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十篇

时间:2023-04-05 09:53:31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1

我是05级__学院____分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自__市__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以务农为主,收入微薄。在上大学之前,我曾经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但是,现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外部世界的诱惑也很多。由于离家太远,又缺少家人的关怀,再加上自制力比较差,我逐渐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大一时,我的成绩并不好,在班级里表现也一般。到了大二,我开始想到要努力奋斗,因为父母在农村一天劳作十几个小时,为的是让我能够好好在学校读书。但大二一年的奋斗并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成绩,只能在班里排十几名。更没想到的是,这一年父亲发生了车祸,由于头部被撞,导致以后行为不便,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看着妈妈日渐憔悴的容颜和逐渐斑白的鬓角,我的心忍不住在滴血,多次产正了辍学的念头,然而,妈妈却坚决反对,妈妈说,她没文化,一辈子受穷,知道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绝不让她的孩子再因为没文化而受穷。就这样,家庭贫困并没有阻止我求学的生涯,这不仅因为有来自双亲的全力支持及自身的努力,更主要是有国家和学校助学政策阳光般的大力帮助。

作为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我深知这一点的来之不易。我想,贫穷不是我们的过错,但拿着国家的钱如果再不好好读书,那就是我们的错!我们要比别人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拿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情感,因为感恩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2

一、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政策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宣传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体会和感受;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措施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宣传各高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畅通无阻的情况,并对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三、宣传目的

我校学生众多,层次不一,家庭条件各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少,我们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助学金标准、审批与发放流程等规定,及时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宣传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栏、专题工作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学校具体举措,使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及各有关科室主任、老师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此外制定了活动方案,让班主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宣传工作切实、顺利地开展。

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为把宣传工作做实、做好,我校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我校在学校主干道悬挂了"梧州高中贫困资助政策宣传月"横幅,在体育馆、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橱窗张贴了三份海报,其中自治区统一下发的两份,自制一份。

2.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2700多份,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以更方便的形式让老师、同学了解、掌握各项资助政策的内容,并让学生和家长在资料回条上签字备案。

& nbsp; 3.举行了一次以"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4. 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讨论、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勤奋学习的决心。

5. 在4月 1日晚高一高三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播放资助政策视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6.在梧州高中网站开辟"扶贫专栏",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种信息、动态及时传到网上,并组织教师通过校园网学校相关文件。

7. 校学生会广播台中午和傍晚"校园新闻"栏目做了多次主题新闻报道,播发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评论及贫困学生的受助感言。

8. 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征文大赛。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3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创新 创业 勤工助学

1.引言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勤工助学是我国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唯一的一个非直接给予型的资助。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费逐年递增,加之各地区(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一些潜在问题逐渐凸显。尤其在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严峻、创业已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的情形下,如何让勤工助学成为第二课堂、怎样引导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经历改变“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心态、如何能够利用勤工助学来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等,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从创业视角探讨高校勤工助学所应具备的新型功能及其引导策略。首先综合考虑在校大学生心理特征因素,选定资、育人性、经济性和维护性四个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结构分析框架;然后从整个人才输送供应链所涉的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实施建议。研究结论不仅为完善高校资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建议,还有利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实践。

2.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

国外不少高等院校都注重发挥勤工助学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勤工助学政策均值得借鉴。美国提倡“混合资助模式”,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与国家人才需求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额度,尤其重视加强社区和学校间的联系,鼓励各社区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勤工助学岗位[1]。英国将大学的收费标准划分为依赖家长和独立生活两类,特别针对大学生创业热情专设了大学生创业机构,并将助学贷款向大学生创业者给予一定倾斜[2]。德国则构建了较完备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进行资助和指导,使基于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从国外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经验中,可总结出一个成功的勤工助学体系具备三个特点:①资助形式多样,资助政策灵活;②设立专门机构实施管理,完善资助信用体系,构建合理的奖罚机制;③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业的扶持。

(2)国内研究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理论探讨,在国内也获得众多学者的青睐,杨红波和林西平[3]认为大学生勤工助学具有经济活动的内涵,即在使学生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以获得长远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姚圣梅指出我国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进入到济困与成才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阶段[4]。孙秀丽和夏春雨指出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仅把创业看作一种尝试是由于经验不足或受环境因素阻碍导致缺乏长期规划,并讨论实现校园创业和社会创业的对接策略[5]。郝菲菲提出高校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其育人性,尤其应拓展勤工助学在辅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新功能[6]。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高校不应仅仅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资助,还需强调勤工助学对于大学生创业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面对当前创业热潮,如何联系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创业需求和心理特征,寻找创业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需要深入思考。

3.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的层次分析结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新型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要完善勤工助学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勤工助学评价与反馈监督机制,以达到对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管理水平、助学育人等全方位检查评价的目的。(2)要立足当下创业形势,结合校内外市场需求,拓宽勤工助学的岗位来源及资助款项来源,多增加一些“技能型”或“管理型”勤工助学岗位来替代过去纯体力型劳动,从而推动勤工助学载体平台的创新。(3)要构建具有勤工助学功能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与课程体系,注重对具有不同需求特征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机动灵活的创业指导与心理教育,真正实现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面对我国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中部分功能缺失及实施策略不健全的现状,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关键要点,本文构建一个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层次分析结构,以讨论为实现具有创新创业功能的勤工助学体系需要采取哪些引导策略。由于勤工助学体系中各影响因素和判断准则大多难以量化,单纯依靠决策者的逻辑判断来评价体系方案的优劣又有失客观性,故而选择层次分析法实施辅助决策,能够为准确定位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所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引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勤工助学体系特征属性的分析,本文将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所应具备的功能分为四类:资、育人性、经济性和维护性。并且基于这些属性提出五种引导策略方案: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校企合作,增设创业类助学岗位;建立健全勤工助学考核机制;构建勤工助学反馈监督机制;设立专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如此,便形成如图1所示的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三层结构:Z为总目标层,建立一个顺应创业需求的有效勤工助学体系;中间A■,A■,是方案层的五个引导策略。

