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那一世十篇

时间:2023-04-05 01:07:57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1

从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光/玛吉阿米的面容/不时浮现在我心上 曾缄译: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如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 ——仓央嘉措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仓央嘉措 《道歌》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仓央嘉措

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仓央嘉措

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 ——仓央嘉措

梦浅情深 蹚不过去的河留给来生 繁花错落有序 我被一页一页地误伤 而窥视我的人 转眼便立地成佛 ——仓央嘉措

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仓央嘉措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仓央嘉措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仓央嘉措

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仓央嘉措

朝来无情丛林去,不似昨夜风情郎 ——仓央嘉措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

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 我不会飞得太远,看一眼池塘就回返。 ——仓央嘉措

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 ——仓央嘉措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仓央嘉措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水空》第七首 仓央嘉措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仓央嘉措

世间上除了生死,哪一件事都是小事。 ——仓央嘉措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免得彼此相爱恋;第二最好不熟知,免得彼此苦相思! ——仓央嘉措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仓央嘉措 《十诫诗》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Had better not meet, and thus you would not fall in love; Had better not be in acquaintance, and thus you would not be drowned inlovesickness ——仓央嘉措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上幽居. ——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桑央嘉措

地空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

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 ——仓央嘉措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仓央嘉措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

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2

[关键词] 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情歌;民间效应;民间歌谣

【中图分类号】 I2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64-2

仓央嘉措是藏族历史上一轮璀璨的旭日,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族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仓央嘉措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特别的人生经历以及特异的诗歌才能倍受人们的关注。随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于道泉、曾缄等老先生的仓央嘉措情歌译作相继问世,接着刘希武、王沂暖,然后是庄晶、龙冬等人的仓央嘉措译作先后出版,各类有关仓央嘉措的作品竞相发表,仓央嘉措的情歌从而走向大江南北,名扬国内外,形成风靡轰动之势,并引起学术界对仓央嘉措情歌的研究热潮。仓央嘉措以其特殊的活佛身份写出了特别优美的爱情诗篇,这不仅是在三百年前仓央嘉措所处时代,还是三百年后我们所生活的今天,仓央嘉措情歌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影响。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会在民间文艺界产生强烈的影响,形成广泛的民间效应,但仓央嘉措情歌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人任何作品的民间反响,除了像所有的优秀作品一样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和推崇外,还常常和民间歌谣混合在一起,被当成是民间歌谣或者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变异体,以新的歌谣形态重新面世。这些新生的民间歌谣有仓央嘉措情歌的影子,貌似仓央嘉措情歌,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仓央嘉措情歌,可又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分为普通的民间歌谣,它们只能归属在仓央嘉措情歌的名下。仓央嘉措情歌这种在民间文艺界别的流传方式、特殊的民众影响及其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特异的歌谣形态就是仓央嘉措情歌的民间效应。仓央嘉措不是民间艺人,仓央嘉措情歌自然不属于民间文学,但却在创作和流传的过程中不禁然和民间歌谣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强烈别异的民间效应,这不仅是因为仓央嘉措情歌根植于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还主要体现在劳动人民对仓央嘉措的尊崇与爱慕以及对其情歌的喜爱和迷恋上,具体来讲,仓央嘉措情歌的民间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仓央嘉措情歌与民间歌谣的混同与融合。三百多年来,仓央嘉措情歌在藏区大多是被当成民间歌谣传诵的,并和民谣混合在一起,甚至分不清真假仓央嘉措的作品。仓央嘉措的情歌到底有多少首,那些是出自仓央嘉措本人之手,那些是民间歌谣或者是托名仓央嘉措之作,目前学术界没有定论,仓央嘉措情歌至今没有确切数量的版本,较为可靠的是自治区档案馆收藏的59首,但其中有些诗歌的真伪度仍需考辨。另外就是在对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勘定的仓央嘉措情歌,这些歌谣到底是不是仓央嘉措本人所作也没有准确的考证。今存的不同版本记载的仓央嘉措情歌数量各异,于道泉译62首,曾缄译66首,刘家驹译100首,刘希武译60首,苏朗嘉措、周良沛译32首,王沂暖50年代译57首,80年代译74首,庄晶译124首。今天流传的仓央嘉措情歌的仍然多是以民间歌谣的形式传播的。大家所熟知的《问佛》、《见或不见》、《信徒》、《思念丢在岸边》、《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第一最好不相见》、《一个人需要多少秘密》等作品都署名仓央嘉措,今天的仓央嘉措热也正是基于这些作品风行国内外的。高平先生专门写文章批评说今传的《信徒》不是仓央嘉措的作品,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一点,这些作品不全都是仓央嘉措的情歌,却带有仓央嘉措情歌的影子和灵魂,世人宁愿相信这就是仓央嘉措的作品,也不可能会有人去申请某个作品的创作权。就像三百多年来藏区所有优美的情歌都借仓央嘉措之名流传到今天一样,今天这些美妙的民间歌谣也将会托仓央嘉措之名永远地流传下去。

其次是民间歌谣对仓央嘉措情歌的嫁接与拼合。实际上,藏区很多托名仓央嘉措情歌的民间歌谣是嫁接在仓央嘉措情歌之树上培植出的仓央嘉措情歌之变异苗,今传的仓央嘉措情歌除了在不同版本中数量的不断变化外,就是以新的歌谣形态重新面世,即在仓央嘉措情歌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再创造,或者是对其情歌的拼合与重组,或者是对其情歌的演绎和拓展。这些歌谣是仓央嘉措的情歌,却又不完全是仓央嘉措的情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歌谣都将归属于仓央嘉措情歌的民间效应范畴之内。例如《问佛》显然是仓央嘉措情歌的变异体。再如《十戒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亿。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除了前四句,其余都是后人的发挥。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现今托名仓央嘉措的所有歌谣都有这样的特征。

