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十篇

时间:2023-04-09 15:51:18

十年树木

十年树木篇1

一、森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体现

人类来源于森林,在森林中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刀耕火种,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正是在这个进程中,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退林开发不断发生,使森林被蚕食,森林面积大幅缩减,森林功能逐渐退化。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也同样报复了人类。随着全社会对森林认识的加深,对生态规律认识的加深,又逐步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森林建设与生态恢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山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力图逐步恢复重建森林生态系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典型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大规模的城市森林是构建世界城市环境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体现世界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宜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典型世界城市均经历过大规模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营造了大面积的生态景观林,形成功能强大的城市绿带和核心绿肺,改善了人居环境。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被称为“地球之肺”,是自然界功能最强大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和能源库,是天然的调温器、减风器、加湿器和防尘器,它可以使夏季降温,冬季增温,降低风速,提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大气浑浊度,降低周围灰尘。森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也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丰富人文环境、提升投资环境的显著作用。营造森林就是重建更加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人类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体现。

二、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

森林本是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从形成到演替、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自然生长规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森林群落从植物定居一直演替到成熟稳定的顶级群落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

人工造林是通过人为方式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的科学植树造林活动,大大加速了森林演替的步伐,但从营造到形成郁闭森林,到稳定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也要几十年时间。森林一旦营造,即与当地环境形成共生体,具有不可移动性。所以,植树造林特别是营造大规模、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百年大计,要着眼长远,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时的森林景观效果,忽视绿化造林的自然规律,盲目移植大树,更换树种,引进新种,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在当地没有形成预期的森林景观,反而破坏了移出地的生态环境。据报道,2010年春季,重庆市南岸区政府投资1亿多元实施江南大道树种改造,将常绿树种小叶榕换为银杏、桂花等落叶树种,仅从广西就采购了2000余株胸径在25-100公分的银杏树,引起网民的广泛质疑。2010年8月,秦岭南麓的汉中市为美化城区道路,将1000余棵树龄35年以上的水杉砍伐,更换为从外地花巨资移植的银杏树,而两年前,为了保护这些水杉,还曾不惜增加预算,改变道路拓宽设计方案。2011年12月,合肥蜀山区南岗镇计划从越南原始森林引进250棵百年以上的紫薇树,并首批引进了98棵,但截至今年7月,这些天价古树已全部死亡干枯,百年古树沦为干柴,令人心痛。今年台风“韦森特”来袭,造成深圳市11.5万棵树受损,其中歪斜、断枝等不同程度受损的树木有8万余棵,倒伏2.8万棵,而一河之隔的香港仅有千余棵树木倒伏。深圳大批树木受损既有频繁移植、树龄太短的原因,也有树种选择不当的原因。以上案例都有违植树造林的自然规律,急功近利,目光短视,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三、植树造林要创造新的生态遗产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建设的效益是长期的,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北京是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大批的古树名木、皇家园林延续着历史的记忆,时至今日仍焕发着生态文明的光辉,这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生态遗产。如西山一带的“三山五园”、城区的什刹海、天坛、动物园等,林木茂盛,古树参天,至今仍是我们享受自然、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近些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不断加大投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创造了一批新的生态遗产。在山区,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太行山绿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使秀美自然山川得以重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休闲空间。在平原,通过实施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营造了大面积片林,形成了环绕京城的网格状绿色生态景观带。在城区,通过实施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等大型绿地建设,为人们就近享受生态建设成果提供了便利选择。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未来5年在平原地区营造百万亩森林,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多功能的城市森林。这是本市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大决策。百万亩森林完成后,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10多个百分点,达到2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平原造林工程面积大,规格高,必将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生态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年树木篇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反观点是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十年树木篇3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至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来源:文章屋网 )

十年树木篇4

1、一棵小树变成木头要花很长时间,培养一个有能力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并不容易。

2、因此,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培养好的人才,国家、国家和家庭才能成功、繁衍和继承。古云:江山时代,后继有人,新一代取代旧一代。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繁衍生息。

