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初夏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3 06:20:04

描述初夏的诗句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虽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2

【关键词】诗歌 舞蹈 功能 情感

自古到今,舞蹈艺术总是和诗歌,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古人有云:“情动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可见舞蹈艺术就是诗歌和音乐这些表达情感的艺术门类的渐进艺术,所以,从古至今,就有很多诗歌中记录和描述了舞蹈的魅力,在当今时代,这些诗歌也充分反映了舞蹈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

一、诗经中的表演性舞蹈、宗教祭祀类舞蹈和民间乐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它不仅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写了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它不仅描写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也反映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农牧发展的情况。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说“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作为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的《诗经》,其中对于舞蹈的描写的诗歌有很多,有表演性的,有宗教祭祀类的,也有大部分对于民间乐舞的描写和记录。

二、诗经中的表演性舞蹈

《邶风 简兮》中“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记录的就是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时舞师武舞时的雄壮勇猛,高大魁梧的身躯和威武健美的舞姿和文舞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

《小雅 伐木》中“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小雅 宾之初筵》中“舞笙鼓,乐既和奏......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乱我笾豆,屡舞......侧弁之俄。屡舞.......”描写的就是在咚咚的鼓声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畅叙衷情,一派升平的景象。虽然这很可能是政治家诗人心中兴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艺术展示,但是也是对当时表演性舞蹈的一种记录。

三、诗经中的宗教祭祀类舞蹈

《周颂 维清》中“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周颂 酌》中“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

《周颂 武》中“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周颂 赉》中“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於绎思。”

《周颂 桓》中“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记录了当时周公平定东南叛乱回镐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的史实。当时天下虽然稳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负责镇守东南、召公镇守西北。如果单从诗句的字面去了解其中的舞蹈纪实的话,是比较难以理解,正所谓“知人论世”,我们在探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文环境等,实际上这些诗句描写的是当时《酌》和《象》这两种颇具代表性的乐舞,我国古代乐舞美学理论中十分讲求一个“和”字,当时“舞以达欢,舞以载道,舞以象和”是乐舞的境界,因此,“德音”与“和”是西周雅乐审美标准的重要原则。

四、诗经中的民间乐舞

《王风 君子阳阳》中“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描写了舞师和演奏者在表演民间乐舞时欢快默契的场面。

《陈风 宛丘》中“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记录了一位巫女在表演民间祭祀乐舞时优美奔放的舞姿,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3

石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它弯弯曲曲的躯干犹如勤奋了一生的累弯腰的老人,却仍然刚毅。粗壮的枝干,盘虬卧龙般错杂交织,每一枝都是那样坚实有力。密集的小叶像涂上了浓绿的颜料那样青翠欲滴,使人觉得其生命力是何等地旺盛。

由于石榴的生长季节、石榴花色、石榴子都贮满了诗意,所以自古以来它就备受诗人的喜爱。有关石榴的诗歌,在汉代以后就有不少佳作,从而留下了许多吟咏石榴的佳句。唐代诗人王维有“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的佳句,唐代诗人韩愈有“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初长成”的佳句,宋代诗人王安石有“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则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的佳句。

而在吟咏石榴的佳作中,宋代著名田园诗人杨万里则写得别具特色:“深著红蓝染暑裳,啄成绞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此诗前两句描写了石榴果实众多品种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外在美;中间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成熟之际的石榴“笑”开了“嘴”,那动人的姿态令人浮想联翩;最后两句是向人展示了石榴果实的内部构造和玉液琼浆般的品质,歌颂其内在美。在这首诗中,作者犹如剥笋般对石榴由外到里一层一层地描绘,不仅显示了诗人这种由浅入深独到的写作方法,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对石榴的钟爱。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4

关键词:小语低段;古诗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78-01

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刚刚接触到文字的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藏着的美,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无疑是对低年级语文教师的一项严峻“挑战”。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诵读古诗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学习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陶渊明有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废寝忘食”,为什么不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加以借鉴和学习呢?目前低段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重视解释法。单一地运用解释法教学古诗词过于死板。如果教师在“明诗意”这一环节中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句意,译句生硬、直白又乏味。因此,对古诗文的过度解读,只会破坏它整体的意境。况且古诗中有些词语很难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清楚,有时只会越解越复杂;其二,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了不少模糊的地方,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架起一座涌向诗境的桥梁,解决疑难生字词,粗通大意,模糊解读,关键是激发阅读兴趣。