最终计算出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向量w[3]=(0.1801,0.3563,0.1346,0.1346,0.1943)。根据此例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显示:(1)w[1]表明属性层中资与育人性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维护性,相对来说,经济性在四种属性中所占权重比较小。换句话说,此例数据说明在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勤工助学体系构建中,资与育人性两个属性有较强的重要性,维护性占其次,经济性属性对整个体系的影响较小。(2)w[3]表明面对实施引导策略的方案层,校企合作以增设创业类助学岗位可作为重点考虑方案,其他策略选择依次为健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勤工助学反馈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勤工助学考核机制。

4.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的建议

从上述运用层次分析法演绎如何构造具有创新功能的勤工助学体系及怎样选择引导策略可看出,创业视角下的勤工助学教育体系是复杂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必要子系统,它并非游离于原有教育体系之外,而是与原有教育完美融合进而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之一。在构建勤工助学体系过程中,基于四大功能属性和五类引导策略方案,应倡导所涉主体――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的顺利运转(见图2)。

(1)高校方面

高校在人才供应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因其身兼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共享市场需求信息等多方面职能,而且与学生、政府和企业均紧密关联。①在培养人才方面,一则高校可尝试聘请在人才教育和企业管理方面均有出色表现的“双师型”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这些优秀教师的职责是搭建高校、学生和身为需求市场的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开设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师资力量;二则高校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例如对学生可开辟创业实践折抵少量学分的绿色通道,对教师可提出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折抵部分工作量等政策。②在面向市场输送人才时,高校需关注学生的求职表现,以及学生进入人才需求市场、参与工作后所面临的问题等,随时进行教育成果的监督和反馈,以便在后续人才输送循环中更好地自我改进和提高效率。③所谓共享信息,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企业在人才需求过程中担当信息和资金提供者的角色,高校需实时关注政府政策和企业市场需求,将搜集的多方动向汇总反馈给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以做出正确且有前瞻性的决策。另一方面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各高校之间均要加强分工合作,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及能力,各自明确在创新人才输送供应链中的职能,量体裁衣式地共同进行创新教育研发,在实现勤工助学创业教育功能的各类实践中形成校企之间、校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

(2)学生方面

借鉴文献[8]的观点,笔者也赞成作为勤工助学资助的对象学生而言,可以通过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因人而异地分为普遍勤工助学类、实践行动类和创业发展类三类不同的群体[8]。学生自身可从提高自我认知的层面,通过积极参与创业教育课程、努力尝试各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全面激发自我创新能力和未来企业家潜能。具体来说,可以从心理素质、行为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等发面予以提升,充分体现勤工助学体系的育人性。①笔者设计问卷调查结合走访反馈发现,70%以上因家庭贫困而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有轻微的抑郁倾向和自卑心理,这是阻碍大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关键潜在因素。因此,学生通过选修创业心理指导课程来培养健康自信的心态很有必要。②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的实践,不仅要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良好行为规范,而且要注意积累相关职业和创新创业的技能。③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心等。

(3)政府方面

①政府方面的力量一方面体现在资和经济性的功能上。可参考美国政府实行的策略,在全国范围推行“联邦勤工助学计划”:由联邦政府提供勤工助学基金用以支付学生的工资(其中70%~75%的薪水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剩余酬劳由各用人企业单位支付),并授权纳入该计划的高校实施具体的基金管理运作[1]。可倡导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设立统一的勤工助学基金,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基金进行调配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根据各高校参加勤工助学学生人数、岗位数量、创业教育经费预算等因素,确定勤工助学基金调拨的金额,完善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基金管理制度,避免不合理的浪费,降低成本,在完成资的同时实现经济性指标。②政府在推动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方面应承担主导力量,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高校寻找与适合自身特长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企业为高校提供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高校为企业提供就业人才服务的良性互动局面。③从健全考核和反馈监督机制层面来讲,政府仍需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可对受资助创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实施周期性检查,可对勤工助学创业实践成绩突出的高校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以增强创业功能勤工助学体系的可实施性,使其进入良性循环。

(4)企业方面

企业力量主要体现在岗位、资助的供给和培训等方面。①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增设创业类勤工助学岗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共同建立模拟创业园,即为学生提供虚拟智能化的创业园,选择学生担任园区管理员,通过智能模拟平台,进行创业前期准备及模拟运营;再如协作研发网上店铺的运营模式,即企业负责网店的开设和维护,由参与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从事网店经营管理,盈利按一定比例返给学生,以形成积极的反馈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②针对勤工助学岗位提供部分资助,比如选择高校建立企业创业实践平台,即划拨一定数量资金,以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问题作为命题,面对勤工助学的学生开放项目申报,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进行创新和创造。③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需企业的鼎力相助,尤其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岗位培训使学生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形成很好对接,利用岗位培训与高校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平台,凭借岗位培训让勤工助学这一原本特殊的校内实践方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手段。

5.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创业视角下勤工助学体系的功能属性层与引导策略层,为实现这些功能和方案提出构建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并依托此平台分别对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主体给出相应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勤工助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坚持济困育人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同时,人才输送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可能还会需要其他主体的辅助力量,这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予以完善。另外,如何由过去单纯将高校视为教育培训主体转变为学生从事创业运营的载体,逐步将高校发展成为人才实验工厂,为有创新思想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同时使新型勤工助学体系更加完善化、多元化和系统化地实施,这些均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庄丽君.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91-95.

[2]邹树梁,黄建美.中英大学生资助体系比较与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64-166.

[3]杨红波,林西平.从输血到造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211(1):131-132.

[4]姚圣梅,肖莉.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年探索,2010,159(4):93-96.

[5]孙秀丽,夏春雨.解析大学生校园创业与社会创业的错位与对接[J].高教探索,2011(4):134-137.

[6]郝菲菲.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及功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3):12-14.

