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近义词十篇

时间:2023-03-30 06:42:03

可惜的近义词篇1

关键词:且行且珍惜 主观化 类推

2014年3月,马伊P在微博上使用“且行且珍惜”一语,后来便迅速扩散成为网络流行语。目前,对于这一流行句式的来源,以讹传讹,多不可信。本文拟对句式“且行且珍惜”进行历时考察,主要揭示其句式演变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句式的来源、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一.句式的基本特点

句式中的“且”是副词,起关联作用,“行”是行为动词,泛指所体验到的某段行为事件的经历,“珍惜”为情感动词,泛指对所经历的得之不易事物的情感或态度,两个动词在句中做并列谓语,句式的行为主语通常不出现。

“且行且珍惜”的前面常常有背景小句,表示行为事件的前提或理由,两者的语义关系上表现为(主观认识或情感上)广义因果关系。例如:

(1)牛市仍在,且行且珍惜。

(2)丢脸容易,捡起来太难,且行且珍惜。

(3)人之一世,旦夕变迁,唯有平安、健康、小康最好,且行且珍惜。

以上例句中,“且行且珍惜”前面的小句或长或短,都是提供珍惜某段经历中事物的前提或理由的。例(1)意思是市场上涨但仍存在风险,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要珍惜资金。例(2)意思是“演戏”中一旦“丢脸”,影响不易挽回,所以演员要珍惜自己的艺术人生。例(3)意思是人生只有“平安、健康、小康”最好,所以人们要好好珍惜。

“行”和“珍惜”都是在言者意图传递下的行为,具有非自觉性(受使于言者)、可控性的语义特征[1]34-55。如上面例句中,例(1)的“行(投资)”和“珍惜(资金)”,例(2)的“行(演戏)”和“珍惜(艺术人生)”,例(3)的“行(生存)”和“珍惜(平安、健康、小康)”,都是言者致使行为主语“投资者”“演员”“人”发生的行为事件。“且行且珍惜”肯定前小句中所经历的事实,强调对其中得之不易事物的情感态度,具有未完成性的语义特征。如上面三例都是提醒听者未完成的行为事件。

Searle(1979)提出指令行为的四个条件:说者断定了听者的一个未来的行为;听者有能力实施行为;说者要听者实施行为;说者企图让听者实施行为[2]。句式“且行且珍惜”行使指令行为,具备祈使句功能,其句式义表示:言者希望听者做某事。句式表达的意思是:表示言者希望听者珍惜在某段经历中得之不易的事物[3]。

二.句式的历时演进

从句式“且行且珍惜”的演进过程来看,结构“且……且……”具有不同的功能用法,可划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主要阶段。

上古汉语里,“且”具有副词的用法①,出现了连用的形式,相当于“一边(面)……另一边(面)……”这样的意思,可以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个行为事件同时存在。在句式层面上,动词具有自主性、可控性的语义特征,句式主要用于客观叙述事实或事理。例如:

(4)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西汉]《管子・形势》第二)

(5)且畏且怀,君道正矣。([西汉]《新书》卷六)

(6)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西汉]《吴子・应变》第五)

(7)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西汉]《史记》卷一二)

(8)(李陵)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西汉]《史记》卷一九)

前三例中的“且……且……”充当条件复句的小句,表示非现实事件,其中例(7)意谓“一方面关怀臣民,另方面再有威严,为君之道,才算完备”;后二例叙述现实事件,例(7)叙述黄帝为民造福的事件,“且……且……”用来表述“一边战斗一边学习仙法”的过程,例(8)叙述李陵在战争中英勇无比的事迹,“且……且……”用来表述“边退边战”的过程。

中古汉语里,“且……且……”结构开始用在使令性句子里,“主观性”因素开始渗透在句子中,所连接的两个动词具有非自主性、可控性、完成性的语义特征,行为主语以兼语身份存在,句式基本功能仍然用于客观叙述已发生的事实。

(9)镇恶令且斗且共语,众并知高祖自来,人情离懈。([南朝]《宋书》卷四五)

(10)使其太尉侯伏侯元进领兵五千,据险立栅,且耕且守。([唐]《魏书》卷七五)

(11)令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唐]《晋书》卷二六)

(12)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人曳百年绕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唐]《北齐书》卷一二)

以上例句中的“且……且……”结构都出现在使令动词之后,用兼语式结构的句子陈述已发生的行为事实,例(9)的兼语是“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例(10)的兼语是“其太尉侯伏侯元进”,例(11)的兼语是“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例(12)的兼语是“人”。

值得注意的是,《晋书》处于中古汉语后期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我们从其中捡得一例是用“且……且……”结构表示祈使语气的,言者的主观性因素进一步增强,句中动词“耕”“守”具有非自主性、可控性、未完成性的语义特征:

(13)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唐]《晋书》卷一)

在近代汉语里,我们发现“且……且……”结构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直接行使祈使句功能,动词都具备祈使句的语义特征,不过仅见数例:

(14)稂莠参天剪未平,且乘孤棹且行行。([五代]《罗昭谏集》卷九)

(15)百年方半日来多,且醉且吟去。([宋]《全宋词・邓剡》)

(16)且须泛澜容与,且合且离,神游意会。([明]《五杂俎》卷七)

就目前我们所见的语料来,句式“且行且珍惜”是在现代汉语里出现的,较早的例句就是1993年陈道明作词的流行歌曲《且行且珍惜》。

从历时进程来看,句式“且行且珍惜”是现代汉语里出现的一个实体构式,在“且……且……”结构基础上演变而来,句子的功能随主观性不断增强而变化:一般双谓语叙述句>使令式双谓语结构>双谓语祈使句。

