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的内容十篇

时间:2023-04-09 23:22:12

形体训练的内容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1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化,推动了现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使得美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形体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形体,塑造健康体魄,构建完善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也因此受到了重视。本文就DIY模式下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创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 DIY模式 形体训练课程体系

一、前言

DIY的全称是Do IT Yourself,其原本被应用于服务领域,充分尊重了人的主观意识,可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而将其应用到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同样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践行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提升其审美能力和编排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DIY模式下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构建

形体训练课程体系应该包含有理论知识、技术内容和能力内容三部分,这里分别对其进行在DIY模式下的构建问题进行讨论。

(一)理论知识的构建

在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内容体系包括了形体训练概述、专业术语、教学方法等,其中,形体训练概述只是对形体训练课程的描述,包含的是作为基本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讲解;专业属于是后期学习和训练中经常接触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由于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不规范和不统一的现象,需要针对各种数据进行调整,提升其规范性。依照形体训练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要求,理论知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表演能力的关键。在DIY模式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对于形体训练课程的了解程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依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然后逐步掌握基本动作,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做好基本动作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或者分组训练[1]。

(二)技术内容的构建

形体训练要求一定的技术性,这样才能够起到改善形体,增强体魄的效果,因此,技术内容可以说是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形体训练中,基本姿势和形态的训练是最基础的内容,只有掌握好了这些单位元素动作,才能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完成后续的训练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优美的动作形态。同时,在形体训练中,基本素质训练也是比较重要的技术内容,其主要目标,是对人体的肩部、胸部、腰部、臀部以及腿部等位置进行强化训练,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柔韧性训练,经过大量的练习,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敏度,在提升各项动作的速度和幅度的同时,也可以改善学生对于自身身体的掌握能力,保证动作的规范标准。一般情况下,形体训练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是基本动作教学,中期是技术教学,后期则是形体动作教学以及能力的培养提升。在技术教学环节,基于DIY模式,应该可以选择教学方法:一是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基本的形体动作进行组合和训练;二是学生可以自主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训练和表演,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对学生选择的动作组合进行适当修改。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自主确定训练的方法。另外,为了确保DIY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教师应该明确形体训练技术动作的特点,做好技术内容的合理搭配,辅助学生进行选择和训练,确保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提升训练的系统性。在构建技术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内容的选择应该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元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应该要求学生在开展训练前,做好必要的热身运动,对全身肢体进行舒展放松,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避免在训练中受伤;然后,应该在训练中有意识的融入对称动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对称协调能力[2]。

(三)能力内容的构建

从DIY教学模式的落实情况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必须具备良好创编能力、示范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指导能力等。其中,创编能力是指教师应该能够熟悉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结合形体训练的理论知识,进行动作的组合搭配,形成能够用于教学或者表演的形体训练内容;示范能力和表演能力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良好的示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示范和表演能力是对于其个人能力和魅力的直观体现;指导能力是出于当前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具体来讲,包括了形体训练内容的制定、评价、测量和选择等。在DIY模式下,形体训练能力内容的构建应该将上述需求纳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技术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实现融合,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DIY模式,M行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形体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编排能力和表演能力等进行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立足形体训练课程的特点,在DIY模式下进行理论知识、技术内容和能力内容的构建,提升形体训练课程的灵活性和系统性,提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婷.基于DIY模式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25-426.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2

1.1教学硬件分析

1.1.1师资队伍年轻化通过对问卷的总结归纳,学校形体训练教师的年龄25岁以下的占23%,26~35岁的占61%,36~45岁的占12%,46~55岁的占4%,56岁以上的占0%(见图1),从教师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占84%,教师队伍年轻化突出,这与形体训练课程的性质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不影响形体训练课的教学质量。

1.1.2形体教师专业化调查得知:学校专业的形体教师占96%,非专业占4%,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学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数据说明,形体训练课有一批专业的形体训练教师,这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形体训练教学密切相连。

1.1.3教学辅助器械不完善教学设备和器械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完善,部分学校已经有专门的形体训练房,在一些重点学校教育经费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已经配备专门的形体器械进行教学,个别学校除了有多间形体训练房外,而且还有能力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班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针对男女生在不同的身体发育阶段,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专业综合素质的,但仍有大部分个别学校形体训练课没有形体训练房。调查得知(如图2),有70%的学校没有相应的教学辅助器械,要鼓励学校重视形体训练课,完善教学设备和器械。

1.2教学软件分析

1.2.1教材和教学大纲不统一调查访问得知,各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对形体训练课现状的反馈主要表现在:没有教育部门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目标体系和教材,教师都是自行制定教材,教学内容等,称之为“校本教材”——即教师根据自己对“形体训练”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的知识和自身能力,进而组合编写出来的属于自己特有的一套教材。1.2.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形体训练课仍沿用以前较老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在上课期间发现此教学内容已经与学生就业脱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教学内容亟待改革。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形体教师专业化形体训练教师队伍由专业的舞蹈形体教师组成,她们的专业知识过硬,示范动作直观优美,学生模仿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教师的专业化,在增强授课方式的个性化及课程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1.2师资队伍年轻化形体训练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她们思维活跃,知识新颖、精力充沛、引领时尚、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接受力,青年教师们的活力与创新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队伍充满激情,教师发展潜力较大,不足之处是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2.1.3教学辅助器械不完善形体训练课在塑造、纠正学生身体体态时,除了专门的动作训练外,还需要哑铃、拉力器等器材进行辅助训练,以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态。2.1.4教材和教学大纲不统一、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各学校使用的形体训练教材较乱,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目标体系,教学内容单一,与市场没有紧密衔接。

2.2建议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17-03

舍宾是英文SHAPING的译音,其含义就是形体整型、塑造或雕塑。字面的解释为塑造、成形。它包括形体测试系统、形体锻炼系统、形体营养处方系统、形体模特服装、发型优化系统、软组织运动雕塑程序方法体系[1]。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是当前形体课中的一种常见训练形式,通过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女性的形体姿态,提高女性的形体美感,给人一种优雅、舒适的感受。

