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阅读十篇

时间:2023-03-14 13:50:34

春秋阅读

春秋阅读篇1

【北京讯】11月9~10日,由龙源期刊网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期刊研究所协办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暨2007龙源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管、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主办的《文史春秋》杂志,再次荣登该网“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阅读排行前100名期刊”排行榜,这是该网自2005年设榜以来《文史春秋》杂志连续三次登榜,同时《文史春秋》杂志今年还跻身“2007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分类阅读(学术理论类)TOP10期刊”,排名第6位。

龙源期刊网又称龙源国际期刊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网,创办于1998年,备受全球华人和电子商务界的关注。龙源期刊网作为中文期刊第一网,目前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1760种,内容涵盖时政、党建、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领域,被誉为“全球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中文期刊网”。该网从2005年起,根据海内外读者网络阅读强度,每年度一次“期刊网络传播TOP排行榜(国内海外双榜)”(简称“期刊双百排行榜”),各排列出读者网络阅读人数最多的100种期刊,旨在“为传统期刊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和运营提供具有学术分量、又有商战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真实地展示出“读者心目中的品牌期刊和期刊品牌”。

近年来,《文史春秋》杂志认真贯彻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提出的“抓住机遇,创造特色,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办刊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史料丰富的优势,坚持“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恪守“三精”(精编、精排、精校)原则,严把“三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被评为第四届、第五届“广西优秀社科期刊”。《文史春秋》杂志以独特的文史魅力和厚重的历史蕴涵为刊物风格,特别注重挖掘鲜为人知的史料和揭秘历史悬案内幕,着重选编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并致力于这些史料的深层发掘、综合整理和秘闻披露,同时又以新的视角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学名著进行钩沉和评析,帮助读者认识历史,以史为鉴。刊物内容真实、权威可靠、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深受读者的喜爱。其阅读率最高的栏目是内幕秘闻、历史悬案、人物春秋、警谍风云;其次是民国人物、史海钩沉、本刊特稿、军事春秋;而受到读者特别关注的百家讲坛、文史随笔、卷首语等栏目,为《文史春秋》杂志的精华,点击率不断攀升,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春秋阅读篇2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小叶子弗雷迪在春天的微风中学会了跳舞,在夏日里懒洋洋地晒太阳,享受雨水的清凉、夏夜的宁静。他问好朋友丹尼尔,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丹尼尔告诉他,“活着,就是让别人感受快乐,就是给因为家里太热,到这里来避暑的老人遮阴;就是给孩子们一个阴凉的地方,好让他们来玩……活着,就是为了做这些好事情。”可是,一阵秋风吹来,叶子纷纷落下,弗雷迪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既然都是要死的,那还为什么活着呢?丹尼尔告诉他,“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弗雷迪明白了,所以,当他终于落在雪堆上,他感受到雪堆很柔软,甚至还很温暖,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他闭上眼睛,睡着了。他不知道,冬天过了春天会来,也不知道雪会融化成水。他不知道,自己看来干枯无用的身体,会和雪水一起,让树更强壮。尤其,他不知道,在大树和土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天新叶的生机。

这,就是一片叶子告诉我们的,关于生命的四季,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一本书,一个童话,却是一生的思考。

二、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精彩

作者利奥・巴斯卡利亚博士选择以童话绘本的方式,呈现自己关于生命的哲思,于是不同年龄的读者,便可以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悟。不管是“向死而生”,还是“顺其自然”,都只是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不可以,也不能够强加给所有的读者,尤其是未经世事的孩子。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和小叶子弗雷迪一起用心地感受春的烂漫、春的盎然、春的生机,一点点茁壮的生命,新奇而又灵动;夏日里,炎热的午后,叶子们享受着雨水的清凉,享受着给乘凉者带来的快乐和惬意,享受着夏夜里的宁静和美妙;秋天,那份辉煌和璀璨,让叶子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都是在阅读中,孩子们能够自己领会到的,不需要告诉,不需要解析,美丽的文字已经足以传达生命的快乐和美好!

