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0:59

云技术论文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1

1.1云计算有效解决了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云”具有费用低廉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为城建档案馆节省购买昂贵服务器的经费。云计算拥有大容量的设备以及存储设备,档案馆在使用云计算时只需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缴费,解除后期为使用设备的运行用费以及维修费的后顾之忧,更不用担忧云计算升级换代和运行情况等问题。所以,在档案管理中引入云计算,可有效解决档案馆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对于其实现信息化的战略路线管理是不可或缺的[2]。

1.2云计算可有效缓解档案管理人力不足的压力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信息化的技术,才能满足档案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对于档案馆严重缺乏专业计算机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这一现象在这一行业是较为普遍的,而云计算的使用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以及优质的服务,且不用担心硬件设施构建以及维护升级等问题。这大幅度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把精力注意到挖掘新的档案信息资源领域,进而提高档案的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应用。

1.3云计算可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云计算档案信息化,可有效打破阻碍各个档案馆之间信息传递的壁垒,可以构建具有系统性的档案信息的资源池。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不同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使用户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能体现出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带来的社会价值,使档案管理工作处在一个开放、互动、高效的发展环境中。

1.4档案信息化可有效提高信息资源可靠性档案馆自行自备的服务器存储档案信息,一旦其自备的服务器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无法给用户提供服务的现象,甚至会造成数据丢失的严重问题。而云计算正好是针对这一点来设计的,其使用较多的安全技术控制来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云计算严格控制访问、传输、存储、运行等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其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持久性。云计算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其一般会在其计算中心的其他服务器上对相关资源进行备份,可有效解决档案管理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云计算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其急需的人力和物力,但应尽量避免其应用中标准化以及安全性等不利因素,以确保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优质的服务[3]。

2云计算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应用中的启示

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局部逐渐过渡到整体,部分省市较大的档案信息化的都得到立项管理,“金档工程”的顺利立项实施,开起来档案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目前的档案信息化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重要表现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建情况较多、整体规划和布局不够精细、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缺乏项目评价的指标、档案管理的方法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以及没有形成统一建设标准等。面对以上档案信息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云计算带来的巨大影响,应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进而及时调整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以及实施的措施。

2.1以云计算为基础来打造高效、统一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云计算具备服务灵活丰富、资源共享、统一存储数据、以及应用规范较为标准等优势,因此,全国各地的档案馆都应考虑依托现有硬件设施,构建区域性,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云计算的平台。档案馆应建立以这样基础构架的模型的档案系统的平台,实现云计算内全部管辖单位档案信息系统性的管理。云计算创建的系统平台可以协调众多档案管理服务器,以便快速部署及开通相关的业务,能够及时发现以及恢复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较大规模的运营方式。

2.2立足标准以达到档案信息化资源共享以及海量存储近年来,档案信息已由原来单一形式逐渐向电子音频、影像、文件、多媒体等不同方向发展。面对存储空间的急速增长,应建立系统性较强以及可进行统一管理的“云存储”的平台,它可以存储PB级和TB级海量数据,其提供了巨大容量的网络存储的空间。在构建云存储的平台时,应把云数据标准和规范的体系完善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依靠“云存储”载体,建立完整、系统的信息标准体系,以突破信息沟通的壁垒。与此同时,应把握好档案信息永久存储和信息安全的利用这两个层面的管理。“云存储”应划分应用库以及资源库,并实施双套存储方式来存储系统档案资源的数据,在资源库中存储一套,且按照原格式、原样进行永久性的存储;在应用库中存储另一套,并将其做标准化的处理,这样可利于对外集成服务。

2.3以云理念为依托提高服务水平云计算以其强大的功能,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档案信息化应利用好高新技术来创造和拓展档案信息的资源,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使服务实现多层次、全方位以及多元化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借助档案信息的平台服务: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依托云计算技术,进一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突破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模式,进而提供高效综合的档案信息的平台服务。对数据资源和检索服务进行统一:应利用云计算将档案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参照有关标准,把分布式进行存储数据与一站式检索的界面进行结合,可大幅度提高信息查准率和查全率。利用公众视听来传播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应适应电影、广播、录音等制作档案信息,利用终端实现与公众的无缝对接的服务。对档案业务进行整合以及托管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依托统一的信息存储和平台,实现虚拟化的业务服务的能力以及硬件、软件资源,以开拓档案业务的新市场。创造新型的档案服务:把非结构化的档案数据、其他的多维数据以及空间数据进行融合集成,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利用云终端、虚拟服务等技术为用户建立云档案馆,为客户提供核心业务外较为实用的服务支持。

