道等。

戛洒的风俗:正月初三赶花街,五一泼水节,十一汤锅节等。

戛洒的特产:储橙、妃子笑等

板书:自然风光 风俗习惯 特产美食

四、练写片段,展示家乡特色

1.结合图片欣赏片段。南恩瀑布想一张白色的轻纱,被人遗忘在山上,给山谷增添了许多魅力。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冲下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般义无反顾。凸起的岩石被瀑布冲击着,溅起数不尽的水花,奔腾着,欢悦着。

2.动笔写家乡特色的片段(可写美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风俗习惯等)教师巡视。

3.交流点评学生习作片段。

4.小结本节习作课,鼓励同学互相学习、修改习作。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2

关键词:地方资源;开发利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 “练、练、练,考、考、考”是对“城市化模式”的简单照搬,忽视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面临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乡土生活,使得很多乡土鲜活、丰富,极具教育潜质的作文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终导致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更加低效,甚至无效。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善假于物”――地方乡土资源这个“物”。作文教学中恰当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和空间,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目前学生作文苍白乏味,空洞无物,虚情假意,甚至学生写作时无从写起、无米下锅,这主要是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忽视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1 ]写作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是作文的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才容易打开思维,有话可说,才可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 ]“没有对生活丰富的切身体验,写作最终将成为无源之水。” [3 ]王阳明也曾说:“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什么物来?” [4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的乡土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好乡土资源开展写作教学,为学生引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提高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效率。

一、点评生活事象,提高思想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学生身边的乡土生活事象,正是作文教学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从体验的角度来说,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乡土生活,更应通过引导学生点评乡土生活中的各种事象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梁启超在《作文入门》中指出:“文章,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 [5 ]叶圣陶也曾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 [6 ]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把写作技巧视为作文教学的全部,把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等同于学生写作的过程,这使得学生作文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倒退。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远不只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过程,更应是一个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发展认知、增进思维、提升境界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乡土教育专家李元昌先生曾说:“通过认识和感受能力提高来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解决了语文教学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许多难题。” [7 ]关心国内外形势和乡土生活的时事要闻,都是丰富和提高思想认识的途径。因此,设计“时事类材料写作”专题,聚焦乡土生活事象,选取乡土生活的“时事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以催长学生心智,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我们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阅读本地报刊《湛江日报》“热评”“热读”“民生”以及《湛江晚报》“热论”、“本土动态”“本土人物”“社区坊间”等栏目,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两报的“热评”“热论”资源,指导学生学习模仿它们的表达方式,对“热读”“民生”“本土动态”“本土人物”“社区坊间”等栏目中的生活事象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进行点评,写时评或杂感类文章。此外,结合口语练习,我们利用早读前5分钟开展“朝闻半岛”时事开讲活动,每天早上轮流由学生播报自己收集到的本地“新闻”,并作简单点评,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生活,关注地方发展,增强学生的乡土生活体验。“学生一旦对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产生社会角色的存在感” [8 ],能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只有认知有发展,思想境界提升,认识水平提高,才可能写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 [9 ]

二、抒写农家劳动,提升生活感悟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和材料来源的问题。” [10 ]缺少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是写不好作文的。而劳动是学生参与、体验和认识生活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最直接的作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利用乡土生活资源,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写作文,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作文陋习,使学生写作有实料有真情。如有一位同学在《给香蕉喷药记》一文中写道:“农家子弟不会干农活,这是何等可笑!劳动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使一向看不起劳动的我猛然醒悟:技能是生存的前提,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为人!”

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观察、学习、感受、体悟,不仅能掌握劳动技能,了解各种农活知识,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学生若能把知识同生产结合起来,不仅促使他们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反过来,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开阔他们学习的领域,把他们的生产知识应用到语文学习上,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设计“渔民的一天”“一次难忘的农活”等劳动实践类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经历的劳动生活和生产实践写作文。因为有真切的体验,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真实感人,展现了很强的作文能力。有一些学生,他们不是写劳动的体验感受,却对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索,请教长辈,查找资料,写出了《香蕉为什么会变异》《雨季,虾池消毒要科学》《虾为什么长不大?》等科学知识含量很高的文章。

作文亦做人。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抒写劳动生活,不仅使学生融入乡土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感悟、体味生活,体验与认识社会角色,学会承担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懂得感恩,成长成为有责任能担当的社会人。这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个人的使命。

三、采写乡土民俗,积淀文化素养

写作是思想的表达,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可以说成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文章”。文章的好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作文能力除了跟一个人的核心文化素养有着密切关系之外,更与一个人的地域文化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民族中有其共性, 在一个地区内又有其个性。采写家乡的民间习俗,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特有的风韵、情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结合写作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去了解、去认识乡土民俗,适时地开展一些乡土民俗文化讲座,鼓励他们参与乡土民俗活动,组织学生探访、采写乡土民俗。尤其是乡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更是写作教学应该挖掘的写作主题。同时,利用凝结着真、善、美等情感的乡土民俗资源来熏陶感染学生,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因地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民俗风俗为题材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指导学生欣赏各种乡土民俗所蕴含的造型美、神韵美、精神美、情感美、寓意美、和谐美、动作美、阳刚美等,让学生写关于乡土民俗的鉴赏、推介类文章,表现乡土民俗之美。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如我们组织“采风”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乡土民俗、生活习俗,让学生以乡土民俗为写作题材,采用“采风手记”的形式把对乡土民俗、生活习俗的认识或采风过程中的体验写下来。在采风过程中,通过访谈、观察和交流,甚至亲历其中,有见闻、有体验、有感受,特别是那些乡土特色民俗和有趣的生活习俗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积极探询了解,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如学生写妈祖圣诞拜祭盛况的文章《三月坡,你想不到的热闹》,写清明节扫墓见闻感受的文章《清明节那天》,写参加亲戚家“年例”见闻的文章《奇怪的傩舞,难忘的年例》,写自己参加游神活动感想的文章《游神不是迷信》,等等。通过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认识认知,培育了学生的乡土情怀,积淀和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11 ]这其实就是倡导生活化教育。体验式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回归生活,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乡土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让学生体验、感悟、抒写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写作。这样,就能使学生作文“有米下锅”,使学生能写出“言之有物,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柯孔标. 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8.

[2]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8.

[3]牛树超.走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J].中学语文教学,2013,(6):72.

[4]王守仁.传习录(中)[A].见: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3.

[5]梁启超.作文入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3.

[6]叶圣陶著,周益民编选.怎样学好语文――叶圣陶谈语文教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181.

[7]李元昌著,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元昌与乡土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

[8]王建稳.谈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以“时事类材料”作文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3,(7):23.

[9]胡立根.“基于研究”的写作教学模式[J].中学语文教学,2013,(3):29-31.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3

关键词:华文;离散;诗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79-04

x散是一条美学原则,离散形成距离,距离产生美感。离散造成模糊、朦胧,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美感。离散在人生路上可能是悲戚、苦难的历程,然而在文学道路上,也许倒是创作成功的机遇。离散恰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势。华人具有超过百年的移民史,至今有五千万的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人的审美创作活动,是一种世界性的汉语文学现象,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华人离散文学就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华文离散诗学是从诗学的层面,以世界的视野和跨文化的视角,对华文离散文学作整体性的梳理、深化、提升,总结华文离散文学艺术规律、离散文化本质及规律。华文离散文学在创作于文本体例上至少具有4个本体特征:视点的边缘性、身份认同的流动性、文体的混杂性及意识形态上的抵抗性。一个世纪以来,离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作家,在原乡与异乡两个文学场域之间,身处文化离散、生活失重、身份碎片化的环境之中,以写作彰显个人的生存方式,以华文文学的独特身份融入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华文离散诗学是华文诗学和离散美学交汇共生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理论张力,是当代文艺界关注和拓展的理论领域。

