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0:16:42

绝活作文

绝活作文篇1

生活中有许多如果,你吃过“如果”并用如果造句吗?我吃过,并且用它造过句。

有一天考试,老师说只有一节课四十分钟,和课间十分钟,老师让我们抓紧时间答卷。我看题目挺简单的,就用最快的速度写完试卷,那时离收卷还有十几分钟,我看试卷如此简单就没去检查,满脑子在想:这次考试要是考得很好,老师家长会怎样表扬我呢?可是结果却不以为然恰恰相反。试卷都是粗心错的,老师批拼了我一顿,回到了家我愤愤不平的说:“如果我认真审题认真检查,这张试卷我会考得很好的。”妈妈瞪了我一眼:“如果如果,要是你认真审题,还会考这么低吗?”我惭愧的低下了头。

又有一次在特长班里,因为莫为同学老是干扰我,我不分三七二十一的追着他满教室跑。可是刚追到教室门口,老师进来了我和老师撞到了一起,老师就此把我“请”到了办公室。老师问我为什么这样,我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果不是他先干扰我,我就不会追着他满教室的跑,最后也不会撞到老师您。”老师摇摇头说:“不要老是说别人的不是,你自己想想你有什么错误。”我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也是这样老师惩罚了我,每天放学时,自己单独留下,在教室里打扫卫生。

世界上只能说吃“如果”得比较多,但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人都吃“如果”。比如雷锋不吃

“如果”他心里只想着大家,没有自己。他并没有说:“如果我不为大家做事,我就会省下很多时间来做自己的事。”华罗庚是个伟大的数学家,但他并不会用如果造句,有一次他帮爸爸看店,这时来了一位顾客,要买钢笔,顾客问他钢笔多少钱,因为他正在做一道数学题,所以就随口说出了题目的答案:二万五千。:“啊,太贵了!”顾客说完就走了。爸爸看见了,打了他一顿。但他依然迷恋数学,并没有说:“如果我当初再看生意,没做这道题,那么就不会被爸爸打,并且看到了生意。”他而是更努力的学数学,成了大名鼎鼎的数学家。

绝活作文篇2

第一招: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写肖像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要善于抓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思想性格。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寥寥几笔,就绘出了她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直接写心理,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的“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榨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灵魂作用。

第二招: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又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三招:简笔勾勒

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如《一面》中描绘的鲁迅肖像:“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抓住人物肖像的这些特征几笔勾勒,一位健康被艰苦工作毁坏的老战士的坚毅形象就突现在眼前。

第四招:工笔细描

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老舍《牺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脸,在我试问他的时候,好像特别的洼了。从那最洼的地方发出一点黑晦,慢慢地布满了全脸,像片雾影。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来。他那些彼此永远挤着的牙轻轻咬那么几下,耳根有点动,似乎是把心中的事严严地关住,惟恐走了一点风。然后,他的眼忽然发出些光,脸上那层黑影渐渐地卷起,都卷入头发里去。‘真哪!’他不定说什么呢,与我所问的没有万分之一的关系。他胜利了,过了半天还用眼角撩我几下。”作者对人物的脸、眼、牙作了精细的描写,脸洼到什么状况,眼深藏到什么程度,牙严严地关到什么情况,一笔一笔细雕,把这个人物深藏自己的阴冷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五招:细节描写

绝活作文篇3

【关键词】诗词 苏轼 创作 特征

苏轼,“唐宋家”之一,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造诣颇深。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其文学创作,尤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瞩目成就。苏轼一生所创作的诗词中,绝句于其中比重较大,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乏咏物写景、赠答酬唱、禅趣哲理、抒意情怀、政治讽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苏轼的绝句作品,较少使用华丽修饰的词语和色彩绚丽的语言,其作品少有跌宕起伏之感,多是娓娓道来的意趣,遣兴而为的抒怀,率意而发的洒脱,语言平易质朴,意境恬淡静雅,内涵韵味悠长。

一、散文化的诗题创作

绝句体裁虽短小但宜于抒情,格式虽固定但意蕴丰富。短短四句,要体现言简意赅、意喻深远的创作意图,作者往往会在题目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或诗题增长,或在题目下添加小序,变为一段散文化的语言,这不仅为读者交代创作背景,还清楚表达了创作的动机和意图,不但使绝句的创作更趋于独立完整,也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清晰思路。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在苏轼的很多绝句中都有深刻体现。

在苏轼的《逍遥堂会宿二首》中,“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箫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这段话是作者绝句的题目,讲述苏辙自幼跟随苏轼读书,感情深厚,各赴他乡仕宦之后,经年未见,此间兄弟重逢,追感“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的前约,感怀旧事,因而作诗以记。作为兄长,苏轼深感宦海无涯,而身为官吏,不得自由之身,兄弟虽又相见,但不能长相聚首,深刻表达了作者不忍兄弟分别的凄凉心情。假如没有这段题目的交代,“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其中的韵味和此时作者的心情是较难体味的。也恰是这段散文化的诗题,才帮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苏轼的内心感受,体会到他在宦海漂泊中,对与亲友兄弟安稳团聚日子的渴望。又如苏轼绝句《虔州八境图》前的引言,则以流畅优美的语言,一种诗序的散文化,阐明了他的认识论,给读者以唯美的审美意趣。

二、生活化的题材内容

苏轼创作的绝句,题材广泛而丰富,较多偏重生活化。他的绝句创作中,以往绝句题材中反映田园、离别、边塞、宫怨等写景抒情的内容较少,较多的反映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但就在看似平常日常琐事中,蕴涵表述了苏轼丰富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与其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有紧密的联系。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国家政权统一,社会富庶安定。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虽不时侵扰,但社会总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动乱,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加之自宋开国之后,崇文抑武,此时已较少看到反映边塞和军功的诗歌题材。这时的诗人少了些激昂蓬勃的活力,内心更趋向内敛老成,诗歌创作题材也发生了转变,题材上较多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化场景。

“闻说官军取乞z,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苏轼只有这一首《闻捷》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绝句。他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对于像睡眠、摘菜、食用水果等日常生活小事而引发内心隐约感受的即兴而发。“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唯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谢张太原送蒲桃》)表达诗人通过送桃一件小事,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慨。“白头萧萧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人作这首《纵笔》时,年已花甲。政治仕途屡次打击下,诗人依旧超然洒脱,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不因境遇左右的旷达心境。日常生活与诗的融合,苏轼把绝句的功能不断扩大。他不仅写景抒情,像在《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中,作者还把绝句创作与友人交际联谊结合起来,在表达情志的同时,生动体现了日常生活化的情景。在《谪居三适》组诗中,梳头、打瞌睡、洗脚此类的日常生活琐事,被苏轼赋予了快乐,更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胸怀。