[7]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及高校学费制度改革,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高校中产生了一部分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根据现行政策,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使得他们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顺利完成了学业。国家的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欢迎,但现行的资助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偏重于对贫困生物质的资助,而忽视了对贫困生德育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认识教育等问题,造成了一部分贫困生虽然解决了经济方面的困难,但精神上、心理上的困难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部分贫困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自卑、敏感、抗挫能力较差等情况,也有部分贫困生缺乏诚信和感恩心理,觉得自己获得国家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恶意欠贷,不履行还贷义务。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成效,在贫困生群体中产生不好的影响,阻碍了助学工作的发展,因此,对贫困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其紧迫。

(二)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徐桂峰所著的《浅析高校贫困生问题》和河海大学人文学院的陈芳所著《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等;这部分研究成果阐述了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还有专门针对助学工作政策性的研究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这方面的研究,如四川大学陈灿平的博士毕业论文《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和湖南师范大学贺东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等。但专门针对在新资助政策下对资助育人功能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新资助政策下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往的资助政策已经不适用,国家在2007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简称新资助政策)。政策的出台是一个手段和办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高校贫困生不要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影响受教育的机会,令贫困生也能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除了在经济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以外,还要对贫困生进行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阻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新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尚不到,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新资助政策,新政实施以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政策的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内容丰富,既有勤工助学、国家奖助学金,也有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免除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但对于新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尚不到位,从高校资助工作部门到贫困生和社会都对政策的育人根本目的认识不足。

(二)资助工作透明度尚需加强,现行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通过几年的运行,各高校也掌握了切合自身实际的一套工作办法,能够保证资助工作顺利的开展,但在资助工作的透明度方面重视不足,受资助的学生没有从多方面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其本身的关怀,对学校老师、工作人员的付出、同学们的关心、贫困生之间的谦让也没有很好的理解,成为阻碍感恩教育的影响因素。

(三)部分社会资助心态不端正,在新资助政策出台后,允许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社会的资助是相对于国家资助的一个重要补充作用,表现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也是企业回馈社会、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一个良好局面,但有部分社会的资助存在心态不正的情况,如企业以资助的形式达到吸收人才的目的,或者打着资助的旗号对公司企业进行宣传,这些不以帮助贫困生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目的的社会资助令到受资助着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在自食其力,是在获取报酬,是在等价交换。这样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会使得贫困生在接受其他资助的时候缺乏责任感,过于功利,成为阻碍实现品德教育的一个影响因素。

(四)“心理扶贫”力度不够,贫困生在高校里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家庭没有能力缴纳学费、甚至无法支付他们日常生活的费用,在物质横溢的时代,难免会承受一定的压力,贫困生普遍具有敏感、自卑、抑郁、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理困难的能力不足,遇到困难后容易自艾自怜。在高校,鲜有专门针对贫困生进行心理预防性疏导的工作预案,一般是等到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干预,成为阻碍贫困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影响因素。

四、强化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工作机制构建

(一)显性资助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对贫困生需要进行物质经济的资助以外,还要利用征文活动、座谈会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让受资助的同学了解资助的目的,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物质资助与人格培养相结合,除了物质资助以外,对贫困生人格的培养同样重要,贫困生较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但却影响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应该重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预防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

(三)整体教育与个体指导相结合,高校贫困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普通大学生的一员,和普通学生一同接受整体的教育,但他们又具有一些个性上、心理上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除了为他们提供整体的教育之外,还要针对个性对他们进行个体指导,如对个性要强的贫困生,可鼓励他们从学业方面发展,对于个性敏感胆小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和工作,对于容易自卑的学生,可对其多加鼓励,肯定其优点;对贫困生进行个性指导和整体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资助育人的成效。

五、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必须体现出育人的功能,既要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要将资助工作当做一个育人的手段,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梁红军.德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D].赣州师范学院,2010(06).

[2] 徐桂峰.浅析高校贫困生问题[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7).

[3] 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4] 闫晓.高校贫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 (6).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5

资助政策体系全覆盖

自2007年国家资助政策建立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为了真正实现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平等接受教育的目标,党和政府作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强调,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并依法予以保障。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赋予了教育要肩负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要“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总理对解决好贫困地区孩子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都多次作出批示。

学生资助工作是我省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实际,我省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精准对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认真实施《甘肃省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依靠教育“拔穷根”,突出“精准”保公平,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建立了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的资助体系。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2014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决定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此项政策惠及全省20多万名中职学生。

随后,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教育精准扶贫一揽子专项支持计划,出台了包括学生资助在内的9个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并建立起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专项计划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聚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最迫切、最突出的关键问题,明确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主要举措,提出了突破口、着力点和路线图,获得了贫困地区群众高度认可。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甘肃率先对全省所有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免除保教费,2016年,共对1634772名(人次)幼儿发放资金7.91亿元。其中,春季学期对798626名幼儿发放资金3.82亿元,秋季学期对836146名幼儿发放资金4.09亿元)。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这三项学生资助工作被列为2016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实施。

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在8所省属普通高校落实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由省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以及在校生30%的比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10%的比例给予支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建立,使我省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得以完善。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省还建立了奖、助、贷、补、减、免以及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新生入学资助、绿色通道等多措并举的混合资助体系,资助项目多、内容广、力度大。2016年,高校共发放落实学生各类资助资金186308万元,占到全省资助经费半数以上,惠及学生80767人次;此外,全省还为226235人办理发放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4930万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这些资助政策的建立与实施,及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有力推进了教育精准扶贫。

资助政策建立十年来,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学生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实现了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学生及其家庭的命运。

省教育厅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计划也入选2015年全国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2016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专题新闻会,甘肃省教育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点赞。

在今年初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上,郝远副省长在总结我省学生资助工作时说:“过去的一年,教育公平共享发展基础更加巩固,突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链条、无缝隙的学生资助体系”。

突出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全省各行业也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学生资助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创新方式方法,转变以往的学生资助工作观念,把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起来,并将学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落脚点放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尤为重要。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各项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和内涵发展两个基本原则,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要放在狠抓落实上和稳步推进上。