3、树:栽培,栽培。培养人才是一种长期战略,这是一种比喻。这也表明,培养人才并不容易。

4、比喻:培养和教育一个有能力的人,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通过老中青两代的参与,才能成功地培养一个人。隐喻是指训练一个人的能力的过程。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方案,这也是一个比喻。

(来源:文章屋网 )

十年树木篇5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本条例所称名木,是指稀有、珍贵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古树名木实行属地保护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应当坚持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促进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古树名木保护科研成果,对保护古树名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不得损害和随意处置古树名木,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有批评、劝阻和举报的权利。

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处。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拍照、编号,建立资源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5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

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

第十条古树名木的保护级别按以下规定进行认定: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由省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二级保护古树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三级保护古树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古树名木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牌。古树名木保护牌应当标明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权限,分别安排经费,专项用于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复壮、抢救、养护补助、人员培训。

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保护、认养古树名木。

第十三条对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古树名木,县级人民政府在设立保护牌时应当明确养护责任单位,并予以登记和公告。养护责任单位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生长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用地范围内的,所在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实行物业管理的,所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为养护责任单位;

(二)生长在铁路、公路、江河堤坝和水库湖渠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三)生长在林业场圃、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用地范围内的,该园区的管理机构为养护责任单位;

(四)生长在文物保护单位用地范围内的,该文物保护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五)生长在城市公共绿地的,城市绿化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六)生长在城镇居住小区或者居民庭院范围内的,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或者街道办事处为养护责任单位;

(七)生长在农村的,该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为养护责任单位。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个人负责养护。

第十四条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防止对古树名木的损害行为。

第十五条省绿化委员会应当组织制定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按照养护技术规范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并向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古树名木的专业养护和管理,对古树名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发现病虫害或者其他生长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救治。

第十六条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砍伐;

(二)擅自迁移;

(三)刻划钉钉、剥损树皮、掘根挖蔸、攀树折枝、采集叶片花果、缠绕悬挂物品或者以古树名木为支撑物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四)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挖坑取土、采石取砂,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堆放倾倒有毒有害物品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五)因硬化固化地面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应当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包括对古树名木生长影响及避让保护措施等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依法征占用古树名木生长地的土地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和养护,并给原古树名木的所有者以适当补偿。

第十九条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迁移一级、二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迁移三级保护古树的,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提出迁移古树名木申请时,必须同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三)迁移方案,其中古树名木属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方案中还必须附有迁移补偿协议。

第二十一条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迁移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对有关申请文件和迁移方案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时必须就迁移方案的可行性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经审核同意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审核不同意或者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批准迁移:

(一)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无法避让,或者避让成本过高;

(二)迁移方案可行,迁移技术成熟;

(三)迁移费用已经落实。

第二十三条迁移古树名木的全部费用以及5年以内的恢复、养护费用由申请迁移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或者遭受人为和自然损伤,出现了明显的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和抢救。

第二十五条古树名木死亡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经确认死亡的,予以注销。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未经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死亡的古树名木。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采伐、毁坏古树名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砍伐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按每株处以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砍伐二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砍伐三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迁移古树名木的,按前项规定处罚;

(三)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导致古树名木死亡的,属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按每株处以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属二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属三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擅自处理未经确认死亡的古树名木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每株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十年树木篇6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本办法所称的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四条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第五条古树名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和制止并检举损伤、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的权利。

第六条市城管局是本市园林绿化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古树名木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建立档案,设立标志。第八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古树名木,按实情况分株制定养护、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养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并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第九条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按照属地管护的原则划定:

(一)生长在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管理的绿地、公园等的古树名木,由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二)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二)生长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四)散生在各单位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保护管理。

(五)生长在其它地域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六)变更古树名木养护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十条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应当协助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护技术规范,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管理。管护责任单位(人)负责古树名木的日常监护管理。在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变化、长势衰弱或受损害时,应当及时报告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管护责任单位(人)不得擅自处理死亡的古树名木。死亡的古树名木,应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查明原因,明确责任,予以注销后,方可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不得买卖、转让。捐献给国家的,应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特殊需要,确需迁移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迁移二级古树名木的,应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兼顾古树名木的分布和保护范围,确定建设工程的定址界限,核发相应的建设规划许可证件。

