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14 15:10:59

雨霖铃赏析

雨霖铃赏析篇1

关键词:柳永;雨霖铃;离情;艺术性;赏析

中图分类号:G642.0,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07-01

柳永的《雨霖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柳永喜欢作词,传播四方,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他曾作过一首《鹤冲天》,其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考进士时,宋仁宗特地不录取他,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于柳永进士不第,遭遇坎坷,于是与歌女广为结交,以写词为业,“变旧声为新声”,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演唱的“慢词”。可以说,他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雨霖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思念。词以蝉鸣起兴,因时间已届秋天,故以“寒”字修饰“蝉”,秋日蝉声难久,加上别情满怀,因而以“凄切”形容。“对长亭晚”点出了离别之意。何况又是傍晚时分,“骤雨初歇”,这是乍来的一阵雨,雨停了就意味着即将起程。“都门帐饮无绪”,这是说在北宋京都汴京的城门外举行“帐饮”,即张设帐幕,作离别之饮。叶廷硅《海录碎事》:“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就因为这是离别之宴,因而别情满怀,心绪不平,难以下咽了。“留恋处,兰舟催发”,尽管自己不想走,可是船家催促,不得不走了。一个“催”字点出了船家着急的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别之时,难分难舍,泪眼人看泪眼人,断肠人送断肠人,两情依依,千言万语无从讲起,竟似喉咙被堵一般。两人虽无一言半语,但写离别的情事,已达传神的境地。“念去去”,以“去去”之重复,表示行程之远,推想去处将如此遥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指江南一带,以“千里”修饰“烟波”,是加重渲染,在入暮时分的沉沉烟霭之中想到南天的遥远,想“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能不使人感到深深的怅惘?

经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的景物描写,结束了话别的场面,荡开思绪,转由词人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和思念。“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人之常理,也是古之恒情。“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值秋天的节序,寂寥、萧瑟、更使人伤感,感情为之递进。“今宵酒醒何处?”设想自“帐饮”的别宴后,半夜酒醒之时当在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实应虚之笔,回答了前句之问,并遥接分手之时,这句为历代论家所称道,堪称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于它是借景现情之笔,试想初醒之时,朦胧中见岸边杨柳摇曳,天上残月依稀,晓风轻吹,方悟身在旅途,此时虽不言情,而词中意象已饱含情感,“晓风残月正潸然”,当时惆怅情怀可想而知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想到这一去当年复一年,难于再见,不由得黯然神伤,纵有美景良辰,也因难有赏心乐事,而如同虚设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要想到了再难以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即便有千般深情蜜意,也无人可道,无可说与!这番别后的联想,写得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作者仕途失意之后,离京远行另谋生计,再加以失去了爱情的慰藉,两相交织,更使他深感痛苦。

《雨霖铃》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的名篇,除写情真挚,深刻动人之外,还在于它的独到的艺术性。

第一,长于铺叙,工于转折。柳永在变旧声为新声的同时,演小令、中调为慢词,他的善为慢词,是与他长于铺叙的功力分不开的。词中以“伤离别”为主线,分离别之前、惜别之时和别后之想三个层次,以主线相贯之。写离别之前,以耳听得蝉声,目见的长亭和感受到的骤雨初凉,铺垫出了气氛,继以帐饮无绪、苦苦留恋,写主观情感,对别前的环境和气氛细作铺垫,渲染气氛。通过“兰舟催发”的过渡,进入即别之时,词人以执手相向,泪眼相对之举,写出惜别情深,“无语凝噎”一句则更为之加深,离愁推至顶点。在“念去去,千里烟波”之后,转入别后之想。烟波千里,天涯远去,下片写尽孤凄寂寥、愁情深重之状。通过这样的层层铺叙,倍加渲染的写法,使之感情真切可体味,形象鲜明动人。作者长于铺叙,但又非平铺直叙,他以善作转折之笔,表达了深深的离情。上片写了将别之时的留恋之情,虽“无绪”,却又船家“催发”,催促之下,仍执手难分。下片以“冷落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递进之笔,作生动的传神写照,却始终未脱离主线。

第二,不事雕琢,善作白描。柳永的词以通俗著称,他不喜堆砌词藻,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之笔来塑造形象。词中写景之处以通常所见的语言来修饰形容。加“寒蝉”之“凄切”,“长亭”之“晚”,“雨”之“骤”而“初歇”,“烟波”之“千里”,和“暮霭”之“沉沉”,“楚天”之“阔”,连其中名句亦仅“杨柳”冠之于“岸”,“晓风”与“残月”并列而已。这些语言都为人所习见惯用,然而,虽淡犹浓,素面愈真。至如写人之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并无刻意形容之处,却传递出情深意浓的神韵,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写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直而不失其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俗而不失其深,直率自然,真切动人,使人不觉隔阻,读来尤感平实自然,情深意挚。

雨霖铃赏析篇2

听了一节《雨霖铃》的示范课,感慨良多。当前在对“高考怎么考,教学怎么教”的片面认识下,古典诗歌教学的功利化愈演愈烈。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诗歌鉴赏简单化为应试的技巧和方法。把一首首精美的古典诗词肢解成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更有甚者,为了应试,归纳出了一整套问题模式,像数学、物理公式一样在课堂基础教学中直接套用,丢失了对诗歌的审美鉴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古典诗歌之美