为此,我省提出:各地和各学校,要根据国家政策,及时逐项制定落实国家新增资助项目的工作办法,完善并优化已有的资助制度,保障各项资助政策有规可循,抓紧研究制定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等新政策相关的操作办法;各高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12月30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正确认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解困型资助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基本、兜底线”的功能定位,坚决杜绝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或用“助学金”代替“奖学金”的做法。高校的各类奖学金,必须要体现“奖优”原则。确定评选对象后要及时足额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克扣。

同时,各地和各学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加入其他非经济因素。要及时科学修订认定办法,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物价水平、高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不撒胡椒面、不搞平均主义、坚决杜绝轮流坐庄。

此外,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好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比例用于学生资助的政策,严格自律约束。对于在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和发放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省教育厅明确强调“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心慈手软。”

为保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我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保障机制,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

一是机构健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省、市、县和高校四级管理体系和领导机制,形成了省级统筹领导、地市积极配合、区县认真实施、高校全面落实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是制度完善。基本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体系,每一项资助政策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办法。同时,完善了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特别救助机制;

三是宣传到位,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走进校园,设立服务台,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普及助学贷款诚信知识,从源头上控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并将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在校及毕业学生。此外,按照全国资助中心要求,继续在全省开通资助热线电话,并进行轮流值班,就学生及家长对资助政策及方式等问题进行解疑答惑;

四是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开展诚信教育主题宣讲报告会、“大学生与诚信”主题班会和座谈会、“诚信教育”主题征文、“诚实守信、立德树人”主题演讲比赛、诚信教育宣誓仪式、“诚信自强之星”评选等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由于全国多地连续发生多起高校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以助学金发放为名遭遇的诈骗事件,2016年8月底,教育部资助中心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安全等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教育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重要时期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对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推动资助工作健康运行,我省也明确提出,各市州要继续加强资助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资助管理机构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三落实,要全力保障资助机构运行条件。各地各校要逐步建立学生资助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受助学生信息资料安全防护,务必做好学生资助信息安全工作。

协同推进资助和育人相结合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阵地。在前不久教育部召开的省级资助中心工作会上,教育部资助中心明确了2017年学生资助的工作重点:一是精准资助,二是资助育人。

2016年7月,教育部前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上从“把握一个目标”“抓住一项核心”“强化两项能力”“加强三项教育”等方面深刻阐述了资助育人的内涵和要求:

“一个目标”就是以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逐步建立起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这样一条绿色通道,让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样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样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同样享有承担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一项核心”就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和`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资助育人的核心内容。帮助大学生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责任,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深刻转变。

“两项能力”就是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是受助学生就业、创业,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核心竞争力。在资助的同时,要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以此达到育人效果。

“三项教育”就是要积极开展“诚信、励志感恩、责任感”教育。资助育人始于资助、成于育人。每项资助政策措施、每个资助阶段都具备育人的独特优势,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的激励导向作用,树立优秀典型,大力传播励志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励志感恩、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充分鼓励受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勇于担当、互助共享的优良品质。

让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我省提出,学生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更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和根本任务,强化德育教育和精神激励,促进他们克服自卑,奋发图强。

我省明确,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通过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和帮助受助学生制定成长规划方案,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拓展育人途径,着力提升受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把每一个受助学生培养成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尤其是中职、高职学校,要注重对受助学生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融合,要将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挖掘受助学生潜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使受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社会实践经验,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为确保资助资金安全发放,我省提出,各类资助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学生资助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学生资助监管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力度,强化资助资金流转和资助实施程序的全过程监督,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明晰省、市、县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对所辖学生资助工作承担管理责任。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6

导向功能是政策的基本功能,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试图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朝着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指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社会、励志成才,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呈现出一些负面效应。

(一)“等、靠、要”思想显现

现行的高校助学政策体系中,主要的资助形式为“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以及“临时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只强调权利,而对义务没有要求。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在调查中,44%的学生选择了教育费用就应该由国家支付,在最愿意接受的资助方式的选择来看,仍然还有2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想要得到“免费午餐”的学生依然存在,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事,这部分学生即使获得了贷款,对于还贷肯定也是消极的态度,眼睛都盯着不用偿还的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此外,一部分青年学生以经济困难为借口,争着抢着当困难学生,还认为勤工助学耽误时间,助学贷款需要偿还,对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的奖助学金和补助非常感兴趣。可见,由于无偿性资助的比例过高,造成青年学生群体中不劳而获的思想日益凸显。

(二)诚信意识缺失

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和金额的逐步加大,覆盖面已经达到20%。政策规定获取数千元的无偿资助资金唯一条件就是“家庭经济的困难”,高校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也都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不菲的经济利益对于已经工作的人群来讲都显得很可观,对于在校的青年学生势必构成了潜在的物质诱惑,受从众心理的驱使,部分非困难学生也必然会提出对利益的需求。那么,“伪贫”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很多非困难学生正是为了无偿获取这份“待遇”,置诚信于不顾,找关系,托朋友去制造一份假的证明,从而挤入等待“免费午餐”的队伍中。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也会为了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博取政策倾斜,在调查中,就有22.3%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表示为了得到资助,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时会放大家庭困难程度。另外,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偿还问题上,拒不还贷、不知去向等现象的频频发生也反映了部分青年学生的诚信缺失。

(三)奢侈消费滋生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资助力度的不断扩大,资助项目不断增多。由最初的省政府奖助学金10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过渡到现在的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和国家助学金的人均3000元标准,数额逐渐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困难学生,但同时让部分学生认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大学获得资助如此的容易,对资助资金的利用不尽如人意。有的青年学生在拿到助学金后请客吃饭,购买时尚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烫头发等等,出现与资助目的相悖的消费行为。

