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湿十篇

时间:2023-03-14 09:2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老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老湿篇1

88世纪的一年的一月的一天,我们准备出访马舍,这间简陋不堪但是有一台电瓶盒一台电脑的马舍的猪人不用说就知道是马老湿的了,另外还有一些秘密,马舍右下角的泥土下边有一个箱子,箱子里面有马老湿的全部身家。把他偷了,马老湿就可能一跳楼,二上吊,三剖腹。

这次来到马舍,我们是全装出击的,有防h眼睛,防毒面具(众所周知马老湿的脚气味=生化武器),超过1cm的手套,马舍还是马舍,那里是很脏的,尽管今天是8713年2月29日,马老湿的脚气味还是灰常大气的。解决马老湿的脚气病,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为了治好马老湿的脚气病,牺牲不少的应声,掐指一算没有1千就有一万。还有马老湿的硬盘也是非常烦人的,每到晚上0点他都会备份几个硬盘,然后把它放在阴森隐蔽的地方,然后放好,哪怕他家被别人抄了,还有雄起的机会,对吧。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因为习表弟(杜某表弟,谁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姓习的。)call他过来就一下马老湿的脚气病,为了说他严重,习表弟把他的脚气比喻成核弹的伤害,把它放进海里,方圆百里的海水被严重污染(简直比核弹还nb),并且以每秒100米扩散,直到方圆500里后停止扩散,放在人群中,整个清远都可能没人了,全部人都在地上晕了,所以,不得不让比我们科技发达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的火星人前来救援,只见他走去马老湿的家,看见马老师在看片,火星人也情不自禁地也去和马老湿一起看,(防和谐,片=今日关注)。当火星人想起正事时,让马老湿脱鞋检查,当马老湿一脱鞋,整个房间充满恶臭味,不行!火星人已经呼吸不到CO2了,整个房间充满位置气体,火星人牺牲了,还是没有顶住马老湿的生化攻击。

我的老湿篇2

还没出满月,哈力的脸上就起满了小疙瘩,老人说是湿疹。没有经验,更不知道该如何护理,只能带着哈力去医院,医生给开了一小盒涂抹的药膏。

那会儿是冬天,家里有暖气。但婆婆还是担心孩子着凉,硬是给哈力穿了一件秋衣,加一件保暖衣,外面还盖了一床小被子。

我不停地给哈力涂抹医生给开的药膏,后来又涂抹朋友推荐的一款老中医蛇脂软膏,哈力的湿疹时好时坏。

湿疹是非常痒的,哈力那么小,根本不会挠,头时常在枕头上蹭来蹭去,每次看到孩子难受的模样,我都忍不住偷偷掉眼泪。就这样,反复涂抹各种治疗湿疹的药膏,哈力四五个月的时候,湿疹逐渐好转了。我一直怀疑究竟是药膏的作用,还是随着长大,孩子的抵抗力变强了。

去年,女儿若菡出生。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我生孩子还没出院,若菡额头上的湿疹就显现出来。

回家后,婆婆依旧给若菡穿上了和哈力小时候一样厚的衣服,那会儿房间里的温度大约在24℃。几天后,湿疹长满了若菡的整个脸蛋,脸又红又烫,破了皮的湿疹成了厚厚的结痂。

我依然没有意识到给若菡穿得太多。孩子太小,脸上的湿疹严重,我们担心出门一见风会更加厉害。无奈之下,宝爸拿着若菡的湿疹照片,去了医院。医生说湿疹太严重了,额头有结痂的地方必须涂抹激素艾洛松,

脸颊以及下巴的湿疹涂抹复方炉甘石软膏治疗。最后,医生叮嘱宝爸,千万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

药拿回家后,我第一时间给若菡抹上,第二天额头的结痂就消失了,脸颊和下巴的湿疹也减轻了多半。坚持涂抹药膏三天后,若菡的湿疹好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和宝爸都很高兴。

可是,大约一周后,若菡的湿疹复发了,这次来势更凶猛,很快若菡额头上的湿疹又起了结痂,看上去要流脓水的样子。可怜的若菡,不停地摇晃着小脑袋。我立刻又给她用上了激素涂抹药膏和复方炉甘石,两三天后,若菡恢复了白白嫩嫩的小脸。

我和宝爸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给她穿得太多了,于是我们不再给孩子盖被子,从两件衣服减到只穿一件连体保暖衣。湿疹果然减轻了,可是,每当睡起午觉,若菡的脸总是又红又热、爆皮,时不时跳出一片湿疹。

我发现,只要关窗睡觉,若菡就会起湿疹。于是我开始控制室温,开窗通风,室温从24℃降到了21℃。若菡发烫的脸开始转凉,发红的皮肤也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再次松了一口气,心想女儿湿疹终于好了。

若菡还有一天就满月了。下午,我发现她右侧脸部和额头又起了湿疹。第二天去医院查体,医生说,如果湿疹再严重,预防针都不能打。

回家后,我上网搜索关于湿疹的治疗办法,翻遍了家里的所有育儿百科全书,请教朋友、同学,想找到关于婴儿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一个办法一个办法地尝试;我买了哈力小时候用过的老中医蛇脂软膏、郁美净,还买了美国价格不菲的湿疹膏、德国万能膏……一种一种在若菡脸上试,也许之前用过激素,现在抹任何药膏都没有显著效果,皮肤反而更红了。

在全家人的反对下,我试着给若菡减少衣服,露着腿散热。一天过后,湿疹竟然减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的儿科博士生导师张老师。听了我家孩子的事,张老师很认真地告诉我,“现在婴儿普遍都有湿疹,一定别给孩子穿太多衣服,或是用被子包裹孩子,给孩子做好皮肤保湿,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洗澡帮助宝宝散湿热,也可以通过推拿帮助孩子疏解体热。如果母乳喂养,妈妈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于是,我开始每天用半支藿香正气水给若菡洗澡,去小儿推拿诊所推拿。我也每天换着样儿地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大约十天后,若菡脸上的湿疹慢慢痊愈了。