作为形体训练的一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全身镜进行观察,以增加自我反馈。然而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微格教学方式对体育动作技能进行训练的效果也很好。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2]。

传统的微格训练主要采用较专业的摄录设备,对训练过程进行录像和重放。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上了手机,或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整体网民比例的85.8%[3]。据预测,在未来四年内,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而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对舍宾形体训练进行微格教学成为可能。在对学生进行的移动学习的调查结果中,82%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在多种学习方式中,54%的学生认为基于微视频的学习效果更好[4]。

微视频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管是著名的可汗学院,还是翻转课堂,微视频都得到广泛的利用。据说在利用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实施一年后,某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只有19%的英语不及格,而原来一直在50%以上;数学课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不及格率从44%降至13% [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高校29名大一至大四的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学员进行研究。选取学员年龄介乎于18~24岁之间,分成四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相关资料内容进行全面搜集:

①对权威性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文献进行查阅;

②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查阅;

③对微格教学相关文献进行查阅。

2)测试研究。为检验训练效果,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根据学员的状况对学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基于手机微视频的舍宾形体雕塑微格训练,训练前对选取的29名舍宾俱乐部学员进行身体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等。上述测量内容可以有效展现人员的形体美效果,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完成上述测量后,对选取的29例资料进行记录,将基本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训练完成后,相关人员要对学员再次进行身体测量,要将测试的数据准确记录录入数据库。使用身体形态测试方法及相应软件对选取学员的身体形态指数进行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处理,以研究利用手机微视频进行微格训练的效果。

2 实践过程

确定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 结合舍宾文献和微格教学文献,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测试研究内容进行细化。分析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目标及手机拍摄要点。本次研究在减脂塑型的基础上对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弹性进行训练,针对人体肌肉进行锻炼。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形体语言训练和形体雕塑训练两大部分,由专业训练人员针对女性身体特点,对女子形体雕塑进行完善。

微格训练步骤

1)学习相关知识。学员参加训练之前,大部分不知道微格教学,少部分大三学生已参加过相关课程的微格教学训练。因此,在实施微格训练之前,组织学员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同时对舍宾形体雕塑的主要训练内容和目标进行学习。

2)确定训练目标及手机视频拍摄要点。微格教学一般用于师范技能模拟训练,一般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然后按照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进行实施。其中,如何定“格”相当重要,即如何划分各类教学技能并确定训练目标。同样,在进行舍宾微格训练之前,如何对舍宾训练内容进行划分,遵循微格训练之“小步子”原则也非常重要。在充分认识了舍宾形体雕塑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之后,将舍宾形体雕塑训练过程细分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之后根据训练要点,指导学员在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时应该重点拍摄部位及要求、注意事项。

3)观摩示范。学员在了解了微格教学及舍宾训练主要内容目标之后,通过现有教学视频,重点观摩舍宾形体雕塑训练中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观摩示范之后,相关人员针对29例学员的身体素质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美感状况对学员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设定,对每个学员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

4)微格训练。在明确了训练目标之后,学员根据细化情况分别进行形体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同组人员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

①走姿辅导结合训练。走姿辅导结合训练主要指在训练的过程中对学员的姿态进行调节,保证走姿优雅度及美观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学员的步伐进行指导练习,通过变换步、交叉步、十字步、足尖步等辅助联系动作,对学员的柔韧效果进行强化,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柔韧度,对学员的肌肉进行锻炼。

②站姿辅助结合训练。站姿是表现形体动作美感的关键。该动作具有非常广泛的派生效果,可以派生成走、跑、跳等动作,是其他姿态的基础。站立的过程中学员要保证腰背成一条直线,身体拔直,挺胸收腹,膝盖并拢,两腿夹紧,这样既可以加大对腿部体脂的锻炼力度,还可以对全身肌肉进行塑形改善。要对学员的重心进行训练控制,提高学员的平衡能力,这对锻炼身体曲线与形体动作美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垫上动作练习。垫上动作练习主要是在垫子上进行的坐姿练习、卧姿练习等,这种练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体对关节的压力,减少对关节造成的损伤。通过垫上动作练习,可以增强组织脂肪的协调性,突出身体的曲线美,是实现形体动作美的重要操作。

④舞蹈训练及塑身训练。在本次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对舞蹈训练进行优化。针对29例人员的具体身体柔软度和身体曲线状况进行舞蹈训练,指导学员进行摆臂、环绕初步训练,波浪配合、舞蹈组合集体训练,腰部柔韧性、胸部韧性塑形训练。在优雅或激情的音乐下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对舞蹈学习的感知效果,提高综合训练的质量。

5)评价反馈。微格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强烈的自我反馈,因此训练拍摄之后的视频重放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训练结束后,及时组织学员观看视频回放,并由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点评。由于手机小巧方便,使得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手机拍摄的视频进行重放,以检验是否掌握了所训练的动作要领或形体要求,同时由指导教师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学员的不足之处,指导教师进一步对其需改进的动作进行示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6)修改完善。评价反馈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学员调整动作,再次实践。在掌握了某一单项动作技能之后,再进行下一动作的训练、拍摄、反馈、调整。待各项细分动作基本掌握后,再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动作技能训练,以达到整体掌握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体重反映了人体的发育程度和综合营养现状,本次研究中学员原始体重指标达到(58.16±8.90)kg。数据结果显示:参与训练的29例学员原始指标中,身体综合脂肪量较高且多积累于胸、腰、臀、大腿等部位,整体脂肪分布较不均匀,人员身体形态美感较为低下;三个月时,学员身体形态指标开始好于训练前,此时期学员的脂肪出现变化,各部分指标主体呈现下降趋势;六个月后,学员平均体重达到(52.15±6.13)kg、胸围(87.79±5.70)cm、腰围(65.26±6.81)cm、臀围(87.14±5.68)cm、大腿围(51.51±3.64)cm、小腿围(32.58±2.77)cm,平均体重下降6 kg左右。具体结果见表1。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4

