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文朗读十篇

时间:2023-04-11 15:50:05

陋室铭课文朗读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1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叫刘禹锡,他曾任最高检察院的检察长,因为参与和支持政治改革,被下放到安徽省和州当地方公务员。按当时的政策他应该享受地方政府分配三间三进的住房待遇,但和州县长是个势利小人,见他被降职留用,就把他安排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与县长理论,自创了一副对联贴在房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县长知道后心生不悦,又把他安排在县城北门住,房子只有一间半。刘禹锡依然没有质问县长,见住地附近有江水柳树,又在新居贴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长气急败坏,再次把刘禹锡安排在城中住,房子仅容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身居斗室,刘禹锡莞尔一笑,挥毫写下了流芳千古的《陋室铭》,并请人把它刻在石碑上,置于房屋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聆听来自大唐的铿锵之音!”

这是我为《陋室铭》精心设计的新课谈话导入,并在导入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古筝之音,在大屏幕上适时出现前面提到的两副对联和《陋室铭》全文(均由我用毛笔书写)。对这个新课导入,学生们饶有兴趣,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注意力高度集中,学趣陡然高涨,迅速披文入境,欣然走进文本,并与文本倾心对话。这个导入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二、品味铭文之美,渗透美学思想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里一朵芳香扑鼻的奇葩,千百年来盛开不败,光耀华夏星空,这除了因为它具有一切经典文学精品的共同特点外,还与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押韵之美。《陋室铭》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备受后人珍视和推崇,重要原因之一是双句的末字合辙押韵,悦人耳目,平畅和谐,易记易诵,过目不忘:名―灵―馨―青―丁―经―形―厅的韵母相同或相近,让人喜悦诵读的冲动油然而生。

对比之美。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对话精辟,互相衬托,是《陋室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读来似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坦荡乐观、不为物累、洁身自好的大儒情怀。

淳朴之美。《陋室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艰涩难懂的语句,把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寓于朗朗上口的短句短文之中,反映了作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品德。陋室外的景色宜人,陋室内的文人高雅脱俗,陋室里的故事生动有趣,让人心驰神往。

立意之美。作为中唐响当当的诗人、哲学家,刘禹锡凭借陋室不陋之说间接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道出了“惟吾德馨”的主旨,透露出了作者向古代贤人智者看齐学习的信息,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崇高品质和甘守清贫生活的伟大志向。通篇以小见大,逆向思维立意,写法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豁达之美。刘禹锡被贬谪艰苦偏远之地,他没有悲伤,没有哀叹,欣然前往;到了和州后又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没有沉沦,没有随波逐流,亲自撰写对联和铭文表明心志。在他身上闪烁着耀眼夺目的豁达之美,闪耀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包容之美。

三、弘扬德馨精神,升华陋室文化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2

关键词:古诗文;仿写

【中国分类法】:G633.3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写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文课程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毋庸置疑,但有一个方面――古诗文,似乎存在被束之高阁的状态,有时只是考试的对象,令学生苦不堪言。如此精华如果得到这个结果,未免有些暴殄天物,因此需要走下神坛,走入实际应用。“教学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2]帮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实现读写进步,正是我期待学生达成的目标,因此我鼓励学生将仿写古诗文,将实际事物用文言表达,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下面我将自己与学生的尝试加以介绍。

二、仿写古诗文的好处:

1.对于古诗文学习:学生更潜心地学习古诗文内容及形式,在此之上,提高了对古诗文的喜爱程度。

2.对于古诗文写作:学生有了抓手,通过形式改变,更易于写作也更乐于写作,随之便是努力使语言变得更简洁雅致。

3.对于朗读:由于古诗文韵律强的特点,学生仿写时注意对偶、押韵等,使作文读来朗朗上口,相互间也更愿传诵、交流。

4.对于现代文写作:学生在现代文写作时,不时穿插所仿写的古诗文,使作文形式更加丰富。

三、便于仿写的古诗文篇目:

那些对偶句多、富含押韵的古诗文极易受学生的青睐,其中包括便于填写的词与曲,以人教版八年级所学篇目为例,如《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送东阳马生序》《行路难》《山坡羊》《相见欢》《苏幕遮》等,都比较适合学生仿写,有些篇目全篇仿写难度大一些,但择取一两句加以借鉴运用到恰当位置,也是不错的选择。以下选取一些学生的作文及指导作为示例。