二、教育性淡漠――高校助学政策育人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

(一)重经济解困轻精神帮扶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压力是什么”时,40.9%的学生认为是“经济”;11.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5.4%的学生认为是“情感”;13.2%的学生认为是“人际交往”;25.7%的学生认为是“就业”,此外受访者中有36.5%的学生认为身边困难学生的类型为双困生(需要经济和思想心理上的援助),7.8%的学生还选择了多困生(各方面能力较差)。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外,由于他们多来自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地区,文体活动等综合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性格内向,自尊而又敏感,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单纯从经济上解困无法根本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而现行资助政策偏重于经济资助,对于精神扶持方面是欠缺的,没有把帮贫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无偿发放的“爱心”书包在校园中没有人用,因为青年学生谁都不想被贴上“困难”的标签,不想在校园中迎来其他同学另类的眼光。单一的物质帮扶由于缺乏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的救助内涵往往容易让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使困难学生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难。

(二)重资金发放轻助后管理

翻阅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文本,“严格发放程序,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坚决杜绝资助资金被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这样的文字描述屡见不鲜。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在制定相关资助政策和实施细则时,都制定了严格的发放标准和程序。但是政策过分侧重于资金发放的前半段,对资金的后续使用对高校的要求就是禁止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而对受助者的要求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实质性的政策规定。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条文中没有对学生提出受助后的明确要求,加上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较少,基本上都由兼职的学生辅导员来负责此项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资金的发放上也都采取“一发了事”的做法,只要学生拿到钱,没有意见就相安无事,整个过程简单粗糙。对于这些数额不菲的资助用在何处,如何使用等相关的助后管理则被忽视,缺乏对受助学生的后续跟踪和有效引导,导致一些受助的学生不重视或不珍惜得到的资助,甚至出现个别青年学生奢侈消费,肆意挥霍资助钱物的现象。

(三)重强势给予轻主观需求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能否产生实效,达到目标,不是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可以决定的,它与政策的客体有重要的关系。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政策实施的目标群体,其需求是不同的。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的资助还是在国家的统一行政安排下进行。国家指定政策然后自上而下地逐层执行,行政管理的色彩依然浓厚。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势给予忽视困难学生主观需求,对谁资助,如何资助都是由政策主体说了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学生对现行的资助方式在保证受助者“享有尊严”方面的满意度很低,可见这种方式由于被动地接受着他人的帮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创伤,自卑感在增加,也慢慢掩埋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一些青年学生渐渐习惯了这种强势给予的资助,“自助”意识缺乏,将解决困难寄托于政府和学校的高额资助,不愿意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更不愿意为了那微薄的勤工助学薪酬而去劳动。这种出于责任的强势给予显然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高校助学政策的本意产生背离。

三、高校助学政策体系对青年学生导向功能的诊治

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资助的出发点是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但是单方面的“扶贫”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单方面的“扶贫”也已不能确保青年学生顺利满意地完成学业,他们需要在大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高校执行助学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资助政策的正向育人功能,把政策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把物质资助与精神支持相结合,把服务管理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把满足青年学生当前需求和支持青年学生长远发展相结合,把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一)通过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激励学生

设立国家奖学金目的是为广大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成才导向和成长榜样,促使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取。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颁授给优秀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在评定过程中严格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把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牢、被学生普遍认为优秀的大学生推荐出来,让“身边榜样”成为在校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懈动力。与此同时,深入挖掘他们勤奋的学习态度、感人的学习经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刻苦学习,锻炼意志品质,勇于创新实践,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助学贷款以诚信教育学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借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利用有利契机,向青年学生深入宣传贷款意义,培养诚信理念,践行诚信实践,在校园内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减少贷款违约现象。在办理助学贷款时,首先通过开展专门的宣传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贷款流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助学政策对他们的关爱,懂得遵守信用,履行协议,身体力行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长久有序的实施。其次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信用是现代社会中维护正常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个人信用又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个人征信体系。为了让学生认识现代个人征信体系,高校应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通过邀请专家讲授信用知识、观看诚信教育片、发放诚信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诚信知识。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7

【关键词】社会救助政策 碎片化 整合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自上而下呈现出严重的“碎片化”现象,甚至这种“碎片化”状态有固化趋势,给社会救助政策的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碎片化现象的严重性,2014年2月27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问题进行整合的产物。

地方政府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纷纷重磅出拳对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整合,然而由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都是框架性的、指导性的,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各地整合实践不一,整合模式五花八门。如此下去,整合体系将呈现多样化、片面性、选择性规范,社会救助政策恐陷入“再碎片化”的悖论。①为避免重蹈“再碎片化”的覆辙,当务之急是要总结“碎片化”的主要表现,厘清轻重缓急,全国统一筹划,整合模式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的表现、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减少乃至消除目前的“碎片化”状态。

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的表现

“碎片化”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被打成碎片,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碎片化”有不同的涵义。社会救助政策的“碎片化”是指社会救助政策缺乏统一性,在实践中表现为社会救助政策管理的分散化,社会救助项目的割裂化,社会救助政策制定过程中呈现出的区域的“差别化”。

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机构与管理部门的“分散化”。在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的表现当中,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分散化是当前最严重也是最亟待整合的,根据2014年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包括8项基本内容,这8项救助制度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即使在一个救助项目内部也由多个部门来进行管理(见表1)。②

表1:社会救助项目管理部门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社会救助项目的“割裂化”。社会救助项目的“割裂化”是指社会救助项目块状分割、独立运行。社会救助项目的割裂化不仅表现为社会救助项目之间缺乏衔接与整合,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救助项目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之间缺乏过渡与互补。

社会救助项目之间缺乏衔接与整合。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社会救助项目之间缺乏衔接与整合。例如,低保救助与专项救助存在简单叠加的情况,要申请专项救助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正在享受低保的人群,这样的规定会使得专项救助仅仅是附着在低保制度上的连带利益。③而对那些因为暂时困难需要救助的贫困边缘户却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内,专项救助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救助项目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之间缺乏过渡与互补。社会救助制度不是独立运行的,而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实现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过渡与互补才能降低制度之间的转换成本,减少制度之间的摩擦。