三、哲理化的丰富蕴涵

宋代诗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不断开拓诗的意境同时,强调美学思想,彰显诗词里蕴涵的丰富哲理化思维。苏轼在其绝句创作中,也深刻表现了富含理趣色彩的审美追求。如《题西林壁》、《望云楼》等题材,这其中,既有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既有宇宙世界与万物和谐的统一,也有对人生价值和意理情思的判断,诗人多采用间接说理抒情的方式,通过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再现,来体现丰富蕴涵的哲理,从美学意义角度给读者以具体的审美感受,也使读者在美学感受中体会诗人的诗性智慧。在《和致仕张郎中春昼》一诗中,“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作者在经历盛衰、屡经挫折后,心理上的成熟内敛,使他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清醒认识,此时作者对社会种种颠倒、紊乱的现象,严肃地给予嘲笑和讽刺,更对自己人生的挫折给以自我解嘲,在看似幽默中体现严肃深沉的主题。

苏轼的绝句创作,前期重在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提出见解,对怀才不遇、坎坷仕途经历表达了忧愤情绪,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有着明显的强烈关注。其后期作品,诗人由于生活境况的变化,生活态度的转变,创作风格的成熟,加之其对人生深沉透彻的领悟,题材选择上更趋向日常化、生活化,表现了一种悠远闲淡的情怀,在情感的抒发上更趋显含蓄蕴藉、意蕴深厚的特点。从整体上看,苏轼绝句作品总的艺术特征是自然平淡,平易质朴,其绝句创作中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成熟的艺术技巧。

【参考文献】

[1]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绝活作文篇4

“此次文博会意义非凡!文博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舞台,我们站在自己的舞台上,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贵州本土的创客。”

贵州文博会前后,“2015绝对贵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展”的策展人潘峰两次记录下了自己的心语。

“有意思,怎么想得到!”文博会期间,这是潘峰听到最多的话。

从今年3月份启动比赛,到6月中旬收网统计。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380余件作品,其中专业组230余件,学生组150余件。经过相关专家评审,最终90件作品入围参展,其中13件分别获得文创大奖、最佳文创奖、优秀文创奖、文创未来奖。

“有的作品可能花上几个小时才做得出来,而有的只需几分钟就能搞定。玩的就是创意。”潘峰如是评价。

作品范围涵盖了办公文化用品、家居生活用品、地方风味小吃、娱乐旅游用品、生活装饰用品等,设计师们用自己的创意灵感将它们连缀起来,让创意融入,使贵州元素通过具体的产品创意设计有了灵魂。

在“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设计师娄波凭借作品《丝想》获得唯一的文创大奖:以丝娃娃的面皮为基础,在面皮上使用特殊工艺,印出有贵州名胜古迹山水风景,比如甲秀楼、青岩古镇、苗家鱼等图案,“让味觉和视觉共存,舌头尖尖的贵阳,有思有想。”

而汕头大学学生龙沁洁却凭借苗家汉子上衣、侗族花裙等民族服装造型的风筝《空中的民族博物馆》获得未来奖。把儿时玩的风筝设计成民族服装的样式,放飞到空中,“在蓝天大幕布上,花花绿绿的精美服饰,一念之间的概念转换,让民族博物馆延伸到户外”。

“作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这并不是第一次;而作为文创产品设计,这对于贵州集体设计师来说,绝对是第一次。”潘峰说。

作为大赛的主要承办单位――“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以下简称“绝对贵州”)于2012、2013和2014年已经分别举办过“绝对贵州图形设计邀请展”、“绝对贵州2013文化创意周”和“醉创意设计邀请展”专业文化创意设计活动。

“2012年、2013年是为了好玩,我们设计师发出自己的声音;到2014年,我们落实到酒上,实现了产品化。”潘峰说,“设计主题大都以贵州图形、符号等平面设计为主,现在成了产品设计。产品最终是要走向市场实现价值的,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转变。”

娄波也表示了相似的观点。他坦言尽管获得了文创大奖,但是将他的设计变成产品,还有路要走,“一个是工艺问题,怎么才能使得图案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呈现在面皮上,需要反复的实验。”

绝活作文篇5

关键词:绝对价值;最高价值;自我实现;价值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59-05

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已经成为我们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寻求绝对价值观念,为人们设定终极的价值目标,使不同价值观念在绝对价值观念的指引下走向统一与和谐,确实是当下人们善良的愿望。刘尚明博士和李玲的《论确立绝对价值观念——兼论对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一文(以下简称为刘文),所表达的对绝对价值追寻的紧迫性,我们深有同感。但就刘博士对于绝对价值的意义的表征和追寻绝对价值的方式,我们想进行几点商榷:第一,“绝对价值”的主体是谁?是否存在超越于价值主体之上的“绝对价值”?第二,“绝对价值”是否存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之外?对人的现实生活提供范导的究竟是何种价值?第三,导致价值虚无主义的究竟是价值相对主义,还是陷入“空洞的抽象”的无主体的“绝对价值”?

一、绝对价值置身于何种价值关系之中?

在对绝对价值展开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基本的概念。

首先,就“价值”这个概念,我们想澄清以下认识:第一,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价值这个经济学概念在古代人那里没有出现过。价值只是在揭露欺诈行为等等时才在法律上区别于价格。价值概念完全属于现代经济学,因为它是资本本身的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最抽象的表现。价值概念泄露了资本的秘密”。“这个所谓的‘秘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价值概念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理解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即只有在关系范畴中,才能真正理解价值的含义。第二,既然价值是关系范畴,那么总离不开互相关系着的两极。石里克说:“在我们看来,价值的本质完全就在于快乐的感情”。“[价值的]标准最终在于意识材料,亦即‘主观的东西’的领域,这一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他仅把价值当做主体自身的主观感受,而没有把价值的本质作为关系范畴去理解,当然不能把握价值的本质。价值作为关系范畴,其两极就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第三,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现实效应。也就是说,同价值客体相对应的并不是主体本身,而是主体的需要。第四,对价值关系的深刻理解离不开评价,这种评价是价值主体对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通过评价活动形成了价值意识,“价值意识在主体意识中不断地反复,就会积淀为价值观念”。

刘博士说:“绝对价值表述着这样一种观念:存在着一个与人相关但并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世界,它强调存有和应有一些确定性的真、善、美等具有价值性质的终极原则,它们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一致性、确定性和非个人性”。这不仅把绝对价值理解为了一种观念,而且也把绝对价值理解为“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世界”。如前所述,价值是关系范畴,离开了价值关系两极中的任何一极,也就无所谓价值。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主体的需要而存在,也就是说,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是依赖于人的,根本不存在超越于人以上的价值世界。因此,刘文所说的“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世界”只能是一种虚幻。绝对价值的“绝对”是相对于价值主体而言的,也就是与主体的绝对需要相对应。客体属性满足了主体的绝对需要,则具有绝对价值。因此,判断是否绝对价值的依据,不能到超越主体以外的世界中去寻找,而只能以主体绝对需要的满足为根据。

价值主体对于客体属性与自身绝对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形成绝对价值意识。这种价值意识在主体意识中的不断反复,就逐渐积淀为绝对价值观念。

因此,要谈绝对价值观念,就要理解绝对价值关系,而厘清主体的绝对需要是我们追寻绝对价值的前提。所谓绝对,指的是不受限制的、无条件的意思。王玉棵教授在谈到价值的绝对性时说:“价值的绝对性就是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存在着普遍性、无条件性、恒常性、客观性”。王教授谈到的是价值的绝对性,我们不妨用这几个关于价值绝对性的规定来看主体需要的绝对性。