三.句式生成动因与机制

由第二节分析可知认为,句式“且行且珍惜”演变主要是由“主观化”引起的,主观性因素在祈使句里表现最为突出。“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说话人的视角;2)说话人的情感;3)说话人的认识。[4]

(17)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见例7)

(18)百年方半日来多,且醉且吟去。(见例15)

从说话人的视角来看,例(17)是叙述句,观察视角是客观的句子主语“黄帝”,例(18)是祈使句,观察视角是主观的言者主语,即说话人本人。从说话人的情感来看,例(17)“且战且学仙”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陈述所发生的事件,而例(18)的“且醉且吟去”则是站在说话人本人的立场上,表现主观意图。从说话人的认识看,在例(17)中,前后小句之间的关系反映客观事实或事理之间的关系,而在例(18)中,前后小句之间的关系反映说话人主观上的情感、态度或认识。尽管句式“且行且珍惜”的形成与求新求雅的心理因素、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危机、缺失等社会因素有关[5],但是主要动因是主观性使然。

句式“且行且珍惜”在近代汉语类似结构祈使句的基础上,由具体行为事件的用例抽象概括为类化行为事件的用例,其语义类推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一般研究语言历时演变机制中主要涉及句法结构类推,本文的研究对象在语言结构演变中侧重表现在语义演变上。“且……且……”用在祈使句中,随着句式主观性的增强,表示行为事件的客观意义逐渐淡化,具体行为动词的概念意义可用泛化的行为动词“行”表示,这样各种具体行为动词的用例可抽象概括为类化行为动词“行”,而且可以用情感态度动词“珍惜”来突出言者的主观情感或态度。相比较而言,“行”和“珍惜”比类似结构“且……且……”里具体动词的语义范围大多了,扩展了动词内部的次范畴。

四.结语

以上我们以网络流行句式“且行且珍惜”为考察对象,从历时角度先后讨论了句式的特点、来源及其演变机制,句式“且行且珍惜”以前面小句为依存条件,行使祈使句功能,表示言者希望听者珍惜在某段经历中得之不易的事物。该句式来源于近代汉语中的“且……且……”结构祈使句,在主观化动因下经类推机制产生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前后两个构块之间是否整合而成也值得进一步考虑。

注 释

①《汉语大词典》里第14个义项解释为连词,本文“且行且珍惜”中的“且”作为副词理解也许更贴切一些。

参考文献

[1]祁从舵.《祖堂集》框架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

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162-180.

[3]祁从舵.流行句式“且V且珍惜”浅析,学语文[J],2016(1).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5]汤玫英.“且行且珍惜”流行原因探微[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1).

可惜的近义词篇2

看着他俩发愁的样子,猪妈妈建议他们去请教村东的“启示先生”和村西的“启事先生”。

小猪哩哩找到“启示先生”,“启示先生”对他说:“我这‘启示’,不管遗失东西,专管某件事情给人们的启发,使人们有所领悟。”见哩哩还未明白,“启示先生”便举例说:“比如,你学习了古诗《悯农》,受到启示,就学会了珍惜粮食;看到黄牛伯伯整日在田中耕地翻土,受到启示,就要求自己热爱劳动等等。”“唉,这么说,我找的应该是‘启事先生’了。”哩哩说了声“拜拜”,转身往村西赶去。

再说小猪哼哼,他一溜小跑直向村西奔去,见了“启事先生”,开口就问怎样写“这件事给我的启事”。“启事先生”愣了一下,解释道:“我是专管为了公开声明某件事而登载在报刊上或贴在、写在墙壁、黑板上的文字,这是一种应用文。比如,‘寻物启事’啦、‘招领启事’啦、‘寻人启事’啦……”“哦,原来是这样!”

……

你觉得小猪兄弟俩受的这一番折腾,值不值得呢?

语文知识点击板

人们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叫同义词,也叫近义词。近义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学习时一定要仔细区分并正确使用近义词。

例如:“激动”和“感动”两个词都有“感情受外界事物影响而变化”的意思,但在使用时二者又有区别。“感动”,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感情变化较轻微,情绪、表情变化不大。如:他被感动了,默默地走了过去。“激动”,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较大,感情变化情绪波动大,表情动作变化较明显。如:她一见到他,顿时激动起来,哭泣着扑了过去。

趣味语文馆

下面每组词都是意思相近的。请你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吧!

连续 陆续 继续 珍惜 珍贵

(1)我军的伤员被( )从火线上抬下来。

(2)上课了,老师( )给我们上课。

(3)大雨( )下了一天一夜。

(4)红红说:“在书桌上,有一件( )的礼物,那是生日时爸爸送我的。所以,我特别地( )它。”

可惜的近义词篇3

树大招风,一天黄昏,同时来了好几拨客人,有当地豪绅,也有地痞流氓,蛮不讲理,都点名要阎惜姣作陪。他们互相争风吃醋,打了起来,吓得惜姣不敢下楼。最后,祖上曾在朝中当过礼部侍郎的徐三公子占了上风,进了惜姣的香闺。

