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十篇

时间:2023-03-26 07:22:46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篇1

七夕节的习俗作文范文一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是古代女子最重视的乞巧节。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谈到七巧节,不得不提人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华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祷爱情永恒不渝。

记得前些日子在整理淮盐节日习俗时,其中提到端午节时孩子们系上的五彩绒线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解下来并抛到自家房顶上。据说,喜鹊看见房顶上的绒线,就会叨走,飞到天上去,待到七月初七这一天,用这些绒线在银河上建一座彩虹桥,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老百姓的想像力真是丰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先是一段天上人间的织女与牛郎的绝世情缘,然后是天大的阻力将他们生生的分开。可是老百姓的心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憧憬的,哪怕是面对最暗无天日的处境,于是就有了“七夕”牛郎织女的喜相逢。

这是七夕的民俗,是人们对于牛郎织女的一种信仰,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仰,才这么美好的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七夕节的习俗作文范文二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现在不少人称之为“中国情人节”,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机打着“中国情人节”的口号搞起了促销。民俗专家表示,将“七夕”称为“情人节”是对这个节日的误读,远不如叫“中国爱情节”来得更贴切些。

七夕在中国已有20xx多年历史,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还有叫“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双七”“兰夜”“穿针节“等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妇女们重视和喜爱的日子。七夕乞巧的习俗,起源于中国汉代,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合。

现在的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记得前些日子在整理淮盐节日习俗时,其中提到端午节时孩子们系上的五彩绒线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解下来并抛到自家房顶上。据说,喜鹊看见房顶上的绒线,就会叨走,飞到天上去,待到七月初七这一天,用这些绒线在银河上建一座彩虹桥,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老百姓的想像力真是丰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先是一段天上人间的织女与牛郎的绝世情缘,然后是天大的阻力将他们生生的分开。可是老百姓的心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憧憬的,哪怕是面对最暗无天日的处境,于是就有了“七夕”牛郎织女的喜相逢。

七夕节还含有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和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的意义。儿时看过黄梅剧《牛郎织女》,其中的画面直到现在还萦绕在脑海中。那段喜庆丰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丰收的瓜果蔬菜、和美祥和的乡邻,甚至连曾经欺负牛郎的兄嫂也羞嗒嗒的近前与织女一家握手言和,那场景真是温馨动人。织女与牛郎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织补得那么的甜蜜,当听到织女用绵软甜美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满足之情时,少不更事的我虽然不能全听懂,但心中却从此烙上了那幅祥和的画面,并成为心中最美丽的梦想。更有那些大姐姐逗我说,七夕之夜要带我躲在瓜架之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害得小小的我总是巴巴的跟在她们的身后。只是可惜,我总是在牛郎与织女说悄悄话之前便会进入甜甜的梦乡,醒来之时,那些小气的姐姐总会把听来的话放在心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于是直到现在,我都不知她们偷听到了些什么。于是,那个美丽的乡村、那个神秘的夜晚便凝结成了童年时代的一个带着雾气的动人剪影。

今又七夕,当我在网络,在报刊上随处看到有关七夕的文章时,心头的感觉是喜悦的。因为曾几何时,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许多外来的洋节却纷拥而至。20xx年,“七夕”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知道和了解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七夕”,她不是情人节,而应该是爱情节。在这个爱情快餐化的时代,让这个折透着中国传统美德的爱情节唤起人们心中那至纯至美的情感吧!