儿子、闺女当了几回小白鼠,我也总结出一套预防、治疗婴幼儿湿疹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治疗湿疹,最重要的是控制温度,室温不超过2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空气干燥,湿度适宜,保持湿度在50%~60%之间。

~外洗。每天用藿香正气水半支倒在38℃的洗澡水里,给宝宝洗澡、洗脸、洗头。

~湿疹严重时,可涂抹含有激素的药膏(涂抹不宜超过48小时),减轻后,立即停止。可转为涂抹老中医品牌的蛇脂软膏,一天两次,直至痊愈。

~每天给宝宝推拿半个小时,促消化,健脾胃,去湿热。

~日常护理,郁美净当面霜,一天涂抹三次。

我的老湿篇3

天津的老付(电话:15122595285)去年初认识了我,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老付,而今想找一个稳定可靠的中医药项目在家乡安顿下来,发现风湿宝和风湿灵后,老付便邮购了样品浸泡起来。开初老付并不太当回事,心想那么多的风湿骨病患者,我泡的药酒能管用吗?此后老付便失去了联系,我以为老付放弃了这个项目,心头常为他扼腕叹息。半年后的一天,老付突然给我来电,连声说对不起我,弄得我一头雾水。老付说当初对所泡药酒的疗效并不太相信,也就一直没有重视它,后来没想到疗效竟会如此厉害。老付的惊叹来自两桩事上。一是他仅仅用了风湿宝进行外擦,连续治好了七八位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患者。二是一位六十多岁的患者,因严重的风湿病长期卧床不起,多次求医不见起色,想不到老付用所泡药酒给其治疗,病人不仅能起床自由行走,而且还能做家务和农活,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后来老付迅速再次发货,又治愈了一大批患者,有的患者是特地从外地赶来向老付购买药酒的。有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口碑,老付无疑是向着成功大步前行了。

与天津的老付一样,江西上饶市的郑先生(电话:18307034591)也一直在寻找好项目,郑先生年纪不大,但头脑清醒,选择项目很理性,与我通完电话后,随即邮购风湿宝和风湿灵进行浸泡。郑先生的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腰突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他用药酒给母亲外擦了十多天,腰突和坐骨神经痛便收获良效,基本痊愈了。郑先生本人也患有肩周炎,用药后也获康复,此外他还治愈了膝关节骨质增生、跌打损伤等多名患者。不久前郑先生再次邮购多副中药,开始实施他的小规模经营计划。前段时间郑先生给我来电,他打算除了做好家乡市场外,下一步去浙江温州再开辟一个市场,条件成熟后,还将在网络上展开经营。听着郑先生有条不紊的规划,我相信他的事业一定会步步为营,硕果累累的。

风湿宝一副中药可浸泡16斤白酒,可单独外擦或内服,功效极为强大和显著。风湿灵是一种专用口服酒剂,一副中药可浸泡20斤白酒,大多风湿骨病数天后便能收获良效。两种酒剂也可以内服外擦相结合,其疗效更为突出和扎实。这两种酒剂合计可浸泡36斤白酒,可治疗近30名病患者,赢利一般在七八千元以上,每名患者的全部治疗成本只需十多元便可以了。主治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病、类风湿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腱鞘炎、网球肘、足跟痛、跌打损伤、伤筋骨折、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僵直、瘫痪等。

最后我想顺便说说高血压药茶。历经十多年的苦苦求索,经无数患者的临床实践,我带领我的科研攻关团队研制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确有特效的纯中药产品高血压药茶。这种药茶每天一次,每次40克中药用水煎煮3至5分钟后当茶饮用即可,不仅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值内,还将终身预防并发症。请勿错过好商机,样品150元1公斤。

我的老湿篇4

【关键词】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探析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尤以女性患者为多[1]。患有该病的老年病人相较其他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对其进行观察,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疗提供积极的参考与依据,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者,依据是否为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将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非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检资料与各项关联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表现。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2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36~72岁,平均年龄:54.8岁;病程范围:3~25年,平均病程:17.4年。所有患者中,11例患者起病年龄大于60岁,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例,女性8例;病程范围为:4~24年,平均病程为16.8年;对照组中,男性4例,女性7例;病程范围为:3~25年,平均病程为17.1年。因而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除年龄之外的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P均大于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因而可以进行组间比较[2]。

1.2 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补体C3的水平,并研究患者的关节损伤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不同。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

2 结果

关节受损情况为:对照组共4例关节受损,其中1例膝关节受损,2例肘关节受损,2例踝关节受损,共2例出现全身多部位处的关节损伤。观察组共5例出现关节受损,其中4例膝关节受损,5例肘关节受损,5例踝关节受损,共5例出现全身多部位处的关节损伤。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呈现多部位发作的特点。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呈现多部位发作的特点,且在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这四项指标上,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临床领域,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常见的风湿病,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患者的病情若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有可能因为病情顺延而引发关节外的系统性机体损伤,严重时导致残废[4]。因而,医学界将该病列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正常生活与工作的疾病类别中。临床实践发现,该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已经形成一个严重威胁群众生活质量的卫生问题。因而,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2例,研究其临床资料,11例患者起病年龄大于60岁,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共4例关节受损,其中1例膝关节受损,2例肘关节受损,2例踝关节受损,共2例出现全身多部位处的关节损伤。观察组共5例出现关节受损,其中4例膝关节受损,5例肘关节受损,5例踝关节受损,共5例出现全身多部位处的关节损伤。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呈现多部位发作的特点。经过对检查指标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呈现多部位发作的特点,且在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这四项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得出本文结论:相较非老年风湿关节炎患者,老年患者群体具有多部位发病的特点,且该类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类风湿因子相对较低,血沉相对较高。在临床诊疗中,需关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才可保证积极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满意, 刘红艳, 沈芳芳.274例类风湿关节炎男性和女性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 2009(08) :151-153.