一、原乡与异乡之间的交融和冲突

华人生活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间。他们的跨域写作,具有一种“间性”的审思性质,在时间上,华人文学家可以游走于历史与现实的生态之间,可以交错于原乡和异乡的生态空间之间。这样的书写融合了传统的中国的因子和现代的西方的因子于一体。华文离散诗学的建构体现的是一种中西交汇的阐释思路,即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东方与西方的交互、对话过程中,展开对诗学本真品性的探求。全球各大版图的华文文学,虽然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但同时都具有着“寻找文化身份”的总体特征,经历着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裔的历史演变过程。他们一方面以所在国的异乡文化重新辨识和书写着自己的华族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以自己的母文化坚持抵抗失语,防御着异文化的压迫与消蚀。正因为海外华文作家具有这样的多元文化精神架构,所以当他们展开海内外双重经验的书写时,就产生了对“离散”美学理想的共同追求,体现出以下共同的特性:

(一)华人性

华人性是华人表现文化的一种族属性表征,它是在华人从原乡到异邦身份变移和文化迁移中形成的文化心理、性格和精神,以及表现文化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之体现,成为区隔不同族裔之间族属性特征的标志。华人性还是华文文学反映生命历程和精神历程的一系列特殊文学命题。诸如华人对文化原乡的审美想象问题;华人离散文学现代化建构中的中华性、本土性问题;华人原乡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资源的继承、借用和转化问题;华人离散文学母题中的漂泊、寻根与中华文学乡愁母题的联系与变化问题;华人家族母题中父子符号的文化冲突象征与母子符号的文化交融和象征问题;华人离散文学意象系统与华人族群生存的文化地理诗学的关系问题等等。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特殊命题,就会发现它们都呈现出“华人性”的特征。华文文学是华人性的一种表征方式。生活在今天的海外离散华文作家,尽管不一定喝着同一种水,却流淌着共同的血脉,且用同一种文字书写,其思想意识深处,潜藏着一种根性――中华民族之根,是文化之根、亦是语言之根、礼仪之根、良善之根。华文离散诗学突显了以华人主体的诗学建构,与中国诗学具有同宗、同族、同国的统一性。

(二)异质性

华文文学是特定历史语境发展演变而生成的。海外华文离散文学写作,基于其产生过程的特殊性,它与中国本土文学写作的区别表现在异域环境文化、语言、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等与国内的差异,从而引发了观念碰撞乃至心灵震撼,海外华文作家改变了既有思维方式,接受所在国社会文化影响并表现在文学形式中。他们卸下了传统意识形态的重负,坦然地面对外部世界。在生存、创作语境上已经发生了去国化的空间变异。华人作为离散的族裔,尽管大多坚持用母语写作,写的也是中国人的故事,但毕竟是在异域写作,具有不同于本土文学的生成变革与审美情趣。从创作主体的创作倾向与心理特征看,按赵毅衡的观点,他们的文学创作有着较高的“纯洁性”(纯粹为写作而写作);具有多元性;“人格分裂”性(文学创作与现实处境的悖离);“漂泊”是创作的母题;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精神张力。从创作主体的视角出发,陆士清认为,海外华文作家在国家认同方面已认同居住国;在价值认同上与中国人不完全相似,特别是以维护居住国利益为优先;拥抱所生存的土地,珍爱在居住国的事业发展;与中国人有不同的追求与梦想。这些因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不同于本土文学的异质性的特点。

(三)原乡性

文学上的原乡,并不是一个完全等同于故乡的概念,人们寻觅精神的家园,皈依灵魂的原乡,并不仅仅是回到过去的出生地。原乡可能是空间、又是土地、又是心灵,是祖国又是家园,是一个浮游着精神的泊地。在异质土地上用母语书写的文学文本,必然蕴含着浓郁的原乡文化精神内涵,并深扎于其根源之中。海外华文文学所收获的累累硕果,正是嫁接在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上生长开花之后而缔结的,是对华夏文化之根的眷恋、延伸和拓展,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旅美作家聂华苓说:“汉语就是我的家。”新移民女性作家张翎说:“写作就是回故乡。”刘再复则说,我的根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通过汉语书写,就是作家对自身的文化的认同。方块形的汉字就是中华魂,是一个流散族群传承或建构自身精神家园的根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对于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子孙,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奠定了生命之根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原乡。只有不让自己与生俱来的根性丢失,才能在全球化时代重塑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因为如此,寻根、追忆和返乡在世界离散文学中,是常常受到普遍关注和反映的母题。

(四)边缘性

美国学者斯蒂芬・桑德鲁普在他的“移民文学”的研究中写到:“移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展示出一系列复杂的分裂化的忠诚、等级制度以及参照系等问题。对于移民者本身来说,各种各样的边缘化是一种极其复杂而且通常令人困惑不已的体验。一方面,移民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疏离感,陌生的风俗、习惯、法律与语言产生了一股将其甩向社会边际或边缘的强大的离心力;另一方面,移民也体会了一种对家园文化的疏离感,那些导致移民他乡,远离自己所熟悉的雨水般融洽、优游自如的环境的各种因素,会更为清晰与痛苦地一起涌来。”在海外,几乎所有的离散作家,其创作的首先冲动就是源自于“生命移植”的文化撞击。千万同胞在富裕的西方社会,被纳入了一种高度边缘的社会分工,@种分工剥夺了他们几乎全部从其“原初联系”那里获得的社会资源和身份意义,把他们变成了“多元化”社会构造中某个必要而暗晦的角落的填充物。旅居多伦多的小说家孙博,他笔下的系列故事,感觉有一股凄厉之风,其中既裹挟着人物命运的雷电交加,又包含着新生活的血泪。既有“现代茶花女”海外风尘的辛酸故事,又有而立之年的东方男人移民海外的生命悲剧,也有小留学生浪迹海外的种种苦涩境遇,每一部作品都捕捉到了离散海外的中华儿女被边缘化后的生命轨迹。

二、离而不散的审美追求

海外离散作家,面对西方异质文化及自己的母体文化所做的精神挑战。他们的一个突出精神特征就是勇于在远隔本土文化的“离心”状态中重新思考华文文学存在的意义。一种文学的产生和形成,首先应是趋于某种文化的自觉,之后才是文学的自觉。中华文化作为海外华人文化和华人社会构成的精神底座,无时不在,其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既是一种无形的纽带,也是华文文学发生的前提和动力源。海外华人文学家在离散的状态下,往往对中国文化更为坚持,海外华文离散文学在跌宕起伏中有一股内在继承的精神脉流。离散是所谓的形离神不离,身离心不散。林婷婷借用朋友的话说:“一个人可以没有身份证上的祖国,却不可以没有文化上的祖国。”离散海外的华人作家,不管是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原因,形成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坚守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写作语言中国化

大多数华文作家,都坚持用华语中文写作,他们把华语中文当成了家国、亲人,充满激情地写作,这是海外华文离散文学的一大优势。在异国他乡,华语中文就是他们的故国故乡,是他们精神的寄托,是他们与祖国亲人联系的纽带,他们把华语中文当成生命一样的坚守。促使他们坚持华语中文写作的另一个客观的原因是用居住国语言写作很难被主流文学接受。一些华文作家被生活所迫,为了生计,选择用所居住国的主流语言写作,但要在所在国的主流文学中占一席之地却难上加难。就连在美国大出其名的哈金、闵安琪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过是题材占了优势。哈金说,他何尝不想用华语创作,但为生活计,只有如此。他所在的波士顿大学英语系,华文写作时不算成果的。用英语写作,至今还没有说得上十分成功的。张爱玲当年是在上海红极一时时出走美国,为了打入英语文学世界,她顽强地奋斗了十来年,尽管她有广博的文学修养和公认的英文表达能力,但她笔下的旧中国故事无论怎样也唤不起英语世界的阅读欲望,张爱玲自此之后基本停止了英文小说的创作。有的华文作家英语写作失败了又重新转向华文写作,如於梨华。张翎说,英语能达意,华语更能传神。这正是华文离散文学离而不散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创作题材中国化