七夕节的习俗作文范文三七夕乞巧,是节日的主要活动。乞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是七夕节习俗。那么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山东、在济南、惠民、高青等地,陈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饭: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广西。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广东。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七夕节的习俗篇2

中国七夕节的风俗习惯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夕节的别称七夕节也叫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双七,也称重七。

七夕节也叫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七夕节也叫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七夕节也叫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

七夕节也叫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节也叫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七夕节也叫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七夕节也叫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七夕可以吃的传统食物七夕可以吃的传统食物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可以吃的传统食物2: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七夕节的习俗篇3

阳江七夕祭祖需要做什么

修坟

整理祖茔环境,洒扫清理,修整坟墓。

上供品

摆放供品,水果、糕点,在祖茔可选择一处作为祭台集中摆放。

点蜡烛

将蜡烛置于祭台两侧点燃,先点右侧,再点左侧(阴鬼以右为尊,神佛以左为尊)。

上香

按长幼顺序,在每座坟前供三根香,将香点燃后,右手持香,左手插香,从右向左一次一根逐根插好,两根香间距约为一寸。插好香后伏地磕三个头。

烧纸钱

在祭台前烧纸,双膝跪地,心怀恭敬心。一次拿一张或少量几张焚烧,以可完全燃尽为准,不要拿棍挑拨,大不敬。需待全部燃尽熄灭后,磕三个头,方可离开。

阳江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取七月七水

阳江人一般都会等到正午时分,三五结伴到山溪或水井取七月七水,回家后用罐子装好封口,水质能保存很长时间,既不会发臭也不会长青苔,据说还有美容、药用等功效,农村捣制生草药时多会用七月七水来和配。

此外,有些大人还会带着自家的小孩子去河边或井边洗澡、洗衣服。七夕到,太阳高,晒衣晒书好。这时候,人们会出门晒衣服、晒书,男人们甚至会躺在太阳下晒肚子。

棚下看星星

阳江本地人会在野外搭一个凉棚或铺一张席子,抬头仰望星星,等到牛郎和织女两颗星星相互靠在一起。那时候,小孩子总爱嬉戏打闹,在场的母亲总是训诫小孩要听话,认真听牛郎织女说话。

他打趣地说,这是大人哄小孩子,但当时真的听到有声音发出来,小孩子便信以为真了。等到天快亮时,天上往往会下点小雨。

七夕节的习俗篇4

七夕节别称1、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2、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3、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4、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双七,也称重七。

5、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6、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7、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

8、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节的来历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历史上认为”七夕“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

在三四千年以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有关牛郎和织女的记载很早就有了。古代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牛郎和织女,认为东西南北方向都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在夜晚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北斗七星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还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二: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节的习俗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的习俗四: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的习俗五: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六: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夕节的习俗七: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七夕节的习俗八: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的习俗九: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夕节的习俗十:吃巧果

七夕节的习俗篇5

七夕是中国民俗大节之一,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七夕在汉代以前不一定在七月七日,它大约在七月朔日。

七夕的时间点在上古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织女星即天琴座。它是北半天球亮度仅次于大角的明星,也是北半天球最亮的早型星,因此织女星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在上古,人们将织女星作为季节的标志星,“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汉书・律历志》)。织女星成为时间的天文点,星纪以织女星为标志,说明织女星在古代天文历法中的重要地位。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在古代同样被作为天文时间变化的标志,“推之以上元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牵牛之初”(《太平御览》卷一引《礼含文嘉》)。织女、牵牛的携手与两星的天文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上古七月初昏时,银河正对着门口,织女星在正东方向出现。人们以织女星出现的方位确定七月月序,它与北斗斗柄的南指相配合,相辅相成。《星经》则明确地记述了织女星出现的日期,“织女三星,在天市东端,常以七月一月六七日见东方”。织女星只要初昏时在正东方向出现,就标志着进入了秋季月序,首次出现的时间是七月初一。