诗词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美,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得到思想品德的培养,有效的完成诗词的教学任务。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美、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简单地谈谈诗歌教学中对美的感知。

情感美。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柳永的《雨霖铃》首三句,“寒蝉凄切,都门帐饮无绪,骤雨初歇”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未写离别之情景,但已有凄然欲绝之感。长亭之晚,雨已停歇,不得不去,此时不听蝉鸣已有心碎之感,况且,凄切的蝉鸣不已。“无绪”两字写饮酒时的心情,极其委婉,欲饮不下,欲留不能。而“催发”尽显不舍之情。“执手”两句写分别之细节,更是传神。手拉着手,泪目相对,伤心欲绝,至悲而无声,最后在难舍之中松手而去。“念去去”两句推想别后所历之情境。兰舟越行越远,波面轻烟笼罩,晚云低压,前路茫茫,不见尽头。把漫无边际的离愁尽托于黄昏之景。“更哪堪”句,推进一层,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跟永恒的普遍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加深了离情的意义,当秋二悲,更甚于常情。“今宵”三句,推想酒醒之后所经历的情境。不见心爱之人,只有寒水拍岸,晓风轻拂,岸柳轻摇,残月微明。恍惚迷离,清冷凄绝。“便纵有”两句,感叹两人期许之愿难以实现,纵然有许许多多的风情也无人可说。这样的结尾真是余恨无穷,余味无尽。

形象美。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没有形象的诗歌是虚幻的,没有形象美的诗歌会拒人于千里之外。《雨霖铃》中的形象美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鉴赏。一是人物形象的美,二是景物形象的美。其一,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塑造了一对情爱至深的恋人的形象。“帐饮无绪”既写出了事件,又写出了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细节描写从动作、眼神、情态、声音等方面极其生动的刻画了这对恋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其二,作者刻画的景物形象也极具美感。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亭晚景图。寒蝉凄切的叫声,骤雨洗过后湿润的大地,翠绿明亮的树木,冲破云层的夕阳,被雨水冲洗过的长亭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傍晚的图画。在下阙设想“酒醒何处”时,勾勒了一幅拂晓图。寒水清澈,轻拍岸边,晓风微冷,轻拂面颊,残月悬空,洒下微光,杨柳青青,柔枝轻摆。画面清静凄冷。而这样的画面和作者别后的伤悲又浑然天成。

音韵美。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雨霖铃》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句式的参差错落,骈散结合,长短句相偕。我们知道词是配乐的,柳永本身精通音律,可以自词牌。《雨霖铃》这首自创的词牌,在当时广为传唱。笔者水平所限,无法全面鉴赏该词所具有的音乐美,现仅从语言结构和用韵的角度做一简单的赏析。从语言结构看,参差错落。既有整句,也有散句;既有长句,也有短句;既有节奏整齐的句式,也有以单领双的句式。在韵脚的使用上,采用了“切、歇、绪、咽、去、别、节、月”等唇齿音,且声调多是短促的急降调,读来细声细调,声声有情,和诗词作品中所抒发的缠绵悱恻之情完美结合,达到了声情合一的精妙境界。

三、对感知诗歌美的探索

感知美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调动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感知诗歌之美,激趣,逐步提高美学素养。

披文入境,感知形象之美。有人说,想象是诗歌鉴赏的翅膀。借助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去感受这些形象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借助学生已有的经历、经验、情感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场面、情感,置身其中,完成体验,获得享受。

雨霖铃赏析篇3

关键词:《雨霖铃》 柳永 艺术魅力 离愁别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从《诗经・邶风・燕燕》“子之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难舍,到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的惆怅;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勉励,到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洒脱;从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的愁苦,到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凄,离别从古至今都是诗人笔下恸彻心扉的抒怀主题,千秋一曲离别情,刻意伤春复伤别。在这多少离别之情中,柳永的《雨霖铃》以婉约悲戚的哀怨情深,在离别诗词中独树一帜,深深触动古今阅者之心,传诵千古,经久不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何以《雨霖铃》带给人们诸多感受,诵之而情哀,哀之而情悲,悲之而同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缘莫不有三:一曰情深,二曰景浓,三曰词丽。

一、情深:真情流露,引人共鸣

《雨霖铃》所包含的深情有爱情、离情、仕情。爱情令相爱之人同鸣同泣,离情令“离人”哀婉同悲,“仕情”令“仕人”感同深受。这种得到不同人群的广泛共鸣的真挚情感,正是《雨霖铃》感动后人的灵魂所在。

(一)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雨霖铃》讲述的是柳永将要离开汴京与情人的长亭分别。在清冷的暮秋时分,在这送别的长亭中,诗人因仕途坎坷,不得不离开居地,与恋人分别,离开那曾给予诗人温暖与心灵慰藉的爱人,那曾承载才子词人几多情愁的红粉知己。情真处,不自出,情浓处,不自已。“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得不分别之时,两人泪眼婆娑,却难舍难分说不出一句话来,谁道今生是否再相见。