3结束语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2

在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中的“云”已经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且云计算不会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同一个“云”能够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由于云计算技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所以从云技术问世开始,它就迅速地变成了IT产业中的一个热点。

2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作为卫生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此有着非常复杂的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医院也同样需要融入到信息社会中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整个社会。由于信息化的需要,医院需要转变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医院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进行服务,需要建立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系统和医疗研究系统,需要设立信息化的、全面的健康咨询系统以及医学研究系统,另外,还要通过现代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特殊服务,例如远程医疗监控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等。在现阶段,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经历过单机单用、独立系统的多机多部门以及全院级的局域网络化应用这3个阶段。医院在处于信息化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阶段时,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的软件不同,储存图像以及数据的存储设备也有差异,另外,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专科门诊以及医生办公室等在数据的互通性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

3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1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

目前的医疗过程中,关于病例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纸质报告易丢失、数据资料不连续、缺少患者的信息等,电子病历能够将纸质病历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将患者的病历数字化的同时就能够使患者的病例信息共享得以实现,这样患者就能够参与到与自己有关的就诊活动中,及时、有效地与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并获得自己的临床信息。云计算技术还能够在医院的信息化过程里通过租用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医院提供租用相关软件的服务,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软件供应商处租用相应的软件。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进行一款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从而降低软件的实际成本,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

3.2关于医学影像信息的储存以及共享

在当下的医院中,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几乎离不开超声、X光、磁共振以及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医学影像检查所得到的结果呈现的数字化信息和别的电子病历信息之间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数字化了的医学影像信息需要的储存容量是非常大的,云计算技术中所带有的储存功能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文件系统、集群应用以及网格技术等功能,把网络中存在的大量的类型各异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进行协同工作,从而达到共同对外提供业务访问以及数据存储的功能等,这样,医院就能够通过租用空间服务以及远程数据备份服务等相关功能,来建立起与自己情况相符的远程备份,从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存储服务来使医院的海量影像的检查结果的存储得以实现。

4结语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3

随着测量速度的提升,测量形式也由量变引起质变,由单点测量革命性的进化到面测量阶段。数据也由少量的特征点的数据升华到海量数据的点云阶段。从硬件方面来说,1995年Cyrax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点云获取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原型产品,当时点云获取速度100点/s;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最新一代的产品中,扫描仪的点云数据获取速度达到100万点/s。从软件方面来说,随着硬件的提升,点云数据量急剧膨胀,如何浏览、处理、分析和展示海量的点云,成为软件研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如何在点云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并最终以成果的形式加以呈现,是点云技术运用的关键。点云处理软件的研究,也是逆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目前,通用的成熟的点云处理软件,主要包括Polyworks,Geomagic等。

2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点云的应用

建筑文化遗产负载着历史与文化信息,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载体体现在现实空间之中。建筑文化遗产不是永存的,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建筑文化遗产会慢慢消逝。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建筑遗存消失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发掘和保护,则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逝。而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尤其是数字档案,无疑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一个前期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点云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又被称作“实景复制”,是一种非常适合建筑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点云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优势:首先,非接触的数据获取方式,在不触及文化遗产的条件下进行保护研究,从而减少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提高复原遗产古貌的准确性;其次,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外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强度,减少了重复测量的次数,节省了人工;第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数据精度高,减少了传统人工获取数据的偶然性误差;第四,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无需搭建脚手架,直接在地面获取完整数据,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第五,数据记录全面翔实,且展示成果多样。由于点云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上述独特的特性,因此自2000年以来,点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国内的一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之中。代表性的有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颐和园标志建筑———佛香阁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晋祠圣母殿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山西万荣稷王庙、山西平遥镇国寺天王殿与万佛殿精细测绘、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另外,长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佛光寺、普乐寺、宁波保国寺、开平碉楼等一批国内的历史建筑、石窟、寺庙等建筑文化遗产,都有了点云技术的运用[2~5]。

