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类文章十篇

时间:2023-03-26 21:01:54

励志类文章

励志类文章篇1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畜牧业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研究,特制定信息工作奖励办法。

一、凡所写信息被中央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200元;被自治区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50元;被州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20元;被县党委、政府采用的,每条奖励10元。

二、凡所写调研文章被中央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0元;被省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200元;被州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元;被县党委、政府采用的,每条奖励20元。

三、关于兑现信息、调研奖励的汇总说明:

1、所有文稿须与作者岗位业务工作有一定联系;

2、与记者合作的作品按同类标准计奖;

3、凡内容失真、未经领导批准擅自发稿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撰稿人责任;

4、一文多发的只按最高标准计奖一次,不重复计奖;

5、文章发表后,请作者本人注意留存用稿通知单、稿费通知单、底稿、样刊等物证,每月底上报局办公室统一汇总,以便年终兑奖。

6、局(站、所)办公室全年必须完成60篇信息、2篇调研文章后才可按上述标准兑现奖励。

四、此办法即日起执行。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畜牧业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研究,特制定信息工作奖励办法。

一、凡所写信息被中央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200元;被自治区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50元;被州级刊物、网站采用的,每条奖励20元;被县党委、政府采用的,每条奖励10元。

二、凡所写调研文章被中央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0元;被省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200元;被州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元;被县党委、政府采用的,每条奖励20元。

三、关于兑现信息、调研奖励的汇总说明:

1、所有文稿须与作者岗位业务工作有一定联系;

2、与记者合作的作品按同类标准计奖;

3、凡内容失真、未经领导批准擅自发稿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撰稿人责任;

4、一文多发的只按最高标准计奖一次,不重复计奖;

5、文章发表后,请作者本人注意留存用稿通知单、稿费通知单、底稿、样刊等物证,每月底上报局办公室统一汇总,以便年终兑奖。

励志类文章篇2

2010年10月10日上午,市区马园新村里热闹非凡,62岁老人赵忠东在村里开办了一个“励志馆”,供所有人免费参观,宣传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成功人士的励志事迹,激励人们励志自强,积极进取。谯城区北辰小学的数百名学生成了该馆的第一批参观者,开馆活动丰富多彩,也吸引了许多村民前去观看。

为10位长寿老人集体庆生

当天上午,在励志馆的开馆活动现场,10位老人坐成一排,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蛋糕,这是赵忠东正在组织村民为他们集体庆祝生日,据介绍,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103岁,最小的也已80高龄。

103岁老人谢丁氏身穿红色薄袄,头戴生日帽,一副老寿星的样子。“甜吗?”“甜,好吃!”老人嚼着蛋糕满意地回答,口齿非常清晰。谢丁氏的儿媳王贵云说,老人的生日在农历十月,现在有那么多人为她提前庆生,老人非常高兴。

赵忠东认为,百善孝为先,为老人举办集体贺寿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祝寿本身,更在于以自身的行为倡导孝敬老人、邻里和睦的社会风尚,而这也是励志馆内的宣传内容之一。

此外,孩子们还为老人献上了寿桃,老人们作为剪彩嘉宾为励志馆开馆剪彩。

情归故里圆30年公益梦

62岁的赵忠东是市区马园新村人,他原是安徽蚌埠市柴油机械厂的一名技术员,如今落叶归根,退休后的他选择回到了家乡亳州,而他回到家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励志馆,圆自己30年的公益梦。

赵忠东说,他许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成功人士的励志事迹,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创办一个励志馆,将昂扬向上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我创办励志馆的宗旨就是以至理名言、励志经典和英雄劳模、成功人士、慈善家的故事,激励一代代的人们,努力学习、励志自强、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为铸魂育才打好根基。”赵忠东说,这个励志馆是纯公益慈善性的,永久供所有人免费参观。

400余名学生参观励志馆

在赵忠东的励志馆,四个约三十平米的展厅内分励志、慈善、诚信、孝道、小漫画大哲理等几大类,整理粘贴了各大平面媒体的新闻报道。

“看,这个小孩才12岁就失去了爸爸,她帮助妈妈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自己捡废品凑学费”,励志馆里一位小学生指着墙上粘贴的报纸,向身边的同学介绍自己最为感动的励志故事。

亳州市谯城区北辰小学的400余名学生在校长何涛的带领下参观了励志馆。何涛说,励志馆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了学习的机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而赵老先生年过半百,但人老志坚,他就是大家活生生的榜样。

将励志事业进行到底

“这东西我收藏30多年了。”活动中,许多村民围在励志馆门前欣赏着一枚枚古老的纪念章。而两块大大的长方形黄布上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章,这些都是赵忠东的藏品。

“我收藏的东西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解放前的,光纪念章就有1000多个,但是由于励志馆刚成立,设备不齐全,馆内空间也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没有拿来。”赵忠东说,他会陆续将自己的藏品放到励志馆里,通过这些古老的藏品时刻提醒人们不忘革命精神,奋发向上。

赵忠东说,励志馆现在的布展室是借用村民的,首次开馆对外开放三天,等有了固定展室将在每个节假日里开放。“等了那么多年终于把这个励志馆开起来了,我一定会坚持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的”,赵忠东说。

“励志老人”申请捐献遗体

2010年11月24日,这位开办励志馆的62岁老人赵忠东,来到市红十字会,决定在逝后自愿捐献自己的遗体。当日下午3点,在市红十字会,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姓名。“我把我所有的器官都捐献出去,希望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用于医学教育和研究”,赵忠东笑着说。

“我在十几年前就有了逝后捐献遗体的想法,后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到遗体捐献的相关宣传和信息后,对生命的意义更有了全新的认识。”赵忠东说,他第一次说出要捐献遗体的想法时,家人都很反对,特别是他的儿子,因为儿子认为答应父亲这样做就是不孝,可是赵忠东认为,与其死后火化成灰,不如把身体有用的东西留给他人,这是生命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也是对他人无私的帮助,逝去也能成就奉献。

“我对儿子说,这是我生命中最后的愿望,他能帮我实现愿望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赵忠东说,退休后他一直在从事公益事业,他希望能竭尽所能去奉献社会。

亳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杨铭章说,赵忠东老人是自2005年我市红十字会成立以来进行遗体捐献申请的第七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体捐赠在一些人心中不再是禁忌,遗体捐赠工作得以迅速开展主要归功于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捐献遗体有了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认识”。

赵忠东被推选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候选人

励志类文章篇3

关键词:体育赛事志愿者;参与动机;激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78-05

Abstract:

Literature and survey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hinese sports volunteers to take part in sports service motivation, volunteers to take part in sports events expected incentive system, as well as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events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 systems of relevance, then the sports volunteers the manage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t is found that sports participation motivated volunteers from strong to weak order for the purpose of factors, interperson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in the traditional motive weakest. Sports volunteers expectations for external financial incentive compensation, followed by the by-laws, non-financial rewards, and the lowest is in it is paid. Related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Key words: sports events volunteers; motivation; incentive systems