惜姣在楼上昏睡了一天。天才麻黑,昨晚被徐三公子赶跑的恶棍中有个叫李盛的,带了几个狗友雇一顶小桥进了乌龙院,不由分说,就从楼上将衣衫不整、乌发散乱的惜姣抱了下来,强行塞进轿中。惜姣之母阎婆拦阻不住,就跟在小轿后边哭哭啼啼,李盛一挥手,有两个狗友就一左一右架起阎婆。一行人进得郊外小河边的一片密林,李盛喝声住轿,打发轿夫离远些去,便把阎婆的口用条巾堵住,捆定在一棵大树上,接着将惜姣拖出小轿,三下五除二将上下衣裤剥去,顺手抽出裤带,将赤条条的惜姣挟持到近旁一桩临水半死不活的曲项柳树之前,背剪双手,仰面朝上缚之于树桩之上,欲行非礼。不知何时,月亮已从东山升起,正在此时,冷不防突然传来一声断喝:“大胆!你们还有王法吗!”众人一看,不由一惊,月地里站着本县押司宋江,他从宋家庄探看老父回城,行经此地。李盛一伙手持短刀,忽啦一下置住宋江,双方无话可说,出拳抬脚便打了起来。江湖上称宋江为“及时雨”,武艺端的了得,李盛一伙哪是他的对手,你爬我滚,提捏住丢在地上的衣衫落荒而逃。

宋江过去先为阎婆松了绑,让她过去替女儿著衣。他喊出畏缩在远处的轿夫,让他二人将哽咽不止的惜姣与母亲送回乌龙院去……阎婆这时却不肯了,对宋江道:“我们回去,他们定然找我母女闹事。押司救要救彻底,另替我们找个安身之所吧。”母女二人跪在宋江面前,不肯起来。

宋江忽地想起晁盖,晁大哥在城里有一家杂贷店,店主姓张,与他相熟,何不先送往杂贷店,容后再作道理。张老板知道宋江与晁盖是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当然也就听宋江的安排。在杂贷店里,阎婆打听到宋江年近三旬,并无家室,便想将惜姣嫁给他,这样女儿可跳出青楼,自己日后也有个依靠。阎婆托张老板为媒,恰巧晁盖那天也从乡下因事进城,他想到宋江的生活也要有人照应,也便慨然允诺。阎婆高兴,将自己让女儿填的一首词《菩萨蛮》也掏出给了晁盖,让晁转致宋江。晁盖找到宋江,挑明此事,宋江却不肯:“我之救她,毫无私念,如我娶她,岂非乘人之危,坏了江湖上这个‘义’字!”晁盖笑道:“贤弟仗义,誉满江湖,如今是她心甘情愿地嫁你,不属乘人之危。这女子虽是陷落风尘,还会填词,也有些才气。喏!这是她写给你的一首词呢。”宋江一看,字迹倒也娟秀工整:“郓州城里春光好,及时雨拂天将晓。柳暗郓河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凭栏莫嫌痴,休负壮年时。”

宋江便不吭声了。晁盖又劝:“你是在危难中救她的,人家即倾心于你,死心塌地。你不纳她,该当如何?老伯那里,我替你去说,如嫌惜姣是风尘中人,先娶她作妾如何?”听晁盖这样劝说,宋江只好允诺。于是在西大街租了幢房子,择了吉期,准备与惜姣成亲。

成亲之时,贺客不少,其中也有跟随宋江习刑名之学的张文远。晚间酒宴,众人要新娘唱曲劝酒,而且就要她唱自己写的《菩萨蛮》。惜姣忸怩,声称无人吹箫伴奏。“师娘不弃,学生张文远可吹箫奉陪。”惜姣瞟了张文远一眼,此白净书生风度翩翩,穿一身锦缎长衫。伴奏之际,张文远的箫声配合得恰到好处。

婚后宋江与惜姣倒也融洽。然宋江乃江湖中人,不想因酒色而坏了武功,房帏之事渐疏,而惜姣是风月场中过惯了的,渐渐感到孤寂。这时,偏巧衙里有一要案,需宋江到外地出差三个月。师傅不在,张文远便以照顾师母为名,常来走动。自古美女爱少年,渐渐地,二人就陈仓暗渡,双星巧合了。二人勾搭成欢之事,阎婆当然清楚,她多次劝女儿赶快收心,一刀两断,怎奈女儿却越拉越拢,与张文远怎么也撕扯不开。

宋江归来,很快听到了风声。他是个对女色淡泊的人,想到惜姣本来就是个风流成性的烟花女子,就以衙中有事为由,不常到西街的屋里去。

不多日子晁盖等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事发,宋江利用手里职权,通风报信,送晁盖一伙上了梁山。晁盖感激宋江,差刘唐下书郓城,并送来100两黄金为谢。

送走刘唐,宋江提着招袋步出酒店,恰巧遇上阎婆,这婆子觉得自己母女实在对不起宋江,就硬将宋江往西街的屋里拽:“惜姣年轻不懂事,我已经骂她多次了。你快跟我回去!”宋江多唱了几杯酒,也就随阎婆进了家门。惜姣迎住,将宋江扶进银灯闪亮、锦被平铺的屋里。宋江醒时,却发现惜姣正坐在灯下,看那晁盖写给他的书信。她见宋江醒了,摇着捏在手里的书信说道:“好啊,你竟私通梁山!这是叛逆大罪,我和我妈日后可吃不消。”

宋江一翻身下了床:“这……这个使不得!”他欲夺信,惜姣不给。

“把信给你也行,有个条件,你先给我写下一纸休书,免得日后连累我们。”

“我马上写,连这100两金子也给你。但你再去嫁人,只是,千万别嫁给张文远。”

“张文远怎么啦?你当着朝廷的官,却干这叛逆之事,张文远他能干出这号事么!”

这话戳痛了宋江的心,一伸手拔出了床头宝剑:“你再胡说,我宰了你!”