3点云的精度

作为基础数据,点云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处理的成果的精度。点云的精度一般包含了单点测量精度、角度精度、表面模型的精度、标靶的精度、双轴补偿器的精度等。国内学者对于扫描仪的精度指标,已经有了一些探究[6~8]。其中,前三者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紧密相关;而模型表面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的算法。距离精度是指沿着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偏差。点位精度是指垂直于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的与真值之间的偏差。距离精度和点位精度,统称为点云的范围噪音。范围噪音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的精度直接相关,也与外界环境,比如温度、气压和被测物体本身的反射率相关。并且,由于激光测量的误差始终存在,决定了范围噪音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不能完全杜绝。图1显示了同一个被测物体(横线代表被测的墙面)的高范围噪音和低范围噪音的数据,其中的小圆点代表了点云数据中的一个点[9]。需要强调的是,范围噪音是一个基于单点测量的精度的概念,它是多次重复测量的单点精度和重复性的度量,不是整体点云的绝对的准确度。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描述点云的处理结果精度的概念:模型表面精度。所谓模型表面精度,是指利用软件对点云中的大量的散点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表面模型,得到的模型与真值之间的偏差。以图1中的两个数据为例,分别对两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之后,拟合出来的模型平面将非常接近。并且拟合出来的结果与真实墙面之间的偏差要大大小于范围噪音。也就是说,由于模型表面精度是对大量散点统计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其比范围噪音在数值上更小,也即模型表面精度要优于范围噪音。模型表面精度与点云的质量有关,也与软件中的算法有关。

4点云的数据处理

点云作为基础数据,记录了目标对象的坐标信息、反射率信息和纹理信息。而对点云的处理,主要分为色彩的处理、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和体特征的提取。点云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色彩还原是基础的步骤。原始的点云数据一般都是单色或者假彩色。单色是给点云赋予了单一的色彩,而假彩色则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比如点云中点的反射率的强弱(返回激光与出射激光之间的能量比值)或是点的高度,有规律的赋予每个点彩色信息。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一般需要还原为真彩色的点云数据。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真实的色彩和纹理,通过软件,进行纹理映射,将点云还原成真彩色。对于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一般在现有的点云处理软件都可以实现。点状特征比较容易提取,可直接在点云中捕捉。线状特征可直接通过捕捉关键点生成,也可通过软件中的一些算法实现。比如利用徕卡的基于CAD的CloudWorx插件,可在CAD中打开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的点云切片可通过软件自带的拟合功能,将直线、圆、弧段等线状特征通过计算自动拟合生成。对于体特征的提取,如果对象是规则的几何体,可通过点、线、平面、柱体、台体、球体等或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而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规则对象,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和雕塑等对象,其表面是复杂曲面,无法通过规则的几何体进行表面建模,就需要专门的软件进行体特征的提取。这类软件主要有Polyworks和Geomagic等。其方法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构建对象表面的三角格网,从而形成对象的表面模型。再通过专门的虚拟现实软件,比如3Dmax或Skyline等展示平台,可以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现。图2显示了点云技术对一座钟亭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成果形式。

5成果形式

点云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

5.1原始点云

点云数据是实际物体的真实尺寸的复原,是目前最完整、最精细和最快捷的对建筑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档案保存的手段。点云数据不但包含了对象物体的空间尺寸信息和反射率信息,还可以精细的保留对象物体的纹理色彩信息;结合其他定位仪器可以将整个对象数据放置在一定的空间坐标系内。通过点云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在点云中实现漫游、浏览和对物体尺寸、角度、面积、体积等的量测。彻底替代了传统的用皮尺测量的方法,直接将对象物体移到电脑中,利用点云在电脑中完成传统的数据测绘工作,是完全地将实景复制到了电脑中。

5.2线画图件

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建筑文化遗产的成果之一,是各种的线画图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这些图件可以表示建筑物文化内部的结构或构造形式、分层情况,说明建筑物的长、宽、高的尺寸,地面标高,层顶的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形式,外墙装饰的设计形式和各部位的联系、材料及其高度等。利用点云数据,在CAD中使用基于CAD的点云处理插件,可以方便的做出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正射影像图。不但制图速度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制图精度,还大大减少了外业人员的工作量。

5.3网络

利用各种点云软件和三维展示平台,扫描的点云可以在互联网上,让远端用户通过互联网有如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之中。的点云不但可以网上浏览,还可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量测、标注等。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现有文物的网上展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宜长期向公众开放的文物景点,通过网上的彩色点云数据,可以满足公众的网上虚拟浏览的需求。

5.4数字化模型

点云技术比较适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古典建筑、古墓葬、石窟、佛像、雕塑等的虚拟再现。扫描获取的数据可以利用专门的点云处理软件进行建模,构建表面格网模型,再通过纹理映射或是导入到其他三维软件中进行纹理贴图,最终得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模型。

5.5建筑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

结合点云处理软件的空间漫游和电影动画制作功能,在扫描后的点云中设置漫游路径,可以实现有如真实空间中的漫游效果。通过点云处理软件自带的记录功能,可以将漫游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这是虚拟漫游的很好的工具,也有利于作为成果进行保存、宣传和展示。