首先,主体需要的普遍性。也就是任何主体要存在于世都绕不开的需要,我们发现,在主体的诸多需要中,最具普遍性的就是维持生命的需要,离开维持生命的需要,也就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其次,主体需要的无条件性。任何人只要生下来,他就有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无论主体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背景如何,他都有维持生命的需要。尽管有着生存条件的不平等,但人维持自己生命的需要却具有无条件的平等性。第三,主体需要的恒常性。任何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维持生命的需要,维持生命的需要伴随着任何人的一生。而人类社会绵延不断地发展,维持生命的需要也从来没有间断,也不能间断。第四,主体需要的客观性。主体只要存在,他就具有了维持生命的需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无法在选择存在的同时却放弃了维持生命的需要,存在于世本身就意味着有维持生命的需要。由此可见,人的生命需要就是人的绝对需要。表征人的生命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价值关系的就是人的绝对价值;对这种绝对价值的反映形成相应的价值意识,并逐渐积淀为主体的绝对价值观念。

但我们在这里可能受到的质疑是:一旦我们把人的绝对价值理解为人维持生命的价值,那么人如何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呢?对此,我们需要对“人”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作些分析。

人生价值适用于价值的一般规定,但人的价值不能简单地套用价值的一般规定,因为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价值。“人的价值是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我们今天在大力地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和谐”并非地位的平等。重视自然,并不等于就把自然置于与人相等的地位。从根本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价值目标依然是为了人。“天地万物人为贵”,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相比,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贵”,就是价值。“人类的价值并非只在于存在而已。人类拥有智慧、理性和心智,正因为拥有这些特质,所以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被视为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因此,人类内在拥有的是远比‘存在’更伟大的价值”。我们在应对禽流感疫情的时候,并没有把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的鸡进行全面“体检”以区别对待,而是为了人的安全而采取了一律捕杀填埋的办法。对动物疫情采取的这种做法,在全世界是得到认可的。这本身就说明了人的生命高于任何动物的生命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我们不需要再花费太多的笔墨来进行论证。由此可见,不能以动物也有维持生命的需要而否认人的生命价值的绝对性。

刘文在批判价值相对主义时引用了邸利平、袁祖社两位学者的话:“价值相对主义并不是不承认多元的‘价值’,而是不承认在众多的价值之上还有某种具有优先性和普遍性的‘绝对价值’”,但两位学者接着说到:“‘绝对价值’不能等同于‘最高价值’。‘最高价值’首先肯定了它自身是一种价值,它是在与其他的价值对比和角逐中确立自身的;但‘绝对价值’却可以是非价值,它并非可以仅仅以价值来涵括和替代”。虽然我们不能理解两位作者是在何种意义上讲“‘绝对价值’可以是非价值”,但我们完全赞同他们关于绝对价值和最高价值的区分,因为这两种价值实际上是处于不同的论域中的。对基于生命价值的绝对价值的质疑,实际上是混淆了绝对价值与最高价值的区分。

二、作为人们生活范导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迫切需要唤醒关于绝对价值的自觉意识,来统一和协调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绝对价值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人类生活的范导”。刘文在这里谈到的绝对价值应该是我们理解的最高价值。最高价值是表征客体属性与人的最高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要理解人的最高价值和最高价值观念,我们就需要理解人的最高需要。

恩格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单行本导言中写到:“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人的最高需要是“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甚广,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被不同的著作家分别称之为自我实现、自我现实化、整合、心理健康、个别化、自主性、创造力、生产力的东西。但是,所有这些著作家都一致认为,这个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使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成为这个人能够成为的状态”。马斯洛所说的“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与恩格斯所说的“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的最高需要理解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应地,最高价值也就是表征客体属性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在寻求最高价值。

刘文说:“绝对价值不仅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且也对人类追求价值的活动起着指引规范导向作用。我们受到我们行为与之保持紧密关系的那种价值的引导”。我们承认我们的行为受与我们保持紧密关系的那种价值的引导,但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价值是绝对价值。真正引导我们的是在绝对价值基础之上的最高价值。

“自我实现需要的明显的出现,通常依赖于生理、安全、爱和自尊需要的满足”。就像最高需要不能凭空产生一样,最高价值也不能离开人的生活世界。黑格尔在谈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时说:“所以谁使用耕地,谁就是整块地的所有人。如果就对象本身承认另一个所有权,这是空洞的抽象”。我们也可以说,离开对主体绝对需要和在此基础上的最高需要的满足而谈最高价值的范导,也必然导致“空洞的抽象”。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正在遭遇着信仰的危机。重建信仰当然离不开一种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但有感于历史的教训,我们确立的终极价值目标不能脱离人们现实的生活世界,而必须把最高价值目标从“天上”拉回“人间”。

刘文说:“越是普遍性、持久性的价值,越是代表了人的根本利益,对于互相对立和冲突的价值具有统一和调节作用”。事实上,越是脱离人的具体需要的普遍价值,越是没有吸引力,从而难以起到对相互冲突的价值的统一和调节作用。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而以人的自我实现为实质内容的最高价值,是立足于人的多种需要满足的基础上的,是扎根于人自己的情感体验过程中的,因此能够确立起合理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的”。

与现实的人的诸多需要相对应的多元价值,势必发生冲突与对立,但以普遍的一元将诸多的多元收归囊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正如黑格尔所说:“有人认为如果普遍性把特殊性的力量都吸收过来,诚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阐述的那样,看来普遍性的景况会好些。但这也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者都只是相互倚赖、各为他方而存在的,并且又是相互转化的。我在促进我的目的的同时,也促进了普遍物,而普遍物反过来又促进了我的目的”。黑格尔的论述对于我们对终极价值目标的寻求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终极价值目标应该是普遍的,但这种普遍性不能涵盖特殊性,更不能压制特殊性,而只能处于与特殊性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中。“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了自己”。每一个现实的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为了满足自己真正的利益,就需要满足他人的利益,黑格尔认为特殊性的个人的需要通过劳动得到满足。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的社会阶段到来之前,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也就是满足需要的手段。而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就是“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通向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可以归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而同时,通过主体的劳动,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使得主体需要的特殊性通过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而上升到普遍性,“需要的目的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

由此可见,可以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提供生活范导的价值不是绝对价值,而是最高价值。由于最高价值所满足的是在绝对需要基础上逐渐激发出来的最高需要,因此也就立足了根基、脚踏了实地。这样的最高价值由于与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因而能够让主体经由可信、确信而达到信仰的高度。

三、何种价值将导致价值虚无主义?