可惜的近义词篇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该考点的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所选词语(包括熟语)多是生活中常见但又极易忽视的,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包括熟语)。考点是对含有相同语素的近义实词及熟语的辨析以及在动态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选择词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选择词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三是找出并修改具体语境中使用不正确的词语。前两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分值通常是3分;后一种题型属于主观性试题。

【解题技巧】

一、弄清语境

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每个词就有了固定的意义。考生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词语的意思。如:

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A.时间 B.瞬间)的情景。

“时间”跨度较长,“瞬间”跨度极短。句中的语境是“被埋没前”,而且是“最后”,当指极短的时间,与之相照应应选用“瞬间”。

二、辨别词义

主要通过组词,找反义词、形声字依形旁辨义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近义词词义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句意判断选用哪个词语更为恰当。如:

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A.坦陈 B.坦承)该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严重滞后。

“坦陈”和“坦承”都含有“坦白、坦率”之意,但“坦陈”强调“陈述”,“坦承”强调“承认”。句中的语境是“某市负责人‘承认’该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严重滞后”,所以应选用“坦承”。

三、筛选排除

对于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考生可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直至选出正确项。如:

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的同时,千万别 (A.吝啬 B.吝惜)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吝啬”多用于具体事物;“吝惜”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赞赏”属于抽象事物,所以排除“吝啬”,选用“吝惜”。

四、词义代入

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都有确切的含义,考生可以将其具体词义代入句中,根据词义进行判断。同时兼顾其搭配关系、适用范围、感彩、语体风格等是否恰当,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就实词而言,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在使用过程中考生只要搞清词语褒贬色彩,就很容易作出判断。再如有些实词适用范围比较宽,有些实词适用范围比较窄,考生只要辨明其适用范围便不难解题。如:

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 (A.充斥 B.充溢)着饱满的生气。

“充斥”指充满、塞满,含贬义(厌恶意);“充溢”指充满、流露,含褒义。“饱满的生气”是含褒义色彩的,所以应选用“充溢”。

另外,在高考试题中,熟语的命题点往往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不分、近义混用、用错对象与不合语境等方面。在做熟语尤其是成语类辨析题时,考生首先要弄清其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像“良莠不齐、巧夺天工、凤毛麟角、耳濡目染、萍水相逢、老气横秋、脍炙人口”等,使用时就必须弄清它们的范围。像“始作俑者、趋之若鹜、耿耿于怀、乐不思蜀、不可理喻、无所作为、大放厥词、罄竹难书、弹冠相庆”等,运用时就必须辨明它们的感彩。其次要扣合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从而准确答题。

【答题误区】

1.重解法,轻积累。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其实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积累记忆的,对有些词语,学生若不记忆其解释,几乎难以靠技法区分。

2.靠不成熟的语感进行辨析,缺乏可靠的判断依据。正所谓“跟着感觉走,你将一无所有”,完全凭感觉做题,没有可靠的判断依据,是很容易误判的。

3.只考虑小语境,而忽视大语境,没有全局照应观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将顾此失彼,从而难以选出正确选项。

【同步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 、繁衍的地球。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 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 和适应了千万年 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 即便 进化 到

B.生息 即便 进化 或

C.生息 如果 演化 到

D.栖息 如果 演化 或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文化发展主动权,改革是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的文化

,不断增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

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推动文化和市场

,与科技结合,不断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能力。

A.掌握 觉悟 占领 连接

B.掌握 自觉 占领 衔接

C.把握 自觉 抢占 衔接

D.把握 觉悟 抢占 连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永远无法想象未来有多远?也永远无法 预知未来城市的模样。

,“城”因着人类的 而生,“市”也因人类的智慧而行。请与我们一同走进未来之城,美好而全新的生活方式将 。

A.清楚 而且 居住 伸手可及

B.清楚 但是 居住 近在咫尺

C.清晰 而且 聚居 伸手可及

D.清晰 但是 聚居 近在咫尺

4.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城管局要给全市数千名环卫工发放棉工作服,这是好事。但算算日子,这批本该雪中送炭的棉衣却成了马后炮。环卫工们这个时候才拿到棉衣,真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苦笑。

B.与其他企业招聘台前冷冷落落相比,红宝饰品有限公司招聘台前一直人流不断。该公司承诺可以根据需求在家门口安排工作,对于这样耍花腔的公司,应聘者自然很是青睐。

C.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媒体的作用绝不可小觑,作为联系民众与政府的纽带和桥梁,媒体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墙头草的作用。

D.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对于一意孤行、屡教不改的员工,必须不时给他来个下马威,才能让其在公司里安稳地工作一段时间。

5.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偷猎者的残杀,野生动物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人类终于认识到,再不能对鹿死谁手的残暴之举漠然视之了。

B.在许多人眼中,社会责任就像是一只皮球,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把它往别人的怀里送,却忘记了那也应是自己的本分。对于一些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有人竟然也路不拾遗,实在让人汗颜。

可惜的近义词篇5

在《射雕英雄传》中,作为全书的第二男主角,杨康的成长经历并没有被作者赋予多少笔墨。2003年内地版《射雕》在拍摄时,剧组中一位编剧曾煞费苦心地补写了一大段少年杨康的成长经历,以此来寻求与第一主人公郭靖戏份的“对称”。没成想,这一举动遭到了金庸先生的怒斥,他认为,这样的补写,纯属自作聪明;自己对杨康成长经历省略笔墨的原因是为了“留白”。