四、学生仿写的作文及指导:

1.仿写《陋室铭》

指导建议1:可以写物、写人,亦可写事,比如教室、卧室、公园、花草、同学、朋友、老师、学习、背书、排练、娱乐等。

指导建议2:注意用词及韵脚,写完自己朗读后不合适处自己先改,而后再交流,由同学互改及老师帮助修改。

(1)(原稿)写物:《陋园铭》(学生W)

花不在美,数多就行。

水不再多,够活就行。

斯是小园,惟吾兴勤。(建议:应有下文相照应)

残盆加劣罐,还有破烂瓶。

过路不留意,谈笑无人应。

可以观虫斗,听虫鸣。

无精心之策划,无迎客之劳形。

路旁绿化带,街心小公园。

自己云:“何烂之有?”(建议:结尾应积极一些)

(改后)写物:《陋园铭》(学生W)

花不在多,美艳就行。

水不在涌,流动就灵。

斯是陋园,惟吾兴浓。

残盆加劣罐,还有破烂瓶。

旁人不留心,吾则拾其扔。

可以观虫斗,听鸟鸣。

无精心之策划,无周密之劳形。

为城市添绿,可闹中取静。

吾便云:“何陋之有?”

(2)写人:《朋友铭》(学生Q)

貌不在美,性善则优。

数不在多,心诚则贵。

斯是朋友,惟吾珍视。

日日伴左右,时时念彼此。

欢乐互分享,悲伤共分担。

可以谈古今,论中外。

无利益之迂腐,无礼仪之客套。

伯牙钟子期,管仲鲍叔牙。

吾亦云:“此生足矣。”

(3)写事:《背书铭》(学生N)

字不能多,有就不行。

读不为少,背就不灵。

斯是背书,惟吾害怕。

不背会挨骂,一背就头大。

背完记不牢,难免又是罚。

如此怎么办?怎么办?

无他人之分担,有自己之为难。

惟有迎难上,理解可帮忙。

吾始云:“何难之有?”

2.仿写《爱莲说》

指导建议:比较适宜写花草树木。

《寒梅说》(学生M)

梅,坚贞素雅者也。盛于隆冬,败于早春,傲立于雪,绯红如霞。远观之,好似白绸落红,乃点睛之笔。百花盛于春夏时,惟其不惧罹凝寒,梅乃娇而不屈之花!余独爱梅之硬朗大气之美,实属不可多得之质,愿世人以之为榜样,习其质以修自身也。

3.仿写《答谢中书书》

指导建议:本文可全篇模仿用于写景,也可部分选择应用于现代文中。

《“雾都”北京》(学生H)

北京近日经常被雾霾所笼罩,好一派“雾都”景象,真乃:

“晓雾不歇,阴霾拒停;夕日难见,口罩横行。

实是欲界之仙都!久居此地,抗体渐增……”

4.仿写《五柳先生传》

指导建议:适于写自己及他人。

(1)W老师传(学生Q)

老师不知何许人也,然详其姓字,英文名Barbara,音译“芭芭拉”,貌似虎妞,虎虎生风,初识易使人望而生畏,故号曰“巴神”。

当余之背书也,“死记硬背”于拥挤圆厅中,哥们兄弟填其厅。忽一人大呼“‘巴神’驾到!”十一班大呼,十二班亦起大呼,两班齐呼。俄而百千人大呼。同窗生知其即至,常入厕以避之;东躲,期在必逃。既逃而不回,总是吝情去留。

俟余等背熟默全,“巴神”嫣然一笑,面若桃花:“尔辈当专心学习,切不可贪玩成性,浪费时间。既已学会,亦当痛快玩耍!”吾辈欣然不已。

赞曰:子夏有言:“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与“巴神”处数日,觉此言于其极适用也。

(2)小生现为学生,姓张名ZR。性格两面:聒噪多言,多愁善感。好吃,不求美味。每有食物,便欣然忘学。幼时即嗜游戏,学习紧张不可常玩。亲友知其如此,置电脑而招之,睿毫不犹豫,期在放松。尽兴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土豪同学,睿处于其中,略无慕艳意,晏如也。

