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大全十篇

时间:2023-04-09 01:43:08

拟人句大全

拟人句大全篇1

1、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5、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8、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9、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1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 )绚丽的云。

11、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1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1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5、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16、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拟人句大全篇2

1、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5、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8、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9、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1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 )绚丽的云。

11、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1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1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5、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16、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拟人句大全篇3

1、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5、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8、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9、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1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 )绚丽的云。

11、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1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1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5、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16、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拟人句大全篇4

1、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4、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6、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9、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0、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11、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2、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3、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14、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15、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16、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7、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9、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0、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2、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2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24、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25、春姑娘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26、没有风的打扰,水面很平静。

27、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轻轻地伸了个懒腰,从土里钻出来。

28、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29、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0、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31、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32、行道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33、柳树在风中扭摆着腰肢,尽情地跳舞。

34、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5、星星就像俏皮的小毛孩,一般让人喜爱。

36、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37、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38、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9、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4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41、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

4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43、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44、蜡烛默默地哭泣着。

45、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46、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47、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48、蜡炬成灰泪始干。

49、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50、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51、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52、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53、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54、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55、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57、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58、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59、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60、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61、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62、风翻开了书!

63、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64、风儿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65、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6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67、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68、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69、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70、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71、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72、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73、柳树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74、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75、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76、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77、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78、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79、微风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80、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81、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82、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83、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84、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85、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86、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7、花儿随风舞蹈。

88、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9、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句大全篇5

1、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4、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6、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9、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0、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11、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2、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3、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14、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15、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16、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7、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9、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0、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2、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2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24、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25、春姑娘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26、没有风的打扰,水面很平静。

27、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轻轻地伸了个懒腰,从土里钻出来。

28、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29、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0、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31、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32、行道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33、柳树在风中扭摆着腰肢,尽情地跳舞。

34、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5、星星就像俏皮的小毛孩,一般让人喜爱。

36、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37、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38、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9、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4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41、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

4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43、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44、蜡烛默默地哭泣着。

45、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46、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47、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48、蜡炬成灰泪始干。

49、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50、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51、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52、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53、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54、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55、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57、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58、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59、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60、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61、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62、风翻开了书!

63、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64、风儿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65、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6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67、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68、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69、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70、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71、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72、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73、柳树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74、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75、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76、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77、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78、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79、微风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80、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81、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82、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83、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84、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85、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86、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7、花儿随风舞蹈。

88、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9、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句大全篇6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拟人句大全篇7

论文摘要:现代汉语中一些比较句式既可以表示比较的语义又可以表示比拟的语义,本文试运用比较句中的句式语义内容、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同类与否以及功能语法的名词指称分类等方法,对现代汉语比较句中的比较和比拟的区分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这将有利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 比较句和比拟句及其纠缠现象

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比较句式有:“比”字句、“有”字句、以及“像(跟、同)……一样”等构成的句式,但这些句式同时还可以表达比拟的意思。本文所谓的“比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即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修辞学上的“比拟”不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分对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以及汉语史上比较范畴演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略有涉及,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马氏文通》首先提出汉语中的比较句,“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但就其所举例句来看,马氏并未就比较与比拟做出区分。吕叔湘(1942)把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不如、倚变”等九类,可见吕先生认为比较包括比拟。首先提出区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是丁声树(1961),在讨论“和、跟、同”和“比”时涉及到比较句,并认为:“‘比’字说的是程度差别,‘和、跟、同’说的是异同或近似”。WWw.133229.Com并提到有些句子只是比拟句,而不是比较句,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区分标准。“比较句”是就事物间的程度、数量和性状等方面的异同或高下做出客观的描述,属于一种叙实句。而“比拟句”一般只就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重在说明,主观性更强,属于一种说明句。但由于二者往往采用相同的句法形式,甚至相同的形式标记,因而在自然语言中比较句和比拟句常常纠缠在一起很难辨别清楚,故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存在重合的部分,难以辨清。“纯粹比较与纯粹比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比较结构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上下文或需辅助相应的语法手段、语气成分来加以明确。很多时候,在这个重叠区,比较句型在语义上是可以有歧义的。”(夏铭2000)陆俭明、马真(1999)指出“还”和“更”的两个重要的区别:“还”只能用于两者的比较,“更”可以用于三者的比较;“还”有比拟的意思。该文用变换分析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还”和“更”用于不同比较句中的语义特性,并进而指出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