果然,戏拍完后,大家回头一看,方才恍然大悟――补写纯粹画蛇添足。于是,大段删戏,使剧情恢复到了原著的设计。(此事在金庸新修版《飞狐外传》后记中有记述。)

言归正传。尽管金庸对杨康的成长经历描写不多,但我们从他在后边对杨康本人及其母亲包惜弱的言行描写当中,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位王妃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导致他走上歧途而不自省,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按说,包惜弱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儿,应该说对忠孝仁义,民族大义了解很多,她也拥有一颗善良、慈爱之心,但对于儿子悲剧性的结局,作为母亲的她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我们来看,包惜弱的“慈爱”正是摧毁杨康幸福人生的最主要力量。

首先,她没有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包惜弱把杨康生在了金国王爷完颜洪烈的王府里。当然,这并非她所愿。

杨康出生后,作为完颜王府的小王爷,享受着包括金国皇帝在内的皇族贵胄们的疼爱。出生于豪门,生活条件优越,这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糟糕就糟糕在,在这王府里,杨康的继父完颜洪烈并不是良善之人,整天为夺大宋江山搞些阴谋诡计,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小杨康的价值观“跑偏了”,渐渐向着“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出生在金人文化环境里的杨康,一脱胎,就已换骨了。虽然他的身体里流淌的,仍是父亲杨铁心的血,但他骨子里,已经是表里不一、满腹阴谋的金人小王爷了。

其次,她没有教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杨康之所以成长为不辨是非、认贼作父的大奸之人,错不在他。因为自小到大他都没有接受正确的是非观教育,他压根儿就不认为自己是有错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不仅是包惜弱,就连杨康的启蒙老师丘处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错过了让杨康接受是非教育的最佳时期。试想,如果包惜弱不是整天柔柔弱弱、半推半就地做着她的王妃,而是从小就利用各种机会教育杨康,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如何尽忠尽孝,如何与人为善,那么,杨康又怎么会变成完颜康?

杨康在比武招亲的擂台上欺男霸女,包惜弱跑来看,只是怕儿子吃亏;杨康对母亲说出自己欺骗穆家父女的阴谋诡计,包惜弱听了却若无其事;杨康把穆念慈囚禁起来,包惜弱看不过去,也只是偷偷地把她放走,却始终没对儿子说为什么这么做……

实际上,包惜弱本身就对善恶是非观念很糊涂,焉能教育好儿子?

再次,她没有给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机会。

孩子是个体,他总要以独立的姿态面对生活。包惜弱慈爱过了头,把杨康紧紧包裹在了自己的怀抱里,怕他摔跟头,怕他受伤害,无形中剥夺了杨康独立面对生活的机会和交朋友的权利,以及从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定位自己、反观自己的能力,等等。

这样一来,杨康就成了温室中的花朵。而这温室又缺乏健康、积极的环境氛围,杨康的成长状态就变得畸形起来……包惜弱用慈爱毁了自己心爱的孩子,可悲可叹!

我们再拿郭靖的母亲李萍来与她对比。作为一介女流,尽管家破人亡、流落大漠,李萍还是咬紧牙关,不屈不息、含辛茹苦地扶养郭靖长大成人。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教给他忠诚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不忘家仇国恨,还放手让他投身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结交托雷、华筝这些好朋友,并在与各种人物的交往中学会重德行、明事理、知大义。

小小年纪的郭靖不惜挨打,也要奋不顾身地对陌生人哲别施以援手,这侠义之举,正是母亲教育的结果。

在草原上,李萍对成吉思汗给予她母子二人的照顾感恩戴德,但当面对成吉思汗以她的生命为要挟,逼迫郭靖南征大宋时,这位卑微而伟大的母亲,以自己气壮山河的一死,给了儿子一次最重要的教育――民族大义高于一切!

同样是母亲,李萍在大漠中成就了大侠郭靖,而包惜弱在王府中则养出了小人杨康。可见,母亲的行为品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怎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作为母亲的教育责任?除了适度的说教和对于孩子错误言行及时的纠正,自身的示范更重要。

母亲尊老爱幼,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母亲勤俭持家,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华;母亲勇敢坚强,孩子自然就不会惧怕苦难;母亲品质高尚,孩子自然就会出类拔萃,成为人中龙凤……

可惜的近义词篇6

近义词

(一)命题思路

辨析选择近义词是成考测试的重点。近义词的选择和使用是建立在辨析的基础之上的,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

(二)解题思路

(A)意义方面

(1)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使用语一般事物。  如:努力:尽量使出力量,词义较轻;竭力:用尽全部力量,词义较重。再如:批评与批判 目睹与目击,着急与焦急希望、期望与渴望。

(2)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事情---事件、场所-场合、时代-时期。爱好-嗜好、希望-期望、准确-精确、轻视-藐视、灵活-灵巧、嘲笑-讥笑、蔑视-鄙视(轻--重)

(3)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必需与必须。两个词都含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须侧重于“非这样不可”;必需侧重于“不可缺少”。再如:

嘹亮:侧重音乐清脆,高远

响亮:侧重于声音大

常常:强调事情或行为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

往往: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

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

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荡不好

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清楚

(B)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如:技巧与伎俩、果断与武断,保护-庇护 冷静-冷漠 请求--要求--乞求 应对--应付 神机妙算与诡计多端。再接再厉与变本加厉

