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的句子十篇

时间:2023-04-10 18:2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拟人的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拟人的句子

拟人的句子篇1

1、西瓜最爱炎热的地方。

2、菠萝的头上戴着皇冠。

3、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4、葡萄成熟了,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乌溜溜的大眼睛。

5、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6、秋天的高粱,如一群亭亭玉立的姑娘,在风中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低着那涨红的脸不时地眺望下远方,似是等着远归的情人。

7、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8、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9、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0、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友“——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得红红的。

1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2、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3、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4、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5、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17、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9、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20、高粱赧红了脸,羞答答地微微低下头。

2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22、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3、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5、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2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8、黄橙橙的橘子在枝头笑弯了腰。

29、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30、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31、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3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5、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36、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38、成熟的苹果就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扑扑的。

拟人的句子篇2

1、西瓜最爱炎热的地方。

2、菠萝的头上戴着皇冠。

3、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4、葡萄成熟了,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乌溜溜的大眼睛。

5、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6、秋天的高粱,如一群亭亭玉立的姑娘,在风中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低着那涨红的脸不时地眺望下远方,似是等着远归的情人。

7、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8、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9、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0、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友“——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得红红的。

1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2、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3、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4、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5、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17、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9、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20、高粱赧红了脸,羞答答地微微低下头。

2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22、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3、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5、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2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8、黄橙橙的橘子在枝头笑弯了腰。

29、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30、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31、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3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5、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36、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38、成熟的苹果就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扑扑的。

拟人的句子篇3

1、春,还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他的眼泪,变成了春雨。

2、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3、蜜蜂为花儿舞蹈,花儿为蜜蜂献上了甜美的花。

4、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5、春风吹,青蛙从洞里爬出来了。

6、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7、迎着和煦的春风,青蛙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走出家门。

8、春天像妩媚的姑娘,沾花带叶,浓妆淡抹,总是对着平静的湖面欣赏自己的容貌,却不信夏天那么有活力,秋天那样勤劳,冬天那样坚强,只是让人迷惑而懒惰。

9、春姑娘来到人间,为大地披上绿衣。

10、春,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轻轻地轻轻地,把所有的生物都叫醒了。

11、布谷鸟在春天的舞台上,奏响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

12、春姑娘拂一拂袖子,大地春意盎然,她笑了,笑声,又化作那丁冬作响的清泉,冬眠的动物们纷纷来看望春姑娘,欢笑萦绕耳畔。

1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14、春天戴着花冠,披着绿裳,踏着彩霞,兴致勃勃地到来了。

15、含着春的气息的南风,吹着他的头发,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的繁音,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软瘫在地上,象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杨柳的柔条很苦闷似的聊为摇摆,它显然是因为看见身边的桃树还只有小嫩芽•,觉得太寂寞了。

1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7、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撒下一片繁茂。

18、春,就像一个魔术师,用那奇幻的魔术仗,把单调的树枝长出新绿的嫩芽。

19、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20、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2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2、春姑娘带来姹紫嫣红的春天,因为春天可以观赏春*中美丽的花朵,在草地上放飞理想风筝。

2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24、春天母亲又苏醒了,她哺育小草,呵护大树,孕育生命,温暖人间,使世界一片生机盎然。

拟人的句子篇4

1、春,还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他的眼泪,变成了春雨。

2、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3、蜜蜂为花儿舞蹈,花儿为蜜蜂献上了甜美的花。

4、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5、春风吹,青蛙从洞里爬出来了。

6、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7、迎着和煦的春风,青蛙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走出家门。

8、春天像妩媚的姑娘,沾花带叶,浓妆淡抹,总是对着平静的湖面欣赏自己的容貌,却不信夏天那么有活力,秋天那样勤劳,冬天那样坚强,只是让人迷惑而懒惰。

9、春姑娘来到人间,为大地披上绿衣。

10、春,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轻轻地轻轻地,把所有的生物都叫醒了。

11、布谷鸟在春天的舞台上,奏响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

12、春姑娘拂一拂袖子,大地春意盎然,她笑了,笑声,又化作那丁冬作响的清泉,冬眠的动物们纷纷来看望春姑娘,欢笑萦绕耳畔。

1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14、春天戴着花冠,披着绿裳,踏着彩霞,兴致勃勃地到来了。