离散海外的华文作家,在强大的文化冲突面前感到失落、迷茫、徘徊,继而在乡愁的咏叹中回归寻找母文化的依托,直至重新反思家园文化的历史局限。有的经过早期的对海外花花世界的亲历式的猎奇描写之后,继而都转向描写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在海外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为题材的传记性文学,作者们急切表现的是他们在海外所经历的种种人生磨难、酸甜苦辣等等,像孙博的《男人三十》《茶花泪》、余曦的《安大略湖畔》、严歌苓的《扶桑》《风筝歌》等,无不是这样的题材,虽然写的是华人的海外奋斗史,但其主要精神内核还是中国的、不同场域的中国人的故事。有的作家他们主要选材纯粹中国故事,发生在本土的中国故事。多伦多华人女作家李彦的长篇小说《红浮萍》,以一个中国家庭几代人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画卷。在经历移民题材的书写后,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也逐渐“回归”大陆,故国的经历在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成为作家回望故土的小说题材,其中既有“”题材的优秀作品《天浴》《白蛇》,也有自我成长的记忆《穗子物语》,作家在经历了移民体验、文化冲突之后,以冷静的叙事心态审视民族历史、剖析自我,挖掘人性的深度。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和《一个女人的史诗》讲述两个大陆女人的传奇故事,是纯粹的“中国书写”题材,《第九个寡妇》成功塑造了“王葡萄”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并为大陆新历史主义小说提供了一个极具参照价值的文本。从作家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对母国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离散海外的华文作家都把文学当作一种精神的寄托,生命的再造。洪天国说:“在母亲的心目中,儿子是有出息的,文字比爵位还重要……她在我心中播下的文学种子,将永伴我走完人生。”可见,尽管在远离国土的场域写作,但母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不变的主题,精神的家园,中华文化的宗亲血脉是华文离散文学离而不散的根源。

离散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文化命题。批评家赛义德在《流亡的反思》中指出:“离散是强加于个人与故乡以及自我与其真正的家园之间的不可弥和的裂痕,离散存在于中间位置,它既不完全在新的系统一边也没有完全摆脱旧的系统,离散者是一位在更广阔的领域里的穿梭者。”他们身处本土与异质文化矛盾的巨大漩涡中心,难以割舍的母体文化精神脐带覆盖在他们心灵最隐秘的深处,双重的离散空间,双重的经验书写,使他们产生出巨大的思考能量,从而在创作中形成更为广阔的艺术张力。

――――――――――

参考文献:

〔1〕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刘小新.从华文文学批判到华文文化诗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3〕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06).

〔4〕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J].东南学术,2004,(06).

〔5〕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6〕陈公仲.离散与文学[J].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4

古堰画乡之所在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距市区仅20多分钟的车程。古堰画乡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个地名。古堰是指碧湖镇有千年历史的通济堰;画乡泛指以大港头镇为中心散落在瓯江两岸的村镇集群的文化定位。2005年4月,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大背景下,古堰画乡用“生态”、“文化”、“休闲”三大特色全力打造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商品油画生产基地和生态度假中心。一幅油画让古堰和画乡两条平行线逐渐靠拢产生交集,一艘画舫将两地串连成线……

古堰画乡如今已经是浙江丽水一张闪亮的名片,每年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这片青山绿水是如此诱人,既有着当下时代的印记,也有着历史的传承。

大港头镇距离丽水市莲都区府23公里,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部,大溪南岸,瓯江中游龙泉溪与松阴溪汇合处。这里帆影重重、船桨声声,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堪称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

千年时光悠悠,往日繁华的瓯江河港,今日美丽的古堰画乡,大港头镇依然成为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型样板,发展“乡愁经济”的典范。世界水利遗址通济堰的古堰文化与巴比松油画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奏出生态、文化、休闲三大元素融合的特色乐章,形成极具特色的古堰画乡特色小镇,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的新路。

2016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浙江省共8家,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位列其中。

“丽水巴比松”名声鹊起

清代处州诗人朱小塘曾有诗赞大港头镇:“雨歇村南大港头,湖光掩映夕阳楼。也能热闹如城市,六县来船并一州。水涨溪头树细回,天寒沙嘴雾迟开。客船风送春帆饱,讶带瓯城雪影来。幽花雨畔堤香,新柳风摇夹道长。笑指逸官真一乐,卧乘轻舫到松阳。寒露成群几日晴,千山万壑入诗情。湖边也敌西湖景,曲曲长亭树下行。”如今诗音袅袅,而大港头的美丽依旧。

1500年前修造的通济堰,溪水依旧哗哗地流着,滋润着沿途3万余亩农田和乡民,被称为“活着的通济堰”。作为浙江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不仅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并且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片水就吸引着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前来采风,成为附近美术爱好者的写生创作场所青睐之地,并逐渐发展成一个以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为创作主体的“丽水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世界美术史上重要的风景画派别。而巴比松原本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在隔了两个世纪,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中国浙江省丽水市,却诞生了中国的巴比松画派,这个诞生地就是古堰莲都画乡小镇。作为浙江省首批通过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古堰画乡小镇用自己独有的艺术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作为全国有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起源地,古堰画乡小镇建立了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集聚了很多艺术家在当地落户,开展美术创作和作品观赏销售,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艺术特色小镇。

莲都区成立了古堰画乡景区管委会,将原来隶属于两个不同乡镇的古堰和画乡两个景区划到管委会下统一管理。虽然以旅游业为主要支撑,而古堰画乡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从2005年至今,古堰画乡先后成立了丽水油画院,修建了古堰画乡美术馆、摄影馆、江滨画廊古街区、通济堰水利文化长廊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并推出了石头画、树洞画等,让艺术的元素遍布景区的每一个角落。

“古堰画乡,我希望她能成为画家和游客的家、心灵的归宿。目前,景区正围绕国家5A级景区建设目标,着力谋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古堰乡风情小镇。”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徐建林表示,“我们着手建立巴比松大师工作室,陆续开工一些新项目,比如画家村画廊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让巴比松的特色人文与古街风景更好地融合。”

如今,“丽水巴比松”已成为古堰画乡的点睛之笔。为进一步推介莲都区优越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历史环境,推动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建设,扶持丽水巴比松油画产业做大做强,2015年5月21日,丽水巴比松画家首次组团,携带精挑细选出的33幅丽水巴比松油画作品远渡重洋,在法国巴黎南郊的巴比松市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中展出,与法国巴比松画家结下友好情谊。64岁的女画家朱小红准备将余生托付给画乡。她在镇上租了房子,打算长住下去。“每天在这里看山、看水、写生、发呆,这样的慢生活,我很喜欢,我要在这里安度晚年。”

艺术小镇的产业链

古樟、码头、老街、画室,走进画乡,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切显得如此的惬意和恬静。画乡一条街――江滨古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临水而建,一直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是画乡的核心区域。徜徉在古街上,你会发现无论是墙上、变电箱或是空调外机上都挥洒着“创意”的3D油画;画室、画廊、奶茶店、布鞋行慵懒地“躺着”,和古街的氛围相得益彰。

这里岁月静好,可以品鉴色彩艺术与乡土风情和气息,这里的人文底蕴与生活情怀相融一体,呈现出中国隐居式的乡土美学,还原了乡土中国的一抹原色。

古堰画乡小镇不仅是一个主打旅游的景区,更是一个培育产业的大平台,诸如油画产业、民宿产业、旅游地产等均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小镇更是基于全域旅游提出了“旅游+油画产业”“旅游+民宿产业”“旅游+养生农业”“旅游+创客产业”的产业融合思路。

油画产业是莲都区古堰画乡的基础产业,景区现有画廊企业几十家,画家、画工300余人,油画年产值达3500万元。“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等文创项目,更是为莲都区的旅游产业增添了多元化的要素。通过音乐与生活美妙融合,文化与旅游深度“联姻”的集聚效应,古堰画乡或将新增一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新名片。

古堰画乡还是远近闻名的茶叶生态乡。如今当地政府已摸索出一l“茶旅融合”的转型之路,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养生农业,这也正好与整个丽水自2016年8月起大力推进“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小镇正依托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突破传统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形成集茶叶生产、科技示范、观光采摘、文化展示、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景区的美丽蜕变也吸引着众多的创客来此安居创业。穿行于大港头镇与堰头村街头,茶馆、咖啡屋、书吧、地方小吃、民间手工艺等各类业态在两旁竞相落户,目前有188家、近200名创客在此创业和生活。同时,古堰画乡亦是中国最大的写生创作基地之一,全国近300家高等院校在此建立了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接待写生创作学生超过15万人次。针对“全民参与、惠及全民”全域旅游的落地,当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统筹景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放手发动群众,每周一开展“全民保洁日”,每月19日开展“六乱”整治大会战,让一个个“盆景”串联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景观”。伴随着丽水市贯通高铁,小镇旅游市场发展更加火爆,小镇已明确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按照“三基地一中心”(美术写生基地、油画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发展定位,将搭乘“5A景区创建”和“特色小镇建设”两股强劲的东风,以“三美融合,主客共享”为主线,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愁艺术小镇,力争在2017年底完成5A级景区创建,并成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先行示范区。