6研究和应用探讨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4

1.软件云计算应用

软件云计算应用就是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具体的应用功能。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定制并使用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则需要根据用户所定制的软件的使用时间、数量等要求,收取与之相对应的费用。软件云计算应用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直接使用某些特定应用程序的用户群,他们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节省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等资源。他们不需开发任何应用程序,只需要根据自身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付费即可。

2.平台云计算应用

平台云计算应用就是以应用作为中心,其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共享的中间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平台云计算将自己的应用程序部署在云服务器中运行,同时,还可以提供平台的各种共享服务。例如:应用消息服务、数据持久化等。使用平台云计算可以让应用程序具有更优质的伸缩性,让用户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应用,而不需要关注底层的中间件。平台云计算应用主要适合于以自己的应用为中心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应用具有更加完美的伸缩性,节省采购和维护中间件所产生的时间和费用。

二、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对IT部门创新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的使用能够引起IT战略的变革。企业的IT战略主要包括应用开发战略、跟踪学习战略、系统维护战略等。应用开发战略的重点是IT技术的应用程度,IT能够成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工具。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机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能够通过云计算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从而突破企业规模的限制,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跟踪学习战略更加关注企业对IT的需求和IT技术的识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硬件上的限制,提高企业IT应用水平,而且,跟踪学习的对象也从先进企业转变为本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IT的投资水平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系统维护战略的重点是企业运作对于IT的依赖程度和IT系统的复杂程度。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服务的传递,企业是云计算系统的终端,系统安全、软件升级、防毒防护等工作都是由云供应商负责的,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引起IT人员结构的变革。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之前,企业的大多数IT人员都是技术人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处理技术方面的故障、维护物理设备、开发软件、搭建系统、维护网络等。如今,云计算技术环境对IT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的IT人员要对云计算系统有充分的了解,促进云计算供应商与企业的沟通,使云计算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IT人员还要及时发现云计算系统中的故障,及时加以解决,以保证云计算终端的顺利运行。最后,IT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业务程序要有明确的了解。

(二)对技术研发创新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增加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云计算技术改变了硬件对计算机能力的限制,企业不必花大量资金进行高配置硬件设备的采购,也不需要对设备的更新换代状况给予关注,大大减少了企业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成本。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要减少在硬件设备和技术人员方面的投人,增加对技术研发、科研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人,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科研效率。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组织结构,逐步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建立起共享的学习平台,使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基础设施的统一配置管理,将存储器、运算器、信息系统平台等进行整合和统一,组成统一的资源池,在对负载进行分析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分配,从而使负载达到平衡,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多项便捷的服务。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注意灵活性和规范化的结合,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进行合理运用,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从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云计算技术需要资源平台,而且服务模式是按需分配的,因此,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要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块,并且按照业务上的需求,定制所需要的管理模块,增强个性化的服务。

三、提升云计算技术的策略

(一)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

建设并逐步完善涵盖企业的相关政务信息、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以及窗口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库,主要指完成企业的产业资源、招商引资、就业招聘、政策法规、信用档案、人力资源、融资担保、项目申报、技术专利和产权交易等基础数据建设,重点进行企业政策信息库、成长性企业信息库以及企业重点项目库的建设。同时,整合以上业务数据库和综合窗口服务平台、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注重平台网络涉及到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产品、专家、人才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项目的业务应用建设提供完备的基础数据。在基础与业务数据库基础上,建设形成主题数据库,面向企业决策支持、组合分析以及预警预测等提供综合数据服务支撑。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承担省级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平台网络与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任务等。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是数据资源中心与其他系统的沟通纽带,将平台网络的内部和外部系统有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消除数据孤岛。建设具有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数据存储、交换、服务系统,应用SAN,NAS等方式统一归并业务流程,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建设数据管理工具集,实现元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编辑、数据同步监控等平台的管理功能;建设数据中心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及权限管理、安全日志及审计、数据加密、数据摘要、数字签名、时间戳验证等在内的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二)构建云计算平台

突破大规模数据计算与管理,大规模资源分享与调度、运行协调及安全保障等重大关键技术,建立EB级云存储系统、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研制按需简约的云操作系统、支持亿级并发的云服务器系统,形成云计算技术产品体系,研发相应安全防护产品与软件,构建云计算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云计算平台的研制包括四个方面:(1)云计算操作系统软件、进程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安全控制软件等的研制;(2)云服务器亿级并发系统的研制;(3)云存储系统EB级的研制;(4)大容量云计算网络交换机的研制;(5)虚拟化平台研制;(6)分布式存储研制。

