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十篇

时间:2023-03-25 20:14:08

泥人张篇1

国庆长假来临了,恰巧妈妈的一个同事从天津回来了,还给我带了一个礼物——塑古斋的泥人张。

一看见阿姨送我的礼物后,我的心中就十分高兴,在说了“谢谢”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接过阿姨送的泥人张。我打开放泥人的盒子,把包着好几层保护纸的小泥人拿了出来,再小心翼翼地剥去那几张保护泥人的纸,这个小泥人的庐山真面目就露了出来。这个小泥塑捏的是两个小孩子在抢糖葫芦的情景;这两个孩子都穿着新棉袄,好像是在过年一样,这两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手中拿着两个糖葫芦,而另一个孩子手中却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于是他去抢那个孩子手中的糖葫芦,他爬在那个小孩子的背上,胳膊伸得长长的,就像动物园里的长臂猿似的,而那个拿糖葫芦的小孩子却将手伸到另一边,再用另一只手顶住,不让他抢去。这两个小孩子一个去抢,一个去躲,一个心花怒放,喜上眉梢;一个愁眉苦脸,双眉紧锁,十分好玩。从他们那俏皮样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对零食的那种无法抗拒的表现。这个泥塑中的两个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额头上有一小股头发,让人们看起来显得更加天真、顽皮、可爱了。

接着,阿姨还告诉我很多关于泥人张彩塑的知识。

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创始人是张明山,是19世纪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起于道光年间,至今已有六代传人,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了。“泥人张”在做泥人时讲究精益求精,用的是无杂质的纯净胶泥,还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变为“熟泥”之后才能用来塑造泥人,并且塑造好的作品也不可以让阳光直射或置于火炉周围,而是要把作品自然风干。泥人干了之后还不算做好了,还要放到温度达700度的窑中烘烧,出窑后还要通过打磨、整理、着色等步骤才能做好,通常一件作品需要三十天左右才能做好。

听了阿姨的介绍,我觉得做一件泥塑工艺品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好好保管这个小泥塑。

泥人张篇2

关键词:《泥人张》 文学鉴赏 语言 语文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选用了冯骥才的《泥人张》,该文寓庄于谐,风趣生动,其幽默独特的语言风格会给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初读之只觉行文流畅,干净利落,如品香茗,有滋有味。几番咀嚼之后,方觉文章的语言竟如此出彩,不禁令人叹服其绝妙。

一.巧妙融入相声语言艺术

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于天津人而言,相声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的竹子,是“生活必需品”。作者生于天津,后又从事与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相关的工作,对包括曲艺在内的地方民俗文化耳濡目染,因此其文学作品深受曲艺语言的影响。《泥人张》巧妙将相声语言艺术融入文章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通俗易懂。口语化是相声尤其是单口相声的一大特点,平白易懂,简洁明了。《泥人张》通篇采用简短句式,凝练干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短短十七个字将泥人张高超的技艺与无人能及之境交代得一清二楚。“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如话家常,毫不忸怩。语言口语化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愈发显得“俗人俗,奇事奇”,同时又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二是生动明快。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作者都精心选择富于形象的细节,并通过确切的语言加以表现,事半功倍。文中写泥人张捏泥人时“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高度夸张的手法辅之以生动的语言,紧扣人物性格,犀利明快,妙哉妙哉。

二.灵活运用天津本土方言

天津话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短句多。相声大师侯宝林曾在一个著名段子里概括天津话的特点:一句话永远俩字。说一人夜出如厕,屋里人闻之问:“谁呀?”“是我。”“干嘛?”“尿尿(sui)。”一句话绝对两个字着实夸张,但天津人说话惜字如金、利落爽快倒是不假。不打官腔,不说官话,要的就是“嘎嘣脆”。这一特点在《泥人张》里得到充分体现。“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个子,架子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落落两大笔,人物个性便跃然纸上,作者是褒是贬,读者一目了然。二是儿化音突出。天津人说话舌头带卷,听着就逗。“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直到今儿个”,这些儿化音无形中加重了文章的喜剧效果,让文章庄严的主旨在幽默的氛围下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三是天津特殊语词。“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架子挺牛”,“站在迎门桌子上‘撂高的’一瞅”,“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一个泥团儿砍过去”。这些好比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马三立的“逗你玩”,原汁原味,独此一家,走哪都是特色。

三.炼字炼句非常准确到位

唐贾岛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我看来,《泥人张》里的用字不亚于诗人。“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若把“赛”换成“像”“如”或其他任何字,则无“胜过”深层之意,也便索然无味了。“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找”者,寻觅是也。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一个“找”字,道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相形之下,海张五便成了跳梁小丑。如果换成“捏”“做”“揉”等,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了,也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另外,如“往桌子上‘叭’地一戳”的“戳”,“这泥人张真捏绝了”的“绝”,更是把泥人张对海张五的鄙夷之情与其无人能敌的高超技艺展露无遗。

泥人张篇3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原理;天津泥人张

0 引言

天津泥人张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呈现出写实的风格特点,具有高度写实主义的形象塑造,展现出人物逼真、具象的效果,从而吸引人们的眼球。天津泥人张凝聚了劳动人们的智慧和勤劳,通过泥巴捏成神采奕奕的人物,将人物的生动本色的魅力和人文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粗现实主义的特色,彰显出天津泥人张的艺术魅力。

1 天津泥人张的艺术表现

天津泥人张产生于民间,是勤劳聪慧的津门百姓创造出来的具有写实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天津泥人张的艺术表现中有着丰富的题材,人们将天津市民的生活通过泥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惟妙惟肖的人物表情,结合匠心独运的色彩的运用,展现出彩塑的艺术张力,成为了民间艺术的瑰宝。天津泥人张是一种高度写实的艺术,通过泥塑的手法结合色彩的特点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的特点,向人们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地域性、大众性和独特性。

天津泥人张是民间文化的精髓,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其造型的精致和独特,以人物作为主要的造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原型,展现出人物造型的韵味,将人与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塑造出来民间的故事和文化的特点,彰显出艺术的表现力。