――意会而不言传,这就是古诗独有的意境美,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它亲切可感。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

一、语言意会法

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既能把学生的思绪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夏天的记忆。利用以往夏天的趣事为依托,奠定起夏日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夏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二、想象意会法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如《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语言巧妙,由数字排列组成,体现我国文学语言的精妙,富有故事情节,极具儿童情趣,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尝试运用图片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诗句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可见,能帮助学生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我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将学生带入情境,这样整首诗的内容变得形象化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也调动起来了。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丽的插图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吟诵意会法

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模糊解读和整体意会能让我们保留对古诗词的一种朦胧感。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大概意思已经明白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只要大体意思不错,怎么说都可以,那就没必要非得再说破了吧。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诗的真味。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时,我请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古诗,再读课后生字三遍。然后请他们在诗中找出生字划圈,读三遍,再全诗读两遍。这个设计,首先让学生能整体感知全诗,再通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就着将生字放回具体语境中,既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全诗,同时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和理解。然后指名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其他孩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为一读得是否准确,二你觉得哪句诗句读得最好?哪句诗句还读得不够的,你来试试看。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整首诗的意思我并没做多大的解释,因为看图说话时孩子已大体对诗句的意思有所了解了。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5

一、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艺术美

古文能流传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艺术感染力极强。虽然不像现代文一样明明白白地体现艺术美,但是细细品味,处处是艺术的闪光点。

较常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有(一)互文。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互为互补,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炼。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于说“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二)类比。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类比, 体现陋室不陋,主人品德高尚 。(三)对比。如《伤仲永》中通过前后判若两人的对比,阐述天才与勤奋的重要。(四)描写。如《陌上桑》中大篇幅写罗敷,正面描写的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侧面描写的有:“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耕着……锄者……,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正、侧面描写,一个美丽、勤劳的村姑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口技》中得场面描写,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先是全面描写,“会宾客大宴”,然后是典型的特镜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无敢哗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把表演者的技术描写得出神入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景物描写,短短几句话把动人的情景刻画入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渲染出萧瑟、荒凉、孤寂的意境,表达了游子思乡、漂泊的凄苦。(五)对偶。律诗中较常出现对偶,句式工整、字数相等、平仄对应,而且很多成了名句,堪称是古诗文中一绝。如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些常见的古文艺术美,在教学中多一份引导,让学生感受其中之美,有香远益清的感觉,同时有助于学生破解写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二、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自然美

在古文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壮丽雄浑的词句俯拾皆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如临其境,妙趣横生。如郦道元的《三峡》中写三峡“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把三峡描绘得惟妙惟肖,吸引着读者渴望前往一睹为快。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悠然自在的田园风光,表达了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舒适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后美景,特别一个“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表达出诗人赏雪的喜悦!

三、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人性美

人性本是美的。古人很看重人性的美,在词句中时有渗透。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志向远大,积极向上的情怀。曹操《观沧海》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气吞山河的壮志与自豪。这些诗句讲授时与社会上消极、厌世、狭隘的现象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目光朝向远方,志存高远。

《乐府诗集》《上邪》中写到: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之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写出了古人对爱的忠贞,与社会上朝秦暮楚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亦可借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爱观。

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社会美

古文中有一类文辞是宣扬普遍性的社会美。这种美看似是个体的表现,其实是中华名族文化中大爱的综合显现,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国、为民族奉献青春,美垂千古。

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写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无私、忘我的美德。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王安石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这与现代人提倡厚积薄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如出一辙。刘禹锡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指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引导学生只有发展才不会落后,珍惜今天,勇于进取。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6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抒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所以借景抒情就成为诗人抒感最常用的写作手法了。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转移到景物上去,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使景物带上人的情感色彩,从而创造出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能够产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受。这一考点的常见题型有:画面展示型、情景再现型、情感抒发型、作用体现型等。

解题金钥匙

一、画面展示型

题型: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展示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应充分抓住诗歌中的景物特点,调用诗歌中的具体景物,合理想象,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概括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再根据诗人描绘的意境,把它转化为我们大脑中的鲜活画面。