艺术家的心灵原乡

2016年,古堰画乡小镇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小镇融入的古堰文化、画乡文化、摄影文化、瓯江山水、自然田园、乡愁印象等元素令人印象深刻,一举斩获最美乡愁艺术小镇奖。

古堰画乡小镇以“乡愁艺术”为主题,以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为主导,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秀美的景观环境、瓯江水域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田园乡村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势,大力挖掘水利文化、绘画艺术、民俗文化等本地特色资源,把乡愁和艺术融入“山、水、村”中,体现小镇的真实、质朴,体验其中的乡风、乡景、乡情,感受其中乡愁的灵魂。

很多画家来到古堰画乡之后,愿意在此安家,他们将此地视为自己的心灵原乡,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令人宁静的魔力。

来自辽宁省本溪市的油画家唐伟,结缘此地已十年。2007年初,在友人的推荐下,唐伟第一次来到丽水大港头考察,就喜欢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纯朴民风。自此,他扎根古堰画乡生活、潜心创作。唐伟说,每年在兰州从事教学工作结束后,他都会花四五个月的时间在古堰画乡作画。目前,他以丽水山水为题材所创作的作品已达200多幅,许多作品已被国内外书画院收藏。在唐伟的画里,丽水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荷花、古树、小船都被一一呈现在他的作品中。

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管建新不止一次来到丽水,他说,丽水的变化很大,但是不变的是古堰画乡的自然风光和政府传承油画文化、发展油画产业的决心。他感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断的投入,是画家们精心创作的动力,而古堰画乡这块天然的风景地需通过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更好地传播,相辅相成。

唐雪根是古堰画乡的名人,在老街上的街头和巷尾都有他的工作室。

唐雪根已经70高寿了,虽是江南人,一头的银发,神采飞扬,却透露着北方人的那种豪迈。“十年前的一天,他选择了钱江潮作为油画创作母题,从那一天开始,成了油画界的‘弄潮儿’,将艺术的生命交给了这个闻名世界的钱塘江大潮。”这是别人描述他的一段话,唐老喜爱画钱江潮,一画就画到两鬓斑白。近两年,唐老一直在创作一幅60米长、3米高的超长油画作品《东方潮》,他表示需要一件有分量的作品,犹如宝塔不能没有塔顶。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5

一、家乡名人及相关名胜古迹

例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某校举行“锦绣金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

(1)家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它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认识先人,传承风尚,就让我们叩访名人。

①请从下面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的介绍。

备选名人:骆宾王、张志和、艾青、施光南

示例:宋濂 文学家浦江人 《送东阳马生序》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

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婺州儿女扬英名。

(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请欣赏下列金华本地名胜古迹的吟咏,仿造示例,选择两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

示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金华八咏楼)

A、先人创业建古村,后裔继志兴诸葛 ( )

B、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 ( )

C、此地风光三吴无,平砥清流世间殊 ( )

D、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 ( )

E、天门一开天下见,天街漫步天上人 ( )

F、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绣映南山 ( )

解析:本题在考查上涉及当地古今名人,并以此为考点,灵活设题。本题有两道题,第(1)题是“名人”考查题,考查的是对当地名人的知晓程度。第①题所列举的名人大多是同学们熟悉的作者,所以按照给出的“示例”来作答,难度不大,如:艾青诗人金华人《大堰河――我的保姆》;第②题融考查名人知识寓对联当中,较有新意。完成本题要读懂上联中隐含着这样一个条件:即要选择四个都为两个字的名人来作答,否则就与上联不一致。如:陈亮、宋濂、李渔、艾青。第(2)题考查学生解读诗词、对联的能力,这些诗词、对联都与本地景点有关,故学生在了解本地景点的基础上,结合诗词、对联内容,进行分析、比照即可。当然,这道题目只要求写出两个景点的名称,使得难度大为降低。参考答案:A、兰溪八卦村;B、金华双龙洞;C、磐安花溪;D、浦江仙华山;E、永康方岩;F、武义郭洞。

二、家乡的建设

例(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我市正积极创建部级卫生城市和部级环保模范城市,作为攀枝花市的一员,阅读本文后你对攀枝花市的“双创”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四条。)

解析:以家乡城市“双创”活动为考点,考查学生为家乡献计献策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会从家乡各种各样的宣传中了解“双创”活动的意义,因此联系家乡的实际和自身的感受,就很容易提出建议:①加大“双创”活动宣传力度,让全市人民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②加快荒山绿化工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③严格控制“三废”排放,还我市清水蓝天;④严格实施垃圾分装和回收制度,变废为宝;等等。

三、家乡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例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资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她不仅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而且有人们喜爱的土特产;她不仅哺育出著有《数书九章》的数学巨匠秦九韶,而且培育出了曹荻荻、等著名革命家。四川旅游局决定于6月20日在成都召开旅游商品展览会,假如资阳市旅游局聘请你参加资阳参展的宣传方案设计,请根据宣传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请你为资阳的参展活动拟一个宣传主题。

(2)请你确定宣传的主要手段。

(3)请你为资阳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拟一则广告。(设计的广告语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人文自然景观、土特产如:安岳石刻、秦九韶纪念馆、纪念馆、三岔湖、龙泉湖、天池藕粉、安岳柠檬、三星米花、大佛挂面、临江寺豆瓣……

解析:以“旅游商品展览会”为考查平台,着重考查学生组织活动及拟写能力。第(1)(2)题,考查学生为参展会拟写宣传主题及确定宣传手段的能力,拟写时一定要结合“旅游商品”这一主题,示例:旅游景点风光秀丽,土特产品物美价廉;解答第(2)题时,可联系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宣传手段,如:电视片、宣传手册、土特产展出、广告词等;第(3)题是提供家乡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要求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语,广告语的拟写要符合其特点,词语优美,有吸引力。示例:①安岳石刻:神刀鬼斧雕就安岳石刻,四方游客慕拜紫竹观音。②龙泉、三岔湖:龙泉美如画,三岔画中无。③天池藕粉滋肝润肺,安岳柠檬养颜益寿。

四、家乡的重大活动

例 (南京市中考题)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出一幅,并说明理由。

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解析图标的能力,应扣住“青年联合会”这一主题,围绕标识本身构图特点和它的寓意来说明。示例:我推选第二幅。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或:我推选第三幅。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五、家乡的桥

例 (浙江省温州市非课改区中考题)假如温州要举办“泰顺廊桥文化节”,邀请你参与策划,请根据筹备组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是桥与亭的完美结合。历史上的廊桥,村落分散,多山多溪,木桥成了连贯村落的主要通道。人们为了在行路途中遮风避雨,在木桥上建起了一座座风雨亭,犹如彩虹飞架在山谷溪流之间,这就是我们日后所称的“廊桥”。

据记载,全县现存明清廊桥有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如泗溪姐妹桥、筱村文星桥等。廊桥以较短的木材,纵横相贯,搭建而成。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1)给《泰顺廊桥画册》扉页配上一行醒目的文字,向读者介绍廊桥的特点。(不超过12个字)

(2)给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解析:本题选择家乡的桥为考点,新颖别致。以“泰顺廊桥文化节”为平台,考查学生的拟写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对廊桥特点的概括能力。示例:廊桥造型优美,结构巧妙(或:桥与亭的完美结合)。第(2)题,考查学生拟写广告语的能力,拟写时要扣住“文化节”的主题来考虑,突出廊桥文化内涵,示例:美丽的廊桥向你招手,特色文化与你交流。

六、家乡的街道

例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

假设: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江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

解析:本文以苏州富有水乡特色的“临河街道”为材料,引用古诗激发学生情趣,设置了两道富有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尽情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小街的名称要符合“枕河”的意境,给临河人家写的话要符合委婉的要求。