2 动画角色趣味性在天津泥人张造型的体现

随着我国动画的发展,动画角色的造型艺术也逐渐开始结合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动画角色塑造需要遵信心理真实的规则,结合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在天津泥人张的人物造型中要结合动画角色的趣味性,动画的魅力在于从制作、作品到欣赏的假定性,根据人们的审美的需求塑造出内息中期待的角色的形象,赋予角色灵魂和色彩,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体现出角色的趣味魅力。

在天津泥人张的造型中大多数的故事背景都是以民间故事作为原型,塑造出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形象特点,结合天津市井生活片段中的啼笑皆非的段子,用泥塑的角色展现出其人物的趣味性,早泥人张工艺美术师杨志忠的《下围棋》反映出生活中的精彩,举棋不定的女子、袖手旁观的男子和欲言又止的观众形成一副生动趣味的画面,展现出生活中平淡无奇却趣味横生的画面,展现出人物的趣味造型,幽默地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简单趣味的造型展现出角色的生动性。

3 动画角色个别性在天津泥人张造型的体现

角色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外形,还要展现出角色的复杂性格,让人们从外形能感受到角色的内在,通过行为举止、神态神色表现出角色的心理,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动画角色的个别性的塑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的塑造,通过角色的外在形象的塑造展现出内在性格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角色的性格魅力。在天津泥人张的造型都是取材与现实的生活,根据人物的人物性格、行业、门第高度地展现出角色的特征,具有独一无二性,使其成为能打动人们视觉审美的作品。

在天津泥人张的人物塑造中大多数都是选择传媒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的形象,采用简练的方式神奇活现地展现出来,形成生动活泼、构图适中、人物性格特征明晰的特点,这也是天津泥人张人物造型中的精髓。在泥人张工艺美术师的钟馗形象的塑造中,将钟馗夸张的磨剑动作、威武狰狞的面部表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了人物角色的独特造型以及个别性。

4 动画角色经典性在天津泥人张造型的体现

动画角色的创造要具有情感塑造才能成为经典,强化角色塑造的美感,强化角色的情感的感染力,从角色的造型上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刺激,才能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动画角色中的经典。经典动画角色的塑造要利用人类的情感的共同性,与观众形成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角色的艺术特性,打上情感的烙印,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情感的融合也是在角色塑造时的困难的部分,融入情感的内容才能丰沛角色的情感,促进角色故事的剧情发展。

在天津泥人张的造型的塑造中对于万千世界中的每一个性格特征不一的人物,都强调其人物形象中的性格和心理的刻画,要求在造型的塑造中遵从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精雕细琢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强化情感的魅力表达,形成不可替代的艺术效果。在艺术《金婆银婆》的作品中,刻画了日本两位孪生老人持杖而立的形象特点,其重点刻画两位老人的面部的表情,展现出老人的其乐融融的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的主题特点,成就了角色的经典性。

5 结语

动画角色的形象塑造要遵从艺术的原则,同时也要结合角色设计的原理,凸显出人物造型的趣味性、个别性和经典性,天津泥人张的泥塑的人物造型的塑造中充分地展现出了人物的特点,赋予了其人物造型的趣味的风格特征和精神的意趣,赋予角色的情感的特点,形成造型的美学原理,注重造型、题材和色彩的完美结合,让每一个泥塑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故事背景,充分地表达出角色形象的文化魅力,展现出天津泥人张的丰富性,展现出民间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角色的形象的特点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

参考文献:

[1] 马静,郑勇.天津泥人张的“型”与“韵”[J].美术,2011(11):107-109.

泥人张篇4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2000年10月底的一天早晨,张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趁小张韦还没有睡醒赶到菜场去买菜。可是等她买好菜回来顿时惊呆了:张韦将阳台上的一个花盆弄翻了,花盆摔得粉碎,泥土撒了一地,小张韦正在地板上玩那些泥土,手上脸上全是泥。魏小雨赶紧上前制止,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一定要玩。没办法,她只得拿来一个盆子,用水和了泥,教小张韦捏泥人。小张韦玩得很开心。

不久,小张韦上了幼儿园,常偷偷带着魏小雨捏的小泥人去上学。一天,魏小雨去幼儿园接小张韦时,被与小张韦同班的几个小孩子围住了,他们纷纷央求魏小雨也为他们做个小泥人,有好几个孩子还掏出了钱。魏小雨心中一动,是呀,小孩子这样喜欢小泥人,我何不做小泥人卖呢?她决定试试。

她要点“泥”成金

在重庆闹市区想要弄来一点泥土确实是件为难事。她想到了搞建筑的丈夫,建筑工地上一定有泥土。丈夫用塑料袋装了半袋泥土送过来,趁东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将这些土加上水和成泥,做出了人、猫、狗等多种形状。第二天,趁接小张韦的机会,她就将这些做出来的泥人泥狗带到幼儿园门口卖,结果一下子卖出了13个。魏小雨高兴坏了,可是没几天就没有小朋友买了。问题出在哪儿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通:泥巴做的东西没有其他玩具好玩,其他玩具会动,泥巴的不会动;泥巴干了就裂缝,而且不好看……

魏小雨失望极了。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她再也没做泥人。但小张韦一有空就缠着她,让她教做小泥人,魏小雨的心里不由得活动开了――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玩一天两天就厌倦了,而小张韦玩了十多天还兴趣盎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他小朋友玩的是现成的泥人,而小张韦是自己用泥巴做泥人。自己动手做泥人是一种创造,小张韦可以在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魏小雨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要开一家类似于“陶吧”的店,只是,她的店是让小孩子“玩泥巴”。

魏小雨将这想法告诉了丈夫,他吓了一跳,极力反对,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过“玩泥巴”也能赚钱的。但魏小雨想自己开店的冲动越来越大,便毅然向张家辞了工,2002年1月,这间名为“泥艺泥趣”的店铺开张了。但是一个月下来,扣除房租等费用,魏小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近400元。丈夫要她及时罢手,她不肯,她坚信生意总会好起来的。

靠卖泥挣了60万

魏小雨果断地将店铺关了门,她要寻找一种新的经营方法。她到各建筑工地和郊外找到了黄色、褐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泥土,然后将它们碾细、掺和、调配,做出了多种颜色的泥巴。在制作过程中,又一个念头在魏小雨的脑海中产生了:如果能将这些泥巴做成颜料那样五颜六色是不是就可以像布贴画一样做成泥画了?经过无数次锲而不舍的实验,一种不会干燥开裂的画泥终于诞生了!