从星纪来说,这是“星回岁终”新旧更替的时节,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而岁首祈年、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一直成为后世七夕习俗的核心之一。由于后代历法的改变,除专业人士外,一般人们对古代星纪的情形不大了解,但社会历史的记忆也很顽强,人们对以织女星为新年标志的记忆尽管模糊,可仍然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还可以作为秋季来临的季节星象,立秋日的确定一般要参考织女星的位置。由于织女星与牵牛星分别为银河两侧的亮星,二者在上古就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作为星纪的标志。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想象力日益丰富,于是将人间生活投射到苍穹天幕,逐渐滋生了有关织女、牵牛的神话传说。织女、牵牛的传说起源很早,传说时代无以确证,现存最早的透露出此传说信息的是《诗・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天上的银河波光荡漾,看银河这边织女每天移动梭子,也没有织出布来,看银河那边闪亮的牵牛也不拉车负重。此时的织女星与牵牛星已经人化,但那时织女与牵牛大概还没有发生男女关系。

织女与牵牛的情感纠葛传说至迟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已经广为流传,据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五五简正记“取妻”忌日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简文的大意说,戊申日、己酉日牵牛迎娶织女的喜事没有办成,如果在这样的日子娶妇的话,三年丈夫就会离弃妻子。在另一简文中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由此可证当时不仅流传牵牛与织女缔婚的传说,而且因为织女牵牛为河汉的阻隔未能成婚的传说而影响到民俗生活,形成一种民间婚嫁的时间禁忌,当然很有可能是民间已有七月初的婚姻禁忌,然后以织女、牵牛的传说来特别强化这一习俗,《日书》中就有“正月、七月朔日,以出母(女)取(娶)妇,夫妻必有死者”的警告。本人以为这是一种上古习俗的变异,上古春秋二季是男女自由婚配的季节,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之后,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受到限制,为了阻止秋季男女的传统聚会,因此出现了七月初的结婚禁忌。汉魏六朝以后由于家族文化的发展,人们才将对封建礼法提出的抗议融入节俗之中。

传说楚怀王初置七夕(明罗颀《物原》),从上引《日书》的材料看,战国已有七夕节俗部分因素,但真正将七夕视为节日并定为七月七日是在汉代。在秦初,七夕还是一个禁忌日,织女牵牛的故事悲剧结局还是对禁忌的说明。《古诗十九首》描写的就是这一情形:“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古诗大约是《诗经・大东》的扩展,它用优雅的诗化语言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西汉中期以前,牛郎织女故事在民间还是时日禁忌的依据,我们从当时流行的一个巫术习俗中可得到证明。《太平御览》引《淮南万毕术》记载了使妇人恋家巫术,“赤布在户,妇人留连。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复去。勿令妇人知”,这则巫术表露了时人仍将七月七日视作别离日。《四民月令》则只记合药丸、曝经书及衣裳,晒书曝衣是汉代七月七日的习俗之一。

汉代是七夕由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向岁时节俗转变的时期,后世七夕中的节俗要素在汉魏之际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七夕节俗主题在西汉中期以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七夕的分离禁忌逐渐演进到男女的良宵欢会,七夕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这是七夕民俗的一大升华,也是七夕真正成为传统民俗节日的精神助力。织女牵牛的悲剧传说演进为牛女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这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扩充、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民众的精神情感需要,社会可以改变人们的现实行为,但不能泯灭人们原始的情感渴望,在秋夕晴朗的夜空之下,人们自然会唤起对历史与美好人生的回忆与向往。

七夕的变化大约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的多次聚会的传说(《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表明七月七日已是人神交游的吉日良时。而西王母降临前每有青鸟探看,又为汉代将乌鹊融入牛女传说提供了依据。汉代民间认为鹊重情感,“鹊脑令人相思”,因此汉代有巫术“取雌雄鹊各一,燔之四道通,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淮南万毕术》)。由鹊之导行、相思的特性,逐渐变化推演出乌鹊搭桥的传说,《风俗通义》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在汉魏之时初步完成了它由忌日向民俗节日的转变,魏人董勋就明白地表述了“七月七日为良日”的民俗事实(《风土记》引述)。董勋的说法是对民俗的概述,民俗自身有一个较长的流传过程。七夕节俗的丰富与圆满是在六朝。六朝时期关于七夕有多种生动的记述。经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首先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节俗情形,汉宫“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卷三);又:“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卷一)。由此可知,男女好合、乞巧等习俗已开始出现在七夕节俗中。这是上层社会的七夕情形,民间情况由于缺乏资料,难以确知,照常理看,其节俗的性质类型也约略如此。不过,我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就是七夕的节俗性质变化首先发生在上层,然后由宫廷向民间扩散,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是常有的,就是在汉代还有京城习俗向四方扩布的显例:如汉代的发式变化,长安民谣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援传》)七夕新节俗在汉代民间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传说窦后少时因为头秃,家人不喜欢她,“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结果,“有光照室”,窦女反而得到了作太后的祥瑞(《荆楚岁时记》)。