(1)a.哈尔滨比这里还冷。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2)a.那孔比针眼儿还小。*那孔比针眼儿更小。

b.他呀,比狐狸还狡猾。*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例句(1)是表比较的,“还”和“更”可以自由替换;而例句(2)是表比拟的,“还”就不能替换为“更”了。

殷志平(1995)也认为:“x比y还w”句式有比较类“比”字句和比况类“比”字句两种语义特征(比况类即本文所说的比拟类)。殷文还指出“比较类‘比’字句预设y具有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且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两极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比况类‘比’字句预设在特定的语境中,y具有最高的性状、程度,y处于w所表示的性状、程度的极端位置,通常y超过x。”例如:

(3)山东队比河南队还快。

(4)小张的孩子比小李的孩子还会哭。

(5)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

(6)你绣出的花比山茶花还鲜艳。

殷先生认为:(3)、(4)为比较类;(5)、(6)为比况类。可见,同一个介词“比”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二者常常纠葛在一起很难区分。陆俭明、马真(1999)和殷志平(1995)虽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比”字句存在表比较和表比拟之别,但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还应该有更为深层的语义制约因素。

二 比较句和比拟句辨析

2.1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内容辨析

从上节所引的用例可以看出,比较和比拟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可以同寄于一种句式——差比句当中。但正如我们前文指出的那样,比较句是一种叙实句,是说话人的客观陈述,而比拟句是一种说明句,更强调一种主观看法。对这两种语义内容,从这种句式本身出发很难离析清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比较和比拟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入手。陆俭明(1982)在分析“像x似的”的构造层次时指出“跟x似的”只表示比拟,而不能表比较。因此我们可以用“跟x似的”的这种表达单一语义的特性来检验差比句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语义内容。上节陆文的例(1)组句式是表示客观比较的,表达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一种客观陈述,所以都不能用表比拟的“跟x似的”重新表达。例如:句(1)a不能说成“哈尔滨冷得跟这里似的”,句(1)b也不能说成“我哥哥有能耐跟我似的”,句(1)c也不能说成“小张跑得跟王平似的”。而陆文的例(2)组句却可以,例如:句(2)a可表述为“那孔小得跟针眼似的”;句(2)b可表述为“他呀,跟个狐狸似的”;句(2)c可表述为“他们跑得跟兔子似的”。例(2)组句在变换为“跟x似的”句式后基本语义未变,说明这类差比句式所表达的是比拟的语义内容。同样殷文的用例也可做如此分析。

2.2通过比较项和比较参项的语义关系辨析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我们认为“比较”可以是两个事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只能是两个事物间相比。“比较”是指本质上的同类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是指两种不同事物间的比较,而两事物间又有某些相似性。丁声树(1961)认为:“‘比’字的用法可以分成两小组,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二是程度的差别随时间而变。”从上面所引陆文和殷文的用例来看,凡是陆文和殷文所谓的比较类句式均为同一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而比拟类句式为不同语义场内的事物间的“比较”。再比如:

(7)他的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现代汉语八百词》)挑着比扛着轻。他今天比哪一天都高兴。

(8)这孩子已经有我那么高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前面讲的和这里讲的是一致的。

这类句子看作比较句,一般不会有异议,因为比较的双方为同一语义场的两个事物或动作行为。但像下面的例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注出处的均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9)这种肥料和豆饼差不多。

(10)这种萝卜跟梨一样甜。

(11)湖面同明镜一样清澈。

(12)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广场。

(13)这花开得有碗口那么大。

(14)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引自陆俭明1999)

这些句子中的“跟(像、同)……一样”、“有……那么”与“比”字句一样既可以表比较,又可以表比拟,因此很难辨别。《现代汉语八百词》就将例(9)—(13)视作比较句,本文认为把这样的句子看作比拟句更好。比喻应该是本质上不同而又有某些共性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同类人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本义的比较,即所谓的“凡喻必以非类”。比拟句中比较项和比较参项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说话人并不是有意比较二者的异同,而是以比较参项(通常是人们熟知或某一性质的典型代表)为基准说明比较项,而且往往有夸张的成分。如例句(6)萝卜和梨是味道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萝卜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辣的,而梨则是甜的,说话人在此是强调这种萝卜的甜,而并非是拿二者来进行比较。再如例句(14),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火柴棍儿是细的,拿胳膊与火柴棍儿相比就是极言其细,重在说明而非叙实。比拟句中的说话人拿来做比较参项的往往强调其“内涵义”,而非“外延义”。也就是说,拿来“比较”的两个事物不是同一语义场内的,在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内不会把他们看作同一类事物,由此而形成的“比较”就应该是比拟关系。