[关键词]体育 学生自主训练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72

高中体育教学自主训练与评价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里,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确定由学生自主选择部分训练内容和项目,学生相互合作、自主训练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形式。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指导学生自主训练和自主评价,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教师带领训练为学生的自主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一、用自主训练和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积极性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训练内容是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规定,高中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只有40%,而学生自主选修内容(限选和任选)超过了60%。这就要求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式都要进行改革。在教学中要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功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多少年来,由于传统高考的影响和习惯教学方式的束缚,教学基本还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生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都是按统一的教学目标,由教师统一示范,统一安排训练,很少有学生去自主训练,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后,高中的体育在教材内容做出调整以后,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体育课中去,是教学组织的新探索点。体育高考的改革,也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和锻炼主动性,学会学习,学会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对于学生的锻炼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学习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训练内容是学生个性特点决定的,高中的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和学习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课程要求的规定内容后,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爱好去安排学习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训练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引导学生自主锻炼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个人的训练内容。

根据高中体育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主锻炼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教学模式,必然带动新一轮次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锻炼内容,自主选择训练项目,不是让学生去盲目选择,而是根据课程要求,根据学校场地和条件去开设选修课程。自主选择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可以开设的体育课程和训练项目,学生能按自己身体素质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体育课中,这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探索点。

二、高中体育自主训练和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主选择锻炼内容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内容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学习内容去自主锻炼,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锻炼。学生在教学内容中选择适当的自主锻炼项目与内容,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加强学生自主锻炼的有效指导

学生的自主锻炼,不是放任自由,教师要加强指导,自主锻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学生自主锻炼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条件。在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活动、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有效的指导。

3.学生自主锻炼内容及自主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诊断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达到多高的运动水平,而是对学生锻炼价值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投入教材内容、学习更多的锻炼方法,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自主锻炼的项目与内容,要重视教学实践研究。在结合学校体育教师资源情况,采用教学实践对象,在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活动、考核方法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和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刘云娜.体育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5

1.1形体基本功训练包括:把杆训练、形体手位操、芭蕾舞组合训练。通过良好的训练,可以显现出学生寓于魅力的优美姿态,塑造学生的优雅气质。

1.2健美操训练包括:健美操基本步伐训练、健美操套路训练、健美操的编排及创编、身体力量训练等。通过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优雅体姿。

1.3形态礼仪训练:站姿、走姿、坐姿、蹲姿训练、前厅服务姿态训练、客房服务姿态训练、餐厅服务姿态训练、表情训练等。通过形态礼仪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学生酒店服务和管理的水平,规范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更快地适应社会。

1.4职业形象知识:职业礼仪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礼仪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形象。

2.因材施教,大胆改革,努力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传统的形体训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产出的结果,但忽视教学过程,难以引发学生兴趣。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基本上处在被动接受训练状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很难将学生潜在的领导管理能力开发出来。本人在教学中,提出了“以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为核心理念,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2.1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使用常规的讲解和示范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如:轮值带操法的运用:在课堂中让每一们学生都轮流上台来和教师一起带操。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让每个学生通过上台带操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体。(2)让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地观察到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会因为身高的问题,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后面,长期无法观察到教师的正确示范,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3)当熟练动作后,可以由值日生单独进行带操,方便于教师到台下进行巡回指导。角色扮演法的运用:主要是在酒店服务礼仪训练中运用,在学完酒店服务礼仪动作后,让学生上台来扮演酒店服务人员。表演结束后,让其它学生来对表演者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价,学生说出自已的感受并自我评价,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角色的体验,对学过的动作姿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任务驱动法的运用:主要是在健美操训练中运用,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已教健美操内容,分组自编队形变化练习,在这套操学习结束时分组表演。更深一层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健美操基础步伐的内容,自编一段科学合理的健美操表演。那么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创编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被动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2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所谓的“小群体教学模式”,就是在健美操训练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已教健美操内容,分组自编队形变化练习或自编健美操套路,由于各组的所编的练习内容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到各组去进行小组的学习指导,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不断的激励和引导来使学生获得成功。当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腼腆、不敢表现自己等问题时,可以通过多进行个别指导、多给予鼓励、多给其锻炼机会这样的方式来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技能水平和表现能力。

3.重视指导,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终生发展能力

在形体课教学中,单靠课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课外练习内容的布置来补充,在每节课结束时,可以宣布下节课要上台带操的值日生及要检查的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去练习,在科学布置课外练习任务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多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传送健美操和酒店服务礼仪的视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对学过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复习教过的内容及预习要教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6

关键词:拓展任务;训练方案;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5-04

2004年11月,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价值西方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承受着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进攻和重重渗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内政策的理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成为了当前高校的重要教育课题。因此,运用新的教育方式来加强和改进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拓展训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最早由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20世纪70年代把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被引入中国,在企业培训上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学校教育对拓展训练的应用处于尝试阶段。2002年3月,联合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启动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该计划对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政策基础。近年来,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获得了初步运用,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来,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拓展模式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训练,在教育模式改革,学习动力更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转变为分享模式。中国传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采用讲座,报告或讲课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说教模式为主,说教模式,就是以说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别人。这种模式好比“杯与壶”,听者像空杯,等着说者这个“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针对主题内容,不会主动去调动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如果主题内容引发了学生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学生习惯持观望态度,很难主动配合。因此,在说教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厌学逃学现象严重。一些教育者为取悦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插讲故事笑话,而不得不忍痛割舍许多重要内容。更多的教育者,则为了符合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习以为常地采用满堂灌的说教模式,向学生灌输理论观念,教育成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活动,教育者很辛苦,受教育者很痛苦,忠言逆耳而效果甚微,一相情愿敬职敬责而费力不讨好。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只采用说教模式,而必须改革这种模式,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去考虑学生心理状态,考察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控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改变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的被动局面,变学生被动的听教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把理论说教模式变为理论分享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现场环境体验中,使学校与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它突破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封闭式格局,丰富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为大学生辨析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提供了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简单的读报看新闻,也不是点评国内外重大事件。而是对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学生要有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要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能把杂乱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社会事件发展的规律。这样,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高校教育必须提供相应的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就是这样的一个服务平台。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就包含着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去思考社会形势与国家政策的训练活动,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交流体验,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校正、相互验证、相互监督和相互激励,既可以从内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从外在建构学生共同学习的制约机制。