15、含着春的气息的南风,吹着他的头发,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的繁音,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软瘫在地上,象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杨柳的柔条很苦闷似的聊为摇摆,它显然是因为看见身边的桃树还只有小嫩芽•,觉得太寂寞了。

1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7、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撒下一片繁茂。

18、春,就像一个魔术师,用那奇幻的魔术仗,把单调的树枝长出新绿的嫩芽。

19、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20、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2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2、春姑娘带来姹紫嫣红的春天,因为春天可以观赏春*中美丽的花朵,在草地上放飞理想风筝。

2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24、春天母亲又苏醒了,她哺育小草,呵护大树,孕育生命,温暖人间,使世界一片生机盎然。

拟人的句子篇5

1、大地苏醒的消息,早让春风传遍了田野。小溪开始“哗啦哗啦”地唱歌,好像是为了春姑娘的来临而欢唱。鸟语花香弥漫在大自然中,春姑娘为大地绣起了朵朵鲜花,那美丽无比的花儿,在风中散发出无限的诱惑。河岸上的小树开始露出淡淡的青色,柔软的树枝在微风中摇摆。在那斜斜的河岸,广阔的田野就像披着一层透明的碧纱,好像残冬的荒凉正在孕育着春天的生机。在泥土中也有点点绿色探头探脑地冒出地面,这是小草,是幼小的生命!它们给这个春季增添了热闹及美妙。

2、春天来了,田野里万物复苏了,嫩绿的小草慢慢的从土里探出了头,花朵也绽开了笑脸,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唧唧喳喳的叫着,从天空飞的时候有的排成一字形有的排成人字形,我觉的非常有意思,大树慢慢的长出了嫩芽,春天杏花、桃花、梨花都竞相开放,小河里的冰也融化了。

3、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4、早春时节,冰雪刚开始消融,人们还有春寒料峭的感觉,仲春的天气就转暖了些,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那时,南方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大自然五彩缤纷:青草如绿波,桃花如人面红,葵花金灿灿,玉兰花洁白无暇。杜鹃在芒果树的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成群的画眉像迎亲队似的蹲在枝头。桃树,梨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芒果花开得像满天繁星一样。真可以说是鸟语花香的世界。

5、春姑娘来了,她轻舞春风的长袖,温柔地抚摸着大地,唤醒沉睡中的生灵;播撒滋润的细雨,洗去冬日的尘埃,舒活万物困顿的筋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像初生的婴儿吸允着甘露,茁壮地生长;花儿在温暖的阳光中展开了笑脸,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争奇斗艳;树儿沐浴过春雨,褪去了枯黄的冬衣,为自己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湖水也一改冬日的沉静,调皮地泛起层层微波,搅乱了投射在湖边的倒影。

6、春天来了,花都开了。有淡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紫色的丁香花,还有白色的玉兰花和梨花呢。很多的树木都绿了。杨树和柳树绿了,冬青和松树看起来更绿了。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那些树都绿了。春天真美呀,春天像花朵在向我们微笑。

7、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8、我们来到小溪边,几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几只鸭子在一边唱歌一边跟小鱼游泳比赛,可高兴了,哦,春天在小溪里!

9、北方的仲春,海棠花也快开齐了,蝴蝶们还很弱,但小蜜蜂一出世就四处飞,觉得世界确实甜蜜可爱。燕儿们飞来飞去,远看过去,好像在给白云钉小黑丁字玩呢。柳枝轻摆着,像是逗弄着四外的绿意。

10、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11、早晨校园的春*已经足够让人包揽一番。太阳用他那暖和的手掌把大地从梦中拍醒,给校园带来了光辉。铺满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都在教室里坐不住了,一下课便不约而同地跑出教室,欣赏这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书香校园。嫩芽儿又爆出一张张似春竹叶的柳叶,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绿色的门帘。

12、傍晚,太阳下上的时候,金黄色的晚霞热情的为整个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色。忽然,几个耀眼的小红点儿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绿色从中几多含苞待放的小红花,十分饱满,露出可爱的笑容;形容,近旁有一从迎春花,一朵朵金花争相怒放,开满枝头,在落目的余晖中,我深深呼吸着着春天的气息的亲信空气,陶醉在春*之中。

