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6 04:24:58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1

一、案例描述

1. 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初步的了解,我们认识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扁鹊。既然医术这么高明,为什么他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呢?(学生回答)。

教师:蔡桓公因为没法治了扁鹊才掉头就走,那在这之前他有没有主动要求给蔡桓公治病呢?(学生回答)。

教师:扁鹊主动给蔡桓公看过几次病?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

教师:请看第一次。(出示幻灯片第二段,全班齐读)。

教师:扁鹊非常了不起,他创造了中医上的望、问、闻、切四大诊法。那么,从这段你可以看出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具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

2. 体会人物心理

教师:“望”这种方法是很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医术真高明。那么,医术高明的扁鹊是怎么劝说蔡桓公的?(学生回答)。

教师:扁鹊这个时候心情如何?(学生回答)。

教师:你能读出扁鹊的着急和担忧吗?(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联系下文,我们看看,扁鹊给蔡桓公提出的建议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

教师:蔡桓公有没有听从扁鹊的建议呢?他的表现如何?(学生回答)。

教师:你认为蔡桓公此时的态度怎样?是一种什么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谁能用这用语气把蔡桓公所说的话读一读?(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教师:老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给蔡桓公建立了一个病历,方便观察他的治疗效果,请看。(课件出示病历;教师解释治疗效果环节,解释因为蔡桓公没有配合治疗,所以病情向体内发展)。

教师:刚才,我们和扁鹊一起为蔡桓公进行了诊断,并开出了病历,下面我们也做做扁鹊, 联系第3、第4自然段以及下文,为蔡桓公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诊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病历。(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

教师:看大家都完成得差不多了,有哪个组的病历想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拿其中一M的病历,边展示边检查,分析病历中病人表现,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师: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扁鹊。他这时会怎么想?(学生汇报)。

教师:到现在为止,蔡桓公有没有接受扁鹊的建议?(学生回答)。

3. 感悟课文寓意

教师:作为一国之君,面对扁鹊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番五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三次治病之后,蔡桓公都没有听从扁鹊的话,所以又过了十几天,他的病已经到了深入骨髓、无力医治的程度,所以扁鹊老远望见他,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教师:我们都知道,蔡桓公的病原本是有药可救的,扁鹊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古文并让学生读一遍,教师对顾问进行解释)。

教师:其实,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正是这个意思,你们找到了吗?(学生汇报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师出示课件并指导全班齐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2

一、关注寓意的多元解读,让思维走向开放

寓言教学的要想浅出,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要正确而精准地把握教材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的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在寓言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发散的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想,而不是单一的、一元化地理解文本。《纪昌学射》这篇寓言故事,就应该有多元的解读。我们可以从“飞卫”的角度来理解,即严师出高徒;可以从“纪昌”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习一项本领,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把一个个的小目标、阶段目标看大,做好,才可以更好的接近大目标,实现大目标。当然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不容易的。可是,做教师的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有多元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这样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因势利导,顺学而为,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助学生“一臂之力”。

《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也同样有多元的解读,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多视角、多方面、多维度地解读寓言故事,这本身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折射。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容忽视。

二、寓意的揭示要有依托,力求做到“浅出”

镜头一:让形象树立得更完整,不要“碎片化”

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它的比喻义,换句话说,就是要懂得寓意。我们在进行寓言教学时,往往会将关注点过分地聚焦在寓意本身上,而忽视了揭示寓意的过程性,忽视了“形象”树立的过程。

《扁鹊治病》一课,有两个人物形象――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形象应该树立起来,并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上获得启迪,从而理解寓意。一位教师对名医“扁鹊”这一形象的体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找出描写扁鹊的一个词。(名医)

出示一组四字成语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理解:妙手回春 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起死回生 望闻问切 医德高尚

(2)介绍扁鹊的关于“起死回生”的历史故事。

(3)请从课文中找找能说明他是名医的句子。

生:我从第2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从“皮肤上有点小病”连小病也能发现,从中看出他是名医的。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知道的。“过了十来天,他又来拜见”看出他很高尚。

生:我从第4自然段中知道的。这时的病已经到肠胃了,他劝蔡桓公快治病。可以看出他是名医。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扁鹊的解答中知道的。他说――(生读文)

师:是呀,不同的阶段都有方法,不愧是名医。能对症下药呀!

反思:

教学即便到了最后,扁鹊的形象也没有立体地树立起来,只是零零星星的印象,没有从整体上的了解和认识,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的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些“碎片”。教学设计没有遵循整体性原则,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每个学生只是从“一孔”之中“窥人”,所得不会是整体的。如何渗透给学生立足整体分析人物,认识人物,在头脑中树立起一个呼之欲出的形象?这应该是本节课改进的方向。

如果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中描写扁鹊的句子集中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扁鹊?

试想,学生联前想后,通过分析扁鹊的一系列的行为、语言,人物的形象还会是“碎片式”的吗?很显然,学生就容易从“一次又一次”的拜见中――“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来天”“拜见”等词语中,体会到的对病人的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是高尚医德的体现;从“站了一会儿”“老远”“只看了几眼”以及蔡桓公果然不幸被言中等内容中,可体会到扁鹊望闻问切的功力之深厚,真不愧是――神医呀!

虽然学生同样是从这些语句中体会扁鹊,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不同。这个不同在于――后者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要联前想后地读书,要比较着读书,从一个人的一系列的行为举止中了解一个人物,分析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物形象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对比分析得出的,而不是教师一点一点地牵引着理解到的。

寓言故事往往是用最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故事叙述,很少会“描绘”,而寓意的揭示要想水到渠成,“入木三分”,需要在树立人物形象上下功夫,需要关注学生“领悟”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注意整体性。

镜头二: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彰显其“源”,明晰寓意

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往往是夸张的,讽刺意味十足,而寓意往往就蕴含于他的思想认识之中。因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理想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扁鹊治病》一课,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蔡桓公到底死于什么?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一次走入课文。用学习扁鹊的方法来分析蔡桓公。学生也一定会将蔡桓公的一系列的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会从中发现:蔡桓公死于自己的固执,是固执让他送命的,是刚愎自用让他送命的。从蔡桓公的语言――“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以及他的表现――“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可设问“试想,蔡桓公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当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他可能在想什么?”“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又会想什么?”这样,通过推想人物的内心想法,就将蔡桓公的问题根源彰显了出来,也就直指寓意了。

教材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一类的讽刺、训诫意味较浓的寓言,要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揭示寓意,也同样要挖掘人物的“思想痼疾”,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明确寓意。

镜头三: 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坡度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的道德训诫的高度。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就在把玩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3

一、 创设情境目标

语文情境教学目标设立应注意基础训练,以单元教学要求和语文学习重点为主;能力培养的内容,以课文思考题和写作特点为主,并以讲带读,在自读课的阅读及写作训练等上面加以深化。主要创设情境有:以读感知情境,遵循作者思路进入情境,体味语言以理解进入情境,触发感情以深化情境。通过对部分教材细致分析再进入对某个类型情境的整合。例如:老师在教《扁鹊见蔡桓公》时,贴词标音释义。备课时,用毛笔把“预习提示”要求掌握的8个词写在卡片上。课前贴在黑板上,并按多音字、生字、通假字三类分贴,词与词之间留着空格;分别由三名学生上板标音后,要求他们读音、释义,并说明理由。凡答对的该卡片归该生所有。这样既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抓住关键词进入情境中,在释义同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一设三得”之效。

二、 多种情境结合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预防式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制造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曾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2008年,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演变为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金融海啸”波及全球。

中国制造业受到了空前的冲击,珠三角、长三角大量外贸出口型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

金融风暴的寒潮,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冷静的思考。纵观其他国家制造业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的产品常常是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与高端、高质、高价挂上了钩;70年代,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制造的产品也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也摆脱了这种联系,如今这种联系甩给了中国制造的产品。[1]中国制造如何在挫折中发展呢?