柳永虽因仕途失意流连烟花之地,但这些歌妓,她们欣赏他的才华,爱慕他的人品,在她们的鼓舞与钦仰中,这位精通音律的才子词人,创作出许多新曲,广受欢迎。可以说,正是这些被当时世俗所不屑的烟花女子,真正成就了柳永。

风流才子柳三变,冲破世俗偏见,与歌女相依相恋。这种冲破世俗礼教的爱情自古以来不在少数:梁祝的化蝶恋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凤凰忠贞、张生崔莺莺的西厢恋曲、秦淮花魁李香君与才子侯方域的桃花扇情……柳永与深处社会底层的青楼女子的真心相爱,正是这种没有阶层观念的爱情限制,正是这种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更加深刻地激荡着世代普通人的离愁别绪。“柳永能够率先在声色享受中唱出真挚的情歌,正是对内心深处‘负心者’的唾弃,也正是对回归‘痴情者’地位的张扬。在人与情的平等追求中,男子不再只是封建礼规的驯服工具,女子也不再只是封建礼规和男子的双重,这是‘人’的意识的初步觉醒,是柳永作感情的‘负心者’所唱出的最‘痴情’的诗篇。”[1]

正是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曲《雨霖铃》写出爱人间的难分难舍,写出世间多少痴情人儿的悲欢离合。这种真情实感的抒发,无不让每个人想起自己所经历或感动过的爱情。也正是这种来自心灵深处不加雕饰的真情,深深沁入人们的灵魂,令相爱之人同鸣同泣。

(二)别情――刻意伤春复伤别

南朝江淹《别赋》有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元代刘廷信《折桂令・忆别》亦云:“人生最苦离别。”别离,作为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一个永恒的文学题材,古往今来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相比唐人离别的乐观明朗豪放激扬,在宋代绝大部分词作中,诸如聚散匆匆、岁月如梭、青春易逝、好景不再的感慨时有流露。纵观宋词,从开宗立派的词坛巨擎,至独树一帜的词苑名家,无不“刻意伤春复伤别”。“落魄江湖、坎坷终生的南宋词人姜夔多次抒写过‘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长亭怨慢》)的深刻感触,即便是以‘太平宰相’著称于史,志得意满、优游岁月的北宋词人晏殊也再三倾诉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浣溪沙》)的痛苦心声,令人读之心旌摇曳,黯然神伤”[2]。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宋代词人都与伤别主题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婉约词人更把伤别文学视为骋才竞技和抒情写意的理想畛域。

《雨霖铃》感人肺腑,恸人心扉,其情深之处也是因为所抒写的离别之意。“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停了,酒还未饮完,船家催促着启程,我们就要分别了,“我”是多么不想和你分开……你牵着“我”的手,只能无言哭泣,“我”拉着你的手,多想就这样永远不要说别离。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诗人和恋人的别离之情就这样无声息地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千年前那个长亭外的长河边。这种悲痛、眷恋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恋人伤心失魄之情境,跃然纸上,令“离人”如临其境,不觉哀婉同悲。

(三)仕情――“白衣卿相”宦途失意,坎坷人生

我们知道诗人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其因考场落第负气所作《鹤冲天》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作了浅斟低唱”的词句触怒宋仁宗,被“奉旨填词”。于是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然而柳永更是深受儒家思想中“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其仕途的不顺及对现实的失望让其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压抑并抑郁。于是,其词作中充满着对仕途人生的悲哀及对抑郁情怀的排遣。

《雨霖铃》将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读者更为之触动和悲悯。在中国封建社会,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读书-入仕-扬名”是许多知识分子自我追求的人生三部曲。而现实中入仕扬名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仕途失意,或即使中第得道因官场排挤遭遇坎坷人生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唐鬼才诗人李贺一生愁苦,纵是文豪东坡也一生几经颠簸。这种饱经忧患的人生沧桑之感,自是很容易赢得仕途文人的同慨,令“仕人”感同深受。

二、景浓:字字写景,字字含情

(一)情景交融,层层递进

《雨霖铃》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词以境界为最上”。这首词之词境堪称绝妙,柳永以景抒情,以情衬景,写活了景物,也鲜活了画卷。

上阕写分别之时,如电影画面般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寒蝉、秋雨、暮色、兰舟、长亭,镜头近处是一对不忍分别哭泣凝噎的恋人,而后画面拉远,雾色茫芒的大海无边无际,一如离别之人即将面临遥遥无期的思念和无尽的忧愁与不舍。下阕写别后之思,时空转换至分别后的畅想。这种空间上大跨度的转换手法也正是这首词艺术结构的绝妙之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不用说在这萧瑟的秋季,真是自古悲秋多寂寥。

全词围绕“伤离别”,用哀景写哀情,反复点染,从意境渲染到想象转移,画面层层递进,感情层层深入。从起首的离别之境,到分别时的难舍之情;从苦痛的心里描写,到想象分别后的孤寂;从今宵到经年,从都门、长亭到晓风残月,可谓处处写景,景景含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深刻表现了词人与恋人真挚的恋情和刻骨铭心的离别,以及由此带来的漂泊四海、前途渺茫的精神苦闷。