(2)语体色彩不同如:诞辰与生日、病人与患者,害怕与畏惧

(C)用法方面

(1)词性的不同

启发:动词

启事:刊登或张贴出来的声明,名词

公然: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公然入侵

公开:动词、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状语还可充当定语

阻碍:动词,作谓语

障碍: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勇猛:形容词,做谓语、定语、状语有时作补语

勇气:名词,作主语、宾语

担心:可以接宾语

担忧:不能带宾语

蜂拥:只能作状语

簇拥:作谓语

(2)搭配对象不同

执行:多和任务、命令、协定等搭配

履行:多和条约、诺言、义务等搭配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常与规程、制度等搭配

违犯:违背触犯,常与法规、党纪、国法等搭配

改进: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常与生活、关系、条件搭配

严格: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搭配

严厉: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搭配

严肃:常与态度、作风、气氛等搭配

爱护:用于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

爱戴:只用于对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护拥

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

近义词区分 七字口诀:

伤心苦恼用悲伤,极度悲哀用悲恸;

具体变化用变换,抽象变化用变幻;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倍增加剧用倍受,艰苦尝尽用备受;

安排陈列用布置,安排布置用部署;

包括含有用包含,宽容原谅用包涵;

特征符号用标志,风度美丽用标致;

山洪突发用暴发,情绪发作用爆发;

辨明改错用辨正,辨析考证用辩证;

条理说出用陈述,说哭申冤用陈诉;

感情不深用淡薄,不求名利用淡泊;

认识表面用肤浅,空虚无基用浮浅;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互相通联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

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突然用霍然;

嫌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心用焕然;

简单合同用合约,和平条约用和约;

具体分界用界线,抽象分界用界限;

主观一定用决不,严正坚决用绝不;

变化猛烈用急剧,非常急速用急遽;

标准衡量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不忍舍弃用留恋,不忍离去用流连;

位置接近用邻近,时间靠近用临近;

连绵不断用漫延,不断扩展用蔓延;

轻慢辱骂用谩骂,无向乱骂用漫骂;

设法取得用谋取,谋取名利用牟取;

腐化堕落用蜕化,机能减退用退化;

确实足数用实足,十分充足用十足;

传播久远用流传,留给后人用留传;

故意错解用曲解,解释不准用误解;

除敌去兽用驱除,除病去邪用祛除;

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

审查决定用审定,审阅修订用审订;

借故拒绝用推托,摆脱责任用推脱;

到处寻找用搜集,聚集分散物收集;

统辖率领用统率,全军首脑用统帅;

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时机用俟机;

接受全力用受权,委托权利用授权;

知错悟解用醒悟,明白觉悟用省醒;

驯服动物用降伏,投降屈服用降服;

进程结果用以至,不良后果用以致;

举止神色用形迹,行动踪迹用行迹;

强光耀眼用眩目,眼花迷惑用炫目;

要求应该用需要,一定要有用须要;

价值增加用增值,繁殖增生用增殖;

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

行使权利用自治,自我克制用自制;

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能力用学力;

作伪改动用篡改,改动文字用窜改;

寄居别处用作客,访问别人用做客;

可惜的近义词篇7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今天,努力学习》。

儿童是人生最美好、最闪光的年华,人们总爱把少年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总爱把心中最美好的事物与少年儿童联系起来。同学们,你们是多么幸福啊!把你们比作"花朵",是希望你们在祖国明媚的大花园里,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把祖国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把你们比作"祖国的未来"就是说未来是属于你们的,祖国的前途靠你们来创造,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靠你们来接班,21世纪是你们的世纪。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曾蒙受巨大的耻辱,遭受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壮志难酬饮恨终生。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这血红的国旗,可曾知晓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篝火烧红的天空;可曾知道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大家可否还知道宁死不屈的方志敏烈士,……这些铁骨忠魂,悲壮义举,大家还记得吗?就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给我,给你们,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住的是宽敞、漂亮的房子,穿的是干净的校服、雪白的球鞋……,你们用不着奔跑在风雨中靠卖报为生,也不会象三毛一样流浪在街头,更不会象小萝卜头一样自小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囚在那阴冷潮湿的监狱里,天天倚在牢房的铁窗前,梦想着能够得到一张干净的纸和一个铅笔头,梦想能够上学、读书---哪怕只有一天或一会儿……,同学们,珍惜这美好的日子吧!

现在已临近学期结束,期末考试迫在眉睫,大家应该怎样对待这次检阅呢?我想:同学们应该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认真完成每次复习作业。当你每天放学回家时,摸摸自己的书包,问问自己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有没有白白浪费一天的光阴?距离你那神奇的梦、伟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可惜的近义词篇8

以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示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这首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呢?是“勤王”敢于“道远”,还是不敢“道远”?从字面上看是前者的意思。但结合上下语境,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为王事岂敢说路途遥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回。在这样的基础上,回答“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这两个问题就找到了方向:“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由此可见,“敢”字的理解不仅重要,而且用法十分特别。

检点近年高考诗歌试题,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2010年安徽卷,诗歌尾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岁暮》),其中的“敢爱死”(岂敢惜命)。2011天津卷,颈联“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杨万里《野菊》),后句的意思是:哪肯因为无人,就减掉自己的幽香呢?2012全国大纲卷,颈联“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修睦注《落叶》),后句的正确理解是: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 ?