首先,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缺乏共享与衔接机制。例如,失业救助与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的功能上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衔接机制还不到位。

其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之间定位不清。众所周知,社会福利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社会救助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在概念上界定不清,导致实践中存在交叉和重复救助现象。例如,社会救助制度中包含有特困人员供养,同时,社会福利也含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的内容,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不利于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同时也制约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顶层设计。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中的住房救助和教育救助明显带有社会福利的色彩,尤其是教育救助,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等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一种福利制度,而不是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定位不清导致二者在功能上难以并行发挥作用。

最后,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互补程度不够。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补充具有天然的优势,慈善事业在救助工作上表现的更加及时、更加灵活和更加人性化。但是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不能相互取代,要并行发展共同实现救助功能。这就要求对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在救助领域、救助对象、救助功能进行明确定位,才能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对慈善事业进行准确定位,导致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我国不顺利,公信力受到质疑。

社会救助政策的区域“差别化”。社会救助政策的区域“差别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省之间社会救助政策的差异化。我们以社会救助政策的核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我国政府在1999年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开始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建设的步伐,由于中央的文件条款大多都是关于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的规定,因此各省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实施了本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而通过梳理各省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现,本应统一的条款却存在很大的差别,以江苏和四川为例(见表2)。

表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区域差别比较

数据来源: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四川省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江苏省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带来的危害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碎片化”状况不仅损害了社会救助对象的权益,而且也不利于社会救助政策的稳定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造成新的不公平。社会救助政策在项目、模式、层次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和不平衡,地区之间的救济结构明显缺乏公平制度安排,后果将是严重违背和破坏社会保障应体现社会公正原则,这就使得以社会正义为目标的社会救助成为社会不公的根源。④

多头管理与分散管理加大制度运行成本,造成制度运行的不经济。在社会救助体系中,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受灾人员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这五个项目;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门负责;住房救助由住建部门负责;就业救助由人社部门负责。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司法救助、取暖救助等制度。这种多头管理、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容易引发机构重叠、分工不清、协调困难等问题,造成公共资源的置换和不必要的浪费,这势必会降低社会援助的有效性和合作,而且由于各部门的地位和利益不同,必然会产生冲突,不仅会造成社会救助的增加,而且也会影响发挥社会救济的作用。

使得社会救助对象的瞄准出现偏差,在实践中表现为救助的“重叠”与“缺位”。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基本完成,社会救助管理机构、部门基本健全,但由于体制,导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社会救济工作经常处于“九龙治水”的尴尬境地。各部门往往以部门利益为重,难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与安排救助工作,我国的社会救助中一方面存在重复救助、多头救助;一方面存在救助空白,一些急需救助的对象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实现社会救助政策整合的路径选择

“整合”是指通过对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对割裂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行衔接,社会救助的区域差异进行统一,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效率,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向着更加公正、可持续的目标发展。

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管理的规范化。首先,需要解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内部“碎”的问题。比如,加强部门之间的合并与调整,避免交叉管理和分散管理,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但是管理机构的改革要以社会救助项目的整合为前提,我国社会救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基础救助、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因此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可以以这三大类为依据,对管理机构进行合并和调整。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整合,力争将“大的碎片”化为“小的碎片”,最终达到社会救助与管理部门的“整合”。⑤其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要在民政部门的统一筹划下,财政、教育、卫生、劳动、司法、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实现社会救助项目之间以及社会救助项目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衔接化。首先,在社会救助体系内部要实现低保制度与其他专项救助项目之间的衔接与整合。我国的专项救助制度是在低保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低保制度的补充,但是,其他专项社会救助与低保对象资格捆绑现象比较严重,其结果导致只有低保对象才能获得其他专项救助,使得专项救助成为附着在低保制度上的连带福利,容易造成福利依赖。长期下去会导致社会救助失去公平,也降低效率。因此必须打破专项救助的资格与低保对象的捆绑,将所有的专项救助纳入到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中,对各个项目在救助对象、标准、给付方式和水平以及管理等方面都统一设计,以形成各个项目之间的制度协调与整合,提高其公平性和效率。

其次,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衔接机制。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属于最低层次的保障,但社会救助制度本身不是孤立运行的,需要加强与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例如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衔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框架内,将包括在医疗保险基金中的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医疗保险报销制度。

最后,实现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的互补。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而且也显著地影响社会救助的实际效果。慈善事业对社会救助具有鲜明的互补性,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贫困、失业等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慈善”不仅仅是局限于解决困难群体“吃饱、穿暖、活着”的问题,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困难群体进行“赋权”,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⑥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监督责任,这样可以实现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在功能上的互补。

实现社会救助政策区域“统一化”。社会救助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非一日形成,改变也非一日可就。在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社会救助政策的统一化应该是有差别的统一化。短期内不同地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实行不同的社会救助标准,但社会救助标准的差别不宜超过经济发展的差距,同时,要逐步实现社会救助资格认定标准统一、统一的家庭收入鉴定项目、统一申请程序、统一管理机构、统一法律责任。长期来看,随着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对于社会救助标准也要循序渐进的缩小区域差别,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救助政策。

结论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处于快速建设与发展之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相继建立,针对困难群众的各种减免、优惠、帮扶和临时救助措施纷纷实施,初步搭建了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当代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框架。这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肯定社会救助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社会救助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碎片化”现象。社会救助内部存在的“碎片化”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政策的顶层设计过于“粗犷”,政策的执行机构、服务部门过于分散,管理不集中等。这种“碎片化”现象给社会救助的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后果,在实践中,“碎片化”的直接危害是使得社会救助政策的瞄准出现偏差,本应得到救助的困难人群没有得到救助,而不需要救助的对象却享受着救助政策。这严重损害了社会救助最根本的目标定位,不但没有实现社会的公平,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不利于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更不能发挥社会救助安全网的作用。而且“碎片化”体系的过渡期一旦超过几十年就会形成路径依赖,成为难以改掉的历史包袱。因此,必须对目前的碎片化政策进行积极有效的整合,社会救助政策的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实现三个渐进的目标:其一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其二实现项目的衔接化,其三实现区域的统一化。三个目标逐步实现,社会救助整合的目标才能彻底实现。