第十五条古树名木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为古树名木生长保护范围。在生长保护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满足古树名木根系生长和日照最基本的要求,并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十六条建设工程施工对古树名木生长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主动告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并提出施工保护方案,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方可实施施工。

第十七条严禁砍伐古树名木。禁止下列损害城市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

(二)淹渍树根、封砌地坪、遮挡日照;

(三)在生长保护范围内擅自搭建构(建)筑物、埋设管道、挖坑取土、堆放物料或者倾倒有害污水污物;

(四)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枝、树干、树皮;

(五)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六)擅自移植、砍伐、转让买卖。

(七)损毁古树名木保护标志及设施。

第十八条用于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和复壮的养护管理费用,列入城乡绿化养护费用年度计划。

第十九条对管护古树名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或死亡的,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直接责任者赔偿损失。

古树名木损伤或死亡的赔偿费,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测评后确定。赔偿费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限期改正,可以视不同情节予以处罚:

(一)未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给予警告或100元罚款;

(二)已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对单位处1000-3000元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下罚款;

(三)致古树名木死亡的,对单位处5000—10000元罚款,对个人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园林绿化行政专业养护管理部门因整治保护措施不当、管理不力,或者工作人员,致使古树名木损伤或死亡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该管理部门领导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树木篇7

美国加州圣安特里斯断层曾导致了伤亡严重的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并且直到今天仍然威胁着洛杉矶地区的安全。这个断层上的下一次地震将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这一问题毫无疑问对于地震灾害的评估至关重要。

美国的树轮学者们曾沿该地震带断层采集了树木年轮样本,通过专业的树木年轮交叉定年与测量,发现断层上的树木自1813年以来出现了急剧的生长下降,并且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恢复到扰前的生长水平,野外调查还发现一些树木曾失去部分树冠。然而,距离断层较远的对照树木的年轮并没有出现上述生长下降的现象。于是学者们推测,1812~1813年间,这一带可能曾有地震发生。历史资料恰好记录了1812年12月这一带发生了一次7.5级以上的大地震。

上述例子证实了树木年轮具有指示过去地震事件的能力,这就为人们研究过去地震事件提供了有别于仪器和文字记录的另一条线索。树木年轮在古地震事件研究中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定年,甚至可以精确到季节,这是年轮分析应用于古地震学研究的关键。树木的年轮忠实地“记载”着树木的生长状况。在地震时,地面的摇动、地表的破裂、地面的抬升或下降,以及地面的位移或滑坡等干扰因素会使地震带或地震带附近的树木或灌木根部发生压缩或拉伸,并对树冠、树干和树根产生直接的实体性破坏。树冠和根部的损害,会造成树木年轮宽度的突然变窄或者缺失,在个别情况下地震造成的强干扰甚至可导致树木的死亡。这些由外界干扰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不同于气候变化对周边对照树木(未受地震干扰)的影响,并在树木年轮上记录下来。通过对地震带附近树木年轮的分析,并与周边没有受地震影响的树木年轮之间进行对比,利用交叉定年等研究手段,可以推测过去发生地震的年代。

树木年轮还为研究太平洋西北部的卡斯卡底地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采集由地表变化而死亡的树木年轮样本并与周围活树进行比较,美国学者推测1699~1700年卡斯卡底断裂带可能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并且地震可能造成了沿海陆地和森林的下沉,一些树木因无法忍受高盐度的海水而死亡。在进行树木年轮分析时,研究人员首先采集了陆地上19棵存活的北美云杉,建立了从991~1986年的年表,又沿90千米的海岸线从河流、港湾中采集了75棵死树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多数树死亡的年代都在1680年以后,但因为死树丢失了树皮,导致无法确定树木死亡的准确年代。后来,科学家们又对带有树皮的根部进行定年,最终确定了树木死亡年代是在1699年生长季之后和1700年生长季之前。

十年树木篇8

第一条为合理采伐森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采伐更新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的建设方针,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限额采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全民、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个人所有的林木采伐更新,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森林采伐