13、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那美丽的,百花盛开的春天终于来了! 迎接这春天姑娘的却几阵是蒙蒙的细雨,舒畅的春风吹拂这千万条一绽放出绿叶的柳丝。娇嫩得小草,新鲜的叶子,各色艳丽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泪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也不例外,气喘吁吁的从北方飞过来,为春天的光彩增添了许多生机。

14、一对对燕子穿过山川,越过湖面,来到南方,早已筋疲力尽,但感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好像吃了许多巧克力这个东西,变得活跃,有精神。在春天中玩耍,飞过青绿的田野,在水面盘旋,一些玩倦的燕子则站在电线杆那几痕电线杆上。啊!多么像一个个可爱的音符,在那五线谱上奏成了还听得音乐。

拟人的句子篇6

1、在春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委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2、英峻潇洒的雪松急了,他不会开花就象不会生孩子的小伙子,他有什么办法报春呢?看!他灵机一动,赶快长出又嫩又绿的叶子,跑向春天的大舞台上,向春天报告:“我来了”。

3、瞧啊,花园里,到处布满了点点花香,丁香的枝头开满了簇簇白花,把树枝都压弯了腰,迎春花作为报春的使者,他也开出了一朵朵小黄花,在万紫千红的世界里,显得格外耀眼。广玉兰花一朵一朵簇拥的挤在枝头,有红的,白的,粉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这里不是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吗?好惬意啊!

4、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静悄悄地汇成了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5、春天来了,春姑娘在封冻的河面上蹦呀跳,冰层裂成了碎块,化成流水;春姑娘在大地上踩呀踩,青草伸出了头,春姑娘抱住花枝摇呀摇,花苞含笑绽放。

6、我来到外面,看到到处的花草树木都发芽长叶,远远望去,一片葱绿。各种花儿含苞待放,非常美丽;冬眠的小动物也开始出来活动,小鸟在枝头高歌,而河里的小鱼儿也在绿波中嬉戏。春天的降临带给大自然一片新的景象,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7、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地暖和了。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抬眼望去,远处的大山变绿了,好像山公公换上了绿色的春装。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叮咚!叮咚!”唱起快乐的歌。粉红色的桃花开了,好像春姑娘的一张张笑脸。黄色的迎春花开了,好像金色的小喇叭在向人们报告春天 的消息。柳树用它那抽出新芽的小嫩手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小草从泥土里钻出可爱的小脑袋,观赏着美丽的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喜爱这美丽的春天!

8、春天来了,只见大燕从空中飞过,鱼儿在水中嬉戏。这正是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柳树长出了嫩芽,近看像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好似迷人的少女。

9、在百花丛中,唯迎春花独领风骚了,当你漫步在校园连心桥上,更是春*盎然。桥边的迎春花在风中摇摇晃晃,在碧绿的枝条中,特别耀眼。春风一吹,枝条随风摆动,花儿眨巴眨巴的,犹如绿波中的小鱼灯,使你有身临水乡的感觉。梧桐树是最赶潮流的,只要春天一到,她来不及发芽就先开花了,你看教室两旁的梧桐树,那挂满枝头上的喇叭花迫不及待的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欢呼雀跃般地唤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0、蓝蓝的天空,漂浮着轻纱般的白云,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柔和的春风吹在脸上,就像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我们,心里觉得暖洋洋的。路边各种各样的鲜花都绽放了,五颜六色的,好像一个个美丽的笑容。柳树也吐出了新芽,像一个个音符奏响了春天的乐章。一场春雨过后,青青的小草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土里钻了出来。小鸟都飞上了树梢,叽叽喳喳的叫,非常热闹,好像正在开春天音乐会呢!孩子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一身的轻松,活蹦乱跳的,红扑扑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唱啊,跳啊,春天里的孩子就是这么快活!

