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0:51:59

春秋五霸范文篇1

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强实力,争夺“霸主”地位;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在第6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朝代的科学文化?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

学生回答(略)

2.导入新课

小结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讲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文化。这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解,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295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内容十分丰富、生动。你们看,“春秋五霸”不就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标题吗?请同学们读一读标题下方框内的学习提示吧!

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答导言提出的问题,看看这一课的内容是怎样地丰富和生动?(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争当霸主。这就告诉我们,春秋时期最显著的一个历史特点,就是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和诸侯争霸。那么,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实力的严重削弱

春秋时期,周王室自身的实力严重削弱。①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西盛时,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西土为秦国所有,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还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后来,由于诸侯的侵吞、戎族的占据和对立功诸侯的赏赐,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土地减少了,人口自然也跟着减少。②兵力大为减少。土地、人口减少了,财力、物力、兵源自然又跟着减少。西盛时,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2.地位的相反变化

王室土地、人口、兵力的减少,表明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的地位就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课文小字所举的两个例子,就生动地反映了这种变化。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板书可简化为争地、夺人、享特权)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40多个,最著名的就是先后起来争霸的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请同学们看课文和课文下的注解②)宋襄公争霸未成,反而丧身。秦穆公东进受阻,向西发展,独霸西戎。他两人都未成为中原霸主。课文叙述的春秋五霸,主要讲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争霸情况。

二、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到643年在位。在众多的诸侯中为什么齐桓公能首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争霸的主要活动又有哪些?这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有利的条件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就为齐桓公争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板书可简化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2.雄厚的实力

有利的条件,只是为称霸提供了可能性,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够称霸。齐桓公能够称霸的根本原因,是他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倡导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了3万人的常备军。这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管仲是我国奴隶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课文小字叙述了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而信任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为建立霸业而惜才用贤的过人胆识。课文中的图画描绘了齐桓公听取管仲改革建议的情景。管仲胸有成竹地呈述,齐桓公聚精会神地听取。齐桓公双目远视,炯炯有神,右手前伸,似乎在对管仲说:“好,就照你说的办!”

3.成功的政策

在诸侯纷争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有了争霸的实力,还必须讲究争霸的政策和策略,否则,称霸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又是管仲根据当时的形势,为齐桓公制定了一项“尊王攘夷”的政策。(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注解③)为什么说这是一项成功的政策呢?第一,周王室虽然日益衰微,但周朝长期的统治使人们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的传统思想,因此,周天子在政治上仍然具有偌大的号召力,骤然取而代之就必然树敌过多。第二,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发动进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因此,在各诸侯国中,谁能制止少数民族的进攻,谁就能受到拥戴,就可能成为霸主。总之,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既可以减少争霸的阻力,又可以增加争霸的政治资本。

4.主要的活动

①北击山戎

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护了燕国的安全,阻了北方“戎狄”的南下。“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明管仲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划地送燕的故事,说明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手段运用得极为成功。

②南伐楚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曹、许等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这次声势浩大的讨伐迫使楚国承认错误,阻止了南方:“蛮夷”的北上。

③拥立太子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

④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在位期间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先后灭掉30多个小国。

组织课堂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小结学生答问后便转入下一子目的讲授。在小结时,要强调指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是齐桓公争霸的有利条件,而他能够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则是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同时又采取了“尊王攘夷”这一顺应当时政治形势的政策。

三、晋楚争霸

1.改革图强

齐桓公的霸业为一些较大诸侯国树立了争霸的榜样。齐桓公的霸业结束后,晋楚两国就竞相效法,实行改革,图谋霸业。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任用贤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35年,他约会诸侯国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部的武装叛扰,博得“尊王”的美名。几年以后,便全力向南发展,与楚国争霸。

这时,南方的楚国是楚成王在位。他也通过改革,使楚国成为千里大国。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流域,并继续向北扩展,与晋国抗衡。这样,晋楚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很快酿成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2.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晋楚争宋。公元前633年,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争取齐、秦两国出兵配合,自己率兵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卫,并在卫国的陶丘与楚军相遇。第二阶段是楚逼晋退。楚军势力强大,咄咄逼人,晋军为争取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便退避三舍。楚军恃强进逼,在城濮与晋军对阵。第三阶段是城濮决战。公元前632年4月,晋军继续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楚军,取得决战胜利。

城濮之战,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战后,晋文公会诸侯,周襄王亲往劳师,并策封晋文公为诸侯之长。