第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可以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合力。形势与政策教育对象多层次性和多元化,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多元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者要不断寻求新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受教育者不断增长的需要。新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剪辑和整合,才更加容易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去,拓展训练是剪辑和整合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的平台。拓展训练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安排在特定环境中,扩展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时空,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在教育情景中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拓展训练充分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活力得到激发,潜力得到挖掘。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能够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及其训练方案的构建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方法,提高学生的政策素质和政治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根本任务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既包含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方面,又包含动态性很强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热难点问题等方面。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有相应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能及时捕捉最新时事动态,准确传达给学生。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要求必须既紧扣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紧扣时代脉搏,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不断增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拓展训练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的新型模式。

通过拓展体验训练,可以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落到实处,具体到学生身上,拓展训练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进行细化和深化,便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这个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中国对外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世界重大事件及中国政府原则立场的教育五个方面。

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之前,要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周密翔实的拓展训练方案。因为“在拓展训练中的规则与活动计划都是事先制定的,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由于在各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各自的认知,在体验后与大家分享,换位思考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的差异,得到再次的学习”[2] 。所以,拓展训练方案是实践训练的蓝图,它是指导实践训练有序有效进行的指示标,也是进行拓展训练总结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具体的拓展条件,可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的训练方案构建(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包含拓展内容、拓展任务、拓展场景、拓展目的、拓展导师、拓展对象和拓展时间几个方面。拓展内容是核心,其他方面围绕它展开、符合它的要求并向它服务;拓展任务是对拓展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是拓展训练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每一个拓展任务构成一个独立的主题;拓展场景是为实现拓展任务,根据拓展任务要求而选择或设计的典型环境形象;拓展目的是指通过拓展训练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培训目的,主要包括观念、意识;知识、方法;信心、自信;格局、高度;立场、态度几个方面的目的;拓展导师就是邀请的对该拓展任务比较专业的专家或嘉宾,在拓展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拓展对象专指被训练的学员,不包含临时参与的观众或其他列席人员;拓展时间以分钟为计算单位,分为总时间和每阶段时间,拓展时间不包含阶段与阶段之间的休息时间。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的实践体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确定后,就要把它付诸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拓展训练是“通过体验从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3] ,体验则是整个拓展训练的本质部分。体验(experiences)是指人响应某些刺激(stimulus)的个别事件(private events)。它对事件直接观察或直接参与而形成,它包含受训人员的视听嗅味肤感官和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也包含身体行为因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是指亲身体会训练过程,直接认知、欣然接受、感悟道理、自由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趣味、活力和魅力,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新或重复情境,用拓展流程呈现或再现教育任务,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让精神经由训练而获得彰显和扩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硬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感官感受,就无法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结果。尽管有好的环境媒体,也不能把它们一层不变地搬到教育过程中来,要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媒体层面,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整合出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媒体,才能有效推动拓展训练的发展。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要求很高,必须有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最好两者兼而有之。实地环境媒体分为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和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一般指教育基地或某方面的专职场所,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是教育者自己动手布置的像会场一样的环境媒体。如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在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将学生带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当学生走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首先看到巨大的铁骨铮铮的红军战士石雕,然后会看到红军首长和战士的遗物,还有一些历史标语,学生甚至可以去扮演一些历史角色,感受一下当初的历史氛围,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艰辛过程;也可以在一般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教育者带领受教育者,根据拓展任务训练要求,用黑板画或幕布等形式来布置教育场所,让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产生亲近感,扩大拓展训练的感官影响。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带来的拓展训练效果虽然相当高,但是必须以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为依托,实地环境媒体硬件很难全面满足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任务的需要;更多情况下选择的是虚拟环境媒体条件,虚拟环境媒体条件主要指多媒体技术条件,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仿真虚拟视听环境材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功能,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拓展体验的质量。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软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环境媒体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听嗅味肤的感官,让其产生学习渴望和学习冲动,受教育者在拓展训练互动气氛的影响下变被动为主动,非常自然自觉地参与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过程。因此,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效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外在的环境媒体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性和理性机能条件。

1.感官(Sense)。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感觉知觉体验,尤其是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体验。感官拓展体验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增加拓展任务的附加价值。

2.情感(Feel)。《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与情绪体验,尤其是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感情与情绪体验。情感拓展体验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什么情绪,不能故作姿态违反常情,要让学生自然受到感染,并融入情景教育中。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为主题的拓展体验,可以通过雄壮的音乐画面来激起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3.思考(Think)。思考指针对某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拓展体验诉求是以创新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和兴趣性,从而产生对问题思考的体验。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而言,思考是学生感性飞跃到理性的必要条件,思考拓展体验是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渗透着学生充满创意热情的精神,能召唤出学生的连带理性动力。

4.行动(Act)。行动特指拓展活动影响学生心理,触动学生身体产生互动交流等的行为动作体验。行为拓展体验分为说和做两种体验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果都是让别人知晓行为者的意图,意图不明之处是整个拓展训练需要及时清晰确认的盲点。学生在拓展训练进行过程中,不能持续闷着,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后,通过说或做的行为把它表现出来,让受教育的产品(学生)形成拓展共振和叠加效应。如在中国对外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中,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或外交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这种行动体验。

在整个拓展体验中,教育者不要只去凑热闹,瞎起哄,而要引导好学生,随时留心观察,及时抓到触发点,对学生进行即兴激励。因为在体验拓展中,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教育者要通过激励让学生及时回到主题上,或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在激励之下学习热情一般会高涨,学习信心会倍增。因此,在体验环节中,教育者要善于激励学生,调整拓展节奏,保持训练热场,一步步把体验环节推向高潮。