因为快乐,孩子们便很容易入情入境,很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当第一场秋霜落下,当第一阵秋风吹来,孩子们和小叶子一样害怕而惊慌,丹尼尔说:“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孩子们随之而豁然开朗,明白了丹尼尔的话,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享受生命中大自然的美好,享受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享受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做出的奉献,享受自己生命的过程。所以,当弗雷迪终于落在雪堆上的时候,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静美,没有凄清和哀伤之感。

如若不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如若不是重点感受生命中的快乐和美好,这本书的阅读,便会变得沉闷而无趣,变成一种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期待背道而驰。

三、在阅读中提升生命的品质和高度

《一片叶子落下来》,落在每个读者的心间,所泛起的涟漪,一定是不同的,再留存下来,沉淀下去,就更是因人而异了。合上书,掩卷而思,我们会回想起春天里的快乐,那里有每个人童年里的天真和美好,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感受成长的快乐,我们会更多包容,更多珍惜;我们会明白,夏天里的枝繁叶茂,是为了更好的付出、更多的奉献;而五彩缤纷的秋天,少不了那一场霜降;冬天,寒风萧瑟,冰雪交加,面对落下,坦然而从容;来年新叶的生机,是生命的延续,也是力量的传承……

这些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阅读印记,也许最初落在心间的只是一种印象,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会在某一时刻,突然的、蓦然的,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对心灵加以劝慰。因为,有太多的感悟,必须经历了,才真正地懂得。

正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里的小男孩,面对爷爷的突然离世,他伤心而不舍,爷爷也无法坦然地“落”下,因为他心有挂牵,他总觉得有一件很重要事情没有完成。所以,他变成了幽灵,与小孙子夜夜追忆,他们能够想起的,尽是生命中曾经给他人,或他人给自己带来的爱与快乐。在这些美好的记忆里,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变得充实而满足。所以,当爷爷终于想起,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忘了给小孙子说再见时,他们彼此都能够坦然地面对离别了。爷爷笑着消逝,小孙子笑着说再见。

春秋阅读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育内容。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包括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而美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审美情趣"。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方式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因而,阅读教学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训练,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以及学习技能的培养,即比较重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及"发展思维"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只会考试的所谓"优秀"学生。这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含量、艺术含量和人文含量。忽视了"获得审美体验"的功能,忽略了阅读是读者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忽略了阅读具有培养情感、陶冶情操、提升情趣的重要作用。

那么阅读能够从那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接下来就从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阅读应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充分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对自然的审美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能力。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这样的能力。他们每天都与自然亲密的接触,但如果要问他们周围的自然美在哪里,四季更迭美在哪里,这个名胜古迹美在哪里,他们大多说不出所以然,他们无法感受自然的美,不会用具体的语言去描绘它。不是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我们的教师们没有培养出他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我们语文的很多诗文,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去感受自然的美。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要让学生去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在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去体会"曲径通幽处,阐房花木深"的幽美;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去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美;在朱自清的《春》中去感受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之艳美,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之柔美,春雨让"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之静美。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1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视、触、嗅、味多种感官,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审美感知是指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文本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心理基础。如果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学生感觉迟钝,就无法完成对美的感知。而知觉是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学生在语文阅读时,必须充分调动听、视、触、嗅、味多种感官去品味文本创设的意境,才能体会到美的存在。尤其是对描写自然山水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春》如果不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去感受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的话,是不能感受到文中创设的春草之嫩绿,春花之瑰丽,春风之柔媚,春雨之宁静,更感受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1.2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自然的审美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审美想象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是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把从文本中感知到的文字表象加工改造并重新组合,构成的全新的,属于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的审美意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欣赏始终与形象相伴,不可分离。从文学作品的功能实现和生成规律来看,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像,想像是读者进入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感知文本塑造的自然美的意境。例如,阅读何其方的《秋天》一诗时,提示学生,反复朗读,然后闭眼想象,你是否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他们是怎么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你体会到了秋天的哪些美。在阅读《春》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在作者描写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中,让他们闭着眼想像,你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种情景和感受说出来或。特别是表现春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想象母亲的手抚摸自己的感觉来体会春风轻柔的特点。