七、家乡的节日或天气

例1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当今很多人倡导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你能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选取一个,说说当地的过节习俗,或介绍节日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吗?(不超过60字)

例2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下面是湖州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

5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20―28℃风力:<3级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6

关键词:农村学生;因地制宜;乡村特色;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92-01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害怕写作,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在习作素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立足农村,就地取材,丰富写作素材。

一、体察农村生活

(1)体验传统节日,写乡俗民风。农村人特别注重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体验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清明,了解各地祭祀祖先的不同之处,听长辈讲讲先辈的故事;端午节,与家长一起去河边采粽叶,观察粽叶,学学怎样包粽子;中秋节,了解每一种祭品的含义,参与祭拜月亮的过程。过年时,农村的习俗则更多,如过年前必做的蒸馒头,年后正月十三的“上灯”,以及之后的“落灯”。只要学生采集到材料,他们就乐于写作。一学生在学裹粽子之后写道:“只见奶奶先把三片粽叶依次轻贴在一起,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轻轻一圈,就成了一个小漏斗,挖一勺米慢慢地倒进去,右手大拇指按按紧,然后把粽叶围着小漏斗裹几圈,再用一片粽叶还没包完的粽叶里,绕着粽子把有口的地方紧紧包住,不让米漏出来。最后,奶奶咬着粽绳的一头,右手拿绳子另一头,一扎,一个粽子就裹好了。”这段文字中“贴、夹、圈、倒、挖”等一连串动作描写之所以既准确又生动,完全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

(2)学习农技农艺,诉劳动甘苦。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习作7要求: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当一回盲人、聋哑人,也可以做一天老师,当一回家长,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时值农村收麦栽秧之季,教师开展了“当一小时农民”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跟家长或学习割麦、晒场、栽秧,或学习翻地、平土、点豆。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体验劳动的甘苦,感受农民的勤劳,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有血有肉:“好不容易把半口袋麦拖上担子,我全身骨架都软了,张着嘴不停地喘气,头上的汗一个劲儿地滚。歇了好长时间,我才慢慢把扁担的一头放上肩,和妈妈抬起来向前走,可两条腿怎么也不听话,走起来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摆……”农村有许多能工巧匠,还可以让学生当一天“篾匠”,养一天蚕,等等。

(3)欣赏家乡特产,抒爱乡之情。土产特产,其本身包含着“独特”之处,这显然是作文表现“个性化”的极好材料。随着“一村一品”工程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很多特色种植、养殖及小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猕猴桃种植基地、访家乡葡萄园、品尝“樊川小肚”等小吃,学生对家乡的爱会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4)寻找农村变化,倾自豪之感。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农村学生亲身经历的,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并在课堂上让他们说说家乡的变化:有人从土灶说到煤球炉,又说到液化气;有人从土路说到石子路,又说到水泥路、柏油路;有人从种麦栽秧说到“十里栽花算种田”,有了细致的观察,习作自然言之有物。

二、观察农村风景

农村学生生长在农村,最贴近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他们眼中少不了蓝天白云、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农村的一年四季变化大,春天,带学生去看睡了一冬的麦苗,看燕子怎样搭窝筑巢;夏天,让学生去树林中捉知了,去小河边钓鱼;秋天,让他们观察雾起雾散,欣赏天空的蓝、云朵的白、大地的黄;冬天,让他们在雪地里奔跑,尝一尝雪的味道。学生在大自然中尽情体验,真情则自然流露:“清晨,一层轻纱飘浮在村落之间,几声鸡鸣犬吠将乡村唤醒。太阳懒洋洋地爬上树梢,散发出淡淡的光芒,薄雾也识趣地溜走了。铺在农作物上的一层糖似的浓霜也渐渐融化了……”只要留心,多样的乡村风光可为学生的作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三、积累农村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农村学生既应在书籍中欣赏优美词句或精美片断,也应该积累一些鲜活的农村话。比如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也有形容人多事的“吃饱了撑的”,形容人很忙的“丢了翻耙拿扫帚”,称会挣钱的人为“钱锥子”,称“柳树发芽”为“爆青”……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农村语言,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具体,语言也生动有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农村教师要能够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立足农村,让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积累语言,丰富素材,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7

一般人都有家乡情结,为什么不少人反倒瞧不起自己的家乡呢?我认为其原因一是宣传不够,二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家乡的认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有着我们无法体验的美好,而忽视身边可贵的学习资源,久而久之,孩子对家乡的了解越来越少,影响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程度,身为家乡人的那份自豪感也随之慢慢消失了。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好本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呢?下面我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例谈一谈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在淳朴的民情风俗中寻找温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教完《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期间关注长辈“忙年”的情景,让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整理,然后形成文字材料,春节后在班上交流。如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讲到祭灶的风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晚上,人们烙糖饼吃,吃之前要先揪一小块放到灶火里烧掉,以敬灶王爷,祈望来年有好收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诵读欣赏”中列举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对联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自己创编春联、贴春联、读春联,感受春联与节日相映成趣的氛围;还可以带学生外出采集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然后归类整理,了解春联的类别和用法。

以泗水王国为体系的泗水文化是两汉遗风的重要标志,学生在参与民风民情的实践活动中,既复习了书本知识,锻炼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接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

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沉醉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是一个自由而亲切的空间。泗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洪泽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两岸风光旖旎;广袤的果园,四季美景各具特色。自然赋予家乡独特的魅力,使学校教育的触角得以自由伸展。在学习《乡下人家》《祖父的园子》《父亲的菜园》这类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菜园、果园走走,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带孩子们到田间地头走走,向农民伯伯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丰富见闻;秋天带孩子们去帮农民伯伯掰玉米、挖土豆、拔花生等,充分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身为农家孩子的乐趣。这样的实践活动无疑给单调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活水,孩子们自己布置的橱窗、板报、主题墙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学生走进自然,活跃于乡间田野、羊肠小道,不仅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还提高了认识自然的能力,促进了动手、思维、表达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增进了对家乡的情感。

三、在土特产品的滋养下感恩

洋河大曲、苏丝、八集小花生、洋河车轮饼、泗阳膘鸡都是泗阳远近闻名的特产,在全国市场很畅销。泗阳的桃雕,家喻户晓,其题材有八仙过海、凤戏牡丹、熊猫食竹、猛虎下山等。桃雕雕成之后,佩戴在身上或放在案头,有吉祥之意。乡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号。”土特产品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拓展的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尝、欣赏、使用、收藏、馈赠等途径感受土特产品对生活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参观走访,认识土特产品;可以开展校园贸易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向他人推销产品;还可以让学生写解说词、广告语,绘制宣传画,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特产给生活带来的实惠,从而对心灵手巧的家乡人民心生感恩之情。

四、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自豪

如今,村庄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拯救村庄文化,延续村庄历史,成了人们的共识。将农村历史文化世代延续下去,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县的来安小学成立了农耕博物馆,高渡小学成立了洪泽湖水产文化博物馆,泗阳实验小学以本土文化和教育有机结合作为课题长期研究,并编为校本课程,这些做法都是在将本土文化发扬光大。

泗阳历史悠久,三庄汉墓成群。2002年11月,三庄汉墓出土的文物有660多件,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出土于主墓室的“弩机”,镀银镶金,闪亮如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视为珍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县博物馆参观,通过图片、文字、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泗水王国的灿烂文化,感受先辈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自豪感。

五、在文化名人的感召下励志

我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文化名人灿若星辰。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张相文,编著过《泗阳县志》,他为近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泗阳县城南建有张相文故居。现任中国文联主席的孙家正也是泗阳人。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钱学森》等课文后,教师可以有机整合家乡名人资源,充分发挥名人的教育影响作用,让学生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为家乡和祖国作出的贡献,学习名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可以让学生收集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或他人;也可以开展“我与名人比童年”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胸怀理想,勤奋努力,小地方也能飞出金凤凰。

六、在公共场所的舞台上锻炼

乱用词语的现象在大街小巷的店铺招牌中随处可见,容易误导人,尤其是小学生。如装潢的“潢”,常被人们写成“璜”。在学习《仓颉造字》后,教师可以开展找找身边的错别字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大胆纠错;建议学生写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规范用字的呼声。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规范写字、用字的意识,夯实了语文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矿藏,它为我们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名人故居、公园等场所参观游玩,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鼓励学生在公共场所采集标语、公益广告语等信息,丰富语言积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公益广告语,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到家乡的知名企业参观,了解一些商品的生产流程,感受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劳动成果。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8