(3)T先生传(学生F)

先生许京城人也,姓T,名Y,名似男性。性情随和,灵活善变。好读书,亦求甚解;逢有益书可读,便手不释卷,欣然忘食。嗜赏景,然则忙而不能常得。每逢假期出游,便踏上“驴友”之路,世间苍凉,世外桃源,不与之隔绝;峻峭雄峰,缥缈云雾,汩汩泉水,馥郁花香,看遍奇观秀景。亦令其弟子游山玩水,然从不许怠慢学业。

余则生性好玩,常怠读书,未尝有忧虑之意。于余之懈怠,先生以理相劝,或严辞叱咄,略无不予理睬放弃之意。纵观思也,先生乃一介严师也,不纵弟子之任行,不懈怠于教书,亦不拘于学识理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五、心得与总结:

在古诗文仿写过程中,开始只有个别学生能提笔就写,多数学生虽然兴趣浓厚但无从下手,在给出范围及建议之后,学生都能试着写出一些小文,虽然程度不一,但只要乐于动笔,就是个好的开端。之后经过学生自改、互改、我给出建议后再修改,以及多次尝试后,学生习作渐有提高,且对古诗文理解更加深刻,对文言语法现象也更熟悉,同时增强了语感,实现了读写能力相互提高。

以上便是我在古诗文仿写中的一点儿思考及与学生的一些尝试,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3

【关键词】感情朗读;阅读教学;改读;趣读;演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足见诵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通过诵读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实施前,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只从音量、速度、语调等技巧方面要求学生,到头来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脱离文本的技巧。其实,无论朗读的形式多么新颖,也只是同一个平面上的滑行。语文课堂需要给学生积极有效的朗读指导,特别要针对具体的文章,特定的语境,让阅读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笔者通过让学生改读、趣读、演读,从读中去了解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改读,读出蕴藏情感

笔者在教《观刈麦》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读懂作者”,笔者把诗的最后几小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作了如下修改:“今你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该自愧,尽日不能忘。”

先让学生自由体会朗读,然后指导学生,在读原文时,摸着自己的胸口,扪心自问读;在读修改后的片断时,指着对方读。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学生一会儿音调低沉读原文,一会儿用手指着对方读修改后的片断,有的读得义愤填膺,有的读得满腔怨愤。通过这种比赛朗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的情感。原文批评较委婉。而修改后的,批评特别尖锐,指责得痛快淋漓!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悯农情怀的了解,而且形成了新问题,为什么此处用“我”而不用“你”,作者作为一名县尉,对官员的不劳而获、奢侈浪费不是更清楚吗?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一是作者自己也是当官的,不愿也不敢过份得罪同僚,二是作者把农民的苦难归结为唐代的税制,而不是人祸。三是可以中国古代知识份子的思想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作者人格的伟大,反而更真实,更让人可敬。

最后,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愧疚和无可奈何。笔者让学生给诗歌的结尾添加一个感叹词,让学生讨论加哪一个叹词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学生一番争论与辨析,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添加“唉”字比较好。然后学生齐读诗歌的最后一个片断,其中最后两小句,一字一顿,读出忧思的深广。全诗读完后,停顿2秒,轻声加一个“唉”字。学生揣摩、体会、朗读后,对作者的愧疚和无可奈何之情体会更深入了。

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趣读,品出文意深味

笔者在教《陋室铭》一文时,设计了一个“读得有味”的环节,在让学生介绍完该文的写作背景后,这样引导学生来感受作者的情感。

笔者先给学生预设一个情境。知县想通过陋室来刁难刘禹锡,让刘禹锡生气。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而且还带着几个随从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给那个知县老爷听。我提议一下,最后的“何陋之有”连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读最后一遍时拍一下桌子。

学生读得痛快淋漓,读完后班上顿时气氛高涨,感觉像真的为刘禹锡报了仇一样。

为了吊足学生的胃口,笔者对学生说,刚才的朗读确实痛快淋漓,不过还是少了一点味道!老师想问大家“德馨”应该重读还是轻读,为什么?小组之间讨论并PK一下。班上顿时人声鼎沸,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读着,体会着。