(三)核心技术的研发

要以公司现有的技术积累为基础,以社会对云计算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中心,加强云计算硬件设备和关键算法的研究。通过建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支持对应项目的研发和实验。建立云计算的研究、开发,试验和工业化平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建立示范项目,带动技术的发展,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靠拢,实施电子发展基金、“核高基”等重大项目,重点研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的关键软件技术,最终在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发展软件产业的试点示范,逐步完善产业链。

(四)云计算应用推广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5

所谓云计算,就是运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相应计算和处理。而且,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利用网络浏览器等方式,来实现对一些信息进行查看和存储,不仅给使用者提供更便利的存储方式,对分散信息资源的整合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对提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实践调查,云计算主要是将相关的信息在电脑上做好存储工作,将这些信息存储到相应的计算机中,并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对信息进行远程的运算和处理,并保证数据中心与互联网之间产生有效的对接,不仅可以丰富计算机上的信息,同时对提高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2高校网路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建设是维持高校发展,确保师生教育和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高校网络建设的质量直接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高校网络建设工作必须重视起来。但是,就近些年高校网络建设的工作分析来看,整体建设效率并不高,尤其是在软件和硬件引入和运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院校的网络运行效率,增加了软件和硬件引入量,而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却发现存在很多重复建设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甚至还影响到高校网络的运行效率。另外,诸多的网络建设资源,在长期使用之下,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而由于网络建设资源量过大,使得维护量也较大,维护人员所要面临的维护问题也极为繁琐,再加上维护和修理需要大量的费用,从而影响到高校网络的运营效率,网络资源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当今高校师生的使用要求,因此,对高校网络建设的改进势在必行。

3基于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网络建设中应用优势

3.1提升信息存储的容量以及存储的安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的不断改革,高校网络建设也在不断进行着,以往学生以及教师在对高校网络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在数据传输以及存储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U盘等存储工具,数据信息存储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在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对数据的安全性也缺乏一定的保障。而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高校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利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来对用户的信息数据实施管理和存储,不仅为教师以及学生的使用提供了大的存储空间,同时在信息存储上也避免出现U盘存储数据发生丢失的现象,有效的提升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病毒的防御上,更有效的防止了病毒的传播,避免病毒对信息数据的破坏,从而提高数据信息使用和存储的安全性。因此说,通过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网络建设中的应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存储空间,更有效的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为师生的安全使用打下夯实的基础。

3.2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在相应的办公地点以及办公电脑等了解相应的材料,而且,教师也只有在规定时间内才能对其数据进行访问和应用,教学效率一直不高,教师也会受到工作地点以及时间的约束,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而通过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网络建设中的应用,教师在家里以及任何场所,只要通过互联网浏览的方式及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而且,云服务器是24小时敞开的,这样教师在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就不会受到工作地点以及工作时间的限制,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办公效率,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丰富、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之下,教师的办公也得心应手,尤其是在当今智能手机被广泛使用之下,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来了解相关的教育资源,随时随地的去了解教育信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

3.3有效降低运作成本

众所周知,高校在运营的过程中,尤其是网络建设和发展时,需要大量的软件和硬件作为支持,而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引入会涉及到大量的投入资金,再加上后期的维护和更新换代等消耗的资金,使得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逐渐增大的问题,不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而通过将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网络建设中应用之后,充分降低的高校终端设备的配置要求,运用简化的设备来实现信息资源、软件资源的共享,减小软件和硬件的投入资金,另外,云服务器在后期维护多由商家来完成,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期维护的费用,从而有效降低高校网络运作的成本,促进高校的长期发展。

4总结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6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中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根据这些文件精神,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采用“2.5+0.5”的教学模式,即二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职业性和岗位性,但是由于机电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1)虽然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强调学生实习要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但是由于就业的需要,有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所从事的工种、岗位与机电专业不相适应。(2)有的学生即使是在机电行业实习,但是其工作岗位简单,技术含量不高。(3)企业与学校不同,学校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企业往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工作时间有特殊要求,如经常加班等,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与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如果对实习单位或工种不满意,经常会发生单位变动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将使一些学生没有时间完成或难以选择合适、真实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直接的后果将使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从网上下载、拼凑,出现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为此,探索适合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改革与实践基本做法