刘文批判的相对价值是什么呢?“相对价值是人类的一种现实生存状况的写照。诸如事物之‘用’、道德之‘善’、艺术之‘美’、科学之‘真’、人格之‘尊’以及社会的‘自由’、‘平等’、‘正义’等等都是价值的种类”。如果连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都要作为相对价值的种类进行批判,那么在此基础上追寻的绝对价值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这些价值因具有不同主体的相对性而应该被超越,那么凌驾于不同主体之上的普遍的价值能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共产主义者并不像圣麦克斯所想像的……那样,是要为了‘普遍的’、肯牺牲自己的人而扬弃‘私人’,——这是纯粹荒诞的想法……‘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离开了“私人”利益的普遍价值,也就是说不以现实的个人的利益为根据的普遍价值,只能是一种虚幻。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的理想社会时写到:“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在马克思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自由发展的是“每个人”,而非离开现实的个人的所谓“普遍整体”。以凌驾于“每个人”之上的“整体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的绝对价值观念,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个人需要的“空洞的抽象”,由于不能在价值主体内心产生共鸣、获得共识,从而最终将走向价值虚无主义。“对于价值的相对主义而言,它不是把各种具体的、相对的价值放在与绝对价值的关系方面去说明它的合理性,而是以此掩盖、否定绝对价值,实际上否定了价值本身,导致了价值‘虚无主义的幽谷’、‘崇高的消解’和‘生存意义的丧失’,放弃了人本来可以自由地去创造的理想境界,使现代人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和生存方向”。其实真正走向虚无的不是在刘文中被批判的相对价值,而恰恰是在刘文中被作为批判的武器的“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价值而呈现为“镜中花、水中月”的“绝对价值”。刘文引用尼采的话说:“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目的的回答”。尼采所说的最高价值就是人们心中的“上帝”。自启蒙以降,随着理性的崛起,人们逐渐意识到上帝只不过是“空洞的抽象”,人们心中的上帝逐渐“死”了。上帝“死”后的价值虚无主义不是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的,而恰恰是长期以来用虚幻的普遍性对价值相对主义的否定而导致的。

我们同时应该重视刘文中所说的“‘崇高的消解’和‘生存意义的丧失’”,但引导人们寻找崇高的生活意义的出发点正是人们的多元价值观念。“价值相对主义困境的解决和绝对价值的寻求,最终落在现实的‘生存个体’身上”。多元价值观念的价值主体能够在最高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激发下寻找到崇高的生活意义,而不会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价值的多元化是在人类内部存在着多样化生存条件、多样化利益差别和多样化角色分工的情况下,一种不可避免的基本现象”。而且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到来之前,这种价值的多元化都将一直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只承认价值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性,就会抛弃了辩证法而陷入形而上学,就无法解释价值世界多姿多彩繁花似锦的景象”。

“利益总是主体活动的直接的、自觉的目的性基础。不管主体是否意识到,他总是把利益作为衡量自己与事物或他人关系的一个尺度”。我们把绝对价值表征为人的生命价值,那么这就与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息息相关,能够在每一位价值主体内心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激发出主体的高层次需要,直到最终激发出主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后,价值主体就会摒弃此前对低级需要的过分关注,开始以这种高级需要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虽然我们要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转而对高级需要感兴趣,但人们在满足了高级需要,并获得了价值和体验之后,高级需要会变得具有自治能力,不再依赖低级需要的满足。人们甚至会蔑视与摒弃使他们得以过上‘高级生活’的低级需要的满足”。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不断对与自己不同层次需要相对应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在绝对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最高价值观念。由于这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主体自身的情感体验,因此能够形成弗洛姆所说的“合理的信仰”。在主体自身中产生的这种以自我实现为内核的“合理的信仰”,能够统摄主体的各种价值观念,包括绝对价值观念。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自我实现有着不同的意蕴。在以“三纲”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中,个体的绝对需要就要从属于“君、父、夫”的需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理念实际上在漠视着个体的绝对价值。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价值主体的自我实现就是为“君、父、夫”的需要而献身,“君”的需要是最高需要,满足这种最高需要也就是价值主体的最高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中,人的绝对价值和最高价值是对立的。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绝对价值和最高价值能够走向统一。因为在应然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主体是人民,这样的价值体系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旨归,使人民能够在“高天、阔海”中满足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哲学研究应该为人们的生活意义提供指导,否则就真成了“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已经为我们所共识,但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不能以达成共识的方式表述出来,一定意义上正是由于我们当前社会的核心价值还不明朗,对核心价值进行反映的价值意识尚需进一步自觉。因此,我们当前追寻最高价值观念的紧迫任务就具体化为,首先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人们处理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提供范导,引导每一个现实的个人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绝活作文篇6

拒领诺贝尔奖的人

一 凡

获得诺贝尔奖一般会被视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不过有人偏偏却“不识抬举”。尽管这样的人极为罕见,但他们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犹如打开了生活的一扇窗户,让人们看到有些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对待荣誉的。其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诺贝尔奖情结”广为流行的今天更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耶利内克:获奖却感“绝望”

2004年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理由是:“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而在得知自己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后,耶利内克并未如人们意料的那样激动。相反,她在8日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自己不会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该项大奖。她罗列了两条理由:第一,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第二,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

耶利内克说,在得知获得如此崇高的奖项后,她感觉到的“不是高兴,而是绝望”,“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杰尔・汉德克的。”耶利内克并不认为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奥地利的花环”,她与政府仍完全保持着距离。

尽管没有更多的细节披露耶利内克拒领诺贝尔奖的原因,但也可以看出耶利内克与当年萨特拒绝这一奖项有着相似的理由。只是,耶利内克能否拒绝到底,尚需时间的检验。

萨特:金钱与荣誉无法收买

萨特为什么要拒绝诺贝尔奖?简单地说,理由有两条,个人方面的理由如下:“我的拒绝并非是一个仓促的行动,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这种态度来自我对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罗・萨特还是让・保罗・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绝不是一回事。”

客观的理由如下:“当前文化战线上惟一可能的斗争是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共存而进行的斗争。我并不是说,双方应该相互拥抱,我清楚地知道,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必然以冲突的形式存在,但这种冲突应该在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而无须机构的参与。我个人深切地感受到两种文化的矛盾:我本人身上就存在着这些矛盾。所以我不能接受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高级文化机构授予的任何荣誉,哪怕是我完全理解这些机构的存在。”

“尽管我所有同情都倾向于社会主义这方面,不过我仍然无法接受譬如说列宁奖。我很清楚,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有些事情恐怕并不是瑞典文学院的成员所能决定的。所以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哪怕是以接受诺贝尔奖这样令人尊敬的荣誉为其形式。”

帕斯捷尔纳克:屈膝折腰为生存

前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是被迫拒绝诺贝尔奖的典型代表,命运也最为曲折。由于创作并在意大利率先出版了(在国内无法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获此消息,帕斯捷尔纳克感到万分高兴,马上致电瑞典文学院,表示深感“无比激动和感激,深感光荣、惶恐和羞愧……”

尽管瑞典文学院为淡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未在获奖理由中提及《日瓦戈医生》,仅表示为了表彰帕斯捷尔纳克在“当代抒情诗创作和继承发扬俄罗斯伟大叙事文学传统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但帕斯捷尔纳克很快遭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因为人们明白,“叙事文学传统”所指的正是《日瓦戈医生》。当时的《真理报》指出:“反动的资产阶级用诺贝尔奖金奖赏的不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也不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诬蔑者和苏联人民的诽谤者帕斯捷尔纳克。”

对于外界施予的压力,帕斯捷尔纳克开始并未退缩,他在致苏联作协主席团的信中说:“任何力量也无法使我拒绝人家给予我――一个生活在俄罗斯的当代作家,即苏联作家――的荣誉。你们可以枪毙我,将我流放……几年后你们将不得不为我昭雪。”

但由于压力巨大,帕斯捷尔纳克最终不得不选择屈服。10月29日,他到邮局给瑞典文学院发了一封电报,婉拒诺贝尔奖:“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请勿怪!”