进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毫无疑问是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地位的必要条件,而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业的大调整,更是企业改革质量管理的契机。“扁鹊自责”这个典故中,扁鹊所体现的对疾病预防式控制的思想――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无疑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个质量控制的良方。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控制现状更是如此。

1.中国制造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致使中国制造业往往与低端、低质、低价相联系,质量控制因而缺乏现实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先后经历了“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两头在外”――前店后厂模式――OEM(贴牌生产)――“山寨”制造等制造模式。中国制造由于其天然的自然优势: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其一开始就走的是低生成产本路子。而起点的薄弱,又致使中国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为国外大型企业代加工、模仿其它企业产品大行其道。结果,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控制严重缺乏生存的现实基础。

2.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管理方法落后、缺乏执行力。

从学术界到企业界,我国制造业从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地学习日本的TQC,到90年代趋之若鹜地进行ISO9000认证,但到现在质量控制的如何呢?从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实物产品抽查结果来看,实物产品抽检结果仍不如人意。2006年8月份,“温州中国电器城又爆假冒伪劣案件、多家小企业停产”的新闻又一次让“温州制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把人们的眼球又一次拉回温州假冒伪劣产品肆虐的20世纪90年代,使享有“中国电器之都”的温州柳市镇制造企业又一次蒙羞。[2]尽管我国制造业绝大部分已按ISO9000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了认证,但质量管理水平仍不尽人意,尤其是国有企业,与外资、合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具调查显示,造成我国制造业质量控制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层缺乏质量控制意识,难以形成先进的企业质量文化。

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地学习日本的TQC,到90年代趋之若鹜地进行ISO9000认证,企业间明显存在从众行为,质量管理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不是基于顾客满意,企业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缺乏以持续改进为手段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由于缺乏质量控制的意识,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推动力度不够,质量目标、指标、考核方式不健全甚至不合理,在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往往重产量而轻质量,不能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难以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

(2) 缺乏合适的管理方法指导,盲目套用他人的方法。

不论是戴明的质量管理学说,还是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TQM),还是国际通用的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中国制造业接受的无不是舶来品,而缺乏对这些舶来品消化吸收,企业往往盲目的套用。

(3) 重形式、轻效果,缺乏执行力。

我国企业大多一旦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便以为企业的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为高枕无忧了。质量管理体系成了摆设,重文件、轻效果,缺乏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手段,不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二、制造业企业实施预防式质量控制的原因

从“扁鹊自责”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而言,治病的最佳时期是在病还没有发作之前将病因去除,这样病对人的损伤是最小的,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质量问题就如同人得的病,解决质量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防止它发生。在质量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将“病因”铲除,这样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才是最小的,而如果等到问题发生之后再想办法进行补救,这样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企业质量控制就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

单纯事后控制存在严重的危害。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异于“亡羊补牢”,无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进行预防式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前期的质量隐患而引起后期质量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因此,在产品生产的前期阶段,一个微小的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引导、调节,会在后期引起更大的质量问题,从而使后期的改进越来越难,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

三、我国制造业企业改进质量控制的具体对策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的严峻挑战,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声誉,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改进质量控制上应采取预防式质量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全员质量控制的意识。

企业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并且从行动上强有力的实施。企业的质量管理离开管理层的推动都会落空。管理层的推动不仅是口头上的, 更重要的是要有推动计划、资源保证和定期评审。其次,通过全员培训,转变每一个员工的观念,并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员工参加跨职能的质量改进小组活动,使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行动。最后,转变观念,树立顾客满意为宗旨的质量理念。这里的顾客包括企业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企业不仅要通过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使外部顾客满意,同时在企业内部,应把企业内部的员工作为顾客,建立“每个下工序都是自己的顾客”的理念。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要明确其顾客对象,并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由此形成顾客驱动的质量管理体系。

2.优化“供应商”,从源头上把质量隐患扼杀于摇篮。

这里的“供应商”有二层含义,一层指传统意义上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另一层把企业上下游工序之间视为供应与被供应关系,每个下工序都是上工序的顾客。因此,优化“供应商”有两层含义:(1)建立与传统供应商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以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 谋求与供应商的协同发展。在必要情况下,应帮助供应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3](2)制造企业每个上游工序是质量控制的重点,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控制上游工序的半成品质量而达到下游半成品或成品少检、甚至不检,而最终产品是高质量的。

3.建立预防式质量控制监控指标体系。

对预防式质量控制事前或事中(上游)阶段进行分析、调查,一一找出其对下一道工序生产的不利因素,进而设计对下游工序造成影响的上游工序的关键影响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对事后(下游)阶段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并进行相关评价、改进或控制,从而达到对事后(下游)产品质量的提升。

4.运用并行质量工程的思想, 将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尽量并行和集成。

若生产与设计脱节,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应组织跨职能的设计团队,采用面向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修性等, 简称DFX) 的理念和方法,设计横跨设计、开发、生产、工艺、设备、质量等部门,甚至包括供应商和客户。[4]同时,企业全体员工应为质量控制的改善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从工艺创新上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5.整合各个部门、工序,利用系统化思维,使质量控制各模块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最终产品的完成离不开企业各个部门、工序的共同作用,组成这个系统的每一块都必须合理高效,这样整个系统的产出才是最优的。因此,质量控制应该着眼于使整个系统的产出最优,通过系统化思维,努力找出该进的节点;通过对系统的整合、改进,使系统处于受控状态,使事前或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实时被处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预防式质量控制,使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生产中,其质量问题的“病因”在没有发生之前已被铲除,使问题被扼杀于萌芽状态,真正达到治本的目的,这样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最小的,而如果等到问题发生之后再想办法进行补救,这样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金融危机环境下,通过预防式控制,改善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是“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制造”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5

课堂教学永远充满了未知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在一节充满思考的课堂上,永远有那么多的不可预知,也总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触动。

那天,我走进教室,亲切、微笑着环顾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一课。”上课伊始,通过阅读,我能感觉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于是,我改变以往的识字方法,不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挑出来单独讲,而是随文识字,边读书,边讲解这个生字的字形字音字意,这样可谓是一举两得,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和认识生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许是因为这小小的改变,也或许是孩子们让兴趣带动了学习,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朗读课文和认识生字的教学任务。接着是学习课文。我仍然让孩子以“读”为主,让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然后,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扁鹊专用诊笺——(日期:患者:病状:治疗建议:患者表现:整理人:)小组合作让孩子们仿照做一张诊笺,亲自当一回神医扁鹊给患者蔡桓公开出药方诊断。这个动手任务再次使孩们子的参与积极性达到极点。一个个兴奋之情不以言表,很快的都来把小手高高举起迫不及待的想回答。接着就是我们师生之间的交流——

“孩子们,神医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他是怎么诊断患者的病情?又开出了什么药方?患者怎么表现的呢?”孩子们胸有成竹的回答了这些问题。“我又问第二次,第三次呢?”孩子们依然是一大片林立的小手争抢着要回答问题,不知是谁性急先开了头,最后就是异口同声的抢答出来了。我想这么积极的回答问题跟学生透彻的读书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吧!