关键词:山区;学生;作文

我的家乡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脚下,如今人们依靠山区资源快步走上了富裕路。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有感而发,何不利用深山区极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带领学生轻松踏上写作之路呢?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活水”,如何才能浇灌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写出虽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的乡土作文呢?因此,我不断学习、思考,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写作方法。

一、引导学生欣赏山乡风光,从原生态的自然美中丰富写作素材

我们这里四季分明,秀色可餐,多样的自然风光给山区孩子美的熏陶的同时,也为学生作文素材提供了新鲜独特的源头活水。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假期去老界岭、龙潭沟、五道幢、宝天曼等景点游玩,或深入自家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从熟悉的自然画面中寻找美、感悟美,痴情描摹生态的美、豪放的情。或大处着笔,或小处精雕,由于感情充沛,学生感触的角度独特,因此,流露的情感自然逼真。比如,一个孩子游玩后写道:朋友,请来伏牛山做客吧,绵延八百里,足以让你流连忘返。龙潭沟,沟沟秀丽,似成群的仙女欢迎你的到来;五道幢,幢幢险峻,鬼斧神工;老界岭像长途跋涉的老人,一头挑着黄河,一头挑着淮河;伏牛是实力的象征,我为流着伏牛人的血统而自豪,美哉!我的家乡!又如,写猕猴桃,一个孩子写道:十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褐色的小灯笼。它们两个一排、三个一束、四个一团,或抱团嬉耍,或惺惺相惜……沉甸甸的,毛茸茸的,灵性可人。一掰两半,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轻轻一咬,满嘴都是酸甜的汁,使人忍俊不禁,回味酣畅。这些片段告诉我们:只要用心观察、真情感悟这些熟稔的山乡风光,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美文。

二、号召学生体验生产劳动,捕捉成长轨迹,表达真情实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学生参加劳动的已经不多了。因为没有经历,许多学生在描写劳动场面、叙事时如果抓不住特征就写不出真情实感,语言苍白。因此,我有意识地号召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帮助父母干活,挖地、割麦、掰玉米、摘猕猴桃、种香菇、摘山萸肉等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农活,每次参与,学生均有不同的体验,或自豪或沮丧,或成功或失败,写作时真情实感也就丰满可信了。例如,写帮妈妈摘香菇,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快出香菇了,母亲和我把一袋袋菌菇搬到香菇架上,我看见母亲的额角始终渗着汗水……母亲一面摘香菇,一面轻轻地对我说:“孩子,种香菇也是一门学问,秋冬时节,出菇最旺,营养最丰富,若错过关键的两个月,一年就会白忙,因此,抓住时机最关键。就像你的学习,初中阶段最关键,可以说是人生的分水岭,若考不上高中,基本就与学校无缘了,更谈不上有更好的工作了……”听着母亲的话,似乎比课堂上教师的教诲更深刻、更容易理解。看着母亲两鬓的银丝,我顿时成熟了许多,振奋了许多。

三、激l学生探寻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

虽然我们生活在豫西南山区,但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富,民众又注重古老习俗的传承。这里是屈原文化、哪吒文化、重阳文化发源地,一年到头各类民俗活动纷至沓来。农村正月里“舞狮子”“摇旱船”“看高台”“闹花灯”,端午节“包粽子”,九月九登高赏。多年来这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西坪的狮子,重阳的灯,丁河的高台玩得精。这些古老传统的民风民俗,许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着农家人的智慧和信念。这些民俗素材,学生耳濡目染,甚至参与某个“角色”的传承,这种本土文化特质,乡土情结浓郁,最容易打动、唤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愫。我经常在节后不失时机地组织收集这些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许多文情并茂、乡土味浓厚的作文频频见诸报端。

四、鼓励学生收集方言俗语,锤炼语言风格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9

关键词:消费空间;乡村空间;都市空间;另类空间;一次性;雷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181?05

一、文本中消费空间的创造

当今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物质充斥着整个社会,物质及其所指的符号意义的消费成了消费社会的主要特点。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 围。”[1](1)这种物质构成的消费空间在众多的文本创作中依旧存在,它是相对封闭并提供人物活动的地方和场景,可以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场所,也可以是一种人物情感寄托的家园,人物在其中通过感官、身体享受消费空间带来的刺激、诱惑、暧昧等种种复杂情感,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也同样被刺激着、诱惑着、愉悦着。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曾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2](3)消费空间在文本中多呈现为无法安放灵魂的家园或者时尚加点诱惑和刺激的景观。从消费文化视角审视,会发现文本对乡村空间“家园意识”的完整移置,对城市空间“他者”的零碎化感受,以及消费空间书写倾向的细节化等,这些书写分别暗合了视觉、感官、欲望、身份、夸示性、一次性等消费社会的特点。文本中的人物以及文本外的受众在面对城乡空间时投入了情感以及“被刺激起来的欲望(wants)的满足”。[3](3)这不同于对现实消费空间的金钱等物质的投入和消费,从文本空间塑造与消费时代特征的暗合来看,文本中的消费空间就有了其合法性的存在。无论是乡村空间还是城市空间,以及另类空间的写作,空间内的所有“景观不是影象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2](3)因此,我们可以把空间理解成社会关系符号化的象征,文本中的想象空间的塑造就有了符号意义,为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也负载了更多人物及其受众的意识形态。当然,“必须把作品与作品的关系放进作品和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把作品自身中含有的历史延续性放在生产与接受的相互关系中来看。换言之,只有当作品的连续性不仅通过生产主体,而且通过生产消费主体,即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时,文学艺术才能获得具有过程性特征的历史。”[4](19)也只有在文本内/文本外,消费空间/文中人物,消费空间/受众这几个关系中,才能把握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如果绘制一张文学版图,从延安这个文艺中心辐射开来,陕西(贾平凹)、北京(老舍)、武汉(池莉)、上海(张爱玲和王安忆)、山东(莫言)、浙江(鲁迅和余华)、湖南(沈从文)等等,这是大的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描摹,而回到文本中的文学空间,文本空间就有了符号意义,它大多是作家通过文学想象并借助原有记忆书写的想象的文学空间,因此就有了符号意义,贾平凹笔下的棣花镇之于清风街(《秦腔》);余华笔下的高密之于高粱地(《红高粱》);沈从文笔下的湖南凤凰之于湘西(《边城》等),这里都曾经是他们的家园,而作家在写作时,对文本中的乡村空间实现了“家园意识”的完整移植,在缅怀故乡时,便实现了情感的消费。如果说鲁迅回到故乡——它笔下的乡村空间,看到了故乡人与事的变化,但总是想寻找旧时的家园感而不得(如《故乡》、《祝福》、《在酒楼上》等),却以“走”的方式离开曾经的家园,情感上无奈又显出“反抗绝望”的希望的话,沈从文和贾平凹则表现出了被毁掉家园的伤痛感。沈从文笔下那吊脚楼、善良的翠翠、有情义的、富有血性的水手这些美好的家园记忆已经成为了过去,去乡十八年“‘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5](3)贾平凹笔下那种招夫养夫(《天狗》)的美好人性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退化,传统的“秦腔”文化已失去往日显赫(《秦腔》),他想唱一首挽歌,哀悼乡野景观和乡野生活方式,为故乡“树一块碑子”,但是,那种家园丧失的伤痛感让他不禁喊道:“故乡啊,从此失去记忆。”[6](566)乡村空间书写呈现为作家目之所及引来的内心疼痛以及眷恋乡土的情感透支,正如“家园是给人以归属和安全的空间,但同时也是一种囚禁”。[7](500)作家的这种情感的被“囚禁”与超脱的困厄,使得他们在逐渐被物质所侵蚀的生存空间的困厄中挣扎试图超脱,不断透支情感。作家对乡村空间的书写呈现出对失却家园的眷恋和无法安放灵魂的尴尬,继而在文学想象的空间里去构筑“乌托邦”,如果这一“乌托邦”以后无处构建,难免会流露出末世情怀。同样,受众也随着阅读对乡村空间进行情感上的消费,扼腕叹息家园不在,在眼泪与内心痛苦的表象中完成对乡村空间的阅读和情感消费。