――节选自《新智慧》(人物故事版)

【感读】

耶利内克拒绝诺贝尔奖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和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

萨特拒绝诺贝尔奖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他是一个独立、自由、不必依附任何人的个体,所以拒绝任何来自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奖励。

与耶利内克、萨特两人相比,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拒绝诺贝尔奖可被视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知识分子,在特定环境下,为了生存所不得不付出的沉重代价。

这篇文章介绍了三位拒领诺贝尔奖的人,虽然他们拒绝的原因各异,但就有勇气拒领这一点上说,是非常令人惊奇的。在我的记忆中,拒领诺贝尔奖的人还有,像原苏联的索尔仁尼琴,越南的黎德寿,德国的库恩、布迪南特、多马克等。

【思考训练】

1、作者认为拒领奖的人,其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诺贝尔奖情结”广为流行的今天更有一种独特的意义。是什么独特的意义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萨特拒领诺贝尔奖的客观理由中,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有哪些方面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绝活作文篇7

【关键字】围绝经期;自我保健;防范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5-02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围绝经期的护理的传统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往往围绝经期的护理比较主观,依赖于围绝经期女性本人的执行[1]。如何防范和处理围绝经期中的风险已经不容忽视,在如今的医疗改革中需要作为重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围绝经期的女性需要增加对于症状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对于围绝经期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保证到位,从而避免风险的发生。

1、围绝经期的概念

1.1 围绝经期的定义

围绝经期指的是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导致一段特殊时期。主要出现在女性四十岁左后开始至停经后十二个月中的时间段。一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开始,持续时间到最后一次月经之后的一年。绝经期是女性正常生理变化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变大,目前很多女性已经出现围绝经期提前的趋势[2]。

1.2 围绝经期的主要表现

部分程度较轻的患者在绝经的前后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情况,一般围绝经期会导致一些特殊的生理变化从而衍生一系列心理的变化。主要包括月经的改变、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精神状态低迷、皮肤状况变差以及骨密度降低五个方面。许多女性的从四十岁开始出现月经变化,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部分女性在绝经期会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情况,有引发严重贫血的隐患。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血压上下浮动频繁,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可能性较高,伴有心前区不适、心慌气短等情况。在精神状态方面,围绝经期的女性会出现面部潮红、身体发热、易出汗等情况。情绪较不稳定,控制情绪有一定困难,易激动、紧张。严重时会出现精神抑郁甚至记忆力衰退的情况,会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围绝经期的女性皮肤皱纹增加,患皮炎和瘙痒的机率较高,腹部或臀部出现脂肪堆积,容易出现肥胖继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许多女性从四十岁开始出现钙质流失的情况,流失速度大约为每年1%[3],需要及时补充钙质,否则会导致骨质疏松,影响到骨骼的形状,导致运动性身体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目前女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十倍左右。

2、自我保健

2.1 自我保健的意义

由于围绝经期的各种症状往往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所以对于围绝经期的自我保健不能只停留在生理层面。在现代情绪理论中,认知是情绪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受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内容。由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生理变化,使她们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不佳。对于由生理变化而引起的不良情绪需要进行合理的疏导,减少围绝经期造成的恐慌感和紧张感,因为不良情绪会给生理增加更多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自我保健中要注意加强自我的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不适应症状的改善会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2 自我保健的方式

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保持身心愉悦,加强对围绝经期的知识学习,在了解围绝经期症状原理的基础上消除对围绝经期的恐惧。若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需要及时稳定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平常多参加一些家庭和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实现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调整心态。围绝经期的女性往往精神状态较差,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等方法丰富精神生活,转移生理不适的注意力。遇事多做积极的思考,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身体出现的在合理范围内的不适症状[4]。部分女性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围绝经期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起到恶化的负面效果。香烟中的尼古丁以及酒精会给人体血压等方面增加负担。围绝经期的女性需要戒烟戒酒,切忌熬夜,包括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品饮品也需要减少食用,注重饮食的合理,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的食物,减少盐分的食用,多使用水果蔬菜,保持日常所需营养的摄入。此外,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组织合成代谢水平变差,需要保持钙质的补充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出现。最后,围绝经期女性需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用心保护自己的身体,定期到制定的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需要向医生主动沟通。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度过围绝经期后身体疾病的发病率反而出现上升的趋势,因此需要做好围绝经期后的预防工作,提前发现和治疗出现的疾病。

结语

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阶段,对于围绝经期需要正确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围绝经期的不适表现因人而异,所以对于围绝经期的自我保健需要建立在自己的实际情况上,保持适当的锻炼,控制饮食的合理,生活的环境要尽可能的轻松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不断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才能够使女性顺利健康地度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郑秀霞.围绝经期综合症,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8-212.

[2]王丽梅,尚丽新,王晶.围绝经期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11,27:22-23.

[3]鄢红儿.护理风险管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20-23.

绝活作文篇8

[关键词]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空间电荷;活化能;微观特性

中图分类号:TV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12-02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电缆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充油电缆逐渐被三层共挤生产工艺制造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替代。与前者相比,后者具有无需供油、可防火、安装维护简单以及机械、电气性能优异等优良性能,应用范围日益。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目前在运的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已达107公里,而由于老化导致的电缆缺陷占比32%,仅次于占比38%的外力机械破坏情况,因此急需确切了解电缆的老化状态。在实际运行中,电缆绝缘受到电、热、机械、环境等多种应力作用而发生老化,研究能表征绝缘老化的特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对老化机理的揭示及电缆老化寿命评估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脉冲电声、热失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分析了运行23年、14年和备用20年的110kV XLPE电缆内、中、外绝缘层的老化状况,研究老化过程中,绝缘层的空间电荷分布、分子化学键、物质结构成分等微观特性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内、中、外绝缘层老化特性的差异,对绝缘层的老化机理进行深入探究。

1 脉冲电声试验

1.1 样品预处理

实验选取实际运行23年、实际运行14年和备用20年的日本住友110kV XLPE电缆。以电缆铜芯中心为圆心,沿电缆轴切取厚度0.5mm的交联聚乙烯,分别得到不同运行状况下电缆内、中、外样品。

1.2 试验步骤

(1)使用脉冲电声装置测量电缆样品的空间电荷分布,上下电极分别采用半导体电极和铝电极,声耦合剂采用硅油,采用恒温循环水浴保证测试温度为20℃;

(2)测试条件设定为:高场强为30kV/mm,纳秒脉冲源幅值为1kV,脉宽为10ns;