志愿服务者以不领报酬的方式,奉献其时间,精力和金钱,替政府输送公共服务,为的是什么?这涉及到志愿服务者的动机,所谓动机是一个人的期望和意愿来达成特定的目标和结果[1]。而投入志愿服务的工作,虽然并非期待得到薪资与晋升机会,但有研究显示:志愿服务者并非毫无条件的付出,往往也希望从服务工作中得到报偿,志愿服务者所期待的报偿则依生活背景,生涯发展,个人条件及社会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人想增加人生阅历而参加,高龄人士则为社会回馈而参加志愿服务工作[2]。所预期报偿和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会影响志愿者是否继续担任这一工作的意愿。所以志愿服务者需要有更多的精神层面的激励与支持才能是有继续留任的价值。在设计激励系统时需考虑到如何引发志愿服务者的动机,使其有效的完成其工作,来鼓舞志愿服务者的士气,凝聚成员力量,成为志愿者管理刻不容缓的一件要事[3]。

志愿服务者除了个人原有的参与动机外,当进入组织后,激励是影响志愿服务者对工作忠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若能了解志愿者从事服务的动机,并且适时对其动机有所回馈,当志愿者觉得其需求获得相应回应,其行为得到加强可能较愿意继续从事志愿服务[4]。若借引企业的观点,志愿服务者便是内部顾客,唯有内部顾客满意,才能对外部顾客提供更高的服务品质。如何让志愿服务者能自动自发地担负角色职责,能认同组织目标,融入组织之中而且关心组织的问题与需要,并愿意主动采取行动处理,则为重要的管理课题[5]。

1 文献综述

1.1 参与动机

动机最常用的定义是造成行为的原因,也就是任何可以引起个体行动的事物[6]。换言之,动机是行为的原动力。只有了解清楚志愿者动机后,才有可能运用动机需求来促使志愿者投入工作。志愿者参与的动机一直是研究者所热衷的问题,因为志愿者本身并未获取财物的回馈,纯粹是奉献自己心力的工作,而参与的原因莫衷一是。美国志愿行动研究学会前总裁Jon Van Tail 为了了解志愿者的动机,整理了12年志愿行动的文章,发现每篇文章都指出多元化的动机是志愿者参与最通常的形态。比如说有些研究指出志愿者的参与主要是为了与他人产生一种关联或是希望通过志愿者工作可以与他人互动。早期探讨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普遍认为志愿者秉持为善最乐的精神,愿意牺牲奉献,表现出我为人人的价值观而担任志愿服务的工作,主要的动机便是利他的动机使然,后由许多研究证明,并非全部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均是如此,Fischer & Schaffer综合各理论与研究得八种志愿者参与重要动机[7],如表1:

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张俐俐,张茹[8](2009)从“主动参与动机”和“被动参与动机”两方面为切入点,对参与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为主的“主动参与动机”在志愿者服务动机中是主要构成因素并起主导作用;景晓娟[9](2010)以北京 2008 年奥运志愿者为例,采用量化研究,对青年志愿者利他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的利他动机表现出多层次结构性,以内、外源动机为主模块。志愿者的利他动机指向具有性质积极、内容明确的特点:积极主动地长才干、交朋友、得荣誉和负责任是志愿行为的主要外部驱动力,实现价值、助人为乐、享受兴趣是志愿行为的主要内部动力。

1.2 激励

激励是一种促进、维系、及引导个人行为的驱动力[10]。激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定义激励为主动组织目标努力的意愿,而这种意愿和此种努力是否能满足个人的需求有关,受到激励的员工会努力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于达成组织的目标,努力的结果可以得到报酬,进而满足个人的需求。

激励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系统性激励与个别性激励,财务性激励与非财务激励,内兹激励与外附激励等。一般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依酬偿特性的不同,分为内兹激励与外附激励。虽然此分类方法仍有许多争议,尤其是在区分的基础及认知上的差异,但它仍是近年来最常被采用的分类方法。罗宾斯(Robins)将激励制度分成三类[11]:(1)内兹报酬(Intrinsic Rewards):是指员工由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通常是无形的。本因素包含:我希望举办志愿者餐会与对外联谊会;我希望组委会邀请志愿者参加赛事组委会各种庆祝活动;我希望赛事组委会给与志愿者工作所需帮助;我希望工作繁忙时我能得到其他志愿者的协助;我希望组委会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我希望能获得赛事组委会公开表演与奖励;(2)外附非财务性报酬(Extrinsic Financial Rewards):财务性报酬是有形的,由管理当局分配,可直接或间接增进员工的财务福利。本因素包括:我希望工作时有相当的自主性;我希望工作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我希望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希望组委会提供体育知识的教育训练;我希望工作能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得成就感;(3)外附财务性报酬(Extrinsis Non-financial Rewards):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并不是指提升员工的所得水准,而是改善员工的工作品质,使员工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好。本因素包含:我希望组委会提供志愿者餐费;我希望组委会提供志愿者车马费;我希望组委会给志愿者办理意外事故保险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被试是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本研究将体育赛事志愿者定义为:在体育赛事的筹备及举办过程中,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全力完成组委会分配的各项任务的人。其内在涵义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一定的组织进行活动;第二,其行为既包含不受任何强制的自愿行为同时也包含政府组织的参与行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于在组委会的组织框架中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不包括任何自发的、个人的行为。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实施,志愿者参与动机所采用的问卷是Farrell. J. M; Johnston,M.E和Twynam. G. D修正的《特别比赛项目志愿者动机量表》(Special Event Volunteer Motivation Scale,SEVMS)。激励制度所采用的问卷是参考Hackman & Oldham职工作诊断量表(Job Diagnostic Survey,JDS),再针对体育赛事志愿者工作情况做部分修改。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325份,回收率92.85%,其中有效问卷318份,占发出问卷总数的90.86%。

3 结果与分析

3.1 志愿者参与动机

通过因子分析,本研究得出的体育赛事志愿者参与动机主要有以下5类:目的因素、人际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家族传统。通过比较各因素的均值,发现目的因素是调查对象最为重要的动机。

3.2 志愿者的激励

从表5激励制度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体育志愿者最渴望的激励制度是“我希望组委会提供志愿者餐费”(M=4.02),“我希望工作能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得成就感”(M=4.01);而体育志愿者最不希望的激励制度是“我希望组委会推荐参加各级政府单位举办的表演活动”(M=3.72),“我希望组委会提供体育知识的教育培训”(M=3.77)。

表6激励制度的排序则显示,所有激励制度中,体育志愿者最希望得到的还是外附财务性报酬,其次是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内兹报酬。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研究根据激励三分法,将激励制度分为内兹报酬、外附财务性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三个层面。研究结果证明,体育赛事志愿者对组织能提供外部财务性报酬的认同最高(M=3.98),其次是外附非财务性报酬(M=3.91),而最低的是内兹报酬(M=3.83)。其中,赛事志愿者认同最高的是“我希望组委会提供志愿者餐费”,说明在以年轻基本无收入为主的赛事志愿者中,还是希望赛事组委会能提供一定的物质援助的,这是赛事举办方在以后志愿者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而希望工作能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得成就感,希望从事志愿服务时能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制度、主管及其他志愿者的协助等外附非财务性报酬让志愿服务的工作变得更好,也是志愿者认同度较高的。

可以发现,吸引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必须使他们工作上得到协助和工作表现与成就,此外应提供教育训练及联谊活动,以激励其持续参与。本研究发现赛事志愿者在内兹报酬的题目中,其反应分数最低,显示志愿者并非高度认同组织所提供的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综上所述,赛事志愿者希望组委会能保证一定的物质报酬(餐费、车马费等),而且有好的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比内兹要来的殷切。