11、春天来了,金黄色的蒲公英在路边耀目,深紫的荞璐璐花在桃树下送情,蜜蜂在粉红色的杏花间歌唱,蝴蝶在淡蓝的天空中翩翩起舞,金翅鸟在刚放绿叶的柳树上细语,嫩黄的榆钱在春风中颤动,山鸡在初醒的山岗上欢笑。

12、我睁开冬天醉睡的眼睛,呀,不经意间,春已在前方微笑。啊,春!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而又含着少女的羞涩不敢大步走来,她悄悄撕裂了灰蒙蒙的冬天的外衣,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漫步在春的田野上,被一层笼罩万物的生灵的薄纱带进春的幻想境地我仿佛看见一位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时隐时现,她摆动着飘逸的罗裙翩翩而来,莫非,她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春姑娘。

13、地里的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麦苗醒来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小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水慢慢地流着。微风吹来,水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几只鸭子跳进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河岸上,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一只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在河边慢慢地爬着。

14、也许是因为太美了,也许是被陶醉了,树上的燕子也不禁唱起了动听的歌”叽叽喳喳“。这时,小河也来凑热闹”哗啦啦,哗……“地哼了起来,形成了一首多么好听和谐的歌曲。微风吹过,小草也轻轻摇动着它那细小的身体,似乎在给它们伴舞。大树伯伯也用”沙沙、沙沙……“的声音为它们伴奏。

15、春天的风是轻柔的,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小脸蛋。春风吹过,山变绿了,花变娇了,草变嫩了。池塘边的垂柳长出了新叶,碧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动,几只鸭子跳进池塘里,在水里追逐嬉戏。

拟人的句子篇7

1、大地苏醒的消息,早让春风传遍了田野。小溪开始“哗啦哗啦”地唱歌,好像是为了春姑娘的来临而欢唱。鸟语花香弥漫在大自然中,春姑娘为大地绣起了朵朵鲜花,那美丽无比的花儿,在风中散发出无限的诱惑。河岸上的小树开始露出淡淡的青色,柔软的树枝在微风中摇摆。在那斜斜的河岸,广阔的田野就像披着一层透明的碧纱,好像残冬的荒凉正在孕育着春天的生机。在泥土中也有点点绿色探头探脑地冒出地面,这是小草,是幼小的生命!它们给这个春季增添了热闹及美妙。

2、春天来了,田野里万物复苏了,嫩绿的小草慢慢的从土里探出了头,花朵也绽开了笑脸,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唧唧喳喳的叫着,从天空飞的时候有的排成一字形有的排成人字形,我觉的非常有意思,大树慢慢的长出了嫩芽,春天杏花、桃花、梨花都竞相开放,小河里的冰也融化了。

3、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4、早春时节,冰雪刚开始消融,人们还有春寒料峭的感觉,仲春的天气就转暖了些,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那时,南方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大自然五彩缤纷:青草如绿波,桃花如人面红,葵花金灿灿,玉兰花洁白无暇。杜鹃在芒果树的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成群的画眉像迎亲队似的蹲在枝头。桃树,梨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芒果花开得像满天繁星一样。真可以说是鸟语花香的世界。

5、春姑娘来了,她轻舞春风的长袖,温柔地抚摸着大地,唤醒沉睡中的生灵;播撒滋润的细雨,洗去冬日的尘埃,舒活万物困顿的筋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像初生的婴儿吸允着甘露,茁壮地生长;花儿在温暖的阳光中展开了笑脸,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争奇斗艳;树儿沐浴过春雨,褪去了枯黄的冬衣,为自己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湖水也一改冬日的沉静,调皮地泛起层层微波,搅乱了投射在湖边的倒影。

6、春天来了,花都开了。有淡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紫色的丁香花,还有白色的玉兰花和梨花呢。很多的树木都绿了。杨树和柳树绿了,冬青和松树看起来更绿了。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那些树都绿了。春天真美呀,春天像花朵在向我们微笑。

7、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8、我们来到小溪边,几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几只鸭子在一边唱歌一边跟小鱼游泳比赛,可高兴了,哦,春天在小溪里!

9、北方的仲春,海棠花也快开齐了,蝴蝶们还很弱,但小蜜蜂一出世就四处飞,觉得世界确实甜蜜可爱。燕儿们飞来飞去,远看过去,好像在给白云钉小黑丁字玩呢。柳枝轻摆着,像是逗弄着四外的绿意。

10、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11、早晨校园的春*已经足够让人包揽一番。太阳用他那暖和的手掌把大地从梦中拍醒,给校园带来了光辉。铺满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都在教室里坐不住了,一下课便不约而同地跑出教室,欣赏这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书香校园。嫩芽儿又爆出一张张似春竹叶的柳叶,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绿色的门帘。