(3)测量20min时电缆样品的空间电荷分布。

1.3 结果讨论

绝缘层内、中、外位置的电缆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如图1所示。在正电极附近,运行14年的内层电缆试样出现少量同极性空间电荷,运行14年的中外层电缆试样、运行23年和备用20年的内中外层电缆试样均出现异极性空间电荷。文献研究表明,聚合物中的空间电荷与电极注入的电荷载流子、聚合物中的杂质小分子有关,同极性空间电荷源自于电极注入的电荷载流子,异极性空间电荷源自于杂质小分子的电离。因此运行14年的内层电缆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以极注入的电荷载流子的影响为主,其余电缆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均受杂质小分子电离的影响。

为了消除因试样厚度不一而引起的差异,定量地分析电缆试样的空间电荷与老化状态、试样位置的关系,定义单位体积的平均空间电荷积累量为

(1)

其中,Q总为绝对空间电荷积累量,ρ(x)为试样的空间电荷密度,d为试样厚度,S为电极面积。

运行23年和备用20年内、中、外绝缘层试样的平均空间电荷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其异极性空间电荷密度峰值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其异极性空间电荷的数值相对较大,说明运行后期的电缆及备用电缆整体的空间电荷分布以异极性空间电荷影响为主,内部的陷阱缺陷以杂质小分子等化学缺陷占主导。

电缆试样的羰基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运行23年>运行14年>备用20年,电缆实际运行时间的增加会加重绝缘层的氧老化程度。运行14年和备用20年的内外层试样的平均空间电荷积累量比中层位置高,说明运行初期的电缆,陷阱缺陷集中在内外层;运行23年电缆试样的平均空间电荷积累量由内至外逐渐增大,说明运行后期的电缆,其外层出现更多的物理、化学缺陷。与相应试样的内中位置相比,运行23年、运行14年和备用20年试样外层的异极性电荷密度均最高,说明在运行过程中,电缆外层的聚乙烯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更多的杂质极性小分子。与非极性大分子相比,在高场强作用下极性小分子容易被电离形成带电小分子,进而改变绝缘层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和积累量。

实际运行14年电缆的异极性空间电荷密度整体比备用电缆高,说明相同厂家电缆的空间电荷分布不仅与运行状态有关,还与电缆出厂时的微观结构相关。厂家电缆工艺、配料体系的改进有助于改善结晶层结构,减少交联剂等在电缆残留的化学杂质,从而改善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

2 热失重试验

2.1 试验步骤

(1)使用德国NETZSCH的TG209型热失重分析仪,用标准铁校正分析仪重量平衡,将5mg试验样品置于接有分析天平的坩埚,控制高纯氮气瓶阀门出口压力0.1Mpa,并通氮气10min以保证炉中氮气氛围;

(2)测试温度为20~600℃,分别以5℃/min,10℃/min,20℃/min速率升高炉中温度,记录样品剩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

(3)绘制3个升温速率下,样品失重率随温度变化的热失重曲线,取失重率80%的温度点T进行lgβ~(1/T)线性拟合。

2.2 结果讨论

热失重分析试验TG(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通过在空气或者惰性气体环境下升温,测量聚合物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形成热失重曲线,常用于计算活化能,可以从化学键的微观角度反映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由线性升温、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方程:

(2)

(3)

其中,α为样品失重率,m0为样品起始质量,m∞为不能分解的残余质量,m为t时刻样品剩余质量,β为升温速率,为反应机理函数,K(T)=Ae-Ea/RT表示Arrhenius速率常数。

Doyle近似式[15]可表示为

(4)

取以10为底对数并以x=Ea/(RT)代换,整理可得

(5)

因此,绘制lgβ~(1/T)曲线,通过曲线斜率可计算活化能Ea。通过热失重曲线拟合、计算得到电缆不同位置试样的活化能及其曲线对比如表1、图2所示。

运行23年、运行14年的电缆和备用20年中层试样的活化能均比内外位置高,说明中层位置的XLPE分子的化学键能更高,分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越不容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热稳定性越高。

运行23年电缆试样的活化能整体比运行14年、备用20年电缆试样低,而运行14年电缆试样的活化能整体比备用20年电缆试样高,其原因是XLPE电缆在电、热等老化因子作用下,聚乙烯大分子发生无规则断链反应而产生活泼的自由基,自由基之间也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更稳定的大分子。运行时间较短的电缆,在电缆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作用下,交联聚合反应占主导,促进聚乙烯大分子的进一步交联和结晶层结构的完善,因此与备用20年电缆试样相比,运行14年电缆试样的活化能整体更高。交联剂在老化因子的作用下会不断被分解消耗,运行时间达到某一值时,交联剂被耗尽,此时绝缘反应以断链、降解过程为主,分子结构被破坏,活化能降低,因此运行时间较长的运行23年电缆试样的活化能整体比运行14年、备用20年电缆试样低。

另外,由于电缆内外层位置比中层位置接触氧气的概率大,其自由基在氧气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氧降解反应,因此运行23年、运行14年和备用20年的内外层位置试样的活化能比中层位置试样低。

4 讨论与分析

在有氧环境中,聚乙烯分子在电、热、氧的联合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羰基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自由基,过氧化物自由基会继续与其他聚乙烯分子、活性氧分子反应生成大量的羰基等小分子,并通过羧酸ROOH和过氧化物自由基ROO・形成循环氧化反应,可以表示为:

研究表明,过渡金属通过单电子氧化反应产生催化氧化效应]。过渡金属铜有两个离子状态Cu+和Cu2+,电缆的铜迁移至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充当氧化剂、还原剂与羧酸ROOH反应,催化1反应过程,加速羰基小分子的生成,加快绝缘层的热氧老化速度。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渡金属的污染,或加入添加剂以降低铜芯金属的活性和限制其扩散速度,延长电缆运行寿命。

对内层和外层绝缘位置的电缆而言,在老化初期,在高亍⑼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容易发生热氧降解反应,稳定的网状分子结构被降解,产生大量的羰基等极性小分子杂质,因此运行14年电缆试样内层和外层位置的活化能和热稳定性降低。另外,在高场强下,运行14年电缆内外绝缘层的羰基极性小分子容易发生电离,形成带电小分子,从而增加材料的空间电荷积累量。

对中层绝缘位置的电缆而言,在运行初期,其在无氧、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无规则断链而产生自由基。在交联剂作用下,促进绝缘层交联和结晶层结构的完善,因此运行14年电缆中层的活化能较高。除此之外,生产工艺、配料体系的改进也会影响聚乙烯分子的交联、结晶状况,进而影响分子间的活化能。

文献研究显示:老化严重的聚合物,其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网孔结构,分布大量的微孔[20]。处于运行后期的电缆,其绝缘内、外层在氧、电、高温等外界因素作用下老化降解成低分子产物,物理、化学结构破坏程度加重,在绝缘层形成微孔。外界的活性氧分子通过外层微孔通道扩散至中层,绝缘中层积累的活性自由基、碳碳双键遇活性氧分子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羰基等小分子杂质,形成更多的陷阱,因此空间电荷密度增大。

5 结论

1)XLPE电缆绝缘的空间电荷积累量、活化能等微观量的变化规律能合理解释电缆内、中、外绝缘层的老化过程。运行初期的电缆,在无氧条件下以聚乙烯分子交联反应占主导,促进分子结构完善;运行后期的电缆或在有氧条件下以氧化降解反应占主导,加速绝缘材料老化。