晋人周处《风土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七月七日成为欣赏天庭欢会、乞求人间幸福的良宵。其后,《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南朝妇女七夕穿针乞巧等民俗。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六朝时期已经完全消解,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的节日。

牛郎织女传说的早期形态有两则颇有意味,一则是《荆楚岁时记》引录纬书的传说,“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钱两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传说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解释了牵牛与织女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牵牛星在荆楚地方变为河鼓三星,后世大多以河鼓代牵牛成为牛郎的天上星象),此传说反映了当时婚姻论财、致使贫民男女不能好合的社会问题。

传说所反映的问题的确存在于汉代社会,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搜集了数则婚嫁礼聘的事例,有夫家贫者,妇家或假贷币以为聘,如张负相中了陈平,将女儿嫁他,“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汉书・陈平传》);有官吏助民礼聘,循吏任延在东南为了推广嫁娶礼法,出钱资助搞了一个“集体”婚礼,“其贫无礼聘,令长吏以下各省俸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后汉书》本传)。当时聘礼礼金往少里算也要二三万钱,展允笃学贫苦,年将知命配匹未定,李固为此替展允募集礼金,“允贫也,礼宜从约,二三万钱,足以成婚”。当时确实存在重纳聘的习俗,即使外国国王迎娶汉朝公主也不能免俗(见《汉书・西域传》)。这些汉代婚嫁事例令人称奇地说明了一个事实,传说的细节十分真实,婚姻纳财,礼金数额较大,人们借贷下聘礼,男女因经济的原因而不能成婚等社会现象,都成为牛女传说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众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投射到了天庭,隐含着人们对专制势力的不满,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社会伦理观念。

另一则牛郎织女的故事则在南朝梁人殷芸的笔下首次完整地被记录下来,“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应该说这是一个较早期的故事,织女与牵牛郎的分离,是因为织女的过错。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的反映,体现了家族社会的伦理规范。

七夕节的习俗篇6

七夕叫乞巧节原因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起初的乞巧节并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的,民间称“七姐”。因而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而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对象,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得一如意郎君。

据《东京岁时录》载:“七夕家家锦彩,结为乞巧棚。”其盛况可见一斑。“乞巧”活动,其实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

汉代就已有乞巧习俗;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到唐代这一习俗尤盛,以丢针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晒与日光下,然后丢枚小针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针影形状以卜验投针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节又演变为“七娘会”,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约一起,用通草、彩纸、米面等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宫室器玩,于七夕晚上陈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游人评赏,然后一起比赛穿针、祭拜织女。

乞巧节的风俗活动喜蛛应巧

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时。

投针验巧

明《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邻里们约好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非常热闹。姑娘们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七夕各地习俗衢州

每年七夕,柯城区九华乡关溪村村民都会敲锣打鼓、放鞭炮、抬佛,热闹地举行庆祝活动。当天,村民都要用水冲洗自己身体,以求净身,意思是:消灾,老佛保佑,万事平安。关溪村七月七民俗庙会始于明代,这一民俗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周边村民每逢此时,也来关溪村参加民俗活动。

台湾

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

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

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陕西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七夕节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七夕节的习俗篇7