一、特征概括

这样的词语大致可以归纳有“敢”、“肯”、“忍”、“可”等词。它们在具体诗句特殊运用时,前面不加疑问词,本身就可以表示反问。它们具有以下几个表征:

1.后接一般动词,如“可+堪”、“敢+爱”、“肯+信”。

2.表反诘语气。按今天标点的规范用法在句末应用问号,以提示读者。

3.释义时应在词前加上反问语气词诸如“哪”、“岂”、“怎么”、“何”等。此时应解释为“岂敢”、“岂忍”、“岂肯”、“岂可”等,或者径直以否定方式作解:“不敢”、“不忍”、“不肯”、“不可”。

4.只在古诗词中常见。这有可能是古诗词因字数限定、表意从简而省略了词前的反问语气词。

二、意义例说

1. 肯

肯,怎肯,岂肯。常见组合:“肯信”、“肯将”、“肯教”、“肯买”等。

课本例译: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腐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要为朝廷除去弊端,怎么肯顾惜自己这衰朽之躯的残年呢?)

名句示例:

浮生常恨欢娱少,肯买千金轻一笑(宋祁《玉楼春・春景》)M江东子弟多才俊,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M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2. 忍

忍,怎忍、不忍。常见的组合是:“忍使”、“忍教”、“忍将”、“忍看”、“忍见”等。

课本例译: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名句示例: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M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柳永《长寿乐》)M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陆游《蝶恋花》)

3、敢

敢,是“怎敢”,“岂敢”的意思。常作谦词,“不敢”的简称。常见组合:“敢忘”、“敢言”、“敢惜”、“敢爱”、“敢辞”等。

课本例译: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ā犊兹付南飞》)

(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

名句示例:

老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M敢竭鄙怀,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M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杜牧《岁日朝回口号》)

4.可

“可堪”是广泛运用的一个反问词,相当于“怎堪”、“哪堪”,意思是“哪里承受得了”。另外还有“可待”、“可不”等。

课本例译:

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哪堪回首,瓜州山上的狐狸祠下,神鸦社鼓响成一片,已没有北伐备战的景象了)

名句示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M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M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白居易《欲与元八十邻先有是赠》)

三、用法辨析

有的还兼有两种情况,如“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在明白以上表征的同时,还要区别两种情况:

1.如果词前已有反问语气词,就不再表示反诘语气。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2. 如果词后没有跟一般动词,词就丧失了能愿动词的功能,也就不存在这种用法。如“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两句里的“忍”都作“忍心”讲。

可惜的近义词篇9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摘自纳兰性德《采桑子》

康熙十七年冬月,容若扈驾北巡塞上时,看见大雪飞扬。那是北方的雪,从几万英尺的高空执拗地奔向大地,不管不顾的壮烈态度,纵然还未知这片世界能不能容身,也义无反顾。

每每读《采桑子》的下阕,我都会觉得他还站在寒风凛冽的塞上,雪已落满他的双肩,那双遥望着远方的眼睛,冰雪般明亮。

他伸出手,雪花飞入手心,很快被手心的温度融化,成了一粒水珠。他看着那滴水,忽然明白了,雪花是矜贵而冰冷的。冷处偏佳,别有根芽。它不想沾染尘世的一星爱慕和一点纠缠,如果承受了,就化为水来告别。

他想到自己,这些年扈从皇帝四处出巡,身为乾清宫的侍卫,他算是接近皇上的人了。人人都认为他的仕途大有可为,只有他自己落落寡欢。一个男人靠近另一个男人,允许你保护他,这就能算是了不得的恩遇吗?看着是站着的,实际上是跪着的。

官场的倾轧看多了,亦明白御前侍卫的荣衔一如一只御座前的花瓶。皇帝只需要他做一个锦上添花、盛世才俊的标本,为天下和满族的男子所效仿,不需要一个实干家。所有的才华派不上用场,壮志蜷曲难伸。容若渐渐弃绝了富贵之心、登龙之意。他不爱牡丹,却迷恋雪花,因为他看出了雪花有清冷矜贵不可轻言的好处,也忍不住黯然,雪花能如此干脆而壮烈,人却做不到,即使心上别有根芽,也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世人接受的富贵花。

唐以来世人多以牡丹、海棠为富贵之花,容若却赞雪花自有风骨,别有根芽,不同于俗世繁花。这不是故作惊人语,而实在是他的心性有别于众人。出身富贵、仕途顺利、相貌清俊、夫妻恩爱、子嗣圆满。似乎,这个男人是上帝的宠儿,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够得到的。然而,周身的温柔富贵却种出一株别有根芽的“富贵花”。

容若问道:“谢娘别后谁能惜?”其实在他完成这首作品的同时,他已经给出答案:谢娘之后,能惜雪花的还有他――纳兰容若。这是《饮水词》这部名作中的名篇。不但在《饮水词》集子里别具一格,就是放在历代咏物言志的佳品中,也能拔节而出。

与容若词中别的“谢娘”不同,这里的谢娘是指东晋才女谢道韫。我一直觉得,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固然是千古奇喻,却少了个人的感情在里面。综观她的一生,没有这种飘零的情结,所以只是一时灵机忽现。而容若这阕《采桑子》就完全是借物言志,是自我心境的真实刻画。

容若爱的是冷处偏佳,是精神的至清至洁。他向往的是冷月凉风相伴下的漂泊天涯,是灵魂的自由不羁。

白雪拥抱着黄沙,由碧落投身至此,作彼此最亲密的接触。人有苦,可以求天地垂怜,天地之苦,又有谁能怜惜?

