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21:54:14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1

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的英语范文【一】

Internet connects our life tightly and deeply.

I daren't imagine what the world would be if without Internet.

Internet is being used in many aspects:education,security,science,industry, agriculture,astronomy and even archeology. So it has an unnumerable effects to human beings.

Internet is a royal tool to make our lives easier and happier.I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 and we call the new world the Earth Village.

It has positive impacts which satisfies us ,but it also has the negtive.

Many youths can't hold themselves from burrying in it.Some unmoral ones make Internet as a place to spread crime,bawdry and drugs.Under the quick and correct responses of Internet, criminals have collected inestimable treasure.

My knowledge is poor.If you know more, you can tell us.

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的英语范文【二】

We know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Internet, we can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we can. We can send e-mails to our friends and talk to them as well.

Besides, on the Internet we can read books, enjoy music and watch ball games.

We can also do shopping without leaving our homes. But many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Internet games. They waste a lot of time.

We must make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的英语范文【三】

Globally, we have moved from a culture centered on network television, cable, AM and FM radio and telephone into a digital society with mass media,streaming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computer. To shift to a digital economy, best demonstrated by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is transforming everyday products and practices.

Ideas expressed in soft wares, chip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ss media have enormous leverage worldwide. Beyond emails and online shopping, the Internet promises to change dramatically huge spectrum activities. Its benefits can be well illustra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first place, it contributes to escape us from laborious work, save our time, facilitate our lives. Secondly, with computer’s extensive reach in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a perspective of human life can be shown only with a single keystroke.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2

语文中、高考作文对标题的批阅要求是:自己拟题,缺标题扣2分。许多学生也许不太重视这2分,也就是说不太重视作文的命题,因此出现了命题不准、不简练,或没有文采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了文不对题,题不切话的后果。其实,一个好的标题何止是2分的问题,从学生所拟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驾驭语言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知识的积累能力等等。

那么,如何去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的题目呢?笔者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对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进行些探讨,力图使学生明确作文拟题的基本要求,并掌握一些拟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为今后文章的写作打好基础。

一、大中取小,化虚为实

话题作文的出现决定了话题作文有很大开放性,而我们所面对的话题常常是一个抽象的不很实在的概念,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抽象概念所涵盖的大范围加以限制,即在话题前后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删减,使话题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这样在审题时就轻便多了。如以“感谢”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拟题训练:或心灵收获,可以拟题《感谢〈简爱〉》;或生活故事,可以拟题《没有人收的谢意》;或情感意义,可以拟题《寄自天堂的感谢》等。也就是说,当遇到涉及范围广,意义抽象的话题时,我们应调动积累,联系实际,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鲜活的生活现象,大中取小,化虚为实。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拟出以下题目:《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等等。

二、引用俗语,朴实亲切

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作文形式更能表现生活,也更贴近生活。所以我们进入写作话题时,最先的思维便是活生生的生活记忆。因而,引用群众口语,民间俗语,谚语歌谣以及惯用语拟题,显得自然生动,朴实亲切。如以“结伴”为话题,我们可以拟出《你是我永远的兄弟》、《一个好汉三个帮》等。有时我们使用最普通、最平凡的带有口语色彩的俗语,一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都是答案惹的祸》、《条条大路通罗马》、《谎言不开花》、《钦差大臣请下岗》、《回扣――好大一个“瘤”》等。这样入时化俗,显得自然、朴实、亲切。

三、移用点染,雅俗共赏

话题作文的取材来自于纷繁的社会生活以及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拟题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些包装点染。例如,我们可以借用歌名、歌词、广告语、成语、书名、影片名等为题。如以“美”为话题,可借用歌曲名《最美》,可借用书名《完美人生》等。如以“结伴”为话题,可借用电影名《甲方和乙方》、《牵手》等。如以“责任”为话题,可移用歌词《真正的英雄》、《男儿当自强》等。当然,除了对歌名、歌词、广告语、成语、书名、影片名等的移用借用外,还可以就具体内容对歌名、歌词、成语、广告语、书名、影片名等进行改变、仿造、组合等手法来拟题。这样,所拟的题目常常可以起到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双重效果。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如《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坡的选择》(历史名人)等。如此机智地移用点染,推陈出新,妙趣横生,往往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再如《为诚消得人憔悴》、《若为诚信故,一切皆可抛》、《让我悄悄告诉你》、《天长地久(酒)》等。如此化用,暗含旨趣,妙化无痕,点石成金。

四、妙用修辞,隐理生趣

话题作文作为考场作文有它特殊的地方,比如要能够在题目中尽可能地显露文章的内容和文体特点,但又不能过于繁琐直白。为了弥补话题作文的这种缺憾,我们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比拟、移就、仿词、反诘、引用等修辞手法来拟题,使文题鲜活生动,含蓄隽永。如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用比喻手法《落花母爱》、《父爱如树》,可用拟人手法《月亮偷着哭》,可用拟物手法《心会跟爱一起走》,可用移就手法《亲情永不褪色》等。拟题时,使用一些合适的恰当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文题形象具体,而且在无形中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如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考生拟题《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形象、生动。我们不妨再举一些运用修辞拟题较好的范例:如以比喻入题的,《送老人一轮暖阳》(话题:孝);以夸张入题的,《那个障碍粉碎了我》(话题:挫折);以反问入题的,《我是谁?》(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以设问入题的,《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话题:效率);以对偶入题的,《一头白发,满山青葱》《梦绕吴山翠,情随湘水流》(话题:环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话题:人生感悟);以拟人入题的,如《地球就诊记》(话题:环保);以呼告入题的,《回来吧,妈妈!》(话题:亲情);利用谐音《从心做起》(话题:亲情);利用双关,《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