3.3 志愿者参与动机与激励制度相关分析

表7表明:目的因素与激励制度内兹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成中度正相关,与外附财务性报酬都成低度正相关;人际因素与内兹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存在中度正相关,与外附财务性报酬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社会影响因素与内兹报酬成低度正相关,与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有中度正相关,与外附财务性报酬存在负相关;个人因素与内兹报酬存在低度相关,与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存在负相关,与外附财务性报酬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家族传统因素与内兹报酬存在中度正相关,与外附财务性报酬存在低度正相关,与外附非财务性报酬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目的性因素、人际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家族传统因素方面的动机最弱。

(2)体育赛事志愿者最期望得到外部财务性报酬的激励,其次是外附非财务性报酬,而最低的是内兹报酬。赛事志愿者希望组委会能保证一定的物质报酬,而且有好的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比内兹要来的殷切。

(3)就各类参与动机与激励制度的相关性而言,目的因素与激励制度内兹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外附财务性报酬都成显著性相关;人际因素与内兹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存在显著性相关;社会影响因素与内兹报酬、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有显著性相关;个人因素与内兹报酬存在显著性相关;家族传统因素与内兹报酬、外附财务性报酬存在显著性相关。

4.2 建议

4.2.1 工作考核体系是重点也是难点

许多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出现问题,并不是没有制度和目标,而是缺少严格的考评制度和手段。尽管目前很多体育运动相关组织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但实际上,责任并没有真正分解、量化为每个志愿者的责任,缺少明确的、量化的、可操作的志愿者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任务完成与否无所谓,这种制度产生不了激励作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将目标全面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做到体育赛事志愿者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工作有目标、事事处于受控状态,考核要具体到每一个志愿者或每一个工作环节,这是十分必要的。

4.2.2 报酬激励与负激励的使用

虽然体育赛事志愿者是不计报酬的,但是物质报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工具,对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起着关键作用。管理者在设计激励制度时,应充分发挥有关津贴、奖励、实物等物质报酬的不可替代的功效。虽然志愿者具有自愿性和不计报酬的特点,但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在注重非物质激励的同时也应该不忘志愿者的报酬心理。但是要注意使用,以避免偏离志愿者的本质。

同样,还要注意批评惩戒激励,也称负激励,即对违犯志愿者行为规范的志愿者给予批评、惩戒。包括口头批评、责令检讨、记过、罚款等。通过负激励,促使犯错误的志愿者悔过自新,同时激励未犯的志愿者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注意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以正面激励为主、负面激励为辅。

参考文献:

[1] 保罗•杰•伊尔斯利.志愿者教育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2] 韩淼.做志愿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

[3] 赵曼,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 萧鸣政.对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系统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4(6),16.

[5] 丁元竹,江凤清著.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 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Strigas.A.D.,Jackson Jr.& E.N.Motivation volunteers to serve and succeed:design and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that explores demographics and motivation factors in sport volunteerism.[J].International sports journal,2003,7(1):111.

[8] 张俐俐,张茹.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9.

[9] 景晓娟.重大公共事件中青年志愿者利他动机的研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0,2:51-55.

励志类文章篇4

关键词: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内容;

作者简介:王志娟,

栏目是期刊的基本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刊方针、学科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栏目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期刊的整体形象和质量[1]。国内外医学期刊栏目设置的分析已有些报道,本文在此基础上,侧重分析国内外6种神经类医学期刊栏目的设置、文章比较及内容特点,以了解国内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和问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选择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3种神经医学专业期刊,收集上述期刊2010年10月至12月共9期杂志;选择2010年SCI收录的国外神经医学领域期刊Neuron(ISSN:0896-6273,IF:13.26)、TheJournalofNeuroscience(ISSN:0270-6474,IF:7.178)、Brain(ISSN:0006-8950、IF:9.49),收集Neuron杂志(半月刊)2010年10月到12月共6期杂志,Brain杂志(月刊)2010年10月至12月共3期杂志、TheJournalofNeuroscience2010年10月至12月(共11期)6期杂志[包括October6;30(40):13211-13548/October13;30(41):13549–13915/November3;30(44):14593-14924/November10;30(45):14925–15335/December1;30(48):16065-16407December8;30(49):16409–16754]。分析上述期刊栏目设置与内容的特点,非学术类栏目如读者/作者/编者、会议征文消息、Toolbox、Corrections/Corrigendum/Errata、ThisWeekinTheJournal、JournalClub等类栏目不列入分析。

2结果

2.1栏目设置一般情况的比较

国内外6种神经医学专业杂志栏目设置的一般情况见表1,国内期刊共设置栏目17个,固定栏目6个(专题和专论视为同一栏目),机动栏目11个(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视为同一栏目,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视为同一栏目);国外期刊设置栏目23个,固定栏目10个(Articles和OriginalArticles视为同一栏目),机动栏目13个(Review、Minireview和ReviewArticle视为同一栏目),总的来说,与国外神经医学期刊比较,国内神经医学期刊的固定栏目数和固定栏目占总栏目数比例较低,机动栏目数较少,机动栏目占总栏目数比例较高。Neuron杂志6期中只有一个固定栏目(Articles),一方面可能与Neuron杂志的栏目划分细化有关(Perspective、Viewpoint、Overview、NeuroViews均属于观点类栏目);另一方面可能与Neuron杂志的办刊特色有关(6期中连续5期出现了Previews、Review栏目,3期出现了SponsoredArticle、FeaturedArticle栏目),这样既保持了栏目在一定时间内的连续性,也显示了期刊栏目的多样性。

2.2栏目分类情况的比较

将6种期刊的所有栏目按照内容分为论著类、临床类、综述类、指南类、评论类、通信类和其他等7大类,其中临床类包括经验交流、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药物研究、短篇论著、CaseStudy、Neurotechnique、Report;指南类包括Previews、FromTheArchive;评论类包括Perspective、Viewpoint、NeuroViews、ScientificCommentaries、BookReview、SymposiumandMini-Symposium;通信类包括LetterstotheEditor、BriefCommunications;其他包括会议纪要、OccasionalPaper,具体见表2,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论著类文章均最多,国内期刊通信类文章最少,国外期刊Brain、JournalofNeuroscience临床类栏目最少。与国内神经医学期刊比较,Neuron杂志指南、评论类文章,Brain杂志评论、通信类文章,TheJournalofNeuroscience通信类文章较为突出。

2.3栏目设置内容的比较

国内神经医学期刊的评论类文章多为知名教授或专家撰写的综述,而Neuron杂志的评论类文章主要是针对某些论著文章进行的分析,指出研究的优、缺点及今后该领域科研方向等方面的评论和建议;国内3种神经医学期刊均没有针对已发表的文章提出质疑或商榷的通信类栏目,而Brain、TheJournalofNeuroscience的通信类栏目中可就已发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提问,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并提供证据,或通过临床实践或文献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和质疑。

3讨论

基于对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和内容的比较,对我国神经医学期刊栏目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细化栏目,提高固定栏目的比例

期刊栏目的一大特点为稳定性和连续性,固定栏目与机动栏目的适宜比例为2:1[2],国内期刊固定栏目比例尚需提高,TheJournalofNeuroscience论著类文章按研究内容又分为Articles,Cellular/Molecular,Development/Plasticity/Repair,Behavioral/Systems/Cognitive,NeurobiologyofDisease4个栏目,既便于读者阅读和检索,也适应了医学论文分类逐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国内期刊按照内容和专业学科划分栏目时可根据收到的文章数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设置,也可在现有栏目划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所收文章量大、面向读者群较广的专科内容栏目。