当然,“何陋之有”应不应该读得义愤填膺?当然不应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心态应该是旷达、洒脱的。在后面体悟、朗读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后,学生感受到了刘禹锡的洒脱与闲适。觉得这些句子要读得舒缓一些。这时,再让学生体会如何读“何陋之有”这一句,比一比,重读与轻读的效果,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何陋之有”要读得意味深长一些,应该读得稍重一些,但不能太重,要读出刘禹锡旷达的胸怀,而刚才把“何陋之有”连读三遍,读得太过气愤,是不太符合作者的心境的。

3.演读,再现精美画面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4

有人以为,晨读,无非就是让学生自己随意地读读课文,老师在教室巡回走走看看就行了。其实不然,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的阅读毫无目的,有些学生口在动,心却早飞到九霄云外了。所以,我认为,晨读并非那样简单,要让学生在晨读中读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且收益多多,我们就该下一番工夫。我觉得,晨读可以这样安排。

一、确定阅读内容

学生需要读、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若按他们自己的思维,有的懒惰学生可能只是毫无目的地机械阅读,就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的那样:“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那就真是乱读一气了。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要让他们有目的地阅读。在晨读开始之时,首先布置这节课该预习的内容,确定阅读内容。比如:在教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熟读全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利用工具书给这些字词注音、解释。在学生找出这些生字、生词的同时,我抓紧时间及时统一指正,并且指出某些字词的重要性,以便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搜集整理有关鲁迅先生的各种信息,了解他创作本文时的背景,并回忆曾经学过的有关他的文章或他的作品。再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什么样?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怎么样?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看看课后练习,了解这篇课文给我们设置了哪些问题。这样学生读就有了目的,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动手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了学习的主动者、知识的探索者,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二、明确识记内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仅仅做到第一点还不够,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他们明确任务:(1)在字词读音意义完全掌握的基础上识记它们,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在以后的练习或考试中,注音、字形、意义辨别这类基础题型就能从容面对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因为某些字词由于读音不准在与人交谈时轻者会闹笑话,严重者还会造成许多误会,同时字意词义掌握不准确,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如写报告、写总结、写论文也会造成诸多不便。所以字词读音、意义的正确识记是我们晨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课文中有些文段,尤其是书上明确要求背诵的文段,一定要求学生利用晨读背诵,尤其要求能默写。因为学生只是口能背,手写不出来,在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背诵意义显得并不大。(3)文中重点注释,作家作品、文学常识都是识记内容。如教授《陋室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①识记字音:苔、馨、牍、儒。②掌握“铭”这种文体特点。③识记作家刘禹锡及其作品。④识记文中重点注释,如“鸿儒”、“案牍”、“劳形”,以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词句。⑤背诵全文。这样学生带着任务边读、边写、边记、边诵,兴趣盎然,很好地利用了晨读时间,很快掌握了这课的所有基础知识。在正式听讲这课时,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真正是事半功倍。

三、阅读方式的变化

通常一节晨读课在四十分钟左右,单纯的个人阅读久了就显得枯燥、乏味、单调,有些学生不免会懈怠,会偷懒,这时老师不妨改变他们的阅读方式。

1.个别阅读。

可针对确定该记、该诵的内容,指定个别学生轮流朗读或背诵。

2.分组朗读。

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用比赛的形式,轮流着阅读,互相找茬、挑刺。学生好胜心强,集体意识也高,都想自己所在的小组能获胜,所以朗读的声音会一组比一组洪亮、清晰、准确,更会注意保持节奏一致。比赛结束后,在评比环节,同学们会不自觉地七嘴八舌,在友好的氛围中,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他组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读音、节奏、语气方面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在活跃枯燥的阅读气氛的同时,正确地正音正字,达到训练目的,而且无形中能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真正是一举多得。

3.分角色朗读。

这种方法适合于纯朗读练习,具体做法是,记叙性文章按作者、文中人物依次分角色阅读,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则分段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尤其是在朗读记叙性文章、小说时常常在我的点拨和指导下带有表演成分,整个课堂犹如一个舞台,大家乐在其中,阅读兴趣浓厚。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过去,下课铃响后,同学们常常还不愿离开,都争着挤在我面前对刚才参加阅读的同学就他们阅读的特点“评头品足”。