12、傍晚,太阳下上的时候,金黄色的晚霞热情的为整个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色。忽然,几个耀眼的小红点儿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绿色从中几多含苞待放的小红花,十分饱满,露出可爱的笑容;形容,近旁有一从迎春花,一朵朵金花争相怒放,开满枝头,在落目的余晖中,我深深呼吸着着春天的气息的亲信空气,陶醉在春*之中。

13、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那美丽的,百花盛开的春天终于来了! 迎接这春天姑娘的却几阵是蒙蒙的细雨,舒畅的春风吹拂这千万条一绽放出绿叶的柳丝。娇嫩得小草,新鲜的叶子,各色艳丽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泪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也不例外,气喘吁吁的从北方飞过来,为春天的光彩增添了许多生机。

14、一对对燕子穿过山川,越过湖面,来到南方,早已筋疲力尽,但感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好像吃了许多巧克力这个东西,变得活跃,有精神。在春天中玩耍,飞过青绿的田野,在水面盘旋,一些玩倦的燕子则站在电线杆那几痕电线杆上。啊!多么像一个个可爱的音符,在那五线谱上奏成了还听得音乐。

拟人的句子篇8

关键词:比较句;比拟句;辨析与比较;语法;语义

一、比较句

(一)比较句的定义

比较句是指谓语中含有比较词语或比较格式的句子,在结构上由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比较值等成分构成。

例句: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

“中国”是比较主体;“美国”是比较客体;“比”是比较词;“人口”为比较点;“大”是比较值。

(二)比较句的类型

汉语表示比较的句子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1.等比句:表示事物、形状的异同,不用“比”的比较句,而是“跟、和、同”等词

(1)结构:A跟/和/同/B 一样/不一样+形容词

例句:我和妈妈一样瘦。

2.等差句:表示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

(2)结构:A不如B+形容词(形容词一般为积极意义的词)

例句:我不如妈妈细心。

不能写成:妈妈不如我马虎。

(3)“有”字句

结构:A有B+这么/那么+C

C1:形容词性

例句:沈阳有那么冷吗?

C2:动词性(如了解、喜欢、明白等动词)

例句:他有那么喜欢文学吗?

(4)结构:越来越+形容词/表示心理的动词(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

①句中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已经含有程度的意义,是肯定以前的程度高,现在更高,所以不再接受表示程度词语的修饰。

例句:沈阳的空气越来越好了。

不能写成:沈阳的天气越来越好多了。

②“越来越+……”后只能出现心理动词,一般动词不可。

例句:奶奶越来越喜欢安静的生活。

不能写成:雨越来越下得大了。

③“越来越”是副词性短语,在句中只能用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主语的前面。

例句:注意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能写成:越来越注意健康的人对了。

(5)结构:越……越……

例句1:人越多越好。

例句2:父母越宠着,孩子越顽皮。

注意:如果只有一个主语,自然放在“越……越……”之前,如例句1;如果有两个主语。则分别放在两个“越”之前,如例句2。

(6)“比”字句的两种基本结构式:

① 结构:A+比B+形容词/动词性结构

例句:沈阳比抚顺大。

② 结构:A+比B+形容词/动词+表示数量意义词语

例句:沈阳比抚顺大多了。

二、比拟句

(一)比拟句的定义

所谓的“比拟”,指的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而言,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二)比拟句的类型

1.拟人: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动,这种比拟叫做拟人。它的一般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一些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物

(2)让人与事物说话,把物人格化

(3)把物变成人,跟人一样行动、说话,有思想,有情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这种比拟就叫做拟物

三、比较句和比拟句的简单辨析与比较

“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

“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个人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

但由于二者有时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因而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句和比拟很难辨别清楚,以下是我个人认为的几种简单的辨析方法:

(一)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陆俭明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

例句:

1.哥哥跑得比我快。

2.我姐姐比我优秀。

3.哥哥跑得比兔子还快。

4.她的脸比苹果还红。

例句1不能说成“我哥哥跑得快跟我似的”例句2也不能说成“姐姐优秀的跟我似的”但例句3可以说成“哥哥跑的跟兔子似的”,例句4也可以说成“她的脸红的跟苹果似的”例句3和例句4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由此便可以看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二)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

例句:

1.他今天比哪天都高兴。

2.女儿已经有妈妈那么高了。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3.这冰雹和豆粒差不多。

4.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5.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6.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我认为把3―6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有夸张的成分。

如例句4 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而是运用了一定的夸张手法。再如例句6 在人们的心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想说腿非常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