我顺势说:“那老师当扁鹊,你们当蔡桓公,我们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好吗?”当时是群情激昂。我学着古代拜访大王的样子,先抱拳作揖,然后读课本上的对话,孩子们做了大王,那气势和感觉可真妙不可言,读的自然不错。

这样边表演边交流反馈,孩子们对课文内容越来越熟悉,可到最后竟有孩子不干了:“老师,我们不要做大王了,大王最后都死了,落了个可悲的下场,我们要做神医扁鹊。”孩子的可爱使我笑的眼泪都想出来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好,就给你们做神医,老师来做蔡桓公!”其实,我还正想让孩子们对另外一个人物神医扁鹊做透彻理会呢,他们倒自己提出来了。

于是我们互换角色,我们边读边带表演,最后我头一歪,装作病死了。孩子们倒不乐意了,“老师,我们不要你死!”看看,孩子们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我笑道:“老师不真死,老师假死,可以吧?”孩子们这才答应。

只局限于我们之间的简单表演,孩子们意犹未尽呢,于是课本剧大幕被拉开。刚开始,四位小男孩还得依赖课本,但表演的惟妙惟肖;第二轮的时候,孩子们干脆丢掉课本,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起来,孩子们表演的才能可真不能小觑,让我们不由得不捧腹大笑。整个课堂笑声淹没。那一刻,我的心和孩子一样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我想,如果让孩子们继续演下去,估计演一天他们也不会厌烦。但是,能放能收可是我这个“导演”的职责,于是,我趁孩子们间歇的当口,随口问了一句:“这蔡桓公就这样丧命了,他最后会明白什么呢?会给我们什么忠告呢?”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最后得出“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道理,自然而然地对本课的教学难点掌握于心。然后我又把这个道理延伸到生活中,以自己看牙病的经过和大家谈了自己的感受,继而启发孩子们想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他们有的说,在学习中,有个坏习惯刚开始没改,现在改起来特别困难;有的说,自己身上的缺点因为没及时改掉也是越来越难克服等等,让我非常欣慰孩子们的把学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最后,我又举例《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喜欢寓言的同学可以课下阅读你喜欢的寓言故事,一下子又把孩子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

一节课上完了,我们师生都感受到了教与学的乐趣,这是一种学习的幸福感,更是师生互爱、触动心灵的时刻。期待这样的快乐和幸福一直延续下去。

1、分析讨论

这一节课下来,孩子的表现令我欣喜不已,经过分析、反思,我将本课归纳为以下三点。

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培根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带着愉快的兴趣,美好的感情去学习,就能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智、情、意、行协调活动,统一发展,优化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正是因为我看到了学生读课文有着很浓的兴趣,我才突然改变常规教学摘出来单独学习生字词的方法,变随文学习,在兴趣的带动下,生字词很快就都掌握了。兴趣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好老师,也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好帮手。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循环有利于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

2、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走进人物内心。

课堂上,我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有了对文本多次阅读、交流的基础,我就放手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走进扁鹊和蔡桓公的角色,通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我先当扁鹊,让孩子当大王。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会相机而问,但不是随便之问,是为三个目标而问:1、扁鹊几次给蔡桓公诊断的病情如何?学生答“第一次病在皮肤、第二次病在皮肤之间、第三次病在肠胃、”(板书:皮肤、皮肤之间、肠胃)2、每次诊断后,蔡桓公都说了些什么?学生再答“第一次说我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第二次蔡桓公没有理睬;第三次没有说话”(板书:没病、没有理睬、没有说话) 3、每次诊断后,蔡桓公什么态度?结果如何?学生又答“傲慢、不相信;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板书:不相信、不高兴、非常不高兴)(板书:结果死了)这时学生再表演时那是一个个如痴如醉、入迷专注的样子。这正是由于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有了把握,进而对人物角色的表演达到了十分美妙的的境界。这也就有了后来第二轮学生越演越投入,脱离了课本后的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角色,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此时,学生对人物的感悟得到了升华,情至激动内心跌岩起伏。我顺势而引从中明白的道理,学生得出“违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道理”。教语文就是为了学语言,语言的学习则需要不断的巩固和积累,而课本剧表演,有助于学生不断重复使用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这正好与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一方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从更多的角度去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真正地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这样,才是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3、让语文贴近生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6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往往被一些企业老板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企业的领导者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扁鹊的医术

关键词:控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猎人的狗力资源管理

文/程军忆

一位猎人从狗市场带回来几条猎狗,并拟定了工作制度,凡捉到兔子的就可得到以几根骨头为内容的“工资”,捉不到的则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效,猎狗们个个奋勇争先,抓了许多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饿着肚子干瞪眼。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猎狗们发现,大兔子往往比小兔子更难捉到,可是,无论捉到大兔子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奖赏却差不多。善于观察的猎狗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问:“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回答:“反正没有什么区别,谁愿意费那么大的劲去捉大的呢?”

猎人决定不再将猎获兔子的数量与奖励猎狗的骨头挂钩,而是采用绩效考评的方法进行奖励,即: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每只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的绩效,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绩效管理很快就取得了成效,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非常得意。

可是,好景不长。猎人发现猎狗们捕捉的兔子数量又明显减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捕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

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呀,主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渐老去。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于是猎人对所有猎狗捉到的兔子数量与重量进行汇总、分析,做出了论功行赏的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年老时每顿饭都可以享受到相应数量的骨头。

猎狗们很高兴,大家都各自奋勇向前,努力去完成猎人规定的任务。一段时间过后,有一些猎狗终于按猎人规定的数量达成了目标。

这时,又有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捕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捉兔子给自己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另立门户捉兔子去了……

评点: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献身精神,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职业生涯。计件工资、奖金、绩效评估、员工持股计划……管理者总是要不断通过一种有效的管理技术,来鼓励员工的工作激情。利用这种管理技术,你可以设计出许多有用的规划工具,以使员工获得学习的机会、创业的机会、发展的机会。通过鼓励他们的进取心,你将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的营业绩效和达到战略目标。

留下一个缺口

关键词:圆满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热情最重要

关键词:指导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7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疾病和危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时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危机管理应当推崇:第一,治未病之病,这是危机处理的第一步,防患于未然。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将“治未病之病”作为自己的日常检查项目,我们就可以减少发生危机的概率。如果再往前走一步,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旦发生危机,尽可能早地发现其苗头,在危机还没有很严重的时候,就把危机处理干净,控制在早期和初期阶段。 “安全经济学”

根据专家推算,如果投资1元钱进行前期预防,就相当于事后处理危机的5元钱;反过来,如果当年不做这1元钱的预防投资,那就得在危机爆发后投资5倍的资源,这被称作“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这就是说: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虽说这个比例关系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够理解这个道理的人,更多是美国人。美国的医保公司为了节省保费开支,拼命催着医保对象每年进行至少一次体检,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照单全报。道理很简单,有病早查早治,医保对象可以用1:5的代价换取身体健康,这样的话,医保公司也就可以减少医药的赔付。只要可能,穿越时代的魏文王会每年颁给老美一个诺贝尔“大智慧奖”。