(2)重视编读往来,开设通信类栏目

国内期刊几乎没有针对已发表的文章提出质疑或商榷的来信,偶尔有读者的建议,也不针对具体某篇文章。作为专业医学期刊编辑,要充分意识到期刊乃活跃学术、促进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将反馈医学临床和科研信息为己任,加强对通信类栏目的收集、组稿工作,鼓励读者敢于“质疑”———善意的学术讨论,才能真正的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神经医学期刊才能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学术环境,与国际期刊接轨。

励志类文章篇5

关键词:语文骨干教师;科研创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75-03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研以河南省内已取得骨干教师资格的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为调研对象,涵盖了郑州、洛阳、开封等14个地市的76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见表1)。

调查内容为语文骨干教师科研创新现状:包括主持或参与课题科研状况、现状、教师个人科研意愿、科研创新环境现状、科研指导需求等。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个别访谈、座谈等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实际回收76份,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在76名调查对象中,男教师32名,占42%,女教师44人,占58%,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的男女比例,说明在语文骨干教师中,女教师晋升的比例高于男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之间,占72%,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出成绩的阶段,代表着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的中坚力量和优秀群体。教龄10年-20年的占28%,20-30年之间的占67%,两项合计占95%,表明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学历在本科以上,占99%;具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占91%;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的年限5年以下和5-10年分别占43%、49%,10年以上的占8%,这与河南省骨干教师的政策有关,2001年河南省才开始实行骨干教师培训,迄今刚刚12年。

(二)教师科研现状情况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语文骨干教师主持过省级课题的37人,占总人数的49%;参与过省级课题的老师共42人,占55%;主持过市级课题的老师有32人,占42%(本统计数字中包含部分既主持过省级课题也主持过市级课题的人数),参与过市级课题的老师34人,占45%;任骨干教师以后没有参与过任何级别课题的老师有10人,占13%。从上述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这些教师大部分具备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经历,对科研课题都比较熟悉和了解。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发表过CN期刊论文,发表文章篇目在5篇以下的居多,共51人,占67%;发表5-10篇的老师也有8人,占11%;没有发表CN期刊文章的老师仅16人,占21%。大部分老师积极开展论文写作,并有。发表的文章类型集中于随笔占72%,教学反思占34%;其次是教育叙事,占14%;教学设计较少,仅占5%。大部分老师善于写随笔和教学反思,而针对课文的教学设计偏少。对于出色的优秀语文骨干教师而言,针对课文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他们比较擅长的,这方面应该给予指导和引领。

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语文骨干教师“经常”阅读订阅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有四成的教师“经常”购买和阅读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杂志;其他人也“偶尔”阅读,没有人选择“从不阅读”的。这说明大多数语文骨干教师具有阅读理论书籍与专业书籍的习惯。平时遇到教学问题,与同事讨论的占78%;通过上网查资料解决的占67%;对于经过讨论或者上网查还找不到满意答案的问题,79%的老师会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只有20%的老师不再进行思考,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有着良好的科研意识和思考习惯,这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科研意愿统计与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98%)的老师都认为科研有助于教学,但从对写文章的主要原因和科研动机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师的科研意愿来自于外界要求和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求的比例基本持平,都在四成左右。对于课后反思的态度中,确有感悟的比例较高,占到了84%。这说明对于初中骨干教师而言,自我发展与成长的意识较浓厚。

其中87%的老师觉得有必要(“非常必要”占42%,“必要”占45%)开设科研指导课程,说明其获得指导的意愿比较强烈。在想得到指导和培训的内容中,从高到低依次是:科研方法(68%),课题的选择(48%),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2%),论文写作(38%),资料收集(29%),对科研方法、课题选择、资料整理与分析的需求强烈。在论文写作方面,想得到指导的文章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课例研究(75%),教学反思(50%),教育随笔(36%),教育叙事(35%),其他(4%)。可以看出,课例研究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研论文写作方式,教学反思也已经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类论文的写作也比较受欢迎。这些论文类型都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紧密,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在希望听到的教育科研讲座调查中,对于主讲人的期待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一线教师(75%),杂志主编(43%),教研员(42%),高校研究人员(37%),其他(5%)。可见,最受欢迎的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的讲座,他们的讲座内容更贴近教师实际,更具有借鉴意义。

(四)教师科研环境调查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于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科研氛围(58%),个人兴趣(33%),政策激励(22%),空余时间(13%)。因此,营造必要的科研氛围、采取一定的政策激励是教育行政部分应该重点关注的。此外,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空余时间也很重要,特别是前者。

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氛围不错,有58%的人认为本校有语文学科科研带头人;3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科研气氛浓厚;有61%的人认为学校只有个别人做科研;还有7%认为“大家都不做科研”。

在被调查者所在学校订阅语文教育教学类杂志调查中,认为本校资料“非常丰富”的只有20%,大多数学校处于“有一些”的状态,还有5%的学校没有;在您所在的学校提供相关的语文教育类书籍调查中,认为本校提供的相关的语文教育教学类书籍“非常丰富”的只有12%,大多数学校处于“有一些”的状态(80%),还有8%的学校不能提供相关书籍。

学校对于科研工作的提倡与支持也是科研环境的一部分,55%的学校制定有科研奖励政策或激励措施,78%的学校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科研工作状况,80%的学校鼓励老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或培训。

三、建议

为了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志趣,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教师科研的热情与志趣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语文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和评职称的需要,源于自身兴趣的较少。要想真正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其热情与兴趣,并通过“研有所获,研有所乐”的积极情感体验,将兴趣引向志趣的更高层次:让教师把教学科研工作当成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认识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的成长,从解决自己日常的教学问题入手,逐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行动的过程中,找到感觉,掌握方法,获得成功,享受乐趣,从而激发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坚定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志向。

(二)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所在单位科研氛围的影响。首先,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时间上的保障、经费上的支持。具体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对于在科研工作方面优秀的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比如,创建奖励机制,对、主持或参与课题、编写著作的老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本单位开展科研评优工作。在学校的评优评先工作中考虑参与科研工作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为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或者培训提供保障。

其次,要培养语文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教学科研方面的骨干力量,能够带领本学科老师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从而形成小型的研究圈子或研究团队,营造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

再次,要订阅相关的语文教育研究杂志和书籍,为语文老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保障。很多老师想做科研,但苦于没有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资料,靠教师个人力量购买毕竟有限。因此,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必备的语文教育专业理论书籍和较为权威的语文教育专业杂志,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三)加强科研的引领指导

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可依据教师的需求,在培训内容中加强科研方法,课题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方面的指导,可聘请语文教育研究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并开设相关的专题课程等。另外,可以与教研员、高校专业人员、教科所人员建立联系,团队协作,双方、多方优势互补,共同完成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一线老师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更容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励志类文章篇6

所谓环保标签是指为消费品(不包括食品和药品)建立的标签系统。该类消费品必须是因使用特殊工艺或材质而对环境保护有所贡献的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标签在生产、分销和采购上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在一些国家,强制性环保标准已经成为产品准入标准的一部分。即使没有强制性法令法规,环保标签也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但另一方面,“漂绿”现象也屡屡出现,成为欺骗消费者的营销手段。

目前环保标签主要由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发行。根据日内瓦世界标准和环保网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三百多种环保标签,环保标签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标签由第三方认证后,一般有较为复杂规范的评价标准。第二类环保标签主要是传达企业的环保声明。第三类标签则更类似产品标签,提供量化的产品信息。如此多的环保标签一方面表现出绿色营销的重要,但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去伪存真则实属不易。