2)脉冲电声、热失重试验结果表明,与中层相比,电缆内、外绝缘层整体空间电荷积累量增多,活化能下降,且内、外绝缘层老化更严重。

3)经各试验方法结果的分析表明,电缆厂家的生产工艺和交联剂、抗氧化剂等配料体系会影响电缆绝缘层的微观结构,分析微观特性时应综合考虑电缆的生产工艺和配料体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绝活作文篇9

Abstract:In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understanding with absolute tendency;I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understanding with relative tendency. Both of these views are contrary to the view of Marxist dialectics. Marxism's Hermeneutic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is dialectical unity of absoluteness and relativity.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绝对性 相对性

Key words:Marxism absoluteness relativity

作者简介:彭翠(1986―),女,江西吉安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传统解释学中:理解的绝对性

在解释学语境中,所谓理解的绝对性是指理解主体对文本意义把握的正确性,理解结果与文本意义的相符性、一致性。在既定的条件下,理解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确定的,理解者可以完全的正确的理解文本的原意。[1]

(一)理解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在现代解释学看来,理解关系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人在理解中存在,在存在中理解。它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想,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存在。[2]其次,理解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现象。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一切活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如何把握交流双方的思想、情感,就必然需要理解来充当媒介,同时这也是理解存在的意义。

(二)理解必须回归文本

理解活动的发生,主要包含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理解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解主体把握理解对象的意义。理解的目的就是对文本意义或作者思想的“复原”或“重建”,理解者通过一定的条件有可能达到对文本作品的完全正确的把握。他们强调,语言是作者思想的表达,作品有自身的意义。理解一个文本,就是把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在理解者的头脑中重建或恢复起来。施莱尔马赫说:“我们必须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3]喻指文本中存在着解释将要达到的原义,通过解释学的方法论步骤,理解将最终达到重建这种原义的目的。显然,文本有自身的完全独立于作者的意义,并且强调读者必须尊重作者。

二、哲学解释学下:理解的相对性

与传统解释学中绝对主义相比,哲学解释学并不认为理解可以完全复原文本所代表的原初意境达到与作者的原意一致,而认为理解结果与文本原意只能部分地符合或是对文本意义的部分的正确把握。对此,伽达默尔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理解不可能达到与被理解者的完全的符合。”[4]保罗・瓦莱里甚至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文本的原义这样的东西。”[5]足见,在哲学解释学中,理解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且始终建立在理解的条件基础上。

(一) 理解主体的历史决定性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其实历史并不隶属于我们,而是我们隶属于历史。早在我们通过自我反思理解我们自己之前,我们就以某种明显的方式在我们所生活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理解了我们自己。”[6]由此可见,重建作者原意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不论是文本还是解释者都早已内嵌在历史中,附上时代的烙印。因而,理解者对文本的正确性理解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对此,赫拉克利特说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世界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足见,在哲学解释学家们看来,理解的目的不是把握文本的意义,而是为文本创造意义。

(二) 前见是理解的基本条件

前见又叫“先知”、“先见”,即已有之见,是理解主体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指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如果按照正确的本文解释的意义,解释的特殊具体化固然喜欢援引‘有典可稽’D(asthe)t的东西,然而最先的‘有典可稽’的东西只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自明的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Vomrei一nung):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入之见,作为随着解释就己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这就是说,是在先有、先见和先把握中先行给定了的。”[7]由此,理解因前见的不同而相异,前见越丰富,视界越宽阔,就越能理解。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般都把绝对和相对理解为是反映现实事物普遍联系的一对矛盾范畴。它们的性质、内涵是相对的,相对的反面就是绝对,绝对的反面就是相对。[8]现实生活中,每一次理解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且相对的理解中包含有绝对的成分,多样性中包含有同一性。马克思主义解释学认为,绝对的理解是不能完成的,因解释学循环的存在,理解总是开放的、没有终结的,绝对的理解只能存在于相对的理解之中。其实,文本有自身的意义,但这个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由理解者去“构建”,但这种构建并不受理解者的主观意愿决定,而是受两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一是文本自身的意义;其二是理解者的前理解。由此可见,以上两种对理解性质的认识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把理解的一个方面扩大化、绝对化。因而,本文认为理解的性质应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海飞.解释学基本理论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274

[2]王永辉.解释学的理解观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6):7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84.

[4]严平.伽达默尔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31

[5]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M].三联书店,1997:42

[6][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绝活作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2-0048-03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的会议上提出了围绝经期的新定义:40岁后任何时期开始出现临床上的月经不规律,血内生殖激素浓度相应的改变,直至月经停止后1年内,这段时间称为围绝经期[1]。围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在生育能力和性活动能力的下降、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经量增多或减少以至停止、性器官进行性萎缩而逐渐衰老[2]。部分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同时妇女进入围绝经期之后,其慢性疾病与妇科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从而影响到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重视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是社区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现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现状综述如下。

1 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

1.1.1 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女性40岁以后,由于卵巢产生雌激素的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大部分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身心疾病的一种,目前多数研究都采用Kupperman评分法调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水平。Porter[3]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7.0%,其中血管舒缩障碍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典型症状,Chaopotong[4]的调查中显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是95.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骨关节疼痛。在我国,陆亦琼等[5]用改良的Kupperman问卷对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的调查显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为70.3%,13项症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潮热出汗(53.2%)、骨关节疼痛(47.6%)、性生活障碍(45.2%)、眩晕(41.5%)、疲乏(41.2%)。肖秀梅等[6]的调查中发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中以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突出,如健忘、烦躁、易激动、失眠等,发生率为80.3%。

1.1.2 影响因素

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水平受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饮食情况、运动等的影响。陈丽丽[7]的研究发现年龄≥50岁的妇女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水平与45~49岁及40~44岁年龄组的妇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文化为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妇女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水平与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两组的妇女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江雪芳等[8]的调查中发现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肌肉关节疼痛的发生率较不参加体育运动者低,这与Danz[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1.2 围绝经期心理健康状况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过的生理周期。随着身体内分泌的改变,心理也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 心理疲劳

围绝经期妇女正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中,家务和职业的双重负担,使她们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的状态,表现为疲劳、乏力、学习工作效率低,容易感情冲动、困乏和没有食欲[10]。

1.2.2 抑郁和焦虑症状

顾磊等[11]的935名被调查妇女中有抑郁症状者232人,发生率为24.8%。其中轻度抑郁症状者183人,占78.9%;中度抑郁症状者33人,占14.2%;中重度抑郁症状者12人,占5.2%;重度抑郁症状者4人,占1.7%。说明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更要注意心理卫生。在曹书密[12]的研究中还发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雌二醇的减少有关,是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2.3 个性及行为的改变

这些改变表现为多疑、自私、唠唠叨叨、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无端的心烦意乱,时而兴奋,时而伤感,也有的女性感到孤独、绝望,在单位和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往往也不顺利[13]。

1.3 慢性疾病发生情况

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和冠心病。在谢玉荣等[14]的调查中4种主要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小于50岁人群与大于50岁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在绝经后期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侯雯莅等[15]对998名围绝经期妇女的现状调查显示,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发生率为58.9%,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妇女。