(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宜宾学院讲师)

【注释】

①孙淑云:“社会保障体系‘分化’与‘整合’的逻辑”,《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

②戴昌桥:“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③关信平:“完善我国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④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险‘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 ”,《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9期。

⑤方菲:“从失衡到均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研究”,《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8

一、强化过程管理

1、细化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坚持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2、严格把关信息系统数据填报。实行系统网上审核和网下监管并重,重点加大对中职学校大龄受助学生的监管力度。

3、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建设。强化普通高中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普通高中资助信息采集、校内资助行为。

4、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资助资金,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5、加强资助资金管理与审计。加强对市级和县(市)级资助资金的管理与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倡导学校设立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奖、助学金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6、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实行资助工作承诺制度,规范中职联合办学和校外教学点的资助行为。加大资助工作月巡视力度。

二、加强政策宣传

7、创新形式,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实施好高校“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和中职、高中阶段“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活动。加大对高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受贷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8、完善日常工作进度、重要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动态信息报送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

9、切实做好群众咨询投诉工作;不定期对受助生进行电话回访,深入学生家庭走访宣传,切实提高社会知晓度、满意度。

三、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10、探索总结管理经验。建立健全贷前宣传制度和贷后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对进入还款期学生贷款的催缴工作。

11、严把受理材料审查关,提高申贷审批通过率。配合省开行做好县(市)区2012年贷款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和发放工作。

1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基层业务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完成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确认、风险补偿金、贴息资金的测算和归集。

四、提升管理水平

13、加强机构建设。县(市)区资助机构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职能,充实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促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14、提(高)升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县(区)、学校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与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升学生资助队伍人员业务素质。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9

关键词: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95-2

课题名称:关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研究,编号:2011B127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经过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对贫困大学生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然而,该制度在多年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贷款违约的现象却层出不穷,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助学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平均为20%,有些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依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大学生不能如约还贷,日益成为助学贷款制度存续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大学生不能如约还贷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不能如约还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诚信是重要的为人之道,而屡见报端种种背离诚信理念的事件和行为,却在不断地破坏着青年人对诚信的笃信和追求。此外,在全社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大趋势指引下,从事义务教育的各级学校不得已将提高升学率作为自身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在学习成绩就是一切的社会大氛围中,人们只注重功利而忽视获取功利的手段正当与否,人们有时会觉得诚信有碍于功利的取得。特别是,当今社会中存在诸多不合理获取功利现象大部分是通过避人耳目的形式而取得;另一方面,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助学贷款来自国家,作为公民中的一员,他们理所应当享有贷款机会。部分大学生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免费的午餐”,既不用付利息,又不用财产担保,一旦目的达到,又想尽种种办法不偿还贷款,能拖则拖,能不还则不还。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淡薄,使国家助学贷款潜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

客观因素也有两个表现方面,一方面在于,接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找到工作或者是工薪太低,“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峻。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和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离校时待业率分别达到33%和27%。当贷款学生就业遇到困难,连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按时还贷就成了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助学贷款的返还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有关于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没有有效、成功地建立起来,严重地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贷款信心和放贷意愿。

若要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对我国在读大学生,发挥持续的助学、促学以及兴学的社会功能作用,必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特别要加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2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的缺陷

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以来,同时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是根据“风险分担”的原则,按当年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对经办银行给予补偿。风险补偿金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

风险补偿金的设立解决了银行不能按时收贷的风险,但却将相应的风险不公平地转移给财政和高校。须知,银行作为营利性经营企业,从事贷款本是银行的经常性业务内容,即便是助学贷款也要附加一定比例的利息。现有风险补偿金的相关制度内容消除了银行在从事助学贷款业务过程中规避了一切可能出现的风险,也确实激发了银行从事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但这种做法对于财政和高校却是不公平的。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如下:

2.1表现为权威性信用担保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应属于完全的个人信用贷款,但从1999年试点到2004年全面铺开,却一直未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担保机制,这也是国家助学贷款成为高风险贷款的根本原因,就是说没有政府的相应担保。美国由各联邦政府牵头采取灵活多样的助学贷款模式,联邦政府是助学贷款的主要实施者。“联邦帕金斯贷款(Federal Perkins Loans)是联邦政府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提供的低利息贷款形式,政府将该贷款资金按比例分配到每个学校,由学校直接管理贷款的发放和归还,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是否符合该贷款的获得条件。”贫困大学生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人,如果没有相应的财产和信用记录,或者其自身的信用等级不足,就可能无法获得贷款。为此,缺少政府般的权威性担保机构是首要的缺陷问题。

2.2表现为风险补偿金分担不合理

2004年出台的助学贷款新规定中提出了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弥补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损失,由政府和高校联合负担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政府和高校各负担风险补偿金的50%。风险补偿金的设立,确保了银行的利益,有助于提高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但我们也要看到,助学贷款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性贷款,由政府财政予以政策性补贴或补偿顺理成章。但由高校来承担风险补偿则未必合理,高校并不是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也不应承担这一政策性的贷款补贴。高校没有能力控制和强制要求学生毕业后的还款行为,但却要承担其违约责任,明显有失公平,特别是贷款量大的高校通常都是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多,通常学校的经费也都比较紧张,学校的政策和经费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经济困境,还要拿出一部分学费收入作为风险补偿上交到银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发展。

2.3表现为风险预先补偿制度不合理

一笔正常助学贷款的运行应是由银行放贷、银行首先承担风险、损失,政府事后再对能确认的损失部分进行补偿,而不是通过招标的方式事先确认风险补偿比例,对未发生风险事先进行补偿。因此,风险补偿金额可能真正大于银行的损失,也可能小于银行的损失,可能造成政府补偿过溢、银行受偿过短的不均衡状况,这一不均衡实际上构成了制度运行的成本,成为助学贷款制度内部固有的缺陷。