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和想象去品味文章塑造的自然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力,随着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对自然美的审美感知力的不断提高,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最终让学生从书本的自然美中走出来去感受生活中的自然美。

1.3 阅读还应该培养学生情感的审美能力。我们家长和老师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情感缺失,看到家长的辛苦不懂得体谅,看到老师的辛苦不懂得感恩,不会为英雄事迹感动流泪。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情感的审美缺失。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阅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对情感的审美,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让他们具备丰富的情感意识,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人情美。例如阅读都德的《最后一课》要去感受深沉的爱国之情;阅读鲁迅的《藤野先生》要去感受跨越国界和种族的师生之情;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要去感受真挚的父子亲情;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要去感受他赏月的欣喜和被贬的失落之情。

2.培养学生具备情感的审美能力

2.1 创设情景激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所谓创设情景,就是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刻意营造一种课堂氛围,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景是任何课堂都可以用的,但我认为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情景对文章情感的体现,学生情感的理解是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我在讲《背影》时,先讲一个故事给学生听,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2000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时出现意外,造成5死11伤。其中一家三口,在缆车下坠的时候,父亲用手高高托起年仅二岁的儿子,使儿子幸免于难,但小孩的父母永远离开了人世。事后歌手韩红以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作为素材,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韩红还毅然把孩子给领养了。故事讲完后,许多学生还沉浸于故事的氛围中,于是我缓缓地说到"的确,父母的爱是世上最纯洁无私的,在关键时刻他们甚至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来保护他们子女的安全,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影》,看看在作家眼里,父爱又是怎样的"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亲情的情感体验中。他们很快就进入课文所设置的情感氛围中。很快他们就体会到了《背影》中父亲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再创设情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父母爱自己的事例,这个时候他们都能说出平时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很多同学说到动情之处,还流下了眼泪

春秋阅读篇4

近日,北大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火印》出版,通过讲述一个男孩和一匹马的传奇经历,从人性的角度对裹挟进战争中的人进行思考。

曹文轩说,在谈论儿童文学之前,有必要厘清“文学何为”这个问题。“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良好的人性基础就包括道义、审美和悲悯情怀。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改造和净化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很多家长谈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说“悲剧色彩太浓,不够天真烂漫。”曹文轩说:“我自己在写作儿童文学的时候,确实延续了悲悯的情怀,代表的是成年人的关照立场。”

“但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青少年的写作也跟我一样充满了伤感,这是要警惕的。”曹文轩说,“今天孩子们的写作秋意太重,这么小的孩子那么伤感,秋天消逝了,落叶纷纷,心情冰凉得都不想活了。这个悲凉不是他真正的感受,而是知识告诉他的。所以我提出‘阳光写作’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们的写作应该按照自然方式过,春天就过春天,夏天就过夏天,秋天就过秋天,冬天就过冬天。”

如今,图书市场上最热的是童书,童书最热的是绘本。如何选择,曹文轩的观点让很多家长唏嘘。

“目前市面上有85%的图书不需要仔细阅读,这里面有太多的垃圾,家长们都要带着智慧的眼光去甄别。”曹文轩认为,不要以为儿童只能读儿童作品,儿童可以读一切可以读的书;也别以为读书只是读文学作品。当下的孩子处在没有引导的浅阅读中,浅文本满足的是他们浅层次的快乐。这种流毒有时需要一辈子去纠正,因此,在保证孩子们阅读快乐的基础上,应该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品位。