也许,容若看到漫天雪花飞舞,便幻觉到灵魂羽化的样子,它们片片飞旋起落。

可惜的近义词篇10

关键词:济南二安;婉约;豪放;比较

南宋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同为济南人,故称“济南二安”。一般都说,前者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后者为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然而,婉约与豪放实际上是两个包罗万象的词语,把词人或词作归为婉约、豪放的两分法,实际上是阳刚、阴柔的习惯说法在词作中的套用,虽然使用方便,但未免过于简单化。具体感知其作品,绝非一婉约、一豪放就可以概括的。仔细探究,易安寓豪放于婉约之中,幼安寓婉约于豪放之中。若一味婉约,则失纤丽;若一味豪放,则失粗犷。兼而用之,不着痕迹,始为大家。

一、易安寓豪放于婉约之中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加上亡国之痛,诗词变为苍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却不是每一首词都走同一路线,她的《渔家傲》豪气胜过坡的《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黄昇《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易安借助于梦,幻想着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显示出豪迈健举的气概。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写的一般是消极、愁苦的作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此词作于建炎四年浙江温州江心寺,是年春宋高宗避金兵曾驻跸于此。易安为洗刷“玉壶颁金”之诬,携家中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追赶高宗至此而不遇。此词中,她想象自己到了天宫,并且与天帝谈心。“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描写夜色将晓的时候,满天云雾里露出一线曙光,天河在流转着,成千的帆船在天河里飞舞,气势磅礴宏壮,给人一种震人心魄的豪气。李清照这首词一方面如屈原那样虽到达天宫但并不打算停留,一方面又和屈原的舍不得故乡要“回家”不同,而是即到达了穹顶的高度又去追求遥远的长度:“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莱三神山,是遥远的,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李清照却仍然要像大鹏一样趁万里长风追求不已,表现了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者精神。在这一意义上,李清照的游仙题材的处理,超过了屈原、李白和李贺,虽然在形象的瑰丽和气势的磅礴方面比前人有所逊色。但是,作为一个婉约派的诗人,李清照也展现了齐地女儿的风采,脂粉之下透出豪侠之气,喷涌的灼突泉也是永远和壮阔的大海相通的。

二、幼安寓婉约于豪放之中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虽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但其中仍有些词,或轻快喜悦,或无奈感伤,为他的豪放风格增添了更多的柔和之风。

且看《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幼安的忧愁感慨蕴于其中。作者自鹅湖归来,生了一场大病,正是一个遭遇了殷浩被废及沦落为司空图隐居命运的人的真实写照。昔日驰骋沙场的矫健身手,如今却在投散置散中白白消磨。这场新病之后,作者的感慨自然又增添了几分,可谓是寄慨遥深。词的上片写病起后在溪堂上的所见,下片写病后所感。时值盛夏,雨滴经常飘洒下来,所以常有低低的云在湖面上浮动;红莲娇艳,恰是盛夏的景物。然而首句却是“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茅堂临溪,枕席微凉,使人感到已经有几分秋意;时近傍晚,湖面上的几段断云,也不知不觉消散了。幼安病后体衰无力,筋力衰退,慨叹壮志暮年。所以即使身处盛夏,提及秋意,便给人一种萧索无奈之感,使人联想到易安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盛开的红莲懒洋洋地互相依靠着,像喝醉了酒;白色的水鸟闷闷不乐地孑然而立,想必是怀着什么愁绪。这两句借景抒情,因为作者的“愁”,所以眼中的红莲和白鸟也无精打采、愁思满心,果真是可以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了。最后两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幼安自叹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就,无奈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因而,豪放之外,幼安也有或轻快或细腻的词作,这可谓是他的“婉约面”了。

三、词作体现的同与异

作为豪放派词宗,辛弃疾词的创作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为了表现强烈的爱国之情及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感,幼安往往借助比兴手法创作婉约词来抒情言志。《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讲述的是一个绯红的旧梦,一晌刻骨的相思。“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印刻了相思的折磨,与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中“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有相似之处。“惜春”二句,除了字面上的意义之外,深层的意义好像是说,词人本来像爱惜春天一样,爱惜她和丈夫之间的种种美好感情。但是他这一走,就像风雨催落春花一样,使夫妻感情遭到了挫折。虽两首词所表达的主旨不尽相同,但是等待心上人相见的渴望与独自一人的孤独寂寞、相思难耐却是相似的。再看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乍看上去是传统的婉约伤春的宫怨之作,实际上是以春为喻。上片借写惊春、惜春、留春、怨春之情,抒发词人对时局的种种惋惜与忧虑、希望与失望、哀怨而又无奈的复杂心绪。下片选用陈皇后、赵飞燕和杨贵妃的典故,以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慨叹英雄见弃于朝廷,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孤危的处境和由此处境引发的忧愤之情。

而李清照则因持有传统的词学观念,所以她的豪放词不多,但她开朗俊爽的性格对其婉约词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沈曾植《菌阁琐谈》云:“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所以她的有些婉约词摧刚化柔、境界开阔,婉约词风中蕴含豪放特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被题作“酒兴”的记游词。在一些古人的眼中被视为带有仙气的豪迈之什,今天则称它为极具逸兴壮采。这首小令,描写的景象常开阔,情辞及其酣畅,显现出她那种独有的投身大自然、钟情于山水风物的童心和志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闲适暇游,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而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的那份豪迈自在的心境,也使两首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幅优美的农村风俗画呈现于眼前。词人也从朴实平和的农民身上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使人读起来感觉出一种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

作为词史的两位大家,济南二安虽然分别是婉约与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也虽因身份角色、生活经历的不同,各自的词作在风格和精神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他们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易安寓豪放于婉约之中,幼安寓婉约于豪放之中。故有时,柔能克刚,兼可用之,婉约与豪放不是完全对立的,若能恰当地融合两者,如二安一般,那么词会显现出别样的风采。(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1] 郁桂珍.“济南二安”皆为一代词宗成因探讨[J] .文教资料,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