3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途径设想

3.1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制度体系

政府是实施助学贷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要发挥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国家担保制度。从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来看,担保制度是贷款发放和回收的必要条件。政府可以设立助学贷款国家担保基金,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社会力量捐助等途径筹措资金,建立相应的基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对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无法还清贷款的学生,要从基金支付,帮助其偿还,从而避免商业银行的损失,保护商业银行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政府还要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切实从法律层面保障助学贷款政策的施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发展。

3.2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社会担保制度

可以偿试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公司或私人担保制度,作为国家担保制度的有效补充。从目前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看,可以实行助学贷款社会担保制度,可以让有资质的公司、机构、法人和自然人等承担信用担保,从而有效化解助学贷款的还贷风险。

3.3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7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要积极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国家、银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助学贷款违约责任的风险分担机制。

3.4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缴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生源地助学贷款也属于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但要求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在学生心里形成了父母为自己担保的预期,所以通常还款率也较高。为了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还款率,也可以适当增加由学生父母或亲友担保或学生所在家庭房产等抵押的放贷要求,从而使贷款回收更有保障。

4结语

总之,健全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尤其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是保持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性条件。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需要政府、银行和高校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并结合社会捐助、公益投入等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将助学贷款风险降至最低。另外,国家还可以继续、强化和完善通过国家代偿和减免政策等政策引导方式,给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诸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的还款负担。事实上,从2006年起,中央部门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国家代为偿还。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国家还应对毕业后从事国家急需的基础科学领域研究、到贫困落后地区工作的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进行减免或由国家代偿,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服务于国家急需发展的行业和地区。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切实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该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引导功能,帮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建立起诚信意识,引导大学生从他律引向自律。还可以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强化感恩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助学贷款是完成学业的重要辅助条件,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应当知恩图报,回报国家对自己的帮助。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是冷冰冰的制度框架,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与奉献才能给这个制度框架施加人间的温情,才能更加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机制作用,当然,这尤其需要银行和大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支持。唯此,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也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明.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42.

[2]王珩力,冯卫东.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与控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1):36.

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篇10

关键词:助学贷款;大学生;社会实践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以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学费而上不起学”的承诺。然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活动,是摆在政府和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1]。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依托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能帮助宣传国家助学贷款优惠政策,又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1.1 国家助学贷款下乡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作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的“三下乡”是指传统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其中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而在暑假开展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以国家助学贷款优惠政策宣传活动为主题,帮助当地人民群众了解助学贷款政策,讲解申请基本条件以及如何还款,正是高校大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社会实践的一种新形式,它从过去侧重于思想教育、强调调查研究、认识国情的内容上发展到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帮助解决人民实际问题,尤其是乡镇、农村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教育问题,从而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1.2 国家助学贷款下乡行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开展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主要是深入到比较贫困的偏远乡镇或山区,亲自感受自然环境条件或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当地的影响。通过亲身经历,大学生加强了对乡情、民情、社情和国情的认识,特别认识到,在现代化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在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的初中、高中学生为了生活、为了教育还在苦苦挣扎,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缺乏保障,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足,甚至很多同学心理比较封闭,对于大学不敢奢望。通过切身的感受,大学生能认真地思考这种社会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感悟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的所见所闻,使大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国家发展中社会中仍存在部分的困难,从而促进大学生增强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能力,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坚信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不断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1.3 国家助学贷款下乡行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诚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扶持开展的一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措施,即不需担保人,全凭个人信用,由国家制定的商业银行向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提供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贷款,在校期间由国家财政给予全额贴息[2,3]。正是由于这种贷款的信用性和优惠性,许多学生在申请贷款和还款时缺乏诚信,出现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而诚信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塑造健康人格的道德基石,是学校开展其他道德活动的基础。依托助学贷款下乡行宣传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这种诚信意识的培养正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培养诚信意识,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大学生通过贴近社会生活,不断提高和强化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发展能力,使自己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不断加强自身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2 依托助学贷款下乡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1 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的要求,建立由政府、银行、学校和社会等代表的领导小组,结合助学贷款自身的特点,制定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实践道路。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高度出发,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实践活动,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2.2 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主阵地作用。

高校开展针对以国家助学贷款宣传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合作、全校紧密配合、专兼职指导和学生自我实践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教学体系;设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建立多种形式的保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资助中心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结合自身学校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加强专业指导队伍和学生实践队伍的管理,给予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各个学院根据学生队伍的情况,做好指导老师的选拔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并将其计入工作量,并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调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学校、院系要利用报纸、网站等途径,大力宣传报道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大学生而言,学校要调整组队理念,实现纵横相间的组队模式,即成员组成上要有学历层次、年级方面的级差,以及高校之间或者院系之间的联合;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自己的思想,有特色地开展以助学贷款宣传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例如走进当地高中学校,认真为学校老师和同学讲解相关政策;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促进交流沟通;利用居委会、街道办、当地媒体报社等开展宣传活动。最后是构建有效的社会实践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总结,注重交流,巩固和扩大实践成果,通过撰写实践活动心得,组织活动剪影展,召开交流座谈会、宣讲会等方式宣传实践成果,在学校、院系和学生中宣扬,以达到感染和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同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加强申请助学贷款的追踪,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支持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关系到广大贫困学生的大学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后备人才的培养,这需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宣传和支持国家政策,为加速人才培养和实施科教兴国做出应有贡献。同时,社会各方面需要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方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条件。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宣传普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4],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大学生人才优势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要求。而国家助学贷款对现代教育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也迫使国家、政府加大了对贷款政策的重视和宣传。从而,学校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活动,既能达到政策的宣传实际效果,也能起到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依托助学贷款下乡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G].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哲,崔师锐.从国家助学贷款现状浅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