仓央嘉措情歌能够形成广泛特异的民间效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仓央嘉措特殊的身份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仓央嘉措是格鲁派的最高领袖,却出生在宁玛派的世家,格鲁派清规戒律森严,不允许世俗和家眷负累,宁玛派却允许僧侣娶妻生子,且在密宗里有男女双修。仓央嘉措虽被认证为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可第巴桑结嘉措考虑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在五世达赖圆寂时秘不发丧,并且一瞒就是十五年,仓央嘉措的灵童身份也没有被公开。直到十五岁时,仓央嘉措才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仪式。仓央嘉措天性温良,他不喜权力角逐,不慕荣华富贵,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一世快快乐乐的日子。他追求的是普通人所拥有的幸福快乐和自由爱情,可他偏偏是雪域最高贵的活佛和最威严的法王,他不能拥有对普通人来说哪怕是最简单的快乐。他莫名其妙地成了政治家角力的棋子,无可奈何地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二十五岁时被拉藏汗执献京师,于青海湖畔遇害。仓央嘉措坐床的十年,是他情歌泉涌的十年,也是他生命中最为精彩和特别的十年。他俗人装束,放浪形骸,在布达拉宫后花园骑射游宴,在拉萨街巷酒馆寻芳猎艳。有诗为证:“住在布达拉宫,是仁增・仓央嘉措。走在拉萨街上,是荡子宕桑旺波。”另有一首:“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纷飞。莫说密与不密,脚印留在雪上。”他曾拒绝受比丘戒,还要求师傅收回以前受过的沙弥戒,并拿出绳索以死抵抗第巴桑结嘉措的操纵和控制。

其次,仓央嘉措情歌和民间歌谣的天然联系。仓央嘉措坐床前的生存空间比较广阔,生活方式也相对自由。据说他幼时在家乡放羊,六岁时被桑结秘密安排到寺院学习,这使他不仅受到了民间广阔艺术天地的陶冶,还能够从寺院里学到各科门类的知识,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奠定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基调,就是把民间文学的真挚纯朴和书面文学的俊丽奇巧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看似清水出芙蓉,不沾纤尘,实则是高度艺术凝练的结晶和盈满才情的喷泻。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地位,政教界不会允许他写作和发表情歌,他也不便明目张胆、无所顾忌地追求爱情,于是仓央嘉措选用的是道歌体这样一种自由灵活,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民歌形式,用真诚简洁的笔调,抒发直露坦率情感。例如:“在那东山顶上,升起洁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再次,仓央嘉措是叛逆者的正面代言人,仓央嘉措情歌是对束缚人性自由的的挑战和对追求幸福美好的宣言。仓央嘉措坐床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的最底层走到了权力和荣誉的最高处,从一个普通的人变成了千万人景仰和膜拜的神。他从此远离了美丽的大自然和亲爱的朋友,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表面上风光无限,似乎拥有了这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一切,可实际上是一个傀儡,生活得如同囚犯。第巴桑结嘉措独揽大权,他不得参与任何政事,也没有权力做任何决定,他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符号,没有人生自由。于是,离经叛道的浪荡作风和坦率直露的爱情诗歌便成了他反抗命运的有力武器,他毫不掩饰也绝不畏惧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他宁愿不做活佛,决然以死抗争。在他心里,活佛的圣神以及生命的宝贵等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和自由美好的爱情以及幸福快乐的生活相比。例如:“常想喇嘛的脸,心中却不能显现;不想爱人的脸,心中却清楚地看见”。

第四,仓央嘉措情歌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快乐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广泛的民众意识。仓央嘉措情歌突破了单纯对男女爱情的礼赞和对个人幸福的呐喊,而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诉说着劳动人民共同的心愿和集体的理想,是对一切丑恶现象和反动势力的揭露与鞭挞,是对所有美好情感和美丽事物的呼唤与颂赞。仓央嘉措情歌表现了与邪恶势力决裂的勇气和恒心:“后面凶恶的龙魔,不管怎样厉害,前面树上的苹果,必须采摘下来”;书写了对人间正义和美德的呼唤:“阴间地域法王,有面照业宝镜。人间是非不分,镜中善恶分明”;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坚贞信仰:“因为爱情太深厚,问伊能否长相聚?答曰:除非死别,决不生离。”所以,劳动人民不大在意他“耽于酒色,不守清规”,民谣说:“喇嘛仓央嘉措,别怪他风流浪荡;他所寻求的,和人们没有两样”,而是把他看做是和自己一样有情有爱的、需要自由快乐以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人。