(二)反差对比,更伤其别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3]该词除了反复点染的哀景哀情,还通过情境以乐景哀情的反衬使得别离之情更加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今宵酒醒何处?”曾几何时,“绮罗丛中依红偎翠, 笙歌筵上浅酌低吟”,而今夜后,一个人孤单地在清秋的早晨醒来,却不知在哪里?凉风徐徐,残月冷照,一切美好的东西均已不再。这杨柳已没有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生机,这风也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得意,这月更不是天涯共此时的团圆之月,美好的景物如今却也变得萧瑟愁苦,只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从今往后,纵是“良辰好景”,却也只能“虚设”,“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再也没有人同我谈心唱词,把酒言欢。此种情景反差的想象,使人身同其悲,不禁泪流。

(三)以物寓情,离别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雨霖铃》动人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其托物抒情的离别意象。其中,作者以景染情的离别之意象有:寒蝉、长亭、兰舟、酒、泪、杨柳、风、残月。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即为悲凉的代名词。词起寒蝉,未见人愁,愁已先声。

长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们在长亭外设宴饯别,自古以来,长亭都是重要的离别象征意象。

兰舟,即船,其漂泊流连之意不言自喻,也是古今别离的象征。

酒,“和折柳赠别相比,饮酒饯行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4]。词中“都门帐饮”恋人设酒宴为词人送别,此景此情,伤别之悲,自从中来。

泪,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于花上雨。”在词人笔下,“泪”的描写即是情浓深处的自然流露,也使得伤别的气氛更加浓郁,伤别词的情调更为哀婉。“执手相看泪眼”两双含泪之目,道不尽诗人别离之痛。

杨柳,《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盛唐灞桥折柳,长亭送别更成为一种风俗。

晓风,“晓是拂晓之意,风自然也就是拂晓的风。风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风一旦和秋天有了关系,‘风’便不再是自然界之风,便有了‘萧瑟凄凉’之感”[5]。

残月,“从南朝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开借月咏别先河后,月亮,尤其在唐宋诗词中成为抒发离愁的重要意象”[5]。“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杨柳岸,晓风残月”,残缺不全的悲伤,更是如同离别的恋人,再也不能圆月相守。

三、词丽:雅俗共赏,语俊曲婉

北宋时候“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雨霖铃》全词语言自然流畅,雅俗兼备,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执手相看泪眼’等语浅近俚俗,当和民间俗曲同调;而‘今宵酒醒何处’二句,清雅俊逸,堪与文人雅词比肩,因此被称为‘古今俊语’”。[6]柳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正是《雨霖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

全词佳句不胜枚举,古今典藏。不管是“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怅然愁思,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无声胜有声,不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别意境,还是“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的悲痛哀怨,《雨霖铃》留给我们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真言。

四、结语

《雨霖铃》,多情一曲伤千秋。其情深之意痛彻心扉,其景浓之处情境交融,其词丽之间百转愁肠,正是这种真挚不假雕琢的情感流露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及雅俗相容的语言魅力,使得“自古多情伤离别”的《雨霖铃》成为柳词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宋词中一颗熠熠生辉明珠。

注释:

[1]戚光宇:《问情哪得真如许――探究<雨霖铃>的感人之由》,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5期。

[2]龙杰:《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语文学刊,2010年,第5期。

[3]赵建刚:《试论柳永对词体与词境的贡献》,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3期。

[4]王迎春:《缠绵悱恻话别离――浅论古典诗词别离主体及其艺术表现手法》,临清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5]李慧芳:《“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文化解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2期。

雨霖铃赏析篇4

关键词: 写作缘由;意境赏析;教学方式;诗歌主旨

近来,笔者观摩了一节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为课题的公开课。课中,教者要求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逐句翻译的方法,揣摩词人融入词中的情感,并进而赏析词作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很明显,在教学理念上,教者的诗词教学以翻译为切入点,并以此为诗词内容理解的重心。事实上,从平时的大量课例来看,不少语文教师是这种做法的坚定拥护者和自觉践行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限于字面含义,继而对词人情感的解析也多浮于浅表层面。例如,对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赏析,不少学生对其直接翻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为伤心之事就是离别,又哪能经受得了这萧瑟凄冷的清秋季节?”由此,学生得出结论:词人抒发的情感是离愁别绪。很明显,学生对诗词的把握是走了“捷径”,仅满足于对语句的翻译。但穿过这个“捷径”的代价也很明显,学生并没有从路途中观赏到隐匿于词作丰茂枝叶下的繁花,对于词作的意境领悟不足,对于词人借以抒发的情感分析不够细腻和全面。

从日常教学以及学生习题作答情况来看,以上所述问题可谓通病。我认为应从诗歌创作发生的源头和文本的深层解析两个角度,突破“译”的局限,借助“悟”的方式,全面而准确地赏鉴词作。