[2]吴燕红.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用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附33例分析[J].新医学, 2008(06) :115-117.

我的老湿篇5

绝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迁延,发病的头2~3年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早合理治疗,3年内关节破坏高达70%。而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使80%以上的患者病情缓解,只有少数最终致残。因此,早期发现、早期确诊至关重要。以单关节炎开始的及X线改变尚不明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密切观察、定期体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我国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中,不仅从青壮年时期发病者延续到老年期的病人数目庞大,而且老年人每年新发的病例也不在少数。60岁以后形成的类风关常有轻度关节炎,缺乏类风湿结节,大多数老年类风关患者逐步形成对称性疼痛、肿胀、外周关节僵硬而累及末梢指趾关节,老年类风关患者的大关节如肩关节常被累及。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类风关患者表现为男性居多,急性发病较多,肩和膝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较多,手和足水肿较常见,并较少累及指趾关节。

就类风湿疾病的发病原因来讲,常以寒冷、潮湿、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外伤(如关节扭伤、跌伤和骨折)、营养不良等为主要诱发因素。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而且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上就要特别注意保健预防:

1.避免风寒。大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遭受寒凉、接触冷水等病史,所以生活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不要卧居湿地,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

2.加强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缺乏体育锻炼者要强得多。一般老年人喜静不喜动,患病后更是如此,应鼓励他们每日坚持适当活动。

我的老湿篇6

而现代人在吃上容易走极端,认为好的贵的就是有营养的,天天大鱼大肉,顿顿山珍海味,血脂高了不改,血糖高了还不改,真可谓是“吃”心不改。

所以,在饮食养生上,首先要避免极端,均衡的膳食才是健康的基础。除了饮食的种类要多样化,在同一类食物中选择的品种也要多样化。我们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人,只吃白肉(鸡肉、鱼肉),不吃红肉(猪、牛、羊肉),经常晕倒,结果到医院一检查,是贫血,这就是饮食有所偏废造成的。

从中医的角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是自家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了你的不良体质。

阴虚、内热、脾湿,是今人常见的三个体质倾向,也是致病的三个主要因素,这三个因素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纠缠在一起发病,错综复杂。只是有的人可能内热相对多一点,或者是阴虚相对多一点。年轻人以内热为多见;老年人以肝肾阴虚为多见;较为肥胖的人,爱思虑的人,少运动的人,往往多脾湿。在养生的时候,应该三者综合起来考虑。

阴虚主要由四个原因引起:年龄、烟酒、熬夜、抑郁。

年纪大了阴气自然就少

《黄帝内经》中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就是说阴血在生命过程中会自然损耗,人年纪大了阴血亏虚,这是正常现象。现在人寿命普遍增长了,所以肝肾阴虚的情况就更为多见了。这告诉我们两点:一是年纪大了,阴气自然就少,老年人阴虚是自然现象,没必要太担心;另一方面就是提示我们,到了三四十岁,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就要注意了,不要做伤阴的事,而要注意补阴。

现代人在饮食方面,吃得好动得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食多肥甘厚味,摄入多而运动量少,摄入的没有充分利用,也不能彻底代谢和排出,蓄积体内,则为湿邪。湿邪郁久易化热,热盛久又必伤阴,故易为阴虚湿热。

二为情志原因,想得多睡得少。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精神压力大,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伤阴。工作忙碌加上思虑过度导致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中医认为,人体气血循环是一个天人相应的过程,白天卫气行于阳经,卫外而为固,人处于清醒状态;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人则卧寐休息,睡眠是一个养阴的过程,故古人强调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现在人们往往要接近甚至超过午夜才睡,故阴分易伤。

另外还有一个年龄上的原因,现在老年人的人口比重较大,“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现在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比重,这一部分人肝肾阴虚的尤多。

儿童和青壮年体质多为实热或湿热,中老年体质多为阴虚肝热或阴虚湿热。因此,针对儿童和青壮年其饮食原则应以清热类食物和化湿类食物为主;而中老年则应以滋阴、清热和化湿类食物三类和餐。

肝气不舒会内热伤阴

内热主要表现为肝热。肝气主疏泄条达,调节全身气的运行,就好比我们家里的管道枢纽,枢纽坏了,全家管道都不通。同时肝又是藏血之脏,肝气之疏泄功能是以肝肾之阴血充盈为基础的。前面说了,现在肝肾阴虚的人较多,阴虚必生肝热,而热反过来又会伤阴,患病或为肝阳上亢,或为肝火上炎,或为肝气横逆。所以平时养生就要注意调肝,让气机顺畅,这样就能减少内热,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固护阴气。

饮食过度,伤脾生湿化热

脾湿主要是脾的运化功能下降造成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肝气不舒,木犯脾土,脾胃受伤,导致脾无法正常运化,那么吃进来的东西排不出去,就成了废物,也就是湿邪。

另一方面,因为现在生活条件提高,食品极大丰富,人们为饱口腹之欲,暴饮暴食,而运动反而减少,使摄入多于需要,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也能酿成脾湿。而湿淤积在体内,迟早都要化热,这样就又和内热联系在一起,成为湿热。

我们老提到肥甘厚味或者膏粱厚味,那么肥甘厚味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

肥甘厚味和膏粱厚味,在中医上都是指油腻、精细的食物,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简单点说就是大鱼大肉,吃得太好。

为什么说肥甘厚味会化湿生热呢?我们打个比方,人的身体就好像是一部机器,机器要想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吃的食物,经过消化以后就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能量。但是人体需要的能量有一个度,每天能转化的食物也有一个度。