怀着成功后的喜悦,魏小雨一口气做出了500斤画泥,画泥的颜色有大红、黝黑、雪白、湖蓝、靛青、橘黄、草绿等29种颜色。她将不同颜色的画泥分别用小塑料袋进行包装,在塑料袋的外面贴上颜色的名称,每一袋一两,售价1.5元。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准备,2002年5月,魏小雨那停业了两个多月的店又重新开张了,她将店名改为“画泥画廊”。画泥画廊一开张,立即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不管是会作画的还是不会作画的,都喜欢到魏小雨的店里来买上几袋画泥,满足一下创作的欲望。一时间,店里的生意十分火爆,半个月不到,500斤画泥就销售一空了。

泥人张篇5

张振福的父亲是个木雕匠,也有一手泥塑绝活,经常给人家新盖的房屋刻字雕画。为此。刚刚七岁的张振福脑海里,就刻录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动画人物。他跟着父亲游走乡里时,就开始比葫芦画瓢刻木雕、捏泥人。他把猪、狗、公鸡等捏出来,让它们排队,还特意捏了一个小人手拿鞭子训练它们。大人看后都很惊讶地说:“你看,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孩子捏得还真像!”

无论是在上小学还是在上初中期间,只要一放学,他就会飞快地跑到村头小河边挖上一块泥,开始捏泥人。有一次,他看到地理书上的牦牛时,突然灵感来了,没有黄泥巴,他就在本子的背面画。老师发现了,走到他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振福同学,你爱好艺术是对的,但是不能耽误学习。只有把学习搞好了,考上了大学,有了固定的职业,才能为钻研艺术打好基础。”此后,课堂上,他就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他就一心捏泥人,画花鸟虫鱼。他立志将来上个艺术学校,好好学习研究泥塑艺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17岁的张振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沈丘师范美术班。

青年痴迷泥塑

1987年,张振福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美术教师。学校位置偏僻,经常没电,热爱泥塑艺术的张振福就在煤油灯下捏泥人。由于当时张振福并不知道泥人对土质的要求苛刻,许多捏好的泥人不久就干裂坏掉了。坏了他再捏,捏了又坏掉,课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有时候他连学生的美术作业都来不及改。这样一来,校领导认为张振福不务正业,经常批评他:“振福呀,你捏这些泥人干啥?又不能卖钱。”一时间,张振福感觉到同事们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他,甚至不愿意与他多说话。

当年,张振福顶着重重压力带着他的泥塑作品到全国艺博会参展,并获得奖项。返回家乡后,张振福拿着荣誉证书和媒体的报道刊样,向亲戚报喜,结果得到一堆埋怨:“搞泥塑只是业余爱好,千万别因为‘玩’耽误了正经的工作,教师可是铁饭碗呀!”

由于张振福“不务正业”,许多姑娘看到他家里堆满了泥人,到处都是泥巴,不敢接近他。一些人看到张振福捏的那些泥塑作品,便说:“一个没结婚的小伙子,捏的尽是一些不雅观的泥人,思想肯定有问题。”为此,张振福的婚姻大事受到了泥塑的影响。

但天赐良缘,他最终结识了基本能接受泥塑艺术的刘凤兰。在结婚时,张振福与妻子约法三章,要求妻子不能阻挠他捏泥人;搞得刘凤兰哭笑不得。

虽有约法三章,但张振福对泥塑的痴迷程度,常人难以理解,妻子也难以接受。为了把作品推广出去,张振福没日没夜地捏。有时为了参加展览,他就凌晨2时起床,用三轮车拉、自行车带,把总重量超千斤的泥人搬到展览现场。有时刚布好展台就遇到大雨,张振福不得不把熟睡的妻子和女儿叫起来帮他收拾泥人。此外,他每一次到外地参展、学习,还需要花路费和运输费。按照妻子的话说:“几千元的花费,买回来的就是一本荣誉证书。”

刘凤兰早年下岗,张振福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还不够自己花,女儿没了学费就不能上学,家里生活渐渐变得拮据起来。“你的泥人如果能当饭吃就好了,你要再这样瞎折腾,你就跟你的泥人过去吧。”一向宽宏大量的妻子刘凤兰看着张振福把家都“掏空”了,难免发几句牢骚。张振福认为妻子在关键时刻不支持他而感到不解,夫妻之间便开始频繁生气。但张振福丝毫没有动摇追求泥塑艺术的坚定信念。

快乐――泥巴的灵魂

有一次参展,一位老专家看了张振福的泥塑作品说:“你的作品虽然手工技法好、逼真,但不能说是艺术创作,只能用‘模仿秀’来形容。”专家的评价就像一盆冷水,浇得张振福透心凉。

一天夜里,张振福在梦中惊醒后,自言自语地说:“专家并不是在奚落我,而是说我的作品没有自己的东西。”于是,张振福选几样泥塑作品拜西安美院陈启楠教授为师,又到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参观学习……名师给予的指点,领略大师的风范,加之自身的悟性,张振福逐渐找到了艺术之魂。1990年,他的作品“共读西厢”荣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此后一段时间里,张振福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雕塑,获得了很多奖项。“经常雕塑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没有新鲜感了,泥塑也要走进生活。”此时已被媒体称为“泥塑大师”的张振福,对泥塑艺术的认识有了新高度。