3.楚庄王争霸中原

城濮之战后,楚国不甘失败。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继续北上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北上,在周王境内陈兵示威,问鼎中原,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此后10年间,楚军一次伐宋,两次伐陈,七次伐郑,声威十分显赫。公元前597年,楚军伐郑,晋国出兵救郑。双方在邲(Bì,在今河南荥阳北)一战,楚军打败晋军,饮马黄河。鲁、宋、郑、陈等小国又相继归附楚国,楚庄王一时称霸中原,晋楚争霸与齐桓公争霸的显著不同之点是,晋楚争霸从公元前7世纪后期到公元前6世纪期后期,持续了100多年。双方此伏彼起,互有胜负,还一度共做霸主,最后才为吴越争霸所取代。

四、吴越争霸

1.吴王破楚败越

春秋末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郢。楚国借助秦国的救援才解此危难。公元前496年,楚国帮助越国攻打吴国,阖闾负伤身亡。两年后吴王夫差为报父仇又举兵伐越,迫使越王勾践求和称臣。当时,伍子胥极力主张乘胜杀死勾践,灭掉越国,但是夫差拒绝这一建议,却热衷于北上攻打齐、鲁,与晋会盟。这就为以后勾践复仇制造了极好的机会。(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引用的伍子胥原话及其注解。)

2.勾践灭吴

处在逆境中的越王勾践,忍辱求存,立志复仇,悬胆尝苦,发愤图强。果然,29年后即公元前473年,勾践乘吴国后方空虚,一举灭掉吴国。接着,勾践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五、争霸战争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极其频繁的。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例如楚国攻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开辟了道路。

(课本上的思考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可作讲解本目的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

4.巩固小结

根据教学目的,“以春秋五霸简表”的形式小结本课。

春秋五霸简表

5.作业

(1)填空: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年到公元前____年,是我国奴隶社会_____的时期。

(2)选择:

①春秋时期的几个诸侯国君

A.齐桓公B.晋文公

C.楚庄王D.越王勾践

其中: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同晋争霸中原的是[]

城濮之战后称霸中原的是[]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

②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是[]

①周王室日益衰微

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③齐是东方一个大国

④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名词解释

葵丘会盟(要求答出时间、地点、人物、评价、会盟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4)问答

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为什么?

(三)教法建议

1.本教案是介于提纲式教案和讲稿式教案之间的线索式教案,可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鉴于本课内容丰富,头绪纷繁,施教时应以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图示等法。

2.本课小字所述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接受能力斟酌取舍,决定详略。一般简要介绍即可,不必过多发挥,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3.本课的图画较多,除“齐桓公和管仲”一图外,其余不必一一讲解,不作记忆、理解要求,讲到相应内容时,让学生看看即可。

春秋五霸范文篇2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教法建议:

关于"春秋五霸"。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并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呢?从而导入新课。

关于"齐桓公称霸"。建议教师首先从诸侯争霸的背景讲起,出示有关西、东周的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物力等对比图。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白,此时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这成为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纷起,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quot;春秋五霸"。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条件和活动时,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诸侯国的国王,为了成为霸主,你会如何做呢?然后在学生答案中,找到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进行改革是根本原因。葵丘会盟是称霸的标志。

关于"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战争的后果为基点,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总结的方式。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历史现象到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4、晋楚争霸

在阅读教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晋文公称霸同齐桓公称霸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城濮之战。教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国家得以强壮。(吴越争霸: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教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教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教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赵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春秋五霸范文篇3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教法建议:

关于"春秋五霸"。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并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呢?从而导入新课。

关于"齐桓公称霸"。建议教师首先从诸侯争霸的背景讲起,出示有关西、东周的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物力等对比图。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白,此时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这成为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纷起,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quot;春秋五霸"。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条件和活动时,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诸侯国的国王,为了成为霸主,你会如何做呢?然后在学生答案中,找到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进行改革是根本原因。葵丘会盟是称霸的标志。

关于"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战争的后果为基点,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总结的方式。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历史现象到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4、晋楚争霸

在阅读教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晋文公称霸同齐桓公称霸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城濮之战。教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国家得以强壮。(吴越争霸: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教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教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教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赵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春秋五霸范文篇4