养阴清热除湿,让你远离“三高”

我们经过临床经验研究,得出结论:发现现代都市人最常见的体质就是热火相加体质,临床上的大部分疾病也都是热火相加引起的。比如现在的“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从本质上讲都是热火相加之病。

我有一个病例,是大学教授,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他还是很重视,去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治疗,也按照医生的嘱咐备齐了各种降压药。刚好学校有一个科研项目,是这个教授负责的,没有人可以替代。他想,反正高血压不是个马上就能治好的病,只要注意按时检查,按时治疗,对工作影响不大。于是就坚持在一线工作,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也没落下,血压一升高,就吃点降压药。一年下来,项目成功完成了,可是他虽然坚持治疗,但高血压还是加重了。学校领导知道了这件事,专门给他调换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现在有时间了,他自己抽空学了一些食疗的知识,继续坚持治疗,两三个月之后,血压控制得非常好。

他药按时吃,病按时治,为什么血压还是高?就是精神压力太大。

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如果阴气不足,而阳热内盛,人体就会处于失调的状态。一般阴气是向下走的,而阳气是向上走的,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而火热之气总是向上蒸腾,阴虚内热的人,阴气不足不能制火,所以就会出现血压高、头痛、头晕、面红耳赤这些阳热在上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严重的可能导致中风。尤其是老年人,阴气本来就不足,更需要特别注意。

高血压很多是由于阴虚阳亢导致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养阴清热,一方面让阴气充足以制约火气,一方面直接用一些清火的食物或药物。一般年轻人实火较盛,以清火为主;老年人阴虚明显,要注重养阴。但总的来说清热与养阴两方面都要照顾到。下面我们介绍两个清热降压的小方法。

泡脚泡掉内热高血压:高血压或轻度血压高的人,可以用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布包上,放在锅里煮水,用来泡脚,长期坚持可以泡掉高血压。

喝藕汁降血压:莲藕是甘寒的,有很好的清热作用。买回来以后,去皮、去节,切成大块,榨汁,然后滤掉杂质喝汁,有降血压的功效。

阴虚人吃什么,怎么吃

阴虚,本质上讲就是精血亏虚,主要体现在肝肾方面。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年纪的原因,精血亏了,自然就阴虚了,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都可能是阴虚引起的。可是为什么有些人20多岁就开始阴虚呢?针对阴虚这种体质,平时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如何滋补?

年纪大了,就会阴虚,这是自然规律

有些老人一听我说他阴虚了,就十分害怕,以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病;还有些老人刚好相反:我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不可能阴虚。

这两个观念都是错的,首先,人到了一定年纪是肯定会阴虚的。就好比春夏交替,小孩会长个,老人会长皱纹一样,这是自然规律。

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人过了40岁以后,人体的机能就开始减退,精血就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衰弱,你自然就会阴虚。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老人走路的时候,走着走着就气短,这就是精血亏虚的表现。阴虚是病吗?不是,它只是人体的一种状态。它并不可怕,只要你在饮食和其他生活习惯上多注意一下,是不会引起健康问题的。但是你不能放着它不管,你要真不理它,时间长了,就很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那么阴虚能不能预防呢?当然可以。从饮食上说,我们可以吃一些有滋阴功能的食品,滋阴的食品很多,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下面几个规则:

凡是喜阴、长在阴面的食品都是滋阴食品,比如各种蘑菇、木耳等菌类和蕨类。

大多数长在水里的东西,都是阴性食品,比如各种鱼类、海鲜、海带、紫菜等。有些营养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日一菇,每日一鱼”,除了从营养的角度以外,也是符合中老年人多阴虚体质,需要滋阴食品进补这个观点的。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阴虚

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也是由阴阳组成,阳气就是各种功能活动,阴就是有形的物质。在人体,阴阳水火是相互依存、制约的。健康状态下,阴阳平衡互涵,应该既感觉不到阴盛也感觉不到阳盛,否则不是寒证就是热证。阳气温煦和暖,《黄帝内经》中谓之“少火”,好像风调雨顺的年份里温暖和煦的太阳。因此说“少火生气”,就是“少火”令人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不上火,不内热。

干燥失润:表现为形体瘦削、皮肤干燥(如果有内热也可以见到油性皮肤)、眼睛干涩、咽喉干燥、小便黄少、便秘。

火热上扰:表现为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口发热,但是体温则完全正常)、兴奋烦躁、耳鸣、头晕目眩。

当然不同脏腑的阴虚又有各自的特点,如:肝阴虚肋胀隐痛,头晕目眩明显;肾阴虚腰部有时候酸软,四肢无力,耳鸣,记忆减退,健忘;脾阴虚食欲减退,大便困难,大便不成形,烦躁发热;肺阴虚有干咳,少痰、嗓子发干,皮肤干燥、瘙痒的症状。

别给阴虚加油门

正常人40岁左右开始渐渐出现阴虚的迹象,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才30岁,甚至20多岁就开始出现阴虚的现象呢?因为你做了很多“加油门”的事情。身体已经提醒你了,这样做“我”会不舒服,可是你还非要那样做,结果引起精血的提早亏虚,用现在的话说,叫“透支健康”、“透支生命”。

尽量少熬夜。大自然安排你晚上困了就要睡觉,可是你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每天都睡得很晚,身体自然要消耗平时几倍的精血。30岁以上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熬一个晚上通宵,连续补一个星期觉都不一定补得回来,可见消耗精血有多严重。

调整饮食,阴虚体质,饮食宜“静”

保养好、懂生活的人阴虚来得就慢,有的人到了50岁,也不阴虚。我们怎样才能踩住阴虚的“刹车”,让它来得更晚一些呢?对于阴虚体质,千万不要大意。比如你已经40岁了,还很健康,但是到了关键的坎;或者你才30多岁,已经有点阴虚了,那么就要注意生活调整了。阴主静,所以养阴以静养为主,经常有意识地静坐一会儿,不要进行特别剧烈的运动。