对于一个生产环保产品的制造商来说,如此种类繁多的标签到底哪个才能更好传达自己环保节约的理念尚无定论。对于环保标签的组织或机构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管理标签的认证,避免绿色欺诈的现象则是环保标签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全球化自由贸易来说,某种程度上假借环保之名的绿色贸易壁垒已在全球成型。环保标签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列举,下列仅介绍获得广泛认可的相关标签以供参考。

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lobal Ecolabelling Network)

该网络是一个国际性组织,由第一类环保标章执行单位所组成。创始于1994年,其标志设计是以红色卫星线形成的网路,环绕著一个绿色的地球,结合地球的文字说明GEN是来自全球各地环保标章。美国的GreenSeal于1992年联合加拿大的环保标章计划筹组GEN。该组织希望藉由国际的力量,宣扬第一类环保标章之宗旨与促进国际合作交流。GEN的成立与积极参与改变了许多产业界代表对第一类环保标章的成见。目前加入该网络的组织机构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克罗地亚、捷克、欧盟、德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新西兰、北欧五国、加拿大、美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瑞典、泰国、乌克兰,及香港、台湾地区和英联邦等国际、地区的官方认证组织。

欧盟(Eco-label)

欧盟生态标签又名花朵标志,欧洲之花。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10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

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

生态标签制度面向所有日常消费产品,但不包括食品、饮料、药品及医疗器械。欧盟在选择可授予生态标签的产品类别时,主要考虑产品的以下几个特点:产品在欧盟市场上有庞大的销售与交易量;产品在一个或多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对自然环境存在重大影响;如果消费者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该类产品会对改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如果产品或服务贴有生态标签可以给生产商带来竞争优势;销售的产品主要用于最终消费。目前,生态标签主要授予包括家用电器、纺织品、鞋类等的二十多个大类产品。每年欧盟都会针对实际情况对分类进行审核、补充。

被授予生态标签的欧盟成员国机构有权抽查生产商的生产车间及产品,来保证产品的环保真实性。一般而言,生态标签授予机构都有帮助生产商向消费者宣传其产品环保特点的义务,一旦产品贴有生态标签,生产商可以与标签授予机构联系,向其寻求市场宣传的帮助。为促进生态标签的推广,欧盟通过各种途经积极向消费者推荐获得欧盟生态标签的产品和生产厂家。欧盟在欧盟环境通讯及其它欧盟官方杂志上刊登并介绍获利生态标签的产品及厂家名录,并经常举办生态绿色周或环保大会等活动向欧洲地区的消费者介绍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和生产厂家。各成员国生态标签管理机构也有责任出资举办各种宣传生态环保产品的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贴花产品可以很快在欧盟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及知名度。根据欧盟的调查结果,有75%的欧盟消费者愿意购买贴花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有些成员国使用不同于欧盟统一规定的本国生态标签。2000年,欧盟在生态标签补充条例中规定,各成员国可以制订本国生态标签体系,但产品的选择标准、生态标准应与欧盟生态标签体系保持一致。欧盟的生态标签在这些国家内同样适用。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已经获得ISO 14001认证或EMAS(欧盟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认证,则该企业产品更易申请到生态标签,并且还可以获得25%的标签使用费用的减免。ISO 14001与EMAS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的环保要求,而生态标签则关注于企业某一特定产品的环保标准。

德国(Blue Angel)

德国于1977年提出蓝色天使计划,是第一个实行环保标章的国家。德国的环境标志是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蓝色天使表示,蓝色天使标志上面伴有字样“环境标志”(Umweltzeichen)。蓝色天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引导消费者购买对环境冲击小的产品,并鼓励制造者发展和供应不会破坏环境的产品,将环保标章当作是一个环境政策的市场导向工具。蓝色天使计划是现今许多环保标章的示范。至1997年只有921家厂商得到蓝色天使标章,共88种,4135项产品,其中包括外国企业。到1999年底,德国的环境标志产品所认证的产品类别已达到了100个。德国自实施环境标章以来,已具有权威性并获得该国国民的认同,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00%的德国民众愿意购买蓝天使产品,68%甚至愿意付出更多代价购买。由于该制度的推动,一些推行环境标章的中小企业的营业额也大为增加。德国环境部长于1990年指出,德国人民与生产者环保意识的高涨,部分归功于蓝色天使制度的推动与实行。

由于历史悠久,德国在环保方面处于先锋地位,蓝天使标签所涵盖的产品种类要远远多于欧盟生态标签所涵盖的产品范围。从一个角度说,德国已经成为欧盟环保标准制定的先锋和试点。一种产品的环保标准一旦在德国制定并执行,极有可能在今后被欧盟所采纳并推广。

北欧白天鹅(Nordic Swan)

北欧白天鹅标章图样为一只白色天鹅翱翔于图形绿色背景中,此标志由北欧委员会(Nordic Council)标志衍生而得。获得使用标章的产品,在印制标章图样时应于天鹅标章上方标明北欧天鹅环境标章,于下方则标明最多三行使用标章的理由。

北欧白天鹅环保标章于1989年由北欧部长会议决议发起,统合北欧国家,发展出一套独立公正的标章制度,是全球第一个跨国性的环保标章系统。该产品环境标章制度统一由厂商自愿申请,及具正面鼓励性质,参与的国家包括挪威、瑞典、冰岛及芬兰四个国家,并组成北欧合作小组共同主管。产品规格分别由四个国家研拟。但经过其中一国的验证后,即可通行四国。在各组成国中各有一个国家委员会负责管理各国内白天鹅环保标章的工作事宜。各国委员代表再组成白天鹅环保标章协调组织,负责决定最终产品种类与产品规格标准的制定事宜。只要经环保标章协调组织同意,各国均可依据国内状况进行产品环保标章规格标准的开发。各国在产品项目的选取上,考查的因素包括产品环境冲击、产品对环境潜在的环境改善潜力与市场的接受程度。因此,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包括现有市场集中品的种类、数量及制造国家、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竞争情形等。

法国环保标章(EcoProducts)

法国环保标章有两种功能,第一是产品有可信赖的环境性质,第二是承认和奖励在制造过程中有考虑环境性质的公司。标章始于1989年,但因工业界的反对,计划到1992都无法完全实行。目前有六大类,三百项产品得到环保标章,大多数是涂料、油漆、垃圾袋等。

奥地利环境标志

奥地利环境标志创立于1991年,对顾客和制造商都是自愿性的。希望消费者在选择相同功能的产品时,能选择对环境冲击较小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希望厂商和贸易商在不影响环境品质和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低污染的产品。到1997年已经发展出34种产品标准,目前有超过两百项产品得到了环保标章,十几家外国厂商在产品上使用奥地利环保标章。

捷克环保标章

标章创始于1994年,它是根据欧盟的指导原则而来的。捷克环保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制造和利用减少环境冲击的产品以达到环境保护,产品包括国内的和进口的。目前已有17种,29家公司的198项产品得到了环保标章。

美国环境标章(Green Seal)

美国的环保标章计划由两个民间非赢利性组织所建立,在东岸盛行绿标签(Green Seal),西岸则盛行绿十字(Green Cross)。绿标签(Green Seal)创立于1993年,项目仅有消费性产品与办公室产品两大项,如省水器材、影印机、家用空调系统等,发展已相当成熟。