2.3通过比较参项的指称功能辨析

“名词的指称(reference)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与名词有关的问题都牵涉到它。”(王红旗2004)“有指(referential)”和“无指(nonreferential)”是名词性成分的一对重要语义概念。“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我们称之为无指成分。”(陈平1987)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一对概念来说明“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区别。例如:

(15)头种的西瓜,个个都有篮球大。

(16)地摊上卖的西瓜,个个都有你手里的篮球那么大。

底下加线的为无指成分,加点的为有指成分。“篮球”着眼点是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你手里的篮球”是有所指的某个实体。也就是说例(15)中的“篮球”,说话人取其“大”的属性,借以极言西瓜之大,是一种说明,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篮球”则是说话人用以作为比较的具体对象,是一种叙实。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比拟、夸张某一事物的性状、程度时,往往选用认知心理中具有极端地位的性状或程度的事物作为“比较”的对象,即“比较参项”。这时往往是非叙实的夸张。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引自陆俭明1999)

(18)半年不见,小女儿比桌子还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两例的语义基本一致,我们以殷先生的例句为例分析其语义。小女儿一定是年龄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长一定不会有一般的桌子高,说话人在此想强调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较高的事物作为比拟的标准,以极言其高。可变换此例为:

(19)小女儿比这张桌子还高了。拿“小女儿”与“这张桌子”相比,强调的是二者的高度差,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比较,“这张桌子”高,“小女儿”更高,这是一种“双项同向比较”。(参见周小兵1995)

2.4通过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辨析

比较结果大多由形容词充当,可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大、宽、粗、重’等,我们称之为‘高大’类形容词;另一类为‘低、小、短、窄、细、轻’等,我们称为‘低小’类形容词。语法学界曾有人提出‘高大’类形容词是褒义词,‘低小’类形容词是贬义词。”(张豫峰1998)张先生在此想证明表比较的“有”字句里“‘高大’类词语本身无所谓褒义或贬义,当这些词语进入到句子中,他们的性质、状态随着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表意倾向的变化而发生偏移”。在此我们想用张先生的图示和例子来说明本文的问题:(+表正值,-表负值,o表零点)

o

o

o

-

+

-

+

-

+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么粗。 (b)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 (c)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粗。“例(a)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细’而是‘粗’,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倾向‘粗’也不倾向‘细’,只是对‘腰’的粗细进行衡量,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处于零点,这样的句子可说成‘她的腰有小王那么粗细’。例(c)的表意倾向重在强调‘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细’,因此形容词‘粗’的性状偏向负值,这样的句子还可以选择表示性状负值的‘细’代替‘粗’作d项,如说成‘她的腰只有柳条那么细’。”(比较结果张文称为“比较点”,用d表示)也就是说“水桶”和“柳条”是人们极言腰粗或腰细的两个极致,说话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属性,故其性状值有正或负的偏向,因此(a)、(c)句表达的是一种比拟,极言腰粗或腰细;而一般的比较则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主观上无所谓“先入为主”的概念,故表比较语义的例句(b)选用一个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比较参项。

三 余论

比较和比拟两种语义可以同寓于一种句式结构中,都是对事物间的关系加以陈述的语义范畴。广义的比较应该是比拟的上位概念,即比较包含比拟,但狭义的比较和比拟应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侧重“异同高下”,而比拟侧重相似和修辞。以往的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重视不够,把“比拟”和“比较”两种语义范畴混为一谈,不利于澄清比较句的发展演变过程。区别比较句和比拟句的异同对研究比较范畴的形成时间和历时演变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陈 平1987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82 析“像……似的”,《语文月刊》第1期。

陆俭明、马真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42 《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898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王红旗2004 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夏 铭2000 比较与比喻,《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殷志平1995 “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拟人句大全篇8