最后,仓央嘉措是健全人格力量的象征,仓央嘉措情歌是完美艺术的典范。仓央嘉措情歌结构形式优美,思想内容丰富,是“真善美”的艺术范本和“情与爱”的诗歌精品。仓央嘉措不是一尊神圣高贵、完美无瑕的神,而是一个纯洁友善、真实勇敢且富有才情和智慧的人。真实和善良是人类众多的优秀品格当中最为珍贵的品质之一,其次是才能和智慧,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仓央嘉措的身上,他活得很真实,不卑不亢,不怯不惧,不虚伪也不造作,他坦率直露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勇敢坚贞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的情歌不仅是这种美好人格力量的体现,而且写得平易朴素,灵动隽秀,很适合劳动人民的口味,也非常符合人类完美艺术的审美标准。所以,仓央嘉措不仅是以情僧的身份名扬天下,更是以情圣的美名受到世人的尊崇与爱慕。人们喜欢传诵他的故事和吟唱他的诗歌,也乐于把所有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把一切优美的情歌归属在他的名下。仓央嘉措情歌是非常美丽的诗歌,精妙绝伦的艺术造诣,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尽在其中,让人看了爱不释手,读了灵魂震撼,如果这么美丽的诗歌不能够千古流芳、永葆青春的话,那还什么东西才能算得上是永恒呢?这也正是仓央嘉措情歌能够形成广泛的民间效应,具有自己独特风貌和源源不断生命力,三百年来盛传不衰的原因所在。

总之,仓央嘉措情歌能够形成广泛特异的民间效应,深受劳动人民的赞赏和推崇,这是因为仓央嘉措情歌是神佛领袖的世俗之作,是叛逆者的宣言,是追梦人的演说,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快乐、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高深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至善至美的文学精品。一滴净水,留人间几度春,仓央嘉措情歌三百多年来在藏区盛传不衰,三百年后走出藏区走遍全国走向全世界,仓央嘉措情歌所蕴涵的巨大艺术魅力将不但不会消减,而且还会呈欣欣向荣之势蓬勃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仓央嘉措,阿旺伦珠达吉.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2]尚丁.六世达赖喇嘛传奇[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3

那次我一看到这首诗,就感觉灵魂深处有了几许悸动,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仓央嘉措的诗。爱上了他“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的痴情,为他多情而早逝的一生感到悲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际遇,在属于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里,仓央嘉措,你,成功地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曾觉得仓央嘉措不过是个情僧,没有什么可以令人敬仰和怀念的。但当我上了初中,较之前成熟后,我仿佛明白了什么。仓央嘉措的每一首诗中都有着专属那首诗的感情,细腻而动人。每一首诗都是他在倾吐心声,而在他每一首倾诉心声的诗里面所包含的情感,都是那样的圣洁美丽!让你笃定要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读,否则便是对他的诗的一种亵渎。

一生在佛教与情感中上下浮沉不断漂泊的他,却有着一份平静的心态,书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如此多的神来之笔,都是在他心灵平静细腻之时撰写出的。他一笔一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温暖;他一画一画,流淌出自己心中的思念……这,恐怕就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了吧。

尽管一生如此短暂,但他纯情的美好,却总能让我感到一份温暖;他风采傲人的诗句,也总能让我感到十分享受。人生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仓央嘉措用诗句勾勒出自己的人生,留与了世人一份最美的情感!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翻过千山万水,覆过千难万险,你仍然是你,仓央嘉措!

教师点评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4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是谁让佛与世俗结合成永恒,是谁在当佛爱上世俗时竟不能让人产生丝毫猥亵之感,是谁让爱情无欲无求、纯洁的像一汪清水,是谁在万水千山的阻隔中,在炼狱般的煎熬中仍能写出如此平和、坦然的作品,竟看不到过多的忧伤,恐怕也只有仓央嘉措了!

初读仓央嘉措的作品,有种淡淡的、怅然的温暖,除去那种疾风暴雨式的呐喊,不惊不咋,既让人感动又心生平静,或许这就是佛法的力量吧!跟随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温和的、面带微笑的年轻僧人站在菩提树下目迎爱人的缓缓到来,阳光清新,如邻家男孩。再读仓央嘉措的生平,竟然心痛的无法呼吸,本该追求幸福、拥抱生活的年龄却在佛的光环下禁锢了一切,年纪轻轻便翩然而去。“佛是未来人,人是未来佛”,堪破、放下、自在,佛让人如老者般沧桑,失去真性情;佛普渡了众生,却失去了自我,这佛,不成也罢!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5

在330多年前的藏南门隅地区,那朵莲花伴着一个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门巴族男孩阿旺诺布一道降生。“彩虹空横,天雨神花,异香扑鼻,大地震撼三次,突然雷声隆隆,降下风露花雨,枝占花蕾,树生叶芽,七轮朝阳同时升起。”从此,那朵莲花与阿旺诺布即仓央嘉措一道修行,经了风雨,历了红尘。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滚滚红尘中,仓央嘉措心中的那朵莲花,有着最清澈的明媚,最深情的潋滟,它是圣山南迦巴瓦峰上的一缕月光,是雅鲁藏布江上的一朵浪花,是八廓街酒吧当垆女酒盅里的一抹酒痕,是布达拉宫后门路上的一道雪印。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沐浴着圣山的阳光,浸润着雅鲁藏布江奔腾的江水成长,他流连凡尘,不愿做布达拉宫里传经布道、恪守清规戒律的活佛。“我和情人幽会,在南谷的密林深处。没有一人知情,除了巧嘴的鹦鹉。巧嘴的鹦鹉啊,可别在外面泄露。”在拉萨街头、八廓街酒吧、情人相会的密林,在心爱的姑娘眼里,他是一个游戏酒肆、游走花间的风流少年。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面对凡尘欢乐和佛法修炼的两难抉择,情窦初开的仓央嘉措,有着深深的迷茫、困惑和无奈,他甚至在巡游日喀则时向师傅五世班禅送回僧衣,以示退戒。其实,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有名无实,他只是第巴桑结嘉措的利用工具,在与拉藏汗之间抢夺统治权的斗争中,注定成为牺牲品。拉藏汗在杀死第巴桑结嘉措以后,以放荡不羁、行为不检之名废黜了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喇嘛的身份,押解其远赴京城,仓央嘉措终在青海湖畔隐遁而去。