五、诗化语言,含蕴丰富

话题作文虽然给予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但考生在选择写作内容时仍会出现大量选材撞车的现象。那么,如何在众多类似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呢?这就需要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了,而语言使用时的第一亮点当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拟题,诗化语言能使文题与众不同。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美妙的诗句为我们所传诵,同时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也渗入我们思想的领域。用诗化的语言来拟题,不失为一种极具双重功效的方法,既能体现出考生的知识积累,又能考查学生活用知识的能力。常用的方法:可以引用诗句,可以锤炼文字等。如以“结伴”为话题,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以“人生关怀”为话题,可锤炼文字《成全一棵树》、《给世界注射爱》。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而诗化语言的实质是诗化的思维。诗化拟题要求思维的个性和创新。我们可以由感悟、发散、求异等思维方法拟题。以“美”为话题,可以《拾到的美》、《羞色最美》、《破碎的美丽》为题;以“结伴”为话题,可以《不老的等待》、《把月光打包送给你》、《孤独是一根刺》为题;以“亲情”为话题,可以《这个冬天并不冷》、《亲情在寂寞中开花》、《冰冻的父爱》为题。用诗化的思维和语言来拟题,能展现个性品位,独特的审美,意蕴丰富。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3

一、好题目的标准

一要准确,二要简洁,三要新颖,四要有文采。

二、作文拟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1)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以“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以“挫折”为话题——《你别把我看扁了》《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4)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 (5)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话题——《地球就诊记》。

(8)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 ——《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 ——《一笑而过》那英;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三)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四)符号法

1.数学符号

数学中的恒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荒谬式:以“游戏”话题——《7+1=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不等式:以“素质教育”为话题 --《成绩≠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 》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五)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4

第一类是单一要领题。如北京的《安》、重庆的《自嘲》、广东的《纪念》,粗看像是命题作文,但是却比命题作文的范围更广、写作空间更大,此类题需要考生以辩证思维方式来思考。以《自嘲》为例,说到底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讲述一个“释然与颓然的关系问题”。要知道,自嘲作为一种对生活敬畏、自谦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一旦过分,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而考生在这篇作文里就应当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描述和分析。

第二类是关系类话题。这是今年作文题的主导,比如江苏卷的作文题“凤头、猪肚和豹尾”,还有全国卷的作文题表现“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两者的关系。但无论是第一类的单一概念题还是第二类的关系类话题,都有一个关键,即“关系”。做这类作文题,最保险的就是采用两分法,以展现辩证思维的品质。学生对待话题作文只需把握14字要诀: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形式交融是趋势 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命题方式丰富多彩,一些很久未在高考中露面的文体、要求又出现了。但这些命题又都切合学生年龄段及认知特点,既是对以前生活的盘点,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概括起来,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呈以下几大特点:

一、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如全国卷(Ⅱ)作文题为《忘记与铭记》,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作文。全国卷今年是一道材料作文,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又和关系型话题作文相近。福建卷是一道看图话题作文。各种形式的交融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二、话题作文中以关系型与材料型为主。全国卷三套作文题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江苏、浙江、福建等省都是材料型话题作文。

三、今年部分省份对作文文体提出明确要求。重庆、北京卷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说明文,湖南卷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004年全国高考卷中仅有上海、北京卷跳出纯话题作文的框框,受到了好评。今年全国纯话题作文题数量大大削减,从中可以看出形式渗透作文,甚至命题作文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今后几年的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童话资源 开发 主题活动课程

一、主题活动课程来源

虞永平指出,文学作品具有整合功能,将某一个文学作品作为主题,除了对作品进行欣赏外,活动的重要的来源,则可以进一步扩大文学作品的整合功能,还要利用作品中的有价值的话题进行借题发挥,容纳更多的相关的内容,童话的中人物、事件、物品、道理、场景等都是主题内容生成的线索。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实践研究中,我们主要选择童话作为主题活动的来源,不同的童话故事带给幼儿不同的情感体验,幼儿对童话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选择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以及童话本身所蕴涵的价值。

1.来源于幼儿的兴趣

首先,从幼儿感兴趣的核心人物展开。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往往会对某个形象产生共鸣,如男孩子喜欢“海绵宝宝”,就会经常模仿海绵宝宝的语气、动作等,女孩子喜欢“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选择适宜建构主题活动的童话故事。其次,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展开。童话故事《国王生病了》,主要讲诉了国王在减肥做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

2.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为此我们选择的童话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童话作品最能吸引幼儿。例如小班童话故事《爱吃水果的牛》作为主题名称,由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引出“吃水果,身体好,不易感冒”这一信息,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关于水果的话题,幼儿是特别熟悉的,有生活经验,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语言简练,易为幼儿所理解。

3.来源于童话蕴涵的价值

每个童话故事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如审美教育、德育教育、情感教育、语言价值等功能。要开发童话资源必然要选择幼儿所能理解的童话。有的童话虽然内涵很丰富,而且很有教育价值,但不适合我们对童话进行解析并设计主题课程。于是,我们在选择童话故事的时侯,既要考虑到它的价值功能,又要考虑到内容是否为幼儿所接受、所理解。例如《没有声音的运动会》的童话故事,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敬老爱老的温暖。

二、如何开发主题课程

童话资源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主题,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等要素开发童话资源,并依托于这些要素建构主题课程,构成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部分。