作为企业的领袖,需要具有危机的警觉。在这里,笔者建议企业的领袖做一个实验,将可能危及到企业的各种麻烦列在一张表格上,左边写事项,右边写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在最右边开列一个小栏,预估预防麻烦所需的费用。这个实验虽然不好玩,但最好别犯懒。这样的事情如果亲自实验一把,就可以帮助梳理思路。也许你会发现,有些项目虽然不可以控制的,但是必须要知道,如果此事失控,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在那种时候,再不能控制的事也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控制了。 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

当然,如果真的有病,我们得学习扁鹊大夫“治病救人”的精神。这就是说,为了迎接危机的到来,我们必须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预警机制是说要通过程序化的管理,发现和辨认危机;而应对机制,要在平时准备好建立一支危机处理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1、树立危机意识:培养全员的忧患意识,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和演练。要大家理解:危机基本是一种常态,而不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危机一旦发生,必然会集结着利益谋取、舆论谴责,民众情绪对抗等等冲突。所以,企业领袖要通过企业的管理制度,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在这里,教育、培训、演练的目的是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企业能够冷静自如,企业领袖能够坦诚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那么,化解危机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其人员组成包括:企业管理层、公关部门和企业各主要分部的首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们的联络渠道一定要畅通。当危机真正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参看纽约朱利安尼的做法,警察局长和消防局长就是第一批被他叫到车里,与他组成战时指挥部的;如何设立这个常设机构,我们将在第四节讨论。

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任何危机都是会有前兆的,也就是说,在危机爆发之前,必然要释放出一些信号。企业要进行常规性的监测,确定警戒指标,一旦达到“红线”则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好比,企业的舆情监测,就是企业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下运行的保证。当检测到对企业形象不利的舆论增多的时候,当政府、新闻界或者同业人士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时,当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下降、组织遇到某种麻烦,企业运转效率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下,企业都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及时预警并迅速准备应对。

4、制定危机的应对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地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者改变危机发生的进程。实施危机管理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所有可能造成企业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评估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影响;确定企业对各种问题的应对态度,决定解决方案的实施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在这里,一个关键是要快速反应,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有了这样的机制,就拥有了战胜危机的条件。具体怎样做,将在下一讲深入讨论。

5、建立危机后评估和“亡羊补牢”的制度。危机过后,企业面对的是一系列的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评估危机中的各种表现,以便化危为机,消除隐患,将危机变成对企业的一次战斗洗礼,使企业重获新生。 新闻发言人的必备包括:

1、危机手册和足够的关于危机形势的信息;2、关键联系人的方式;3、媒体名单,包括媒体记者的电话和地址;4、时刻在线的智能手机、移动数字设备、充电电池;5、便携式电视和收音机(如果智能手机囊括这些功能,一机多用最好);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8

在刚开学,得知学校的工作分配时,我吃了一惊:原来是让我任五(1)班的班主任!五(1)班是全校赫赫有名的乱班,纪律散漫,“闹将”众多,还有闻名全校的“四大金刚”。学生多半学习差、纪律差、自我约束力差。在以前的学校各项评比中,五(1)班几乎都是最后一名。前任班主任大概是对这些孩子彻底失望了,干脆来个不管不问。

我找校长要求辞掉班主任,在校长的百般劝阻下,我勉强答应了。接下来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要么沿袭前任班主任的做法继续放任下去;要么实施自己的想法,让班级朝着优秀、和谐的方向发展。我思考了一个晚上,终于下定决心来改造这个班级。

怎样才能建设出一个优秀、和谐的班集体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以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身份开始了和学生的交流,地点通常在教室里。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触的过程,以自己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服,就会拿到一把神奇的钥匙,帮你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

通过一个星期的了解和观察,我慢慢地接近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薛宇同学值日时不扫地,经常迟到,而且是班级“四大金刚”之首。我第一次和他谈话时,他很不愿意和我交流,眼睛看着别处。但我还是从他嘴里了解到,他是一个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并且受到溺爱。第二次和他交谈时,我指出他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他比较乐于助人,让他感觉到他在我心目中是个不错的学生……几次谈心后,在一次卫生扫除时,他干得非常卖力,弄了一身的泥,流了很多汗。我抓住时机表扬他,同时委任他为班级的卫生委员。直到现在,他都一直干得相当不错,各方面进步也都非常明显。别的老师在办公室经常夸他像变一个人。随着他的转变,他所在的小团体(“四大金刚”)也自动解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我第一天踏进班级时,教室的地面上随处可见纸屑、塑料袋,我当时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但我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弯下腰去捡起地上的纸屑和塑料袋。一次、两次、三次……看我总是默默去捡教室地上的脏物,学生们受到了影响,看到地上有纸屑也忙低头去捡。渐渐地,那些喜欢随手往地上扔东西的同学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了,班级卫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班被学校评为“卫生先进班级”。我借此机会表扬了全班同学,并点名表扬了几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

我教班里的数学课。课前,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精心挑选的小故事或播放简短的动画,故事虽小,但道理却很深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比如《高山流水觅知音》说明找一个真正的朋友难,找一个能了解自己的知音、知己更难。正因为知音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要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真诚地对待我们身边的朋友。我还给他们讲过《一字之师》,告诉他们在知识的王国里是不存在地位高低、贫富差距的,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只有在学习上发扬不怕吃苦、谦虚好学的精神,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我的引导下,班里的同学关系越来越融洽,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在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有很大的进步。

在班级管理中,我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吸收学生好的建议,制定了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为班级命名时,我向全班同学发出征集令:谁拟的名字被选中将颁发证书和奖品。同学们可以小组参赛,也可个人参赛。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26个名字:文明班、奋进班、励志班、先进班、春蕾班……在班会课中,我先组织所有为班级命名的学生演讲(你取的班级名字是什么?含义何在?想体现班级的什么特点?)、拉选票,演讲结束后,学生开始投票、统计,最后宣布结果。在整个班名评选过程中,学生们非常投入,最后我们班定名为“奋进班”。我专门请人制作了“奋进班”的班牌钉在教室门上,这三个字激励着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奋进。

用爱心去构建优秀、和谐的班集体,一定会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创造生命的奇迹。

【案例点评】

这一期的案例,刘娟老师做的事情,都显得很普通和平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精彩,只有润物细无声的安静。然而,当你用心聆听,就能听到春苗抽芽的声音,听到远处一个明媚的春天。从平凡,怎么走向卓越?听我慢慢道来。

自《心理加油站》栏目开设以来,已经收到200多篇班主任投稿的案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解决学生问题,特别是帮助问题学生转变的题材。只有寥寥三两个案例在谈班集建设。由此可见,处理学生问题是班主任需要应对的主要紧急挑战。因此,前三期点评我都选择这个题材,阐明怎样用系统行为的新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学生的问题,以解大家当务之急。

然而,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班主任的基本功,因为一个班主任无论他处理问题的手法多么高明和娴熟,也不能整天忙于处理问题,问题多多就表示班集体的素质不高、班风不良。(班主任 banzhuren.cn)这就像即便一个城镇有很厉害的消防队,能扑灭频发的火灾,我们也不能说这个城镇的消防工作做得很好。消防工作做得好的城镇根本就不会有火灾。问题如火灾,一旦发生,必定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损失,事后处理的成本,都会远远高于初发时的化解和未发时的预防。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古代名医扁鹊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扁鹊回答说:“大哥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说:“可以具体说说吗?”扁鹊说:“长兄治病,察言观色,治病于未发作之前,人们没觉得他在治病,所以他的名气不出家门。二哥治病,治病于初发之时,人们就以为他只能治些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不出乡邻。而我治病于病重之时,在经脉上放血,在身体上下猛药,所以大家都以为我能治大病,故而名扬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流医生治大病,二流医生治小病,一流医生治未病。在管理上我们也可以说:三流管理者解决大问题,二流管理者解决小问题,而一流的管理者提前预防问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不仅应该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更应该是化解问题和防范问题的高手。