一、解析事件,明了创作缘由

俗话说,有因才有果,一切皆是因果,没有偶然和巧合的事。对于诗人而言,他也不会进行无病式的诗词创作。为此,在学生不太知情的情况下,教者自身必须先行明了事件在诗词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继而引导学生细加解析这些事件。

首先谈外显的事件。只要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即使是运用翻译的方式,学生也可以轻易判断出作者情感的类型及情感取向,进而分析出具体的情感。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做到的,但大多又仅仅局限于此,总给人以解析得浮光掠影之感。

除此之外还有内隐的事件。从创作心理学来看,诗人的创作都有动因,它包括内部根本和外在诱因两个部分。正因如此,诗词呈现的情感往往具有内蕴和多元的特点。因其内蕴,仅靠对诗词的翻译,难以深入而全面地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如前文所述,学生最多从翻译中把握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至于其深层的情感,学生们往往是无法透彻领悟的。与此相关的是,因其多元,仅靠字面的翻译,学生也很难从这首词作中解析出柳永更多的情感。

对作者创作根本动因的探求,应该成为学生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就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而言,柳永的创作也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首词写作于词人离开北宋都城汴京之时,在此之前,词人一直处于仕途失意之中。对于一个志在有为的士子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人生打击。在此情境中,恋人在郊外为他送行这一行动直接诱发了词人情感的喷薄而出。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有着“男子作闺音”的独特传统。就这首词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明晰柳永政治失意的基础上,对词人生发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产生全新的理解。这里经由与恋人的不舍与离别,融入其个人的政治遭遇,自然生发对当政者的政治依恋,就像恋人对他的依恋一样。当产生这种认识时,对诗歌的解析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了。

二、赏析意境,揣摩词人心境

诗歌的最大魅力应在于意境的营设与领悟,但翻译式解析无疑使其丧失了韵味,也成为学生疏远诗歌、不能从中汲取营养的重要缘由。在由表及里地解析诗歌事件的基础上,教者很有必要,也很需要用心地帮助学生融入诗歌,合乎意境,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首先,引导学生张开思维之羽翼驰骋诗歌海洋。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必须跨越翻译的藩篱,进入诗歌灵动的世界,想象是学生必须倚仗的“法宝”。可以讲,不少学生拘泥于现实的存在,他们难以将现实之物与意念之物有机关联起来。即如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赏析,学生们习惯于将其理解为前路之遥远,云雾之缭绕。此时,教者需要帮助学生将“烟波”与“暮霭”对应为比喻之物,想象为充满曲折和众多变数的个人前程。如此,诗歌的境界顿出,韵味骤生,魅力无限。

其次,学生需具备共情意识。诗歌的解读本来就是一种情感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由语言融入诗境,由诗境揣摩作者外显和内隐的情感。例如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赏析,学生需要进入离别的情境,需要领会词人与恋人彼此不舍与珍惜的情感,需要剖析出词人少有人懂而又与懂他之人离别的痛楚。只有达到这种情感共鸣,词作的真意与深意才会真正显现。

三、全盘领悟,掌握创作主旨

诗歌虽然简短,但它全然是个整体。既然是整体,就需要站在全诗的高度,全盘领悟词作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的创作主旨。

就柳永的这首词而言,教者需要站在阔大的背景下,在大脑里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事件的缘起――仕途失意,被迫离开京城。带着这样的心境,在凄凉急促的秋蝉鸣叫声中,急雨骤停的傍晚,恋人为柳永送别。在这种倍加让人感动而珍惜的时刻,词人珍惜恋人的挚诚情谊,感叹船夫不解风情的催促,反思自身在京都的种种坎坷遭遇,进而迸发无尽的愁思。他想象自身在酒醒之时的情境,“杨柳岸晓风残月”,自己孤身一人,无人相识,也无从认知所在何处,充分表白他对前途的迷惘与困惑。于是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这竭尽心力的表达中,词人恰当表白了自己的一腔哀怨之情:不管自身怎样表达对统治阶层的忠诚之心,但是又有什么人接受自己的表白呢?于是,在这满腔哀怨之中,哀无人理会,但怨有学生的领会,学生对词作的理解也自然超越对离别的认知,进而升华至对政治“分手”的深层认知。在此基础上,词人的创作主旨自然显现。

诗词赏鉴是一大难点,但只要掌握方法,一切皆有可能。笔者建议教者引导学生以事件的起因及词作发展的动因,以想象的方法融入诗歌意境,突破翻译的局限,以心灵的感悟为宗旨,以诗词的整体赏鉴为出发点,全面而透彻地把握住作者的创作主旨。

参考文献:

雨霖铃赏析篇5

纵观《雨霖铃》全词,虚实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实景实情。实景实情是指对真实景物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真实的感情。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则是指波面像被轻烟笼罩着,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在该句中,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而别离的情绪也是暗淡的。在这种景色中,作者暗淡的情绪变得越发暗淡,因此对“烟波”“暮霭”“楚天”的实在景物,分别用“千里”“沉沉”“阔”来形容,使之越出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并统由“念去去”三字领起,给读者以景色之中充斥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之感,即表现出“留恋”之深,“催发”之急,“无语凝噎”之痛,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篇的逐层推思,带出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名句来。