越深人群众,越能发现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张振福抓住豫东人在生活中的动感瞬间,把30多年的豫东变化搬进了他的工作室,用500个泥塑人物创作了一部“中原文化史”,再现了农村100多个生活场景。如今在农村几乎消失的地头下棋、推磨、唱评书、卖油翁和小货郎,还有剃头挑子、编竹篮、纺棉花、织布等场景又在他的创作中真实再现。

记者细细端详那一组组泥塑作品,看出张振福的雕塑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物造型古拙、粗犷、朴实、夸张,多半眯着眼、咧开大嘴,一副笑眯眯的憨态,表现出他们历尽艰辛后的满足和希望,让人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语,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给欣赏者传递快乐,这仿佛就是艺术作品的生命。

泥人张篇6

相传唐代已有印泥,宋代以水或蜜调朱砂而成。旧时印人、画家有的喜欢自行研制印泥,其配方、制法各异,不轻易外传,旧方中亦有加入中药材十余味。其手工制作,工艺之复杂、繁琐之状深不可测,故今人已不明其中之奥秘。据传,乾隆御题书画上所钤宝印,其印色凸起若玉,鲜红欲滴,虽经历数百年绝不变色。是因这印泥中除有朱砂外,还含有珍珠、红宝石、赤金粉、石钟乳、珊瑚屑、砗磲粉、水晶等“八宝”成分之缘故。

对此说法,篆刻家邓散木认为:上述物质磨细后,大多为白色粉末,亦易吸潮起霉,用来制印泥,当有疑问。书刻家高式熊先生,曾试以色彩殷红的珊瑚、玛瑙等磨成粉,均为白末,失其本色。结论:此类物质绝不能糅合于印泥中。这同“夏宜滋藕丝印泥”一样,只是玄虚的假托而已。清末民初的海派印泥大师张鲁庵自己经过49次试验后才研制出的印泥,冬天不结块,夏天不留油,颜色鲜艳雅丽,质地细洁匀净,黏稠度高,不会褪色。张鲁庵去世后,会制作鲁庵印泥的人就没几个了,他的好友符骥良、高式熊是其中两位。其实,张鲁庵与当今沪上刻印大家高式熊1942年就认识了。早年,高式熊先生用的印泥都是张鲁庵供应的。后来,张鲁庵把制作印泥的配方毫无保留地给了他,还亲自指导高式熊,印泥用油怎么做,艾绒怎么挑选,怎么加工。据说,当年张鲁庵做印泥用的是专门的艾草,去掉叶绿素后用里面的纤维,但现在很难找到这样好的艾绒。鲁庵印泥的珍贵之处,也就在其中了。除此以外,当年的画坛名家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霄、王福厂,篆刻大家陈巨来等,用的都是他的印泥。旧时,夏宜滋设诊所于沪上,自制“夏宜滋藕丝印泥”,每两售50元(那时大米一石10元,50元不是小钱),张学良曾购若干两,并大为称誉。

吾友应明森兄,精于秘制印泥之术,他说,制印泥选料以旧坑朱砂为好,其质纯净亮丽,其色鲜明莹澈,研磨极细存放玻璃瓶中备用。选艾草当宜采用福建深山野生者,艾之绒长厚为佳,一斤艾叶,经晒、碾、去筋、煮、浸、弹、磨、擦等工序后仅获细长洁白如丝棉的艾绒二三钱。油料为蓖麻油加伏油。伏油是特制菜油经多年伏天曝晒制成,再加蜡、砒等多种配方秘合而成。制成的印泥,其色彩、鲜艳度、档次取决于用料、配方、工艺之好坏。民国时,金石家吴石潜制的潜泉印泥,艳雅细腻,干燥得宜,冬不凝冻,夏少透油,深受书画篆刻界人士青睐。清康熙年间,漳州药材商人魏长安善制“八宝药膏”主治外伤,他爱书画,有一日他突发奇想,试用八宝药膏钤印,效果极佳,于是,他在制药膏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八宝印泥”,以后成了清代贡品。后发现《扬子晚报》登有一文写道:一盒清康熙年间的“八宝印泥”金泥现身镇江,300年来原封未动,且香气扑鼻。文物收藏专家鉴证后称,这种年代久远的老印泥传世至今,实为罕见和珍贵。这盒“八宝印泥”是一位名叫李耕虎的藏者1994年在上海文物市场花2200元淘得。打开盒盖后,金红色的印泥呈自然堆积状,印泥的边上可见鲜红的油状液体,没有留下印毒曾蘸取过印泥的痕迹。

印泥大师张鲁庵

凡是治印的,大都知道著名篆刻家、印泥研制名手张鲁庵其人。先生字咀英,号鲁庵,浙江慈溪人,杭州“张同泰”国药店第五代传人,印坛大收藏家。其人钻研之精,玩印之痴,几达忘我境界。上世纪50年代,运动接踵而至,气氛紧张。他却恍若置身事外,专程托人到泰国购买朱砂,埋头研制印泥。五十年光阴弹指易过,“鲁庵印泥”却成中国印坛瑰宝,被上海市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先生少时喜收罗印谱、名家刻印,并对古籍中记载的秘制印泥炼油、治艾、选砂之术颇感兴趣,自己动手照着试制印泥,竟成为一生的嗜好。他晚年透露,当初用于研制印泥的费用约两万银元。1926年鲁庵从原籍慈溪庄桥来沪定居,在上海南京路上开益元参行,拜在赵叔孺门下学治印。

他以高价添置制造印泥的设备及原材料,又从福建漳州购进老魏丽华上品印泥若干两,并请来大学理化老师用仪器对印泥中的油分、颜料、艾绒、药物作定量定性分析,探索其中的秘密。他想,印泥冬季会硬化,暑期易融稀,可能是用油不当所致,于是试着用菜油、豆油、花生油、茶子油、蓖麻油,甚至用航空油、牛蹄油、鲸脑油等调制印泥,观察效果。古书上记载:制印泥的朱砂应磨得愈细愈好,鲁庵则特意把朱砂磨成不同程度的细末分别试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研磨朱砂是件苦活,人钻在防尘小蚊帐内持杵捣研乳钵中的朱砂,磨成一料累计费时约300小时。朱砂是杭州的药行从潮、黔、广、泰国等地进货,鲁庵盼咐伙计从中一颗颗精选出适合制印泥的箭镰、劈砂等上等朱砂备用。鲁庵的家乡有农户专为他种植制印泥的艾草摘叶运来上海,暴晒三四天后将叶放在特制小棕棚上用手搓,干而脆的叶屑从棕棚隙中漏下而艾绒会吸附在棕上。一斤艾叶约得艾绒二三钱。