4.老师读、学生读或听录音领读。

可以采用领读的读一句,跟读的紧跟一句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领读之前,先确定老师(学生、或录音)领读的内容,然后确定学生该读的内容,这样依次进行。

不过在具体实施这几种方法时,尤其是第一种确定阅读内容和第二种确定识记内容时,一定要有时间限制。比如要他们在多长时间内查出不认识的字词,并识记它们,要多长时间背诵那节课该背诵的内容,同时还要当堂检验,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都要在晨读中或课后到老师这里来一个一个过关,当然不只背课文,还要背作者,背一些文中重要字词,对文中某些字句进行默写,然后在书里签上背诵记号。这样学生有了时间的紧迫感,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此外,在完成课本目标任务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课外的精美文段、诗词名篇、小说、散文、随感等富有哲理、内容健康向上、构思精美的文章,或者声情并茂给他们朗诵,或者听录音,或者打印成文分发给他们,让他们自由阅读,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帮助,因为读的内容丰富了,他们领悟感受的也就比别人深刻,写起文章来,想说的、想表达的也就多了,观点构思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5

关键词 文言文 解读文本能力 因文而异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96-02

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既包括解读文言字词的能力,又包括解读文本的能力。所以在目标的确立上,要实施“两手抓”的策略,因为解读文言字词的能力是解读文本能力的前提,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解读文言字词能力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实现这两个能力目标呢?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巧设导语、巧引故事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要因文而异地做好字、词、句的落实情况

比如说教《陋室铭》。全文81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山、水、高、深、上、入、苔痕、草色、谈笑、往来,等等;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名”“鸿儒”“白丁”)以及结尾处涉及的人、地名,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除了末句“何陋之有”词序有些特别外,其余都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类似这样浅近的文言文,凡是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遇到较难的文言文是不是就只能采用传统的老师一讲到底的方法了呢?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是肯定不利于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字词的能力的。我个人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做法是:

(1)在上新课前要求学生只借助于书下的解释去翻译课文,绝对不要去参考“翻译大全”之类的辅助书籍,我对学生说:“你一定要自己翻译,哪怕是翻译得笑话连篇都没有关系,往往在这些地方,在上课后,倒反而记得更牢。”

(2)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文言字词进行解释,在学生的互相补充中,圈出重点字词,以便今后复习记忆。

(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文言字词中的疑难点,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解答,学生有困难的由老师来帮助解答。在这个环节中要尽可能地采用激励机制,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就感。

(4)最后在字词落实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翻译句子。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力要放在基础较差的同学身上。

(5)对文言现象和语法的适度点拨。当然这个点拨得讲究方法。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

三、实施“诵读”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就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课堂上可以施行多种朗读训练。当然朗读方式要力求多样化,达到准确流畅。画“正”字记遍数是我一向的做法。

四、读中感悟,提高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曹刿论战》《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能传诵后世、脍炙人口,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至于文言文的诗词曲就更是文学作品了。既然这些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那么我们的教学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那还像语文课吗?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达成这个境界呢?

(1)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

(2)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6

以往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接受的主动性。老师在台上讲得“天昏地暗”,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最终教学效果总不如人意。怎样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呢?我们知道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学法,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语言的魅力,产生“内心视像”, 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讲解、分析,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使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方面,我有亲身体验。

一、 培养兴趣,注重阅读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够减轻学生阅读中的疲劳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毫无兴趣的阅读,即使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最终还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能够帮助他们读懂文章,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其次,形式要多样化,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读、演、画、唱、比等形式,让学生聆听美妙的音乐,欣赏精美的画面,感受美好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尝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者通过对学生读书能力的赞扬,对精彩情节的阅前提示,让阅读任务具体化明确化;通过对读书效果的表演性检查,对学生演出的随机性点拨,使学生消除读书的枯燥感,感受到读书的无穷乐趣,获得阅读的自由。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会对阅读情有独钟,就会喜欢上阅读。

我们知道,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人们高效地工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使人终身收益。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就很困难。因此,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习惯,不出声、不指读的默读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