从饮食上来说,也要以“静”为主。所谓“静”就是指相对平和,并且具有滋阴作用。一般来说食物的性质都是比较平和的,“精不足补之以味”,用一些味厚的食物,可以补充精血。比如蛤蜊汤就有很好的预防阴虚作用,也可以加蔬菜、豆腐之类,对那些失眠、耳鸣、眩晕的人,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像海参、鲍鱼都属于味厚的食物,可以填补肾阴。

有的人会问,那喝茶是不是静养的好方法呢?从表面上看,茶似乎是一种“静”饮料,其实不然,从营养成分的角度看,茶中含有一些具有兴奋提神性质的物质,对养阴不利。从中医的角度看,茶味苦,苦入心,能化燥伤阴。

平时喝一点清淡的绿茶或乌龙茶一般无妨,比如碧螺春、铁观音等,这些茶本身性质较平,而且冲泡起来比较清淡,但是也不适合多喝。可以用耳环石斛配绿茶,每天喝上2杯,耳环石斛有滋阴的作用,可以在药店里买到,喝绿茶的时候往水里放几个泡几分钟就可以了。

红茶和普洱茶性温热,体质偏阴虚的人群最好还是不要喝。假如您是偏寒的体质,可以喝陈年铁观音、大红袍或红茶。如果怕太热,可在茶中加一片柠檬。

内热人吃什么,怎么吃

所谓内热,并不一定是体温真的升高了,而是说体内的阴阳不平衡,阳强于阴,就体现为内热。内热又分为实热和虚热,年轻人多为实热,老年人多为虚热。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只有阴阳二气达到平衡,人才会处于最健康的状态,百病之源都在于阴阳二气的不平衡。所谓内热,我们用个形象的比喻,阴气代表水,阳气代表火,正常情况下,人的体内水与火的比例是相等的,这时候人就是健康的,内热就是水比火少了。

火多、水没少,就是实热;水少了、火没多,就是虚热

实热就是体内的火多了,而水没有少。这样原来平衡的状态就打破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多出来的火清掉。

虚热是因为体内的水少了,而火并没有多。这样平衡也被打破了,所以就要想办法把水补充回来。

拿高血压来说吧,一个年轻人,他因为生气、情绪上的波动,很容易导致血压在一瞬间或者一段时间内异常升高,这就是由实热引起的。从中医术语上说,这叫肝火上炎。而老年人的血压高,则是因为水少了,相对来讲火就增加了,我们一般管这叫阴虚阳亢,也就是虚热。

老人多虚热,年轻人多实热;劳损多虚热,忧虑多实热

虽然说年轻人多实热,老人多虚热,但这不是绝对的。区分虚热和实热,可以遵循“劳损为虚、积郁为实”的原则。

什么是劳损,劳损不止是体力上的,长期工作、思虑过多、疲劳过度,或者长期处于一种精神压力下,这样造成的问题,都叫做劳损。劳损伤人的精血,这种情况造成的内热我们称之为虚热。

而积郁则是指一种情绪如悲伤、愤怒甚至是喜悦,被压抑在心中发泄不出来,久而久之就会上火,这种内热一般都属于实热。所以说年轻人也不一定就是实火,如果是长期劳损造成的,也可能是虚火;而老年人如果平时身体十分健康,忽然上火了,也可能是实火。

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热极都会化火,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有的人一出现牙疼、痤疮、便秘这些上火症状就去买牛黄上清丸、三这类的降火药吃,如果是实火,那这些药还比较对症;但如果是虚火,吃这些药不但效果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降火药一般都是苦寒的,能燥湿伤阴,虚火的人本来阴分就不足,吃降火药只能使虚者更虚,阴越虚则火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越吃越干,出现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那么如果继续使用苦寒的祛火药,只能使病情更加严重,尤其是老年人,一旦上火,一定要慎用上火药,有些老年人用苦寒药久了,甚至会导致阴阳两虚。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之前的达官贵人相似

现在生活好了,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人,平时想吃什么就能吃点什么,想喝什么就能喝点什么。即使这样,还是天天想着怎么进补,买点蜂王浆、喝点参汤,前段时间虫草炒成天价也是这个原因。

现代人需要如此进补吗?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更像解放前拉洋车的还是达官贵人,显然是后者。

对现代人来说,最迫切的不是去买多贵的补品、保健品,而是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正常收入的城市人群,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不会出现饮食上的不足,饮食过剩的毛病倒是不少。

脾湿人吃什么,怎么吃

脾是物流公司,运输出了问题就会生湿

先解释一个中医上的概念,西医说的心肝脾肺肾就是指我们身体里确实存在的真实器官,而中医上的心肝脾肺肾是指功能系统。打个比方吧,西医上的胃就是胃脏,脾就是脾脏;而中医,凡是和吐相关的,都属于胃功能,凡是和泻相关的,都属于脾功能,所以中医说的脾,是指功能上的,不是单指脾脏。

有个老中医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号完脉后,老中医说:“你这病,是脾湿引起的。”患者生气地说:“你这大夫怎么乱讲,我的脾前两年因为车祸给摘除了,怎么可能脾湿。”其实,这个患者把器官上的脾和中医讲的脾给混为一谈了。中医讲的脾,是功能性的,是运化水谷的功能,而不是指解剖学中的脾脏。只要是运化功能失调,都可以产生脾湿。