第四条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

第五条采伐林木按照森林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时,除提交其他必备的文件外,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队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农村集体、个人还应当提交基层林业站核定的年度采伐指标。上年度进行采伐的,应当提交上年度的更新验收合格证。

第六条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按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授权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应当有书面文件。被授权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应当配备熟悉业务的人员,并受授权单位监督。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根据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设计文件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向其基层经营单位拨交伐区,发给国有森林采伐作业证。作业证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对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实行主伐。主要树种的主伐年龄,按《用材林主要树种主伐年龄表》的规定执行。定向培育的森林以及表内未列入树种的主伐年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八条用材林的主伐方式为择伐、皆伐和渐伐。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应当实行择伐。择伐强度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积量的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当保留在零点五以上。伐后容易引起林木风倒、自然枯死的林分,择伐强度应当适应降低。两次择伐的间隔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给期。成过熟单层林、中幼龄树木少的异龄林,应当实行皆伐。皆伐面积一次不得超过五公顷,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容易更新的林分,可以扩大到二十公顷。在采伐带、采伐块之间,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面积的林带、林块。对保留的林带、林块,待采伐迹地上更新的幼树生长稳定后方可采伐。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每公顷应当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者群状母树。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应当实行渐伐。全部采伐更机关报过程不得超过一个龄级期。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经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50%;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当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毛竹林采伐后每公顷应当健壮母竹,不得少于两千株。

第九条对下列森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采伐。(一)大型水库、湖泊周围山脊以内和平地一百五十米以内的森林,干渠的护岸林。(二)大江、大河两岸一百五十米以内,以及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两岸五十米以内的森林;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以第一层山脊为界。(三)铁路两侧各一百米、公路干线两侧各五十米以内的森林;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以第一层山脊为界。(四)高山森林分布上限以下一百五十米至二百米以内的森林。

(五)生长在坡陡和岩石地方的森林。

第十条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的更新采伐技术规定,由林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薪炭林、经济林的采伐技术规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幼龄林、中龄林的抚育采伐,包括透光抚育、生长抚育、综合抚育;低产林的改造,包括局部改造和体办法按照林业部的有关技术规程执行。

第十二条国营林业局和国营、集体林场的采伐作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按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进行采伐,不得越界采伐或者遗弃应当采伐的林木。(二)择伐和渐伐作业实行采伐木挂号,先伐除病腐木、风折木、枯立木以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和无生长前途的树木,保留生长健壮、经济价值高的树木。(三)

控制树倒方向,固定集材道,保护幼苗、幼树、母树和其他保留树木。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后林地上幼苗、幼树株数保存率应当达到60%以上。(四)采伐的木材长度二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八厘米的,全部运出利用;伐根高度不得超过十厘米。(五)伐区内的采伐剩余物的藤条、灌木,在不影响森林更新的原则下,采取保留、利用、火烧、堆集或者截短散铺方法清理。(六)对容易引起土冲刷的集材主道,应当采取防护措施。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采伐作业,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森林采伐,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当对采伐作业质量组织检查验收,签发采伐作业质量验收证明。验收证明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章森林更新

第十四条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第十五条更新质量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0%.(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值、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到达人工更新的标准;天然下种前整地的,达到本条第三项规定的天然更新标准。(三)天然更新,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的树种幼树不少于三千株或者幼苗不少于六千株,更新均匀度应当不低于60%.择伐、渐伐迹地的更新质量,达到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的标准。

第十六条未更新的旧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水湿地等宜林荒山荒地,应当由森林经营单位制定规划,限期完成更新造林。

第十七条人工更新和造林应当执行林业部的有关造林规程,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密度合理、精心栽植、适时抚育。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应当培育速生丰产林。

第十八条森林更新后,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当组织更新单位树更新面积和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核发更新验收合格证。