拓展体验训练结束时,教育者必须进行总结,否则功亏一篑。对本次拓展训练要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分析它的得失,继续巩固好的方面,修改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它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正确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 唐红明.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3] Kolb,D.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aining Research

QIN Hong-ping,ZHANG Yu-sheng

(Guizhou Normal College of Marxism-leninism,Guiyang 550018,China)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7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形体训练;良好形象;必要性

一、前言

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工作,在医院与病人接触时间最长的是护士,所以,护士的整体素质对病人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护理专业大学生,逐渐从单一技术型人才向全面应用型人才转变。要求护士不仅具备人文护理的理念、熟练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内在素质,还要有饱满的精神、高雅的举止、得体的言谈和优雅的礼仪等外在形象,以使病人获得真诚、温暖和信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社会健康观念,各高校需要在保证大学生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个人形象和个人气质。形体课是以形体训练为主要内容,以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基础,以塑造人的优美形态为目的的,借鉴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身体表现力,辅以音乐进行的一种技术教学方式。本文作者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开展形体训练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护理专业大学生开展形体训练的必要性。

二、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必要性

形体训练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开设形体训练课有其必要性,不仅能够培养护士的职业形象美,还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1培养护士的职业形象美。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多数都会成为医院的一名护士,而护士这一职业是要经常与病人打交道的,积极健康的职业形象可以给病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在大学阶段接受形体、利益方面的训练能够有效的培养护士的职业形象美,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形体训练,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开设形体训练课,既能提高护生的艺术修养,引导她们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又能培养她们端庄、高雅、挺拔的优秀气质。同时,形体训练课能调节学生心理活动和陶冶美好情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处于青春期的护生们认知能力很高,自尊心也很强。她们对形体变化尤为敏感,不仅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匀称、协调、线条优美的身躯,还希望自己具有心灵、气质、才学的内在美。形体课的内容以塑造形体美为主,动作过程大多是在轻松、柔和、缓慢的姿态练习中完成的,其强度负荷适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同时,护理专业大学生大多处于18~22岁之间,该阶段学生精力充沛、可塑性强,通过形体训练能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形体训练教学,使护生对形体训练产生自觉主动的要求,促进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护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形体基础。其次,护士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都会成为医院的护士,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样才能给病人留下亲切、和蔼的印象,让他们在生病期间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护生掌握熟练的形体训练技能,拥有职业形象美,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是护生多种能力发展的通行证,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基础,可获得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护士工作任务重、强度高、时间长,这使很多护士患有腰肌劳损、神经衰弱等职业病。而形体训练可以培养护士坚韧的毅力,增强体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护士养成正确的操作动作。

2.2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形体训练课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重视课外教育,这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强化了形体训练的教学效果,把师生身体活动的姿势如站立、走路步态、面部表情、鞠躬、着装、发型、言行举止等相关礼仪姿态作为行为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小组,如在学校成立礼仪队、舞蹈队、韵律体操队、时装模特表演队等丰富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

2.3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大学生正是追求完美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训练强度相对较高,这样可以迫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和坚持锻炼,形成对美的正确的审视观点。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护生的基本姿态,消耗多余的脂肪,塑造优美的体型,可以增强护生的自信心,使其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

三、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存在问题分析

3.1教材不固定,教学内容不统一。形体训练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全国各高校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也没统一规定,这就造成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针对护理这一特殊的专业,教学内容要有其特殊性,如果像专业形体训练的课程那样,采用局限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手段,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针对护理专业开设的形体训练课程,要紧扣其培训目标和要求,明确与专业形体练习在内容上和目的上的明显区别,应该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材体系安排上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同时,要根据形体训练一般要求和护理专业的职业特点进行整合。

3.2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匮乏,学时不足。形体训练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场所和训练设施及专业的教师,而针对医学类护理专业来说,更偏重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大量资金倾注于基础教学设施,忽视了对形体训练教学设施的配备及完善。同时护理专业的老师大都是学本专业出身,对形体训练的教学有一定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欠缺,而且大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排课学时少。这就不能引起老师及学生的重视,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设形体训练课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气质、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高校针对护士专业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学校领导要重视这一问题,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条件之外,教师也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断与时俱进,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宝珠.以形体训练培养高素质人才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68-70.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8

针对装备教学训练中的薄弱环节,设计开发了某型雷达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然后分析了基于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教学训练特点,最后给出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在教学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实践证明,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装备教学训练可取得较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训练;装备操作;维修训练

基于装备的教学和训练在提高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装备综合素养以及岗位任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装备教学训练的开展主要结合实装进行,受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训练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训练时间难以保证、教学训练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训练效果的提高。基于此,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某型主训装备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并在教学训练中进行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某型雷达装备是目前装备教学训练中的主训装备,该雷达集光、机、电于一体,结构复杂、集成度高、价格昂贵。为满足教学训练要求,针对该型雷达装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可满足对装备的构造与原理、故障维修、技术保障和武器系统运用等内容的教学与训练需求。

1.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功能

(1)教学演示功能

某型雷达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由多种多媒体元素组成,在装备的教学演示中,不同的多媒体元素可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过系统中的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元素,可对装备的功能特点、技术指标、结构组成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通过系统中的2D动画,可对装备的整机及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演示;通过系统中的视频,可对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检查、装备维修等内容进行示范;通过系统中的3D动画,可对雷达整机及各组成部件的内部结构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了解其结构特点。

(2)操作训练功能

某型雷达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可提供一个虚拟的操作训练环境,呈现出三维立体的虚拟装备,学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装备进行战勤操作、维护保养、技术检查、故障维修等训练,参与到一些具体任务当中,如装备的架设撤收、系统联动、系统开关机、搜捕目标、分解结合、故障排除等训练科目,实现在三维虚拟空间内的“人-机”交互式训练。