浮生如梦,但见莲开。那朵莲花依然在仓央嘉措的心中闪耀着佛光,为经历了尘世沧桑与人情冷暖的仓央嘉措点燃一盏心灯。他毅然抛却红尘眷念,坦然回归苦修生活。“中央的须弥山王,请你屹立如常。太阳和月亮的运转,绝不想弄错方向。”仓央嘉措心中的那朵莲花,历风雨而不折,染污泥而自清,越发娇艳而圣洁,它追随仓央嘉措一路修行,历经磨难,渡尽劫波。最终仓央嘉措行至阿拉善地区,传经布道,成为受人景仰的活佛。那朵莲花,功德圆满,修成正果,成为凡尘人间一朵最美的莲花。

300年岁月轮回,如今,那朵莲花,那个闪耀在六世达赖喇嘛、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仓央嘉措心中的生命之灯何处找寻?

如果,你曾经伫立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冈之上,看一束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耀在雪山之巅,一朵禀天地之灵气、吸雪域圣地日月之精华的雪莲凌寒独放;

如果,你曾经静立拉萨街头,看一抹朝阳洒落在大昭寺前那个身着藏袍匍匐在地的阿妈手中扬起的念珠之上,那古老寺庙的墙面上的斑驳光影犹如一串串优美而神秘的经文,屋檐上的古老铃铛随风飘荡,演绎着天籁般的佛音;

如果,你曾经默坐在江南的青草池塘边,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看一滴滴水珠轻柔地从小荷尖滑过,遥想那夏日荷塘“莲叶何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

甚至,如果你在一条幽静的小径漫步,不经意间发现那刚刚萌发出的嫩叶,正和着三月的春风在你的身旁摇曳;那些草丛间正开出五彩斑斓的野花,还有各种彩色的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

如果,你曾经斜倚窗前,猛抬头,一群飞过高楼之顶的鸽子,隐没在一片夕阳下的云霞里……

是的,那一抹阳光、一串念珠、一滴水珠、一片嫩叶不正是那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吗?那朵莲花、那种生命轮回不仅仅自由自在地生存于自然之中,它更生存于我们之间。当我们俯身面对一朵花、一株草、一只蝴蝶、一串风铃时,忽然顿悟,也许我们就是那朵轮回凡尘的莲花,也许我们就是那个转世人间的仓央嘉措,我们原本就是那棵巨大的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小小的叶子。

“洁白的野鹤啊,请借我一双高飞的翅膀。我不到远处耽搁,只去理塘一转就回。”循着仓央嘉措的预言,七世达赖喇嘛在理塘诞生。一百年,一千年终将会过去……但是,生命之歌却会继续吟唱下去,只要我们心中有情,有爱,心中的那朵莲花,定然盛开依旧,光彩依然。

那一朵来自西域的石榴花

校园里种着两棵石榴树,一株粗放,一株柔婉,仿佛一对深情凝望的夫妻。五月,橙红的花蕊缀满枝头,摇摇曳曳的微笑在春风里,或腼腆羞涩,或热烈奔放,可爱极了。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那是张骞千里迢迢从西域带回的石榴么?“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那红灿灿的石榴花,弃乡背井,颠沛流离,辗转来到中原,从两千多年前、从历史深处一路“红”来,从此这多情的江南便染遍了石榴红。“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在大诗人杜牧的眼里,千朵万朵红胜火的石榴花却比不上美人云鬟上的一朵,这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啊,发簪榴花儿的美人,娉娉袅袅地走来,那娇好的容颜,玲珑的情态,曼妙的身姿,迷着诗人的眼,醉了诗人的心。那红艳似火的花朵儿不会烧坏美人的翠簪和秀发吧,以美人衬榴花再恰当不过了。而且,这样的美景佳丽,怎不让人流连忘返,难怪他“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了。

那鲜艳的石榴花是榴花姑娘的血染的吗?仿佛间,那位身着红色裙衣的多情姑娘轻歌漫步而来,与心爱的书生在榴花林中漫步,她们相依相偎,倾述着爱慕。突然,可恶的老僧来了,认定姑娘是妖怪,迷惑书生,仗剑追刺姑娘。姑娘逃往榴园,不见了踪影。气急败坏的老僧在榴花丛中一通乱砍,朵朵榴花落地,滴滴鲜血入土……据说,那红衣姑娘,就是榴花的化身。一段美好姻缘被活活拆散。

那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娘娘钟爱的石榴花吗?据说,杨贵妃十分喜欢石榴花,于是唐明皇便命人在华清宫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栽石榴树,供贵妃观赏。月圆之夜,宴罢归来的贵妃娘娘醉了,她徜徉在石榴花丛之中,人面榴花相映红,巧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然而,大臣们对唐明皇沉迷女色,荒废朝政极其不满,对杨贵妃更是侧目而视。一日,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故意在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将一根琴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问其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把弦弄断了。身着石榴裙的贵妃娘娘啊,为了你能翩翩起舞,为了你免受委屈,风流的天子唐明皇,立即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于是,众臣见到身着石榴裙的贵妃娘娘,纷纷下跪施礼。这“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那一朵西域而来的石榴花啊,你何时捣成了汁,染成了布,织成了裙?从此,“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那一朵西域而来的石榴花啊,点燃着多少柔情,多少缱绻,多少爱恨情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一曲《长恨歌》至今回味无穷。