答题要点:这首诗描绘了……的景物,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的图画。例如: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描绘景物的地点在江南的一个小山村,稻花飘香、蝉鸣、蛙叫点明季节是夏季,明月点明时间是夜晚,依据这些景物,我们可以概括为: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山村的盛夏月夜图。

二、情景再现型

题型:1.发挥你的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用叙述性的语言简要描叙一下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应以诗人的眼光或诗中人物的身份去体察景物,充分发挥想象,把景物中要素连贯起来,用语言表述出来。

答题要点:这首诗通过描写……的景物,写出人物……的活动等。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借天涯游子之眼看到深秋的自然之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骑着“瘦马”行经在荒凉的“古道”上,“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我们把这些景物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三、情感抒发型

题型:1.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物,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理想或者抱负?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抓住景物的时令特征,通过景物的时令特点来体会这些景物所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要点:这首诗描写了在……时,景物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例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写了在冬末春初之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海日”等壮丽之景,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四、作用体现型

题型:这首诗借景抒情,有什么作用?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明白诗人所描写的景物是有选择性的,是能够抒发诗人的情感的。

答题要点:借景抒情就是指诗人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情感。作用:借景抒情使感情有所依附,所以情感的抒发就变得更具有感染力。例如:唐代杜甫的《春望》,首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物于情,为全诗营造出了一种沉郁顿挫的气氛。颔联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诗人感时伤怀的情感。

模拟训练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哪几句写景?描写的洞庭湖具有什么特点?

2.面对浩渺无垠的洞庭湖水,诗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3.用自己的话描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所展现的画面。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填空。

(1)这首诗写诗人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______,时间是从______至______,并由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

(2)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泰山____________的气势和______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____________。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7

本文拟重点挖掘《诗经》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表明其对西周天命观的动摇,并为阴阳五行学说的构成奠定了基础,也为人们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诗经》 自然科学 农业 天文历法 地震 物候学 生物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据高亨先生考证《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约为“公元前1066-前541年”。它的内容博大丰厚,举凡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重大事件、历史传说、宗教伦理、民风俚俗、爱情婚姻、天文

地理、农业发展等等,无不囊括其中,真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对于《诗经》所蕴含的人文现象,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多有研究,本文拟重点挖掘《诗经》中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积累的。《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从《诗经》中我们看到:经过周人长期的经验积累,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比较科学的农业知识。这表现在:其一是周人已经有了称之为“疆理”的治田方法,在开辟田地时,注意沟洫(田间的水道、沟渠)的建治,懂得根据地形高低、河道方向来划定田界,然后建筑堤坝,挖掘沟渠。《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田匀 田匀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我疆我理”,《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朱熹《诗集序》;“疆者,为之在界也;理者,定其沟、涂也。”是指划定疆界,验明土质;“南东其亩”,是指河水向东流的地方,亩道东西横贯,田亩在小沟的东西方向,河水向北或南流的地方,亩道则改为南北直灌,田亩则在小沟的南面。《大雅·绵》在追述古公亶父迁岐后开辟田地时亦出现“乃左乃右,乃疆乃里,乃宣乃亩”。表明古公亶父领导人们或左或右开地置邑、修理地界、治理土田、疏通沟洫、开沟筑垄。《大雅·公刘》追述公刘迁豳的事迹时曰:“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然后是“度其隰原,彻田为粮”。《毛传》训“彻”为治,彻田即是治田,开垦土地。此句也说明周人在丈量了洼地和高原之后再治理田亩播种粮食。其二,制造了较为精致的青铜农具。除了木、石制成的耒耜之类的农具外,从考古资料和《周颂·臣工》描写农官督促农夫修缮农具的“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的诗句可判定钱(今之锄)、鎛(锄一类工具)、銍(短镰)、艾即刈(镰刀)已用于农业生产,而钱、銍

的使用,又表明青铜已用于制做农具。其三,已经具有选种、锄草、施肥的农业常识。《大雅·大田》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亻叔