加拿大环境标章(Environmental Choice)

加拿大“环境选择”图形上一片枫叶代表加拿大的环境,由3只鸽子组成,象征3个主要的环境保护参加者:政府、产业、商业,商标伴随着一个简短的解释性说明,解释商标为什么被认证。标章由加拿大环保署于1988年起推动,从1995年8月起改由授权民营公司执行。二者间的合约条款包括标章仍属政府所有,授权十年,政府保有监督权,如有违反法规或政策则撤销授权。该公司为唯一授权颁发该标章的公司,业务包括进行宣导、核发、稽查、市场调查、检验及顾问等。在顾问业务方面,内容包括ISO 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辅导与验证,以及Eco profile的Type III环境标章制度等。加拿大环保署已责成其地方政府优先采购环境标章产品,亦宣导发动大企业、学校、医院等团体比照办理。

澳大利亚/新西兰环保标章(Enviromental Choice)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环境标章采用相同的标志设计,右下侧的文字标明国家以示区别。该标志于1992年启用,由New Zealand Ecolabelling Trust和Good Environmental Choice Australia Ltd独立于政府运营。但标志的所有权和认可仍属政府所有。两项认证均属自愿参加,对政府采购亦有指导作用。

日本生态标章(ECO-Mark)

图样之涵义在以双手拥抱地球,象征用手来保护地球和环境,以两只手拼出一个英文自母“e”,代表“Environment”“Earth”“Ecology”。标章的颜色,原则使用蓝色单色印刷,但可因包装色系的不同而改用其他颜色单色印刷。标章的大小,至少以能看清楚字为原则。另在标章的上方书写“爱护地球”,下方则标明该产品环境保护的效用。日本环境厅于1989年开始推动环保标章制度。至今已公布产品总类达72种,件数2200件以上。1995年根据环保标章组织实施要领与环保标章规格要领,重新规定环保标章规格标准制定程序与申请方法,以符合ISO 14024之精神。生态标章商品其选择的原则在于使用阶段产生较小的环境负荷,使用此产品以后对环境改善有帮助,使用商品后之废弃阶段可产生最小的环境影响及对其他环境保护有明显贡献者。获授证生态标章产品必须遵守:在生产阶段提供适当的环境污染防制措施;产品使用后废弃时必须易于处理;产品使用时可节省能源、资源;产品品质及安全性方面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格标准等;产品价格与同类商品比较起来不可太高。1999年底,该计划已有68个产品类别,约4400种生态标志产品。

印度环保标章(Ecomark)

印度1991年开始对环保产品进行认证,致力于降低消费类产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表彰环保型企业对环保所做出的贡献,帮助消费者建立环保意识,鼓励公民采购使用环保产品,最终达到提高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标志采用印度传统的瓮作为标识,意喻所有的产品都取材于大地,即可以承受岁月的洗礼也可以毁之一旦。整个认证由3个不同的部门进行分权管理。印度环境与森林部负责产品分类的定义和长期策略规划。印度中央污染防治局作为技术监督,负责产品的筛选和认证。最后由印度标准局负责颁发认证、管理合同并收取费用。

新加坡环保标章(Green Label)

在1992年建立了,提升绿色消费,不论是国内的或国外的公司只要达到标准,认证都完全开放。该认证完全由新加坡环境理事会管理,属于独立管理的非盈利、非政府组织。目前有26种,702项产品,共137家厂商得到该认证。

中国十环标识

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于1993年了环境标志图形,即“十环标识”。这是中国唯一由政府颁布的环保产品证明性商标。至今已先后制定了五十多项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环境认证产品种类达51类,涉及建材、纺织品、汽车、日化用品、电子产品、包装制品等行业。目前已有近亿个“十环”环境标识贴在产品上,成为宣传绿色的使者。中国环境标志工作旨在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环境责任,提高环境意识,鼓励企业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并开发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成立环境认证中心(即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专门承担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

乐活族的绿色消费趋向

在市场营销上,小小的环保标签不仅传达了制造商对其社会责任的承诺,也表达了对购买、消费该类产品的肯定。在欧洲,有超过560家公司的两千多类产品自2007年开始就参与到欧盟产品环保标签系统中,其涉及年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在面对全球变暖、水危机等各类环境问题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模式都有极大的转变。健康环保的呼声已经变成生产销售的实践。

根据德国未来趋势研究机构的统计报告指出,工业化国家的主流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向重视环境、健康,崇尚可持续方向发展。这样的生活方式被称为乐活(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LOHAS是美国社会学家Paulray及同事们经过15年的问卷调查,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新词汇。据统计,在西方社会现在已有一亿多城市居民属于乐活一族,仅美国就有约6000万人具有乐活理念。乐活产生的背景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对高度发达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随着乐活一族的兴起,乐活市场也应运而生。包括持续经济(再生能源)、健康生活形态(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等)、另类疗法、个人成长(如瑜伽、健身、心灵成长等)和生态生活(二手用品、环保家具、生态旅游等)。目前,在美国有1/4人口是乐活族,欧洲的乐活人口则占总人口的1/3。社会学家预计,10年内美国将有一半的消费者都是乐活族。乐活一族的购买方式显然要以环保为优先,而产品上的环保标签除了宣传效果,无疑成为商家的卖点和竞争力的表现。

绿色壁垒下的应对之策

在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大环境下,各国标签泛滥。如果操作不妥,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积极性无疑是一个打击。而对于管理运营健康,口碑较好的环保标签,对体育用品又鲜有专门的归类。以前面提到的欧洲生态标签为例,运动鞋和运动服都分别被归为鞋类和纺织品的范畴。而健身器、滑雪装备和球类等体育器械并未纳入其认证范畴。而企业“漂绿”的市场欺诈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蒙蔽部分消费者的试听,但长期来看将会对绿色环保的努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企业信誉的信任危机。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诸多相关诉讼都不得不以法律强制手段终止该类市场活动,但其对环保宣传的抹黑则无可限量。除了个别企业的恶性欺骗之外,各环保认证组织自身的管理和认证程序也是天差地别。某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相关组织并没有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对相关企业和产品进行监督审核。在收取所谓的认证费用后就草率的为“漂绿”开放了快速通道。而如果认证费用过高,成为中小企业推行环保的额外负担,则环保标签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成为大型企业的时尚标签,生命力有限。

无论如何,体育用品行业在应用环保标签上仍落后于很多其他制造业。耐克、阿迪等行业领军品牌可以紧跟时代步伐,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加上绿色标签。中小型企业的选择则需要更多审慎的考虑和策划。企业的盈利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与身体力行的推行节能环保不同,绿色标签并非绿色环保的唯一选择。目前的绿色标签还没有成为各国家地区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因此绿色标签是否必要主要应取决于产品的目标客户群对于绿色标志的敏感度。其次,品牌或产品的营销规划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也是在决策前需要整体考虑的因素。

以欧盟生态标签为例,生态标签是欧盟规定的一种自愿性产品标志,其使用及申请价格不菲,申请标准也较为严格。欧盟市场上的产品即使没有贴加生态标签,只要产品符合欧盟现行的健康、安全及环保标准一样可以进入欧盟市场。如果企业没有开拓自由品牌海外市场的长期计划,申请使用该类标签则未免操之过急。但如果企业获得生态标签,则可以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消费者及社会的信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般而言,即使环保产品的价格稍高于常规产品,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仍倾向于购买使用绿色产品。如目前,欧盟市场上的贴花纺织品的价格比普通纺织品要高出20-30%,但绝大部分欧盟消费者仍愿意购买前者。