(3)辅助维修功能

某型雷达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集成了该雷达各分系统常见的故障案例。每一个故障案例均按照“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故障排除”的结构进行设计,该设计思路与实际的故障排除流程一致。其中,“故障现象”环节主要用视频的方式呈现故障现象;“可能原因”环节主要用文字列表和声音的方式描述可能的故障原因;“故障排除”环节用故障树的形式给出具体的故障排除思路,并且在每一个树节点都配备了交互式图片、视频或图表等多媒体元素,以标识故障点的位置、故障排除方法或故障点的性能指标参数。利用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具备的该项功能,不但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还可在装备的实际修理中加以利用,实现对装备的辅助维修。

2.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组成

针对装备教学训练需求,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包括结构原理、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检查、常见故障等5个模块。

(1)结构原理模块

系统结构模块包括系统组成介绍、系统拆装演示、系统拆装练习和系统工作原理4个子功能模块。其中,系统组成介绍模块主要采用文字、图片、声音的方式,对装备组成进行介绍,满足学员对装备组成的认知需求;系统拆装演示模块采用3D动画的形式,展示装备的内部组成及相应组合的拆装过程;系统拆装练习模块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的形式,提供一个虚拟的装备拆装训练环境,学员可在该环境中进行装备组合的拆装训练;系统工作原理模块主要利用2D动画的形式,对装备总体及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展示,满足学员对装备工作原理的认知需求。

(2)操作使用模块

操作使用模块包括操作使用演示和操作使用训练两个子功能模块。其中,操作使用演示模块主要采用视频和3D动画的形式,就装备的架设、撤收、系统标定、系统联动、开机、关机、搜捕目标等装备战勤操作训练内容进行演示,方便学员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操作使用训练模块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的形式,提供一个虚拟的装备操作使用环境,学员可在该环境中进行装备战勤操作的交互式训练。

(3)维护保养模块

维护保养模块包括维护保养演示和维护保养训练两个子功能模块。其中,维护保养演示模块主要采用文字、列表、图片、声音、视频和3D动画的形式,就装备的维护制度、维护要求、日常维护和特定维护等内容进行介绍,方便学员对相关内容的学习;维护保养训练模块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的形式,提供一个虚拟的装备维护保养操作环境,学员可在该环境中进行基本的装备维护保养训练。

(4)技术检查模块

技术检查模块包括技术检查演示和技术检查训练两个子功能模块。其中,技术检查演示模块主要利用视频和3D动画的形式,就装备各分系统的技术检查内容进行介绍,方便学员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技术检查训练模块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的形式,提供一个虚拟的装备技术检查操作环境,学员可在该环境中进行装备的技术检查训练。

(5)常见故障模块

常见故障模块包括辅助维修和维修训练两个子功能模块。其中,辅助维修模块集成了每一个分系统的常见故障案例集,共计60余个,且每一个故障案例均按照“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故障排除”的结构进行设计。实际的故障排除当中,可通过故障树的指示排除相应故障,达到辅助维修的目的。维修训练模块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的形式,提供一个虚拟的装备维修训练操作环境,学员可在该环境中进行装备的维修训练。

二、基于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教学训练特点

某型雷达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应用于装备教学训练中,具有如下特点:

1.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装备教学当中,使装备教学不再是枯燥、抽象的结构原理讲解。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通过文字、音频、视频、2D动画、3D动画、交互式仿真等多种表现形式,使装备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抽象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能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学员更易理解,印象更加深刻。

2.增加装备训练时间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利用视频、三维动画和友好的互动操作界面建立虚拟教学训练环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与实装训练近似的训练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可进行相关训练内容的演示,可实现“一人一机”交互式虚拟训练,保障学员训练时间。[1]采用先演示后训练的办法,不但能让学员较快地掌握操作步骤,同时也能保证操作训练的真实感,可有效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3.减少装备设备损耗

在装备教学训练当中,实装操作具有真实、直观的优点,但武器装备都具有一定的寿命期限,在装备操作使用、组合拆装和故障排除等教学实践过程中,装备使用如果过于频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装备磨损、部件损耗等问题,势必会减少装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训练成本增大。而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采用以虚代实的形式,可进行部分内容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实装操作带来的装备设备损耗问题,提高了训练的军事经济效益。

4.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

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教学训练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并且与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兼容,可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于校园网或局域网,学员可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远程教育和训练。同时,也可方便学员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和复习,助力学员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在装备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案例

装备教学训练主要包括装备构造原理知识的学习以及结合装备的操作训练两大类。其中,装备构造原理知识的学习是装备操作训练的基础,装备操作训练是装备构造原理知识学习的落脚点。在这两类教学训练实践中,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1.在构造原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案例

以往的装备构造原理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教材+PPT课件+教员讲解”的方式,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够直观、形象,学员不能详细认知装备的内部结构,不能有效理解装备的工作原理。针对这些问题,在装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教学演示功能。结合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实施环节如下:①装备展示。利用系统提供的装备3D动画,进行装备主要组成部分的演示。指明装备的组成及各组成在装备中的位置,形成学员对装备的整体概念。②结构分析。利用系统组成介绍模块,详细介绍各组合的作用及组成。③拆装演示。在虚拟环境下,拆装装备各组合,让学员更直观地学习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功能等知识。④原理演示。将静态的装备工作原理动态化,以2D动画的形式展示,表现手段形象直观,学员易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并且学员还可利用该系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在装备实训环节中的应用案例

在装备实训环节,一个突出问题是装备少、人员多。在近几年的装备教学中,人员、装备的比例基本上都保持在10:1,每名学员进行装备训练的时间很短,训练效果难以保障。而装备一旦出现故障,上述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此实训环节充分利用了系统的演示功能和操作训练功能。在装备实训过程中,采取如下训练步骤:①操作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的教学演示功能,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让学员了解装备的技术检查、维护保养、战勤操作等基本内容,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②虚拟操作。学员在熟悉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可在系统上进行虚拟操作,一人一机,独立完成操作。学员通过多次虚拟操作练习,熟悉操作流程,验证操作的正确性,为实装训练做好准备。此外,这个环节的训练也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使学员在实训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③实装训练。完成虚拟训练后,可安排学员在实装上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④训练升华。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研究探索式学习,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探索精神与能力。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应用于装备实训环节,体现出了“开放式、情境式、交互式”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装备实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装备训练工作的开展。[2]