霸气不可无,是指人所赖于生存发展之气不可缺少。“霸”字,它不属于“雨”部,也不属于“革”部,而是属于“月”部。革者更也。月亮在阴雨中的变化。<<说文解字>>释“霸”为:“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月亮的发展变化,前一个月大(有30天)的则两日生魄,前一个月小(只29天)的则三日生魄,三日成魄,八日成光。月亮初一谓之朔,十五谓之望。朔者,死霸也;望者,生霸也。所以“霸”和“魄”相通。人赖于生存的是“魂”和“魄”,魂乃阳气,魄乃阴神,阴阳构成万物,也构成人。阴阳共长,魄魂相存,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霸”还与“伯”相通,即称王称霸。王霸者,王伯也。“伯”为老大,“孟仲叔季”和“伯仲叔季”中的“孟”与“伯”,虽同称老大,但庶出为“孟”,嫡出才为“伯”,“伯”才是真正的老大。

最早称霸的应是春秋“五霸”,又叫“五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有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不管是哪五位,齐桓公均居“五霸”之首,齐桓公称霸的战略和做法,两千多年后仍值得我们参考。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管鲍相交,己成为千古佳话。管仲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政治路线,对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有借鉴;管仲那“予之为取,政之宝也,予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税收政策,对今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政策,应有所裨补;管仲那“爱民以德兴,富民以力务,教民以礼义,治民以法度”的治国方略,对今天各级领导的所谓“真抓实干”,不无有指导意义;还有管仲的市场经济意识、利用海洋的做法、建设都城的看法等,都非常值得今天要长霸气,要实现现代化的中国人去研究思考和实践借鉴。

要有霸气,还得要讲究信用。荀子在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经验和其他国家灭亡的教训时说得好:“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刑赏己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己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己定,虽睹利败,不欺其邻。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邻国信之。虽末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霸是也。”无信则无霸,有信则有霸。这不但为春秋“五霸”证实了,也为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所证实。因此,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诚心诚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生存和发展之根基,也是人们称霸的底气。

霸权不可有,是指侵犯别人生存和发展的行为不可有。所谓人权,就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权”字的繁体为“權”,<<说文解字>>释为“黄华木,从木雚声,一曰反常。”黄华木,是制作权杖的树木,它的树干比铁还硬,树叶四季常青。从“權”字来看,一草一木处于最“佳”的状态,两个口处于最“佳”的状态。有说这两“口”指人的口的两种作用:一是吃饭,这是生存权;二是说话,这是发展权,吃饭和说话都处于最“佳”状态,这就是人权。有说这两“口”指男女这两口,男女都处于最“佳”状态,这就是人权。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别国,使殖民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威胁,西方霸权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并不因20世纪过去而消逝。今天世界霸权依然存在,变换着各种方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政治上干涉别国的内政,颠覆别国的政权;经济上低廉掠夺别国资源,动辄对别国进行经济封锁;军事上不是把军队放在国内用于防御,而是派往海外充当世界警察;文化上把自已的观念强加于人,企图以电脑网络把世界文化网络住并以自已的文化价值观传播之。并且文化霸权日益取化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这一点必须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更甚于反对政治霸权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军事霸权主义。在信息时代,文化的称谓己经变为“行为模式、语言、规范、神话以及各种其他足以增进成员们相互承认的象征符号”。西方超级大国的“象征符号”在电脑网络上“称王称霸”,其文化霸权不但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而且布满整个宇宙太空。据1998年的统计,全球1、28亿电脑网民使用的语言排名顺序为:英文60%、西班牙文10%、日文9%、德文9%、意大利及中文各占2%、葡萄牙文和荷兰文各占1%,除上述语言外的其他语言总计占6%。西方文化霸权日益呑噬着东方文化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要维护自已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要靠自已保护好底气即霸气,如果没有霸气,那是丢魂弃魄,还能去反对霸权吗!这是“霸”字给予我们重要的符号信息,意义甚为深蕴。

春秋五霸范文篇5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春秋五霸范文篇6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春秋五霸范文篇7

1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图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精心的筛选教材图片,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历史教材图片多,其所反映的内容多种多样:一些图片反映的是教学重点,而一些图片反映的就不是重点,而是对教材内容的说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图片所反映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来选择运用,否则就有可能冲淡文字内容的教学,也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对插图的选择我认为应遵循“据史读图”的原则.要根据插图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作用,来选择插图及插图教学方法.