励志类文章篇7

一、奖励范围

经各级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有关媒体和各级人大内部刊物采用,宣传报道我县人大工作的通讯、消息、照片、报告文学等文字、图片、音像作品和人大理论研讨文章,以及受到省、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大好新闻、人大工作理论研究论文评选获奖作品,均属奖励范围。

二、奖励标准

(一)《人民日报》、《中国人大》等部级报刊杂志采用的作品,给予1000元奖励。

(二)《日报》采用的作品给予800元奖励,《楚天主人》采用的作品给予500元奖励,《人民代表报》、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用的作品,分别给予300元奖励。

(三)《嘹望》、《日报》、《人大》等市级报刊杂志和市广播电台、电视台采播的作品,分别给予100元奖励,

(四)全国、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内部刊物采用的作品,分别给予200元、100元、50元和10元奖励。

(五)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用的稿件,每件分别给予15元奖励。

(六)全省人大好新闻和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比获一、二、三等奖作品分别给予500元、400元、300元的奖励;全市人大好新闻和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比获一、二、三等奖作品分别给予400元、300元、200元的奖励。

(七)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大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正义网、人民法院网等部级网络媒体采用的作品,分别予以100元的奖励;省人大信息网、人民代表报网等省级网络媒体采用的作品,分别予以50元奖励;人大信息网采用的稿件,予以30元的奖励;网和人大网采用的作品,分别予以15元奖励。网络媒体转载采用的稿件只统计成果,不予计奖。

(八)同类媒体采用同一作品,按最高标准予以奖励,不重复计奖,但用稿数量可作为评先表彰的依据;异类媒体采用同一作品,予以重复计奖。

(九)对其他具有一定影响的媒体采用的有影响的作品,参照上述相关标准予以奖励。

(十)县人大常委会年终组织开展人大理论宣传评比表彰活动,对理论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和有功人员,授予优秀人大理论宣传通讯员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兑奖办法

励志类文章篇8

[关键词]励志教育;技工院校;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

语文教育在技工院校中并不属于主修课程,但是却对学生生活与学习起着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懂得理解文字,更需要通过文字提升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与自我认识,懂得思考,并且树立积极的精神状态。而励志教育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尤为重要,符合时展的需求。

一、励志教育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励志教育主要是培养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个人生活、工作与学习动力,让个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身所奋斗的目标中。在技工院校中,学生一方面来自普通低收入家庭,缺乏专业系统的综合素养教育,生活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知识储备能力与基础知识薄弱,相对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自身社会角色上缺乏自信心。面对这种精神状态的低迷,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积极的通过励志教育让学生充分的肯定自我,相信通过积极的学习与勤奋努力的工作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这种积极的内心信念对学生在校学习以及今后的人生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在精神层面处于低沉消极状态,那么将会影响其一切的生活状态。自卑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导致心理扭曲,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对社会的不良影响。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字教育,更是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或者思想引领性教育让学生摆正生活态度,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的投入到生活中。对生活应该抱有积极的希望和永不磨灭的生活动力,不能随意的自我放弃。而这些都可以在语文教育中通过优秀文章与思想达到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的引导效果。

学生群体中的意志消沉不仅仅关系到个别学生,这种消沉的精神状态会产生传染性,导致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都散发着消极的精神状态。这种危害性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人,甚至因楦霰鹧生的意志消沉做出的过激行为会对他人以及整个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学校未来的发展。如果产生恶劣影响,甚至会对所有技工院校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技工院校学生在不良的舆论影响上会打上一种标签,如果人们将不良印象与技工院校学生标签划归到一起,那是对所有技工院校学生的不公平。因此,要积极的改善技工院校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操作方法

(一)经典名人励志故事

励志教育最常规的方式是通过励志名人故事开展,可以通过成功人士的实际案例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效果。特别是从低处做起,从平凡做起的名人,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个人努力有紧密关系,不一定是依靠个人的家庭背景或者个人的显赫出身,避免学生因为出身情况不高而导致的意志消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故事做一定的实际案例教育,通过贴近性的事实告诉学生,即便是技工院校的学生,未来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努力也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二)励志主题讨论

可以通过具有励志性的话题讨论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话题讨论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引导性,对于整个话题讨论的方向做有效的辨识与引导。当学生出现消极思想倾向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思想来做有效的调整,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有较大的考验。主题可以是社会新闻中的积极案例,通过实际话题的讨论来让学生发现生活的励志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陈旧经典励志故事做有效的补充,让学生感受到更加鲜活的例子。

(三)积极开展私下沟通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网络上开始流传各种励志美文,从中可以获取到生活向上的动力。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私下QQ群或者微信朋友圈的联系来分享美文,同时可以依据美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讨论。在日常也可以多通过私下交流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从而提供更为针对性的励志文章分享。与学生建立课下的良好友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在学生产生思想困顿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引。可以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情况做对应的语文教育内容安排。

(四)丰富教学形式

励志教育不仅仅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做引导,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励志影片来达到引导作用。一般励志影片具有较强的煽动性,例如《幸福来敲门》这部经典的美式励志影片,就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明白,人的出生可能是很普通的,但是由于自身坚强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可以有效的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命运。让学生们相信,命运会眷顾那些积极生活与努力奋斗的人。电影作品由于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表现,同时人物演绎出神入化,比单纯的文字语言有更强的感染力。文字语言需要学生去理解与想象转换,但是影视作品则可以更直观的阐述其核心思想。

三、结束语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广泛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控语文教育。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较少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束缚,教师可以从分利用时机更多样化的开展实际课堂教学,充分的以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来吸引、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在非实用性理论的记忆学习上,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做创新性尝试教育。在励志教育中也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来达到实际的精神教育意义。这需要语文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学习多种信息资料,多了解学生,充分的利用学校有限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做课堂升级改造,让励志教育发挥出不同凡响的实际作用,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有一种新时代的崭新面貌。

[参考文献]

[1] 陈玲.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目标[J].学园,2014,(12):171-171,172.

励志类文章篇9

[关键词]志愿服务 基层就业 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张木明(1972- ),男,广东五华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林轩东(1979- ),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王汝干(1979-),男,广东阳西人,华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tjk0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77-0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紧迫而重大的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凸显,《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当前推动毕业生就业的一项新举措。本文以实证方式验证志愿服务对基层就业的促进情况,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及缓解基层人才需求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高尚的社会事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主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志愿者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显著提高,志愿精神得到了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认同。志愿服务在发挥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同时,又使大学生本身得到身心的锻炼,成为大学生非常理想的“第二课堂”。

基层就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出了重要阐述,基层一般是指县以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农村以及城市的社区。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文件精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统计范围包含在下列区域、单位就业或以下列方式就业:一是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二是农村建制村;三是城镇社区;四是中小企业;五是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六是自主创业;七是部队;八是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还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并且更好地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增强其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扎根基层,实现自身价值。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到基层去就业必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这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层的艰苦条件不仅可以锻炼人,而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相对城市而言,基层的舞台更为广阔,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多。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人才储备。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却又难以吸引到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运用新技术、掌握新知识和新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层发展进程;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而推动基层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三、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实证分析