凝望着校园里的石榴花,我想,那紧邻的磨笄山上,当年也会有石榴树吧,那日日磨笄、矢志不嫁的的姑娘是否也生活在石榴树下呢?传说,南北朝著名的艺术家戴,擅长丹青,精通丝竹,《游弦》、《广陵》、《止息》三曲为传世之佳作。然而,他一生隐居南郊,不愿作官,矢志将创作的曲子整理成乐谱,代代相传,然而直至去世,志愿未竞。戴只生一女,女儿立志完成父亲遗愿,便舍宅为寺,并住到山中,日日磨笄,矢志不嫁。一年一度榴花开,不知戴的女儿是否还在山中磨笄,是否已完成父亲的遗愿。

再过几个月,校园里这两株石榴树的枝头该挂满红红的果实了。我想,那唐明皇又在给最爱的贵妃娘娘剥石榴醒酒了吧。那多情的诗人应该从“扬州梦”的幻境中苏醒了吧。那榴花姑娘或许能破榴而出,重获新生,与心爱的书生再续美好姻缘了。

梦也何曾到谢桥

谢桥,跟俺老家只一里地之隔,两村之间农田交错,河道相连,血脉相依。谢桥因桥得名,一条小溪穿村而过,一青石板桥横跨溪水两岸。据清光绪县志记载,光绪25年(1899年)陈文寿等乡绅捐款造桥,方便乡民出行,后人为感谢他们,取名谢桥。俺的小学、初中均在谢桥读的,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学习时光。

上学,乐在路上。一条土路串起俺家和学校,路的一边是广袤的田野,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小河。春天,俺们在田间撒野,徜徉在金黄的油菜、翻腾的麦浪里,追逐那翩翩飞舞的蝶儿、蜂儿,一会从菜花上飞来一对紫蝴蝶,一会又从菜花上飞走一对白蝴蝶。蜜蜂嗡嗡地,披着满身绒毛,落在这一朵花上,落到那一朵花上,太阳暖洋洋的,天空蓝悠悠的,既高且远。累了,便在田垄边随意地一躺,不用枕头,不用被子,就把军书包遮在脸上。夏天,俺们在河里欢腾,比赛踩水、扎猛子,直到远远地校园里传来午休的铃声,才一阵风似的卷进教室。秋天,俺们偷偷地采摘河里的菱角,两角的、四角的,不一而足。冬天,河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俺们在河边比赛溜冰和打漂漂,总有背运的伙伴一脚踏进冰窟窿里,湿了棉裤、棉袜和棉鞋,免不了挨爸妈一顿胖揍。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6

[关键词] 《非诚勿扰2》;《最好不相见》;《十诫诗》;汉英译本评析

一、电影和歌曲的相得益彰

《非诚勿扰2》片尾曲《最好不相见》取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作的诗歌,歌词改编自仓央嘉措的名作《十诫诗》,《十诫诗》创于17世纪,具有渊远的历史。只是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将这首诗歌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状态而让观众对这首诗歌更加熟悉、理解和认同。看了《非诚勿扰2》,泪随你懂的地方下。这是普天下多少人在情感抉择上的两难。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并不是真正的悲剧,在毁灭之后应该有一双超越之眼,真正的悲剧必须在失败中显示一种超越自身缺陷的更完善、更高的存在。《最好不相见》这首片尾曲表达的正是经历了生死后的大彻大悟,更是求不得、留不得、舍不得的爱恨别离,是一种大爱的体现。该歌曲为电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电影和歌曲二者相得益彰。 整首诗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而似喃喃自语式的叙述,有情到深处的质问,更有难以割舍却又必须放下的痛苦和顿悟。演唱者李漠以其特有的饱满而略带沙哑的音质诠释了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经沧桑后饱含大爱的情结,以下是电影《非诚勿扰2》片尾曲《最好不相见》的内容: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便可不相弃。 最好不相对,便可不相会。最好不相误,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最好不相依,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聚。

二、《十诫诗》的汉译分析

歌曲的原形《十诫诗》的作者仓央嘉措是历史上的特殊人物,身为六世达赖的仓央嘉措,被世人传颂的不是他身为政治人物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诗歌。仓央嘉措情诗在我国地区享有盛誉,脍炙人口,蜚声中外,尤其是在藏族人民中,二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历久不衰地在藏族诗歌史中,独树一帜,对藏族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这首《十诫诗》更是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在于道泉的译本里,这首诗只有前面的 “第一”和“第二”,而 “第三”直至结尾,全部是后人的自由发挥。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该诗反映了宗教与爱情之间的极大矛盾。体现了一个血肉之躯在宗教的清规戒律束缚下极端苦闷的心情。该诗摆脱了单纯的爱情描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大爱与大悟的结合,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佳作。它运用藏族人民传统的谐体民歌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新颖独特的比兴手法,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情怀,有极大艺术感染力。作者如果没有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和巨大的艺术熔铸力,要想使他的诗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那是不可想象的。生于中国藏地17、18世纪的仓央嘉措,缘何能创作出如此之绝唱?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1697年,也就是清康熙三十六年,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是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名字被一个个金黄色的光环系在了每一个朝圣者的心上,只是布达拉宫的高墙却阻挡了他那颗渴望看到众生脚步的心。他渴望平凡人的生活和爱情,然而无奈于深墙和戒律的束缚,只好用诗歌来表达他内心的渴望和矛盾。他借诗歌来抒发他的情怀,仓央嘉措为什么深谙诗歌?的确,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诗歌和逻辑都是和佛教绝缘的:既然四大皆空,自然没有必要追求文辞的美丽;既然修证体悟,自然也就超越了逻辑。现代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把佛经的学习和实修给割裂开了,殊不知字面上的学习也是实修的一种。作为传统,列位达赖都要学习前任达赖的功绩、佛典、医学、天文历算、逻辑和诗歌等,前几项在此不多予以分析,单以诗歌来论,古老的印度佛学发展出所谓的“五明”之学,逻辑属于其中的“因明学”,而诗歌则属于其中的“声明学”,因为佛教在古代也一直都有讲经和辩经的传统,印度是,中原是,藏地亦是。佛经既然要讲,自然需要优秀的表达能力,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若要让佛法口口相传,诗歌肯定就是最好的形式;仓央嘉措学习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作为布达拉宫最高掌管者应学的知识,而他却单单对诗歌感兴趣。把它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其中蕴涵了藏佛教中因果轮回、大彻大悟的意境和在悲剧中品味爱情的生命含义。