2巧妙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导入课题的传统手段,巧妙的利用插图,在第一时间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时,如果用直板的语言平铺直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我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介绍壁画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张骞为何要出使西域?历时多久?在途中他遭遇了哪些困难?最后他的初始目的达到了吗?如果没有,又起到了什么效果?这样就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现代脑科学证明,人获得的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进入大脑.因此,要求学生读图要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技巧,注意人物的神态,捕捉有效信息.如学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时,通过《汉代牛耕图》(二牛抬杠和直辕犁)和《唐代曲辕犁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犁的特点,学生发现三个不同点:(1)长直辕变成短曲辕;(2)加装了犁评;(3)改进了犁壁.引导学生思考犁辕的变化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犁评又有什么作用?分析犁辕的外形由直变曲,便于深耕,节省了畜力,操作灵活,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适合不同的场地.通过比较两犁的特点,思考当时的耕作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犁的进步提高了耕作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扩大了耕地面积.曲辕犁的推广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奠定了盛唐经济发展的基础.曲辕犁的改进是唐代农民对古代农业的重大贡献.

4充分利用插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有一些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片,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中,学生不但要识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而且要能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本编排了“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就是帮助突破这个重、难点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看战国形势图,注意战国七雄在图中所处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把各国的地理位置编成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样学生既记住了七国的名称,又记住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而且还为下一个问题,合纵连横的讲解打下了基础.

5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非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悠悠历史长河中,精湛绝伦的商朝青铜器、声势浩大的秦俑军阵、潇洒写意的《兰亭序》、神形兼备的《洛神赋图》……无一不是进行美育的良好直观素材.如果教师依靠这些精美的插图直接感染初中生,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讲解、细致引导,这些具体鲜明的形象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洗涤.比如讲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引领学生从整体的壮观欣赏到个体的精美,从外在的型制讲述到内在的蕴涵,从当时的功能评价到今天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学会欣赏美、感悟美的方法.

春秋五霸范文篇8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许许多多不同部分构成的异质社会,要把这样的社会构建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基础条件,其中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是宽容精神。

宽容指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早在春秋时代《易经》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说,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这两种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宽容为历代思想家所提倡,《论语》中有“宽则得众”,《尚书》中有“必有思,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以及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在今天,宽容理念更多作为一种个人的美德和集体美德,为人们所提倡。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

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必备素质,宽容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一;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最终自刎乌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民间大众文化中以谚语格言为世人所相传,很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起如“家和万事兴,不和外人欺”,强调家庭和谐,家庭内部成员应相互包容和理解。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在一种斗争哲学的环境中,结果斗得夫妻离散,兄弟不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活得诚惶诚恐、人人自危。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又陷入另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建设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尔虞我诈的新社会,很有必要大力提倡宽容精神。

春秋五霸范文篇9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受封者、受封者的权利、受封者的义务、作用。

①目的(原因):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②受封者:亲属(王室)、功臣、先代的贵族

③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掌握封国内的军政大权

④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定期朝见天子等

⑤积极作用:确立了周王室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

消极作用:诸侯王权利和土地的扩大会威胁周王,为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书P70

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时期,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3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P71

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越大。

西周社会和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奋斗精神。

4、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5、礼乐制度的作用(评价):

答:①礼乐制度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

②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述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答: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得周王确立了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疆域,同时也密切了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周迅速发展成为幅员广阔,对周边民族影响比较大的国家。礼乐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春秋五霸:

①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齐楚秦。(晋分裂了)

8.说出战国七雄相当于今天的哪些地区?

①齐:今山东东北部;②楚:长江流域(湖北);③秦:在西边关中地区;④燕:在华北、东北;⑤赵:今河北;⑥魏:在今河南⑦韩:在今河南、山西一带。

9、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归类:

①纸上谈兵(赵括)②老马识途(管仲)③三令五申(孙武)④负荆请罪(廉颇)⑤完璧归赵(蔺相如)⑥胡服骑射(赵武灵王)⑦退避三舍(晋文公)⑧一鸣惊人(楚庄王)⑨立木取信(商鞅)⑩卧薪尝胆(越王勾践)⑾有教无类(孔子)⑿围魏救赵(孙膑)⒀图穷匕现(荆轲)⒁三迁之教(孟子)⒂田氏代齐(田和)⒃奇货可居(吕不韦)

10、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

答: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秦国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和作用:

答:①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③内容:a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

c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e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等。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⑤作用(结果):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和士兵的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或意义

⑴成功原因:变法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它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⑵启示或意义: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

1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①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

14、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答:①从地理位置来看,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有称霸的物质基础;

②从齐桓公的为人来看,他胸襟宽阔,任用贤能,这样聚集了优秀的治国人才;

③从谋略的角度来看,齐桓公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方略,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建设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域,使得齐国国富兵强。这些条件促成了齐桓公首先称霸。(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15.