1.制定建构主题活动课程规划

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课程规划前,深刻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理清建构主题课程的制度与流程,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以及主题活动建构所需要的童话资源,制定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筛选童话的方案以及建构主题活动课程的方案等,并将规划很好地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

2.主题活动课程的建设

以新《纲要》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童话资源中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综合素养发展的教育元素;虞永平指出,每一个主题都有内核,也称组织中心,主题活动的视角有因素的分析和学科或领域的分析,因素分析视角,就是从主题内核出发,分析主题所包含的基本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作进一步的分解,找到这些因素核中包含的次因素,直到相应的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等。我们的主题内核的视角主要是因素的分析。在小班主题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中有家、生日、老鼠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如,亲子制作蛋糕、娃娃家过生日等游戏。

3.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以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童话表演等基本途径,并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进行主题课程的教育实践,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道德情感、良好个性等综合素养。我们实施主题活动的途径有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环境创设等。

4.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在主题活动实践中,我们的主题活动评价体现多元性,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老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二是评价方式的多元性,采用描述性评价、故事评价、个案评价等,以幼儿的发展评价为重点,探索多种有效、实用的评价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我们采用观察、谈话、档案袋方法。

三、主题活动课程实施后的思考

我们在尝试开发童话资源,建构主题活动课程后,深刻感受到童话资源的开发为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开发童话资源,真正建构主题活动课程,需要我们关注两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主体性

童话资源的开发不只是老师的事,幼儿在童话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是主体,老师与幼儿进行交流,征集幼儿的喜爱的童话故事,在筛选童话故事作为主题线索,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活动,并让幼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建构中,有了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原则,我们的主题课程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例如大班《砍倒一棵山樱花》主题活动中,就是让幼儿以“童年”为轴心展开讨论,说说现在的我们和爸爸妈妈的童年有什么不同?如何珍惜我们的美好童年?以问题为导向,从而建构系列活动。

2.关注幼儿的游戏

在建构主题活动的实践中,我们除了设计一些集体活动,更多地体现在各类游戏中,如区域游戏、创造性游戏等,幼儿喜欢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的身心都得到放松,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爱吃水果的牛》主题实施过程中,当老师看到孩子喜欢模仿故事中的牛吃水果的样子,就和幼儿一起商量,生成了表演游戏,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多吃水果能不生病的情景。

3.关注幼儿的生活

幼儿园的课程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主题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童话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物品、道理、场景等内容生成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幼儿生活中所认知的或熟悉的,我们在实施主题活动中不是教给幼儿知识,而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在幼儿一日生活我们进行了主题活动课程的渗透,如主题活动《山丘上的约会》,我们组织了笔友见面会,让幼儿给幼儿园的笔友写信、见面、交流,这一过程是生活的体现,满足幼儿在生活中交往的需要。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童话教育;儿童智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61-0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人的所有发展都离不开智慧,促进人的智慧发展是学校教育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童话教育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孩子)是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无疑对儿童智慧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依据学校特色,开展了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课题研究。

一、思考: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有机关联

(一)概念的重新界定

我们认为“童话”是为了儿童、基于儿童并适合于学生阅读、品味、享受的各种儿童读本、教育手段与活动形式。“童话教育”,就是通过对已有童话作品的阅读、思考、演绎,以及对未知童话作品的创作、改编、吸纳而在思想、品行、情感、性格、智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与培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形式。

智慧是一种系统,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智慧更是一种能力。包含丰富的阅历、宽泛的见识、高深的知识以及领悟能力、接受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我们认为的儿童智慧是校本化的概念,即表现为儿童在童年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各种应对才能,它包括生活智慧、学习智慧、创新智慧等。

智慧发展就是借助童话教育平台,暗合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条件的成熟,逐渐提高学生各方面智慧“指数”,实现智慧生成和健康发展。

(二)联系的重新定位

我们从童话与智慧的内涵着手,重新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形式,为研究提供便捷的通道。我们的定位是:

树立“童话即生活”的教育新理念——用童话的趣,催开学生智慧的花苞;用童话的情,激励学生智慧的生发;用童话的真,引领学生智慧的品质;用童话教育,提高学生的智慧指数……总之,用童话教育进一步促进儿童智慧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的重新部署

落实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行动,是是一个课题,要有研究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为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相关的童话教育理论,并通过精心研究,确立了“六大行动”方案:

1.经典童话阅读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经典童话,汲取精神营养。

2.童话课堂构建行动:愉悦课堂氛围,趣化课堂语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童话般的乐趣和学习的快乐。

3.童话环境创设行动: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深远意义,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角落都有童话,都能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优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4.乡土童话资源开发行动: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寻找、挖掘童话素材,创作与乡土生活紧密相连的童话作品,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情结。

5.师生童话创作行动:通过创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童话写作能力、绘画能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6.童话生活演绎行动:引领学生编排童话节目、参与社会活动,展现童话带给我们的精彩,让生活更加丰富、美丽。

二、行动: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相互搀扶

(一)建立严密的研究组织:以机制保障为课题研究撑伞

校本研究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为了确保研究的正常有序,学校成立了研究中心组,定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做到有计划地协商,有目的地分析,有针对地研究,有部署地落实,从而确保正常研究活动的开展,并且形成了教导处与教科室、教研组与课题组、课堂与课题和谐共融的研究形式。

为了推进“六大行动研究”,各负责人都制订相关的实施方案,并于每周二或三下午,与教研组、学科组一起进行研讨、学习、反思,子课题负责人或教导主任做中心发言,使课题思想浸润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二)形成科学的过程管理:以服务思想为课题研究铺轨