【关键词】 虚拟语气 动词分类 高职英语 实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79-01

虚拟语气原本是拉丁语的语法,十八世纪的英国语法学家为了提高本民族的语言地位,将拉丁语的语法纳入英语,出现了虚拟语气。英语没有拉丁语那么多复杂的动词变化,在构成虚拟的时候是将情态动词、助动词和动词的时态组合在一起,以动词组合的变化来体现语气的不同。

关于虚拟语气动词的分类争议很多。传统的分类将虚拟语气的动词分成7类,还有人认为只有be型和were型两种。在高职阶段英语A、B级试题中常用的虚拟语气是集中在各种从句中,为了教学的实用性,可以将条件句作为基本型来分析动词的构成。在条件句虚拟中,主句和从句的动词按时间不同各有标志性的动词组合。例如:

If I have enough money, I would buy the beautiful dress.(现在)

If we had left earlier, we wouldn’t have missed the train.(过去)

If he left this bicycle outside, some one would steal it. (将来)

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the picnic would be put off. (将来)

If the sun were to rise in the west,my love for you would not change. (将来)

这三个时间段的虚拟动词构成可列表如下:

在捋清了虚拟语气动词的基本型后,其他从句的虚拟动词构成都可以在基本型中找到答案。

1 由Would rather,would sooner,had better,as if,as though, even if,even though等引导的虚拟语气的句子,按传统的语法,分别按照从句的类别来划分讲解

比如将as if 列入“引导表语从句,有时用虚拟语气。”将even if列入“强式连接代词或副词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等,然后每一类从句又按时态划分不同种类的虚拟。这样的分类规则是用句法做纲,虚拟为目,对于高职的学生不太实用。由于基础的原因,一个句子既要顾及从句种类,又要分辨虚拟的时间类型,极易混乱。从教学的实用性看,可以先模糊句子的种类,只讲句子的虚拟。比如上文提到的句型,所有的从句只需确定时态,在基本型中对号入座即可。He talks as if he knew all about it.这句话是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从句部分完全符合基本型的格式be动词用were。这是把传统的教法反过来,待学习者掌握了虚拟的精髓后再细化句型。

2 Should+动词原形

在基本型的从句栏中,与将来事实相反的动词构成中有一组动词是这样构成的,表示可能性很大的一类虚拟。传统的语法有一种表示愿望、要求、命令和规则的虚拟。这类虚拟由特定的词引导不同的从句,而从句的谓语动词都是should+动词原形。这类虚拟最后成为事实的可能性很大。语境符合基本型中将来时的一栏。比如:The manager order that the rules must be obeyed by the whole employee. 经理要求员工遵守规则这件事,在员工知道后是一定要做到,所以可以将这类虚拟作为将来时虚拟的一个扩充。

语法将这类从句也是做了很细的划分,有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it is …that型从句。从多年的教学效果来看,按词性分更清楚一些,动词: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hold a meeting next week.

The doctor advice that I should sleep early.

名词:

My suggestion is that we should hold a meeting next week.

The doctor’s advise is that I should sleep early.

形容词:necessary、important和essential等放在it is …that句型来表示虚拟。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finish the task ahead of time.

It is necessary that he should come to our meeting tomorrow.

3 It is time型

请看这句话:It is time that we had lunch. 它被算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虚拟,要求从句的动词必须用过去式。虽然要求不算复杂,但学生学的多了,东一条,西一条就会乱。这样理解这句话,我们该吃饭了却还没有吃,即可将其纳入基本型中与现在事实相反一栏,动词构成就容易记忆了。

虚拟语气有复杂的形式和各种约束,学习起来并非易事。虽然现在虚拟语气用的范围没有过去那么多,但常用的几种学习起来也是破费功夫的。将这几种常用虚拟语气放在一个统一的动词构成形式中,以基本型做参照,便于学生的归纳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薄冰等.英语语法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徐广联主编.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第三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5。

[3] 骊稚牛.英语虚拟语气的演变及其原因[J].镇江师专学报,1987(1).