百家争鸣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经典格言

儒家孔子(创始人)

春秋晚期“仁”“克己复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孟子

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老子(创始人)

春秋晚期“无为”、顺应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墨家墨子(创始人)

战国前期“兼爱”“非攻”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法家韩非子(创始人)

战国时期法治

兵家孙子(兵家鼻祖)

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

16.诸子百家哪些思想在今天还大放异彩(仍然有价值)?

答:①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②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③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④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17、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孔子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使人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③孔了还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④此外,孔子还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⑤强调“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可借鉴意义:

①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③“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④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18、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谈一谈法家为什么在秦国会受到重视,而儒家(孔孟之道)始终未被重用?

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局面。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孔子、孟子“仁”“德”的思想不可能被统治者所接受,因而遭到冷落。

儒家思想为什么到了西汉时被汉武帝所采纳,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适应了西汉统治者统一思想、加强皇权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9、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书P79

①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

,③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

④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

⑤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20、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

答: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

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

2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

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作用: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

(作用: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

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5)思想上:焚书坑儒。

(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22、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

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

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

春秋五霸范文篇10

——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高级教师张桂芳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墨、儒、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2.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3.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认知的图画和文字史料:

孔子画像。课本大字中和竖排的孔子论教育的原话。孙武的原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春秋五霸是指哪些人?请按课本大字的顺序将他们排列出来。

②战国七雄指当时的哪七个诸侯国?请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回答。

③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说出各自的起止年代。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7、8、9三课的课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在这三课中,我们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同学们已经知道,这500多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学说和主张。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车轮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下面,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先结识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3.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同学们可能读过有关老子、孔子的故事吧?“子”在古时在姓氏后边,是作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你们小学六年级时学过一节关于孔子的历史课,叫做——(《大教育家孔子》)孔子不光是大教育家,还是大思想家。“诸子百家”指的是许多有学问的人提出的学说、主张,“百”在这里不是固定的数,是多的意思。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第58页上的那个老者,他就是老子。

一、思想家老子与《道德经》(板书)

从画像观察,老子确实很老,背驼顶秃,眉毛都长得很长。不过他不一定姓“老”,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详细,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1n),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还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朝日渐衰落,就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函谷关的守官尹喜对他说:“您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写下来吧。”于是,就有了《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分“道”与“德”上下篇,5000字。流传下来的《道德经》实际上是经过战国时道家学派补充整理而成的。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将《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思想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依存,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他还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什么意思呢,请看课本的小注。

老子是个学问很渊博的人,推想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不然一个守函谷关的官怎么会知道他呢?相传,在老子做史官的时候,孔子曾亲往求救。课本上的图画《孔子见老子》,就是由这段故事而来的。拄杖的老子大概正在对孔子阐说做人行事的道理吧。这位不辞劳苦拜访名师的孔子,后来果真学有所成,他的学问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都远远超出了老子。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板书)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孔子画像,注意《老子》与《孔子》两幅画像的区别,从画像上看,孔子好像有向人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又像是在给学生上课。关于孔子,同学们知道些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1.创立儒家学派(板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幼时家里很穷,但他非常爱读书学习。孔子曾做过管理牛羊和管理仓库的小吏,课本小字写了他是怎样对待工作的,请大家课下去读。孔子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后来他到了齐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未成,又回到鲁国,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行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掌政者意见不合,率弟子辞职出走,到诸侯国奔走游说达14年之久,但始终不得志。68岁时,孔子回到故乡鲁国,潜心编订文化典籍,教授弟子。在长期研究学问和参预政治的生涯中,孔子的思想逐渐系统完善,形成学派。在古代,把为贵族人家相礼、作乐的知识分子叫做“儒”,孔子曾做过儒,因而后世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对这个字,孔子有过许多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人”,爱做动词,即爱别人,爱众人。孔子这样提与他的经历有关,课本小字讲了一个故事(请同学读孔子路见妇人哭墓、叹苛政一段)。孔子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严刑酷法繁役,这在不把奴隶当作人看的奴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经常对弟子讲“仁”,有的话传至今日,被赋予新的意义,对我们做人行事仍有警醒作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既深且远。

孔子不但有学问,创立了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位善于育人的好老师。他虽然没能成为有大作为的政治家,但作为大教育家却成为后世为人师者的楷模。

2.兴办私学,致力教育(板书)

下面,请默读“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这段课文,包括大字、小字、竖排引言,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个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建树,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条整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这是很了不起的,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指导同学看彩图《杏坛》。)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编订古代典籍(板书)