1.以学习借鉴为踏步,促进研究水平的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如何做到完整、具体?我们的想法是:课题有计划、活动有反思、经验有总结、成果有推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的研究水平之上。为此,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研讨会,思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子课题负责人外出学习,听取专家讲座;带领骨干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到各地名校进行考察借鉴。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提高研究老师的理论水平,培育“童心”。

我们还编辑了《童话课题研究引领》小册子,共三册。收集了与我们童话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文章,供大家学习。

2.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科教研的联姻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结合,要求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将课题研究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两年来,老师们与课题组成员抓住每一次展示、交流的机会,将“童话课堂”呈献给全国新教育研讨会,带到灌南,带到各区域共同体学校,这些课扎根于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操作性强,实在,有价值,有生命力。

学校还注重小课题研究与小教研活动,在教学开放、小请客等活动中,努力创设浓郁的童话氛围。

3.以特色活动为平台,促进课题活动的深入

我们开设了“金钥匙大讲坛”,先后由校长、教科室主任、课题组成员上坛开讲,并先后邀请了许新海、冯卫东、李庆明等专家开讲,提升教师对童话教育的认识水平。

我们举办了“童话课堂情境创设”专题研究活动,以童话情境的创设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

我们成立了“1+5”教师读书社,组织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著作与论文,开展读书交流会;

我们开展了“童话与童心”主题沙龙,围绕童话在教师和学生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展开对话。

我们还定期出刊《金钥匙报》、《附小教苑》,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童话六边形》,童话晨诵读本《金色的小螺号》,以及十二个童话经典剧本《月光下的长笛》,并将《童话六边形》的阅读指导引进课堂,将《金色的小螺号》引进晨读,将《月光下的长笛》按学期进行排练,让参与成为孩子永远的童年记忆。

(三)开展多项研究活动:以导向姿态为课题研究服务

1.构建积极向上的童话环境——为孩子的生活打底

童话教育的提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我们不仅重视童话环境布置,更强调童话教育理念的浸润,而目标都指向学生的快乐成长。

走进我们的校园,吸引你的那一堵堵墙、一扇扇窗上,都是学生自创自编自绘自制的童话故事。站在这里,感觉走进了童年时代、童话天地,孩子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快乐。

我们放大金钥匙文化。金钥匙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大理石铺成的阶梯,汉白玉做成的大书,闪亮的金钥匙塑像上有六只鸽子展翅飞翔。金钥匙的含义被注释为:向上的阶梯,是攀登者之路;厚厚的书本,是求学者之源;闪光的金钥匙,是全体师生追求的动力。

活泼、微笑、文明的小金娃动画形象,成为校园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学校借坡上路,设立了“小金娃提示语”,在学校草坪、操场、楼道等公共场所树立标牌,营造小金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为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还开辟了富有创新意味的童话林:π形路线,魔方风景,童话贴士,名家介绍,名著推荐,这里有引领、有鼓动、有敦促。童话生活的教育理念,彰显无遗。

各班级还形成了各自发展的特色——班级图腾。“班级图腾”是各班根据学生的特点或班级现状确立的班级形象,有坚韧不拔的“小蜗牛”,有锲而不舍的“小神蚁”,有搏击风浪的“矫海燕”,有立志飞翔的“飞飞马”……班级图腾,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形象,自己提炼精神,成为学生不断向前的又一动力。

2.引领丰富多彩的童话阅读——为孩子的精神着色

童话教育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带领并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和书本世界,走进五彩斑斓的阅读生活。

创设童话阅读文化,学校确立了一套独特的做法。

首先,学校建立了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房的阅读路径。

班级图书角是教室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以班图腾命名图书角名称,并附有读书名言。图书角里除了班级藏书外,每位学生还自带3—5本好书,不但充实了图书角的数量,而且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好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取向。

其次,学校搭建了读书节——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阅读平台。

每个学期学校都举行读书节,读书节内容、形式广泛多样,分为班级和年级两个层次进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还评选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师生共读,利用星期天和传统节假日进行亲子共读,则更使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和热情。

再次,学校推荐了优书必读——好书泛读——常书略读的阅读方法。

所谓优书,除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著外,还包括影响力较大的作家新书。近年来,学校分别邀请曹文轩、沈石溪、黄蓓佳、彭懿、梅子涵、晓玲叮当、童喜喜、程玮等著名作家来校讲学,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更为阅读注入了活力。

童话阅读,除了阅读书本,我们还倡导阅读艺术、阅读生活。我们每年都举行童话艺术节,并与时事、节日相结合。使孩子能以童话的视角欣赏艺术、享受生活、热爱世界。我们学校推出的舞蹈《海之精灵》,童话剧《清水塘畔》,书本剧《巨人的花园》等分别获得了海门、南通、江苏省展演的一等奖。

正是这种阅读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一大批优秀学生涌现,一个个普通孩子,茁壮成长。

3.创设了趣味盎然的童话课堂——为孩子的学习润色

学校以童话课题研究为抓手,将研究成果作用于课堂教学,形成了学科教学童话化的初期目标。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低年级学生,戴着头饰,蹦蹦跳跳,表演着课本内容;高年级学生静思默想,深入课文,与文本人物对话交流。童话,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更为可贵的是,学校确立了各学科的研究框架。有指导思想,有指向性目标,有实施办法。特别是以语文童话课堂为突破口,加强童话与课堂的结合:

指导思想:语文即童话

指向性目标:在交流中长阅历,在合作中长见识,在阅读中长知识,在探究中长能力。

实施办法:

(1)开发校本教材,提供童话语文阅读蓝本。学校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校报《金钥匙》和校刊《附小教苑》上开辟童话专栏。二是印制以班级图腾为主要特征的班级童话集子,三是出版童话校本教材《童话六边形》、晨诵读本《金色的小螺号》。

(2)开设阅读课程,构建童话语文指导体系。一、二年级学生,在阅读课上着重以听故事、讲故事为主,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培养习惯;三、四年级学生,伴随作文启蒙,以童话故事创作指导为主,着重分析角色的确定、情节的发展、语言的锤炼、主题的提炼。五、六年级学生,借助已有的作品鉴赏能力,在阅读指导中以童话赏析为主,进行不同作品的人物会审、情节变换、结尾续写或改写等,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开通课程壁垒,拓宽童话语文界域视野。一是全面铺开,左右联动。比如加强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以活动的形式展示童话语文的成果;与后勤联手,添置阅览室童话图书的数量,而且将它们放于显眼的位置。二是学科渗透,多元合作。如编写数学童话,排演英语课本剧,指导科技童话小报制作,教唱童话歌曲等。三是延伸网络,信息共享。鼓励学生个人开博,并链接到教师、学校的博客群,拓宽阅读平台,增强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三、收获: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并蒂开花

(一)学校:行进在童话的高速路上

首先,学校面貌取得了鲜明的改观,童话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诠释,文化影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先后有十多批省内外考察团来校参观学习。其次,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绿色学校、海门市法治学校、江苏省和南通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再次,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两年获海门市教育质量百分考核综合考评一等奖。在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中也屡获佳绩。其中,《童话教育:爆发蓬勃的活力》、《童话教育:给生命以成长智慧》、《打造新教育的童话园》分别发表于《江苏教育报》、《南通教育报》、《海门日报》。由主持人顾云辉编著的《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研究》正式出版。

(二)教师:徜徉在童话的风情园中

由于童话教育的不断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迅猛。我们为各级教育教研活动提供了二百多节童话教育课堂,给与会领导与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2009年新教育第九届年会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全国各地行家的高度赞扬。学校有3位教师获省级优课评比一等奖,12位教师获市级优课评比一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0多篇,获省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的有60多篇,38位教师获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称号。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三)学生:流连于童话的快活林里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64-01

一、命题作文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由于作文题目事先给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它依然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命题作文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升学生的审题、构思与组材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写好命题作文,教师应按如下步骤操作:(1)确定题目,审题立意。教师确定作文题目,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明确写作的对象与内容。(2)深入议论,选取材料。在明确写作对象与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材料,通过师生、生生共议,丰富学生的素材,拓宽选材的范围。(3)拟订提纲,确定思路。教师可要求拟订写作的简单提纲,并引导学生在交流提纲中确定文章的详略。(4)限时成文,自我修改。要求学生围绕提纲,快速成文,并在初稿宪成后抓紧时间进行修改。

在教学命题作文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半命题,提升学生作文的自由度。为克服命题作文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与全命题作文相比自由度更大的半命题作文,以扩大选材范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重视审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命题作文中的审题训练可分四步走:首先,弄清写什么,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其次,弄清题眼,如《我的爸爸》的题眼是“爸爸”,《我爱爸爸》的题眼是“爱”。第三,弄清写作的范围,在时间、地点、字数等方面有无要求。第四,明确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写。教师可以采用辨析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提高审题的能力。(3)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把回忆写具体。命题作文一般都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已经经历过的事情。对学生来说,能回忆起来的生活往事往往是模糊的、粗线条的。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回忆由模糊走向清晰。可以采用的方法:一是谈话法。教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抛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忆过去的生活,使逝去的生活清晰起来。二是自我暴露法。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像“导火索”一样,能够点燃学生记忆的火花,使原有的生活影像在学生的大脑中得到浮现。三是事件回放法。教师可展示记录经历的图片、文字、视频,唤起学生的点滴回忆。四是借鉴法。教师可以出示他人撰写的相关文章,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回忆,再现自己的生活场景。

二、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活动作文教学包括以下基本环节:参与活动、叙说活动、撰写活动、练习拟题与交流评议。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会发起一项活动,邀请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活动的过程,及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感受。接着进行拟题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拟订作文题目;然后,把所想的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最后以全班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评议,进行自改或互改作文训练。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线形排列,教师可按活动类型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灵活的选择与运用。在活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设计活动。活动是活动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活动是否有趣、能否吸引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思维的活跃程度。(2)鼓励表达体验。学生在活动中会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但是,这些直接经验并不直接等同于外部语言。只有在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中,它们才能逐渐地清晰起来。所以,在活动作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模糊的经验清晰化、结构化。(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感性的活动场面,让他们说说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往往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活动作文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面要广,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把事物看仔细、看全面。

三、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教学是由教材提供一个话题或一个讨论的范围,让学生从中寻求可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并把讨论中获得的认识写成文章的作文教学形式。话题作文教学在立意、选材、表达等方面留给学生的自由度较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与生活经验,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话题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指导:(1)紧扣话题,审清题意。虽然话题作文较之命题作文在审题上无严格的限制,只要能扣住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减少了束缚并不意味着可随便挥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把握话题的内在要求,防止在写作时发生不必要的失误。(2)符合实际,拟好文题。作文的题目好比人的眼睛,“拟好题目作文就完成了一半”,这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教师应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与话题出发,切忌题目拟得过大、过空。(3)围绕生活选择材料。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明白,在结合自己的生活选择写作材料时,要从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角度入手。唯有从小处选材,写出来的习作才生动、形象。(4)明确写作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写作方法,要在叙写上多用笔墨,把重要或精彩的部分写具体,表达方式要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打好语文基础让学生作文放飞[J].小学语文教学,2005(03).