仓央嘉措创造性地运用藏族民歌的体裁、手法和语言,以藏族特有的格律,唱出了诗人和人民的心声。藏人的歌曲一般有五种类型:(1)排歌,歌词大多是吉祥祝福的话;(2)大歌,歌词冗长,多为描写乡间农事;(3)环歌,男女拉手围成环形,同声歌唱;(4)字母歌,以藏文的30个字母依次作为歌词中各自的第一个字;(5)短歌,一般每节四句,每句6个缀音,藏人口头随便吟唱的小调都是这一类。在歌曲的五种类型里,仓央嘉措的情歌属于第五种,即短歌。在于道泉的译本里,这首诗只有前面的 “第一”和“第二”,而 “第三”直至结尾,全部是后人的自由发挥。于道全先生将之分为四句一节,是以特定的短歌体裁和藏人对仓央嘉措的传唱方式为依据的。

三、《十诫诗》的英译分析

基于对该诗的汉译,出现了众多的英译本,在此,先来分析英国人Peter Cooper对《十诫诗》的英译:

If We Were Not To Meet

If we were not to meet,we would not fall in love;

If we were not in acquaintance,we would not be drowned in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in company,we would not mutually owe;

If we were not to cherish,we would not recall;

If we were not to fall in love,we would not mutually abandon;

If we were not face to face,we would not meet;

If we were not to hurt,we would not fail to be loyal;

If we were not to promise,our love would not continue;

Albeit,ever to meet is to know! If ever is as such,better not to meet.

Alas! How could I part with you eternally,thus not in the gyre of endless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to meet,we would not fall in love;

If we were not in acquaintance,we would not be drowned in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in company,we would not mutually owe;

If we were not to cherish,we would not recall;

If we were not to depend,we would not snuggle;

If we were not to encounter,we would not be in reunion.

Peter Cooper在尽量遵循翻译的对等的原则上,做了适当的改写,首先把第一至第十这一序数词去掉了,在遵循原作的基础上,译者采用了押头韵的方式。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这样给人一气呵成的节奏感。节奏是自然界的一个原则,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节奏,它给人力量,给人愉快的刺激。在一定意义上,英诗节奏也表现了自然和生命所固有的节奏。

以下是来自《环球时报》上的翻译的仓央嘉措《十诫诗》英文版:

The first,the one you should not meet,so then you may not love.

The second,the one you should not known well,so then you may not lovesick.

The third,the one you should not accompany,so then you may not owe.

The four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pity,so then you may not recall.

The fif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love,so then you may not abandon.

The six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opposite,so then you may not meet.

The seve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harm,so then you may not negative.

The eigh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wish,so then you may not go on.

The ni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rely on,so then you may not snuggle.

The te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meet,so then you may not have a meeting.

该译本增加了内容,解释了《十诫诗》中所蕴含的因果关系,这个翻译在某些程度上更注重语言上的对等和节奏上的对称。但缺乏原诗中寥寥数语却蕴含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的意境。汉语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1)常用省略,通过读者的联想来贯通诗意。(2)语篇指向性很明确。(3)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功能。笔者认为英译本在语篇的篇幅上趋于繁冗,但感觉味道淡淡的。在诗的英译过程中,诗意有着不同程度的失落。当然与文化背景和翻译也是有关的,但无论如何,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只能靠中国式的感悟来体味。了解诗歌语篇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的时候,结合中文诗歌的语篇特点,更准确地表现原诗的诗意,再现原诗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谈士杰.《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出版与研究概况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1989(02).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7

青海湖,那比所有的水都坚硬的水,如一块温润的蓝宝石,那无边无际的蓝,从湖心到湖岸没有丝毫色彩过渡。而远处雪山如皱纹,愈显其亘古磨砺出的睿智与沉静。在那里了悟,水也可以不温柔。

青海湖,犹如一管洞箫,浅吟低唱这4000平方公里的水域,一曲F调平湖秋月,吹散悲苦喜乐,留一分湛然常寂在心头。而诗人悄然滑下一颗泪珠,泪水含盐,与湖水一样,滴落在荒凉的高原之上。