二、 感悟体验,注重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例如在《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中,对红军长征行军途中的艰苦,学生没有深刻的体验,多数学生只停留在对文字的理解。如果能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远足”,学生就能结合亲身体验来感受过草地的艰辛。学生有了体验,对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这时,老师再精彩的解读都是多余的。重视阅读的感受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教学《背影》一课,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回忆亲人外出打工给他们送行时的情景,想想清晨父母匆匆离开的背影,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了体验,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教师的说教也就多余了。重视阅读的感受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还提出了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除了朗读外,默读、精读、略读、浏览都很重要。略读旨在粗知大意,浏览意在提取信息,精读则重在品味和欣赏。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同时注意方法的指导。例如教学《陋室铭》一文,教师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在“陋室”上做文章。文章题目叫《陋室铭》,文中的“室”到底“陋不陋”?初读课文,提取“陋”还是“不陋”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将所执观点分成两组进行研读,最后进行辩论。这样有利于提高语文教材的丰富性和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多元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强多种方法的阅读训练,让学生熟悉各种阅读方法,逐步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熟练灵活地选用适合自己阅读的材料和方法。

三、 平等对话,注重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从而学会学习,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对话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必须把这个过程列入教学目标之中,还它一个应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本中去,让学生到课文中走一遭,把文本中的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感情,然后把自己独特的理解、心中的疑团表达出来,和同学对话,和教师对话,和文本对话,让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所。这种对话是一种多向交流,是意义建构活动。通过平等对话,可以给师生双方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一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但因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性特点、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正确的,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探究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后,学生的朗读自然也会烙上自己的个性色彩。

四、 背诵积累,注重探究过程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7

一、抓“拨动心弦”的导语渲染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教师在课前创设情境,或心旷神怡,或沉郁悲伤,或晓之以理,或言尽而意无穷。学生通过谛听教师真切生动的导语渲染,心弦会被拨动,审美情趣会被激发,带着这样的审美情趣去体验文章,感受文章,会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例如:我在教《三峡》时,随着三峡风光片的放映,我配乐朗诵:“不知何年何月,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之子,耐不住青藏高原的苍凉与寂寥,横切深山峡谷。它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所向披靡,冲破苍莽连绵的峻岭后,便有了‘云雨归来带异香,人间来就楚襄王’的巫山云雨;‘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问’的壮丽三峡。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驻足于此,留连忘返。仰望蓝天那一线岚蒸雾绕杳冥无际的云天,俯视脚下深不可测被大山挤压得无可奈何奔突而下的大江,便恨不能泼墨如江,走笔如龙。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便是其中一人。今天我们就沿着郦道元先生的足迹,游览这壮丽的三峡。”

二、抓语文教材本身的形象感染

文学是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实验教材的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新课标明确:“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审美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把握外观想象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其中艺术感受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些又与语文能力(字、词、句、章等)的培养密不可分。所以,审美教学必须结合着感受――联想――想象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意象。

(一)叙事文体

叙事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即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分析典型时,当然就应该从人物本身的语言形象方面来分析,诸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都应该细致地进行分析。另外,要注意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这样可以从人物性格来揭示人们何以形成如此性格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这样,记叙类文体的形象分析的审美教学才比较切入。

(二)抒情文体

抒情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一般指的是某种饱含情感、情趣和理想的景观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域,即“情景交融”。但更应该有这种情景交融所要达到的境界、境域,也即是“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情景交融之中体验出来,体验无限回味的言外之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情到景再到意味,一是从景到情再到言外之意。如我在执教《陋室铭》时,先让学生朗读原文,让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想象的陋室之后,我说:“我觉得介绍陋室单靠嘴巴来说不够形象也不够生动,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该多好。幸运的是,我请老师把陋室分三张画下来了,让我们欣赏欣赏。”要求学生用课文语句描绘画面内容,讨论图画中有创意的地方,想象是否合理,画面的主调是什么,有什么用意等。通过直观的视觉感知,经过讨论,学生逐渐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重点字词“铭”、“馨”等的理解,读出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最后总结: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三、抓作文教学中的真切体验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要进入五彩斑斓、自然活泼、血肉饱满、情韵隽永的生活图景。我深信,作文即生活,在生活中作文。所以就经常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在调查中,有学生听其父亲讲所在工作单位公务员考试招生中,有一名考生只因扶起了一个考场公备笔筒,而幸运地成为录用者之一。他以这样―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写成文章《扶起自己》,其中有这样一段:“过去,我们常常批评那种油瓶倒了没人扶的现象。我想,做一个不去故意踢倒油瓶的人并不难,现在还要提倡的是不仅自己不小心踢倒油瓶要扶起来,而且见到了别人踢倒油瓶也要扶起来。扶起笔筒这件事虽小,却能体现出一个人潜在的高素质,表现出文明和负责踏实的品质,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不停地与自己交流、赛跑,就都扶起了自己,我们整个民族就立起来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对象产生理智感,同时挖掘对人的伦理关系中产生的道德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只有这样在完整情感的作用下进入构思和写作过程,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8