(1)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第四学期暑假及第五学期的双休日时间安排学生进入有关企业进行岗前实践,在第五学期学生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利用在校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第二种形式是在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根据工作岗位自主确定论文选题。学生可以采取这两种形式中的任一种,其中第二种也是目前我们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所采用的形式。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实践主要针对第一种形式,即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先按照第一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完全体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精神;二是利用第五学期在校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由于学校与企业距离相对较近,学校和企业指导老师可以真正地共同参与指导。表1为我校学生2013年~2016年机电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安排表,学生在按照这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入顶岗实习环节后,可以根据所从事岗位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向校内指导老师提出更换课题,指导老师在充分了解、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允许学生更换选题,一旦确认,学生必须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要求完成相应的内容。(2)校外指导老师的确定。在采用双导师制时,其中一难点就是校外指导老师的确定。我们主要依托我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该鉴定所可以开展车工、钳工、数控车工(铣工)、维修电工、汽车修理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调试工等48个工种的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每年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0余人,高级工以上近4000人,其中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间培养机电类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500余人,占全市培训总人数的40%以上,我校2013年~2016年开展机电类企业培训人数情况如表2所示,这些工程技术人员来自企业一线、分布在一些不同的机电行业、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为此我们将机电专业毕业生按照其个人意愿及这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全过程负责第四学期暑假、第五学期周六、周日的岗前实践、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指导工作。(3)教学过程管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指导,我们采取了双线管理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一线为“学校—校内指导老师—学生”,另外一线为“企业—校外指导老师—学生”。具体实施前,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利用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校企双赢发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近几年,我校机电专业先后与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天明机械有限公司、连云港水表有限公司、连云港黄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连云港金麦特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有效的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选题的确定、设计(论文)的指导由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学校与企业同处于一个市区,两个指导老师的沟通,论文的指导均可方便的进行。

3取得成效

经过四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和形式的改革,构建了专业课程新体系,深化了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2)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和企业需求接轨,学生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学有所用,良性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3)加强了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通过跟岗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优势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问题,合作层次进一步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互动”。

作者:史明亮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07,27.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08,31.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7

2来稿注意事项。1)稿件应文字精练,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说服力强,一般不超过4000字,本刊对优秀稿件按相关标准优稿优酬。2)文章题目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等。)和关键词3-5个。作者项标注姓名,单位全称,省名加城市名,邮编,通信地址,联系电话。3)正文标题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引言章节编号为0、一级标题按1 2 3等顺序编号、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等、三级标题使用1.1.1 1.1.2 1.1.3等,一律左顶格。在标题以下,不设标题的分段、分层:使用1) 2) 3)等、①②③等、abc等,在段首时应退2字起排。4)表格采用三线表(即只要顶线、地线、栏头线,不要竖线和斜线)。5)计量单位和符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m2(平方米)、hm2(公顷)、kg(千克)等表示。6)文稿首页地脚注释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7)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书写。引用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著录;超过则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参考文献格式如下例:期刊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报纸文章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作者.文题[OL].[日期].….8)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的有关规定,文章凡涉密的内容请自行删除。

3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1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请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本刊邮箱ynkjgl@sina.com。

4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请事先说明。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8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规格,我们把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相近的几种论文作一番比较。

大学生(主要是指本科生)在校期间一般要写两次论文,一次是大学三年级写的学年论文,另一次是大学临近毕业时写的毕业论文。

此外,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写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要写博士学位论文。

下面,我们把这四种论文的联系和区别作些分析说明。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这四种论文是一种由浅入深的关系,它在学术水平上有区别,因而有不同的规格或标准。1.学年论文。它是大学生在大学读了三年基础课,具备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初次锻炼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能力。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初学论文写作,主要是取得撰写论文的经验,初步掌握撰写论文的方法,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奠定基础。在大学的前两年,基本上是听讲、看书、接受前人已有知识;而写论文,就不是听讲、看书、作笔记和汇总前人的知识了,而是要求自己运用前人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了。由于写学年论文是大学生初次学做的一件新工作,所以,撰写学年论文是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2.毕业论文。它是大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它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应该比学年论文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大专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五千字左右,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六干字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果写得好,可以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

3.硕士论文。这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比学士论文要高。它必须能够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知识的深度,有作者自己的较新见解。国家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只有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独立能力者,才可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这就是说,硕士论文强调作者在学术问题上应有自己的较新见解和独创性,其篇幅一般要长一些,撰写前应阅读较多的有关重要文献。

4.博士论文。它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它要求作者必须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坚实而深广的知识基础,必须有独创性的成果;它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能够对别人进行同类性质问题的研究和其他问题的探讨有明显的启发性、引导性,在某一学科领域中起先导、开拓的作用。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9