拟人句大全篇9

关键词: 英语虚拟语气 教法 学法

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假设(假想)、猜测或建议,而并不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虚拟语气都是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表示出来。传统教学常对虚拟语气从形式或用法上进行分类,尽管详尽而周全,但因其形式和用法多样,学生常常混淆不清。或者记住标准模式以备应试时套用,但对于错综时间条件句却又无从套起,况且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思想和情感。如果学生被形式所束缚,不能真正理解虚拟语气的本质内涵,就不能在应用时自由顺畅地表达。本文通过对各种虚拟语气语料的分析,将虚拟语气的语法本质和运用作了最简明的概括,以期对虚拟语气的教学提供一思路,使学习者能更加快捷地掌握。

将虚拟语气简单概括为:1.时态倒退:虚拟语气常以事件客观发生的时间为基点,借助时态倒退来传达距离感,即非真实性。具体说就是用过去时表达与现在相反的事实,用过去完成时表达与过去相反的事实。2.零时态:零时态也称零动词,是指没有任何标记的原形形式。意味着动作未受时空限制,只可能存在于未来或想象之中,表达了主观对未来的预期和向往。3.情态动词虚拟:多个情态动词都可以表达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尤其是几个过去式形式would,should,could,might表达更小的可能性,用以表达委婉、虚拟的状态或动作。4.合逻辑:只要用以上合适的方式表达虚拟,合乎逻辑的句子一定是正确的表达。合逻辑也让我们更容易地表达思想、情感和态度。下面用上述原则,对一些典型例句加以分析。

一、以时态倒退和情态动词进行的虚拟

1.在if条件状语从句中的虚拟。

例1.If I were you,I would/should/could/might tell him the truth.此句条件从句不符合现在的真实,所以时态倒退,用were。在不真实的条件下,主句用情态动词表达虚拟的动作或状态。

例2.If you had studied harder last term,you w/s/c/m have passed exam.条件句与过去的事实不符,所以时态倒退,用过去完成式,主句的动作在过去的条件下,相对于现在已经完成,所以用现在完成时,而过去的条件是不真实的,仍用情态动词表示虚拟。

例3.If it were to rain(rained,should rain) tomorrow,I w/s/c/m stay at home.在真实条件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所以表将来不可能实现的情况,条件句仍遵循时态倒退,rain改为rained,is to rain改为were to rain。此外,还可以用should rain表示对未来的预想,可译为“万一”。强调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主句仍用情态动词表示虚拟。如果强调很小的那点可能性,就用直陈语气。如句子“If it should rain,I’ll stay at home.”合乎逻辑,也成立。

2.在wish宾语从句中的虚拟。

在wish宾语从句中表示不能实现的期望,“要是……就好了”、“但愿……”。

例1.I wish I were you.与现在事实相反,时态倒退为过去式。

例2.I wish I had met him last night.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过去式倒退为过去完成式。

例3.I wish prices would come down.表示将来没有把握,用情态动词表示实现的可能。

3.在as if/as 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中的虚拟。

as if/as though当“好像”讲,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非真实,用虚拟语气。

例1.Tom speaks as if he were a girl.时态倒退,用过去式表示对现在事实的虚拟。

例2.He looks as if he had done something wrong.非真实,时态倒退,用过去完成式表示对现在完成动作的虚拟。

例3.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snow.表真实,则不用虚拟语气。

4.在even if/even though(除非)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的虚拟。

例1.He wouldn’t change his mind,even if you asked him to.相当于条件从句,条件是虚拟的,所以时态倒退,用过去式asked,主句用情态动词表示虚拟的状态。

5.在没有if的含蓄条件句中的虚拟。

例1.I would rather you didn’t tell him.宁愿没做,但却做了。时态倒退,用过去式.

例2.Without air,we couldn’t live.条件与事实相反,主句用情态动词虚拟。

例3.If only I had more money,I could buy a car.if only要是……就好了。条件非真实,时态倒退,主句用情态动词虚拟。

例4.If only I were a bird!对现在事实的虚拟,时态倒退。

例5.The boss didn’t know it,or he might have scolded her for it.用情态动词虚拟。

6.在错综虚拟句中的虚拟。

错综虚拟句也叫错综时间或混合时态虚拟句,主、从句时态无固定的模式可套,更需要从本质上认识虚拟语气。

例1.We didn’t know his telephone;otherwise we would have telephoned him.用情态动词表达当条件不成立时,对已完成的动作的虚拟。

例2.If you hadn’t helped me,I couldn’t have finished it on time and most likely I would be still working now.条件句表达与过去的事实相反,时态倒退,用过去完成式;主句用情态动词表达对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动作的虚拟。