[2]张海峰.谈小学话题作文的编制及指导[J].小学教学参考,2008(10).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口语交际;阅读训练;话题训练;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02-02

一、借助阅读训练“说”,铺垫口语交际基础

纵观现行语文教材,每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都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范文有密切联系。有的主题相同,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父母之爱”,提供的讲读、阅读课文有《地震中的父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而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也是“父母之爱”。三则小故事反映母亲的溺爱,父亲的严打严骂之爱,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之爱。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都是描述自然景观的,口语交际话题使学生“把自己当成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或动物,或自然想象”,进行描述交流,如指导交际,本组课文《索溪峪的“野”》为学生提供交际的言语板式,帮助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再说,阅读教学中,离不开说的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吸收文本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库存,需要借助说的训练,才能转化为口语进行交流表达。因此,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既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达到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双赢之效。

1.自读自悟自由说。阅读教学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揣摩文章写法,离不开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自读感悟文本之后,让学生说课文大意,说自然段的意思,说自己的情感体验,说领悟的文章写法等,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说话氛围下,放飞思维,自由表述,促进学生敢说、乐说的习惯形成。

2.复述内容有序说。复述课文内容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复述概括课文大意,既是深化文本理解,又是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举措。借助内容复述,指导学生有序地说,抓住课文新词概括内容进行复述,引导说;抓住中心句,联系自然段进行概括说,从而使学生养成有序思维,严密表达,达成说话表达有条有理。

3.精彩片段转述说。选编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无论主题、语言、技法等都是“范例”,易于学生仿效与借鉴。针对文章的经典之处、独特之处进行语言转换表达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和口语表达的技巧。如《夜莺的歌声》,日本军官与孩子的对话写得很精彩,通过对话训练和语言转述训练,如对话改为陈述,第一人称对话改为第三人称对话,使学生在理解文本时,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提高口语交际策略。

4.针对问题对答说。问题是思维的载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总要设计一些问题帮学生理解课文、领悟写法,体验情感。引导学生针对老师提的问题,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对答,常以“因为……所以……”、“由于……所以……”等形式训练学生说话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语言句式运用能力。

二、围绕话题训练“说”,练就口语交际技巧

口语交际的本质是对话,是围绕话题一方向另一方提问或应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不是一般的说话活动和简单的语言相加,它有四个特点:围绕话题展开,有鲜明的主题;注意双方的身份、场合,选用得体的语言;对话中充分表达各自的情感、态度、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注意语速、语气口齿清楚、流畅,不讲方言。因此,口语交际课,应紧扣话题,训练学生说话技巧,提高交际水平。

1.创设情境,乐于交际。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是的,快乐始于情趣,情趣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学生对话题产生浓厚兴趣,必然在内心产生期待效应,蠢蠢欲说,不说不快,非说不可之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话题《小小新闻会》,交际之前,展示央视主持人如白岩松、董卿等视频形象,展播新闻的视频画面,唤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促进主动交际。

2.师生互动,指导交际。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乐于交际的情弦,克服了怕的心理态势,学生敢说、乐说。但由于学生认知的差异,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要蹲下来融入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边对话边指导,让学生领悟口语交际要“紧扣话题,注意倾听”;“阐明观点,发表见解”;“尊重对方,文明交流”;“语气适当,语速适中,彰显感情”,从而使学生把握口语交际技巧。

3.学会倾听,灵动交际。口语交际能否顺利推进就在于看听话方能否抓住对方说话的主题、漏洞、疑问、错误,从而使自己有发话权。要把握发话权离不开倾听,而且非认真倾听不可。倾听要做到用心倾听、吸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从倾听中抓住对方话柄,阐明自己的认识,见解、意见,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灵活应答对方的话语,使对方认同、信服。这样的交际,才是有效的口语交际。

4.及时评价,正确交际。评价有导向、激励、甄别功能。口语交际中及时跟进评价,当交际“语塞”了,交流发生言语冲突时给予导航,发生认知偏差了给予甄别,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推进交流,给予激励,从而力求达到课标提出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三、联系生活训练“说”,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资源,生活中离不开口语交际。课堂上领悟的交际技巧、策略需要运用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和发展,练就学生文明、正确的口语交际能力。

1.做做说说。家庭是学生的大课堂,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生活,家务劳动,收获的体会,感受与父母亲说说;学生动手制作的小发明、小制作,对家人进行解说,促进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2.看看说说。看电视人人喜欢,学生更是如此。引导学生看完电视后,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新闻动态对家人说说;学生在图书室汲取知识精华,读到的好书向同伴说说;学生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观,引导描述表达,促进学生在阅读与观察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3.玩玩说说。学生与同伴间玩游戏之后,引导交流游戏活动的体验,快乐,既加深游戏活动的认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4.听听说说。在家里接听电话,及时引导把听到的内容进行转达;把生活中听到的新鲜事进行转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中训练学生说,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不断跟进,才能取得成效。我课堂上坚持采用讲故事,新闻,专题辩论会,小制作作品推荐等形式,检阅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将做做说说,看看说说等内容写在日记中,供老师检查,确保生活中练就口语交际落到实处。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9

[论文摘要]课堂文化主要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文化。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课堂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师主导话题阶段;二是话题朝着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三是学生主导话题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动力是对话、理解和需求。