一、研究概况

关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就目前的材料来看,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研究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对象包括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发展观等;另一类则包涵在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之中。第一类,专门研究成果。这一类成果出现时间较晚,大部分都在2000年以后,且数量不多。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学术论文,还没有相关专著出版。截止2011年10月,CNKI检索主题“陈云”并含“经济发展思想”的学术论文只有4篇;“陈云”并含“发展思想”的22篇;“陈云”并含“发展观”的95篇。另外,武汉大学王元璋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史》中,有专门一章研究刘少奇、、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陈云部分有将近8000字的论述。这一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意义和启示以及比较研究等方面。如,张凤翱《陈云对新中国发展问题的四次重大思考》③,刘明松《陈云经济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④,房维中《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陈云的经济指导思想》⑤,蒋永青《、陈云“一五”末期若干发展思路比较》⑥等。第二类,包涵于陈云经济思想研究之中的成果。由于经济发展思想本身内涵于经济思想之中,所以很多学者,尤其是较早期的学者,没有明确区分陈云的经济思想和发展思想。但是,从研究对象和结论来看,很多学者在研究陈云经济思想的同时,已经研究了陈云的发展思想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并用或者混用了陈云经济思想和发展思想的概念。这一类研究实际开展时间较早,起步时间可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且成果颇丰。大约有超过一半的关于陈云经济思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都涉及到了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在已出版的近50部关于陈云研究的论著中,包括论文集和传记,涉及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有30多部。截止2011年10月,CNKI检索主题“陈云”并含“经济”的学术论文有1650多篇,继续“在结果中检索”并含“发展”的学术论文,结果有710多篇。这一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具体方面,大致包括陈云关于经济发展的国情论思想研究、国力论思想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对外经济关系思想研究、战略思想研究等。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专著和传记:邓力群《向陈云同志学习做经济工作》①;金冲及、陈群《陈云传》②;李成瑞、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③等;优秀的学术论文:多收集在纪念陈云诞辰周年的论文集中,主要有《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④;《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⑤;《缅怀陈云》⑥;《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⑦;《陈云与当代中国(第一辑)》⑧;《上海陈云研究》⑨两部等。此外,在一些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论著中,也有涉及陈云经济发展思想方面的论述,如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瑏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瑏瑡;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瑏瑢;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瑏瑣等。从纵向角度来看,对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1980年11月、1982年4月,由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的《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年)卷和(1949-1956年)卷,经中央书记处批准,在党内发行。“陈云研究的帷幕即从全党学习和宣传这两卷文稿开始。”瑏瑤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也是从这时开始的。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关梦觉《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初探———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札记》瑏瑥;王琢、黄菊波《国力论》瑏瑦等。1984年1月、7月和1986年6月,《陈云文选(1926-1949)》、《陈云文选(1949-1956)》、《陈云文选(1956-1985)》相继出版,陈云研究的材料得到大大丰富。

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也得到大大推进。代表性著作有,周太和《建国初期财经战线上的三次决策和实施》瑏瑧;王梦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嚆矢———读〈陈云文选〉(1949-1956)》瑏瑨;陈光林、刘凤歧同名著作《陈云经济思想研究》瑏瑩等。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是,由专题研究逐渐向总体研究过渡,由单纯经济理论层面研究向史论结合深入研究过渡。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头两年。1995年4月,陈云同志逝世,6月,《陈云文选》第二版1~3卷出版。2000年,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1905-1995)》上、中、下三卷出版。这部《年谱》除公布了许多新史料以外,还使研究者能够全面连续地把握陈云一生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脉络,而之前研究者只能通过《文选》掌握陈云的主要思想观点。因此《年谱》的出版把陈云研究,包括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杨波《新中国经济战线的奠基人———缅怀陈云同志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贡献》①;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②;汪海波《对陈云关于稳定发展中国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③;李沛贤《学习陈云“国力论”的发展思想》④;孙业礼、熊亮华《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⑤等。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是,在资料越来越丰富的基础上,研究越来越全面深入,在专题研究和总体研究方面都有高质量的成果,并且更注重研究陈云经济发展思想中的一般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第三阶段,2003年以来至今。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在理论界和社会上掀起了一个持续至今的研究发展观和发展思想的热潮,对陈云经济发展思想更多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始自这个契机。有学者开始把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从他的经济思想中剥离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如舒毅彪《陈云经济发展思想新论》⑥;刘明松《陈云经济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⑦等。但是,更多的学者还是习惯于在陈云经济思想原有的体系中研究陈云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程恩富、程言君《蕴含丰富科学发展观的陈云经济思想研究》⑧;王玉福、孟轲《试论陈云经济理论中的科学发展观》⑨等。2005年适逢陈云百周年诞辰纪念,《陈云文集》1~3卷和《陈云传》上、下卷同时出版。《陈云文集》收录的是《陈云文选》以外的重要文稿,多数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陈云传》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编写出的翔实的信史。乘这几股东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又出现了一个高潮。仅2005年一年出版的论著就有近20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涉及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论著近10部,论文100多篇,如曹应旺《开国财头陈云》瑏瑠;熊亮华《红色掌柜陈云》瑏瑡;周太和《陈云与新中国基本建设》瑏瑢;有林《陈云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瑏瑣;吴易风《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瑏瑤等。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还有,学术论文:张卓元《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的重大意义》瑏瑥;靳辉明《陈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瑏瑦;智效和《陈云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研究》瑏瑧;景天魁、何健《论陈云的社会发展观》瑏瑨等;专著:金邦秋《陈云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瑏瑩;王杰《欠发达板块的经济学大纲———陈云经济思想纵论》①;姜辉《陈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等。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是,一方面对包涵发展思想的陈云经济思想的研究质量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开始出现专门研究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成果,但是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没有在实质上从经济思想中提炼出陈云的发展思想。