载南亩。”朱熹《诗集传》解释:“种,择其种也;戒,饬其具也”,可见周人较注意选择良种。同时,许多鎛、銍的使用可判定人们也非常重视锄地。《小雅·甫田》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耘,即锄草;耔是用土培植苗根,施以肥料,这句是讲在田间有的人在锄草,有的人在施肥,只有这样黍米和高梁才会长得茂盛茁壮。《周颂·载芟》有“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描述了众人在田里、田埂锄草的情景。《周颂·良耜》有“荼寥朽止”,表明人们已认识到杂草沤腐后用这种绿肥来肥田,庄稼就长得茂盛,就会丰收。其四,已经具有防治田间害虫的方法。《小雅·大田》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毛亨释:“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如何根除虫害呢? 办法就是“秉畀炎火”,把害虫投到火里全部烧死。一千多年后的唐朝宰相姚崇面对泛滥的蝗灾,就采用了这种焚烧害虫的“古之遗法”,而且“且焚且瘗”(《旧唐书·娆崇传》)使“蝗害讫息”。除此而外,从《诗经》中我们也看到其农作物诸如黍、稷、豆、麦、稻、麻等种类显著增加,畜牧业、蚕桑、园艺等也有反映。

《诗经》中表现了周人具有的天文历法知识。从诗中出现的星宿名称和在天空中的位置,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在古代天文学上占重要地位的28宿的概念。28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即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的28个星座。四方各有七宿:东方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唐风·绸缪》曰:“三星在天”。三星是指一夜之间,由于时间不同,三个星座顺次出现。首章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是指参宿三星;二章的“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召南·小星》 有:“嚖彼小星,三五在东”、“嚖彼小星,维参与昴。”王引之《经传释词》认为“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朱熹亦认为:“参、昴,西方二宿之名。”《庸阝风·定之方中》的“定之方中”,朱熹《诗集传》释为:“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于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即指十月里营室星分布排列成正方形体。还有“揆之以日”,《毛诗正义》曰:“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郑风·女曰鸡鸣》表明人们已知晓“昧旦”之时,“明星有灿”(启明星放光芒)。《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其火,是星名,又称大火,属心宿。因为在周代各地存在着几种历法,有夏历、殷历、周历、豳历。此句寓意是:豳历五年黄昏,火星在天空的当中,六月里便向西倾斜,七月里火星向西而下,暑天即将过去。同时,在此诗中还出现了“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这表明周人在历法上的重要改革还是服务于农事活动的,正是为了发展农业。其二,对日食发生和朔日的关系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小雅·十月之交》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朔月,谓十月之朔日,即交之日也。”“按当作朔日,朔日,初一日。”“有,通又。”这就是说,在十月日月碰头的初一辛卯,日食又出现了,从此句推断,以往在朔日曾出现日食,而“据古历学家推算,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食”,“是指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侯外庐认为:“这个记载,不仅是可以准确考定日期的最早的日食记录,也是当时对日食必须发生在朔日有了了解。”这也就是说明这一时期先民们已认识到日食都发生在农历初一。从“彼月而食,则维其常”看,人们已明白了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必然是“微”(诗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即天空幽昧不明,这是“则维其常”,也就是正常的事。但这时人们对此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认识不到日食的发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被月球挡住,不能射到地面上来的缘故,只认为“不臧”,是灾祸的预兆,所以在诗中用来表达对权贵乱政殃民带来的巨大灾异的愤慨。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属于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小雅·十月之交》描写了“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震景象,诗中人们将这种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归结为皇父擅权、褒姒恃宠,人为所致,

是由于“天命不彻”而对人们的惩罚。但这一时期毕竟产生了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密切相关的阴阳说,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它们的流转决定了气候的转移和农作物的生长。气原本蕴藏在地里,冬去春来的时节,气向地上蒸发,农作物出苗生长,气沉滞不能蒸发,农作物就不得繁茂。阴气其性是下降的,阳气性质是上升的。阴阳二气正常流转,气候就风调雨顺,会出现“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反之,自然界将会发生灾异。周幽王的大夫伯阳父面对《十月之交》描绘的地震现象,利用所掌握的阴阳学原理,力图来解释发生在泾、渭、洛“三川”地区的这次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丞,于是有地震”。力图从带有朴素唯物因素的阴阳说中寻求答案,动摇了将地震的发生归结于“职竞由人”的思想观念。