七夕吃鸡的来历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在民间,七夕有吃鸡的习俗,那么你知道七夕为什么要吃鸡吗?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不得不分开了。古时人们因为同情牛郎织女,有流行在七夕宰鸡的风俗,以祈祷有情人永不分离。因此,七夕节,吃鸡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风俗。

在七夕,在城阳当地还有扣公鸡的习俗。以前一到七夕节,城阳这边有些人家就把自己家的大公鸡从鸡窝里掏出来,用筐子扣在屋子里,传说是王母娘娘规定,天亮鸡一叫,牛郎织女就得马上分开,所以大家就认为,公鸡换了生地方害怕,自然就不叫了,这样牛郎织女在一块的时间能长点。

七夕传统习俗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七夕”夜晚,年轻的妇女、姑娘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在浙江一带,很多人家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在福建地区,许多人在“七夕”节时都要准备节日食品,让织女欣赏、品尝,祈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大伙儿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人们有的乞巧,有的乞子、乞寿、祈求爱情,等等。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各地七夕习俗台湾——拜“床母”

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江苏——七夕香桥会

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节的习俗篇8

1、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2、据说,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之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那时乞巧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简直成了人的海洋,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庆的节日。七夕节还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七夕节还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等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七夕节的习俗篇9

农历七夕时间20xx七夕是20xx年8月28日,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的起源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七夕节的习俗篇10

送给女朋友的七夕礼物1、通用类:可以先想想你女朋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可以根据她的性格为她选择礼物,如果是开朗活泼,可以送抱枕、布偶、卡通花束这样的礼物;如果性格比较偏安静,鲜花,巧克力、首饰之类的,也可以和女友相约一起吃一顿大餐。

2、需求类:你们最近聊天的过程中,她有没有无意间跟你提起过最近比较需要什么,如果送这样的礼物,她一定会很感动,体现你是一个很细心体贴的人.

3、创意类:为她做一个写着她名字的手链或者项链;定做一款印着她生日的钱夹或者包包,比较适合性格偏外向的女生,个性的。也可以选择刻字的金箔玫瑰花,木质的雕刻情书,木质的雕刻竹简那些,都比较有新意。

4、饰品类:可以送项链、手链、戒指这样的礼物,还有手表,这类礼物可大可小,可以根据你的预算决定买什么价位的,脚链也可以考虑,算比较特别的首饰,有伴随着她走向美好未来的寓意。

七夕习俗:喜蛛应巧预兆好姻缘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

由牛郎织女故事衍生而来的民俗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风俗是七月七“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女孩子乞求心灵手巧,实是乞求智慧和技能。

七夕有这样的习俗:“有喜子网于瓜上,以为应符。”“喜子”就是蜘蛛,古人视蜘蛛为吉祥物,有“蜘蛛集而百事喜”一说,所以将蜘蛛称为“喜子”。如果蜘蛛当夜在瓜果盘上结网,就算应验,乞求到“巧”了。如果蜘蛛所结的网圆整而细密,则最巧,更喜庆。

陆玑《诗疏》载:“‘喜子’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人们把喜蛛喻吉光。喜蛛落下象征“喜从天降”。

七夕洗头原因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还有些地区的未婚女子,喜欢在节日时用皂角树等树的液浆或枝叶汁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以前,广西靖西等地的壮族妇女于七夕日喜欢下河洗发。据民间传说,七夕日仙女下凡人间,洗澡于江河,因而这天的水特别清沽甘甜并有神奇功效。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储存在干净的水缸坛罐中,以供一年内特殊之用。

习俗认为,“七水”有神效:用来染布,布发亮并永不褪色;用来制醋,醋清酸爽口。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名为“七醋”,以前副食商店多以“七醋”之名出售酸醋;用来酿酒,酒味香醉,可作保健饮料,名为“长寿酒”;用来洗发,发黑亮不脱落。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