1993年春,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入21世纪,大学生志愿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高,以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全校本科生约3.9万人,研究生约4000人。2011年4月随机抽样调查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00名,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各占50%,其中本科生每个年级各200名。结果表明,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82.6%,曾经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64.0%,其中参加过上3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22.2%。为了解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以问卷调查形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调查在2011年11月完成。问卷由广州地区8所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完成。问卷涉及综合类、农林类、理工类和职业院校的学生,确保答卷学生的多元化,避免因答卷学生来源单一而影响问卷统计结果。实际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946份;通过网络回收的有效问卷140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51.3%,女生占48.7%;本科生数量占98.5%,研究生占1.5%;从所属专业划分来看,文科类占27.8%,理科类占30.3%,工科类占27.7%,农林类占12.7%,艺术类占0.9%,医学类占0.4%,体育类占0.2%。被调查者参加的志愿服务的内容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大型会展、大型活动,56.2%;帮助孤寡残疾人的服务,36.9%;帮助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的生活服务,32.6%;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16.2%;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服务,9.2%;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7.6%;社区治安、纠纷调解等社会安全服务,5.2%;艾滋病、吸毒等特定人员的服务,1.9%;其他(为贫困儿童募捐、公益宣传等),3.4%。

1.志愿服务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就业能力。在被调查者中,61.9%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能完善知识结构,66.5%的学生认为积累了工作经验,57.5%的学生认为增强了自信心,49.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协调沟通能力,42.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22.4%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2.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有较高的基层就业意向。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投身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期间,立足岗位,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同时也转变了就业观念。对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大学毕业后,会不会考虑基层选调生的工作?选择会考虑的占94.1%, 其中西部计划(25.8%)、三支一扶(18.8%)、大学生村官(28.7%)、基层选调生(20.7%)。对于您认为参加志愿工作的经历会不会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认为会的占51.8%,不会的占5.9%,不一定的占24.0%,不清楚的占18.3%。对于您是否支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优先招收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者?50.6%的志愿者持支持态度,认为可以鼓励志愿精神;26.2%的志愿者持反对态度,认为容易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23.2%的志愿者持无所谓态度。

3.基层单位更愿意选用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基层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更愿意选用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已到岗服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三支一扶的2010届、2011届高校毕业生多数具有志愿服务经历,广东省部分基层单位录用的2010届、2011届毕业生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分别占90.6%、95.3%,其中西部计划84.7%、96.2%;山区计划85.3%、88.1%;三支一扶93.9%、97.3%;涉农单位90.6%、95.4%。基层单位普遍认为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更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能力较强,能较快适应基层工作。

四、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系统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志愿服务促进了基层就业。从志愿服务的视角,文章提出以下建议:

1.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200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将志愿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用各种机制、规则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开设有关志愿服务的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志愿服务的历史和发展,学习如何参与志愿服务,了解自己适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便作出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计划,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完成社会实践,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志愿服务的知识、讲座、咨询窗口以及为学生收集并提供志愿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机制,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北京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围绕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36工时)作为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切实发挥了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

2.志愿服务与职业规划相结合。要拓宽志愿服务范围和对象,结合学生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为将来就业打基础。服务学习是我国大学生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社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将来就业要从事的专业和职业有直接关联,可以通过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较好的专业技能以及要从事专业领域工作所需要的职业习惯、素养等。同时,可以以专业、个人特长为依托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个人专业、特长水平,提高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高校在设计服务计划时要全方位考虑,服务的形式需要多种多样,富有特点和针对性,组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在全面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活动参与,把志愿服务活动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3.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实践表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高校可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基地,争取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围绕基层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通过见习,基层单位可优先选择毕业生,并且与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接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招聘成本,而且对于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找出自身的不足,有益于双方的接受。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2006]55号)[Z].2006-

11-07.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Z].2005-06-25.

励志类文章篇10

摘 要 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数量与质量正处于蓬勃上升期,我们应借助这股东风,从理论出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志愿者体系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体育志愿者管理的改进途径有:1.通过立法的途径完善相关法律。2.志愿服务需要有整体规划。3.提高志愿组织管理的科学性。4.志愿管理的可持续性。5.积极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学习他国优秀经验,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志愿者 赛事志愿者 志愿者管理

一、我国体育志愿者管理的现状

(一)分类

较早出现有“体育志愿者”内容的文章是倪同云等人在《中国体育科技》1998年第8期《关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策的研究》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群众体育志愿者的观c,自此,学术界开始对体育志愿服务进行研究。虽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空间是很大的。体育志愿者分为,体育赛事志愿者与社区体育志愿者。

(二)动员与招募

我国目前的志愿者动员机制,有两条路径是较为清晰的,一个是体制内的自上而下的志愿者动员方式。它一般由政府提出,一层层的往下推行,由点到面的招募志愿者,这样的动员机制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成效,但不够深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另一种动员方式就是自下而上的动员方式,在我国,显然第一种方式更占据主流地位。但体制内的志愿者服务出现的种种不足,还需要自下而上也就是民间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来弥补。至少在理论上,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更加注重对志愿精神的依赖,更注重对志愿者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规划。

(三)培训

我国的体育志愿者主要是赛事前集中培训,有针对性,由于我国在体育志愿者管理方面还不具一个规范化的体系,培训总是不具有持续性,而我国部分赛事志愿者的人员来自高校,考核成功后再分配入各自所要负责的岗位进行场地培训与岗位培训,以在一定时间内,使自己最快适应工作。

(四)激励

我国的激励制度一般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我国大部分省市出台的志愿者管理条例中就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组织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志愿经历的人。

二、我国体育志愿者管理的改进途径

(一)通过立法的途径完善相关法律

完善体育志愿者相关法律,使志愿服务活动和体育志愿者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这一法律空缺也阻碍了体育志愿者的发展。

(二)志愿服务的整体规划

对于重大体育赛事,涉及多方人力、物力、财力,为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滥用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书是必要的。为广泛开展志愿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并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科普、市容市貌等志愿服务,实行志愿服务与应届重大体育赛事有机的结合。

(三)提高志愿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在划定招募范围内,要根据赛事以及城市的特点,招募人员以在校大学生以及专业人士为主,适当招募中老年志愿者,他们在地理风俗、人际沟通等方面上往往具有未步入社会的学生所缺乏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招募信息应尽早,并联合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四)志愿管理的可持续性

对于一些青年志愿者,他们只在大学期间进行志愿活动,工作后并不继续从事志愿服务行业或志愿活动。是否可以考虑在志愿者管理的条例中增加对有过重大赛事志愿服务经历的志愿者给予适度的激励措施,鼓励已经工作的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公民参与进来。

(五)积极弘扬志愿服务文化

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网络、报纸、杂志、微信,以各类形式宣扬志愿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加强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

三、结论

国内几次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告诉我们,公众只有对志愿服务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志愿服务精神才能广泛被人们熟知,才能吸引人们参与进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奥运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能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吸引全球的目光,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志愿者的盛会,同时也为公众的参与提供了平台。当遇到国内重大赛事,当地志愿者组织该抓住这个契机,设计并组织一些有创新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当地志愿服务行业的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体育志愿服务也会进入一个更加完善、全面、规范的阶段,从而推动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媛,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

[2] 吴迪.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林龙圳.大型活动中志愿者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4] 秦华,田小凤,卜元,日本大众体育蓬勃发展成因初探――兼论对中国发展大众体育的启示[J].2008(3):86-88.

[5] 谢芳.美国小区中的志愿服务[J].社会.2003.53(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