《诗经》还表现出当时人们所具有的物候学知识。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植物的发芽、开发、结果和气候的关系的科学。虽然《诗经》产生的年代并没有系统的物候学,但是我们仅从《豳风·七月》一诗就可以判定周人已经具有了物候学常识。诗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日子暖洋洋,黄鹏飞来飞去鸣唱)。“爱求柔桑,春日迟迟”,表明到了采摘喂蚕的嫩桑叶时,春天是昼长夜短。还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火星向西移,八月芦苇正茂畅),“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七月伯劳在叫唱,八月纺麻织布),“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蘀”(四月里远志结了子,五月里来了知了叫。八月里来收谷子,十月里来树叶飘)。“五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五月蚱蜢弹腿跳,六月纺织娘两羽鼓动而飞,七月蟋蚌鸣野地,八月蟋蚌檐下移,九月它在房门口,十月藏匿我床底)。“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八月枣子熟了,十月里来收水稻),“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七月里来吃瓜,八月里来割葫芦,九月里来收青麻,苦菜摘来吃,臭椿砍来烧)。“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九月里修好打谷场,十月把庄稼来收藏,黍米、高粱先后熟,还有豆、麦、稻、麻)。以上向我们描述了不同季节动植物的自然变化,这些描述是非常详细的,在其他诗篇,诸如《唐风·蟋蟀》等诗中亦有反映人们具有的这些知识,对之后出现的以记载某种动植物的习性和活动的《大戴礼·夏小正》和以记述每年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为主,较《夏小正》更为丰富的《礼记·月令》等较为系统的物候学著作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诗经》中还有大量地描写草、木、虫、鱼等生物的记载,为此,三国时吴人陆玑还撰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书中专门解释《诗经》中草木鸟虫鱼及其古今异名,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多采此书。明代时毛晋又在吴玑所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基础上加以

注释、旁证博引,撰有二卷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资料非常丰富,所记的生物诸如蜉游、熊、罴、虺、螟、螣、蟊、贼、牛、羊、马、蝗、鱼、龟等;植物,,诸如黍、稷、豆、麦、稻、麻、桑、

蓷(益母草)、葛藟(野葡萄)、葛、李、荷华、茹芦(茜草)、荼(茅花)、蕑(兰草)、芍药、莫(莫菜)、花椒、杜(赤裳)、苓(甘草)、葑(芜菁)、蒹葭(芦苇)等等,所记动植物多达五六十种,有些生物现已绝种,其中一些植物已在后来的著作中不见了踪影。但这些记载,起码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动植物的种类,一些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从而把握周人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认识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

综上所述,可以说,《诗经》中所表现出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可看出这些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还是建立在较为简单的经验观察为主的基础上,带有直观性,缺乏科学的论证,还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内在联系的过程性。在很多情况下科学家和宗教神话没有脱离,即使是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阴阳说,也出现了西周时期春初必须举行的“宜气”和“导气”的巫术仪式。但是由农业、天文、历法、地理、物候、生物、植物等方面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识标志着科学正在生长发展,它动摇了西周晚期的天命观,并为在自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体现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阴阳五行学说用阴气和阳气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万物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为人们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典诚.诗经通译新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高 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金启华.诗经全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8