二、研究主要问题综述

关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从笔者搜集到的材料来看,大致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什么是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和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是研究陈云经济发展思想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关于专门研究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专著出版,学术论文只有两篇③,其中也都没有直接定义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关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学者较多的论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必须与国力相适应④;第二,经济发展必须和资源环境相协调⑤;第三,经济发展要以效益为中心,搞好综合平衡,注意内部协调发展⑥;第四,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发展⑦。此外,还有学者论及: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⑧;为人民谋利益是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根本出发点⑨;经济发展的速度要适度瑏瑠;利用外资和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瑏瑡等。赵士刚在论及“陈云经济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所在”时,特别提出,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个本质,在经济发展方面,陈云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力求从经济发展的动态着眼,处理好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综合平衡的思想,以此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手段。瑏瑢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很多学者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角度,阐述了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陈云的经济发展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瑏瑣,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①。程恩福、程言君认为,陈云经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理念,陈云“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思想的萌芽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陈云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思想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陈云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思想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陈云的统筹兼顾思想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②有学者把陈云经济发展观的特征概括为:持续稳步、综合平衡、快速高效。③关于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主要在于: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王家云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了陈云发展观中的十大关系,即强国与富民、先富与共富、计划与市场、国营与私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与重点、中央与地方、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速度与效益及改革发展与稳定,提出学习领会陈云发展观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提高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关于陈云经济发展国情论思想的研究

高度重视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是陈云经济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学者指出,陈云之所以能在我国经济困难之时多次力挽狂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深谙我国国情。陈云“一直认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即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国情,否则什么事情也搞不好”。⑥有学者提出,陈云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时,坚持从国情出发,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思想。⑦有学者认为,一切从国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从中找寻规律性,是陈云整个经济思想的基点。

一切从国情出发是陈云经济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贯穿在陈云经济思想的所有方面。⑨陈云经济发展国情论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一是陈云对国情的认识有哪些;二是农业发展问题;三是工业布局问题;四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关于对国情的认识,一部分学者认为,陈云特别强调“中国是‘大国小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组织和安排社会主义建设。瑏瑠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分析和认识国情,要从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技术、生活、资源等方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状瑏瑡,要摸清摸准国情的各方面情况,研究的范围要广,瑏瑢以此作为制定国策的依据。概括起来,陈云对国情的认识主要有四点:我们原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有很大比重;我们底子薄,起点低,安排人民生活的担子重;我们各地情况复杂,生产力分布不平衡。

云技术论文范文篇10

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

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

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

当然,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离开管理学的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创

新平台,而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否则不会成功。

3.要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多,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剧变,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俯拾皆是。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现阶段还是研究实际问题较易出成果和被社会接受。从研究经济管理现实问题,得出可以操作的政策性结论,这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立竽见影的效果,意义是深远的。但是,千万不要赶“时髦”,凑“热闹”。因为“热点”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不易创新。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等来选择热点题目。

联系实际,问题要抓准,抓准问题的题目,一看题目就会吸引人。

4.要题目大小适宜,发掘的深。题目太大不好把握,往往流于空洞肤浅,人云亦云,最后成为平庸之作。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象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5.要逆向思维,搜寻盲点。热点问题是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写的人多,创新难度加大。

如果逆向思维,寻找那些人们忽视的问题和领域,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则可能更容易出

成果。这就要求选题时,要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在一些边界地区,

交叉领地可能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当然盲点问题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现实生活中

已经发生,但还没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但要求我们具有逆向思维的意识,而且还

要具有思维的敏锐性和超前性,可以明察秋毫,每天都有新事物、新问题出现,就看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