原载《深圳特区报》

滕秀平 荐

春秋阅读篇5

关键词:雅舍 张力 期待视野 文本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89-03

作者简介:蒋长兰(1969―),女,江苏如皋人,教育硕士,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雅舍》以“序”的形式立于其文集《雅舍小品》之首,开启了“雅舍体”散文的创作道路,成为透视梁实秋先生“雅舍现象”“雅舍精神”的窗口。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文艺本身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P.50 )那么,《雅舍》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散文经典,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艺术价值方面的文学特质。基于此,本文意在从《雅舍》文本话语艺术张力的角度探讨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力”一词,原为物理学专用术语,即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在其内部产生的牵引力。后来,该词被借用到艺术研究中,指艺术文本内部诸要素排列组合中生成的紧张关系,并聚增为超常的、能洞穿读者惯常感觉心理的势能。文学理论中,第一个确切地提出并使用“张力”这个概念的是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P.130 )从那以后,张力就成了文学批评中进行描述和评价的通用术语。文学张力说认为,文学的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张力并构成张力场,且对作品的艺术性明示着或潜藏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后来受接受美学影响,研究者们认识到“张力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内部,而且更存在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接受心理之中”,?? (P.79 )认为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自身的心理期待在与作品的碰撞与互渗过程中,也充满了既统一又矛盾的心理张力,维持阅读心理的动态平衡。” ?? (P.79 )总之,文学张力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它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往往是带着一定的心理期待阅读文学作品的。这种“心理期待”就是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即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这种“期待”遭遇到作品的颠覆时,读者的心理会失去平衡,审美情感会暂时被压抑,从而构成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对立冲突的心理张力。这种张力能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主动调整与作品的关系,调动自己全部的心理能量进行新的积极的思考,扩充、丰富期待视野,最终使期待视野与作品在新的高度上达成融合与统一。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所言:“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P.340 )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就蕴涵着读者的心理期待与文本话语之间的艺术张力。

初读《雅舍》,读者一般都会产生“文不对题”的阅读感受。因为大多数读者凭着自己对“雅”字语义内涵的理解,会推断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雅舍”是一座典雅、别致、舒适、惬意的住所。然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雅舍》文本话语几乎完全颠覆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期待,梁实秋笔下作为居所的“雅舍”只不过是一处结构简易、行走不便、环境嘈杂、陈设简朴的“陋舍”,甚至连房屋最基本的功能――遮风避雨,都不具备。文中一千多字描写“雅舍”的文字完全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阻碍了读者的阅读思路,形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雅舍”文本话语之间互相冲突的张力。这种张力延长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它能刺激读者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雅舍”内涵的理解,深入思索这样的问题:“雅舍”不雅,梁实秋为什么要以“雅舍”命名呢?“雅舍”中“雅”字的意蕴在文中究竟指什么?而这些质疑与思索又会进一步激发读者的心理潜能,激活读者的审美注意,唤起其探究《雅舍》文本深层内蕴的阅读欲望。这种张力让读者抵达阅读目标前有一个来得及咀嚼和享受的过程,并为这个过程做足功课,这比瞬间实现更有价值。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当读者读到“‘雅舍’最宜月夜……”及“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P.4 )等文本话语时,读者会获得“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外喜悦,先前被压抑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雅舍》的意义内涵及梁实秋先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意趣等都蕴涵在这些文本话语中。深入解读这些话语,读者就能领悟“雅舍”之“雅”不在于作为物质形态的那两间平房,而是居住在这平房里的作者――梁实秋先生,他有一种淡定苦难、诗意栖居的豁达心境,有一种困境中寻觅生活情趣、陋舍里品出人生雅意的儒雅情怀。至此,读者会因探究与挖掘出了作品的奥秘与内蕴,扩充和丰富了自己的期待视野而感到欣慰与满足,从而达到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平衡。