四、结束语

与传统的装备教学训练相比,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装备教学训练当中,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减少装备损耗、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员积极性、减轻教员工作强度。此外,多媒体教学训练系统还能很好地帮助学员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助力学员的自主学习。目前,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装备教学训练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将在教学训练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喜 胡文华 单位:军械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参考文献: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9

关 键 词:形体训练 舞蹈 体形美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近年来在诸多高校针对文理科大学生新辟并兴起的一门艺术课程,这门课程一经设置就在感情上赢得了众多大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在理论上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教研实践的支持。这一现象表明:舞蹈形体训练学科本身的准确定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美姿态及塑造较完美的体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无论与基础性的文化课相比,还是与舞蹈专业课程相比,都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是尚待开发建设和逐步完善的。为推进和深化大学生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笔者拟就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价值取向、内容形式、实施措施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

形体的基本内容包括体形、体态、体态语三个要素。体形是指人体的自然形状,即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体态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种习惯姿势,即人的站立、行走、坐卧、举止的身体姿势状态。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势、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等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辅助性无声语言。它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肢体语言,伴随着有声语言用于交际中,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强化、补充和丰富。wWW.133229.cOm

体形可称作“静态形体”,体态可称作“动态形体”,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互有影响。总体看来:体形的状况更为先天和可观,而体态的后天可塑性则更大;体形主要反映人体基本状况,而体态主要反映人的修养及品位。

舞蹈形体训练是指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站、坐、卧、走、跑、跳、支撑等基本动作进行科学的、美的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以人体解剖学和人体运动科学为基础,以体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变受训者原始、自然、粗犷的形体动作状态,提高人的运动机体的柔韧与灵活性,增强肌体的可塑性与形态美,逐步改善受训者的体态动作美。

2.以基础的美学原理为指导,培养受训者的审美情趣,增强其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受训者的高雅气质和运用自如的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形体的动作能力。

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它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美学原理为指导,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素质训练。简单来说,形体训练就是美的训练,即外形美与内在美的训练,它是改善运动肌体、增强体质、提高形体美与增强审美意识,将人们无意识的肢体活动演变成有意识的强身健美运动,从而获得更为健美的体格,优雅端庄的体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形体动作训练是载体,是基础;美的意识是灵魂,二者不可偏废;美的意识只能在形体动作中去培养。

二、形体训练的价值取向

舞蹈形体训练在高校备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舞蹈形体训练的学生,改善了他们的体态,增强了美的意识,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提高了发掘塑造自我、适应环境、表现自我的能力,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在现代社会交往中这种美好的形体及风度气质总是受人欢迎,不仅给人以美感,令人亲近、羡慕,而且还会涵养个性与人格魅力,使人变得更富亲和力与征服力。他们往往拥有更多的自信,这对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增加获胜的砝码,利于人们把握身边的机会。另外,审美内容的社会化,使现代人普遍向往个高、健美、潇洒的形象,而那些个矮、偏胖、过瘦、形体不美的人也有这种个人向往。尽管他们在人格和聪明才智上并无欠缺,但外形的某种不足让他们在工作和社交中平添了许多烦恼。在社会的竞争中,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自卑,并因缺乏自信与勇气而处于弱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形体美现已成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欣赏与迫切追求的目标,它是培养美好风度和气质的第一步。试想,一个斜肩、塌胸、腆肚的人,装束打扮得再好也欠缺风度和气质。一个人的形体状况和大方雅观的举止,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还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国民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关乎民族和国家总体形象的大事。

舞蹈形体训练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舞蹈形体训练是集舞蹈、音乐、美育、体育为一体的新综合课程,其内容丰富多样,并能以其独特的形式营造特殊的课堂训练气氛,并使人始终处于快乐而富美感的运动中。优美的音乐,多变的节奏,人体通过各关节、各部位肌肉群的协调运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姿与舞步,让参与者身心合一、陶情养性、展示自我、增进交流、促进协作、感情升华,在训练中陶醉于高尚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

开拓艺术思维,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重大意义。多年的舞蹈形体训练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舞蹈形体训练课在宏观上看:一是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一种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的综合性探索;二是健美人体,美化人生,建立一定的良好的自我概念;三是能满足学生对强身健美的求知欲望,培养正确审美意识;四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能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续性;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磨炼刻苦、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从微观上讲:舞蹈形体训练,一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使青年人个子长高;二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听、动觉等各感觉器官得到锻炼,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智力得到发展;三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可消耗血管壁周围多余的脂肪,使管壁富有弹性,口径增大,血流量加大,进而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起到积极预防疾病的作用;四能矫正骨骼的形态,使不良骨形在正确的压力、拉力下向正确方向发展,增强骨的弹性与坚固性;五是拉长肌肉线条使肌肉丰满、结实、匀称,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线条使之美化的目的。

三、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形式

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一门课程,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以改善学生的体型、体态、体质为目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阐明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以及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并注意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前瞻性的原则,努力架起教学大纲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其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1.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首先让学生了解形体的含义;舞蹈形体训练的意义、目的、人物及要求;了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自我生理与心理特征以及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向他们灌输舞蹈形体训练的新理念,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并引导他们确立适合自我行之有效的舞蹈形体训练方法和目标。

2.舞蹈形体训练的内容是进行体能素质训练,这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课前必备的热身活动。它涉及到肢体的各个部位:颈、肩、胸、背、手臂、腰腹、胯、腿部、膝关节、脚踝及跳跃的单一练习。通过局部到整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具有一定的开度、软度、延伸、收紧、放松、柔韧、力量、控制等,把身体的各部位充分“解放”出来,使之处于自控、自如的状态,才能顺利地进入舞蹈美感的训练。

3.舞蹈训练的主要方式。这部分的训练内容及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有:芭蕾舞、社交舞、民族舞、校园集体舞;现代的有:现代舞、有氧拉丁健身操、舍宾、街舞等。曲径通幽,可适情、适时、适地、适人地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以达到形体美的训练目的。