第二,虚景实情。虚景实情是指对景物的想象描写中抒发词人的情感,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它的意思是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这情景是多么令人难受。它之所以被誉为“古今俊语”(贺裳《邹水轩词筌》),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以少胜多,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寂的心理状态,达到情貌无遗;同时更在于这种设想的描写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经历,因而以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暗月残的怅然若失,就能反过来加重表现临别之际的“留恋”难舍。这里景是虚景,情是实情。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拟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了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

雨霖铃赏析篇6

一、精心设计导语,营造词的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能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快速投入词所体现的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给学生营造意境。这可以根据词的内容设计导语,也可根据词的背景或作者的身世设计导语。我们知道“诗言志,词抒情”,在设计导语时应侧重挖掘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尽快把学生带入作品中,融入作者的情绪中。如在教学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之类主题的古词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在教读离愁、思念之类主题的古词时,就说江淹曾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或“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而诉说情人间的别离,浓情蜜意,则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从词题入手,结合背景,整体感知

词题是词的窗口,从词题,往往可以感知到词的内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这个词题,可大约了解到词人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所引出的古思幽情,自然会对历史进行回顾,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从这个词题,让学生能感知到这首词的内容是对梅花的咏颂,以传达他对人物精神内质和品格的赞美。如的《沁园春・雪》通过对雪的赞美,从而达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还有一些词的词牌,就涵泳了词的内容。如《忆江南》就是词牌和内容统一了,说的是白居易追忆曾经旅居江南时的一段幸福而快乐的时光。因此,古词的教学,从词题着手,还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任何一首词,都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为什么原因写的。比如:李煜的《虞美人》,可谓是南唐后主的经典代表作了。如果我们在品读之前没有好好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的话,那就很难精确地把握此词隐含的意思。这篇词的背景本身就是讲述一个凄婉的历史故事,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下文的阅读与理解奠定了基础。

三、词的教学贵在多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词一定要多读,结合注释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时,教师最好能范读,或者在课堂上临堂背诵,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注意个别词的重读和缓读。让学生能从老师的声情并茂的阅读或背诵中体会到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从而对词的韵味有一定的感知和体味,同时,词对人的熏陶和浸染也加深了,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刻感受到词美之所在了。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入到对词的鉴赏的氛围中去。

四、词的教学重点是鉴赏

词的鉴赏是学习古文学的重点,更是提高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及培养学生古文学底蕴的关键。

(一)设置能彰显词的情与理的关键问题来鉴赏

比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在阅读和背诵的基础上,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鉴赏,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们探讨:

1.在词的上阕和下阕里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眼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2.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写了哪些景,这些意象的选取有什么用意?文中抒情的词句在什么地方?抒发了什么情感?

3.文章中哪些是虚写?为什么要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同学们先思考,再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心得,最后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老师适当点拨,如要点有三:1.融情入境,2.虚实相济,3.过渡巧妙。

(二)对词中有关的重要名句进行赏析

比如,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允许有多种解读。教师提醒明确: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副鲜明的画面。然后举例解说,比如,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菩萨蛮》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更何况是酒醒之后了!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啊!

雨霖铃赏析篇7

一、研究学情,精心准备,定位“学习单”

学习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简单易制的实需要精心的课前准备与设计。“学习单”不是教材、教参的翻版重复,不是教学流程、内容的简单罗列。它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对单元的专题内涵进行深入领会,对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学情,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和整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

为此,笔者选取了高二某文科班的48位学生进行这次课堂教学尝试。文科班的学生普遍阅读基础较好,高一阶段《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的学习让他们对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阅读兴趣,课余阅读中对诗词也有所涉猎,且有学生在随笔中进行诗词的个性化品读与创作。深入了解学情之后,笔者打算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学习单的教学形式激发起他们更浓厚的阅读、思考热情,创设更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让学生在充分探讨研习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元的解读,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学习单”

诗词阅读鉴赏一直是高中教学,包括高考试题中的难点。在学习单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导入才能营造最佳的气氛与效果,不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学习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崭新的形式,初次自主研读,他们是否会兴味索然抑或是毫无头绪,怎样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诗歌情境,通过完成学习单来体会作者的情感?经过思考斟酌,笔者最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即通过声音、画面等媒介带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起他们读词品词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学习单的研究与讨论中去。于是,教学开始,教师以真情范读开场,配以缠绵哀婉的古典乐曲,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婉氛围。紧接着从词作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切入,配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请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离别的真实体验,设身处地,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描绘出当时的种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在细腻的联想与情感的共鸣中逐渐进入诗词的审美境界。事实证明,这些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拿到学习单之前,通过音频朗诵的渲染、画面再现的烘托,已经对《雨霖铃》这首词有了属于自我的独特的初步感知,进而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愿意更深入地走进这首词,品读这首词,鉴赏这首词,接下去再运用学习单进行深入研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步骤了。