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防范班集体的各种问题呢?答案就是搞好班级建设。

我们通常说,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常常是通过纪律规章和流程来实现;而行为的改变,根子在于心灵的改变。对心灵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励志、感化、启发和开导等心灵的互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成员的心灵产生影响,逐渐建立起团队优秀的文化和风气,也就是群体意识。在优秀的群体意识下就很难滋生不良行为,而容易产生积极主动的良好行为和行动。班风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组织观、荣誉观、恋爱观和学习观,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中鲜活起来,从而建立起孩子们自我心灵管理的机制,有“知觉”地成长。良好的班风,加上良好的班规,就会自动规范孩子们的行为,达到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集体的良性自转。一旦良好的班规和班风发生作用,就对群体中的心理病毒有防御和灭杀功能,很多不健康心理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和发作的机会即便有问题出现,也会遭遇一个健康组织的免疫技能的灭杀,很多潜在的问题由此得到防范和化解。简言之,班主任就是通过班级建设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所谓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做事处处得要领,做到位,建立起强健的组织规章工作流程和团队文化,让团队自动运转,使问题没有萌发空间。欲无为,必先有为,有准确到位的高质量作为。班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大面积处理和预防未发和将发的问题,它是通向无为而治的管理高手的必经之路。

在阅读案例时我也在想,为什么只有很少的班主任关注班集体的建设呢?可能因为处理学生的问题比较紧急,而班级建设并不紧急,感觉可抓可不抓的缘故吧。班级建设你不抓,不会立即有人指责你,批评你;你抓了,也不会立即有明显功效。因此,班级建设,一点也不紧急。关注紧急的事情而忽略重要的事情,正好就暴露了我们许多班主任在管理上的一个常见的盲区。

在史蒂芬·柯维的管理名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三个习惯就是“要事第一”。什么是要事第一呢?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可以按紧急不紧急和重要不重要两个维度分为四类:既重要又紧急,紧急而不重要,重要而不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高效能人士不仅抓既重要又紧急的事,而且还会把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优先于紧急而不重要的事。

首抓紧急又重要的事和最后抓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抓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要优先于紧急而不重要的事呢?这里面就大有讲究。

首先,重要的事就是和我们的目标有关的事,不管急不急,都是非做不可的。不重要的事就是和我们的目标无关、可做可不做的事,不管它多么紧急。俗话说“将军赶路不抓兔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将军赶路肯定重要但不一定紧急,抓兔子紧急但绝对不重要。看见路边的兔子,你不抓它一下子就会跑不见了,确实很急。但抓兔子无论多急,毕竟是件小事,若因为抓兔子而耽误赶路,影响战事就因小失大了。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班级建设就像将军赶路,重要但不紧急,而很多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就像小兔子,看似紧急其实不重要,完全可以冷处理不理会。如果整天忙于处理细小的事物而忽略班级建设的要务,就会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拖成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给自己制造出麻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班主任觉得整天问题很多,忙不过来的原因。不抓重要不紧急的事,一定会制造出很多既重要又紧急的事出来。

既然道理这么清楚,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因小失大呢?那是因为对急事的反应是人的本能,一般人比较容易受身边事、眼前事的左右而惘顾大局和未来。只有高度理性和智慧的人,做事才会超脱于本能,用大局观和远见来取舍和处理眼前的事情。系统行为能力强的人,因为心中有愿景,有目标,有计划,自然就有大局和远见就能克制那些反应性的紧急而不重要的行为。做紧急的事是本能,做重要的事才是智慧。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9

古人都知道扁鹊的医术精湛,响誉全国。

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曰:"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扁鹊也说的好极了。

但遗憾的是,在国内今天的环境当中,相当多的企业总裁却往往是更多地处在讳疾忌医的水平上,因此,也就出现了另外的一个“扁鹊与齐桓公”的故事,从“君有疾在腠里”到“病已入膏肓,无可救矣。”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英雄式的企业家在自己砸烂钢铁,非此不足以警醒员工,管理者,这是企业的悲哀。

我们也同时看到,国内有许多几乎是默默无闻在经营着的中小企业,其经营者在有条不紊地延请各类顾问为自己把脉疗养。

我们当然不能就扁鹊的医术说三道四,况且也的确存在着病入膏肓的人对它的需求,但我们还是强调,虽然,扁鹊三个兄弟各有所长,以企业经营而言,也都是有效的经营者,都可以有效满足顾客(病患)的需求,治好疾病。但是,在耗费社会资源的方面,扁鹊与被救治者都是最大的支出者。

今天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企业经营者不应再持只做被动响应的速度观,而更加需要事前的“预应”;也不只是经营者才应有警觉的预应,而是需要企业全体各个领域的人,如同千手千眼观音一般,同时保持着警觉预应的心。所以企业经营最重要的速度观的源头,不是硬设备、不是软件技术,也不在组织制度上,而是在人内心中无形无相的警觉心与警觉能力。并由此产生的随时随地就能找到医生,而迅速地切除腠里之病的速度。

今天的企业,特别是民营的中小企业,在WTO的全球化竞争当中,任何一次躺床治疗的时间都有可能导致:沉舟侧畔千帆过。所以,作为企业总裁们,已经被剥夺了休克治疗的权利,但既然作为一个肌体,就必然有可能存在发病的可能,而解决的方案也就是能选择扁鹊的大兄或者是二兄。 案例一:亨奴,编结一张求援网

7月17、18日,连续两天,广东亨奴实业有限公司老总卓训彬的头发在仅仅48个小时内似乎一下子稀疏了不少,从1986年创业到今天,拥有接近于两个亿销售额的亨奴一直顺风顺水,这得益于什么,卓训彬自己很明白。但今天的问题却来得令他防不胜防——前段时间,又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意外地辞职了,但想不到的是,他辞职之后却转身走进了税务局的大门,很快,卓训彬就接到了税务局的查税公函。刚刚经历了SARS之乱的亨奴又陷入了一场人为的混乱当中……

问诊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卓训彬,在与三个伙伴一起创业的初期并不了解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至于人力资源的定位以及合适的新酬与绩效考核等更是毫无概念,作为创业者,他们也没有在这个方面倾注太多精力,“毕竟,市场是一步步打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里计算出来的,”在国内服装行业,特别是休闲服装领域,进入门槛比较低、利润也比较低的情况下,企业老板不会在管理上投入太多的成本,这也是劳动密集性企业所固有的形态。

时间到2000年,当亨奴的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的时候,卓训彬突然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瓶颈:适合于服装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也并非没有,但是,问题在于,用15000元的高薪聘请了一个高级总经理助理,但却不知道怎么用他?正如80年代初期,太多的国企不惜血本地引进了先进设备之后,却看不懂说明书一样,从低门槛发展起来的企业家们在如何用好高级人才的坡度上摔了一跤,卓训彬意识到,又到了该交学费的时候了。