他发觉纯朱砂不够鲜艳,又试着加入德国进口专印钞票的西洋红颜制作为调色以增其鲜艳度。经过多年几十次配方艰苦试验,终于在第49次制成了他认为最满意的印泥,冠名为“四九印泥”。有一年,画家徐悲鸿从法国带回西洋红颜料,赠与马叔平,并说,加入印泥中看看如何?叔平照办,后钤印于书画上,其色美艳无比,大喜!但几年后展而观之,印色黝黑无光,画也被玷污了。故上等印泥切不可随意添油加色,不同品牌印泥也不可混杂掺和使用。篆刻家陈巨来先生曾对我讲刻印耍注意刻刀决不可碰印泥,亦忌用金属印钤,铜、铁、锡、牙、石、紫砂、煨瓷器皆不宜贮藏印泥,否则印泥会变质或发黑,宜用瓷缸盛放,印泥切勿火烤日晒。巨来先生曾专请沪上制作印泥高手张鲁庵为他特制廉价印泥,鲁庵发明用德国进口专印钞票的颜料“阿尔西”替代朱砂。他用此印泥钤制印谱,一载寒暑后,色仍鲜明灼灼亮眼。巨来先生用后说:“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样,这在别的印泥是办不到的。”

因此,当年张鲁庵印泥价如黄金,其色鲜艳雅丽,质地薄而匀净,细腻如丝绒是其象征,书画篆刻界人士无不奉为至宝。

印泥奇才符骥良

今春三月某日,我专程叩访僻居沪上西区的张鲁庵高足梵怡堂主人符骥良先生。茗叙之中,早已是沪上名印家的符骥良老人向我透露了许多有关鲁庵先生的往事,因为符骥良先生是“鲁庵印泥”的传人,所以他拿出珍藏在青花瓷印盒中师傅张鲁庵当年亲手精制的印泥。观之,眼前一亮,虽历数千寒暑,印色仍然灿烂夺目,滋润有余,果然是印泥中宝物也。听符老师说,不久前,我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上海静安区“鲁庵印泥”榜上有名,与“漳州八宝印泥”一起成为全国唯有的两个国宝级印泥。同时,这

也是静安区在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获得的殊荣。

海派印泥大师张鲁庵的传承人符骥良先生,是篆刻界的老前辈,早在1950年他已结识书画篆刻名家唐云、钱瘦铁、来楚生、白蕉诸先生,亦师亦友,沉酣于翰墨金石之间。符骥良,江苏江阴人,笔名雪之、白果、以语石楼、梵怡堂颜其室,现为上海书协会员、上海美协海墨画会副会长。著有《篆刻器用常识》,刻有《雪之印存》四卷,出版《骥良印存》。上世纪50年代骥良先生家住上海万航渡路上,有一天他发现对门门口有个人在刻印章,便去请教,原来此人是以书画篆刻闻名海上的田叔达先生。叔达之祖父同海上名画家赵之谦是拜把兄弟,当年田家木窗格上所糊棉纸竟全是赵之谦书画真迹。1956年符骥良加入了新中国成立后有120余人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性印社组织《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社长是王福厂,秘书长张鲁庵,骥良躬逢其盛,担任秘书长助理,主管印社内外日常事务。工作中他又与沙孟海、方介堪、诸乐三、王个移、马公愚、陈巨来、高式熊往来密切,交友广泛。耳闻目睹印坛盛况,书刻之艺大进。先生为人处处谦和、厚道、不计名利,并牢记苏渊雷先生教他的“凡是随遇而安,快乐生活、淡泊人生”,并作为座右铭。

泥人张篇7

据悉,活动分展示“186年泥人张艺术精品回顾展”和“拜师礼”两部分,重在展现“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历史传承及发展脉络。本次活动以展示“泥人张”文化遗产项目和张锠先生收谦(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王鹏(天津市高级工艺美术师)为艺徒的活动组成,以此更好地宣传、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事业。

拜师仪式现场,谦和王鹏两人敬送张锠先生雕龙本金瓶一对,张锠分别回赠了一支玉笔给艺徒,鼓励其传承非遗技艺。张锠先生是“泥人张”第四代传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同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张锠先生是本行业资深专家,并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为保护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

据了解,张锠先生此次收的这两位高徒也都是工艺美术领域内颇有建树、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位传承人均潜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从业钻研十几年,有着深厚专业功底,并多次在国内专业评比中取得十分优秀的成绩。传承人之一的谦是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1991年进入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品雕刻高级技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传统泥塑作品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利用金属材质辅助泥塑创作,创造了铜与传统彩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将彩塑作品进行了优秀的传承和发扬。他曾多次获得国内知名奖项:“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天津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特等奖”等,并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中国泥人博物馆等省市级以上博物馆收藏。另一位传承人王鹏是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至尊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广西珠宝协会特约专家。他曾获全国足金首饰设计大赛戒指组亚军、世界黄金协会“金心”比赛最佳首饰设计奖,200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工艺奖,2004年创建珠宝首饰设计工作室。

泥人张篇8

关键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征;造型;装饰;色彩;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72-01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古道,古代称之为“黎阳”,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属于河南省境内北部鹤壁市辖区,浚县黎阳镇杨屯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集中生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

“泥咕咕”是形体较小的泥塑玩具的称谓,因为在其尾部有两个构成一定角度的小孔,吹气时能发出“咕咕”的声音,所以称为“泥咕咕”。浚县泥咕咕的这种泥塑形式的诞生,代表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其内心世界的热情展现,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当地人们的情感生活和朴素的审美向往。