三、有的放矢,层层推进,用好“学习单”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目的和针对性,这份学习单精心设计了五个循序渐进的主题,即:“听诵读,感氛围”、“赏画面,找意象”、“赏画面,品佳句”、“找抒情,细细品”、“查背景,作比较”。这五个主题的设计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景语到情语的思路展开的,符合学生阅读诗歌一般的认知规律和习惯,也兼顾到了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的结合。此外,在各主题的任务布置中也有意识地设计了两个层级的思考题:基础题和挑战题。基础题的难度层级既考虑到让学生容易上手,又让他们增添更多自信;挑战题在基础题的层级上加深了难度,需要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或合作探究方能比较完满地解答,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和吸收、采纳同伴意见的机会。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由于是第一次尝试,采用的是分段计时法,即在老师引导过渡整节课的基础下,根据不同的主题限定时间让学生完成学习单的相关任务并进行交流总结。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成了“主讲者”,他们在短时间内必须将自己的思考用精炼的文字在学习单上呈现出来。无疑,这是对他们进行的一次全新挑战。事实证明,40分钟的课堂时间利用率很高,学生在思考、书写、表达中不知不觉训练和提高着自己的诗词阅读能力。

四、回顾比较,以生为本,反思“学习单”

教授完《雨霖铃》,笔者第一时间和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这种全新学习模式的体会和感想。学生的反馈使人倍感欣慰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思考。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毫无疑问,学习单这种教学形式是充分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学习活动的,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学”、减少了教师的“刻板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学生觉得变化最显著的地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预习题仅仅是学生课前单独的阅读思考成果,学生没有进入课堂的大氛围中,很难真正走入文本中去,更难以通过和同伴、和老师的互动交流达到思想的碰撞,思维能力的提升,理解的完善等层面上去。而学习单则很适合小组活动的开展,它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感悟思想情感,形成独特体验搭建了平台。学习中的体会与收获,问题与困惑等,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可以逐一得到分享与解答。这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了话语权,从而更加坚定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雨霖铃赏析篇8

    纵观当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由于应试的压力,受高考试题内容、形式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语文老师往往忽视情感教育,致使不少学生长期忍受“冷漠教育”的煎熬,造成学生严重“感情饥饿”。[2]教师成了课本的传声筒,学生成了课本的俘虏。”[3]总之,语文古诗文教学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这种语文古诗文教学是不成功的,是可悲的。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1导入燃情:通过美化导语点燃学生赏读古诗文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4]。导语是创设古诗文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磁场的第一步,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优美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这样学生就会感觉这里是另一种天地,能使他们去拥抱自然,掬一捧清泉而痛饮,濯一次山溪而嬉戏;去交往伟人,聆听智慧的声音,感悟睿智的光芒,从而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2质疑激情:通过疑问诱导激发学生体验古诗文的情感宋代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5],质疑中可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导演”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发动学生解疑,通过对文本行文的前后具体内涵的比较、琢磨,使学生阅读鉴赏的情感体验更加敏锐深刻,更好地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使学生心灵在质疑中得到一番经典之美的洗礼。”[6]如在讲解《雨霖铃》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雨霖铃》词中有一“千古俊句”,请大家说说这是哪一句?同学的答案空前一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呢?于是将其改为"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请学生揣摩、讨论。学生认为古代文人与酒关系密切,与恋人别后,消忧解愁最佳之法便是麻醉自己的神经,这就须借酒浇愁,终至酣然一醉“!酒醒”即“愁醒”,曾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柔肠寸断无以排遣。这是“酒醒”二字的妙处。若作“梦醒”,白日尚“执手相看泪眼”,入夜后便恬然而入梦乡,岂不是有点逢场作戏的味道?在此环节中,通过的质疑问题的设置,学生在揣摩、讨论中深刻理解了柳永这种柔肠寸断无以排遣的愁绪,语文古诗文情感教学的灵动与情感在此得以完美呈现。

    3讲析渗情:通过美讲精析引领学生评价古诗文的情感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发挥联想,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7]

雨霖铃赏析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学习 深度 鉴赏诗词

古诗词赏析向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让学生单纯记诵,也不能仅仅专注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应该深入下去,利用古诗词赏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探究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和理解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的那样,利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研究中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替换类比,赏析词句

在鼓励学生展开诗词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字词理解和赏析结合在一起,运用替换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深层韵味,让他们的理解能更上一层楼。在替换类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诗句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替换,让学生区别替换后的语义差别,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内容情感相近的整个诗词,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

以教授柳永的名词《雨霖铃》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词的意蕴,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名句,采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在理解原词意味的同时用其他词汇来替代其中的某些词,并分析替换之后的词句在情感意蕴方面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该词讲述的是词人与佳人离别后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为了衬托情感,可以将“晓风残月”改成“凄风苦雨、冷风悲月”等词句。然而在进一步思考后学生发现原词中的“晓风残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晓”暗示作者经过了一整夜的思念,而“残”暗示了作者的心情,该句不甚悲切,但是和其他词句结合起来却有着优美凄清之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曾经学过什么同样体现思念愁苦的诗词,并让他们尝试将其与《雨霖铃》对比,感受其不同。如有学生提到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并在类比之后发现柳永写“愁”写的是眼前实景,而李煜在《虞美人》中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的是虚景。这样学生就对古诗词的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替换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令他们对诗词中的经典词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更能让学生增添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