“正本清源”成语出自《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解释】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张亮是一位从黑土地上走来的上海老知青,从事反贪侦查工作三十余年,曾评为上海市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检察机关首届优秀侦查员。我被他为社会的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而艰苦劳作、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这位先后在上海市两个基层检察机关任反贪局长十余年,办案逾千件、讲课过千场、现供职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被国家检察官学院聘为研究员的国家二级高级检察官所折服。

读完《正本清源》一书,使我想起杜甫在《天末怀李白》诗中“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诗句。

“文章憎命达”这句诗,用得最巧妙的是“憎”字,它把“文章”与“命达”对立起来了。就是说,在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凡文章写得好的人一般都命运多舛,他们经历虽然坎坷却能留下传世佳作,与“诗穷而后益工”有相同的意思;而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的人,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屈原、司马迁、曹植、陶潜等都是证明人,杜甫自己更有深切的体验,他对自己的文才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四句颇自负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其命运如何呢?他生活在“万方多难”的时代,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破宅栖身、乱离逃难和挨饿受冻更是常事,因而被宋朝刘克庄称为“菜肚老人”。

“文章憎命达”还有一个生动的例证,就是刘禹锡三迁写成不朽的短篇《陋室铭》。

刘禹锡于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后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唐时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和州县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个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刘禹锡不以为意,反而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山清水秀。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更加恼怒,又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激愤之中,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遂一气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于门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学好知识,首先就要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白话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例如:

1、利用已学知识来引入课文

比如在教学《出师表》的时候,我就先讲述一下三国时期的格局情况,然后重点介绍诸葛亮,再引出《出师表》写作的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等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2、引用其他科目知识来引入课文

学生对于某一科目的学习可能会感到厌倦,所以在课堂上当我们引用其他科目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三峡》这篇课文之前,我就先问学生他们在地理科目上学的三峡所处的地形、三峡的基本情况等等,然后导入《三峡》这篇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感悟程度都会大大加深。还有《岳阳楼记》、《观潮》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

3、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有教师的“教”与“学”、学生的“学”等等,其中学生的“学”是最重要的,当然要让学生学好,单单教师教好是不行的,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参与、反馈,这样,才能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好知识。比如,在上《陈涉世家》之前,我就安排学生在课外查找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说,看谁收集的知识多,看谁讲得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其实比教师的多方面的灌输要好得多。

二、引导学生体味文言之美

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审美心理发展的过程,语文学习主要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因此,文言文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1、从听觉上探寻美

课本所选的文言文大多读起来朗朗上口,教材也有配套的朗读磁带,在课堂上采取配乐听读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听觉上发现文言文的美,对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十分重要。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从讨论中体验美

学生与同龄人往往有更多的语言,沟通起来也相对轻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如有位老师在上《口技》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三、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无论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掌握知识,而是要他们长期的掌握这项方法,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因此,要严格做好文言文的复习。教师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自测五个步骤进行,比如复习《爱莲说》,首先不定期抽查背诵,尔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就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既牢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参考文献:

陋室铭课文朗读篇10

一、确立目标 ,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上了几年的初中语文,发觉大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是很有影响的。如,《陋室铭》、《爱莲说》,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架桥铺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可以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马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2.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

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导入《三峡》,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导入《岳阳楼记》等。

3.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

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片段,就是极好的导课材料。

4.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比如,在上《陈涉世家》之前,安排学生在课外查找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说。学生探求意识浓厚,争相回答,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三、精彩阅读,体味文言文的美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1.听读探寻美。

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3、品读再现美。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四、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