【关键词】诗词;地理教学;作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会存在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因为知识难度不匹配自身最近发展区而产生的学习懈怠和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不高等种种问题。追本溯源,这些和高中地理知识的难度梯度较大和教师教学方法选用不当不无关系。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浩瀚文明的瑰宝,是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文采的结晶。诗词韵律感强,文字精炼而有说服力,许多诗词对于地理课堂上所要讲述的知识有一个精准的描述。如果能准确运用诗词于课堂,对于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和活跃课堂气氛大有裨益。 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有以下几处: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这几句话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了冷锋过境时候的天气,“胡天”说明了地点是关外,“八月即飞雪”说明了西北的气候特征也就是降雪日期较早。后两句是传世名句运用比喻、夸张等说法我国冬季时的冷锋活动频繁,且多为快行冷锋,移动速度快的气候特点。反观高中地理课堂对于《冷锋》这一知识内容的讲解,虽然很到位,但是由于冷锋这是一个较为抽象难懂的现象,学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很直观的看到,而运用了这四句话在地理教学的导入时,学生的兴趣不但一下被激发了,注意力被吸引了,对于冷锋的特征的掌握也到位了。再如词《送瘟神》里面的这两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两句词对仗工整,说明了地球自转的一个基本规律。地球半径是40000公里左右,折合八万里,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进行自转,也就是人们坐在原地就可以有着八万里的航程。地球绕太阳公转,人们即使在地球上亦能巡视宇宙里的无数星河,这是后半句的地理内涵。这两句如果在地理课堂中展示出,学生的第一反应必是对于诗词的正确性的质疑,如若教师能对其有个科学而权威的解释,学生在领略了我国诗词之科学美的同时,更会领略到地理学科的内在趣味性和生活性。这正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述: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情感兴趣两个方面。教学中注意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深入探讨知识的原动力,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告别沉闷低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气候知识的讲解中不乏名句可供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隐含着农历四月平原地区的各种花已相继凋谢,而地处山上的寺庙中这时的花才刚盛开的气候知识。与此异曲同工的诗句还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指“夏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季风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当然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同样在地质地貌知识的讲解中也有很多经典之作。唐代诗人胡玢的《庐山桑落洲》就是描写河流外力作用的,曾多次出现于考题中。该诗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流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水流向右偏转,致使河流一侧接受河流的侵蚀,而另一侧流速慢,接受河流的泥沙沉积。诗中的“古岸”受流水侵蚀而“崩欲尽”,而“桑落洲”接受泥沙沉积,以前虽是流水流经之地,经过长时间的泥沙沉积作用,已经变成能为人们居住了。再如讲云贵高原的地形和气候时,引用“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来突出云贵高原的地形和气候的根本特点。这样学生即使没有去过云贵高原当地,也能随着教师创设的诗词意境,自由想象,拓展了知识的视野,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再现地理景观,学习有亲切感的知识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仔细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即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和生活多联系,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唤醒学生的地理意识。学生逐步的仔掌握知识的同时,不但做到“学有所成”更加做到“学有所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曾引用《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句作为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的导入。作为初中语文课文的这两句,学生首先对于此不无亲切感,橘和枳有差异他们也知道,但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呢?学生未必全部能答准。这就引起了认知障碍,此时教学可以适时的引入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几个自然要素(地形、土壤、水分、气候等)进行解释。同样,在解释的同时也灌输了这节课的主干知识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古诗词的运用其实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效果可能更佳。有一位同学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嘉陵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导入水循环的知识。其实仔细想来,李白《将进酒》的这两句的导入已经司空见惯,见于各类教案,效果平平。但是经她这一改编,效果甚好。首先学生普遍知道黄河,但是对之即熟悉又陌生。而生活在重庆的学生,自小大多的生活和嘉陵江是息息相关的。改成了嘉陵江其最大的改进就是贴近了学生,增加了亲切感。人都有一种乡恋情结,如果能合理的讲述乡土地理的知识,对于地理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运用诗词教学对于课堂的导入,知识的理解,进行德育美育教育都大有益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做到跨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精选诗词,在不做到诗词泛滥把地理课变成语文课的同时,也应该仔细考究诗词其真正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免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汪德跃,雷维应.浅谈诗词谚语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7,(11).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3.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能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引――盘活经验,理解诗题

1.揭示课题。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可以看出。

生: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外。

生:送别的人是杨万里的朋友林子方。

2.师: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位朋友。以往学过的送别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3.师: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体验这首诗独特的送别情感做好铺垫。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感知

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配乐诗朗诵,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景象。

2.这么美的诗,想读吗?(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

4.再读诗。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对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词句。重点理解“四时”“无穷碧”“别样”等词句。

5.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韵律。

设计理念:“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见自得”。读书要求层层递进,由读准音、读顺句到读出节奏,要求逐步提高。

三、述――感受画面,生动描述

1.同学们,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三、四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 碧叶 映日 荷花。

3.同学们,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师:满池的叶,满眼的绿,远远伸向远方,与蓝天相接。

4.引导学生说说荷花在六月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5.师:看啊,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着力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机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去填补诗歌意象的空白,用语言去再现优美的画面。

四、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细细揣摩,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2.学生读诗,教师相机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3.生交流。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然,但读者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领略到了西湖美景。

生: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与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既写出莲叶的无边,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

生:映日又与荷花相衬,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4.师:在诗人的笔下,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夏意浓浓的西湖像一位热情的姑娘对我们嫣然微笑。诗题写送别友人,可诗中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而是描写了西湖的如画美景。现在同学们再吟诵这首诗,想象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感情。(生自由朗读,品味)