二、《雅舍》文本话语内在的艺术张力

文学作品文本张力的构建主要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范式是同质元素的叠加、聚增。如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于杜甫这样的古代文人,“别家去国”本身就是令人愁苦悲伤的,何况是万里漂泊且“作客”,又在“落木萧萧”的深秋时节,于百病缠身的垂暮之年,孤独地“登台”望远。经过逐层叠加,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被聚集成了一种能穿透读者心扉的强大心理势能,触动读者的审美感知,感受诗歌殊深的艺术魅力。另一种范式是文学作品文本中异质元素的悖论式组合。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葱翠的芳树、妖娆的山花、清脆的鸟鸣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春山春景图,但诗句中嵌入的“无人”二字完全消解了自然美景的意义,行走在春山中的抒情主人公心间满装着无限的哀愁,无心观赏身边的美景佳境,山花只能自开自落,鸟儿只能徒然鸣叫。自然景物之美与诗人内心之愁形成了对立冲突且又悖论式地并存于诗行中,从而产生能穿透读者审美感知的强大势能。梁实秋《雅舍》文本张力的构建就使用了上述两种范式。

春秋阅读篇6

短 歌 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本诗的第一句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文中提到的“酒”指的是()。

A.朝露 B.杜康 C.明月 D.周公

2.请你解释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曹操是一代奸雄,也有人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本诗,说说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句“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和“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中具有相同意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往往成为诗人笔下的绝唱,如本诗的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为什么?请你再举一例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早春》,回答问题。

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与《钱塘湖春行》比较,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景色的;从表达情感上来说,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之情。

2.“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一下写春的古诗,请你再默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天净沙・秋》,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把本诗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比较,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与《天净沙・秋思》同样是写“秋”的词,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写“秋”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各写出一句表现“悲”与“喜”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春秋阅读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85-01

阅读教学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能力的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理念,这就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卢梭指出: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想法与感情,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看法、想法与感情代替儿童的看法、想法与感情,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及性格方面的差异,对阅读的感受不尽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想象的阅读也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课文只是文字的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才会使阅读更具光彩与魅力。朗读是一种传统有效的阅读手段,可以让学生直击文本,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给学生的朗读配以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沉浸在文本营造的唯美情境中,感受秋雨的神奇魅力,一幅幅秋景图浮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个词语、某个段落或是某处景物,说说自己的想象与感受。有的学生说:秋雨将枫叶变成一枚枚红色的邮票,把信件寄给渐渐遥远的春天,相邀来年再见,描绘万紫千红的春意画卷;有的学生说,秋雨吹起金色小喇叭,将会吹来瑞雪飘舞的冬天,冬雪过后,小草就会发芽,秋天掉落的叶子,凋零的花朵又会复苏与生长,它们期盼快快长大,在秋天成熟,品尝丰收的喜悦……可见,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去理解、感悟与鉴赏,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

二、 角色扮演,让学生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

从更深层面来理解,阅读的实质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探究与追寻。生活是使阅读与文本情感相联系的连接点,教师要注重抓住生活这个连接点,使学生将生活体验渗透于阅读过程,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角色表演可以使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促进学生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例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在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母亲在生活中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体会母亲对自己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的关怀,体验母亲对自己那种无私的爱。然后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妈妈写账单时,还通过对妈妈角色的理解,加上了妈妈的内心独白:“小彼得,妈妈是爱你的,我们的希望就是你能长大、成熟,你替妈妈做事,也正好锻炼你做事的能力。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不会向你索取任何报酬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动作神情十分到位,通过个性化阅读与理解,受到了文本情感的熏陶。

三、 方法指导,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灌输,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充分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还必须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渗透,应该成为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以课文为范本,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方法。如执教《李时珍》一文,教师一上课就与学生一起讨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时珍》一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好这篇课文呢?”,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要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生字生词;有的说要了解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思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同学说要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李时珍的,等等。这样,教师与学生制订了学习目标,其实制订学习目标的过程也对文章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渗透。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文章体裁渗透不同的阅读方法,为学生自主化的个性阅读打好基础。