一、浚县泥咕咕的分类及内容

第一、人物类。如八仙,秦叔宝、刘备、骑马武士等。第二、神兽、家禽和动物类。如公鸡、猴、战马、狮子、辟邪等。第三、鸟禽类。如斑鸠、鹌鹑、鸽子、大雁、凤凰等。

二、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

(一)夸张、简练、传神的造型

浚县泥咕咕的造型整体采用的是“舍其形而求其神”的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艺人在捏制过程中凭借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想象力,运用大胆取舍、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如“泥猴张”张希和先生捏制的泥猴造型,可谓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张先生运用夸张简练的手法,将泥猴的头部夸大,重点刻画面部,虽没有过多的形体结构,但猴的面部表情刻画的出神入化,极为生动传神。

(二)稚拙趣味的装饰

泥咕咕的装饰纹样品类繁多,主要以花草植物为主。如牡丹纹饰、兰草纹饰、孔雀尾纹饰等,它们经过艺人的精心提炼和高度概括,呈现出“符号化”、“程式化”的特征,但这并不代表纹样会很生硬死板,由于艺人很注重点与线在整体布局中的协调关系,所饰纹饰多呈现为对称、均衡的格局,这使得花纹经过提炼归纳后显得细腻流畅,朴实匀称,生动有趣,活泼自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当然这些装饰,艺人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装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观的影响,人们都喜欢主观的给其赋予象征的寓意。如牡丹一直被视为富贵繁荣的象征,所以“牡丹纹”便成为蕴含有富贵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之一。

(三)亮丽丰富的色彩

在我国的民间艺人中流传着“远看颜色,近看花”、“三分做工,七分画工”的说法,可见色彩装饰的重要性。浚县泥咕咕的底色大部分以黑色铺底,然后在其除腹部之外的底色上施以白粉、大红、大绿、等高纯度、高明度的原色或间色,来画出不重样的花草纹饰。这种在黑色底子衬托下的装饰花纹整体色彩效果显得极为鲜艳耀眼,显示出简洁明快,大方稳重,随意洒脱,丰富而不繁杂的视觉效果。

可见浚县泥咕咕色彩妆师不仅被营造出质朴、厚重、稳实、和谐的情调,而且其色彩装饰的层次极为分明,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装饰性,这种含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装饰色彩造型反映了民俗的色彩审美心理。

三、浚县泥咕咕的审美价值

一位学者曾指出“艺术结构的每个方面都有功用意义”。所以像泥咕咕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态定有审美功能。

第一、教化功能。从泥咕咕的由来可知,主要是为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表达了人民对为国家民族、不畏生死等美德的极大肯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第二、娱乐功能。因为泥咕咕小巧可爱,又可以当哨子被小孩把玩,成为众人娱乐的玩具,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也让生活更有趣味性。第三、装饰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民间艺术文化,泥咕咕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其造型的可爱传神,装饰的民俗化,色彩的亮丽,作为陈设品放在家中,其赏心悦目的艺术风格,无不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泥咕咕反映出的质朴、传神等特征极为符合民间的审美标准,并且它的整体艺术造型特征也确实起到了悦目、悦耳、悦心、悦神的审美作用。

四、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泥咕咕的艺术魅力,即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散发着民间艺术对生活和艺术的至爱,造型的小巧质朴传神,装饰色彩的繁华多样,让这种地域性的艺术特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张新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J].装饰,2005(2).

泥人张篇9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单侧和双侧球囊扩张,骨水泥渗漏,注入量

进入21世纪,伴随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占老龄患者骨折30%(1),而针对该类型骨折,从1987年法国人首次报道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2)到2000年Wong W(3)报道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手术技术发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院从2011开展PKP技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8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2例胸腰椎骨折,男性3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72岁;受伤机制:腰部摔伤或扭伤;到院治疗时间小于21天;骨折部位胸11--腰4;83例患者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平均为7.5分;按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4)将2级(中度疼痛)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和B组VAS平均评分为8.2分;82例患者均无明显神经症状。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成功后,取俯卧位,在C臂机指引下,在胸腰椎上关节突中上三分之一外侧缘作为穿刺点,穿刺针通过椎弓根至椎体二分之一处,利用空心穿刺针先后置入扩张套管和工作套管,后放置可扩张球囊至椎体内,扩张球囊,压力在200-250psi,最大压力为300psi;调和骨水泥,在骨水泥拉丝期后期通过工作套管注入骨水泥。A组给予单侧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B组双侧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一侧注入骨水泥2-2.5ml。术后第二天带腰围下地活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A,B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A和B组无明显差异。

2 结果

8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三天VAS平均评分降至3.6,术后三周降至2.4;A组术后三天VAS平均评分降至3.2,术后三周降至2.,7;B组术后三天VAS平均评分降至3.4,术后三周降至2.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有明显效果;单侧和双侧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疗效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Pkp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作用机制:Kado报道,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致死率23%-34%(5),脊柱后凸使得患者重心前移,增加摔伤概率,同时负重中心前移进一步增加椎体骨折可能性;胸椎后凸畸形使得肺容量减少,腹部后凸畸形可使腹部容量减少导致食欲下降,所以恢复椎体高度和减轻后凸畸形是Pkp治疗目的。Pkp的作用机制:1)在骨折处,利用扩张的球囊恢复椎体的前柱和中柱,实现椎体内复位,以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和减轻后凸畸形的目的2)利用骨水泥的固化作用,稳定椎体内的微骨折,达到椎体的稳定性,恢复椎体的力学结构3)利用骨水泥的聚合反应,其产生的热能峰值温度可达52-93度(6),骨水泥所产生的高温及毒性来破坏椎体内的炎性致痛因子,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3.2 pkp手术适应症:1 50岁以上老年人,2无明显外伤或者轻微外伤病史,3胸背部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局部压痛叩痛与病椎部位一致,4X线显示椎体楔形变、CT显示椎管后壁完整、MRI显示脊髓无压迫,5骨密度测定中度以上骨质疏松,6无凝血障碍及其他手术麻醉禁忌。