5.生交流。

生:高兴的心情。友人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

生:明朗的心境。朋友的离去,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

生:诗人以美景送别,想让美好的回忆成为永久的珍藏。

6.师小结:我们同学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7.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学生背诵,诵读)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享受经典语言的内涵和魅力,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反复诵读,细细揣摩,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五、拓――拓展欣赏,丰富积累

1.媒体出示杨万里另一首描写荷花的诗《小池》,让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自读。

2.让学生结合投影插图和注释,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3.比较学习。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4.引导归纳。冰清玉洁的荷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她。

设计理念:教师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度的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以荷花为吟咏对象的古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有关诗作读一读,品一品,并挑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抄下来,并附上阅读赏析,准备在班上交流。

描述初夏的诗句篇10

一、 培养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时, 因为学生普遍在小学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广大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依据作者的生活背景、 生活经历、 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等将诗人描写的人物形象加以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学生把握各类诗词的思想内容及其情感的能力, 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也要让学生了解这类归纳也同样会有特例存在, 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将一些较为特殊的案例单独分析。只有拥有了分析归纳的基础, 才能够让学生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及其情感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例如, 依据写作风格来说: 李白的诗词通常豪放洒脱, 杜甫则忧国忧民, 而陶渊明则重视归隐田园、 寄情于山水, 陆游则心系国家、 慷慨激昂等; 若依据诗的类别则可以划分为: 送别诗 — —无比眷恋、 无限忧愁, 怀古诗 —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思乡诗 — —含情脉脉、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边塞诗 — —利用边塞风光展现奋勇杀敌的爱国激情和对统治阶层急于开疆拓土的无限愤怒等。学生只有对这些诗词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够为他们鉴赏古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 也有例外比如在学习李煜的 《相见欢》 时, 就需要学生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着手, 发现它是一首咏别诗, 再依据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发现该词是被囚于宋国时所写, 展现的是李煜背井离乡的锥心之痛以及作为亡国君王的悲切情怀。

二、 培养学生把握诗词意象的能力

在进行诗词鉴赏的教学进程当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把握诗词意象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教师通常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归纳分类的思想。首先, 应该让学生明确所谓意象实质上是指客观事物经过作者创作诗词时的情感变动, 而展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来讲, 意象就是借物抒情, 利用物来寄托诗人的主观情感, 所谓 “象” 是指生活当中的自然景色或者生活场景。从诗词所展现的意象着手, 利用丰富的想象或者联想对诗词所描述的意境或者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把控, 是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 第一, 在送别类诗词当中, 通常利用杨柳、酒、 长亭等词来描述诗人送别之后恋恋不舍的情怀。比如在柳永的 《雨霖铃》 中, 有这样一句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 其中的 “长亭” 就是指古代在路旁的亭子, 它是专门供人休息或送别所用的, 它就具有非常浓烈的惜别之情; 第二, 在思想类诗词当中, 诗人通常借月亮、鸿雁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于故乡浓烈的思念之情或者对于亲朋好友的无比牵挂。比如苏轼在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中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一意境就抒发了极为浓烈的思念情怀, 其意境描写使人豁然开朗、 回味无穷。

三、 培养学生品析诗词语言的能力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 要想教会学生品析诗词的能力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 利用遣词造句、 修辞手法等知识储备, 感悟诗词描写当中的重点词汇或者诗句的含义及其妙处; 第二, 利用诗词作品的语言特色、 使用技巧对诗词语言的寓意加以品析; 第三, 利用诗词韵律、 节奏对诗词描写的意境加以品析,具体的做法是教会学生在整体掌握诗词的基础上, 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怀是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或物。当然, 部分诗词的品析则要从一些关键词句入手, 把握好诗词当中的重点动词或者色彩词的意义与作用, 在精确性、 形象性、 生动性等方向加以品析。此外, 在古诗词鉴赏时还要重视典故的运用, 因为典故往往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独特效果等。

例如, 在学习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 时就要教会学生在 “鸡声” “茅店” “人迹” “霜” “月” 这些特点明显的景物当中, 领悟诗人羁旅早行的凄凉情怀。同时, 在课堂上, 教师讲授典故时, 则要注意分寸, 不能讲得过于深奥, 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在平时可以接触到或者一些较为常识性的典故即可。比如, 在赏析古诗词时学生可以从诗词所用典故当中知道该典故的出处, 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诗词所描绘的事物及其抒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