可以这样认为:胃是一个粮仓,而脾呢,就是一家物流运输公司,主要的工作呢,就是将粮仓里的东两,合理地、适当地,有条不紊地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医上有痰湿、寒湿、湿热。综其根本,就是人体津液的代谢失常的一种病理产物。换句话说,就是该代谢出去的东西没有代谢出去。为什么没有代谢出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饮食习惯上,你吃饭非常地快,就容易给你的消化带来负担。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每天工作八小时,这时候身体不会太累,但是你非要两个钟头就把活干完,身体自然受不了。人体在代谢的过程中,应该排出体外但是没有排出体外的产物,我们就管它叫湿。所以我们要预防脾胃疾病的饮食原则是:第一不要快食,第二不要过饱,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贪凉,因为寒主凝滞,把你的运输通道给堵塞了,自然会影响到运输。

中老年人暴饮暴食易中风

不少中老年人的脑血栓、脑出血都是在节假日暴饮暴食引起的。饮食过饱是引起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明《四友斋丛说》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缘衰老人脾胃虚薄,不能消纳。”所以,老年人在饮食上尤其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快过饱,不要暴饮暴食。

预防脾湿不仅要健脾,还要养胃养肝

中医认为凡是表现为吐的,统统和胃相关;凡是表现为泻的,统统和脾相关。脾湿,也会导致腹泻,因为湿为阴邪,是要向下走的。这样的腹泻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因为病菌,而是脾胃功能紊乱造成的,所以不应该一见腹泻就使用抗生素。

比如,一个小孩,先吃了一个热汉堡,然后马上吃了一根冰棍,于是腹泻了。这个孩子患的病就是中医上说的脾湿,就是一凉一热打乱了脾胃的升降功能导致的,只要吃点调和脾胃的药,平衡一下饮食就可以了。当然对于小儿腹泻,尤其是婴儿腹泻,家长应该及时送孩子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因为小儿腹泻容易引起脱水,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家长不要自作主张,耽误了治疗。

脾和胃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平时饮食不调,严重时“上吐下泻”,说明脾胃都有问题。所以治疗脾湿,健脾和养胃是分不开的。

脾胃不和与肝胃不和

中医常把脾胃不和称为肝胃不和,为什么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肝会“掺和”到脾胃当中呢?

这是因为肝主疏泄,要调理一身的气机,也包括了脾胃之气的升降。肝在中医里五行属木,脾在中医里五行属土,木克土,肝气郁滞就会侵犯到脾胃,引起脾胃方面的疾病。所以预防脾湿,平时要少生气,保持心境平和,养肝护肝也很重要。

脾湿和风邪是风湿的罪魁祸首

现代患风湿的人越来越多,归根到底还是饮食结构的问题。经济条件好、饮食观念缺乏造成摄入过量,营养过剩;工作忙,人变懒缺乏运动,摄入和排出不成正比,摄入的多,排出的少,久而久之就形成“湿”,如果再外感风寒、风热,就会形成风湿。

比如我们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等,天气变化的时候,肢体肿胀疼痛,中医上叫做痹证,痹证的形成是风、湿、寒、热之邪纠结的结果。而其中最难对付的就是湿,湿为阴邪,性质黏腻,中医上有个比喻叫“如油入面”,最难去除。

我的老湿篇7

在中药里面,有这么一种中药,味道很香,我们中医认为:“芳香去秽”,所以,这类中药多具有芳香行气,去除陈腐的功能,这些药物里面,有两味药非常的突出,它们就是藿香和佩兰。

藿香振奋脾胃之气

藿香这味药是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手足癣等。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奋脾胃之气,这样脾胃的气机振奋了,湿浊之气也就容易去掉了。

一般这种湿浊之气郁结脾胃,我们会看到患者的舌苔厚腻,湿乎乎的,很腻,一般是白色的,如果黄色了,就是开始化热了,可能还要加入一点清热的药物。

藿香解表,佩兰行气

在中医里面,和藿香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这味佩兰了。

佩兰,性味归经是辛,平。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

藿香和佩兰,经常在一起使用,细分起来,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两者在一起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治疗暑湿感冒立竿见影

有的时候,湿气重了,会导致人生病,比如导致暑湿感冒,发高烧,此时单单用清凉之药是不起作用的,这种情况是温病学家的擅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已故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就特别擅长这种情况,赵老在世的时候,经常有人请他会诊,都是高烧,西医用抗生素无效的,赵老去了,一看,舌苔厚腻,于是立刻判断这是湿气重,赵老会特别注意湿气到底是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如果主要是在中焦,他就让西医把抗生素停掉,因为抗生素是寒凉的,而寒凉可能会使得湿气更加严重,然后他开的方子里面,经常就用藿香、佩兰,分量都很小,结果,往往是投药立效,很快烧退人安。

芳香类药物不能久熬

我在调理湿气重的人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藿香和佩兰,把这两味药和三仁汤等一起用,这两味药我用的量会非常的小,一般是各三克或者六克,然后标注药物快要熬好的时候再下入,这是芳香类药物的使用方法,一般熬久了,芳香的物质就会挥发,所以最好是“后下”,在闭火的前五分钟下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

脾胃湿气重也能引起耳鸣

我曾经遇到过耳鸣的患者,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西医无效,中医也无效,为什么呢?原来大家都认为耳鸣是肾虚,都给补肾了,实际上,耳鸣有肾虚的,也有肝胆火旺的,还有肝胆湿热引起的,还有就是中焦脾胃湿气重引起的。

我的老湿篇8

关键词:生物质建材 掺合料 干湿强度 秸秆 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34-02

Influence of Admixtures on Durability of Biomass Building Materials of Modified Magnesium Cement Base

Ma Xin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Shenyang 110122,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oor straw anti-aging properties of biomass building materials of current magnesium cement base, this article test the dry and wet intensity coefficients of biomass building materials of current magnesium cement base by adding fly ash and urea-formaldehyde resi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ly ash and urea-formaldehyde resin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ti-aging properties of biomass building materials of current magnesium cement base.