2002年的一个下午,卓训彬在一次企业家管理论坛上遇到了刚刚在台上演讲的熊超群,“这次总算是找到了庙门。”卓一边嘟囔着,一边矜持的站起了身子,拦住了正要擦身而过的熊:

倾诉了一肚子苦水之后,卓又回复到了原来寡言少语的状态。

“其实,你的苦恼也是大部分进入门槛较低的企业创业者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遇到的共同难题——既然创业门槛低,当初也就不太可能培养较多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也正因为进入门槛低,当初一些跟随创业的老员工也容易自立门户,导致难以沉淀高层次的老人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批企业家大都是从市场上拼杀出来的“经验型”领导,他们难以完全放权给他们聘请来得助理,在这类型的企业里,越权式的企业文化比较浓厚,这里的越权不是下属越上级的权,而是企业家、总裁越下属的权,他们可以隔着一级、或者两级干部而直接安排工作给第三级人员,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行为准则的缺失。”熊超群轻轻地搅动着面前的咖啡,而卓训彬的眉头却越来越舒展开来。

“一句话,就是要建立企业的《岗位责任说明书》、与《绩效考核表》,从而让每一个萝卜有自己的一个坑,而不能产生擅自的越位。为什么太多的企业在进入企业跳跃期的时候却跳不起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企业家的这种心态使有能力的人进不来,于是在盲目的情况下,泥沙俱下,然后在无法甄别使用的情况下,有能力的人才又开始流失。”

何时拨打求助电话?

今天的亨奴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人力资源等管理问题,因此,除了聘请熊超群为首席管理顾问协助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组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营销策略之外,在企业的品牌形象方面,卓训彬还请著名的服装设计方面卓有研究的解春楠担任顾问,技术、生产、质量管理则聘请李泽尧顾问。此外,卓训彬还聘请广东商学院的李幕宾教授为私人教练。近日发生离职员工反噬事件之后,又紧急聘请了法律和财务顾问。

7月18日,在亨奴的食堂里,穿着一身汗津津的T恤出现在职工食堂里的卓训彬已经明显地悠闲了许多,平时早烧三根香,不用临时抱佛脚。在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紧急启动之后,及时进入状态的亨奴已不再担心离职人员对公司的这次“反噬”。

从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城摆地摊,到租赁一个属于自己的铺位,再到开办属于自己的服装制造厂,一直到今天搬到写字楼上办公,从一个小摊贩到厂长、再到一个管理人员。在珠三角的企业家当中,拥有卓训彬这种发展履历的董事长、总裁相信并不少见,但真正明白了自己名片上“CEO”三个字母真正职能含义的却也并不多见。

每一个职位都要细分,设计部、面辅料采购部、技术部、营销中心、版房、品牌部…….随着人员的增加、岗位的细分、授权与分权的具体化、在管理层上,亨奴在1997年85个管理人员的时候,就创造了销售额一亿元的成绩,但到了今天,管理层人员已经飞跃到了200多人,但销售额却没有相应的增长三倍。相反,人数虽然增多了,但卓训彬却感到了更多的压力。

事实上,这种压力也就是企业总裁们在面临企业转型的时候在自己个人智慧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出现的疲惫。怎么解决呢?首席管理顾问熊超群对卓训彬提出了“三个三”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三”是三天离职,刚刚招来的人在新的单位,三天的时间里感受到新单位与自己的种种难以默契的东西阻碍着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于是选择离开,这种人才不足以太过于惋惜,;第二个“三”是三个月,在试用期满之后,人才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主动的选择离开,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家应该反思自己的企业为什么难以留人?第三个“三”是三年,如果一个员工在企业工作了三年后却选择了离开,这个时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最应该警惕的问题,如果是他主动离开企业,那么,企业总裁们应该反问自己,在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上,企业没有到位?如果是被动的离开,企业也要反思,为什么这个岗位让这个早应该离开的人占用了三年?

在这个时候,企业家需要求助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如果出现了这个问题就已经证明人力资源部门本身已经自身难保,唯一的求助还是要从智囊团开始。

记者分析:被求助者的功能在于防微杜渐

企业家大多是太熟悉自己的企业,有时候也就难免有“身在庐山”的局限,因此,当企业出现一些征兆的时候,也就往往被忽视;相反,旁观者清的结果却使得援助企业的各种类型的顾问能够为企业家提前指正。

熊超群表示,“从告密事件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在辞退或者是一个人要辞职的时候,当事人的言行都应该引起企业内从事人力管理的人的密切关注。我曾亲身看到一个企业的营销总监被辞退的时候发怒:‘公司承诺的返利你们一直没有兑现,你们答应的提成也是拖拖拉拉,你们要明白,这些东西你们不给我,我会让你们付出超过这些东西的100倍的代价!’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危机信号,不要以为9.11才算的上是大事件,还是这个营销总监问题,当人力资源部门把这个问题上报给老总后,老总却说:‘让他折腾,我就不信,他小泥鳅还能掀多大浪,我接着他。’太多的企业危机就出现在这种顶牛的意气当中。”

为什么今天的企业会出现那么多被抓被查的情况,这种不检点的内部斗争也是导火索之一。

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才能在遭遇到危机的时候,避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窘。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要随着时间、环境、地理的变化而跟随着变化,不否认在创业的时候凭着一腔的热血的就把企业做出来了,但不代表在企业发展到今天的时候,还能够凭着一腔的冲劲就能把问题解决,前者凭借着个人的智慧,后者则要更多地考虑动用社会资源。

譬如在创业时,也许相当多的合约更多地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白条,但在企业发展到一两个亿的规模的时候,你的每一个合同就需要请律师提前来敲定,不要以为一年给律师三、五万元的费用是浪费,因为一个合同的潜在风险就可能将企业打入无底深渊。

还有的就是一个下属举报的问题,我们当然不是提倡掩盖自己违法的行为,但目前商业间谍的存在已经给一些高科技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来说,创业者往往就是靠一技之长而发家的,企业的生存风险就寄托在一两个项目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法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就不仅仅是企业简单地把专利锁到保险柜里这么简单。

案例二:知识型中小企业创业者如何从具体的管理中抽身——嘉利诗,求助于“完美替身”

在快下班的时候,何柏强总喜欢到品牌部转一转,自从妻子从总经理的办公室搬到品牌经理办公室,身份从广东嘉利诗(国际)内衣公司的总经理“降”为品牌经理后,作为丈夫的董事长在起初总是感觉欠了点什么,但到今天为止,何柏强逐渐地放下了这个顾虑,特别是SARS过后,看到各个地区的的进货量仍有增无减,何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地多了起来。

企业做大催生问题

从1995年创业开始,丈夫何柏强、妻子罗顺兴就一直是黄金搭档,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丈夫主外,身为中华女子大学客座教授、服装高级设计师的妻子主内。1995年,广东嘉莉诗(国际)内衣有限公司取得英国品牌戴安娜在亚太地区的权,走高档路线的戴安娜随后连续几年销量稳居中国内衣品牌前位。在妻子的主持下,嘉莉诗公司又投入巨大资金,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市场调查,面向年轻的白领阶层,又推出定位中档的嘉莉诗品牌,又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2001年9月,嘉莉诗(国际)内衣有限公司打败众多的竞争者,成为英国品牌妒嫉塑身内衣的亚太区总。推出美体概念之后,罗顺兴凭着职业的敏感领悟到,内衣这个行业,男性消费群体已经逐步成熟,于是,公司于同一时间又引进英国著名的男性品牌内衣王者风范内衣,在此之前,2001年3月,罗已经引进素有"德意志情人"美誉的德国最大的内衣品牌之一:罗素内衣。