如果说乡村空间的书写多倾向于作家与受众的情感消费,那么都市空间的书写就更贴合消费社会的时代特征,更加多样化。把城市纳入都市消费空间书写范围的作家,比如说矛盾、新感觉派作家、张爱玲、王安忆对于上海都市消费空间的书写;池莉笔下的武汉城市消费空间;老舍笔下的北京消费空间,都分别展示了带有消费社会符号特征的大街、广场、夜总会、酒吧、咖啡厅、商场、茶馆等封闭的消费空间。“并非空间,而是它的各个部分的由心灵方面实现的划分和概括,具有社会的意义。”[8](460)因为,这些空间聚集着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属于公共消费空间,也成了欲望化、感官消费的符号化景观,文本中人物及其文本外的受众能在其中满足那些显现的或者是隐秘的欲望。

茅盾曾说:“上海是‘发展了’,但发展的不是工业的生产的上海,而是百货商店的跳舞场电影院咖啡馆的娱乐的消费的上海!上海是发展了,但是畸形的发展,生产缩小,消费膨胀!”[9](422)对上海都市消费空间的出现做了初步的论述,这些都市消费空间为文本中的人物以及受众提供了感官和情感消费的机会,借助视觉消费隐藏在空间符码下的个人欲望。《子夜》设计吴老太爷所见的上海高楼、霓虹以及在嗅到的汽车尾气所构成的能够强烈刺激感官的城市空间中毙命,这可以看作一个抵抗都市消费空间的人物典型,当然他对于上海都市的消费是瞬间的,也以生命为代价。

新感觉派的写作也倾向于对城市消费空间的塑造,街道上的福特、别克跑车,鞋店,酒铺,音乐铺,糖果铺,大戏院,旅社等(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都是典型的都市消费空间,在这些空间里我们能看到喜欢“在她花朵似的嘴唇上”亲吻,如品葡萄酒般的男子(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商场里拿着一大堆物品的“虚荣的女人”(刘吶鸥《都市风景线》)甚至将爱情视为游戏,决定嫁这个男人却把献给另外一个男人的女人(刘呐鸥《游戏》);为五百块钱牺牲(刘呐鸥《热情之骨》),并熟知373种牌子的烟,28种名字的咖啡,五千种混合酒的成分的摩登女郎(穆时英《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在文本中的都市消费空间中,“消费像一张天罗地网,席卷覆盖人生的行为和意义,都市人从消费实在的物质开始,进而消费符号,消费梦想,消费意义”。[10](143)人于是也成了欲望的符码,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吉庆街的宴席(池莉《生活秀》)、花楼街(池莉《不谈爱情》)、竹床、街头小吃(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江汉关的钟声、轮渡、公共汽车(池莉《烦恼人生》),咖啡馆(王安忆《我爱比尔》)、夜总会(叶弥《城市里的露珠》)、酒吧(葛红兵《沙床》、池莉《你以为你是谁》)等公共空间展示了身处其中进行消费和娱乐,或者只是进行日常生活的人物,但是人物所有的行动都受到视觉刺激的支配,正如贝尔所说:“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份了。”[11](154)这种视觉刺激所带来的感官和精神的愉悦,以及身份的展示,是对出入这种消费空间人物身份的“夸示性消费”。不论是新感觉派笔下的街道,池莉笔下的花楼街(池莉《不谈爱情》),还是淮海路(卫慧的《上海宝贝》),街道是提供更多吸引的“感官场所”,即使在大街上,不买东西仅仅只是逛、看,也能在逛和看里获得感官的刺激和精神的愉悦,而“感官欲望的追求和张扬才是消费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10](10)因为,街道是人物“单调世俗生活的拯救形式”,通过看最终收获的是“街道上的感官释放”。[12](12)

文本中私人消费空间,特别是人物生活空间的呈现,提供了日常生活展示的舞台。丁玲笔下的莎菲在公寓里整日幻想,徘徊在两个男人中情感备受折磨(《莎菲女士的日记》)。矛盾的《子夜》书写了由香水、美酒、音乐、公主名媛汇聚的吴公馆,所有景观的组成都突显出与时尚接轨的气质,这一空间形象成了消费的象征符码,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的聚集地,演绎了人物之间物欲、的风花雪月,商场上“多头”与“空头”的算计大战。从沈从文对“酉西会馆”和“公寓”的描写可见,“‘公寓’或许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正以依靠了‘公寓’提供的场域,一代文学青年的人际网络才得以形成”。[13]张爱玲也称“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公寓生活记趣》),邱华栋笔下的龙天米公寓(《环境戏剧人》),印家厚的住所、厨房、卫生间(池莉《烦恼人生》)、白流苏客居的旅馆(张爱玲《倾城之恋》)、“沪上淑媛”王琦瑶所住的“爱丽丝公寓”(王安忆《长恨歌》)等都倾向于将日常生活搬进都市中对于“居室空间”的描写。居室(公馆、公寓、住所)相对于都市的公共空间更倾向于私人性、私密性、神秘性,更易流露出人物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突显出高档住所出入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在这一相对私人的空间里,人物消费了空间带来的舒适、安静、心灵的成长,在情与爱的纠葛中消耗精力、感情,甚至在社交时刻意迎合。当然,文本中的消费空间一旦被读者接受,他们通过阅读消费的不仅是对于文本所构筑的封闭空间提供的人物日常生活的情感消费,还有对于空间的想象——带着探究个人隐秘的心理去阅读,从而在这样的空间中获得对于“他者”生活的窥视,满足窥视过程中带来的感官愉悦。

还有一种另类空间书写,它相对于城乡空间以及“居室空间”这些富有立体感和整体想象空间的景观来说,显得更加碎片化、细节化,呈现为更大空间中具体的一个局部空间、具体到一种可以引起人情感上的厌恶或者激动、兴奋,但是,不能拿来在公众面前堂而皇之谈论的一些更加私密性的空间,这些空间对于未进入者永远充满诱惑但又拒绝“他者”以任何理由来访。余华的《兄弟》把这样一个隐秘的空间设置为厕所,这样一个丑陋与臭味结合的所在却是一家两代男人窥视女性屁股并获得感官和满足的最佳场所,它是拒绝男性“他者”进入的,却因此充满了诱惑力,一旦变得不是那么的安全,恐慌与厌恶就会弥漫被侵扰的群体。被认为更加肮脏的事情是在粪池里打捞尸体,蛆虫、粪便肮脏不堪,观看者掩着鼻子伴着恶心也要奋力地向前挤,一睹这个好色丧命男子的容颜。张爱玲喜好浴室(《红玫瑰与白玫瑰》、《琉璃瓦》)空间的展现,90年代以来,陈染、林白等代表的“身体写作”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卧室甚至床上(王小波、木子美等),演绎着刺激与新奇,诱惑和被诱惑,欲望的膨胀和满足后的快乐。这也应和了消费社会,因为“消费社会中消费的目的主要不在于物质性,而在于非功利原因的价值,如追求身份、羡慕刺激、追求新奇等等”。[14](24)

二、雷同的尴尬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经济对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齐格蒙特·鲍曼指出:“全球化概念所传达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世界事务的不确定、难驾驭和自力推进性;中心的‘缺失’、控制台的缺失,董事会的缺失和管理机关的缺失。全球化其实是乔伊特的‘新的世界无序’的别称。”[15](57)这种无序状态也反映到了文学创作领域,看似全世界文学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共同反映与再现消费时代、日常生活的新变化,但是,“全球化既联合又分化。它的分化不亚于它的联合——分化的原因与促进全球化的原因是相似的。在出现全球范围的商务、金融、贸易和信息流动的同时,一个本土化的、固定空间的过程也在进行之中”。[15](2)文学在建构与时代接轨的消费空间的同时,本土化的空间建构也在努力达成。于是,文本中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多所谓代表时尚,彰显刺激的一些雷同的消费空间景观。