3.3 单侧使用Pkp技术治疗:通过两组试验组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单侧和双侧使用Pkp对患者疼痛减轻程度及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患者来说,单侧注入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减少创伤的优点,同时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在使用球囊时,不要一味的追求恢复椎体的高度,通常球囊压力达到200psi即可停止扩张,最大不能超过300psi,我们通过临床患者的研究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后凸畸形表现并不明显,因此我们不应将恢复椎体高度放在首位,同时该类患者骨质疏松较为严重,过度扩张很容易导致椎体上下椎板破裂,再次增加骨水泥渗漏的概率。

3.4 骨水泥的渗漏及预防:Phillips(7)报道PKP手术骨水泥渗漏的几率为9.8%。造成骨水泥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造成。客观因素:1)椎体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破坏了椎体皮质的完整性2)陈旧性骨折和椎体过度压缩,使得椎体内压力过大,骨水泥无法注入。主观因素:1)术者未很好掌握手术适应症2)术前未对患者全身情况,椎体病变程度充分评估,术前准备不充足3)椎体穿刺不准确,骨水泥注入时机及方法不正确。针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我们体会如下:1)严格控制PKP的适应症2)术前对患者进行病椎的CT及X线检查,了解椎体压缩程度,椎体皮质及椎弓根的完整性,术前灌肠,减少术中伪影对骨水泥成像的判断3)准确的穿刺点,我院的患者采取的是椎体上关节突外上三分之一处为进针点,过椎弓根至椎体二分之一处,球囊应放在椎体的前半部扩张,因为椎体后半部有大量静脉交汇,与硬膜外静脉相通,穿刺时可敲击进针,防止旋转进针时晃动穿刺针,造成医源性骨皮质破损4)骨水泥注入应为骨水泥拉丝期的后期,不宜过早,注入时应匀速缓慢,若发现阻力过大应立即停止注入。在注入后期需要多透视,尽可能早发现骨水泥的渗漏5)骨水泥注入量不宜过多, Michael(8)建议注入剂量为椎体体积的15%,而我院的82例患者一侧的平均注入量为2.5ml,患者临床症状已得到很好的缓解。过多的骨水泥注入增加了骨水泥渗漏的概率。骨水泥渗漏路径有B,S,C型(9):B型是通过椎底静脉渗漏到椎体后缘,硬膜前方;S型是通过椎间静脉渗漏到椎体间隙;C型指通过破损的骨皮质渗漏,无明显规律。我院的82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骨水泥的渗漏,由于在注入时发现早,虽然有渗漏,但对患者都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军民,余之培.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手术及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11:1080-1082

(2) Galibere P,Deramond H,Rosue P,Le Gars D.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1987,33:166-168.

(3) Wang W,Reiley MA,Garfm SR.Vercebroplasty/Kyphoplasty[J].J Womens Imagin,2000,2:117-124.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Canr Pain Relief and Pafliative Care:Report of WHO Expert Committee.Geneva Switzenand 1990.

(5) Kado DM,BROWNER WS,Palermo L,et al. Vertebral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 a prospective study. Arch Intern Med, 1999, 159: 487-492.

(6) Dermond H , Wright NT, Belkoff SM. Temperatur elevation caused by bone cement polymerization during vertebroplasty. Bone, 1999,25: S17-21

(7) Phillips FM Minimalli invasive treatments of osteoperoticverte 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Spine,2003,28:45

泥人张篇10

【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骨水泥在老年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中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使用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93例患者,术中使用骨水泥前后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工髋置换术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4.73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7.6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骨水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会下降,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中使用骨水泥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予以相应对策,同时严格完善术前准备,可有效应对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 生命体征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vital sign impact of bone cement in the hip joint arthroplasty operation of older perso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use of bone cement in arthroplasty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of the 93 cases in 2005-2007 were reviewed by useing own matching T-test. Resul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s differenc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use of bone cement(P0.05), heart rate average decrease 1.11 per minute. Conclu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fter the use of bone cement in the arthroplasty oper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The author consider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monitor blood pressure in the use of bone cement of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femoral neck fracture. To giv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and to strictly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will be effective measure to tackle the complication.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Bone cement Vital sign

自Chanley发展骨水泥技术并应用于关节置换术以来,骨水泥假体应用日渐完善。本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骨水泥假体置换93例,分别记录骨水泥使用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经统计后分析总结,以研究骨水泥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3例,男24例,女69例;年龄43~90岁,平均68.8岁,其中81岁12例。Garden分型:Ⅲ59例,Ⅳ34例。麻醉方式:全麻59例,连硬外34例。置换方式:全髋置换40例,双动头置换53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完善各项检查,治疗内科合并症。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屈髋45°,采用Gibson后外侧入路,暴露关节囊并切除后侧部分,用取头器去除股骨头。自小粗隆上方1.5~2cm处(即骨距上1~1.5cm)与颈基底部上缘连线截骨,使截骨面成椭圆形。使用小号假体柄扩髓器扩髓,反复冲洗髓腔,假体柄于中立位至前倾10°左右。然后用一容量50ml不锈钢杯或瓷杯,倾入适量骨水泥粉(德国Waldemar Link公司生产),按粉剂∶溶剂为2∶1比例倒入溶剂,迅速用不锈钢片或竹片调匀,约5~10min后形成不粘手之面团状物,杯中取出,用骨水泥枪加压植入股骨近端骨髓腔。分别记录骨水泥使用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最后髋关节复位后屈髋90°~135°,内旋25°,内收35°,伸直外旋35°无脱位,冲洗伤口,闭合切口。术后常规置放负压引流,平均引流量约150ml,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左右。术后第2天坐起,做关节主动活动,术后4~5d扶双拐下地,术后3周离拐行走。