第四章罚则

第十九条有铝行形坏模勒丈址ǖ谌奶鹾蜕址ㄊ凳┫冈虻诙醯墓娑ùΨ#海ㄒ唬┕笠凳乱档ノ缓图逅械ノ晃慈〉昧帜静煞バ砜芍ぃ米圆煞チ帜镜模蛘吣昴静牟砍煞バ砜芍す娑ㄊ?%的;(二)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不按批准的采伐设计文件进行采伐作业的面积占批准的作业面积5%以上的;集体所有制单位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时,不符合采伐质量要求的作业面积占批准的作业面积5%以上的;(三)个人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擅自采伐林木的,或者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采伐数量、地点、方式、树种,采伐的林木超过半立方米的。

第二十条盗伐、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不便计算补种株数的,可按盗伐,滥伐木材数量折算面积,并根据森林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处罚原则,责令限期营造相应面积的新林。

第二十一条无证采伐或者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数量的木材,应当从下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或者采伐指标中扣除。

第二十二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自检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纠正的,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有权收缴材木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纠正为止:(一)未按规定清理伐区的;(二)在采伐迹地上遗弃木材,每公顷超过半立方米的;(三)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主道,未采取防护措施的。

第二十三条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八条和森林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十年树木篇9

一、活动主题:“我为绿树挂名牌”

二、活动内容:1、校园植物知识及保护树木讲座

2、校园主要树木信息的采集及树木名牌的制作3、悬挂树木名牌

三、活动对象:初中部各年级学生(以学生干部为主,结合各年级学生自主报名)

四、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的启动和宣传:三月十四日(周一),利用升旗仪式时间进行活动的启动工作。

2、讲座时间:召集学生骨干于三月十六日(周三)下午第三节进行校园植物知识及保护树木讲座。安排校园主要树木信息的采集及树木名牌的制作工作。

3、树木名牌的制作:利用一周的时间制作名牌。

4、悬挂树木名牌:安排在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一周内进行。

5、后续活动:出一期校园植物的海报进行进一步宣传。

五、活动预计效果:

1、培养学生爱护树木,关爱环境的意识。

2、培养初中部学生爱校意识。

十年树木篇10

沈阳市绿化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绿化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本市的绿化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城乡统筹,分级管理。

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绿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监督管理本市的绿化工作。

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在市绿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绿化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城乡绿化的有关工作。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监督辖区内的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地管理和绿化责任落实工作。

第四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公共绿地建设和养护经费的投入。

绿化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等形式参与绿化建设。

第五条 鼓励和加强绿化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选育和引进适应本市自然条件并具美化效果的植物品种,促进绿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绿化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六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对在绿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与丰富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根据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城乡面积,保证绿化用地的需要,合理确定绿化目标、绿地布局和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

第八条 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绿化主管部门共同编制本市绿地系统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采取公布草案和召开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区、县(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区、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定,并符合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

乡镇绿地系统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定,并与区、县(市)绿地系统规划相一致,与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

第九条 对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化用地实行绿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规划绿线。

确因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需要调整绿线的,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市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调整绿线不得减少规划绿地的总量。因调整绿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应当落实新的规划绿地。

第十条 因建设和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绿地使用性质的重大项目,须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绿化规划的调整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变更的,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依法履行报批程序。

第十一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必须规划相应的绿化用地。新区开发的规划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五;旧区改造的规划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划安排附属绿化用地。

规划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详细规划和下列标准确定建设项目附属绿化用地:

(一)新建区的大专院校、机关团体、部队、医院、疗养院、宾馆和公共文化设施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他单位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二)旧区改造中单位的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三)新建居住区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一平方米的标准规划集中绿地,按照规划成片改建、扩建居住区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

(四)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企业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五十米的防护林带;

(五)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化带用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次干道绿化带用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五。

第十三条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有市绿化主管部门参加。

建设项目因特殊情况达不到附属绿化用地标准的,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所缺绿地面积,向绿化主管部门缴纳绿化建设补偿费。

绿化建设补偿费缴入市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由绿化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所在区、县(市)范围内安排绿化建设。

第十四条 市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应当严格保护树木。确需砍伐或者迁移树木的,应当先经市绿化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总投资中应当包括符合规定的绿化建设费用。

建设项目的绿化建设费用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 绿地建设按照下列规定确定责任单位:

(一)公共绿地,由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二)铁路、道路、公路、湖泊、河道等用地范围的公共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三)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建设单位建设;

(四)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建设、管护的原则确定。

第十七条 新建住宅区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应当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示。

第十八条 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报市或者所在地绿化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建设。

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将设计、施工、监理合同以及施工总平面图报市绿化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的竣工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竣工后的下一个绿化季节。

第二十条 公共绿地和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范围。

对公共绿地和含有附属绿化工程的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组织竣工验收的单位应当通知市或者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参加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验收合格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附属绿化工程竣工图和验收结果报送市或者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为绿化科学研究创造必要的条件。根据实际需要,为绿化科学研究提供专项经费,确保绿化科学研究的用地。

第二十二条 绿化建设应当坚持生态与景观、文化的协调统一,种植适宜本市自然条件的植物品种,优化植物配置,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十三条 农村地区应当科学布局绿化用地,按照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农田林网化实施绿化,并兼顾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十四条 绿化建设应当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实行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扩大绿化空间。

鼓励开展庭院、阳台、屋顶绿化,组织开展高架路、立交桥等建筑物的立体绿化和建筑物立面的垂直绿化。

鼓励露天停车场地面种植可以达到遮阳效果的树木。

第二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村民开展村庄绿化建设,组织村民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村庄周围的空地、村庄内的闲置土地进行绿化。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为村庄绿化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第三章 义务植树

第二十六条 市绿化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的义务植树工作。

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义务植树工作。

第二十七条 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为义务植树宣传周,市和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宣传活动。

每年4月至5月之间安排义务植树活动月,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第二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的安排义务植树任务,确保义务植树的成活率。

第二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等应当积极开展植树、栽花、种草等绿化工作,绿化、美化环境,并组织适龄公民积极参加社会义务植树活动。

鼓励个人参加所在地区的义务植树活动。

第三十条 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认植认养树木绿地、平整土地、购买碳汇、参与绿化宣传咨询和以冠名的方式在指定地点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建立义务植树基地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

第三十一条 市和区、县(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其他组织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核定并记录单位参与义务植树的情况。

第三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单位应当根据义务植树规划和年度计划,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第三十三条 新闻单位和文化部门等应当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公益宣传活动,增强单位和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意识。

第四章 保护和管理

第三十四条 实行绿地登记制度。绿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土地等主管部门对绿地进行登记造册,确认绿地权属,明确保护和管理责任。

第三十五条 绿化管理按照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附属绿地的绿化,由绿化主管部门管理;

(二)临街(路)单位门前责任地段的绿化,由临街(路)单位管理;

(三)单位附属绿地和单位自建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

(四)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其管理单位管理;

(五)生产绿地的绿化,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六)风景林地的绿化,由其管理单位管理;

(七)铁路、公路两侧防护绿地的绿化,由铁路、公路的管理单位管理;

(八)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管理。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已建成绿地和规划预留绿地。

确需调整已建成绿地布局的,不得减少原有绿地面积。

改变已建成绿地用途,在已建成公共绿地内增设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和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征求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七条 公园的游乐和服务设施应当合理布局,禁止利用公园绿地开办各类市场或者占用公园绿地进行经营活动。

第三十八条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占用绿地、改变绿地性质的,经批准后,由占用单位承担易地绿化建设费用。

第三十九条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绿地的,应当报经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缴纳绿地占用费,并到规划、土地主管部门办理手续。占用期满后,由绿化主管部门恢复绿地。

临时占用绿地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绿地占用费用于绿化建设,专款专用。

第四十条 国有土地成片出让时,不得包括其中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

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未经批准不得出租。

第四十一条 开发利用绿地地下空间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地下设施上缘应当留有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覆土层,不得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绿地的使用功能。

第四十二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建、认养公共绿地、树木。认建人、认养人可以享有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树木。