四、 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抓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时,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预习。学生们在课外通过字典、课外阅读资料进行预习,有的甚至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网络课堂对本课进行了提前学习。在课堂上学习本课时,经检测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生字新词有了很好的把握,能够叙述本课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解决问题。这样课堂就成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场所,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要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机会,通过朗读、角色扮演、阅读方法指导、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等途径,有效地增强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春秋阅读篇8

一、“读”占鳌头,领悟内涵

要让学生写好文章,必须要在阅读上下足功夫,并且要读出内涵,读出新意,读出能力。

1.广泛阅读,找寻心灵之书

汉代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此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的确,古往今来的许多文学巨匠,都是在大量阅读经典名篇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的。

我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缺乏能够占据学生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心灵之书呢?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势发展的需要,列出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好书目录。这些书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情感教育及审美教育的大纲,是优化学生心灵的精神食粮。

每个学生的爱好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探索天文地理,有的喜欢名人传记,有的喜欢精美散文……除了早读以外,每天语文课开课前的3~5分钟,教师均可让学生阅读或者背诵经典美文。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阅读经典美文,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激发兴趣,表情化朗读

学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之书后,笔者开展了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配着优美的音乐,听学生诵读戴望舒的《雨巷》,仿佛看见了那悠长寂寥的雨巷,那颓圮的篱墙,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丁香般的惆怅……学生品出了那种寂寥落寞的情感;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学生为那深厚沉默的母爱而啜泣;读林语堂《动人的北平》,学生感受到宏阔丰富的风物景象……学生很喜欢这种声情并茂的表情化朗读,他们都愿意融入其中。

有时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集体阅读,有时在充满绿意的校园里个别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伴着早晨的旭日、傍晚的暮霭、繁花、草木阅读,加强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增加了阅读的美感。学生一旦找到读书的乐趣便欲罢不能。怪不得古人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四时读书的妙趣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同时,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及“名人读书故事”专题板报等活动。对于有些经典文章如《鸿门宴》《祝福》《孔雀东南飞》等,还可让学生自编自演,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与品鉴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

二、广泛阅读,深入思考

真正的阅读还应该激起学生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让他们认识自己、思考未来。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学生在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煎熬时,有没有想到自己人生的纠结?读《平凡的世界》,看新一代青年少安、少平在艰难岁月时不屈不挠,学生有没有思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读《坡传》,感慨苏轼一生坎坷波折,却能自信乐观、旷达面对时,学生是否知道这到底源自何种力量?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很喜欢《牛虻》这本书,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现在特别需要严肃,需要自尊,需要在尊严中度过余生。”他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折磨,他选择急流勇退,他明白自己的灵魂世界是严肃而伤感的。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至少拥有一本心爱的书,反复诵读、反复思考、激励自我。

三、展开想象,学以致用

大量的阅读积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长见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思想得到启发,否则,机械的搜章摘句,不见得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所以,在真正的阅读之后,学生必须再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思想的熔炉进一步冶炼。

高中语文必修及选修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古诗文,这些内容就是写作创造的蓝本。笔者就曾通过一节“妙用古诗,巧铸佳文”的作文训练课,引导学生学会“化用”的技巧。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词摘句”法,如“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一语,就将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巧妙摘取了过来。

其次是语句重组法。如“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拉来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一语,一看便知是李白那飘逸洒脱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重组。诗句的简练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后变成了这样精美的文字。

最后是画面想象法。如“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让大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可见,通过恰当的想象,不正将这画面展现得活灵活现吗?

其实,化用的好处不只是现在的学生从中受益,而前人早已懂得以化用为自己的诗文增色了。《人民占领南京》中的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天若有隋天亦老”即是引用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中的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则是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中的诗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春秋阅读篇9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春秋阅读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图,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图”和“荷塘上月色图”: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