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课堂教学是文化传播的核心环节,课堂文化传播当然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课题。由于文化本身的歧义和复杂性,因而课堂文化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对课堂文化的解读,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介绍三种:第一种认为,教学文化由社会文化环境、教学活动本身和教学活动主体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即“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学活动主体文化意识的觉醒和独立自主人格的养成。”第二种认为,教学文化由师生在教学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这一核心要素和支持教学生活方式的要素构成,“支持性要素由近及远分别是教学集体无意识、教学风俗习惯、教学制度和教学思想。”第三种认为,教学文化的历史使命,是人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双重建构,“以知识为基础,以人文同化、化育成人为宗旨,在传承知识、培育智能、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等诸方面实现人的文化生成。”从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看,本文的课堂文化侧重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文化,关注师生在教学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试想揭示教与学的结合是如何基于具体知识的理解,按照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方向与人的发展的现实需求,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美。www.133229.CoM

一、话题—传播形态的动力分析

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文化传播并非赤裸裸的教材中的知识,也不是教学目标中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静态意义上的构成人的素养的文化要素,而是这些文化要素被教学的具体形态裹持,通过教学的具体形态进行传播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以为,话题应是裹持课堂文化的具体形态。话题作为文化的具体形态,它不是教材文本,不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原原本本的事实,也不是生活事实与教材文本的简单相加,抑或设立的探究情境。能成为一个话题至少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背景,即生活中原原本本发生的事件;二是学生讨论,即事件能进人教学主体的意识,被教学主体认识和把握;三是学习提示,即教材中的文本能进人学习者的“期待视野”获得某种阐释。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成为有意义的话题。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中的传文化教学为例。

【新闻背景】经过广泛征求各界意见,2008年1月1日,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施行,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被增加为法定节假日。

【同学议论】同学甲:喜欢长假,集中旅游,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乙:旅游只是欣赏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学丙、同学丁……

【学习提示]同学甲认为,利用长假集中旅游,一睹为快是个好想法。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同学可以利用假日休息时间游览名胜古迹,感悟其中的真谛和精华,实际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乙的观点显得思路开阔。古诗名句、经典名著、传统绘画、特色建筑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身边的人与物、人与事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所以,读书、吟诗陶醉于民族文化之中,这也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话题之所以能成为传播课堂文化的形态,是因为话题有“生成性、偶在性、情景性、具体性”。的特点。我们以为,话题具有传播文化的动力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赋予话题的主观色彩,这一点我们在文字上并看不出,其实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新闻背景的展示,还是激励学生讨论都赋予了爱、关心、希望等主观情感因子,使师生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于话题的“切身性”,话题能激发主体的需求。试想,传统节日放假,对于压着沉重学习负担的学生来说,是个多么有意义的话题啊,这样的话题怎么可能不把学习者卷人其中呢?因此,话题与人的价值相粘连使话题不断扩展、不断深化,具有播撒的动力特征,话题与主体价值的粘连强度越大,其动力也就越大。两相比较不难看出,课堂文化传播形态的根本动力是话题的价值粘连。

为什么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形态的根本动力呢?教材的文本知识是一种客观事实,它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一旦形成文本知识就与前人的实践相脱离、与前人的价值相脱离,成了没有生命力的符号,因此,知识必须与价值相粘连,知识才能真正“返魅”,才能成为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的文化力量,所以,价值粘连成了文化知识传播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并非文化的承袭,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文化的传承,而且当下的生活事件与当下的学习需求又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话题是新闻背景、学生讨论、学习提示的统一,学生讨论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主体价值的粘连越大,学生讨论越热烈,生成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学生就越能理解话题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知识。

二、师生—传播主体的动力分析

课堂文化传播的两个中心。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传播只是人的活动,课堂文化传播只能是师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那么自然就有教师文化传播中心和学生文化传播中心。

教师作为文化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二是教师自己的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遵从课程的社会文化选择,将载负由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决定的文化质量的课程内容无条件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课程文化的最大化‘复制’,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团用统治阶级的规范、价值体系来规范和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代替国家与社会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师在传播社会文化的同时也传播自己的文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等等都渗透着教师个体文化修养,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时期是整个人生过程中的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形成他们的生存、生活内容和生存、生活方式,即形成他们特有的文化。”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小学生有小学生的文化,初中生有初中生的文化,高中生有高中生的文化。从身体与生理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性别文化。从生存、生活方式看,有群体文化。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讨论小组是以座位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形成的群体文化。再如,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强势群体文化和弱势群体文化,他们是以学习成绩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固有看法、教师给予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等因素决定的。此外,还有因共同爱好而集成的较为稳定的群体文化等等。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不同。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学生处于被引导、被规范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按照社会化的要求对学生实行控制,而不是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二是教师制度化权威的确立,教师是以法定代言人的身份来传播课程内容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三是社会、学校、家庭对教师的期望,以理性逻辑为考查对象的高考,鼓励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达,教师答题的格式成为学生模仿与学习的摹本。

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性质不同。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人是生活,动物仅仅是生存,人需要文化丰富,这可以从正式学校教育之前的语言学习、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模仿、学生痴迷于网络文化等等现象中看出,因此,文化传播的原动力是学生对文化、对享受成长的需求。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做些解释,有学者认为,“学是教育本体的因素,同时也是教育原发的因素,更是最活跃的多变的目标性因素。”一是学生原本就要学,其动力来源于生命和自然,即人之生命中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以避免危害、求取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内在力量。二是学是教的目的和归依。无论是教育的社会需求、或者是知识的规定、或是教者的意志,相对于学生的学都是次要的、次生的和非本体的,都是为学而备的,教师的教只是为学创设更广阔的空间。教师的教为自主学习提供必须的空间、时间和氛围,而不是学本身,教学的效果与依托学的程度呈正相关。三是学习者的成长基本上是在学的活动中发生的。知识需要学生的理解才能掌握,道德观念只有学生接受才能指导他们的行动。教无法代替学生理解、接受、自我完善的过程,所有的教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上面的两点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教师在文化传播中居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也正因为学生、教师在文化传播的地位与动力性质的交错状况,才使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充满变数,值得关注和研究,才使传播形态及传播过程的研究显得必要和有意义。