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纪就已经开始谈论消费社会,而我们追风西方的同时,也对于现实时代的物化有点无法招架,于是在文本中就开始建构所谓代表时尚、感官、消费的文化空间让我们的文本呈现得不那么乡土气。于是,由乡村空间写到都市街景;由咖啡馆、酒吧、夜总会等的公共群聚空间写到私人空间;由公寓、旅馆、公馆写到卧室,由卧室写到床和浴室;由代表身份地位的时尚消费区写到脏乱不堪的厕所,凡是笔所能触及之处无不涉及。这一系列空间景象,使得“景象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景象叠映景象,而人就生活在这光怪陆离的虚假幻象之中,可悲地抓着幻象这根稻草而活”。[16]人(作家、文本中的人物、受众)的欲望被刺激起来,随着满足被淹没在了这些文学想象的虚假泡沫之中,而人的猎奇心理似乎依旧会再次膨胀,将被欲望刺激起来的精神幻想当成救命稻草,再一次演绎这样一个过程,一直恶性循环下去。相应地,强大的阅读群体和购买力必然形成一种隐形的写作尺度和衡量标准去影响这一类型文学的书写,去构想更加新奇刺激,激动人心的消费空间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这些消费空间变相地成了欲望的符码,让人物在其中享乐欢愉,也让读者通过阅读在视觉的刺激下,获得猎奇心理的短暂安慰。似乎这样描写,我们就与时代、西方接轨了,谁知这却正好画地为牢,让文学变得盲从、仿真、感性化、雷同,失去那曾经打动过读者心灵的人性内涵和反思深度,又娇惯了一批特殊口味的读者群体。

对消费空间的文学书写已经到了雷同的尴尬境地。蔡翔曾于1999年主持《上海文学》,开设的“城市地图”栏目称撰稿者是“一批更年轻的作家开始出现,也就在这个时候,淮海路、南京路、徐家汇等等所谓的‘高尚地区’在这些作家的笔下频频出现,而其所提供的场景、人物、情节等等也时有雷同之处”。[17]而且“作家似乎天天照着镜子千姿百态,而镜子里的自我一个个不是越来越丰富,相反却是越来越趋同划一,比如闹出一些咖啡吧加卧床再加一点悲愁的标准化配方”。[18]这些趋同的空间描写等被蔡翔归结为与人性紧密相连的“私人化”写作标准下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作家“私人化”写作的合理性,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借助这些消费空间更容易直达目的,至少从外衣上来看是合理的,一旦写到都市,作家就必然写到酒吧等一些雷同的消费空间,这种把时尚嫁接到消费空间上的写作习惯,显得很别扭但表面上又那么的天衣无缝。事实上,文本书写中过渡地使用消费空间的包装,难免会有迎合市场之嫌,更何况作家与书商、出版社的合谋,更促成了这种所谓时尚、都市小说的创作。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变成了甲虫在思考,我们文本中的人物和文本外的读者则被激起欲望在消费;甲虫被围困于狭小的居室空间,我们则被围困在欲望的孤岛上挣扎;甲虫仍在思索工作,而我们则在无目的刹那消费中空虚。享乐主义使得作家所竭力在文本中为我们构筑的消费空间变得失去了深度,俨然一副视觉的立体画面,就像我们翻阅带有插图的画册一样很快地阅览之后脑中空空如也,只有那一瞬间的激动,这就是文学消费的一次性特点。但是,这种消费空间的书写过于重视消费的一次性和感官性,便消解了文学的永恒性,永恒性也可以被理解为经典性,具有可以被无限解读的可能性,也就是马克思那“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9](29)所以,文学要表现时代也需要超越时代,超越现代甚至未来,这才算得上经典,才能成为“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群”的雷同。我们直至现在常谈卡夫卡狭小的空间里对于自身困境甚至人类困境的思索以及“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而我们文本中的消费空间里所展示的仅是空间符号化之后的身体、欲望、性等的表现。这种趋向不仅使当下这个时代成为经典缺失的时代,甚至连原来的文学经典都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文化市场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学作品的创作,但是,也不能刻意迎合市场以及读者的审美趣味,好的作品应该在价值观上引导读者,而不能用促使读者感官消费的消费空间误导读者的价值观。没有高质量的作品,读者的欣赏能力会越来越趋向于低级趣味,这看似暂时满足了读者和文化市场,但恶性循环下去会给作家、市场、读者带来持续低迷的文学环境。柳青坚持“60年一个单元”创作,长期扎根农村体验生活,写出了史诗性的作品《创业史》,而余华所谓“十年磨一剑”的《兄弟》,以厕所这一空间开始描绘屁股、刘镇第一美女,处女膜,暴发户的幻想等,不能不说这是时代催生的一部作品,但是,我们把其中反映消费时代特色的东西去掉还能剩下些什么?文学所负载的责任已经慢慢丧失,“空间+时代+启蒙/救亡/政治”的写作模式转变为“空间+时代+消费”的模式,摒弃了启蒙的、政治的“文以载道”的东西,突出人感官欲望的消费,这不是“回到文学自身”,恰恰相反,将媚俗当脱俗,只能被读者阅读时一次性消费。文学一方面想要紧跟时代,一方面却又被时代很快遗忘,这也就成了消费空间文学书写中的悖论。

我们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而不是把这些娱乐大众的雷同消费空间书写当成时尚、夸耀身份与地位的筹码、迎合读者的噱头、获得高版税的渠道,去真正反思这种消费空间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缺少人性反思内涵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文化快餐。文学在与商业化、时尚化相撞时,不应该遗落它的审美特性与人文精神,“文学应该使人从平庸中超越出来,给人性中增加点神性,而不应该以堕落为美,以为光 荣”。[20]尽管很多人对文学中的道德担当意识嗤之以鼻,但是,在这个被认为并不缺乏道德的社会,重提此话题,进而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或许才能躲避平庸,超越现实,从而避免在消费空间书写的过程中造成雷同的尴尬。

参考文献:

[法]波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 全志钢译. 江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法]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王昭凤译. 江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郑祥福, 叶晖, 陈来仪, 等. 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德]H·R·姚斯, [美]R·C·霍拉勃.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周宁, 金元浦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沈从文. 长河·题记. 沈从文全集(第10卷)[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

贾平凹. 秦腔·后记[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5.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德]G·西美尔. 社会学: 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 林荣远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茅盾. 都市文学. 茅盾全集(第19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焦雨虹. 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10.

[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 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9.

汪民安.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 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姜涛. “公寓空间”与沈从文早期作品的经验结构[J]. 中文自学指导, 2007(2): 4.

莫少群. 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英]齐格蒙特·鲍曼. 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 郭国良, 徐建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张一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9.

蔡翔. 何谓文学本身[J]. 当代作家评论, 2002(6): 37.

韩少功. 好“自我”而知其恶[J]. 上海文学, 2001(5): 72.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篇10

在果乡成长的曲焕平,就生活在那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一路走来,在故乡处处,曲焕平有幸领略沉积的文化风采。山上翠柏,门前古槐,河畔垂柳,井旁皂角,有多少故事,附丽其中,这里有历史的留痕,有人物的投影……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洛宁,你将邂逅神话中“洛书”呈现的去处,传说中仓颉造字的平台。在洛宁乔家大院的古树荫下小憩,闲数落花,耳闻莺啼,倾听远古的文化故事,如诉家常事。天造地设,洛宁是散文的世界。

曲焕平领受故乡慷慨的馈赠,满怀感恩之情,写作了大量关于洛宁的散文。曲焕平写果香四溢的自然风光,写留存在山水间的文化踪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向往,曲焕平在散文中,对洛宁县的经济建设,进行了不倦的呼吁和热情的描绘。她写丰富的物产资源,优越的投资环境,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工业经济的兴起,介绍洛宁特产,笑迎外来投资……曲焕平是一位贴近生活,心系百姓的作家。她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社会担当的抱负,使她文笔俊秀的作品,迎来了襟怀大度的风采。

曲焕平是洛宁县作家协会的主席,她不仅自己努力创作,写了许多好作品,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她的作品没有像陷入当今新潮的那种个人写作,写琐碎的感情。她总是在描写着时代的脉络和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在对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情世事和历史沧桑的审视、思考、感怀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处处体现着高尚的志趣追求,处处高扬着社会正能量的旗帜。所以,对这样的文学写作,我是很欣赏的,也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