一年的时间开拓了三个品牌,何柏强的担子一下子感觉到沉重了许多,而更让人担心的是,作为知识分子出身的罗顺兴在越来越大的市场面前,感兴趣的还是自己的专业所在——服装设计与品牌开拓。而自己也仅仅是擅长做公关,在波诡云谲的市场面前,如何摊大这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夫妻两个一时间有些愁眉不展。在创业初期的区域市场上,如果说还可以凭借人际关系、简单的管理来解决问题的话,当企业拥有了5个品牌,员工增长到600多人,研发技术人员达到50人,销售量在接近一亿元,并且,产品开始越来越多的销往全国甚至是国外的情况下,何柏强感到了力不从心。

怎样“设计”一个总经理

2002年底到2003年初,夫妻俩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找到这样的一个人来协助企业操盘:第一,他要能熟练地应用管理工具,从专业性的角度来清理企业内部从创业开始就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第二,他必须熟悉全国服装市场的操作。定下了尺度之后,人到那里去找呢?

赛艾诺管理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熊超群参与了嘉利诗公司“寻人”的全过程,此时接过了何总的话头:事实上,当时作为董事长的何柏强要考虑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首先是总经理应该是从哪一种类型当中选取;其次,如何评估这个总经理?在薪酬设计上怎样才能具有弹性与激励效果?绩效评估的标准怎样制定?最后,是否给与总经理股东的法律身份。

首先是用“5个W,2个H“方法选择总经理人选。作为当时的具体操刀者,熊超群介绍,相当多的企业家在选择总经理人选的时候更多依靠“相逢何必曾相识”,甚至是“择日不如撞日”,碰巧遇上了一个人才,一谈之下大喜过望,于是就加封为总经理,或者是XX部总监。缺乏系统考察的选择往往会为企业带来定时炸弹。每一类人才都可遇不可求,但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症候,这就需要有一种系统的诊断方式——“5个W,2个H“。并借此按图索骥。

5个W:第一个是W是WHO,是谁。是要段永平类型还是要屈云波类型,还是杨杰强类型,根据自己企业的要求具体甄别;第二个是WHY,为什么要找这种类型。第三个是WHAT,找了他有什么利益。第四个是WHEN,是什么时候找他,企业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人才,要因时而变。第五个是WHERE,到那里去找,是企业自己去挖角,还是动用猎头公司,还是从企业内部提拔?

2个H:第一个H是How to do,即人来了应该怎样开展工作,是否已经做好了具体的《工作说明书》等之类的准备;第二个是How much。即公司能够未来的人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系统来支持他的工作。

在选择一个人之前,作为企业的总裁先考问一下自己,也许,一切都迎刃而解。

其次,用五大方向,十小指标评估总经理。设置一个KPI,即《总经理完成指标》。第一,考察总经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第二,获利能力同期增长幅度;第三,企业在市场上的5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份额以及增长幅度;第四,市场网点建立在去年的基础上的优化幅度;第五,基础管理的改进状况。前边四条是具体的数字,第五条又怎么考核呢?在这个基础上又可以把第五条细分为6个方面:A:制度建设,每一个作业程序制度的推进与执行进度;B:对过程控制的评估,在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研究开发、财务平衡等领域出现了多少问题,并在问题产生后,具体的解决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效果;C;员工成长,是否制定了企业内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企业培训项目、主题、需求调查、参与人数、课时安排、学员评估表等都作为总经理管辖下的目标来考量;D:客户评价,即经销商、供应商、客户、员工等作出的360度反馈评价;E:品牌形象是否提高,这可以通过问卷形式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检测品牌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的变化;F:企业公众形象,如政府、税务、劳资关系等。

五个大的方向、十个指标也就具体地界定了企业聘请来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茫然与无所适从。

弹性薪酬锁定“陆强华”

对于何柏强而言,最担心的也就是人来了,心没来的,甚至是人到了,但刚刚做了一段时间,却又提出走人的问题,根据企业当时的状况,何选择了曾经在管理顾问公司任职的柴少清空降到企业担任总经理的职务,但会不会有朝一日出现类似屈云波、陆强华的情况呢?是否需要用给予股权的方式来更好的挽留住人才呢?

针对这种担忧,作为设计者的熊超群与他的顾问团队建议,对于一个刚成长起来的企业,新聘请来的总经理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从法律地位上来说,给予股东的地位还是要慎重。因为一个新的管理人员的空降坑能会对企业的销售额、渠道整顿进入有序状态,但也不可否认,高薪聘请的结果是管理成本的上升,间接地说,企业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况且,相当多企业高管人员空降后,他们也不是太在意这个股东的位置,更在意的是随着业绩的变化而出现的薪酬幅度的激励水平。

因此,在这种考虑下,何柏强采用了年薪制聘请的方式,并将幅度定在50—150万元的水平,正常情况下,总经理年薪取一个中间值:80万元。如果困难太多,譬如像今年的SARS这种影响,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存在,也会最低有一个50万元的保障水平,从而让被聘任者无后顾之忧。而如果出现业绩比较突出的情况,则可以突破150万元的上限,从而提供一个让种桃者也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

思考:不要赶鸭子上树

对于一个缺乏管理专业背景的企业来说,解决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促使自己成长起来,第二个选择就是自己抽身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别的人来替自己打理。

善于设计服装并以品牌运作为乐的罗顺兴在丈夫创业的时候当然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支持,但夫妻档的多年合作,特别是自己主管市场的运作让罗逐渐地感到了压力,企业越做越大,压力也随着增加,这种压力无形中也影响到了市场的有机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能否有意识的从个人创业转到团队创业,从而使自己从琐碎的具体的管理事务中抽身将是一个企业能否更上层楼的关键,创业时期可以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管理,但是,在发展期的企业不要让创业者在管理问题上“赶鸭子上树”。 案例三:高速发展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发现自己的潜伏危机并予以提前解破——以纯,智慧型总裁要善于自点死穴

选择古天乐、张柏芝做为企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东莞东越公司为以纯品牌推出的大手笔,72年出生的董事长郭东林谈起他的代言人一脸的阳光,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个60年代人的沉重与历史感觉,从90年代初期在大沙头卖水果开始,然后在一个仅有20台衣车,几十名工人的小制衣厂基础上,发展成为集品牌经营、产品开发、规模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拥有1500多名员工,年产各类服装近600万件,连锁专卖店1000多家, 年销售额近10个亿的大型服装公司,郭东林用了6年的时间。他和服装设计师的妻子叶桂燕依靠个人的努力,从负债4000元创业到今天年缴税额700万元。

到目前为止,郭东林的以纯并没有出现一般的企业所存在的危机情况,相反,由于自身的坎坷经历,以及从中锻炼出来的亲和力几乎也很难相信他的企业会存在什么困难。但就是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穷孩子出身的郭东林却一掷千金开始了企业的规范化进程,这个进程将耗资数百万元,熊超群作为“外脑“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介入。

关键时刻只有自救

对于这样得一个智慧型的企业家来说,也依然存在种种“力有不逮“的时刻。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企业家往往会疏忽高额利润掩盖下的管理问题,这个时候盲目地发展只能为企业的失败提速。郭东林认为,与其在企业出现问题之后再抓耳挠腮的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还不如防患于未然,提前一步点自己的死穴,以便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总裁在企业出现问题之后还能向谁求助?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帮到你,唯一能够救你的就是你自己,否则,你就不是企业家。“郭东林坦言。