Key words: biomass building materials;admixture;wet and dry strength;straw;durability

0引言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量超过6亿t,目前秸秆利用率较低,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利用资源,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对发展可循环再生资源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国家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展开,我国每年村镇住宅竣工面积达到6亿平方米以上,将秸秆用作建筑材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对于秸秆再生利用的研究很多,由于秸秆表面含有大量的蜡质层和SiO2物质影响胶合,因此,在秸秆板材的生产上通常使用了价格较高的有机胶黏剂,而采用无机胶凝材料处理秸秆,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会出现耐久性差、耐腐蚀性差的问题。为保证秸秆在生物质材料中的耐久性,秸秆必需具有较强的耐老化性,为了改善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提高抗老化性能,本文将粉煤灰和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 Resins UF)作为外掺料加入到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通过改变两种外掺料的掺量,采用湿热交替干湿循环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掺量的外掺料对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

1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本试验采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的氯氧镁水泥,MgO含量为75%~85%,沈阳瑞丰化学试剂厂生产的六水氯化镁;砂,采用河砂,属中砂,细度模数约为2.65,级配良好,属Ⅱ区;粉煤灰,选用沈阳沈海发电厂Ⅱ级;采用531脲醛树脂胶;秸秆为沈阳市近郊的一年生玉米秸秆,破碎长度为(10±2)mm,使用前经过烘干。

1.2 试验方法本文镁水泥的配合比为m(MgO):m(MgCl2)=10:3.5,水灰比为0.6,秸秆掺量为10%,采用5%,10%,15%,20%脲醛树脂包裹秸秆进行预处理,及掺加10%,20%,30%,40%粉煤灰拌合。按照试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规定,采用40mm×40mm×160mm试件。

本文参考标准GB/T 11975―1997《加气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办法》,对镁水泥基基生物质材料进行人工老化试验,干湿循环性能以干湿强度系数表示,干湿强度系数按下式计算:

K=■×100%

式中:K为干湿强度系数;f■为试块养护28天后干湿循环后抗压强度平均值;f■为试块养护28天后对比组抗压强度平均值。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循环次数对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耐久性影响根据标准GB/T 11975―1997《加气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办法》,本文通过改变湿热交替循环次数,研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耐久性能的变化。基于试验试件的选择,选取的循环次数为5、10、15、20、25。所得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不断降低。当循环次数为10次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出现最优值,当循环次数在10-30次时,由于干湿交替次数增加,外界条件人工老化条件增强,秸秆在材料中发生腐蚀、膨胀翘曲等变化,同时镁水泥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对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干湿强度系数曲线斜率明显增加,下降幅度的增大。

2.2 粉煤灰对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耐久性影响根据试验要求并参考上述分析,选取10次干湿循环次数作为基准,在秸秆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中分别掺入10%,20%,30%,40%粉煤灰,计算试件的干湿强度系数,试验结果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在粉煤灰0-30%掺量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镁水泥基生物质建筑材料的干湿强度系数不断增长。由图2可知,当粉煤灰掺量为10%-30%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当粉煤灰的掺量达到30%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达到最大值92.5%。但是,当粉煤灰掺量超过30%以后,粉煤灰掺量较大,致使氯氧镁水泥含量不足,水化反应受到抑制,水化产物无法聚集,致使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出现下降趋势。

在镁水泥的水化结构中,大量针状3.1.8和5.1.8晶体和纤维状秸秆使材料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导致水渗入材料内部,造成水泥石结构破坏,秸秆吸水腐烂。另外,粉煤灰在材料中的物理填充和活性化学填充作用,提高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密实度,阻塞材料中的毛细通道,提高材料的耐水性。

另外,粉煤灰不仅起填料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硅在氯氧镁水泥中还会发生如下反应:Mg(OH)2+SiO2MgSiO3・H2O

同样活性Al2O3还会生成水化铝酸镁凝胶,填充在水化产物中间,阻塞毛细通道,抑制了外界水份的进入,保护了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中的秸秆。

2.3 脲醛树脂(UF)对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耐久性影响分别加入5%,10%,15%,20%脲醛树脂包裹秸秆进行预处理,经10次干湿循环后,测试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所得数据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UF掺量为0-20%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随着UF掺量的增家而增加。随着UF掺量的增加,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的干湿强度系数从72.5%增长到91.3%,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增强。这是由于秆外面包裹了一层脲醛树脂,使秸秆的孔隙被封闭起来;同时脲醛树脂是水乳型高分子聚合物,对镁质水泥的水化反应无不良作用,而且能自身气硬交联聚合,在镁质水泥硬化过程中包裹在复盐晶体外面形成良好的防水保护层。

同时,脲醛树脂能自身气硬交联聚合,能在镁质水泥硬化过程中包裹在复盐晶体外面形成良好的防水保护层,也使秸秆孔隙被包裹起来,同时在晶体与晶体之间的空隙通道中进行交联以堵塞毛细管道,使外界渗入的水不能与复盐晶体5.1.8结晶相接触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强度低的Mg(OH)2,从而保持强度,保护了镁水泥基生物质材料中的秸秆,提高了耐腐蚀抗老化性能。

3结论

3.1 粉煤灰和脲醛树脂可以提高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增强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抗腐蚀、抗老化,提高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耐久性。

3.2 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达到最大值92.5%。

3.3 当UF掺量在0-20%范围时,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随着UF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干湿强度系数由72.5%增长到91.3%,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军,马欣,李瑶.外掺料对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293-295.

[2]Taha Ashour.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Reinforcement Fibres on Insulation Values of Earth Plaster for Straw Bale Buildings.Materials and Design,2010(31):4676-4685.

[3]徐辉.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2-62.

[4]张琳琳,鲍继峰.新型环保节能建材秸秆砌块的发展与应用[J].建筑节能,2007(4):38-39.