二、白话描摹,赏析意境

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品味诗词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诗中有画”的韵味,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白话来描摹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这有助于他们更为形象地赏析诗词,提高表达能力。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创作的千古名词,然而对于年轻的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和当时已经历经沧桑的李清照之间产生共鸣。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描摹诗词意境,深度感受诗词。要注意的是这种白话描摹不是简单将古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而要让学生在描摹的过程中加想,对诗词中未尝明言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如有学生在描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时候,并没有单纯从字面来翻译解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描摹成“在身居异地、无人为伴的时候,感到心里十分孤独,在连年战乱中辗转难逃,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古籍和文物,甚至还和丈夫分开,内心感到十分凄凉。”这样的描摹加入了学生的想象,是在理解《声声慢》创作背景,充分感受李清照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课外链接,赏析风格

探究性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延续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各种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博览群书,更能让学生在尝试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有更深的了解,这能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广见闻。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外链接的方法,让学生上网搜寻辛弃疾其他词作,同时尝试了解辛弃疾的抗金历程。让学生将辛弃疾的诗词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这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其创作风格。在课外链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辛弃疾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正打算为北伐做准备,但是当时的掌权者却不能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调离镇江,使得他的复国之梦再次破灭。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运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等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同时也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这使得辛弃疾的词作体现出一定的感染力,展现出豪迈壮阔的风格和深深的爱国热情。

在课外探究之后,还必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交流,这样才能让探究性学习更为深入,更加有效。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通过师长讲述而传达的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才能挖掘出活的、有用的知识。在高中诗词鉴赏课中,应避免过多“寻章摘句”,更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地鉴赏诗词,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参考文献】

雨霖铃赏析篇10

然而,如今高中生的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又大,大量的课余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阅读的时间较少,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道路上更是走入误区。鉴于高考对诗歌的要求,老师们也只是用书面作业或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勉强应试,结果古诗词的教学没了诵读感悟与赏析品味,成了字句的操练,表现手法的记忆,学生无法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真正魅力。学习兴趣不浓,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难以真正得到提高也属于正常。

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诗歌特点探索改进诗歌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诵读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标中也指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感情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古典诗歌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它直接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要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领悟诗歌的情感意蕴,首先就要从诵读入手。

1. 营造合适的诵读情境。与所诵读诗歌相应的特定意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作品的氛围,从而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感性认知。诵读情境的营造可以通过教师在诵读前导语的引导,也可以播放音乐来渲染气氛。例如,我在教授五言诗《涉江采芙蓉》时播放二胡音乐《睡莲》,让学生伴着伤感而幽怨的二胡声来感知诗歌内容,这样能很快走进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品味“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黯然情绪。

2. 选择适合的诵读方式。范读,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用流利、有感情、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来范读课文,或是播放录音进行范读,也可以让学生范读。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通过教师自己的示范朗诵,学生可以直接视其人、听其声、领略到老师的语气、声调以及表情,从而进一步仔细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并且也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感染和熏陶,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师如果受自身条件限制,自己范读有障碍,也可以选择操作简便,且朗诵规范的录音带进行范读,同样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诵读,老师可以根据诗歌风格的不同来选择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诵读形式。例如,岳飞《满江红》慷慨豪放,就应该读得铿锵有力些,我们选择由嗓音浑厚的男生来读;而婉约词的正宗、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让温婉的女生来念就更合适;《孔雀东南飞》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而《燕歌行》就适合学生齐声诵读。

还可以举行诵读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与竞争意识,进而增强对诗歌的热爱。

二、抓住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内心的情感作用到客观物象融合而形成的用以表达特定情感的艺术形象。要体悟诗歌表达的感情,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就需要我们抓住意象进行分析。

我国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发展的过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成就了我国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这一特点。这些意象就是我们分析诗歌时值得抓住的关键,不与百花争艳,且花瓣不凋,偏受陶渊明的喜爱,常将他写于诗中,与他淡泊名利的隐士人格合二为一,成为后世诗人笔下高尚人格的象征;宋代的朱淑贞也曾在写《》写到“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表现了女词人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及对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而柳树的“柳”与“留”同音,且古人向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句写到柳,大多是表示惜别之意。

而有些意象则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会用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如,诗歌中常常出现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传达出的是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清幽,“月”此时是美好、纯洁的象征。春季北上,秋季南迁的“鸿雁”有时是抒发羁旅伤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有时是情人间传递书信的使者,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借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三、 把握情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喷涌的结晶。无论是惆怅,还是闲适;无论是激越,还是悲怆,一切真实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轨迹。所以说,古典诗歌的教学应把握诗中情感,领略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

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对意象的分析来感受体验。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般诗题和诗序都会交作诗歌的相关背景。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序言中交代了诗歌写作的相关背景,并写到“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从中可见诗中情感的主调。《雨霖铃》这个词牌相传是唐玄宗入蜀时在夜雨中闻铃声,思念杨贵妃而作,曲调本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后世以此曲填词的作品也多是哀伤之作,柳永的《雨霖铃》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