青海湖畔,无人不谈起鳇鱼,它是青海湖的传说、骄傲和伤痛。

鳇鱼肉质鲜美,但生长速度极慢,青海湖渔政处为了打击猎鱼者,制定了“吃一条鳇鱼罚款5000元”的规定,但还是挡不住众多的食客。

青海湖是咸水湖,湖里的鳇鱼必须找到淡水产卵,每年汛期,不计其数的鳇鱼将沿着湖边的河流逆水而上,寻找产卵的地方,十分壮观。而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还要回游到青海湖中长大。自生下来开始,鳇鱼就被赋予了远行的宿命,感受轮回的苦与乐。

听当地人说,以往这鱼很多,可现在却越来越少,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成了鳇鱼的灾难。现在,一盘鱼可以卖好几百块钱。老板说,也并不是所有的食客都执著于此。他就曾经见过,有人被朋友逼迫前来请客,而且非要点鳇鱼。而那人却会悄悄找到老板,说:“找条别的鱼代替吧,不是钱的问题。”这让老板很惊讶。至少,可以为青海湖里多增加几尾鱼。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这样做,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也很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湖边吃饭,菜肴也十分丰盛,羊肉、牦牛肉、鹿角菜、馄锅、酿皮都是少不了西北风味。当然,还有绝对少不了的青稞酒,在藏族女孩高亢嘹亮的敬酒歌中,远方去的人一个个醉得人仰马翻。

比较喜欢那里的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还有肋巴,那是一种烤肉。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再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

沿途,能看见前往的朝圣者。朝拜拉萨,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在渴望在有生之年沐浴到拉萨的金色光芒。每天,朝圣者们会带着帐篷食物,先将行李拖行大约6公里,然后折回6公里,边膜拜边行进。他们两手并拢,双手举至头顶,然后双臂外伸,以头触地,行“五体投地礼”。这种虔诚让人震撼。

青海湖盛产的还有各种神话:传说这里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众多仙女每年要来此洗浴;传说这里是文成公主的宝镜,为了坚定自己留在的信心,她将可缓解思乡苦、能看到家乡景色的宝镜摔碎,化成了这万倾波涛。

传说,这里还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离世的地方。仓央嘉措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难以接受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常用“宕增旺波”的俗名混迹民间,作写浪漫的情诗,他写着: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不能在心中显现,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十年后(1706年),仓央嘉措为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就在青海湖畔中夜遁去,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青海湖滨去世了,也有记载说他舍弃名位,化名阿旺曲扎嘉措,从此云游漂泊。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就在青海湖畔涂上更加浓烈的神秘色彩。

青海湖边客栈的晚上,我唱起“幸福大街”乐队的那首《仓央嘉措的情歌》,没想到客栈里的藏族小伙居然也会唱。原来这首歌的原型是流传了数百年的情歌《在那东山顶上》:在那东方山顶/生起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依稀看到,在一个寂静的冬夜,那个多情的仓央嘉措披着深红色大氅,轻轻推开布达拉宫一侧的小门,去约会心上的姑娘,皎洁的月光洒向雪地,村落的犬吠撩拨着宁静,三百年后依然真切。

已故诗人海子也有数首诗写给青海湖,在他看来,青海湖是水,是母性的,寂静而永恒,充满了东方的气质,海子奇特地把它想象成为酒杯,酒是粮食的精华,是大地中生长的生机的精华。

青海湖也埋藏着海子的爱情,他的诗歌至今被人们吟诵,《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月不远

性别的诞生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因此青海不远

湖畔一捆捆蜂箱

使我显得凄凄迷人:

青草开满鲜花。

青海湖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天堂的马匹不远)

鳇鱼传说

有一天你终会发现

在这个世上

薄情的鱼太多

痴情的鱼太少

而禁锢无处不在

诗人之魂

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

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8

暖暖像往日一样,一个人来上自习。与往日不同的是,左前方的位置,换了一个好似在哪里见过的男生。穿越脑海,暖暖最终还是没有想起来,索性从书包里掏出仓央嘉措的《相见何如不见时》,认真的读起来。

暖暖喜欢喝柠檬水,没有缘由的喜欢。不知不觉,桌上已然摆了许多空瓶,时不时发出一缕缕清新的柠檬香气,那是暖暖喜欢的味道。

11点,清脆的铃声又调皮的响起。暖暖抬头缓缓的望向夜幕四合的窗外,沉浸在书海里的时间过的还真快,她心里边想边收拾书包,戴上耳机,依然是那首奶茶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融在出自习室的熙攘人流中,暖暖显得那样安静。

第二天,暖暖像往日一样,一个人来上自习。与往日不同的是,桌上的柠檬水瓶都不见了,而是多了一瓶新的。暖暖顿感诧异,看了一眼左前方的男生,那男生只礼貌的微微一笑,便又低头学习。暖暖心存疑惑却又无可奈何,看来是自己想多了,继而拿出书认真的看起来。正陶醉在仓央嘉措的诗情画意之中时,左前方的男生轻声喊她,“不好意思,能不能借用一下你的手机?”暖暖没有说什么只轻轻地递给他。“哎,还你手机,谢谢啊,我叫秦时。”男生微笑着说。暖暖接过手机只一声“哦”,低头想真是莫名其妙,再抬起头秦时已经走了。

晚上,刚回到宿舍,暖暖便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坐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暖暖立即回了一条:“你以为你是仓央嘉措呢?”对方又回复:“我不是仓央嘉措,我是秦时啊,哈哈。”暖暖想起是他,暗自笑了一下又有点惊奇。原来,秦时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语文老师,受家庭背景熏陶,秦时从小便博览群书。渐渐地,他也开始爱好文学,吹不乱的三国雄风,剪不断的红楼细雨,逃不走的徐志摩,放不过的仓央嘉措。两个人聊到很晚,暖暖放下手机时,秦时那温和的笑脸毫不防备的冲进她的脑海。