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其实,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比较侧重差别,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上便是我对比较句和比拟句的粗浅理解,有的方面说的不够细致全面,但这些仅是我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语言方面的研究有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商务印书馆。

[2]陆俭明:《语文月刊》1982.第1期。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商务印书馆。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商务印书馆。

[5]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2007.学林出版社。

[6]贺又宁:《语言应用散论》,2007.03.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拟人的句子篇9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OOO

-+-+-+

粗粗粗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三余论

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广义的比较应该是比拟的上位概念,即比较包含比拟,但狭义的比较和比拟应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侧重“异同高下”,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往的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不够,把“比拟”和“比较”两种语义范畴混为一谈,不利于澄清比较句的发展演变过程。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82析“像……似的”,《语文月刊》第1期。

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王红旗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夏铭2000比较与比喻,《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殷志平1995“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张豫峰1998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文研究》第4期。

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拟人的句子篇10

一、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应用。条件句分为两类: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

1.如果假设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就用真实条件句,使用陈述语气。

If he has time,he will come.

He won't succeed unless we plan well.

2.如果假设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或不可能发生,则用虚拟条件句。虚拟条件句分为一下几种。

A:与现在事实相反.

条件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动词过去式(be常用were)

(主句谓语动词用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

If I had enough money,I would buy a car=I haven't enough money,and I can't buy a car.

B:与将来事实相反

条件从句的谓语动词有三种:动词过去式、Should+动词原形、Were to+do。

主句谓语动词用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

If it were to rain/should rain/rained,the crops would be saved.

C:与过去事实相反

条件从句的谓语动词用Had+(done)动词过去分词

主句谓语动词用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 done.

If you had studied hard(at that time),you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D:有些条件句中的主语谓语和从句谓语表示的动作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这类句子成为错综时间条件句。

If you had repaired the house yesterday,it wouldn't be wet now.

If I were you,I wouldn't have missed the movie last night.

E:有时虚拟语气的条件是通过词或短语表示出来的。用without,but for,in the absence of(要不是,如果没有)表示条件,句子一般用虚拟语气。

Without your help.I couldn't finish my work on time.

But for the storm,I would have arrived much earlier.

In the absence of water and air,nothing could live.

Our life would be difficult without electricity(if there weren't electricity).

F:有些句子虽不含条件从句,但仍用虚拟语气,这种句子称为含蓄条件句。

I would do anything for her.

You might have succeeded.

We could have won the game.

二、虚拟语气在宾语从句中的应用

1.动词wish后的宾语从句

Wish后接宾语从句,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的愿望,译为“可惜……,要是……就好了。但原……”。

I wish I were ten years younger now.

I wish I had met him yesterday.

I wish I would be a scientist.

2.在表示请求、建议、命令、要求等的动词后的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常见的这类动词有:

suggest,insist,order,require,advise,demand,command,ask,request,propose等。

He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be there in time.

The doctor advised that he (should) change his job.

I asked that she (should) leave.

但是suggest表示暗示,表明和insist表示坚决说,立言时都不用虚拟语气,应使用陈述语气。

The smile on his face suggested that he was satisfied with our work.他脸上的表情表明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

The man insisted that he had never stolen the money.那个人坚持说他没有偷钱

3.在would rather后的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过去式来表示对现在或将来的虚拟,用过去完成式表示对过去的虚拟。

I would rather you told me the truth.

I would rather you had been present.

三、虚拟语气在某些其他从句中的应用

1.as if/as though引导的状语从句或表语从句,有时用虚拟语气。

He treats the little girl as if she were his own daughter.

He talked as if he had known the secret.

It looks as if it might snow.但若表示确有可能发生,也可不用虚拟语气,(It looks as if our side is going to win.)

2.It is(high/about)time…句型中,其后的从句要用虚拟语气,从句谓语动词常用过去时,也可用should+动词原型,should不能省略。

It is time that we had a meeting to talk about the problem.

It is time that he went to bed,but he is still watching TV.

3.it is+形容词/名词+that从句。that从句有时用should+动词原型,should能省略。常用的形容词有:

urgent,necessary,essential,important,appropriate,advisable,preferable,natural,strange.

It is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important that this task (should) not fail.

It is appropriate that he (should) get the prize.

4.在in case,for fear that,in order that,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谓语动词一般用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