芭蕾舞。与一般舞蹈演员相比,芭蕾舞蹈演员的体态是最佳的。这源于芭蕾的形体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后,臀、腰、腹部肌肉得到了强化,形成了强有力的肌肉夹板,使腰部及躯干成异常挺拔的姿态。这是舞蹈演员体态美的重要前提。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规范的芭蕾形体训练,使学生获得挺拔、舒展的外部形象气质,可以说,这是任何方式的训练都无法代替的。

课堂集体舞。教育部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第一套校园集体舞,运动负荷科学合理,运动强度适中,舞蹈动作方法恰当,对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受第一套校园集体舞的启发,本着科学、健康,更加有利于学生形体训练的目的,为本高校的学生编排了一套舞姿优美、节奏性强且生动活泼的课堂集体舞,如果学生长期坚持跳课堂集体舞以及青年集体舞,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同时,开展课堂集体舞活动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培养健康的生理情绪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的意识,以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有氧拉丁健身操。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专门器械上进行操化练习,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并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还能塑造健美形体,培养身体正确姿态,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产生烘托气氛,激发人们热情的效应。健美操在这种节奏鲜明、欢快热烈的乐曲伴奏下进行,其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和力度的特点。无论是肢体的弹性、肌肉的力量,还是瞬间的控制,都充分展现出练习者的个性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释放心情,展现青春活力,培养自信再现青春光彩。

四、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思路与措施

(一)舞蹈形体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形体运动的规律。形体课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效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并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坚持形象性、趣味性、审美性与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2.科学、规范训练的原则。主要是指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及巩固提高原则。

3.舞蹈性原则。主要指学生在正确理解美的本质、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舞姿优美、节奏正确,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二)课程设置

首先,形体训练动作要营造一个培养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训练场所。一般来讲,教室应具备2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木板地面,一面墙镶有落地镜子的基本条件,以30人为一班训练为宜;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上体育课时的“快、静、齐”的集合整队要求和一丝不苟的严格训练,便于开展课堂的动态性教学与实际训练。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适合于任何一个专业,一般可设为72学时、一周2节课,共两个学期。课堂内容安排:第一学期打基础,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进行软开度等体能素质训练与古典芭蕾形体训练;第二学期重在形体美感的训练。合理的课时、内容安排是形体教学质量的保证。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在初始阶段进行的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动作的要领、特征,从局部到整体,重在找感觉,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动作,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舞蹈实践后,教师可选择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去激发、调节学生的情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兴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舞蹈形体训练课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爱与参与。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形体训练的内容篇10

关键词:形体训练;高职女生;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49-01

一、形体训练的作用

(一)塑造形体美的核心

基本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各种运动行为的美。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往往忽视形体训练,因此经常出现身体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腿弯曲等不健康的体态。而通过形体训练,从实际出发有针对地练习一段时间,就会练就出一个健美的形体姿态。另外,人的头面部姿态是表达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形体训练,有钟对性使它能有正确的姿势与表现,以便充实头面部姿势和神态的美。

(二)培养女学生的高雅气质

人的形象美需要其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和谐统一,体育教学中的形体训练,不仅利用了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了人体的优雅姿态,而且也传播了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了人的内涵修养,使人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学生现代气质和高雅风度。

(三)增强自信心,有利于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一个人首先感知的是他的外表。当学生第一次展示在别人面前,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富有生气的精神面貌,这样的第一印象肯定非常好,无形之中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个人求职和社交活动中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服务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是未来职场的主要力量,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会更高。形体训练课程正是本着这个目标而开设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掌握职业礼仪的规范与标准,获得今后职业所需的悦目的仪表和举止,以健美的身体实现自我,逐渐适应激烈的职业竞争,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二、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的内容

(一)地面练习

于地面的各种练习。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使肌肉线条修长,避免肌肉向横向发展或成“块”状的形态。通过地面练习,在上体和下肢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对腰背对抗肌群进行相对紧张和相对平衡的练习,使学生克服无形阻力的均匀用力的方法,避免耸肩、塌腰、翘臀、憋气等不良习惯。使体态挺而不僵,动作柔而不懈,为把杆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把杆练习

扶把的各种站位、檫地、蹲、踢腿、屈伸、划圈、压腿、击打、身体的弯曲与波浪、移重心、平衡与控制等练习,借鉴了芭蕾舞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把杆训练的目的1.重心的训练是关键。2.柔韧性的训练是基础。把杆的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把杆为形体的成套训练奠定基础,,然而脱离了把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定性的把握,怎么样才能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心的运用就是关键的一点。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关注了动力腿的训练,很容易忽略掉主力腿的动作姿态,由此导致重心的偏移,找不到平衡点。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肌肉用力的方法,通过肌肉对抗性练习提高身体的立度和平衡能力。

(三)形体练习

广义的形体训练认为,只要是有形体动作的训练就可以叫做形体训练,这样各式各样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形体训练,甚至某些服务行业的程式化动作,比如迎宾、端菜、送菜、礼仪姿势等,也被称为形体训练。

国际一致认同,形体训练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能教会学生怎样的去欣赏美,怎样的去表现美,形体训练的每个动作组合都配合节奏鲜明、轻松活跃的音乐,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陶冶情操,通过准确的动作,优美的姿态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懂的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形体课程体系利用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基本功训练、中国舞、中国民间或民族舞、芭蕾舞、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交谊舞、还有时尚的街舞、瑜珈等形式的多种内容),多样手段(台步基础,静动态造型,镜前表现,T台表演技巧,音乐鉴赏,化妆造型,服饰搭配技巧,礼仪培训),宽松组织形式,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们爱美的心理需求和追求新颖的性格特点,使得学生上形体气质课的兴趣盎然,劲头十足。

通过系统、持久的形体练习,使学生美的意识,塑造美的姿态,提高动作美、韵律美的表现力,并贯穿在每个动作和成套动作中,达到举手投足规范化。改变和纠正形体上的自然缺陷,使学生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姿态、基本位置和运动规律等建立起正确的慨念,将形体动作达到一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