7.用于定语从句It’s (high) time that...中的虚拟。

例.It’s(high) time that we left (should leave).用过去式表示现在还没有离开,对与现在相反的事实的虚拟;或用“should+动词原形”表示应该走,但还没有走,是情态动词表示的虚拟,所以这类should不能省。

二、以零动词及情态动词进行的虚拟

1.在表示坚持、要求、建议、命令、提议、敦促、安排、希望等的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中的虚拟。

例1.He ordered that it (should) be sent back.(宾语从句)

例2.It is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make everything ready.(主语从句)

例3.Our suggestion is that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to go.(表语从句)

例4.His proposal is that we (should)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同位语从句)

这类从句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愿望、一相情愿,而非真实的情况,所以用“should+动词原形”,表达主观认为理应如此。或省掉should,用“零动词”表达主观对未来的预期和向往。

2.在lest,for fear that(以免),in case(以防)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的虚拟。

例1.Be careful lest you (should)fall from that tall tree.

例2.She walked quietly lest she (should) wake up her roommates.

动作还未发生,不这样的话,未来应该会发生,用should+动词原形;或用零时态,表示对未来的预期。

此外,在表示祝愿的套语中,如:May you succeed!Long live our motherland!可理解为说话人在心里上将主语当作受话人(即说话对象),祈请他进入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虚拟。至于下列句子:It would be better for you not to stay up too late.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传统将这类表述仅看作情态动词的用法,不列入虚拟语气。其实,其中含有委婉、虚拟的味道,可看作情态动词虚拟。有人把类似下面的句子看作虚拟语气,如:I’m sorry that he should be in such poor health.其实应看作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之一,译作“竟然”,因为句中没有合乎逻辑的虚拟含义。

总之,通过以上各例句的分析可见,虽然虚拟语气的种类及用法多样,但只要学会用时态倒退表达非真实状态或动作的虚拟,用零动词表达主观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期,或用合适的情态动词表达委婉和虚拟的可能性,只要该句子是符合逻辑的,一定是正确的表述。

参考文献:

拟人句大全篇10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贵州福泉陆坪中学  邓木辉)

    新语法教学体系指《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简称《提要》),1988年秋季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知识,开始根据《提要》编写。旧语法教学体系指《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它于1954~1988年(上半年)在中学课本中使用。值得注意:《提要》前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系统并没有完全按照《暂拟》,《提要》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系统也不完全等于《提要》,特别是九年义务教材。因此,现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教研工作的老师头脑中的“语法系统”有《暂拟》的,有《提要》的,有非《暂拟》非《提要》的。这就难免给当前中学语法教学带来困难和混乱。这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有感于此,笔者想把新旧教学语法体系的差异理出一个眉目,侧重讲清《提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不同。《暂拟》有词、词组、句子三级语法单位,《提要》有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法单位。为什么要增加语素?因为词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而语素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增加语素符合汉语实际。为什么要增加句群?因为句子不是最大的语法单位,而句群才是。人们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要用几个句子。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提要》实施后一段时间的中学语文课本介绍了语素和句群,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不提语素和句群。这也许是出于精简内容降低要求的考虑,但也有不利于学生了解语法知识框架与概貌等弊端。

            二、关于词

    1.词类划分标准不同。《暂拟》用“词汇·语法”标准,两样同等重要;《提要》主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语汇意义。《提要》的功能标准优越些。如“喜欢”与“欢喜”,语汇意义差不多,显然不能根据语汇意义划分词类,但可根据功能标准划分:“喜欢”能带宾语是动词,“欢喜”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

    2.对拟声词处理不同。《暂拟》因为拟声词常作定语、状语,将其归为形容词;《提要》将拟声词单独作为虚词的一个小类。由于对拟声词的处理不同,《暂拟》与《提要》对词类划分的结果也不同:《暂拟》分为名、动、形、数、量、代及副、介、连、助、叹11类,《提要》分为12类,在虚词类增加了拟声词。《暂拟》将拟声看作形容词显然忽视了二者的区别:拟声词不受副词修饰,形容词受副词修饰。

    3.对“附类”处理不同。《暂拟》在名词、动词中设“附类”,如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提要》未设“附类”,直接将这些词分别作名词、动词的小类,但仍保留时间名词、方位名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等名称。