2 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保健现状

2.1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

我国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知识缺乏,出现健康问题不能及时行医,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张勇[16]的100名调查对象中,对围绝经期知识不了解的27.0%,了解一点的占62.0%,很了解的占11.0%,其中以50~59岁组的知晓率最高。陈丽丽[7]的401名被调查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对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最佳补钙时间以及围绝经期易伴随发生的慢性疾病知晓率较高,均达到50.0%以上,分别为75.1%、65.1%、68.3%;而对围绝经期开始的年龄、产生的原因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0.2%、28.9%,均低于50.0%。叶晓珍[17]的调查显示:社区妇女对围绝经期知识了解的仅占22.4%,不了解的占54.0%,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时会采取治疗措施的妇女仅占37.6%。认知、态度和行为是产生及影响相关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2.2 激素替代疗法(HRT)使用情况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HRT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减轻泌尿生殖器宫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但在我国HRT的知晓和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陆亦琼等[18]对1 046名围绝经期妇女的调查显示,症状发生后有39人(3.7%)正在采用或既往采用过激素替代法,500人(47.8%)听说过激素替代疗法但自己没尝试过,507人(48.5%)没听说过激素替代疗法。邓英杰等的研究中广州市围绝经期妇女对HRT清楚了解的仅占6.4%,HRT的使用率为29.5%,其中有50.0%的妇女希望接受此方面的教育[19]。

2.3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干预情况

孙艳格等[20]根据制定的管理方案对100例更年期妇女进行了健康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教育、疾病高危因素筛查、定期体检、疾病治疗指导等内容,1年后管理组的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采纳率、HRT知晓率及主观接受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两组妇女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何平平等[21]人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采用自行改良的IKAP模式,即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识)-attitude(信念)-practice(行为)理念所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依托社区、深入家庭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及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内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适合不同文化层次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手册。通过实施为期半年的社区护理干预,管理组和对照组对围绝经期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向朝静[22]充分利用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建立的信任和朋友式的关系,来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持生活方式的健康化,使其了解更年期的特点,学会和掌握相关健康标准和早期常见病的防治知识,以提高自我监测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社区保健,围绝经期妇女顺利度过更年期的时间明显缩短,不超过2年的患者比例达到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在2~4年及4年以上的对比中,观察组比例(25.0%和6.7%)明显低于对照组(53.3%和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瑞英等[23]通过创建“社区健康促进之家”,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定期体检、重点追踪检查,建立围绝经期健康档案,提供个人健康处方,开设咨询热线,举办围绝经期保健知识讲座及家庭联谊会,设计示范典型等健康干预。围绝经期妇女干预前后Greene症状评分由(14.83±8.00)分下降至(12.19±6.25)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绝经相关的心理、躯体及障碍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张然[24]带领全科医生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健康行为的干预,则设立了专门的咨询部门,进行心理、行为和健康咨询,定期做常规体检,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同时以社区为桥梁,组织围绝经期妇女之间的联谊、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鼓励和支持围绝经期妇女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采用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管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进行改良的Kupperman症状评分,干预组得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杨爱玲等[25]对122名围绝经期妇女从膳食、体育锻炼、心理卫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及有害物质的控制5个方面进行指导,干预1年后围绝经期女性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钟士銮[26]对108例社区围绝经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行为干预、加强性知识指导、社会家庭支持、定期进行自我监测和体检等整体护理干预1年,干预组干预后SCL-90各因子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干预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比较,干预组生活质量8个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对围绝经期妇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行为改变,使她们学会自我护理、自我调节、自我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干预措施

3.1 成立妇女关爱家园,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每一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都是关爱家园中的成员,同时对每一位成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对其健康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3.2 定期访视,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对每个成员定期进行访视,给予针对性健康干预,如:均衡营养、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制度、正确用药、性生活和谐、恰当人际交流、心态调整、常见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指导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测等,帮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3.3 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每周一次播放健康宣传片,每月举办一次健康专题讲座;进行宣讲及宣教活动:在社区醒目处定期更换围绝经期妇女相关保健知识宣传栏及宣传版面轮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手册》人手一份;设立咨询室:开通电话咨询热线,提供咨询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家园活动:魅力女性秀、工艺制作、联谊会、健身运动等活动,通过成员之间互动交流,使围绝经期女性更加健康、自信。

综上所述,妇女在围绝经期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重视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加大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力度,多给予其关怀,并探求适合我国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使围绝经期妇女顺利适应和平安渡过围绝经期,以期提高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20, 379.

[2] 毕建书, 郭文仙, 秦聪敏. 浅谈围绝经期保健[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20): 666-667.

[3] Porter M, Penney GC, Russell D, et al. A population based survey of women’s experience of the menopause[J]. BrJ Obstet Gynaecol, 1996, 103(10): 1025-1028.

[4] Chaopotong P, Titapant V, Boriboonhirunsarn D. Menopausal symptoms and knowledge towards daily life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mong menopausal women in Bangkok[J]. Med Assoc Thai, 2005, 88(12): 1768-1774.

[5] 陆亦琼, 汤振宇, 许薇. 上海市南京东路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 2011, 18(2): 209-211.

[6] 肖秀梅, 周艳萍, 容红, 等.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6): 5437-5438.

[7] 陈丽丽. 石河子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 新疆, 石河子大学, 2009: 1-2.

[8] 江雪芳, 田丰莲. 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6): 667-660.

[9] Danz, Zittermann A, Schiedemaier U. The effects of a specific strength development exercise on bone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an [J]. Woman Health, 1998, 7(6): 701.

[10] 张育, 杨莘.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的护理研究进展[J]. 现代护理, 2005, 11(23): 1986-1987.

[11] 顾磊, 杜莉, 施红.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5): 3962-3966.

[12] 曹书密.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11): 249-250.

[13] 都兴芳. 女性更年期的心理健康与保健[J]. 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168): 166.

[14] 谢玉荣, 兰红霞, 徐昊. 通州区414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5, 3(8): 18-20.

[15] 侯雯莅, 李莉, 宋瑞. 围绝经期妇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6): 840.

[16] 张勇.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的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0): 4420-4421.

[17] 叶晓珍, 林梅.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认知及健康干预对策[J]. 中外医疗, 2009, 34(12): 108.

[18] 陆亦琼, 蒲煜琴, 汤振宇.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调查[J]. 社区卫生保健, 2011, 10(3): 220-222.

[19] 邓英杰. 广州市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J]. 吉林医学, 2005, 26(7): 780.

[20] 孙艳格, 杜雪平, 荆玉霞. 社区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妇女知信行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30): 3495-3497.

[21] 何平平, 欧阳新平, 夏艺萍, 等. 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实施改良IKAP模式护理干预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9): 53-55.

[22] 向朝静. 围绝经期妇女社区保健管理研究[J]. 医学信息, 2011, 24(4): 296.

[23] 温瑞英, 邓锦娥, 王维, 等.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的社区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1): 52-54.

[24] 张然. 全科医疗服务在社区妇女围绝经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6): 93-94.

[25] 杨爱玲, 王婕. 围绝经期女性122例健康干预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35): 107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