此后,两人便经常谈天说地,可谓是志同道合。每天,暖暖的桌上都会有一瓶新的柠檬水。暖暖知道是秦时放的,渐渐开始喜欢眼前这个悉心又博学的阳光大男孩。

十一月,雪花飘散,萧风增添了几分凛冽,木樨花也已兮兮零零的落完。天气越来越冷了,秦时的脖子上却是空空的。于是,暖暖每晚便坐在自习室里安静的织一条男士围巾。秦时看见,心里不觉有几分忐忑。眼看着围巾快织完了,秦时却从未表达过对暖暖有任何的爱慕之情。暖暖真是有些着急,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心想那就以朋友的名义送给他吧。

十一月十号,晚上十点,暖暖终于把围巾织完了,心里按捺不住的高兴,心跳不觉也有些加速,暖暖刚要把围巾送给秦时时,突然进来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俯在秦时的耳旁呢喃,两人有说有笑,令人看上去有些甜蜜的样子。看到这一幕,暖暖的心里顿时涌出一股股难受的洪流,生气的摔下围巾,疾步冲出自习室,来到光秃的木樨树下,眼泪简直快要决堤。一地木樨花,满地荒凉。寒风萧瑟,碎了一地伤。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9

天地姻缘

或许会有人不了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生平;但绝对没有人不知道十三世喇嘛仓央嘉措感人恋情吧!西藏,古老神圣的殿堂弥漫着不可侵犯的威严。曾经在这里多少人拜膜,曾经在这里送走又迎来了多少辉煌!

也正是在这里,曾经出现了古今往来一个传说般的爱情故事,一个传奇般的情种一个绝对痴情的人众所周知的仓央嘉措。

那还是一个战争频频的年代。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年轻的人仓央嘉措,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日夜痛苦的俯视这西藏这个风雨里漂泊的苍老的容颜。为了爱人他选择过放弃,选择过逃避。可是,世事总是不尽人意。到最后,美好的姻缘却成了天方夜谭!

爱恨情愁此样的事情简直枚不胜举,后羿嫦娥,牛郎织女!有的时候,故事真的很感人!纵看古今中外,思绪历史现今!情,是一个建立在毁灭里光环,娇横而危险,迷离切诱人。彼此的我们都曾有过,总觉得有点无奈。是否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让我在垂手可得的DIS中无法追随,或许这就是无奈、横在心坎的累赘。使我总有点点的疲惫,IQ的表白,灰色头象总那么不欣慰。最终的一丝颓废,沉浸在梦萦的千年之外。偶尔听听的不分手恋爱,现在又滋生在心里的痴心绝对!!我们不曾想过后悔,因为爱的已经腐败,千千心结的颓废,总徘徊在离距之外,还有一点期待,你已不在!轻狂渐蜕,彼此各距在千里之外。卸下伪装,回想我们从山楂树的恋爱,到这条街的分开。那天的雨依旧憔悴,仿佛是在为我们忏悔,那场不该有的错爱,为什么?你头也不回?难道你真的后悔,曾经的恋爱?为何我那么无奈,偏偏只为你伤怀?每次看夜的宁静,总会不自主的惶惚,在那银河线上,我看到了一丝忧伤,象孤傲天使的折翼,那般耀眼!!就连小小的星星也是眼睛一眨一眨的,有点调皮,有点可爱,有点说不出的零碎--貌似幽怨的神情,我都有点无力。

仓央嘉措那一世篇10

神秘的大昭寺

被八廓街环绕的大昭寺金顶上那闪烁的金色和卧鹿,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文成公主嫁入藏时,大昭寺所在地周围是一片沼泽,沼泽中心有一湖泊,置于拉萨城中有如一巨大的魔女仰天而卧。文成公主占卜后确认在此处建寺便可降魔,于是利用众多的山羊开始驮土建寺。藏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纪念建寺,佛殿初名“惹萨”,后又名“祖拉康”,是经堂的意思”大昭”藏语为“觉地”,意为“释迦牟尼的佛堂”,后来城市的名字也演化为“拉萨”。大昭寺原是松赞干布为供奉其尼泊尔妻子赤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所建。而北面的小昭寺乃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铜塑鎏金像。文城公主嫁入藏后,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移至大昭寺。释迦牟尼神殿是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松赞干布倡导佛法及汉藏会盟的重要见证。我们方明白为何这一处地方的寺院门廊有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的信徒,有永不停歇的五体投地的磕长头……

“玛吉阿米”的美丽传说

不经意间,我们在八廓街的一个角上被一幢黄色的两层小楼吸引,只见门上方挂着一幅木制画,上面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和“玛吉阿米”四个大字。在,黄色代表着神圣的宗教色,只有寺庙或高僧居住的建筑才可以使用,而普通屋子大都是白色的外墙。那么这幢黄色小楼一定有它的传奇。原来,因为它与历史和文学上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仓央嘉措有联系。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不仅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常走出寺庙深宫,深入民间体验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并且留下大量的情诗。而“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传说。大约三百年前,月色星空下,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馆来了一位神秘客人。恰巧,一个月亮般纯美的少女“玛吉阿米”也不期而至,她的容颜和神情深深印刻在这位神秘人物的心里,从此,他常常光顾此地,期待着与少女重逢,可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位神秘的客人就是仓央嘉措,他那首美丽的《玛吉阿米》被藏人永远传唱――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