    4.对“名物化”处理不同。《暂拟》有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提法,认为某些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失去动词、形容词部分特点,获得名词部分特点等现象是其“名物化”;如“分析是必要的”,“他喜欢清静”,“他的到来使大家很高兴”,“狐狸的狡猾是很出名的”等加点的词是动词或形容词的“名物化”。《提要》无“名物化”说法,认为它们作主语、宾语或带上定语作主语、宾语时本身词性不变,但与所带定语组成的短语是名词短语。如上例中的“分析”“清静”是动词或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它们具有这种功能,不必看作“名物化”;“他的到来”“狐狸的狡猾”是名词短语,但加点的词仍是动词或形容词,本身词性不变。是动词或形容词,本身词性不变。

    5.对“的”“地”处理不同。《暂拟》主张分清“的”“地”;《提要》提倡不分,但不作硬性规定。《提要》认为:①“的”“地”作为助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语汇意义,无区别语汇意义的作用,可以不分;②过去不分,也能表达清楚;③可解决教学难点:分“的”“地”涉及定语、状语,初学者掌握这些知识较难。所以主张不分。不作硬性规定是考虑到现在的使用情况:现在很多文章分“的”“地”。

    6.对“着、了、过”处理不同。《暂拟》把它们叫时态助词,《提要》叫动态助词。这些词主要表现动态而不是时态。

    7.对“语法特点”处理不同。《暂拟》讲词类时讲语法特点,《提要》不讲。不讲是因为:讲语法特点难度大,负担重,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不符合教学实际:一方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不桌子”等语法错误:另一方面,语法特点讲多了学生难以接受。

    8.关于词的构成提法不同、分类结果不同。《暂拟》认为词由词素构成,《提要》认为词由语素构成。词素和语素不仅是叫法不同,而且有本质区别:①词素是构词成分,词素从词中分析出来,以词的存在为前提,有些词与短语界限不清,难以确定它的构成成分是词素还是词。②语素不以词的存在为前提,它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互相组合成词,还可以组合成成语和其他固定短语。而说成语和固定短语是由词素构成则不合适。因此用语素比用词素科学。《暂拟》将合成词分为不含辅助成分的和含辅助成分的两大类,又将不含辅助成分的分为联合、偏正、其他三小类;《提要》将合成词分为并列、偏正、支配、补充、陈述、附加、重叠、名量八种,与短语结构类型大体一致。

            三、关于短语

    1.词组与短语的定义不同、范围不同。《暂拟》对词组定义为:“实词和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的,叫作词组。”根据这个定义,词组只指实词与实词的组合(《暂拟》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如介词结构),且必须“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范围太窄而又不符合汉语实际,因为很多句子只由一个词组构成,这时的词组并不“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提要》对短语定义为:“短语,也称词组,是由词组成的。”根据这个定义,短语的范围宽且符合汉语实际:既指实词与实词的组合,又指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作句子成分,也能作句子(带上语调)。可见,短语与词组不仅叫法不同,而且内涵差异很大,短语比词组科学。而之所以说“短语也称词组”,主要是考虑新旧衔接的问题。

    2.对短语(词组)的地位认识不同。《暂拟》不重视词组,认为它只作句子成分且只让无中心词的主谓、联合词组作句子成分。《提要》重视短语,认为:①短语不仅可作句子成分,而且带上语调能独立成句;②句子的构成材料大部分是短语;③短语的内部结构几乎包含了汉语里所有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等)和语法手段(语序、虚词等),学习汉语组合规律,可以以短语为核心,因为短语的内部结构下与合成词、上与句子的内部结构大体一致。

    3.划分标准不同。《暂拟》对词组划分用结构关系标准,着眼于内部语法关系。《提要》对短语划分大类用功能标准,着眼于短语的整体功能;小类用结构成分标准。《提要》的标准优越些。如:“认真学习语法”,用功能标准是动词短语,用结构关系标准则可以是偏正词组,也可以是动宾词组;再如“实事求是”等固定短语,难以用结构关系标准划分。

    4.划分结果不同。《暂拟》按结构关系标准,分为五种词组: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固定词组;三种结构:介词结构、方位结构、的字结构。《提要》用功能标准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评、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等,再用结构成分标准分为若干小类,如名+名、动+宾……