为了教学需要,孔子悉心搜集、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相传,《诗经》、《》、都是孔子编订的。他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二、百家争鸣(板书)

战国时期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旧的阶级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强国并存、各自为政,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如何治理国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思想家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之间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1.墨子与墨家:“非政”、“兼爱”(板书)

孔子死后大约11年,墨子出世。墨子名翟,做过较长时间的手工工匠,其技术与当时的鲁班齐名。墨子很爱读书思考,逐渐参预政治活动。当时孔子的儒学在许多国家流行,影响很大。墨子一开始也学儒家,渐渐发现一些问题。后来便自立新说,聚众讲学,(请看课本图《墨子和弟子在一起》)还常与儒家学派辩论,成为当时一大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孔墨显学”。

墨子出身于劳动者,自称“贱人”,他的思想代表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利益。墨子看到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被迫当兵打仗,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因而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非”在这是责怪、反对的意思,就是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兼并战争。“兼爱”即互爱互利,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以财助人。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怎么可能互助互爱呢?因此,这种主张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墨子还主张节俭,和弟子一起过简朴的生活,从图上也可看出,他们不脱离劳动。这与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形成鲜明对照。墨子还主张“尚贤”,官吏及至天子都要选拔贤能的人担任。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主思想。

2.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板书)

大约墨子谢世四年,儒家与孔子齐名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孟子降生在鲁国的一个附属小国——邹。孟子名轲,曾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地主阶级基本上巩固了统治地位。孟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行仁政”,让农民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给农民充足的生产时间,减轻赋税,省减刑罚。孟子还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请看课本上竖排原话)他告诉统治者不能小看老百姓的力量,只有争取人民拥护,才能保住统治地位。他说:“桀纣之失效天下也,失其民也”。夏桀、商纣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他们太残暴,失去民心。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起了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欺压人民的作用,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之后,荀况成为战国时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与孔孟不同,注意吸收总结各派学说的成就,从中汲取积极因素,形成自己的学说,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2000多年前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的时代,无疑是大胆而可贵的。他并不是妄言,而是说自然现象有规律可循,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天地官(管)而万物役”,荀子的名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荀子有个学生,叫韩非,不过他没有师承儒学,而是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家政治学说体系。

3.韩非子和法家(板书)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晚期,出身韩国贵族。看到韩国日渐衰败,他很着急,屡次上书韩王,提出种种使国家富强的方略计策,但未被采纳。韩非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制订国家政策。认为国家应实行“法治”,以法令为准绳,不论官吏百姓,人人都当知法守法、受法度制约。韩非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君主将大权独揽。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写作,他的许多散文都成为传世名篇。为说明抽象的道理,他写了不少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已为后世熟知常用。

韩非的著述有10多万字,后来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和他在一起,死也安心了”,并逼着韩王派韩非入秦。可是韩非来到秦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同学李斯及他人的陷害,被迫自杀于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秦王嬴政采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战国“百家”中主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同学们已经知道,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初步确立,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都力求图强革新,以巩固其统治,进而称霸天下。请大家从这个时代特点出发,想想哪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引导同学回答问题,并加以归纳)当然是韩非子的学说。一方面他从历史进步的观点出发,赞赏改革,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另方面,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适应强国之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正因为如此,嬴政才赞赏并推行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成就帝王之业。

“百家争鸣”,我们主要介绍了政治学派。春秋战国时,由于大小战争连年不断,许多有志报国的人都研究战争,探讨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因而有所谓“兵家”,有人将他也放在“百家”之列。下面介绍两部著名的兵书。

四、《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板书)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是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兵经》,译成英、日、俄、德、法等多国文字出版。这部书是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写的,书中叙述的许多战略战术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遵循。如“我专而敌分”、“以十攻一”、“以众击寡”,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同学看课本竖排原文,并作文字解释)讲的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还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等更为我们所熟知。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战略战术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据说现在连日本的企业家也研究《孙子兵法》,以求在商业竞争中削弱对手,发展自己。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孙武后代孙膑所著,就是那位创造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的孙膑。这部兵书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有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可惜传诸后世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4.巩固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了解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记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孙膑这几位重要人物生活的时代(春秋还是战国),以及他们的主要建树或主张、精辟名言。这些大思想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天下兴亡,对学问孜孜以求,值得我们学习。

5.作业

简述孔子的主要建树。

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归纳列表。

(三)教学建议及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