1.3 统计学处理 对94例患者术中使用骨水泥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进行回顾总结分析,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术中使用骨水泥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下降,较使用骨水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骨水泥猝死 本组病例发生猝死1例,女性,76岁,体重67kg,因左股骨颈骨折,2005年2月15日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患者术前有肺心病多年,上午8:30开始诱导,9:00手术开始,10:00使用骨水泥同时予以10mg地塞米松静滴,10:15心跳呼吸骤停,心脏按压,反复注射肾上腺素9min后心率115次/min,继续强心治疗,多巴胺3mg/min静滴,静推速尿,11:00死亡。

3 讨论

3.1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心血管代偿能力差,由于固定假体所用骨水泥自身化学物质的影响和全身吸收的反应,容易发生血液动力学波动。骨水泥灌注后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总体循环阻力明显下降,回心血量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压下降。这种外周血管扩张与骨水泥的主要成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进入血液循环有关,因此导致使用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有变化。研究表明,单体被机体吸收后,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速,肺水肿,低氧血症毒性反应等,且骨髓腔填塞骨水泥后所至的骨髓腔内压力升高使血管扩张,可能产生肺栓塞及严重的心血管反应,甚至心搏骤停[1]。然而甲基丙烯酸甲脂半衰期短暂(2~4min),骨水泥直接扩张血管作用也是短暂的,有研究观察,骨水泥植入后,通过补液等措施,血液动力学可很快恢复到正常[2]。

3.2 骨水泥猝死相关分析 Parvizi等[3]回顾了May医院1969~1997年收治的29431例患者38488侧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共发生23例猝死,病死率为0.078%,而同期的12551例患者15411侧非骨水泥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无一例死亡,推测骨水泥的使用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刘尚礼等[4]回顾性调查了华南地区五所大型医院的骨科,在1998~2005年收治的2435例2516侧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置换术中,共发生7例严重骨水泥反应导致的死亡,病死率为0.29%。Woo等[5]综合文献后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导致的心跳骤停发生率为0.6%~10.0%,而病死率0.02%~0.50%。本组1例是在髓腔灌注骨水泥后约1~2min血压、心率明显下降,可能系长期卧床,心肺功能差,对血液动力学波动丧失调节能力,以致心搏停止。由于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反射的反应速度减慢,反应强度减弱(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减少或亲和力减低),对骨水泥引起的一过性外周血管扩张所致的低血压反应性心率增快等情况,应急反应启动较缓,引起较严重血液动力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出现呼吸频率增快,SpO2下降,可能与肺小动脉栓塞有关。因为扩髓时髓腔压力升高,血管损伤,脂肪微粒易渗入血液循环引起栓塞。意识障碍可能是少量脂肪微粒通过体循环引起桥脑梗塞所致。

3.3 严重骨水泥反应的防治 骨水泥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在骨水泥的临床使用中应安全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降低髓内压,减少髓腔内物质残留和渗漏。Woozasek等[6]证实,扩髓时扩髓器的插入可使髓腔远端压力明显升高,并破坏髓腔血管,使脂肪微粒易进入哈佛管、福尔克曼管和营养血管,再经骨皮质及骨膜附近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7]。直径大于10μm的脂肪滴由于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床而滞留于肺,导致脂肪栓塞综合征,引起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等症状[8,9]。髓腔冲洗可将扩髓时产生的骨碎片、脂肪组织等碎屑冲洗干净,增加骨水泥聚合体间及其与皮质骨的紧密连接,预防假体松动,同时也减少了骨水泥灌注时脂肪及其他微粒物质栓塞的发生率[10]。为降低髓内压,术中可采用骨水泥枪逆行注入骨水泥,同时以胶管引流排出留在髓腔内的空气,在髓腔远端以骨水泥髓腔塞限制骨水泥漏出,但也有学者建议,为降低髓内压,对部分病例应慎重使用髓腔塞。为了减少髓腔内残留物质,术中扩髓后可行脉冲式冲洗髓腔,清除骨髓、脂肪和骨颗粒,保持髓腔干燥。改进骨水泥技术,减少单体在手术野邻近组织释放、吸收。有研究表明,骨水泥单体可能会较长时间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导致较长时间低心排量、低血压状态[11]。在调制骨水泥前,应仔细阅读使用手册,选择合适的骨水泥类型,并了解该型骨水泥的工况曲线;向髓腔注入骨水泥时,应跨越粘丝期,于面团期注入,此时大部分LMMA已聚合,从而减少单体在切口组织中吸收,避免产生细胞毒性作用。骨水泥面团期时程与预冷、室温密切相关,如Simplex(Howmedi-ca生产)骨水泥在没有预冷、室温为18℃时,面团期为调制开始后4~13min,而室温升高到25℃后面团期为2~8min,从减少单体释放的安全角度考虑,可根据手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预留足够植入假体时间后尽量于面团后期注入。此外,还应注意骨水泥单体和粉剂要严格按照说明比例调制。一般来说,厂家在出厂包装中已搭配好。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循环、呼吸系统体征,尤其是灌注骨水泥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中常规准备双通道,以备紧急输血和补液。在灌注骨水泥前使用少量激素,充分吸氧,维持均衡的血容量,预防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适当提高基础血压和心率。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27.

2 阮品妃.全髋或半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9.

3 Parvizi J,H oliday AD, Eerth MH, et al. Sudden death during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Clin Orthop,1999,369(1):39~48.

4 刘尚礼,陈燕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严重骨水泥反应综合征.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7):4~6.

5 Woo R, Minster G, Fitzgerald R, et al. Pulmonary fat embolism in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Clin Orthop,1995,319(1):41~53.

6 Wozasek GE, Simon P, Redl H, et al. Intramedullary pressure changes and fat intravasation during nail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sheep. J Traum,1994,36(2):202~207.

7 Sturmer KM. Measurement of intramedullary pressure in an animal experiment and propositions to reduce the pressure increase.Injury,1993,24(1):7~21.

8 范卫民,王道新,李翔.髓内钉固定对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0,20(11):689~692.

9 张毅敏,梁国穗,冯国培,等.扩髓对髓内压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1999,19(8):494~497.

10 Chistie J, Robison CM, Singer B, et al. Medullary lavage reduces embolic phenomena and cardiopulmonary change during 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Br),1995,77(3):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