三、转变—传播过程的动力分析

课堂文化传播是依赖于师生围绕话题展开的,师生在话题把握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课堂文化传播的阶段。我们认为,课堂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师主导话题阶段;二是话题朝着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三是学生主导话题阶段。示意图如下。

1.教师主导话题阶段

文化传播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教师,体现在教师情境创设的吸引动力,对学生应答作出合理反馈的对话动力,以及对话题进一步拓展的交往动力。情境创设之所以有吸引动力是因为情境的趣味性、问题的挑战性或是教师话语的情感性,它让学生在心理上激发起参与课堂文化交流的热情,助长了参与课堂文化交流的行为诱因,因此情境创设发挥着激发、助长的动力作用。教师的合理反馈不仅表明教师对学生观点的尊重,有着平等性,而且表明学生表达的意义被理解或是被接受,并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自信,因此,对话是文化传播的流动性的载体,为课堂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切人点和基本轨迹。师生的交往互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创造了富有活力的教学气氛,而且克服了教师只与几个学生交流的弊端,是多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交往的多边化,话题得到不断扩展,为话题的转变做好准备。

2.话题转换阶段

教师主导话题的地位为什么被学生夺得?是什么力量在控制着课堂文化传播的方向?我们认为,是理解对学生产生的作用。理解这一动力因素贯穿课堂文化传播的始终,与对话、交往等动力相比较更具基础性,“理解是主体参与发生的前提,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它始终起着定向的作用”。在话题转换阶段更显示出它的强大力量。

首先,理解内涵进一步扩大。学生在理解中参与,在参与中理解,理解的内涵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原来创设情境、展开对话、交往互动等活动仅为学生理解教材服务的,通过参与学生不仅理解教材,而且理解教师、同学的观点。理解本来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参与仅仅是手段,事实上,理解又是参与的前提,通过理解、参与的轮番运作,理解这一魔力把更多的学习者卷人其中,更多的观点成了理解的对象,教师的观点逐渐衰微,成为众多观点中的一种,话题的主导地位当然被学生夺得。

其次,理解将意义符号还原为对人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因为理解是意义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中介。学生为什么对抽象的知识不感兴趣?知识仅仅是意义的符号,在被师生理解之前没有任何意义,而理解是通往符号与意义的唯一桥梁,学生一旦理解了意义符号,符号就对学生产生了意义,学生就会产生与符号理解相对应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与教师外在控制下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实质性参与,而不是形式性参与,是围绕共同话题的和谐共振,而不是各行其是。所有这些都为生生互动的文化传播提供了组织、思想、方向的准备。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篇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通过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力争使全区师生参与推普的意识和文字规范程度有更大程度的提高。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 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周宣传主题:xxxx,xxxx。

三、活动内容

1.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度。

为做好本届推普工作,成立推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2.加强推普工作检查,促进推普工作顺利进行。

推普领导小组成员要轮流参加全校日常推普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反映情况,对各班的推普活动要及时给以评定,并评选优秀推普员。

3.丰富推普内容,活跃形式。

﹝1﹞抓好日常推普工作。

要求在校的教职工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全校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形成全校都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2﹞做好推普宣传工作,扩大推普面积。

广泛张贴推普标语,让说普通话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师生职工的心里,通过校园广播和学校德育宣传阵地,营造推普活动的浓烈氛围,使普通话由教学语言转变为校园语言,形成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习惯,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根据推普工作的铺开,积极向家长、社会进行推普宣传,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为人人会说普通话打下基础。

﹝3﹞开展好班级推普工作,增加推普力度。

利用升旗仪式、校会、主题班会等活动方式向学生作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增强推普力度。

四、活动目标:

以激励、表扬为主的手段,努力营造时时处处讲普通话的氛围。教师课堂教学,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必须讲普通话;教师与学生在课后谈话交流也必须使用普通话;坚决杜绝使用不规范用语。进入校园后,教师之间的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为全校学生作好榜样示范;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突出推普活动的时代性、特色性和创新性。

五、具体安排:

1.为加强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推普领导小组名单,并召开推普领导小组会议,落实具体工作。

2.利用早操集会时间校长作一次国旗下推普宣传讲话,专门对全体师生进行推普周宣传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明确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同时把学校推普计划贯彻到全体师生,布置落实推普周活动安排。利用学校广播在一周中,每天中午饭空安排10分钟的推广普通话专题广播做宣传。

3.组织师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和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要求师生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自查纠正一切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以及已废止的不规范简化字。

4.开展校内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和校门口张贴推普周宣传画和宣传牌,悬挂大型横幅标语,进一步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5.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加,使推普周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1﹞举办一期推普宣传板报

各班出好一期推普宣传专栏板报,内容是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推普口号、学校活动安排及有关推普的知识。

﹝2﹞全体教师组织一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3﹞在社会和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

﹝4﹞做一回啄木鸟,开展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的社会用字检查活动

学校号召学生做个有心人,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老师指出,在街面上发现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

﹝5﹞组织一次以推普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会。

利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推普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