确需砍伐、移植树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绿化主管部门审批。

单位管理范围内的树木需要迁移的,应当向绿化主管部门备案,并采取措施,保证迁移树木的成活。

第四十四条 市政公用设施、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和消防等方面的建设,应当兼顾绿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敷设通讯、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线等公用设施影响绿化的,在设计和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会同绿化主管部门或者绿化管理责任单位确定保护绿化的措施。

为保证管线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的,应当报经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并由管线管理单位承担修剪费用。

第四十五条 因抢险确需砍伐、迁移、修剪树木的,抢险单位可以先行处理,但应当在抢险后四十八小时内向绿化主管部门通报,并补办有关手续。

第四十六条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为古树,稀有、珍贵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为名木,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为树中心至树冠垂直投影以外五米;五十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为大树,胸径在五十厘米以上的,保护范围为树中心至树中心以外七米,胸径在三十至五十厘米的,保护范围为树中心至树中心以外五米。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害古树名木和大树。

第四十七条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并建立档案,设立标志。

对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养护、管理方案,落实养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并进行检查指导。

禁止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须经市绿化主管部门确认并注销登记后,方可处理。

第四十八条 禁止下列损害绿化的行为:

(一)在树木上刻划或者张贴、悬挂物品;

(二)在施工等作业时借用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三)攀树、折技、挖根,剥损树皮、树干或者随意摘采果实、种子;

(四)践踏、损毁花草;

(五)在树木旁或者绿地内排放、堆放污物垃圾、含有融雪剂的残雪等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

(六)向树木或者绿地内喷洒、倾倒或者排放污水、污油或者其他影响植物生长的液体;

(七)在树木旁或者绿地内用火;

(八)在绿地内设置广告牌或者搭建临时建筑;

(九)在绿地内采石、挖砂、取土、建坟;

(十)损坏绿化设施;

(十一)其他损害绿化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治工作,制定和实施有害生物防控预警预案。

禁止用有病虫害的苗木、花草和种子进行绿化。

苗木、花草和种子未经植物检疫机构依法检疫的,不得引进。

第五十条 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建立完整的档案。

第五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绿化规划、损害和破坏绿化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四十三条规定,未经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砍伐树木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按照砍伐株数的十倍补植树木,并按照砍伐树木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处以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由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监理,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擅自占用已建成绿地或者规划预留绿地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对责任单位按照占用绿地面积每平方米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处以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利用公园绿地开办市场或者占用公园绿地进行经营活动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对责任人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临时占用绿地不按期退还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从逾期之日起,按照占用绿地每日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处以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未按照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开发利用绿地地下空间,地下设施上缘未留有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覆土层,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或者绿地使用功能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四十七条规定,砍伐、擅自移植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按照评估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处以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本条例第四十八条所列损害绿化行为之一的,由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并处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结果的,按照绿化或者绿化设施补偿标准三倍以上五倍以下处以罚款。

第六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一条 绿化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本条例自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沈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同时废止。

绿化建设的作用补充空气中的氧。成年人一昼夜需要消耗0.75千克的氧气、排出 0.9千克的二氧化碳。不少工厂也往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中的氧气要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要不断排除以维持空气的正常组成成分。绿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为人类处理掉近千亿吨的二氧化碳。空气中有60%的氧气是由森林、绿地制造的。

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许多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过滤大气中有害气体的能力。如绿化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从而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发生量和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柳杉、梧桐、泡桐、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碳;刺槐、桧柏、女贞、向日葵等能吸收氟化氢;槐、银桦、悬铃木等能吸收氯和氯化氢;夹竹桃、桑、棕榈能吸收汞;铁树、美洲槭能吸收大气中苯、醛、酮、醇、醚等等。此外,有些树的叶子还能吸收大气中的铅、镉和砷。

防尘。植物的叶面和茎的表面有的生着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能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据统计,在绿化好的地区,大气含颗粒物的量比非绿化地区大气的含颗粒物量少50~70%。吸滞颗粒物的植物经雨雪水冲洗后,还可以恢复其吸尘能力。草地也有防尘的作用,草本身不但能固定地皮表面的土壤,而且能防止二次扬尘现象。草地是个不平滑的、粗糙的表面,故还能使近地面气流中的颗粒物停滞在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