我们常常用木桶原理来比喻企业运营资源,即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一个企业经营的成果也往往取决于企业自身最短的那一部分要素和资源。但事实上,太多的企业家在寻求“外脑”帮助之前,自己的头脑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不知道自己真正缺什么

俗语说:“没什么?想什么!”,可是话又说回来,要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没”的是什么,恐怕不但需求找不对,还要危及企业生存。

山西某饮料企业老板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跑到上海,就为了要一句类似“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样的广告语。最后,老板也果然找到了一位“大仙”并且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一句“绝妙”的广告词。可是因为其它诸多要素和资源不到位,产品还是没能走向市场企业就被银行“收缴”抵债了,那句“绝妙”的广告也没发挥什么实质作用而“胎死腹中”。

还有一个案例,东北一家小型企业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经营者却认为企业失败是因为没有导入CI,于是把好不容易从银行贷来的20万救命钱拿去做了套VI手册,结果愤怒的工人拿走了工厂的机器,企业再就没有爬起来。

可以说,对于一个寻求“外脑”帮助的企业总裁,找准自己的短项与需求就像病人看病事先要知道自己的病情一样重要。如果你是牙疼可偏偏说自己肚子疼,要是碰到好医生检查下来没什么事,坚持不乱开药,最多牙再接着疼。要是碰到庸医不管青红皂白就开了药方,搞不好不但没把牙疼治好,反而还弄了个跑肚拉稀活受罪。

也学正是出于这种担心,“没事找事干”的郭东林在一直提倡的预警反应的“提前一小时”概念下,与顾问一起开始了自我诊断。他言语间不时透露出忧患意识:“由于我们一直走的是低价路线,消费对象也基本上锁定在年轻的消费者身上,所以我们请了古天乐、张柏芝做形象代言人,但也正因为是低价路线,我们没有太高的门槛以防止突然而来的冲击,因此,我们今天的规模取胜是建立在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但这不保证明天也能用这种方式获得成功。“

31岁的董事长与他的平均年龄都在20多岁的管理人员明白,公司当然需要一个可持续成长的战略,但是,东越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

善于选择求助对象就是成功了一半

郭东林经常提到的一个故事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刘备没有诸葛亮以前老是打败仗,有了诸葛亮以后就经常打胜仗。这就是人才的力量。在一个企业,诸葛亮值多少钱?按我的看法,是无价宝,怎么给都不过分。”他嘱咐公司人事主管,对来应聘的人,不要怕他要高价,关键要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给公司创造相应的效益。甚至为了将广州的一位注册会计师挖到手,郭东林为此跑到广州的次数比刘备光顾茅庐的次数多得多。

除此之外,郭东林又请了顾问公司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全方位的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讲课,派出管理人员到中山大学等高校参加MBA培训。从2002年开始,东越公司共有18名管理人员参加了高校MBA培训,郭东林自己则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民企读书班。

熊超群表示,将危机消弥于无形的求助能力才是最高的求助能力,俗话说,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善治者者以不治以为功。对于一个企业总裁而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予以考虑,在这个时候,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竞争面前,事实上的危机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可能发生,对于企业总裁而言,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提高企业的团队建设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到一个企业家本人的时间成本的问题。就以纯来说,目前的市场状态是好的,但能否在短时间内练好内功将决定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记者手记:一个求助时代的开始

所要谈到的企业当然不仅仅是亨奴、嘉利诗、以纯。之所以选择这三家企业,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中小企业的三种发展状态。他们从中层的管理危机、到高层管理者的选择(涉及到企业家抽身的问题),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这三个层面我们试图说明:

国内的中小企业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学习时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各种类型的培训、各个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MBA、EMBA当中看到。

今天的经济形态已经开始进入第四阶段:从农业经济时代的产品阶段、到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阶段,再到服务经济时代的商品增值服务阶段,直到今天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店外店经营阶段,单纯的制造业工厂厂长式的企业家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同时,因为各个区域的企业家们也越来越打破城市发展的堡垒开始经营区域化的经济版图,这对于仅处一隅的企业家、总裁来说,如何开放自己的心胸?在凭借着自己个人的智慧达到了企业的初级阶段以后,如何让企业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变为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天问式的追问当中,因为国内企业家出身的土壤,尤其是素来缺乏的企业家成长环境要求,中小企业的总裁们,唯一的解决之道似乎更多地锁定在企业的智囊团组建上。他们可以草莽式的发展为一个企业家,但却不能草莽式的治理一个企业。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创设具有一定的感彩的教学场景,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某些生态的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程度。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丰富教学的手段和形式。对此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导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非常容易被课堂内容以外的东西所吸引,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找到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的听课效率降低,严重影响课程进度,十分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设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情境来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将留在下课时的注意力拉回来,为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有两个宝》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在课前带领学生进行猜谜语大赛,比如在黑板上写下:

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把根生。(打一植物)两头尖尖,肚儿圆圆,脾气不小,内藏元宝。(打一植物)的谜语,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在学生情绪激昂地进行猜谜时,教师可以将“人有两个宝”几个大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进入正式的学习。通过这种情境式的引入,能够激起学生对猜谜语的兴趣,进而引起对文章的好奇,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设良好情境,丰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将学生的想象力全面激发,以拓展其创新性思维,增强语文能力。如在讲《游园不值》一课时,教师可先将作者叶绍翁写这首诗的背景讲解给学生听,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学生:春天里的一天,诗人叶绍翁在家没事,观看窗外春的景象,突然产生了游春的念头,正巧他的一位好朋友家中有花园,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于是立即动身前往朋友家。可惜来得不巧,朋友不在家,最终未能满足自己观赏的欲望。同学们想想,叶绍翁兴致勃勃地去赏春,最后连门都没进,多么扫兴!可是,叶绍翁却愉快地回到家,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而该诗却是在其所有的诗作中得到赞誉最多的一首。那么,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很好地将学生们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从而为学生接下来对诗句、诗意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质疑,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很容易产生疑问。“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巧妙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结合文章中心和重难点设计问题,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够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了。这样,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四、表演情境的应用

表演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的方法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性较强的文本改编成课本剧,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助于语文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扁鹊治病》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轻松地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侍从,并让学生按照下面的剧本进行演绎。如:

扁鹊: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不屑地说着)

侍从:听说扁鹊的医术很高明。(认真地说着)

蔡桓公: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轻蔑)

……

引导学生按照上述的剧本自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表演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五、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成为了课堂上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都在于阅读、感悟和联想等,教师普遍运用语言文字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但是多媒体教学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生动的感受到课本中描写的人或物。

六、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主要包含:

(1)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强化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欣赏能力。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出符合贴合实际生活的虚拟环境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当中最突出的特征,在采用图像、音乐等方法展现现实生活时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对真实生活还原度很高的模拟环境,与此同时,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小学生在对生活场景的重新感受一下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

(2)创设情境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模式的创建,使小学生乐于加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枯燥与单调的课堂氛围。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比较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好奇心,情境教学法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的想象力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在情境教学法的创建过程当中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教师通过对游戏的设置在强化师生互动的同时,学生在自主讨论问题以及游戏进行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相互合作,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理变化,情境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情境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创造情境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优化,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让情境教学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