我的老湿篇9

其实,每味中药都有它自己的特性,能够治疗专门的疾病,就像每把锁都有专门的钥匙一样。我平常在门诊给病人看病时,对于那些病情并不严重的,不需要煎煮中药或是没有条件煎煮中药的病人,我都会建议他们去买一两味中药泡水喝,疗效也不错。下面介绍一些单味中药的应用,如果遇到相应的病症,您也可以先试试这些神奇的中药。

玉米须与小儿慢性肾炎

玉米须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就是玉米上面的那些须须。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其性平,味甘、淡,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这里我们不讲它的保健作用,讲讲它对小儿慢性肾炎的治疗。我国名老中医岳美中老先生,单用玉米须干品治疗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慢性肾炎,取得很好的疗效。

小儿慢性肾炎并不少见,且需长期服药治疗。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大多难以坚持服药,而玉米须在秋季很容易获得,将其洗净晒干后备用即可,既经济又实用。名老中医岳美中老先生应用玉米须治病的方法:干燥玉米须12千克,每日取60克煎汤代茶饮,渴即饮之,一日饮完,次日再煎新汤饮之。病人要每日坚持饮用,切勿间断,若间断则效果不佳,连服用6个月,基本可以治愈慢性肾炎的病人。此法用于儿童疗效确切,而对于成年人则效果不显著。我曾经运用此法治愈过一例13岁慢性肾炎病人,效果很好。在治疗时,需要患儿家人配合。

威灵仙与急性感染、阴囊湿疹

威灵仙在中药里属祛风湿的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的用途。其中,用威灵仙治疗感染和阴囊湿疹,效果就很好。很多病人在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红疹,甚至有糜烂时,用威灵仙60克,煎煮成250毫升水,温洗,每日2次,一般两三天症状可明显缓解。

灯芯草与小儿夜啼

灯芯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心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1岁以下幼儿心火亢盛,在夜间总是哭闹,可取灯芯草2克煮水,加白糖代茶饮来清心除烦而安神。我家宝宝3个月时几乎整晚哭闹不睡觉,后来我用灯芯草煮水给他喝,效果很好。不过,这只是适用于心火比较旺的幼儿,宝宝夜间哭闹有很多原因,家长还是要搞清楚原因后再给孩子服药。

紫苏与小便不通

紫苏在中药里属解表药,其性温、味辛,归肺、脾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作用。一般用于风寒感冒的轻症,其和胃的作用比较好。

偶然一次读到王洪图教授的《王洪图内经讲稿》,在“水肿病的病机与治疗法则”这一段里,王教授讲解“开鬼门,洁净府”的时候,说到紫苏既可以发汗又可以利小便,并举了两个病例:一个是产后小便不通、导尿不能解决问题的病人;一个是脑出血的病人,神志已经恢复,但是突然小便不利,腹胀。结果两例病人都是用紫苏叶泡茶喝解决了问题。因为紫苏叶可以发汗,宣散肺气,这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方法,也就所谓的提壶揭盖法。前阵子在妇产科工作的朋友说,有一名产妇产后小便不通,同样也是导尿没有尿出来,我就告诉他用10克紫苏泡水让她喝试试,果真几分钟后小便就通了。

莱菔子与便秘

莱菔子就是日常吃的萝卜的种子。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作用,常用来治疗食积、消痰。炒莱菔子比生莱菔子降气的效果更好,对湿性的便秘效果很好。《本草纲目》亦有记载莱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而现在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缺少锻炼,身体往往湿性很重,湿邪聚集在肠道就会导致顽固性便秘,这种湿性的便秘主要与脾相关,主要表现为大便黏滞不爽,欲便不尽,质地不干,排便时间长且马桶不易冲干净,而莱菔子归脾经,能消痰除湿。我国一代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的经验方莱菔散治疗这种湿秘效果显著,具体服法为:炒莱菔子,研细末冲服,每次1.5克,每日2次。深受湿性便秘痛苦的朋友不妨试试。

木瓜与寒湿腰痛

我的老湿篇10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68-02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治疗。

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2011年收治年龄大于60岁老年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分析如下

结果:136例患者发病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0岁,其中男性66例,女性70例,男女比例1:1.06。临床急性起病91例,男性51例以肩、膝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手足浮肿38例,发病时有身体不适厌食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病例为42例。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109例,占80%,类风湿因子升高78例,占51%,血小板升高53例,占39%,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106例,占78%。治疗:应用小剂量激素(5-10mg/日)治疗12例,根据临床特点选用不同非甾体抗炎药并减少剂量治疗112例,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片等缓解疾病抗风湿药治疗106例。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2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扁桃体炎,牙龈炎,泌尿系感染等感染,抗炎治疗缓解。136例均辅以适当功能锻炼。治疗有效134例。

结论: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渐增加。其特点:男女发病率相当,临床急性起病,累及大关节,并常伴有手足浮肿及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升高,可有血小板升高,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治疗上选药要慎重,老年人的胃肠、肾脏等器官的功能在逐渐减弱,文献报道用药后发生副作用的几率约为年轻人的7倍。并且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在选择药物时应当十分慎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极易影响患者胃肠道及肾脏的功能,故老年人使用该类药物的剂量要小,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减量或停药。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在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易发生各种感染,如龋齿、齿槽溢脓、扁桃体炎、副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这些感染性病灶可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加重,必须及时进行治疗。还要避免劳累等诱因的出现,如潮湿、受凉、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外伤(关节扭伤、跌伤和骨折)等均可诱发或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当功能锻炼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全身症状明显时以休息为主,同时避免绝对卧床不起,受累关节须保持功能位置,必要时须用夹板。缓解期往往有严重的多发性关节畸形,所以待关节肿痛消退后,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锻炼,以改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